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西方的文化

中西方的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8 09:40: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西方的文化

篇(1)

《现代装饰》:相对来讲,香港、广州、深圳这些南方城市跟内地比起来可能对风水的重视程度稍高一些,首先想问一下,您在进行自己的办公室和居家设计的时候是否会考虑风水因素呢?

潘鸿彬:有的,香港也不算太迷信,但是我们在做生意的时候也会考虑一下风水的因素。我的办公室和我的家都找风水师傅看过。办公室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老板的座位,也就是我自己位置的方向;其次是员工的位置;再次是财位,风水师傅会在平面图上指出几个重要的吉位,反之若是凶位就不要将最重要的东西安排在那里。而家中则会比较看重舒不舒服,风水师傅会看一下床头、横梁等位置的布置等等。

《现代装饰》:对于风水而言,有人说信者惶惶,疑者藐藐。那么您个人对风水文化是怎样理解的?

潘鸿彬:于我而言,如果不是做室内设计师的话,我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机会去接触风水文化。在香港,普遍的大众市民可能通常都是买上一本风水方面的杂志,比如马年运程之类的,看相>中如何,不过这可能有一点点迷信。

因为我本科念的是建筑,有一门学科叫做“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专门研究环境方面的心理学,我觉得蛮科学的。例如空间的布局、材质、灯光以及使用者在其中的行为等等,都是需要研究的方向。在中国,尤其在香港我们所遇到过的客户,他们大都会找风水专家来看布局,或者把设计平面图拿给他们审阅。空间中的光线、通风、朝向,以及住所有没有车道、天桥,景观会不会被阻挡等等问题,就算风水师傅不讲,对于一个平常的使用者来说,你在这样的空间中也会感到不舒服。其实国外的环境心理学,就是咱们中国的堪舆,而且我们比他们更早发现,并且经过这么多年来的积累,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我们用的名称或者说落脚点跟西方有点不同,但我觉得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使用者在空间里得到更好的体验。

《现代装饰》:你所提到的国内的堪舆学和国外的环境心理学的落脚点不同,能否详细阐释一下?

潘鸿彬:比如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会考虑到什么样的空间中,使用者的思维会快一点,做事会冷静一点,或者什么样的颜色带给人什么样的心理变化等等,都会有比较详细的理论研究;而风水在我们中国来说,很多时候是从环境出发:这个建筑物的形状、方位,的环境有没有背山面海等等。这是我觉得最大的差距所在。

《现代装饰》:假如客户请风水师看了之后,风水师提的要求跟你的设计本身有冲突的话,那你通常会如何处理?

潘鸿彬:其实会有很大几率发生这种事情。因为我们跟风水师没有合约关系,我们都是平等的甲方顾问而已。风水师没有听到我们的设计原因,我们也没有机会见到风水师,不知道他的看法是怎样的,所以绝对会有>中突的情况出现。比如左边变成右边,上面变成下面。当遇到这种情况,那就听取客户的意见,他的忧虑我们也要理解和遵从,可以适当调整一下我们的方案。

《现代装饰》:那其实先与客户沟通一下,让他请风水师看过,你们再做方案是不是可能会比较好?

潘鸿彬:这样当然是最好的。我刚才说的情况是在客户请我做设计之后才请风水师傅的,如果能在之前就请的话就更好,他可以预先给我们很明晰的要求,这样也节省我们的时间。所以在我们第一次见客户的时候,就会问他们有什么风水方面的要求,以免后期方案再发生改动。

《现代装饰》: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当一个风水师提出来的要求跟你们原来设计有冲突时,你们是如何用创意来化解的?

潘鸿彬:我们曾经帮华润集团做一个零售品牌“中艺”的改造项目,原本的设计是请一家外籍公司做的,用了很多红色和白色,比较中国风。客户找到我,要求改变当时原有的风格,希望我们能帮空间进行优化或者重新设计,以期品牌再造。做方案的过程中他们又提出一个要求:因为风水专家提出用金色会比较“旺”,所以希望用金色来完成该品牌的改造。你可以想象一下,将空间原本的红色、白色变成金色,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整个东南亚地区除了泰国以外,很少有哪种文化能将金色用得非常好,因此我们当时也觉得有点压力。如何更好地运用金色,成为我们考虑方案的着重点。于是我们对金色进行了详细研究,有哪些配搭、材质,如何去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等等都有考虑。

由于该品牌在香港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并且销售的是旗袍、首饰等比较传统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想为什么不把金色演绎成新的品牌形象呢?最终我们选用黄铜与红铜来表现金色,而并不是直白地用黄金的颜色,并且融入一些现代西方的手法进行展示,打造出一个优雅、高贵并且时尚的空间。客户对这个品牌空间的改造也比较满意,后来又把该品牌引进到内地城市,我们也一直受邀做设计方面的配合。在我看来,达到风水方面的要求,并且设计出来的效果能够让甲方安心,空间档次上又得到了提升,客户进去也感到舒服,那么这个项目就是成功的。我们非但不会抗拒风水,还会好好地利用风水来做一些创意,以达到甲方的要求。

《现代装饰》:你如何看待风水与设计的关系?

潘鸿彬:我觉得配合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做设计方案时就需要和结构工程师、建筑师、园林顾问、机电顾问、灯光顾问等配合,既然所有环节都有顾问配合,为什么风水就不是其中的顾问呢?其实风水也可能是我们团队的一部分,所以设计师应该好好跟他们合作,将风水纳入到设计中去。因为风水文化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部分,你不能够抗拒它,你的项目也不可能完全不接触到它。所以我们要把它融入设计,使设计变得更好。

篇(2)

七年级英语教材中出现了“MynameisJimGreen.”这种交际用语,教师应该对西方的称呼作些解释。英语中多用名字直接称呼对方,而在我国,人们第一次见面时大多会用尊称,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在分别时经常会说“慢走、走好”之类的话,若翻译成英语就是“Pleasewalkslowly”则会使外国人到不解:“为什么要慢慢走?是不是走快一点就不礼貌?”而如果直接说“Thankyouforcoming”就很得体。这也是一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外国文化修养

(一)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英语教材中蕴藏的西方文化元素很多,教师应该从单词、短语、短文中进行挖掘。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将学生感兴趣的西方寓言故事或名著,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西方的节日或其他资料,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节日和文化背景,如介绍感恩节、圣诞节的由来,复活节、万圣节的风俗等,让学生感受西方节日的氛围,了解西方文化。

(二)营造文化氛围,体验语言环境

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在没有具体的语境,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学设备的配置工作,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授课,利用绘画、图片等,或以外国电影、影像资料等来烘托课堂教学的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文化信息量,通过营造适宜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讲解文化差异,培养语言能力

汉语和英语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与东西方间的文化差异息息相关。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学习是进行英语教学的一种手段。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使学生在更好地了解我国文化的同时,对西方文化也有基本的了解。比如,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从西方的餐饮文化入手,将中西方的餐饮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西方的餐饮礼仪有所了解,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想通过更多的方式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

(一)依托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课堂是进行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平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英语教材的内容丰富,很多知识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教材资源,将中西方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比如,初中英语教材中出现了“dollar”一词,教师便可以拓展教学内容,讲解西方国家的货币与中国货币之间的差别,通过汇率、单位和单复数形式的区别等,使学生加深对商店购物的认识,增强文化意识。因此,英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将西方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并引导学生搜集西方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拓展信息渠道,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

文化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单单依靠课堂教学还不够,需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开发更多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要收集相关英语文化的报纸、电影、小说等,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表达、文化传统等。英语教学一定要以文化为基础,不能单纯依靠教材,要通过收集大量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感受西方文化的语言环境,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了解正宗的西方文化。

(三)加深文化理解,弘扬中国文化

篇(3)

关键词:中西方; 节日文化; 比较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节日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中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节日。

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不同点

1、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人们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地变化规律,总结出时令。将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进行归纳排序,便形成了岁时节令。岁时节令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业,而且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如:元旦、立春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人们通过农闲时的这些欢庆活动,祭祀日月星辰,庆祝五谷丰登,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西方,人类社会早期的节日活动也具有企盼丰收的性质。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侵染后,西方基本所有的影响重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在这些节日中,圣诞节、复活节和主显节是基督教三大节日。这些节日,有的是信徒自发形成的,有的是教会规定的,几乎贯穿一年的始终。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

2、 中西方节日文化中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也源于中西方的不同价值取向:礼仪和法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是反映华夏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这种礼治思想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强调个体的义务,崇尚个体服从集体,因此中国节日注重的是节庆活动中的集体参与。西方文化中的“法”,是反映西方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法”是从社会成员外在行为规则中引出来的范畴。这种法治思想建立于个体本位主义基础之上。西方文化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此外,中国传统节日还注重伦理道德的传承,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提倡以克制的心态发泄欢乐情绪。而西方节日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侧重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心、友爱和亲情。西方的节日文化,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风靡欧美各国的狂欢节最能淋漓尽致体现这一文化特点。

二、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同点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尽管属于两种文化形态,但节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两者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

1、 中西方节日表达的愿望是相同的

在中国,春节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具凝聚力的一个节日。春节为一年之始,民间俗称“过年”。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做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同样的,圣诞节也是西方国家中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圣诞的来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救世主耶稣的降生。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夜饭一样,西方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聚会,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美餐,并齐唱圣诞歌,祈求幸福。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显示出中西方的传统节日都体现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以及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2、 中西方节日都表达了对生命的崇敬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两者合二为一,成为清明节。清明节有祭祖扫墓、踏青、插柳的习俗,还开展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

西方人的鬼节是万圣节。关于万圣节的由来,最普遍的版本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古西欧人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古西欧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的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人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当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

中国的清明节极具纪念的功效,主要是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追怀。它体现着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死而不朽”的价值观,生命并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上的延续,更重要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延续。而西方的万圣节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崇敬和对逝者的缅怀。

3、 中西方节日都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向往

中国古老的七夕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节日,称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的意义,更多的是女性祈求美好的生活。因为一则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让七夕有了爱情的成分。

而西方的情人节来历众多,说法不一。其中之一是,公元3世纪,古罗马的战事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强迫大批男人奔赴战场。丈夫们不愿抛妻离子,小伙子们难与情人分开,人们怨声载道。克劳多斯恼羞成怒,他不准有情人举行婚礼,甚至命令订了婚的青年解除婚约并开赴前线。罗马人崇敬的修士瓦伦丁对暴君的行为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庙的祭坛前为他俩悄悄地举行了婚礼。劳多斯闻知此事后,将瓦伦丁投入地牢并将他折磨至死。朋友们把瓦伦丁安葬在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为了纪念他,人们便将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中西方文化中对爱情忠贞的信念都在节日中得到了应验和传播。

三、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文化也逐渐融合在一起,因此对比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比,可以透彻地了解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了解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内在价值,使跨文化交际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一方面要接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一事实,借鉴西方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不能盲目地崇洋,要牢记和弘扬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让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在交流中一起得到发展和传播,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 方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山东大学,2008.

[2] 高钰.《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M].新西部,2010.

[3] 乐佳妮.《从中西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

[4] 李景光.《浅析中西方节日的文化渊源及演变发展趋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5] 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J].岳阳纸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 林丹.《从中西方节日对比中透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安徽文学,2010.

篇(4)

摘 要:中国与西方对于“英雄”和“hero”两个词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中西方文学中对“英雄”的塑造也就不同。中西方英雄形象在英雄的性格、英雄的教育功能、英雄的行为动机和英雄结局的性质方面都有区别,而究其根本,这些差异都是因为中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民族精神方面的对立。

关键词:英雄;hero;文学形象差异;文化原因

中西文化中“英雄”都是一个重要概念,中西文学中也塑造出无数“英雄”形象。英雄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值得人们学习;英雄创下丰功伟绩,配得上万世敬仰,在今天这样一个为生存而拼搏的时代,英雄情结仍在无数人心中难以磨灭。然而,中国和西方对“英雄”的理解是不同的,体现在中西文学中对英雄的描摹也就不同。本文笔者拟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对“英雄”这个词含义的不同认识归纳出中西方文学对英雄的理解塑造之不同,并简要分析这种对立的文化原因。

分析中西文学对英雄的理解和塑造有何不同,应先明确中西方如何定义“英雄”这个词。汉语“英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意思:第一,才能勇武过人的人;第二,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第三,具有英雄品质(第二个含义)的(形容词,不做讨论)。“英雄”这个词还出现在一个典籍中,比较早见于《汉书・刑法志》中,“(高祖)总(揽)英雄,以诛秦项。”《后汉书・循吏传・仇览》:“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足数也。”还有唐代高适《辟阳城》:“何得英雄主,返今儿女欺。”。比高适稍晚的大诗人杜甫在他著名的《蜀相》中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现代汉语词典》的三个解释和古代典籍中的五个出处说明中国古代至今对“英雄”的理解一直没有太大改变,就是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福祉拼搏奋斗甚至献出自己生命的人,“英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和普通人日常理解也没有太大差别。

西方语言以英语为代表,英语“hero”这个词在《牛津词典》(网络版)中也有三个意思:(1)a person,especially a man,who is admired by many people for doing something brave or good,a war hero=somebody who was brave during a war,(2)the main male character in a story , novel , film/movie etc,(3)a person,especially a man,that you admire because of a particular quality or skill that they have。对比《牛津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对“英雄”的解释有两点启示:第一,最大的发现在于英语第(2)条解释,英语“hero”可以解释为小说、故事、电影的“男主角”,所以,中国人理解“hero”这个词不能完全等同于汉语的“英雄”。“男主角”的解释也和西方英雄观念直接相关,男主角当然是独一无二个性的体现,男主角当然可能有缺点,甚至是恶人。第二,中西方英雄都具备勇敢、本领过人的特点,但英语“hero”解释为“a person,especially a man”,而《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解释为具备某些特征的人,英语应翻译成是“people”。这体现出中国强调群体本位,所以中国对“英雄”的解释有“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含义而英语“hero”并不强调这点。

中西方对“英雄”理解的不同导致中西文学英雄塑造上的差异。中西文学中描绘的英雄是不同的,中国文学的大禹、荆轲、岳飞、郑成功、刘关张、梁山一百单八将与西方文学的阿喀琉斯、奥德修斯、赫克托耳、珀尔修斯、伊阿宋、摩西、参孙、大卫、罗兰、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等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中西文学在英雄塑造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英雄的性格不同,这是中西方文学塑造英雄的最大不同。中国英雄是趋向完美主义的道德楷模。中国文学的英雄形象是趋向完美的,英雄永远在群体之中,良好品质和奉献精神都比较相近,性格中缺点相对较少。还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英雄可以有缺点,但道德上一定不能有瑕疵,英雄一定不能违背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伦理,所以关羽是武圣而吕布不是武圣。吕布的武功在关羽之上,但他是违背道义的三姓家奴,杀丁原献董卓,为貂蝉又杀董卓,而关羽性格里也有一些骄傲的缺点,但是这些缺点无关道德,相反他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大哥刘备的身边,这都是忠义的表现。关羽的道德在三国时期属于最好的,武圣需要的是道德能力和勇武能力的综合能力,那关羽就是道德好里面武功最高,武功高里面道德最好的。西方英雄性格明显有很大不同。西方英雄是独立的个体,本身有很强的个性,是力量和勇气的化身,刚强、威武特别注重战斗荣誉。古希腊英雄概念与神话、史诗、悲剧这些文学样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古希腊英雄介于神和人之间,英雄大都属于人或者人和神的后代,英雄和平民生活在一起,又在战争或其他活动中通过自己超人的能力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取得了成功,古希腊时期的英雄应该是像神一样的人。西方的英雄都是个体,都是文学作品中几乎独一无二的主角,这也和刚刚提到的英语“hero”的第二个解释“男主角”有关,不像中国喜欢写一组英雄,比如刘备的五虎将和梁山一百单八将,西方英雄的独立性决定了他们的个性不受群体束缚,西方英雄不但可以有缺点,更可以不符合道德尤其是中国传统道德。比如我们熟悉的阿喀琉斯就是因为主帅阿伽门农抢了自己的女俘虏就放弃作战导致希腊联军大败,又是因为自己的好朋友帕特罗克洛斯被赫克托耳所杀才从新披挂上阵为希腊联军赢得胜利。西方英雄更看重开拓进取的精神,看重对人性本身的探索和思考,所以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是英雄,堂吉诃德和浮士德也是英雄,甚至20世纪英雄情结的核心是主人公精神意志的坚定性和性格心理的独特性,就是说只要你有个性,你极端地坚持自己的个性就是英雄,恶到了极致也就是善。例如魔鬼靡菲斯特一方面坚持自己的本质,另一方面他的恶也促进了浮士德的善。总之,中国文学的英雄是追求完美的道德楷模,而西方文学中的英雄是坚持自我的人性战神。

其他方面的不同都以性格方面为基础上可以略谈。第二,英雄的教育不同。中国的英雄被拔高化、官方化和神化,为了德育,加强思想教育和控制,反应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需要。例如岳飞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一方面人们学习他保家卫国,与异族侵略者斗争到底的不屈精神;另一方面,统治者更希望人们接受的是岳飞的忠诚和服从,无论岳飞功勋多么卓著,在百姓中威望多么高,他始终忠于宋王朝,无论皇帝和奸臣如何排挤,岳飞始终为国为民,忠于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另一个例子是韩信,项羽曾要和他三分天下他都拒绝了,只为报刘邦当年的知遇之恩,即使他当时已经看出天下统一后刘邦可能不能容得下自己,落了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的下场。西方英雄古希腊时期是为鼓励人战争的勇敢和荣誉的争取,后来是对人性、人本质,生命终极问题的思考。脚踏飞鞋的珀尔修斯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是人民造福但更是与神对抗、建立自己的功绩。

第三,英雄的行为动机不同,中国英雄大都是奉献的,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牺牲自己;例如的林则徐,他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甘愿受苦一生。而西方的英雄大都为了个人利益,在西方的个人本位思想里利己也是完全正确的。例如,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始终为了个人的幸福,无论是征战获得在罗马帝国的自由,还是后来诛杀撒克逊蛮族、脱离罗马教皇统治,他们心中唯一的信仰就是个体的自由,现世的幸福,没有对谁真正的忠诚。

最后,英雄结局的性质不同。中西方英雄的死亡结局都比较多,中国称为奉献,西方写成悲剧,性质是不同的,中国英雄的死亡是主动的舍生取义,为大我牺牲小我,而西方英雄的悲剧结局更多是激烈的戏剧冲突,人与无法制伏的力量抗争的失败,这样的悲剧也有崇高的意味。例如荆轲为了完成刺杀暴君秦始皇的伟大使命,为了燕国的生存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俄狄浦斯完全不是这样,他是因为受到了杀父娶母的命运诅咒,一生都小心翼翼仍没能逃脱命运的魔爪,最终自毁双目,流放自己。

中西方文学在塑造英雄时英雄性格、英雄的教育功能、英雄的行为动机和英雄结局的性质都不相同,归根到底是因为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和民族精神方面的不同,正是这方面的对立造成了中西方对于英雄的理解和塑造的巨大反差。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占主流的是讲究中庸、持中贵和的儒家文化,强调人对集体的义务,是一种稳定保存型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英雄是道德楷模,是封建帝国的忠诚捍卫者,是儒家思想的服从者和践行者。西方的文化源头可以追溯到二希传统,即古希腊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文化一直倡导人们崇力尚争,追求自由,而古希伯来文化虽然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上帝,但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上帝也鼓励人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天赋人权,追求个人幸福、自由和对人性的思考,所以西方的英雄充满个性,充满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中国的传统哲学追求天人合一,所以中国神话中有很多与农业劳动相关的英雄,例如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以及大禹治水的故事。西方的哲学相信物我两分,所以西方的英雄充满了征服大自然的欲望和灵与肉分离的痛苦。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精神都在中国文学的英雄身上得到体现。西方尤其是古希腊时期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开放、进取、冒险和追求个性自由,所以西方的英雄敢于开拓冒险,例如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和环球航行的麦哲伦。总之,中西文学中英雄形象的不同有其深层原因,中西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民族精神上的差异影响了对英雄的不同理解与塑造。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与西方对于“英雄”的理解与定义就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理解造成了中西方文学中塑造出各方面不同的英雄形象。究其根本,这些不同都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传统精神和哲学思想方面根本的对立造成的,所以我们理解中西方英雄都应该站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深入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316-326页。

[2]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02-186页。

[3] 维柯:《新科学(下卷)》,朱光潜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1-83页。

[4] 吴丛明 孙婵娟:《当侠者之剑遇上骑士之矛――跨文化视角下中西英雄主义表现形式差异》,《海外英语》2010年6月。

篇(5)

1.1中西方价值取向的差异

下面广告创意中的具体例子来说明体现在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中的差异。在中方制作的一个宣传咖啡的广告中,广告的画面中是一个正在喝咖啡的祖孙两个人,爷爷边喝咖啡边让孙子看之前的旧照片,并说到:“以前上大学的时候一个人喝到这种咖啡,一定会有很多朋友围过来,现在咖啡有了,朋友却越来越少了。”之后出现一个画外音是中秋过节,多联系一下朋友吧。之后就出现了咖啡的牌子。通过这一则广告,虽然是对咖啡的宣传,但体现在广告创意里面的是满满的友情的怀念,看到了中华民族中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要人们更加重视友情。而西方的一个宣传酒的广告中,画面中是一个年轻人在喝完酒之后,发现自己被朋友恶搞,在自己的耳朵和身上穿了很多的金属环,之后出现该产品的宣传语。在这个广告中体现出来的是西方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表现出西方人个性的张扬,并且不拘一格。

1.2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体现在中西方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是我国的民族思维方式是抽象的,而西方民族的思维则g二是具体化的。在广告创意中中国多是篇幅较长的广告,而西方则是篇幅较短,并且语言精练的内容,广告的创意多是首先是小段很有意思的广告之后出现产品的宣传语。西方的广告中多体现的是一种直接的感觉,广告中使用的语言很精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但是中国的广告则是相反的创意理念,中国的广告一般都会使用感性的语言描述广告的背景,不会直接的进入主题,而通常广告开始之前的一大部分的铺垫均是和广告宣传的产品没有关系的,通过一个故事最后引出广告宣传语。例如有一个口香糖的宣传广告中,广告的画面中是一个女生在零售店里面买东西;最后结账付款的时候付了两瓶口香糖,之后拿走了一瓶,当她刚要走出店的时候,收银员男生对女生说:“你的益达”,女生回头以一个甜美的微笑说:“是你的益达”。这个广告充分的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通过一个浪漫并且甜蜜的场景赋予口香糖一个新的感觉。而在西方的一个宣传保险的广告中,一个装满旧家具的车在一个楼下面接着旧家具,一会开走之后开来一辆小汽车,正好停止刚才货车的位置,恰巧有旧家具扔下来砸到了小汽车,这时候出现广告语:生活中时刻有意外。西方的广告喜欢直接式的切入主题,而中国的广告创意则是喜欢用一个模糊的思维给广告赋予新的理念。

2、对广告创意中的中西方文化观念差异的思考

对于在中西方广告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观念的差异,需要正确的看待中西方之间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之间的差异,注重吸取在西方广告创意中的优点,去粗取精,。在我国的广告创意的工作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理念,科学的对广告进行设计,使广告能够有更加积极的社会影响,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积极发展。同时广告创意工作需要关注因地制宜的理念,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创意的设计可以中西结合,注重中为西用,也可以西为中用,逐渐的缩短广告创意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3、总结

篇(6)

【关键词】餐具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前言:现阶段,随着我国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不断的学习汉语想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这也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种潮流。饮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饮食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精神生活息息相关,饮食的文化也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经典的文化。而产生各国之间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就包含了餐具的不同。因此本文针对餐具设计中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的产生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做出贡献,使跨国文化之间的交流避免因为文化差异产生误解,也能够有效的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互补。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也都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内涵,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而西方文化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下面就针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的特点进行研究[1]。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指的就是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饮食的生产和消费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我国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断积累。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饮食文化也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从开始的茹毛饮血发展到用火烧食物,再到后期唐朝和宋朝的发展阶段,进入到现在的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些都是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成果。我国主要有菜系,分别是: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这些菜系能够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这些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2]。

(二)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西方饮食文化是西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创造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西方的意大利菜是饮食文化的鼻祖,而法国菜则是西餐的国王,美国菜是最新兴起的新贵。西方饮食中,日常都是以肉为主,素食作为辅助,这也是西方饮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国家饮食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和德国菜等等。这些菜的特点都能够良好的体现出西方国家在饮食方面比较精湛的厨艺。而西方人为了能够保证饮食的均衡,经常生吃蔬菜,这也是保证其营养不会流失的主要手段和特点[3]。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因此种植业也比较发达,正因为我国食物的种类相对比较多,因此烹饪的技术也多种多样。但是在西方国家则是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其饮食也是以肉类为主,烹饪的技术相对中国也变得简单。同时由于饮食习惯和食物的不同,其餐具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方在用餐过程中会使用多种类的餐具,并且在进餐的时候会使用刀叉,而中国在用餐的时候餐具就比较简单,没有过多的分类,进餐的时候也仅仅使用筷子和勺子。这些都是中西方饮食观念不同所产生的[4]。

(二)饮食方式的不同

西方的餐饮文化和中国的餐饮文化上有着非常多的区别,就在饮食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就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吃饭的过程就是团结和和谐的体现,所以中国一般都是用圆形桌子用餐,这种也是中国的共餐制。而在西方,不管是请客吃饭,还是全家团圆,都是用餐的人一人一份,自己吃自己的,这种饮食方式也被称为分餐制。这两种用餐制度的不同就决定了餐具使用的不同,西方国家一般情况下在用餐开始到结束,盘子和刀叉的基础数量就是七份,而中国则是一人一份,因此在餐具的设计和使用上就能够明显看出西方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别[5]。

(三)饮食内容的不同

在饮食的对象上,中西方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般饮食的主要内容取决于这一地区的气候和主要产物。由于西方国家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因此西方人主要以肉类为食物,素菜则是辅食,西方人几乎每天的食物都是牛肉面包和牛奶,因此饮食比较单一[6]。中国人则和西方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中国一般以素食为主,肉类为辅助,主食是大米和白面。但是中国由于物产比较丰富,所以菜品样式也非常丰富,这种差异的存在就导致中西方饮食文化出现了差别[7]。

(四)烹饪方式的不同

菜品的色香味一般都是通过烹饪的手段体现出来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中,中国和西方的饮食呈现出不同的烹饪特点。中国人把烹饪视为一种艺术,因此烹饪的方式非常多,如:煎、炒、烹、炸、烧炖等,还需要配上各种各样的辅料,这样才能够使食物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也是中国饮食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西方对于餐饮的原料非常挑剔,但是烹饪过程就比较简单,这就是中西方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餐具设计中的传统饮食文化

(一)餐具的产生

餐具主要就是用在分发和取得食物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盛放食物的器皿和用具。其中详细的可以分为:碗、盘、豆、盒等等,取得食物的可以分为:筷子、烧、匕首、刀和叉等。餐具的生产是人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尽管这种发明过程比较缓慢,但是从开始发明就意味着其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8]。最早的餐具并不是设计,仅仅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这也是人类最早期的简单的发明,同时也开启了人类餐饮文化的大门。现阶段餐具的基本功能和饮食文化相结合,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食文化需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餐具的发明和使用也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9]。

(二)中国餐具的变化

餐具的发展有着非常长久的历史,其餐具的演变也记录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与变革。我国的饮食餐具不断的发展,在原始的陶器阶段,一直到瓷器是餐具的发展顶峰。同时中国人在研究美食的时候还需要与餐具相结合,这样的搭配,才能够使吃饭的时候方便、简单,还能够相互呼应。这种完美的结合使食物和器具的美都得到非常完美的展现[10]。

(三)西方餐具的变化

餐具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在野蛮向文明进步的一个象征。人类的进步有着快慢之分,这一点在西餐的餐具上也能够看出,西方餐具的发展历史相对比较短,因此发展也比较迟缓。随着12世纪叉子被引入到欧洲国家,人们非常喜欢这一餐具,因此得到良好的传承。在西餐的餐桌上,刀叉是常见的工具,主要就是用刀叉把食物分成小块,以至于现阶段的西方餐饮中还是刀叉并用。在西方餐具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看出,西方和东方之间的相似之处主要就是材料的发展情况决定了餐具的发展[11]。

(四)饮食文化和餐具之间的互动

餐具的发展是随着饮食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也是人们长期的饮食生活中最终积淀而成的,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人们对于实物的热衷,这样的热衷心态也影响了最新的餐具的使用和发明。例如:咖啡的流行和风靡,致使全球都推出了具有不同种类的咖啡杯和咖啡壶。由此可见餐饮文化和餐具的设计是相互支持的,餐具的使用也能够在餐饮文化的发展中得以继承[12]。

四、餐具设计影响现代饮食文化

(一)进餐的习惯

1、筷子和叉子

筷子和叉子是中西方饮食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使用筷子,需要的就是一双筷子之间的配合,这也是我国比较流程的一种说法,团结就是力量,这也是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的因素。筷子的形状比较圆,而且并不锋利,利用筷子使菜品入口,不会伤害人们的唇舌,这也是出于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而刀叉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方人的性格相似,例如:西方人习惯用刀叉把食物切开,人们也习惯对于未知的事物刨根问底。这些都是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追求,也导致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异[13]。

2、合餐和分餐

中国的饮食,实行合餐制度,并且餐桌上鸡鸭鱼肉全都齐全,食物的数量多于食用的数量。而西餐则使用的是分餐的支付,这样也能够保证食物更加卫生,不会浪费,即便是西方人的晚餐也仅仅有六个菜,其中还包括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看出不同饮食习惯中的个体概念。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主要局限在一个区域之内,而西方人的人格一般地立在环境之外[14]。所以在人们和相对自己另一方谈话的阶段,中国人的对方,一般显示出的是另一方和自己之间的关系,英语中的theother则完全指的是独立的客体,这些情况都能够看出中西方人们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二)食品的习惯

1、熟食和生食

中国人在饮食上面比较喜欢熟食,特别是喜欢刚做好的比较热的饭菜,例如:中国人认为鱼变冷了之后会变腥,年糕变冷了会变的硬,很多菜品都都是在热的时候才能够包成其原有的味道。但是与之相反的是西方人比较喜欢生冷的食物,或者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海鲜。西方人比较喜欢海外的探险,所以人们不在乎吃的东西,经常是生的或者是活的食物就开始食用,而且西方人也认为生吃食物能够节省时间,因此西方人比较喜欢生食,这也就需要使用刀叉和比较大的盘子进行食物的分割,而中国人都喜欢吃烹饪好的食物,所以选择的餐具也是筷子和碗。

2、素食和肉食

早在四千多年之前,中国就进入到了农业的社会,因此这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在餐桌上出现比较多的就是谷物类和蔬菜类,肉食是中国饮食中比较奢侈的食物。而西方国家由于周边环海,面积也很小,因此蔬菜和肉类相比较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西方国家一般以肉类和腻之品作为主食,这也是人们饮食习惯不同的主要原因[15]。

(三)烹饪的习惯

1、复杂和简单

中餐在烹饪过程中比较精致,并且文明世界,对于火候和时间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所以在中国的饮食中经常出现“盐少许”、“醋较多”的情况,同时中国人也把烹饪方式作为人们表达情感和对生活理解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感性思维。而在西方烹饪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油和盐加上食物放在烤箱之中,就能够做出快餐食物,西方人认为时间比较宝贵,这也是形成西方人饮食简单的原因。

2、意境和直白

中餐在饮食中重视的是意境的表达,基本上表现在菜名上,人们认为好听的菜名能够促进食欲,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的饮食欲望,这也是中餐中非常重要的意境。而在西方的菜谱中,菜名非常简单,消费者在名称上就能够辨别菜品的原料和做法,因此西方和中国的菜品在意境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由于其菜品的名称不同,因此选择的餐具也不相同,这也是中国和西方饮食上的差异。

篇(7)

关键词:中西方;自然观;身体观;传统身体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52-03

On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ysical Training from the Angle of

the Formation of Scientific Natural Value

LV Shaojun, ZHU Yum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review, analogism, induction, deduc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ysical training is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 Wit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ature value and physical value, the differences of physical training theories respectively based on eastern Yuanqi theory and western nuclear theory are researched,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Chinese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system of physical training and establish two kinds of theoretical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 which are Chinese traditional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the Union of Nature and People and western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the Opposition between Nature and People. Therefor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comes into being while western physical training goes to the road of reductionism. There is an integrativ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racticing way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so we must use integrative, balancing, associational and dynamic ideas to observe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training,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nature value; physical value; tradi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本文所提出的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理论,可以说是完全有别于西方现代身体训练理论的一套独立的训练体系。它是指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医学理论为指导,以提高人体基本能力为目的,建立起的一种整体、平衡、联系和动态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不断积累的身体实践的经验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人体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其独特的身体训练理论和方法,不仅对于提高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的身体训练理论作为中国传统人体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带有深深的历史烙印。因此,我们也必须对其糟粕的东西进行剔除,必须对它的理论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赋予传统身体训练以时代的特征,才能不断丰富现代运动训练的内容,才能适应现代体育运动竞赛发展的需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从中西方自然观和身体观的比较入手,以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的理论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类比推论、归纳与演绎,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从而客观评价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并为系统整理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理论奠定基础。我们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对于弘扬民族优秀的身体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丰富现代身体训练理论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2分析

2.1中西方自然观的比较

所谓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由于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对待自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自然观。

通观东西方的理论思想史,我们很自然地定位在古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这两种思想体系上。第一种理论系统是建立在古希腊文明基础上的逻辑公理体系,它是古希腊人创造的哲学理论系统,同时也奠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第二种理论系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阴阳五行观理论为基础的,它是中国人创造的特有的人学理论体系。而这两种思想体系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两种思想体系的指导下,中西方认识自然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即是从对自然的起源、成因的探索开始的。因此,他们最初提出的问题大都是涉及自然实体、本体方面的问题。其认识对象的历程是从自然到社会,最后走向人自身。这种思维方式奠定了西方“实验+逻辑+推理”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而中国古代最早的思想家却是直接从对人的观察开始的,因此,它的认识对象的总的历程却是从人到社会,最后走向自然,它所建立的是一种“经验+知觉+实践检验”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西方建立的是以“原子论”为基础的自然观,而在东方则建立的是以“元气论”为基础的自然观。正像何裕民先生所说:“这些差异,使得西方文化表现出偏重于结构还原、个别分析和宏观机械运动形式的研究等传统倾向;而东方文化表现为偏重于功能研究、整体综合和自然感应现象的思辨性探讨等特长。”[2]

关于中西方自然观的这种差异,张岱年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西洋哲学中之原子论,谓一切气皆有微小固体而成;中国哲学中元气论,则谓一些固体皆是气之凝结。亦可谓适成一种对照。”[3]何祚庥院士也在其“唯物主义的元气学说”一文中从物质的性质入手探讨了原子论和元气论的不同,他认为:“原子论所反映的主要是物质的不连续的性质,而元气论所反映的是物质的连续的性质,进而探讨了连续和不连续形态间的相互转化。”[4]正是由于中西方原始自然观的差异,才确立了科学发展的两种思维方式,即建立在“原子论”基础上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和建立在“元气论”基础上的“整体论”思维方式,“西方的科学思想是还原论,方法是公理化方法;东方的科学思想是整体论,方法是实用化方法。无论是思想,还是方法,两者互有优劣,具有极强的互补性。”[5]这一点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就可见一斑,而这些理论又恰恰奠定了中西方身体训练的理论基础。

西医学以元素论和原子论为基础,认为整体性是组合的、可分的。一方面,把人理解为由元素或原子组合而成的,没有把人看作是自然宇宙分化的产物,也不认为人与环境存在母子关系;另一方面,按组合观点理解人的整体,认为人体是可分解的。因此,解剖、分解、还原成为其必然的研究途径,从而为近代西医学分解还原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以元气论为基本,强调整体的分化性及由此决定的不可分解性。一方面,人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人是自然之气演化的产物,从而提出了天人相应、五运六气、外邪六等理论。另一方面,人体自身是整体的、不可分解的,人体内部的结构与功能是由混沌未分的整体分化而成的,人的整体性具有原发的、先天的性质,中医学从这种整体性来理解人的生理、病理,并由此提出了藏象、经络等理论。

因此,严格地讲这两种思维方式既奠定了中西方的科学观,也确立了中西方身体训练的价值取向,因为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可以说几乎和人类本身一样古老。所以,它的发展也必然打上了人类古老自然观的烙印,从而使得中西方的身体训练理论在原始起点上就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2.2中西方身体观的比较

然而,建立在中西方自然观指导下的“身体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决定了中西方对待身体训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建立在原子论基础上的身体观是沿着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展开的,它认为:整体由部分构成,应当而且可以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认识生命的整体性,也可以从它的组成部分的性能来完全解释清楚。因此,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西方建立起了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身体观”,并由此奠定了西方的医学基础。西方医学认为,人体是由许多器官和系统共同组成的完整的统一体,任何一个器官都不能脱离整体而生存。人体各个系统能够密切配合、协调活动,是由于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这就是西方“还原论”思想指导下的“身体观”。

而中国文化视野下对待身体的认识认为,人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是一个复杂的、有意识的、开放的巨系统。从而形成了与西方医学的细胞组织概念相对应的“精、气、神”的概念,它构成了中国传统身体观的基本物质基础。这种“身体观”是以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将人体划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不同生理功能,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津液是由脏腑活动生成的,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肌体维持生命的需要,疾病来自失衡或滞塞,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对“身体”的基本认识。

很显然,中西方各自所形成的身体观,即 “精气神学说”和“细胞学说”,在中西方的医学发展史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奠定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石。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各自能够相承延续至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早期中西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正是由于中西方身体观的不同才奠定了中西方身体训练理论的差异。如:西方身体训练理论所建立的是把人体结构、物质基础、功能形态作为对象。运用实验研究、还原分析、定量求证的方法,建立起的形式逻辑、公理体系、极向定位的身体训练体系。而东方的身体训练理论则是以自然过程、运动方式、相互作用为对象;运用取象比类、推广演绎、自然综合的方法,领悟通达的时空运变、阴阳关系、稳态调控的合一中和之道。[6]因此,在我们看来,基于不同文化背景,源于不同方法的中西方身体观,更应该揉和两者的优势基因,更好地为现代体育运动服务。

2.3中西方身体训练理论的价值取向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中西方“元气论”和“原子论”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也体现在“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思想上,西方的自然哲学理性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二元论”思想,将主客体一分为二。而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一元论”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针对“身体”这样一个训练主体,中西方建立了两种身体训练的理论模式,即: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和西方的“天人对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从而在方法论上使得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有了整体观的价值取向,而西方身体训练则走向了还原论的发展轨道上。

从现代西方的身体训练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明显地打上了原子论自然观的烙印,使得训练的理论在对待人体的认识也是采用了“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的。因此,更加注重结构还原分析的研究倾向,认为人体是由各种系统、组织、器官,以及细胞等不同的层次结构所组成的,这些理论奠定了现代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学的基础。可以说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产生在现代身体训练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为现代身体训练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和标准,使得身体训练更加准确,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同时也体现在训练手段上,它强调的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单方面拮抗性的训练手段,以提高人体的相应部位运动能力。如:运动中肌肉的收缩形式有四种,即: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以及等动收缩。因此,根据这四种肌肉收缩形式,在现代身体的肌肉力量训练中,就产生了等张训练、等长训练、离心训练和等动训练四种相应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针对性很强,训练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方法论的局限性和机械性,这是“原子论”自然观演绎下身体训练的弊端。而建立在中国“元气论”自然观指导下的身体训练,则是把身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的。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也认为:“中医把身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概念,显然比古典的笛卡尔模式更加接近现代系统方法。”[7]因此,中国的身体训练理论,是把人体结构看成是一种活的、动态的“气化结构”。像中医中的“藏象、经络、三焦、命门”等概念也都是功能性的“气化结构”,它所强调的是通过“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各种生理性的变化,来体现生命活动的功能性特点。因此,在这种“元气论”自然观的引导下,遵循了整体论的思维方式来探讨身体训练这样一个整体现象,它的根本观点强调人体不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而且也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在训练中它更多的是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综合的训练手段,提高人体的基本能力的。如:中国传统身体训练理论的经典之作少林《易筋经》的“膜论”中就明确指出:

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兴神,外而筋骨兴肉,共成一身也。如脏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动摇活泼者,此又主之于气也。是故修炼之功,全在培养血气者,为大要也。即如天之生物,亦各随阴阳之所至,而百物生焉,况于人生乎?又况于修炼乎?且夫精气神为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此法必先炼有形者,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炼有形而弃无形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设相违而不相倚,则有形者亦化而无形矣。是故炼筋必须炼膜,炼膜必须炼气。

从这段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身体训练对待身体这样一个训练的主体所采取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手段,充分体现了整体的、平衡的、动态的、联系的训练思想。

综上所述,由于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身体训练从指导思想到方法手段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古希腊人的身体锻炼注重体力、体能、体质,强调力量和速度,系出于军事肉搏与体育竞技目的,表现为角力、射箭、掷标枪铁饼、拳击等运动。古中国更重内在的修炼,这还不必涉及到精神涵养、品性澡雪,单就身体性方面来说,强调的是体气的流通顺畅,体内各部分的和谐通泰,及身体与自然的气息沟通,关注的是柔韧性、持久力、耐力、灵活性、灵敏度。希腊文化侧重于身体的‘力’与‘美’,中国文化更强调‘气’与‘和’。”[8]但是,我们认为两者绝不是“不可调和”,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共融性。只要我们能够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看待两者的自然观,以及他们所指导下的身体训练理论,必将会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各自的身体训练体系,不断地丰富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为体育科学的发展指明一条中西方结合的光明之路。这也正印证了普里高津的著名预言:“西方科学和中国文化对整体性、协和性理解得很好的结合,将导致新的自然哲学和自然观。”[9]

3结论

1) 中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传统自然观是建立在“原子论”为基础上的,形成了以“还原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则是建立在“元气论”为基础上的,形成了以“整体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

2) 在中西方自然观的基础上,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的身体观,即 “精气神学说”和“细胞学说”,在中西方的医学发展史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奠定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石。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各自能够相承延续至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早期中西方传统文化影响下自然观和方法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3) 中西方针对“身体”这样一个训练主体,建立了两种身体训练的理论模式,即: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和西方的“天人对立”的身体训练理论模式。从而在方法论上也使得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有了整体观的价值取向,而西方身体训练则走向了还原论的发展轨道上。

4) 中国传统身体训练有其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进一步加强这一领域里的科学研究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要采用整体的观点、平衡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来认识身体训练的全过程,从而建立起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身体训练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疏野.向东方[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3:1.

[2] 何裕民.中西医学的自然观差异及其汇通趋势[J].医学与哲学,1987(6):18.

[3]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局,1958:64.

[4] 何祚庥.唯物主义的元气学说[J].中国科学,1995(5).

[5] 朱时清,姜岩著.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67.

[6] 根据傅景华“中华医道的原理及其应用”一文部分观点,结合中西方身体训练的实践经验归纳和总结.

[7] 弗里乔夫•卡普拉.转折点[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06.

[8] 周与沉,著.身体:思想与修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435.

[9] 普里高津.从存在到演化[J].自然杂志,1980(1):14.第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