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8: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成年人英语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宏观的教育理念
当我们站在宏观的教育理念的角度的时候,就会发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们加强对基础教育的关注与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教师们主观意识的培养与提高,着重提高小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能力与掌握能力。首先,小学生作为一个学生,也是同样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虽然他们的年龄比较小,但是他们与成年人同样具有平等的人权。需要得到小学英语教师的格外关注与重点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日后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积极贡献。其次,小学生们是许多正在发展着的人。小学生们具有成年人们不具备的,一些独特的成长优势,例如,小学生们身上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在他们身上存在许多与成年人不同之处。第三,小学生们是一群独立的人群。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加强自身对活动完成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够自主的分享活动的权利与机会。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英语教师就应当逐渐加强对小学生们的能力的培养。第四,小学生们同样是完整的人。小学生们不单单具有健全的身体,也有着完整的精神世界。因此,小学生们应当加强对自身身体健康与精神世界的发展与培养。这样一来说,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要留心小学生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与个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小学生们学习英语,制造出一个更加合适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小学生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二)建立正确的英语教育角度
站在英语教育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的是,当前我国小学英语的教师,应当深刻的意识到当前英语课程发展的整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小学生们的英语素养。随着当前的课程改革的脚步不断向前的推进,英语教育的新型理念已经对过去传统的英语教育方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在我国最新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当前小学阶段中,应当着重培养小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乐趣,积极的培养他们树立起对英语学习的一种热情,并且树立起小学生们对英语发音、字词方面的学习能力,从而为日后小学生们更好、更快的学习英语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措施
首先,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应当不断的加强自身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总结,为小学生们树立起一定的榜样作用。更好的帮助小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对不懂的英语知识进行积极的发问等。其次,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周围的英语研讨氛围。在校园中,应当积极开展一些与小学英语相关的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可以增强小学英语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与成长,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最后,当前我国众多的师范院校,应当加强对师范生们的教育与培养。在校园中,培养起更多、更优秀的英语教师,以此在日后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能够使教师的行列多增一些新鲜的血液,为我国的英语教育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总结
关键词:婴幼儿;英语启蒙;误区;方法
婴幼儿时期的英语学习是一个人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启蒙阶段,一个良好的英语启蒙教育会大大提升以后的英语学习质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英语教育开始的时间不断提前,从最初的无到中学阶段再到小学阶段,发展到现在有条件的幼儿园都在开设英语方面的课程,甚至很多学校和婴幼儿教育机构已经启用外教承担主要的英语教学工作,英语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而且呈现低龄化的态势。家庭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早期的英语教学。
当今社会,婴幼儿英语启蒙教育虽然在大力发展,但是还远远不够,婴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仍存在很多误区:
一、认为孩子太小,善于遗忘,所以不适合学英语。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顾虑,认为婴幼期的英语学习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担心英语的学习会严重影响母语的接受,学了英语中国话就说不好了。
二、家长不是英语专业人士,不可能对孩子进行英语启蒙。大多数的家长都不是英语科班出身,认为自己读英语的语音语调有问题,在孩子面前不敢开口说英语,怕对孩子产生误导。
三、家长在给孩子读英文绘本之前,没有做足功课,纯粹是应付差事,糊弄孩子。存在发音失误,翻译错误等问题。
四、盲目相信培训机构,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
五、没有进行大量的听说能力提升,过早训练孩子的拼读,以孩子念单词,背写单词为自豪。
研究表明:研究表明0-6岁是双语或多语学习的关键期,这段时间的婴幼儿对声音比较敏感,成人不容易掌握的语音、语调、节奏等婴幼儿却可以轻松习得。
越小的孩子,记忆能里越强。婴幼儿在最初的语言学习中速度并不快,但是到约18个月龄时,语言能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词造句,并且在合适的场景中运用的恰到好处。6岁以前的英语学习处于“无意识”状态中,也是效果最好的时期。
美国《自然》杂志曾在1996年第一期发表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成年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和婴幼儿使用的大脑部位不同,因此导致成年人的英语学习速度远不及婴幼儿。因为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的部位是“布罗卡斯区”,该区域在幼年时期是最发达最灵敏的时期。
把握孩子的英语学习关键期至关重要。在此黄金阶段家长和老师应从几方面对婴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
首先,家长要端正态度。
不要抱着功利性的态度强加给孩子,早期的英语学习本来是一个轻松快乐的过程,孩子在充分的语言环境中成长,不要为孩子制定强硬的必须完成的目标,一旦让孩子感觉到学习英语的压力,会对孩子今后的英语学习起反作用。让孩子对英语产生“惧怕”。久而久之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总之,让英语学习变得顺其自然,让英语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孩子由衷的喜欢上这门语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
其次,方法要得当。
(1)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婴幼儿英语习得和母语的习得顺序是一致的。刚开始的语言学习,婴幼儿只沉浸的“听”的节奏里,通过听来实现对语言的熟知,随后发生的行为即“说”。 因为在英语学习的初期,家长要设法给婴幼儿创设足够的听英语的环境。每天定时给孩子读纯正的英文绘本,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家有一方尽可能多的跟孩子用英文交流。读和写是听说能力发展成熟以后的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要强迫孩子提前进入这一阶段。语言学习自发的吸收尤为重要。因此,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的语言发展敏感期把环境准备好,等着语言的种子伴着“阳光、雨露”在孩子身上自发的生根、发芽。
(2)选用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择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段,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语言要地道、纯正、简单,画面要简洁,色彩应鲜明。故事性要强。国外的原版教材和绘本还是比较值得推荐的,原版进口书籍在当今市场上还是比较容易获得的,各大网站或书店都可以看到。家长给孩子读英语绘本之前要充分的做足功课。提前查好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发音。确保给孩子输出的英文的正确率。
(3)借助音频、视频工具等。这个方法尤其适合家长没有自信教孩子英语的家长。选择一些发音地道,语速合适的音频、视频播放给孩子看。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坚持播放给孩子听。
最后,家长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十分辛苦的过程,也是耗时耗力的, 在婴幼儿学习初期,所有的工作都要依靠家长。所以一定要坚持下来。才会有滴水穿石的效果。
总之,语言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婴幼儿的英语学习亦是如此。因此,在孩子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家长要端正态度,借助绘本、音频、视频等媒介,以孩子快乐接受为原则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有条不紊的展开英语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成人英语;口语学习;特点;途径
英语作为我国当前教育行业中的重要教育内容,近年来,成人英语教育发展迅速,拥有了大量的学习人员,主要是由于工作需求,促使很多成人在离开校园很多年后,又重新开始学习英语。成人英语学习相对于学校英语教学专业具有针对性强和特点鲜明等特点,尤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主要是针对职业需求而诞生的。
一、成人英语学习特点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作为一个强大的市场,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显现出来。英语成为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是必备的语言交流工具,提升了我国的知名度,增强了我国居民的对外汉语沟通能力,促使我国在短时期内掀起了英语学习热潮,对增强公民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有很多成年人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将英语作为语言学习的首选,他们有明确的动机和学习目的。但是成年人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常会因为生活中的琐事耽误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的记忆力也逐渐下降,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并且在口语学习中,由于怕说错,常会出现难为情或者担心自己说不好就不说的情况,学习往往以独立自学为主,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1]。
二、成人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1.将英语作为学习工具
成人的英语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应该充分借助英语学习来为自己服务。在学习之前,需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将英语语言作为主要的交换思想来使用,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沟通。将英语作为重要的学习工具,确保英语学习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将口语表达作为主要的学习目的,提高英语学习的沟通能力和运用能力,使成年人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口语学习需要长期坚持。成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联系,在工作环境中寻找搭档,让彼此成为英语学习的好帮手。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学习伙伴,可以自行进行英语材料的查找,通过转换英语学习的思维,来进行连贯的英语表达,展现出敏捷的思维,提高口语运用能力[2]。
2.注意积累语段
成人在英语学习中,通过背诵文章的形式,来进行英语词汇量的积累,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背诵英语课文和进行复述练习,对成人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有大多数成人会选择运用口译来进行英语口语练习。英语口语训练的过程,对于大多数成人来说是英语翻译的过程,要想克服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困难,可以通过学习英语课文的形式,将整篇英语文章理解透彻,再来看汉语译文,将汉语译文翻译回英语文章。该种英语学习方式,强化了英语口语能力,确保英语学习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强化理解和交流能力
成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是重点学习内容,在强调学习交流性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英语学习中的语音问题,需要做好必要的训练,提高英语发音的准确性。例如:while we were walking, we were watching window washers’ wash washington’s windows with warm washing water. 在英语学习中通过大声的进行英文绕口令练习,强化了学习者的口腔肌肉,使成人学习者能够更快的适应英语发音,促使口语表达能力更加流畅和清晰。
4.加强听力能力锻炼
成人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展现在英语口语能力上,良好的英语对话,还需要展现在听力能力上,只有听懂对方说话,才能确保交流的有效进行。需要将英语口语学习和英语听力学习相结合,可以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在训练一段时间过后,两人互换角色,实现了英语学习的互动性,提高了成人英语学习的反应力。通过该种练习方法,成人在进行英语学习时,不再单纯依赖文字进行英语口语学习,而是将声音作为主要的资源,将理解英文作为主体,确保了英语学习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的统一性,对提高英语口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3]。
三、结论
成人英语学习是当前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在学习英语中会面临较多的困难和障碍,为了促进英语口语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成人在学习英语中存在的特点,以便给成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提高英语口语学习能力,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让英语真正成为生活中和工作中的重要交际工具。
参考文献:
[1]王成胜.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其口语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4.
关键词:语言学习关键期;英语早期教育;外语学习年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84-02
英语的早期教育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议题。许多中小学甚至于幼儿园都安排了各式英语教学课程或活动,社会力量办学也异常活跃,双语或英语教学随处可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英语学习热潮。一般观念认为,语言学习存在关键期,学外语年龄也应该是愈早愈好。然而,从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品质判定来看,外语学习有没有最佳年龄,语言学习有没有关键期?合理看待这些问题,有利于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外语课程的设置、更有利于教学工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一、关键期假说、非关键期假说及敏感期假说
国外学者研究外语学习年龄差异的依据之一是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很久以前,人们直觉地认为,童年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因而在20世纪50年代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儿童语言学习的能力与大脑的发育有关系,学习者过了青春期就难以完全习得一门新的语言;上世纪60年代,心理语言学家洛菲尔德发展了这种观点,并提出了颇有影响的关键期假说。他认为,语言是大脑的产物,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人的生理基础的严格制约。儿童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到来之前,即人出生后的10~12年,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学习能够自然而然地轻松进行。青春期到来之后,人脑已充分发育成熟,神经系统不再有弹性,学习语言也就越来越难。语言学家对一些地方发现的“狼孩”、“猪孩”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教他们学习语言,语言能力都达不到正常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的水平。说明学习语言的能力受大脑发育的制约。关键期假说对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影响显而易见,支持这一假说的研究者曾调查了60名移民美国的意大利人。他们在6~20岁之间到达美国,并已在美国居住了5~18年。研究结果发现,只有12岁之前到达美国的人讲起话来更像美国人的口音,而在美国居住的时间长短对口音的影响并不大。以上研究证明年龄是决定外语学习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关键期假说,许多人持反对意见。1978年斯诺(Snow)对关键期假说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以母语为英语的不同荷兰语学习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他们在自然语言环境下的语言学习进行纵向研究。结果发现,12~15岁的实验对象和成人实验对象,其荷兰语的掌握在最初12个月最快。学习了一年后,8~10岁、12~15岁的实验对象对荷兰语掌握得最好,而3~5岁的儿童在所有研究测验中成绩最差。这一研究结果否认了外语学习关键期的存在,从而提出非关键期假说(non-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事实上,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可塑性并不像关键期理论陈述的那样绝对。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化的过程,有的人可能在青春期之前,有的人可能在青春期之后完成。后来又出现一种称为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 hypothesis)的假说。根据这一理论,许多语言技能在发展的某个阶段更容易,而有的语言技能尽管不太容易,但要到语言关键期过后方能获得。这种理论强调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不是只有一个关键期,而是多个关键期,语言的发展是连续而综合。有关关键期的说法目前尚无定论,还有待更细致、更充分的研究。
二、外语学习最佳年龄的研究与分析
关于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普遍认为儿童时期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容易习得语言。因为这段时期大脑的分化期还未结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所以学习者能快速而容易地吸收新的语言信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能像习得母语一样利用“语言习得机制”来学习第二语言。与之相比,成年人对使用第二语言有一定排斥作用,他们往往不愿意练习所学的语言,结果很难达到母语的发音水平和流利程度。因此,从理想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应该在关键期之前开始学习和接触外语。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最佳学习年龄越早越好。
Snow&Marian联合进行的一项实验有了新的进展。一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把荷兰语当做外语学习。这批人被分成三组,儿童组(3~11岁),青少年组(12~17岁)和成人组(18岁以上),就他们取得的外语语言水平进行综合评分。在他们到达荷兰的一年里,接受测验的人共测验了三次,每四个月测验一次。结果显示,头4个月青少年的外语是学得最好的,在学习荷兰语方面取得了最大的进展。令人惊异的是,第二次测验项目的总分居第二位的不是儿童,而是成人。换句话说,在前8个月接触到荷兰语的时候,青少年和成人比儿童要学得快些。虽然,到年终第三阶段,儿童在好几个方面迅速赶上了,并且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成人(如发音、表述能力),然而最终还是青少年获得了最高评分。因此,Snow&Marian认为,学习掌握语言与年龄大小并无直接关系。
针对外语教学中的年龄问题,我国学者也展开了思辨性的分析和讨论。刘润清认为,我国儿童学习英语的最佳年龄大约在9岁左右。因为此时大脑仍保留着早期的灵活性,认知发展已比较成熟,同时对使用所学语言不感到拘束。这也许是有些决策者要求中国英语教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原因。然而,我国的早期英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2001年秋季起,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就目前实际状况而言,除港澳台和四个直辖市外,27个省、自治区小学英语课的开设都不尽人如意。有些省会城市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但教材五花八门,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保证与初中接轨,部分小城市的小学英语教学大多流于形式。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外语的学生比从初中开始学习外语的学生在总体的外语能力方面并无明显优势。因此,要给外语学习的最佳年龄加以定位不是件容易的事,Stern也证实了这一点。认为在习得母语之后,无论学习者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经历同样的过程和克服相似的困难,开始学习的年龄早不能保证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建议在学校开始外语教学应遵循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有多少时间用于外语学习;二是外语是否对学生有益;三是是否有合格的教师和适当的教材。笔者认为,Stern的论述对中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外语课程的设置有深远的意义。因为它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需要,而且符合我国英语教育的基本国情。与Stern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蒋祖康指出:“具备了合适的学习环境(如双语制或外籍教师教学),早一点接触外语的学习者比迟一点接触外语的人从长远看可能略具优势;在合适的学习环境下,青少年和成年人也能在多数方面和儿童一样学好外语,甚至效率要高些。”由此可见,学习外语并非越早越好,因为外语学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认知水平、教学环境、社会背景等多维因素,而非一维影响。
笔者对此深感认同。2004年,笔者儿子在近11岁时参加了英语培训班,当时班上有17名学生,都是经过测试后进入这个班级,年龄参差不齐,最大13岁,最小的仅5岁。两年学习时间内,笔者作为家长曾多次去旁听公开课,观察各个孩子的表现。发现起始阶段教材较简单,偏重听说,孩子们差别不大,几个五六岁的孩子表现亦很出色。但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特别是语法项目如各种时态的出现,年龄较小的孩子明显感到吃力,有些跟不上了,反而年龄大些的孩子由于理解力较强,表现上已远远超过年龄较小的孩子。
综合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年龄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个体因素之一,由于智力因素、社会生活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因人而异。“外语学习越早越好,年龄大了就学不好”之类的说法无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不同年龄的人学习外语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既要重视关键期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夸大关键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atch,E.Psycholinguistics,a second language perspective[M].Newbury House,1983.
[2]Snow,C.E.,&Marian,H.H.The critical age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Evidence fro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Child Development,1978,(49).
[3]Snow,C.E.&Maria,H.H.Age differences in the pronunciation of foreign sounds[J].Language and Speech,1977,(20).
[4]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在小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情感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不足以明辨是非,这就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误差,造成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效果不明显。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在教学中采取情感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另外,听说是语言训练必不可少的手段,学习英语也不例外,所以要着重于对小学生听说进行系统性训练。在听说教学中适当运用情感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充分了解情感教育在小学听说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语言,所以英语教育应该从小学抓起。情感与人的意识密不可分,也与情绪紧密相连。积极的情感教育能够使小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接受新的知识点,即使在出现学习低谷的时候也能自信乐观地面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要尽力减少消极情感对学生的影响。
小学生一样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英语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离不开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例如,当教师带着微笑,满含信心的望着学生时,相信学生一定能够读懂教师眼里的那份期待与信赖,这样也有利于小学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反之,如果教师看学生的眼神总是带着愤怒和怨恨,和学生说话的语气总是盛气凌人、居高临下,那应该没有学生会喜欢这样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会有所提高。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活泼好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把握课堂教学,在听说训练中融入更多的情感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恰当使用情感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1.增强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定要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告诉他们只有学好英语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让他们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欲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2.保护学生自尊心,提高学生自信心
在我们成年人的眼里,他们也许只是孩子,但是他们和我们一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鼓励。也许,他们比成年人更加在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他们想要展示自己却又担心犯错误,这种矛盾心理需要教师的调解。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关注那些跃跃欲试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不要急着要求他改正,可以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让他自己一步步发现错误并改进,这样才不会影响他下次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另外,也可以采取先扬后抑的方法,首先表扬他的勇气和智慧,肯定他的思想,然后含蓄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这样的方法也许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3.保持活跃的气氛,维持听说的热情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行为特点,让他们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能让他们随心所欲。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应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竭尽全力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在宽松幽默的环境里达到教学目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英语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多媒体的使用不失为一种新模式。多媒体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或者让小学生一起演情景剧,教唱英语歌曲,进行英语小品比赛,或者是猜谜语,英语演讲比赛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小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听说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提高,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加深友谊,更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4.促进师生关系,优化听说效果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纽带。教学不是单向的教,而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与教师要进行双向的交流,才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开口讲英语。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会写不会说或不敢说,即使考试分数再高,那样的教学也是失败的。听与说应该是一体的。所以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尽量多说,大胆地说。英语是门语言工具课,学习它是为了与人交流,因此开口说英语至关重要。只有多听多说才能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 教育 英语教育
近年来,英语教育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普及,甚至一度出现了全民“英语热”,各种英语培训机构和学习方法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流传,社会英语教学力量也大量出现,繁荣发展起来,各种英语教学机构打着各种旗号出现在家长面前,而众多家长也“秉承”着晚动手不如早动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在幼儿阶段就开始进行英语教学,各种幼儿英语教学机构也应运而生。纵观当前的幼儿英语教学当中,有着这样几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尤其注意的。
一、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避免因爱成害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英语教育在我国是二语教育,也就是第二语言,我们的母语是汉语。一方面,一个不会说汉语或者汉语说不好的中国人,尤其是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说不好母语,这无疑是教育的失败。
其次,我们要清楚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比如在身体发育方面,孩子在0岁~3岁之间,生理发育迅速,无论是肢体的成长还是语言、思维和运动能力也得到了同步的成长,而进入7岁之后,身体方面的成长会进入一个平台期,直到12岁前后。这个阶段,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能够大量记忆知识。到了12岁以后,身体进入了第二个发育期,这个时期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对于力量和控制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就比较有适合。
在语言教育方面,在孩子成长的初期,尤其是在3~12岁,是语言能力成长的重要阶段。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这个阶段更为重要的是要发展孩子的母语能力,为母语的掌握和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母语能力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形成足够的母语文化摄入。二语教学的一个原则就是应该在母语具有基本的基础能力之后才适合展开。
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一个孩子的母亲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的学前教育时期就开始了二语的教育,并且是多种语言共同进行,结果孩子得了失语症,这个孩子说话的时候,是多种语言词汇掺杂在一起的,并且有着自己的语法结构,并不符合任何一种他所学习的语言的语法习惯,这是一种后天教学造成的人为的失语症。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的这种教育的期望是好的,希望孩子在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多掌握几门语言,但是这里出现了两个误解,第一这个所谓的语言成长黄金时期,指的是孩子对于母语的掌握。第二个,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必须注意是一种语言基本掌握之后才能导入另外一种语言的学习。语言就是思维方式,我们必须让孩子先建立一种思维方式,然后以这个思维方式为准绳,才能够区分和掌握另外一种语言,多种语言混杂在一起进行学习,看上去是能够齐头并进,但是最终会导致孩子的语言标准混乱,降低学习效率。
二、超越学习阶段的英语教学
幼儿英语的学习,有其特殊的要求和内容设定。对于理性思维能力还没有全面发展的幼儿进行涂鸦式的灌输教育或者进行超越阶段的语法、时态等抽象问题的讲解都将大大降低孩子对于语言的兴趣。而在很多家长心目,英语学习的考核标准不仅仅是能说多好,往往家长们还会参考某种考试形式的分数值。这个时候就会导致教学方向的偏转,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转向了枯燥的语法训练和问题解答,尤其是当前教育和入学的现状,英语分数其实是很多家长推动孩子英语学习的根本动因。这种情况的下的英语培训就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超越阶段的教学内容的出现,让学生学起来吃力,让老师教起来也吃力,最终消磨了孩子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甚至很多孩子还产生了逆反心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曾经遇到过一个五岁的孩子,在最初进入英语学习班的时候,孩子的兴趣满满,在课余时间还很喜欢看芝麻街,而进入小学阶段后,孩子的家长处于入学考虑,开始在校外给孩子安排了英语辅导班,在两个学期中学完了小学课程,进入了中学教材的学习,进入这个阶段之后,孩子对于英语的兴趣和分数都直线下降。这就好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跑步的孩子,家长让他去追赶刘翔一样,承担了不该承担的压力,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三、教材教法的杂乱性
幼儿教育是教育结构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着自己的发育特点,这个阶段孩子的教学要求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当前很多教学机构中,幼儿英语教材要么是成人教材的简化版,要么是直接从英语国家引进的外版教材。这里都存在着问题:
1.成人简化版教材。成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程序与幼儿不同,成人教材是按照成人的认知特点进行设计的。通常成人教材中更为偏重语法结构的讲解,其次才是表达方式。这与成年人理性思维强的特点有直接关系。而幼儿则正好相反,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对于成人版教材往往有着难以适应的情况出现。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理论分析
“外语要从小学起”这个理论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政策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受了这个理论影响的[1]。我国并不是第一个提出从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的,很多国家都已经有了从小学开始开设外语课程的尝试。比如说英国,他们从小学就开设了法语课程了[2]。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否与这一英语教育政策相适应?
(一)二语习得理论分析
英语学习越早越好这一观点的提出最早是源于Lenneberg1967年提出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理论[3],在此基础上,Penfield和Roberts(1959)提出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期是在前十年[4]。那关键期假说的科学性又有多大呢?就这一问题,马积善(2006)在他的论文中提出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作为证明:儿童在5岁之前,大脑神经元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所需营养日趋增多,5岁时,其需要量相当于成人2倍[5]。由此看来,语言习得的确存在关键期。然而,学术界很多人认为关键期假说是建立在对母语习得的基础之上,对二语习得是否适用不得而知。对此,Rod Ellis(1986)在大量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提出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较明显地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速度和效率。在语法词义和词汇方面,少年比儿童和成年人表现的更为出色[6]。根据语言学的这些理论,教育部提出的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的外语教学政策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二)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理论分析
《心理学》知识中,人的不同时期阶段被划分为: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等[7]。根据这一划分标准,我国小学阶段的学生以6、7岁―14岁的儿童为主,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虽然他们心理和性格上都还不完善,但是他们的认知心理表现为:充满好奇心、探索精神,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胜心。英语对他们来说作为一门完全陌生的外国语言,充满了神秘色彩,极易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相对于其他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小学生的英语教育在心理特点上是占很大优势的。小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他们学习英语也因此具备十分有利的因素。
二、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2001年教育部实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也随即实施。虽然为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已经顺利普及小学英语教育,甚至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学英语学习的热潮也不甘示弱,但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教学条件地区差异明显
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条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首先,农村地区没有城市发达,相当多的农村地区还处在贫困的阶段,它们的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硬件条件极差,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室甚至连最基本的课桌椅都不齐全,更别提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由于教师短缺和地区间的不平衡,教师转岗和临时上岗在农村地区英语教育中十分常见,非专业的英语教师自身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连简单的发音都不准确,因此学生受到老师影响,他们所学的英语都不准确。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一旦学会了错误的知识和发音,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纠正,甚至一辈子都改不了。
(二)教学标准不尽相同
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英语教材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化、多样化,全国各地不同的教材已经达到30余种
[8]。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育使用的教材都不统一,各个地区都根据自己学校的条件采用各自不同的教材,有的地区选用的是人教版和译林版,有些地区则是使用《牛津小学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语》)、Follow Me(《跟我学》)等, 还有一些学校甚至自编教材,教师上课的时候只是用他们自己复印材料当作教材了,这违背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教学方法单一无趣
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是通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思路和能力的展示,尤其是小学英语教育,更加讲究教学方法的使用。据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育采用的都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比较枯燥乏味,使得英语课堂主要以母语为主,非常不利于语言环境的培养。学习动机是小学生学习特点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荣誉、竞争和奖励,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小学生这些特点,不利于小学英语教育的开展。
三、针对小学英语教育存在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根据众多针对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调查结果研究以及对小学英语教育的切身观察,在优化小学课堂英语教育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国家需宏观把握
国家教育部应当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落实硬件配置,保证农村地区也能为小学英语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一定的食宿条件和薪资待遇,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积极推进“特岗计划”(Specially Contracted Teachers Plan),通过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方式不断向农村地区输入优秀的青年小学英语教师。
(二)学校应细微落实
这里所指的学校分为高等院校和各地区的小学两个方面,各地区所在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育办学条件。
高等院校辅助培养人才,二者相互协助,共同推进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进步。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场所,承担着培育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就业服务的人才都源于此,因此,针对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存在地区差异、英语教师素质不过关等问题,必须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根源抓起。各高校应该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育标准,提高要求,从严治学,使每一位高校毕业的英语师范生都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从而保证小学英语教育的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高校英语师范教育多针对初中、高中阶段,如何进一步差异化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将是提高小学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从源头上保障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
对小学而言,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小学课堂英语教育的必要条件。语言习得需要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作用,促进对英语的学习和了解。早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创始人John Broadus Watson就提出语言习得是通过条件作用(Condition)而形成的言语习惯的过程[9]。因此,英语的学习强调自然习得环境的重要性。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语言环境。对于儿童时期的学习,我们要关注个体处理环境刺激时内部心理过程。学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创造语言环境:首先,小学生的内心对外界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把握这点带动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各种装饰品,添上英语元素,将普通的教室装扮成孩子们心中的童话世界,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根据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这一特点,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开展各种小游戏和竞赛,会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其次,学校要重视对孩子们口语的培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使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接触尽可能多的英语资料和口语环境,比如为学生提供各种英语原版的材料、课文的音频视频资料等。
(三)教师要终身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十分有限,但是模仿能力却非常强,一旦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了老师不标准的发音或者错误的语言知识,将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来纠正,因此教师自身要及时“充电”,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在英语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何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这就要看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了。教学方法主要包括Translating(语法翻译法)、Situation( 情景法)、Audio-Visual Method(视听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法)等。小学生他们虽然具备了超强的模仿年龄、好奇心、求知欲、记忆力以及表现欲,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还是很弱的,他们无法做到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单词的重复和机械训练很容易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厌恶情绪。所以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尽可能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点。比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PEP教材学习be动词用法,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人称相应改变be动词,这对于才学习英语不久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道“大菜”,很难消化,此时教师就可以总结使用规律,通过自编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使用方法,将其归纳为:“我用am,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通过这一朗朗上口的口诀,学生自然就很容易学会be动词的用法了,也就不怕学生总是会把各种人称混淆使用了。这样一来,原本晦涩难懂的语法知识就变成了小菜一碟,而且教学效果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