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8 09:40: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环境卫生信息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大连市;环境卫生;改革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169-02
一、国内外城市环境卫生体制现状
1.国外现状。环境卫生事业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趋势是构建统一的服务市场,实行公共服务作业民营化。英国、法国、瑞士,其环卫运行模式都打破了行业垄断,采取环卫部门民营化或部分民营化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德国的环卫事业是由政府参股的股份制企业进行经营。加拿大环卫事业则是由政府协调,允许国内的部分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卫标准的私人企业共同参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机构,尽可能的将环境卫生事业由政府行为变为企业行为,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并为企业提供了商业机会。新加坡是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城市管理成功典例之一,新加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采用私营化、招投标、产业化、公开化等一系列市场化运作方式[1]。日本的环境卫生也是亚洲国家中做的比较好的发达国家之一,日本的环卫事业是以政府组织为主,允许部分私营企业参与作为补充。
2.国内现状。城市的环境卫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基本底线,寻求适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环境卫生运行模式,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对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的讨论从未间断。牛冬杰、赵由才(2007)分析了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发达国家城市在市容环卫管理方面的异同点。徐品(2005)就新加坡制定前瞻性的垃圾处理战略、高度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坚持软件和硬件建设并重、坚持重罚和重教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五点先进经验的总结。毛华俊(2008)阐述了南京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成立环卫保洁总公司,下设以街道为作业辖区的分公司,模拟股份制企业运行方式,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环卫事业中的作用。国内一些发达的城市根据城市建设中的需要,城市部分区域实施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试运行,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太原、深圳、杭州等地。但这些改革试运行的地区是环卫设施基础较好的地区,环境卫生的改革方式不能起到推广运行的作用,没有解决环境卫生运行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2~6]。
二、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前的问题
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改革前是政事合一的运行体制,环卫部门组织环境卫生工作兼具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这种体制必然会导致对自身难以履行有效的监督,形成政企不分、统包统管,形成行业垄断难以让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环卫市场,致使环卫部门的经费单一由政府提供,常常因经费不足许多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环卫工人的需求增多,而环卫工的福利待遇得不到提高,降低了工人参与环卫工作的积极性,环卫工人出现短缺;环卫设施更新时间长、老化问题、机械化程度低。老旧小区、居民楼院因无物业而无人管理;市政界至城市出入口的公路和绿地等地域虽然被划入交通部门负责,但实际工作中清扫保洁工作存在责任推诿现象。这种环境卫生体制的运行与现代化城市管理方式极不相适应,大大降低了环境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大连市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的成果
大连市2011年3月以沙河口区为试点,开始实施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卫体制,实现政企分离。大连市沙河口区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按照企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体制方面,建立区、街二级管理体制,撤销区环卫处、城肥管理处建制,组建新的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和街道环境卫生管理站;作业机制方面,全面开放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变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为社会化经营,保留了沙河口区环境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将企业性质的清扫保洁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转交企业完成,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使环境卫生事业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干分离,此次改革扩大了清扫保洁范围,并彻底解决了由于所属部门不同导致的责任推诿现象。
2.优化财政政策,健全环境卫生经费制度,实现环卫工作创新。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建立了“以事核费,以费养事”的环境卫生经费保障体系。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环卫作业经费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并由市财政局根据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考核结果按合同直接拨付给中标企业,加强了财政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并通过财政政策引导推动了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同时将中标企业的环卫资金有效的融入了环卫事业中,企业的先进环卫设施和技术得到了推广,环卫队伍的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有效的通过企业的加入让环卫工作获得创新。
3.完善人员安置制度,提高员工待遇,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根据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卫处人员结构的具体情况,以“保留身份、不降待遇,多种安置、自愿选择,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多策并举、保持稳定”为基本原则,工人身份工作人员分配到中标企业工作,工资不低于原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基层的环卫工人每月的基本工资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对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原环卫处超编的干部人员,采用“超编运行,自然减员”的办法解决。
四、对大连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现状的建议
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若要环境卫生事业做到完善并健康发展,针对此次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提高环卫干部和工人的业务素质。现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使我们的生活无不与其相联系。环卫事业科技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各种新型环卫工具和设施的使用,对环卫工人的业务素质提也出了更高要求,而环卫工作的管理也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卫干部。所以,对环卫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应作为对员工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在职员工的教育亦是环卫工作的重点 [7]。例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可以针对在职员工进行分类、分层培训,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教育制度,形成环卫系统技术、统计调查、行政执法和群众工作四支职业化队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沙河口区的环卫工作,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积极创新,加快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建设是城市发达程度的表现,城市的环境卫生事业作为衡量城市发展速度的标准之一,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环卫工作管理的各种要素和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例如,建立资料库收集所有环卫事件相关信息,公众可以直接通过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系统报告非法丢弃垃圾事件;建立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有利于参与环卫工作的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杜绝责任推诿,同时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管理工作压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公众也可以随时关注并参与环卫工作的评价。环卫工作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信息、通讯、在线电子服务和公共服务,拓宽市民参与城市环卫管理工作的渠道,从而加快城市环卫事业现代化的进程 [8]。
3.积极联合高等院校创新环卫设施,加大环境卫生工作科技含量。城市环卫工作高科技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大连市聚集了许多科技开发研究所以及众多高等院校,这些有利的条件都为环卫工作科技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政府、企业都应与这些部门积极联合,研发垃圾清扫、收集、处理新技术、新设备,不但提升本地环卫作业水平,还对外输出技术和设备以及提高环卫工作效率的新产品,例如,节能垃圾清扫、清运车,新式密闭垃圾收运车,多功能智能清洁车,防腐蚀的涂层材料等,加大环卫工作科技投入的比例,真正实现环卫工作的科技创新。
4.扩大公众参与渠道,促进公众参与管理与监督。城市居民是城市中的主体,环卫事业涉及到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成员,应在市民及商业、企业等群体中开展各种活动,加强环卫事业与群众的互动和交流。公民可以通过政府网站、12345热线、投诉等多种渠道参与环卫工作的监督,强化自身的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每个公民也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环卫管理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垃圾投放等工作,让每个公民都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每个公民都充分发挥主人公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关注,共同建设美好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曲华林,翁桂兰,柴彦威.新加坡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6):61-64.
[2] 雷生贤.关于太原市环卫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96-98.
[3] 池朝兴.广州市市容环卫改革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5):64-65.
[4] 梁学金.关于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2):50-53.
[5] 黄文芳,林大元,贺钰杰.上海市环卫保洁企业改制及其发展现状调查[J].环境卫生工程,2010,(2):26-31.
[6] 深化改革,建立先进的环卫事业科学发展模式[J].大视野,2010,(8).
关键词:GIS;环卫规划;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GIS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工作中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近年来,科研生产部门和政府管理机构也开始应用GIS进行不同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处理的科学性,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形象、直观、方便和适时的辅助工具。
一、环卫规划及GIS概述
(一)环卫规划。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以下简称环卫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的城市发展专业规划。通过规划的编制,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近远期具体目标,制定适宜的措施以促进城市生活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环卫事业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是实现市容环境卫生行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有了规划,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就有了方向,市容环卫设施建设才能纳入法制轨道,做到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从而使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走上健康有序的科学发展道路,为城市建设和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相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因此,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GIS的重要的特征,使GIS得到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
二、GIS在环卫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一)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目前,在环境保护领域,GIS主要用于环境现状评价、环境质量预测、环境规划、环境建设项目管理、环境应急预警预报系统等。特别是城市环境规划己经成为GI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美国芝加哥、纽约、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市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城市环境规划GIS系统。GIS在环境资源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环境评价研究、大气与水体质量监测、农业、湿地和公共地管理、资源循环利用监测及危险区制图等方面。此外,GIS在与环境相关的市政管理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在规划中,常伴随着大量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决策问题,又出现了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3S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二)环卫车辆的信息化管理。在UGIS 应用的同时,将城市道路系统与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管理信息叠加,通过信号等管理、每辆环卫车辆配置专用传感器,可将每辆车在城市中的流动情况反馈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将采集到的数据和预设的交通规划全景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并将结果送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对相关路段的交通信号进行控制,通过信号的变化对环卫车辆的线路及配备进行调度。指挥中心利用无线设备,将有关信息再送到车辆使用人员的接受设备中,直接进行动态指挥和调度,保持环卫车辆路线优化以及资源合理运用。
(三)环卫规划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近年来,Web GIS、移动GIS、嵌入式GIS 等GIS 新技术迅速发展并应用到环卫规划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Web GIS 不仅可以使公众在网上浏览GIS 数据,及时掌握有关资讯,而且也为公众提供了网上操作、处理相关数据的平台,公众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规划领域做出自己的创意和方案,使公众积极参与规划,不仅提高了GIS 数据的共享程度,也增强了环卫规划的法律基础和群众基础,利于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开展。而嵌入式GIS、移动GIS 的动态性、移动性的特点,能够及时、方便地提供环卫规划所需要的用户环境的各种信息,为环卫规划和管理人员提供了现场办公的平台,不仅提高了环卫规划业务效率,也能加强环卫规划的监察工作。
三、GIS在环卫规划应用中的不足及展望
(一)环卫规划GIS应用的局限性。众所周知,环卫规划既非纯人文也非纯技术的科学,是一系列学科相互叠加和交叉的学科。这决定了环卫规划工作包含了社会和物质两方面因素内容,环卫规划中有时会存在抽象、综合、主观的问题处理模式,而GIS 作为一种计算机系统,最终只是一种技术平台,环卫规划中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因素是无法单纯依靠技术可以解决的。将GIS 工具与环卫规划专业知识相结合、灵活应用,是GIS 在环卫规划应用中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环卫规划GIS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当前城市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以GIS 为代表的新的地理信息技术将在城市规划和管理领域得到更宽和更深层次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不断分析GIS在城市规划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GIS 技术进行升级改进,同时积极培养城市规划专业GIS 应用人才,使GIS 更好地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为正在迅速到来的中国的城市化工作更好地服务。
四、结论
GIS 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社会诸多行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目前GIS 技术在城市环卫规划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瓶颈,因此如何抓住GIS 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从中受益,是GIS 技术应用及环卫规划行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对环卫规划行业来说,开拓GIS的应用,首先是要使规划师们熟悉GIS 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其次还包括规划、管理工作自身的更新、扩展,因为很多应用上的局限来自规划本身还不适应实际的需要。因此,人才问题将成为GIS 推广应用的一个关键性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祺玮.GIS在环卫规划中应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1(03).
关键词:档案管理 问题 措施
Abstract: the file is the history of the form directly record, was reappearing history true face of the original documents. Comrade hu jintao pointed out: "file is the party, the national people's various aspects of the record, is real activities undertakings in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file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利用,是档案利用者通过档案利用工作系统查找、利用档案信息,满足其利用需求的行为过程,也是档案信息资源潜在的利用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档案利用工作,亦称“档案利用服务”、“档案提供利用”,是档案部门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直接提供档案,为利用者服务的一项业务方式。随着人们对《档案法》的逐步认识,在强化档案保管的同时,更重视档案的开发利用。丰台区环卫中心自成立档案室以来,充分挖掘发挥档案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服务环卫事业发展,尤其在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档案利用”在领导决策中发挥作用的现状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纪录,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同志指出:“档案是全党、全国人民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样,做好环卫档案利用工作对环卫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档案的梳理、总结,从中可以得出环卫事业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我们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近年来,环卫中心档案工作出色,档案利用充分,以2008年中心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为例,编辑出版了《风华正茂――纪念丰台环卫成立30周年》,在编纂过程中,提供档案利用300人次,形成编研材料10万字。同年,环卫中心综合档案共接收文书档案655件,电子档案光盘2张;专业档案中: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书档案共67件,基建档案5卷,会计档案81卷,照片档案520张,实物档案42件。通过梳理历年档案资料、编研资料,为中心总结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和领导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有力依据。
2009年,环卫中心确定了打造“科技环卫”的战略决策就是通过梳理历年环卫发展档案资料,并结合实际提出来的。
1、努力实现环境卫生管理数字化、信息化
随着丰台环卫事业的快速发展,环卫中心清扫保洁道路由1991年的84条、483.5万增长到2011年的1223条、1989万,绿地由54万增长到398.9万,车行道机扫面积由0万增长到1303.9万;管理公厕由193座增加到517座,生活垃圾密闭式清洁站由23座增加到250座。年清运生活垃圾量由36.5万吨增长到90.7万吨,年清掏清运粪便由19.8万吨增长到32.35万吨。各类车辆由1991年的160辆车发展到2011年的926辆。
作业任务的不断增长扩大,车辆设备的不断更新优化,要求环卫作业模式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为此,环卫中心从“科技环卫”的角度出发,引进了信息化管理设备,设置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专业管理人员。2009年底,丰台区环卫中心数字化信息管理办公室正式组建成立;2010年1月1日,丰台区环境卫生监控管理指挥调度系统正式运行,标志着环卫中心在科技化进程中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为保证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环卫中心制订实施了《环境卫生监控管理指挥调度系统管理办法》,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把车载设备上线率、车辆行驶保养等数据作为考核基层单位的重要内容。同时,积极探索有偿服务和安全生产视频检查机制,制定了相应检查办法,提高了有偿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同时也成为车辆管理等方面信息、数据档案的有力补充。例如,通过对环卫作业车辆行驶路线、速度、公里数、作业、油料消耗等数据的自动记录和统计,完善了车辆运行数据资料。经过资料不断积累,并加以分析利用,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全面的依据。
2.努力实现环境卫生作业车辆集成化、系统化
根据分析近年环卫业务的发展状况、各车型技术性能和使用效果对比,结合丰台城乡发展变化实际,环卫中心提出了环境卫生作业车辆集成化、系统化发展方向,为环卫作业车辆的更新选配提供了依据。2012年,环卫中心车辆将突破1000辆,车型由过去简单的垃圾清运、粪便清掏、机械清扫发展到拥有后装式双动力压缩车、单臂吊车、多功能洗地车、多功能除雪车等十余种车型;由过去单一功能的车辆机械设备向多功能、系统化方向发展,车辆集行驶运输、专业作业和信息收集、分析、储存、传送多功能于一体,这三者通过密切配合来共同满足机械清扫保洁、除雪、冲洗等现代化作业的需要。
3.引进人才,加强培训,为科技环卫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从中心人员队伍档案情况看,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心职工队伍数量、学历、知识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年来,中心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特殊人才等方式不断充实人才队伍,特别是对具有高学历和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加大了培养引进力度。从1991年的职工1205人,管理人员78,专业技术岗位25人,到现有拥有职工4272人,其中管理岗位217人,专业技术岗位47人,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占管理人员比例达到17.8%。目前中心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472人(其中:研究生15人,大学本科136人,大学专科321人);技术工人816人。这是环卫事业迅猛发展,环卫科技日新月异,而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必然结果。
二、“档案利用”在领导决策中发挥作用时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利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档案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 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引人注意, 也不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绩。长期以来,部分人员包括个别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 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资料的事务性工作, 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 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 只要守摊,不丢失, 不泄密, 能应付查档就行了。因此,容易忽视档案管理工作, 更遑论档案利用了,未把档案利用管理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这样导致档案利用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难以高质量地为领导决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2. 档案收集工作缺乏力度。
一是收集归档工作制度不健全, 执行不严格, 收集归档工作被动、不及时, 这一问题主要是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少,工作水平不高造成的。二是一些归档的材料还不够真实和准确。档案材料本应是客观、历史地记载本单位的情况, 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唯一性。但在实际档案工作中,有些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是雷同的,有些是缺失的、不全面的。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质量, 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
3. 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已得到普遍采用, 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有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 信息化技术还没有在环卫档案管理中广泛运用。如,虽然部分个人信息、档案目录已输入计算机,但资料检索、调阅档案等仍习惯用手工操作, 无纸化阅档基本没有实施。这样既不利于档案的保管, 又影响工作效率。
三、进一步提升“档案利用”在领导决策中发挥作用的主要举措
档案作为单位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无论从环卫事业发展, 还是从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档案服务于环卫可持续发展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主要应采取如下措施:
1、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进一步做好档案利用管理工作。
应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档案的认识,提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文化事业抓紧抓好。随着国家“科教兴档”战略的实施, 没有一定的投入是难以实现档案工作长远发展。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进一步理解、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 在计划安排、工作部署、办公经费和工作精力投入等方面向档案工作倾斜。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帮助解决档案工作必需的物质条件, 使档案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由于档案工作自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加之过去档案的开放程度较低, 向社会宣传不够, 人们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档案人员做好单位重要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保管和提供利用等项工作。从当前档案工作实际看,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一个锥子、一把剪子、一盘线、一瓶浆糊就可以做好档案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要纠正对档案工作的偏见,促进档案工作在中心工作中具有突出位置,做到档案库房设备及现代化管理手段等方面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科技同步发展。对此,领导干部必须把档案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使档案事业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环境卫生工作。
2、 健全管理制度, 注重材料收集。
档案工作是一项头绪多、琐碎繁杂的工作,如果没有科学规范的制度来制约,就会无章可循、无所适从。应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和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并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尤其要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档案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制度,进一步严格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转进转出档案的管理,更好地防止遗漏档案资料,阻止虚假材料进档。要完善档案案卷整理工作细则,使档案案卷的整理更加科学、全面、完整,为档案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收集档案材料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收集与档案有关的各种材料,认真整理、细致鉴别,做到取之有据。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手续不全的材料要退回,欠缺的材料要及时补办,确保材料齐全完整、手续完备,保证档案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3.档案工作必须主动服务于中心,服务于领导决策
环卫档案工作也同其它档案工作一样, 由于种种原因, 没有摆脱传统工作模式的束缚,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 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 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重点也正逐步向“两个根本性”战略转变和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这一最终目标转变。因此,环卫档案工作要从被动的档案信息开发利用, 转向主动围绕中心工作开发利用,主动搞好服务,尤其要在领导决策时发挥好作用。要改变过去重文书档案, 轻声像档案的做法,利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加大照片、图片、影像等档案的收集整理力度,使档案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保存价值。
4、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自身建设,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一是档案专业人员的政治及业务素质。每个档案人员必须努力加强自身政治修养, 不断提高政治觉悟, 做到政治上可靠、合格、过硬。在此基础上,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刻苦钻研业务及其它科学知识, 提高学识水平与工作技能, 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术,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适应档案工作的新形势。二是档案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档案职业道德是档案工作者在工作范围内应该遵守的准则, 它要求档案工作者要敬业爱岗, 甘于奉献, 甘为他人做人梯, 要具备甘当“配角”、甘当无名英雄的胸怀,为档案事业埋头苦干、倾尽所能。三是坚持原则, 热情服务。档案工作的政治性, 要求档案人员必须遵纪守法, 坚持原则, 以维护档案的真实性。档案工作的服务性, 决定了档案人员要有诚恳热情的服务态度, 想方设法为利用者提供方便, 充分发挥档案的效能。
5、 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
一、基本情况
村是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的移民新村,位于省道316以北,兴民新村以东3公里处。居民区占地面积约1906亩,规划移民1058户,容纳4525人。村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移民住宅1058套,分配到户1058套,共搬迁安置1058户4450人(“十二五”安置222户898人,“十三五”安置836户355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877户3843人,非建档立卡户181户674人。
二、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村创建市级卫生村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小组也相应的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管理员和村级环卫队,切实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一次实际行动,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结合全村实际情况,同时也制定了《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二)狠抓责任落实。村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兼职人员,制定了年度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同时把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了年终目标管理,实行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的“五同时”的管理措施。学校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健康和卫生防病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广泛发动群众。为使创建活动顺利推进,大力宣传创建市级卫生村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和有关政策,从而激发起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召开群众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搞创建的浓厚舆论氛围。
(四)突出重点,集中整治。一是认真抓好公路沿线的环境卫生,提升公路沿线文明卫生良好形象。二是以村组主干道及农户房前屋后的卫生“死角”清理整治为重点,彻底清理了村组巷道和房前屋后“四堆”(土堆、粪堆、草堆、垃圾堆),彻底清除了门前乱搭亭棚、草棚、猪圈、厕所。通过实施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配备了垃圾箱86个、电动保洁车3辆。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来,已经组织多次大规模突击性清除垃圾运动,全村共划分4个卫生责任区,镇垃圾转运车积极配合清理垃圾,垃圾填埋坑设在圆梦新村,做到垃圾统一处理。保洁队伍每周定点清扫区域卫生。2019年底全村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全覆盖,实现了电话、电视、宽带“三网合一”。2019年年底前落实群众房前卫生三包责任,再开展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工程,进一步改善村民的卫生环境。周边区域规划产业用地7900亩,其色经济林、高效节水大田及优质饲草地5767亩,养殖暖棚用地2133亩,规划修建日光温室366座,计划从总干三支渠新建7.2公里管道引水至耕地区域进行灌溉。目前已完成7900亩土地的开发平整、田间配套和调整分配;日光温室建成并完成验收364座,已分配到户354座。
三、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设施设立不够完善、环卫人员人手不够,在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中有一定的堆积,没有定期及时的对垃圾池进行处理。
(二)道路卫生不够整洁、容貌不够美观,门前“三包”及管理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公路两侧美化还不完善。
(三)监督管理不到位。部分群众还存在乱堆乱放、乱贴乱挂、乱挖乱占、乱搭乱建、违章设置广告牌现象。
(四)宣传力度不够。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力度不够好,宣传手册和资料发放量太少,活动形式单一,群众的创卫意识有待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活动,使高岭新村内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继续加大各项活动的宣传力度,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本村卫生达标,确保村创建市级卫生村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环卫质量监督;应用
1前言
城市环境卫生是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控制污染和疾病传播,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环境卫生工作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必须提高城市的环境卫生质量。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各方面的应用也变的广泛起来。作为一项同公众息息相关的事情,环卫质量监督也应当利用软件的便利来进行更加方便、快捷的工作。据最新数据表明,当前微信的月均活跃户数已达8亿,这是一个庞大的活跃群体。那么该怎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这就是笔者将要进行的探究。
2微信公众平台的概述及当前环卫质量监督工作的现状
2.1微信公众平台的概述
微信公众平台也就所谓的媒体平台,到目前为止其使用用户 已达上亿,使用这个平台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这是一个活跃的时期,具有很显著的价值和意义。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有很强大的功能、接口,能够实现实时消息发送、群发,并具有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消息的形式。
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可以为任何一个人申请账号,并具有实名制机制,可以随时找回用户,不会出现账户丢失现象。另外,其操作便捷,具有的简单按键操作能为大部分人所使用,还能够实现语音信息的发送,具有强大的人性化设计。使用期间只需流量费用或者无线连接,大大地减少了过多的费用负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十分便捷。
微信公众平台当前使用人数还在成上升趋势,使用人群更多的集中在对于信息化技术接受比较快的青年群体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了微信使用者的行列中来,这就给监督工作带来很大的便捷,作为卫生监管部门应当抓住机遇,积极构建卫生管理工作的微信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任何一个人随时打开微信,就能够顺利接受信息、发送信息。另外,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提供的信息也是十分丰富,经常性的有关内容,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2.2环卫质量监督工作的现状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城市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相应的产生的城市垃圾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当前我国的环境卫生问题已经成为了各大城市所面临的重大难题。环境卫生同我们的生活是休戚相关的,利用公众来解决环境卫生监督将会成为一个突破口。
当前我国的环境立法已经将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作为了重点内容,通过公众的举报以及事后监督,将会促进违法部门及时管理、维护,从而实现对于环境违法行为的抑制。但是当前存在的很多环境监督方式,例如电话、举报信、定期专人检查等,并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问题,使得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不能够及时地进行处理,并未解决该环境卫生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开发模式下的环卫质量监督
3.1构件环卫质量监督服务流程及架构
微信公众平台的首要使用功能集中在群发推送、自动回复以及一对一交流。进行实际开发当中可以增设自动问答机器人来实现自动回复,以方便及时地同用户进行互动。微信的通信模式具有一定地保密性,这样有助于保护用户隐私,方便用户进行环卫监督。我们可以将整个服务构架分为两大部分: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
首先对于获取数据来说,进行信息的采集是保证环卫监督的重要过程。微信使用用户可以将观察到的某处垃圾污染及时的进行图片采集并发送。通过及时GPS定位功能,能够将图片采集的地理位置一并传送。信息到达公众号之后,会先经微信后台服务器处理后发送到公众账号服务器。公众账号服务器就会进行解析处理,并将此信息保存到数据库当中,根据库存结构生成文本反馈给用户。
其次处理数据,处理数据也是环卫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卫管理部门在收到用户发送的信息后,需要进行处理并反馈其相应的地理信息在百度地图上。环卫工人通过获取百度地图图片可以及时了解城市环境卫生,并对该区域管理的人员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估。与此同时,可以将给该用户的一些意见一并通过公众账号反馈给用户。
3.2环卫质量监督
3.2.1通讯机制
通讯机制也就是用户消息在微信平台服务器以及公众服务器之间的通讯过程。基本的流程如下:首先微信用户向公众号发送消息,消息会先经过微信服务器然后才到达公众平台。其次公众平台接受到消息,经由接口配置时编写的程序,将此消息再转发给公众站好服务器。最后,公众账号服务器接收消息,判断其是否满足安全性,然后解析消息并做相应的处理,再发送给微信后台服务器。微信后台服务器再将此返回给微信永华。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发送信息和回复信息。
3.2.2接口配置
在了解了通讯机制之后,就是要进行公众号的开发了。首先需要申请成为开发者,只有开启了开发者模式才能够在此公众平台提供的接口服务进行开发。这时需要填写接口配置消息后才能够成为开发者。该接口配置是微信服务器和公众账号服务器对接的首要环节,需要用户填写相应的URL和Token,近而实现网址对接。
在成为了开发者之后,就可以在开启开发模式下进行接口服务开发了。因为进行环卫监督需要进行地理定位,所以需要在接口别设定。这就需要用户在关注微信公众号之后允许公众号获取地理位置了。
3.2.3 消息处理
有了接口配置,接下来就是设置消息处理功能了。开发者可以将其设置在URL上,就可以实现消息的交互了。消息类型主要包括文本、图片、语音、地理位置、视频等。
首先设置消息接受功能,主要功能应该包括:接受用户发送的图片,并自动定位用户所在地理位置,上报地理位置。
其次消息回复功能,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图片、位置信息后,就需要响应用户回复消息了。可以将此功能简化,仅仅回复文本消息。可以再次设置对用户的上传图片、位置信息成功与否做出判断回应。用户在得到该回复之后也就实现了一次对话。
最后,显示与监督功能。接收到用户的消息后,还需要在百度地图上实现显示,帮助环卫工人对该垃圾进行定位。有必要时还可以对该数据进行统计,方便进行考核与评估。
3.2.5进行消息处理
用户发送了图片,进行消息处理时就需要下载图片了。这个就需要用到了access-token程序了。这是公众号调用各接口时需要用到的函数调用。该函数既可以实现程序动态地获取,还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公众号信息调试获取。考虑到用户账户的安全性,采用程序动态获取。为了保证程序运行成功和避免频繁获取,设定该功能为每隔7200秒获取一次。
3.2.6发起投票
为了便捷实现对环卫质量的监督奖励,还可以额外添加投票功能。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对订阅用户发起投票。在没有计算机代码自主开发,投票的题项最多能够有六项,题目可以设置单选和多选。这种功能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实现对环卫区域进行管理,并为对环卫人员的奖惩提供依据。
3.2.7设置菜单
增设公众号管理菜单可以丰富公众号的内容。设置菜单时,以及菜单可以设置三项,二级菜单最低多可以设置五项。利用菜单的设置将各种素材进行分类管理,能够帮助订阅者更容易的找到需要的信息。
3.2.8用户统计
同一般的自媒体平台不同,微信公众号的用户统计功能具有十分完善的服务。作为一个环卫质量监督公众号,适时的推送一些环境保护的文章也有助于丰富公众号的内容。该数据主要反映当前关注公众号的人数以及这些用户的个人特征,可以用来检测公众号的使用情况。并对每一条推送的内容,后台还会统计受到消息的用户数、打开消息阅读的用户数,这种功能方便管理人员统计用户喜欢的内容,便于监控公众号经营状况。
4结语
在以上论述过程中,就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模式,介绍了如何实现公众号自动回复。通过该通讯方式E能够实现微信用户对城市环境卫生的监督,通过简单的图片拍摄、发送、处理反馈,实现了环卫管理人员对下级执行人员进行监督、考核、评估。这种方式给环境管理部门带来了十分便捷、高效的管理方式。除了发送图片,还可以通过拍摄视频进行监督,大大地丰富了监督内容。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项媒体平台还需要定期地进行维护和开发,希望不久的将来将会实现更丰富的功能,例如实时奖励、数据统计、数据处理等功能。
参考文献
[1] 吴希.微市容环卫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以上海“摊贩经济”治理为例. MPA 复旦大学.2009(学位年度).
[2] 张艳敏,刘旭.市容环卫信息统计赢在精细化.《数据》.2011年12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5-0385-02
【关键词】 公共卫生工作;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组织目标
1 公共卫生的职能
关于公共卫生的定义很多,目前WHO采用的是耶鲁大学Winslow教授在80多年前提出的定义[1]:公共卫生是指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力量,高效率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心理和身体健康,并能发挥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术。其工作范围包括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进行个体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社会体制,保证每个人都享有足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健康地出生和长寿。
在传统的公共卫生职能中,传染病防治是最重要的内容。解放后,我国采取“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建立公共卫生系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计划免疫,迅速地控制了常见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应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病增加,各种环境危害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现代公共卫生更加关注健康危险环境和健康危险行为,重视人群健康保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其主要职能集中在人群健康监测和分析、疾病爆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监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立、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同地区人群间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培训等方面。
2 学校卫生的工作目标
吴仪副总理在200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卫生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学校卫生工作的对象是各类在校学生的公共卫生问题。广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阶段,学校卫生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和学业圆满完成,而且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从而达到保护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标。
3 学校卫生面临的问题
自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布以来,我国学校卫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2]。但随着社会发展,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不断出现,学校卫生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1 学校卫生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学校卫生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有些地区的基层卫生防疫机构没有专门的学校卫生人员和工作经费;有些学校不仅缺乏校医或保健教师,同时现有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基础卫生条件较差,导致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突发事件。
3.2 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投资增加较快,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学校大量涌现。但是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对于新建校舍选址、建筑设计、教学和生活环境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并没有同步加大工作力度,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缺乏切实保障学生卫生安全的基本条件。
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许多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仍然存在问题,如食堂卫生设备简陋,管理不规范,食物中毒发生后报告不及时,影响了对突发事件的有效防制。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和食物中毒。2006年9月以来,全国就突发多起传染病、食物中毒的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事件90%发生在中小学,60%以上发生在农村中小学。
3.4 学生常见病状况不容乐观 总体上,我国对于“视力低下、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蛔虫和龋齿”等学生常见病的防治成效显著。据上海市2002年的统计数据,100%的学校开展了学生视力低下和沙眼普查;96%的学校开展了贫血检查和矫治;97%的学校开展了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防治工作。但是全国的学生健康监测数据表明,城市学生视力低下居高不下,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相当严重;城市学生肥胖症及超重比率也在逐年增加。
3.5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持续增加 2002年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包括中专、技职校)没有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占49.30%,不能正确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占31.20%,高中生(包括技职校)中曾发生婚前的占2.4%,其中使用的学生仅占1/3。
2005年6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在哈尔滨举办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儿少/学校卫生论坛”,根据此次论坛发表的有关调查数据分析,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心理行为异常、网络成瘾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近年来持续上升,这不仅对青少年本身造成各种身心伤害,而且对社会和谐也带来危害。
4 学校卫生的主要任务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3],从现代公共卫生的职能出发,我国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理顺学校卫生管理机制、规范学生健康监测分析、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4.1 理顺学校卫生管理机制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4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我国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监测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各级疾病防制机构要明确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为学校提供疾病防制、食品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支持,协助学校落实各项卫生措施。
4.2 规范学生健康监测分析 规范学生健康调查和常年健康监测分析,使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健全学生健康检查制度,有条件的学校每年组织1次健康检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至少做到入学与毕业时的2次学生健康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进行生长发育、常见病等监测分析,研究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防制措施,如提供咨询、确诊和治疗服务,改善环境不良因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3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按照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指定专人作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联络员,完善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有
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传染病防制方面,要进行学生疫苗接种证的查验和实施疫苗补种,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管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厕所卫生管理,改善学生宿舍卫生与通风条件。在食物中毒防制方面,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培训分管校长、卫生保健教师以及食堂从业人员,加大学校食堂改造力度,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4.4 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 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就是要扩大常见病的监测范围,增加有关成年期疾病早期防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伤害(车祸、溺水等)等监测项目,并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监测。在贫困的乡村地区,传统的“六病”监测,特别是对沙眼、贫血和蛔虫感染的防治仍然需要加强;在城市发达地区,针对当前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持续增加的现状,重点则要放在近视、肥胖、伤害的一级预防上。
4.5 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从根本上做好学校卫生设施的预防性卫生监督。要开展学校卫生设施现状调查,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对于学校的卫生室、教室、课桌椅、照明灯、食堂、厕所、饮水设施等,实施公共卫生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建筑设施的卫生质量。
4.6 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 学校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手段。
国外学校的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如日本的小学至高中都开设有“保健体育课”,系统讲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增进健康的实践能力。我国2001年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健康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不再作为一门课程设置,而是将其内容分散到其他学科之中。小学阶段健康教育被分散到社会、科学、体育等课程;中学阶段则分散到历史、社会、科学、生物、体育等课程。因此,学校卫生必须探索有效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学校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特点,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出发,开展多种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可以设立“爱牙护牙、用眼卫生、平衡膳食、食品卫生、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伤害”等专题。
学校健康教育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的健康教育活动。如采用主题班会、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板报、广播、录像片、专题讲座、绘画、图片展、辩论赛等形式。
学校健康教育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发生,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7 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和学校卫生工作状况,必须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学校卫生信息化方面,要加强学校卫生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在“学校卫生疾病综合监测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块中,应当包括学校基本情况,教室、食堂、饮水和厕所等环境卫生状况,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体检),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监测,学生伤害监测,青少年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等内容。
4.8 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学校的校医室(卫生室)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基层单位,校医(保健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健康检查、监控学生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监督学校环境卫生、防制学生传染病,检查学校食品卫生、防范食物中毒发生。
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对广大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2002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南大学相继成为国家级学校卫生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已对全国学校卫生工作者近1 000人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到“素质教育与健康新观念、学校卫生管理及任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心理发展及心理卫生、合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生常见传染病管理与预防、学校卫生科学研究方法”。
关键词:环保农村;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包括新农民、新设施、新房舍、新风尚和新设施五个方面。它们是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要改变我国农村现有的面貌,强化生态农业建设可以更好的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优化。环保农村必须坚持高效、科学、循环发展的理念,要不断强化环境治理,优化废物利用方案,发展生态能源,扩大生态种植以及养殖。加强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绿化面积,提升生态能源实际使用率;不断提升农村生态建筑的数量,起到示范效应,降低能源消耗;提升生态种植以及养殖的水平,实现高效发展。因此,开展新农村建设时,要重点加强安全用水、村屯绿化、道路整治、垃圾处理及住房改造等方面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活环境,以满足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一、新农村环境卫生建设
环境卫生建设,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环境卫生建设单位以自然村为中心,主体是农村,每一个村庄需要建筑垃圾堆放场、垃圾晾晒池、垃圾焚烧炉及废品储存房,并安排一名保洁员。每户居民,应配备垃圾分类存放桶两个、有机垃圾沤肥窖、废品回收袋,各一个。保洁员的设备也要配备齐全。焚烧炉的建设,不仅要美观大方,还要经济实用。农户把果皮、菜叶菜根、剩菜剩饭等垃圾倒入沤肥窖;把纸张、可回收塑料等垃圾放入废品存放袋,由保洁员统一回收。保洁员在焚烧每日收集的垃圾前,要对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分类出的非有机垃圾直接入炉焚烧,医疗垃圾、废油漆桶、废电池、过期药品及腐蚀性系调剂等有害垃圾,实施统一存放、处理。
二、村容村貌建设
村容村貌建设,包括多个方面,如为旧房屋改造、村庄道路建设、沼气池建设及饮用水整治等。改造旧房屋过程中,要使用可回收建筑材料,减少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的使用。要充分利用建筑材料,以免房屋建设完成后,大量建筑材料随意丢弃。把农民建筑房屋剩余的建筑材料和煤渣煤灰等,统一回收,以用于道路修建和平地填塘。新农村建设时,要加强道路建设,充分利用建筑材料及煤渣煤灰,为农村建设油路。道路建设过程中,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这样可以实现农村绿化建设。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积极鼓励农户退耕还林,使农村恢复原有生态。鼓励农民修建沼气池。家禽和牲畜的粪便,经过长期发酵可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可燃气体,故可作为农民取暖的原材料,又可进行照明。通过修建沼气池,能够有效解决粪便污染环境问题,还可推动农民的生产生活,真正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人们生产生活中污水及垃圾,要采取集中处理的方法。可在农村兴建污水处理厂,把农民生产生活中的污水进行再次处理,以循环利用。做好饮用水整治工作,抽样饮用水,并送至相关单位进行检测,确定饮用水是否污染,以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对人们乱搭乱建的建筑物要及时清除,使农村建设更加趋于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村容村貌的建设,还要改造农村电网,规范用电管理。每户居民要有独立的电表,供电管理人员要定期抄表、收费,对电网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偷电问题,以降低电能消耗。
三、信息通讯建设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新农村信息通讯建设。使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尽最大力度开扩农产品市场。加强农村信息通讯建设的重点,是建设互联网。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户利用互联网,可以查找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变动信息以及国内外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了解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构建预测预报系统,规定时间内向农户推送与农业有关的信息,把国内外市场状况与农民农业发展紧密连接,从而使农产品生产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把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实现网络销售,并积极鼓励国内大型营销企业,开通网络销售渠道,从而带动农户经济发展。构建专业农民经纪人队伍,让他们有机会可以参加专业组织行业交流活动中,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培养良好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意识,积极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不断对农资市场进行整顿,以确保农资市场规范化,从而保障农产品及农业生产安全。
四、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合理模式
1.推动生态建筑建设,达成建设环保农村的共识
在新农村建设中,宅基地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看,推动生态建筑的时机日渐成熟。应以政府为主导,引导和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可回收建材应该更多的应用于生态建筑的建设中,科学使用保温、环保建材。
2.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其主要模式就是生态种植和养殖。利用微生物技术发展轮作制是生态种植的主要模式,通过生物肥料的培养更好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推进绿色种植,生态农业可以更好的利用无污染的方法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也改善了农村环境。同时利用天然饵料以及无污染水域开展养殖,实现无公害饲养,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
五、总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治理和恢复好农村生态环境。利用生态农业技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推进环保农村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调整思路,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我国广大农村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智伟.浅谈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J].资源节约与环境,201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