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09:06: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道德与教育的关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通过对东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分析和认知,从其发展到形成百家之言,都表现出其理论主张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服务的基础之上的,都是从满足于其时的政治主张,也就是作为政治工具而受到当时的追崇,因此,在今天我们所试图追求道德教育的理论渊源时,一定要站在客观的角度,用批判的思想来反思道德教育的价值,并从中撷取出道德教育所蕴藏的睿智和情趣,单纯的追求所谓的“道德价值”,势必会对道德的理解显得苍白而稚嫩,正是带着对先秦道德哲学思想的审慎态度,来试着开启“道德教育”的渊源之门。
一、道德教育与哲学的关系范畴
道德教育的范畴则是在于昭示对人的自我的诉求和期望,从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人的文化品性,并将人的道德精神所国有的一种价值作为道德的思想内核。而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哲学,更是将道德所彰显的价值进一步内化成思考问题的基点,从哲学的角度来对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和把握,并在对道德的追求上,片面的追求教育的功用,以此作为道德的普遍意义,背离了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为此,从思维的维度来探索道德教育的普遍性,将是漫长的求索的过程。道德从人性的诉求上来关照道德的教育价值,并以对人的理解来探寻道德的本真,人的高贵的品质在于其精神,也就是说,道德的建立是对人的本性的一种状态的反省和自觉,苏格拉底所谓的“德性即知识”,也是其对人和人的生活进行的实践体验,并从中得出的一种反思,他所倡导的关于人的自身的诉求,让哲学成为在人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将严肃的道德和客观的哲学糅合在一起,从而规定出人之所为人所应遵循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从而将对人性的思考引领到了哲学的高度,对人的道德的教育转变为对人性的完善过程,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诠释。
在我国的道德教育的漫长研究中,“道”作为哲学范畴的重要存在,在文化源流的演变中,将“道”和“德”进行了相互的融合,使得人的体认从“道德”开始,并作为人的本性受到公认,在这个历史演化的过程中,先秦时期的文化思想的影响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多方文化思想的交叉融合与发展,才将道德的本真从对宗教的信仰中解放出来,并逐步为后人所体认。无论我国的精神文化的沿袭,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冲击,作为道德精神的教化性,已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中找到了适宜的土壤,并实现了人类对自我的体认和界定,实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共识。人性的即是道德的,道德的即是人性的,对道德和人性的概念进行分析,均是同一个范畴的,这也是人类之所以为人,而超越动物的本质所在,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的一种体现,对道德教育的思想回归,将对人性的塑造建立在对突破自我的彻底解放,以完美的人性作为自我追求的最高使命,并通过对自我缺陷的弥补上来彻底的完善和发展自己,为此,在对道德教育的探讨中不在于所阐明的道理的深刻,而在于对道德教育的内在真谛进行把握,从而在追求人的独特性的道路上,体验到人类的本质的美和幸福。
二、道德教育在当今的地位和隐忧
道德教育的日下与隐忧,让我们得以从哲学的视角来面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道德教育的陷入困境从道德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展开越来越体现出其政治工具的隐性特征,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道德教育失去了其自身对智慧的追求和对崇高的敬仰,而是将一种程序化、僵硬的道德标准来囹圄人的思想,使人丧失了其生动性的本质要求,这种错误的工具性的框式道德,将人类社会中所应扮演的社会角色肢解了,人类对道德的遵循已失去了最基本的文明礼貌,同时在社会活动中也缺乏了其应有的责任感,在所谓的塑造和培养的有道德的人的过程中,葬送了人的本质追求和精神向往,也难以形成独立的道德教育。
2、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道德精神的树立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对人的教化和引导,它与哲学的意义是相融互通的,我们在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对道德精神的坚持,从而使得道德教育只能体现其外在的、甚至是虚伪的道德表现,无法将对人的内心进行深刻的教化和影响。人类的精神作为闪现智慧之花的天性,没有道德精神的感化,就难以实现对人的思维的引导,也难以点燃人类的道德情感,更谈不上实现对人类的自我反思和智慧追求了。
三、道德教育的实施与措施
1、尊重人性,善待人性在道德的思想演变过程中,道德与人性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尊重人性,从善待人性来开展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的实施建立在对人性的完善和尊重上,我们古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所推崇的德化理论,以及西方先贤所倡导的对人性的思考和追问,都是在表达一个简单而真挚的道理,即是对人性的承认和善待人性。为此,抛开对认知的争议,在善待人性的基础上来思考人之为人的意义,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出发,来化育道德的光辉。
2、重视道德智慧的价值和作用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孤立的说教和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对世俗的逆来顺受,而是打破伪善的外衣,运用多重视角来透析人性的卑微和尊崇,以一种旷达的胸襟来追求智慧,来疗治人性的偏颇,促进自身的精神超越。
3、重视道德精神的培养和熏陶精神赋予了人类最完美的风采,人类更是因为精神而愈加闪耀,精神作为智慧的光华,要从人的心灵来感染,更要从人性的扬弃中构筑道德的品质,并将道德精神的践行贯穿到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中。
关键词:生态道德;;自然;人类
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特别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传统的观念:即人是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如何摆脱这种偏见,并确立一种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中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于人的学说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这就是说,人不是一种单纯的生物存在物,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人的生产、生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社会活动,离不开人具有的社会生物属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人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与此同时,也从来不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从不否认人的生物维度上的意义。相反,“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与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
从生物学的观点看,人是动物经过发展而形成的一类高级动物,所以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在自然过程中形成的。最初的裸猿是属于灵长目物种中的一种原始食虫动物,大约在1500万年之前,气候变化导致森林萎缩,一部分裸猿走出了森林开始与地面动物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地面猿的脑容量得到了扩充,前肢也解放出来,能从事精巧的劳动生产,这为猿人的最后诞生奠定了自然基础。人类进化史也就是地球的一个物种发展的历史。如果必须说人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人类是一个了不起的物种,他现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着地球,仅此而已。尽管人类已经取得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但是他依然是受到动物行为的各种基本规律无情摆布的低级动物,人也必须受到动物法则的制约。
只有严格审视人类的起源方式,才能对人的生存有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人具有自然属性,也就是具有一种自然的本能。这种自然本能,表明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也进而可以理解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任何动物都有自我保存的本能,它恰好反映了人类这个物种的根深蒂固的生物特征。
从上述简单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具有生物的基本属性,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除了自然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这个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等的综合。然而,即便是社会属性,同样也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的产物。
在人类的产生过程中,为了抵御外部的侵袭必须结成群体进行生活,在群体中,人类必须加强与同类的交流、协作能力。由于当时的条件,特别是生产力极为低下,原始的人类只能以氏族为单位生产生活,个人离开集体是无法生存的。正如恩格斯所说:“部落、氏族及其制度,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都是自然所赋予的最高权力,个人在情感、思想和行为上始终是无条件服从的。”[3]人类社会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类社会。
无论是从人类的起源,还是人的自然属性,或人的社会属性,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对立就是同自己对立。因此,人绝不能站在自然的对立面。
二、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必须自觉的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这是人类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强调道德的作用是因为道德手段相对于其他调节手段而言,范围更广,更为持久。而且在人类履行其道德义务时,也能体现出人类的能动性,而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
在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中,道德所起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调节功能。在道义上,它规范着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使其得到合理的调节。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上,道德的功能就是要求人们把自己同整个自然界联系起来,并以后者为标准去正确地处理。其次,认识功能。道德规范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一定道德关系的反映和概括。道德规范一经确立,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行为。人们大力提倡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是要求总结人类在生态系统平衡的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明确认识到人口增长、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等问题,从而正确处理自然和人的关系。最后,激励功能。道德总是以“善”和“恶”的双重形式反映出来的,于是就有了比较和激励的作用,使“善”得到强化和发扬,而使那些“恶”的行为为人们所否定。
人类来自自然界,自然界又是人类及其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的条件。因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而应该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人们如果置长远利益而不顾,急功近利地“改造”自然,势必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其结果必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就是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此,爱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应该成为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三、生态道德教育
(一)生态道德内涵
有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具有道德意义,是因为这种关系最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1]人类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迫切需要思想武器——生态道德的辅助。生态道德就是把人类的道德认识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2]因此,概括地说,生态道德是将生态伦理思想付诸实践的主体思想素质和精神评价机制。『3]
(二)重新定义
1.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价值观转变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的道德观,首先体现在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发生变化,人类社会环境道德观也处在在不断的演变中,有学者认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于工业革命前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形成于工业社会中;生态系统协调环境道德价值观则形成于后工业社会中[4】。早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即人类对自然拥有利用、改造和掠夺等等全部的权利,人类主宰和掌控自然。是自然的主人。在这种认识的指引下。自然成为人类可以任意索取资源的场所,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开始出现。现在人类开始认识到这样的观念是不对,意识到人类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只有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才能使其发挥正常的功能和作用,自然才不会报复人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人类还是摆脱不了人类作为主体的狭隘,仍然按照有益于本身发展的方向进行生产、生活实践。而生态道德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犹如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伦理关系,应该是相互尊敬、相互平等的。自然除了有为人类提供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价值外,本身还拥有内在价值,自然不是依附于人类的附属品,它具有独立性,拥有不可漠视和剥夺的权利。生态道德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义,有助于人类转变狭隘的价值观,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伦理关系。
2.人类道德范畴的扩大——行为得到监督
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确定是对传统伦理关系的重要补充。要求人类在同自然生态环境的互动中应该要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道德是指人类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是对人对人、人对社会行为正当与否的判断。生态道德将道德关系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大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直至人与自然,[21使得人类道德范畴得到扩大。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调节,实现该功能可通过多种方式,如评价就是一个重要方式,道德行为通常会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因此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纳入人类道德范畴,就意味着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也会得到全社会的评价,当个人行为受到集体共同监督,大家互相约束,那么行为规范也更容易实现。假如上述得以实现,那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禁止乱砍伐树木会像禁止乱扔垃圾一样成为人们文明行为规范里普通的一条。
3.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伸张环境正义
生态伦理学认为,所谓的“环境正义”是指人类社会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各群体、区域、族群、民族、国家之间应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等。[5】“环境正义”强调不同环境利益主体之间在环境保护义务分配上的公正与公平。伸张环境正义是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它的提出有助于调适人类生态环境保护中权利与义务分配不公现象,促进人类本身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主要讨论代内两个层面的环境正义: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环境正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境正义。
(1)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
环境权利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是由于环境保护的义务责任分配不公平所产生的。强势群体由于拥有更多的财力、权利或社会机会利用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更多的影响。但目前的部分强势群体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责任主体难以判断,或投机取巧甚至触犯法律使得承担的义务与他们获得利益极不成比例。弱势群体是指在环境资源权益和义务分配中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社会人群,他们往往被迫要共同或是承担更大部分强势群体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学者开始关注农民环境权利,目前由于社会对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关注度的差异,大量污染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益都产生极大的影响【6]。随着社会对环境弱势群体的关心度的提高,将来对不同环境利益主体的研究也将越来越细化。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全球化,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问题等受到全球的关注。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环境公正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焦点。国家环境公正要求一国在满足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等的环境资源需求。应该建立在不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利益前提下。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公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做出对未来发展的承诺。
二、生态道德教育主要问题剖析
(一)受众群体狭小
生态道德教育主要以学校为教育载体,开展教育范围较小。受众群体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居多,社会主要劳动力接受到生态道德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较少,但对社会生产群体的生态道德教育有其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处于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及促进提升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发展观念急需转变,而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从三个方面促进转变发展理念。1)在以往的生产活动中,重点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考虑甚少,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多加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促进更多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益的新兴产业的发展。2)生态道德教育扩大了人类道德范畴,把人对自然的行为列入社会道德范围,通过社会舆论实现对生产者生产活动的监督。3)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人类道德境界的升华,培养生产者环境正义感,减少因为生产导致污染而引起社会成员间的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转型时期社会生产群体的生态道德教育尤其重要,拓宽受众群体。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学生教育成为新时期生态道德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二)学校教育存在局限性上述提及,学校是目前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但是在学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表现为教育流于形式,深度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视不足。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相比,生态道德教育属于更深入的思想教育,受教育者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思想认识,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需要建立在以往的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上,由浅入深,传达生态道德精髓,并结合实践活动,促进受教育者生态道德理念的树立。但是目前较多学校的教育更多仅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没有对生态道德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解析。其次,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资源有限,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专门教材,学校相关教材中关于生态道德的内容单薄,未成体系。再次,学校相关实践活动较少,大部分学生参与过程中更多是寻求活动乐趣。而对于活动的意义知之甚少。
(三)社会推广教育力度不足生态道德教育以实现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内化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外化为目的,教育对象是全社会公众。目前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推广教育力度还不足,公众对生态道德的认知很有限,但公众在社会生活中,行为涉及面广、影响大。以公众消费为例,良好的绿色消费习惯对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生态道德有助于促进公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和行为的养成。目前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教育只是在日常环境保护宣传中略有涉及,还不成规模和体系。因此加强社会推广教育也是生态道德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针对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受众群体狭小、学校教育存在局限性及社会推广力度不足,本文认为应该从下面三条途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一)抓住社会转型发展机遇,普及生态道德理念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发展理念和思路都在发生转变。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写入,并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握社会转型发展机遇.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中普及生态道德理念,重点开拓社会劳动群体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受众群体,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借助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契机,经济由粗放、直线型向集约、循环型增长方式转变中,在整个社会日渐重视生产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氛围中及时对生产劳动者宣扬生态道德理念。其次。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趁低碳产业、绿色产业等新兴产业日渐勃发之势,在新兴行业发展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二)完善学校教育
学校是各种教育的主场地。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关键要完善学校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人手:1)建设生态绿色学校。主要表现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生态化,营造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良好氛围。2)师资力量的组建。生态道德教育首先要从教育者抓起,教育者要从心里认同、接受、吸收、赞扬、推崇生态道德精神,才能在传播教育过程中,真正做到言传身教。3)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包括生态道德教育与现有德育课程相融合,加快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展生动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 社会功能 建议
一、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来说,就更需要有崇高的、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何为教师职业道德呢?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劳动中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都曾存在过轻视教师、看不起教师的种种偏见。韩愈是中唐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任地方官二十多年,对于地方学校教育大力提倡和支持。公元819年,因谏阻迎佛骨事,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在任内曾捐资创办乡学。当时凡经他传授学业的人,都自称“韩门弟子”。他的弟子中有个后生叫李蟠,年纪只有十七岁,却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过。当时社会风气很不好,一般认为向老师学习是可耻的事情。士大夫阶层中如果有人向年纪差不多的人学习,就会受到嘲笑。而李蟠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的约束,前去拜师学习,并且尊师重道,勤奋治学。韩愈著名的《师说》,就是来赞赏李蟠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的。《师说》中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来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教师的劳动是伟大的,却又是平凡的、寂寞的。正如陶行知所言:“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而言。”教师劳动饱含着辛苦和操劳:白天上课,晚上备课;关注学生,因材施教;不仅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劳动周期长,见效慢。这就向每一位教师或者即将选择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出了挑战:如果名利心太重,缺乏奉献精神,就不适合做教师,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相对其他职业道德而言,具有更强的示范性。
二、教师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依赖于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同时,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教师职业道德又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反作用于一切社会生活活动。教师道德有何用处?就在于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也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关系,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那么怎样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和各类矛盾呢?教师职业道德成为教育过程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调节机制之一。教师职业道德可以通过调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来实现对教育过程的调节。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调节形式,鼓励教师所采取的教育行为有利于教育过程,反对和阻止不利于教育过程的教师教育行为,有助于顺利开展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
首先,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问题。一般最先考虑到的解决方式是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但是法律作为调节手段毕竟有其自身的局限,因为法律所规定的通常是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的最低规范,重点干预那些违反法律规定、损害社会秩序及教育秩序的行为。而职业道德相比法律规范来说,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对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地位和意义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情感和态度,对教育的成果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没有充分的认识,甚至不热爱,工作时心猿意马,总想为自己捞到好处,那他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不可能全心全意地培养和教育学生,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由此可见,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是教育过程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
其次,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师生关系的好坏,不但影响着教学气氛和师生情绪,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着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一名教师对学生缺乏热爱和尊重,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学生必然对教师产生疏远、惧怕的心理,使得师生关系日趋恶化,教育就无从谈起。因此,师生关系对学校工作的心理背景、教学活动乃至素质教育的开展都有着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再次,教育过程中的其他关系。比如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好的同事关系不仅有助于教学的成功,也有助于学校事业的进步。还有教师与学校领导、所在部门领导、其他部门领导等方面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教师应从大局着眼,放宽气量,讲究分寸。此外,还有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要想做好教育工作,就要取得学生家长的紧密配合。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尊重家长,不能害家长的感情,要客观全面地介绍学生在校的情况,虚心听取家长提出的意见。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生教育作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受关注的人物,也是学生争相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的品行道德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甚至对学生今后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你们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也曾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所以,若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可帮助学生分辨善恶与美丑,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作为高校教师,他们所教授的对象是大学生。而大学生这一群体看问题敏锐,辨别是非能力较强。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会被学生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学生最敬佩博学多才、品德良好、有责任心、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教师,并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无数教育实践证明,教师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生活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对学生、教育过程有着调节作用,同时对社会生活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不仅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和设计者,也是全民道德的促进者。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理想和“三观”的形成。而学生又会带着他们所形成的思想作风、理想境界、道德观念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社会活动对社会产生影响。教师属于社会基层中综合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同社会各方面展开接触和协作。因此,他们在做好校内教育工作之外,还会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使社会、家庭和学校对教育的影响趋于一致,为改造教育和社会环境而尽心尽力。
再次,教师通过个人的道德品质去影响自己的家庭、朋友和邻里。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道德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教师从教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不仅代表着自身的道德水平与特征,同时也体现出整个社会道德的基本水平和精神。因此,一名教师如果在从教过程中热爱学生,尊重领导,团结同事,那么在家庭生活中必定会尊老爱幼,形成良好的家风,而后这种家风也必然会对亲友、邻里产生良好的影响,那么良好的社会风气便会油然而生。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苏格拉底曾说过:“美德出于有知,知识是一切德行之母。”每一位教师对于道德都有一定的认知,但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有关道德的问题也日益庞杂。教师应不断加强道德知识的学习,要经常反省自己。正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去感化和教育学生,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境界不断得到提高。
第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在对职业道德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会对自身的职业道德价值有正确的认识,进而产生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长期磨炼和培养。因此,教师要通过经常、反复的自我反省、自我督促、自我激励,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在社会生活中,要能够正确处理自我、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自觉运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不断增强道德情感。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这种情感一旦形成后,又可以反作用于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让这种职业道德认识更加稳固,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还可以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推动力。
第三,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教师道德意志常表现为一种坚持精神,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是职业道德信念的体现。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利益体间的矛盾与冲突日渐增多,越发明显,教师职业行为因此常常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只有在社会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背景下去思考,用理智制止错误行为的发生,拥有排除来自主客观方面的各种干扰、障碍的决心和勇气,才能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锻炼良好的道德意志。
第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常言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做人的态度,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就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师要真正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个性;要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良好风气和师生关系。总之,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用自己良好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
第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崇高最光荣的职业。”可见在人们心中教师具有崇高的地位。教育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的富强振兴。教育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教师只有对未来的职业目标充满向往和追求,才能产生精神上的力量支撑。教师要树立把教育工作做成神圣的事业的职业理想,以强化职业责任,严守职业纪律,优化职业作风,提高职业技能,在教育事业中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主知 主情 知情道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知情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知情教育模式是基于西方的正义道德教育模式和关怀道德教育模式。以正义为核心的道德使道德教育走向了认知路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使道德教育走向了情感路径。两个不同的流派由于观点不同,对道德本质和教育模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1)以正义为核心道德主知派的观点
科尔伯格是以正义为核心价值的主知派的典型代表,科尔伯格认同苏格拉底的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认为知识就是美德,无知者无德。主知派把道德教育和理智教育等同起来,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对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产生积极的思维,通过激发儿童的积极道德思维,使儿童的道德思维达到更高的水平。科尔伯格把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科尔伯格认同儿童道德发展在速度上存在差异,有快有慢,但是道德发展就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一样,个体道德发展只能按照道德发展顺序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渐提升,无逆转,不跳跃。每一阶段都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同时也为后一阶段作准备。每个儿童必定要逐步地经历各个道德阶段。因此,为了激励学生道德的成长,教育者应促使学生的道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当然,虽然科尔伯格把促进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但是,他认为道德认知的发展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发展道德判断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个体的道德行为。因此,科尔伯格强调在促进道德判断和推理发展的前提下,促使道德判断向道德行为发展,达到思维与行动的统一。
(2)以关怀为核心道德主情派的观点
在 20 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吉利根对以正义为核心的道德主知派提出批评,认为科尔伯格把道德思维的发展作为道德教育重要方面是对的,但仅此一方面还不够。人类在日常的学习和交往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情感因素和许多心理活动。这些情感因素和心理活动也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但是这恰恰主知派忽视的。与主知派偏重认知不同,主情派把情感因素放到了重要地位,创建了关怀伦理。关怀理论企图从小养成儿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界的情感,成为一个有关怀之心的人。关怀理论不仅重视道德情感,还强调道德实践。认为只有实践关怀,才能发展关怀能力。
二、对主知派和主情派的批判,以及知情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
(1)对主知派和主情派的批判
以正义为道德核心的主知派注重理性,强调理大于情,寓情于理。以关怀为道德核心的主情派则特别重视道德情感,把道德情感作为关怀行为的出发点和直接原因。在关怀伦理看来,情感高于理性,理性是为情感服务的,两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不管是主情派还是主知派,都是片面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实践三个方面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要素。道德认知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方面。道德知识是人对社会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规范准则的认知。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后,对道德知识进行处理加工,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这个由习得转化的内部吸收和矛盾的过程就是道德判断和评价。道德认知是一个人道德形成的基础,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可能正确的道德行为。也就是说,这种道德判断是基于儿童与社会的积极的能动的相互作用,基于儿童对社会情境中提出的道德问题进行审慎地思考,基于对各种选择进行比较并根据一个最一般的正义原则做出的。正是由于把道德判断的能力作为道德成熟的重要评价标准,科尔伯格把促进儿童个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
道德判断能力只是道德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还包括运用这种判断能力指导实际行动。所以,除了促进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之外,还要促进儿童把自己的道德判断见诸于行动。也就是说,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一个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至少应该是一个不仅能掌握道德推理和判断的过程,又能操作这一过程的人,即能够把已经获得的道德判断能力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人,或者说在现实世界中实际履行正义原则的人。[1]关怀伦理是在批判主知派重理性、个体性、原则性的基础上产生的。主情派强调的是情感、关系和情境。关怀德育对于受过道德教育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理想形象这一问题的看法,与关怀伦理学及其教育目的观有直接关系。关怀德育试图培养有能力的、关怀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的健康成长。即培养具有关怀意识、关怀能力和关怀行为的关怀型人才。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不同的是,关怀理论关注的是道德情感的培养而不是道德认知的发展。在关怀理论家看来,情感高于认知、推理,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不是理智,而是情感、是我们对任何人和事所持的感情。认知是为情感服务的,它们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关怀理论认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不仅应该是一个具有关怀情感的人,还应该是一个把关怀的情感转化为关怀行为的人。基于关怀之上的道德是一个具体的过程而不是抽象的过程,不是坐在屋子里空谈理论,而应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在应该得到关怀的人面前对他真情实意的关怀。具体来说,关怀伦理视野下的一个受过道德教育的人,首先是一个自律的道德主体;其次是一个学会负责、有深沉的责任意识,对人类的生存问题能时时给予关怀的人;再者是一个学会关怀自己的人。[2]关怀与正义融合的道德教育正确地处理了关怀与正义的关系,认为没有关怀的正义会带来新的不公正,没有正义的关怀不是真正的关怀,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在任何一个道德事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这种融合的道德教育就应兼顾到两者,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防止伤害和确保正义,还应通过关怀网络来增进扩大关怀,以减少冒犯者想伤害他人的可能性。[3]
(2)知情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实践,即知、情、行三个方面是有效道德教育三个即对立有统一的统一整体。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走上了知识灌输、行为模仿;重理论、轻实践的不归路。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在科尔伯格看来,一个在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是一个能够作出自主判断的人。他认为,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作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正确行为,人们的任何行动都是受到道德认识支配的。所以道德过程常常从道德认识开始,逐步提高学生识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以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其次,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而引起的内心体验,也是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态度。它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对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人们对事物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情感,在两者产生共鸣时,才会转化为信念,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在思想品德的形成中,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在德育形成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他们内心的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丰富、深刻、稳定的道德情感,以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再次,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与调节下所表现的行动。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外部表现,因而也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主要看他的实际行动。道德行为在人们的品德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履行道德行为中,人们才能深化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增强道德信念,从而使个体的品德得到发展,道德能力得到提高。因而在德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使他们成为言行一致、品德高尚的人。[4]
道德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互动式、螺旋式发展过程。知是基础,情是动力,行是关键。同样,道德教育也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只有整合以正义为核心和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模式,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根据道德构成的各个要素来进行道德教育,才能完成有效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冲突与整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84-385.
[2]张洪高.关怀学派的道德教育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3):72-76.
论文摘要:社会道德是一个网络式、普系化结构,教师道德在这个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特珠地位。这种作用表现在他对社会新一代迸德品质的形成;对社会新型道德关系的形成;对社会道德的进步巨大促进作用中。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究竟居于什么地位?是一个即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社会道德结构是一个网络式结构,是各种道德多样化的统一。随着教育的产生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历来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
人类的社会生活按其基本特征可以划分为三大基本领域,即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除了在一切社会生活领域都适用的一般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外,在一些领域还需要特殊的道德手段来调节。与此相适应,社会道德可以具体分为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三大部分。
各种道德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因时代而异的。在原始社会,由于没有阶级对立,没有广泛的社会分工,道德调解主要局限在氏族内部的公共生活中,因而氏族的社会公德居于主导地位;进人阶级社会,道德也分化为阶级的道德,所以社会公德的主导地位为统治阶级的道德所代替;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从根本上清除了阶级对立产生的根源,虽然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具有较高程度的公德性质,但是这些原则的具体化除了表现为场所道德而具有的普遍的适应性之外,它更多的是表现为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特殊性。据此可以说,职业道德是我国现行道德结构中的骨干部分。
职业道德是在社会分工出现和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精细,以致形成了现代社会的不下千百种的职业行业。在各种职业行业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职业关系。这种职业关系作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必然要产生相应的职业道德进行调解。正如恩格斯说过的:“实际上,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
诸种职业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职业生活实践告诉人们,人们的职业生活大体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直接同机器、物品、植物和动物打交道。他们对人的关系是通过他们与这些对象(即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另一种情况则是,人们的职业活动是直接面向着人的。尽管在两种情况下,道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毫无疑问,在直接面向着人的职业活动,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的道德不能不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并成为职业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还要看到在各种直接同人打交道的职业活动中,如国家管理人员的职业活动,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活动、科学工作者的职业活动、艺术工作者及各种服务行业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都值得关注和探究,但是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特殊和重要,更是不容忽视的。道理很明显,教师的职业活动不是一般地与人打交道,而是培养人、教育人。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为人之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教书育人,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你们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事实正是如此,教师的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调节范围,调节手段,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其他职业道德不可比拟的。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师道德在道德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这种特殊性是通过教师道德的作用具体地体现出来的。
首先,教师道德在进行道德教育形成新一代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中有着重大的作用。我们知道,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从根木上说来,它不能靠历史的道德传统习俗的感染而成,也不能由社会经济发展而自发的产生,而是要通过教育从外部撇输。从纵的角度看,人们在不同的时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也不同,譬如,儿童时期主要接受家庭教育;青少年时期主要接受学校教育;成年时期主要接受社会教育。每个时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主体都是不同的。然而纵观一个人的一生中的这几个时期,从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看,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渐趋于成熟时期。因此这段时间里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占希腊的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说的好:“教育改造了人,在改造人的同时,建立(人的第二)本性。转引自(教师道德》第12页]。而要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教师必须”言传”,教导学生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如果不指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是值得赞扬的,什么是羞耻的;·一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指教师)就无话可说,无事可做”。(柏拉图:转引自(教师道德)第3页)而要如此,教师首先必须明辨善恶是非,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必须“身教”,正人先正已。教育者必先修养和锻炼自己的品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模范行动去教育感染学生,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必须懂得教师的思想、感情、育语、行动,对学生时时,处处起着耳需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据国外调查材料证明,教师的性格特征和学生的性格特征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如:精力旺盛,反应质为0. 46;好交际,反应质为0. 40;团结,反应质为0. 34,固执,反应质为0. 33。这一切都充分证明,教师道德在形成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优秀道德品质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教育职能。
其次,教师道德对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告诉人们,任何一种社会关系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关系。社会关系中的诸因素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原始社会,道德关系在氏族内部关系中处于主要地位;进人阶级社会则被政治、法律等关系所取代而处于从属的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道德关系将逐渐加强,最终将上升到主导地位。任何一种道德关系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新型道德关系的建立无疑将对社会主义新型社会主义关系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师道德在这一点上恰恰表现出它的重要作用。第一,教师道德调节的范围十分泛,它作用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而。教师道德内容告诉我们,教师道德调节的范围,除学校内部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学生集体,教师与学校领导这些关系之外,还包括教师同社会、教师同学生家长等一些关系。因此教师道德不仅对学生道德产生影响,而且还通过学生对家长以及社会的道德风貌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道德调节的范围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教师道德作用范围的这种广泛性必然对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第二,从纵的角度看,教师道德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教师道德在履行道德教育的职能时他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里青少年都经过良好的道德教育,都成为道德高尚的有修养的人,那么整个社会高度的精神文明的实现就会大有希望,同时也必然为社会主义新型的社会主义关系建立带来美好的前景。第三,教师道德在改善不良社会风气中的积极作用,也必然为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关系的建立创造条件。社会的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生活中什么东西都有,有旧的东西,也有新的东西,有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也有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有好的社会风气。也有不好社会风气,因此,必须积极改善不良的社会风气。而“几十万教师—这是一种推动工作启发人们思想,同目前群众中还存在着的偏见作斗争的机构”(列宁:见(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68页)教师道德在履行道德教育的职能中不仅能够及时纠正不良风气对学生道德的影响,而且能够使学生逐步产生出正确辩别,认识和白觉抵制战胜各种不良影响的道德觉悟。这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关系的建立无疑将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道德 道德教育 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3-0056-03
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的本质体现,也是道德教育真正体现其价值和意义的关键所在。道德教育需要从人的维度出发,在实践中、生活中回归其本真。
一、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本质的要求
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形式之一。道德教育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这是由道德的本质所决定的。
首先,道德产生的前提是人的需要。道德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反映和体现,从其深层本质来看,它是人类需要的产物。“社会进步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生产力的推动、需要和利益的驱动、人的能动性创造活动。”可以说,需要是人类社会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不仅是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的原初动力,也是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在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人的需要形成了~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复杂系统,人类在处理这些需要和关系的过程中构成了人的社会。同时,人的需要也构成了社会矛盾。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有为了满足个体与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协调相互关系、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求得共同发展的人类共同需要,还有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个体自我需要。但是资源、技术、时代的局限性客观上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所有需求。这样,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时空和资源的有限与人的发展需要的无限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冲突。而只有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成为解除人类发展障碍的有效办法,道德就是应这种需要和矛盾而生,因此,有限的利益与无限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是道德产生的前提。可以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矛盾和利益冲突,道德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其次,道德产生的根源:人的本质。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这种本质属性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开来就表现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保持自己的生命力是人的首要历史活动。生命力的保持和发展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各自对利益的追求。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往成为必要,社会在交往中形成,人的社会性也开始形成。与此同时,利益分配与矛盾也相伴而生。如果这些矛盾冲突过于激烈而毫无调和的余地,人类势必同归于尽,所以,规范和约束成为人类继续生存的必要前提,这个时候道德就出现了。同时,人又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类具有这种能预见矛盾和处理矛盾的生命意识,这种意识使人具有了超越自然生命的价值生命。这种有价值的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本质的关键条件,是人面对生命限制与困境时对自身自然属性的超越。这种超越使人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我生成和自我实现,不断地推进着人的价值生命盼提升。
第三,道德的本质:人之为人的存在。人具有能动性,人能动的改造主客观世界,让世界为我而存在。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这种主观能动性就体现为制定一定的规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产生于人。同时,道德又给予人以人之为人的确证。“如果一个人真正尽自己所能,努力从事文化建设并在道德实践中展现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
那么,生命的终结对他来说并不意味着走向虚无,因为他的生命和人格早已与文化生命融合为一,并随着后者的延续而获得永恒的意义。”也就是说,人的道德赋予生命以意义,它将人的生命和人格与人类文化融为一体,实现了人性的深度内涵,从而完成了自我实现并超越了个体短暂而“弱小”的生命存在。“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这种“自律”就是人的本质的确证。所以,道德是人的生命的展现,是人之为人的存在。
二、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
道德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面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不仅仅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要包括人的个性和能力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道德教育就是为了生命的教育,它的意义不是在于使人获得死的知识,懂得教条的规范,而是在生活的感悟与文化的陶冶中,在对社会与人生的不断反思中获得人生的全面体验,进而感悟生活,感触生命,在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中达到“全面唤醒”的高度。道德教育在这层意义上讲就不再是道德知识的循循善诱,而是在于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与觉悟的指引,在于对人的情感的熏陶、人格的进化,在于将人导入意义的世界。在这样的境界中,不仅唤醒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自我感,而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融为一体。个体超越了他的狭隘性、片面性而达到了人的全面性、丰富性。
道德教育是生命的展开与提升的过程。道德教育就是对生命中善和幸福的追求,这种追求就是生命的展现过程。“作为自觉地能动的社会主体,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和创造的生命存在。”因此,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人是一种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存在,它牵涉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价值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道德教育就是对生命的追求,就是个体生命在寻求精神家园的过程。在这条追寻生命意义与本质的道路中,个体生命摆脱精神的空虚,摆脱自由的恐惧,不再逃避自由,而是逐步走向自由,创造着“属人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还包括体验社会的道德、艺术、文化,以及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往达到人格的构建。这就是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指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好的生活,但不是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存在”。这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验历程,也是个体生命展开和成长的历程。
道德教育创造着未来生活的图景。既然人是道德起点和本体论依据,那么道德教育就应该在引导生命获得意义的维度去把握。马克思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的生命意识使人具有了超越自然生命的价值生命。也就是说,“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改变现有的生存状态,作为一种应然性而存在。”对于人的生活而言,
不存在永恒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短瞬即失),只有永恒的可能生活,现实生活只是通向未来生活的一个“驿站”,是未来的一个必要
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道德是对可能生活的一种把握,它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道德的这一特性也必然规定了道德教育超越性的本质,规定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这种可能的生活,
反映了人的一种理想,是和睦的生活。因此,超越性的生活不是一种“圣人”的生活,它是现实中“平民”的生活,它首先关注于人的当下生活的需要,用价值理想引导、改造现实的生活,从而导向新的理想生活。因此,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对现实生活适应基础上的超越。
三、当下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人”的缺失
(一)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道德教育忽视个人的价值与意义
长期以来,传统、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一直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加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个人对国家。集体服从的价值导向,道德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完全忽略了个人的地位,忽视了个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个人是社会形成、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没有个体的人也就没有社会的存在。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只重视社会而忽略甚至是否定个人的价值是一种片面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仅抑制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无视人的价值的虚假集体主义会阻碍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在目标上道德教育忽视对人性的培养和关怀
“人”的缺失在道德教育中的主要体现就是漠视人性。“榜样道德”一直是我们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宣扬更多的是一种高标的道德,是一种舍己为人、自我牺牲、高尚的超道德行为。我们不能忽视这种高尚的道德榜样的表率作用和导向作用,但是,一味提倡牺牲个体自由和个体生命是不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虽然道德教育以关心和爱护他者(他人、社会)为起点,但是道德教育的终点却是对“我”的生命本质的确认和培养。因此,受教育者自我意识的觉醒才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即在道德教育下实现自我思考、自我教育、自我控制。道德是人的本质展现的一个重要层面,如果在道德教育中忽视人性的关怀和培养,那么这种道德教育就是虚假的道德教育。
(三)在方法上道德教育脱离人的生活而以灌输为主
在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人创造着人的社会和历史,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只有在生活和生产中才能找到人之为人的确证。道德是人之为人的体现,因此道德教育应该以生活为出发点,同时也应该以生活为归宿点。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一直是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更多的是国家的政治思想的传递。虽然道德教育不可避免的要有政治思想的学习和培养,但是政治思想的学习不是道德教育的惟一内容,道德教育还应该包含对个体生活的教育和引导,即道德教育应该是政治性和生活性的统一。在方式上,道德教育以灌输为主。这种教育方式“以道德的外在约束性代替了道德的价值主体性,以道德的约束和规范性取代了它固有的引导性和创造性特征,以道德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把握方式的认识,掩盖了它同时是一种人把握自身、提升自身的特有方式这一内在化特征”。道德教育从关注生活出发不仅是对道德教育的内容的丰富,而且在客观上避免了单一、线性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实践的过程,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就是在实践中培养人、教育人,最终实现人的德性的提升。
四、道德教育实现的新途径
既然道德指向人,道德教育指向人的生命,道德的实践层面就不能人为地在生命和道德之间制造摩擦。要想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在和谐,即与生命的和谐,道德教育指向的应是追求生命意义的人。只有在人的维度中,在人的生命视野中,道德教育才能回归本真。
(一)道德教育要指向人,指向人的生命
首先,要尊重与呵护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为生命服务的,是对生命的一种“特殊关怀”,这就意味着教育和道德教育不能体罚、虐待生命,不能让生命工具化。如果教育背离了这一基本价值,体罚、虐待生命,就会在折损生命的同时使自己失去合法性,失去生命依据。生命是多层面的,完整的生命应该是身体、心理、精神(道德)为一体,因此,对生命的呵护理所当然地包括对受教育者心理和精神的呵护。其次,要有适当的约束。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不是对生命的放任,而是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包含着对生命的约束。道德教育对生命的合理约束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生命呵护方式直接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第二个层次则是教会受教育者自我约束。前者是道德教育的“禁止”,即通过纪律和制度等方式调控人的行为,避免生命陷入危险。后者则是教会人自我约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不当行为对生命的损害。
(二)道德教育要重视个体的价值
道德在本质上是个体的德行,道德教育只有成为个体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和受教育者的个体经验相接近,融入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道德教育在本质上不仅是实践活动,而且是精神的和心灵世界的活动。道德教育在激发、帮助生命追求意义的过程中必然会在个体心灵深处培育道德的花朵,这正是道德教育的追求。因此,只有触动心灵,引发生命感动,引领精神成长,道德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教育。缺乏相互尊重、互动对话,单方面板起面孔说教,机械地传授思想道德知识的做法,不符合道德的本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