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生课外阅读辅导

小学生课外阅读辅导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7 09:05: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生课外阅读辅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生课外阅读辅导

篇(1)

首先,在苗区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字、词、句是语言的最基本的材料,识字、学词是苗区儿童从苗语过渡到普通话,从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基本环节,是学习文化的开始,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大量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促进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引导学生借助字典、词典识字、解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积累的经验理解文中的词句含义,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文中的关键词在表达意思方面的作用,理解常用的句式、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加强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形成良好的语感,以便在交际或习作中运用。理解汉语的语法,例如汉语的偏正结构里有一种“小类+大类”(或叫“小名+大名”)的类型,小类在前,限定后面的大类,像“桃花”、“梨树”,“桃”、“梨”为小类,“花”、“树”为大类,但苗语里的词序恰恰相反,大类在前,小类在后,“桃花”说成“benx ghueax”(苗音,词义为“花桃”),“梨树”说成“ndnt rax”(苗音,词义为“树梨”)。通过学习,逐步使苗区儿童由苗语思维过渡到汉语思维,又使汉语思维的习惯反过来影响苗语思维,融会贯通,互相促进,更加丰富。

其次,在苗区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以后,就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兴趣,除了教材的课文以外,要选取一些贴近苗区儿童心理和生活实际的课外阅读教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感悟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时教师可以找一些苗区儿童都熟悉的歌谣来让孩子们翻译写成汉语,激发兴趣。

第三,在苗区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技能的训练。朗读、默读和背诵是小学生阅读的三种主要形式,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三种基本技能训练。朗读是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培养语感最基本的途径之一。苗区儿童受苗语发音影响,训练诵读时应该首先要求读得正确,不读错;接着要求读得流利,不拖拉;然后要求读得有感情,不平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课文要让学生去读,而不只是老师讲。默读是无声阅读,它比朗读速度要快,也比朗读更有利于思考。它省时省力,形式灵活,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在练习时,要求学生不出声,不指读,集中注意力,边读边看边想。重复训练,熟能生巧,既要学生读懂文章,又要有一定的速度。背诵是一种通过反复诵读达到准确记忆文章的阅读方式。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加强背诵训练,学生通过背诵名篇佳作,名家那典范的语言就会自然地进入学生的口语表达之上,影响并规范了口语。

第四,在苗区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和加强阅读方法的传授和训练。阅读的方法一般分为精读、略读和浏览。精读常见于课堂教学之中的阅读。苗语没有文字,苗区的儿童说话张口即出,说完就完。汉语有文字,课堂精读,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读,揣摩探究,咬文嚼字的良好习惯。略读常见于课外阅读,往往属于学生自主性极强的选择阅读。训练时只要求学生捕捉住关键信息就可以。课外书籍繁多,有些有用,有些没用,要教会学生用略读来多地阅读有用的文章,能得到关键信息即可。浏览则用于查找资料,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就具备这种查找资料的能力,为今后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在苗区小学阅读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阅读效果也十分重要。阅读是一种凭借思维来理解语言文字材料的心理过程。阅读时,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掌握所读材料的意思。若不能自觉专心地分析思考阅读就会如同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酒肉穿肠过,佛祖也不心中留,毫不成效可言。阅读是一种与作者的的情感产生共鸣的情感活动过程。阅读教学要根据苗区儿童思维特点与学习汉语的思维特点来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离开情感交流和体验,就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例如,可以写读后感,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和段落,可以在自己的读物书本上作记号和批语。阅读动笔在理解消化作品内容和积累知识方面是很有帮助的。

篇(2)

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性质和地位决定它的重要性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人获得更多的外部信息与知识。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千变万化的世界,读书则是一个人了解世界的最好途径。但是,书是读不完的,那么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学习必须是先积累、后运用,而积累则主要是依赖阅读教学。小学生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第一,阅读教学在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字、词、句是形成语言的最基本的材料,识字、学词是儿童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最基本的环节,是学习文化的开始,识字、学词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教学,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大量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促进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自觉地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形成良好的语感,以便在习作中运用。第二,在阅读技能训练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朗读、默读和背诵是学生阅读的三种主要形式,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三种基本技能训练。“读,见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脑。”读,是培养语感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朗读是指发声阅读,就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加强语感,以声传情。”在小学阶段,朗读应做到读得正确,不读错;读得流利,不拖拉;读得有感情,不平淡。文章要让学生读,默读是无声阅读,它比朗读速度快,也比朗读更有利于思考。它省时省力,形式灵活,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在训练学生的默读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不出声,不指读,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背诵是一种通过反复诵读达到准确记忆文章的阅读方式,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生通过背诵名篇佳作,名家那典范的语言就会自然而然的进入学生的口语表达之中,影响并规范了口语。我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点应进行基本功朗读的训练,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教师应结合教学来指导,如《乡下孩子》指导学生读出乡下孩子对阳光、自然的礼赞之情。而默读中要突出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是推动学生继续深入阅读、思考的动力。第三,在阅读方法方面应达到的要求。阅读的方法一般分为:精读,略读,浏览。精读常见于课堂教学之中的阅读,是对课文认真仔细的研读。精读课文,品味语言的魅力。应该培养学生认真细读,揣摩探究,咬文嚼字的习惯,而且还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两大途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辅导

1、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例子。”(赵景瑞:《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教材中的课文篇数虽然有限,但却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现行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例有许多是大师级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属于经典作品,有一定的蕴涵和深度,经得起吟咏和品味;教材中还有一些极具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作品,这些作品则能让学生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凭借它可以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凭借它可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进行知识的积累;凭借它可以去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凭借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凭借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之,上好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2、辅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课外阅读是最廉价、最有效、最积极称职的助教。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单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应有量的保证,提供学生语文素养还要更多地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对学生提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随着网络的普及,还要鼓励学生上网浏览。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往往需要课外阅读的配合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作为知识的运用和技能和检验。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显而易见,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读写能力,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极大的作用。

三、阅读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应该成为阅读的主体,老师是学生的导师,阅读教学要关爱学生的生命成长,要让学生发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应该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感悟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老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努力培养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听众。

篇(3)

一、营造阅读氛围,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营造学校阅读氛围。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张贴名言佳句、字画,学校每天中午2点到2点30分开放图书阅览室,每周二、四中午1点30分到2点播出“阅读之声”广播,每周五阅读报《绿芽周报》出版,以此让学生快乐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营造了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

2、营造班级阅读氛围。各班建立起读书角和成立了流动图书站,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登记。这些书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都是孩子喜欢的,适应学生的读书能力。各班建立自由的读书小组,利用教室墙报、黑板报,开辟 “阅读之星”、“向您介绍一本好书”、“《阅读成长笔记》展览”等园地,以此营造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

3、营造家庭阅读氛围。课题组发放了《为课外阅读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培训家长,使他们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开展了“我和父母共读书”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摆满各种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使之成为习惯,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图书世界,使读书成为孩子的消遣活动。

二、开展阅读活动,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1、开展8分钟自主阅读活动。我校利用下午第一节课前8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或集体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校本教材或“我读中华古诗文”、“世界优秀儿童文学”等传统经典篇目,让学生成为了阅读活动的主人。大队部值日干部每天对各班诵读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班开展阅读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

2、开展课内课外互动阅读活动。“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的这句话启发我们必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读物。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语文教学,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又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五年级学习课文《江姐》,向学生推荐阅读《红岩》,看有关江姐的电视、电影、戏剧等;六年级学习课文《空城计》,向学生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学童话时,向学生推荐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学科普文期间,向学生推荐阅读程度适合的科普读物,如《森林报》、《昆虫记》、《地球的故事》、《穿过地平线》等,这样丰富了课外阅读量,最大化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3、开展读本推介活动。教师抓住“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读本选择很大程度受他人的影响”这一心理特征,组织学生开展“读本推介会”的读书活动。一是教师利用读物本身的特点,从讲故事入手,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二是学生或读上一段精彩的一部分,或带上读本,介绍主要内容、作者,或自己讲一个故事,用精彩的推介吸引读者,征服读者,这样一来,学生产生了读书的原动力,都乐于去读课外书,调动了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

4、开展交流讨论活动。课题组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两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讨论活动。学生无拘无束地自由交流自己阅读的感受,把自己的愉悦带给周围的同学,让同学们分享快乐,共同享受读书的快乐,既而为寻求更多的快乐而产生共同读书的行为。如讲一个故事,交流课外阅读记录卡、读书笔记,进行好书推荐等。

5、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小学生获得并保持阅读的兴趣。我们就借助课题研究,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以教科研一体化为平台,将课题研究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开展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学生热情参与,并在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更好地乐学、明志、立德、做人,以此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6、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如:剪贴展览。教师指导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把具有保存价值而自己又喜欢的材料剪下来,找一个专门的本子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阅读成长笔记》展览。教师指导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写读后心得体会,每周在班上交流展评。手抄报交流展示。组织学生自办手抄报活动,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插图,一学期一次。读后感交流。每读完一本书,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班级交流,学校展示。学生通过阅读成果展示,阅读欲望与日俱增。

7、举办评选“阅读之星”活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和上进心。

三、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1、指导最基本的阅读方法。课题组教师每周上好一堂课外阅读辅导课,阅读课堂上教师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能。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跳读法、批注阅读法等。其次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读书方法,如: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再略读和精读相结合,让学生学会阅读。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达到了五万字,阅读能力显著增强,作文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

2、促使学生形成边读边思考边动手的阅读习惯。阅读课堂上教师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指导学生写《好书推荐记录卡》,写出推荐理由;要求学生人手一本《读书成长笔记》,指导学生将自己在课内以及课外阅读中积累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养成积累习惯,并运用到习作中;指导学生写内容梗概、读后心得体会、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这样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培养了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的有效性,学生逐步形成了边读边思考边动手的阅读习惯。

四、借助课题汇报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篇(4)

关键词:认识;发现;挖掘

一、认识图书室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首先就是书籍,无书不成校。”图书室对于提升学生的基本文化道德,对于科技创新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图书室还对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首先是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但是对于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以及良好的思想熏陶只有通过图书室这个庞大的、丰富的知识库才能得到真正的教育。学校的职能是育人,育人首先要育德,学生只有思想品德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学校图书室作为一个思想意识传播媒介,在掌握中小学生阅读方向、阅读范围乃至品位上都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图书室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影响是巨大的,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图书室的藏书是经过精心挑选,内容健康,对低级趣味、庸俗不堪的图书,能有效地抵制和杜绝,避免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另外,学生之间存在着智力和能力的差异,教师对授课的节奏快慢、难易程度的指导上很难掌握,难免会造成学生中“吃不饱”和“消化不良”的两种现象。因此,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借阅资料进行慢慢地领会和理解,以加深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阅读图书室丰富的资料信息能扩展视野,更主要是通过阅读学习,能够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锻炼自己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善于从浩瀚的书海中汲取精华,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学校的图书室是一个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利用的“公共”场所。不仅学生可以在这里夯实自己的文化基础,教师也可以在这个巨大的知识文库中不断提升自己。同时,不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在图书室这个文化气息浓厚的氛围中,都能被众多图书所感染,从而自觉地接受来自这个文明环境的教育。进而实现图书室想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二、发现图书室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的图书室就是想要通过蕴含着大量的知识的图书来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而图书室的功能和作用就是通过学生对馆藏图书的阅读来实现的。但有的学校的图书室多年来从不进行图书的剔旧工作,里面充斥着大量陈旧过时、无人问津的图书,而新近出版的书籍以及文学、科普类等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却较少。有些学校的图书并没有针对性,只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小说,因为图书室没有专门整理图书的人员,以至于有时候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小说也出现在了神圣的图书室中。因此,学校一是要使藏书质量高、品位要高、格调要高,做到以书育人。二是藏书内容要符合学校层次,能为师生所喜爱。三是藏书品种要丰富,结构要合理。同时,藏书是为了用书,面对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必须采用“藏以至用”的管理方式,加强图书的宣传,如设新书专架,定期出板报(推荐新书、好书,刊登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等等),从而使学校藏书得以充分利用。同时,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知识教育,并搞好书籍推荐和阅读辅导等工作,吸引学生到图书室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学校对图书的投入不足,很多学校新书少、好书少,学校的图书主要靠上级的配书,学校自己买书的经费很少;一些校长的理念滞后,除了经费的原因,一所学校的图书配备是否到位,跟领导的眼光和视野有关,如果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就不可能把图书的管理放在工作的首位,有的学校的图书室根本不对学生开放;是因为学校针对性课程开设的比较多,大部分学生都被学校束缚在课堂教学以及课本知识中;有些学校是教师不允许看图书室中一些课外书来浪费时间。再就是学校图书室的管理中,配备专业指导教师的少,兼职教师多,有些学校由于教师短缺,抽不出多余的人来管理图书室,有的学校认为来借书的学生少,没有必要配备专门教师;我们应该避免和克服这些毛病,让图书室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三、挖掘图书室在教育中丰富的形式

学校图书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条件。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视野,夯实学生知识文化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学生培养了品德、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开发了智力、增长了能力;在阅读中,学生获得了自主发展、自我开发,培养了终身读书的良好习惯。另外,让学生发现“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乐趣,也是新课改对于素质教育的一个要求。相对于一些西方的国家来说,学生从小就从课外阅读中吸取大量的课外知识,教育学生从图书中获取自己想知道的知识。但是,我国的教育模式由于很大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没有空余的时间来阅读课外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图书室的作用。

学校应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知识竞赛等各项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吸引他们到图书室里去查找资料,培养他们主动读书、用书的意识。如果图书只是静静地躺在书库里,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学生的入室读书教育”是利用好图书室资源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它用形象的、直接的方式,把一批批学生请进图书阅览室,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图书室,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综上所述,学校图书室应围绕着学校工作的中心――“教”与“学”,去充分发挥图书室的教育职能,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知识教育,使他们“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使得他们能用学校图书室的丰富资料来更新知识,开阔视野,从而使学生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

篇(5)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辅导;亲子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亲子阅读是一种亲子之间进行互动的阅读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来源于新西兰,在当地得到了十分有效地实施后,被西方多个国家所采用,均取得了非常棒的效果。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一般小学生的家长的知识水平都能达到帮助自己的孩子进行课外阅读辅导的要求,因此,亲子阅读的推广是非常合理而且极具可行性的。不仅如此,不论孩子在这一过程中能否收获到有利于他们学习的知识,至少孩子与父母之间加深了理解,促进了精神层面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能给予孩子以安全感,还能给他们树立自信,不仅如此,这样的交流更能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父母也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效的帮助孩子积极健康的成长。这种阅读辅导方式简单方便,无需成本,不仅能帮助孩子在家中更高效的学习,还能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家里面营造一种书香浓郁而又充满温情的氛围。

一、以兴趣带动积极性,家校合作培养并发掘孩子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是极为低下的,与其让他们如此被动地接受这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倒不如根据他们的兴趣所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引导他们自己主动地进行阅读、探索。在引导孩子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也是如此。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都还比较小,认识的字比较少,口语的表达能力也还比较低下,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一般都要借助拼音来进行阅读,这样就意味着他们的阅读速度都比较慢,而且阅读的不连贯等,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会慢慢失去耐心,而且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比较喜欢受到来自长辈或者老师的夸奖,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丧失信心,越来越讨厌自己去阅读而宁愿听别人讲故事,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应当与家长进行合作,为孩子挑选出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读物,并可以在孩子阅读之前,家长先看一下文章,将一些生字先跟孩子预习一下,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能避免阅读时太多生字的困扰,使孩子在阅读时能比较顺畅,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在孩子进行阅读时,家长应仔细聆听,并在听完后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这样能使孩子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激励他们更加积极的去进行阅读与学习,能为他们树立自信,帮助他们在心中为自己设立目标。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并对孩子的兴趣要表示支持,以兴趣带动阅读的积极性,不能总是让孩子看一些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这样时间一长,必然会厌倦,只有孩子对它有兴趣才能好好坚持下去,养成良好习惯。父母的支持更能让孩子无后顾之忧的去阅读。在孩子阅读完之后,父母应加强与孩子的讨论沟通,耐心聆听孩子的想法,对孩子的想法予以肯定并加以完善及延伸,使孩子在每一次的阅读中都能获益,不断提升并完善自己,更好的成长。

二、选择正确的书籍,使孩子主动要求阅读

在推进亲子阅读的同时,老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推荐一些科学的书籍读物。很多家长不能真正做到亲子阅读,大部分原因是不确定该选择什么样的读物来与孩子进行阅读与沟通。这时,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科学的向家长推荐适合学生进行阅读的读物,在推荐时应注意读物应当配合教学目标,能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的。小学这个阶段是学生在受到汉语启蒙后,对汉语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记忆力会比较深刻,社会观以及人生观也是初步形成,因此应该经常进行阅读,背诵文章,这对于以后的不断积累有很大的好处。

在给家长推荐书籍读物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好奇心以及他们的兴趣所在,对小学语文的内容深度应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进行亲子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并不是指望通过这个让学生能多掌握多少重要的知识,而是旨在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体验快乐的阅读方式,所以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所在,寓教于乐。选择书籍时,内容方式可以是多种方式的,比如:漫画,童话故事,儿歌等等。这类书籍往往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最爱,父母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沟通,能给孩子以极大的积极性,使孩子快乐阅读,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可以选择应图文并茂的书籍,这样更能吸引孩子阅读的兴趣,也能帮助孩子理解文章,降低阅读难度,提高自信。也可以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较为接近的读物,更容易让孩子理解。选择正确的读物能对学生起一个很有效的引导作用,因此要明确知道该读物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开展多种阅读活动,在快乐中学习

亲子阅读应当伴随着亲子之间的活动来一起进行,活动有利于更好地阅读,能帮助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娱乐中进行教学一直都是一个十分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与游戏中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果,在亲子之间的活动中加入课外的读物阅读一直是亲子阅读的一个重要方式。很多的家长都因为不知道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帮助孩子进行阅读,所以在开展亲子阅读的时候,很多家庭都是“虎头蛇尾”,刚开始都是充满热情,想着要怎样的教育孩子,时间稍微一长,家长自己就会开始觉得没有意思,再加上有的学生家长工作又忙,因此很多家庭的亲子阅读都会在开展不久之后不了了之。

家长在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时候应注重好方式,不能每天都采取同一个方法,时间一长,家长和孩子都会觉得索然无味,应经常开展一些小活动,经常变换方式来进行阅读。

(一)全家动员,进行书本中角色扮演

在进行亲子阅读时,遇到文章中涉及多个人物对话的故事类情节时。可以采用类似“小品”的形式,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再现故事中的场景及人物原型,家庭成员全部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理解记忆,更充满了乐趣,其乐融融。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孩子的学习,也能使家长本身得到放松,促进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为家庭生活增添乐趣。更能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与表现力。

(二)家庭故事会

家长与孩子分别脱离书籍讲一个故事,再由投票决定谁讲得好。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阅读的积极性,还能培养他的表达能力与记忆力。同时,评选的这一过程也能培养他的积极上进的意识。

(三)在故事中入眠

家长在孩子上床之后还未入眠之时可以为孩子将一些故事。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非常容易缺乏安全感的,如果能在爸爸妈妈的故事中入睡必然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加深了沟通与了解,进一步促进了感情的培养。

亲子阅读这一阅读辅导模式在孩子的启蒙学习阶段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父母在这一时期应当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以亲子阅读的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快乐的学习做出贡献。帮助孩子在学习及心理上都打下良好的基础。亲子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更能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促进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纽带。

参考文献

[1]周兢.早期阅读让孩子终生热爱学习[J].幼儿教育,2005(1).

篇(6)

一、美化学习环境,激发借阅兴趣

美化学习环境对与培养学生借阅图书的习惯至关重要,它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热爱读书、借阅图书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我校在校门两侧建立了长达20米的自然淳朴、充满艺术氛围的阅读文化长廊,教学楼内走廊的墙壁上都挂有名人画像、格言和警语;各班级教室内都设立了小图书柜,建立了小图书角,每个班级将教学常用的工具书,学生爱读的课外读物都存放到小图书柜、小图书角中,实施师生共同管理责任制;图书室内摆放着干净、整齐的书架和两万余册的藏书,分门别类地放在书柜中。在这样环境中学习,学生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艺术的殿堂中,他们的思想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们非常渴求知识的营养,非常渴求奥秘的探索。因此,他们非常热爱读书,总是想方设法多借一些图书来阅读。另外,在一间间藏书室、借阅室、阅览室内,我们除了摆放着四季常绿的盆景外,还依四季变化摆上四季盆花。春季摆上淡淡花香的幽兰,夏季摆上香气馥郁的茉莉花,秋季摆上硕果累累的黄珠果,冬季摆上迎风傲骨的红梅。这些温馨舒适的布置让人心情舒畅,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都愿意来图书室借书,来阅览室看书,一边享受着两室的馨香芬芳,一边汲取着书中的精神营养,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借阅图书的兴趣。

二、介绍查找方法,指导阅读技能

走进图书室,翻阅借书目录表,查找自己想要借的书,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们来说,有时心里都是茫然的,而对这些未成年的学生来说,心里则更是不言而喻了。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学会查找图书,每学期开学时,我都利用课余时间或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把学生带进图书室,向他们介绍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的用途,常用工具书的种类和查找方法等,并让他们亲自操作实践,把方法弄懂弄通。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查找图书资料的水平和效率,使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志趣来大量地阅读图书。在阅读技能指导方面,我们定期举办阅读指导讲座。一方面由我亲自向学生讲授阅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提供参考咨询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请各任课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课外阅读辅导,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并借此机会,向学生推荐大量的优秀书目。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知识水平和特长爱好等,有针对性地推荐不同的图书。对低年级学生着重推荐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名人传记、英雄人物事迹及历史典故等书刊。对高年级学生着重推荐富有哲理,能够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创新、如何实现梦想之类的图书。这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阅读技能,增强了他们借阅图书的主动性。

三、学习规章制度,执行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工作开展就会无序、混乱,无法正常进行。培养学生借阅图书习惯工作的开展也是如此。为此,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图书室管理制度。具体如下:一是图书室工作制度;二是借书管理办法;三是图书室借阅制度。四是图书(刊物)遗失、损坏赔偿办法;五是阅览室管理制度;六是两室开放时间安排。根据这六项规章的引领,学校制定了2000字左右的丰富详实、科学合理、可操作性极强的图书室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制定使学生借阅图书有章有法,但学校必须把制度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开展借阅图书工作有序进行。为此,每学期开学时,我总是通过校园广播站向全体学生讲解制度的内容和含义,执行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让学校的《超越》校刊每学期都刊登一次图书室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翻阅、温习一下。另一方面,各班每学期都必须举行一次以“爱书”为主题的班会,在教育学生热爱读书的同时,有意识地向他们渗透爱护自己手中的一切书籍,树立爱书光荣,损书可耻的理念;有意识地向他们渗透图书室管理制度内容,要一丝不苟地执行管理制度。当然,在执行制度时,管理员要注意工作的弹性。尤其是当学生把书弄丢或损坏时,要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找回或修补原书,能不赔偿的尽量不赔偿,这样能有效地保护他们借阅图书的积极性,提高图书借阅率。

四、热心服务学生,同吸和谐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