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手术室护理常规

手术室护理常规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7 15:44: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手术室护理常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手术室护理常规

篇(1)

关键词:手术室麻醉患者 护理方式 实施心得

手术室是外科疾病治疗的重要场所,而手术室护理工作对于手术的顺利开展以及患者的快速康复十分重要,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麻醉护理十分重要。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麻醉护理是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应激和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和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1-2]。手术室麻醉护理要求患者、护理人员、麻醉师和医师之间的密切配合。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的104例手术室麻醉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2例。常规化护理服务组对于手术室麻醉患者予以常规的手术室麻醉护理,预见性护理服务组则在常规手术室麻醉护理的同时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对策以预防和减少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比较两组手术麻醉成功率;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了手术室麻醉患者护理方式及实施心得,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的104例手术室麻醉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2例。当中预见性护理服务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3.24±2.89)岁。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18例,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12例,眼科手术的患者10例,产科手术的患者8例,五官科手术的患者4例。麻醉等级I级17例,II级23例,III级12例。体质量42~78 kg,平均体质量(57.89±2.55)kg。常规化护理服务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3.78±2.81)岁。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19例,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12例,眼科手术的患者9例,产科手术的患者8例,五官科手术的患者4例。其中麻醉等级I级17例,II级24例,III级11例。体质量42~80 kg,平均体质量(57.13±2.54)kg。两组资料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化护理服务组对于手术室麻醉患者予以常规的手术室麻醉护理,预见性护理服务组则在常规手术室麻醉护理的同时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对策以预防和减少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1)麻醉前护理。在麻醉前给予患者关于疾病知识、手术和麻醉知识的介绍,以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针对手术麻醉方案开展分析和探讨,明确麻醉护理的隐患问题,针对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在麻醉之前评估心理状态: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了解每一个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制订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计划,由专业心理科医师及心理咨询师对护理人员进行训练,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理论能力以及心理干预能力。(2)麻醉过程护理。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进一步进行知识宣教,说明麻醉的注意事项和麻醉后机体的感受,促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3-4]。在麻醉过程,需要全程陪护,密切配合麻醉师的工作,并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维持输液的通畅性。麻醉用药后需要监测患者体温、血压等情况,维持静脉通路通畅,为输血、补液等提供良好的条件,保证麻醉和手术顺利开展。(3)麻醉后护理。术后需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脱落。做好患者的保暖护理工作和皮肤清洁工作,护理动作轻柔,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在麻醉恢复后,需要指导患者早期进食和下床活动,加速恢复进程[5-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麻醉成功率;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5.0软件分析统计数据,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通过组间行χ2检验后用[n(%)]表示;计量资料通过组间行t检验后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2 结果2.1 手术麻醉成功率

预见性护理服务组的手术麻醉成功率更高,P<0.05。预见性护理服务组的手术麻醉成功率是100%,而常规化护理服务组的手术麻醉成功率是86.54%(45/52),其他7例患者需要追加麻醉药物。

2.2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情况

护理前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情况比较,P>0.05;护理后预见性护理服务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情况优于常规化护理服务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情况分析

2.3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术后睁眼时间

预见性护理服务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术后睁眼时间优于常规化护理服务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术后睁眼的时间分析

2.4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服务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化护理服务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P<0.05。3 讨论由于医疗条件和标准的不断提高,医学界对手术室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麻醉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7-8]。将麻醉学与护理学结合起来的交叉学科可为麻醉专业培养更多的护理人才。由于麻醉师对麻醉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能够做好麻醉护理工作,所以专业护理人员更显突出。但是我国一些医院的手术室没有麻醉护理专业,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往往承担着这个责任。有些医院麻醉科医师也同时负责相关护理工作。经过持续临床分析发现,麻醉护理甚至可以决定手术的最终质量。所以,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尤其重要[9-10]。

在麻醉配合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访谈。手术室护士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急诊麻醉的细节,尽可能回答一些麻醉和手术方面的问题,满足患者的基本要求,及时、有效地与家属沟通[11-12]。家人的关怀与安慰对患者也很重要,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接受麻醉与手术,积极配合,使手术更好地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患者交流时,多用鼓励和安慰的话语,缩短患者和护士之间的距离,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13-14]。(2)手术室准备。首先需要对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以便于操作。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时,会显露在物理环境中。与此同时,患者不断输液,液体低于体温易引起患者发生寒颤。再者,由于麻醉原因,患者对体温的调节能力降低,室内温度过低会使患者迅速散热,不利于后续手术。若手术室温度过高,手术室的相对湿度会比较低,影响唾液分泌。尤其是注射阿托品等药物后,患者会有明显的口干、舌干感,会影响呼吸黏膜的状况。同时也说明,对手术室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既是保证手术正常生理体征的基本条件,又是手术后恢复的基础。手术室的温度通常要调到22℃以上,相对湿度应为65%左右。(3)麻醉医师与护士的配合。麻醉剂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甚至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同时也是决定后续操作过程能否按要求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15-16]。因此,在需要手术时,护士与医师密切合作,严格遵守标准操作程序,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应在麻醉前取下各种饰物。佩戴假牙的患者还应摘除假牙,并将假牙放置于指定位置。另外,还要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及麻醉方式进行核实,并协助医师测量患者生命体征。静脉穿刺、建立一定数量的静脉通道,随时补充患者体液,保证手术及麻醉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还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配制各类药品,贴上药品名称,并放置于指定位置。全身麻醉醉过程中护士要陪患者,以语言或动作安慰患者,经常与患者沟通,让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术过程,避免不必要的忧虑和不良情绪,配合麻醉医师完成麻醉。完成麻醉程序后,患者应该保持与手术一致的[17-18]。

手术室麻醉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以往常规护理工作往往注重基础护理,忽视了对患者的全方位护理和对风险和安全隐患的规避。因手术室麻醉患者安全隐患较多,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19-20]。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属于前瞻性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可结合手术室麻醉患者情况和以往经验,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尽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最大限度确保手术室麻醉患者的安全和手术顺利开展[21-22]。

篇(2)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5(b)-015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on room by feedforward control.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90 cases of operation patients in the operation room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were det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carrying out feedforward control management or not: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group 40 cases and feedforwar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vel, nursing work attitude, safety management assessment of nurse, nursing error behavior,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quality score, operation sequencing errors, no complete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histopathological specimens of pollution, the disqualification of operating room disinfection qualit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ate and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vel[(86.3±13.4)score], nursing work attitude[(85.6±12.3)score], safety management assessment of nurse[(83.6±11.7)score], nursing error behavior [(84.8±12.2)score], 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quality score [(86.2±13.3)score] of feedforward contro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group[(75.4±12.2),(74.3±11.1),(72.9±10.5),(73.3±10.2),(75.6±11.7)score]. The operation sequencing errors (0), no complete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2%), histopathological specimens of pollution (0), the disqualification of operating room disinfection quality (0) of feedforward contr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group (5%、7.5%、5%、5%),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ate (4%) of feedforward contr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group (27.5%), satisfaction (98%) of feedforwar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group (87.5%),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on room by feedforward control can improve nursing work quality, decreas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ate and increas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Feedforward control; Operation room;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ffect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各类新型手术方式和手术禁区不断被探索和突破,手术适应证得到了明显的扩大,手术需求也随之增加[1-2]。随之而来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广泛的重视,充分提高了手术周转率,保障手术室内工作高效率运行,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3-4]。前馈控制属于一种主动性控制管理措施,其可以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将风险事件解决在初始阶段,是一种“事前控制”[5-6]。本研究通过对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手术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手术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是否实施前馈控制管理进行分组,常规管理组40例,年龄20~70岁,平均(41.5±16.5)岁,手术类型:关节置换术25例,关节内固定术15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23例,大学及以上17例,脑力劳动者22例,体力劳动者18例,前馈控制组50例,年龄21~71岁,平均(42.2±16.6)岁,手术类型:关节置换术29例,关节内固定术21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29例,大学及以上21例,脑力劳动者28例,体力劳动者22例,本研究均在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两组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管理组按照医院手术室护理常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患者身份标识制度、查对制度、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

前馈控制组按以下方法进行:①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针对手术室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器械因素、手术室感染因素等几类[7-8]。②建立相关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计划: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导入前馈控制理念,预防安全问题发生,对于相关的流程、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整改,整改后进行检查和考核。督促护理人员将各项制度落实执行,及早预防、及早控制。③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手术前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骨折手术治疗的基本过程,交代手术的重要性,术中需要的配合。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核查意识和慎独精神,执行术前二查、术程三对的制度。④对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护理安全培训:对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进行完善,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使其可以意识到手术室护理工作是患者治疗防范的最后防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手术室各项流程、规章制度。⑤加强前馈控制管理措施:首先,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对医疗安全知识进行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强化团队意识,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使病房护理人员和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紧密衔接,弥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遗漏和不足[9-10]。最后,强化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准确地掌握患者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风险性,事先做好预防,防微杜渐。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评价,每项指标分数范围是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工作质量越高[11-12]。

1.3.2 观察两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情况 主要观察两组骨折患者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率情况。

1.3.3 观察两组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 并发症主要包括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僵硬、坠积性肺炎、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坏死、延迟愈合、术后感染等。满意度评价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13-14],对术前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工作、术后指导工作等进行评价,总分数为100分,80~10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针对骨折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前馈控制组理论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情况

前馈控制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

前馈控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组,前馈控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疾病类型,骨折患者多是由于车祸或者意外性事故造成的损伤,患者因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心理上和身体上均没有做好准备,此时需要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医护环境[15-16]。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手术室是对患者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水平。因而有效的控制和把握手术室安全隐患,对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7-18]。

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9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前馈控制管理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管理组40例和前馈控制组50例。观察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其中前馈控制又被称为事前控制或者预防控制,是针对输入环节实施的一种控制方式,其通过事先控制不利因素,对护理工作开展之前,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从而对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的扰动因素进行控制,从而防止工作中出现偏差,保证系统的安全程度,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前馈控制的特点是针对源头,防患于未然,有一定的控制效应,从根源上杜绝偏差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又可以反馈控制无法弥补前期伤害[19-20]。对于手术室而言,手术过程中面对的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属于健康之所系,生命之相托的特殊服务关系,安全保障是重点中的重点。将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领域,对于风险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的失误、护理管理不当、手术设备故障等对患者身心的伤害,保证患者获得最好的临床疗效和预后。

结果表明,前馈控制组理论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安全管理考核、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提示前馈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强调手术室流程、规章制度执行的重要性,树立“护理质量=生命”的理念,促使护理人员遵守知安全、懂安全、守安全的原则。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操守和责任心。

篇(3)

手术室护理是外科手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对手术室环境的严格灭菌消毒准备、对手术及其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悉心照顾等多个方面[1]。手术室护理的成功与否与患者康复是否顺利密切相关。以往通常采用常规护理法对进行手术室护理,但随着医学更加人性化的发展,人性化管理理念近年来成为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先进手段[2]。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6例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6例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其中男性70例,女性56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5.3±7.2)岁。根据患者在手术期间所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基本情况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人性化管理理念:(1)人性化环境 根据手术室的具体情况,改善手术室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维护并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整洁、美观。(2)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术前进行患者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做好手术的心理准备,并与其家属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主动关心患者生理状况,给予患者最舒适的温度、湿度。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患者的身体暴露,不谈论患者的病情及敏感话题以保护患者的自尊心。术后对患者及其家属报以温暖的笑容并解释手术情况,介绍基本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对自己将在康复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提示和讲解。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至完全康复过程中自身的感觉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用评分的方式评价护理质量,根据打分标准对护理方法进行打分。(其中手术室管理占20%,护理安全占35%,消毒隔离占30%,护理人员素质占15%。)

1.4统计学分析

对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的各组计量资料使用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用方差X?表示。P

2.结果

通过术后随访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自身感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通过术后随访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8.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7.3%。由此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性差(P

篇(4)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术室感染;预防;应用效果

手术室感染为手术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感染会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带来额外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有时还会因为家属不理解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严重感染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手术室感染预防为临床护理中的重要环节,而护理干预则为有效的感染预防方法。通过全面的对手术室感染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全面改进护理质量,起到感染预防作用,提升满意度。本文对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感染预防方面产生的作用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11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在20~65岁,平均年龄(38.4±6.6)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22~66岁,平均年龄(38.7±6.7)岁;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首先对患者进行全方面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并根据患者心理负面情绪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并为患者建立档案,进行长期心理护理,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疑问给予正确清晰的回答。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流程及优点,成功案例,给予患者充分的信心,协助患者建立抵抗病魔的自信,可带患者进入手术室参观,减少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同时为患者讲解如何保证自身安全卫生。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的综合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意识,对护理理念有更深的认识。手术室需要进行术前专业的消毒和灭菌,同时对手术仪器进行消毒盒灭菌,充分保证手术室环境卫生,减少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术中需协助医生为患者麻醉,协助手术医生进行手术,围手术期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呼吸监测,对皮肤进行消毒,控制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保证营养均衡,可更好的提高患者免疫力。待手术结束后,对手术室进行空气消毒,对手术室内的仪器进行擦拭消毒,检查手术室内物品,若出现异味或变色,需尽快解决,不可继续使用。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情况,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情况,采取自拟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态度、护理人员着装、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的关心程度、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疑问的解答程度5方面,每方面满分为20分,总分100分,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0~5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组间t检验,平均值以(x±s)表示,并且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0例,手术室感染发生率0.00%,对照组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7例,手术室感染发生率14.00%,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2例,并发症发生率3.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8例,并发症发生率16.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情况 观察组非常满意45例,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8.33%,对照组非常满意19例,满意21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80.00%,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护理干预未采用护理手段给予适宜的干预措施,达到疾病治疗预防目的的一种护理方法,护理干预在近年十分流行,并且在医学各领域均有优秀表现,受到了临床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普遍欢迎,而其也可应用于手术室中,发挥重要作用[2]。

手术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而感染的发生频繁的原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为患者自身原因[3]:患者因基础疾病以及手术伤害,自身抵抗力下降,抵抗疾病入侵能力差,因此手术室感染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加入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采用干预手段争取患者配合,调节饮食,生活习惯,使自身抵抗力提升,增加疾病的抵抗。因此对感染有预防作用。②清洁卫生[4]:常规护理虽然也进行保洁,但通过改进,对空气菌群进行监控,并加强清洁消毒杀菌过程。可进一步完善保洁工作,减少感染机会。③为通过护理人员,医师,病患家属出入带入外界细菌引发感染,常规护理下常忽略人员带来外源性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导致感染发生机会增加[5]。因此采取干预措施,对护理人员以及常出入手术室的医师进行培训,严格注意自身清洁,提高卫生意识,并且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流动,可对感染起到预防作用[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较之常规护理有明显的改进,具有优越性。

综述,护理干预可从3方面产生手术室感染预防作用,降低手术室患者感染发生率,并且提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树立良好医院形象,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素佳,路艳.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05):871-872.

[2]李映敏.手术室切口感染防止的护理干预结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09):1135-1136.

[3]黄艳爱,吴丽清.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33-34.

[4]Bastian Ibach,Julia Benzko,Stefan Schlichting et al.Integrating medical devices in the operating room using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J].Biomedizinische Technik,2012,57(04):221-228.

篇(5)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 术中低体温护理 常规护理 成效 比较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于早期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而其中,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性,其应用可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加速术后的恢复进程。而多数患者在腹腔镜手术中,因气腹建立,加上消毒液消毒皮肤、局部显露、术中输液、麻醉药物影响等,可出现术中低体温,而低体温可对机体产生不良应激,不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增加了术后并发症风险[1-3]。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本研究探讨了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实施对于患者的影响,并将其和常规护理带来的成效进行比较,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80例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其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1~76岁,平均(45.24±2.21)岁。常规手术护理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2~77岁,平均(45.21±2.71)岁。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手术护理组对于我院的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在手术实施的过程,采取常规的术前准备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监护护理,低体温护理干预组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在手术护理中,除了贯彻上述常规护理,还关注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护理。(1)外环境。维持手术室温度22~24℃,湿度50%左右,用保暖毛巾包裹术野[1],减少直肠癌患者皮肤热量的丢失。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和术中身体显露的面积。(2)保温毯。手术床给予铺38℃的循环水毯,直肠癌患者可给予可控温保温毯进行保温,消毒剂使用之前先加温到40℃。(3)腹腔镜过程气体需要先加温至体温温度,输注液体之前先用恒温箱加温,冲洗液则加热至37℃[2],在切除直肠癌病灶之后,用加温后的灌洗液进行灌洗。(4)手术过程为直肠癌患者提供加温呼吸器,以减少直肠癌患者呼吸道的散热。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护理满意度;刚开始实施麻醉的体温、术中半小时的体温、手术结束的体温水平;护理前后生命体征监测水平;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5.0软件实施检验,统计腹腔镜直肠癌患者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通过χ2值检验后,采用[n(%)]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后采用(±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2.1 手术护理满意度

低体温护理干预组的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手术护理组的满意度,P<0.05。低体温护理干预组的手术护理满意度是(91.40±3.88)分,而常规手术护理组的手术护理满意度是(78.44±2.55)分。

2.2 生命体征监测水平

护理前两组生命体征监测水平比较,P>0.05;护理后低体温护理干预组生命体征监测水平优于常规手术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生命体征监测水平分析(±s)

2.3 刚开始实施麻醉的体温、术中半小时的体温、手术结束的体温水平

低体温护理干预组刚开始实施麻醉的体温和常规手术护理组无显著差异,P>0.05;低体温护理干预组术中半小时的体温水平、手术结束的体温水平高于常规手术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刚开始实施麻醉的体温、术中半小时的体温、手术结束的体温水平分析(℃,±s)

2.4 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低体温护理干预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护理组,P<0.05。低体温护理干预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是2.50%,而常规手术护理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是20.00%。

3 讨论最近几年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手术和手术治疗获得了重要进展。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结直肠疾病,包括良性和恶性,但它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还存在争议[4-6]。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易发生手术时体温过低,易被医护人员忽略。大约50%的手术患者的中心温度低于36%,33.3%的患者中心温度低于35%。温度调节系统通常把中央温度控制在37%。全身麻醉持续3 h以上,普外科手术时间2 h以上,术后易发生低温。手术中温度降低对患者是很不利的。有效预防术后低体温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7-9]。

术中低体温对外科患者的危害在于:(1)伤口感染率增加,亚低温还能直接损害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抑制氧化杀伤中性粒细胞,减少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的移动。低温还能降低皮肤的血流量和氧的供应,抑制组织摄氧量。(2)影响凝血功能。降低血液循环中的血液流量,减少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增加血细胞聚集,激活纤溶系统。出血时间与皮温成反比[10-12]。严寒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温度每上升10℃,身体代谢率增加1倍,体温每上升10℃,身体代谢率减半。亚低温能降低细胞氧消耗,增强抗缺氧能力,保护机体。心外科手术时,中心温度应降到28℃,以保护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主动脉弓手术时,中心温度应该低于20℃,以保护大脑。低温会引起静脉淤滞和局部组织氧供应减少,从而形成深静脉血栓。冷冻能减缓肝脏的药物代谢,吗啡的效果可以延长20倍[13-15]。(4)缺氧增加心血管并发症,降低肺血管对低温缺氧的反应性,并因通气/血流比失衡而加重缺氧。(5)延迟术后体温的恢复,减慢各种药物的代谢,延缓麻醉的恢复;畏寒、不适感增加40%;肾上腺功能明显增强。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迟钝,影响身体认识和运动功能,增加组织吸收,减少麻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延长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异丙泊酚是肌肉松弛药。若体温下降2℃,则作用时间会加倍。较慢的药物代谢明显延长麻醉恢复时间和术后在恢复室的停留时间[16-19]。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微创和安全方法,但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实施需要进行全身麻醉,以减轻对直肠癌患者的牵拉反射和疼痛应激,而全身麻醉作用于神经中枢可降低体温调节功能而引起低体温和寒战[20-24]。另外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直肠癌患者手术中,大面积皮肤显露、手术室温度低下、冲洗液的应用、气腹的建立等均可引起低体温[6-7]。而低体温的预防是加速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25-29]。复合保温措施的应用包括多种方式,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等,对直肠癌患者进行保温,其中,手术室温度的调节是维持直肠癌患者体温稳定的基础,而采取加温毯以及加温冲洗液、消毒液、输液和气体等,可为直肠癌患者营造更好的环境,减少低体温的发生,从而减少低体温对手术后恢复的影响[30-33]。

本研究中常规手术护理组对于我院的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在手术实施的过程,采取常规的术前准备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监护护理,低体温护理干预组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在手术护理中,除了贯彻上述常规护理,还关注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护理。结果显示,低体温护理干预组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手术护理组,P<0.05。低体温护理干预组生命体征监测水平优于常规手术护理组,P<0.05。低体温护理干预组刚开始实施麻醉的体温和常规手术护理组无显著差异,P>0.05。低体温护理干预组术中半小时的体温水平、手术结束的体温水平高于常规手术护理组,P<0.05。低体温护理干预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护理组,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实施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可有效维持术中体温稳定,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少低体温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巫丹.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低体温的预防[J].智慧健康,2020,6(12):131-132.

[2]徐丽勤,陈婷.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J].东方药膳,2020(22):178.

[3]王红,张昭霞.术中低体温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室中的价值和护理措施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9):218-219.

[4]刘建玲,白海明,张淼,等.分析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8):278-279.

[5]田静静.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价值[J].养生保健指南,2020,12(51):217.

[6]王淑芬,蒋静.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室护理中术中低体温护理的应用分析[J].健康之友,2020(7):194.

[7]倪琳,杜华芳,刘林.术中低体温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3):259.

[8]王姝.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9):237-238.

[9]李宗艳,曲世英.探讨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5):150-151.

[10]武丽娜,裴瑞.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5):225-226.

[11]张高伟.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1):211-212.

[12]李建辉.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低体温中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2):142,167.

[13]李玲.手术室护理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低体温的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6):65-67.

[14]吴丽春.研究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15):242,244.

[15]陶明清.手术室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中低体温的预防[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A3):115,118.

[16]杨慧慧.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J].东方药膳,2020(19):241.

[17]杨秀艳,周学会.腹腔镜直肠癌患者术中低体温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健康必读,2020(19):229.

[18]邹靖,左育涛,李雪清.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相关因素与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3):100-101.

[19]刘晨曦.术中低体温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20,7(17):122-123.

[20]王延延,刘霞.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20(35):9-10.

[21]周雅琼,丛苓苓.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216-217.

[22]张海霞.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275-276.

[23]任建峰.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264-265.

[24]刘冰.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43.

[25]王宇.老年人结直肠癌治疗中腹腔镜联合快速康复结直肠外科手术的近期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198-199.

[26]滕杨.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作用探讨[J].健康之友,2021(4):197.

[27]张玉,王晨,巩丽丹,等.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临床疗效[J].糖尿病天地,2021,18(1):291.

[28]董维,贺莎.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7):827-830.

[29]徐亚静.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8):133-134.

[30]张小燕.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效果及临床价值[J].饮食保健,2021(14):174.

[31]陆品芳.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的应用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21(31):134.

篇(6)

关键词:安全管理;流程优化;手术室;效果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强度大、节奏快及对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等特点[1]。如何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关注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本次研究收治行择期手术患者170例,分别采用安全管理常规流程干预和流程优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探讨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行择期手术患者1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85例;对照组男47例,女38例,年龄15~66岁,平均(37.44±7.28)岁,其中骨科手术24例,神经外科手术11例,普外科手术45例,妇科5例;观察组男50例,女35例,年龄17~65岁,平均(37.50±7.32)岁,其中骨科手术24例,神经外科手术12例,普外科手术40例,妇科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安全管理的常规流程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干预,即分析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潜在危险因素,以流程图和表格形式确定具体流程,制定专门护理人员负责制[2];手术室护理人员接收手术通知单后于术前1d对该患者进行详细访视,了解手术准备情况[3];术前1h进入手术室,调节房间温湿度;详细核对患者手术信息,确认无误并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后,送入手术室;麻醉前与麻醉医师核对患者麻醉信息,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再次核对患者的手术信息,详细填术信息核对表,并由参与核对人员签字;器械和巡回护理人员手术前后仔细核对手术器械、药物及其他医疗用品数量,防止异物残留体内;术后由专门护理人员监督医护无菌操作执行情况,并予以记录上交作为进行奖惩的重要依据;器械护理人员与标本运送员进行标本核对移交工作;由巡回护理人员与麻醉医师将患者送返病房,与病房护理人员完成移交工作,并由参与移交人员签字。观察指标:①护理满意度评价:出院前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这份量表是本院自拟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患沟通及健康宣教3部分,总分100分,≥95分判定为临床护理满意;②记录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包括手术部位错误、输血错误、术中用药错误、标本错误及异物存留体内等,计算发生率。统计学处理:数据录入和分析使用的软件是Epidata3.05和SPSS17.0;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是P<0.05。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72.94%)(P<0.05),见表1。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P<0.05),见表2。

讨论

手术室安全管理流程优化促使手术室常规的简单、琐碎及片面护理工作转为全程、多层次及全面的护理工作,提高各个环节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接受流程优化安全管理手术室患者在围手术期按照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有效干预,工作流程清晰,责任分工明确;以线条和表格表示安全管理流程图,使得护理人员可以迅速了解自身在护理工作中的责任,尽快做好本职工作,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同时,手术室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可量化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交接的顺畅性,便于日常检查工作顺利进行,为针对性培训护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而规范日常安全管理流程亦对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效率,发现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针将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流程优化应用在加强护理服务水平,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方面有明显优势;而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证实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有助于避免护理差错的出现,对于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流程优化用于手术室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娟 赵宁 赵瑞霞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张慧丽.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与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4):22-24.

篇(7)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预防感染

手术室肩负着危重患者的抢救重任,特别容易发生感染。手术期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预后,严重的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影响手术室感染的因素有,手术因素(手术器械、手术用品、手术切口、手术创面等)、患者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等[1]。我院根据手术室特殊的特点,通过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手术期间的护理、手术后护理、开展健康教育等方法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4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试验组82例,男39例,女43例,年龄36~64岁,平均为50岁。对照组82例,男37例,女45例,年龄25~69岁,平均为47岁。其中外科手术患者39例,妇科手术45例,内科手术40例,神经科手术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防感染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

①应积极做好手术室的消毒清洁工作,对手术中需要使用的手术器械、医护人员的手术服装、手术室环境等进行彻底消毒灭菌。②手术前患者都会有顾虑、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情绪护理,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的问题,对于用药情况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及过敏史,及时告知患者用药禁忌,用药方法及用药过程中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情。③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检查各项指标,尽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为手术预防感染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

1.2.2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手术创面的大小、患者基础疾病的病情、患者身体免疫力等情况提取患者体液等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以便合理选择药物的使用。医护人员对患者伤口及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2.3术后护理:

手术后换药应严格控制消毒,换药动作轻柔,避免对伤口的损伤。严密观察患者伤口的感染情况,及时测定体温变化,随时关注患者的反应,注意患者的卫生情况,及时更换被褥,预防感染。

1.2.4健康教育指导:

对手术室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用药过程中,应多询问患者情况,如:过敏史、用药史等。及时告知患者用药及手术情况等。教会患者及家属一些预防感染的方法,注意伤口卫生,手术后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用SPSS19.0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感染率的比较:试验组手术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手术室感染的控制水平也在提高。为预防手术室患者感染,各科手术室都需要严格控制消毒[2]。对患者手术前的患者自身、手术室环境、手术使用器械、手术用品等都要进行严格消毒,在手术期间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由抗菌药物滥用引起的感染,在术后对患者身体及伤口应进行严格观测,注意患者身体卫生,伤口的愈合情况,对于出现感染的患者采取合理的方法预防感染。本文通过对手术室患者进行合理的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及健康教育的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感染率降到了8.54%,总满意率为76.83%,数据处理得到,P=0.0103(P<0.05),试验组的手术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可见通过加强对手术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效减少了感染发生率,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感染,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恢复速度,减轻了患者围手术期的痛苦。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的护理对于预防感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为了提高护理效果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如对手术室医护人员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标准、使用各种有效的消毒方法对高危区域进行消毒(臭氧发生器空气消毒、紫外线消毒等)、对手术室加强预防感染管理、对有基础传染疾病的患者加强管理。从各方面遏制感染源,是患者感染率降到最低,严格预防感染。

4参考文献

[1]梁锦平.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探讨[J].吉林医学,2015,3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