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产品前景

农产品前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8 09:40: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产品前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产品前景

篇(1)

1.1花木产业体量巨大,产业基础扎实

沭阳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处,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北方的树种到南方种植、南方的品种移植到北方,都需要在沭阳先“待”上两年,否则移栽难以存活,早在很久以前,沭阳人就发现了这一规律,并利用这一特有的优势,大面积种植花卉苗木。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地政府进一步挖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引导新河、颜集等乡镇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普遍种植花卉苗木,并且带动了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上交易成为花卉苗木及相关附属用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一大批网店应运而生,目前网上销售的鲜花绿植等70%来自沭阳。同时,网上销售的持续火爆又加速了沭阳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壮大,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1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

1.2人力资源丰富,无数人通过网上销售发家致富

人是第一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资源。沭阳拥有190多万人口,是全国人口第三大县。敢想敢闯、富有创新精神是沭阳人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年轻的沭阳人到苏南、苏中地区务工,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无数外出务工的沭阳人看到了商机,他们把目光瞄准了家乡的花木,选择了返乡创业,成为新一代“创客”。颜集镇周小龙2005年开始从事网络花木交易,经过两三年的打拼,网上年交易额突破200多万元,其花木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东南亚及港澳台市场,沭阳电视台专题报道了他的致富经历。新河镇龙堰村创业青年陆明2006年注册网店,当年销售额达到20多万元,2012年突破300万元,被县创业办公室授予“沭阳县十佳网络产业示范店”称号。他们的成功激励了千千万万沭阳人,成为一道靓丽的创业风景线。

1.3电商平台日趋完善,“互联网+农业”空间越来越大

2003年以前,沭阳县花木销售主要是通过花木绿化工程、花木经纪人以及通过各种网站花木信息,销售渠道相对单一,网上销售份额很低。2003年,有人利用“书生商友”网络平台做起苗木生意,标志着沭阳县网络营销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年10月,部分青年尝试在淘宝网开设花木销售网店。2005年以后,很多青年人利用淘宝、阿里巴巴、天猫等网络平台开设花木网店,从事花卉苗木及其他农产品网络交易。2010年后,全县农产品网络营销步入高峰期,到了2014年,除了上述网络平台,又有部分农民登陆京东、中华、淘宝南京馆等网络平台从事农产品网上交易。2014年,沭阳县坤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飞等8个人投资80万元建立了沭阳县花卉苗木交易网络平台——苗木汇,2015年3月京东宿迁馆成立,沭阳县也于2015年建立了网络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所有这些为沭阳“互联网+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平台。

1.4政策宽松、扶持力度大,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

农产品网上销售的主体主要是实力不强的创业农民,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2014年把农产品网上销售列为农村工作重点,鼓励农民开展网上开店创业。网络创业已被列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及县直部门的目标考核,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和考核机制。2015年县里专门腾出土地,规划建设了2万平米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并对入园电商给予大幅度优惠。县农村商业银行专门开发了信贷品种,对网络创业给予大力扶持。2012年,沭阳县在宿迁大道与上海路交叉口规划建设605.05亩、总投资达8.6个亿的百盟物流园,该园是一座以公路运输为主,公、水、铁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物流枢纽,一期项目2013年11月投入运营,众多物流企业的进驻,为推动沭阳农产品网上销售提供了重要条件。

2“互联网+农业”让老树发新芽,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得增收、市民得实惠

农产品网上营销门槛低,对文化知识的要求相对不高,从而赋予了个人和企业更大的商业能量与自由。从沭阳的实践来看,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不仅改变了农产品流通模式,催生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繁荣,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也让城市居民得到了实惠。

2.1推动了花木产业提档升级

沭阳是传统的花木大县,一度只能靠数量取胜,在高档品种上与常州武进桠溪、南通如皋等地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农产品网络销售的蓬勃发展,沭阳农业提档升级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一是高档苗木栽种面积不断扩大,以江苏金海棠、三叶园林为代表的园林企业,所种植的苗木高档化、专业化、品牌化趋势日益明显;二是推动特色产品发展,互联网将小农户与大市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网络经营者改变种类和提高产品质量,风信子、长春腾、杜鹃、君子兰等200多个新品种在沭阳落了根;三是促成了花木有形市场的建立,沭阳县先后建立了花木大世界、国际花木城、苏台花木产业园,线上交易的活跃带动了线下市场的发展。

2.2完善了花木网络营销经营模式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沭阳县农产品网络经营模式日趋多元化,目前主要有B2B、B2C、C2B、C2C四类,B2B、B2C主要以沭阳县坤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飞等人创建的“苗木汇”网络营销经营平台为主,实现营销主体、网络平台、产品输送一体化,通过建立自己的苗木基地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绿化苗木、大小盆景等产品。C2B、C2C则是沭阳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力量,经营主体利用淘宝、阿里巴巴、天猫等网络平台销售各类农产品,经营的产品多半靠自己生产,但也有许多特色产品从当地、山东、广东及养殖户和生产厂家采购而来,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

2.3带动了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互联网的催化下,农产品的物流模式也在发生嬗变,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流通模式快速崛起,在流通主体、组织方式、上下游影响等方面都呈现了积极的创新和变化。各类生产者直接对接电子商务平台,沭阳的农户和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踊跃变身网商,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下,他们的议价能力变得越来越强。据了解,沭阳的快递价格在华东地区价格最低、效率最高,江浙沪三地一般次日即可送达,在不超重的情况下,一般的快递费用通常不超过5元,这主要得益于沭阳农产品的销售量特别巨大,形成了明显的规模效应,而且全国知名的物流企业在沭阳都建立了分公司。

2.4直接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沭阳县花木网络销售的快速崛起,激起了创业就业的热潮,带动了农民就业、物流运输、餐饮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社会效益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2万家网店,平均每个网店用工5人,大的网店用工都在10人以上,按每人每天收入100元测算,仅此一项,至少给农民带来20亿元的收入。同时,物流运输业随之兴旺,圆通、申通、中通、快捷、天天、汇通等20多家物流公司在新河、颜集、庙头等乡镇建立了物流中转站,按照物流成本占交易额15%计算,全县农产品网络销售产生的物流费用约6亿多元。不仅如此,花木网络营销的关联配套产品销售也十分火爆,在新河、颜集等乡镇,花盆、托盘等附属产品批发店随处可见,当地住宿、餐饮等产业生意人气也很旺。

2.5切实提升了农民的市场地位

通过互联网交易,农民转型为卖家,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易,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议价权,提升了交易地位。可以说,在“互联网+”大发展之前,中国农民很少有人能够直接和消费者平等地讨价还价。部分农民虽然没有直接面对消费者,但也通过电商供应商的方式,融入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并从新型流通模式带来的扁平化中受益。从去年起,淘宝推进了特色中国项目,面向全国开展地方馆建设工作,发展原产地农产品直销模式,不仅推动了各地农产品品牌的树立,也推动建立了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商,强化了分销、质检、包装、冷链在内的农产品服务体系的完善,而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3沭阳“互联网+农业”的前景展望

3.1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

信息时代,互联网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宽带和水电气一样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深化“互联网+农业”首先就要解决互联网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网速慢、资费高的问题由来已久,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仍然存在。沭阳应以国家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农民“触电上网”提供便利条件。

3.2做大做精农业产业

“互联网+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产业。据阿里零售平台统计,2014年福建省卖掉了平台上74.88%的乌龙茶,云南卖掉了平台上63.11%的普洱茶,黑龙江卖掉平台上26.87%的大米。而乌龙茶、普洱茶、大米正是上述三省的特产,并且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因此,沭阳可借鉴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做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提升产品档次、在产品品牌上做文章,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夯实“互联网+农业”基础。

3.3提升农产品物流产业层次

当前,影响和制约“互联网+农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物流产业不规范、效率不高。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物流的要求很高。作为地方政府,沭阳可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顺丰、圆通等物流公司加大在沭阳的投入,改善农产品物流设施设备,优化联运交通网络,增加箱式冷藏车数量,尽量减少运输农产品损耗,最大限度地缩短农产品在途时间。

3.4切实规范网络经营行为

网上营销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沭阳县绝大多数网络经营者守法经营,但也有极少数者不讲诚信,严重影响了沭阳电商整体形象。目前,沭阳市场监督部门已经与阿里巴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享网商身份、销售等基础信息,联手打击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赋予“互联网+农业”更强的生命力。

3.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篇(2)

关键词:三农电商 ;通榆模式;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105-02

1 研究背景

“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对农业的重构,也就是通过信息流打通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互联网生态圈,从而解决供需双方信息无法共享的问题。此时,农业互联网平台成了产业链的核心,融通了整个产业链的物质、资金和信息流,使得整个产业链共生、共赢、互利。我们聚焦于通榆县电子商务模式探讨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可行性和展望。

2 研究内容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陲,是世界公认的优质农产品黄金产业带,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瑞士高山奶酪等知名产品处于同一纬度。通榆县作为农业大县素来就有“葵花之乡”、“绿豆之乡”的美誉,盛产杂粮杂豆、打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破解长期以来的农产品销售困局,2013年9月底,通榆县招商引入杭州常春藤实业有限公司,在该公司主营通榆特色农畜产品,这也标志着通榆县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正式启动。在经营中,逐渐形成了一条具有通榆自身特色、以农产品原产地直供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此外,作为全国第三个“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淘宝示范试点县,阿里计划三年内在通榆县设置100个村级淘宝服务站点,推动项目在基础设施、物流通路、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期望吸引更多电商落户通榆从而带动通榆电子商务行业的整体发展。

通榆县电子商务模式有以下3个方面的带动作用:①加强农村宽带建设,实现电信村村通;②提高农民创新意识,吸引农民返乡农作;③吸引电商人才进乡,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3 通榆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优劣势分析

3.1 优 点

①资源整合高效。通榆县在供应链端不仅联合当地村落、乡镇以及一些有固定基地的深加工企业,而且联合当地合作社组成合作社联合社,从而可以实现运营商通过联合社影响合作社,又通过合作社影响农户的目标,打通了产业链的每个环节,让产业价值链不断增值。

②品牌化运作,拥有专业的第三方主体负责运营。通榆县为当地的农产品取了一个好名字叫“三千禾”,并直接进驻天猫旗舰店且成立了县域电子商务协会,帮助第三方主体运营。其更重要的魅力在全程产业链上进行标准化运作,统一采购、统一包装、统一运营、统一配送、统一售后等诸多标准化尝试,并且独立的电商运营公司能保证营销的质量,流量的运作,品牌的运营,从而保证整个产业链最关键的环节能持续地创造价值。

③巧妙地借助地域特色找出差异化来体现农产品品质。通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会大大的增加品牌附加值,目前主要售卖来自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杂粮杂豆、葵花籽和具有国家地理标识的草原红牛肉等,通榆县便依托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打造出了“三千禾”这条突围之路。

④渠道建设价值高。通榆县品牌化的战略价值是可以带动产业群的,上游产地可以更加集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下游可以带动半成品、深加工产业及附属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最终收益的还是老百姓。

⑤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主导。要探寻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初期肯定会遇到诸多问题,而政府的参与则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保证了农民在新的产业链之中的利益,政府通过农村合作联社以及农村合作社作用于村民,起到了连接村民与电商公司的纽带作用。

⑥营销效应强。阿里作为交易服务商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网络模式的提供者,是直接与各方进行接触的公司,价值链上的任何一方都是阿里投资的受益者,与各方直接接触的优势是可以为平台带来巨大的流量,并且获取农村消费者的信任感,营销带来的正面效益大。

3.2 缺 点

①融资难。根据《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截至2014年底,我国有各类涉农电商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接近4 000家。但其中仅有1%盈利,另外的7%巨亏、88%略亏、4%持平。虽然通榆县属于1%的部分,但是面对农产品附加值低,物流、保鲜成本却居高难下的情况下如果得不到资本青睐,无法顺利拿到融资的话,那么通榆县涉农电商想要做的久远也实属不易。

②模式难以复制。通榆县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虽然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其他地区不能简单地模仿品牌化这条路,农产品实行品牌化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需要耕地有一定规模化和集约化,没有集约就没有效率,没有规模就没有产量,并且品牌经营需要特色,而大多数农村的农产品并不具备先天的特色。

③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差。阿里盈利的指标是开店数量以及支付宝交易额,单家第三方运营公司对一个地区的垄断经营与阿里的盈利目标有冲突,并且淘宝天猫的网货下乡,特别是农资产品的下乡与村民的生活习惯有冲突,不利于阿里最终目标的实现。

3.3 小 结

从通榆县农产品电商模式可以看出,涉农电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改善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榆的“原产地直销计划”减少了流通环节,“去中间化”,因此推动了农产品领域的公平贸易。这样可以更多的让利给农户,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帮助解决农民“卖难”问题。由于农产品进驻网络平台这从终端需求倒逼生产环节标准化,提升农产品品质。但是通榆县的发展模式难以复制,特别是在耕地难以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地方,品牌运作方式难以实行,小规模散户又缺乏信任与竞争力,阿里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也被被外界所质疑,所以通榆县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功范例,整个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还有待观望。

4 发展前景展望与建议

4.1 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 网点分布

现阶段虽然网店建设逐渐增多,但是分布不均,十分分散,都集中在江浙、中国南部地区,并且网点覆盖范围有限,建设成本与发展也是需要长远的期限,再者网点的利用率不可预期,虽然赶街网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继续的发展态势,农民的接受状态不可预期。

4.1.2 渠道建设

在农村上网购物最大的问题便是取货不方便,各大快递公司都只将站点设立至市镇级单位,因农村基础设施成本过大,若不是如阿里这样资金雄厚的公司都不敢贸然行动,农村的分散却又数目众多的地理分布、相对较小的人口密度、尚未成熟的市场环境、和农村的消费条件都决定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大成本投入以及较长的资金回收期。

4.1.3 平台利用率

政府政策与市场大势下,虽涌现了许多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与网站,但是实际可操作性很低,真正对于农民有用的信息有限,多网站信息的可信度无法验证。

4.1.4 推广方式

农村单一的宣传渠道实际上减少了各个商家的宣传成本,在相对单纯的营销环境中更容易大面积引爆宣传,但是找到真正抓住消费者痛点的推广方式却不容易,因为越是单一的环境决定了消费者转变消费习惯的心理成本比较大,如何能让消费者放弃原有的消费习惯,就得充分分析消费者心理,在成本和消费者便利之间做一个平衡。

①资源整合。在实现农货进城方面的权威性数据库基本没有,现今农产品的收购方式还是中小经销商收购,往往出现村、镇、市三地三价的情况。并且农民对于农产品的价格信息的变化并不了解具体情况,也出现同一镇中相隔较远的村都出现不同的价格,所以要改变农产品产销模式,必须得有权威的农产品需求信息库,实现需求信息明朗化,而现今相关网站虽多,但是信息有用性太低,并且相关的定价方式、物流运送等若要明确也是个难题。

②易损易坏品的仓储与配送。近来生鲜物品比较流行,农村的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但是生鲜物品的仓储与配送成本非常高,不同产品对于配送的需求不同,造成了极大的配送成本,并且采购之后的生鲜类产品储存时间有限,一旦客流量减少便是极大的损失。

4.2 未来可行性分析

①人群接受度:新型交易方式便捷吸引用户,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农村网络消费潜力巨大,根据e商网的消息,农民对网购的接受率达到八成。②技术可行性:相关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己得到大量应用,平均成本显著降低。农产品企业的内部也必须建立必要的信息系统,以适应变化发展的需要。目前还有很多咨询公司提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这些都为农产品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供了技术支持。③经济可行性:目前各电商大佬鼎力支持农产品电商,从长期看,新的交易方式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低下及其所带来的回报必将超过技术设施的投资。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农产品保质保量的电商模式赢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综上,农产品电商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正确经营才是发展之道,在依据现有平台和政策的情况下提炼自身品牌价值,完善服务体系,才能摆脱政策依赖性,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4.3 发展建议――以AARRR模型为基础

AARRR(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模型适用于产品的营销,本分析旨在以通榆县的模式的成功为基础分析农产品走出乡镇应采取的思路,给其他农产品电商的未来提供可行的建议。

①获取用户(Acquisition)。依靠“淘宝”、“京东”等知名互联网平台引流,以政府信誉、地方特色为吸引,减少中间商,将当地农产品以短渠道、高效率的方式直接“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而且支持农产品也就是对农村扶贫的支持,有了这一口号也能激发消费者的同情心。

②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以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沟通工具可以直接与用户进行实时沟通,从而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吸引用户的“点赞”或“吐槽”。

③提高留存率(Retention)。以信息平台的数据汇集与分析优势,及时获取用户的满意度数据,针对用户口碑改善服务,从而增加顾客复访率。尤其对于店家的长期粉丝级用户应予以优惠。

④获取收入(Revenue)。品牌的建立可以大大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由于缩短了渠道,也就使得更多收益留在农民手里,真正帮助农村扶贫。

⑤自传播(Refer)。正向反馈网络效应的作用可以使用户数量呈指数型增长。

参考文献:

[1] 吴珍,邹义勇,王天武.通榆全面开启电商扶贫战略[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5-04-20002.

[2] 吴珍,高大伟,尹雪.借力电商“淘”脱贫困[N].吉林日报,2015-04-19002.

篇(3)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发展前景

“互联网+”的理念开始出现,并运用在各个领域。在农业发展中也有了应用推广,通过互联网的运用可以及时的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并提供农事信息指导,提高农业中科技成果的应用率,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加快建设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1.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传统行业的改造,提高行业效率。而“互联网+农业”就是众多企业、个人围绕农资电商、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互联网金融进行尝试,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将农业现代化和“互联网+”结合起来[1]。这是国家发展中对农业的要求,也是农业产业升级的要求。

1.2“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1)保证农产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事故近来频发,对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消费者的信心产生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农产品的正常销售,使得部分农业产业发展艰难。推广应用农业互联网技术可以加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督和控制,为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提供保障。2)促进农民增收。虽然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多元化,但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保障。运用互联网推广农业技术,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可以得到保证,并培育出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3)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将互联网运用在农业技术中,可以全程控制农业生产,合理使用农业资源,并提高科技的利用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而且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农业经营网络化,颠覆了农产品买卖的传统格局,推动了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同时也使得农业管理更加精细化,服务也更加便捷,通过有效的结合互联网和农业技术推广,实现了农业资源管理的现代化[2]。新农民利用互联网可以获取先进的技术信息,掌握农产品地理分布和价格走势,并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决策农业生产。互联网的运用使得农业组织实现规模化,实现现代农业组织的整合,将农民、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消费者都联系起来。

2“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发展前景

2.1推动农产品电商趋势

未来几年我国农业技术中互联网的应用会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产品电商、农资电商和农村再生资源电商的发展,农产品电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新媒体互联网会在消费者圈子中流传推广,突破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电话沟通、自媒体运用会越来越多,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商机。

2.2农业众筹和预售

电商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产品售卖,在产品形成前就有了众筹产品的创意,会提供更多的内容和可选产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推进农业的生产革新。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民的资金问题,还提供了农产品预售,开拓销售渠道,保证食品的健康安全。

2.3农业复合型业态

农业传统的营销模式销售面窄且成本高,影响品牌的知名度。目前互联网对农业生产、销售、服务和资金等产业环境产生一定的冲击,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发展带来机遇,推动了农业电子商务、高品质绿色食品产地直供和体验式旅游农业等的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体验、民宿和产品销售等复合型新业态开始出现[3]。

2.4区域性的协会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农产品电商的区域化越来越明显,区域性的协会开始成立。通过平台建设,实行专业化的分工,基地对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电商发展并提供服务,专业生鲜物流企业管理其物流环节,标准化、产品安全性和冷链物流三大难题就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业务发展也有了区域化的趋势。第三方农产品电商平台越来越多的发展起来,有了巨头竞争的发展趋势。同时社区电商也发展起来,统一农产品的性价比和购买渠道,以社区为主力的移动端涉农电子商务开始占据主体,实现了农产品的一体化销售。

2.5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

目前我国整体的农产品品牌缺位,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间,未来电商会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广阔市场的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电商快速增长,但物流成本比较高,目前中高端产品上电商产品比较多,其具有品牌依赖性,如果不能完成品牌打造,在未来的竞争发展中就很困难。

3结束语

现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并推动了各个领域产业模式和经营手段的改革创新。将“互联网+”运用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就可以实现推广手段的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和智能化,影响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销售等所有的产业链环节,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是一种驱动,可以有效的推动智慧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变。

参考文献:

[1]许永丽.浅谈“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J].青海农技推广,2015(3):6-7.

[2]杨林,于继庆,刁希强,等.浅析互联网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1(9):25-26.

篇(4)

1.中国贸易逆差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增长而不断扩大

在中美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但在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最近几年对美逆差越来越大。2007年的中美农产品贸易是双赢的一年,我对美农产品出口、自美农产品进口和进出口贸易总量增长幅度都超过两位数。美国对华出口增长更快,对华农产品贸易增幅达到23.7%,出口金额接近90亿美元,贸易顺差从2006年的29.65亿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39.26亿美元,占其顺差总额的五分之一。

2.中美双方进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优势互补

美国的农业是典型的现代农业,属于资本、土地密集型,中国农业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属劳动密集型,因此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很强,贸易前景很大。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品分别构成中美出口产品的主体,因此,中美要实现贸易的优势互补,就要发挥各自优势,美方要把重点放在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上,而不要放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产品上,而中国也要发挥自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使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协调发展,互利互惠。

3.输美食品质量成为突出问题

2007年3月以来,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宠物食品、人类食品(如冷冻鱼等水产品)连续发生产品质量和安全事件,使美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逐步升温。为解决问题,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磋商合作机制,对涉及消费品安全的重大事件进行紧急磋商,并在第18届商贸联委员会和第三次战略对话期间就食品和饲料等签署了促进进出口安全的备忘录,为加强双方在上述领域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保障。经过多方努力,美各方对此问题的关注逐步降温。

二、中美农产品贸易主要争端

1.转基因争端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争论的焦点。美国由于占据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对转基因食品的推广持积极态度,而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则坚决反对,由此也引发了有关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管理措施的讨论。以大豆为例,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产量的35%~40%用于出口,其中50%左右出口到我国,而进口的大豆95%是转基因品种。中国于2002年开始对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实施安全审查,影响到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结果被美方认为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特别有争论的问题”。虽然经过谈判双方最终就该问题达成协议,推迟安检条例的执行,简化有关申报和审批手续,但由于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中美农产品转基因争端的前景不容乐观。

2.技术壁垒

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是国际贸易中用来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为广泛的方式。目前美国设置了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来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同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检疫检验制度,包括检疫和检验的法律、法规要求、程序、出证、检验等,将我国大量不符合检验标准的农产品挡在了国门以外。美国还在包装和标签要求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而针对环保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讲,美国设定的绿色壁垒,是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和最难对付的贸易壁垒之一。国家质检总局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数据显示,美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中国出口造成的直接损失为67.2亿美元,占直接损失总额的23.3%。

3.反补贴

美国从2007年开始对中国施行《反补贴法》,尤其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动辄以反补贴的理由进行审查,使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我国在农业补贴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补贴的范围太广,几乎涉及到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使各环节的和各类别所得到的补贴资金数额很少,补贴作用难以集中发挥,效果比较差。以价格补贴为主,农民不能从中直接得到实惠。主要采用“暗补”方式,通过流通渠道间接进行,对农民开发经营土地、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并且容易造成补贴资金的严重流失。这些问题,一方面减弱了补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更容易使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成为反补贴的众矢之的。

三、建议

篇(5)

关键词:农产品 团购 网络营销 策略

中图分类号:F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115-01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如何改进传统落后的销售方式,引入现代市场营销思路和技术,推进农业的市场化进程,是急需探讨的问题。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购物类互联网平台的成熟,利用网络购物的群体会越来越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推行农产品网络营销是一种大势所趋。近年来,团购这一新兴的网络购物方式应运而生。

1 网络团购的含义及优势

网络团购是由买家、卖家或中介组织发起,通过BBS或中介网站等募集对目标产品或服务有需求的其他买家,以加强买方的议价能力和增加卖方的降价空间,实现交易成功的一种新兴电子商务模式。传统市场上,由于商家对商品信息拥有较强的垄断优势,以及消费者分散消费价值较低等原因最终导致消费者无法以最优价格购买到目标商品。团购的出现,不仅增强了消费者与商家的议价能力,使消费者在消费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而且商家也会因交易量的提高而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因此,团购实现了买卖双方的利益共赢。

2 发展农产品网络团购营销的策略建议

2.1 甄选可信和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团购网站

团购网站经过市场惨烈竞争目前剩下的不到100家,且知名的团购网站又占据了将近80%的市场份额,如糯米、美团、拉手网等。但这些网站并非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站,聚集的大量客户也非农产品消费者。因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甄选:(1)甄别可信度。团购网站竞争十分激烈,不免有很多团购网站本身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平台,它可能通过改名换姓成为一个经销商,这样方便其在网站招商,将其网站销量刷高。为了节省成本,团购网站可能会让生产商先发货、后付款,一旦网站出现经营问题,农产品生产商将成为受害者。因此需要审查这些网站的合规性、有无工商备案,导航或网页搜索时有无其广告或正面信息等。(2)选择专业于农产品细分市场的网站。如中国惠农网、农产品团购网及有名气团购网站下的农产品交易细分网站。对于农产品生产商而言,如果其销售策略注重批发和走量,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相反如果销售策略注重零售与散卖,那么有名气的网站下的农产品频道则是比较重要的渠道,因为大量散客是以这些较有名气的网站作为入口的。

2.2 关注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

售后服务是产品体验的延伸。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部分农产品对运输时限、包装方式、运输过程中的保管都有较高要求。因此农产品销售上进入到团购网站之后,必须和团购网站就售后服务的责任划分有明确的规定。团购网站是一个营销平台,具体的成交方式由买卖双方决定,但这个平台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后续销售。因此农产品生产商必须有较高的售后服务意识,如拉手网就提出 “七天未消费退款”、“消费者不满意先行赔付”、“过期视为使用自动退款”等服务承诺。但在实际售后中仍然存在处理速度慢,程序繁琐,过程复杂等情况,这种情况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网站和销售商的信誉。产品销售商应严格遵守与团购网站就售后达成的协议,降低买家投诉成本,提高买家的购买体验。

2.3 注重农产品的组合销售

专注于农产品销售的买家理论上是任何农产品的潜在买家,从购买体验的角度看,没有什么比“一站式”购物更好的服务。因此有效的农产品组合是提高团购销量的有力法宝。关键是解决农产品生产商产品的单一性,可采用专业分工、销售合作的模式。当前全国知名的淘宝村就是采用了这种模式,即通过专业大批量生产的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又通过组合营销的方式实现共同盈利。农产品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模式,专业的农村合作社、行业协会、甚至村组织都可以履行该职责。为提高产品的可信度,这种方式应该让众多买家所知晓,提高产品透明度。一般而言,农产品购买者更愿意直接从生产者手中购买,一旦通过联合的合作社进行销售之后,就会让买家产生一定的顾虑。对此应关注团购网站的创新模式,将这种临时、松散的农户组织模拟成一个大超市,农户需提前做好产品的组合策略,买家只对应一个商家。

2.4 制定严格的团购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

农产品等级多,通过团购在短期内能带来大量的消费者,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即如果这些客户对产品不满意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团购客户可能会流失。要留住这些客户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不同质量制定不同的价格,真正提高客户体验度。以遂昌市网店协会联合进行的红提网购为例,由于影响红提质量的因素较多,如重量、颗粒大小、着色、甜度、农药检测等,如果单个网店质量把关不严,会导致遂昌红提的名气大打折扣,并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红提销售。对此当地网店协会自制了红提标准,如在最影响消费者感受的甜度方面,团购活动规定“红提的甜度必须达到14度,需用甜度计测试”,还要求“果横径大于23 mm,竖径大于等于26mm,占果穗的95%”,如果商家都自律,那么这一严格的团购标准必然有利于留住潜在顾客。

2.5 充分发挥团购网站的营销能力

好的团购网站的流量特别大,而且分站也很多,上线的产品也非常多,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团购网站,充分发挥其推广能力。如多上线城市分站,上线时间不确定、位置定期更换等,都可以避免审美疲劳,提高曝光率,挖掘潜在消费者。团购网站上展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包装过程,让客户身临其境,这在当前追求农产品生态质量的市场环境里比较有效。

3 结语

农产品的网络团购营销能够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改进顾客与企业主交易时的融洽关系、提高企业“以顾客为第一”的服务质量、增加企业主与农民在生产经营环节中的收入。农产品网络团购营销的发展将对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凤旭,贾保先.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

[2] 胡伟.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因素分析及对策[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

篇(6)

关键词名牌农产品;特点;农村经济;作用;对策;吉林辉南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97-01

辉南县拥有国优名牌农产品的生产企业7家,省优名牌农产品的生产企业19家。共获国优名牌9个,15种产品;获省优名牌22个,38种产品;有25个产品获国际金奖,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全县7家获得名牌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 770万元,实现利税539.8万元,带动农户17 980户,发展基地53个,给农民增加收入1 075万元。现结合辉南县实际,就如何发展名牌农产品及其对农村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探讨如下。

1名牌农产品的显著特点

1.1种植业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畜牧产品对产业结构调整牵动力较大

辉南县拥有的“龙湾牌”、“辉发江牌”、“三通河牌”等产品,不仅获得省优名牌,而且“龙湾牌”、“三通河牌”还分别获得国优名牌称号、长春国际博览会金奖称号。这些产品层次高、市场广阔,是辉南县种植业主导产品。吉林省卓越实业有限公司,是吉林省较大的集养殖、加工、生产、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龙头企业。年完成销售收入9亿元,实现利税1.89亿元,带动农户7万户,为农民增收1.4亿元,使部分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卓越公司有7个产品获得省优名牌,6个产品获得国优名牌。吉林省绿家族实业有限公司也是集养殖、加工、生产科研于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其中3个产品获得省优名牌。

1.2以原野山珍为原料加工成绿色环保产品,各类新特产品全方位发展

辉南县拥有的龙湾牌长白山野生山菜系列,福食得牌老龙岗野山参,用野生山葡萄、五味子加工成的原汁果酒系列,以及用野生中药材加工成的中药制剂等16个品种获得省优名牌,其中5个品种获得国优名牌。这些名牌农产品的原料都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天然林,无污染、无公害,是纯天然绿色产品,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潜在的价值较大,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1]。我国拥有的各类名牌农产品中不仅有种养业、制酒业、制药业、原野山珍加工业,还有矿泉水、木制品系列和专用肥等。这不仅反映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多元性,而且还带动、辐射其他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2]。

1.3农产品精深层次加工,外埠市场畅销

在38个省名牌农产品中有7个产品属于玉米精深加工型。这些企业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而且产品质量好,企业规模大,经济效益显著,是当地政府的支助产业、财政收入的纳税大户[3]。辉南县的各类名牌农产品绝大多数是高科技深加工型产品,应用了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的生产手段,是高附加值产品,具有一定的国内外竞争优势。有的产品近销东三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有的产品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如韩国、日本、新加坡,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和青睐。

2名牌农产品对农村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

2.1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名牌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2010年辉南县农业总产值实现8亿元,农村经济收入达到11.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 396元,同比增长12%。

2.2加快种养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步伐

名牌产品的开发、研制,有效地吸引了社会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流动和积聚,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实施名牌农产品发展战略,2010年带动全县发展绿优米2.07万hm2,占水田面积的84%。肉鸡发展820万只、大鹅发展105万只、医药特产475.33 hm2、林下参400 hm2、食用菌60 hm2、木制品逾20个系列、280个品种,创产值3亿元以上。

2.3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随着创名牌产品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强化了企业和经营者的科技创新意识,千方百计地提品的科技含量;同时也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辉南县平安粮库新进一套年加工能力3万t的现代化优质米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赢得了市场,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收入。

2.4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活力

随着名牌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市场的知名度不断加大,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占有份额不断上升[4]。龙湾牌、三通河牌、辉发江牌等获名牌后,迅速占领了当地市场,外销供不应求,不仅前景看好,而且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给一些乡镇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乡镇企业知名度;给不景气的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增强了其信心和勇气,激励其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3发展名牌农产品战略的对策

将名牌农产品开发好,并做大、做强,可以起到对产业的辐射拉动作用。辉南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名(下转第399页)

(上接第397页)

牌开发战略在辉南县得以全面实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名牌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制定名牌发展战略规划,组织协调名牌认证工作,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此项工作规范、快捷、健康发展。二是政策倾斜。鼓励、支持企业开发名牌农产品,对一些名、优、新、特产品可适当减免税金,待企业发展壮大后再足额收缴。三是组建协会。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通过协会这一中介组织,使生产与企业对接,企业产品与市场对接,这样既搞活了企业,使名牌产品形成了广阔的市场,又保护了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扩大了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四是价格保护。由工商和技术监督部门组建打假工作队,严厉打击假冒名牌的侵权行为,保护名牌产品的价格和信誉不受侵犯,给名牌农产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参考文献

[1] 薛选登.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3):19-21.

[2] 李铜山.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论简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6(10):112-115.

篇(7)

[关键词] 中美农产品贸易 逆差 争端 对策

一、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特点

1.中国贸易逆差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增长而不断扩大

在中美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但在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最近几年对美逆差越来越大。2007年的中美农产品贸易是双赢的一年,我对美农产品出口、自美农产品进口和进出口贸易总量增长幅度都超过两位数。美国对华出口增长更快,对华农产品贸易增幅达到23.7%,出口金额接近90亿美元,贸易顺差从2006年的29.65亿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39.26亿美元,占其顺差总额的五分之一。

2.中美双方进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优势互补

美国的农业是典型的现代农业,属于资本、土地密集型,中国农业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属劳动密集型,因此中美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很强,贸易前景很大。 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品分别构成中美出口产品的主体,因此,中美要实现贸易的优势互补,就要发挥各自优势,美方要把重点放在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上,而不要放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产品上,而中国也要发挥自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使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协调发展,互利互惠。

3.输美食品质量成为突出问题

2007年3月以来,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宠物食品、人类食品(如冷冻鱼等水产品)连续发生产品质量和安全事件,使美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逐步升温。为解决问题,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磋商合作机制,对涉及消费品安全的重大事件进行紧急磋商,并在第18届商贸联委员会和第三次战略对话期间就食品和饲料等签署了促进进出口安全的备忘录,为加强双方在上述领域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保障。经过多方努力,美各方对此问题的关注逐步降温。

二、中美农产品贸易主要争端

1.转基因争端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争论的焦点。美国由于占据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对转基因食品的推广持积极态度,而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则坚决反对,由此也引发了有关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管理措施的讨论。以大豆为例,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产量的35%~40%用于出口,其中50%左右出口到我国,而进口的大豆95%是转基因品种。中国于2002年开始对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实施安全审查,影响到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结果被美方认为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特别有争论的问题”。虽然经过谈判双方最终就该问题达成协议,推迟安检条例的执行,简化有关申报和审批手续,但由于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中美农产品转基因争端的前景不容乐观。

2.技术壁垒

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是国际贸易中用来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为广泛的方式。目前美国设置了不同程度和各种形式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来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同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检疫检验制度,包括检疫和检验的法律、法规要求、程序、出证、检验等, 将我国大量不符合检验标准的农产品挡在了国门以外。美国还在包装和标签要求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而针对环保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讲,美国设定的绿色壁垒, 是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和最难对付的贸易壁垒之一。国家质检总局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 2006) 》数据显示, 美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中国出口造成的直接损失为67.2 亿美元,占直接损失总额的23.3%。

3.反补贴

美国从2007年开始对中国施行《反补贴法》,尤其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动辄以反补贴的理由进行审查,使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我国在农业补贴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补贴的范围太广,几乎涉及到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使各环节的和各类别所得到的补贴资金数额很少, 补贴作用难以集中发挥, 效果比较差。以价格补贴为主,农民不能从中直接得到实惠。主要采用“暗补”方式,通过流通渠道间接进行,对农民开发经营土地、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 并且容易造成补贴资金的严重流失。这些问题,一方面减弱了补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更容易使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成为反补贴的众矢之的。

三、建议

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尽管在价格上有一定潜在优势,但与国际市场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出口食品从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监管,优化出口食品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除了要达到国际通用的食品法标准外,还要满足美国等发达国家各自制定的更为苛刻的技术标准。

2008年下半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经济陷入了低迷,也给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冲击,中美贸易势必受到影响,应充分利用中美高层对话机制,将次贷危机作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重要议题,就利率、汇率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中国政府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务实、有效化解中美贸易可能出现的纠纷。如有必要,还可联合其他相关国家,在WTO框架下联合抵制美国可能出现的通过贸易保护向转嫁危机的做法。

参考文献:

[1]童霞:基于绿色壁垒导向的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路径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