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情感行为心理学

情感行为心理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7 09:05: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情感行为心理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情感行为心理学

篇(1)

关键词:旅游业;企业管理;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2日

一、前言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的重要的服务行业之一。其三大支柱产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饭店业的发展也如日中天。随着新旅游法的颁布,旅游企业的管理愈发规范。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心理学正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因此管理心理学自成为一门学科以来便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心理学重要的一支。管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组织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有利于企业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国内外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国内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学研究现状。小爱德华.J.梅奥等认为旅游心理学只研究旅游者,国内部分研究人员(以邱扶东、贾静为代表)承袭了这一派别,并认为这样做更有心理学色彩;而以屠如骥、刘纯等为代表的研究者则认为,除了研究旅游者之外,旅游心理学还应当研究旅游从业人员。屠如骥(1986)、甘朝有(1995)、张树夫(2001)从个体、群体、领导及组织等方面对旅游企业管理心理进行了研究;秦明(2005)和刘纯(2002)则侧重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企业管理心理,除上述内容外,研究还涉及压力、应激与挫折、人际关系、劳动心理、冲突等方面。

1、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旅游业作为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将心理学引入不仅可以为旅游的开发、经营、发展提供心理依据,而且有助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综合素质。

屠如骥认为,运筹学和行为科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两大支柱,只有把这两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管理工作高效能地进行。张迪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引入旅游企业管理,提出了四种应用建议,即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应用于员工培训、薪酬发放、旅游景区规划和旅游反馈,以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

2、有关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随着旅游企业竞争不断加强,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现代旅游企业的管理者愈发清醒地认识到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将心理测评技术应用于旅游企业可以对旅游企业人才的选聘、安置、培训等提供重要的参考,进而实现人与事、人与职的合理匹配,以提高旅游企业人才管理的科学性,从而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

曾招喜和赵希勇等提出,可通过建构模型来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提高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曾招喜和唐美玉提出了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认为旅游企业员工能力素质模型要从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思想观念三方面来建构。赵希勇和王锦则在职业化素质及职业化素质模型论述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企业人才的职业化素质模型,提出旅游企业人才的思想素养、行为素养和专业素养及其内涵。

任卓认为,我国旅游企业目前人力资源构成、人员稳定性、员工培训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将心理测评技术引用时十分必要的。赵艳辉、王焕宇认为,适用于旅游企业的心理测评技术主要有心理测验、面试和评价中心技术等,其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1)心理测评是科学合理地甄选录用人才的有效手段;(2)心理测评是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工具;(3)心理测评为旅游企业选拔管理人才提供了依据;(4)心理测评是旅游企业针对性培训的主要依据。

3、有关旅游企业情感管理的研究。随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旅游企业中的渗透,企业员工的心理情绪愈发受到重视,因此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田喜洲、蒲勇健对国内外旅游企业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进行了研究述评,国内外研究结果都表明旅游业员工满意度水平普通较低(Woods,1992)部分研究者以此为切入点,研究旅游企业情感管理与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总体情感指数的关系。如北二外“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情感管理研究”课题组通过研究情感管理的三个维度――“关心”、“理解”、“尊重”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及经过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对员工离职意向、总体情感指数的影响,分析了情感管理因素对旅游企业的作用。研究表明,情感管理的三个维度对工作满意度、员工总体情感指数均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尊重”对员工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理解”和“关心”对员工离职意向的负向预测作用不强。

部分学者从压力感知、心理激励以及挫折心理角度进行研究,了解旅游企业员工相应的心理过程及制约因素,并建立旅游企业对员工心理的激励措施,有助于充分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促进旅游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国外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学应用研究现状。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强调人的自我实现。自成为心理学第三势力以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欧美不断被引入旅游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而在“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将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之中,掌握人性、研究人的行为,从而达到管理效益,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篇(2)

心理学在法律实践中一直被广泛应用,心理学与法学交叉产生了许多学科分支,如犯罪心理学、侦查心理学、刑罚心理学等等。证人证言的心理学也很早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心理学是指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社会心理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概念为: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而伪证是指在诉讼活动中,证人故意做出的虚假证言。文章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剖析证人作伪证这一行为的心理状态,从而找出恰当地进行心理矫正的方法。

二、作伪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证人证言作为诉讼活动中证据的重要分类,对审判人员客观、全面、公正地把握案情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民事诉讼法》第72条对证人证言均作了相关规定。然而,诉讼活动中证人作伪证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审判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了严重干扰。作为生物体的个人,刚从母胎里分娩出来就被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体会逐渐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因此,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都会使证人产生行为偏差。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证人作伪证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个体的动机在具有复杂性的同时,还具有可知性的特点。因此,把握个体的社会动机才能判断其行为的出发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该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个体社会需要激发了社会动机。

诉讼活动中,有的证人认为原告或被告是有利于自己的,为了谋取私利,而作出伪证;有的证人则受到原告或被告及其家属的威胁恐吓,为了自身安全的需要,被迫作出有利于一方的伪证;有的证人为了尽快摆脱庭审或者避免再次受到询问而作伪证;有的甚至为了报答原告或被告的恩惠而牺牲他人利益,作出伪证。这些都是证人由于社会动机的驱使或者为了满足其某方面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偏差。

(二)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自愿的助人行为,也称为亲社会行为或助人行为。其特征为:出于自愿;有益于他人;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利他者本人有损失。

诉讼活动中,证人一想到被告人因为自己的证言将会承担败诉的后果,甚至被判处死刑,其家庭生活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便生“慈悲之心”,冒着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伪证。

(三)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故意对他人产生伤害结果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有意图的行为,是外置的行为,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包括对他人的物质伤害和精神伤害。

诉讼活动中也存在攻击性行为,证人为了陷害无辜者或加重罪轻者的刑罚,往往编造出虚假事实,通过作伪证来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有的证人还因为被告或原告与自己有过节,出面作伪证,借助国家法律对其进行报复。

(四)群体心理

群体是指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有共同的规范或目标。群体心理主要包括归属感,认同感以及群体的支持力量。

在诉讼活动中,尚未暴露的共犯,为了避免自己暴露或者为了掩盖其他共犯的罪责,往往作出有利于被告的伪证;有的证人为了自己的亲属、朋友的利益,往往会帮助包庇罪责,或者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虚假证词。

三、作伪证的心理矫正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证人进行心理矫正,以达到心理干预的效果,保证诉讼活动中证人证言真实可靠。

(一)改变证人的社会认识

社会认识是指人们对于社会的对象性认识和社会总体的自我认识。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对证人事先进行法制教育,提高证人对犯罪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向证人阐述法律法规保护证人的相关政策,消除其后顾之忧。

(二)排除情感因素的干扰

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人和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心理反映。排除证人与其亲友甚至仇人之间的情感因素干扰,具体来说,一是向证人讲明犯罪的危害性,激发其内心的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克服证人的封建家庭观以及人际交往中的不健康道德观,达到“大义灭亲”的效果;三是消除证人的侥幸心理,讲明作伪证的利害关系。

证人证言所包含的心理学内容非常丰富,因篇幅有限,文章所述作伪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不过是挂一漏万。总而言之,借助心理学进行法律实践活动,有意义,更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方强.法制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2]石蓉华.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篇(3)

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阿里斯通等人提出了关于心理的许多基本问题,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供了很多关于大脑是怎么控制其他器官的重要观察资料。其中一个最早的争论关于人类心理所集中的问题即人类的能力是先天的(自然观)还是从经验中获得的(环境观)。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晚期,伴随着心理与行为成为科学分析的主要问题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是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

二、心理学流派

早期的心理学派中,在20世纪有,构造主义学派(研究心理结构)、机能主义学派(研究心理是怎么样运作的进而有机体能够适应并在其环境中运作)、行为主义学派(只研究行为不涉及意识)、格式塔心理学派(集中研究由刺激物和经验组织建立的一种模式)、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无意识进程在个人发展和动机中的作用)。

20世纪后期心理学的发展包括,信息过程理论、心理语言学、神经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来源于很多观点,生物学派的观点认为外部行为与发生在身体内部的事件有关,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行为主义的观点只考虑人的外部行为是能够被观察和测量的。认知主义的观点大多关于心理进程,例如:感觉、记忆、推理、抉择、问题解决以及这些心理过程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精神分析学派强调由性冲动和攻击性引起的无意识动机。主观情感论学家们的观点集中于人们是怎么样积极建构并解释他们的社会语言,期望通过文化、个人经验、当前的动机情况来改变什么。一个特定的题目通常被多个观点来分析。生物学观点不同于其他观点的地方在于它的原理部分提取于生物学。通常生物学派的研究者试图以生物学的形式来解释心理学原理。这在简化论当中已经知道了。对行为现象的认识正在逐渐增多,无论是在生物学还是心理学水平上。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生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和人格心理学、临床和诊断心理学、学校和教育心理学、工业和工程心理学。在21世纪一些为探索增加动力的新领域拓宽了传统心理学的分支和学科。这些新领域包括:认知神经科学(与情感和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一样)、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

篇(4)

关键词:舞蹈心理学;舞蹈美学;舞蹈教育

一、简述舞蹈心理学与心理学

舞蹈不仅追求肢体上的美感更加注重灵魂的升华,舞蹈的身体动作只是舞蹈的外部载体,其实质还是内涵的表达,换句话说,虽然舞蹈本身是一系列身体动作的连续的艺术形态,但从灵魂本质的角度上讲舞蹈更是一种心理过程,舞蹈的过程就是内在意识形态、精神世界的表达过程。众所周知,艺术的本质始终是精神内涵,任何艺术形态都是意识形态的外在表达,使人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艺术的表现和存在,舞蹈的灵魂也是存在于其意识形态之中,舞蹈的灵魂才是真正充实渗透到每个舞蹈动作中的内在精神支柱,缺乏灵魂的舞蹈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更无从谈起艺术美感了。因此,研究舞蹈和舞蹈心理学,首先应该研究心理学的理论和相关美学的理论。

1.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发展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研究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等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等。心理学理论是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逐步成熟和完善的,主要经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被称作为心理分析,该理论主要强调心理的深层结构,潜意识结构或者心灵结构,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是最切入人的本质和艺术本质的心理学原理,这里人的本质和艺术的本质是相互贯通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产生于20世纪初期,其创始人华生认为不存在所谓的人的心理和意识,人的大脑只是对来自外界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心理学主要应该研究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和联系来进一步探索人类行为的目的。直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又兴起了新的心理学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此理论主张心理学该主要关注人的价值、潜能和尊严,既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机械决定论。

2.舞蹈心理学理论

所谓的舞蹈心理学理论是指对舞蹈的创作、欣赏以及教学的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是主要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深刻分析舞蹈的起源、做用和价值来揭示舞蹈的本质和精神内涵的舞蹈理论。通过上面对心理学理论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流派与理论的分析,在对舞蹈心理学有个大致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舞蹈艺术的表现形态和意识形态来深入解析舞蹈心理学的研究意义。首先,在上述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阶段,弗洛伊德曾经说过“美的概念植根于性刺激之中”,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舞蹈艺术,可能舞蹈艺术本身也是一种本能欲望的自我升华,舞蹈的行为和肢体动作的表现都来源于内在真实意愿的原始驱使,是一种本能的自我释放淋漓尽致的通过肢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当然舞蹈的每一个肢体动作都在表达内心的情感,或是抒发或者叙述,表达着人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情感都是受内心原始欲望支配才产生的,在欣赏或是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都不要忽视舞蹈动作背后的情绪与情感,这些都是内心抒发的真情实感的具体体现。从文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下的以实现自我为核心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舞蹈心理学的研究,首先,该理论认为人有从高层次到低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尊重等基本的需要,还有高层次一些的发展需要,而求知和审美的需要则可以统称为超越需要。舞蹈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艺术价值,自然脱离了前面所提及的那些低层次的需要,舞蹈给人视觉上的审美感和欣赏作用,是超越需要的高层次价值,因此舞蹈所追求的不该是简单的情感表达和形体美感,更应该在深刻了解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去表现高价值体验的高级情感,通过对舞蹈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过程的探索,努力创造出舞蹈的高级价值观和外在审美感。

二、舞蹈心理学对舞蹈教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研究心理学的意义在于能够对人的内心感受、言语和行为有一定的感知和认知的能力,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之所以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主要是为了能够随时察觉出学生的细枝末节的心理变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舞蹈的练习和训练,更加要注重学生的内心情绪的波动和起伏,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在确保学生智力正常、情绪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专业的舞蹈教学,不仅能够使舞蹈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更能够加深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热情和对任教老师的喜爱。

2.注重舞蹈精神的表达

舞蹈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虽然是通过外在的肢体行为来完成舞蹈的整个过程,但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内在的精神表达是丰富不可获取的,这就需要舞者在练习或者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肢体动作的完善,更要关注内心精神本质的表达,往往具有完美精神内涵表达的舞蹈才是真正舞出了艺术的灵魂。因此,在教学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格外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变化和存在形式,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舞蹈的精神本质,一切的舞蹈动作都是服务于内在精神表达的载体,没有灵魂的舞蹈根本不算是艺术。

3.配合方案完成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进度安排,如果教师充分具备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就会很专业、准确的判断出目前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如果,根据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方面的科学分析,制定出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计划安排,不仅能够有效的完成教学进度,还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和负担,能够配合老师继续完成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因此,心理学对舞蹈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学是舞蹈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深厚的心理学只是理论,才能更加从容的面对多元化的学生需求和教育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既能体会到舞蹈的乐趣又能学好舞蹈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动作,由浅入深一步步揭示学习舞蹈的本质和内在表现力,使学生游刃有余的面对舞蹈学习任务,在保证身体和心理都健康发展的过程后快乐的学习舞蹈,建立好良好的师生互动过程,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感和友善感,能够使教学过程进展的更加高效便捷,教学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心理学不仅丰富了舞者的文化底蕴,更是造福了整个舞蹈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李东旭.基于意识心理学的舞蹈感觉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平心.舞蹈感觉与本体感觉——舞蹈艺术的内涵、舞蹈心理学的外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02:37-44.

[3]彭吉象,平心,汤旭梅,韩荞冰.艺术学与舞蹈学发凡——兼谈艺术心理学和舞蹈心理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01:7-14+1.

篇(5)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1

实际上,美术心理学是心理学在艺术领域中应用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借助美术心理学进行欣赏,并且在美术作品创作与欣赏的过程中,会将人的心理活动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从而将美术作品作为重要的媒介,将作者的情感贯穿于美术作品之中,使得作品更具灵性,更能吸引欣赏者的眼光,并且欣赏者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欣赏美术作品。

一、美术心理学的应用能够了解创作者的创作心理完成美术欣赏

从某种角度上看,美术家也是心理学家的一种,美术家的视觉与思维比较独特,用这种独特的视觉和思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从而将创作者的心理与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在美术家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根据自己的感觉而创作,用作品来描述自己的心理与情感。我们也可以认为,对于任意一个画家而言,在创造一个作品的时候都是其心理激荡的过程[1]。之后利用线条、色彩以及体积等等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将其创作为美术作品。但是,美术作品的创作完成并不代表整个创作过程的完成,其原因在于作品还未必与美术欣赏联系在一起,只有经得起考验与流传的美术创作才能够被称之为是优秀的美术作品。

如果欣赏者想要完全的林谷与理解作品的内涵,就需要不断地追寻美术家创作的心理状态与新路轨迹,从而使得欣赏之与美术创作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为此,美术作品无论所隐含的意义多么复杂、难懂,创作者都会将自己的心理冲动利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从美术心理学的角度看,美术创作者常常会有一种利用绘画语言形式将创作的冲动物化为视觉形象。创作者正是由于视觉形象的存在,激发了创作者美术创作的心理动因。

二、欣赏者从作品蕴含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美术欣赏

实际上,美术作品主要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一种反映的产物。换言之,是人类对社会生活或者对世界的认识物化形态。这也表明人和一部美术作品都不是创作者在大脑中的凭空想象,它是创作者的生活历验与社会、历史结合的产物。一般而言,美术作品的创作都需要将社会历史作为创作的源泉,从而侧面的反映出创作者的心理以及思想上的情感[2]。另外,社会还需要应用美术作品去宣言一些真、善、美行为,斌企鹅鞭挞社会上的一些假、丑、恶行为。如科林伍德所说:“社会之所以需要艺术家的存在,其原因在于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对自己内心完全了解;同时由于社会没有对自己内心的这种认识,便会在这一点上欺骗自己,对于这一点的无知代表着死亡。”

美术欣赏过程中,怎样去把握美术家特定的审美意识与心理新宿,怎样争取的理解作品中所表现的社会内涵,对于欣赏者而言这几个方面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欣赏者往往需要更深层次的去欣赏美术创作品,这对提升欣赏者的欣赏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不仅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美术作品中的内涵、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意图等,还能够把握与理解美术作品的寓意;第二,欣赏者能够从本质上领悟美术作品创作的目的,从而使得自身欣赏水平进入更高的阶段。这与美术心理学生的“美术欣赏活动会将欣赏者推向一种陶醉的体验当中”观点类似。美术家从创作到意趣方面的观看,不仅是欣赏者应该认真解读的内容,还是欣赏者对美术作品欣赏情感的一种沐浴方式。

除此之外,美术欣赏中,欣赏者还需要与自身心理感受特征与表现相结合进行欣赏[3]。欣赏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是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心物感应与物我两忘过程,需要欣赏者用心体验

篇(6)

关键词 情境主义 心理学视角 美德 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05 文献标识码:A

在美德伦理学对功利主义伦理学展开批判的时候,情境主义针对美德理论学也发起了挑战,对美德的实在性给予了直接质疑。目前,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挑战虽然不如本世纪初那么浓烈,但是争论还没有停止。我们试图引入心理学的视角,对这场争论提出解决的办法,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1 对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之争,引进心理学视角的理由

美德伦理学对功利主义和义务论伦理学的批判,其标志是《现代道德哲学》,这是伊丽莎白·安斯库姆的著述。就美德伦理学而言,其不仅有效的将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的冷酷层面削弱,还能以一种温暖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一温暖下,能有效的将其对人类在心理方面的关注,尤其是对人的情感和动机以及人格方面的关注更多,进而在美德伦理学挑战功利主义和义务论伦理学而渐趋成熟之际,情境主义伦理学则向美德伦理学发起了责难。当然,这一挑战都是基于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其代表人物是约翰·多里斯,其挑战的著述是《缺乏品德》。就情境主义角度而言,美德伦理学的最大问题就在于错误的应用心理学方面的概念和观念,在这场争论中,不论是美德伦理学还是情境主义,都属于伦理学的范围,因而引入第三方审视视角就显得十分必要,美德伦理学是“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伦理,而不是“以行为为中心”的伦理。在20世纪初,随着行为主义宣言的结束,在研究心理学时,其研究对象不能仅限于一些意识性较强的东西,还应是能实际监测的行为,而这一行为主体在试验方法的科学性方面的极力主张,对心理学的研究必然会掀起反响,必然对心理学家的思维等都会产生极大地影响,自然会直接地观察人类的行为,将人类的一切外显行为,不自觉地等同于人类的心理。但后来,由于认知心理学给行为主义带来的冲击较大,采取实验技术的方式能将行为展现之前的心理过程体现出来。即使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但其主要是注重心理过程的推测,换言之,就是利用行为指标把人的心理过程反应出来,在认知心理学之后,尽管还出现了一系列的比如情感革命和神经科学革命,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转换,在关注心理过程时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变化,因而心理学的关注点,就是从内到外再到内的一种过程,远迅速于伦理学的研究。这就说明,在心理学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对于伦理学完全可以借鉴。诚然,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论,便是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 情境主义同美德伦理学之争的关键所在

在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交锋中,充斥着心理学实验和伦理学哲学思考的根本性的对立。从情境主义角度来看,美德伦理学的错误在于对心理学概念——“特质”的误用。这里的特质,是指人在跨越了情境以及时间所体现的稳定性的个体差异。这就是说,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什么时刻,他的行为应该是一致的,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美德概念,意在表明特质是先于道德行为的一种存在。也就是说,特质决定着道德行为。而情境主义认为,人的特质是不存在的,是虚幻的,是主观的。而情境主义者作如此论断,其证据就在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结论。李·罗斯(Lee Ross)发现,人的行为原因应该归结于人的内部,而不是情境,这种倾向是人类所据有的。但是,情境主义在使用各种心理学的实验,以此为依据证明一些外在的情境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那些实验也说明,对于情境的干预会直接影响道德行为。艾森和勒温发现的“1毛钱效应”现象。实验是将一毛钱放置电话亭,随后打电话的人在有一毛钱和无钱的电话窗口进行选择。实验者随即复进入电话亭,故意跌落文件之类物品,这时候,研究者发现,只有在得到一毛钱的电话亭中,多数人会主动帮忙,而没有得到一毛钱的人,基本上没有给予帮助。这一试验证明,无论是强大的情景改变还是微弱的情境改变,都会让人的道德行为随之而变化。情境主义就是这样,通过这些心理学实验进而推论出美德的概念,他们实际上并不具有实在性。其中情境主义的逻辑是,如果人的行为是受人的特质或美德所决定的话,实验的结果应该跟普遍的行为一致。但是情境主义以统计上的多数对少数,显然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的结果。情境主义还认为,所谓的美德伦理学的实践推理,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上的所研究的推理过程,不过,人类的推理过程,又同样是受制于情境的。

3 以心理学视角,对情境主义同美德伦理学之争审视

情境主义所依仗的是心理学实证研究,而美德伦理学的回应方式是一种哲学上的辩护。他们一方关注的是数据研究,而另一方则是单纯地在逻辑和哲学上的思辨,这就必然使得双反无法达成一致。除此之外,双方在对结论的归纳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同。情境主义的研究多采用统计的方式,希望用最简单的数据来诠释人类的行为,显然在这一统计中,情境主义丢失了一些信息,从而犯下了以偏概全的逻辑上的致命错误。而美德伦理学显然明白情境主义的这一点。美德伦理学认为反驳情境主义,应该从心理学角度给予反击。在美德伦理学中,特质也存在一些质疑。其一,特质在行为上效用并不高;其二,特质的稳定性,它们只是语义相似,实际上并不存在;其三,特质如果存在,应该归结于情境而不是人格;其四,人类的个体行为不能够跨越情境。故而,美德伦理学就面临着对情境主义的挑战只能是回应,不能够很好地确立自己。

4 对情境主义同美德伦理学之争,如何给予解决

由于各自的不足因素,导致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之争,也就没有了定论。但是“人—情境之争”已落下帷幕,很显然,这为我们伦理学中的情境主义跟美德伦理学的争执,提出了很好的解决之道。美德伦理学,虽然有着很多的伦理思想,但是这些东西并未投入到实证研究中去检验去证实。而实验哲学,已在哲学思潮中开展起来。无独有偶,实验伦理学也已经在学术界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意识和道德以及哲学上的问题思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方式。对伦理问题的解决,为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同样,对特质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值得情境主义思考,特质的存在,同样可以通过认知和情感等一些心理过程,得以表现。总之,美德伦理学家,如果使用了实证这一实效性的武器,情境主义者就不能够坚持其美德的攻击,进而会妥协,内切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美德心理学的思想。当然,这样依赖,一方面能够解决它们的争端,也能够伦理学的知识宝库得以丰富。

5 结论

综上所述,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之间的争论已然很久。我们试图引入心理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挑战中,认为美德伦理学的错误,就在于对心理学概念中的“特质”的误用。而情境主义在实证研究中,又犯下了以偏概全的逻辑上的致命错误。其解决的办法在于实验伦理学的实证研究,进而达到解决它们争端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

医学心理学早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必修科,但医学心理学教学效果如何?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医学生反映,在结束课程学习后却不知如何应用医学心理学知识理解患者的症状,如何理解患者的情绪及行为,如何协助患者解决他们自身的心理问题,这是为什么?近年来,心理疾病、心身疾病及与心理因素相关疾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医学教育又提出必须以“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疾病观为教学目标”,突显了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紧迫性。医学心理学兼具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又明显区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生物医学相对医学心理学更具客观性,各种疾病均能在实验室检查中寻找到生物学证据,而医学心理学更关注个体主观体验、感受、情绪、认知、态度,以及这些心理活动对人产生的心理生理的影响,且这些心理活动具有隐秘性、主观性、不可言传的特点。借助于教师直接、单一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要真正理解与掌握这些抽象概念很有难度。纵观目前医学心理学教学理念、教学目的及课程的设置,主要存在几个问题:其一,一直沿用传统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控制地位,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控的地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其二,教学过程以单向知识传递为主,忽视作为学习主体者学生的需要、情感、认知等特点,没有师生双向交流,很多学生反映,一些心理学概念抽象、难以理解,而在课堂上没有时间提出并得不到教师准确的解答,其三,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讲授,轻视实际操作与体验,医学心理学课程实习安排时间很少,或几乎没有实习环节,学生在完成医学心理学课程学习后感觉不会实际应用,不能形成医学生的真正技能。此外,医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更关注传统医学课程,如大外科、大内科等课程的学习,轻视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为了进一步强化新医学模式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建构现代社会一心理一生物科学知识体系,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如何激发学习动机以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行为,提高医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的学习动机或兴趣,如何提高医学心理学教学实效,探索和改变医学心理学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构建主义教学观强调,学习者的“经验与活动”是核心的学习要素,建构主义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参与、对话、实践、反思,让“学习活动”与“生活事件”相关联,使学习成为富有“意义”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方法特别适合情感色彩丰富学习内容的教学。有研究证实体验式教学方式在心理学及心身医学课程教学中比传统式教学方式更具优势,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因此,根据医学心理学课程,选择需要主观体验才能更好理解的内容作为体验式教学尝试与应用的探索课程,在学生自愿基础上组成实验小组,探索体验式教学在军医大学医学生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

2实施过程

实施对象:选择处于医学心理学课程学习阶段并自愿参与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学生20人。

实验时间:利用课余时间,进行5个学时的体验式教学。

教学内容:选择医学心理学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章节中的心理防御概念作为体验式教学主要内容。

实施程序:

第一时段,介绍理论。课前5分钟。利用多媒体提纲挈领重述课堂讲解的防御概念中1一2个防御机制,提供给学生本次课堂学习的目的、内容、形式,唤醒大脑中相关理论记忆。

第二时段,创建情景。利用10分钟,通过角色扮演、提供案例、或学生自己呈现类似生活经历、心理影片放映等方式,创立与本堂课理论相关的真实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第三时段,自由交流与分享。时间为30分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联想、理解,老师参与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充分表达与交流,指导学生通过实践验证探索习得知识的真伪。

第四时段,点评与总结。学生与教师点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达到提升和强化所获经验与体验的效果,并回忆这个过程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为该实验体验式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弹性调节时间安排。

教学案例:通过多媒体讲解本次课心理防御机制中的投射认同概念。然后放映某电影中一小片段。这个片段呈现的是夫妻之间的争吵场景。让学生就夫妻争吵情节展开讨论与交流,在讨论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结合自己亲眼目睹过的真实场景。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是什么心理导致夫妻争吵行为及争吵使用相同言语表达,而这种心理又是什么形成的?反观自己感受或去觉察自己心理形成的历程。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交流、反思这一活动,对精神分析中投射认同这一解释人性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具体的、带有感受、情感及行为相融合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利于书本知识的真正内化。

3体验式教学效果调查

自编教学效果表,分别分为医学知识掌握、学习态度、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四个方面、三个层次进行调查。

4体验式教学实施的几点体会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兴的、被广泛推崇的教学方式,通过在军医大学医学本科生医学心理学部分教学内容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现总结出几点体会如下。

4.1体验式教学能调动医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

实践是体验式教学的精髓。体验式教学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为学生创建一种与学习目标相一致的真实或相近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或事件中(亲身体验)。通过真实情景的再现,学生要么会产生新的感受与体验,要么曾经真实或相似的体验被激发或激活,与自身感受、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思想、情感被激活,学生主动表达、交流的愿望被激发和带动起来,课堂呈现出争相表达自己感受与看法、相互支持与认同、反对与反驳、质疑与提问的声音此起彼伏等活跃的气氛,在下课时,学生的提问与讨论还意犹未尽。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自身的注意力、认知、情感及行为被引导到具体的情境活动中,学生在做中学,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方式,使学生能体验到学习乐趣,更能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及自主性。

4.2体验式教学方式更切合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偏于人文的学科,学生普遍对该学科感兴趣但认为比较抽象、虚无而难以理解与掌握。体验式教学将学生置身于某一特殊的与教学目标—致的具体情景之中,教师引导和关注学生的体验与领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必躬行”,由此,加深学生对某个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4.3体验式教学能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体验式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教师为学生创建一种与真实生活环境相近或相似情境,学生在这一情境化学习过程中,课堂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种情境体验中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获得,也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此外,在师生共同交流分享体验中,学生能挖掘到活动与自身间的共同要素,并能发现吸收别人的不同要素,扩大了学生对生命的好奇、敬畏、感悟与探索。医生服务的对象是人,对人性理解的提升直接会融入到医学生的今后职业行为中,从而提高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4.4体验式教学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推广的难点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