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09:05: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素质和教育的关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但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所以,教师应当主动维护和发展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1.满足学生依恋的需要
依恋需要是一个人的基本社会需要之一,表现为要求他人对自己关心、照料和。学生不仅希望教师能给他们以知识、技能,而且期望教师能像父母那样,给予关心和爱护。这种需要甚至成为他们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源泉――努力学习是为了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认可和赞许。教育心理学家把这称为学习动机中的“附属内驱力”。因此,教师要清晰认识到学生的这种需要,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的人际交往予以尽量多的满足。
2.满足学生尊重需要
(1)注意平等施教。要贯彻“教学相长”的原则,决不可“居高临下”,摆出一副说教面孔。努力营造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
(2)尊重学生的权利。教师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必须尊重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必须倾听学生的心声,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也不要武断指责学生说得不对,更不能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3)尊重学生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天性时常会自然流露:爱玩、好动、喜欢小动物,看待事物比较片面,对事物的判断缺乏理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常常在不经意间做出一些与老师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事情。如果教师对学生行为一味地指责,毫无宽容之心,或者做出过激的行为,使学生饱受责骂之苦,把“尊重学生”置之脑后,就势必会使师生关系紧张。
(4)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为维持教学秩序,严肃课堂纪律,必须制止、纠正或处罚一些违纪行为,往往会与学生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尤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针对的是学生违纪行为,而不是违纪的学生;对于违纪行为我们要按原则管教,但对学生本人则仍应尊重,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由于学生的自尊感强烈而又易于过敏,教师在处理学生违纪行为时,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引起消极反应,既削弱教育效果,又影响师生关系。但如果教师处理得当,则既纠正了学生的违纪行为,又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还能使之成为增进师生情感的良好契机。
3.满足学生的理解需要
理解需要也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基本的社会性要求。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对理解的渴望,在教学活动中将自己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得学生的心。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往往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如果教师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这种表现,往往以为学生在调皮捣蛋,或哗众取宠,或故意找碴,戏弄自己,便会误解学生,导致师生间产生隔阂。只有当教师理解学生,同他们心心相印时,师生间的距离才会拉近,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喜爱感,与此同时,教师也会产生对学生有所理解而引发的愉悦体验。
4.满足学生的求德需要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会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论、举止,同时也以一定的道德准则来审视、评价和要求他人,从而产生相应的求德需要。这种需要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的发展,而且会成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早就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师生交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模范和表率作用更具有十分突出的教育意义,它不仅能使学生深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获得优良品质的熏陶,而且能为学生直接树立效法和模仿良好品行的榜样,还是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教师敬佩和爱戴情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源泉。
论文摘要: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针时有效交往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三项要求,认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行应该以能力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灵魂,以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为保障。
自1988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改革这一名词起,至今已经历20余载,然而面对根基深固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在其全面推行中仍然困难颇多。在困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阻力呢?笔者尝试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入手,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1“素质教育”概念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日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却不统一。有人认为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广义的素质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还有人把素质分为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外在素质则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这些学说虽然对“素质”一词做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但同时也造成了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比如在某些地区和学校,“素质教育”竟被误解为“艺术教育”,“狠抓德育”,甚至要“取消考试”。
可见,正是因为公众不清楚素质教育的明确所指才使改革在实践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又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2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4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4种”。
第一,目的行为。即行为者使用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行为,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指社会群体成员服从规范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行为,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它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面前表现自己,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主体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作用,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一致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
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他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3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以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要达到理解,交往主体必须:①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②使自己成为可理解的;③与他人达成相互理解或共识。而“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很久以前就为教育家们所重视。孔子特别强调学生间交往的作用,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苏格拉底十分重视师生间的交往,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此也有论述:“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4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3个不同类型,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3个层面。这3个世界与3个层面密切相关。3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3个交往层面是①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②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③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
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3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笔者将从这3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4. 1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于能力教育
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个交往层面上,作为主体的人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是与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相符合的,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交往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客观自然规律,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方法中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观念还是值得肯定的。
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更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文明史上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依靠知识的,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作为一条有效的反馈途径,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但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运用知识的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是复杂多变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旧知识不断淘汰,新思想不断涌现。学习的真谛在于学会学习,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心理素养等。
4. 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
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当前,许多学校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实践的趋向十分严重。现行的德育工作也已经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盲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有意识地帮助净化本地区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避免青少年学生受到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
4. 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
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指的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加以保障。受以往认识论的限制,人们很难摆脱笛卡儿式的主客二分、单向理解的认知模式,往往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主一客”关系(即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或“主一客一主”关系(即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都是教育的客体)。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关系,显然是把学生等同于没有自由意识的物体,体现为传统教学中把教师奉为权威的思想;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一主”关系,尽管把学生也看成是主体,但仍没有摆脱“主一客”反映论的思维模式。哈氏理论告诉我们,交往双方或多方互为主体,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理解”的平等关系。教师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学生也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彼此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彼此进行意义的交流与沟通、平等地展开对话、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对任何学生抱有偏见,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彰显了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素质教育,是以“爱和友谊”为基础的师生心心相印的交往。它从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相反,它关注和尊重每一个生命,它把爱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教育者的心底,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
关键词素质教育师生关系教学实践
二十一世纪前半叶,是中华民族踏上真正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于2001年9月17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中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教育自然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发展需要的是高新技术人才。因此,素质教育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教育方针改革的同时,师生关系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个新的焦点。毕竟,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教学结果,甚至成为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众多的学生、家长、教师对理想的师生关系的企盼,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即民主平等。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究竟如何挣脱传统观念的羁绊,建立起这种以平等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呢?本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冲破师道尊严的藩篱
由于受传统的影响,特别是“师道尊严”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很难实现师生关系的真正平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师道尊严在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在封建社会里,为师为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成了知识的化身,学生对老师惟命是从。解放以后,尽管师生关系有所改观,但由于师道尊严的长期影响,再加上应试教育本身的推波助澜,平等的师生关系仍然难以实现。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发展,使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二、素质教育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助推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它与传统教育是有区别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灌输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并力图以统一的标准去测量不同的个体,这实际上极大的扭曲了教学的目标和教育的目的。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鼓励引导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欲望和认知能力;发展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爱美、审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承认和发现个体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促使学生的个性优先发展,并引导发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
教育方法也应从课堂灌输——课后复习——考试检查的传统方式,变为自学——课堂辅导——实验——社会实践等,使学习过程变为学习、应用、发展知识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尊重个性,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尊重,才能促进学生主动自我发展,才能鼓励学生各具特色的多样化和多途径发展。可见,素质教育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在素质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和谐的朋友关系,是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道德义务关系。
“三人行必有我师。”放下教师职业本身的清高,与学生平等相见,和睦共处,不仅不会损害教师的权威,而且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可敬可亲,值得信赖,并因此而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努力学习。反之,动辄对学生讽刺挖苦、指责或发号施令,这就严重违反了师生间最基本的道德义务关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学生产生“为家长学习,为老师学习”的思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对人才的培养、学校教学工作,会产生重大影响。
总之,朋友关系会使教学的主导与主体关系相得益彰,使教育教学工作获得良好的成效。一般来说,一个好教师不会订下许多目标要求学生大步迈进,而是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完成一项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要不偏不倚,大公无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教师在学校中,不仅是正义的体现者,而且还是培养学生有正义感的主要引导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将一碗水端平,不要偏爱个别学生,鼓励学生在平等竞争上下功夫,做到大公无私。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教师这样,学生也是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作用很大,是学生的偶像,而这一形象的塑造和破坏均掌握在教师手中。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永远是道德高尚的人,是负责、诚实、善良、正义、坚强的体现者,这些品行对学生往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转化为学生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并最终在他们的人格中体现出来,作用于他所生活的社会。倘若教师的仪表、举止严然一副大人物的形象,口头上一言九鼎,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表现欠佳,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不可信赖的,这样,一则伤害了学生纯洁无瑕的感情,二则也把教师自己的形象搞得一塌糊涂,对自己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着不可低估的损失。
(三)在素质教育中,要求教师对学生更加爱护,更加宽容,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各种潜在的素质。
被人关心,是每个人的心理需要,也是人之常情。在素质教育中,要求老师更加热爱学生,保护学生的勇气,并正确引导其走向成功。学生年纪小,生活经验少,不免有些过失或错误,这就要求教师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让他们在宽容和爱护中渐渐成熟,这样,就会让学生更加尊重教师。尊师爱生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情感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学生只有尊重教师,才能乐于接受正面的教导,进而转化为自我教育、独立思考、积极行动和努力学习的动力。尽管一位好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只是某些技艺和知识,但他受到的尊重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教师不仅应该欣赏学生的潜能和才华,也应适时地鼓励他自信的勇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得起那份尊重。
[关键词] 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内涵;关系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令人叹为观止,值得系统研究,深入体会,并使其服务于当下教育。
一、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素质教育内涵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方法曾为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他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私学,由于他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地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教学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特别是他对教学或学习过程的各个因素,如,“学”、“思”、“行”等都有自己的见解,其中也不乏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主要指后天素质的培养,是指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出发,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不能仅依赖学校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孔子不能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毕竟这是新时代的产物,但孔子的教育模式渗透很多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素质”的教育。当然古今的素养标准不同,培养方向、教育的内容自然不同。
总之,孔子的“六艺”与“六书”教育,是从发展和完善个人的出发与社会发展的考虑的,这些教育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更注重礼乐教育;既有自然科学知识,又有社会科学知识。这说明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已认识到了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孔子是当之无愧的素质教育的先驱。
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实这一教学要求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已有体验。在孔子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别强调“多闻”、“多见”,“多闻”是指间接从别人或前人得来的经验;“多见”是指自己直接从事物中得来的经验,孔子重视“多闻”、“多见”的思想,并把它作为求得知识的源泉和教学过程的最初环节。
(2)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看,孔子关于“学”、“思”、“行”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如,在处理教学或学习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即学与思、知与行、教与学的关系,孔子就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认为学习和思考二者不能偏废,应该很好地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在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上,孔子是更多地强调“学”是比较根本的,“思”必须以“博学”为基础。他说:“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代素质教育的关系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教育思想不仅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明的构建也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而且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1、孔子十分重视言行一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说明他以实际行为表现作为衡量学生的一把尺子。在“言”与“行”二者的关系上,孔子把“行”看得比“言”更为重要,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要求言与行的结合一致构成了孔子及其弟子在教学经验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另一个特点,这一特点与素质教育中提倡的言行一致的育人要求是完全吻合的。
2、在教学的关系上,孔子提出了极为深刻的见解,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作为一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应该是“学而不厌”,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诲人不倦”。孔子认识到作为老师只有孜孜不卷的刻苦学习,使自己有更深厚的学问修养,才能教好学生,同时,在教育方面,老师也必须持有认真的态度,不辞劳苦地做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可见“学不厌”与“诲不倦”是密切联系着的。孔子就是本着这种精神,“以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态度来从事教与学的。他的这一敬业精神及态度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教育与发展,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这种精神将得到尽一步的弘扬。
综上所述,孔子不但建立了系统的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他有着大量的教育实践和成果,这些成果正是其素质教育思想的结晶。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中国现代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些原则和方法与当前“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要求有很多相通之处,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创新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国欣.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6,(8).
[2]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3]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4]程泽峰.论孔子教育思想在语文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一.认识、遵循心理形成及转化规律,选准切入点
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不仅具有对人的调节、控制和支配功能,而且具有对事物的认识、鉴别、加工和选择功能。人的各类不同内容的素质只有转化为心理素质,才能转化为具体素质。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要以塑造心理素质为核心,使之产生核心带动全局的效应。具体操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抓住时机。小学阶段是最佳心理塑造期,必须从学生入校起就开展心理教育。
2.选好教师。必须选择事业心强、热爱学生的教师担任。要加强教师培训,使其掌握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学会心理分析、心理矫正、心理咨询的方法。
3.选准教材。教材必须适合小学生的特点,要具有普遍性、导向性,有可比性、借鉴性,要与学生实际贴得近。
4.把握重点。心理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核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鉴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学生认识“事发于心”的道理,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
5.重在普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全体性,要求心理教育不能停留在实验阶段。要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之中,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
二.重视外因作用,创造适应心理转化的外部条件
我们必须把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特点,依拒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原理,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改造先天素质中的不良成分,培养稳定的、优良的综合素质。
1.重视学校环境建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对矫正学生不健康心理、培养健康心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重视学校环境建设,从时间、空间、人际关系方面创造条件,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至关重要。在时间安排上必须科学,合理安排三大板块课程,不能削弱、削减劳动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生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在紧张而轻松,严谨而愉悦,规范而又有个性舒展的环境下学习,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在空间环境上要力求净、静、文明、美化。培养学生文明健康的心理,一定要注意空间环境的潜在影响。无论校园规划,还是班级布置,只要是学生涉身的场所,都要干净、文雅,使人文明、高雅,催人上进。在人际关系上要力求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条件。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把握四点:①要讲师德尊严但不是惟我独尊。②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简单的扼杀。③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一般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④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竞争精神。
2.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指导内容则必须以“学会做人”为根本。要指导家长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一要注意有形的示范教育,如家长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二要注意无形的潜在教育,如处理亲情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良好的个人嗜好,生活方式等。三要注意教育方式,改变家老大的观念,对孩子不训斥、不命令、不冷漠。四要有适应形式的教育思想,与学校教育思想改革保持一致,改变家庭中“应试”教育的生活环境。
3.重视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的引导。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经济改革的变化,培养心理的承受能力和参与未来竞争的能力。二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呈上升趋势的犯罪率、离婚率等社会问题。三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不正风气及由此导致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社会公德方面的社会问题。
三.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建设,全面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1.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住心理素质对其他内容素质的关系,注意塑造学生的的健康心理以带动整体素质的提高。
2.心理教育实验面对的是少数班级少数学生,实验所取得的经验必须尽早在全体学生中普及,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和全面性要求。为此,普及心理教育就要求全体教师的参与。
3.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要求教育者要有高素质。一是必须有过硬的语言、文字、宣传、组织能力,有参与学生活动的特长。二是必须有较高的教育艺术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善于疏导、协调、化解矛盾。三是要有观察、分析、调查研究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变化,能准确了解变化的原因,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四是必须具备教育现代化思想和掌握运用教育现代化技术的能力。
近年来,我县教育系统体罚学生和变向体罚学生的事件频繁发生,为何体罚学生和变向体罚学生屡禁不止呢?有的老师埋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来难教了,学生太淘气,太没有纪律性,或者说学生根本就不爱学习,自己的话学生根本听不进去,继而产生一些恨铁不成钢的过激行为。这样教师轻则受到教育领导的批评,重则酿成事故,受到了经济行政处罚,有的甚至丢了公职,真令人可叹可悲。我认为在这方面纵然学生可气,但无过错,错就错在了教师缺乏高超的教育手段,应充分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普遍规律,去认真细致地工作,这样才能处理好师关系、做好教育工作。
为什么提高素质教育要有良性的师生关系作后盾呢?首先教育本身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活动,没有人与人即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所谓教育。换言之,教育通过师生关系借助其他物质条件和手段,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的活动。古今中外皆然,无需多说。其次,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过程决定了它必须依托良性的师生关系。而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的状况如何?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教育的单一性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角色,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这种师生活动模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承袭。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之所以能长期的存在,应试教育的需求使之然。为了大面积、大容量的灌输知识,这样的师生模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它的缺陷和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进行自我完善,作出独立的判断。
2. 教育的功利性应试教育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因此服务于它的师生关系也必然有着这种特点,为此,才能满足各种衡量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师生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转,而提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更为严重的是,功利性正有发展为物质性的趋势。"有偿家教"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教育的隔离间离性这是师生活动的功利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唯应试、升学为任,没有情感的交流或少有之,怎能不产生隔膜间离?此外,教育者自身也有不可推委的责任,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谈心、"话语"单薄、单调使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發陌生。
笔者认为,良性的师生关系并非一个规范的概念。与应试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它有以下几个标志:
一、 师生的和谐性
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前者应是"全",即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而实施教育。因此师生关系应和谐顺畅,这样使师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笔者认为,和谐的情感共鸣,只有当认知成为学生的情感需要,而同时教育又成为教师的职责所需,才能达成,素质教育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师生的互动性
师生主体论认为,教育是在师生互动基础上,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全面施加影响的过程。良性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求师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即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因为只有当教育的教学指向与学生的学习动机趋于一致时,才能达到最经济、快捷的教育效果。多一要求师生互相适应,达成默契,相互补充。当然这都要以和谐为基础。前者是动态,后者是静态的。
总之,我们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存同去异,教学相长。当然,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使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当然,爱学生的前提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爱心是如何形成的?首要的是把尊重、信任学生看成是首要工作,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人格独立平等的主体。尤其是班主任要经常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保持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对特殊学生要特别的关心和呵护。当然,情感交流是一个有步骤、有计划、有层次的反复过程,对此我们要有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有些班主任在工作中非常注意用谈话、周记、书信等交流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身上的特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挖掘学生身上的可示性因素可以强化,激励学生的自尊心,也能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
三、师生的合作性
它在师生关系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境界。合作是现代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因此,师生合作也给予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促使学生自我塑造,逐步形成各种社会交往中应有的品质。在教育实践中,但凡成功的班主任,都能善于精心培养班级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制定目标,而不是包办代替,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师生共同参与完成。
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一颗真诚、纯洁的童心。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设身处地。这也是缩短师生距离,增进沟通所必须的。
当然,爱心并不是无原则的溺爱,童心也决非停留在稚嫩的层面上,这在认识上尚无异议,但在操作上,却易陷入误区,把素质教育看成放松学生的要求,无原则无目标的教育,误以为要彻底屏弃应试这一测试手段,使音、体、美成为今后的课程主导若在这样的原则上建构师生关系,其必然是扭曲、变形的,会给教育带来重大的瞬时。殊不知,我们所论述的良性的师生关系并非要改变"严师"的形象,无目标,无要求,学生无法成材,素质教育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近日,我读了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徐建军教授又一著作《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论》,深感这是研究高等学校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难得的力作。作者把自己多年来对国防教育的观察、思考、实践聚焦到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围绕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逐一加以分析、解剖,形成相互分离又有机联系的逻辑整体,观点新颖,视野开阔,立意高远,既充分体现了一位教育研究者与教育管理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理论思维修养,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防教育问题研究的多维解析和全景式透视。
第一,守住高度。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渴望和平,但追求和平的道路从来不会一马平川,即便在今天这个愈加开放发达的年代,危机感同样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矢志奋进的巨大动力源泉。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间有大约20年的和平期。这个和平时期美国人的麻痹思想严重,50万大学生集体拒绝服兵役,结果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最后罗斯福总统签发动员令。全国总动员,动员不起来,谁都不愿意当兵,这边轰炸珍珠港,老百姓还以为军事演习。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相对的和平,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越是处在和平时期,越要加强国防教育”。我想这是作者透过此书最想传达的意义吧。
第二,选准角度。通过对历史上中外著名教育家、军事家等关于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论述的详尽梳理,作者认为当前要深入研究二者关系既不能简单地重复和沿袭,也不能全盘照搬,并且仅从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身来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作者立足于更广阔的思维背景,专题分析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实践创新素质教育的具体关系,在不断的剖解与阐释中界定了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联系与区别,从而构建了本书别具一格的体系框架,给人眼前一亮之感。
第三,挖掘深度。站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今年为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部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其别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作者极富前瞻意识地洞察到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重点,以独有的教育智慧将国防教育纳入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等的重点培养渠道考量,深入探究了高校国防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理论,推进了国防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
第四,把握尺度。国防教育是项社会活动,受众面广、对象庞大、层次较多,既有党政机关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又有广大青少年学生,以及其他众多的社会群体。为此作者根据教育方式的不同,将国防教育分为了职业型、专业型和修业型。为区别其他层次的国防教育,作者认为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高校国防教育具有教育目标的高层性、教学安排的规范性、教育途径的广泛性等特征以及铸魂、精武、尚谋等基本价值功能。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书中强调对此一定要有清醒而非模糊的认识。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相互渗透而非孤立存在,著作在设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时特别提出,结构要合理,结
收稿日期:2012?11?19;修回日期:2012?12?25
合要紧密。为解决高校国防教育普遍存在的集中教育强、分散教育弱的问题,作者认为必须树立长期而非暂时的实践观念、抓好集中强化、持续实施、多线渗透、网络育人等几个环节。无论是解析本质还是现状批判,无论是确立标准还是建构体系,作者既尊重学术理性,又遵从客观事实,彰显了学者识见。
第五,富有黏度。著作是作者潜心致力于国防教育问题研究的一次新的努力、新的尝试、新的成功。该书始终注重从宏观着眼,微观落笔,既有对高校国防教育鸟瞰式的审视,又有对高校素质教育全景式的述评。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在对二者关系系统分析和微观探究的基础上,一方面回顾作者多年来的实践探索路程,系统地总结带有普遍意义的国防教育操作规律,另一方面又置于中国古代深厚的文化传统和面向世界的社会政治及人文背景之中,上下钩连,纵横比较,一气贯通,从而使读者对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关系有着一种立体型的了解、认知和把握。邃密论证的同时,作者穿插了不少热点案例,犹如水流明月般启发人心,引人深思。在这字里行间,不时带出一些工作体味、品文哲理亦或是人生感悟,更是增强了理论著作活泼灵动的气韵,让读者回味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