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8 15:44: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篇(1)

1.政府对教师及学校绩效采用更为科学、公平的增值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的概念即评价学生在一段时间教育过程后的“成长”,以变化取代原来对学生在某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的关注。2.改进评价技术,科学解读评价结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信息反馈,提供发展性评价。这些反馈信息可以为学生弥补不足、促进均衡发展,以及发挥优势、培养个性化特长,提供有效依据。3.改进教育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法,形成各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多元综合评价。在评价标准方面,固定而僵化的准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改进标准,在评价中向学生提供开放性问题,对科学创新的尝试给予更多的权重等,正是目前评价研究开始探索的课题。

(《光明日报》,2013年1月23日)

储朝晖:希望中国教育更加公平、科学、人性

在教育公平上亟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地升学问题、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和师资均衡配置问题、高校招生公平问题等。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首先需要改变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基本目标。同时需要改变管理与评价体制。实现公共教育的管理、评价、办学三种角色分离,才有可能办出多样性、公平性、个性化的教育。而返还学生的学习自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此外,必须改变当下教育只是身份和地位象征的功利价值取向,彻底改变师生仅仅通晓考试却很少关心真理和美德的状况。切实将教育定位为基本的民生,定位为使人的天性获得弘扬而非遭到毁损,使它成为民众追求幸福的现实路径。

(《中国教师报》,2013年1月2日)

曹子建:师德:从“灌输”到“养成”

师德教育模式必须完成从灌输向养成的转化。师德教育的过程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过程,而是在外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内化的养成过程。灌输难以实现师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从根本上看,灌输违背了德育的基本规律。学生是师德教育的主人,在德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必须将德育过程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实践,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师德既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也是一种内在的个体需要。“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师德蕴涵着诸多幸福的种子,可以让教师感受感动,收获成功。师德教育要顺利完成由灌输向养成的转化,有必要充分发掘师德的个体价值与意义,注重师德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皈依。

(《光明日报》,2013年1月23日)

黄忠敬: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架

《纲要》指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确立相应的教学层次,以适应学生最近发展区和最佳发展期的教学。分层教学策略一般可以分为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程分层、作业分层和评价分层等几个方面。

篇(2)

1.社会认知、情感、行为习惯全面培养

人的任何一种社会性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认识、感情与行为习惯等因素的互相作用。例如,教育学生不随地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的意义,而且要让学生对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这种不文明、不讲公德的行为带来的坏处有所体验,并产生厌恶的情感;对讲文明、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行为产生赞赏、趋同的情感。最后,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爱护环境卫生的行为技能。例如,在没有垃圾箱的地方,手里有了垃圾怎么办,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公德的行为习惯。在德育过程中,提高孩子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三者都很重要,不可强调或忽视其中的任何因素。

从出生后就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人交往的需要和兴趣,形成了初步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经常照顾他的成人的依恋感,对小伙伴的同情友好的态度,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友好的感受等等,但是受道德认识支配的道德情感还有待于发展,这与学生的道德认识发展状况是相一致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逐渐形成了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对人、对己的一定认识,但是这种认识还比较贫泛、肤浅。同时,他们还缺乏对于社会的规范(包括道德规范)的认识。人的道德观念,不是头脑中自然生成的先天固有的,人的道德观念要经过从无到有、从肤浅到深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小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与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对他们的行为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成人逐渐向他们灌输道德观念,要求他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与规范去行动。但是,小学生对来自于成人传授的社会规范或道德行为要求的意义,还缺乏实际体验与较深刻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机能发展不成熟,兴奋和抑制不平衡,抑制能力发展较差,因此,小学生的行动带着冲动性的特点,道德认识还不能很好的支配与协调小学生的行为,小学生往往有"言行不一"或"明知故犯"的表现。例如,明明知道打人不对,可是,在情绪激愤的情况下,往往忍不住又打人。

小学生的社会知识、情感与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待于培养与发展。在道德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哪一方面的教育,都要注意认识、情感、行为习惯的全面培养与提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练之以行,持之以恒。只重认识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会造就"言行不一"、只会讲大道理不会身体力行,或只要求别人做而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伪君子";只重行为练习而不注意增进小学生的认识,也会造成小学生社会生活知识经验贫泛,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后果。

2.协调和统一各种可控因素的影响

影响小学生社会性发展和德育工作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既有自觉因素,也有自发因素;既有有利因素,又有不利因素。学校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真空"地带,学校的围墙挡不住社会上各种事物与现象对儿童的影响,小学生年龄虽然小,但他们也生活在社会中,受到来自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同时,家庭生活的方式、父母或其他人的育儿观念与育儿方式,都在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些因素可以增强或抵消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与影响。要使德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削弱不利因素的影响,发挥与增强有利因素的影响,必须注意协调与统一各种可控因素的影响,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一贯性原则,注意正面教育和成人榜样的作用,使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活动与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德育不能仅仅注重通过专门组织的德育活动或上课,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与行动训练,情景训练、移情训练等,虽然可以作为学生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但不能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但不能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途经。学生德育,应当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学生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交往来进行。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的活动与交往,是道德过程的基础。

篇(3)

德育的本质是什么?回到德育现象的背后,德育的真正问题在哪里?德育在实践层面如何实现一体化实施?围绕这些回归原点的德育问题的追问,2016年岁末,中国教育学会携手山东省德育专业委员会、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山东省莱州市教育体育局、山东省莱州市双语学校(以下简称“双语学校”),邀请了来自全国的知名德育专家和800余名中小学校长齐聚山东莱州,展示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成果,分享德育实践创新经验,开启了专家引领下的探索学校德育根本规律的智慧碰撞之旅。

一、关于德育本质的思考

探讨德育问题,必须首先回答“德育的本质是什么”。

张志勇围绕“德育的本质”谈了三个基本观点。第一,德育即育德。德育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引领受教育者认同并践行社会道德价值的过程。第二,德育课程是学生基于人生实践的生命价值课程。第三,从学科价值上讲,德育是一门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科学。张志勇说: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成为人”,教育的重心应转向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能力。他用“德育第一”论强调了德育回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呼吁“让德育重新回归教育的中心”。

专家们从不同维度对德育的本质进行了阐释。北京教育学院迟希新教授指出:德育改革有工具r值和终极价值之分。德育改革的工具价值是,通过改革,学校成为了名校,教师成为了名师,校长成为了名校长:而它的终极价值是,学生得到最好的成长。曲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的“活动道德发展论”则从方法论的视角,指出了道德教育的本源: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和发展的本源和动力: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

德育应如何回归教育的中心、回归其本质,成为基于人生实践的生命价值课程、成为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科学?山东省莱州市教育体育局尹文涛局长从实践层面对上述问题作了很好的解答。莱州通过实施“立德树人十项工程”,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项工程涉及学生生命发展的十个侧面:立德工程、读写工程、国学工程、健康工程、翰墨工程、乐舞工程、民俗工程、科学工程、实践工程、家教工程。这样即把引导学生追求幸福、健康的生活作为终极目标,使德育真正回归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引导人走向幸福的本质上来。

双语学校赵福庆校长介绍了该校“3310活动德育课程”建构与实践的基本经验。“3310”即学校基于对道德本质的深度思考和对道德教育本源的追溯,建构起三条途径、三个阶段和十个模块内容的活动德育课程体系,通过活动德育,扩大学生道德生活的空间,使道德教育具有更大的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包容性和渗透性:把教师要告诉学生的话变成学生的真实体验:把教师要灌输的观念变成学生自己悟出来的道理:把教师反复的要求变成学生的生命体验和自觉的习惯,使道德回到成人之道的原点,从而实现德育“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终极价值。

二、德育的问题与“药方”

回到德育现象的背后,剖析当下德育的问题与困境,这是德育综合改革的出发点,也是专家为当下德育改革开出“药方”的重要前提。

张志勇认为,目前德育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即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课程专门化、教学知识化。他给出的“药方”是:构建并实施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内外结合的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德育课程体系。双语学校创建的“3310活动德育课程”体系即充分体现了这三个特点。它分小学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初中段三个序列,努力实现纵向衔接:分行为习惯、健康安全、理想信念、敬业奉献、公民道德、生态教育、法治教育、民主教育、爱国教育、国际教育十个模块,努力实现横向贯通:分学校、家庭、社会三条途径,努力实现内外结合。

与会专家还指出,由于德育的效果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所以德育往往容易被形式化、“虚位化”,以致各种形式主义泛滥。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形式上而非实质上开展德育,如德育课仅仅体现在课表中,或节假日、纪念日的“即兴”活动中。二是注重管理,轻视德育,乃至教育目标服从于管理目标。三是只依据外在表象来判断和评价德育效果。如从学生对某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或其在某次偶然事件中的表现来判断其品德发展状况,把学生有无违纪行为作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等。

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解决德育形式化的问题,是本次会议聚焦的一个话题。迟希新关于《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反思》的报告,引发了与会者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迟希新结合学校中的鲜活案例,从教育目的的哲学追问出发,提出了许多鲜明的观点,如“德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应成为全校的课题”“德育不仅可以通过品德课实施,更与教育的每个细节息息相关”“德育不能通过强制灌输完成,必须经由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自主建构”“德育就像冰山,我们常常只看到冰山一角,即显性德育的部分,而忽略冰山之下隐性德育的部分”“应充分重视和发挥隐性德育的教化作用。既要强调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更要注重环境、管理、氛围、实践中‘化’的内导”。

基于对现实事件的追问与反思,迟希新为提升德育实效性开出了四个“药方”。(1)坚定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与责任担当。把实现育人目标作为学校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的中心工作。(2)实现德育目标的两个重要回归。即德育要回归良好习惯的培养、回归基础性文明素养的培育,提升中小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3)凸显学校德育主题和队伍建设的整合思维。一是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育人集体。二是创新德育校本教研的策略,倡导以育人为主导的多学科协同备课。三是打破教务处、政教处的分工壁垒,实现教导合一。(4)贯彻德育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育人策略。德育主题不仅要关注社会内容的生活化,更要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

破解德育实效性问题,还必须提高道德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对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做更加透彻的研究。张志勇和赵福庆同时提到要注重研究德育心理学的规律。如皮亚杰提出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儿童道德发展趋势,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双语学校把皮亚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以及戚万学的“活动道德发展论”和《学校德育原理》(戚万学、唐汉卫)中提出的儿童品德发展的五条基本规律,作为“3310活动德育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德育研究与实践。

德育的另一个问题是学校德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合力。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杜时钟教授提出德育要坚持五个基本立场:德育的合力立场、成长立场、道德立场、制度立场和公民立场。其中德育的合力立场即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力与协同共育。张志勇提出的德育的生态论^点――“德育协同论、德育环境论、德育系统论、德育和谐论、德育开放论”,也强调德育应坚持系统、和谐、开放的原则,多种途径,三教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三、德育一体化实施的策略与建议

改革,改到深处是制度。与会者认为,德育的改革,首先要实现德育制度和保障的现代化。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学校主导,社会参与,依托社区,合力育人”的社会大德育体系,构建全方位“德育一体化”的育人格局,形成全员德育机制,包括实现德育决策、管理、运作一体化,德育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一体化,德育队伍、内容、方法、渠道一体化。保证德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唤醒道德成长的内在自觉。

张志勇指出,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编制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指导纲要》着力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之本,努力实现德育制度和保障的现代化,强调要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11个机制:(1)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变双线并行为一体化管理:(2)全员育人导师制:(3)班集体育人机制:(4)学生自主成长机制:(5)环境育人机制:(6)实践育人机制:(7)家长委员会育人机制:(8)学生成长日志评价;(9)一岗双责考核机制:(10)学校德育评价制度:(11)学校德育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构建这11个机制的目的是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

篇(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很多都痴迷于动漫作品。

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我来设计动漫形象”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学生们纷纷摩拳擦掌,都以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投入了这次动漫活动中。活动结束后,我又搞了一次作品展评,让学生巡回参观这些自己设计的作品,并写出评论。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主动性提高,他们渴求自己也能设计出精美的动漫画。于是,上课时的懒散性、带绘画工具困难、课堂组织困难等这些情况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把学生的兴趣引来以后,就是如何实施在教学中。在自己动手画动漫中学生体会到,要画好动漫,必须要解决遇到的一些困难,比如:构图、形象造型、线条、色彩。我告诉学生们这些知识就在我们平时的美术课堂中,只要灵活运用,就能画的更好。

二、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观察能力的培养,敏税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一些,因此在作画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忙于涂抹自己的画面,画的多看的少,这时教师就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步骤,分层次的仔细观察,并说出绘画对象的结构、颜色、明暗等规律性的绘画因素。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敏锐的感觉事物的能力。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对象后,思维就有素材,接着以自身体验进行绘画就水到渠成。2、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合理的想象。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了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艺术文明,用审美的规律去感受和欣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艺术文化遗产,让我们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和自豪,教育德为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

篇(5)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既为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机遇和条件,也为学校教育创新提出了问题和挑战。

1.学校德育失真。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学校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德育内容。而当前我区学校德育工作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关注不够,学校德育远离学生的真实生活、脱离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学校怎样才能做到趋利避害,使青少年既有获取信息、求知的能力,又能学会筛选、鉴别和吸收,等等,都是我区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2.家庭德育失位。首先,在快速城市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道德传统与西方伦理思想发生了激烈碰撞,很多家长自身的道德价值判断出现问题。其次,电子传媒已经成为传播各种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社会信息量增多而家庭可控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再次,我区学生家长整体素质不高,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跟不上社会发展,家庭教育不能把握时代脉搏。

3.社区德育缺位。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社区有三个分析尺度,一是物质尺度,即有明确边界的地理区域;二是社会尺度,即居民的沟通和互动;三是心理尺度,即有共存感、从属感和认同感。我区主要是以新移民和外来流动人口为主,无论是从社会尺度还是心理尺度来分析,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社区结构,以共同价值取向为基础的社区德育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实践探索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区采取了德育区域推进的策略。我们所指的德育区域推进是指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通过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将各学校的德育经验和德育特色创造性地融入到我区学校德育发展的整体规划、行动策略和运行机制中,以促进德育均衡发展。

(一)整体构建区本德育课程,彰显地域特色

要破解当前我区学校德育失真的难题,除了必须保证国家开设的直接德育课程的质量、充分借鉴并发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外,还必须以地方德育课程作补充,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大环境、区域和学校的小环境,取得实实在在的德育成效。

1.地域资源教材化,把隐性的素材转化为显性的教材内容。比如,我区是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地,为了弘扬大运精神,在区教育局的主导下,我们编写了《小学生大运读本》《中学生大运读本》,既向中小学学生系统地介绍了大运会的知识,也对提高我区各类学生的文明素质发挥了有效作用。

2.德育活动课程基地化,加强区域性德育载体建设。全区已建成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东江纵队博物馆、客家民俗博物馆等二十多个社会实践基地。我们依托这些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

3.隐性德育课程项目化、生活化,让道德观念渗透在活动中。一是隐性德育内容项目化,如开展 “阳光好少年”“书香校园”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二是德育情境生活化,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真实的身边人物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如,开展向“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张嘉琳同学学习活动。

(二)课题引领,提升理念,创新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既是对我区各学校已有经验提炼与升华的过程,也是破解德育难题,寻找德育发展新的生长点的过程。我区由省级重点课题“深圳市龙岗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德育模式变革研究”为统领,由52个小课题组成课题群,研究内容涵盖了当前我区德育面临的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形成了主动发现问题、追踪研究问题、具体解决问题的德育新风。

1.在课题研究中逐步提升并树立起教育新理念。通过课题研究,我区已牢固树立起如下的德育新理念。一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是自己发展的主人,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二是聚焦德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强调学科教学与德育融合,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三是注重政府、社区、家庭与学校几方面的相互配合,整体推进,共同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创新德育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区德育工作者通过移植借鉴、自主创新,探索了一些实效性强的德育新方法。一是从理论说教到关注活动、交往和体验。二是从关注结果的时效性到关注过程的合理性。三是把握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使外在灌输变为积极引领。四是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相互联动机制。

(三)分层推进,打造区域德育品牌

德育区域推进,旨在全体动员,平行发展,总结经验,发现典型,重在科学引领,以避免各学校德育工作低层次、盲目地重复。我们建立了三个层面的区域推进模式。一是“基础德育”,重在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是学校特色德育,在实现基础德育的基础上,各校建立自己的德育特色和风格,突出重点。三是区域德育品牌,在各校形成德育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推广,形成具有整体效应的区域德育品牌。

(四)多元融合,促进德育均衡发展

篇(6)

一、提升德育质量,大育化小,回归教育原点

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的目标,指向提升学校育人能力,挖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力点,增强德育工作时效性,把握德育工作总体要求,形成工作体系,聚焦在一点上做文章、立柱子、寻突破,不求气势磅礴的大叙事,强调充满个性的小情怀,使中小学德育工作实现由大到小、由空洞到具体、由体现共性到体现个性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模式的实施不仅是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必然选择,更是沈河教育提升德育质量、厚积薄发的智慧之举。

1.以人的成长规律为原点

“原点”是事物的起点,教育的原点在哪里?就在于“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微德育就是以此为原点“立德树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原点,就是德育时效性的起点。

2.以最近发展区为逻辑起点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把握好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儿童的发展。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主要是就智力而言的。其实,在学生心理、情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德育工作也可以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小微德育工程,立足生命的成长,关注立德树人的良好品德和习性的构建,从生活常态中选取熟悉的事项入手,加之以逐层深化的引导,集体中的相互沁润,所营造氛围的熏陶,使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由熟悉的领域扩展到未知领域,使其德行得以深化与提升。

3.以德育工作的系统性为发展支架

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基本形成了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各校基于自身学校文化、办学目标而推进的育人手段,也是“立德树人”培养目标达成的主要保障。因此,德育工作因校而异,有各自的内容系统性,而这也为各校的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搭建了从小而实到逐步成长壮大的整体发展链条和相互支撑保障的系统发展路径,成为助推小微德育工程的发展支架。

4.以沈河区“适合的教育”为生命土壤

沈河区有中小学校50所,其中小学30所,初中11所,高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各阶段在校学生52666人。

长期以来,沈河区以“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核心理念,努力兴办“适合的教育”,以尊重学生个性为核心理念,以多样实践为形态特征,以主动选择为行为方式,以终生发展为育人目标。以“适合的教育”为主导思想,要求各校的德育工作必须立足于学校实情,搭建整体德育的工作框架。而做细做小做实,成为各校德育实效性、针对性、丰富性、可感性的工作立足点和实施操作的基本手段。“适合的教育”成为小微德育成长工程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生命土壤。

5.以“一校一品”的深化和发展为目标

沈河区坚持“以特长促特点、以特点促特色、以特色促品牌”的办学思路,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一班一色、一生一长” 的育人格局。在德育、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在省市乃至全国富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的“微+项目”,深化了学校“一校一品”的工作体系和内涵,使学校的品牌可操作、可实施,让品牌落地,做实“最后一公里”。

二、提升德育质量,以小求精,历练工作智慧

为了推进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沈河区教育局遵循“工作有部署、过程有指导、成果有展示”的工作步骤,实施了“明确主体、全面动员、典型引领、持续坚守”的工作策略,全程推进小微德育成长工程。

1.构思小微工程,确定“13355”模式

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是以“小”和“微”为形式,寻求细化“立德树人”工作的操作系统,可概括为“13355”模式。“1”是指把握一个操作理念,即从一个“微+项目”做起,微是形式,项目则是具体的育人方略或行为习惯的养成,将德育工作落小落细落实;第一个“3”是指向三个维度,即加强学生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教育;第二个“3”是开发三个层次项目(课程),即优秀传统项目、持续发展项目和年度创新项目;第一个“5”指向五个实施主体,即学校、班级、社团、家庭、社区;第二个“5”是实现五个追求,即以小求实、以小求精、以小求适、以小求新、以小求长。

在此基础上,沈河区教育局还构建了“四个平台六个体系”小微德育工作框架,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人文教育资源”四个平台,“课堂渠道渗透、班队活动强化、节日文化熏陶、生活情境实践、社会实践体验、国学经典传承”六大体系,全面推进小微德育进程。在实施过程中,沈河区教育局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牢牢抓住“以小求实,以小求适”的基本原则,把握“育人”这个中心不动摇,切实将工作重心放到提升公民素养上来。

2.组织专家论证,制定工作实施意见

在区域层面,沈河区教育局召开了小微德育成长工程专家论证会,组织专家对德育工作思路和相关措施进行了论证。并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下发了《沈河区中小学推进小微德育成长工程实施意见》,将实施主体定位为全区中小学校,重点开发提炼和认证学校“微+项目(课程)”,并指导学校结合工作意见,以班级和家庭为主体开发提炼特色“微+项目”。

“微+项目(课程)”是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的工作支撑,是表现形式,也是具体要求,正在成为沈河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种新常态。所有学校都要认真研究办学思想、校风校训,对过去的工作状况、有无德育特色项目、效果如何等方面认真梳理,具体定位在主渠道教育、德育常规管理、德育队伍建设、德育活动(课程)、家校共育等方面寻找破题点,进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微+项目(课程)”。

3.全面动员部署,组织学校提炼

捕捉“微现象”,预防“微问题”,开发“微课程”,创设“微组织”,实现“微体验”,搭建“微平台”……经过重新梳理和认真定位,一个个独具特色、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微+德育项目”纷纷涌现。

沈阳市岸英小学以榜样引领为项目,充分利用学校岸英文化馆教育资源,形成“一种榜样,一个展馆,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个行动”的学生成长印记;沈阳市同泽女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开展了“晨说巾帼”项目,形成了“一段历史,一个时段,一名巾帼,一个感悟,一个价值”的学生成长模式;沈阳市育源中学,以“小团队,微管理”为学生小微成长项目,建设友善团队,发挥德育功能,形成了“一组团队,一个主题,一次合作,一次评价,一个价值”的班集体建设模式。

此外,全区多所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总结提炼了小微特色成长项目。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以加强诚信教育为重点,设计了一系列小微工程项目,其中诚信考场和诚信水站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沈河区泉园二校设计了“时事沙龙”项目,遵循“明确主题、收集素材、确定观点、交流辩论、点拨提升”的工作步骤,促进学生不断成长;沈河区二经二校把家长资源请进了校园,“三微见行”把学校、孩子、家长编织成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张网络;沈阳市第七中学德育工作遵循“七中七德七微养德”工作理念,通过“以餐明义、以餐明知、以餐明礼、以餐明责、以餐明德”活动,使学生良好的品德在就餐过程中逐渐养成;沈河区文艺二校提出“小习惯大未来”的“微+项目”,通过微小行动从“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沈阳市第143中学提出“自省微课”项目,每天的班长总结、课代表总结、自省反思、荣誉时刻、教师总结等一系列微环节,让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明确价值观的内涵;沈河区大南一校的“千人午诵”,使每名学生都以最饱满的状态诠释着传统文化的经典;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小实践、微课题”、第八中学的“微视频讲价值观”、第九中学的“名师微导读”、文化路小学的“读书微漂流”、82中学的“校园达人秀”……每一个“微+项目”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体现。

4.依据实施时间,明确项目类别

德育小微工程启动之初,学校的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口气,因为历来德育大工程较多。但真正务到“小”之后,却发现很难把握,因为过去拼的是规模、拼的是场面、拼的是包装,真正去做小而精的东西反而不容易。

为了推动工作落实,首先组织全区中小学对以往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并结合学校工作进行开发和提炼。结果发现,有些学校的德育项目实施时间已经在10年以上,并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解决德育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了明显实效,对全区德育工作有示范推广价值。此类工作项目被定位为传统品牌项目。如岸英小学利用有特殊意义的小时段开展学习与交流,至今已经坚持了数十年,德育活动融入到一点一滴的互动中,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交流与体验中收获了成长。

实施时间在1~10年之间的项目,具有了一定的持久性,被定位为持续发展项目,如育源中学的项目。还有的项目是结合年度工作和新形势的要求,所开发的“微+项目”经过了一个学期以上的实践检验,具有应用推广价值,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和拉动学校德育工作,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此类项目被定位为年度创新项目,如同泽女中的“晨说巾帼”项目。

5.开展交流展示,持续推动发展

在项目定位评选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对小微项目的理解有误区,如在思想认识上,申报的项目大而广,不够具体,内容空洞,不足以支撑起项目;主题无特点,不能结合学校实际;无新意,无亮点;缺少理论依据,无可提升空间。在具体操作上没有时间和人员的实施保障;学生参与率低,受教育面窄;无明显的操作流程等。

针对基层单位存在的理解误区,沈河区教育局把小微项目申报和评选工作作为促进德育队伍能力提升和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提炼的良机。沈河区教育局召开了由初选学校的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以及德育科全体成员参加的德育小微项目评审工作会议,初选入围的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自我总结、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沈河区教育局对首批17个获奖的“优秀德育小微项目”及17位“优秀小微项目设计人”进行了网上展示和表彰,年底还将召开阶段工作总结会。

三、提升德育质量,小题大做,未来始于足下

小微德育工程在沈河区全面推开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沈阳日报、沈阳晚报、中国文明网进行了全面报道,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辽宁省政府主办的民心网,推出了2015年7、8月城市经验信息评选结果,《沈阳沈河区:在全国首推小微德育成长工程》获得了冠军经验信息。2015年,小微德育成长工程获评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2016年,《中国德育》杂志对沈河区教育局侯德安局长进行了专访……

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给学校、师生、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犹如教育的“新引擎”,为学生的成长开足了马力, 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扎实了,使家庭更关注孩子的品行、习惯的培养了……在此期间,还涌现出大量的好人好事……

岸英小学一位学生突患白血病,班主任牵头在校内捐款。活动结束时,校长惊呆了:“全校捐款12万元,而事实上,学校90%以上学生家庭并不富裕。这笔巨款,生动地展现出孩子们心中价值观的光芒。”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的“地铁男孩”、沈阳市第七中学的“地铁好少年”更是用自己的善举,折射着沈河区中小学生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的价值成长。

梳理两年来的工作,我们有如下感悟:“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德育思维的转变。

一是要以小求实,从小处着眼,让德育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这种对接,就是德育时效性的起点;二是要以小求精,让每一个教育者都俯下身去体察学情,把事情做深做透,这就是“精”的基础;三是要以小求适,沈河区“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小微德育的基本土壤,小微德育一定不是一刀切的德育,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年段的学生,要展现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四是要以小求新,在教育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德育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五是要以小求长,实践证明,“求实、求精、求适、求新”的项目,一定是能坚持做下去的事情,这是一个价值积累的过程,当价值的空间达到临界值时,就会涌出巨大的能量,实现令人震惊的变化。

篇(7)

关键词:德育;数学史;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多媒体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一、利用中国数学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爱祖国,是每个民族的灵魂。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国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如在《有理数》这一章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关于负数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则早了一千多年。在几何教学中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祖冲之是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到七位小数的人,比外国人早一千一百多年。通过这些事例的介绍,让每个中学生懂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过去和现在在数学领域中都有过极大的贡献,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以培养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矛盾转化的规律,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来解决,如解方程(组)中的由“高次”向“低次”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分式方程整式化,无理方程有理化等,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能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又能使学生掌握处理数学问题的转化思想和技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善于把教材作为数学知识来传授,而且要善于把教材作为德育内容来渗透。但教学时,不能不顾及教材的体系和特点,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而是要将德育内容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随风潜入,育人无声,”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如在教学方程及方程组的应用时,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三、利用数学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讲解概念数学时,要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完整、精练地叙述;对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讲得确切;在板演过程中要有条有理,推理要步步有根据;书写要规范,避免“圆”和“园”、“连接”和“连结”混用。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其次,教师要尽量利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再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