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司财务业绩分析

公司财务业绩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5 10:38: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司财务业绩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公司财务业绩分析

篇(1)

Abstract: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huge engine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Facing the overall standardization process, tourism industry’s financial monitoring system will also be under great challenge. Selecting a representative indicator of financial systems to establish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weights designated by AHP and the basic concept in multipolar Matter Element of Extensio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Model, have a practical value.

关键词:旅游上市公司;财务评价系统;可拓学;评价

Key words: listed tourism companies;financial evaluation system;extension;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832.5;F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021-02

0引言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旅游上市公司定义为:通过证券市场融资,且其主营业务涉及宾馆餐饮、旅游接待、资源开发、景区经营管理、旅游基础建设、旅游运输、旅行社业务的上市公司。本文将其分为旅馆类、景区类和综合类,共25家(截止2009年底)。资料来源:上海交易所网站.cn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资料收集整理。

1旅游上市公司财务评价系统物元模型的构建

根据可拓学原理,旅游上市公司可以用可拓学中的“事物、特征、量值”三个要素加以描述,从而就可以对其财务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计算。用这三个要素组成有序的三元组来描述旅游上市公司的基本元――物元。若以R表示物元,N表示事物,C表示事物N的特征,V(x)事物特征C相应的量值。R=(事物、特征、量值)=(N,C,V)。选取财务评价系统的控制指标有m个,即c1,c2,…cm,以这部分指标为基础,将财务等级分为n个标准模式或等级(i=1,2…n),将其描述为以下综合物元模型,即可拓学的“经典域”,

即:

Ri=NcV cV …… cV=Nc c …… ci=1,2,…,n(1)

其中,Ri表示第i级财务等级的物元模型,Ni表示第i级财务等级,Vij=,j=1,2,…m,表示财务等级是i级时第j个侧度指标cj的量值范围。旅游上市公司财务测度指标的允许取值范围形成的物元模型,即可拓学中的“节域”。

即:

Ro=NcV cV …… cV=Nc c …… c(2)

其中,Ro表示财务等级物元模型的节域,No表示财务监控的全部等级,Voj=表示No中指标cj取值的允许范围,Vij∈Voj,i=1,2,…,n;j=1,2,…,m,对所评价的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按照其公开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或分析结果用下面的物元模型表示:

R=NcV cV …… cV(3)

其中,R为待评价旅游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物元模型。N表示所评价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Vj为所评价旅游上市公司财务测度指标中第j个指标的值。

2财务综合评价可拓模型的构建

在实际评价时,隶属度需要根据具体指标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本文采用可拓学中的初等关联函数。令:

ρ(Vj,Vij)=V--i=1,2,…,n;j=1,2,…,m

ρ(Vj,Voj)=V--i=1,2,…,n;j=1,2,…,m

分别表示Vj点与区间Vij、Voj的隶属度。不同的值说明点与区间的特殊位置。当ρ(Vj,Vij)?燮0或ρ(Vj,Voj)?燮0,表示Vj在区间Vij或Voj内;当ρ(Vj,Vij)?叟0或ρ(Vj,Voj)?叟0,表示Vj不在区间Vij或Voj内。令:D(Vj,Vij,Voj)=ρ(Vj,Voj)-ρ(Vj,Vij),V?埸V-1,V∈V

表示Vj与区间Vij、Voj的“位值”。令:

k(V)=i=1,2,…,n;j=1,2,…,m(4)

表示所评价的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等级测度的第j个评价指标Cj关于第i级财务等级的关联度,-∞

由此可以计算出所评价旅游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状况的单个指标与各个等级的关联度矩阵K=[ki(Vj)m×n]。根据关联矩阵K=[ki(Vj)m×n]可得:k(V)=k(V)=k*(V) j=1,2,…,m(5)

则k(V)表示所评价上市公司的第j个财务测度指标处于第i等级,由k(V)可判别所评价旅游上市公司各个单项测度指标的等级。

若λ(∑λ)为测度指标的权系数,则所评价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综合评价等级与第j等级的关联度为:

k(R)=∑λk(V)i=1,2,…,n;j=1,2,…,m(6)

通过计算k(V)=k(R)可评判出所评价旅游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等级为第i等级。

3实证研究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量化性的原则,将评价指标定为五类共11项: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并根据专家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3.2 等级划分本文从优、良、中、差四个评价等级对沪深两市25家旅游上市公司进行验证研究。四个等级分别以0-2.5,2.5-5,5-7.5,7.5-10为标准,目的在于计算方便,不影响结果。

根据一些专家研究成果及统计修正后的经典域为:

N NNNNc(1.48,6.7) (0.89,1.48) (0.59,0.89) (0,0.59)c(0,17)(17,45) (45,55)(55,110)c(0.6,1.45) (0.3,0.6)(0.191,0.3) (0,0.191)c(75,1192.5)(21,75) (10,21)(1,10)c(12,17) (7.2,12) (0,7.2) (-152,0)c(22,45) (5,22) (0,5)(-55,0)c(8,11)(3.5,8) (0,3.5) (-16,0)c(99,300) (17,99)(-120,17) (-1500,-120)c(55,215) (6,55)(3.71,6)(-20,3.71)c(45,90)(28,45)(2.1,28)(-2,2.1)c(97,191)(85,97) (55,85)(20,55)

为了计算方便,本文利用内差法将数据转换到0与10之间。

3.3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4结论

本文通过对沪深旅游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全面地考虑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可拓学分析方法,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建立模型,不必依靠主观判断或统计,摆脱了主观性和其造成的偏差,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蔡文.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3]杨春燕,张拥军.可拓策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蔡文,杨春燕,何斌.可拓逻辑初步[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刘亭立.旅游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与评价[J].旅游学刊,2004,20(4):92-96.

[6]王峻惠,张月.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3):102-103.

[7]李武武.旅游企业业绩综合测评体系再造[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1):66-69.

[8]丰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08(5):64-66.

篇(2)

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济管理作用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认识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和目的

对于股市的投资者来说,报表分析属于基本分析范畴,它是对企业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向各种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各种不同数据及相关信息,但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其作用有下面三方面:

一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充足性等作出判断。

二是通过分析损益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判断。

三是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和评价公司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的:为有关各方提供可以用来作出决策的信息。

(具体)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主体分析的目的有:

1.公司经理人员:判断公司现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

2.公司现有投资者、潜在投资者:主要关心公司财务状况、盈利能力。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得到反映公司发展趋势、竞争能力等方面信息,计算投资收益率,评价比较风险,决定投资策略。

3.公司债权人:专业财务分析人员(机构)逐渐成为推动财务报表分析领域不断扩展的中坚力量。

4.其他:如供应商、政府、雇员和工会、中介机构等:主要关心自己的债权能否收回。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得出对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判断,决定是否需要追加抵押和担保、是否提前收回债权等。

一般目的有: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规定的时期内进行报表分析,这主要归纳为三个要点,先以比率为中心,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分析,进行专业比较是关键所在,这就是说,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这三个表格来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收集完整的资料来进行使用,运用财务比较的方法对企业各期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经过分析的报表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不完全丧失完整性,这是经营事项的侧重点进行专项分析。

对于经营业绩分析来说,可以为会计报表的使用人提供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状况,对这个生产经营的状况进行较大的关注,可以从会计报表当中看到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利润完成的情况,企业的效益怎样,历史同期相比是否有一定的增长,编制会计报表的时候,必须要满足会计报表使用人的需要,这是很重要的目的。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最主要的方法是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结合。共同性使它们具有了可比的基础,差异性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特征。在实际分析时,这两方面的比较往往结合使用。

1.按比较参照标准分类分为:(1)趋势分析法;(2)同业分析;(3)预算差异分析。

2.按比较的指标分类分为:(1)总量指标;(2)财务比率;(3)结构百分比。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是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把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分析方法,包括财务的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异因素分解法。因素分析法分为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异因素分解法。

差异因素分解法又分为定基替代法和连环替代法两种:定基替代法和连环替代法。

在财务报表分析中,除了普遍、大量地使用比较法和因素分析法之外,有时还使用回归分析、模拟模型等技术方法。

四、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不仅是对上一个经营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步工作的起点。

(一)能够找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

财务报表全面反映了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情况,通过对报表数据计算、对比、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真实反映出企业资金运行情况,从而摸索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为经营管理者决策提供财务信息。

(二)可以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收入形成、成本结算和费用支出的情况。对于收入、成本与前期差异进行对比,能够让管理者发现生产、销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可以梳理和完善相关制度并进行合理决策,也可以发现薄弱环节,提高经济效益。

(三)可以增强风险控制

对资产状况、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情况的分析,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负债水平、资本结构和资金活动的情况,有助于经营管理者在资金投放和运行中加强风险控制,从而保障有效运行,保证资金安全使用。

(四)为考评业绩提供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反映出预算执行进度,为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评和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依据。

五、小结

财务分析是报表使用者为获取相关信息所必须进行的工作,但如果就报表数据的分析而分析,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自明的。财务分析是对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分析,必须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排除各因素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财务分析的目的,满足决策者和内部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先治.现代财务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张鸣,贾莉莉.财务分析入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篇(3)

根据深交所披露的信息统计,2012年和2013年前3个月,包括公司财务总监、董事在内的11名高管卖出近亿元中电环保。其中卖出最多的财务总监桂祖华现持有公司股票已不到原持有量七成。

借助高股价出逃是这些高管套现的一大原因,但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来看,也已显现隐忧。2011年~2012年三季度期间,公司产品毛利率开始逐渐下滑。

与此同时,整个环保行业的估值也处于历史高位,如按2012年业绩快报计算,中电环保当前市盈率已达36倍之多。

11名高管减持近亿元

中电环保全称为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2月上市。2012年公司高管在首批限售股流通当日就大举减持。而在2013年的解禁潮中,他们的减持步伐也未停歇。

2013年1月21日,公司董事林慧生率先拉开减持大幕,当日卖出50万股,套现743万元,占当日上市公司成交金额的5%。其减持次日公司股价便大跌4.89%。

此后多名高管纷纷效仿。2013年2月18日~20日,公司7名高管轮番出现在减持名单中,他们包括财务总监、董秘桂祖华,董事周谷平,监事曹铭华,副总经理陈玉伟等。紧接着,2013年3月,公司监事宦国平、副总经理曲鹏也加入减持队伍。

至此,除中电环保董事长王政福因承诺持股锁定36个月和副总经理朱来松未出手外,其余公司原始股东、高层管理人员均进行了减持,其合计减持金额达到0.97亿元。在其减持前不久,中电环保了业绩预增23.18%的公告,推动公司股价一路上扬。

从原始股东的持股成本来看,较高的超额收益是诱发众人纷纷出逃的原因之一。

公司招股书显示,2007年12月21日,中电环保由36 名自然人股东作为发起人发起成立。当时公司净资产总计8365万元,折合股份7100万股,每股价值1.17元。如果按上述高管们卖出的最低价14.85元计算,他们仍可获得11.7倍的超额收益。如此高额收益,成为高管们纷纷套现的一大动力。

上市后毛利率下滑

大批管理层纷纷减持,是否意味着公司的业绩出现问题?1月19日,中电环保业绩预增公告。不过,将公司当前业绩与以往业绩对比后可知,其业绩增速已出现下滑势头。

公告显示,2012年公司有望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净利润57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1.1%和23.8%。在公司的2012年一季报、中报和三季报中,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3.52%、23.23%和26.75%。这意味着,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经营情况并不理想,甚至较上一年同期有所下滑。

除此之外,公司主营产品毛利率也已呈逐步下降趋势。中电环保旗下产品主要由凝结水精处理、给水处理、废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和市政污水工程三部分组成。

2011年2月中电环保上市,其上市首年披露的中报显示,公司凝结水精处理、给水处理、废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的毛利率分别为43.34%、25.72%和35.85%。而到2011年年报时,上述各项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7.94%、26.79%、30.71%。其中两项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已开始下滑。2012年上半年,除给水处理的毛利率有所上升外,其余两项主营产品的毛利率继续下降。

整体而言,公司的毛利率也呈下滑趋势。201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3.79%,至2012年中报时,已下滑至26.21%。去年前三季度,该指标有所回升,但只有27.51%,比2011年减少了6.3个百分点。

市盈率36倍估值偏高

在2012年12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相关环保政策出台后,该板块受到政策推动不断上涨。截至3月7日,环保工程及服务指数60日涨幅已达50%以上,市盈率达51倍以上。

湘财证券分析师朱程辉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建议投资者:“在持有环保股时应以主题投资为主”。

他认为,伴随着股价大幅拉升,环保板块估值已过高。未来环保股中将出现业绩分化,对于目前市场现给予的高估值,即使有业绩预期向好的上市公司其股价也要面临横盘整理,消化估值。整个板块未来走势也须谨慎看待。

篇(4)

财务管理是提升企业价值的基础,是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起点,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加强企业竞争力优势的重要砝码,通过财务管理的运用,来确定企业的竞争地位。物业管理是个微利的行业,若不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公司很容易就会陷入经营困境,一旦出现亏损公司也就只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管理尤其重要。

关键词:

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探析

随着我国物业行业的迅速发展,物业管理市场环境日益成熟,物业管理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黄金时代后现在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如何顺利通过这个瓶颈期且积蓄能量有发展后势是笔者较为关心的问题。由于物业行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因此在财务管理上也有其特殊性。其一物业公司财务管理不仅要从总体上实施有效地控制,还要辐射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项目;其二物业公司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业主和企业管理层,因此物业管理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必须充分满足这一特殊的需求。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营模式以及服务对象就地标了它的独特性,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要遵守原则,结合物业管理公司的特征来建立符合公司发展的制度。下面笔者就当前我国物业管理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物业管理公司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比较薄弱

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业务较为简单,且物业管理公司大都负责住宅小区的管理,管理者在意识上对公司的内控管理机制建设不重视,认为物业管理公司就是做简单的收费服务工作,只要收费率及客户满意度达到一定的标准就万事大吉,而不去深挖管理潜力,久而久之收入没有得到较好地监管,支出未能有效地节约,经营效益受到影响,开始走下坡路。有的物业管理公虽然按要求制定了内控制度,但内控制度中所涉及到的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太过理论化而操作性不强,或在实际工作中不按内控制度要求执行,制度形同虚设。

(二)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物业管理属微利行业,管理者又认为其经营业务简单,所以在选择财务管理人员上更多地仅从节约用人成本上出发,而非根据人员的道德素质及专业水平为招聘准则,因此部分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人员都是从收银员以及客服人员转型来的,甚至有些财务人员还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除此之外,有些物业管理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在岗位设置上不合理,存在不相容职务不分离的现象。再加上公司不重视财务人员的后续培养,而财务人员自身除了能简单完成账务处理外也不加强对行业相关知识及自身专业理论的学习,造成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只能完成简单的记账工作,而要想对公司提出有利于降本增效的建议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会计核算粗放,各项目盈利情况不清楚

当前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在会计核算上基本上能做到按所管物业分项目(楼盘)核算,但却忽略了在同一项目中将不同的经营业务分板块核算。比如在一个物业管理项目中,有写字楼也有住宅,除提供主营物业服务外还提供停车场、食堂、维修、保洁等其他特约服务,而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在财务核算上并未将不同性质(比如写字楼与住宅)、不同业务板块(比如物业服务与食堂经营)分项核算,这样就会造成一锅粥,各业务板块的收入及成本都混在一起,搞不清楚哪个板块在赚钱哪个板块在亏钱,公司要想开源节流也不知从哪个经营项目或哪个环节下手,也就不容易发现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针对以上的财务管理缺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管理和改进,以推进物业公司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精度与真实度,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提升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策略

(一)健全内控管理机制、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物业管理公司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内部管理需求,而不能死板硬套,要有可操作性。不仅要制定出适合规范公司内部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还要不断细化完善这项制度,配以与财务管理有关的分支管理办法,如《收费管理办法》、《票据管理办法》、《空置房管理办法》、《库房物资管理办法》等等。同时按照年初预算核定并下达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年终进行考核,奖惩挂钩。内控制度健全后,在工作中就必须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物业管理公司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充分落实好理财自,形成一系列适应物业公司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才能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促进物业管理公司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将记账员培养成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物业管理公司需要转变观念,不能一味地为了节约用人成本而降低财务人员的选择标准,也不能只把财务人员当作简单的记账先生。企业可以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多方面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业务的能力,以适应未来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同时财务人员自身不能只满足于会做账,要深入到所管物业现场了解经营业务发生的过程及实际情况,要有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既然物业管理行业具有其特殊性,那么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人员除了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学习物业行业相关知识,只有对自己的行业了如指掌了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也才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按经营业务性质分板块核算,要为公司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当所管物业项目中存在物业性质不同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情况下,应按物业性质及服务内容分板块核算。比如在同一物业项目中既有写字楼又有住宅甚至还有商铺管理,不仅在收入核算时要将上述三类物业分开,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也应分开核算,能区分所属关系的就直接进入其成本,不能的则按一定比例分摊(可以参照收入占比分摊),这样才符合配比原则。同样,对所管物业项目除提供主营物业服务外,很多物业管理公司还同时提供比如停车场、食堂及维修维护等特约服务,这些均应按服务内容分项核算,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反映各业务板块的真实盈亏情况,也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当我们的财务人员为公司管理者提供出各业务板块的经营数据及业绩分析时,公司决策者才能以此做出是扩大还是缩小经营规模,或者终止某个业务板块经营的决定,也只有这样物业管理公司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保持住主营有微利,挖掘出增值服务板块的潜力,在同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陈洁 单位:成都交投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丽萍,赵建花.论物业公司财务管理[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4:260

[2]王霞.物业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232-233

篇(5)

关键词:因子分析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实证研究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壮大,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更应重视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方面的评价分析。而运用因子分析法,不仅可以考察上市公司的各项指标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从中找出影响其业绩的主要因素,而且还可以得到某一类上市企业的综合排名,这种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对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具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估,希望可以帮助经营者和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投资信息。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将深、沪两市 2007年至2009 年股的上市公司按行业分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样本量适中的家电行业作为样本,根据数据资料的可得性,选取了深沪两市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中的11 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 2007年至2009年年报的财务数据资料(主要来源:新浪财经网)对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评价。如(表2)所示。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 20 世纪初 Karl Pearson 和 Charles Spearmen 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在经济学领域广泛应用,并不断丰富和完善。因子分析法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多个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因子的一种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而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这少数的几个公共因子,能够反映原来多个实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并解释这些实测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基本模型如下:

X1=a11F1+a12F2+ …… + a1nFn+e1

X2=a21F1+a22F2+ …… + a2nFn+e2

… … … …

Xp=ap1F1+ap2F2+ …… +apnFn+ep

简记为:AF =e,其中,A为因子载荷矩阵,F为X的公共因子,e为特殊因子。满足:m≤p;F1,…,Fm不相关且方差均为1;e1,…, ep不相关且方差不同。e为特殊因子,在实际中忽略不计,在因子分析过程中可以将每个公因子表示为变量的线性组合,进而用变量的观察值来估计各因子的值(因子得分),其数学模型为:Fi=bi1X1+bi2X2+……+binXn (i=1,2……m),式中 Fi为第 i 个因子得分。

(三)指标选取选取恰当的标量指标是运用因子分析法的一项重要工作。指标选的过少,会使提取后的因子不能真实反映原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选的过多,会出现一个因子在多个指标上出现较高载荷、因而失去该因子显著意义的情况。因此,应该按照系统性、典型性的原则选取尽可能反映样本信息的指标。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成长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1)盈利能力:选取主营业务利润率(X1)、总资产利润率(X2)、净资产收益率(X3)和销售毛利率(X4)这4个指标,它们都是正指标。盈利能力是综合评价的核心。(2)偿债能力:选取资产负债率(X5)、流动比率(X6)和速动比率(X7),它们都是适度指标。偿债能力是反映上市公司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体现。(3)资产管理能力:选取总资产周转率(X8)、存货周转率(X9)和应收账款周转率(X10),它们都是正指标。资产管理能力是提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途径。(4)成长能力:选取净资产增长率(X11)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2),它们都是正指标。成长能力是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和未来价值的源泉。(5)股本扩张能力:选取每股净资产(X13)和每股未分配利润(X14),它们都是正指标。股本扩张能力是上市公司不断扩大规模的潜力。具体如(表1)所示。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二)主因子确定首先进行数据处理与因子载荷值计算。对原始数据同方向性处理,在选取的14项指标中,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属于适度指标。适度指标正向化公式:X'ij=1/|Xij-k|。其中,X'ij为正向化后指标,Xij为剔除了不可比因素的后指标或原始指标,k为Xij的平均值。然后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量纲的同类性是数值可比性的主要条件之一,上述14个指标的量纲都不一致,数量间的差异也很大,为了使各指标达到可比的目的,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大部分的社会经济现象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在正态分布的假设下,实行标准化处理,即将各种不同度量的指标转化为同度量的指标。标准化处理公式:Xij=;EYj=Yij,DYj=Yij,DYj=(Yij -EYj)2 (i =1, 2,3…n, j =1,2,3…14)。其中,Yij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前的指标值,Xij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同时运用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模型与巴特利特球度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e-ity)对数据进行检测。KMO越接近1,表示变量间的相关性越高,越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是从整个相关系数矩阵考虑问题,在一定条件下服从卡方分布,其零假设是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矩阵,可以根据常规的假设检验判断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显著异于零。应用SPSS17.0软件将X1-X14共14项指标全部纳入因子分析,得到KMO=0.638,可以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卡方统计值为220.103,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1,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宜做因子分析。第四,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在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因子在各指标变量上的载荷值差异分布可能不明显,为了能更加清楚的解释各因子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法(Varimax)对因子进行旋转,使每个因子上的负载尽可能向±1或0的方向靠近。在此基础上,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共因子,求出最大方差正交旋转矩阵、特征值、累计贡献率。首先,通过SPSS17.0软件计算,得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各项财务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贡献率,根据陡坡检验和Kaiser准则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从(表3)可以看出,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中有四个数值较大(均大于1)的特征值,即选入四个公共因子,其方差累计贡献率高达84.758%,基本反映了原有信息。可将这四个因子作为评价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主因子。其次,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对提取的四个主因子分量F1、F2、F3、F4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然后对其进行结构调整简化,得出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矩阵(见表4)。这是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前四个主成分的载荷矩阵。同时,将指标值载荷矩阵中载荷较高的情况分为四类。主因子F1在流动比率(X6)、速动比率(X7)两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均超过了90%,该因子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关,可以把它称为短期偿债因子。方差贡献率中,主因子F1最大,为25.112%。因此,控制债务风险,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对我国家电企业上市公司最为重要。主因子F2在净资产增长率(X11)、每股未分配利润(X14)、每股净资产(X12)三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都很大,该因子与企业的成长和扩张能力有关,可以把它称为成长扩张因子。方差贡献率中,主因子F2居第二位,为23.684%。企业的成长扩张能力可以看作企业未来发展能力的一种预示,它的预测功能非常重要。主因子F3在主营业务利润率(X1)、销售毛利率(X4)两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均超过了90%,该因子与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关,可以把它称为盈利因子。方差贡献率也很高,为21.898%。企业只有盈利才有存在发展的必要,同时也是企业存在发展的基础。所以,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对家电企业上市公司至关重要。主因子F4由存货周转率(X9)、总资产周转率(X8)组成,该因子与企业的营运能力有关,可以把它称为营运因子,主因子F4的方差贡献率为14.064%。营运能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运营效率,它也可以作为考察企业绩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主因子得分与综合业绩评价得分在因子模型中将公共因子表示为指标变量的线性组合:

Fi=βi1X1+…+βipXp(i =1,…,m)

利用回归分析法求出各企业的主因子得分Fi(见表5),每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四个主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术进行加权计算。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综合得分,以每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四个主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分越高,则表明该公司的经营业绩越好;得分越低,则表明经营业绩越差。(计算见表5)计算公式:F = (25.112×F1+23.684×F2+21.898

×F3+14.064×F4)/84.758。可以发现:第一,从综合业绩来看,合肥三洋、佛山照明、美的电器、格力电器、雪莱特、青岛海尔等6家公司的综合得分大于0,而海信电器、TCL集团、小天鹅A、美菱电器、深康佳A、四川长虹、澳柯玛等6家公司的综合得分小于0。我们以0为参考基准,综合得分大于0的公司的综合业绩相对好一些,综合得分小于0的相对差一些,依此可对这些公司的综合业绩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第二,从公司的短期偿债因子分析,佛山照明、雪莱特、小天鹅A、青岛海尔的短期偿债值明显高于其他企业,而且在各因子中所占的权重最大,在综合排名中也比较靠前。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分别衡量上市公司在某一时点上偿还即将到期债务和在某一时点上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情况下,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映企业现时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或利益越有保障。因此,短期偿债能力是衡量公司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上述家电行业来说,今后在发展公司的战略上,可以考虑从改善公司的负债比例的角度去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第三,从公司的成长扩张因子分析,格力电器、美的电器、海信电器、青岛海尔的发展值比较高。从以上几家公司也可以看出经营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在总资产扩张能力、股本扩张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同时随着总资产的扩张,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盈利也能够相应的增加。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多少是衡量上市公司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总资产的增长速度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上市公司的成长速度。而企业的扩张能力更是公司发展能力的反映。在现实情况中,上述四只股票从去年到现在是稳中有升的,这也要得益于它们的良好发展能力。因此,为了长远发展,必须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从公司的盈利因子分析,合肥三洋、雪莱特、美的电器、美菱电器的盈利值明显高于其他企业,而相应的这四家公司的综合排名也较靠前。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报酬及利润的潜力和可能性,考量企业的盈利性指标,可以用来反映企业投入各项资本的综合利用效果,从而衡量企业的管理效能与获利水平,盈利性指标是广大投资者尤为关心的指标,同时也最能反映上市公司的形象。而TCL集团和四川长虹等公司在该因子中得分最低,综合排名也是靠后的。由于盈利性指标是广大投资者尤为关心的指标,同时也最能反映上市公司的形象。因此这几家公司应从企业内部着手,进行整改,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的各项经营能力,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第五,从公司的营运因子分析,营运得分最低的公司深康佳A、四川长虹、澳柯玛也是综合排名最低的公司,说明存货周转率低直接影响了企业资金运用的效率和生产经营,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经营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应该有较好的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则说明上市公司的销售能力越强。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上市公司在存货方面的管理能力。存货周转率越快,说明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越快。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应加强资产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提升企业的营运能力。

三、结论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年至2009年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估。从综合分析来看,一些偿债能力不错、效益好、发展能力强,或者个别方面欠缺但其余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企业明显排在前列,如格力电器、雪莱特、青岛海尔等综合得分居前列,但并不是每个因子的得分都居前列。经营业绩的排名也不是由某个或某几个指标就能决定的,而要看企业自身的特点及指标的综合情况。不同的公司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发展扩张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决策者可以根据自己对公司的关注侧重点不同而做出决策,而且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找出公司的相对竞争优势所在,取长补短,发挥企业的优势,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国祥、檀向球、胡穗花:《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及其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9期。

[2]李卫东:《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篇(6)

【关键词】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关键业绩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053-03

【作者简介】余立宣,中央财经大学05级会计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财务管理。(北京100081)

企业业绩评价是现代企业控制体系的三大基石之一,由于业绩评价具有导向性、激励性、考核性和评价性的特征,因此构成了薪酬政策的基础,也影响了分散决策。由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当今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剧烈的市场竞争、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战略管理也成为了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企业战略是一个企业面向未来的、长期的、全局性的谋划,战略管理为企业如何构造一个灵活的组织体系、如何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与其他力量形成战略竞争指明了方向,同时业绩评价体系能够支持企业有效地实现战略管理。因此,如何实现企业战略管理与业绩评价体系有机结合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战略管理与业绩评价体系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这一过程是将企业战略思想具体化的过程。剧烈的市场竞争、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企业管理者站在战略的高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作总体谋划。清晰的战略指明了为实现目标而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计划,为企业和员工指明了方向,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业绩评价体系作为实施战略管理的保证和支持。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通过对企业战略的有效分解,让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在公司既定的战略下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应该如何采取行动确保目标的实现。可见,业绩评价系统是连接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桥梁。一套好的考核体系,应满足三个根本目的:支持战略、激励被考核者、为管理提供信息。因此,这就要求业绩指标体系必须围绕企业战略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设计,也就是说业绩评价指标应当具有内在的联系,是多方面指标构成的统一体。

但是,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有其固有的弊端,缺少与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联系,缺乏知识与智力资本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偏重财务指标评价,忽视非财务指标评价。事实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其固有的优缺点。财务指标是在会计数据的基础上综合地反映公司的业绩,并与营利组织的主要目标直接联系,故容易为公司管理者和股东接受。但是财务指标过于注重历史而且是向后看的,无法及时抓住企业的关键变化,不能发现价值创造的动因,对无形资产例如人力资本的考虑不足等。另外,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是人为而定的,难免使评价结果带有主观性。而非财务指标评价首先具有前瞻性,其次,具有战略性,它从战略的高度评价企业现有的资源,从而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三,非财务指标具有整体性,它立足于企业整体利益,不仅看指标值的高低,更着重考察其是否有助于企业的整体协调发展,避免各部门盲目追求局部利益而牺牲企业整体长期利益的情况。第四。非财务指标受会计政策选择的干扰较少。非财务指标在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行为时会进行直接“描述”,避免了用会计数据“做文章”等干扰。

然而,非财务指标评价也存在着弊端:第一,非财务指标评价与财务业绩之间缺乏确切联系,很难辨认出非财务指标上的改进到底引起利润多大的变化,尤其在短期内利润指标几乎不受影响。第二,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些联系得很紧密,不宜分别确定其重要程度,有些则可能是相互矛盾的。第三,非财务指标的计量单位与财务指标不一致,难以用货币计量,在对企业整体业绩作评价时,需统一单位。

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都是企业总体业绩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下,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变得不适用。指标体系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基础,它构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评价的效果。所以,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企业在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反映企业运行状况。

二、关键业绩指标体系(KPI指标体系)

关键业绩指标体系(KPI)是提升企业业绩水平的战略管理工具,为了更好地衡量企业战略实施的效果,本文将着重介绍战略管理下KPI指标体系的构建。

KPI(Key Performance Index)即企业关键业绩指标,是衡量各级经营管理岗位的工作业绩表现的量化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该岗位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具体体现,其完成情况是进行重要人事决策的基本依据。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确定关键业绩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定的工作目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建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确定KPI一般遵循下面的过程:

首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然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即企业级KPI。

接下来,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级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素(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部门级的KPI,以便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l人员一起再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各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KPI体系建立和测评过程,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指标体系确立之后,还需要设定评价标准。

最后,必须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审核。审核主要是为了确保这些关键绩效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绩

效,而且易于操作。

KPI指标体系不仅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而且兼顾了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同时整个系统在企业内部不同层次上发挥作用,并把不同层次及同一层次不同部门联系在一起。KPI本身不仅传达了结果,也传递了产生结果的过程,由此可见,KPI体系有助于推进企业战略的实施。

三、在战略管理的思想下KPI考核指标的确认标准

为配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一般可以从5个方面思考考核指标体系,即财务、客户、产品、技术和员工队伍。而这5个方面指标将归纳为财务指标、战略牵引指标、人力资源和管理能力指标三个方面。

(一)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指标,由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指标构成。过度举债是形成企业财务失败和危机的“第一杀手”,偿债能力指标是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的首要因素。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获利,而获利的关键是如何合理使用企业的有效资金。企业的资金不是静止的,而是按资金运动规律运动着的,所以,资金运动的速度就成为判断是否合理使用资金的唯一标准。营运能力指标就是用来衡量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财务比率,企业的经营者比较关心此类指标。在企业持续经营的过程中,企业资金长期有效的使用才能保证企业顺利地运营。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的经营者都非常重视和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是企业生存的目的,企业长期盈利能力越强,投资人和债权人将对企业更有信心,企业资金来源也将更广。成长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反映企业未来的市场扩张、规模壮大及利润增长的前景,是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体现。

虽然财务指标有其固有的缺陷,但是企业财务状况仍然是业绩评价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另外,财务指标中也有很多指标是能够反映出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在业绩评价体系中,光有财务指标而没有非财务指标不能够反映出战略管理下的业绩水平,同时,光有非财务指标而没有财务指标会使得业绩评价体系缺少其建立的基础。

(二)战略牵引指标。战略牵引指标是与公司战略定位相关的,反映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战略发展方向的指标,主要体现客户、产品、技术三个方面。

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来源,顾客对企业的印象,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对企业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指标体系中加入顾客评价指标,避免管理者对客户做出虚假的承诺,甚至透支公司的资源,为了个人利益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

企业的战略导向和市场竞争与产品的评价指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如果采用差异化战略,它的有用指标是产品领先,由此公司把自己产品的创新性和行业领先者提供的产品相比较;将产品开发作为指标的企业要求管理者注重那些能预知产品领先的研究和开发活动。业务层次、市场态势能用销售增长之类的财务指标表示。

良好的技术水平能以较高的生产效率生产出质量较高的产品,这样就能因低成本赢得较大的盈利空间,并且因高质量的产品获得顾客的好评,企业的商誉提升了企业价值,为企业的长期利益作了铺垫。一般来说,产出、成本、差异是主要的指标,另外成本削减和存货削减指标能被用来监测企业改善、技术创新方面的指标可用于评价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三)人力资源和管理能力指标。人力资源和管理能力指标是将员工队伍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基层员工,另一部分是公司经营层员工。人力资源的评价是企业战略管理下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具有企业的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员工是企业高素质的员工。员工素质的高低,能否留住高素质员工是企业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之所在。一般通过员工平均文化水平、员工满意度、技能培训等指标来衡量。

管理能力指标是对公司经营者领导能力的综合评价,主要体现为公司经营层队伍指标和领导能力指标。管理是运营公司,企业管理通过控制企业各项行为直接影响企业业绩。企业管理能力主要反映管理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体现管理者对生产者的决策、计划、协调、控制能力等。

从确定KPI的程序我们可知,要在不同的组织层次集成指标。在不同的组织层次确定的关键指标必须与其他层次的关键指标进行集成。管理者给下属订立工作目标的依据来自部门的KPI,上级部门的KPI来自企业级KPI。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职位都是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向去努力。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考虑职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不能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比如,跨部门的指标就不能作为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而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

四、基于财务、战略牵引、人力资源和管理能力三维度的KPI体系设计方法

由上述内容可知,企业可将与公司战略相关的财务、战略牵引、人力资源和管理能力三个评价方面作为三个不同的维度看成KPI的主控因素,然后在每个主控因素之下按照相关方法寻找和设定每一级关键绩效指标和下一级关键绩效指标。

在实践运用中,KPI体系的设计必须要以战略为依据,了解企业的控制重点,将关键绩效指标分为若干层级,给下属订立工作目标的依据来自部门的KPI,上级部门的KPI来自企业级KPI,各层次之间的目标下一层支撑着上一层,层层相保,从而真正形成一个从企业战略角度考虑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五、KPI考核结果的运用

企业管理的关键是要在管理中形成回路,形成反馈机制。业绩管理真正要能在目标达成过程中发挥牵引、激发和导向作用,必须将考核评价的结果与个人的利益挂起钩来,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业绩管理不仅仅包括物质的分配,也包括挑战性工作岗位的分配、职位的晋升等等。从现在的物质分配来看,主要有工资、奖金。在工资方面,要充分让个人的工作能力、考核评价结果成为个人工薪调整的主要因素;奖金根据考核成绩分配。更重要也是更主要的还是要加强工作本身的激励,要不断创造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并将之赋给有创造、有进取心的高绩效员工,让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环节(如培训开发、管理沟通、岗位轮换晋升等等)相互联结、相互促进,给他们创造更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使考核评价真正成为企业组织内部成员价值分配的客观、合理依据。

篇(7)

【摘要】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操纵行为的关注,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入手,在全面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准则质量、加快监管制度的改革、加大外部审计力度诸方面防范和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对策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在世界经济形势持续动荡和全球金融危机恶劣的环境下,社会公众迫切希望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上市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盈余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在规划交易和编制财务报告时,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依照一定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进行管理,致使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行为。其目的是影响以企业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

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市主板公司2007年年报业绩分析》报告显示:主营业务对公司利润的影响程度正在减弱,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与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以及非经常性损益的贡献密切相关。与海外成熟市场的上市公司相比,股票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明显偏高。随着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绩差公司将可以通过债务重组“麻雀变凤凰”。从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报来看,随着成本上升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正高速下降,全部A股可比公司剔除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后利润总额增速下滑。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制约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上市公司仍然可以通过操纵债务重组收益、证券投资的确认时间、公允价值的计量来进行盈余管理。由于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因此,在新的环境形势下规范和引导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上市公司的盈余数字不仅影响其股票价格而且还是许多契约和市场监管的重要参数,各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是盈利还是亏损十分敏感。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泛滥,主要源于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以及所有者与管理者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尤其是作为财务报表中最重要数字的会计盈余来操纵利润。首先,在公司内部,会计盈余是管理层订立薪酬计划和管理决策的基础,经理人员为了政治前途、获取声望、公款消费的机会以及自己免受解聘,利用平滑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使公司的盈利能力趋于预定目标。其次,在资本市场,上市筹资资格直接涉及公司的根本利益,会计盈余在股票计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司为了取得上市资格、提高配股价格以及保住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以及其相关辅助信息进行管理表现得最为突出。最后,在政府监管中,一些监管手段的实施凭借公司的会计盈余,再加上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公司为了逃避行业监管也可能产生盈余管理的行为。比如,利用税法体系的不完善达到避税的目的,将收益均衡化以应对公司财务指标偏离债务条款的趋势等。

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的多视角分析

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管理回报动机、避税动机、债务契约动机等各种利益的驱动而采取盈余管理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对其产生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探析。

(一)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分析

上市公司作为一系列契约的组合体,通过各种各样的契约而进行交易活动。会计盈余作为契约中最为重要的会计信息之一,会计盈余既是公司许多契约订立的基础又是契约执行情况的评估依据。同时,公司不同契约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以及契约本身的刚性和漏洞,再加之委托关系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层具有信息优势,往往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来避免违约和降低交易成本,于是盈余管理成为了管理者将内部信息传递给其他利益关系者的一种工具。

(二)从会计准则设置的角度分析

尽管会计准则是从实务角度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进行约束,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是事前的、直接的和普遍的。但由于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会计准则的制定通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即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也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从而使法定的会计政策在对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报告的编报等方面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再加上会计准则的修订与会计实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因此会计信息提供者在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就可能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准则的漏洞或者尚未规范的空白地带来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评价或其他目标的会计政策,由此导致盈余管理行为的出现。

(三)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分析

在我国证券监管市场的IPO、配股和退市三大制度而形成的刚性约束下,保上市、保配股、保盈利是许多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直接动机。另外,关于公司法、证券法中涉及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度,保护投资者而赋予投资者法律诉讼的权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选择范围等相关法律体系及其执行机制的不健全,也直接降低了公司盈余管理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从而导致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不能得到较好地规范和控制。

(四)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大股东控制下的盈余管理,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了对小股东财富的掠夺,而小股东的投机气氛太浓且普遍存在搭便车心态。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差,甚至有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和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在监督公司经理层财务会计报告生成及其最终披露中不能发挥关键作用。公司缺乏来自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的竞争,管理层薪酬外部竞争优势弱化,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软弱,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也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职能。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五)从外部审计的角度分析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是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的外在约束力量,但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无法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其独立审计也就失去了对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及其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五、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应当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强化外部监督,用理性的态度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一)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优化股权结构,培养机构投资者,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

资本市场上“一股独大”的国有股权“所有者缺位”是上市公司治理不力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国有股减持的同时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形成有监督能力的股东,参与公司的决策并对企业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以控制其盈余管理行为。

2.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促进董事会的有效运行

为了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督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形成对经理层和大股东的制衡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具有财务专长的外部独立董事,同时设立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审计委员会,授权由审计委员会负责外部审计师选聘工作以保持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3.改变经理人薪酬模式,提高公司业绩,建立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应改变经理人薪酬模式,建立以会计信息为依据的短期激励和以企业市场价值为基础的长期激励相结合的薪酬模式,采取年薪制和股票期权之类的激励手段来避免经理人的短期化盈余管理行为。

4.建立经理人市场,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充分激励和约束经理人行为

我国应建立健全全国联网、统一的经理人才市场,加快经理人的职业化,把公司职业经理人交由市场选拔和淘汰,发挥经理人声誉机制的作用。经理人市场可给经理人形成足够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经理人过度盈余管理的发生。

(二)加强会计准则的建设,防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是事前的、直接的和普遍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加强会计准则的建设可以从源头上防范盈余管理。2006年的新准则在扩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以及从“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等弥补了原准则的一些缺陷和漏洞,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止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但在真正执行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可通过研究使用不同的信息披露形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提出公布全面收益表以及改进现有的基本财务报表结构的设想,缩小管理当局通过选择其实现的时间安排和金额分布进行盈余操纵的空间。其次,被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损益仍然不通过收益表而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公司管理层可能通过利用金融工具的分类以及证券投资的确认时间进行利润操纵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则,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再加上管理者的主观因素影响,扩大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面对当前公允价值增加了利润的波动性有可能误导报表使用者的质疑不断,可以通过完善公允价值的规定,改善公允价值准则的框架,减少一些估值技术夸大的影响,以体现在特殊情况下的资产价值。最后,在未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中,应增加准则制定过程中的民主透明程度,发挥会计准则的前瞻性,严格限制可能导致会计信息模糊和失真的处理方法,尽可能缩小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和判断的范围,对上市公司新的经济业务要及时通过修订有关准则解决,避免企业执行会计政策的主观随意性,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加强政策监管,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监管部门应改革现存的依赖单一会计数据的监管政策,防止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下利用“公允价值”调节利润,人为操纵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股票价格,避免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实现其配股或扭亏目的利用各种手段来迎合管制的要求。因此,应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上市公司长短期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如在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济增加值等作为核心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企业盈余管理的有效预警指标,如资产减值、大小非解禁利润影响率等指标。同时监管部门注意制定政策的超前意识并及时根据当前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监管措施,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加大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暴露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以较好地限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具体来讲,应缩小我国证监会审批权力,扩大其监督权力,强化政府对企业会计的监督,充实政府审计、财政监督检查机构,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弱化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直接管理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