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培训职业教育

培训职业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8 15:44: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培训职业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培训职业教育

篇(1)

人才不只是包括科学家,也包括有知识、有技能的熟练工人,目前人才结构呈典型“金字塔”型分布,据统计,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左右,中级工占35%左右,高级工仅为3.5%。这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近40%的水平相差甚远,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走向成熟,我国加人Wm,我国中高级技工严重缺乏的问题将会日渐突出,目前据劳动力市场的调查表明,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企业技术工人出现断层,只好自己出钱对在岗工人进行培训。据悉,德国的职业教育十分红火,德国的失业率约为ro%,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职业学校毕业的技术人员到处需要,其失业率低于2%,作为改革前沿阵地的广州市对拥有高级技术等级的工人已采取了“四不限制”的准人原则,不降制户口,不限制生源地,不限制性别,不限制年龄,以此吸引大量的技术工人。现代技术工人已明显供不应求,在青岛市劳动保障局举办的一次秋季外资投资企业招聘洽谈会上,一家塑料制品公司需招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塑料模具技工,开出了年薪16万的“身价”。可见,职业教育有机遇也有挑战,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对人才结构要求的变化,培养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技术工人的素质有待全面提高

产品要敲开市场的大门,要有科技人才的开发研制,还要有技能人才的生产制作,二者缺一不可,技能人才也是企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整体素质影响着整个企业。据统计,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每年的损失近2(X卫)亿元,我国科技利用比率只有巧%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这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在近几年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职工岗位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同样的手表配件,在我们的工厂与在瑞士的工厂组装出来,为什么比人家缺乏竞争力?同样的汽车品牌,同样的轿车零件,设在中国的厂组装出来的整车,为什么和国外厂家的原装品质量相差很远?答案是:不是我们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赶不上人家,而是现成的技术在具体制造中走了样,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低直接影响了一线产品的质量。据悉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局长曾对记者说:他曾参观过许多国内机床厂,其设备甚至比德国著名的格贝尔公司的还要好,可我们的产品质量却不能和人家比。为什么呢?举一个小例子,我们的工人要装一个齿摺,装不进去时,就抡起大锤打进去,据他亲眼所见,在格贝尔公司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人家会拿着砂纸、小锉一点一点加工,直到完全吻合为止,这其中有敬业精神,也有经验和技术因素。可见,我国职业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高素质的职业技术工人不仅要有成熟的经验和技术,还要有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职业教育要注意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内容包括政治觉悟、思想认识、文化水平、心理素养、业务能力、道德品质教育,全方位提高未来职业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

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职教特色

1、突出专业设置的岗位适应性。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是以社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为依据来设置的,因此职业技术学校要在专业设置上突破传统的学科专业教育模式,要经常深人到企业和社会中去,了解需求动态,根据社会的职业需要来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专业设置。

篇(2)

(一)职业教育培训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

就业的稳定性通常以某一工作平均持续时长来衡量,国际上通常以从事某一工作的时长是否持续6个月以上来判定工作的稳定性。在此,用就业的平均持续时间来考察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按照不同就业时长可将其就业稳定性划分为4个档次:就业持续时长1年以上的为稳定性良好,6个月至1年的为稳定性较好,3~6个月的为稳定性较差,3个月以下的为稳定性很差。据此标准,结合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如下,就业稳定性良好的占比为21.3%,其中51.8%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较好的占比为23.6%,其中48.2%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较差的占比为28.7%,其中31.3%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很差的占比为26.4%,其中仅有10.5%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职业教育培训对于就业稳定性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二者存在正相关。就业定是劳动者专心从事本职工作,获得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其对劳动者和用工方都具有深远影响。研究表明那些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而岗位经常变动且无成功可能的就业是较低质量的就业。劳动者获得长期稳定的职业,更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有利于在选定的职业中获得更高质量的就业。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稳定的就业环境和人力资本更利于单位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本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稳定性可以体现在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与职业地位方面。职业教育培训对其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调查显示,农民工通过相关职业培训,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对劳动合同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相比未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显著提升。而且,通过访谈得知,参加过职前教育培训的人员对于劳动合同的期限、公正性、具体条款的表述更加重视,能够很好地规避一些恶意企业设下的“陷阱”。对于存在异议的合同条款,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公平。双方协商签订的劳动合同赋予劳动者更多应有的权利,能够保障劳动者参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决策、自由表达意愿,切实保障员工的民主参与和监督。然而,许多未参加过职前教育培训的农民工,由于社会经验缺乏、法律意识淡薄,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用人单位利用,从而陷入被动局面。此外,通过职前教育培训,可以促使劳资双方签订更加公正合理的劳动合同,保障各项条款准确翔实、指标细化、工资待遇合理、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合理的工作时长,使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职业教育培训对于农民工获得稳定的职业地位,拥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质量就业与职业地位息息相关,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往往与职业声望、职业性质、权力、收入、学历、自由度、自主性等因素有关。分析这些相关因素可发现,不同社会分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不平等,这种分层往往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相关调查研究人员发现,职业教育培训与农民工的职业地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经过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培训与未进行相关教育培训及培训期较短的人员相比,前者往往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声望较高的职业。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者社会保障的关联性

社会保障是高质量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提供带薪休假等基本社会保障。这些社会保障,尤其是“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基金,也是公民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基金项目。然而,现实中却有一些用人单位为追求高额利润,凭借自身在就业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减少人力投入资本,不为企业员工缴纳应有的“五险一金”,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基本劳动权益。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劳动者必须充分意识到劳动保障对自身权益保护的价值,认真了解“五险一金”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基本权益。调研数据统计显示,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偏低。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5.8%,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72.8%;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7.9%,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65.3%;工伤保险参保率为25.8%,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67.6%;其他保险参保率均不足10%。调查显示,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社会保障意识明显增强,未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对于社会保障的参保意识淡薄,未参加基本社会保障的比例相当大。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好多人对于企业克扣“五险一金”行为采取了默认态度,并未提出任何质疑和申诉。这反过来又助长了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对于农民工实现高质量就业造成了巨大障碍。然而,劳动保险待遇的落实是就业队伍稳定的基石,是社会保障制度稳步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保证。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堵塞漏洞,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职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水平,有效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中观就业质量指标的关联性

(一)职业教育培训与劳动条件保障的关联性

劳动条件保障是否到位反映了企业基本保障制度是否健全,以及实施是否有效。劳动条件包括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条件。物质条件包括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长、劳动保护设施、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满足要求的办公设施等;精神条件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激励机制、和谐上进的团队氛围、友好互助的团队精神等。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超过法定工作时长的比例为16.7%,其中,未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78.9%;劳动保护设施满足工作要求的比例为96.5%,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82%;安全卫生符合要求的比例为91.2%,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95.2%;办公设施满足要求的比例为85.6%,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65.3%。调查显示,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更加注重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劳动条件保障状况,关注工作时长和节假日的安排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注重自身劳动安全的保障以及健康卫生条件的供给,更加重视团队关系的和谐与精神上的满足。工作环境安全与否事关农民工生命安危,卫生条件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因此,高质量就业要求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然而,现实状况令人担忧,我国每年因工伤事故、职业安全漏洞造成的伤残死亡比例以及职业病的比例依然很大,尤其是农民工所占比例更大。这与农民工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比例很低存在直接关系。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匹配度的关联性

为了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时,专业对口成为其选择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由于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较强,尤其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职业教育培训是针对就业市场需求开办的,因此,经过培训的农民工更容易找到与所学专业匹配度较高的职业,其比例达71.7%。知识、技能、职业的广泛性决定了任何人不可能成为全能型通用人才,人力资本专用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使用的专业性特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只有在相匹配的职业领域方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职业教育培训减少了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强了其专业优势,使其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职业角色定位。因此,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让农民工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并保障农民工持续社会化发展的需求,才能有利于农民工职业生涯的不断社会化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生产条件等的持续变迁,从而跟上时代步伐,顺利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发展。

三、职业教育培训与微观就业质量指标的关联性

(一)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的关联性

劳动报酬是职业收入的外在表现。职业收入水平是劳动者能力、价值以及对所属单位贡献值等内在属性的外在表现。当然,这种衡量标准往往因时、因地而异,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该职业地位的被认可程度。由于不同职业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诱导劳动者对自身利益和收入水平的更高追求。调查显示,农民工的职业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以上的仅占15.6%,其中66.3%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43.6%的农民工月收入低于2500元,其中,51.2%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30.3%的农民工月收入不足2000元,其中,33.5%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此外,还有10.5%的农民工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仅为19.6%。可见,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呈正相关。调查显示,农民工实现职业收入水平增长较为便捷和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较为典型的案例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获得更高级别的技术职称,例如,高级工、技师等,这些更高级别的技术职称与劳动者职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呈正相关。此外,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可获得相应职业的从业资格,而这些职业往往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相对可观的职业收入。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呈正相关,二者具有良性的互动效应,彼此相互促进与提高。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满意度的关联性

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有73.8%找到了满意度较高的职业。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满意度呈正相关,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往往能够找到符合自身意愿、具有一定职业声望的职业,工作环境、方式、状态、挑战性等更容易满足自己的期望,往往就业压力适度、人际关系和谐。声望越高的职业要求劳动者的职业素养越高,劳动者只有不断进行继续教育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形成了劳动者素质与职业声望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若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劳动者就需要不断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在劳动力市场中谋取更高的劳动报酬,获取更优质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承担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等,提高职业满意度。此外,劳动者的职业满意度还体现在劳动者的利益表达和自身权益维护,以及自由决策方面。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更善于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此情境下,政府和用人单位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调查显示,经过专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往往更自信,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决策力和执行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此情形下,若用人单位能够为员工提供自由的决策空间,就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员工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其创造更大的劳动价值。调查显示,员工参与所从事职业的某项决策后,会增强其使命感,使其更加努力地为实现决策目标而奋斗。根据管理学家道格拉斯的Y理论,对人的激励主要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其承担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参与更多职业决策,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潜能,做出更大业绩,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员工更多的自,实行自我控制,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因此,只有通过以上手段,赋予员工更大的自和决策空间,才能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因此,建议企业采取激励手段,尤其是提供员工免费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促进员工高质量就业,实现企业、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发展的关联性

劳动者个人职业发展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公平的晋升机会、个人发展空间,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单位内部流动以及向上一层次发展的机会等,高质量就业要求打破阶层封闭固化的局面,保障社会合理化流动。调查显示,职业教育培训为农民工职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参加过职业教育的人员相比之下职业发展更为顺利,晋升和自主改变现状的比例更大。尤其是对新入职的员工来说,处于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职业发展进步的热情和动力更高,职业教育培训则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农民工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内在储备,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机会。由于职业差别,不是所有用人单位都能为劳动者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劳动者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获得并胜任高质量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参加专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自身胜任力的有效途径,若不能通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来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即便获得挑战性的工作也很难胜任。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更容易获得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工作,更容易激发劳动者的内在工作动机。职业教育培训助推劳动者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自身最大潜能,从而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满足。

四、结论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技能培养;政策法规

什么是职业教育?周济院士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因此职业教育是为想成为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群体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在我国和绝大多数国家,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并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因此避免了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重叠,但是它必须在一定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教育具有层次性,有初等、中等、高等之分,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既被称为技术和职业教育,又被称为技术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所以教学改革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要与课程相衔接

根据职业核心技能来定位课程,确保专业课程围绕核心技能展开。现在的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不是本科课程的紧缩,就是中职教育的重复,缺乏高职特色。职业核心课程对专业课程重新整合,有可能要打乱原来的课程体系,也有可能是原来多门课整合成一门课程,甚至连课程名称都没有变动,但是课程的实质已经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训的基本原则是高职学校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指导思想,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效果。我认为课程应该分为公共基础,职业基础,职业技能和专业选修,并且应该在职业技能课程当中选取与核心技能关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因此,为了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应当删除一些不相关的理论课,将职业标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将实践教学内容与相应职业技能紧密结合,使得实践教学的内容充实、目的明确。

二、依托行业,实现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

德国的新《职业教育法》中允许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无论是在选择内容上还是在安排时间上,都是多样化的。他们规定:在多家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中,职业学校可以成为主办方。联合培训将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的合作方式可以平衡区域企业培训位置的缺失,可以使那些至今未参加培训的企业更加容易参加职业教育;当企业的培训能力不够时,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满足新出现的行业或者职业提出的新的资格要求,可以适应一些新兴职业在就业资质上对职业人才逐渐提升的技能要求。产学合作也是日本职业教育的典型特点,日本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大批高级应用型的人才,对经济恢复和振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本的企业为获得技术人才和科研服务,会 积极地与学校合作,而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会较强与企业联系,从而形成了校企互利互惠的良性循环。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企业也会选派员工到学校参加进修和培训,再回到企业工作,企业人员可以受聘于学校,学校的老师也可以兼任企业的相关职位,对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因此,实行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但是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遇到了较多的困难。从整体上看,我国行业独立发展的水平有限,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不足,不能像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行会那样具有指定标准、主持考试、颁发证书的权利和能力。职业院校方面也缺乏现代学校制度理念,资源整合能力不够,专业水平和技术技能积累也不足,难以吸引企业积极参与,而且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产业需求。学生的定岗实习和实训内容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不太相符,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内容、场地安全、工作时间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综上所述,国家应当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为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宏观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指定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规,对职业教育制度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完善培养高素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制度。

作者简介:张莉(1982.11-),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参考文献:

[1]和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1

[2]桑凤平,日本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极其借鉴[J].教育研究,2012.6

篇(4)

[关键词]水库移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0080-03

[基金项目]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水库移民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研究”(批准号:2008KYM16)

[作者简介]周银珍,三峡大学水库移民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人力资源开发;张岩冰,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孙达林,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湖北 宜昌 443002)

建国以来,我国共修建了8.6万座水库,安置了2288万移民,移民模式经历了由传统的一次性补偿安置模式到开发性移民模式的转变。即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水库移民工作从单纯安置补偿的传统做法中解脱出来,改消极补偿为积极创业,变救济生活为扶助生产,使移民安置区与库区建设结合起来。当前,随着和谐社会构建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水库移民工作既面临一些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一些新的艰巨挑战。

一、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意义

1.“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需要。十七大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我党工作的重点任务,尤其是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水库移民作为农村人力资源中的特殊群体,是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新农村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顺应“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时代所需,加强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水库移民安置政策的规定。1986年7月,国务院在转发《水利电力部关于抓紧处理水库移民问题报告》的文件中明确水库移民工作的方针是:“水库移民工作必须从单纯安置补偿的传统做法中解脱出来,改消极补偿为积极创业,变救济生活为扶助生产,要使移民安置区与库区建设结合起来,合理使用移民经费,提高投资效益,帮助移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工副业等多种经营,提高移民自身的发展能力,走开发性移民的路子,使移民尽快脱贫致富,达到或超过当地群众生活水平。”2006年7月,《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后简称《条例》)再次明确规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国家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并明确要求在后期扶持阶段,“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移民的科学文化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移民素质,增强移民就业能力”。为帮助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促进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于2006年专门制定并推行后期扶持政策(国发[2006]17号),要求全国各级、各地政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按照开发性移民方针,完善扶持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使水库移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无论是水库移民的开发性安置政策,还是后期扶持政策,均要求加强对水库移民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加强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移民素质,增强移民就业能力。

3.水库移民安置目标实现的要求。《条例》规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保证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因此,水库移民基本安置目标在于恢复移民收入水平,保证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据武汉大学邹薇教授等的研究…,在我国农村居民的各项收入来源中,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为主,而且,在走势上,工资性收入对总收入差异的贡献份额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邹薇教授等的研究还表明,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与各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就相对较高。经过多次移民安置规划实践,我们也发现水库移民的收入具有类似的特征,即工资性收入和二、三产业的经营性收入在农村移民的总收入中占较大的比例。且这部分收入与移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关。正是由于此因素,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对移民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移民的文化技能水平,保证这部分收入的稳定和提高,确保水库移民基本安置目标的实现。

二、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

根据美国学者明塞尔、舒尔茨和贝克尔等的观点,人力资源开发有四种方式,即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医疗卫生保健和人力资源流动,通过这四种方式,形成和提高人力资源的知识存量、技能存量和健康存量,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水库移民是移民区和安置区农村人力资源中的特殊群体,对其进行开发也须运用这四种方式,即通过教育开发提高移民的文化素质、培训开发提高移民的技能素质、医疗卫生保健提高移民的健康素质,通过水库移民的合理流动提高其使用效率,本文重点研究教育和培训两种开发途径。

教育开发(又称正规教育)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所构成的普通教育体系;另一种是由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教育学校所构成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正规教育可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次。我国正规教育体系如图所示。

从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来考察,水库移民的教育开发是通过初等(初中)和中等(普通高中)普通教育,发展水库移民的一般认识功能,通过高等教育,探索、鉴别、传授和发展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已有的最高文化科学成就与精神财富,解决对自然界、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来考察,水库移民的教育开发是通过初等(职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直接培养和训练移民的职业能力,使水库移民获得与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技巧,通过高等职业技术培训,培养移民的高级职业技术和相应的管理能力。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水库移民的职业教育。

培训开发(又称在职培训)是指劳动者在接受正规教育进入工作岗位后,为提高工作能力或适应能力而接受的各种与就业相关的教育活动,以提高人力资源的技能存量为目的,分为两种形式: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对水库移民进行培训开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即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水库移民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水库移民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水库移民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

按照国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移民区和安置区政府应统筹好当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确定移民的承训学校和培训机构,改善其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而言,在承训学校和培训机构确定方面,应以国家公共教育资源为主导,充分发挥民办和其他社会教学资源的积极性,构建以优质职业学校为龙头,县级职业学校、乡村成人学校为基础的结构恰当、布局合理的培训网络,形成正规职业教育和中短期培训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相结合的教学网络。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关键是加强专业课教师特别是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师资培训和优质教师的引进、交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须逐步完善综合实训基地和专业实训基地,强化生产实习和操作训练。

三、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运作机制

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科学实施,需要贯穿于移民安置的整个活动过程之中。《条例》规定,我国水库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水库移民安置实践分规划、实施与后期扶持三个阶段,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应贯穿其中。下面将根据各阶段特征和工作内容明确各实践主体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以探寻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运作机制。

1.水库移民安置规划阶段。《条例》规定,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应当明确移民安置任务、安置去向、安置标准和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方式,初步评价和预测搬迁后移民生活水平,拟定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等内容。根据开发性移民方针和水库移民收入结构调整趋势,本文特提出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无土安置模式”,即通过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水库移民知识水平和技能存量,提高其就业和创收能力,最终实现水库移民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的最终目标。因此,在移民安置规划阶段,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作为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方式之一(暂称为“技能安置”),在规划中明确其安置去向、安置标准等内容。水库移民的“技能安置”是一种“无土安置方式”,采用该安置方式的水库移民安置去向比较广泛,既可随家庭后靠或近迁安置,也可外迁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该安置方式的安置标准可结合当前“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时代要求确定,对于接受正规教育的移民,其安置目标可确定为受教育年限不低于12年,确保水库移民基本具备“高中”或“中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对于接受在职培训的已就业青壮年移民,其安置目标可确定为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农业技术或工业技术),或取得一种执业资格。为保障该安置方式的移民搬迁后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移民管理部门需慎重选择安置对象、科学预测移民就业市场、统筹规划移民就业服务体系、倾斜后期扶持政策,并且相关内容需在移民安置规划报告中予以明确。

2.水库移民安置实施阶段。本阶段的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规划阶段“技能安置”方式的实施。《条例》规定,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移民安置规划的组织实施,农村移民的生产安置费(含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由当地政府负责安排用于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对于通过受教育和在职培训进行“无土安置”的移民,其生产安置费由移民区县级人民政府掌握,县级移民管理部门根据移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需要与移民以及承训学校和培训机构鉴定三方培训协议,保障移民教育和培训的落实、有效。为鼓励符合条件的水库移民积极参与教育和培训,对于完成教育和培训并达到预期目标的移民,可根据经费使用的情况,将结余生产安置费作为移民就业和创业的补助资金,并在后期扶持阶段予以政策优惠。为保障该安置方式实施的公开、透明、有效,移民管理机构须制定并公布该安置方式实施的相关规章制度,如安置对象须具备的条件及其选择程序、该安置方式的生产安置费的使用办法、承训学校和培训机构须具备的资格及相关要求、培训过程中的监督保障措施等相关规定。总之,移民管理机构需慎重选择承训学校和培训机构,优先选择那些已与用人单位鉴定了订单培训协议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在具体落实中最好由移民管理部门推荐、移民本人自主选择。政府、移民与承训机构鉴定的培训协议事先须经过移民本人充分考虑。政府对承训学校和培训机构须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对移民的教育和培训效果需采取一定形式的考核。

3.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阶段。国发(2006)17号《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明确要求,对水库移民及其安置区加大投入,“加强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通过贴息贷款、投资补助等方式对移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生产开发项目给予支持。”因此,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应是后期扶持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移民安置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编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时,应将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专项进行规划,科学拟定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预期目标,构建相对完善的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选择恰当的培养培训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在后期扶持阶段,移民工作重点已由“搬得出”转入“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移民培训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必须创新培训思路和培训方式,实现移民培训由政策法规培训为主到以技能培训为主的转变,以短期培训为主到与中长期培训并举的转变,由以现有劳动力技能培训为主到以新增劳动力职业教育并重为主的转变。另外,移民安置区政府在安排使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时,在帮助解决水库移民温饱问题的同时,可采取项目扶持的方式,对已接受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移民,给予创办生产开发项目的倾斜扶持政策,通过贴息贷款或投资补助等方式给予其生产资金支持,以提高其发展生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薇,张芳.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2] Jacob Mincer. Research on Human Capital(Chinese) .Beijing: China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01.

[3] Theodore・W・Schultz.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51

篇(5)

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济全球化在开辟新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商品与服务的竞争。德国政府一致认为:若要使本国经济继续在世界经济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就必须拥有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为本国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大对研发的投入,进一步加强教育与培训。就广大劳动者而言,这种变化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他们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应对日益增长的技能。也就是说,劳动者年轻时所获得的技能,只能作为其从事某项职业的先决条件。而要胜任未来的工作,还需要劳动者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接受教育与培训。在这种知识迅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为劳动者技能的发展,提供保障是德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2.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济滞胀、高税收和政府公共服务的低效引发了社会的强烈不满。受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自70年代末开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政府改革,史称“重塑政府”运动。这场改革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政府逐步放权、实行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作用,同时倡导借鉴私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作为福利政策的公共就业服务(PublicEmploy-mentService,PES)体系也面临着改革,比如澳大利亚和荷兰将原有体系的大部分职能委托给私营部门负责管理,瑞典和奥地利通过目标管理的方法进行了内部改革。面对世界范围内政府治理方式的巨大变革以及国内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问题的双重压力,德国政府也在积极筹措为本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改革做准备。

二、培训券的理论来源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弥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TheRoleofGovernmentintheEduc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券”(EducationVoucher或者SchoolVoucher)理论,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当时美国和集权政治所导致的教育低效和不公平。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发放给学生和家长教育券,由他们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学校。这样以来,政府由对学校的直接拨款变为间接拨款,在赋予学生和家长充分择校权利的同时无形中调动起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从而使学校产生竞争提高办学质量。在弗里德曼提出教育券后的二三十年中,教育券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付诸实践。

从最初的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教育券制度对美国教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弗里德曼的教育券理论认为,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阶段的产出是职业性的,政府没有理由承担这部分费用,因此将职业教育排斥在了教育券范围之外。直到2002年德国波恩举行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资助”大会上,美国经济学家亨利•莱文(HenryLevin)才提出了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券模式并认为教育券应具有终身效力。鉴于教育券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成功以及亨利•莱文对教育券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德国政府决定将教育券模式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从而为本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可以说德国“培训券”的提出,是教育券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三、培训券的实施框架

(一)计划目标

为了扭转职业培训的颓势,推动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改善劳动者的就业情况,德国劳工部(MinistryofLabour)、卫生部(MinistryofHealth)和北威州社会事务委员会(SocialAffairsofthefederalstateofNRW)三方(以下简称“政府”)于2006年1月在北威州全面实施了培训券。政府建立培训券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利用培训券所产生的广泛动员效应调动起现有劳动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缓解劳动力市场中的供给问题;二是希望通过实施培训券,将现有的职业培训机构,纳入到一个完整的框架内方便管理,从而提高国内职业培训机构的整体水平。由于德国不像法国等国家有专门建立起来的企业基金(busi-nessfund)来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因此,北威州培训券所需的资金全部来源于欧洲社会基金(Euro-peanSocialFund,ESF)。

(二)实施策略

政府为保障培训券的顺利实施做了大量充分准备,最终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培训券:一种是由政府发放给企业的培训券;另一种是由政府直接发放给个人的培训券。无论哪种类型的培训券,政府都给予个人最高额度不超过500欧元50%的培训费用减免。政府对发放给企业的培训券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培训券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问题,因此,只有人数不超过250人的企业才有资格申请培训券。此外,政府还对企业申领培训券的数量作出了明确规定,即每个企业每年申请的培训券数量最多不超过20张。企业可以将所获得的培训券作为福利发放给内部员工,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员工通过使用培训券参与相关培训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技能,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同样鼓励企业员工以个人方式,申领培训券接受相关的职业培训。这些员工包括:全职工作者和兼职工作者;总公司的员工和分公司的员工;在职工作者和休假人员。但是下列人员除外:公司内部失业人员;从事有关政府工作的雇员;学徒制人员;失业后在失业期内领取失业金的人员。此外政府还对每名劳动者每年获得的培训券数量做了限定,即每个人每年申领的培训券不得超过4张(2张通过企业方式获得,2张通过个人方式获得)。企业员工可以将持有的培训券用于绝大多数相关课程的培训,从而促进个人职业技能的提升。但是,这些培训课程大都属于一般培训(GeneralTrain-ing)。也就是说,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对本企业有价值,而且,随着受训员工的流动,该种知识和技能也会对流入企业的劳动生产力产生作用。相反,仅对企业自身有价值的特殊培训(SpecificTraining)是不予以认可的,因为该种类型的技能培训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是没有使用价值的。此外,诸如体育与艺术等与休闲娱乐相关的培训,也被排除在了培训券的资助范围之外。

(三)保障措施

为保障培训券的有效实施,北威州政府一共在该地区建立了220个咨询机构(counselingagency)。其目的是为解决企业与个人在参与培训券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培训券。这些机构包括成人教育中心(adulteducationcenter)、贸易和工业协会(tradeandindustryassociations)、地方经济发展组织(economicdevelopmentorganizations)和技术中心(technologycenters)等。北威州政府面向所有的咨询机构提供了经费资助,因此,无论是面向企业还是面向个人咨询机构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此外,诸多咨询机构本身也是培训机构,他们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咨询指导的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为避免由于抢夺生源而带来的不良竞争,北威州政府要求所有提供职业培训的咨询机构,必须在个人职业生涯指导上保持中立态度。并且,要为咨询者提供三种以上的可行性方案,由咨询者自主选择。

(四)运作流程

可以看出,北威州培训券的参与主体包括参培人员、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四方。其中政府与培训机构的支付关系,决定着培训券的运行模式。在传统的体系中政府对培训机构经费支付,主要是根据培训部门的效果,由政府直接予以补贴。而培训券则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支付形式,即政府将培训资金转换为培训券形式,形成对培训机构的间接补贴。也就是政府将培训经费以培训券的形式发放给申领人员,由申领人员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偏好选取相应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待培训完成发放毕业证书后,培训机构才可以将取得的培训券兑换为现金。

四、培训券的阶段性成效

2008年1月,德国改革和研究咨询协会(Innova-tiveEmploymentPromotionCompanyGmbH,G.I.B)了关于培训券实施两周年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培训券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参培人员数量稳步提升

从相关数据看,2006年1月的培训券发放数量只有不足1000张,在培训券实施的一年后,培训券的累积发放数量已超过6万张,截止到2008年1月,培训券的发放总数量已超到20万张。在某些月份,培训券的发放数量甚至超过了1万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培训券模式已初步形成并逐渐显现出动员效应(见图2)。一份相关调查显示,37%的企业和49%的个人,正是由于培训券的大力资助使得他们从培训的边缘走入到了培训之中。有二分之一的人认为,通过培训券取得的培训,使他们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中的处境发生了变化。

(二)培训课程内容发生变化,女性参培人员比例较高

劳动力市场的培训机构,为培训券持有者提供了广泛的课程选择。这些课程主要包括语言、信息技术、工业技术、企业管理等。参培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关培训,随着培训人数的增多,各培训课程其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最典型的是社会保障和护理专业(Socialandnursingprofessions),起初阶段只有不到10%的人员参与,但随着劳动力市场对该类人员需求的增多,参与人数逐步增多。截止到2008年1月,约有三分之一的参培人员接受了此类培训。在所有参培人员中,女性参培人员的总体参培率高于男性,约为60.9%。通过个人方式申请培训券的女性参培人员比率更高,约为69.7%,这也部分解释了社会和护理专业备受重视的原因。

(三)培训券的资助额度及满意度均较高

在2006至2007年间,欧洲社会基金一共投资了3400万用于培训券资助,平均每张培训券的资助额度高达330欧元。通过调查还发现,以培训券参加培训的人员中有约67%的人在小于50人的企业中工作,可见培训券在弥补小型企业培训不足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此外,在所调查的企业和个人当中,有90%的企业,86%的个人对现行的培训券制度表示满意。

五、经验与不足

(一)以需求为导向

传统的培训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灌输的形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由政府单方面决定,参培人员没有选择的自,因此积极性不高。北威州通过实施培训券,改变了传统由供给驱动的技能培训模式转变为以需求驱动的技能培训模式,可以说是一个重大转变。参培人员可以综合考虑个人兴趣、经济条件、培训机构课程等多方面因素,对未来的工作倾向做出选择,由以前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极大地提高了参培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还体现了参培人员的主体地位,因为参培人员的资金是由政府流向培训机构的中间环节,他们掌握了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因此,培训机构必须对整个培训消费市场做出积极反应。

(二)选择的灵活性

培训券的最大内在优势还在于它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主要表现在时间选择的灵活性和课程选择的灵活性两个方面。由于培训券具有较长的时间效力,为参培人员提供了一个伸缩性极强的时间框架。参培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安排时间接受相应的培训。此外,参培人员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培训机构的信息并根据个人情况加以选择,确定中意的培训机构完成相应培训,增大了参培人员的“受教育权”。

(三)增强市场竞争

通过使用培训券,参培人员可以根据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状况进行自主选择,即培训券充分体现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费,培训机构会按照有关培训制度的质量标准来做好培训工作,包括增加新设施,提高教师水准等。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成本—效率成为培训机构运作的核心理念,即培训机构一方面要重视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以培训者需求为动力迅速反应。由培训券引发的培训机构市场竞争,大大提高了培训机构的整体效率和水平。

(四)增进社会公平

德国政府积极的参与意识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政府出资实施培训券模式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障符合条件的每一个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与培训的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职业教育纯粹依靠市场来提高,那么意味着个人接受教育的机会与状况将受到个人家庭收入状况的制约。此外,受制于劳动者个人对培训教育认识水平的有限以及由于信息不完善带来的影响,他们接受继续教育与培训的主动性也不强。德国政府通过对培训券进行资助以及建立相应咨询机构的做法为劳动者平等接受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更多的劳动者参与到了职业培训过程中,增进了社会的公平。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心理教育就业

一、心理教育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同时具有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确保经济稳步增长多种功能,而且职业培训本身也成为一个吸引就业的新行业。

经过30年来的努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而走上工作岗位。

在我们欣喜地看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理教育缺失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和培训更注重培养人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往往忽视对人们的心理教育。事实上,心理教育也应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对于职业教育中的在校学生、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岗的职工还是下岗的需要再就业的人员,心理教育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未从业人员和下岗人员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以及在岗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困难、困境等等,如果他们不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没有过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懂得变通和缓解压力的话势必造成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不但不利于就业,还会给他们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wWW.133229.cOM富士康职工跳楼自杀案例以及时有耳闻的大学毕业生自杀现象就是很好的佐证。众多的案例证明,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心理教育缺失不利于促进就业。

二、心理教育缺失不利于就业

随着我国的高校扩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而面对这样的现状,无论对于求职者还是竞争中的在岗职工心理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10年间高考报名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报名总数的50%,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的75%。与此对应的是毕业生人数也相应的迅猛递增。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38万人,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达到610万,几乎翻了一番。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大学生太多,相应岗位太少,“人才高消费”难以避免。岗位过少的资源之难,与“岗位含金量过低”的选择之难相互交织,给大学生们带来的心理压力,确实是空前的。本来是“天之骄子”,却可能成为“迷失的一代”,使他们产生对社会的抱怨,对前途失去信心。就业挫折容易使大学生精神焦虑,“焦虑症还可以派生出罪恶感和无用感”,将挫折迁怒于人,对他人耿耿于怀,同时对自己缺乏信心,常常陷入深深的自卑、自责之中,影响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正确态度的确立。抑郁、怯弱、自卑等心理疾病和问题接踵而来,堕落、犯罪、自杀等极端行为则是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导致的最坏的结果。

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而产生心理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职人员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机械的高强度的劳动、“工厂——宿舍”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窘困生活的压力等原因也导致了很多职工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富士康多名职工跳楼自杀案例就深刻地说明了某些在岗职工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很多企业的密集型工作和缺乏心灵关怀的企业文化使得很多员工心理压力极大,而员工又缺乏相应的心理知识,抗压能力差,心理脆弱。富士康事件值得人们深思,这样的案例透露出的问题只是众多企业存在同样问题的一个缩影。心理教育不重视,在岗职工的心理问题就会不断萌生,这势必对就业市场造成沉重的打击。

三、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心理教育以促进就业

从现实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求职人员还是在岗职工都可能由于遭受挫折或面临各种压力而导致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而最终的结果无论是自杀、自暴自弃、犯罪还是一些其他消极行为等都不利于劳动者就业,也给就业市场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追究造成劳动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客观环境的原因(如就业压力、激烈竞争),也有劳动者自身的主观原因(如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对3000名求职者调查后,有32.7%的求职者在遇到挫折时喜欢与同学或者朋友倾诉,19.1%的求职者会选择与自己的恋人倾诉,而30.8%的人选择对谁都不说。

如何预防这些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重视心理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者在遇到挫折和面临压力时如何寻求变通,是否懂得变通。著名的“跳蚤实验”无疑能给我们劳动者很多的启示。这个实验有很多解读,但之于求职中和工作中遇到挫折的劳动者应该学习跳蚤的“懂得变通”的优点,勇敢地面对挫折。让劳动者懂得变通,勇于面对挫折,这正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鉴于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应特别重视心理教育。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为应届毕业生和其他求职者提供更加多元的就业渠道。同时,应该配套出台一系列的确保求职公平、公正的政策,规范就业市场,把就业工作纳入规范与法制的轨道,保证就业市场中的合理有效的竞争性,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在法律保障之外还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监督监管机制,规范就业市场中的行为与秩序,杜绝不良的就业风气,形成一个杜绝不正之风、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市场,促进求职者充分就业。

其次,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实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完善职业自我。对于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和参加各种职业培训的求职者(包括应届大学生)都应实施职业生涯教育,通过对职业理想、职业素质、职业心理、职业个性、职业潜能和职业规范等内容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行业和职业,在准确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确立与自己的心理和能力特点相匹配的职业目标,并按照社会要求进行学习和锻炼,从而使其强化职业意识,明确职业理想,提高职业能力,适应职业角色。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自我是面对人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找工作亦不例外。劳动者了解了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后,才能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教育劳动者正确对待挫折。教育劳动者遇到挫折后要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或失败的原因,调整好目标,选择新的突破点,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篇(7)

关键词 餐饮 职业教育 双师型 职后培训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in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Double" Teachers

After-career Training Mode

XIE Qiang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 Wuxi, Jiangsu 21415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n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Double" teacher training situation, learn from foreign vocational teachers'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the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al level institutions, to explor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multi-channel, open the "Double" training system and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and efficient training system, to further enhance the dining doubl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 words din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double; after-career training; mode

职后培训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双师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正视职后培训现状,分析职后培训模式,借鉴职教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开放的“双师型”培训体系,探索科学、规范、高效的培训机制,是推动高职餐饮职业教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餐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现状

近年来餐饮业发展迅速,企业对高层次餐饮人才需求旺盛,而肩负餐饮人才培养重任的餐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却遭遇尴尬,尤其是教师队伍的职后培训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以下以苏南某高职院校为例,分析当前餐饮职教“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现状。

1.1 当前餐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的基本模式

1.1.1 校内培训模式

该院校餐饮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职后培训的主要形式就是校本培训,即利用本校的资源,主要在校内,通过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达到对专业教师的培训目的。主要培训形式有“新教师上岗培训”、“新老教师结对子”、“专题教研活动(讲座)”、“主题会议(讲座)培训”。

此类校本培训模式简便易行,成本低,易于控制,针对“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某些职业能力具有快速提升的效果。但不难发现,此类校本培训没有系统研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素质能力的研究,缺乏对教师的个性职业规划与统筹安排,另外校内资源有限,对“双师型”教师的创新能力、职业实践操作能力等特殊能力的培训力度不够。教师也是被动接受培训,没有个性发展的培训诉求和自我培训的主动性。

1.1.2 外出培训模式

该校餐饮类专业教师在校本培训的基础上,也会有一些外出培训的机会,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就是“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据统计,该校餐饮类专业教师中有超过60%的老师参加了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包括在职本科、在职硕士和在职博士等学历学位进修的继续教育。此类进修培训的专业方向基本都围绕餐饮类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提升餐饮“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是“教育行政部门专题培训”、“专业培训基地专业培训”、“出国(出境)培训”。此类培训经费有保障、培训有专题、内容有计划,一般培训层次较高,让老师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接触新知识和更新观念;对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但此类培训覆盖面窄,普通的专业教师参与机会少,更多的是专业建设和教学骨干教师参与,而且最主要的是学校、院系和专业层面缺少对教师梯队的建设规划和培训计划,导致此类培训机会更缺少普及性,往往会集中在少数骨干教师身上。

另外,“校企合作单位实践培训(企业实践锻炼)”也是教师外出培训的常见形式,此类培训是教师是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一般是教师脱产或半脱产进入相关合作企业,开展定岗实践、技术研发、教师工作站、项目开发等形式进行。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称评审的政策有企业实践锻炼的要求,故凡有职称晋升要求的专业教师都会主动参与此类培训,该类培训模式也曾一度成为政策要求最严、参与教师数最多、外出培训时间最长的外出培训形式。按双师素质的要求,企业实践培训应该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操作能力提升的最主要途径,但是,因为培训结束后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没有政策、资金、考核评价制度等保障,导致此类培训成为最后成为“走过场”,失去培训的目的和效果。

1.1.3 课题研究与考证培训模式

课题研究模式,是将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科研活动与教师专业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课题项目的理论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研究能力,同时,在研究活动过程中,也可通过技术开发、项目合作等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考证培训模式,就是结合餐饮职业工种等级证书的考取,进一步强化专业理论水平,提升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水平。在该校的餐饮类专业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两头偏”现象,即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教师在理论水平不高,理论研究深入的教师在实践操作能力上不精湛,通过课题研究和考证培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现象,提升两类专业教师的“双师”能力。近年来,该校教师课题研究的数量和层次都有了较大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行业资质等相关证书的获取等级和数量也不断递增。课题研究与考证培训业成为培养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为一体的“双师”素质师资的培训模式。

1.2 对餐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思考

长期以来,不管是校内培训、外出培训还是课题研究、考证培训等模式,基本都是与入职之前的师资培养分开进行的,职前的培养由培养院校承担,职后培训主要由各级培训机构承担。而且这些培训模式要么缺少统筹规划和制度保障,与社会实践或科研单位接触甚少;要么缺少经费和受益面窄,侧重于单向纵深提高教师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水平;要么缺少激励机制和监控评价机制,培训机构单一,内容片面,为培训而培训。没有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开放的“双师型”培训体系,更缺乏科学、规范、高效的培训机制,制约了餐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

当前,餐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职后培训,需要以行业需求和教育规律为导向,以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训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终身培训为原则,注重鉴定评估和质量检测监控手段,来切实提高职教师资的培训效果。

2 国外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的启示

国外职教发达国家的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基本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培训机构专门化,进修培训方式具有灵活多样性,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为职教师资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满足了职教教师的实际学习需求,提升了职教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对照国外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模式,我国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学习与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助改变观念,加快改革,启发思考,寻求突破,是加快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经验。通过对国外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3 餐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探析

餐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应该从从事职业教育的能力来判定,包括三方面:餐饮专业操作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餐饮专业操作能力指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实操示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指教师组织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创新能力指教师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要加强对餐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职后培训和进修,就必须探索通过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开放的“双师型”培训体系和科学、规范、高效的培训机制,进一步提升餐饮职业教育教师双师素质。

3.1 打破学校为本、渠道单一、缺少个性需求的培训格局

在当前餐饮职业教育教师个体素质差异较大的背景下,要实现之后培训的针对性、高效性,真正让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培训体系设计问题,要打破目前以学校为本位、培训渠道单一、忽视教师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的局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认识,上下联动,多方配合,设计好全方位、多渠道、开放性的培训系统,尤其要分析教师的来源、专业背景、所在专业和工作任务、培养规划等因素,根据教师的素质和不同需求,多形式、多层面、灵活多样地进行培训,保证“双师型”教师培训的专业化、针对性。

3.1.1 定期定量,全程及时培训

依据人才培养为导向,紧密结合餐饮行业发展,在餐饮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开展定期定量培训计划,特备是针对餐饮专业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转变的新要求。因餐饮行业发展快速,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更新快,可按职业生涯规划,按年度或学期进行统筹安排。

3.1.2 全员规划,个性定制培训

开展职后培训的基础是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分析和规划,要结合餐饮院校和专业发展的目标,制定近期、中长期的“双师型”教师发展规划,规划中要根据现有结构和数量,定岗定编,设计好老中青梯队,校内外比例,教学与科研互补结构,特别要结合教师实际,针对教师在技能教学、理论教学、科研竞赛等不同方面有特长的教师,计划好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培训与补差培训计划,还要重点做好校内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的培训安排。

3.1.3 多渠道、多角度、灵活多样培训

在培训形式选择上,一方面可结合专业的国内外国培省培项目、访问学者、留学计划、质量工程项目等做好纵向培训计划,以点带面。另一方面,着重从餐饮类各专业实际出发,结合校企合作,开展教师进入企业深度培训计划,要让教师走进餐饮企业,搭建一师一企、教师企业工作站、项目研发中心等平台,实现教师实践培训计划。

3.2 建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训管理和评估系统

建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训管理和评估系统,使培训过程转化为积极成果。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员规划的、定期定量培训计划实施有效管理,对每一位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可以增强职后培训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和避免培训工作的盲目性,促进“双师型”教师培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保证“双师型”教师培训效果和质量。

3.3 探索“双师型”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双师型”教师成长过程的长期性与系统性要求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衔接。在餐饮职业教育中,教师所需要具备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更不可能通过割裂的、短期的、零散的职后培训所能解决,实证案例中也不乏个例,有很多非“餐饮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虽然通过了专业实操实践的培训,但在承担相应的实践课程教学中还是不能出色胜任。这就要求餐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要有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体系设计,只有确立了“一体化体系”的终身教育的协调机制,同时,在“双师性”教师职业生涯中设定动态调整的“全程”培训计划,才能满足餐饮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

课题项目:全国餐饮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课题(课题编号CYHZWYB034);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校级教科研课题(课题编号SYKJ12B04)

参考文献

[1] 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2] 林杏花.国外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3] 徐英俊.发达国家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主要特点[J].职教论坛,2010(9).

[4] 安艳.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职教论坛,2010(1).

[5] 艾文娟,韦海燕.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评析[J].职教论坛,2011(16).

[6] 杨慷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1(7).

[7] 魏明,郝理想.论中国特色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建设及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