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40: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学影像技术的出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影像医学应参与整个治疗过程
| 在采访您之前,我们向一些医疗影像从业者征集了一些问题,“影像医学的出路在哪里”是很多人提到的一个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冯晓源:影像医学必然要以影像为根本,但这个影像不是CT、核磁等单种技术的图像,而是多种影像的融合。
每个像素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生物学信息,如果能挖掘到这个程度,就会非常有意义了,当然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在目前以形态(解剖)为基础的诊断向功能诊断、分子水平诊断的发展过程中,影像融合是必经的阶段。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相信“眼见为实”,很多疾病的确诊都需要由影像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影像科医生工作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影像应该介入到整个医疗过程中,从预防预测、早期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康复,到术后效果、放疗效果的评价,都应有影像科医生的工作和贡献。
以肝癌为例,影像科医生将来可以通过肝癌病灶在肝脏里的部位、血供和功能等信息的分析,对患者手术的情况进行评估。也就是说,把所有跟手术有关的信息都提供给手术医生,以作为后者制订手术方案时的重要考量。在治疗效果的评估上也是如此,肝脏被切掉一部分之后,身体状况肯定会跟着改变,这个改变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影像也可以对其进行评估。这就是我所讲的“involve”――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影像医学一定要介入整个治疗过程,这样一来,影像医学的出路就会非常宽广。
鼓励做三维技术应用开发
| 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
冯晓源:作为一个技术手段,三维后处理能讨论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三维的地位、实现方式和三维应用在日常工作中的推进等。
只从一面去看事情和从多面去看,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小的骨折,如果不用三维成像就很难做出诊断。对于复杂的病变,三维成像可以辅助判断病变的起源、侵犯的范围等。也就是说,3D对于影像诊断非常有用。
从临床尤其是手术来讲,三维重建对于手术医生制定手术入路会有很大帮助。它可以帮助确定手术切除的方式、切除的范围,是在手术前帮医生模拟了一次手术实施过程。或许有一天,如果没有三维技术,手术医生甚至都无法进行手术操作了。
三维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目的。除了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它在科研、教学方面也多有应用。比如上解剖课,用三维技术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角度去看,熟悉之后再进行实操,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 目前三维应用普遍吗?是只会在某些身体部位、某些疾病上用到吗?应用范围是只限于大型医院吗?
冯晓源:跟身体部位没有关系,从头到脚都会用到。即使是小脚指头,也会用到三维重建看骨折的情况。三维的应用取决于设备,一般情况下,16层以上CT都可以做三维重建,64层CT做三维重建是比较常规的。现在很多县医院已经配备了64层CT,完全可以做三维重建。
| 对于三维重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您有什么建议?
冯晓源:我鼓励多做三维技术应用的开发,成像速度更快、更清晰、更准确、更灵活,是3D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有了好的技术以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各个科室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依照自己的想法,利用三维技术实现各自的目的。
放射学会负责继续教育工作
| 您是复旦大学的副校长,对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一定有相当的了解,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放射人才的培养状况,中华放射学会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冯晓源:影像科医生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五年制、八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一部分是影像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做诊断的医生只占影像医学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是技术人员。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学校主要承担的是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虽然很多学校开设有影像医学专业,但内容仍然是比较基础的东西。医学生毕业以后进入医院,科室会对其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称为毕业后教育,三年后主要是继续教育。在这条教育链上,放射学会主要是对毕业以后的取得了医师执照的医生进行继续教育,而不会参与医学生的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但是会在业内出出主意、提提建议。
技术人员的来源之前主要是中专生和大专生,现在影像专业的本科生也加入进来了,这对提升影像技术队伍的水平是非常有益的。目前的问题是,国家把医学影像学定位为理科,这个专业的学生拿的是理学学士的学位,他们将来是不能做医生的,这是个问题。当然,这是题外话。7月19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首届医学影像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冯晓源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间隙,他如约接受了《e医疗》的采访,对影像医学的地位和出路、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以及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等问题一一作答。
影像医学应参与整个治疗过程
| 在采访您之前,我们向一些医疗影像从业者征集了一些问题,“影像医学的出路在哪里”是很多人提到的一个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冯晓源:影像医学必然要以影像为根本,但这个影像不是CT、核磁等单种技术的图像,而是多种影像的融合。
每个像素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生物学信息,如果能挖掘到这个程度,就会非常有意义了,当然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在目前以形态(解剖)为基础的诊断向功能诊断、分子水平诊断的发展过程中,影像融合是必经的阶段。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相信“眼见为实”,很多疾病的确诊都需要由影像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影像科医生工作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影像应该介入到整个医疗过程中,从预防预测、早期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康复,到术后效果、放疗效果的评价,都应有影像科医生的工作和贡献。
以肝癌为例,影像科医生将来可以通过肝癌病灶在肝脏里的部位、血供和功能等信息的分析,对患者手术的情况进行评估。也就是说,把所有跟手术有关的信息都提供给手术医生,以作为后者制订手术方案时的重要考量。在治疗效果的评估上也是如此,肝脏被切掉一部分之后,身体状况肯定会跟着改变,这个改变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影像也可以对其进行评估。这就是我所讲的“involve”――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影像医学一定要介入整个治疗过程,这样一来,影像医学的出路就会非常宽广。
鼓励做三维技术应用开发
| 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
冯晓源:作为一个技术手段,三维后处理能讨论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三维的地位、实现方式和三维应用在日常工作中的推进等。
只从一面去看事情和从多面去看,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小的骨折,如果不用三维成像就很难做出诊断。对于复杂的病变,三维成像可以辅助判断病变的起源、侵犯的范围等。也就是说,3D对于影像诊断非常有用。
从临床尤其是手术来讲,三维重建对于手术医生制定手术入路会有很大帮助。它可以帮助确定手术切除的方式、切除的范围,是在手术前帮医生模拟了一次手术实施过程。或许有一天,如果没有三维技术,手术医生甚至都无法进行手术操作了。
三维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目的。除了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它在科研、教学方面也多有应用。比如上解剖课,用三维技术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角度去看,熟悉之后再进行实操,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 目前三维应用普遍吗?是只会在某些身体部位、某些疾病上用到吗?应用范围是只限于大型医院吗?
冯晓源:跟身体部位没有关系,从头到脚都会用到。即使是小脚指头,也会用到三维重建看骨折的情况。三维的应用取决于设备,一般情况下,16层以上CT都可以做三维重建,64层CT做三维重建是比较常规的。现在很多县医院已经配备了64层CT,完全可以做三维重建。
| 对于三维重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您有什么建议?
冯晓源:我鼓励多做三维技术应用的开发,成像速度更快、更清晰、更准确、更灵活,是3D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有了好的技术以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各个科室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依照自己的想法,利用三维技术实现各自的目的。
放射学会负责继续教育工作
| 您是复旦大学的副校长,对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一定有相当的了解,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放射人才的培养状况,中华放射学会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冯晓源:影像科医生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五年制、八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一部分是影像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做诊断的医生只占影像医学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是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