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15:44: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网络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51-02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网民中10~29岁占到网民总数的55.6%,而这个年龄段的主体是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赖以生存的“第二空间”,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使大学生成为健康向上的“天使”,也能诱使他们成为堕落沉沦的“魔鬼”,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偏离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如何应对高校网络文化生态中出现的问题,探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健康、良性发展成为全新的时代课题。
一、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及特征
1995年,网络激进主义者J.P.Barlowo结合生态学与网络环境,首次把网络看做一个动态生态系统,将网络与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在我国,“网络生态”一词由田震宇在1998年《网络生态》一书中首先提出,而“网络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最早是张庆峰在2000年的《网络生态论》一文中提出。2004年,蔡志文的《浅论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文化之源》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网络文化生态”这一概念由沈望舒于2007年在《网络文化生态遭遇危机》中首次提出,但并未给出明确的概念阐释。
综合网络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的相关概念,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特指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数字媒体技术为依托、以互动和创新为核心,与大学文化密切相关的网络文化现象的总称,是一种具备自主调节、自主适应功能的生态复合体。高校网络文化生态是大学文化生态与网络文化生态相互交叉、共融而生的一种带有独特高校精神的新型网络文化生态,具备网络文化生态的一般属性,但比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文化生态内容更丰富、更广泛,也比一般网络文化更具深层次意义。研究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就是利用生态学的视角去研究高校网络文化,力求使网络生态平衡、和谐。
二、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剖析
网络文化的后现代特性是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动因。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代表了一种激进的情绪,Web 2.0时代的网络文化体现出强烈的多元化、个性化、草根性、去中心化等后现代特性。受此影响,部分大学生网络行为表现出“否认权威、抵制崇高,挑战社会公认的举止规则,漠视知识体系和既往生活经验的积累,倾向于一种与传统道德规范相违背的身体的狂欢和冒险”,在对待一些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则表现出过多的“宽容”和“理解”,甚至是崇拜模仿的态度。因此,当高校网络文化遭遇不良文化内容的侵蚀、畸形文学的渗透,当各种“标新立异”的媚俗文化在本质上越来越远离人文精神,当越来越多的网络恶搞和网络炒作给大学生以不良的角色暗示,再加上网络空间自身的喧嚣与浮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对大学生人生信仰和价值观教育的淡化甚至缺失,已成为不可漠视的事实。
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是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内因。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开放意识和创新观念,但还是一个文化批判能力不强、文化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薄弱的群体。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纷繁芜杂,特别是其中的不良文化容易产生累加的“蝴蝶效应”;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以及大学生个性张扬的特点,使一些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表现出戏剧性、肆意性、侵犯性等特点,种种非理性的言论层出不穷,甚至造成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片面和偏激,这极大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容易导致其道德责任感的缺失、自我约束力的下降以及自由意识的泛滥。
大学生个性的双重性导致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愈演愈烈。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排斥国家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但在对待一些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则表现出过多的“宽容”和“理解”甚至是崇拜模仿的态度。一方面,大学生试图通过标新立异来张扬自我,凸显个性;另一方面,他们试图用与众不同来掩盖和弥补自身的不足,缓解内心的不安。在这种双重机制的作用下,大学生在创造、分享网络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准则和评判标准常会与传统社会道德体系背道而驰。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文化生态良性发展
1.以正确的舆论为导向,构建文明高雅的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系统模型。坚持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灵魂,提升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层次和境界。依托学校门户网站,积极创建高质量“红色网站”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以时事政治、理论学习、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积极贯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吸收和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把借鉴传统和外来文化与体现民族特点、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创建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文化观念,丰富高校网络文化的精神内涵。
2.加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转变网络教育观念,提升教师媒介素养。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功能,抓住网络教育这个新型教育平台,大力推进网络文化创新,建立规范的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知识继续教育,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政治素养优、网络技术好的师资队伍,牢牢占领校园网络文化这块重要阵地,改善高校网络文化环境,优化网络文化生态。
3.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网络伦理道德和责任感。大学生是高校网络文化系统的主体,解决网络生态文化失衡问题最根本在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衡量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大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培育其自律自省意识,促使大学生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由外部监督转变为自我管理,自觉抵制网络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从主观上杜绝虚假甚至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在校园内形成一种祛恶扬善的网络舆论环境。
4.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的监管和规范,确保网络绿色与和谐,形成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高校网络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规范网络信息和行为,保证网络信息传播的有序性、健康性、安全性。通过邀请专家、名师举办网络法制道德教育论坛、讲座等进行网络法制道德的宣传,积极配合网络运营商、通讯部门、政府等加大监管力度。高校应利用必要的技术和行政手段,对校园网信息入口进行监控、过滤、引导,及时发现不良信息并扼制其传播,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参考文献:
[1]张琪.高校网络文化失衡现象透视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2]高中建.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关键词] 知识转化; 生态化网络课程;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Web2.0技术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立新(1966―),男,河北遵化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环境的设计与开发研究。E-mail:。
一、研究背景
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如何把信息转化为知识进而内化为学习者的能力与素养,是生态学对在线学习研究最为重要的启示[1]。传统团队建设模式下的网络课程往往采用一次性的“瀑布式”开发方法,遵循“专家生产、用户消费”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2],其中的学习资源结构封闭、更新迟缓,学习者只能以消费者的角色接受信息,难以进行个性化的编辑,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生成性知识难以保留,网络课程中从资源到知识的动态生成与生命进化迟缓。生态化网络课程秉持生态资源观的理念,赋予知识以生命的意义,主张个体在持续的交流过程中完成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并由此达到课程组织内部获取并创造新知识的目的,为网络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动态生成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
二、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知识转化及意义
(一)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知识转化的内涵
1995年,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论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知识转化的概念,他以波兰尼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认识论为基础[3],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称为知识转化(Knowledge Conversion)[4],并认为新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创造出来的[5]。
生态化网络课程是具有生态特征与属性的网络课程[6],是在生态主义思想下设计与开发出来,一个由人际交流网络、知识网络和技术网络构成的知识生态系统。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知识转化以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组织和利用为基础,是学习主体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并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它具有两个层次的内涵:(1)从知识转化客体的角度来看,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知识转化是课程内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作用变化的过程,是知识形式的变迁与自我更新;(2)从知识转化主体的角度来看,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知识转化,不仅发生在学习者个体内部,而且发生在不同学习者之间,成为学习者种群甚至是网络课程组织间信息交流的成果,是知识学习和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知识转化的意义
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知识转化,不仅能够整合和提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将转化后的新知识融入原有的网络信息资源体系中,成为可再生的资源循环生成模式,其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知识转化有利于生态化网络课程中学习者个体知识升华
在生态化网络课程中强调知识转化,即是强调学习者作为知识的主体,不仅要从课程中吸收信息,在经历深度加工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反馈到课程中,同时要积极地将自己积累的隐性知识外化,成为可以交流共享的新资源。在个体知识转化的过程中,学习者的知识变化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I+K(S)=K(S+S),其中:K(S)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当它接收到新的信息增量I时转化为新的知识结构K(S+S)。知识转化在学习者个体接收信息与改变信息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2.知识转化有利于生态化网络课程中深度交流的发生
在生态化网络课程的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实现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因此,由学习者学习经历不同、知识结构差异性较大所引起的知识交流,对生态化网络课程具有基础性作用。学习者在知识转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学习,建立在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反思与生成基础之上,是对知识所蕴含的个人智慧的交流与分享。强调知识转化,即是强调生态化网络课程应作为支撑互动活动产生的平台,在承载、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帮助汇聚群体的智慧,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性大脑,促进以智慧作为客体的深度交流的产生。
3.知识转化有利于维护生态化网络课程的信息系统平衡
图1 生态化网络课程的信息系统平衡状态
知识转化伴随着知识流动产生,它对于维护生态化网络课程信息系统平衡的作用体现在:其一,知识转化促进了生态化网络课程中信息资源的多样性,是维持信息生态平衡的关键要素;其二,在生态网络课程中,信息消费者接受生产者知识,并将个体知识转化中形成的新知识融入课程信息体系,促使了信息在课程耐度范围内上下浮动,形成了知识螺旋上升的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
三、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知识转化的生成机制
(一)学习理念的变革促发了知识转化的生成
生态化网络课程以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在建构主义视野中,学习被还原为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互的过程中,将外部的、存在于主体间的东西内化为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以达到发展的目的,这为知识转化的生成提供了最基本的来自于信息交流的形式保证。联通主义则把学习看作是一个网络形成的过程,强调学习不是一个人的概念储存活动,而是连接特定节点和信息资源的过程[7],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创建有意义的网络。受联通主义的影响,在生态化网络课程所支撑的学习过程中,个体以及个体的知识构成了一个网络,它与网络课程的资源体系相联结,从中汲取网络课程的显性知识,并将自己的个体隐性知识贡献出来,促成了课程内部知识发展的转化与循环。
(二)主体生态位的互换性促发了知识转化的生成
图2 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生态位
知识转化就是主体积极进行的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集中于主体,是知识转化的核心[8]。在传统网络课程系统中,教师与学习者处于不同的生态位:教师信息资源,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学习者接收信息,扮演消费者的角色,难以对学习内容的进化贡献智慧和力量。生态化网络课程受主体间性哲学的影响,强调教师与学习者具有平等的地位,体现了自我与他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充分融合。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个体具有双重身份,具备了可以互换的生态位:他们不仅可以作为知识的消费者承担知识接收点的功能,而且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外化,以生产者的身份充当知识源点。由此可见,在生态化网络课程中,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是可以互换的,二者互依互存,在“共生互惠”的自然状态下共生共存(如图2所示)。
(三)技术形态的多样化促发了知识转化的生成
以Web2.0为核心的技术网络是构成生态化网络课程的一个主要结构要素。生态化网络课程在继承Web1.0时代强大的对显性知识进行复制、传播和共享的前提下,更加强调利用Web2.0技术的个性化、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为有利的知识转化、共享与交流场所:(1)利用RSS和Tag 等Web2.0技术,在网络课程内部实现与同主题相关的、分散于网络各处的零碎知识的快速聚合与提取,促进课程资源与个人显性知识的应用和传播;(2)利用Blog、Podcasting以及Diggo等Web2.0技术,在个体反思与交流的过程中挖掘出知识主体头脑中尚未表达出来的隐含知识,实现技术支撑下的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
四、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知识转化模型构建
在生态化网络课程中,教师和学习者是知识转化的主体,并且在随时发生生态位的相互转换;知识是转化的客体,是生态化网络课程生存的能量基础。本研究以此作为两个基本维度,构建生态化网络课程知识转化的运行模型。
(一)维度1:生态化网络课程的主体间活动方式
生态化网络课程中,主体间活动方式体现为两种方式:其一,每个学习者都以生态主体的角色参与网络学习,他们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及资源,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完成自我认知结构的调整和更新。在这种方式下,学习者拥有个体知识转化的主动权和自。其二,散布在不同空间的学习者汇聚在一起,构成了各具特色的学习者种群。“种群”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指同种有机体在特定空间占据的集合群[9]。而种群生态学则着重研究种群内部各成员之间,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周围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规律。因此,我们将生态化网络课程中主体间活动的第二种方式描述为学习者个体与学习者种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这种方式下,学习者个体将自己在学习中获得的隐性知识呈现在学习者种群面前,在与其他学习者的交流互动中,接受来自种群的意见和建议,完成种群内部学习的精细循环以及分享加工,最大限度地完成个体隐性知识与种群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
(二)维度2:生态化网络课程的知识形态
知识是生态化网络课程中学习生态系统的核心,也是知识转化的客体。本研究以野中郁次郎的认识论为依据,同时兼顾生态化网络课程中学生以个体和种群两种方式存在的现状,将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知识划分为个体显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种群显性知识与种群隐性知识等四种知识形态。
1. 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指那些可以用语言、文字、图表等媒介清晰表述,易于编码和传递,往往被用于表达“是什么(Know-What)”和“为什么(Know-Why)”,属于信息哲学中自为信息形态。在生态化网络课程中,显性知识表现为是一种公有化知识: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络课程中获取;另一方面,它可以被作为一个目标而受到来自学生种群或教师的公开评估,并且只有通过储存和共享,才能实现其价值。
2.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Know-How)”的知识,可以视为“我们在做某件事情行动中拥有的知识”(M.Polanyi,1959),是内隐的、不易表达的知识,属于信息哲学中的自在信息形态。在生态化网络课程中,个体隐性知识的特点表现为往往与学习者的学习经历、知识背景相关联,是学习者在获取知识后进行反思的结果。由于隐性知识的个性化特征明显,难以直接进行交流,因此,需要学习者尝试通过文字、语言以及图形等方式进行表达,完成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知识转化。
(三)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知识转化框架
依据以上的分析维度,本研究以知识转化的主体(学生个体和学生种群)以及知识转化的客体(个体显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种群显性知识、种群隐性知识)作为基本维度,构建出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知识转化的运行机制(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到,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知识转化是以学习者通过内化方式获取网络课程知识为起点的,并通过社会化将自己的个体经验呈现在学习者种群面前;通过组合化将零散的知识点统整为富于结构化的新知识体系;通过外在化的方式将以默会形式存在的经验表述为明确的显性知识,完成了学习者个体的知识转化以及学习者种群中的知识转化历程。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知识转化最终以种群显性知识或种群隐性知识的形态整合进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实现知识分享和扩散,达到学习者个体和学习者种群两个方面经由知识更新形成的共同发展目的。
五、生态化网络课程中
知识转化的超循环运行途径
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知识转化包含个体知识转化与个体―种群间知识转化两个层面,是一个无限循环并具有周期性的过程(如图4所示)。其中:第一个阶段表现为学习者个体内部的知识转化,用以实现知识的应用与价值;第二个阶段表现为学习者个体―种群间中的知识转化,用以实现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知识共享与再生。
(一)生态化网络课程中个人知识转化途径
学习者个体内部的知识转化伴随着个体学习行为的产生而产生,是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知识转化的最基本单元。它发生在学习者个体与网络课程资源的交互之间,是学习者经由个体知识建构的方式,在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以及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将网络资源内化为个体知识的过程。其知识转化流程为:种群显性知识―个体显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个体显性知识(如图5所示)。
1. 从信息获取到知识生成
生态化网络课程以教学视频、课件、文稿等形式将高度结构化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学习者,成为学习者在个人知识建构过程中接触到的第一类种群显性知识。学习者通过组合化的方式将不同类型、零散和不连贯的网络课程资源整合成为个体知识,完成由种群显性知识到个体显性知识的转化。
2. 从知识生成到知识内化
在建构主义理论看来,学习者的学习是在其原有知识基础上利用外部学习资源,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过程。当学习者从网络课程中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后,需要依靠自身已经具有的相关理论知识背景和学习经历,对新知识进行精细加工:通过主动的同化方式,将新知识整合到自己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中;通过顺应方式,更新、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处理并接纳新知识。这个过程是学习者个体显性知识隐性化的转化过程,是对显性知识的创新,是在内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对自身隐性知识系统的拓展、延伸和重构。
3. 从知识内化到知识外化
保罗・欧内斯特(Paul Ernest)认为,只有当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主义和理论跟社会和物理世界“相适应”时,个体才有可能得到发展[10]。知识外化在个体知识转化中便起到了沟通个体主观主义与物理世界的作用:首先,学习者个体通过隐喻、类比等方式,将内化的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出来,完成隐性知识显性化,使其具有交流、共享的特征;其次,学习者将显性化的知识出来,成为学习者种群共有的显性知识,进入个体―种群知识转化的循环。由此可见,学习者个体的隐性知识是生态化网络课程中再生信息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生态化网络课程中个人―种群知识转化途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知识建构,社会性互动可以促进学习的发生。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的知识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学习者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是该系统的基本单元;而学习者与其种群之间的社会性知识建构则促进了知识在不同观点的交流中产生、在共同讨论中升华(如图4所示)。当学习者完成个体知识建构之后,他们经由知识转化形成的个体显性知识进入学习者种群的学习情境中,进入新一轮的知识转化流程。
在生态化网络课程中,学习者的知识分散于网络的各个角落,需要经由组合化将它们整合成可以被复制、分享的知识体系,并能够被学习者种群广泛接受,完成由个体显性知识到种群显性知识的转化。在组合化的过程中,往往经历三个不同的环节:首先,在学习者种群中,不同学习者通过个体知识建构,贡献出那些与主题相关的知识作为知识转化的基础;其次,在学习者种群中,学生、教师经由人际交流的方式对个体形成的新知识或观点进行讨论与沟通,形成种群内部可以接受的种群显性知识;第三,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者个体吸纳种群中形成的显性知识,在个体内部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完成知识的区分、补充、组合和分类,使其成为个体知识新的构成部分。
经过组合化过程的学习者种群显性知识是以被种群共同接受的形式出现的,具备结构化的特征。在如图4所示的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知识转化的实现途径中可见,种群显性知识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共享和扩散的作用,被纳入生态化网络课程的知识体系中,最终形成知识的水平交错,因此,经由交流形成的种群显性知识是生态化网络课程循环再生资源的持续更新动力;另一方面,这部分知识会再次进入学习者个体的知识循环建构的生态流程,学习者可以通过内化的方式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成为个体知识循环再生的持续动力。
(三)生态化网络课程中知识转化的支撑技术
学习者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可以利用技术工具中介来更有效地与学习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社群进行互动,交互是学习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11]。将生态化网络课程与Web2.0时代的社会性软件整合使用,不仅可以支持学习者个体和种群间的交流,同时可以支持及时有效的社会性反馈,实现了网络学习中由“人机对话”模式向“人人对话”模式的转变。在生态化网络课程中,应用Webw2.0技术促进知识转化集中体现在知识组合化和外化两个方面。
1. 利用RSS等技术与网络课程整合,促进知识组合化
组合化是将零散的知识组合成复杂、系统的显性知识的过程,是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最主要的转化模式。在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社会性书签、RSS以及Tag标签等技术促进知识组合化的过程。社会性书签是网络资源管理的第三代产品,它不仅支持学习者根据Tag标签的使用将零散的资源进行搜集,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在线管理,而且可以根据学习者收藏的网址进行资源推送服务,实现了有共同兴趣话题的学习者聚类;RSS技术则可以搜集和组织学习者定制的信息,按照一定格式将更新后的资源主动推送至用户端,可以使学习者在不登录网络课程网站的基础上及时地获取相关信息资源[12];Tag标签是个体对于数字资源的分类描述,体现了学习者个人对相应数字化资源的兴趣需要与理解水平,而且学习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交流与共享的基础上建立社会联系,形成有共同兴趣的学习种群。通过这些Web2.0技术的使用,学习者可以有效完成不同类型知识的整合与分类描述,促进了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
2. 利用Blog等技术与网络课程整合,促进知识外化
知识外化发生在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中,是将“个人知识”挖掘出来成为可供其他学习者参考、思考的新信息的过程。在Web2.0领域中可以有效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个人知识向公众知识转化的技术很多,如Blog、Podcasting、Concept Map、Diggo等。在网络课程学习中使用Blog所提供的反思平台,学习者可以完成学习过程的整理工作,以文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思考,实现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工作;Podcasting帮助学习者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内隐知识与思考;Concept Map则支持学习者将头脑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图的方式呈现,实现意图代言的学习过程;而Diggo技术则像一个网络投票箱,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判断信息的价值,根据学习者的投票确定相关信息的呈现顺序。技术帮助学习者个体将自己的思考、经验外显,成为可以进行传递、交流和共享的显性知识,完成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知识转化。
关键词:城市绿道;网络系统规划;发展;原则
城市化进程的急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资源紧缺、城乡差距等巨大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国家提出了节约型社会,目的是使资源合理利用,人与环境能够达到和谐统一长期发展。城市绿道系统规划就是构建集生态保育、休闲游憩、经济产业、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网络系统。[1]
绿道网络系统的发展历程
绿道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地空间模式的探索,为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相协调的生态、休闲、历史记忆、审美及其他用途的多目标线性土地网络,具有公共性、开敞性、多功能性、多元化的绿色线型空间,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2]
第一阶段:1867年奥姆斯特德设计完成的波士顿公园。他提出了公园路(parkway)概念,是世界上公认的绿道规划初级阶段的典型作品。公园路的主要特征是沿着河流、道路等线性空间进行分部,连接各个大型公园和休闲空间,整体形成绿色走廊式公园。
第二阶段:《为美国的城市保护开放空间》一书中将公园路(parkway)与绿带(greenbelt)两个词融合,取用各自具代表性的一部分产生了绿道(greenway)―词。
第三阶段:20世纪后半叶,随着人们对保护开放空间的兴趣上涨,相对于传统的非线性公园来说,绿道需要的土地资源更少,可游憩性更强,促进了绿道的发展。[3]
绿道网络系统的实践研究
1.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
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是绿道规划思想的源头。它是总共有16公里,是由9个公园相互连接而成的。其设计理念是:优化美国城市环境,在城市中保留和恢复自然景象,实现人与自然在工业社会中的和谐共处。[4]波士顿公园系统的规划中,整个公园形状是不规则的图形,类似触角一样延伸至城市生活的各个空间,从而突破了过去传统公园的孤立性,使公园的概念穿越边界线,以一种全新的概念去考虑公园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2.德国鲁尔工业区绿道规划
德国鲁尔工业区以前是重工业区,通过治理污水,恢复厂区内的植被,实现了环境资源再生。利用废弃的工业遗存,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同时政府将旧工矿改造,吸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旅游发展,使鲁尔区成为具有悠久工业文明历史的公园式博物馆。
3.新加坡绿道规划
新加坡的绿道规划设计是通过设置动植物电子咨询牌、解说牌等现代化系统,将整个绿道建设成为科普教育的基地。每片绿地公园内设有多个条码扫描站,是用来提供动植物的资讯。市民们只需要将笔记本电脑或者手机的摄像头对准条形码,电脑或手机中自动会获取资讯信息,对于动植物的名称、习性都有确切信息,普及了市民的认知性,使绿道与科技相融合,提高了城市环境的管理水平。[5]
绿道网络系统的构建原则
国外绿道的发展对于我国绿道网络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在城市绿道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确定绿道网络的路线。因此在确定路线的规划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服务性原则
城市绿道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因此在选择路线时应当考虑绿道使用率的高效化,在人流量较大的位置选择设立出入绿道的标识系统,方便居民的出入,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遮阴纳凉、交往合作的开敞空间绿地。
2.可达性原则
城市绿地的可达性直接影响城市居民对其的利用程度,因此绿道网络布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如何方便快捷的使居民进入绿道。传统的公园绿地是以服务半径来计算服务范围的,而线性的绿道能够更加紧密的接触城市各个区域,居民更容易到达,并享受绿道所带来的舒适性。[6]
3.主题性原则
由于绿道所经过的区域范围比较大,路线比较长,为了能让居民更好的区分绿道的路段,通常都会赋予绿道一个主题,从而达到整条绿道景观元素统一、路线清晰、更好的突显游憩绿道的魅力。绿道的主题一般是结合周边人文历史景观来确定的。例如周边有水域的可以设定为“滨水绿道”,游走在工业厂区的可以设定为“工业文化绿道”等等。主题的设置不能够生搬硬套,要依据自身的文化背景来设定,不同的绿道等级,设置的主题要尽量区分,每条道路之间都要反应不同的特点。[7]
4.生态保护性原则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特色,加强保护周边环境原生态化,是绿道建设的重要原则。绿道在城市中建设,是为人服务的,是使居民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近大自然,感受植被绿地带给人们的欢愉心情,弥补城市污染带给人们的环境缺憾。
因此在设计绿道时要突显当地特有的生态性植物,以及城市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其作为设计的载体,加强人们的精神归属感。
小结
经过公园路、公园系统、绿带、开放路线、滨河公园、线性公园、生态网络等一系列理念的结合与发展,才融合出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绿道网络系统。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从分散、割裂的各个单元要素逐步发展成整体性的网络系统。绿道作为一种可持续保护土地,优化城市空间的方式,其本身也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从国外绿道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建成的绿道网络系统来看,未来绿道的建设应该具有更新、更完善的规划模式和管理方式,我们应该继续学习优秀成果并探索出适合国内本地区发展的绿道网络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 Charles.E.Littel, Greenways for America[M],London:The Johns Hopkins Press Ltd,1990
[2] 秦小萍 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比较研究 [D]2012.6 北京林业大学
[3] 王 我国城市绿道的规划途径初探 [D] 2012.6北京林业大学
[4] 罗布 朵曼 格洛里亚杰蒂 生态网络与绿道――概念、设讣与实施[M]. 屮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5] 曾宪川 等 珠三角绿道网――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的新举措 南方建筑 2010.
[6] 黄晶 社区绿道设计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中小城市社区绿道为例 [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关键词:城镇化;绿地系统;生态廊道;规划发展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土地开发急剧扩张,耕地日益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改造力度不断地加强,而由于城市绿地生态空间的地位的严重缺失,且城市规划尚保持着以人工环境即建成区布局为主导的模式,导致了城市景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严重的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也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发展。
城镇化背景下的绿色生态网络发展
通过对环境科学的相关研究发现,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城镇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对减缓城市环境压力,保证生态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让绿地生态网络的生态效能达到最大化,并且希望生态效能最终能够以量化的方式指导城市规划、绿地生态网络规划,从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及价值,限制城市格局不合理蔓延,保护城市绿地斑块并指导城市规划[1,2]。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大型绿色斑块能为更多物种提供栖息场所,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娱乐需求,并且显著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但现代城市的发展难以将市区内大块土地规划成具有自然属性的保护区,而小型绿地斑块、廊道则难以形成一个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共同体。因此,通过构筑各种形式、功能的绿色廊道以及廊道网络,将城区分散的绿地斑块、廊道串连起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规模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1,3,4]。
二、城市绿色廊道的认知
2.1 绿道的概念
绿道是什么?如果让十个人来描述,可能会有十不同的答案。“绿道”一词包含两个象征意义:“绿”是指自然界中的令人愉快的的事物—树林、河道、野生动植物;“道”是指一条通道或者小径。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自然廊道,一个用某种方式改变和发展的景观[2,4,5]。
随着景观科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绿道具有双重功能:它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人们在此通行并且可以游憩和娱乐。同时,它增强了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如果我们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考虑更广阔的、更多样的线性空间,“绿道”是一个通用的概念,它通过提供多种联系促成了多类别的运动,这其中既包括附近的自行车道,荒野中为野生动物季节迁移提供的原生态廊道,也包括新兴的城市滨水景观道和远离城市沿着小溪的林荫小道。
2.2绿道的分类
查尔斯利特尔在他的经典著作--《美国绿道》中概括并描述了五种类型的绿道(图1):
1.滨河绿道。常是沿着一个被忽视的、通常是破败的城市滨水区,被建成为再开发计划的一部分。
2.娱乐性绿道。充满个性特色的多种类型道路,距离通常比较长,例如山谷、废弃铁路等。
3.生态意义的廊道。通常沿着河流和小溪,有时候也沿着山脉线,用于野生动物的迁徙和物种交换等。
4.历史线路。通常沿着一条道路,高速公路和物种交换,人们的自然学习和打猎。
5.全面的绿道系统或者网络。通常基于自然地形,例如山谷和山脉[3,4]。
这一绿道的分类方法可以让我们帮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绿道可以设计成哪些类型。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类型往往会互相叠加和混合,如何确定绿道类型,是由所关注的内容决定的。比如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绿色廊道体系由14条各种形式的廊道组成,包括大众娱乐、生物保护、生态连接、教育等4个主题,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以5条河流为骨架,组成非常优美的楔状绿地系统[3,5]。
2.3绿道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绿道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以及绿道概念本身的吸引力归因于绿道类型和功能的多样性。
2.3.1生态功能
绿道的首要功能是它的生态功能,它不仅构成了城市中的自然系统,而且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廊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本来孤立的斑块内物种的生存和延续[5,6]。事实上,以不同物种间的和谐共生来代替传统的对土地的抢占和掠夺性利用,是绿道最值得称道的方面。
2.3.2提供居民生活及休闲游憩活动的场所
其次是廊道的服务功能,沿着小径、河流或以水为背景的绿色廊道能为城市居民和游人提供优良的游憩环境,为户外活动提供继续的空间,并且为那些远离传统公园居住的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可能性。
2.3.3利于工业生产防护、生产生活安全卫生
在城市中一些污染区域应布置适当规模及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可以减少污染对本区域的影响以及防止污染向周边区域的蔓延。另外,城市大、中、小型开敞绿地的合理布局,可以在避灾时用于救援、疏散之用。
2.3.4改善城市艺术面貌
城市绿道在规划设计时与城市的山体、建筑等结合,形成了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城市环境特色,丰富城市整体轮廓线,从而改善城市整体艺术面貌。
2.3.5保护城市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
通过对整个城市进行绿道网络构建,可以组织好城市传统的自然空间环境。同时对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整体保护,更好体现历史文脉。
三、 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的原则
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旨在构建合理的城市绿色格局,保障生物多样性,构建合理、高效、节约、和谐的生态绿地系统网络[4.6]。为此,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系统整合原则
城市生态廊道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以系统观念和网络化思维为基础,将城乡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3.2 生态最适原则
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对城市自然环境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恢复和重建在过去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破坏的自然景观,以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自然属性[6]。
3.3 因地制宜原则
要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势,同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区域,要合理建设城市生态廊道,发挥廊道的抗污、减噪、防护等功能。
3.4 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既要满足居民的游憩、休闲的需求,同时也要注重城市景观的可达性,方便居民的出行,提高城市生态廊道的服务功能。
3.5 文脉传承原则
城市生态廊道应该成为构筑城市历史文化氛围的桥梁和展示城市文脉的风景线,起到保护城市历史景观地带、构造城 市景观特色、营建纪念性场所和体现城市文化氛围和文明程度的作用[2,4]。
四、 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的程序
目前,国内对城市生态廊道规划实施程序的研究仍比较缺乏。国外一些学者和规划师结合相关案例,主要是针对绿道规划的实施提出了一些规划步骤和工作程序。在总结国外相关规划程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编制程序的相关内容,基于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布局优化,笔者提出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的“七步法”,主要包括以下七步程序:
4.1 城市生态廊道相关资料收集
生态廊道规划要在大量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最终确定城市生态廊道的各项规划。此外,针对现有的城市生态廊道,如河流、山系、主要干道等,应制作分类生态要素特征调查表格,实施具体要素的实地调查[5,6]。
4.2 城市绿地空间的遥感解译和分析
确定城市绿地的景观类型,对各类绿地景观类型进行判读,分析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特征、相关属性数据和景观格局指标。选取城市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进行城市生态综合敏感性评价。
4.3 城市生态廊道现状综合评价
4.3.1 城市生态廊道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根据生态廊道现状特征,建立城市生态廊道结构和功能分类体系。在城市绿地信息遥感数据解译的基础上,判读城市生态廊道,建立不同类型生态廊道的图层,为城市生态廊道的空间分析和相关指标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4.3.2 城市生态廊道网络现状分析
提取城市生态廊道空间图层和属性库,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生态廊道网络总体属性特征和潜在问题。
4.3.3 城市生态廊道分类现状分析
根据生态廊道的分类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廊道进行空间格局分析,如廊道长度、以及内部结构特征等,分析各类生态廊道建设的潜在空间,进行各类廊道建设的土地适宜性评价[6]。
4.4 城市生态廊道网络布局规划
确定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原则,拟定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的各项指标,多方案城市生态廊道网络格局的评估和比选,整合所有现存的、当前的和被建议的绿道和绿地规划,并提供相关数据统计表。
4.5 城市生态廊道分类规划
确定各类生态廊道的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和规划指标。确定各类城市生态廊道的布局、位置等控制要求;确定各类生态廊道的典型断面形式和内部群落结构等。
4.6 城市生态廊道重点区域单项规划
针对近期计划建设的一些重点城市生态廊道做出详细规划方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对现有生态廊道的整治规划,主要是以提升现有廊道的布局和功能为导向;另一类,是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廊道建设。应在整体生态廊道网络的控制下,以生态廊道的规划编制视角和方法技术,开展单项规划。
4.7 城市生态廊道可持续经营规划
以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目标的实施为核心,针对生态廊道建设的挑战,采取可操作性强的手段,从健全政策法规、强化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五、结语
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绿地廊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状况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各种形式的绿道的穿插结合形成的城市绿地廊道网络改变了“见缝插绿”,盲目增绿的现象,城市绿地破碎化进一步降低,以绿道网络为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将必然成为兼具视觉、生态、游憩使用功能和提升城市土地价值等优越性的城市生长模式。
参考文献
1.付军.桑丽红.国外绿脉思想在我国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意义[J].北京园林.2006(04)
2.孔繁花,尹海伟,济南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J].生态学报.2008(04)
3.刘滨谊.余畅.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06)
4.王鹏.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关键词绿色通道;建设;生态;广西南宁
随着“十五”计划的实施,南宁正在逐步进入城市跨越式发展阶段,已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打通城市干道,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市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亚热带风格的现代园林城市,构建“生态南宁”。
南宁市多样化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街道、广场、公园的建设,更注重于城市整体生态网络和城市空间系统的规划。近几年来,绿色通道被系统地认为是保护城市生态结构、功能,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核心[1]。这种具有很强自然特征和很高生态价值的绿色通道建设理论,为南宁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绿色通道作为连接公园、广场、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居住区绿地等开放空间的重要纽带,对自然生境与文化资源的保护、游憩地的建设、绿地系统的完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南宁市打造“中国绿城”乃至建设“生态南宁”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1绿色通道理论
1.1绿色通道的定义
绿色通道译自英文单词greenway,来源于greenbelt和parkway两个词汇。Green意指自然或半自然植被的区域;Way是通道的意思,具有移动的意味,是人类、动物、植物、水等的通道[2],这是绿色通道的两个重要特征。绿色通道是具备较强自然特征的线性空间的连通体系,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休闲、美学、文化、通勤等其他多种功能。
1.2绿色通道的分类
1.2.1国外对绿色通道的分类。法伯斯(J.G. Fábos)将绿色通道的定义放在网络层次上阐述,定义为“不同宽度的廊道(corridors of various widths)”,它们在绿色通道网络中相互连接,就像互连着的高速公路网络和铁路网络一样[3]。认为绿色通道网络与高速公路网络和铁路网络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自然的超级基础设施(nature's super infrastructure),并且是已经存在于自然界中的[4]。法伯斯在2004年将绿色通道定义为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廊道(ecologically significant corridors)、游憩绿色通道(recreational greenways)和具有文化与历史价值的绿色通道(greenways wit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5]。
1.2.2我国对绿色通道的分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取根据对象自身属性的分类标准,按照绿色通道自身属性进行分类,李昌浩[6]认为,绿色通道包括“绿道”、“蓝道”、“紫道”3种,分别代表道路绿色通道、河流绿色通道、文化遗产绿色通道。
1.3绿色通道规划的原则
绿色通道在规划中应遵循“生态与环境保护性、文化历史性、游憩观赏性、可达性、整体连续性”等原则[7],这些原则应综合考虑,避免顾此失彼。
2南宁市概况
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偏西,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2′~23°32′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物产资源丰富。自1991年以来,先后荣获“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
南宁市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将文化和地理相结合,初步构建了绿城风情游、八桂大地游、边关揽胜游、中越跨国游、民歌节庆等项目组成的特色旅游体系。其中“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日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旅游项目,在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旅游区如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昆仑关抗战遗址公园、大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设施及服务条件也日趋完善;此外建成了一批在区内有影响力的旅游胜地,如广西博物馆、伊岭岩、扬美古镇、贝丘文化遗址、灵水―西江苑、良凤江―凤凰湖休闲度假区、金伦洞、大龙湖等,日益成为人们出游的理想目的地。
3南宁市绿色通道建设目标
从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景观现状分析,南宁市主城区已经开始着手于绿色通道建设。道路绿色通道的构建,拟主要依托城市道路绿地的建设;河流绿色通道,则依托城市水系进行路线规划建设;旅游文化绿色通道又可以结合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路线规划建设。
充分利用南宁市个性化的山、水、城、林等特色,遵循“生态绿城”规划思路,以青秀山、高峰岭等为山林绿地,以邕江两岸作为夹江滨江风光带,市区则以道路绿色观光带为特征,以民族大道生态示范街为绿色“内环”,城市快速环道的绿带和滨江绿带为绿色“外环”,邕江、朝阳溪、南湖、心圩江、可利江等滨江水系和道路骨架组成的绿色通道为纽带,以星罗棋布的城市公园、森林公园、街头绿地、大型的单位附属绿地及居住区绿地为基础,形成“环、网、带”相互联系,“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4南宁市绿色通道规划设想
4.1绿道概念性规划
绿道的概念性规划主要依托城市的内部轴线、市区及市郊山体、对外交通体系等来进行,笔者拟选取具有南宁特色的三方面探讨。
4.1.1城市中心绿色通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宁市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尤其是在城市道路绿地和公共绿地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设了一批以民族大道生态示范街、大学路、明秀路―中兴大桥―壮锦大道等为代表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初步构成城市中心绿色通道的基架。
民族大道是南宁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改扩建的第一条大型“生态示范街”,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建成的一条特色绿化亮化景观大道。道路绿化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相对合理,层次复杂,道路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绿地总面积达44.6hm2,经过多年的精心养护管理,其绿化覆盖率已达到56%。该道路由西向东延伸,横跨南湖大桥,贯穿旧城和新区的代表区域,已经成为市区最主要的东西向景观轴线与骨架。
明秀路―中兴大桥―壮锦大道轴线,贯穿城北区和江南区,旧城和江南新区的代表性区域,集中体现了南宁市历史文化空间序列,形成体现城市现代化建设风貌。
4.1.2城市山体绿色通道。自然地形地貌是城市生态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常常因其能够体现城市景观的个性而倍受城市景观设计者的关注。拟规划的南宁市山体绿色通道,可以青秀山为基点,联系青秀山、高峰岭、狮子岭、凤凰山、六怀山等构成城市山体廊道体系,建立城市生态的“核心基”,形成城市山体绿色生态廊道,将之建成城市的“生态绿障”。
4.1.3城市外环绿色通道。城市环道是城市内部与外部沟通的重要纽带,常常是城市“绿色通道”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南宁市,城市快速环道、机场高速公路、南―友高速公路(南宁至友谊关)以及城市内外交通联系的道路网络等,均可根据绿色通道原理,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成绿色交通网络通道。注意把城市道路型绿色通道和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森林公园、街旁绿地等共同体现“点、线、面”的绿地节点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城市。
4.2蓝道概念性规划研究
蓝道即河流绿色通道。邕江为南宁市穿城而过的城市主要水系,结合邕江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大小支流,对城市水域系统进行绿色通道建设,对南宁市蓝道的构建意义重大。笔者拟选取滨江绿地、朝阳溪景观绿化、南湖环湖绿地作简要分析。
4.2.1滨江绿色通道。南宁市滨江绿化带沿邕江两岸而建,经过几年的建设与管理,沿江两岸的江北景观大道、江南景观大道及临水的滨江公园,现已渐成城市滨江绿色通道系统的主轴线。其中滨江公园建设较早,是南宁市“136”工程的“四个亮点”工程之一,现已向滨江公园广大市民开放,每天接纳游客达数千人次,实现了“还绿于民、还境于民、还美于民”的建设目标,为市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滨江公园、江北景观大道、江南景观大道的规划建设,是南宁市建设滨江绿色通道的起点。笔者认为,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南宁应充分利用独特的邕江水系景色,通过城市规划尤其绿色通道的规划与建设,将沿江两岸的水、洲串成一线,使已有的景区景点(如滨江公园、民生广场)连成体系,同时在地基承载条件许可与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规划在邕江两岸布局建设具现代有气息的滨江建筑群,形成优美的天际轮廓线,使人工与自然融合成一条滨江绿色通道。
4.2.2朝阳溪绿色通道。朝阳溪主要穿越南宁市旧城区,是邕江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城市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见证。然而,朝阳溪曾经是城市“脏、乱、差”的集中地区。从2000年起,南宁市开始规划建设朝阳溪城市带状绿地景观,通过治理河道、截流污水、河床清淤、整理河岸、美化景观,重塑了朝阳溪城市滨水景观带的形象,同时推动了周边街区旧城的更新改造。
朝阳溪绿色通道是南宁市河道水系治理的典范,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通过控源治污,拓宽绿带,逐步恢复自然型河岸,同时合理组织、规划并建设游步道系统,因地制宜地设置小游园,配备必要的城市家具及游览服务设施,以“绿”和“水”为空间基础,构成具有自然品质的绿色通道。
4.2.3南湖环湖绿色通道。从1998年起,南宁市开始着手南湖区域环境的综合治理,其中绿色通道建设是治理的主要途径之一,新建了南广场、北广场,改扩建并向市民免费开放了南湖公园,作出了真正“还绿于民”的初步尝试。
南湖公园位于城市东南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目前公园面积达126.6hm2,其中湖面占3/4,湖上有九拱桥、长堤、风景桥等,是一座热带气息盎然的水景公园。
2007年南宁又启动南湖环湖雨林景观建设工程,着力打造环南湖绿化景观带,这是环南湖绿色通道建设的基础,笔者设想将环湖路建设成为非机动车绿色通道,拟将南湖公园园内道路系统建成绿色通道网络,构建没有机动车干扰的宜人游憩型绿色通道,让市民享用到免遭现代交通污染的环境。
4.3紫道概念性规划
紫道概念性规划是结合当地的人文和历史积淀,借助特有的城市历史与文化资源,联系各种历史遗迹、人文景区,构建城市文化遗产通道,是城市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延续。
南宁市历史悠久,文化历史积淀比较丰厚,通过修善各种古迹公园或纪念地,确实保护完整的历史遗迹及其环境,将城市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和利用。笔者认为修建如昆仑关抗战遗址公园、人民公园古炮台、贝丘文化遗址等是构建紫道的基础性工作。
5结语
根据绿色通道理论原理,南宁市应对绿色通道网络进行统一的规划部署,通过从场所层次的单条道路、河流的改造建设,把绿色通道规划思想贯穿于城市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之中,建设充满生机的城市绿色通道网络体系,对“生态南宁”乃至“和谐南宁”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绿色通道理论是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其理论探讨和建设实践需要生态学、林学、园林学、人文科学、艺术、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学者的协作攻关。
6参考文献
[1] TOM TURNER.City as Landscape:a post-postmodern view of design and planning[M].Oxford: Great Britain at the Alden press,1996.
[2] SEARNS R M.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as an adaptive urban landscape form[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3):65-80.
[3] FABOS J G.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the greenway movement,uses and potentials of greenway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3):1-13.
[4] FABOS J G,AHERNJ(Eds.).Greenways:The Beginning of an International Movement[M].Elsevier,Amsterdam,1996.
[5] FABOS J G.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its origins and recent case studi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8):321-342.
【关键词】:绿道、现代田园城市、绿道网络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现代田园城市理念研究
现代田园城市的概念可定义为以“田园城市”为理论基础,从“社会城市”理念的研究角度与区域统筹的时代背景出发,依托良好的生态基质,具有环境良好规模适度的多中心、组团化、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形态;具备城乡一体的产业经济体系、社会功能体系、生态网络体系、交通网络体系的现代化、社会型城市功能;由非单一的城乡组团形成的区域城市组群,是城乡内部“自足”、城市间“平衡”,自由与合作的城乡社会结合体。
2 绿道规划发展研究
2.1 绿道概念
绿道概念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英译为“greenway”,绿道内涵很广,在不同的环境下和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查理斯·莱托( Charles Little)的定义较为全面,他认为绿道定是能够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娱乐的线性绿色开场空间,该定义包含了5点内涵: ①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 ②连接是绿道的最主要特征; ③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文化、社会和审美功能; ④绿道是可持续的,是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⑤绿道是一个完整线性系统的特定空间战略。
2.2 绿道构成要素与分类
2.2.1 构成要素
分为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其中自然要素指绿廊系统,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野生动物资源等构成。人工要素包括绿道游径、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标示系统。
2.2.2 基本分类
根据功能与条件的不同,绿道大体可分为5种类型:
(1)滨水休闲型:这种绿道极为常见,主要指依托河道、溪流、水库与湖面的滨水绿化带形成的公
共休闲绿道。
(2)都市活力型:通常分布在都市城区内,主要以城市内的道路绿化带、步行街区、城市带型公园
及景观通道等人工走廊。
(3)森林翠谷型:通常位于山区森林内,沿着山谷、河流、小溪及山脊线建立的廊道。这类廊道为
野生动物的迁徙和物种的交流、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水乡田园型:通常分布于水乡周边、田园间,以田埂小路、田园小道、机耕路等形成的绿道空
间,具有特色的田园风光景观,其主要为水乡田园周边的沿河岸线及风雨长廊形成的步道空间。
(5)区域综合型:通常是建立在诸如河谷、山脊类的自然地形中,多数时候为上述各类绿道和开敞
空间的随机组合,它创造了一种有选择性的都市和地区的绿色框架,其功能具有综合性。
3 基于现代田园城市理念的德清县绿道网络规划
3.1 德清县田园城市规划
3.1.1 田园城市规划理念
德清县田园城市规划理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水网+湿地”:田园自然特色肌理的维系,连通主干,串漾连塘,构建田园城市主脉络。
(2)“山体+景区”:田园生态斑块基底的巩固,承载游线,以廊楔城,打造田园城市绿色背景。
(3)“文化+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和生态功能的融合,文化为魂,生态为基,培育田园城市特色内涵。
(4)“产业+旅游”:田园城市功能综合化与特色化的要求,做优做强,集聚特色,推进田园城市主体建设。
(5)“设施+网络”:田园城市支撑体系的完善,强化载体,多网融合,确定田园城市支撑体系。
3.1.2 田园城市规划结构
德清田园城市规划形成“一脉三环、四级多点”的网络化结构。
一脉:蓝绿融合之脉,依托水系网络,连接莫干山、中心城、湿地和水乡及古镇,成为德清构建田园城市的主动脉。
三环:包括名山环、湿地环和水乡环。名山环,依托莫干山系周边形成的生态绿道环,依托绿道发展山体类娱乐、体育及休闲度假活动。湿地环,即指下渚湖生态绿道环,主要依托周边绿道和道路,形成环下渚湖形成的各类绿道功能环。水乡环,围绕东部密集的水乡田园形成绿串联各个漾及周边特色村庄。
四级:主要构建四级田园城市承载体系,包括主中心、次中心、组团、景中村等主体,也是田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区域。
多点:结合风景区、旅游区、农业园区,依托主体特色整合成三大特色片区内的多个景区及旅游区,为区域框架的形成提供支撑。
3.2 德清县绿道网络规划
3.2.1 绿道网总体规划
(1)绿道网络层级和组织模式
分为主线、辅助线、连接线和城区线四个层级。主线串联县域重要旅游景区、中心城镇和重点乡镇,作为区域联系的主通道。辅助线作为绿道主线的补充和备选,联系重要旅游资源,同时作为一级旅游景点的主要游线。连接线连接绿道主线或辅助线,使绿道系统形成网络,增强便捷性,也作为对外通道连接其他相邻区域的绿道。城区线联系县城内部空间,形成城区绿道网络系统,同时作为慢行系统的重要载体。
(2)绿道网布线原则
——联系特色旅游资源和景区、公园
尽可能联系更多优质旅游资源和景区景点,包括历史文化保护区、自然风景区、河流、水库、农业园区等各种类型,形成一个与旅游观光系统相结合的绿道网络,以此促进旅游,同时也提高绿道的特色和趣味性。
——依托水系、道路等线性空间设置
根据绿道的特征,重点考虑依托河流水系、城市公园布置,同时还应集约高效利用道路等线性空间,形成连续性的游憩活动纽带,也能作为机动车交通的有效补充。
——联系主要城镇、平衡地区发展
以绿道强化各乡镇之间的联系,为乡镇经济增加活力,在未来旅游业发展上能够一定程度上平衡地区间的发展差异。
——便于居民使用
依托绿道串联开敞空间,可作为居民日常体育休闲、文化娱乐、生态体验等场所。
(3)绿道结构
根据田园城市一脉串三环的整体框架,规划形成“一脉五干、三环三带”的绿道网结构。打通东西绿道主脉,串联森林翠谷、都市活力及水乡田园三大绿道主环,依托大型水系及国省道形成纵横五大绿道干线,以强化脉络框架,并围绕东中西三大观光带凸显绿道网络内涵价值。
(4)绿道分类与功能指引
规划基于绿道网络结构,结合德清县平原绿化总体固化,依托各种绿道类型形成五大类绿道,即交通干道型绿道、滨水休闲绿道、都市活力绿道、水乡田园绿道和森林绿谷绿道。相应的控制内容主要涉及绿浪系统、慢行道、节点系统、标示系统、服务系统和基础设施。
3.2.2 重点区域绿道设计
(1)滨水区域绿道
包括滨湖型绿道和滨河型绿道。其中滨湖型绿道如德清县主要的水库河口水库滨水绿道通过对护岸进行整体覆绿,依托地形构建堤坝型、山水型、步道型等空间的处理。滨河型绿道如贯穿城区东西的余英溪滨水绿道设计主要沿滨水区增加木质道路,形成慢行道路,并加强与城市其他空间的连接度。
(2)环山绿道
环山绿道包括环塔山绿道和环莫干山绿道等设计手段主要为在原有路面划定2米的绿道,采用铺塑胶、涂料等方法改变原有道路颜色,同时限制一般机动车进入绿道范围内。
(3)城市道路沿线绿道
城市道路绿道设计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针对城市绿化带较宽的省道或滨水道路,如德清大道,其绿道设计手法为将道路及滨水绿化带改造为人性自行车道混合道路。另一种针对其他城市干道,其绿道改造手法为将原有的非机动车道划分为人行道与自行车道,并同时优化路边绿化。
(4)乡村田园绿道
具有较好沿线田园风光资源的村级道路绿道如水漾周边绿道设计主要向村道内部拓展,在原有田园岛屿间增加慢行步道,增加两侧绿化景观带及亲水平台的建设,并与村级道路相连接。其他村级道路沿线绿道设计与环山绿道设计手法相同。
4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分化、“三农”问题亟待解决的国情下,现代田园城市已成为新型现代化发展浪潮中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以及城乡统筹的新探索,而以“低碳”、“生态”为特征点、串联城乡空间的绿道网络规划正是促现代田园城市实现和展现现代田园城市风采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从打造现代田园城市的全新视角出发,从绿道网络层级和组织模式、绿道布线原则、绿道网络结构、绿道分类与功能指引以及重点区域绿道规划设计等多方面探讨绿道规划的一般手法,以期为我国绿道规划以及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丁文清.城市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咸阳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2] 黄怡.从田园城市到可持续的明日社会城市一一读霍尔与沃德的【J】.城市规划学刊, 2009(04):113一 116.
[3] 谭晓鸽.绿道网络理论与实践——以天津中心城市绿网规划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07.
“商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是由JamesF.Moore在他的著作《ThedeathofCompetition:LeadershipandStrategyintheAgeofBusinessEcosystem》中提出的[1]。这个概念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学认为,生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关系,并且生物的多样性和共生性是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普遍要求和规律。众多的生物以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其他生物提供共生的环境和条件,同存于一种共生体之中,共同进化和优化。JamesF.Moore指出商务生态系统正是模拟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以上这些机制。众多的商家、企业作为有生命的经济实体,同时还作为经济细胞,组成和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功能协调、优势互补、和谐增长的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商务生态系统
电子商务环境与传统商务环境相比有显著的区别。从传统意义上说,企业必须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内进行竞争。但电子商务环境下,一方面,原来处于各个封闭“湖泊”中的不同行业,由于Internet这条“电子运河”而沟通起来,竞争范围改变了。另一方面,虽然目前有些企业采用了MRPⅡ、ERP、CRM、SCM系统等,但合作伙伴之间的电子化连接(Electroniclinkage)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接口薄弱,难以实现信息实时的、同步的共享。通过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如XML、OBI等)和网络平台,可以灵活地建立起各种组织间的、高效的电子化连接,如组织间的系统IOS(Inter-organizationalsystem)、企业网站、Extranet、电子化市场EM等,将伙伴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孤岛连接在一起,从而大大改善商务伙伴间的通讯方式,使组织间的信息和知识的交换量与交换速度大大提高,为形成新商务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复杂性,新商务生态系统不仅是一种实施电子商务的战略途径,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2]。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战略的制定应考虑如何建立新的商务生态系统。与系统中的各成员共创新的集成化商务模式和技术标准,共享知识,协调与各成员的关系,并根据商务生态系统发展不同阶段(开拓商务生态系统、商务生态系统的扩展、对商务生态系统的领导、自我更新)的特征和自己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培养自身的核心能力,而不是急于攻击其他企业的领导地位或驱逐弱者。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会给企业带来更强的生命力[3]。
三、新商务生态系统的研究状况及其与当前其他管理思想的区别
商务生态系统亦区别于以产品或任务为目的而组织的动态联盟(VirtualEnterprise),动态联盟是建立在机遇产品基础之上,由多个各有专长的敏捷型企业利用各自的特长联合起来进行机遇产品的经营生产,产品生命周期一旦结束,联盟也自行解体,动态联盟把追求最大程度的敏捷性作为目标。从系统论的角度,商务生态系统则是为适应环境变化而组成的共同体,其形成原因与动态联盟是有区别的。
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应用分析
(一)英特尔公司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英特尔的投资范围涉及世界各地多达425家高科技或与之相关的公司,是个实力雄厚的风险投资商,其通过庞大的投资来形成企业协作网络从而实现互联网战略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英特尔公司为了完成从芯片生产商到互联网建筑模块生产商的转变,仅在2000年,英特尔就收购了12家公司和企业,收购总额约60亿美元。
英特尔庞大的战略投资计划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初是在PC机和芯片相关技术领域进行投资。现在主要是在一系列有助于全球性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互联网内容和服务发展的领域进行投资。在进行投资时,英特尔着眼于一个整体的生态均衡环境,进行系统化投资,以弥补服务器、客户端、网络、服务和内容等方面的技术或内容的“差距”。接受英特尔投资的企业不仅可从英特尔的财政资助中获益,还可利用其带来的大量与互联网相关的计算平台和网络的专门技术,并可与其他同行协同制定技术标准。通过和那些不断开拓前进的公司合作,英特尔的工程师可更大范围地接触各种理念,这对公司未来的产品和技术开发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
(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阿里巴巴不是单独依靠自己的企业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阿里巴巴现在的成功是通过自身建设的平台来主导整合庞大的系统成员架构了一个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4]。
阿里巴巴通过提供诚信通服务产品建立诚信体系使得整个系统从中受益,而且诚信通产品对诚信的评估标准和程序很大一部分授予给了用户和合作伙伴,例如,诚信通产品中的商家认证交给新华信、华夏和邓白氏等第三方认证机构,诚信档案由网商主动反馈的记录构成,阿里巴巴并不需要维持复杂并且昂贵的中央监控和诚信评价系统。
阿里巴巴对网商提供各种服务来帮助网上交易。例如,防骗打假的培训,提供贸易通产品帮助网商即时联系,阿里巴巴对网商的服务从保姆式转向教练式,鼓励网商参与到信息的维护中来,使网商成为系统中的主角,并有配套工具方便用户。
阿里巴巴更大的价值空间是由系统中的成员来创造完成。正如自然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不可缺少,阿里巴巴捏合的诚信、商机、互动和规模这四种要素对于其商业生态系统也是缺一不可,而且神奇的是,仅仅这四种要素就能孕育出网商生命体自我成长。
阿里巴巴不但在创造价值,他还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分享自己所创造的价值。阿里巴巴向网商提供服务产品收取的费用相对于阿里巴巴为网商创造的价值是物有所值的,统计数据显示,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的成交机会是普通会员的6倍,这给会员带来的价值远大于他们的支出,因此阿里巴巴付费会员迅速增长。
(三)易趣和淘宝商务生态系统的竞争
在淘宝决定进入市场之前,易趣是明显的领导者,独霸C2C交易市场。淘宝进入这个市场之前,由于无法与易趣抗争于是采取了瓦解易趣商务生态系统的策略:免费。用户交易、登陆都是免费的。这招武器很有威力,虽然一开始易趣的主流卖家不会流失到淘宝,但是那些无法在易趣挣到钱而又要交店铺费的小卖家和学生卖家都会加入淘宝,包括易趣有些卖家同时也会在淘宝开店,因为这是零成本和有收益期待的。总结来说淘宝的策略就是:烧钱开路,铺入大量资金营销。淘宝期待的是什么呢?实际上是形成一个更大的商务生态系统,引发网络正反馈循环:随着人气的增多,交易增加,卖家会更积极投入增加;卖家增加反过来又吸引买家不断加入登陆平台。
淘宝网总价值:投入的资本+网络的价值=易趣的总价值:运营的收益+网络的价值。
奥秘在于:为了维持这个等式,最初淘宝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易趣没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淘宝网网络价值的增值(网络价值很大程度上可以用用户规模和交易量来衡量),于是同样的等式下,淘宝网络价值的增长大于易趣网络价值的增长,而由于运营的收益与网络价值是正相关的,为了维持等式,淘宝网投入的资本量会越来越小,或者说投入同样的资本量,淘宝的网络价值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原有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易趣要么有所投入,要么找到增加网络价值的新方式,例如,易趣目前所做的将国内平台和国际平台对接,为用户增加外贸机会的举措以及重新准备投用第三方担保支付模式等等。
五、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启示
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商务生态系统和商务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变化的,没有人能够完全预知未来,一切取决于企业的智慧和应对策略。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哪个企业胜出取决于哪一方的系统更有竞争力更有价值,双方都要慎重考虑自己的生态体系是否更有竞争力。
现在的企业从事电子商务从更确切的角度讲,不是采用了一种新的工具和技术或营销手段,而更是在接受一种新的商业理念的启蒙,从接受电子商务实践电子商务的那一刻起,整个企业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进入了一个转型的轨道。
电子商务是ICT和商业这两个互相具有强关联性的要素直接碰撞的果实。因此,电子商务产业内必然首先遇到并首先实践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在前所未有的空间内大规模相互协调,将资源集中起来,甚至将消费者也融合进来形成一个共同进化的生态体系。
商务生态系统超越了传统的行业界限,它既可以在常规的行业界限内部成长,也可以跨越常规的行业分界线,这种理论方法适合于电子商务突破行业范围的特性。商务生态系统理论不仅提供了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各种战略联盟的方式,也可以从新的角度系统地思考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预测潜在的变化,采取恰当的行动,并有效地规避和减少风险,从电子商务中充分获益。
参考文献:
[1]詹姆斯·穆尔.竞争的衰亡[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王兴元.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175-177.
[3]赵湘莲,王娜.商业生态系统核心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7):72-75.
[4]杨艳萍,李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9):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