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9:08: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道德与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人们进行道德实践的越来越少,其原因也多种多样。例如老人摔倒没人扶的问题,这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失去了信任。见义勇为者受到伤害,不但无人同情,反被说成多管闲事。这些都打击了人们见义勇为的积极性。道德实践影响深远。实践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往往以一个人的行为结果来判断这个人是否道德。因此实践可以是检验一个人的标准。在现今的社会不道德问题频出,并非人们不知道什么是道德行为,而是他们为了个人利益把道德行为置于最末。这种明知故犯的人对社会危害最深。这样的状况的确令人堪忧。古人说:“言必行,行必果”。当今社会,人们缺乏的不是道德知识,而是道德实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这里知识具有特定的含义。“这种知识不同于自然哲学家所说的知识……而是通过理性对人的自我的认识,是一种绝对真理性的认识。”但亚里士多德对此作出了批判。他认为美德包含知识而非美德即知识。他“认为‘最高善’相对于‘具有德性’和‘良好状态’而言,更在于德性的‘实现活动’与‘行动’”,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美德是习惯的养成。“我们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而是通过习惯养成。”他还提出了手段之善和目的之善。他认为做出美德行为的人有不同的目的,有人为了获得名利,有人是纯粹的习惯使然,有人是出于良心。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道德实践。他认为人们追求的是幸福。而达到幸福的途径就是进行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是一个人经过理智衡量的结果。他将德性分为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伦理德性与社会习俗有关,所以一个人生存的社会环境将会影响他的伦理德性。而理智德性既与一个人的知识有关,也与一个人的判断力有关。所以理智德性在一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理智德性是一个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这种理智德性需要人经过学习,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才能获得。
2要将道德实践转化成道德自律
哲学家康德提倡人应该为自己内心立法。“在通俗的道德哲学中,人们首先注意的是对他人的义务,而在道德形而上学中,人们更重视的是对自己的义务……因而这种义务更像是一种客观的自然法则。”人们不再因为社会舆论而是根据内心准则来进行道德实践。这种准则是人的“良心”,是先天的不需要外界强迫的一种力量。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价值多元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进步、日益现代化的集中反映。价值观念多元化“第一,是社会进步的衍生物,因而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第三,高扬了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价值多元使一些人不明是非,为了自身利益对不道德事件进行强词夺理的辩护。这种言论放纵与言论自由是不同的。在萨特看来:“自由是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而自由就是个人选择的主观自。”人们虽然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但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往往只会顺从内心而不顾其正确与否。一个人只有理智地选择,才会做出理智的行动。在契约社会中人们遵循着彼此制定的规则,这是遵循一种具有普适性公共价值观的表现。这种规则遵循既保障了公共利益,也保护了个人利益。我国倡导将社会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是一种规则的教育。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也必须依靠教育。
3有效进行道德实践教育
道德实践教育往往收效甚微的最大原因是教育者个人不能以身作则,造成说服力不强,对被教育对象的影响不深的局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传统。人们往往以外在行为来评价人,同时兼顾其行为动机。具体来说,道德实践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注重从小抓起,培养儿童做善事的良好习惯直到使之成为其第二天性,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第二,注重方法的多样性。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规律,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熏陶,知情意行样样都要跟上。第三,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一种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进行德育的合力。第四,倡导主流价值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思想状况“从一元到多元,从单一到多样,从贫乏到丰富,从封闭到开放……从激进到渐进,从斗争到博弈......”但主流价值观还是具有普适性,我们要借机对人们进行教育,凝结全社会各个民族的力量。第五,道德实践的保障非常重要。对见义勇为者的表彰要及时有效,以此促发他人更加积极地进行道德实践。
4小结
其实,道德教育不只是为了使人们获得道德知识,更是为了使人进行道德实践,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只因道德奖赏而进行道德实践还不能称之为达到了德育目标。理想的德育状态是使人们从道德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只有这样才会进入人人都践行道德的社会状态。
作者:王栋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建志.浅谈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2]赵景阳.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命题——伦理的目的、德性的养成、幸福的获得[J].唐都学刊,2013,(1).
[3]亚里士多德.尼个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8.
[4]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J].哲学与文化,2004,(4).
[5]强以华.价值观多元化刍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关键词: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启示
《道德经》据传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所作。全书共八十一章,分《道经》、《德经》两篇。《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明暗变幻的微妙;《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视之道。
对这样一部国学经典,虽然早有接触,但都是泛泛而已,加之年纪轻、阅历浅、理解能力有限,里面好多东西竟没有读懂。近几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再次研读这部书,内心忽然明白了很多。特别是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处事智慧对作为教育工作的我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这是本书第五十四章中的语句。老子认为,培育真正的人,唯有以道修身,身化于道,他的德才会真实,才会从异化了的“私、妄、昧”的“俗人”、“众人”,向“公、正、明”的真人复归,成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的宇宙中居四大之一的人,并“修之于天下”,由真人而成为圣人。人要摆脱芸芸众生的无边苦海,必须能自觉地把握大道,以人之道合天之道,认识天地,认识自我,一切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道”的境界。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有加重之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高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等的诱惑呢? 《道德经》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把钥匙:教书育人既是一份职业,又是一种事业。作为职业,教书育人是我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一种谋生的方式;作为事业,教书育人则是我精神的寄托,是我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教师职业是我的安身之命,而教师事业使我们安心立命;前者使我能够生活,而后者能够使我生活得更有意义。正是由于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我才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自觉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遵章守纪,对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力求把工作做实做好。
二.“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意思是说善为道的人,是不善为道的人的师傅;不善为道的人,是善为道的人的资鉴。不尊重自己的师傅,不珍爱自己的资鉴,虽然智慧,实是大迷误,这便是为道的精要妙旨。
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变成自己的宝贵财富。成功、正面的经验这是“师”,要善于总结,善于借鉴;失败、反面的教训这是“资”,同样也应善于认真学习。进一步说,无论‘善人’,或是自己,皆有正误成败之经验教训,可师可资,所以须认真反省总结,善与不善,一正一反,一师一资,看似相反,实是相成,缺一不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吃一堑长一智,我应该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做到取长补短,见贤思齐。
三.“上善若水”。
《道德经》总结了水有七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水至柔又至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至柔,其胜利,不在于以硬碰硬,不在于声势浩大。水出山谷,遇石而绕,随山而转,用阴柔之力,峰回水转,淘刷冲洗,终于奔向大海,随自然形状而改变,处方而正,处圆而润,而自然存于天地间。水最有爱心、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海纳百川,水有至大之量,水有坚韧不拔的性格,有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精神。
首先是作用机理。道德教育通过道德认知提升实现道德内化。道德认知是以认识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为目标,基于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只有先完成认识过程,才能开启后续道德应用、评价、判断等能力培养进程。随着道德认知不断提升以及诸多能力培养潜移默化熏染,道德会逐渐由外及内渗入到心灵深处,形成不自觉规范习惯,并会基于道德理念去审视周遭。这有利于受教育者端正态度与行为,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打下基础。
第一,道德教育囊括广泛,所包含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契合。道德教育包括民族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而这些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密切相关,尤其是民族文化教育与精神教育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刻。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当下,而是既要建立与过往历史的关联,也要放眼未来谋划美好愿景。道德教育扎根传统文化,沿承传统优秀道德内涵,同时又在时代更迭中不断进行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共生。这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继往开来”铺设道路,使其得到高度认同,切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做出贡献。其次是开展策略。
第二,巩固道德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道德教育注重潜移默化中影响内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熏陶。这种育人模式值得提倡。相较于知识类与技能类教育,无论道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不能将重点放在相关理论知识的传达与灌输方面,否则不仅会使教育过程变得机械枯燥、毫无新意,还会背离育人本质,难以获得理想的育人效果。巩固道德教育,改良育人模式,既是一种尝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契机,可以为转变错误滞后理念打下基础,也能为两者更好耦合提供支撑。第二,加强宣传力度,使两者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明确思想育人方向。宣传工作对于思想育人至关重要,因为宣传既能扩大受众面积,也能在不强迫、不灌输等模式下让受众接受宣传内容,而后受众会深入思考两者关联。尤其对于教师来说,能够通过不断思考以及与实践工作联动中更深入认知两者关联,有利于明确思想育人方向。宣传工作还能进一步扩大范围,引发整个社会的思考与讨论。
第三,课程改革,实现两者在课程内容中的融合。课程是育人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仅从理论层面探讨两者关联远远不够,必须在实际育人中得到体现,否则再深入的理论探讨也会沦为空谈。例如,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使其与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进行交流碰撞,既能去糟存精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内容,也能使相关理论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与指引下更加贴合实际。实践可以成为两者耦合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 职业道德 职业教育 关系
一、职业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培养,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其教育的职业化特征与实践性特色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是一个职业人。任何一种职业客观上都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即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中相互关联的、不可或缺的、贯穿于职业活动始终的、同一职业行为中的两个方面,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实践性、交叉性与可操作性。职业教育客观上担负着对受教育者――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重任。然而现实中,由于我国目前对于“职业能力”没有共同的理解,不同的“能力观”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和评价等有不同的理解。在许多职业院校,“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被片面地理解为“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了职业行为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职业道德素质,导致高职学生在职业行为中,由于职业道德的缺失而造成一系列的职业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职业教育的公信度也由此受到质疑。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与职业技能教育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是完善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职业教育内涵的客观要求。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产生于职业分工,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职业道德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行为中“不应该”做什么,而且倡导从业人员“应该”做什么,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范围内应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职业人在职业行为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操守、岗位职责、岗位规范,也是评判职业人职业行为的价值标准。从业人员必须遵守行业或职业的规定,这是从业者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勤劳节俭、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开拓创新。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都要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发生一定的关系,当自身的利益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发生矛盾时,就必然要做出职业道德选择。当职业道德选择出现偏差时往往会产生职业道德风险问题。职业道德风险是指从业人员在其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偏离了职业道德规范,而造成各种有形或无形损失的潜在因素。具体表现在不道德的经营风气,假冒伪劣充斥市场,买卖不讲信用,合同难于履行,债务随意拖欠,不爱岗敬业,不诚信,弄虚作假,无创新精神,不遵纪守法,不忠于职守,缺乏质量意识、协作精神等。任何一种职业对于从业者来说,在工作中都不可能摆脱职业道德的约束。可见,职业岗位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职业教育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管理、工程、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合格职业劳动者的教育,而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职业工作者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其课程的本质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教育形式的特殊性,有机地将工作和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带有显著的职业特点;客观上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就是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做人”就是在工作中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且“做人先于做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修养高于技巧,品德高于方法,人的本质特征高于人的外在魅力”。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靠人际关系、处事技能。”这里的“人际关系、处事技能”指的就是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我国,据有关方面统计,在许多“窗口”性、服务性职业中,60%以上的消费者投诉涉及职业道德,而涉及技术操作水平的不超过40%。有些行业,如按摩业可能由于其职业道德问题而最终失去顾客的信任而消亡。一个人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都可能会四处碰壁,只有德才兼备才会畅通无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纽带,是每一个职业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由过去的“重理论,轻实践”到现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都没有从教育战略的层次上把握职业道德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中“专业知识本位”、“专业实践本位”、“技能本位”的现象还比比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职业道德知识内容过于浅显,至多只能讲一讲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技能鉴定中的职业道德学习也只是为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而已,职业性的职业道德知识内容在职业教育中根本无从涉及。就深度而言,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表现出明显的边缘化特征。这是造成目前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不被重视、相对滞后的根本原因。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并非单纯的“职业技能”培养,即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即“做事”的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做人”的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中的很多内容属于情感类的教学目标,无法简单通过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来实现,只能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来实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工作”客观上要求工作者具有符合职业规定的职业道德素质。可见,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育人环节。当职业道德具体地体现在职业活动中的时候,它就具体内化并表现为职业品格,包括职业理想、进取心、责任感、意志力、创新精神等。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践性教学为切入点的教育模式为塑造高职学生的职业品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具体的实践性教学情境和具体的项目化实践性教学活动在“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使学生在学校和工作中,掌握职业道德文化知识,形成职业道德观念情感,进而“外修技能,内修品德”,最终获得完善的职业品格。
四、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职业岗位对职业人才的客观要求,使职业道德与职业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应从战略的高度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中,并与职业技能教育处于同等地位;在职业教育中搭建课堂教学、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化实践性教学、顶岗实习、职业生涯规划、志愿者行为的职业道德培育平台;在理论和实践性教学中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在评价考核中衡量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还要营造“厚德、勤学、敬业、强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一直以来,对于教育道德性的理解,人们往往将焦点放在教育内容的价值上,从而忽视了教育过程本身也同样具有道德价值的问题。很多方式都可以用来传递有价值的内容,但却并不是每种让别人学到什么的方式都可以算作是“教”。教学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使他们以合理的方式获得,这种方式包含着理解、以及对学生理性能力的肯认。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得斯在《伦理和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应具有三类“内在标准”,其中就包括应“包含知识和理解力,以及某种并非僵死而无活力的认知洞见,并“排除某些传授程序,即那些使学习者缺乏自觉和自愿的传授程序”。[6]因此,“教”不只是为了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或是见多识广的人,而是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到有兴趣并产生深刻的关切。可见,教育活动的方式本身,也应受到道德的规范,这就意味着,教育应排除那些诸如灌输、洗脑等反道德的教学方式。
二、“所立何德”:社会建构的立德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整体所认同的道德价值会出现一定的调整和相应的更新。同时,作为协调个体间关系的准则,道德规范的确立也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多元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发挥着作用。因此,在当前的特定时代和社会情境中,“立德树人”的提出,同样包含着丰富而具体的社会与时代内涵,而准确地把握这一内涵是“立德树人”能够真正得以实现的前提。一方面,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决定着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回答;另一方面,教师的价值信念,又制约着我们对“立德之内涵”的真实解读。
(一)由私人道德到公共道德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同样开始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从根本上推进了社会生活方式的转换,而且还触及了中国社会深层价值内核的变革。[7]社会化的工业生产(劳动分工)在极大地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逼迫着人们走出家庭,与来自于不同家庭的人们紧密合作。因而,原有的由一根根私人关系而联结起来的网络正在不断瓦解,新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开始逐渐形成。[8]因此,之前所强调的以“五伦”为基础的家庭伦理,逐渐开始转向以平等和公正为基础的公共伦理,过去所强调的个体至善的圣人取向,也逐渐转向强调个体规范的公民取向。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这种价值重心的转移也因为信息技术等科技的迅猛发展而变得愈加频繁和迫切。这一由私人道德到公共道德的焦点转换,成为“立德树人”的提出和实现所不可或缺的社会和时代内涵,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正是有鉴于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几乎涵盖了现代中国人所公认的公共领域的全部美德。
(二)教师:传己之道
然而,新的价值观念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切实传续,最终还需依赖教师。事实上,这些价值观必定要首先经由教师的理解与诠释,才能进而得以传递给学生。换言之,尽管社会发展要求学校教育着力于培养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有的道德素质,但是,身处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教师,一方面出于职业所必须承担的社会功能,而尽可能与主流的价值导向相符合来引导学生,另一方面,他们也出于个体自身的价值认同,在无形之中对主流价值观进行选择,进而在工作中加以重构。因而,作为“立德之内涵”的重要建构者,教师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然而,长久以来,不论是研究者还是政策制定者,似乎都早已习惯坐在书斋里,对教师所应当教授的东西和应当具有的素质提要求、开药方,却对那些真正要将这些要求付诸实践的教师们的看法几近无顾。而已有的实证研究发现,任何价值教育的实行,事实上都经过了教师的“筛选”和“加工”。教师因其能动作用而成为了“所立何德”的关键解读者。一方面,对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层层安排的各种德育任务,他们能够做到“紧跟形势”,按照学校要求通过校班会等形式进行宣讲,但他们对这样做的效果或多或少都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这就使得这样一套自上而下的价值输送渠道和推进方式,最终变成了人尽皆知的一场“秀”。而另一方面,教师又会根据自己对时代需求、学生发展的理解,以及个人的价值信念,在工作中有选择地进行道德教育。研究发现,教师们事实上更多地认同和选择了“善良”、“尊重”、“诚实”等人类社会所共同接受的基本价值。而对于其它一些价值观念,他们在实践中着力不多。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切实地重视和引导教师在建构“立德之内涵”中的能动作用,是“立德树人”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
三、“如何树人”:道德教育的恰当方法
无论立什么德,最终的旨归依然是要落脚于“树人”。任何道德价值和观念,都不会单纯因为得到确立和宣扬,而自动地根植于人们的内心,进而内化为德性品质和行为规范。道德的教育才是实现这一转移的必由途径。然而,若不尊重道德教育本身的特殊机制,不能采取恰当的方法,那么“立德树人”的目标也永远无法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学校教育的话语中从来不缺少加强道德教育的动议,然而在如何能够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方面,却鲜有突破和实效。事实上,道德的培养完全不同于知识的学习。立德树人的目标不在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关于道德的知识和观念,而是在于在他们的心中种下得以促发道德行动的种子,在于发展他们道德实践的能力。在《教育中的道德原则》一文中,杜威区分了“道德的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所谓“道德的观念”是指影响并改善品行使之变得比其它情况下更好的观念。而“关于道德的观念”即是关于诚实或纯洁或仁慈的信息,它们根本就没有自动地把这样的观念转化成良好品格或良好品行的性质。可能是道德上中性的观念,可能是不道德观念,也可能是道德观念。[9]以此观之,我们花了大量时间来培养“关于道德的观念”,而在发展“道德观念”方面却建树不多,因而才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日益遭到质疑和诟病。所以,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展开的过程中,要想使得“立德树人”成为可能,我们应着力于研究甚至革新进行道德教育和促进道德发展的有效方法。
(一)道德教育的特殊机制
说道德教育有特殊性,是相对于一般学科知识的教学以及技能训练而言的。价值观和态度的形成具有其独特性,虽然它被视为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科目”,但实际上“道德”无法被分离开来进行教授。我们可以拿出一小时来学习数学、学习物理,可是却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科目来专门教授诸如“尊重”这样的价值。然而,“道德”却又可以通过任何事情来“教”,因为它内嵌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甚至可以透过教师的声调、语气和手势传递给学生。[10]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弥漫性和渗透性,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使得它比开设一门专门的道德教育课都更加有效和深刻。[11]在对“如何教道德”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不同的文化都相信“道德不是教出来的”。其中所谓的“教”,即是与“学”对举的“教”,因此,但凡涉及到伦理品格的完善,教育家们大都否定道德说教的作用,而强调学生所处的整体伦理生活环境的影响作用。[12]而在这种环境当中,教师往往被视作最为关键的一个角色。他们被理所当然地设定为学生的榜样,当学生观察、模仿和讨论教师的言行时,“诚实”、“公正”、“宽容”和“分享”这些美德就都会被学生所习得。[13]进而,为了提供可为学生习得的品质,教师也就被要求先要做到在行为上合乎道德,并且必须将其内化为个人德性,因为若不如此,则将非但不会起到教育的效果,还会让学生学会虚假和欺骗。但事实上,我们对于教师个人品格与学生品行之间这种因果关系的期许,却依然只是一个理论的假设,它在经验的层面还一直未得到强有力的证据支持。[14]相反,芬斯特马赫等人的研究却“意外地”发现,教师的风度对学生美德的发展作用不大,反倒是诸如讲道理、建构班级共同体以及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等教学方法,会发挥更为直接的作用。[15]也就是说,教师的高尚品格要想发挥作用,实际上还需要以学生的理解为前提。
(二)间接道德教育
因此,当我们习惯于将立德树人的实现寄托于教师个人品性的同时,就忽视了学生在观察学习中的主动性,以及道德教育中其他可能的有效手段。事实上,课程的教与学乃致整个学校集体生活的开展,都应该以形成儿童的道德品格为中心。这也恰恰契合了教育所应有的本意,即道德教育并不是教育各工作的组成之一,进行道德教育也不只是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专属责任。更具体来说,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于构建学校的整体伦理生活,它包括“学科的社会性质”、“来自教学方法的道德训练”以及“学校集体给予的道德训练”。[16]其中,学科内容所蕴含的价值资源相较而言更为显性,更容易得到教育者的关注。目前,教师也多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和操作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维。相形之下,教学方法和学校集体的共同生活这两个方面却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尤其是前者所带来的道德影响还尚未得到应有的研究。更严重的是,在当前教育领域中,我们仍然把目的与手段的道德性相割裂,在强调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却对其道德性重视不够,因而诸如灌输、题海等在短期内看上去有效的方法才得以在教育实践中大行其道。这实际上正与教学方式本身的道德性要求相违背,任何教学方法都应以承认学生对理性的需求和判断为前提。[17]相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之所以在各国教育改革中都得到倡导,也并不仅仅在于其教学效果,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于其所彰显出的道德价值。因为,学生只有在探究中才能学习探究,也只有在合作中才会体验合作。因此,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应当认识到其形式的价值可能远远大于其内容,也就是说,教育教学方式的道德意涵,往往会比教育内容自身的道德价值更有可能影响到学生。
(三)直接道德教学
而当前道德教育中的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在课程日益科学化、知识化的趋势中,道德的培养正逐渐被知识的学习所挤占。因此,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程虽然多少贬低了道德之于教育的根本价值,但至少还能够保证给道德培养留有一点专门的时间,因而也不失为一种不得不为的必要选择。一直以来,我国也都设有专门的德育课程,1981年在小学教育中更名为思想品德课,1986年在初中教育中更名为思想政治课。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开始试行,小学的相关课程改为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和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初中改为思想品德课,高中则是思想政治课。可以发现,随着改革的深入,德育课程也越来越贴近生活,回归道德。而且,面对我们相对陌生的公共道德,通过一定的课程来系统地学习相关的道德理论也变得尤为必要。毕竟,区别于以熟人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伦理,公共道德主要协调的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因而,社会公德强调的是以公益公害为基本出发点,而不仅仅考虑熟人的得失,它需要以“可普遍化”为基础原则,并更为强调抽象思维能力,[18]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确实也需要专门的教学来进行一定的学习和训练。
四、“立德树人如何可能”:几个切实的政策和实践建议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其必要性从不曾受到质疑。在信息科技日益蓬勃、教育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再次强调“立德树人”的意义,并促进其在教育实践中得以贯彻和实现,也无疑既有助于促进公平、正义的公共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也能够重聚人心、在国富民强的基调上助添民主和谐的色彩,从而使国家进一步迈向复兴与卓越。因而,基于之前的理论探讨,我们给出如下几个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实践建议,以期能为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
(一)尊重教育实践者对立德内涵的诠释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已明确指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发扬传统文化道德资源的基础上,将其价值观重心落在了用以协调公共生活的道德规范之上。这充分体现了转型社会的发展结果,因而也能够符合现代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作为社会建制之一,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尽管无力承担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全部责任,但对于促进公共道德的确立,学校教育仍然是当仁不让。但是,在对“立德之内涵”的解读和推进方式上,应慎用“自上而下”式的老惯例,尤其应避免让教育实践者感觉这不过又是一次外部强加的行政任务,走走过场即可。而且,在建构“立德树人”话语系统的过程中,也不应再过于突出学校,尤其是教师的义务。相反,应当在引领的同时,尽量开放对话的空间,尤其可以允许在价值多样化选择过程中展开讨论,以在理性互动的基础上逐渐达致共识。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实践者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那么就应当小心呵护他们说话的机会,倾听他们的声音,以培养他们做出自己关于立德内涵的正确诠释。唯其如此,才能充分尊重和发挥教育实践者对于立德内涵解读的能动作用,进而保证其得以恰当地呈现和传递给学生。
(二)加强间接道德教育
如前所析,贯彻立德树人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比其内容更为关键,就像不能以不道德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一样,也不能采取强制的方式推进立德树人。而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将形塑道德风尚的责任交托给教师,认为学生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可以习得相应的品行。同时,由于坚信个体品格对道德行为具有决定性,因而整个社会对教学从业人员的内在品性有着很高的诉求。然而,这一诉求的现实合理性逐渐被反思和质疑,毕竟,教师品性需要透过更为直接的教学行为才能得以体现。[19]为此,建议将教师从长久以来的崇高道德诉求中解放出来,赋权以教师,并更加注重提升其相应的教育观念和能力。国外研究成果也提示我们,相对于教师个人的高尚美德,教师对教育所持的基本观念对于形成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更为基础性的作用。正是这一观念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够有意识地透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的选择,来发挥教学对学生道德品性发展的作用。而且,也正是在学校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人际相处合理原则的最根本的理解。这就使得教育者必须能够以民主、公正、诚信的原则来组织学校生活。
(三)改革直接道德教学
在不否定直接道德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建议应将重点放到对其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对其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上来。首先,应将课程目标重点放在对相关道德能力的培养上,而不要仅仅停留于道德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其次,应避免道德说教的方式,转而尝试采取活动化的、情境性的教学方式。事实上,诸如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等道德思维能力,道德体谅、移情等道德情感能力,以及道德行动能力,都需要而且也只能通过生活化的、体验式的学习才能够逐渐养成。当然,这一切改变的前提,是能够保证德育课程的教学时间不被其他学科教学所挤占,同时配备专业的德育教师。
(四)丰富教师教育的伦理维度
人的道德养成主要通过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等途径进行,其中躬行和自省是更高层次的环节,也是道德养成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切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都是主体在一定道德规范影响下追求一定道德价值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道德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伦理学研究同时认为,知性德育是知识化、概念化和学理化的德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知识的把握,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性。生活德育是全方位地同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密切相关的德育,涵盖了理性、情感、意志、本能、欲望、行为等诸因素,强调道德学习的自主性构建。根据这一原理,要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促进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就要把道德教育融会于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纳知性德育于生活德育的框架之中。甘肃农业大学按照生活德育的要求,紧紧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弘扬和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传统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构建了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知荣明耻,文明修身”大学生文明修身行动、“创优评优,从我做起”、“讲文明,讲诚信,树新风”、文明集体创建评选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并将基本道德规范的学习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大学生入学教育、校纪校规教育、考风考纪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等环节,促进了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强化。二是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子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固定服务站点,定期开展志愿关爱帮扶。由青年志愿者定期轮流开展义务植树、文明乘车执勤、推广文明礼仪、生态环保服务、学校重大活动服务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培养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品质。三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重点开展了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义务支教、支援灾区、帮困解难、关爱“三留守”人员、文化下乡、生态环保宣传与服务等活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奉献爱心、磨练意志、增强责任感,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如学校“爱的痕迹”公益团队每年假期赴农村开展以“免费照相+爱心放影+特色支教”三大套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为农村的父老乡亲送去精神欢乐。近4年,他们将爱心接力的足迹散布到天水市、渭源县、古浪县、漳县等地的贫困农村,捐赠书本3500多本,赠送儿童玩具200多件,赠送衣物1000多件,放映电影60多场次,拍摄照片7000多张。由于出色的表现,该团队获得甘肃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的荣誉称号,并受到中国青年报的专题报道。四是突出抓好以学农爱农为核心的职业理想教育。通过扎实深入的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稳固专业思想、热爱所学专业、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成长成才。特别是通过专家教授、职业楷模的现身说法和思想辅导,引导大学生学农爱农、立志为农,积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能吃苦、肯奉献等优秀品质。学校同时持续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情操,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注重发挥隐性德育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
大学文化的育人功效德育包括显性德育和隐形德育两方面,前者是指教育内容明确规定、教育方式直接正面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课堂教学、道德实践活动等;后者则蕴藏在周围的人、环境、文化之中,虽具有潜在性,但也更具广泛性和长期性,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大学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精神内核,凝聚着大学的价值追求、精神传统和行为风尚,是显性德育的主体内容,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构建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精神、大师人格的感召,胜过一切道德说教。多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促进了道德教育。一是大力弘扬学校精神文化。通过开办校史展览、复修老建筑伏羲堂、加强校史研究传播、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和爱校荣校教育、举办纪念盛彤笙诞辰100周年等相关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情系稼穑、强农报国、面向基层、富民安民”的价值追求,“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不断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二是整理讲述大学里的动人故事,强化榜样示范。通过深入挖掘学校老一辈专家、新一代学者、知名校友、当代大学生中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突出宣传他们身上热爱祖国、潜心学术、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扎根基层、吃苦奉献等精神品质,展现了内涵丰富、富有魅力的农大人品格,感召着大学生修身立己、奋发进取。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文化月”、“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身边的感动”寻访宣传、先进模范人物报告会、主题演讲、读书征文、展览展映、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道德素质。
三、注重创新方法载体,不断开创大学生道德教育新局面
道德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众多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道德教育,将工作的中心放在基本的教学任务上。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传输相应的理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忽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表明,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限制下,当代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但其素质仍旧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此同时,当代学生已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更早地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更容易受到社会中负面意识的束缚与限制,这就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重视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抵御社会负面意识,并迎合时代的发展,使学生逐步成为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道德教育的质量
(一)转变教学理念深挖教材内容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意识的反应,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质量,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学理念,以此为基础深刻挖掘教材内容,并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挥思想品德教学的真实效力。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以初一教材为例,其中《敬人者,人恒敬之》、《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让人三尺又何妨》等课时都表达了某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及奉献他人。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会突出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将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当做主要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才能从中考制度的压迫下走出来,进而真正认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涵,明确新课程改革标准和教材编写的用意。深度挖掘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教师才能把握教学的真正目标,找到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并发挥自己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二)在情境中引导学生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调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传统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大量的讲解,或者利用课堂提问进行简单的师生互动与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限制,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掌握考试的重点。同时,教师使用大量的讲述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真实的体验。以初一第六课时《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教学为例,教师仅仅通过讲述很难让学生理解这句谚语的深层含义,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奉献他人所赢来的满足感。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入情境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名带着小孩的妈妈在炎热的夏天赶路的情境,从两人的神态看,她们已经行走很长时间,小孩已经出现缺水的神态,两人的动态引起过路行人的关注。教师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小孩、妈妈及过路的行人。为创设更真实的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搭配一副夏日炎炎的背景图片,同时搭配夏天蝉鸣的背景音乐。在较真实的情境中,扮演路人的学生将带小孩的妈妈引入一边的阴凉处,另外的学生从商店里买水送给已经缺水的小孩和家长。在情境中,扮演小孩和家长的学生受到触动,从具体的情境中发出由衷的感谢。而扮演行人的学生则感受到来自被施予者的真诚的感谢,从内心涌现出一种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动。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文字性的描述转变为更立体真实的表现形式,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心灵得到触动,在情境教学中感受到高尚道德品质才带来的美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育的质量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利用信息技术拥有的巨大优势实现教学目标。在《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认识为什么生活中需要宽容,也可以通过强烈的对比提高学生的认识,例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应的情景剧。在第一个情景剧中,两名学生在食堂排队买饭时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最后上升为打架事件,两人都受到伤害同时也被学校处罚。相反,教师也给学生展示在公交车上一名乘客不小心踩到另一名乘客的脚,他连忙道歉。被踩的乘客显得非常宽容,礼貌地接受前者的道歉,最终两人成为很好的朋友。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真实事例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前后对比,学生很容易认识到宽容将生活中的矛盾消除,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基于此,学生才能认识宽容的必要性,才能在生活中宽容待人、待己,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加,同时也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
教师也要认识到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在教学中教师是与学生进行直接接触的人,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生活中的亲密伙伴。在教学及课间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必须端正自己的行为,利用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让学生模仿自己优秀的行为并形成自己高尚的意识和品质,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出现迟到、旷课等现象,这就是对学生灌输一种诚实守信的信念,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诚信、守时。在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同时也要对学生宽容。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做的不是对学生进行责备与审问,而是宽容地对待学生,利用正面积极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宽容的力量。在课间活动中,教师不能在学生面前抽烟、骂人,必须尽量避免在学生面前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基于此,教师给学生树立近距离的道德模范,引导学生模仿与学习自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并在借鉴与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这就需要教师端正师风,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责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而在学生面前保持更完美的形象。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