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8: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农业工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并重,实现生态绿色农业
农牧结合,应用生态农业工程。将标准化规模养猪场排放的粪液再加工为沼液,经渣浆泵提取、暗管输运,排入农田,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和有机物,有效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利于净化水体、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粮食增收、提升粮食增量,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乔-灌-草”搭配集季相变化,构建沟渠路林一体化生态廊道。沿河道护岸林和道路两侧护路护沟林组成林带网络,以乔灌结合、多行林为林带结构特征,种植具有季相变化的树种,强化防护林功效,体现生态景观美,兼顾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绿色农业。
1.2田园景观与传统人文并存,实现现代化村容、村貌、村洁
土地整治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一规划农民集聚居住,完善配套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和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复垦旧有宅基地为新增耕地,有效形成田成方、地平整、整齐一致的田园式景观”。维持河流曲泾的蜿蜒形态,合理保留原有村落、树林等景观要素,融合田园景观与乡村风貌,实现观光休闲农业。
2都市农业发展对土地整治提出的新要求
2.1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用地,满足都市生态涵养需求
现代农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互为助力。一方面提升生态农业工程技术,扩展循环农业经济圈,凸显农用地在涵养水源、生态保护、调节微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生态农业工程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加强建设防护林和绿色廊道,实现农用地“绿肺”和“湿地”功效,为城市增添绿色、增加可观赏景点,进一步改善都市生态环境。
2.2建设边界缓冲带和保留景观要素,保护生物多样性
规模化农业不能一刀切,应适当建设多样化边界缓冲带,如在农田边界种植豆科植物、树篱,沿河道种植有季相变化的林地、建设供动物通行的涵洞等,扩大生态植物群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隐蔽所,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水土和土壤养分流失。保护并合理保留自然要素和传统文化景观,如坑塘水面、原有村落等,使镶嵌的多样化景观与集中连片的设施粮田、菜田系统构成高自然价值农田。
2.3保护和发展特色农产品,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保护并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包括蔬菜瓜果、精养鱼塘、精品花卉等,以满足都市消费市场需求为导向、先进科技为依托,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实现品种与设施、高效与生态、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发展高端种业,拓展特色品牌,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项目区内外交通路网通达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更为乡村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道路基础,统筹考虑田间自然景观与特色产业园建设,合理规划农业旅游线路,进一步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3总结
关键词:农业工程,可持续发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93-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农业工程相关专业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工业工程专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熟悉了解农业工程生产中的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环境等方面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至今尚无直接的教材,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该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该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探讨《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绪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以“农业及其发展历程”引入课程内容
在教学中,为使课程更好地展开,首先将“农业及其发展历程”内容引入绪论课,以便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农业的发展及其意义,更容易理解《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后续的主题内容。
“什么是农业?农业是怎么来的?”笔者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农业的定义进行了解释。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它是指人们利用生物的生长机理,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从狭义上讲,农业泛指种植业[2],它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从广义上讲,除种植业外,还包括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这五业合在一起通常称为“大农业”。目前农业早已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属于第一产业[3]。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可以借助古籍中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进行讲解,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我们经常把农业的起源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4]。在农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把农业生产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1)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是完全依靠人力和简陋的木、石工具,模仿动植物自然生产过程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
(2)传统农业――当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开始学会制造铁犁和使用耕畜,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开始打破原始社会那种封闭式的生产方式,逐渐进入较为开放的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3)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不仅提高土地生产率,并打破了农业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同时现代农业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2介绍农业工程的内涵
通过“农业及其发展历程”的教学,对“农业”进一步延伸,向学生讲解农业工程的内涵。农业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手段、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设施的各种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理论的总称[5],是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及其原理。自1910年内燃拖拉机问世,标志了现代农业工程的开始。
另外从当前农业工程学科构成角度给学生一个全面的介绍。目前农业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科学技术研究的范围很广,总体归结为以下7个方面: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工程、农村建筑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副产品加工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工程。农业工程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出率等方面都有重大作用。
3引入“农业可持续发展”
该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是从何时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环、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乐赝�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类不得不深刻反思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试图去寻找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的发展道路。
在农业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方式,利用化肥、农业提高作物产量,工业化模式的农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以大化肥、大农药、大量消耗地下水为代价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下去存在严重的隐患[6]。“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我们要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农副产品的需求构成威胁的农业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要解决未来可能将要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回到循环性生态农业上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未来农业只能走“用地养地”、“精耕细作”配合一定现代化设备和生态技术的生态农业。
4从熵的角度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熵的角度对农业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剖析,以便使学生更加清晰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1868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物理学中发现和揭示了熵世界观的概念[7-8]。它告诉人们,物质和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在表现形态上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为了创造工业文明,人类无节制的开采和消耗各类自然资源,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9]。
笔者探讨分析后得出结论,农业的实质就是通过绿色植物吸收与转化太阳能形成负熵。生物体的负熵机制如图1所示,以负熵为起点,并以这种负熵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耗散的方式展开农业生产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又尝试按照数学极限的思想,并提出一个极限公式(公式1),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讲解。该极限公式可将其表示为如下的形式:以时间t为自变量,自然界的熵表示为时间t的函数,则
(1)
式中,C为相对常数,即人类生存的星球在某一时期能够忍受的熵。熵是最后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无效能量的总和。这种情况在封闭系统中表现明显,当熵达到最大值时,则表示一切有效能量均消耗殆尽。当有效能量和无效能量相等时(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规定),则意味着系统进入了全面崩溃,或称“热寂”阶段[10]。只有当我们承认自己世界的有限性,有意识地尊重地球资源的极限,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到地球的宝贵,从而做出对人类继续生存有重大意义的调整。
通过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可以有力的告诉学生,我们必须把熵定律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只有发展低耗、节约,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符合减熵原理和生态规律的农业,才能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5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该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和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环境问题,尤其是工业化的农业,在带来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的可持续性。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农业发展,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寻求一条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1]。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农业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总结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正确认识学习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核心内容。以牺牲环境换取的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只会让环境背上沉重的包袱的问题,而不会带来长久的效益,因此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
利用系统思维和系统的科学体系去解决问题。我们面临的任何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其实都是系统。将农业工程看成大的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系统的合理组建和最佳运行的过程技术。
关键词:沼气;农业;系统;能值
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农户养殖生产、种植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系统形成能流和物流合理转换的闭合生态链,在局部和整体上达到经济和环境等多重效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沼气利用模式已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得到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应用,全国各地区都开展了沼气工程建设。近年来,农业部提出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国内多地区逐步兴起高产低耗的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为原则,倡导资源减量化和循环利用,达到生态系统能量多级循环利用和物质的良性循环。能值分析方法是以自然价值为基础,将系统中各种生态流和经济流转换为能值,对自然环境生产与人类经济活动进行统一评价,定量分析系统结构、功能与生态经济效益的一种常用方法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工业生产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以及区域生态系统发展可持续性的分析、评价与比较。为科学评估以沼气为纽带、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综合生态经济效益,本文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分析农业循环模式的能值流,并综合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以期为这种循环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为省辖地级市,以境内金华山得名。界于东经119°13′-120°47′,北纬28°32′-29°41′。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南北跨度129km,东西跨度151km,土地面积10942平方公里,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境内山地以500~1000m低山为主,分布在南北两侧,山地内侧散布起伏相对和缓的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较多,有明显干、湿两季。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光温互补。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垂直差异。灾害性天气频繁。全年日照时数为1667.5h,降水量为1489mm,平均气温17.9℃。金华光、热、水条件优越,时空分布不均衡。
(二)研究方法
系统以小规模养猪场为平台,将种植、养殖、沼气池功能区构成系统能源转换系统,经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产热和发电,沼渣、沼液用来浇灌牧草、蔬菜、桃子等果树等,形成物质多极循环利用的循环复合生态系统。本研究以“生猪养殖一沼气工程一蔬菜种植”循环农业模式为研究对象,应用能值进行分析比较。1、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获得2013年研究区完整年度生产记录数据及当地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太阳能值。EM=OD*UEV式中,EM为太阳能值,sej:OD为原始数据;UEV为能值转换率。2、环境条件监测的方法与原理。本项目应用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农业环境无线远程监测系统,通过RS—85总线将生态农业现场的数字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组成现场实时监控系统,通过GPRS无线模块与移动GPRS网络和公共互联网连接,将现场采集数据实时发送并存储到远端数据库服务器。同时,应用java+技术,实现信息在网络上的动态和共享。系统借助于移动无线通讯技术,采用与Internet技术标准及交换数据服务器相匹配的设备,实现与互联网的联接。3、监测系统设计。在试验农户的温室、沼气池、池内气体部分与温室内各放置3个温度传感器,监测沼气池内外的温度变化;在沼气池内的气体部分放置1个气压传感器,实时反映沼气池内气压的变化;在温室的中部放置CO2传感器反映种植、养殖共生系统中空气CO2浓度的变化。另外,在温室内、外放置光照强度传感器。沼气池作为生态农业的中心环节是整个监测系统的重点,旨在定量反应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二、“生猪养殖—沼气工程—蔬菜种植”农户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一)系统输入、输出物质与能量的测定
本研究项目把养殖场作为一个系统,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沼气池3个亚系统。家庭养猪规模100头,沼气池30m3,种植面积1350m2,详细记载系统和亚系统2013年一年内各输入和输出成分及数量。种植业各作物有机能和无机能投入项通过调查获得,蔬菜收获后按果实和茎叶两部分测产,家畜对精饲料、粗饲料的采食量和粪尿排出量指标通过调查和饲养试验获得。
(二)能值分析
本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产投比为19194000/16260010=1.18其中,化肥、农药的投入占到总投能比:(229600+71050+21500+147060)/16260010=2.9%人力投能占比:1176000/16260010=7.2%沼液、沼渣投能占比:(13921800+693000)/16260010=89.9%在沼气池的循环系统内,能量产投比为:157985000/658134000=0.24每年产生的沼气为2200m3,沼液65600kg,沼渣11500kg。从能量流动分析结果来看,该家庭养殖场小系统内,结构合理,能量和物质基本都得到了合理利用,这样的循环关系增加了产出,减少了废物的排放,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结论
该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还不够,每年产生的沼液65600kg、沼渣11500kg,而在本系统内循环利用的仅9000kg和1500kg,循环利用率仅为13.7%和13.0%。因此,在今后的生产中应在技术环节上加以调整,使沼液、沼渣尽可能在系统内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
作者:陈宏金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妮娜,庞昌乐,陈理,等.利用能值方法评价沼气工程性能[J].可再生能源,2011,29(3).
[2]陈绍晴,陈彬,宋丹.沼气农业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
[3]蓝盛芳,钦佩,陆宏芳.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陈豫,杨改河,等.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生态农业含义及其发展意义
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把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种养殖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一个地区的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特有的生物资源,历经劳动人民选择培育,展现了它的独特农业景观。不仅说明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树适其土”的现实,而且各地区只有充分利用其特有资源生产农产品,发挥地区农业优势,才能调整好农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考虑趋同的弊端,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农业生态种养殖适应了多层次、多样化、多变化的市场需求。实践证明,只有饱和的产品,没有饱和的享受。消费者对农业市场的动态或静态需求无止境,而且是同类农产品的多层次,不同农产品的多样化,数量质量品种的多变化。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产自许多地区,每个地区只有发展特色农业,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真正使农业增效、企业增收、农民增收。农业生态种养殖适应了地道产品、绿色天然、营养保健的消费需求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消费者需求信息说明,地道、天然、营养和保健类的农产品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新阶段消费者对农业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农业生态,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才能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农产品。
三、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1.建设资源节俭型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开展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深化我国生态农业科学研究和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开展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不仅是推动中国生态农业理论摸索、技巧集成与模式创新的现实需要,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是改良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和农村、农民生活条件等的急切需要,是建设资源节俭型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现实需求。
2.加速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严格依法履行非宜农耕地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杜绝并严惩对天然植被的损坏,同时由国家扶持发展相干产业以解决有关地区国民的生活问题;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国家加大生态环境软弱区(如黄河上中游)的环境建设投资力度;严格把持各种迫害农业生产的污染源,改良农业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大力发展农业职业学校,提升人口素质
大力发展教导事业,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完善农村基础教导,最大程度遏制新文盲的产生;在农村广泛推行各种情势的职业技巧教导和成人教导,有针对性地造就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巧,这样既有助于新技巧的迅速推广,也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强计划生育,把持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4.加强法制、宣传,加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
生态农业建设尽管已有20年的时间,但1993年颁布,2002年修订的《农业法》没有明确实行、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干内容,对包含循环经济思想的农业发展只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所以还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强干部群众的认知程度,激发发展生态经济理念和热情,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无公害农产品产业的开发和经营。
5.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政策引导
生态农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系统,科学方案,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业主和农户投入为主体,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方案及农业执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巧攻关和推广网络建设等必要的投入政策。
6.加强农业科研支撑力度,增进科研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合
由于农业科研自身的一些特点,决定其不可能实现完整的自我发展,所以国家应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和奖惩措施,促使农业科研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合,避免盲目性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率。同时也应加强农业相关基础科学技巧的研究,如污水处理利用技巧、农业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作物抗性育种与生理以及我国北方气象干旱化与全球变暖的农业对策等,以保证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加强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巧推广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国家应联合土地经营情势的调剂,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宏大的农技推广队伍,通过增长农技人员的工资、增长和保证推广经费,保证农技推广渠道畅通等道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7.保持可持续发展,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
无论是深化传统产业,还是开发新兴产业,都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重要地位,绝不能以就义环境来谋求发展.决策部门要高瞻远瞩,开发立项要郑重,不至被短期利益和经济效益所困惑,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重视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联合,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明.建设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动[J].农村能源,2000(1):1-2.
1.创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有效破解了小农分散经营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断裂等难题。
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带领大批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保障了企业和农户的增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的现代农民工人。
2.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标准逐步确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包括生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贴三奖励”、水电优惠、兴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三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加强了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涪陵区建立条形码电子身份证追溯系统,并率先建立起覆盖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现行农村经营体制、要素资源约束,制约着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1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率只有42%,库区农业产业化率更为低下。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土地大规模集中,需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企业等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但实施以来,农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耕地块小分散,不能实现耕地大规模集中,生态农业产业化要求的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无法实现,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无法在农业聚集,生态农业难以推广和发展。
2.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农村人口转移、土地流转,阻碍着市场信息和农业生物技术推广传播。
由于缺乏信息网络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不能及时取得商品市场信息,不能发挥城镇经济信息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小农生产脱离了国内外大市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大量土地撂荒,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推广难,制约着农业生态化发展。
3.化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重庆库区山地多,土壤水土养分流失严重,加上人多地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导致对土地资源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施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估算,库区农作物废弃物年产量约130万吨,其中多采用露天焚烧、填埋方式处理。畜禽业粪便年产量约为1252.49万吨,库区年禽畜粪便磷流失量平均为400多吨,不仅造成有机肥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而且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4.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不完善。
首先,由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控制污染的手段、方式、制度不完善,治污能力和技术不强,库区生态环境制约着生态农业发展。其次,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制滞后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还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地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缺乏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难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同时缺乏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认证标准,未能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规程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
5.生物循环农业没有广泛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不充分。
生物循环农业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资金支持,投入回收期较长,对企业资金形成较大压力,社会资本投向循环农业的比重小。而库区财力、人力不足,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难以掌握较复杂的生态循环技术,影响到循环农业的普及,制约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
6.生态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首先,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先进的生物技术、循环技术等未得到广泛应用,实用的农业技术引入推广速度慢。其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落后。受自然环境约束,库区多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通讯条件差,生产要素流动、市场信息和物流成本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投资引进困难。市场信息不灵也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7.生态农产品市场培育欠充分,生产者缺乏积极性。
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消费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不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获得相应的效益报酬,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
三、促进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抓住城镇化机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
通过完善土地交易所等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
2.加强区县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生态城镇化进程。
应适度加强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段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对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县级城市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重负,通过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及其设施的配套,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化对库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3.统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制定符合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应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要素,整体协调山、林、水、路、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着力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农业产业链的清洁工程、循环农业以及沼气、太阳能等农村社区清洁能源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上。农业工程项目及农业开发,必须符合生态农业的总体规划,防止因为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资源环境可承载力为界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
4.完善库区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
第一,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和农业生产专门管理部门,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管理与监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向清洁生产方式转换,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第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负责”、“谁保护,补偿谁”的原则,建立大气、耕地、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耕地、水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惩戒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负责耕地、水资源、大气的检测、监督、治理,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制度。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增强民众的环保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加快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对水资源、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技术规程及生物农药、有机肥使用规程等标准体系。尽快完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建成方便快捷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和监管,引导生产企业申报“三品一标”食品认证,帮助消费者认知和消费。
5.完善生态农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补偿等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对库区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给予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第二,完善生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补贴和环境补贴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开发特色生态产业,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三,拓宽生态农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服务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生态农业金融产品,实施差别化“绿色金融”政策,将农村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生物技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建立生态农业政府投融资担保平台,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加大生态农业保险,完善生态农产品保险机制,实施生态农产品支持价格等来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6.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开发、推广体系。
政府引导和激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融合的生物科技创新平台。选择和支持一批科技实力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校到库区建立科研基地。激励龙头企业加快生物技术引进,促进世界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切合实际地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培训,传授生物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将农用地转向生态耕作。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设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专栏,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将规范化、程序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指导生态农业生产。
7.建立循环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对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清洁生产以及农村沼气等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特别要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粪污还田”模式,桔杆、稻草、果渣等饲料养畜、“废弃物变废为宝”模式,“林果-兔鸡”、“猪(羊)-沼-粮(茶、菜、果)”等循环模式。
8.加强生态农产品宣传推介,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
关键词:农业生态化;农业经营方式;生态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2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026-02
一、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发展基本情况
(一)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地处中国东北北部、黑龙江省南部。全市面积5.31平方公里,市区及双城市、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10县(市)多山及丘陵地。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地区中部。至2008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64.5万公顷,其中旱田130.9万公顷,水田33.6万公顷。全年基建用地410公顷,退耕还林4 778公顷,因新开荒、园林改耕地等原因增加耕地面积29.8万公顷。
(二)哈尔滨市农业经济基本情况
至2008年末,哈尔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0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粮食总产量达到210.8亿斤;农民纯收入人均实现5 960.9元,比上年增长17.6%,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4个百分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达3 000万亩,比上年增长30.6%;认证产品达到2 107个,比上年增长35.4%;共谋划储备农业项目170个;争取国家、省投资的旱作农业、标准粮田、松浦镇渔港、市农科院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8项,总投资11 855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个;完成20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硬件建设和市农业信息网建设;全年转移劳动力122.4万人,比上年多转1.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0.4亿元,同比增加5.7亿元,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 428元。
(三)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管理情况
1.耕地生态化管理情况。至2008年底,全市共向耕地投入优质有机肥2 375万立方米;每公顷均施肥12.91立方米。其中过腹积肥1 449万立方米,秸秆堆沤造肥444万立方米,城粪下乡281.9万立方米。全市农作物根茬还田面积达93.3万公顷;玉米秸秆和稻草粉碎还田20万公顷。2008年开展GPS土壤定位监测60个点,其中,旱田34个,水田26个,现已完成取土和土壤物理性状调查工作,正进行化验分析。
2.农作物生态化管理。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已达2 967.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30.6%。有效使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共计229个,产品2 072个,比上年同期增长80.5%。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企业124个,产品1 762个;绿色食品企业78个,产品189个;有机食品企业27个,产品121个。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上半年加工总量已达342万吨,同比增长28.6%,销售额35.7亿元,同比增长18.1%。
3.自然水域生态化管理。哈尔滨市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增加自然水域渔业资源的含量至2008年底,向松花江等自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各种鱼苗1 330万尾,投入资金45.3亿元。十八年累计人工增殖放流鱼苗15 798.1万尾。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工作的力度,保护渔业生态资源的健康发展。一年来共出动车船检查230次,出动执法人员1 200人次,没收渔船4艘,销毁禁用渔具4 500件,办理渔业行政执法案件66起,罚款5.94万元,罚没物资变价款3.51万元,有效地打击了使用禁用渔具和渔法的违法行为。
二、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化较低,未能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
目前,哈尔滨市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业生态化水平较低,无法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方面,该市优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不足。以农用化肥施用量为例,2008年全市施用各类化肥39.1吨,平均每公顷耕地用肥214吨,同比2007年分别增加7%。由于农产品生态化的不足,不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发展基础,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未能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农业经营方式传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
2008年,哈尔滨市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6 586.4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 859.6元,牧业收入1 284.7元,共占家庭经营收入的93.3%。可见,目前该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以种植业、牧业收入为主,其他收入仅占不到7%。说明该市农业尚未与旅游业结合,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缓慢,没有将农业的生态效益等无形产品直接转化为经济收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生态化发展基础条件不充分
农业生态化发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同时牵涉到市场、财税、科教等产前产中产后诸多方面。目前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发展基础条件不充分。一是生态农业建设尚未形成体系,缺乏区域化布局。二是生态农业建设的责任落实、目标细化、定期检查等许多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三是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与金融、财政、科技、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间还没有充分的组织协调。四是广大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农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存在破坏植被、滥用化肥农药等粗放经营的情况。
三、对策建议
(一)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生态化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优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将“农民(基地)-高附加值的加工企业(龙头企业)-大市场”三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哈尔滨市在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可以遵循地域差异与生态适宜性原理,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及生态技术,配合以相应的流通、售后服务体系,生产、加工、销售等手段,充分开发当地生态优势的名优特产品,形成具有生态优势的产业。为此,应在认真进行资源潜力、生态劣势及优势、市场条件等全面调查分析基础上,为寻求经济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态农业产业进行总体规划设计。
(二)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经济,实现农业生态化的经济效益
与传统农业相比,观光农业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一个边缘产业,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基础上的农业。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实现农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繁荣农村经济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可在城郊沿线区,利用庭院经济提供休闲农家乐旅游项目,即开展耕作、栽培、休闲、娱乐、农事体验活动等。观光农业旅游不但为市民提供与农村和农民进行交流、体验农事劳动乐趣、普及农业知识的场所和机会,而且将观光、娱乐、休闲、体验、购物等融于一体,扩大了鲜活及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带动种养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民就业,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大对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法制
对生态农业建设提高认识,责任落实到位,细化目标,定期检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由于生态农业建设是涉及诸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各种组织协调工作,农林牧副渔各产业要有分工、有协作,加强行业指导和项目管理,积极组织金融、财政、科技、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支持和参加生态农业建设。
2.制定优惠政策,努力增加资金投入
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制定和完善与生态建设有关的投资、税收和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强调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以“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从政策导向上,招商引资项目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良好,向农产品质量高的项目倾斜,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在全社会创造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加快哈尔滨市生态农业的建设步伐。
3.普及生态农业知识、支持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建立生态农业信息网络
一是要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农业技术水平。要通过多种宣传媒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生态经济学知识,让广大农民认清破坏植被、滥用化肥农药等粗放经营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后果的严重性和长期性。
二是要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科技研究和科技服务的支持。为解决在生态农业科研和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结合各地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实际需要,组织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协作和攻关,重点开发生态农业工程所需的接口技术、关键技术和环监测实用技术,面向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转变和加强农业生态学研究重点。
三是要建立生态农业信息网络,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应在全市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全市生态农业建设信息网络和市内生态农业信息库,通过调动和发挥网络内各单位的作用,收集、整理和传递国内外生态农业建设的信息资料,扩大生态农业的“生态农产品”销售网络,开展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举办生态农业建设学术活动,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29,117-119,105-115.
[2] 周文宗,刘金娥,左平,等.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冯之浚.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76.
[4] 林向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J].生态经济,2006,(2):1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农业结构为抓手,以发展高效农业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合作化水平,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二、建设重点
根据我镇农业资源优势,重点构建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平台,着力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工程,彰显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格局。
突出四条主线,根据我镇农业产业布局,依托贯穿我镇的主要干道为主导骨架,接受兴泰线的辐射,以特色农业为重点,形成四条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带。
一是以兴沙公路沿线的优质粮经作物生产的产业带。重点谋划在兴沙路沿线区域,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优质棉花、油料生产以及扩大郑朱优质葡萄品系的种植及品质的提高,努力打造兴沙线优质粮经产业带。
二是兴西线高效产业带。重点在兴西路两侧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高效农业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逐步实施高效蔬菜、苗木、花卉基地等生产加工基地以及蔬菜脱水、生产加工基地,逐步扩大圩岸“金花菜”种植规模,努力形成兴西线高效特经产业带。
三是荡横线重点实施__镇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以姜戴、夏许、丁沙、马港等村形成20__亩的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1万亩,接受其辐射面积2万亩,在园区内引进先进的品种,新型种植模式,推广配套的新技术,走标准化生产路,创新经营模式,不断提升形象,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08年春,园区建设工作初建成效,指导、示范全镇的高效生态农业。
四是马吕线特色畜禽产业带。依据马吕线现有的林地资源,策应徐马荒景区开发,充分发挥马吕路马志宏林下养殖生态鸡的典型示范作用,重点建设10万只畜禽生产基地,以马港生态养殖为基地,采取“三统一分”模式加快林下畜禽养殖的南伸北延,做大叫响原生态林下畜禽这篇文章和品牌,不断提高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努力形成马吕线特色畜禽产业带。
林业绿化:20__年在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22.4%的基础上,再增0.5个百分点,重点实施村庄绿化,所有的通村道路结合新农村建设全面栽植景观树,美化环境,每个村建立围村林,农户家前屋后栽植林果经济林,美化环境、增加效益。
实施三个规划。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是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环节,针对洪涝灾害频发的趋势,水利建设在我镇显得十分重要,计划实施三个规划。一是对全镇84.6公里的联圩每年加修联圩30公里,按照4.54式标准,能挡3.5米的水位进行加修;二是对三个大联圩新建三个4个流量的排涝站,加大内排能力,关闭破旧、损耗大的老、病排涝站;三是新建3座高标准的圩口闸,确保高水位挡得住。
建立三个畜禽特色基地。水产业是我镇农业的半壁江山,传统的养殖品种养殖模式,效益低下,市场风险加大,完全不能适应现代高效农业的要求,依据我镇丰富的水产资源,20__年建立三个特色基地,一是以徐马荒原生态区域为主的3000亩生态龙虾养殖基地;二是以中丁圩星火科技为示范点200亩特种鱼、泥鳅养殖基地;三是以我镇水产养殖场徐马荒生态区域的3000亩为主板桥大闸蟹养殖基地。
三、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镇成立现代高效农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现代高效农业的规划,实施及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同时,根据工作重点和职能分工,成立以片长、蹲点镇干、各农业口职能部门具体工作班子,党委、政府把现代高效农业作为08年三个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之一,并根据农时季节序时进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对各村进展情况予以点评,督促年终进行考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