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8 09:40: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

篇(1)

1.完善实训条件

电子电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经过这几年建设,基地设施条件、实训教学与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基地目前由12个实训室、1个通用电气GE自动化系统集成实训中心、1个SMT生产线实训车间构成,使用面积增加到3000m2,设备总价值近4000万。其中电工实训、数电、模电实训室、PLC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的,电工实训添置了各类低压电器、仪表、开关、救护模型等设备。PLC变频实训室新增加了欧姆龙、西门子等系列PLC综合实训装置;恒压供水实训装置、变频器、计算机等。新建了电力拖动及供配电实训室、液压传感实训室、现代控制技术实训室、通用电气GE智能平台自动化实训中心、SMT实训车间,新购置了各种磨床、铣床、镗床、钻床车床电气技能培训考核实训装置;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训装置;FESTO过程控制系统、MPS控制系统、FMS自动化技术培训系统、亚龙YL335B生产线、SMT生产线、标准的北美PAC培训系统一批。不仅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教学、专业技能教学和综合技能教学要求,而且能满足师生进行科研、创新等活动的需要,还可为社会开展维修电工、电子调试工及电子装配工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及高级技师的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

2.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影响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作为我们高职学院来讲,有一支整体结构合理、职业素质高、敬业精神好的实训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提升师资队伍学历结构的同时,更注重教师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同时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含离退休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使师资水平满足教学要求,逐步形成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实训模式,保证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2011年我校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简称GE公司)旗下GE智能平台签订了的大学计划合作协议,GE公司对我校教师进行PAC、IFIX等自动化软件系统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同年派出5名专业教师到富士康科技集团、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锻炼,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以此提升了教师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

3.专业教学改革

(1)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

综合考虑电工电子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已有的教学资源,把电子专业、机电专业教学内容中有关联的知识点设置成一个个工作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即以行为引导教学法展开教学——以做带学、以做施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探求和理解,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技能的主动探究者,而教师也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行为引导教学法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项目教学法,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式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项目任务、任务分析、工作实施、检查评估、引深课题五个步骤。学生在整个项目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2)以大学生电子竞赛、自动线大赛、机器人大赛为导向,将课程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机电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各项技能大赛,如各级电子技术设计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嵌入式系统开发、机器人技术应用、自动线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芯片检测与维修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比赛二等奖以上奖项,08年参加全国自动线大赛获全国三等奖,2011年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获全国三等奖。参加技能大赛不仅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还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

(3)职业资格鉴定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学生“双证制”培养目标,毕业时学生应持有两证(即毕业证和一种专业相关中级职业资格证)的要求,在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了每届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要参加自治区或南宁市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证,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多年来,在专业课程中开设了多门与职业资格考证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组织了多种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其中有“中级家电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证培训、中级手机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证培训、PLC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等,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考证培训。我们在培训中按照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来制定训练标准,加强职业能力训练。培训一般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采用专门的培训教材,结合多媒体投影进行教学,培训中采用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法,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故障的一般分析方法。在实训室的建设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我们每年都要购置相关培训设备和材料,使实训室建设达到考证要求,充分保障学生实训的效果。在教学安排和实训条件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类专业在每年职业资格考证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考证通过率超过96%。

(4)运行管理

为加强学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发挥实训基地的教学、社会培训、资源共享、服务企业的功能,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实训室工作,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学校主管实训室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实训室的建设和归口管理。实训室工作的二级管理,由各二级学院主管(副)院长负责组织实施,电工电子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归属我校的机电工程学院,为促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建设,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了生产实训部,生产实训部主要任务是:研究电子电工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动态;研究电子电工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的发展方向和长远建设规划;引进、使用和管理实训基地专项资金;保证实训基地正常运和健康发展。生产实训部的任务是:负责实训基地的正常教学、社会培训、资源共享、服务企业等日常管理,实训基地的设备与场地维护,制定和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制度,具体组织实施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等。在电工电子基地开展实训教学,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尤为重要。为确保安全文明生产,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教育模式,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把安全生产教育贯穿于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用具体的实例,结合岗位的操作规范,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全过程的安全生产教育。另一方面,定期检查安全防护措施的完整性和完好率,注意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二、结束语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证融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勾荣(1977-),女,陕西西安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姜春艳(1974-),女,辽宁大石桥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1年高职教育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青年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1-QN-05)、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12SEW-Z-0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43-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宜过深过多。职业资格标准是岗位能力的体现,“课证通融”就是要在分析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进行设计,将职业资格标准的考核内容与课程的教学内容一一对接,将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进行教学。[1,2]

一、“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条件

“课证融通”是将职业资格标准中规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作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的,因此,在进行“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时,需要明确课程对应的岗位要求及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或技术等级。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技术应用课程——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对应的专业核心工作岗位是调试岗位。[3]根据调试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可对应进行“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职业资格标准是电子行业特有工种无线电调试工。无线电调试工一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几个等级,与课程对接的是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课程结束,学生通过考核,可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课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技能”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学团队应具备“双师”素质及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可通过职业资格考评员培训、相关设备技术培训、下企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指导水平。由于行业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职业资格标准制订的相对滞后,在进行“课程融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及时调整与更新。

二、“课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设计

进行“课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在分析职业技能要求与岗位能力的基础上,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分别从课程标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点、岗位要求等方面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确定“课证融通”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知识对接、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考核评价体系等。

1.课证基础知识的对接

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4]对理论基础知识有明确的要求。具体包括机械、电气识图、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基础、电工基础、模拟电路基础、脉冲数字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无线电测量基础、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电子设备基础、安全用电基础知识等理论知识。

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及应用、射频技术及应用等。在前导课程的基础上,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课程主要介绍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因此,结合前导课程的知识,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课程和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知识理论部分是完全可以对接的。

2.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无线电调试工(高级)的国家标准[4]规定,调试产品包括功能单元、整机、复杂整机及大型设备。通常,功能单元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电子产品,可以根据电气要求和结构而实现简单功能或复杂功能。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课程采取项目制教学,并根据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产品功能单元作为调试载体,设计了四个项目,如表1所示。

3.实践操作技能训练

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在实践操作技能鉴定中,对调试人员的操作步骤和流程也有明确的要求。调试人员的调试过程通常分为三大步骤:步骤一是调试前的准备工作,要求调试人员要准备好调试工艺文件,并设置好调试的工艺环境;步骤二是从安装质量检查和连线及焊接质量两方面,复检电子产品的装接质量;步骤三是调试部分,包含产品安全检查、产品的功能调试、指标调试及调试结果记录与处理。[4]

因此,在课程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中,应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调试流程和步骤,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完成电子产品的调试任务。同时,从熟悉电路原理图、正确使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完成调试与测量的内容、正确记录测试数据、正确完整记录波形图、完成时间、熟练程度、安全无事故等几个主要方面,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进行考核评价。

4.考核评价体系

每个教学项目完成后,学生都要提交实验报告,进行成果展示,并完成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课程最终的成绩评定考核,采用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鉴定的考试成绩(30%)和平时的项目操作过程考核成绩(70%)相结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表2所示。

三、“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与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相关课程教师团队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邀请行业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课程主讲教师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等多种方式,课程教学团队在研究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反复推敲论证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进行了有效的“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4月,课程主讲教师中三人经过培训考核,获得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2009年11月以来,通过“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课程教学团队先后组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415人,参加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证书获取率在96%以上,学生反映良好。

四、结语

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课程的“课证融通”教学实践表明,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国家标准衔接起来,加强和规范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突出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随着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更新,还要不断地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补充。

参考文献:

[1]陈红秋,石泉彬,蒋风昌.“工学结合、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3):59-60.

[2]胡海.论提高高职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石——课证融通[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2,(3):185-186.

篇(3)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现状;电工教育;问题;改革措施

一、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技工,但是,高校仍然被看作学习的顶峰和终点,甚至许多中职技校纷纷改为大专大学,要走研究型大学之路。直接导致职业学校专业教育不足。

我国的技术人才选拔体制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中考时,职校成为低分数学生的分流地。高考时,考不上大学的人勉强就读高职,让人感到高职低人一等。高职学校一般也被贴上水平差的标签。即使那些对技术感兴趣的学生,也不敢轻易到职校类学校学习,因为谁都会害怕被贴上水平差的标签。

二、职业技术学校电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目前先进技术不匹配

职业学校现行的课程体系无法完全、准确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变性。多数仍按学科及专业目标设置专业,传授的知识老化,与最新的先进技术及实践脱节严重。教学内容与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不适应,以致所培养人才不适应岗位要求。尤其是电工专业,由于培养人才缺乏明确的职业针对性,因而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明显较弱,特色无从体现。

(二)实践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改善

著名电机工程专家、电机工程教育家章明涛先生说,“只知原理,不会实际操作,不能成为真正的工程师。”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为企业服务的观念不强,特别是经费投入困难等原因,使得实训基地的资源条件建设十分薄弱,学校的实践教学没有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足够的分量,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

(三)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

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可以了。由于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学生看实物,实际操作。总而言之,一部分老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一遇到实物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动手。

三、改革职业技术学校电工教育的措施

(一)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能力

在电工课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电工实验室建设,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教学资源,三是到生产实际中去锻炼。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化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多。教师只有用心学、精心练,才能掌握电工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才能在带领学生实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快排除故障,保证实习顺利进行。

(二)寓教于学

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针对性施教,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作为教师,不断探讨学习方法,奉行寓教于乐是十分必要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提出问题后要善于引导,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电动机教学过程中,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初相位正、负的确定是一个教学难点,在突破这一难点时,可采用下述方法:一是正弦曲线的起始点(即正半周曲线的起点)在纵轴左侧为正,在右轴为负;二是计时起点t=0时,正弦曲线在水平轴以上为正,以下为负。最后归纳为两句话:“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初相位的正、负就这么简单。”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欲望,实现教学目标。

(三)注重实践环节,培养综合技能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外,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熟练技能的机会。例如,日光灯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低压配电盘的安装及调试等,都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独立操作。演示和实物教学,可结合实验课进行。

(四)优化理论教学

第一、对于需要引用结论的知识。由于这类知识是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只需应用其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知识。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理论分析的教授方法。

第二、对于在实践中缺乏使用价值的理论。由于以往的理论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给学生介绍了许多在实际工作中无用的或用处极少的理论知识,这样既浪费了教师、学生的时间与精力,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对于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指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使用频率较高,而教材中又没有介绍的应知、应会内容。对这类知识应当补充,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尽快进人角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启福,张宜厚:抓好电工实习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 新课程研究

[2]金平,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

篇(4)

【关键词】汽车维修;特征;进展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汽车修理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汽车维修包括汽车大修和汽车小修,汽车大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换汽车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汽车的完好技术状况和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汽车寿命的恢复性修理。而汽车小修是指:用更换或修理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汽车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呈现出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与此同时汽车维修理念也不断更新。

一、最新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

现代汽车已不是简单的机械产品,也不是最初的交通工具,而是由原始汽车进化到一个高科技的结晶体。特别是电子技术、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汽车的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EFIE)、ABS防抱死制动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AT)、加速滑动调整系统(ASR)、自动空调系统(A/C)、电子悬挂系统(ECS)、动力转向系统、自动巡航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TCS动力牵引系统及自我诊断系统等,这些总成均由电控单元件(ECU)全面控制,电控单元具有自诊断功能,能记录出现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解码器可从电控单元储存器中读出存储的故障码,从而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提供排除故障的在线帮助。

汽车保修设备的生产,不再是以机具类为主。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专用电表、发动机分析仪、尾气测试仪及电脑动平衡机等,这些昔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检测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的必备工具。而这些检测设备,本身就是高科技化的产品,是电子检测技术、电脑技术的高级集成物。要熟练地操作使用这些检测设备,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要掌握外语和电脑技术,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这种高科技化的现代汽车检测设备,使现代汽车维修的科技含量大为提高。汽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日趋高科技化,汽车新品牌、新装备、新功能层出不穷。维修技术人员不可能将数千种车型的维修资料、数据、程序记忆在大脑中。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经验以及对资讯的全面掌握,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局限性。

INTERNET互联网在中国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已崭露头角,从国际汽车维修行业看,维修行业技术资料查询、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培训网络化,已得到全面的普及。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性最强的网站,涵盖欧美亚各车系发动机、变速箱、空调、悬挂、转向、定速、安全气囊及防盗等各系统的基本保养、检修程序、各类数据、各类元件位置图、机械拆装图以及电气线路图,并实现了在网上答题、网上咨询、网上购物和网上培训等功能。

随着汽车高科技的发展,从事汽车维修服务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科技的素质,除了具有坚实的汽车专业理论外,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使用电脑分析及汽车维修专业INTERNET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对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分析,达到准确判断、熟练排除,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时、最优质的服务,排除各类汽车故障,使车主满意。此,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学外,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还要加强自身学习,还要借助于各类技术培训,特别是电化教学和网上培训,不断更新维修观念、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维修现代汽车。

二、最新汽车维修技术的进展

随着电脑及相关系统的发展,在许多国家,电脑管理已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广泛应用,而且这个趋势将持续扩展。在我国,采用电脑化管理还刚起步,对于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而言,谁拥有最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最精确的管理数据分析及最良好完备的服务,谁就能争取最多的客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电脑化管理,可以对修理部门的业务部、零件部、车间、收银、总经理监控诸方面进行联网操作,综合管理,使经营活动一目了然,克服了以往混乱的管理局面,将管理人员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办事效率,获得客户认同。上层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电脑管理网络系统及时了解汽车维修的动态情况,便于统筹安排。可以使维修行业改变传统手工作业的模式,实现质的飞跃。可以让厂长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争取更多的效益。

标准规范的电脑化管理,可自动建立完整准确的客户及车辆档案,为长期、灵活的客户服务奠定基础,完善的维修跟踪服务功能能增添客户的满意程度。可以消除工作方面的一些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车辆与客户的动态跟踪可以使业务部具体掌握车辆及每一个客户的细节,随时提醒客户进行维修、保养和零件的更换,体现服务的完整性、及时性、层次性。为了适应售后服务的要求,国外汽车维修业将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国外汽车维修业的介入给中国汽车维修市场提供了一个较为先进的高效的国际技术环境,对促进国内汽车维修业的更新改造、加速汽车维修业技术进步的进程,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经营方式、生产规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在实现汽修业的配件送货及全方位的零库存等。我国汽车维修的经营方式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多种经营方式已全面展开,如特约维修、维修、现场维修、专项总成维修,也将实现连锁经营维修、定点维修、会员制方式维修及俱乐部方式的维修等。充分体现低成本,以专一保证质量和服务的优越性。

汽车维修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维修人员的缺乏,需要一批,专业强,素质高的维修人员。汽车维修技术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懂得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和构造,掌握一定的电工电子理论和技能知识、汽车电控技术与交通法规、汽车故障诊断、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能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共交际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

篇(5)

1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项目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中心理念,通过对实践性课程进行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培训—项目研究和实践—学科竞赛锻炼—创新精神的培养等阶段,促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活动。美国电子类专业的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多元性和广泛的开放性,其教学计划中的电子类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42%-46%,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亮点,称为“多元开放型”教学模式;英国电子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国家电子技能职业资格来推动的,形成以电子技能实践、培训和考证为特色的“资格推动型”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加拿大电子类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则把对学生自我实践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与专项电子技能作为确定实践教学模块或单元的依据,称为“能力基础型”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在国内,电子类专业教学模式主要有这些形式,“211”教学模式:前2年主要是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到第三学年开始,由专业指导教师对电子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项电子基本技能训练,第四学年主要是专业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做毕业设计等。“3+1”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有3年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的实践训练,然后通过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基本上都是按照电子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实践性课程设置体系及管理模式来进行的。因此,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现行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照搬母体高校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生源上一般都是三本,其理论研究能力和自觉学习能力与母体高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何况独立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规格与母体高校是有区别的,所以照搬母体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不适合独立学院人才的培养,有必要探寻适合独立学院自身办学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

2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电子类专业是典型的工科专业,所培养学生的就业目标即为电子类产品的研发、技术支持、销售等与电子技术密不可分的领域,随着高校的规模化扩招及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类专业更是首当其冲。电子类专业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有很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各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因此,实验教学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使学生在形式活泼、趣味性强、有意义、有成就感的创新实践教学活动中掌握并运用原来感觉枯燥的理论和实验,在创新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项目实践、项目开发、项目研究的能力。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并总结适合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为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3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可将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即实验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素质教育的原则,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质

3.1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电子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柱子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等课程的实验。在实验中,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学会基本的实验方法,实验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实验课程教学要始终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构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合理的实验体系,除了压缩淘汰陈旧的实验内容外,还要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例,提高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3.2课程教学实习

电子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实习包括焊接技能训练、万用表的装配与使用、计算机安装和维修、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彩色电视机电路调测和维修、印刷电路板设计等项目。这一环节一般采用集中学习的形式,在相应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间或结束后进行,是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学院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切实推进实践教学实习课程改革,通过基础技能的实训,使学生掌握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所必需的焊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技能。另外,还要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应用软件,并以此为工具,为专业服务,如用计算机分析实验数据,编写一些实用程序等。

3.3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是综合专业技能训练阶段,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完成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综合训练,是实践教学的高级阶段,也是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中最重要的阶段。学院要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职责和能力的原则来确定该学生的实习计划,教师应对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课题方向、难度和工作量做出评估,主动协调学生与企业的关系,促进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鼓励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允许他们自由选择指导老师,自行制订方案和挑选合作者,包括有关业务联系、业务洽谈、设备选购、人力组织等,使学生具有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处理好方方面面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4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4.1转变实践教学理念

独立学院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进一步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实践教学人才。实践教学不能停留在对理论课程重点、难点知识的验证上,而是要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独立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下大工夫。特别是像电子专业这类纯工科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其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而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无论是独立学院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都要树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教学和科研同样重要的理念,都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4.2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平台。独立学院要整合有效资源,建好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通讯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通过合理选择仪器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开出实用的实验项目,使他们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选择专业对口、有一定规模、迫切需要电子专业技术人员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与地方政府共建电子设计公共技术平台,借助政府的资金和技术,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教学平台。

4.3加强学生素质拓展教育

学院加大力度开展素质拓展教育,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院级科技竞赛活动,选拔和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电子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和数模竞赛等科技竞赛,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考取从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篇(6)

关键词:汽车维修;教学工作;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87-01

随着汽车技术及国民经济的发产,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给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与职业院校的教师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机遇是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给从业人员的就业提供了平台,挑战是汽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汽车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车身网络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车身控制系统BCM、汽车传感技术、电控柴油共轨发动机的应用、电控方向助力EPD、汽车防盗和智能钥匙系统、汽车无级变速器CTV、ABS/ESR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CCS巡航控制系统等的应用。要突出汽车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教师的能力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

1.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模式分为四大模块

(1)基础文化课。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物理、英语等

(2)专业基础理论课。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修理与检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工识图等课程供选择

(3)专业技能实训课。课程主要有:发动机拆装与维修实习、底盘拆装与维修实习、电控发动机故障模拟实习、自动变速器故障模拟实习、整车电器电控系统故障模拟实习、自动空调故障模拟与维修实习、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很多职业学校为了使在校生能够提前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及提前推荐到用人单位,在校时间普遍不超过两年,通常在校时间只有一年半,第一学期基本上都是以学文化课或公共课为主,第二学期主要学习专业理论课,第三学期以在校实习为主,第四学期开始推荐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1.2 专业课教师严重缺乏。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特别是既具备丰富的理论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而聘请的大学毕业生或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或理论经验,但很少具备双师形的特点,这些人员对职业教育的理念比较单薄,而且专业的知识较单一,懂理论教学的教师无实践动手能力,有动手能力的教师不一定具备理论讲解能力。

1.3 教学方法陈旧。大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在汽车维修企业工作的经历,导致教学主要以灌输知识为主(填鸭式教育),片面强调知识传承以及应试技能的训练,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少有学校能够做到边理论边实践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一些民办职校师资力量及实训设备远远达不到现在汽车实训的要求,很多设备严重短缺或陈旧,关键问题还是资金的问题。

1.4 实习脱离实际。汽车类专业课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习课,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实习环节基本脱离汽车维修行业的生产实际,往往职业学校所配备的实习车型或总成件都是一些报废车及拆旧件,其结构及技术与现在车型有着很大的落差,学生看是能文能武,但到了汽车维修企业真正面对现有车辆维修时感觉束手无策,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到了企业后,还须有一个很长的适应期。

1.5 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素质普遍较差。目前职业学校的生源从"考而优则录"变化到"零门槛"录取有些学生没有读完初中便进入了职校,学校的专业理论课对于他们来讲如同听天书,其结果是课堂教学变成了只给少数人讲,不能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影响了正常教学的开展,显然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师、大部分学生及家长的期望值。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基础文化簿弱,如果一味追求片面高深的原理,学生学习起来则会困难、厌学。作为专业教师要把教材内容概括、简化、突出一些重点、实用内容来讲,这样才能把实用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决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论,到实际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什么都不会干。

2.汽车维修行业及从业人员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1 汽车结构的变化引起维修业的变革。目前,汽车维修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于现在汽车在各个领域都运用了电子技术,采用了微机控制、甚至都运用了车载、车身局域网控制。在每个电控系统中都应用了相应的传感器,而ECU则根据传感器所采集的各种信号对相关的执行元件进行精确控制,使整个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某个电控系统出现故障征兆时往往会有报警装置发出警告,比如各种故障警告灯点亮或声响提示,以告之驾驶员此系统出了故障,尽快需要检修。而现有的汽车电控系统维修人员仅凭经验法是无法对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的,因为再有经验的维修技师用手也无法摸出电控系统传感器线路上的电压、电阻、电流、频率等,也就意味着现在汽车的故障诊断离不开现有诊断检测设备,对于牵涉到电控系统的故障必须通过检测诊断设备对故障加以检测,才能得出故障的具体范围,根据检测诊断具体数据、波形或故障代码加以分析判断,最终找到故障点,将其修复或予以更换。

因车辆结构的变化,现在车辆的修理没有太多的零部件可以修理,都是以更换为主,修理为辅,另外,汽车配件供应商在配件供应时只提供各零部件的总成件不提供散件,故导致现在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技能功底比较簿弱,尤其现在的年轻维修技师。

2.2 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前景及从业人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近十年来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相继开设了各大汽车品牌4S店,在众多高端品牌4S店都要求售后维修从业人员必须做到机电一体化作业,也就是说,维修人员既要懂得电控系统的构造与原理又要懂得机械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因为现在汽车技术的应用,普遍采用了机、电、液、气混合的原理,对于初学者来说觉得难度可能比较大,尤其电控系统及其电路更难理解与接受。

2.3 汽修从业人员工种的划分及职业技能的界定与职能的倡导。自电喷车没有完全普及之前,汽车维修行业把汽车维修工种划分为四个工种,分别为:汽车修理工、汽车电工、汽车钣金工、汽车喷涂工;其等级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而目前,汽车售后维修从业人员统称为技师或维修技师。

在目前的汽车维修作业过程中,提倡七分诊断、三分修理的原则;同时,在本世纪初期,国内很多维修知名专家就提倡汽车医生、护士的主导地位,汽车医生负责汽车故障及疑难杂征的检查与诊断,而汽车护士的职责则是对车辆进行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及简单故障的排除,比如更换机油、刹车片、正时皮带等。

3.汽车维修教学改革方案的探讨

3.1 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改进。专业理论课,尤其汽车专业理论课书本上的每个章节都附有很大篇幅的理论与插图,如果将众多篇幅的文字加以简化、整理并附上彩图全部做成课件的形式,用多媒体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相信会比老师站在讲台一味地照本宣科的效果要好。

3.2 教材的搭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满足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科技、高技能综合性人才,为适应市场的变化,突出技工学校的办学特色,汽修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能够适应汽车服务业的需求,故给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会带来一定的难度,建议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教材要把{汽车电工识图}课程纳入教材之内,只有对技工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实用的技术性人才。现在汽车故障的诊断由过去的人工凭经验法诊断逐步被检测诊断仪器所取代。因此,汽修专业课程教材内容应尽可能围绕新车型及新型汽车检测诊断设备为主导。

篇(7)

【关键词】 低压用电 管理 服务 操作 质量

一、低压用电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必要性

输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电压越高则电流越小。输电必须有电线,电线的电阻随送电距离而增大,电阻要消耗电能,这个电能与电流成正比。因此用高压送电,可减少损耗。低压用电的原因,是由于用电器具功率较小,如果用很高的电压制造,则会需要很高的绝缘材料,增加费用。另外,通过低压用电可以有效地保证用电安全,保证低压电气设备运行及检修的安全可靠,维护用电质量,防止设备及人身事故发生,促进文明建设。

二、如何低压用电管理,增进优质服务

2.1掌握用电知识和基本操作步骤

掌握电工基础知识是低压用电的基本前提,是进行安全用电的根本所在。例如低压验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帽的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梯子等登高作业常用工具如何使用、万用表的使用步骤及量程的选择、笔表连接和如何读数、怎样拔出表笔和归档等,这些都需要有扎实的功底。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一般用到的用电设备是照明工具等,涉及的相关工作是灯具的选择与安装、开关的选择与安装、插座安装、照明线路的保护等。在灯具的选择与安装方面,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器、照明系统应保持三相负荷平衡。开关的选择与安装,开关应控制火线,不得控制零线。进行插座安装时,选用带安全门的安全型插座、插座不得安装在散热器、燃气表等各类设施的后面。照明线路的保护方面,应该着重注意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等两方面的保护和防治。

2.2提高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要想实现有效的用电安全管理,必须要首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本岗位相关的规程、标准,并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管理部门核发的《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独立作业。另外,这些作业人员必须要遵守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能够积极应对和处理。掌握较多的安全生产知识,能够学会急救等,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只有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服务的质量,推进文明、安全、和谐建设进程。

2.3进行有效的低压电气设备管理

进行有效的低压电气设备管理是实现安全用电的根本保证,也是推进优质服务的必然选择。在进行低压电气设备管理的时候,要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良好、设备安装控制部件必须齐全等。电工不得改变电气设备原有的结构和接线方式,禁止随便搭接电源和临时线路。总而言之,电气设备管理是低压用电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将这一工作做好就能够防止各类安全问题的出现,对于实现安全用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4进行有效的低压设备检修工作

进行有效的低压设备检修工作是后期应该时刻关注的工作,电工人员在进行检修、实验、维护工作时,要严格执行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在全部停电的低压电气设备上工作时,应首先进行验电、放电、装设接地线、装设临时遮栏和悬挂标示牌,做好防止误送电的安全措施。来进行相关的低压带电作业时,严禁带电作业,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穿绝缘鞋和全棉长袖工作服,并戴手套,安全帽和护目镜,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等。

另外,在低压设备停、送电操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必须两人进行,不得单独操作,必须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并对使用的工具、仪表、安全用具等认真检查。注意停电、送电时的操作顺序,从而保证有效的工作流程。

三、结语

通过低压用电可以有效地保证用电安全,实现安全的低压用电需要从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考虑,以此来提高用电质量,优化服务。掌握用电知识和基本操作步骤是进行低压用电管理的前提条件,对于各种仪器设备都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在使用和检查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有效的低压电气设备管理、进行有效的低压设备检修工作等,都是低压用电管理工作中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将各个细节做到位,就能够有效地避免线路、设备等问题的出现,以此来优化服务,提高安全用电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王永建,王晴,战新江.让居民满意的供电质量控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