时间:2023-10-07 15:44: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域经济增长机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关键词】第三产业,衡水地区,动力机制
一、衡水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衡水地处冀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衡水地区充分开发内部资源和整介利用外部条件,地区经济增长迅速,2007年的地区GDP为536.09亿元,GDP指数103.6,2012年的GDP为1011.5亿元,GDP指数110.4。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一定增速。其中,从产业增加值和增速可知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二产业贡献率最大约为60%,第三产业贡献率约为30%,第一产业贡献率约为10%。
根据衡水经济增长数据可知,衡水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过低。2010年,在GDP增速为13.6%的情况下,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9.6%、50.8%、29.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比中低收入国家印度低很多。根据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知,第二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依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这种产业模式在经济起飞阶段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效应,因此,从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讲,是不可持续的。
为保证衡水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构建以第三产业为发展动力的经济增长机制。
二、衡水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有助于发展物流业。
衡水地处环渤海、环京津开放地带和京九经济增长带上,既是沿海开放区的腹地,又是内陆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衡水北依首都北京和重要商埠天津,南接邢台、邯郸钢铁煤炭基地,西临省会石家庄,东靠山东德州、济南。在周围400公里区域内,分布着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石家庄、济南、太原、郑州四个省会城市以及几十个大中城市,是一个发展工业加工、辐射内销和出口外销的最佳区域。
2.旅游资源有助于发展旅游业。
衡水地区最大的旅游资源是衡水湖生态旅游资源。衡水湖属于内陆淡水湖泊,由草甸、沼泽、滩涂、水域、林地等多种生境组成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景观独特,在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包括水域景观、芦苇荡景观、观鸟景观、河滩湿地景观、荷花景观等;人文景观包括冀州古城、竹林寺遗址等。随着衡水湖国际马拉松等国际性赛事的举办,衡水市旅游形象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综合作用,极大带动了衡水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增长。
3.历史文化优势有助于发展文化产业。
衡水地区历史文明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既有候店毛笔、宫廷金鱼和内画鼻烟壶等传统文化产业,又有衡水老白干的酒文化产业,更有武强年画、乐器制造等新兴特色产业。文化产业使衡水的文化魅力提升,同时增强了衡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衡水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衡水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构建
区域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区域内外各种力量相互交织的产物。我国研究学者总结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和服务业主导型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针对衡水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结合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衡水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社会经济、第三产业和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三个子系统,而社会经济系统又可分为劳动力、资源、GDP、投资四个子系统,并以此构筑了动力机制模型(图1)。
由模型可知这三个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如下:
1.社会经济与第三产业:(1) 第三产业子系统对社会经济子系统有GDP的直接贡献;(2) 社会经济子系统的投资结构影响第三产业子系统的资金投入。
2.第三产业与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1) 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子系统促进第三产业子系统生产能力的增加;(2) 第三产业子系统的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发展的服务需求。
3.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与社会经济:(1) 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子系统对社会经济子系统有GDP的直接贡献;(2) 社会经济子系统的投资结构影响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子系统的资金投入。
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两次转型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开放的、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体,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体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发展阶段等诸方面因素,我认为,过去30年浙江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两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以农村工业化和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为主要内容,具体时间是从1978年开始到1991年。这次转型的主要特点:一是政府直接推动或主导,以后,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即从1979―1981年)颁布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并从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重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在内的乡镇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轻小集加为基本特征的区域工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从以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转变;三是开放建设以小商品市场和其它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市场网络,并通过“两头在外”、贸易兴省战略,促进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初步实现了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第二次转型以城乡结构优化和市场化改革为主要内容,具体时间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始,到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之前。第二次转型的主要特点:一是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后,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改革战略指引下,市场化改革开始覆盖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如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改制,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深化社会保障制度、金融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二是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一方面,政府作为市场化改革发动、组织和实施的主体,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的主导者,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也适时调整自身的职能,在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不断减少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控制和干预;三是为适应工业化快速推进,以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集聚、培育区域增长点为内容的城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和人口向中心镇和大中城市的集聚明显加快,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中心镇密集的都市带或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四是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商品、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趋势加剧,本土企业开始走向跨区域发展。
经过两次转型,从体制上看,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培育了一大批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市场机制日趋完善且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得到广泛尊重,作用也不断得到强化;从发展阶段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依托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产业体系和丰厚的民间资本积累,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内生发展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得到加强。成功转型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与保障,应该说,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浙江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发展成为全方位开放的、以工业为主体的快速经济发展体。
二、当前浙江经济转型面临的新趋势新特征
随着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事件的影响下,浙江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宏观层面来看,一是为适应WTO的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并促进宏观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改革内容从经济体制改革扩展到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等领域,即进入到全面改革阶段。二是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开始全方位融入全球化进程,这对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我省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内需求结构快速升级。四是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央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的发展战略,要求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从浙江自身发展趋势看,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决定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都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和趋势。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高速增长赖以依托的要素资源出现严重短缺。低成本要素资源不仅是浙江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成区域经济低成本扩张和价格市场竞争力的核心,然而在今天却难以继续以原有的方式支撑经济发展;第二,长期以来支撑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和低端产品,不仅难以适应当前的宏观需求结构,而且在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涨以及国际贸易磨擦日益递增的趋势下,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显著下降,出现“被全球化”、“被边缘化”倾向;第三,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框架的建立,原有的区域性体制优势已不复存在,然而,无论是政府职能还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与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还存在着显著的差距;第四,发展的协调性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如果说,在以往的发展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增长优先”、“增量发展”的话,随着全省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集中在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展的协调性上,在关注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的改善,等等。
上述这些新的变化和趋势,预示着当前浙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次新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表明,每一次经济转型,始于困惑与挑战,成于创新,关键在于如何审时度势,把握主动。与以往两次经济转型相比较,这次经济转型有两个重大背景需要我们关注和把握: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新趋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这“五化”之间的互动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区域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二是当前我省人均GDP正从5000美元向8000―10000美元跨越,这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更高阶段,毫无疑问,在新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协调性等等方面都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在这些趋势和特征中,我们需要把握的是,哪些趋势和特征是健康的、合乎规律的,哪些趋势或特征是需要避免、化解或努力转变的。
三、加快经济转型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经济转型的主题是,一是根据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推进市场经济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要求法律和制度成为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常规手段:市场主体的资格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障;市场主体的行为要用法治来确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用法治来保障;宏观经济调控需要法治来完善。二是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建立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浙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它要求在充分发挥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区域产业体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层次。三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下,推进空间结构优化,统筹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要在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人口集聚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加快都市经济圈规划和建设,进一步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应该说,经济转型与发展方式转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经济转型比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它不仅包括了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也内含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与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加快经济转型的应有之义。
根据浙江发展的现实,要加快经济转型,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实施创新强省战略,促进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随着原有增长动力的不断弱化,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途径,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创新驱动的核心在于突出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积极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联动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使创新成为企业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核心。
第二,实施人力资本强省战略,提高区域要素禀赋结构素质。区域要素禀赋结构是比较优势的核心。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以低成本低价格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已难以维持。无论是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还是促进新一轮创业创新,都必须依托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实施人力资本强省战略,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质量,吸引全国优秀生源到浙江高校就学,从而为我省创业创新提供丰富的高素质人才资源。
第三,加快区域产业升级,构筑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是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以浙江创造为核心。要积极把握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动淘汰一批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第四,以都市经济圈为支撑,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空间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本着经济增长、人口集聚和资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原则,以三大产业带为依托,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的空间布局,促进人口和产业在更大范围内的集聚发展,使都市经济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第五,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执法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而是服务的主体,要努力为城乡居民和各类市场主体提权保护、激励竞争、规范市场秩序、创业创新等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加快推进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完善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专业性要素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公事的市场化改革。
1.增长极理论的提出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佩鲁最早提出以“增长极”为标志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在他看来,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在空间的某些点上集聚,于是形成了增长中心或增长极。它们会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即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
2.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总体上看,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还有两大缺陷:一是过分强调发展极的正面效应而对负面效应不置一词;二是将发展极建筑在抽象的经济空间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弥补了这二方面缺陷。
(1)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的或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即“累积的地区增长和下降”理论,并使用“回波”和“扩散”的概念,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极)对其他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
(2)赫希曼的“边际不平衡增长理论”。赫希曼认为,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还是后向联系产业,都能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
(3)布代维尔的“地理性增长极”理论。布代维尔把增长极概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成具有更广泛的区域范畴,将地理学中的“增长中心”这一地理空间概念引入佩鲁增长极,并正式提出“区域发展极”概念。认为创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导产业中,而主导产业群所在的城市就是增长极,它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腹地的发展。
3.增长极理论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今,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向新区域经济理论的渗透。在向新区域经济理论渗透的过程中,很多理论推动了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①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资本或人力资本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减对经济增长的约束;②新经济空间(场)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大空间是自然空间和经济空间的总和,内含各种事物,具有广泛性、叠加性、波动性、联系性和相互包容性;③地域集群理论,该理论指出增长极定位的原则是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④核心-理论,该理论认为核心和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发展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会阻碍核心区本身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的扩散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核心、之间的差距将逐渐缩小,空间经济将呈现一体化格局;⑤点轴理论,该理论更加强调非均衡发展、区位优势和区域效应,凸现凝聚力、协同力、聚集效应或规模效应,以及多种生产要素的互补,并力图打破僵化的行政区划的约束。
(2)向新产业空间理论的渗透。这里讲的新产业主要是指高科技产业,在向新产业空间理论的渗透的过程中,诞生的主要理论有孵化器(创新中心)理论和“粘胶效应”理论。孵化器(创新中心)理论强调:新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崛起和繁衍是新兴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政府应通过各种措施和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孵化环境和生长机制,用以降低创新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开发成本,提高新兴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防止新兴增长极或增长中心资金、企业和人才外流的“空沿化”和“空壳化”,“粘胶效应”理论应运而生,同时衍生为四种类型的粘性区域:一是马歇尔或意大利式工业区;二是舵轮式工业区;三是国家拉动式工业区;四是卫星式工业平台区。
西方增长极理论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理论演衍和有力的经验验证,日臻成熟。它尽管有某些缺陷和局限性,但仍
不失之为发展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之一,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1.合理选择增长极。增长极要能够完成区域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产生聚集经济效果。通过极化和扩散作用,增长极不仅要促进自身发展,产生“城市化趋向”,并且以其吸引和扩散作用进一步推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从而形成经济区域和经济网络。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 经济区 物流中心
一、引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同处于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邻国形成的两个扇面的枢纽位置。北部湾经济区是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出海的大通道和中国与东盟国家距离最近的港口城市群是最理想的交往平台。北海港、钦州港和防城港之间相距不到100公里,且有高速公路、铁路、海路相连。3个城市地域相通、干线相联、腹地相叠,定位趋同、产业同构,存在许多共性,统筹规划建立“组合港”是最理想的选择。南宁与北、钦、防城市群已成规模,目前陆上已有高速公路连接,今后还将发展为以轻轨和高速铁路连接,交通便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环境和条件非常优越,以内外两个三角形为框架,大三角是南宁、海口和河内,小三角是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从“泛北部湾”和“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缘格局和发展大势来看,应该效法广东之深圳、上海之浦东,成为振兴大西南、连接东盟、呼应珠三角“9+1”和东盟“10+1”的首要地区。200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外贸进出口首超40亿美元,达到4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6%,超过同期广西外贸增幅11.5个百分点,占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4.5%(人民网:广西视窗,南宁1月15日)。2007年防城、北海、钦州3个港口的货物流量超过2000万吨,未来三港海轮可通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多个港口。到201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区域优势非常明显。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面临着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北部湾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个新亮点。2008年2月16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将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中心的时机已经成熟。现代物流业发展开始由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迅速向环渤海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延伸,是经济大开发条件下的必然。物流业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中心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现状及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现状不容乐观。物流行业才刚刚起步,规模小且相对落后。并且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等问题,多数物流建设项目是属于供应能力的扩张,而不是整合和提升原有供应能力,物流信息未能实现共建共享。物流企业规模小,大多是民营企业或个体经营户,80%的资产在10万元左右,有的甚至更少。据调查发现,北海、钦州、防城三港口的物流企业总计有50多家。且大多是半封闭式的作业,等人上门联系业务,物流信息不畅通。三港口的仓储能力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港口货物储量的需要。电子物流还是空白,传统交易市场商流还占据着统治地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较晚,这种后发展经济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跟不上港口发展的步伐,而且这种局面还可能维持一段时间,对物流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港口功能定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原“三港”功能定位在指导港口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表现为港口仅局限为本地区服务,对港口城市之外的地区贡献少,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腹地经济发展要求和港口发展趋势,不利于整合港口资源、拓展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综合竞争能力。再者,港口疏运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铁路输送能力已成为制约港口发展的因素,目前,沿海三港的进出港铁路规模小,直通港口的铁路专用道少;另外港口与铁路、公路及场站之间缺少衔接,造成效率不高,未能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效益。
第三,南宁、北海、钦州、防城四市缺乏统一规划,物流的整合条件差。四市在物流业中各行其是,缺乏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仍然处于分散状态,严重缺乏一体化经营管理机制,此外还严重缺乏德才兼备的物流人才,物流法律、法规不健全,局部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还较严重,一旦得不到及时的监管和处置,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体经济效益。
第四,各级政府对物流行业的政策性倾斜和扶持力度不够。在增加税收的同时,而对物流行业的投入或减免税收也要相应加大力度。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经济区物流行业在信息化建设和引进先进物流技术方面的推进速度。国内物流发达企业虽然对信息化和引进先进技术手段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但由于信息化和新技术往往投资巨大,且要求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同步实施才能真正产生成效,大部分物流企业只能望洋兴叹。何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才刚起步,虽则有发展前景,但无发展后劲。各级政府对物流业的政策性倾斜和扶持力度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各级政府也是手中无钱,招商引资也还不能顾及物流行业的发展。
第五,理论研究的滞后,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还处在小经济状态。对于如何开发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效益、区域市场等内容结合上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因此,理论研究上的不深刻导致实践上投资商对物流信心不足,抑制了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区域物流规模的扩张。加之物流企业自身规模小,经营能力有限,致使物流需求增长乏力,物流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推动力。
三、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中心的设想
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中心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有的经济条件,通过引资和调整物流结构,形成特色物流集群化、优势产业组团化,改变小而散的格局,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第三方物流,通过物流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区的物流研究才刚刚起步,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物流一体化
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经济大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开始由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迅速向环渤海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延伸,是经济大开发条件下的必然。因此,必须用全新的科学发展观去思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以期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资源高效、合理运营、区域物流一体化。虽则成立了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管委会领导机构,但发挥的作用有限,希望在这个机构的协调下,构建区域内各级政府间的长效合作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政府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合理的政府竞争秩序、协调物流政策、市场微观调节、税收优惠政策等等。以期达到区域经济高效、有序、协调发展的目的。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物流规划化
区域物流规划的目的是优化区域的产业发展环境,提高区域的整体经济效益,实现区域经济的规模化,集群化。在区域物流方面要加强物流业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加快现代物流业网络体系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实现产业优化、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合理的区域物流规划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政府要与理论者们一道积极参与区域规划实践,而不是简单模仿他人的发展模式,更不是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建设规划。要避免重复建设,要在高起点上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中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物流增长机制
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物流增长机制,其主要内容有:区域物流的优势,发展区域物流的动因,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物流市场的供求关系,优质的区域流服务等等。这些机理关系到从根本上激发区域物流市场的需求,真正促进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树立建设“大物流”的目标,发展包括商业区域配送、仓储、大宗货物配载、联运服务、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现代化的信息平台以及加工增值服务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为北部湾经济区域辐射腹地和泛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全程控制和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中心建设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第三大物流中心。
4、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物流的相关政策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王慧敏就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工作及中国物流政策取向发表讲话时指出,继续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为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搭建联合互动平台;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强做大,为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政策保障;协同各部门共同研究解决物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物流现代化;推进区域物流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加快重点行业和重点品种物流发展,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物流;继续完善行业基础性工作,建立和完善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等等。因此,要根据物流市场特点,制定相应政策来规范区域物流市场主体行为,引导区域物流业顺利、健康发展。为了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的发展,应该采取更加优惠的物流政策,甚至可采取免税政策,鼓励和支持物流行业的发展。
5、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若干个物流园区建设
进一步突出港口优势,通过新建和改造,重点完善沿海三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散货运输系统,形成专业化、规模化港区。利用深水港湾的优势,以港口带动临港工业园区发展。充分发挥港口方便、灵活的运输条件,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滚装运输系统,完善集疏运、口岸等综合服务配套体系。加强港口与铁路之间的货物运输承接能力,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6、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实现重大交通设施互通
大交通、大物流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达成物流联动的共识。研究制定“集卡”过境和驻地运输的统一管理口径,实现运管机构对资质条件核准的互认;建设区域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内的海港、陆港、空港物流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货运交易中心,汇集有效的车源、货源、仓储、交易等信息,提高道路货运资源利用率。发挥区域内物流行业协会作用,通过建立行业诚信公约、建立失信通报机制等,建立物流企业诚信守法等级评估互认制,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行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发展物流市场、优化物流发展环境,是今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的重点。
7、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要推进口岸大通关合作、加强物流标准制定和推广、培育品牌物流企业等措施
形成联网申报、核查和作业的通关协作机制,对信誉好的企业实施属地申报、口岸验收的区域通关模式,推进实行异地报检,拓展港区物流服务范围,增强港区对内陆国际物流中心的辐射力。
关键词:差距视角;和谐;富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党的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也对“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提出了“五个翻番、六个提升”的具体要求。“五个翻番”即:2016年比2011年相比,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六个提升”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宁夏地域小、人口少,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集区,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气候、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等在西北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研究宁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对其他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一、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宁夏属于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全区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人口640万,其中回族人口占35%。自古以来,宁夏一直是多民族融和相处的重要地区,既是保障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西北边疆重镇,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迈出了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坚实步伐。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060亿元,与2006年相比,5年年均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2375元,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92.3%,比5年前提高了19.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5年年均分别增长29.1%和27.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7579元和5410元,5年年均分别增长13.9%和 14.4%;城镇化率达到49.8%;启动了新一轮35万中南部生态移民攻坚工程;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9.8%提高到2011年的11.4%。
二、与和谐富裕新宁夏建设目标相比存在的差距
宁夏在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居民收入等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产生了较大差距,而且区内不同区域也呈现出一定的差距。一是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宁夏中南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7%,总人口占全区的36%,是宁夏的“半壁河山”。但是,由于受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制约,2011年经济总量不到全区的1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区平均水平的69%和57%,城镇化水平仅为14%,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近36个百分点。二是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宁夏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滞后,职业教育基础还比较薄弱。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足且不平衡,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依然较差。饮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截至2011年年底全区还有109万人生活在水源保证率低、水量水质达不到饮水安全标准的地区,遇到干旱年份农民必须到几十里外取水,饮用水支出较高。三是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1年,宁夏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和78%,还有收入低于230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区内不同区域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兴庆区为21235元,比最低的红寺堡区高出76%;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兴庆区为7804元,比最低的海原县高出1.2倍。四是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宁夏西、北、东三面分别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所包围,荒漠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0%以上。北部灌区盐渍化土地面积占灌区面积的41.5%。中部干旱带人口密度超出联合国标准上限的1.5倍,绝大部分地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人与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南部地区中坡耕地占耕地的70%以上,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三、造成差距的原因分析
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概括起来讲有四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区域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状况不同,影响到它们之间的区域分工格局、各自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和利益分配的多寡。由于产业发展水平低,宁夏地域分工的重要依据就是各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状况,资源丰富区域的主导产业往往是资源型产业,这与资源贫乏省区的主导产业一般是非资源型产业恰好相反。二是经济基础条件。一般而言,经济基础条件好的区域往往在分工中占据主动地位,并能获取更多利益,就会利于其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大。多年来,北部地区的发展基础条件明显好于中南部地区,对资本、人才的吸纳力也好于中南部地区。据了解,宁南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低,除固原市外,其他市县国有四大银行撤销了原来的营业网点,使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难度进一步增加。三是社会基础条件。社会基础主要包括区域的人口状况、文化水平、社会观念及创新能力等。比如,人口增长一方面为区域发展提供充裕的潜在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果,使人均经济总量水平降低。此外,区域文化水平对区域开放与区域发展往往具有促进作用,人口的现代思想意识、市场经济观念、价值观念等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四是要素区域流动的差异。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往往按照收益率的大小从收益率低的地区流向收益率高的地区进行梯级流动。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持续的要素区际单向流动现象,即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差异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缩小差距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思考
(一)以加快沿黄经济区建设为核心,推动山川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沿黄经济区建设,辐射带动中南部山区发展。推动沿黄城市带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培育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和完善符合国际化发展需要的综合服务体系。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推进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态纺织、清真食品产业集群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创新符合城市带发展需求的人口服务管理制度。
(二)以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为抓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公办民办并举的幼儿园办园体制,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重点发展农村、社区学前教育,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入园,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增加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有效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健康水平。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满足群众就医需要,稳定解决看病贵问题。加快完善城乡文化、体育、广电等服务体系,力促公共服务逐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以提高居民收入为核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快培育统一、规范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大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力度,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购买公益性岗位。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大各类惠农补贴力度,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以经济和财政增长速度为参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长效补贴联动机制。继续提高企业基本离退休费、城乡低保等各类社会保障财政补贴标准。加大对五保、残疾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
(四)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基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完善水资源市场调节机制。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三河源”保护、贺兰山生态防护林体系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推进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加快防沙治沙示范省区建设。建立新建项目与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相衔接的审批机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进重污染行业的环保生态化转型。加强重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及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集污管网建设。
参考文献:
[1]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1(05).
[2]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财经研究,2011(02).
区域品牌即是对一个地区内包括名胜古迹品牌、自然景观品牌、文化品牌以及个别企业亦或是产业品牌在整体上的一个综合概括,是区域特征的重要体现。区域品牌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包括:视觉标识、品牌内涵以及最为重要的区域特征。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区域品牌多是从侠义的角度来看的,特指一个地区产业的特色化集群发展,是对该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历程、现状的重要反映。在法律层面上来看区域品牌多以“商标”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区域品牌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区域品牌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聚集能力。能够凭借自身特有的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相关企业经销商、供应商、专业技术人才、中介机构的关注,以为其大量发展资金、资源、人才的获取提供相应的便利,为区域经济的创新式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性保障。另一方面,区域品牌的树立能够通过品牌导向作用的发挥,来对当地企业的销售业绩起到一定的促进功能。就如同当今的“德国制造”一样,几乎已经成为了高精密度、高性能、高质量的代名词,在全球范围内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区域品牌是在区域政府部门以及各大实力企业的工作努力作用之下,所建立起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同样为当地区域品牌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因此,总体而言,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良性互助关系。并且又由于区域经济与该地区的资源含有、创新能力、产业布局规划等有着必然的联系,为此我们对于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究也必须结合这些因素来进行逐一分析。(一)区域品牌促进区域资源的有效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资源包括一个区域内的所有有形亦或是无形资源。包括自然矿产、水文资源,社会组织结构、建筑、人文资源以及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区域资源在数量、种类、质量方面的总和反映了一个地区资源的整体情况。对于区域资源来讲,当地区域品牌的构建,能够更好的发挥政府、企业对资源的调和作用,使当地资源无论贫乏、富饶与否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规划与开发,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在区域品牌构建过程中,良好的区域资源保有情况无疑为当地特色区域品牌的建立增加了更多的可能,而特色区域品牌又能够有效的带动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如,苏杭刺绣、景德镇瓷器、杭州龙井茶等这些地区特色化的区域品牌就是建立在其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基础上而形成的,反过来这一区域品牌在当地的建立又无疑在市场上形成了一股“特色品牌化效应”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以资源特色建立起来的区域品牌也有助于当地产业化标识的建立,使人们在潜意识中形成对当地产业、产品高度的认同感,便于投资者对该地区龙头产业的了解,以快速的吸引市场投资,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内各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使区域经济形成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二)区域品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各种创新行为的综合体现,内含各项或大或小的创新,是在一种互相学习、协作过程中知识不断积累条件下所形成的必然结果。区域品牌的建立有效的保障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竞争、运营的有序化发展,这对于区域内知识的有效传播、积累以及产业化转换而言无疑构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当地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品牌凭借自身资源聚集功能的发挥,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才、技术资源,而这些也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不仅有助于那些专业技术、成果等显性知识的传播,也有助于经验、教训等隐性知识的传播。总体来讲,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区域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超额利润,使企业超前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
三、构建区域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发挥政府在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在区域品牌的规划与打造中,政府部门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与经济管理职能,为区域品牌的打造提供良好的服务。具体而言,首先,政府部门需要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如对品牌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与奖励、利用企业品牌基金扶持中小企业打造自身品牌、在品牌开发与打造过程中的技术引进给予政策优惠等;其次,政府部门需要重视潜力品牌的重点培育。在引导品牌企业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培育具有潜力的企业与品牌。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做出明确,对于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的企业和品牌,要加大培育力度,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二)发挥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区域品牌能够提供不容忽视的助力,而对于企业而言,自身品牌更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品牌的形成,与企业行为具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品牌的打造中,企业更是发挥着主体作用。因此,在区域品牌的打造中,企业应当在政府扶持下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完成品牌的构建。具体而言,企业品牌的打造与培育,要求政府与企业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品牌技术创新体系做出完善。技术创新是形成品牌、强化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在品牌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中,政府部门需要强化品牌基础建设,提升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强化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当对区域产业集群优势和市场需求做出认知,积极开展品牌研发与推广,从而构建起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优秀品牌;其次,完善区域品牌服务体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仅要具备品牌意识,而且需要重视为顾客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在产品销售阶段,企业更是应当以提升自身的品牌服务、彰显自身的品牌价值为核心工作内容,通过售前服务、售后服务,实现品牌形象乃至区域经济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最后,对品牌营销体系的完善。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对于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品牌营销体系的完善时间中,企业需要对自身品牌做出合理的定位,并将品牌的内涵传递给目标受众。与此同时,企业需要以市场特征、市场需求为依据,合理的制定品牌营销策略,使用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三)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一方面,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其他地区具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也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发展资源作为支撑,而对经济发展资源做出充分的开发和整合,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资源价值得以最大化体现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在区域品牌的打造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过程中,区域之间的不同地区应当加强合作,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战略的共同打造,通过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中,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一个成功且值得借鉴的案例。在京津冀一体化中,京津冀地区分别具有着清晰的职能定位,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和合理配置,这让三个地区所具有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实现了良好的互补,从而为区域品牌的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保障。在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实践中,首先,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需要得到调整,并且区域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发展进程应当加快。在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区域不同地区间需要强化协作与分工,从而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综合竞争力;其次,区域大中城市应当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实现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的共享,与其他地区形成共享共赢的局面,推动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构建起具有特色的产业群体与对应的品牌。
总之,区域共同体的打造应当强化地区之间的合作,通过共创品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作者:隋玥 单位:牡丹江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式英,姚家万,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集群与区域文化品牌的关系及其“经济磁场效应”[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2]索红.区域品牌经济的战略竞争机制探析[J].学术探索,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