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校公共安全事件

高校公共安全事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8 09:40: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校公共安全事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校公共安全事件

篇(1)

[关键语]高校安全;安全观;长效机制

一、问题的缘起

随着高校办学主体、模式、规模及后勤社会化等各方面的变革,高校与社会不断渗透融合,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增多。据教育部2007年统计,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3%,2007年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总人数超过2700万人,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跃居世界之首。同时,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比例、校园暴力案件有所提高,校外人员侵入校园实施不法侵害的案件显著增多,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2000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自杀率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发生学生极端问题63起,分布在全国13个省市区的38所高校,达到历史顶峰。此外,高校学生违反宿舍安全规定的现象、学生集体中毒现象、暴力事件屡见不鲜。2009年1月6日上海商学院火灾事件中4名花季女生丧命。2006年广州大学城258人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学校、国家、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构成严重威胁。

二、原因分析

近年来,高校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范围涉及学校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校园治安管理、涉外事务管理等领域。安全事件发生的背后存在着如下深层次原因。

1.观念陈旧,缺乏“大安全观”的理念

大多数学生、领导在调研过程中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没有意识到学校不是象牙塔,也面临一些危机事件;也没有意识到经济过热、过快和持续性增长后面可能存在的危险。一些高校安全的部门仍将学校安全理解传统的治安工作。

2.传统管理手段和方式难以适应复杂的现实

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管理客体的骤然加大,使得原有校园文化和校园管理的缺失凸显。随着“大学城”、“高校区”相继出现,高校在校人数成倍增长。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推动高校由封闭性的“象牙塔”转变成开放性的“小社会”,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使高校在管理上难免松散失效;目前众多高校的新建校区多地处偏远郊区,周边治安情况复杂。不同类型的高校集中在一个园区易出现学生同楼不同校、同室不同班等复杂格局,增加了管理的强度。多校区之间联系环节增加,也易导致管理脱节。

3.主体人群特殊且日益多元化,增加管理难度

大学在校生多为20岁左右,在上课、就餐、就寝、课外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上高度的统一,使他们拥有相同的利益需求,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一致。大学生群体普遍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活跃且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易于冲动、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敏感、热情高,对新生事物接受快,社会责任感强烈,关注社会事务,但容易冲动,在短时间内会形成,且往往忽略后果。此外,随着高校招生形式多样化,生源也日渐多元化。校园内既有自费生、函授生、夜大生、进修生、还有国际交换生和留学生;再加上校内流动性比较大的临时工、合同工、建筑工,校园四周商业网点、文化娱乐场所等人流混杂一起,管理难度增加。

4.社会问题折射,高校安全管理内涵及外延有所扩大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国内外各种势力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渗透一直没有停止。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不但会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的隐患,也将严重影响我国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

此外,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矛盾波及校园。家庭成员下岗、医疗保险不健全等社会问题都可能通过家庭传递给学生,为引发危机埋下隐患。经济快速发展出现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下岗失业浪潮、贫富差距、腐败等社会问题也给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带来负面影响。

就业、家庭贫困、社交焦虑等原因使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过大,郁闷情绪积累,关键时刻往往下意识地寻求宣泄。另外,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安全教育容易被忽视。当今的大学生群体,大多没有经受过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安全意识淡薄,易伤害别人利益和被别人伤害,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损失。

5.缺乏规范的高校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事件预案设计过程侧重于处理突发性事件本身,而缺乏涉及突发性事件引起的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理;预案过多地强调对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的约束,而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应急保障资源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机制,预案侧重危机出现后的应急处理方案,而缺乏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危机过后的恢复机制。一些应急预案缺乏时代性、地域性,也缺乏对危险关键控制点的全面调查和系统的危害性因素及脆弱性评估,致使应急预案大多雷同、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对策

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已不再局限为防火防盗传统的公共安全范畴,而应包括自然灾害、卫生防疫等多方面内容。因此,高校安全保障机制是全社会公共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大安全”观的具体表现。公共安全长效机制应着眼于实际操作,使安全管理与校园管理、和谐社会建设有机联系在一起。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1.突破治安领域,形成新的高校公共安全观

目前中国正遭遇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共生的局面。首先是传统类型的风险,如传染性疾病、自然灾害等,其次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涌现并加剧失业、贫富分化、生产事故、劳资冲突和刑事犯罪等非传统的社会风险。这些风险已日渐影响到高等学校安全管理,并伴随改革与发展的深入而不断增加。

因此在高校安全体制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学校安全的主体是学校,其影响因素与外部紧密联系,具有有限性、可预见性的特点;而非传统安全的主体一般是人以及人组成的群体,其影响因素是与人造风险相衔接的,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包括工作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等。在解决问题时,应强调社会问题间的广泛联系性、强调学校间、区域间、群体间的协作采取双向思维模式,因此这对于高校安全保障的管理者而言,这意味着性质的区分、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变化。高等学校安全不应局限于社会治安领域,还应向相关的领域拓展,如交通、心理、网络等;并应积极寻求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运用系统的、综合的方法解决新形势下平安问题,使师生都能感受到“平安”。

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跨行业跨部门的高等学校安全保障战略框架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院校管理方面还很薄弱。在在美国,几乎每个州都设有专门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目前国内地方政府层面既缺乏专门机构,也未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关系。

实际上,高等学校安全保障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长期运动。需要学校、政府、企业、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公民的协作,更重要的是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之间的协调。应建立一个旨在整合校园资源,以公私伙伴模式构建的战略联盟。在此框架中不同类型的组织各施所长,运用各自资源,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公安、消防、交通、医疗、网络各相关部门可共同成立推进委员会,承担各自的伤害预防及善后处理工作。

3.平危结合,将“平安”理念融入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管理部门应将平安的观念融入学校发展规划,并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等具体行为规范反映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制度既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依据和保障。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内保工作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规的实施,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校园秩序管理规定、实验室及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等等。同时抓紧完善各部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统一指挥,协调有力,反应快速,准确应对,平战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落实相应保障措施,切实做到有备无患。

高校公共安全保障不仅需要在战略上加强设计,也需要导入细节管理。群体性挤踏事件一般发生在出入口、狭窄的过道、看台、楼梯等处。如果这些地方宽度骤然缩小,将导致人群在快速的行进中因地形的原因出现意外。

4.注重研究,强调传统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

目前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广泛而深入,由过去的封闭或半封闭转向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人员结构由过去的单一成分转向多种成分。威胁高校安全因素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来自于经济、金融、生态、信息、资源、疾病、犯罪、恐怖等等方面。这要求有关人员一方面需要总结现有研究成果了解共有的规律和特点,对高校公共安全问题的性质、特点和发生机制以及各类安全问题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按形成原因、发生概率、重要性、突发性和影响程度等指标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合理的分类。另一方面需要运用系统学、灾害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模型,分析推导出引起各类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如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组织管理因素等,并对现有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突发性事件的成因机理模型和安全问题爆发时的各因素临界状态和内在机制。:

同时,要借鉴国外高校在安全管理技防的成功经验,加大校园技术防范系统的投入,建立电视监控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防火自动报警系统、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等,实现高校安全管理现代化。

5.面向师生、加强安全防范教育

大学生的主体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成长于中国和平建设和经济健康发展时期,社会环境稳定、生活条件优越,面对突发事件心理素质严重准备不足。从入学开始,就要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并辅助以各种实地演习,锻炼意志,提高心理素质。目前,高校危机教育内容过于陈旧、安排也缺乏系统性,未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政府对危机教育人员、经费的投入不足,困扰着危机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我国危机教育还存在以下难点:不同单位和社区,存在着不同的危机问题,如何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很大程度上国内还存在条块分割、单位各自为政的社会现实,许多相关工作无法介入;如何进行统一协调。

因此有必要逐渐建立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安全防范教育体系,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安全防范教育过程中各子系统以及各个层次,明确自己的目的、方法和内容,同时各教育机构之间,教育项目之间等关系协调、步骤一致,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教育对象对危机的理解从朴素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的理性认识,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地、有效地配合或推动危机教育开展,使人从无形到有形都有所改变,以达到减少事故灾祸的发生。

四、结语

高校安全管理事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甚至关乎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拥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在全球化条件下和信息化的世界里,一个局部性的危机就可能演化为全球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2009年的甲型流感等问题都督促我们尽快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可行的安全管理体制。

篇(2)

关键词: 爱岗敬业; 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服务;公共卫生安全

在8月19日至20日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要求做到以基层为重点,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为人民提供最好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一、爱岗敬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其基本职责,是衡量爱岗敬业的重要标准。医务工作者爱岗敬业就是秉持严谨求实的诊疗作风,决不敷衍塞责。而高校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更是琐碎繁杂,认真、精心、细致、具体,杜绝治疗上因轻率、随意造成的差错是工作的基本标准。勤奋钻研医术,认真施治。正确运用诊疗规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总结诊疗规律是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

“爱人者,人恒有爱;敬人者,人恒敬之”。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情真意切奉献社会。爱岗敬业是人生价值的最佳体现。爱岗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高校医务工作者要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投身到卫生事业建设中。在平凡的诊疗岗位上能长期爱岗敬业,为高校师生的健康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恒心为我们卫生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贡献。

从自己做起,工作自律,注重自身医德医风,为学生们树立爱岗敬业的好榜样。爱岗敬业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要以人为本,真心交流。爱岗敬业要以治病救人为乐,忠于卫生事业。

二、健全健康教育体系 注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

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校医工作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把上课、宣传、活动等内容融为一体,使健康教育能从多面向学生进行教育。认真做好学生的体质监测及体质监测后的统计工作。防止有关学生的病情因此延误。使学校健康教育真正起到普及和预防作用。

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准确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即不是心理治疗,也非心理门诊。不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混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学等心理疾病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学生。

加强与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的联系,使每一位教师实都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们正确的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珍爱生命,提高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增强勇气和信心,学会与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成功地走向社会。

抓好健康教育工作,完善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健康教育监控评价,使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得以加强。为全体师生营造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健全高校公共卫生安全体系 树立高校卫生安全发展理念

高校公共卫生安全是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公共卫生安全以实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为基本目标,高校公共安全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高校医务人员要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健康教育、校园环境及公共场所卫生等涉及高校卫生安全的工作。

高校公共卫生安全要重视源头治理 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强化公共卫生风险意识教育。健全高校公共卫生安全,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参与。因此,高校医务人员应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和预防;加强学生责任教育和应急意识教育;加强师生危机意识教育和训练;加强对处置公共卫生事件医疗队伍的培训。

充分发挥高校医务室在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监督和技术指导职能,健全师生健康档案,及时跟进健康体检,发现及时疾病,做到疫情防控有力,各类卫生安全防治有效。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建设基础医疗卫生制度,倡导健康文明的卫生生活。为我国的社会基础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 高校 危机管理工作 现状 对策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转型也在不断的深入,社会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危机多发的时期。而高校在面对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加上高校自身的人员密集,容易成为危机的多发区。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具有重要的职责使命,如何建立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如何进行预防、干预与实现危害的最小化,如何加强学生们的危机意识,是我们高校危机管理工作目前形势下的一个新的问题。

1 高校危机管理内涵和特征

借鉴学者们对危机管理含义的界定,结合高校自身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高校管理者在高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利益受威胁的情境下,有计划、有步骤的采取有效防御、及时处理、合理控制、恢复善后的动态管理过程,从而实现化危为机,营造安全稳定,积极健康的高校环境。

1.1全程性

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存在,不只是在危机发生之后的事件应对和处置阶段,还存在于危机事件发生之前的应对阶段和危机事件处置结束之后的总结恢复阶段,是一项贯穿危机事件全程的管理工作。与社会危机的事前预警相比,高校危机的预防和恢复教育工作实施的可能性更高。因此高校公共危机管理工作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不同阶段体现针对性的同时,还要有整体连贯性。

1.2实践性

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与普通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一个巨大的不同在于事前预警教育工作实施的可能性,如果预警教育工作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危机事件发生的突然性会使得理论无法良好运用到事件中。高校学生的聚集惯性和教育体系使得理论走向实践成为现实,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模拟训练把理论知识带入到了实践训练中,可以提高危机管理工作者的应对能力。

1.3教育性

高校,作为成熟的教育机构,教师和教学资源的完整性、系统性使得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的研究成果能系统地通过教学传递给大学生,这种方式在其他的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中无法实现。大学生通过系统的教育,能对高校和社会公共危机有系统的认识、对危机的形成、发展、应对和恢复的各个阶段都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来应对。

2危机管理教育现状

(1)危机意识不强。高校常常被大家奉为象牙塔,危机和高校仿佛从来没有关系一样,所以大家往往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古时候,就已经有人非常注意对危机的预防,古人云“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不管对危机的警戒和准备是自发的还是法律所要求的,危机管理的重点是预防危机,而不在于处理危机。绝大部分学生是自身通过网络、电视的途径了解的危机应对知识,专业的危机意识教育还很匮乏。

(2)缺乏相应的应急体制。在危机应对阶段,许多高校往往没有建立系统长效的危机应对体制,导致在实际危机发生时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危机,进而使危机进一步扩展和蔓延,类似与“多米诺骨牌”形成连锁效应,造成人员、财力、物力的大量损失,对高校形象的有所损害。

(3)缺乏危机管理A警系统。危机管理的防预阶段是很重要的,所以高校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对潜在危机的排查和评估,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实现及时的发现危机,处理危机。

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危机管理的思想教育

针对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比较敏感的特点,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和随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潜在期,发生期,发展期,善后期。

(1)潜在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公共危机事件尚未发生或没有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迹象时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对高校学生以及教职人员在潜伏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强高校人员对于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认识以及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2)发生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刚刚开始发生,尚未引起重大后果的时期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尽快的稳定局势,降低群众的恐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精神受创以及财产损失。

(3)发展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在发生后并未及时止住,有发酵迹象或已经开始发酵的时期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尽量的安抚受伤人员及家庭的心灵创伤,并缓解其他高校人员的不安和担忧心理,将所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4)善后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已经得到解决或已经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的时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反思与整改,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制度,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从而提高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水平。

4小结

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危机意识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提升,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建设,为祖国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

参考文献

[1] 禹华美.四川高校安全问题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2] 康棵飚.高校危机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篇(4)

一中医“治未病”的实践体系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实践体系。

第一,无病时重在预防。中医特别强调在疾病没有发生之前通过调理情志、劳逸适度、膳食合理、起居谨慎,同时注重采取推拿、按摩、药物调养、针灸、沐足、气息导引等方法调节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和阴阳平衡,机体遂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让世人们生活在“无病世界”,实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至高境界。

第二,初病时重在早治。东汉医圣张仲景曾指出有病治于初始的思想“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经络”且病邪“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即是提醒世人若感受外邪,必须灭病邪于萌芽之时,以防病邪深入于内,防微杜渐,早治早愈。

第三,既病时重在防传变。《难经・七十七难》中记载“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全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这种既病防传变思想,即是中医在治疗疾病时立足于脏腑功能失调和人体阴阳失衡的动态病变,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规律,关注没有病变的脏腑,从而有效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转变,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

第四,病愈后重在防复发。愈后防复发是中医“治未病”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疾病刚刚初愈时,及时采取适当的善后治疗并加以有效方法调养,从而补养正气,促进尽快全愈,进而防止原病复发或者变生他病。

二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现状分析

随着全国各地高校规模的普遍扩大,招收的学生数量日益增多,高校周边环境的日趋复杂化,直接带来了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任务日益繁重。总的来说,直接影响和制约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在自身安全问题上,当今大学生主要存在两类问题。

一是面对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冲击,一些大学生被错误理论和时髦思潮所左右,开始在政治信仰上出现迷茫、理想信念上变得模糊、价值取向上发生扭曲,从而引发。

二是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脱离亲人照料,加上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较差,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手足无措、处理失当,被骗、被盗情况不断发生,直接造成了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害。

这两类问题是“潜伏”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上的不稳定隐患的主要因素。

(二)高校周边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高校外部的社会环境当中的不安全因素构成了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诱因。

一是校外餐馆、咖啡店、冷饮店、台球厅、电玩、夜宵档、电影院、网吧等商铺林立,大学生流连忘返,不利于学校的集中管理。

二是KTV、酒吧、迪吧、健身房等形形的各种充满诱惑的场所,极大的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是社会闲散青年团伙在高校周边聚集、游荡。与大学生发生冲突事件,极大的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是大量的快捷酒店、商务酒店,吸引了大学生情侣开房,导致了很多不自觉的学生长期夜不归宿,在外游荡,有的甚至受到社会不法人员的威胁。

(三)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不足

无论从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各高校本身,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上都存在缺陷和不足。

一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所要考虑的潜在不安定因素范围很广,面临很多不可预知,难以把握的问题。但是,截止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标准化体系。虽然国务院、、教育部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尤其重视,曾先后多次针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下发重要文件,但在文件下发过程中,仍然伴随着高校各种安全稳定事件的发生,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有的高校没有按照标准和要求,严格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相关规定,制定相关制度,推动工作的标准化开展,因此导致事件发生,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是当前许多高校在安全稳定工作中,由于从事高校维稳工作者不重视已发生的安全稳定事件的社会性和衍生性,造成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各高校现有的安全稳定标准体系相对分散、片面,直接从事维稳工作的人员存在只关注对自己单位有利的事件的本身狭隘观念,仅利用自身已有的办法去处理问题,就事论事,没有建立起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标准化体系,制约了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构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体系

一所高校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晴雨表”,一所高校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了所在地区的和谐稳定。因此,以“治未病”思想为理论基础,探索并构建一套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全力做好高校安全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是当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时期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防患于未然为根本

按照“无病时重在预防”的理念,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应以预防为“龙头”,积极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应急预案演练。在校园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中,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公共安全课堂、安全知识大讲堂、安全知识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做到安全宣传“进新生课堂、进学生宿舍、进教工家庭”,努力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广度,全力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通过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科学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普测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从而科学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全力及时、准确、有效地排解大学生心理问题,保障其健康成长和人身安全,杜绝因心理健康问题诱发的人身伤害和不稳定事件。在应急预案演练方面,制定并按照“处置突发事件预案”、“消防疏散预案”等预案,经常性地组织师生员工开展各种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报警、疏散、灭火、救援等各类项目的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自防自救能力及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坚持抓早抓小是重点

基于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因素的多样性,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不可能说绝对不出任何问题。按照“初病时重在早治”的理念,高校管理层要充分重视异常事件的细微信息并及时做出处置,分类明确校属各部门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学校党政办公室负责全局协调工作,保卫部门牵头负责治安、消防等工作,学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学生稳定工作,宣传部门牵头负责安全教育宣传、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后勤、基建部门牵头负责校舍及基建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车辆交通安全,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危机意识,将高校安全稳定方面的事件发生概率降低到最低。加强与教职工、学生的联系和沟通,认真听取师生员工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及建议,积极开展安全信息搜集、调研工作。全面拓展信息来源,力争收集预警性强、深层次的信息,并对信息及时进行分析、整理,对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处,对于苗头性、诱发性的事件,要坚持抓早抓小、工作在前,变被动为主动,做到尽量少出问题,确保不出大问题,积极为师生排忧解难。

(三)强化安全事件转化的控制是关键

有的高校只重视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构成危害的内部因素进行预防,而忽视对外部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导致突发事件的发案率上升。按照“既病时重在防传变”的理念,高校要充分重视影响安全稳定工作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全面实施“治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规定”、“危爆物品管理办法”、“饮食卫生管理办法”、“校内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等制度,有效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该事件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转化的控制预防,要及时切断产生不确定因素的途径,积极完善“群体突发性事件处置办法”、“情况信息请示报告工作流程”、“安全稳定工作考核奖惩办法”、“门卫管理办法”、“治安巡逻和巡查工作规定”等具体工作制度,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外部因素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不应仅仅注重现实存在的危险因素,还要注重潜在的外部危险问题。

(四)建立防范机制是保障

篇(5)

在高校,安全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首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面临的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威胁逐渐增多,高校应着眼于新时期校园安全特点,从整体安全教育的概念和内容出发,增强整体安全意识,不断拓宽和丰富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整体安全;安全教育;高校

党的十以来,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安全工作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节点,也是保证大学生个体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部署,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革新思想、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保障校园内部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新形势下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仅要求全面覆盖传统安全领域[1],对非传统安全,高校也不可忽视,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教育水平,赋予安全教育工作新内涵,形成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校园安全以及个人安全于一体的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理念。

一、新时期高校校园安全特点

高校是国家安全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育青年的重任,有其相对封闭性,高校校内人员也有其人员结构、社会地位和基本素养等与外部社会不完全相同的独特性,因此高校校园安全具有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

高校校园是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同时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内部个体各方面素质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再加上外部环境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必然导致校园安全问题多样化的特点[2]。

(二)阶段性

校园安全具有十分显著的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出现的安全问题类型、各类安全问题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频次都具有相应规律性。

(三)突发性

高校整体安全环境优于社会,在校师生素养也普遍较高,瞬时矛盾不容易产生,但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由于长期压力的积累,矛盾的升级,当达到临界状态时,矛盾会突然爆发,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

(四)破坏性

高校是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待塑造阶段,当出现安全问题而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则可能带来破坏性后果。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冲击日益严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问题的看法仍局限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受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冲击,近年来涌现出一些高校大学生凶杀案件、重要机密泄露事件、网络攻击事件等严重安全问题,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重新审视。

二、整体安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是在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传统”安全,政治安全、法律安全、道德安全、声誉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整合并有机统一起来的新的安全教育观念。整体安全教育旨在全面系统地教育大学生群体,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国民的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水平[3]。高校应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逐步推行新的安全教育内容,养成在校大学生新的安全意识,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有机结合,提升高校安全教育的水平和增加其内涵。结合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实际,笔者将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指将国家政治系统置于不稳定状态的安全问题。政治安全所包括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执政党、、国民意识形态等。本质上来说,政治安全与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有交叉的地方,但是结合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实际,在整体安全框架下,包括影响国家稳定、损害国家、怀疑抵触国家政治制度、影响国家政治秩序的各项不稳定事件。

(二)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主要包括国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社会基本生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民族语言符号系统、民族知识传统、民族等。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西方文化、普世价值的渗透宣传,对国家传统文化安全的冲击不可小觑,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文化安全也是思维活跃、意识先进的大学生受侵蚀影响的一个方面。

(三)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即对社会个体、社会组织安全有影响的各类安全现象的总称。在高校安全工作范畴内主要分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名誉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妨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以及个人人身安全、个人财产安全和个人生活安全等都属于传统安全领域范畴。涉及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有:违反实验室设备管理规定;违反校园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违规明火作业、违规驾驶机动车;参与极端事件、故意伤害事件、非法社团活动,赌博酗酒、寻衅滋事等一系列违法行为,以及食品安全、疫情传播、校园施工意外伤害等其他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在整体安全教育内涵下,名誉安全也是社会安全的一种,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在新的安全环境下极易造成个人及他人的名誉损害事件。

(四)科技安全

高校是国家高科技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随着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大学生泄露科技秘密问题,科技安全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科技安全从国家安全的视角,其内涵主要是保护国家科技视域免受侵害,国家科技利益得到维护,国家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从高校实际来看,科技安全应该定义为与院校科技生产管理活动相关的科技失密、科技窃密、知识版权侵害等科技不安全事件[4]。

(五)信息安全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高校大学生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高校信息安全可以分为公共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公共信息安全包括网络攻击、信息破坏、信息内容安全、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等,个人信息安全则包括个人信息泄露、诈骗、敲诈等涉及个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

(六)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在整体安全教育理念下的新要求,结合校园实际主要包括校园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事件,主要现象有实验室废弃物污染,校园自然景观人为破坏,环境引起的校园生态灾害等。

(七)心理安全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校园安全事件呈现出阶段性、频发性的特点,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安全稳定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安全问题成了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将心理安全纳入高校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必要且迫切。

三、高校开展整体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安全教育水平,系统化安全教育内容不仅是外在要求,对大学生个人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走向社会以后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一)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完善拓展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高校安全教育重点在于“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而对“非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法律安全、信息安全、声誉安全、政治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关注非常少。根据的新安全观,整体安全统筹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构建了全面的安全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安全教育内容,拓展了安全教育内涵,形成了高校新的整体安全教育观,有利于高校安全教育向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二)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科技安全等其他非传统安全因素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心理安全等安全因素息息相关。国家安全意识培养是一项全面的、长期的、动态的工作,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三)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安全是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以生为本、安全育人”是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加强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管理,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对社会经验少、安全意识淡薄、思想单纯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安全教育不仅重视大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信息安全,对非传统安全也有涉及,旨在帮助他们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使得他们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以实现健康发展。

(四)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

总体来说,我国的安全形势是好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新形势下各类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也日渐增多。高校是构建国家安全的重要阵地之一,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减少外部不确定因素对校园冲击的重要条件。

四、整体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途径和方法

在整体安全教育体系框架下,高校安全教育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根据高校校园安全的特点,通过国家、社会、校园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高校可以从显性教育和隐性培养两个方面加强整体安全教育工作。

(一)加强高校安全制度教育

当前,我国的高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的指导下,以及高校自身的要求下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制度。但是相应的安全制度宣传教育却没有跟上,高校安全管理人员不重视,学生不在意,流于形式的安全教育屡见不鲜;另外,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许多高校还沿用过去的“老一套”,对安全教育敷衍了事,对新的安全形势认识不足,没有对新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因此,高校需要真正将整体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必须认清形势、革新思想,深刻认识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将其汇编纳入新的高校校园安全制度、规定以及预案演习中,同时加强宣传,认真组织师生学习,使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规章制度为师生熟知,并被自觉遵守和应用[6]。

(二)加快高校整体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推动整体安全教育进课堂

其一,要构建和完善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融于一体,形成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理论体系。其二,要认真加强非传统安全教育,在教材中增加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及时关注国际动态与国家安全建设整体要求,做到将最新的安全信息实时有效地传递到高校校园。其三,要加强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使他们成为整体安全教育的典范。其四,要将整体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教育体系,在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的引导下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规范化地进行整体安全教育。

(三)逐步加强高校整体安全实践教育

整体安全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同时还必须逐步加强实践教育,增强高校师生在面对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危机时的实际应对能力。一方面,高校应以大学新生军训为切入点,在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融入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为以后的整体安全教育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开展针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模拟演练。要加强对于高校校园各类事故灾难、暴力恐怖、极端事件、生态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重大传染病疫情等非传统安全事件的演习管控,加深学生的切身感受,提升高校师生应对突况的能力。

(四)加强安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大纲中的必修课程,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安全意识也是思想政治素养的一个方面,高校应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观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用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方法来认清判断解决整体安全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五)加强安全教育在高校第二课堂的灌输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教育意义深远。高校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教育与校园第二课堂中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党建活动以及专家讲座和知识竞赛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将非传统安全意识培养,整体安全教育理念逐步根植于师生的平时生活中。

(六)加强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培育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在生产生活、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创造形成安全行为习惯与安全思想意识为一体的活动结果与活动方式的总称。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校园内与校园安全文化相关的活动无处不在,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渗透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培育整体安全意识对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凸显了整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是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体系的必然要求,将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系统化安全教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将整体安全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高校应在国家安全稳定工作的整体部署下,提高政治敏感度,转变安全概念意识,从全局出发,从学生个体安全意识培养出发,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理念根植于高校全体师生心中,逐步建设整体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国家安全稳定建设最为坚固的一环。

作者:雷玉江 王英国 闫亮亮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本文系2016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课题“‘大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育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BJSZ2016YB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水库,刘伟,满园春,王晨.校园安全及其特点分析[J].安全,2015,(3).

[2]蒋利平.国家安全视野下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3]刘义.高校安全稳定下分类指导工作探究[J].求知导刊,2015,(11).

[4]李旭,谢友平,周而明.基于安全防控网建设的高校安全问题内涵与分类标准[J].教育评论,2015,(12).

[5]陈志辉.高校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篇(6)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存在问题

在高校环境充分开放的前提下,如何确保大学生身心安全,是管理者长期思考的问题,但是该工作纳入必修课时间却不长。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首次把“安全逃生课”纳入必修学分,广西多所高校于近年开设安全教育类课程。以广西大学为例,2011年起,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成为全校公共必修课,但是这门课程尚存不足。为分析问题,笔者深入课堂,在课堂随机发放180份调查问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与课后学习四大部分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如下。

(一)师资队伍有待完善,教学理念有待改变

对于谁适合教这门课程,国内教育界有两种声音,一种支持由学校保卫部门人员教,他们经过专业培训,有丰富的校园安全事件处理经验,能够从实践上指导学生。另一种支持由大学辅导员教,持此论者认为保卫部门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备教师资质,缺乏授课技巧,学生旷课严重。当下大学生经受的不仅是传统威胁,还新增网络谣言、心理危机等问题,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的思政辅导员比保卫人员更适合。目前,广西各大高校主要由辅导员教授该门课程。

但是,目前由辅导员教授效果不够理想,原因是:开展安全教育的教师队伍缺乏专业职业化,课程运作粗放、不系统。辅导员大多不是安全专业出身,未接受课前统一培训,尚不具备安全逃生和安全实践能力。多数辅导员上完理论课就结课,实践环节成空谈。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存在偏差。辅导员平日有大量学生管理事务要处理,对于课程敷衍了事。安全教育课常常变成视频课,教师放完多媒体就下课的情况屡见不鲜;又有辅导员把课堂变为班会,约束学生行为。

(二)课程设计本身存在缺陷,课程策略、内容有待改善

问卷结果表明,37%的同学提出课程内容很令人失望,理论多技能少,所选事例过时,远离生活实际,大部分知识为从中小学就被灌输的规范;90%的同学反映授课方式主要是放视频,此部分学生中又有78%认为,教师大多放弃讲授,由学生自己看视频学习,授课方式单一、不深入。学生提出采取课堂小组讨论、开展安全演习、课后调查等建议,但是由于师资队伍原因,课程普遍缺乏实践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广西大学安全教育课划分为国家安全、心理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灾避险、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社交安全十个模块,共设置12个课时,要通过视频教学将十个模块在固定课时完成不容易。65%的学生表示,授课老师每个模块都播放相关视频,但是视频之间没有逻辑关联,缺乏侧重,仅是看着有趣,没有帮助理解。由于该课多为考查课,教师仅仅以课上作业作为考核结果,具有随意性,不利于有效地评价学生所学。

(三)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后学习不被重视

该课以传授知识为课程目标,意图通过丰富的模块,在课堂架构学生的安全知识体系。授课老师对于课后探索、结课考试较为忽视,重授课轻课后考核,这是误区。该课涉及内容多,目标不应求大求全。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才应是本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问卷调查显示,68%的同学表示平时不会主动对安全知识进行学习,接受知识是被动的,这充分说明其意识极其薄弱。与其薄弱意识相对应的是,他们正面临着多重身心威胁因素,单一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要做好安全教育,必须把安全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抓,通过板报、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日常化教育。要达到植入人心的效果,还要充分考虑“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当前90后大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寻找网络资源能力很强,具备课后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是他们自我意识强,对于刚性管理有反抗意识,延续中学行政管理方式强调安全重要性,只会适得其反。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改良策略

(一)转变“管理模式”,换为“学习模式”的教育理念

在管理模式的安全教育课上,课程实现的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要改变这种模式,教师要改变观念,主动切换为“学习模式”。通过趣味性和逻辑性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塑造安全习惯。问卷调查显示,在面对“你认为最愿意接受的安全知识学习渠道”这一问题时,58%的学生填选手机网络,其次是电视媒体(32%),愿意接受长辈教育的不足10% 。这表明教师应当抓住年轻人关注网络的特点,在课堂注意建构知识与网络传媒的联系。通过提供开放性、线上课后作业设计,让他们在网络寻找材料,做调查,形成课堂自然延伸。

(二)精选课堂内容,优化课程设计

1.强化课堂内容选取。安全教育涉及多方面,单对多模块做蜻蜓点水,不如侧重地做课外延伸。在选择内容方面,要有辩证意识,授课者既要对课本知识模块有基本了解,不脱离基本模块;又要跳出模块寻找网络资源,做安全事件的有心人,密切关注网络热点事件。比如复旦大学生投毒事件对应社交安全、心理安全模块;2014年8月全国多地报道的少女返校遇害事件对应人身安全;网络“大V变大谣”事件对应网络安全等。以相关新闻段落取代生硬的模块作为课程内容衔接点,引起学生兴趣,再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传授安全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其次,要以区情为基点进行举例阐释。安全教育毕竟是实践性课程,要结合学生周边实例才更引起重视。笔者在课堂调查过程所见,一起发生在广西高校的视频事件引起的热度远大于发生于上海高校的事件。广西在地理地貌上有沿江沿边、多山多水的特征;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在社会风貌等多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深入其中进行探讨,结合本身高校、学科特点进行重点选择。例如:少数民族学生、东南亚国际学生聚集的学校要把国家安全板块放到一个重要位置;面向有大量野外作业的专业学生,地理灾害、野外避险部分更应仔细讲解。

再次,尊重学生对新知的渴望,与其他课构成课程体系。大学教育与中学教学 差别应该在于创新性,高校教育应更注重对学生知识层次的深化。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一些安全板块(心理安全、国家安全)表现出更高兴趣,因为这些板块相对于教条性的人身安全而言更有新鲜度、纵深感。笔者在课堂通过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疑似神经症等心理学专业知识进行剖析,辅以案例,取得不错的效果。深入的讲解而非肤浅的介绍,不仅教授他们心理安全的保护措施,同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入门,形成课与课之间的体系链条,有助于引导学生去开拓知识的新领域,充分调动其对知识的渴求。

2.采取情境教学增强互动。单向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在集体演练难以实践的前提下,课堂要多采取情境教学。所谓情境教学,即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调查问卷显示,超过50%的学生提出了加强情境教学的要求,可见教师应更多考虑师生互动。比如进行经典的心理游戏;在人身财产安全、防灾避险安全方面则更适于小组学习,通过分角色饰演情境小品的方式来达成;国家安全则可安排小组之间进行辩论赛,通过辩论明晰安全问题。

(三)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进行队伍优化结构,改变目前只由某一类教师全程上课的局面。教师队伍应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保卫部门人员。通过汇编校园案例,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的方式参与课程;二是大学辅导员、思政干部作为课程主讲人,运用本文的思路,以激励方法为核心理念,对安全知识进行讲解,引领同学深入学习;三是心理健康中心、安全部队专家。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比如 “消防日演习”、“525心理活动”等,将课堂实践环节分解到日常活动中去,并且规定算入课时。

其次要加强师资培训。安全教育课的特殊性决定授课者既不需安全专业出身,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目前大部分辅导员不具备相关的资质。可由各高校学工处在辅导员职业培训中通过开设讲座,辅导员参与演习等方式,使其具备一定的传授安全知识的基础。

再次,授课者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加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考查方式不宜敷衍了事,应精心准备。通过设计安全课题,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组织问卷、进行采访等方式,了解潜藏在学生身边突出的安全隐患。既避免理论考试、论文这种不适于本课的考核方法,又借此加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张继延.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的路径与方法研究[J].福建论坛(社交教育版),2010(12)

[2]刘尧飞.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调查及对策分析——以江西某高校为例[J].中国科技纵横,2009(11)

[3]郑玉莲.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法改革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2011(4)

[4]黄龙.当代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信息,2008(30)

[5]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2003(4)

篇(7)

突发事件如果应对不正确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科学的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决策将对应急救援起到重要帮助。本文先分析了目前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物联网对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作用,并对基于物联网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物联网;突发事件;应急决策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易受自然灾害的国家,同时各种突发事件出现的频率也很高,针对突发事件的紧急救灾工作可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当前的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准确,快速地通报灾害信息,争取抢救时间,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物联网的应急决策体系可以在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大大提高应急决策的效率,极大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

1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突发事件可以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所以为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以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是非常棘手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1.1 突发事件的发生难以预测

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很多突发事件很难预测,它的发生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另一方面是有些突发事件可以被预见的,但只能又很短的时间留下来处理这个事件,所以处理难度也很大。不可预测性使紧急应急救援工作往往被向后推迟一段时间,使得正确的抢救不及时到位,在此期间突发事件的后果也日益恶化,从而使救援工作更加困难。

1.2 突发事件发生的情景信息没有及时得到获取

紧急情况下情景信息对于救援决策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调度应急救援资源,寻找最佳的救援策略。如果交通路况允许的基础上,决策者可以调整救援车辆或装载车行走路线,根据地理环境,选择最佳的救援位置等。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突发事件情景信息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紧急救援各个部门的联动协同工作没有做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3 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数字化信息程度还很低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拯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关键是尽快的作出正确的决策。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事件决策支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好得应急预案包含了一个简洁明了的方式和相应的救援措施,这是救援部门进行的重要依据,对于应急预案的数字化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 物联网对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作用

2.1 有效解决信息和共享的问题

物联网能有效地解决信息的传播,传输,共享的问题。如果是灾害天气,当地的气候也许会对地面通讯和交通信息、传输和共享造成很大困难。物联网系统能应用终端网络收集、传输、集成和传递信息,从而实现信息有效共享,为灾害救援提供重要帮助。

2.2 有效解决应急信息系统性问题

有效解决应急信息系统性问题。物联网的定位、收集、传输技术支持下的应急决策信息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信息缺失、时滞、阻塞、局限等问题,使应急信息更加完整、系统,避免信息失真,提高应急决策的效率。

2.3 有效解决应急信息网络协作问题

应急信息网络的协作问题也是个重要问题。物联网定位于收集和传输技术,可以支持应急决策信息平台,应用物联网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信息丢失、延迟、阻塞和限制等问题,避免信息失真,提高应急决策效率,对于应急决策有很大的帮助。

3 基于物联网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体系建设

3.1 发展物联网及相关的信息技术

现在需要重点建设物联网传感网络,传输网络,应用网络这三个方面。目前我国自主开发正在实施的独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对于应急决策有很大的帮助,该系统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稳定的,先进的技术体系,使用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把重点放在手机,PC等终端设备和技术对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该技术体系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应急决策有很大的帮助,但相关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3.2 加强应急数据系统的建设

目前,应急决策需要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连接各级应急决策机构,准确地收集系统所需的基本数据,并保持数据库不断地补充和更新。气象,地质,医疗,交通等相关职能单位及应急决策系统必须实现及时更新,为确保专业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3.3 完善应急决策相关的计划和方案

制定应急资源配置和应急行动发展的总体规划、程序规范和安全方案。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和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所有的可能性,以及制定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帮助,结合事故和灾害的紧急性和特殊性来指定方案,使应急方案和应急计划能适应工作的进展。

3.4 强化应急决策信息共享与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

建立应急决策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连接到各省,各部门和各重点企业的应急决策信息系统和其他系统资源,实现跨区域的应急决策信息对接。确保应急信息平台在不同层次和同一级别不同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和信息共享。加快应急决策信息的标准化,以确保每一个平台,各级各部门之间信息在一个统一的标准格式或规范下进行共享,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信息传输,以确保应急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5 加强培养基于物联网的应急决策相关的信息人才

应急决策的相关人才需要的知识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应急决策的制定对相应人员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有相关的专业技术和很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为了培养这些人才,我国应加强政府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合作,高等院校有针对性的培养应急决策相关信息的人才,开设有针对性的相关课程,政府提出有利的政策,加大对相关专业研发投入,政府和高校共同培养应急决策人才,并且不断加强对社会人才进行的相关培训。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将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领域,将对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灾害损失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杨继东,黄卫东.物联网在应急领域的应用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11(Z1)

[2]高昆,马林艺,王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1)

[3]范厚明,赵彤.我国突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物流配送机制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