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8: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道路规划标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市道路是当前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规划,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便利的起居条件,而且还能使城市空间得到美化。但是在实际的市政道路规划中,由于市政道路本身的体系比较复杂,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与规划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对市政道路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就要求能够结合影响市政道路规划的各方面因素,对其设计进行不断改进以及完善。
1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首先,在一些城市道路中,由于对道路网的等级设计不够合理,因此导致一些城市道路功能出现紊乱,进而在城市道路运营的过程中出现道路交通混乱的现象,对城市秩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部分城市的交通主要集中在部分道路中,且城市道路中间的连贯性不足,从而导致城市的分流系统很难形成,不能将不同类别的道路交通系统功能发挥出来[1]。其次,城市道路网点建设不够完善与顺畅,在部分路段与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存在与实际的交通情况不匹配的现象。因为,我国的传统市政道路规划建设中,缺乏系统、科学的交通工程理论的指导,对市政道路中的交叉口红线、车道数以及对路段的设置都基本保持一致,这就使得城市道路中的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不足,且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在一些城市中,受到经济条件、人文因素的影响,进行再次的道路扩宽与改造不够现实。为了能够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这就要求在进行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交叉口渠化改造的重要性。再次,就我国目前的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道路的结构与宽度来看,还不能够从整体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对道路网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对该城市的道路交通流、城市路段、交叉口通行能力以及城市车辆运行速度等相关因素的思考。不能对车道的数量、宽度以及道路的承载力等进行分析,也缺乏对道路规划建设对城市景观影响的相关分析。在市政道路设计施工建设中,只是单纯的对道路进行施工建设,仅仅考虑到了道路的宽度、机动车道数量。虽然从理论与道路布局来看,其条理比较清晰,但是在每年的城市交通中有很多交通事故,这就说明可能在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还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最后,对市政道路使用寿命的设计参数不够合理。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规定,要求城市的主干道使用年限为20年,次干道的使用年限为15年。但是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建设与运营中,由于施工质量不合格,从而导致很多城市道路尚未达到使用年限标准,甚至在一些城市出现市政道路结构性损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对市政道路设计施工时,为了实现其经济化目标,往往就容易忽略其施工质量,不能达到使用年限标准。
2市政道路规划设计
2.1对市政道路结构形式进行设计
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城市的发展,就要对市政道路系统的结构形式,即道路系统的平面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满足城市用地规划以及城市交通的需求。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城市用地需求,城市的自然条件与建设条件,从而能够设计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有几种比较常见的道路结构形式,包括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以及自由式和混合式。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中都采取这几种市政道路结构设计,在郑州、太原等市政道路设计中就采用了方格网式的结构形式。就我国目前的一些大城市与特大城市的市政道路结构形式设计来看,大多会采取将市中心作为道路网中心的环形放射式道路网,将市中心作为道路网的中心,并设计能够通往中心的放射性道路干道[2]。
2.2市政道路规划的设计思路
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对城市的当前道路状况、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已有建筑的拆除与再建等问题进行考虑与分析。还要对当前的道路交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能针对该问题制定一定的应对措施。还要对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进行检测,结合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案,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探索。还需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交通习惯与一些识别性的要求,合理的应用城市中的原有道路,根据城市车流与交通的需要,设计合理的道路间距,从而满通需要。例如在道路设计中,可以将自行车路网间距控制在100m~150m之间,如果机动车交通为250m就要尽可能的避免错叉的出现,这时就可以采取开辟小路来对整个市政道路交通起到缓解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对城市的旧城区的建筑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引导旧城区的人流与车流向外疏散[3]。例如在玉林市的市政道路设计中,综合该城市中的非机动车的总数量等数据信息后,参考一般的非机动车设计的基本宽度,设计其非机动车的车道在1m~2.5m之间,三轮车在2m~2.5m之间,自行车为1m。同时,为了能够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的同时,还能使得市政道路满足城市景观整体规划的需求,还要对道路进行路线性设计。一般道路可以选择曲线设计,这样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其视线内的城市景观一直在变化,也能有效的缓解视觉疲劳,从而有效的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
3结语
在市政道路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通过结合当前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与投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能够设计出符合城市规划发展以及城市空间规划需求的市政道路规划建设方案。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规划,也能使城市的交通供求保持平衡,更好的满足现代城市建设需求。
作者:吴志睿 单位:广东中天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林志.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与规划改进设计分析[J].民营科技,2011(9):277.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注意问题;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迅猛增长,国家土地使用的持续紧张,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将会是改善道路交通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做好道路改造对于增大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截至目前,全球各国为了保证城市交通的合理、有序的布局和发展,都采取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来进行优化和总结,从而使得其中的种种制约和影响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当前,城市交通道路规划的编制与设计对于提高我国城市整体与文明水平,适应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标准和要求,并实现了社会持续发展要求。
一、市政道路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1、体现城市特色
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我们周围的文化环境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人口密集的现代城市,怎样体现出每个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根据城市的环境、人文特色等实际情况,在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中体现出城市的特色,融入城市的文化氛围。
2、体现功能特色
除了体现出现代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交通以及游览等功能才是城市道路应体现出的主要功能。
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城市的道路规划随意性
城市的建设,道路规划先行。道路的规划在建设中的地位很重要,城市建设依附于道路的规划。所有的城市建设例如,城市的广场,社区街道,旅游景观等等的建设都应列入到城市道路规划的行列中。而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很难看到完整的道路规划,通常表现的很随意。可以理解出很多的原因,首先,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计划没有变化快;其次,从中牟取相应的利益,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个体的经验者,他们更愿意在利益的驱使下,为寻求更多的财力,将土地出让,这都将影响到城市的道路规划的问题。
2、城市的道路规划中没有体现出“以民为本”的原则
首先,从道路规划过程看,人们群众参与的程度是不够的。其次,在道路规划过程中,领导们总是以自己的意志进行判断好坏是非,使道路规划的独立性和公开性被打破,人们的需要得不到反应。最后,城市的道路规划的约束力不强,降低了人们对道路规划的信任和关注。
3、不合理的横断面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市政道路设计和规划都缺乏交通工程的设计理念,而将重点放在道路工程的设计上面。这一现状导致了道路设计规划的不合理,尤其体现在道路横断面的设计上。横断面设计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对交通流组织、路段、节点通行能力、行车速度方面的定量、定性的分析。(2)缺乏对交通流构成和道路功能的基本分析。(3)对于各种设计规范的机械套用,而不对车速、车道数及车道宽度、道路功能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的研究分析。(4)对于管线设置、道路隔离带设计、公交站台设置、绿化要求、安全和环保要求以及景观设置方面不能做到周密全面的考虑。
4、道路网络节点不通畅
对交通情况进行分析是道路设计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交通流向、流量、周边路网、车速、车辆组成等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有利于准确定位道路等级,确定道路规模。现代城市中,由于设计者对于实际交通分析的缺乏,使得目前的市政道路普遍存在各道路的车道数、路段和交叉口红线相同,路网节点的交通流相互等待或避让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也造成了道路网络资源的浪费。
三、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改进建议
1、系统性
在开始道路设计时,首先应重视这个区域城市环境建设的规划。根据系统论原理:系统的功能大于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在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充分运用这个系统论原理。根据城市规划了解清楚这条路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定位。摒弃以往景观设计中拼贴、见缝插绿,只看局部,不看整体,缺乏系统的设计方式。要把这条路融入整个区域的绿色网络之中,进行系统的分析。
2、遵循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做好生态设计
充分了解区域规划和道路周边的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才能使景观创造达到各种因素的协调,尊重物种多样性的存在,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并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与再生。道路景观的创造和景观序列的划分,应结合周边环境的特点,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展现自然资源;并充分利用各种人的感觉要素形成各路段的景观特色及复合多样的景观框架。通过景观的创造和拓展,丰富和扩大目标范围,创造连接各城市或节点的城市绿色走廊和网络。
3、横断面的设计
机动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路缘带等都是市政道路横断面的重要组成要素。对于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是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关键。合理的横断面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将通行能力和行驶速度作为考虑标准,在节约土地资源的要求下,合理制定机动车道宽度。(2)在对于道路的交通情况进行分析后,对原有的车道数量作出相应的调整。(3)优化隔离带及各种车道的分配比例。(4)考虑环保和行人、车辆的安全问题,调整中央隔离带以及绿化带的布置形式。(5)对于道路现状的改造,可以分期进行。
4、道路节点的设计
道路节点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快速路中的集散节点和路径转换节点、干路之间的相交节点和特殊道路与支路相交节点。按照以下原则对不同道路的节点进行设计,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道路功能。
4.1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
设计者在设计交叉口方案时,可以对现有的交通政策研究成果、城市规划及交通规划进行研究分析,加以利用,从而让方案能符合目前城市的实际情况。
4.2设计具有协调性
渠化规划设计干路交叉口,在交叉口增加进口处的车道数,扩大交叉口的空间资源,从而让
路口也具有与路段一样的通行能力。
4.3综合考虑进行设计
综合相交道路的类别、流量、公交站点设置、管线布置、周围环境等方面要求后,才能对道路节点的用地范围及形式做出正确的判断。
4.4从长远考虑进行设计
道路交叉口近期的设计实施,还必须立足于远期的交通需求,让建成的道路节点不仅能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还能满足以后的交通需求。
4.5秉持节约原则
对于现有设施,要挖掘其潜力,做到物尽其用。在能不建立交的情况下,尽量不建,保留现有环形交叉口,使用“信号灯+环交”的方式进行控制。立交的设计应当灵活运用当地地形,节约用地和资金,做出既简洁又美观的设计。
5、妥善处理好交叉口
城市道路交叉口众多,交叉又是最繁华最吸引人流、车流的地方,交叉口的竖向与平面布置也是道路设计的难点。在竖向设计中,根据不同纵坡需要调整路口以外道路的横坡弃,以保证交叉口不积水。转弯半径的缘石城设需仔细计算或用图解法给出,否则交叉口地面将是扭曲的,无法满足排水与行车的要求。在平面布置中,首先要注意转弯半径不可设置太小,太小则影响该路段的通行能力。其次,交叉口范围内的电力、电讯、有线等应全部走入地下。很多实例,交叉口密如蛛网的线路不仅有碍市容,也不安全,也使城市景观大打折扣。其三是转弯半径直圆和圆直点上应设残疾人坡道,这可反映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其四是交叉口因四周跨路应预埋各种管道,可防止日后对交叉口大动干戈。
结束语
总之,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道路系统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设计人员应不断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设计水准和审美水平,从而规划设计出科学、美观的道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姜雅琪,蒋灵翰.道路工程设计应注意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09(01)
关键词:市政道路;规划;设计;要点;优化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为了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做好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工作,保证道路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概述
市政道路作为整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核心环节。在城市化发展和建设工作中,其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一般来说,在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工作中,由于城市道路本身就属于市政交通的一种,其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要求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在设计中通常都是从公共设施的角度去分析和总结,不仅关注其使用功能的发挥,同时对其艺术效果、使用效果都需要加以总结和完善。
2市政道路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重点并不是要求盲目的追求新奇,所有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城市道路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道路设计的现状,笔者认为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2.1城市道路的功能性
无论是何种方式的道路设计,其交通运输功能依旧是所有设计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特别是在当前,一二线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问题,如何缓解这种交通拥堵的现状,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创造更加便捷的生活环境是城市道路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道路设计要对主干线交通进行合理的分布,优化道路设计组合,使得交通运输更加畅通便利。
2.2城市道路的安全性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高速发展,带来车辆数目成倍增长,同时道路交通事故也不断攀升。城市道路的扩容在带动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代价。因此,预防和减少交路交通事故率,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当前乃至今后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问题,应将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植根到道路设计中去。安全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以不同道路的服务功能区别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和原有道路设计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道路周边建筑的使用性质,合理确定该道路的行驶速度,而不是教条地根据道路设计速度而制定;注重路段平曲线和道路竖曲线的组合和衔接,特别是注重交叉口的节点设计,避免在交叉口出现大的纵坡段;要考虑到道路护栏、中分带合理宽度以及标志标线的合理设置,同时还要考虑到车辆交汇和临时停靠预留空间;根据道路两侧商业建筑和人群密集程度,合理、恰当地设置行人过街设施,设置醒目的引导标示,标示信息尽量全面,同时在人流过于密集路段,合理设置人行道护栏,正确引导人群安全、快速通过。
2.3城市道路的协调性
在满足了基本的交通运输功能以后,道路规划设计还必须重视与其它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道路交通设计不能只着眼于解决眼前的问题,还应该从持续发展的角度从环保、安全、经济等多方面考虑。首先,城市道路的路线空间曲线要与实际地理条件相符合,在保证道路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路线设计得圆滑和平顺,避免突兀和扭曲,这对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在城市道路的两旁合适的位置设置路外景观,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城市道路的主体优势;最后,在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道路两旁的绿化,这样做不仅可以美化道路,而且能够很好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道路不可避免的要遇到管线,在进行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行车的舒适性,在这个前提下布置路幅,使管线布置不影响行车。
2.4城市道路的特色
城市道路特色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威尼斯之所以成为世界旅游胜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独具特色的水上交通。道路作为城市的动脉,它体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折射出这个城市所拥有的历史以及文化内涵的积淀。道路会在经济的发展中被重建,但是文化只有通过积累与沉淀才得以形成。从城市居民的角度来看,文化需求的增加,文化品味的提升,使得他们对道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这个城市的道路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将道路与人文结合是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
3市政道路的优化创新设计
上文已经介绍了城市道路设计概述以及需要考量的相关要素,下面对如何做好道路的创新优化设计进行具体的分析。
3.1车速的设计
车速是城市道路设计必须确定的一个问题,通常这是一个定值。但是具体到道路设计中需要涉及到桥梁隧道时,这个取值应当具有灵活性,因为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坡度、半径不同。假设主线道路的交通时速是60km/h,那么在桥梁或者隧道部分由于地势、弯道等因素的干扰就很难满足这一标准。所以具体道路车速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形成情况来确定。优化创新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在尊重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要更加灵活的优化道路设计。
3.2机动车的车道宽度设计
机动车车道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道路交通的横截面来看,机动车道的宽度决定着整个道路的宽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机动车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但是从各个城市的现状来看,道路交通的宽度近乎达到极致,再通过拓宽道路来增加车流容载量并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道路宽度设计进行研究。从整体来看,我国机动车车道的宽度比欧美国家的标准要高,40km及以上时速的大型汽车或大小型汽车混行车道宽度为3.75m,已等同于我国的高速公路的车道宽度。这一标准也正是欧美国家高速公路的宽度标准。从道路设计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的道路都是越宽越好,我国当前的机动车道的宽度过于机械,没有考虑大小车道、交通流量这些现实因素,在一些城市缩窄车道的宽度反而有效的缓解了交通拥堵的情况。所以,机动车道的宽度范围应该灵活设置,不应该都采用统一硬性的标准。
3.3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从道路安全与便利的角度出发,对道路设计的人性化价值提出了要求。道路改建、扩建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每天都面临的问题,施工时间紧、工期紧张,使得在设计与施工中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些大的问题上,而忽略了一些对行人安全会产生影响的细节,例如盲道的提示设计、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计关注的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公德品质的体现。我国在道路无障碍设计方面,还需要像西方国家学习,不仅要重视道路设计的粗放型功能,同时要做好这些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4结语
众所周知,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出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其作用在城市建设中的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应该把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考虑的对象,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其质量。对于设计者而言,应眼界开阔、经验丰富、要有前瞻性,并不断地学习,提高其设计能力。相信只要我们多努力,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将出现新的面貌,城市形象得以改善,城市内涵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姜海峰.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与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0,11.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还存在很多不够人性化的问题,道路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有待于提高,因此,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规划中的人性化指标非常有必要。
二、城市道路规划性质及规划宽度
1.城市道路规划性质
城市道路的规划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把城市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依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城市道路还可以有:机动车专用道、非机动车专用道、公交出租车(客运)专用道、商业步行街等功能性道路。在一些规划设计文件中还可以看到:生活性干道、交通性干道、商业性干道等术语。可见,城市道路的性质是可以也应该根据其在城市中所处的用地性质而“因地制宜”的。有关规划道路性质的问题源于对城市道路称之“路”还是“街”的思考,应如何协调好交通需求与城市环境的问题。“自盛唐以后,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大发展,出现了店铺为主的商业街道,沿街两旁还划出了种植地带,使古代城市道路的面貌起了重大变化。”。道路设计车速不是很高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单幅式(或三幅式)的横断面形式(必要时中央可设隔离栏)。这样中间车行道会显得非常宽阔,视觉反而很通畅;将绿化带集中布置在两侧人行道区域,形成宽阔而开放型的公共绿地空间,结合路边城市家居、休憩服务设施的布置,给行人以宽敞舒适、休闲怡人的交通环境。诸如青岛的香港东路、南宁的民族大道、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和法国巴黎著名的香谢丽舍大街等,都是非常典型的实践案例。
2.关于道路规划宽度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交通流量远远超出早期规划的预测。道路设计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道路规划宽度不足以满足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规划规范》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车道宽度,分隔带宽度和道路绿化率不能满足要求。现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90),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和《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297),对于大城市主、次干道不同设计车速所对应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宽度列表.
三、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以前,城市道路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将交通特性以及交通量的大小等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机动车的交通问题成为了道路设计的关键因素,而实现人、路、车以及环境的和谐共存长期被忽略。相关部门的宏观控制较多,而局部、微观问题则被忽视,这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城市道路的基本发展需求,但是忽视了人的需求,难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越来越多,除了保证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要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和享受功能,使城市道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休闲广场、步行街以及无障碍设计等相继产生,满足了人们对道路交通新的发展需求,满足了市民的精神享受。所以在城市道路设计时,既要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顺畅,又要满足美观、舒适等要求,全力打造人性化的城市发展空间。
四、城市道路设计要点
1、广泛性
城市道路的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企业和部门,一个城市道路工程,从规划到施工包含了规划、投资主体、设计部门、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等,且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多部门协作工作的环节。尤其是在设计环节,由于其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使得其广泛性能够得到顺利有效的发挥。
2、复杂性
由于城市道路在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专业和领域,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这些领域和专业相互连接、相互沟通,因此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且在项目工程中,各个工作环节都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工作模式。在目前的城市化发展中,常见的专业种类主要包含有交通、地质、桥梁、排水等等。由于这些专业方向不同、内容不同,使得其在设计工作中的各种侧重点也不相同。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系统全面的设计,使得其中的种种质量问题都得到人们的关注与促进。
3、持续性
在目前的道路设计中,我们必须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控制要求,这就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做好持续性工作模式,在这种基础上,我们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系统优化,使得道路设计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工作,从而为社会生产的持续要求提供必然的历史依据和理论基础。
五、城市道路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
1、城市道路线性人性化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于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从人性化和环境美学理念出发,城市道路空间是一系列变化着的构图,有着连续相贯的首尾,它的视点是连续的、运动着的整个空间,着眼点是道路景观的总体效果,所以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从总体规划出发,在人性化和环境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城市道路线性主要包括,平面线形和立体线形。在线形组合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视觉上自然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平曲线起点应设在竖曲线顶点之前。急弯、反向曲线或挖方边坡均应考虑视线的诱导,避免遮断视线;第二,为使平面和纵断面线形均衡,一般竖曲线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10到20,可获得均衡感;第三,合理选择道路的纵坡度和横坡度,以保证排水通畅,而不形成过大的合成坡度,一般在8%以下较好。
2、城市道路横断面人性化设计
横断面的布置原则是:首先保证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和畅通;充分发挥绿化带的作用;与道路的性质和特点相配合;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互协调布置;有利于雨水的排除;满足地上地下管线的埋设;考虑近、远期目标相结合。在综合比较道路等级、交通安全、行车道宽度、行车速度、绿化遮荫、减少噪音、造价等因素,在有条件的城市一般采用三、四幅路;而在中、小城市,单幅路更具适用价值。
在人行道设计方面要明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行道的使用功能不仅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而且对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环境的营造、地下空间的利用、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道路设计应在重视车行道设计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人行道的人性化设计。故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由于人流的无序而导致的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人行道的宽度应设计的宽裕一些,道路宽度习惯沿用主干道5m.6m,次干道3m.4m的模式;第二,人行道铺装应保证其平整度、密实度和铺装材料的防滑功能,满足其使用功能和行人的出行安全;第三,利用地砖把人行道铺装成为体现不同道路特色的色彩和图案,满足行人的观赏要求;第四,从盲道布置到缘石坡道形式,以及公共建筑无障碍出入口,要体现对残疾人的关爱。
在非机动车道路设计方面,要结合我国城市道路系统的特点。在我国,不同动力性能的车辆混行成为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普遍问题,特别是非机动车出行受到行人和机动车的干扰,出行的安全和速度受到很大的影响。根据各城市对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其宽度推荐采用5.0m(或4.5m);6.5m(或6.0m);8.0m(或7.5m)。在机动车道路设计方面要注意,我国现行CJJ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其车道宽度采用波良可夫模型计算,参数基于20年前的车辆性能、交通组成、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确定。模型中确定的横向安全距
3、城市道路照明人性化设计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必须满足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使城市道路照明技术先进、科学合理、节省能源。能为驾驶员及行人提供安全、舒适、经济、节能的良好环境。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中需重点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路灯的布设。路灯的布置包括路灯间距、路灯安装高度及灯具亮度。路灯的合理布置对提高照明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在综合考虑路况、路面反射特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照明器具的配光特性,使布局尽量合理。在设计中,灯杆的设置根据城市道路的宽度、绿化隔离带的设置确定,一般采用单侧布置、双侧对称布置、双侧非对称布置、中心对称布置等方式。第二,灯杆、光源、灯具的选择。城市道路照明兼有景观要求,一般宜选用较为美观的灯型,但首先应满足技术上的要求。在以往的城市道路照明设计中,都选用拔梢钢杆,内外热镀锌表面喷塑,灯杆壁厚不小于4mm,具有较强的抗弯能力。光源选用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透雾性好的高压钠灯,灯具选用截光或半截光、防眩光、能效利用率高的优质产品,防护等级一般选用IP65,整流器、电容器触发元件均装于灯杆内。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工作一定要更加重视人性化设计的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工作,提高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李海强.浅谈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J].科技资讯,2012(15)
关键词:市政道路, 规划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道路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区域路网规划,沿线的交通现状,在坚持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新旧设计结合,远近期工程结合,注重环境保护达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设计具有前瞻性,系统新,安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1从道路交通功能正常发挥的要求来讲,道路网络系统必须是一个有机协调的系统。首先,必须具有合理的等级结构、功能结构和布局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应由各类道路应各司其责,有机结合,实现道路功能结构与等级结构的协调统一。其次,每一条城市道路都有多重特定的功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应以实现其合理的交通功能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市政管线、绿化、景观、日照、防灾等其他附属功能。城市道路应根据其应赋的道路功能来确定合理的道路红线、横断面形式和分配等,决不是越宽越好。第三,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影响甚至决定道路网交通容量的关键。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必须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匹配,否则,要么会造成路段通行能力的富余和浪费,要么造成交叉口的严重阻塞。第四,城市道路要慎重处理好于城市空间、土地开发、历史风貌、遗产保护等之间的关系。
2 市政道路网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造成道路系统功能紊乱。路网级配不合理,导致就会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的紊乱。交通生成点与干路系统缺乏过渡性连接设施,城市交通集中在几条贯通性干路,不仅不利于机非分流系统的形成,也不利于不同出行距离交通的相互分离,更不利于不同类别道路系统交通功能的发挥。
2.2 路网节点不畅,路段与交叉口通行能力不匹配。我国传统市政道路设计缺乏交通工程理论的指导,交叉口红线、车道数与路段上完全一样。这样设计的结果,交叉口由于相交道路间的交通流要相互等待或避让而导致通行能力大打折扣。2.3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不合理,导致道路功能效率不能有效发挥。道路横断面的设计,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仅仅局限在道路工程设计,缺乏交通工程设计的理念和要求,导致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尤其是横断面设计极不合理,
3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与改进
3.1 道路节点设计。
1)道路节点功能分类。从功能角度讲,城市道路交叉口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快速路系统内的路径转换节点,其规划建设应保障各个流向车辆能高速、连续、顺畅地通过交叉口;第二类为进出快速路系统的集散节点,其规划建设应考虑快速路上、下匝道通行能力与临近路网的匹配;第三类为干路与干路相交的节点,其规划建设应保障“点”与“线”的通行能力匹配;第四类为支路或特殊道路交叉口,其规划建设应考虑交通管制与交通组织。
2)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原则。针对性原则:交叉口规划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城市实际情况,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交通政策研究成果。综合性原则:城市道路交叉口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分向流量、公共交通站点设置、交叉口周围用地性质、管线布置、防灾要求等确定交叉口的形式及其用地范围。协调性原则:干路交叉口必须进行渠化规划设计,通过增大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条数来扩大交叉口空间资源,以空间资源换取时间资源,使路口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系统性原则:路口改造、立交建设必须成系统,不能孤立改造某个路口,将交通矛盾转到其它路口。节约性原则:尽可能通过平交路口渠化来挖掘既有设施潜力,能不建立交尽量不建立交。现有平面环型交叉口应尽可能予以保留,宜采用“环交+ 信号灯”控制方式。立交设计应保障主流方向的交通顺畅,立交结构形式应美观、简单、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以便节约用地、节省工程投资。以人为本原则:道路应根据红线宽度来设置行人过街设施,通过交通岛绿化设置及高架桥绿色挂篮设置来形成城市新景观。远近期结合原则:道路交叉口改造近期实施方案必须考虑远期交通需求,必须研究规划设计方案的近远期过渡。近期无法进行渠化的远期应控制交叉口用地。平战结合原则:立交建设应与城市防灾相结合。
3.2 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分配也是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关键。城市道路横断面要素通常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路缘带等。这些要素的尺寸分配要根据道路功能,综合考虑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交叉口渠化、港湾公交车站设置、地上地下市政管线布设、绿化景观等因素来确定。因此,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实际上交通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体,而不是简单的道路几何设计。一个好的城市道路设计应当成为是功能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关键:
1)基于对通行能力、行驶速度的适应及节约土地资源的客观要求,确定机动车
行驶的合理宽度;
2)基于对道路交通量的预测及实际管理措施的考虑,原有的车道数也需要调整;
3)基于车种的变化及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需要,各种车道及分隔带在断面上的分配比例需优化;
4)基于环保及行车、行人安全考虑,要考虑分车带、绿化带的布置形式的调整;
5)基于节约资金及土地资源的考虑,必须考虑分期建设的需要及对现状道路的合理改造;
6)考虑道路附属设施布置的客观要求变化及维修、维护需要,要考虑断面各
部分的比例调整;
7)为适应各种先进的交通组织及管理要求,要考虑道路断面与路侧建筑物特性、土地利用性质、公交专用道、公交停靠站、路边停车带、道路交叉口的匹配等一系列问题。
3.3 关于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城市快速路是城市道路中的最高等级的道路,是为了保证城市长距离的机动车出行者在相对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其出行目的(或过程)而建设的、能相对快速、连续(也可不完全连续)通行的道路系统。城市快速道路的设置适用于快速疏解现代大城市中大型片区间长距离、大流量机动车流或者穿越大中城市的过境车流。所谓长距离,也即机动车出行距离至少超过5~7 公里,所谓大流量,也即在高峰小时同一机动车交通走廊内,超过5~7 公里的长距离单向机动车出行交通量至少要大于1000~1500 辆当量小汽车/ 小时。一个城市是否需要快速路,要综合考虑这个城市的规模、形态、布局、机动车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等因素,必须慎之又慎。如果确实有必要设置快速路,则要解决好四个关键的技术问题:1)快速路的选址和布局;2)快速路规划的系统性和协
同性(包括其自身的和与整体路网的协同性);3)快速路的标准问题;4)快
速路的几何形式问题等。
结束语: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路网的主要骨架,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城市道路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交通系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2] 景国胜.城市道路横断面的问题与规划对策[J].城市交通,2004,1.
[3] 应周杰,林春娥.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与建设改进分析探讨[J].价值工程,2010,29(18):95-95.
[4] 张林志.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与规划改进设计分析[J].民营科技,2011,(9):277-277.
[5] 席永红.浅谈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4):13-13.
关键词: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的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需求急剧增加,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瓶颈,这是我国大多数中小城市所共同面临的道路交通问题。如何改善和引导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健康发展,保证运输安全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当今中小城市的道路现状
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带动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急速上升,私家车的普及加之过度地城市化和工业化使得城市背上了沉重地包袱。并且城市规划、土地滥用与交通规划的严重脱节,导致城市交通状况拥挤不堪,管理混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增长,并陷入恶性循环的圈子。尤其在当今中小城市,机动车辆地增长速度严重超出道路交通所能够承载的能力,并且由于中小城市交通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不必要的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
中小城市交通运输状况相对大城市来说情况更为严峻,道路交通网络的使用率和有效利用率都比较低,且道路网构不成完备的系统。由于中小城市主干道的车行道数目根本不一致,这就严重影响整个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对于中小城市来说,道路还没有形成完备的道路网,道路网覆盖密度低,四通八达的主干道较少,多是一些断头路,这就严重影响了道路的畅通与通行速度。此外道路等级不明确,没有合理的功能区划分。由于中小城市道路技术标准低,导致一些道路尤其是交叉路口的人行道过于狭窄或被占做他用,造成人车混行的局面。由于资金不足或是过分的迁就现状,道路坡度、平曲线与道路技术设施根本不符甚至部分道路没有下水道装置,以致暴雨突降,造成交通瘫痪。
对于中小城市来说,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备,不仅公共交通落后并且交通管理相对落后,这不仅制约了交通运输的通达性而且也阻碍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近来,为了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先导作用,引进外资发展经济,都逐渐把城市道路建设作为主要产业来发展。但由于急功近利往往只重视当前的道路畅通而缺乏构建道路网建设的意识,制约了交通道路规划的发展。就整体而言,中小城市居民交通法规意识都不强,尤其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造成道路交通拥堵以及发生频繁的交通事故。
二、交通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人行道的规划不够重视
在当前的道路交通规划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对人行道路的规划转而注重机动车辆道路的规划。目前,对于道路交通规划的过程中,部分中小城市为了追求面子工程肆意的把机动车辆的通行道设置的颇为宽广,以致有些人行道路被占用或是太过狭窄造成人行道拥堵。在规划中还常常出现以下问题,如:红绿灯禁行时间长而通行时间短,这就容易造成路人急于过马路而忽视交通安全。在商业中心天桥的设置间距较大,造成行人擅闯道路进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二) 缺乏构建道路网的意识
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在规划过程中只是过分的注重当前的效益以及影响,规划中仅仅把当前交通道路的不足作为规划的重点,而对未来道路发展的种种可能几乎完全忽视,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对未来交通道路的发展未给予重视最终导致交通集束。不能形成较为完备的交通道路网,使得道路管理比较混乱导致过分拥堵。另外,部分中小城市依附于国道或是省道,过境交通对城市内部交通干扰较大,不可避免地造成过境交通对中小城市内部交通的干扰。由于过境交通与市内交通本不能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规划,因此,在规划道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过境交通与市内交通产生矛盾。
(三)道路质量不符合标准
对于当前一些中小城市来说,部分中小城市在规划交通道路的过程中急于求成,过分追求面子工程,对于质量的把关较为宽松最终导致一些质量不合格的道路出现。这些道路路面质量未能达标,甚至有些道路没有下水道的设置,在暴雨天气往往会形成大面积的积水不仅影响道路的畅通并且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质量的不合格直接导致交通道路保养难度大且寿命短,频繁的整修道路会加重政府的财政支出,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中小城市道路规划的愿景
城市交通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指标的首要方面。对于政府来讲,畅通的道路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旗帜。交通道路的超负荷是当前中小城市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由于在道路的规划过程中出现较多不容忽视问题,针对本文第二部分出现的问题,以下对交通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置以期缓解中小城市道路拥堵的情况。
要从根源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坚持从源头入手。因此,道路规划必须提到首要的位置。确保交通建设能够合理完整的实施,必须先有完整合理的规划。在具体的设计细节上讲,城市交通规划管理要做到合理布局,个性特色鲜明,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城市发展效益、以及市场效益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道路交通规则,只有一个合理完整的规划方案才能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偏离方向,才能做到全面考虑,各方面协调完善。在具体规划的过程中既要避免个别城市在道路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调整规划布局,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出发,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该城市的交通规划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一刀切,不断提高对城市发展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进而有效的实现城市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避轻就重,不应该只重视道路规划过程中眼前的利益,应该重视道路规划过程中长远利益的考虑,在规划道路时不应该过度的注重道路的宽广,而应重视道路实施过程中对质量的把关。不应该只看到近期的道路规划而忽视对道路网的建设。
综上所述: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是中小城市发展的一剂强心剂,只有拥有完备交通运输网,才会满足中小城市的发展。合理的道路规划,完备的建设体系和高效的管理制度对中小城市建设来说,构建的还不完善,因此,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去完善去探究。
参考文献:
[1]王炜,徐吉谦,杨涛.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问题;对策
1.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性
道路就像是城市的命脉,道路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的进行,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水准和层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道路工程的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作为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道路的设计涉及到运输、公共设备敷设、绿化和城市景观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因此要保证设计方案的最合理化,才能在日后的建设过程中事半功倍。
2.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2.1经济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城市道路建设不只是保证施工质量,还要在相同条件下使工程施工造价尽量降低,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参考交通流量及性质等不同特点,对城市道路现状及公共设施布局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地形实际情况对线路与断面型式进行合理选取,在保证较高车速的同时还要确保具有较大交通量的主干路通行顺畅。而部分道路由于对交通具有集散作用,可降低一定标准,使工程投资成本得到明显节约。
2.2环保性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这也是各大城市不断出现环境质量日益降低、交通日益产生拥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要采取诸如道路采用降噪路面、将隔音屏加装至桥梁等重要位置及在道路两侧增加绿化面积等较为适宜有效的环保措施,才能明显降低道路对环境产生的各种污染。
3.当前城市道路设计的常见问题
3.1道路规划不科学
城市道路规划与交通安全存在直接的关系,城市道路规划应全面考虑各影响因素,如:人口、城市交通量等等,为道路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我国非机动车的数量非常多,再加上机动车日益上涨的交通量,道路规划必须具备科学的依据。实际城市道路规划严重缺乏科学性,不能满足路面交通的需求,同时由于道路规划不科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非常多,而降低了道路规划的效益性。
3.2道路设计缺乏实用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道路设计工作越来越多。但是,道路设计中也伴有一些问题的出现,尤其是道路设计缺乏实用性,非常容易造成道路交通的堵塞。例如,在道路交叉口的设计中由于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设计,设计缺乏实用性,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交通能力,而引起交叉通堵塞。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道路设计中,缺乏对道路交叉口的车道线、红线等设计,城市道路设计有着一定的规范标准,而有很多道路设计的车道线和红线却与道路设计规范不符,尤其是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导致城市交叉口的车辆通行受到一定的限制,也会造成对其他路段甚至整个城市的交通能力的下降。另外,道路设计缺乏实用性一旦出现阻塞现象,再加上过往行人,使得城市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也大打折扣,道路设计的不合理缺乏实用性,也会导致城市道路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偏低。
3.3城市道路缺少生态、低碳的绿色出行环境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数量成倍增长,以广东某城市为例,2010年,该市机动车保有量净增57000辆;2011年,机动车保有量净增103000辆;截至2012年5月,机动车保有量净增59373辆,机车总量已逼近50万辆。由此可见,机动车保有量净增均是成倍增长。各大城市随着车辆的增长,城市道路建设也随着交通量饱和迅速扩容。道路建设一味追求“平、直、宽”,道路建设范围内大量的动迁、原有绿化植被的砍伐以及大填大挖造成地形变化,都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这就需要道路的后期设计在兼顾道路通达性的同时,还应注重保持生态环境,满足绿色低碳出行的需求。
3.4交叉口设计不合理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规划的一项重点,部分城市道路规划中的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干扰道路周围的环境。例如:某城市规划道路交叉口时,未考虑周边的生态环境,破坏了道路所处的生态系统,更重要的是浪费物资,该城市交叉口的周期内,铺路与挖坑同时进行,缺乏合理的规划,促使路面出现多处损伤,最终该道路交叉口施工超出方案规定的日期,引发延期风险。
4.改进城市道路设计的建议
4.1科学的进行车道数的设计
在车道数较多的情况下,如果不进行良好的交通组织,很容易出现车辆超车、违规停车等现象,使道路的行驶通畅度下降,同时还会导致交通过分集中,加重交叉口的负荷,引起交通混乱。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不设中央分隔带的同向车道而言,如果靠路中心线的车道通行能力为1,从左到右其他车道的通行能力分别为0.9、0.8~0.9、0.7~0.8。由此可见,增加车道数也无法改变道路的通行能力,盲目的拓宽不仅增大了交通的负荷,也无法有效的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根据以往经验和对我国城市道路的数据调查可以得知,城市主干道的双向机动车车道数最好不要超过8条,如果增加了车道数也无法改变交通混乱的现象,则可以通过改善道路网、修建平行道路、调整交通组织、合理改善城市布局等方法来疏通城市交通,使道路负荷得以降低。
4.2科学的设计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
虽然城市中私家车和公交汽车日益增多,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采用步行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作为出行方式。在当前的道路设计中往往忽略了对这部分群体的出行考量,使得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交通情况,无法切实的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也使得这部分群体养成了不看红绿灯和指示,随意穿行的现象,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因此,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也应是道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充分考虑到其对于交通的影响。
4.3体现城市生态环保的道路设计
由车辆增长产生的蝴蝶效应体现在汽车产生的尾气、噪声给市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道路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道路设计时可以利用播种一定面积的草坪、种植可吸收尾气的植被、路灯或灯杆上安装消音器,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生物链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在新科技新能源的运用上,有章可循,根据实际情况做到节能环保,例如,在风能光能充裕地区利用风电能解决城市道路照明。很多城市就适时提出,新建道路等级为主干路的市政道路两侧,应设置不小于50m的街坊绿地,这就是提升市民居住质量,创造美化生态环境的具体体现。
4.4合理的对交叉路口进行设计
在对交叉路口进行设计的时候,应采用人性化的设计原则,认识到交叉路口的合理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作用。首先,应合理的对左右转弯车道的宽度进行设计,尽量将转弯的交通流在进入交叉路口前从直行的交通流中分离出来,减少直行车辆在交叉口的不必要的时间,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其次,应增加减速车道来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5.结语
道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工作,它涉及并影响到道路的各个方面。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才能设计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实用的路线来,从而确定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使道路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