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5 10:38: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整合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学校教学中,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多媒体、通讯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指在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课程教学过程中融进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语文教育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依据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认识

整合应是融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应是两者的融合,而不是简单地凑合。我认为至少应做到“三个融合”。

首先,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信息技术的理论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优越的学习平台,为此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平台”上施展才华,动手、动脑,长知识,长才干。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利用网络教学,需要比相对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有更高的技术支持。教师要熟悉网络管理,熟练地进行网页制作,还需要掌握必要的网络编程知识,构建利于学生浏览的资料库。

其次,要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内容相融合。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所说,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也不应例外。任何游离于语文学习规律之外的信息技术表演,都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融会贯通,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将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再次,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使之能够跟上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才能实现二者融合。因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实施网络教学,唱主角的是学生,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决定着网络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展。

二、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宗旨在于培养学习者在信息化环境下,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如下基本要求: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能满足个体需求;

(2)学习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能激发探究的欲望;

(3)学习过程表现为通讯交流,学习者之间是协商、合作的;

(4)学习过程与结果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

三、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体会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意识的培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应该说是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与建构,有利于知识的存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美好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品位语言文字,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将一辈子受用。”可见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培养自学的能力。是呀,授之以鱼,只应一时,授之以渔,终生受用。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那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考

篇(2)

一、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针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认为这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个“学会”的基础是“学会学习”,它是上述四个“学会”的前提条件。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要做到“学会学习”,应当具有以下学习能力。

1.

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的方法;

2.

有效地沟通与表达;

3.

泛读和理解的技能;

4.

探究推理、解决疑难的能力;

5.

获得、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

6.

创新的意念;

7.

开展研究的能力;

8.

终身学习。

上述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也是今后的基础教育应着力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

与上述追求相悖,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基础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 ,突出表现之一是实际学力低下。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可以说各国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其中重点之一就是进行课程改革。美国80年代初提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以充分协调而富有学术内容的课程来取代肤浅的“自助餐式的课程”。此项工作从小学低年级开始,要求小学毕业生应具有读写能力。近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提出8岁儿童应能读会写。1988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1988教育改革法》,以法令条文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公立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惟一未使用全国统一课程的英国明令统一课程,这足以说明此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法国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课程改革经历了打破传统的分科教学、实行合科教学到恢复分科教学的过程。实行合科教学试图通过综合性质的启蒙教育,提高教学效果。结果是削弱了某些学科的教学,导致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下降。1985年4月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新的教学计划,认为小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应包括七个方面 ,据此开设七门课程。联邦德国80年代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是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大量跨学科课程,如家庭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交通教育、环保教育、法律教育、欧洲问题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原苏联1985年颁布十一年制中小学新的标准教学计划,80年代末颁布了各门学科新的教学大纲。而后根据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出一套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改革的教科书,特点之一是既适合于学校教学使用,又可作为学生自学用书。教科书内容构成包括:1. 必修的基本内容(占70%-80%);2. 反映民族和地区特点的内容;3. 反映学校特色的内容;4. 教师根据需要增加的内容;5. 学生自由选择的内容。日本文部省于1998年11月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小学日本语改革目标中,强调培养作为社会人的基本道德;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个性。在具体目标中,强调转变观念,精选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改善评价学习的方法等。从上述情况中可以了解到,教育比较自由化的美、英等国,加强了对课程的统一管理;一些国家在课程改革上迈出较大的步子,如法国实行合科教学,联邦德国开设跨学科课程;有的国家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如原苏联在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以及功能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日本旨在创建更宽松、更有个性的语文课程。上述改革的措施、经验,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乃至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改革有启发、借鉴作用。

二、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

近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不同学派对课程设计有不同主张,主要有学科或知识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美国现代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任何课程都要受到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学生和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可见,上述不同学派的主张,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不科学的一面:只强调制约课程的某一方面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理想的课程设计,应当是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又顺应社会的需要,特别是能够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国内有的研究人员初步勾勒了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概括为以下四个特点。1.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从知识论转向主体教育论。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 课程设计与编制的结构化。包括学科教学内容的结构,要有助于学生在探索中自觉获得知识,还包括构建合理的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组成的学校课程结构。3. 课程形式的多样化。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形成立体、开放的课程体系。4. 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做到二者互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作如下思考。

(一)关于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为指导,瞄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学生的发展置于课程、教材改革的中心地位,逐步建立校内外结合、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使课程、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凭借。

(二)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

逐步实现课程结构的开放性与多元化。今后的小学语文课程,应当由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和语文环境教育与实践三部分组成。据有关资料介绍,80年代亚太地区的15个国家中,就有5个国家在小学阶段开设选修课,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也将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第一步,可以增加语文活动课的选择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诸如兴趣小组、文学社团、讲座、竞赛等)中自行选择,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学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乃至社会的母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给希望小学的小伙伴写信,走向社会消灭错别字,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在课程改革中,还应努力探索跨学科的,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课程形式。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开发的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她的做法是,以德育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环节,就某个主题,如“我爱祖国妈妈”,从各科教学到教育,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家庭、社区),利用内容的“相似块”,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合力,使原本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深度、广度上得到拓展,大大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负责等优良品德。此外,除了在语文课上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思考、练习、作业的时间以外,建议专设自由阅读课(每周低年级1课时,中年级2课时,高年级3课时),让学生在阅览室、图书馆读自己爱读的书,记下好词佳句、心得体会。坚持数年,学生的读写能力定会大大提高,长期养成的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总之,在课程方面要打破语文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一统天下,优化教学结构,加强课外活动,开发环境课程,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举,课内外、校内外结合,使学生在开放、多元化的语文课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关于小学语文教材改革

在品种上,适应课程的多元化,实现教材的系列化。今后语文教材不仅要有供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还要有提供给教师的活动课教材以及关于开展大语文教育的有切实指导作用的意见、建议。

在内容上,一方面要增加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一部文学作品甚至可以决定或改变人的一生。在人们开始意识到“情商”之重要的今天,多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提高儿童少年“情商”的一个良方。还因为通过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学做人,学语言,而且可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技说明文。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能阅读科技说明文,应当是下个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在体系上,构建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语文训练为主线,由目标系统、训练系统、检测系统组成的语文教材的训练体系。

支撑这个体系的灵魂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把课本看作知识的发源体,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导体,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体。现代教学观念强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由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向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并在指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这一教材体系的三大支柱是目标系统、训练系统和检测系统。

目标系统包括全套教材、每册教材、每单元教材乃至每篇教材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适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把教学目标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是教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导读”的形式出现。每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思考练习”之中。

训练系统是教材的主干。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从小培养能够出口成章的说话能力,能够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能力,能够写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的作文能力以及能够主动获取、处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还应把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观察思维以及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要求分别列出,各自形成训练序列,再根据低、中、高年级教学的阶段性,把上述训练重点分层有序地编排在各册教材中,形成纵横交错的训练网络。为了体现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还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等的画、批、注,起到辅导、示范作用。教材还应采取措施,如编成开放的、可增删调整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改编重组,以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此外,教材要在落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加弹性,比如,识字分“四会”“两会”,课文分必读、选读,练习有必做、选做,做到因材施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检测系统可以对教学做到及时反馈、调控,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各项训练的落实。每课、每组可设计自我检测的内容,每册可设计重在测试听说读写能力的样题,引导老师对一学期的语文教学进行全面的检测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质量评估。

篇(3)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们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弱,好的学习习惯尚在养成过程中,自制力较差,要想使他们真正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就要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有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语文课堂上有些内容单纯地依靠语文教师口述是难以向学生表述清楚的,再加上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很难使他们领会到教师要表达的意思,但他们对直观的事物更敏感,针对这样的学生实际,我们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我们的教学。

多媒体教学模式直观性强,而且综合了文字、语音、图片甚至是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知识的途径,这样会使学生更感兴趣,更能给他们提供想象和表达的参考,例如,我们可以关掉声音播放动画片《聪明的公鸡》,让学生看动物的动作、神态编故事。生动有趣的动画片唤起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上同学们说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当问公鸡说了什么狐狸就跑了时,有的学生说:“公鸡说猎狗在它后边,狐狸吓跑了。”有的学生说:“公鸡说猎人在它后边,狐狸跑了。”等学生们说完以后,我让他们看有声音的片子,再分组说,互相补充,然后挑选同学到前边讲,他们个个讲得眉飞色舞,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乐趣,锻炼了想象和表达能力,也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能力。

二、运用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初写作文的最大困难就是“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如果仅靠教师传授的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帮助学生选择作文的材料,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具体就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安排学生去观察、感受需要写作的内容,等学生有所了解后才可能有话可说。回到课堂上时,让学生们报告自己的观察结果,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讲得非常详细。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中找到作文的素材,使学生易于掌握,也培养了作文的能力。

运用活动创设情境,培养能力。最好的、最真实的作文,应该是距离学生最近的,特别是他们亲自参与的事件。而且从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也更喜欢参与活动。学生们参加活动时情绪高涨,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唤起了孩子们的激情,产生了共鸣,学生的看、想、说、写,效果大大地提高。这样借助活动的刺激,学生的思维情趣、想象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说写内容具体生动,富有真情实感,达到了较佳的效果。除了让学生看以外,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感受。喜欢做游戏,这是大多数儿童的共性。游戏中蕴涵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是游戏的参与者,把游戏与作文结合起来,在游戏中学习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有了深刻的体会再让学生写写参加的过程、感受,学生想得到、写得出,材料就在眼前。如在写《老鹰捉小鸡》这篇作文时,我先和同学们一起分组做这个游戏,同学们兴趣盎然,在游戏过程中非常用心,想办法获得胜利,每个人都尽心尽力,玩得大汗淋漓。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介绍给大家。然后我要求他们趁热打铁,及时进行写作。有的同学在写游戏过程时是这样写的:“老母鸡张开双臂尽职尽责地保护自己的小鸡,可是老鹰太狡猾了,他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把老母鸡转的晕头转向,小鸡也东倒西歪,四下奔逃,老鹰就趁这个机会,连连得手,抓了好几只小鸡……”由于有了亲身的体验,学生们写起来游刃有余,遣词造句非常得体,叙述得很详细,作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通过做游戏写作文,锻炼了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培养了作文的能力,同时一次作文的成功,也能给学生树立以后作文的信心。

三、合理引导学生、提升能力

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的条件下,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

写具体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作文有了好内容,并不等于每个学生就能写具体,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写具体,要写的事物就在眼前浮现,可就是找不到准确、恰当、优美的词句去描写,只能写出事物的大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为学生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写具体的能力。如学生在写《西瓜》这篇作文时,我是这样进行指导的:首先观察西瓜的整体样子、颜色、形状,再观察切成块的西瓜的颜色、形状,看同学吃西瓜的表情,再自己品尝西瓜的味道。教师把关键词语写到黑板上。有了细致的观察,具体的指导,再加上黑板上的提示词语,每个学生都能写出作文来。

同时,听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心里感到有了底,就会增强信心,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产生兴趣,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学生作文渐渐入门,学生也挣脱了教师的扶持,展翅高飞,全班的作文就百花齐放了。同时,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教给学生作文批改的方法,学生也是小老师、小先生,让学生改变为了交差而作文的被动局面,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评价别人,同时提高自己。教师为学生创设全班批改的大环境,师生共同批改,教师先教给学生怎么批,再由小先生给同学们批。教师从多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批改的方法,一旦学会,将终生受用。

篇(4)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网络化时代,人们获取、分析、处理与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最基本的、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能力之一。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可以说是“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却很“困惑”。

1 无视教学现状,拿来主义

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也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但并非所有教师都能或都愿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一纸拿来主义让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可以采用“拿来主义”。随着对教学软件重视程度的提高及各级各类软件评选活动的增多,发现很多学校出现了重评选型的精品软件,忽视教学实用型软件的倾向。于是出现有评选活动时,学校集中几个教师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制作开发精品软件参评,这个软件几乎就完成了它的使命;然而使用过程中却为了让技术与课堂整合,教师就沿着课件设计教学,仿佛不用完软件的每个功能就不能称之为整合。

【策略】需要借鉴别人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全盘照搬,更不能机械地模仿,否则只能导致重教学设计、轻教学实施。

笔者认为教学实用型软件应该成为课堂中CAI的主流。教师要能在较短的开发周期内自己制作教学软件,只有能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到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对于这种软件要求不必特别美观,也不必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信息也不必特别丰富,涵盖知识点也不必很多,只要能够成为学生认知工具或情感激励工具,教学中发挥到实用、管用、好用的作用即可。

2 忽视学科特点,滥用“信息”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教师决定在网络教室上小学语文课《碧螺春》,花了很多工夫,收集不少资料并做成了专题学习网页。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茶叶地的风光,一会儿查询茶叶的生产工艺,一会儿听江南民歌,一会儿教师让学生泡茶、品茶,气氛可真热闹。交流时,学生把茶叶的来龙去脉讲了半天,唯独没有涉及对课文本身的理解感悟,缺失对语言文字的推敲,有意无意间美文赏析课变成了茶叶知识课。

不少教师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感到困惑,教师大部分时间坐在主机前操作电脑,学生需要打字,还需要读屏幕上的各类资料。这种教学模式缺失人文的关怀,缺失面对面的交流。教师为什么不走到学生跟前,教师应该和学生“零距离”呀!课堂上粘贴与拷贝、无意义的阅读与探究皆源于此。

【策略】信息并非等同于知识,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称为知识。因此,认知网络和联接的重要性在于内化,而不是孤立的数据或信息的简单排列,更不是因过于广泛而无法整理或归类的一大堆内容。在信息时代,学生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接受知识,获取信息,思考评价,解决问题。正确的数字化学习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网络信息容量巨大,同时也良莠不齐,有的只是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罗列,有的则带有片面性甚至误导性。那么这种数字化学习的能力培养就要求学生能够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进行分析,再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出相应的判断。不能“从网站找出一条信息来表达或证明你的观点”即可,它易使学生人云亦云,甚至以偏概全,有碍其正确判断,培养有理有据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无从谈起。

3 盲目追求技术,合而不整

信息技术的开放互联技术在教学上有着巨大优势,但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用多媒体、网络。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各种各样教学软件的推陈出新,很多新技术进入课堂,如多媒体网络教室管理平台、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资源平台、VOD校园点播系统等。这些软件再加上许多新媒体如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液晶投影,无线传声器等,再加上原有的录音机、电视机(很多学校直接用背投式电视)等常规媒体,一时之间教室也几乎被“武装到牙齿”。有些开发者未能很好地理解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盲目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表现的艺术性,往往忽略了内容本身。本来用PowerPoint就可以很好解决的问题,非要用复杂的开发工具来实现,一来无谓地延长了开发的时间,更降低了工作效率。更有甚者,近在咫尺的师生、生生互动都用耳机、麦克风,课堂上针锋相对的辩论变成BBS或聊天室的文字视频聊天。

教学实际中教师把热情过多地落在具体技术手段上,在什么地方用,用多少次,好像用得少了就不是整合,用不出新招数就不够档次。但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有的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他们或对其一知半解,不了解某种技术的长处、短处何在,最大特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有什么特长等。因此,他们无法把这些媒体或技术很好地组合起来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导致技术特色组合不当,教学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

【策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光是借助网络、多媒体手段的独特优势,更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使用。在语文学科中不要过分地使用媒体进行意境表达,剥夺学生的想象力与对优美文字的整体感悟能力;数理学科中不应过分地将思维形象化,削弱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过程不能以媒体为中心,忽视教师的作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不能割裂。北京师范大学的王鹏远老师指出:“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用多媒体、网络,不应该硬性规定用了技术加分,不用技术扣分,关键是看技术用得是否恰到好处。”

4 墨守课堂陈规,“屡教”不改

一位前辈说过:“网络环境中的课堂教学似乎走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导入,发现问题——上网,解决问题——收集整理资料——网下交流。搜集资料替代了感悟,留言板、BBS交流、在线聊天替代了语言表达的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似乎落入了一个又一个模式化框架。

按照有的人的“理想”,通过研究出一种整合课,形成一种整合课例,供广大教师依样画葫芦岂不更好?殊不知,这就违背了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和规律,所谓教无定法,如果有一种理想的课程整合模式的话,试问还需要什么创新和发展呢?

【策略】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他教学资源,尤其不能忽视文本,忽视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不能在传统的信息注入式教学上打转,网络必须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既有一般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程序,但更具有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学习的开放性、选择性、自主性、互动性、丰富性、形象性等方面构建教学模式。

5 轻视学习评价,盲从“智能”

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意外部的评价,有时一句鼓励之话感人肺腑。而在许多整合课例中,学生往往在教师预设的问题中,点击网络中表面上是智能、实质上是现成的预设答案,所谓整合式的网络评价只是去了情商的“问—思—答”,实时评价系统、考试系统、答疑系统等根本不会考虑到学生思维方式的延伸、扩展、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网络永远只会视而不见。学生失去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意义,学生的主动思维受到限制,这种机械式的评价方式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教师不动、学生被动的局面。

【策略】对学生网络研究性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把握、判断和评定,可以包括成绩的进步、能力增长以及其他成就、表现等具体内容。活动评价的进行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能力发展。但这种学习活动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和分等,评价的基本方式不是“确认”,而是“对话”,并且主要通过学习者的自我反思而最终实现;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分数与等级。网络环境下学习评价的重心应在于“调节学习者学习行为,监控学习过程,促进和指导研究学习的有效进行,同时实现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资料的积累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