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0:38: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生物学科的认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68
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主要依靠生物教师的课堂讲解,初中阶段所学的生物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对生物要素的认识层面,而缺乏对生物过程的分析和生物变化的思考。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依托于初中阶段掌握的基础生物知识和生物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教师课堂趣味教学的引导下进行主动探究,从而提高生物学科的成绩,提升生物学科的综合修养,为今后的生物专业学习以及生物常识判断和应用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案例,笔者认为,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
高中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课本知识时,为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往往需要注重对课本内容的选择和内容的丰富多样。一般情况下,高中阶段的生物教材内容多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为了刺激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参与,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多种生物现象和资料完善课堂教学。
首先,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继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一般来说,为了直接刺激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选取与课本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鼓励学生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和解读此类现象或事件背后隐藏的生物原理。学生们在生物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一方面加深了对典型事件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能够在自我解读中深刻理解生物知识。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教授学生基因等相关知识点时,就可以引用家庭的树结构现象,引导学生们了解不同染色体之间的特点,进而思考引发基因突变的原因。
其次,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还可以借助资料和习题,丰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这种层面的生物课堂教学是对前一层面教学的深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化他们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知识的辨别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关注度,既可以表现在生物学科的新课教授中,又可以表现在对生物知识的应用和思考中,学生们能够在思考和应用中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问题成功解答后的。上述两种从多样内容上进行的课堂教学,是激化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兴趣的本质所在,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高中生双方之间的有力配合,从而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形式趣味化
在完善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高中生物教师往往还需要紧跟现代教学的潮流,引用多种新颖科学化的教学形式,吸引高中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继而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以积极轻松的教学态度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考虑到生物学科知识中对图文的要求性比较高,生物教师可以选取图文的教学形式,为学生们呈现直观的生物图片,刺激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图文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点的串接和连接性学习。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往往会比简单的课堂口头讲解更为直观,有冲击力,能调动学生们在图片中发现生物知识,在简单直观中感受生物学习的乐趣。例如,生物教师在教授细胞等知识点时,就可以以图文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解细胞中的各个部分,以点线面的形式全方位的为学生们展现细胞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生物学习的乐趣,丰富学生的眼界。
其次,高中生物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为学生们呈现立体的视频讲学。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极大调动班级上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且还能够拓展学生对生物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而生物教师在选择视频教学时,通常需要考虑到视频的时限以及视频内容的难易度,尽可能地保证班级上大多数同学的理解水平。同时,学生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其他领域的知识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串接性,继而以饱满的热情探究其中蕴含的深意,这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意料之中,也是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拔高和探究。
三、教学实践自主化
高中生物教师除了在内容和形式层面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外,往往还可以在实践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继而在课堂和课下实践中学习到丰富的生物知识,感受生物知识探究的乐趣和魅力。具体来看,生物教学实践的自主化,表现在课堂实践展现和课下实践活动两个方面。
首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知识的兴趣,生物教师往往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们走上讲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生物实践成果。这种实践展现既可以包括相关生物体的展示,也可以包括生物实践过程和经验的分享,一方面是对学生生物学习和探究的督促,提升他们生物学习和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体会生物学科实践的乐趣和多样性。
关键词:生物学科;科学知识;人文情感
一、生物学科教学理念
对于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本文仅讨论高中生物学科的内容,而教学过程与内容紧密相联,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归结为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学生。
总结为两点,即全面性和灵活性,即指生物学知识的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而且要着眼于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并且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即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就这一点来说,它既是教学理念,也是教学目标更是生物学科的一个性质特点。所谓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倡导探究性学习。
这也是生物学科知识最具特色的性质之一。生物隶属于科学领域,而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莫过于不断的探究。探究性学习是旨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家的探究思维及方法,力图改变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方式。
4.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对于长久以来学生所学不能应用于生活实际,生物教学内容中便加入了很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原理,将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搬到课堂上来,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生物学科知识的性质
生物学科知识的内容范围很宽广,相应具备的性质也是很丰富的。本文仅对其特殊的性质,即区别于其他学科知识的特点做相应的具体阐述。将其归结为以下四个主要的性质,即生命性、科学性、实验性、先进性。
1.生命性。
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将生命现象、生命特征、生命规律等内容进行选择,面向不同阶段的学生,以适应其年龄和心理特征的表述方式,将这些学科知识呈现给学生,这是生物学科生命性最表面也是最直观的体现。其次,生物学科涵盖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的相关知识;层次上,生物学科由大分子物质、细胞谈起,在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每个角度都为学生开设了探索生命世界的窗口;从知识类型上讲,生物学科既有简单易懂、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陈述性知识,又有需要动手亲自操作才能掌握的程序性知识,还有透过现象看的本质、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逻辑性知识。最后,学生只有对生物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对生命有全面的认识,才可能体会到生物学科中生命性的存在。而这一性质也恰恰体现了课程理念所提出“面向全体学生”。
2.科学性。
这一性质的最大体现就是理念的阐述,即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我们要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通过科学技术和过程来实现科学素养的提升。如在讲授科学探索这一主题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的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生物。在讲到细胞结构时,也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仪器(显微镜)去观察。而这些教学内容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在生物课程中参与解决现实世界的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知识和技术,到了日常生活中,他们便能够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去解决问题。而且,通过生物学科科学性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科学过程,锻炼使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并最终养成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习惯,成为真正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这一点性质正是对“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这一课程理念的映证。
3.实验性。
自然科学是在科学的实验中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因此也都具备了实验性。具体来说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体现的。首先,实验知识的可操作性。通过生物实验操作,使教学内容立体化,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其次,实验知识的主动参与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亲力亲为,掌握的知识都是主动获取,这样获得的知识必然更加牢固。另外,实验知识的全面性。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实验知识的精神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还应该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实验精神,即严谨态度,屡败屡战意志品质,还有与人相处、共同实验时所必备的合作精神。如在讲授绿色植物的一生时,就需要学生不仅能理解理论知识,更要通过亲自栽培绿色植物的实验来体验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样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一性质也是对“倡导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最佳证明。
4.先进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学科。学生学习生物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因此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更新与生物学知识内容的联系就更为紧密。一些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也预示着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要不断的更新与改革。如在介绍基因时,就要向学生们展示更多的基因技术所带来成果;在讲授人的生殖发育时,也可以为学生介绍试管婴儿的诞生与发展历史。更多的将现代科技、社会和知识联系起来是生物学科知识最大也是最突出的特点,这一点也是由课程理念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所决定的。
三、结论
综合全文的论述,根据课标所提出教学理念分析得出生物学科知识的生命性、科学性、实验性、先进性的四大性质。而在生物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先熟悉学科知识的性质及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授课形式及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姚芳儒 马俊丽 史立平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27.
[2]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61-74.
[3]林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生物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29.
[4]林国栋.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68-74.
关键词:探究热情;教师情感;电子白板;探究实验;巧妙提问
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快乐探究的基础上,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互相作用的结果。现代教学更加重视情感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新课改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倡导快乐教学、趣味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也要摆正素质教育下生物学科的地位与关系,改变机械而单调的理论灌输,要善于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快乐课堂,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让学生信心满满、快乐满满。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饱满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呢?
一、用教师的热情换来学生的热情
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想让学生对生物学科充满激情,首先就要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学生只有喜爱教师,才能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上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树立,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对生物倾注热情,以对学生之爱,对学科之爱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对学科的热爱。
(一)对学生要面带微笑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要将学生当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不是机械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只有尊重学生不同的心理、情感与学习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尊重与热爱,才能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学生才能愿意接近教师,他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与目光集中到生物学科上来。
(二)对学科要充满感情
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必须要热爱生命科学,要有一颗不断钻研、不断进取的心。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在线培训等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要能够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小天地来带领学生走进生物学科的大世界。教师只有对生物学科充满感情,热爱学科,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生物学科的魅力,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这样才能换来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
二、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吸引学生注意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科技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不同于单调而枯燥的传统黑板教学,也不同于高度程序化的传统课件教学,而是继承了传统黑板教学与课件教学的双重优势,更具互动性与有效性,是推动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将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于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利用其讲解标注功能、绘图功能、遮屏功能、聚光灯功能、放大功能、录音录屏功能以及实物投影功能等,可以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学界面,带学生走进奇妙而丰富的生命殿堂,可以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热情,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这正是新课改下推动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如在学习“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一内容时,为了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事物上,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将呼吸系统结构图直观而形象地展现于白板之上,带给学生一个全面而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依次显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这样逐一显示,就可以让学生对呼吸系统结构的认识更为直观、更为深刻。而这正是传统的挂图教学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三、用生动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研究方法,可以说实验让生物探究变得更加精彩、更加生动。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无视实验,认为实验在整个生物教学中是可有可无的,教师以讲实验代替了做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都很少,更不要说学生的动手实验,这样的教学只会陷入机械的灌输中,教学枯燥无味,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而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也只能处于肤浅而机械的记忆层次,一知半解。初中生只有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实验才会更感兴趣。为此教师要重视实验,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以直观的实验操作、生动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当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也不能无序展开、放任自流,而是要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性,注重实验方法的传授,这样才能发挥实验的桥梁功效,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深刻理解与掌握抽象深奥的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这一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打开生命科学的大门,走进生物科学的殿堂。
四、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正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我们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把握好问题的难度,这样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制造悬念,引发冲突,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进而使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一)问得好
即问题本身要具有探索价值,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处,让学生的探究更有激情与动力。问题本身的设计除了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更为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果子。
(二)问得巧
即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如果不分主次、轻重地随意提问,只能让问题成为学生的负担,学生疲于应付,怠于思考,这样就失去了提问的功效,甚至会让学生对生物学科失去兴趣,更谈不上探究热情。教师要在学生思维困惑时、理解肤浅时巧妙地提出问题,以问题来打开思维的闸门,启迪学生思维,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三)问得奇
即要注重问题的呈现方式,如果只是单一的提问形式,教学枯燥,无法激起学生探究的激情。教师要注重提问形式的多样化,如可以寓问题于生动故事、趣味游戏中,可以以学生所喜爱的多媒体来呈现,这样的问题更加丰富,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作者:孙一芬 单位:河北省青县流河中学
参考文献:
[1]郭秀芝.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一、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基本认识
1。从生物学这一学科的知识结构来看生物学核心概念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结构,任何一个与该学科有内在联系的事实、论据和概念都能不断的被纳入一个不断发展的结构之中,这种基本结构就是需要掌握的科学因素,要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如果要了解生物学的基本结构,我们就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生物学概念”,生物学概念就是在众多的生物学事实的基础之上归纳、推理出来的基本结论,包括一些基本的原理、规律和理论等基本知识,它区别于日常用语中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概念等同于一个词语或者术语来对待。概念是建立在很多的事实感知基础上的,需要众多的事实来支撑,它还是知识的细胞。同一个生物学概念可以用不同的生物学事实来阐述和支撑,不同版本的教材可以用生物学核心概念统一起来,把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教学作为重点,学生才能真正的掌握生物学理论,而不是引导学生对“生物学事实”的死记硬背,从而达到真正提高生物学素养的目的。
2。什么是生物学核心概念
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位于学科的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以外的迁移价值和持久价值的概念性原理、知识规律和方法。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生物学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能是核心概念,而对于生物学专家来说可能就不是核心概念,不同的学段的生物学核心概念是不同的。我们可以理解为生物学核心概念实际上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形成关于生命本质正确的看法和认识。
二、怎样甄别生物学核心概念
一般状况下,生物学核心概念的认识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生物学素养,那么怎样在繁多的生物学概念中甄别生物学核心概念呢?
1。生物学核心概念是构成学科基本框架的概念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现象的科学,在这门最基本的自然科学中,离不开对事物和现象过细的具体的分析。核心概念可以揭示科学事物的本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还能够把过细的描述和具体分析的细节片断融入到广阔的、有逻辑内聚力的结构之中,在这样的结构里,生物学的信息片断的内在联系就被凸显出来。所以,我们在生物学中要善于建构信息片断的知识结构,并纳入到整个信息结构中去,知识结构之间的节点就是核心概念,因此,核心概念构成了生物学科的基本框架。生物学事实是层出不穷、多种多样的,它是建立生物学概念的基础,生物学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生物学科的基本的结构,而核心概念位于学科知识结构中一般概念的上层,成为核心聚合器,聚合着学科的一般概念,这种聚合不是对一般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对生物学概念的一种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往往具有迁移应用的价值。通过核心概念的迁移应用就可以解决事实性的问题,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生物学的负担,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核心概念具有统摄一般概念和事实性知识的作用,因为核心概念超越于具体的、事实性的知识。
2。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具有文件夹功能的概念
我们如果能够提炼单元的核心概念,并把它们组合成能够反映生物科学基本面貌的核心概念体系,在围绕体系选择内容,淡化一些与该体系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这样选择出来的很少的知识,比课程中庞杂的重视更具有学科教育功能。
3。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具有统摄思维功能的概念
核心概念的梳理和提炼需要按照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把一些零散的知识条理化、整体化,建构起条理分明、脉络清晰,相互联系的内在体系。这样一个具有逻辑内聚力的体系在建构的过程中需要整体思维的把握。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对同一类生物学问题本质特征的基本的概括,例如:“生命有机体维持其生命活动需要不断地摄取能量”这一核心概念,就是在分析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概括出来的这一本质的认识,从分析环境和生物体的关系开始,发现了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生物体和它周围的环境不断的进行着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交换,一些物质在被生物体吸收以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最后成为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被排出体外。在整个代谢过程中,生物体内的能量被不断的转化,能量的每一次转化都会失去一些可用的自由能,因此,生物体必须从外界不断的摄取自由能来补充自身的能量,以此保持自身生命性能的稳定。理解“生命有机体维持其生命活动需要不断地摄取能量”这一核心概念的本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系统。由此可见,核心概念不同于一般的概念,核心概念可以统摄一般的概念,可以揭示学科知识的本质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统一整合学科知识的功能。
4。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具有迁移价值的概念
科学的其它的领域和生物学领域一样,都具有反映事物规律和本质联系的核心概念,对于学科的核心概念的理解把握可以迁移到其它的领域,这样,学习者和研究者就会从整体上用发展的和本质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1提高教育高层对生物学科的认知和教育重视程度
生物学科是新世纪科学应用领域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变民生、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学科教育不仅能够为学生将来从事生物科研培养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打下勤思考、多动手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为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因此,无论是中学教学的上级主管部门,还是主抓教学的实施单位,都应该对生物学科进行重新定位和审视。中学生物教育虽然不在教育主干课系列,但就生物课本身的教学意义来讲,它比其它学科更为重要。中学领导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把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生物教育的重要意义,彻底转变中学生物教育边缘化的局面。教育高层和生物教学参与者应多参加全国性或地方性的生物知识讲座、生物实践性竞赛、生物生活化应用展等,使其对生物学科的最新发展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同时对现代生物科研应用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只有教育高层提高了重视,农村中学生物教育在软硬件方面才有机会得到改善。
2实施生物教师可进修工程和外援支教工程
农村地理、生活和教学等条件对于引进专业生物教师来讲具有客观局限性,这就需要对现有的兼职生物教师提高重视程度,注重他们生物教学素质的提升。开展生物教师可进修工程和外援支教工程对提高教师生物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十分有必要。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牵头,以高校、高职等学校机构为主体,建立农村生物教师的对口持续性生物进修教育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在根据农村中学所处地理位置和相对较为便捷的培养机构基础上,建立合适的生物教师进修基地,这不仅利于改善生物教师生物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生物教师了解生物学科最近发展和生物教育最新动态;外援支教工程主要是建立高校对口农村中学帮扶教学工程,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层面的支持。建立以学生实习和教师社会实践为形式的义务支教机制,可以解决农村生物教育师资相对不足的状况,同时对农村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学科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3以农村资源为基础构建实验自助教育体系
生物教育以实验操作为基础,但农村生物实验硬件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因此需要挖掘一种形式来弥补这种教学不足。农村中学有自己的农村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包含自然,更包含生活。对于生物课程中缺乏实验认知的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开展生物学习和认知,也可以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组织学生去野外获取自然生物制作生物标本供以后教学使用。对于必要性的生物实验,学校条件不能满足的,教师可以自己尝试组建教学设备,一方面通过简单的生活设备来组建实验仪器,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学生从家中带来与教学实验相关的一些设备,通过科学的方法组建简易的实验装备来开展教学,一旦教学任务完成,学生不需要带走的可以留今后教学使用。这样就形成了以农村为基础的生物实验教育自助体系,虽然不能彻底解决生物教育硬件不足带来的问题,但在短期内通过自助动手解决生物实验问题对提高学生动手积极性、探索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的重视程度
生物教学面对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如果不重视生物课,那么整个生物教育体系就缺乏了对象性。对当前学生不重视生物课的现象要深入了解原因,及时采取多手段措施改变这一现状。学生对生物课不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学手段、方法陈旧,二是升学压力过大。针对这两方面的原因,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首先教师自己要摆正态度,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落实生物教育,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针对学生的特点构建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以兴趣引导为主要手段,拉近学生和生物的距离。学生对生物学科不重视,专注升学是一种短视行为,教师要通过广泛形式讲解生物学科最新的应用知识,使学生明白生物课在短期升学上虽然起不到主要作用,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生物学科十分有必要学习,如果现在不重视,将来就很难融入到生物科研和应用领域。
5结语
一直以来,生物学科在学校被视作小学科,学生对待生物的学习并不像对待其它学科那样重视,以至于生物学科的价值无法真正凸显出来。其实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具体落实生物生活化教学,做到生物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学到生物课本知识的同时,又积累了对生活的体验。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思考;探析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医疗、环保和经济等方面尤为突出。新课标倡导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和理论解决具体与生物学相关的日常活动。众所周知,理论要联系实际。如果高中生物教学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单纯学习理论而脱离生活的话,那将是教育的失败。不仅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还会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本身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认识。也就是说,学生都不知道学习生物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那么生物学的价值何在。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校和教师已经逐步认识到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使命和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展开了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操作和应用。下面笔者针对高中生物课堂,谈一下对实施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浅显思考和分析。
1何为生物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或者定义,但是教师对于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理解大致是共性的。简单的说就是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生物知识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这三个方面渗透生活化,实现生物理论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
2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2.1主体性原则:
传统教学中,生物教师课堂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今,教师要打破这个观念,改变思维模式,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的实现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平等与自由,进而学生在课堂上会极为活跃、各抒已见、学习想法充分表达和释放。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内容还要尽量保持与生活息息相关。
2.2生活性原则: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人类学习的大舞台,所以生物教学必须遵循生活性原则。教师在教材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指导上应该牢牢贴近生活,学生在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一旦教师所讲解的生物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感悟贴合,学生的情绪就会被感染,思维立刻活跃起来,因为所讲知识是学生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所以学习效果势必加强。
2.3实践性原则:
生物教学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生物知识,学生通过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更应该有效的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找到与生物有关的特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发现线索和答案。教师也要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有关素材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这样学生会增加学科兴趣,并能在探寻生物知识和解决生物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求知欲望,感受生物带来的乐趣。
2.4实用性原则:
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使用并不是单纯的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易于理解的目的。生物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和作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发挥自身效应。生物化教学也是如此,它的意义在于将生物科学的理论付之于实践中来,发挥科学的应有作用。
3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3.1课堂导入要贴近生活化:
言简意赅的课堂导入可以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教师可以用与生活相关的一个实验或者一个实际现象的具体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3.2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贴近生活:
每个学生都又自己的生活体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利用与生活体验有关的生物资源进行教学。这样对于学生的理解有利好作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对知识的感悟也会加深。学生会逐渐重视生物知识的学习,用以解决与生活相关的生物现象和生物困惑。
3.3作业布置更要贴近生活:
教师在布置作业习题时要打破以往模式,即为了成绩和考试的习题。而应该多从实际生活出发,既能体现生物价值又能巩固知识的角度布置作业。学生在作业中发现生活的相关问题后,会主动探寻问题的来源,思索问题的成因,进而努力想到解决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和积极的动手动脑能力,又能合理地利用生物知识探寻生活问题。
4对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4.1生物教师要做到对生活化教学的深入理解和重视。
通过学习国内外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成果,加强自身的生活化理论修养,还可以通过书籍和互联网探索生活化教学的科研和著作,并结合学校教学环境和学生自主生活体验,构思特色的生活化教学实践。
4.2教师要多和学生探讨与生物相关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物学科辩论赛或者生物视频教学等模式加强与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沟通和讨论。学生有些生活经验往往是教师不具备的,而且见解也会新颖独到,交流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提高进步的过程。师生之间互相弥补,取长补短,对生物教学的创新启发帮助很大。
4.3针对性开展生物生活化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就是实践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生活的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生物学科的价值,从活动中吸取经验,对生物教学起到支撑作用。
总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标下的重要课题,它事关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和专注,更对加强学生理解和体验生活的意义产生深远影响,最终提高学生利用现有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姚玉娟 单位:农安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赵亚娜.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活化教学资源与高中生物课堂整合[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10.7(10):95.
/
关键词 学科思想 学科方法 教育价值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 Q-49 文献标识码 E
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基因工程、生物芯片、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其中所蕴含的生物科学思想、原理和方法,正在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变革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科思想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未来知识储存和能力发挥的状况,对提升生物课程的教育价值有一定意义。
1 生物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的教育价值
1.1 生物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的思辨
生物学科思想是人们对生命科学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而生物学科方法是在解决生物学科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手段和途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物学思想是生物学方法的理论基础,生物学方法是实施有关生物学思想的技术手段。运用学科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飞跃,从而上升为学科思想;而生物学科思想是生物学知识的精华,又反过来对学科方法起着指导作用,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本质提供了优化的途径。
1.2 生物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的教育价值
长期以来,生物学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对生物学概念和定律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不够,更忽视了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思考知识背后的思想和方法,因此学生所学的知识很难在不同情境中灵活地迁移,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学科思想相对于零散的知识点而言,更易内化为人的主观认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以大量的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在认同和理解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形成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对生命本质认识的敏锐性和准确性,对学科思维的形成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 生物学科思想的内涵
生物学科思想指那些对学科学习最具影响力的观念、思想和见解,它们内隐并不外显,积淀在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讲解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挖掘这些思想内涵,并将其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并获得认同。这也是教师引导水平与课堂智慧的体现。
2.1 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在生物学中包涵着许多自然辩证法思想,其核心就是对立统一的思想,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许多矛盾的运动,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遗传与变异、生物适应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等。这些都表现出对立统一的关系。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而生命繁衍过程中的遗传和变异,在维持物种稳定性的基础上发展生物的多样性,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
生命运动的基础是生物体内物质的化学变化,生命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地运用物理和化学手段来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恰恰基于世界的物质观,因为细胞和组织都是物质的、运动的。
从病毒、细菌、植物、动物直至人类,生物世界尽管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但不同的生物却高度统一,其最基本的组成物质都是核酸和蛋白质,并且无论生物的进化位置如何,几乎都在遗传表达中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向学生展示在分子进化上所体现的“大一统”的格局,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客观而理性地看待生物的适应性与多样性。
2.2 自组织与非因果决定性思想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曾在《生命是什么》中指出:“用经典物理学和化学去描述生命现象是不可能的,经典物理学中一种原因只能产生一种结果的机械决定论模式并不适应生命世界。”
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特性是开放性和自组织,即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通过自身的演化而形成的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系统,但这种稳定不是封闭系统中的平衡,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复杂的生命系统在与环境共同作用的过程中,既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可预测的“变数”。例如传统遗传学认为一种性状由一对基因决定,二者之间有决定性的因果关系,但是,这种简单的模式不利于了解生物大多数复杂的性状,许多性状由多对基因控制,它们控制着生物体内成千上万的化学反应,同时反应的产物又会反作用于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的传递并不简单地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这种基因与环境之间高度复杂的交互作用决定某种性状出现的倾向性和易感性,并非因果关系。生命运动的每一个过程都有非常多的发展方向,生物体内中某个微小的变化就可能改变这个系统的演化方向,正是因为生命系统具有混沌和非线性的特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往往并不遵循因果决定原则,大都表现为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这种概率性源于生物的个体差异和随机性,与机械运动有着明显的不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自组织与非因果决定性思想,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观来认识生命运动的不确定性,用多元、理性和宽容的观点来看待生命科学的发展。
2.3 信息流思想
生命系统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掌握生命活动的规律,不仅要研究生命活动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还要研究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作用。生命活动中的许多过程,如生长发育繁衍过程、免疫反应以及生态平衡等,虽然外部表现为物质或能量的变化,但本质都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生命活动的信息流主要包括遗传信息流、生命活动信息流与生态系统信息流。遗传信息流即“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该过程指导着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一系列变化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生命活动的信息流即生物体的应激调节,通过特定细胞释放的激素、乙酰胆碱等化学信号分子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启动靶细胞一系列生化反应,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生态系统信息流指生态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生物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等调节生物的种内与种间关系,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从信息论的视角认识生命现象,有利于使学生认识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使他们形成一个较全面的动态平衡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生产生活实践中相关原理的运用。
2.4 生物演化思想
生物进化是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高中生物教材中不仅有专门的章节表述(人教社必修2的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而且整个教材不管是内容编排还是知识结构上,都折射出进化的思想。
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变异、选择和适应贯穿在任何一个物种的演化过程中,这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由于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与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几乎无限的多样性,另外由于性别、年龄、免疫系统以及在开放系统中所收集到的信息不同,有性生殖的种群中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再比如高等生物每105~108个生殖细胞才有一个发生基因突变,但在拥有大量个体的群体中就足以提供丰富的变异来源,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大量的选择材料,生物圈就在这样的物种演变中维持着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进化的观点,可帮助学生认识到生物进化是物种演变而非物种进步,因此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众多物种的一个分支,人类的行为作为自组织系统的一个部分也将影响自然界中物种的演变,从而最终改变人类自己。
3 生物学科方法示例
认识生命现象,探究生命活动本质的过程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一般科学方法和具体科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包括观察、调查、分类、实验、分析等。具体科学方法指控制变量法、假说演绎法、模型构建法等。生命科学的研究往往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据来支持某个生物学的观点,图1以实验探究为例说明生命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
实验探究是针对研究目的,在人为控制条件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或处理后,观测所产生效应的研究方法。该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等(图1)。
案例: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步骤一: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汽车尾气及工厂排放出的废气使空气中聚集大量的铅尘,铅尘悬浮物离地面大约0.8 m,因此铅会轻易地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儿童体内;另外儿童喜食的膨化食品、经常用的蜡笔、铅笔和一些色彩特别鲜艳的图书、餐具以及用油漆刷过的积木等玩具,都含有铅的成分,经常接触铅的孩子行为活动能力减慢。由该背景作出假设:铅中毒可能影响动物的神经活动。
步骤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
选择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四组,设置三个醋酸铅溶液饮用水平:0.05、1、2 g?L-1,对照组饮用蒸馏水。连续饲喂60 d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在池水中加入少量墨水使大鼠无法看到水下隐蔽平台。让大鼠从四个方向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 d后撤去平台。
本实验醋酸铅染毒组为实验组,饮水组为对照组,测定从入水点到原平台水域的时间用以反映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如果条件许可,还可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
步骤三:记录与整理数据。
本实验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大鼠的个体差异、水浴温度、入水方向、人为操作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因素均可能干扰大鼠寻找平台。为减少误差,由同一人采用固定的操作模式,大鼠训练时不要有人在场,在另一处用视频探头跟踪观察。应尽可能采集足够的样本数量,及时记录并整理。
步骤四: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支持假设。
饮用水中醋酸铅浓度越高,大鼠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越长,说明铅中毒可能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支持假设。
该活动涉及到生命周期、环境控制、变化缓慢等问题,实验数据的离散度比较大,得出结论并非易事,。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对于复杂的生命系统的研究,不能只进行单因子分析,还应分析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揭示控制条件与观测结果的对应关系必须有大量的样本支持,该活动的结果表现为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
该案例为2013年全国高考福建生物卷第27题的背景,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科思想和方法非常丰富,校本选修活动借鉴该背景开展实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总而言之,学科思想方法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引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有意识地通过生物学科知识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方法”或“哲学”层面上认识生命运动的一般规律,是生物课程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李松林,杨静.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整合性教学研究[J].课程与教学,2011,1:43-46.
[2] 李琳,郑晓蕙.构建学科思想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J].生物学教学,2011,36(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