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时间:2023-10-07 15:44: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jhlt.net.cn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121)
作者简介:史铁杰(1967―),安徽阜南人,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余妍霞(1979―),女,安徽舒城人,安徽师范大学宣传部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价值解读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很难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多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是以一种描述性的方式来进行陈述,如: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指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形成积累起来流传下来的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及整个社会的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的总称。[1]有学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归纳为以下12个方面: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2]也有研究者从个体与社会等层面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天人合一、惠鲜鳏寡、仁者爱人、互助相扶的价值实践”[3]
事实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与解读,在这些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较为统一的观念。从时间范畴上说,多数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古典文化体系,从时间上界定为清晚期之前;从性质上说,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是根植于本民族土壤中的具有稳定性价值承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具体内容上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以及佛教文化;从外在表现上说,包括了体现政治伦理的价值观念,以建筑、艺术为载体的物质形态以及反映民俗、风尚的动态体现。
(二)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分析
从以上传统文化的理念来看,不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传统文化都有其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并且势必还会将这种具有规训与引导意义的价值体系延续下去。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中就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教育内容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更是把传统文化上升到体系的高度,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而,必须强化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与传播,真正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师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现状
(一)对于当前高校传统文化传承的调查
1.调查的研究预设
理论上来说,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么这一重要性如何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性,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学生的认同程度,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化与否,从而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信度问题;二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与方式,这会影响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效度问题。我们围绕这两个方面自制了调查问卷,从学生的态度情感、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方式与效果等方面来收集信息,以作出客观的分析与判断。
2.调查对象的选择
由于师范院校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关注传统文化在师范院校的传承情况更具有其特定的研究价值,因而本次调查选取安徽某师范院校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同时选取了少量其他综合类院校的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6份,有效回收率94.7%。
(二)当前高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从认知层面来看,当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着较为积极的态度
当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意义方面总体上持肯定的态度。54.5%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2.4%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只有10%左右的学生不认可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另外,有66%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正在发挥着作用,其中19.2%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的力量很强大。而在对传统文化的后继发展的认识上,有83.3%的人认为大学期间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仅有2.8%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从弘扬传统文化层面,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继续发展的必要。
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作用较为认可。在调查中就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认为二者是一脉相承、有内在关联。同时,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22.7%的人选择了对于个人修养的意义,是所有选项中选择人数最多的。再从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来看,75.8%的学生认为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对于思想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反仅有6.6%的学生持反对意见。由此说明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大学生在认识上还是给予了肯定。
2.从实施效果层面看,传统文化传承的效果一般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情况来看,学生总体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理想,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或是仅仅粗略听说,表示非常了解的只有5.4%。这说明在高校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从不同学生的认识差异情况来看,学校的传统文化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从性别对比看,在调查中男生表示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数占到其总数的58%,而女生的这一比例只有33%。从专业对比来看,文史类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占55%,而理工类这一比例只占37%。
3.从途径上看,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传承方式
从学生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途径来看,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如对于仁、义、孝、忠等传统美德的认识与情感,44%的学生表示是自小耳濡目染形成的,另有45.9%的学生表示是在课外书中了解的。在问及学生“主要通过怎样的媒介接触到传统文化”时,有22.9%的学生回答是电视,有20.4%的学生回答是互联网,只有约18%的学生是通过书籍接受到传统文化。而对于从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64.1%的学生表示很少。
学校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没有有效的途径。从较为正式的课程角度来看,在统计中有51.4%的学生表示在大学没有开设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从学校的组织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仅有9.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社团组织,相反一半以上的学生明确表示所在学校没有类似组织。从相关活动的开展与参与情况来看,仅15%的学生表示参与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自己甚至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活动。
三、促进传统文化在高校中有效传承的思考
1.在观念层面对于传统文化要能够积极认同
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主体的文化认同,即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中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首先存在着在思想上重视不够的问题。从学校方面看,缺少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总体规划,诸如课程的开设、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开展等。从学生方面来看,表现在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拓展获取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满足于被动、消极而零散的获取有限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对于所获得的有限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从当前学界的研究来看,诸多研究者都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认识问题,这种认识首先是准确的定位,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其次是科学的评价,包括评价传统文化内容自身的现实意义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状况。就当前来说,研究者较为多数的评价意见指出当前的传统文化正在日益“式微”[4];批判的继承,这也是在践行教育的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
具体来说,从学校方面必须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传承对于人才培养及培育过程的重要意义,在目标预设时将传统文化提升到与学校正式课程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传统文化与各学科内容之间有机整合。
2.在行为层面以多元、立体的方式践行传统文化
从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来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方式,不自觉的、被动接受,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与载体,因而,在促进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中具体的行为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有研究者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提出创造让人感受“天人合一”的学校自然环境、加强伦理规范的社会舆论环境建设以及提升学校文化的价值引导力等途径以实现学校的文化传承。[5]在此我们将传统文化的践行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相结合,建构一个多元、立体的传承模式。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传统文化传承一是要全面客观的进行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将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文化呈现给学生,这其中包括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价值观,民族性文化传统,特色化文化艺术等。二是要在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选择经典性的传统文化著作,并以中肯的态度指导学生去学习、理解。正如有学者指出,但凡一个大国、一个强国,都具有能在世界上足以称道的本国文化,这是一种真正的本国特色的非物质力量[6]。三是将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思想价值观相对比融合,即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从而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意义。
其次,从途径上来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形成一个立体层次,包括以学校网站为代表的校园网络媒体,以校报、校刊、宣传栏、社团期刊为代表的平面媒体的文化传播,也包含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内涵,课程选择、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解读,再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评价中的传统文化意义显现等,从而形成一个由外到内的学校立体传承体系。
再者,整合社会的媒体资源,积极利用诸如广播、电台、电视台及书籍、报刊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栏目或相关内容,使学校内部小环境与外部大环境形成合力,从而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在生活与学习中理解与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取向。
3.在制度层面要给予传统文化传承以有效保障
从调查中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在制度层面没有发现有效的保障机制,也就是说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否没有在制度层面体现,在实施层面更是没有明确的指导、激励与制约,因而传统文化传承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或形式上,而无法真正落实。因此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具体来说,这种制度体系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课程与教学层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建设中都要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诸如以学分选修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常规课程体系中去;二是在学生活动层面,将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开展及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纳入到对学生工作管理考评制度体系中;三是在学校管理层面,从学校的宏观办学思想,到对学院及部门的管理要求,再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都将传统文化传承在观念上、在措施上体现出来。如此,不论是宏观的方向指引还是微观的具体操作,都能建构起一个立体的,以规范、激励等方式保障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完整体系。
4.在社会层面要创造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高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高校自身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行为措施,还需要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各方面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重视既包括政策层面的激励与引导,也包括物质层面的支撑。
在政策层面应通过制定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励与引导高校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把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质量评估、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实施情况作为评价高校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学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
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
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
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6.形成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并进行项目推广
研究总结报告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文化类课程标准、传统文化主题类素质拓展活动项目,以及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等。
四、项目初步运用所取得的实效
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先行示范,生动地将音乐、诗歌、舞蹈、服饰等艺术结合于一体,有着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立德树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孝敬父母的剧目比比皆是。戏曲中的思想精华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和重要的教育意义,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传统戏曲文化育人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2012年以来,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形式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编辑动漫版《小学生学戏曲》、《幼儿版戏曲动漫画册》等教辅读本;捐赠书籍和20万套戏曲动漫光盘;活动中建立“一送一培”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数字化平台覆盖近170万学生、对千名艺术类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了培训。2014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计划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湖南模式)在全国10~15个省推广,力争2~3年覆盖全国。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对教学方面进行指导,在湖南、海南、武汉等地相继开展后,取得了良好成效,深受学校教师与孩子们的热烈追捧。为青少年推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有效途径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对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承仅仅通过记录、保护和传承人之间的延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要做到文化与教育相结合,以青少年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动漫为载体,将戏曲文化引进校园,通俗易懂地诠释、表现和传播优秀戏曲文化。通过全面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全民普及、全民推广、全民传承。
研发“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
2006年,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关于抢救、整理、传承“中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的提案,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谢勇提出《关于为抢救、整理、传承精品折子戏建立保护基地》的建议。文化部在答复中指出:“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使优秀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并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进行宣传和传播,使地方戏曲与新的时代相融合。”为提升孩子学习戏曲的兴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湖南省探索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动漫相结合,创造性地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桥梁,成功研创出一种深受孩子喜爱的独特艺术形式――戏曲动画。经过7年的锤炼,湖南动漫湘军创造和推出了原汁原味的本土品牌《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并获得文化部扶持资金以及全国30强动漫创意品牌(2012年)、中国原创手机动漫大赛银奖等殊荣。“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现已成为全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品牌。
建议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普及传承到青少年中,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范围广、影响大,应该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1.政府组织文化、教育专家对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就阶段性的必修、选修分别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界定。制定从幼儿园到大学等不同阶段的课程、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体系中进行统筹谋划。采取动画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融入相应课程。
2.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专项事业经费。整合文化资源进入学校,开展学校教育资源与文化艺术素质两大培训。借鉴“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的经验,在文学、书法、绘画、民间技艺等相关领域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及传播方式。
3.对“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动画制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将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京剧、秦腔、黄梅戏、花鼓戏等地域性戏曲进行创造性地普及推广。通过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文化传承品牌和大众普及方式。
1088年,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诞生之时,把培养职场人士作为其功能,在此后长达700多年的时间里,“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到19世纪德国洪堡大学时,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学开始具有第二大功能“科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又提出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新功能。至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稳固下来,大学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一体化浪潮,人类经济生活的趋同使得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愈发重要。大学除具有传统的三大使命之外,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其又一重要职能。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伯代尔教授认为:“21世纪的大学不仅要担负起保护知识的重任,也要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和向人们解释不断增加的含混意识的责任。”[1]英国牛津大学校长鲁卡斯教授认为,大学具有传播知识、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大学的首要功能是保持那些国家特有的文化,并促进其在与其他文化相碰撞中或是相互理解中的有效结合。”[2]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认为:“守护、传承、创新软实力(文化)已是大学必须承担的新功能……这个功能实现得如何,不仅决定着大学的水平与质量,也决定着她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3]这样的认识不仅在教育领域渐成共识,而且从国家社会发展的长远来看,有识之士对其认识也已达到了新的高度。正如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的: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传承创新文化是社会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更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过程中,大学也应发挥积极作用。
二、大学教育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
一般而言,大学教育包括专业基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大部分,专业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其核心内涵是对于人的塑造、伦理道德的强调以及社会的维系,特别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人的教化、规范成为其本质要求之一。从这点来看,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教化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互融性。
1.德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的当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德”的内涵与功能、特点与表现,以及人在追求实现高尚“德性”的路径方面均有着大量的阐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德”在文化教育体系中的第一性,要求个体彰显美好的品德,进而推己及人,普及天下,实现真正的亲善,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由此,足见道德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德是传统文化存在发展的重要根基。紧接着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项实现“至德”的具体步骤,同时也是对“德”的八种层次划分。这八个层次前后紧密联系,意义顺承递进,为我们勾勒出了儒家弟子修身养性,完善自身道德,实现自我价值的完美途径[4]。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曾子“吾日三省乎吾身”;孟子“我善养吾浩然正气”等,都是要求人时刻审视自己,用浩然正气荡涤灵魂。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对于个体品德的塑造意义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体现,德育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着眼点是基于当代社会发展实际而提出,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品质、责任意识、诚信守纪的现代大学生。从其要求出发,我们能从中国传统德育观念中找到阐发原点。如我们在教育中对于社会交往中讲求诚信的鼓励,对于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追求等,都是当代大学德育的应有之义。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当代德育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具时代特征。因此,大学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在当代的重要传承形式,传统文化也为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2.爱国主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观念的升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一种“家国”观念,即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建立在一种道德基础上。传统文化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千年历史。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历史人物表现出的高度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正如季羡林在《沧桑阅尽话爱国》一文中所说:“中华文化的精髓何在?我自己的看法是有两点: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讲骨气、讲气节,这两点别国不能说没有,但是中国最为突出,历史也最长。”[5]今天,爱国主义鲜明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统文化“家国”观念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一种传承和升华。对于教育来讲,爱国教育既要具有传统爱国主义的精神品质,更要充满对于国家民族发展复兴的坚强信念,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当代大学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发展。
3.创新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精神的时代凝练。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传承至今的文明成果,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自我创新的精神。《周易》的“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表明天地万物此消彼长,与时俱进的道理。《礼记》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说:“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创新思维。翻开历史,从经济、政治再到科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故事层出不穷: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等等不胜枚举。到了近代,康有为将创新观点发挥到极致,他说:“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之,弊必丛生,故无有百年不变之法也。”[6]历史上无数次的政治改革、经济成就、科技发明,就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结果。发展至今,创新依然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主题,创新始终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创新已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学创新教育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思想的同时,进一步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拓展视野,在学习继承中学会创立新知、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
三、大学教育形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环境。应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渗透于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1.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精品课程。一方面,目前的“两课”教学中要尽可能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寻求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调整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并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使传统文化传承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山东大学从2001年起就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程,并规定为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拓展了以基本原理等为主体的传统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益尝试。
2.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高校要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如举办“国学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与师生交流,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传习传统技艺等活动,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此外,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组织学生对文物古迹、风俗习惯、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调查采访,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3.营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注重校园景观对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作用,如建设文化长廊、主题雕塑、民俗风物展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同时,加强身边典型的发掘、培育和宣传,通过评选“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校园人物”树立师生身边的榜样,挖掘先进人物身上展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师生践行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校园中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场域和氛围。
四、大学教育主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历史教学;传统文化;创新;融入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历代相传,经久不衰,是提高全民人文素养的基础。传统文化经历了多次时代变迁流传至今,与历史学科有着一定的关联。在中职教育阶段中,将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领略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精髓、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与优异的道德品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历史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学生被多元文化所影响,功利主义与享乐主义萌生,而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可以端正学生的心态,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品质,使学生能更好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因此,教师应提高对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与优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精髓与历史学科有机整合,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人文素养,提高历史学科学习质量,更好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历代人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所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教育教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各阶段学科教育中十分必要。
1.1实现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历史使命
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中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而这一过程是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中职教学中,历史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当中包含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知识,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就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逐渐演化成影响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人民思想意识的重要力量,这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仁、义、礼、智、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能使学生形成正确观念,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需要学生弘扬与传承。中职学生肩负着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所以有必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历史学科教学深度整合。
1.2提升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在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教育愈加重视。文化自信是一种先进性的自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随之流传。传统文化在历史变迁与进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其与历史学科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使中职学生成长为能造福社会与人民的优秀人才[2]。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加强传统文化创新建设,探索出更高效的渗透与传播途径,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优势,全面提高中职学生文化自信与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1.3提高综合素质的现实需求
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学逐渐从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上升到传统文化教育层面,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大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将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融合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漠视国家大事,没有社会责任心,无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这与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学校与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历史文化知识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需求。另外,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的融合也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使中职学生能自觉拥护国家社会发展建设。
2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传统文化教育功不可没。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真理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可以让学生看到不一样的历史学科,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综合素养。这对培养创新人才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教育意义[3]。
2.1影响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学生兴则国兴,国家的进步与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每一位中职学生都肩负着振兴国家的责任与义务,在历史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与引导作用。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科的融合,历史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整合顺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为中职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中职教育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关乎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教师应提高认识,重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浸润与传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这对学生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全面素养。可见,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2.2丰富中职历史教育内容,做好教育与教学的衔接
中职历史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使历史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对学科教学与传统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中职院校教育与传统中学教育有着一定的差别,中职院校偏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使其今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所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中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转变,对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不仅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更要对传统文化思想形成正确的认知,了解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历史教育价值,进而转变中职学生的思想。历史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了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意义,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充分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
2.3规范学生行为与思想,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历史是中职院校的重要学科之一,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使学生能够生在当代,深知古今。多元文化的流入,对各阶段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中职学习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可以向学生灌输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从而营造健康向上、轻松活跃的历史课堂氛围,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例如,当教师在讲到关于孔子的历史事件时,《论语》就是最具代表的传统文化书籍。《论语》成书于战国时期,当中包含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内容,语言精简,意义深远,具有极高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与思想有所影响,也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饱满丰富。
3中职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措施
历史是展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重要形式,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极为相似,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将其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能有效推动社会、教育,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教师应深入探索,寻找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通过有效措施将两者相互整合,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成效,提升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
3.1研读教材,有目的地融入传统文化
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材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另外,教师还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向外拓展,让学生学习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历史知识,从不同途径实现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在讲解中国近代史中关于的内容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所以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为创建历史高效课堂做好前期准备。是我国近代历史屈辱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牢记国耻,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向学生介绍有关的前因后果。是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是我国屈辱的一段历史。被英国人称为“通商战争”,以林则徐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清政府以割地赔款而告终。这段历史也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懦弱与腐败。因此,在这段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的民族精神,敢于同敌人抗争到底,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为民族崛起而读书奋斗的学习动力,从而体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
3.2用历史人物事件启迪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精神
我国已有五千年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物与事件,也从中体现出了优秀的传统品质,值得每一位中职学生去学习和传承。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的引导者,要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结合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实时插入传统文化内容,讲述历史进程中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从而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为中职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5]。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在学习“抗日救亡文化运动”时,教师可以留出一部分的时间为学生讲述抗日英雄事迹,让学生通过这些事迹感悟和体会当中渗透出的道德观念与精神品质。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抗日英雄杨靖宇的英雄事迹,在弹尽粮绝时,在冰天雪地中,独自与日本侵略者连续战斗多天,最后壮烈牺牲。通过这一英雄事迹,使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保卫国家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在面对众多敌人时仍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民族气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学习丰富的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3.3运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课堂,多途径实现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建设
在中职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能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生动趣味的历史高效课堂,将静态的文化知识转变为动态的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信息技术是构建现代化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是众多学科教师备受青睐的教学形式,通过视频、图像、音频等形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历史学科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如国家制度、政治经济、中外历史、文化交流等,每一部分内容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意义。例如,在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史实资料,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世界意义,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枯燥的课堂氛围愈加活跃,让学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更有兴趣。例如,印刷术是众多传统文化之一,对人类与社会有着突出的贡献。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印刷并与现代印刷相比较,令学生为之感叹传统文化的精妙,了解传统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与发展。所以,要想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教学形式的创新是首要任务。
3.4组建优质教师团队,转变教学观念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高质量的教师团队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学校方面应加以重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灵活巧妙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3.5深挖历史,共同品鉴,实现师生共同交流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教师应深挖历史知识,与学生共同品鉴,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在中职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合作学习,从历史内容中深挖文化宝藏,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不同层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与分析。例如,在学习古代贸易与文化交流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该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针对一些重难点,教师应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要与学生多交流、多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文化能体现出不同的古人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例如,《诗经》是著名的古代诗歌总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之一,其风、雅、颂等作品中都散发着无限的传统文化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品鉴,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素养,促进历史知识学习。
3.6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实现历史知识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中职教育阶段中,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以历史知识内容为基础,积极组织课内外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科教学成效。实践可以检验教师教学的成果、学生学习的结果,以历史内容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学习当中的文化精神,让传统文化能伴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历史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并设置相应的奖项,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将历史事件与相关传统文化通过角色表演体现出来,让传统文化更加立体,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行列中[6]。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诗歌朗诵,如三国时期曹操的《短歌行》,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历史时期的文化作品。另外,学习文学艺术也是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从古至今很多优秀的诗歌、绘画、书法、戏剧、建筑物等都能体现出当时历史,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唐朝历史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唐朝的艺术品讲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并欣赏《步辇图》《仕女图》等优秀作品,从而进一步了解唐朝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博物馆了解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或者参观古代建筑,从不同的途径学习历史与传统文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历史课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在历史课程中的创新建设,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规范学生的道德思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个人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中职院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要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的重要性。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封留才.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读本[J].人民教育,2020(17):77-78.
[2]徐礼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5):226-232.
[3]季璇,王诗根,马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教育的支持体系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5):127-129.
[4]王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的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6(5):42-47.
[5]王春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J].学园,2019,12(20):41-42.
关键词:民族文化;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现代学徒制
一、引言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且涵盖范围广,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国家始终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美术作品、手工艺产品和艺术设计作品题材的重要来源,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各族人民劳动中产生的文化。2013 年12 月,国家教育部设立国家艺术基金,以保护、传承与发展各地特色传统文化、培养文化传承人和培养艺术创作人才为目标。据统计,国家设立艺术基金至今,每年参与申报与获批立项的项目以培养传承民族文化人才专题为主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8 年,《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中决定支持高校围绕民间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基地,同时指出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 。可见,中国教育部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摇篮,设计类专业如增设传承与创新民族技艺的专业,将大大丰富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构成,增加实操经验,提高设计素养,培养设计美感,从而增强设计文化内涵。
二、高职设计类专业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优势
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且种类繁多,以中国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为例,传统手技艺有漆、雕、染、绣、刻、瓷、竹、根和织九类,通过这九大技艺制作而成的优秀手工艺产品,不仅沉淀着艺术美,还体现出工匠师傅深厚的美术功底、熟练的技艺、非凡的审美能力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据网上与实际调查,我国许多艺术类高职院校一直都在坚持致力于创办、开设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专业,譬如我国的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坚持开设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等相关专业(表1 )。他们是中国较早成立的拥有传统工艺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院校设有省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国家持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匠技能型人才。除此之外,各省也相继响应国家号召和地方需求建设了许多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此同时,现如今许多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的普通高职院校也陆续开设了传统手工艺相关专业。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总之,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实操型人才为目标,这与大多数高职艺术设计学院或系部相继开设的手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所以,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如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三、高职现代学徒制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性
民族传统文化与人类的关系如同鱼和水一般,不可分割。由于现代机器制造业和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矛盾造成许多民族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现象,譬如许多民族传统文化无人问津,传统工艺传承人老龄化,甚至部分民族传统技艺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等现象。(图1 )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有很多,譬如传承人选择范围小却做到了极致传承的家族传承模式,其特点是在家族内部有血缘关系的人员中选择传承人,这些人员在幼儿年纪就被当做传承人来培养,其优点是拥有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熟悉一切制作工艺和流程,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受到杰出父辈和长辈的技艺、文化熏陶,严苛和精益求精的训诫,他们凭借日积月累的学习知识和实践经验将其家族技艺传承与发展下去,其缺点是如果传承人对此文化没有兴趣,传承人或选择放弃传承或另谋他业,其文化就会出现无人继承或传承断层,最后变成销声匿迹的结局。另外,除了家族传承还有传承人选择范围较广的学徒传承,其特点是没有苛刻家族血缘关系的限制,外姓人或者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员只要喜欢和想要学习也可以传承某种文化或技艺,其优点是文化或技艺的传承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传承范围更广。总之,不论是家族传承还是学徒传承,其传承的根本还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可见学徒制从古至今,都是文化、技艺传承的根本形式。现如今,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家族学徒制虽然存在,但远不及古时繁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新的传承模式、传承方法和手段,现代学徒制便应运而生一解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燃眉之急。从广义上说,现代学徒制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成的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模式。现代学徒制一般在学校、企业、培训组织机构、工匠大师工作室等场所进行,但其中具有专门独立组织运行机构、严格的管理体系、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成熟的教育教学团队的高职院校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平稳落地与快速运行的最佳场所,无论从场所、设备、教师资格方面,还是从国家资助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高职院校都独具优势。当然,学校缺乏企业的流水线生产工厂和企业导师的实践经验,这些都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完美实现。因为与古时学徒制不同,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师和工匠师傅的联合,可以形成协作和互补的优势,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技能培养和技能实践相结合,将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两个完美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操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设计类专业学生直接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转换成创意设计和工艺产品,通过企业和市场加以验证,不断总结和提升专业技能,最终得到企业和市场认同,可以说高职现代学徒制设计人才的培养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让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高职院校需要和企业、工匠大师强强联手、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创新设计人才。
四、高职设计类专业人才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有效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可通过以下途径:首先,政府可牵头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文化,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譬如在校内或企业内建设传统工艺现代学徒实践基地,保障学生与企业设计师、工匠大师、行业专家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同时该实践基地的设立可以有效解决高职设计专业教育与当下市场人才需求脱节、技能与实践脱节和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其次,政府和学校鼓励设计类专业教师进企业和大师工作室锻炼学习,使教师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改良教学方式和方法,紧跟时展要求。最后,学校需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教学内容,推进设计类专业传承、发展与创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学校需要加强学生专业考核制度,培养业精艺专、品学兼优的全方位设计人才。
(一)提高现代学徒制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质量,加强专业传承、实践与创新
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工艺,高职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需要坚持走传承、实践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只继承不创新,因循守旧,文化可能会无人问津;只创新不传承,文化将失去其核心的精神内涵,可能会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所以,民族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密不可分。通过政府扶持、学校主办、企业配合三者合作共同建立校内校外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现代学徒实践基地,从政府的扶持、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匠大师和艺术家的加入再到企业的孵化,打造政府、学校、工匠大师、企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校内校外现代学徒制实践基地建设和运作中出现的问题,杜绝校内外实践基地空置和有名无实等现象。另一方面,坚持提高现代学徒制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质量,从理论教学、技艺教学、项目实操实训、工厂打样生产再到市场检验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且相互配合完成。教师、工匠大师和学生在实训基地上课作息时间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课后实训基地对专业学生开放,真正让学生拥有与教师沟通、交流问题的专业实训室,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学徒制实践基地,真正的使教师和工匠大师配合教学,共同发展,使学生学有所专、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爱、学有所乐,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传统工艺文化与技能的魅力,开拓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方式。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设计专业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深入推进民族文化融入高校,不仅需要各地政府、学校、企业和工匠大师的加入,还需要学校结合地方文化、非遗文化或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人和企业人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政府应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成为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坚实后盾。政府搭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加快高职设计人才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进程。其次,职业院校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培养双师型、双能力、双素质、双证书和双职称教师,因为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原有的知识积累和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去教学,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主动接受和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教师和学生一样,需紧跟时代的发展,学校需全方位建设一批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形成高效、团结、协同、合作、鼎新的教学组织。最后,企业需要加大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学校针对设计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积极吸纳行业和企业人才招聘标准作为主要参考点和依据。另外,企业导师和工匠大师需要和高校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建立高素质的校企教师教学团队。
(三)改革教学内容,拓展与创新专业技能
改革教学内容,拓展与创新专业技能。一方面,合理增设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专业基础课程、核心实践课和选修课程,实现三者的互补与支撑、协调与发展;同时,在进行民族艺术文化教学时,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真热爱、真学习、真讨论、真思考、真实践和真创新的自主学习模式。另一方面,2014 年至今,国家大力推动“双创”理念,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也是设计专业人才的新时代使命与责任。拓展与创新专业技能,可以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譬如,一从教学模式方面看,可以从固有的线下教学、固定的教室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或在企业、实训基地、田野等场地学习。二从教学内容方面看,应该设置一些注重与产业需求对接、注重与职业技能对接和注重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课程② 。三从教学方法方面看,可以运用项目驱动法和竞赛驱动法,将任务和工作带入课堂,使学生告别安逸的学习环境,营造适当紧张的学习气氛,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四从教材选择方面看,不限制教材的形式,总的要求就是能够满足实用、适应的需求,通俗易懂,而且能够对接时代趋势;五从考核方式方面看,推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考核模式,偏重理论与实操技能应用的考核,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国家和企业承认的职业技能考试并获得等级证书,拓展与创新专业技能。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农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民间文化以最传统的方式保留在农村,积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
一、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
农民是农村的核心,是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建立一种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文化。这种文化理念需要对内在的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对外来的文化有效整合、合理利用,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传统的文化大众化、普及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新型的农村文化。
1.发展中的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大集体(生产队)活动减少了、社会活动(民间民俗活动)的次数、区域和覆盖面也相对减少,人们的民俗文化意识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的思想、情感、格调需求也要发生变化,原始的农村文化开始与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不相适应,发展中的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2.创建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型的农村文化应产生于农村,流传于民间,与民间生活要相适应。在各民族长期聚居区,特别是各民族农村聚居地有人们通过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产物,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是农村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应当沿袭和发展、保护和传承。
在被称为“战鼓之乡”的正定县,流行于东、西杨庄的常山战鼓因其慷慨激昂的气势、灵活多变的队式,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了战鼓之乡的风采,常山战鼓成长为正定县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而其他村街等不同区域的战鼓,其鼓点和节奏又略有不同,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见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正因为民族、地域的不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情各异的民间文化艺术。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彰显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和发展特色鲜明的符合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嫌弃“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
1.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在广大农村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浓,缺乏发展意识,文明、健康意识不强,具有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人们甚至错误地将经济的落后与本地的“土”文化等同起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崇外思想,甚至否定了乡土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辛苦劳作的文化大餐却被丧失在愚昧落后的文化思想中。其主要原因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流失、政府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畅、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和文化发展失去载体。为此,针对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否定传统、完全创新,切莫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要嫌弃优秀传统的“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母体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特定文化的传承、维护和弘扬是新农村全民利益所在,也是维系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政府与农民“零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已制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法制上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是真正农民“口味”的文化,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在正定这个物华天宝、美丽富饶的民族聚居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分布在全县各乡村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以及战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典型的“土”文化。
可喜的是,正定县委、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在正定“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等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细致的工作。从2006年开始,就采取得力措施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保护。首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由文体局负责对此项工作具体实施,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细致周密卓有成效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坚持四不漏、调查摸底、逐级排查、研究上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人办培训班,“带徒传艺”和“学艺有成”,创“非遗传习所”者给予奖励,鼓励保护和传承各种优秀的民风民俗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还将常山战鼓纳入到正定首家民办学校弘文学校的教学课堂之中,并计划推广到全县中小学教学。
正定常山战鼓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参加了众多公益性演出。近年来,受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活动协调小组邀请,参加了中华世纪坛文化广场表演、天安门广场表演、昌平永安文化广场演出以及在西柏坡举行的奥运火炬石家庄站传递等活动,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200多场。从2004年正定县第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至2009年举办第六届鼓王争霸赛和民间文化艺术节为止,举办各级各类民间艺术演艺活动达几百次,鼓手们用雄浑奔放的表演和极具震撼力的鼓声敲出了太平盛世的时代强音,敲出了正定儿女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展现了燕赵鼓乐文化的磅礴气势。县委县政府也曾多次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2010年初,再次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100个农村文艺家庭户,100个民间艺术带头人的文化“双百”评选活动,由政府为正定“土”文化传承人评“职称”,为传承人扬名正身,与农民文化人“零距离”,可谓是正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大盛事。
3.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逐步建立,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与措施正在实施。传统民间文化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为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建立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8年6月份正定县两项非遗项目正定县常山战鼓、正定新城铺高照(中幡)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即正定竹马、正定宋记碗、真定府马家卤鸡、正定腊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项包括元杂剧、赵氏剪纸艺术、刘家卤鸡制作等。目前,石家庄市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中正定县占2项;省级31项中占4项;市级49项中占9项,正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08年底正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山战鼓)”、这是继“全国文化先进县”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截止目前,搜集整理了正定县非遗普查线索386项,立项资源360项,包括民间文学54项、传统音乐21项、传统舞蹈32项、传统技艺66项、传统美术16项、传统戏剧29项、曲艺5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5项、人生礼俗28项、岁时节令8项、传统体育15项、传统医药3项、民间信俗64项、民间知识9项涵盖了15个门类,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正定县已被命名的县级以上优秀传承人40名,其中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优秀传承人4名。县政府分两批公布了“正定龙狮道具制作”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进入法制化轨道,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传承人为骨干,全面建设新农村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开展新农村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三、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星级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遍布村村寨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此为依托,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全面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近几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文化品牌。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场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农村地区有其特殊性,农民的思想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农村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必须弘扬与人们联系紧密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低俗文化得到根治。而文化事业的发展仅靠当地政府和个人是不够的,应拓展文化开发渠道,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村和组为依托,开展自己的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应重视公益性传统文化事业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同时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实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新文化的需要。
正定近几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或参加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比赛, 着力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一是鼓王争霸赛,通过比赛,在全县选出“战鼓王和“优秀战鼓手”。2004年在正定镇举办了首届鼓王争霸赛。来自全县农村共50支代表队2000多人参加了比赛。通过这次大赛把正定的战鼓正式搬上了新农村群众文化的舞台。二是举办每年一次的民间文化艺术节,展示各级各类民间艺术,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三是开展评选农村文艺家庭户,民间艺术带头人活动,由政府为正定文化传承人扬名正身,分别颁发“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优秀非遗传习带头人“等奖项。
2.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加强科学研究,合理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规划,形成以集镇为中介的城市文化辐射区,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强城乡互动,开展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者借助经济活动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活动,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达到城市经济拉动农村文化发展的目的。
政府牵头,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促进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的状大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些年来,正定县坚持每年举办全县农村文艺汇演、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歌手大奖赛、全县书画美术大赛等各种文化赛事,连续举办了7届民间文化节,每年有40余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参加,节目荟萃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受到了广大市民广泛赞誉。尤其是“2010年元宵节河北省花会踩街启动仪式暨正定县第六届民间艺术节”,由河北省文化厅、石家庄市政府、正定县政府主办,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广场隆重举行。此届艺术节以展现燕赵文化为依托,集萃了一批具有地道燕赵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除正定传统的民间花会表演之外,还特别邀请了河北沧州舞狮、昌黎地秧歌、保定寸跷、曲阳擎阁、吴桥杂技独轮车表演等共15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进行集中展演,内容丰富多样、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河北省民间艺术靓丽风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博得群众阵阵喝彩。通过这些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新农村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而且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教育事业,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在农村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推广民间文化。
正定县多途径宣传推广民族民间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一是举办全县性大规模的农村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全县各个乡镇村街上千名民间艺人,演出了《常山战鼓》《中幡》《二鬼摔跤》《车子旱船》《特色秧歌》等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将正定的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了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展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是组织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参赛,常山战鼓等优秀民间艺术在各种全国性大赛中多次获奖。常山战鼓于2010年3月参加了第五届石家庄市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被中国群文学会授予“金鼓王”称号。三是组织大型民间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近几年县政府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大型正定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此宣传和推广正定的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在2009年迎国庆60华诞群众文化系列展演活动中,县政府在全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10年5月12日至18日赴上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河北演出周活动获得成功,为正定争得荣誉。2010年6月12日,正定县组织举办了主题为“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关注、人人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四是利用现代媒体保护传承民间文化。2007年初开始,我县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正定风采报等现代媒体开辟“正定故事”和“村名故事”、“正定文化”等专题栏目,定期向广大市民讲正定的民间故事、村名由来等传统文化。这些举措开辟了正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广阔天地,新农村的农民文化艺人登上舞台,讲农民自己的故事,符合农民“口味”的新农村文化稳步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五是推动民间文化精品生产。重点打造常山战鼓、元杂剧《墙头马上》、柏棠竹马、三角村高跷、新城铺高照(中幡)、赵向荣剪纸等民间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民间文化艺术展馆(厅),对民间艺术表演队重新整合、编排、包装,提升其民间文化品牌,对民间文化特色村、民间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建立档案,颁发证书。
另一方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乡土教材课。
民族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是正定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特色。如正定教育部门聘请常山战鼓民间艺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培训在校学生常山战鼓专业知识,组织实地教育教学。常山战鼓传承人被聘请组织弘文中学学生战鼓队,通过教学使弘文中学2000多学生都能进行一般战鼓演示,弘文中学战鼓队参加了国家、省、市战鼓表演和比赛。
这些行动弘扬了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改变了正定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同时促进了正定新农村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四、新农村新气象: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1.新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应是开放式的,不是封闭式的
通过民间传统文化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装扮多彩的新农村,我们要让凝聚着祖辈们几百年的民族文化精神永不停滞地流传就必须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不是放到博物馆,它是活态的,应该放在民间。但保护它不等于“原封不动”,不是让它停留在原始的阶段而不发展,继承与发展并存,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一定要原汁原味,但民间传统文化的技法、曲段、语言、格调等是可以发展的。多年来,民间艺人、文艺文化工作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力求为新农村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可发展之路,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新农村建设把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来广泛开展,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并从传统的区域文化传播,追求到省外、国外展示。每到传统节日,新农村的农民击打战鼓、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旱船、讲故事、演戏调曲等,这些活动必将成为新农村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将对城乡文化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新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建设,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地区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把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手工艺、民间习俗、餐饮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正定县是一个地处平原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县,早就认识到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正定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影视演艺业、文化旅游业、餐饮业等方面有成功的尝试,为我县非遗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促进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正定东、西杨庄常山战鼓传承人和新城铺高照传承人已在当地办起了培训班,创建了“非遗传习所”,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参加到此项活动中,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年达100多场,人均年创收5000余元,常山战鼓成为当地农民在传统的种养业之外的又一致富途径,作为正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正定的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良好的势头,一方面促使了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