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0:38: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也预示着中学地理教学“话语体系”的整体转换。所谓的“深化”建立于第八次地理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是继承性的深化;所谓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转向”,而是在继承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直面课程改革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的调整与提升,是发展性的转换。可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有继承与保留,也有发展与创新。如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热门词汇,教研评课中如果不说出“核心素养”这个词,似乎就意味着跟不上潮流。透过“核心素养”词汇本身,澄清其背后的深层理论结构与意义,避免其沦为“皇帝的新衣”,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前提。从继承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地理教师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C合性
回顾我国地理课程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 “双基”到 “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三维目标”取代“双基”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传统,力图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维度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提出在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的,由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结果等组成的目标陈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受到广大地理教师好评,已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但是“三维目标”有其局限性,缺乏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内在性、整体性、关键性素养的刻画与描述,无法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下综合应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它具有综合性,换言之,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为一体的整体表现。它描述了学生进行地理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品格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描述中采用地理主题+核心素养+表现水平+问题情境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呈现,相较于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核心素养陈述更为综合与完整。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展现了地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贡献与作用,又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地理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学科价值回归。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知识、技能与品格的关系。纯粹的地理知识灌输与训练是无益于核心素养形成的,只有将地理知识融入地理实践中,成为地理探究过程的对象,才能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等注重地理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大概念”
目前确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可以看出,这些组成要素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即学科的“大概念”(big ideas)。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知识更新与发展也随之加快,掌握所有的地理知识变得不可能,也不必需。学生已经通过媒体、家庭以及社会生活获得了大量地理信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超越生活常识的、具有结构性的地理知识,是关于地方与环境的强有力知识,缺乏这些知识的学生将被视为未接受过地理教育[1]。2014年英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就曾提出将地方、空间、环境以及地理工具作为地理课程的“大概念”,并依此统领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如果用语言学习来比喻地理学习,学习单词就像学习地理的事实性知识,而学习语法就像学习地理的“大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概念”,就是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作为“透视镜”与“语法”,去审视与串联整个地理学科内容,并以这些概念为逻辑起点,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内在结构与关联,从而梳理出地理教学逻辑结构,再以教学逻辑结构为指引,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从作为“大概念”的核心素养出发,梳理教学逻辑,再指导教学实践,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可避免由核心素养直接到教学实践,导致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无从下手的局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大概念”,能够帮助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统领全局,进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实践。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既有各自的内涵,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要素两两之间都存在交集,不能绝对分开。从类型上看,“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与作用。从相互关系看,“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利用地理学特有的学科视角去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用联系与区域的视角观察、解释世界。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使用地理技能与方法,动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发展。至于“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两个要素更是联系紧密。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就曾提出“作为地球表面区域科学的地理学”观点,主要强调两个层面,一是“地点和地点之间的差异”以及“毗邻存在事物的空间联系,即地理组合体和地理体系的存在”;二是“结合在同一个地点上的各个不同自然界和各种不同现象的因果联系”,他强调“地理学的本质在于运用这两种观点”[2]。可见,在认识地理问题的过程中,“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具体而言是指核心素养可以分级,具有阶段性、连续性。首先,核心素养可以分级。根据核心素养的维度、表现水平和问题情境,目前为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分为五级水平,随着水平层次的上升,问题的情境越复杂,对核心素养具体维度的表现水平要求也越高。从课程结构看,水平1~2级对应必修模块,水平3~4级对应选修模块Ⅰ,水平4~5级对应选修模块Ⅱ。从评价层次看,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达到2级水平,高考则要求达到4级水平。其次,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学习能力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这就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阶段性是指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与其学习能力相匹配的素养教育,具体到地理学科,从高一到高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要求是逐渐递进的,如高一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要求是学生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随着地理学习的深入,则要求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并能结合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连续性是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段上是一个整体,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及核心素养的前后衔接,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后天性
“素养”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学习环境下获得的,具有后天性,并非先天具备的心理特征,而且素养的习得过程持续终身。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非“天生”,并且不是“全面”的地理素养,而是地理素养中作为“关键少数”的、最为“核心”的素养。这些后天习得的素养能使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下,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时做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与行动[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后天性是核心素养可教育、可习得的基础,认识这一基础对核心素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地理实践活动的M织,规避直接的、灌输式的“知识倾销”带给学生素养的损伤。其次,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某种程度上,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更容易被认同,是因为素质教育包括先天遗传性与非教育的因素,素养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学生的地理素养都能靠有利的地理教育获得,学生个体间不存在先天性地理素养的差异。但同时,学生的素养习得水平却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在平等基础上,考虑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
总之,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出推动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素养本位”时代,是在十多年地理课程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话语的转换,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最为重要的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应然”走向“实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Lambert D. Reviewing the case for geography, and the ‘knowledge turn’ in the English National Curriculum[J]. Curriculum Journal, 2011, 22(2): 243-264.
其中,人地观念属于基本价值观,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属于基本思想和方法,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与规律,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
地理课程的开发应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轴,围绕达成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选择课程内容。从地理学科层面、社会需求层面、学生发展层面,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师生感兴趣的问题,善用地方自然现象与自然环境,配合地方特色民俗等人文现象和人文环境,以地理学科知识与地理学科概念为主题,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
在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地理必修3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背景下,运用到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
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在课程标准中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突出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及方法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因此,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首先,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域认知能力作为前提而展开,学生需要掌握目标区域的区域基本知识;其次,教学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案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提取相关的地理原理,进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该区域的现象、原理加以分析、论证,这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体现;最后,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完善学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以下是具体课例。
一、审视地理图片,突出区域认知素养
课程开始先以“法国政区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的经纬度位置”“马赛景观图”“薰衣草农田景观图”。再以“法国地形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普罗旺斯的罗讷河谷、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最后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特征。
这样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知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既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欲望,引出新课,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探究现象背后成因,引导学生提取原理
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图片,完成如下问题:(1)简述阿尔卑斯山的成因。(2)简述罗讷河谷较附近地区地势低的原因。(3)分析普罗旺斯地区地势起伏较大的主要原因。
像这样通过设问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及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可以利用在高一已掌握的自然原理完成对普罗旺斯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通过(1)(2)的设问,提醒学生要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可以加深相关区域在学习者脑中的知识结构。
三、建立“常规+特殊”模型,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内容广阔,既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又包括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学生面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就要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和预测,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而地理问题往往虽然符合宏观上的规律原理,但具体到实际区域,又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如城市一般在平原选址,但赤道附近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这就要求我们先建立符合宏观规律原理的常规模型,同时针对不同特点的区域还要建立有针对性的特殊模型。
如本节课中,在学生描述了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后,笔者向学生展示普罗旺斯首府马赛的气温降水资料,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解释其主要成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之后再给出一段气候材料:“普罗旺斯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温和,每年日照达到300天以上。”进而提出问题:普罗旺斯地区为何全年光照时间长?
这里强调学生在掌握地中海气候成因这一常规模型后,还要结合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建立特殊模型:普罗旺斯西部有中央高原阻挡,冬季西风难以深入,水汽输送困难,降水较少。建立这样“常规+特殊”的模型,可以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一种质的飞跃。
四、设计观察活动,培养地理实践素养
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地理实践积极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学会用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念、方法,去观察、分析、解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知识和经验,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成长。因此,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笔者要求学生自己种植一盆薰衣草,并记录下薰衣草不同时期的需水量、适宜的气温、对光照的要求等。课堂上,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薰衣草的生长习性,并将其与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等进行印证。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区域的自然要素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最后,在此基础上请同学总结出普罗旺斯地区薰衣草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五、通过问题引领,习得人地观念素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设问,以此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让学生学会以此去审视各项人类活动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达到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如本节课在分析完自然条件后,给出材料:普罗旺斯薰衣草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截至2014年,薰衣草和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当地农业有着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农产品加工业发达等特点,生产资料上呈现土地集中制,农场规模大。但过去一段时间内,农民多采用传统工艺,产品单一,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利润逐年减少。近年来,学者发现一套“创意农业”开发模式(见下页图)。这是一种全产业链的开发模式:在花期,进行景观打造,举办花节,同时生产薰衣草蜂蜜;薰衣草收获后,制成干花,用于生活用品的开发,或者进一步提炼成精油;最后依托品牌营销,发展产品深加工,打造高端品牌,如化妆品、保健品等。同时政府加大推广智能农业,完善各个景点的公交、民宿系统。很快,普罗旺斯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1)阐述普罗旺斯薰衣草农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2)概括普罗旺斯挽救薰衣草产业的措施。
通过上述两个问题,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课程最后,笔者给出“新疆伊犁准备开发3万多亩薰衣草打造国际旅游谷”的新闻,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辩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新疆伊犁打造国际旅游谷的行为是否正确”。正方:此种行为正确;反方:此种行为不正确。
以辩论赛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有利于学生自觉认识地理现象和判断社会问题,思考当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六、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纲,突出过程性评价
党的十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全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总结、反思、调研的充分酝酿中呼之欲来,地理核心素养成为本次高中地理课标修订的主线。古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笔者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为例,反思进入课改后这几年的日常工作,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成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
一、借课改东风,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在课改伊始,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到先期进行课改的学校学习,向专家讨教、与同行交流,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流程:对于教师来说,首先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和信息,组织教师做好充分的研讨,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并撰写出相应的教案,然后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我们拟定的系列题目,如,呼唤自行车的回归、绿色能源距我们有多远、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友谊大街与中山路口处交通问题报告、关于我市市民祭奠方式和祭奠观念的调查报告及改革对策等。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我们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既不脱离课本,又能从家乡的实际问题出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生则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完成相关调查、实验、参观、采访,最后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布置的时间段多是寒暑假或其他节假日,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时间,报告要上交纸质版和电子版,以供教师审阅评分及学校存档。最后,我们还把部分研究性学习报告编辑成册,这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
二、转变学习方式,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一句名言说:“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这句话足够引起每个教育者的反思: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组成。地理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本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从完成的主题看,包含自然、资源、环境、人口等内容,利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从完成的过程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从完成的效果看,不仅提升了思维品质,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升华了友谊。这些将会影响其终身,是教育留给他们一生的财富!
三、且行且思,才能渐行渐远
回顾课改以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师生有改变、有收获,但也有一丝隐忧萦绕在我们心头:看学生交上来的文章,里面经常充斥着下载、节选的内容,鲜有敏锐的视角、独立的思考、基于实际的调查。我们教师也由一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从一开始的积极准备到现在各方面的“心照不宣”,积累了很多,但大部分是程式化的东西。我不禁在想:这是课改的真正目的吗?是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吗?而且类似的情况并不是某个学校某类课程的个别现象,有些学校上报的校本研修课程有几十门甚至几百门,有课表、精彩课例、课程实施规划,甚至有编制的教材,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落实、没有坚持,只是停留在对上级的汇报中。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校的一切活动以升学率为最高目标,对其他的内容压缩时间,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复习备考。基于此,几乎每一位同学的各种研修成绩都能达到合格,在自己的学业档案中都记下了该有的学分。一位非常知名的校长在课改研讨大会上曾经说过“无论怎么改,只要有高考,我们就不怕”,这句话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也是对出现这些怪现象的最直接解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操作中出现的乱象离不开制度的规范,我省最新出台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确保程序严格、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可信”。高考制度的改革已蓄势待发,综合素质评价会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这些变革必然会扭转上述现象,对学校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前行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有顶层设计的宏伟蓝图,有逐渐完善的监督管理,又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向我一步步走来!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宣传要广泛深入
高中政治内容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泛,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良好载体,既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关键品质的形成。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从教师这个引导者入手,只有教师具备人文素养培养的意识,才能更好地传达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当然教师个人的力量有限,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的形式,将这种思想用文字宣传到每个学生以及每个学生家长身上,要让大家都意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与意义。通过举例来讲述缺乏人文素养会导致的问题与弊端,让大家都意识到人文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
二、要善于做学习型教师
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在政治课堂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外,还要有意识地学习吸收多方面的人文学科知识。例如,历史学、地理学、语文学等方面。只有知识的不断积累,教师的视野才能具备宽度与广度,同时经常关注社会问题,把握时代脉搏,将知识面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学得更深入,解读也更深刻。只有教师的文化素养足够丰富,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所以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相当重要,只有具备这种素养的园丁,才能让花朵更好地绽放成长。只有教师的不断提高与积累,才能带动学生一起提升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推动新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该积极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活动,从而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许多教师习惯了整体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方法单一,课堂沉闷,教师一味地理论知识灌输,外加应试模拟测验,导致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要在题海遨游,只能没有目的地强行记忆知识点考点等。知识都无法充分解读,就更别谈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了,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低,主动性与学习欲望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我们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政治课堂不再枯燥沉闷。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引导方法,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热点新闻,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通过设疑的形式,让大家一同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政治知识,对一些事物做出合理判断,从人性、理性、道德、法律等多个方面的探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播放热点新闻、真实故事演绎、议题辩论大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亲身参与、问题讨论、观点论述,让学生彻底融入学习氛围,教师在恰当时机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并给予鼓励和评价,从而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自主学习探究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