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互联网金融营销推广方式
时间:2023-09-27 16:08: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互联网金融营销推广方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其概念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并成熟,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离不开金融。从本质上讲,互联网金融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随着阿里推出的余额宝上线,互联网金融被迅速引爆。跨界,成为互联网金融的特性,跟金融毫无关系的各行各业都涉足其中,做搜索引擎的百度推出了百度钱包,做电商的京东推出了京东金融,做互联网综合服务的腾讯推出了理财通,连做快递的顺丰也推出了“顺手赚”项目。
互联网金融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一大批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平台业务落地,抢占用户市场就成为各家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做好互联网金融营销?如何在大浪淘沙的市场中存活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分得金融市场一杯羹?这是摆在所有互联网金融平台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互联网金融营销模式综述
随着互联网媒体和广告技术的发展,网络营销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金融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也逐渐参与到网络营销中来。金融行业的网络营销与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紧密相关,沿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将金融行业营销的经历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3年左右,中国金融市场开始启动,此阶段为中国金融行业营销的起点,营销多为传统的纸媒和平面广告,注重金融机构职能的基本宣传;
第二阶段:1994-2006年左右,中国金融机构营销在走向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开始走向市场整合营销的阶段。这一阶段注重金融机构的品牌宣传,多以电视广告为主;
第三阶段:2006至2013年左右,中国金融市场开放,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金融机构的营销目的兼具品牌与效果,营销方式更加专业化与多样化。这一阶段开始全媒体投放,热点事件营销尤其突出;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中国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进一步融合,金融产品互联网化趋势明显。互联网成为金融产品特性中的一部分,金融广告主更加注重网络营销渠道。品牌与效果兼而有之。在此阶段,金融广告主采用的网络营销方式更加丰富,除了展示广告外,互动性和服务型的网络营销手段受到重视。
2014年中国金融行业互联网广告投放规模为45.4亿元,同比增长43.0%。预计到2018年,投放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具体预测信息见图1。其中,展示广告占比为55%,搜索广告为40%,其他广告形式为5%。以银行、基金等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投放以展示广告为主,保险类和互联网金融类广告主更多偏重搜索广告。
互联网金融营销方法
1.搜索引擎营销(SEM)
SEM即搜索引擎营销,它包含搜索引擎优化(SEO)和付费排名两个内容。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入口,是用户进入网站的首要路径,因此SEM是互联网公司必须做的工作,互联网金融公司也不例外。
1)搜索引擎优化(SEO)
SEO是免费的搜索引擎营销方式,是根据搜索引擎的收录及排名机制,通过站内优化及站外信息覆盖两个工作,来提升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自然排名,从而从搜索引擎上获得更多的免费流量及销售订单。优点是费用低,排名相对稳定,缺点是见效慢。
1)站内优化
站内优化包含关键词定位、META信息设置、代码优化、图片优化、导航栏目优化、URL优化、Robots规则、首选域设置、404页面、网站地图、内链优化、网站更新、专题制作、友情链接交换及检测等方面。
2)站外推广
SEO站外推广的主要工作是站外互联网信息的覆盖,而站外互联网信息的主要目的就是关键词建设和外链投放。站外推广首先要做好文案优化工作,选择品牌关键词或长尾关键词来进行关键词优化,热度相对低,优化难度小,可以在短期内达到很好的效果。撰写的新闻或软文中要合理的布局关键词,理论上关键词的密度为3%至8%。文案准备好后,在互联网上主流的推广平台进行信息覆盖及外链建设,从而提高网站的权重,加强搜索引擎对网站的友好度。
所有外发的信息都要基于搜索引擎优化的基础来进行,根据搜索引擎收录、排名机制,对所的信息进行优化,对投放的平台进行筛选,覆盖信息面要广,平台权重要高,用最少投入达到最好的回报。
2.付费排名
搜索引擎付费排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品牌专区,一种是普通竞价排名。优点是效果快,费用支出后立马见效,缺点费用高,不稳定,费用停止后,网站立马消失。
客户推广信息具体出现在何处,是由用户出价和关键词质量度共同决定的。高质量、高度吻合网民搜索需求的推广结果,将优先展示在首页左侧,余下的结果将依次展现在首页及翻页后的右侧。
3.新媒体营销
新媒体营销是基于特定产品的概念诉求与问题分析,对消费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引导的一种营销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企业软性渗透的商业策略在新媒体形式上的实现,通常借助媒体表达与舆论传播使消费者认同某种概念、观点和分析思路,从而达到企业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的目的。
新媒体营销的渠道,或称新媒体营销的平台,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门户、搜索引擎、微博、SNS、博客、播客、BBS、RSS、WIKI、手机、移动设备、APP等。新媒体营销并不是单一地通过上面的渠道中的一种进行营销,而是需要多种渠道整合营销,甚至在营销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可以与传统媒介营销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式营销。
4.活动营销
以目前最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P2P网贷为例,活动营销是每个平台必有的营销方式。P2P平台营销,首先是获客,其次是转化,再是老用户重复投资。2014年至2015年,P2P行业还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因此,获得大量新用户是平台最主要的营销目的。
在P2P营销活动中,针对“获客”的活动常用的有注册送体验金、注册送红包等。
5.广告投放
目前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覆盖面极广的电视广告,又有目标顾客覆盖更加精确的高端杂志广告,还有新兴的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计费方式和展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就金融行业来说,伴随着入世后的全面开放,我国金融行业的广告投放量自2005年开始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在增长,媒体的投放量很大,反映出国内金融业急切地想要通过广告来打造品牌,树立良好形象的迫切愿望。
实际上,任何有效的广告必须基于两条前提条件:一是对目标客户的精确细分;二是对广告媒体的正确选择。我们知道,金融行业的主要产品类别大致可以划分为个人业务类、投资理财类、消费信贷类和保险产品类。这些产品类别甚至类别之内的具体品种都是针对不同人群设计,而这些人群又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和需求,需要企业有针对性地加以区分。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金融企业应慎重地选择广告媒体,以便实现“精确打击”。
结论
近年来,随着各类互联网理财金融产品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作为传统商业银行也逐渐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移动支付逐渐削弱银行支付结算的地位。移动支付,让各种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货币价值的转移可以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球移动支付交易总金额在2014年就达到了4305亿美元。在中国,2013年手机成为人们接入互联网的主要途径,有94%的手机用户利用手机查找商家信息、有超过将近3亿的人通过网络购物和完成支付。移动支付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削弱了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地位,迫使银行重新调整策略,加快互联网金融创新,参与到移动支付结算的竞争中来。
消费行为模式改变客户与渠道脱媒。互联网技术现在已快速渗透到金融领域中,金融体系传统地接触客户和服务客户的渠道模式已悄然发生改变。如今的消费群体以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为主,他们习惯于应用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设备,他们对服务和对产品的诉求价值发生了改变,这种消费行为习惯模式的改变,也使得客户对商业银行传统的服务渠道失去了依赖性,转而选择新中介和服务方式,这使得银行不得不进行互联网金融创新,拓展线上服务、推广渠道和模式。
信息中介取代资金中介影响金融综合格局。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资金的供需双方能够直接获取双方的信息,可以绕开银行这个中介直接进行融资,大大减低了资金交易成本,操作也便捷化。在这种冲击下,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性淡化,市场参与者大众化,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趋势特征很明显。例如,余额宝、借贷宝、百发等金融理财工具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利用收益率超过银行活期利率十几倍和实现 T+0 的流动性优势,抢夺了大量本应存入银行的活期存款。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金融运行格局的变革势在必行。
农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对策
加快智能网点建设。通过数据仓库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对农行各实体网点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互联网智能网点,发挥线上和线下网点渠道的协同效应。具体来说,可以从几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打造智能银行旗舰店。在一些重要城市先打造一批功能丰富、客户体验舒适、电子渠道分流效率高、运营能力强的智能银行。通过整合柜台、客户经理、自助设备、网银、移动终端等渠道,为客户创造一点接入、全程响应的智能化渠道服务,推动银行的业务从传统交易服务型向电子银行智能营销服务型转变。其次,设立小型体验性银行。根据不同城市的文化特点和配套设施情况,可以在一些民宅集中和商贸活动集中地区设立小型的体验银行,这类银行的特点是现金柜台少量、引入虚拟智能柜员机、引入自准发卡设备等,主要作用在于作为银行营销推介业务和市民体验的渠道。最后,建立后台运营服务保障体系。银行部、产品部和技术保障部门要协同配合,及时响应、处理好各智能网点和客户的需求,并组建电子银行营销服务团队。
另外,创新更多移动金融业务产品也十分关键。现在移动支付方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农行应该加快银行卡、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方式的整合,以创新的支付模式制胜。第一,应该做到创新移动支付产品。现在互联网兴起了“大数据”、“云计算”、语音识别等技术的研究热潮,可以通过对这些技术成果进行融合创新,拓展移动支付的模式,让简单的支付结算模式向以提供服务为核心的模式转型,使银行的服务更加丰富、更加强大。第二,发展手机近场支付业务。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IC卡的使用,农行可以利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庞大的客户群资源,建立资源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大力推动手机近场支付的应用,更好地满足客户对支付便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可以应用到公交上、校园里、商业超市等。第三,发展有特色的手机银行业务。通过制定差异化服务收费标准、降低手机交易限额,从而扩大客户群,并增加手机空中圈存、网点预约排队等特色业务,以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积极抢占电商市场。农行要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充分运用现有资源,整合内外部商户,将自己的产品服务融合到电子商务市场中。进一步强化“商e付”的支付结算功能,向各类网络商户推广自己的支付产品,比如K码支付、贷记卡支付、快捷支付等,通过推广抢占电商市场,提高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占比份额;在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竞争过程中,也要实现合作关系,向他们推广自己 的B2C跨行支付业务,以促使他们将资金归集至农行账户;重点推广农行的“E商管家”等电子服务平台,基于“云服务”模式,构建金融“生态圈”,帮助广大商户建立电子销售渠道,为他们提供订单管理、支付结算等增值服务,增强他们对农行的依存度;在现有电子商务O2O支付模式基础上,利用智付通、移动终端等线下终端进行线下结算,实现线上线下多种结算的结合,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
创新在线融资服务。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业务造成了一定冲击,所以需要尽快推出在线融资产品服务,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的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物流等方面的优势,以客户为中心点,降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促进银行资产业务的转型。比如,开发电子仓单抵押物为产权交易提供中短期贷款;以购销合同、 订单信息为依据,用电子汇票等手段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 供小额短期流动贷款业务;为配合电子商务信贷的发展,信贷管理部门要出台相关的管理方法来解决在线申请、受理、审批、放贷等操作的规范性问题;扶持中小电商企业迅速发展,给予这类电商企业适当的信用授信额度。
建设创新机制。传统商业银行的创新离不开高端人才的引进,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发展,就要加快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培养人才、促进专业人才的创新积极性。要营造一种“包容开放”的互联网创新氛围,建立扁平化层级结构和立体多维信息交流机制,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性。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要多倾向于移动金融、电子商务、智慧金融和在线融资等领域。
成立互联网金融工程领导小组,通过整合产品、渠道、保障等职能,加大对新金融、新业态、新技术的应用创新,推进互联网金融业务稳步有序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保险营销;保险行业
1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1]。互联网金融模式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产生,目前我国的网络环境仍不十分成熟,造成人们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受到蒙蔽甚至欺骗,直接造成客户经济上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的不成熟对我国保险业发展影响巨大,因此,保险行业要想克服互联网的弊端,促进自身更好发展,就必须做好保险行业的营销工作,在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这一新平台的情况下,转劣势为优势,更好的服务于保险行业。
2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销售的发展现状分析
保险营销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发展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变得多样化,消费方式也从被动式消费转变成主动选择消费。得益于积极的消费环境,众多保险公司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并且销售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的销售方式主要有平台直销、专业互联网公司、第三方平台销售及手机进行投保。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互联网营销的好处,比如成本低、推广难度小、销售便利。表1的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与2013年互联网保险业务规模的变化,数据从业务公司数量、保险保额以及投保客户人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
3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现状问题分析
A.保险营销缺乏创新能力。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保险行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营销策略相对比较闭塞和落后。因为营销策略缺乏创新精神,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保险营销中,一般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都是照抄照搬,不能分析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营销策略。因此,保险营销欠缺创新能力。
B.保险行业市场营销观念落后。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进步,但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销售观念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显得比较落后。一直以来,保险行业的市场销售模式都是采用传统的营销理念及营销手段。在当前形势下,人们的理财观念也在随着思想的变化而变得越来越先进,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及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保险营销工作的开展。
C.保险产品与服务单一,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附加值较低而且容易销售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保险业务的多样化需求。另外,保险产品的附加值无法实现,而保险公司服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附加值,只有充分发挥附加值的作用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由于传统保险业营销模式的局限使得这一服务标准大打折扣。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一般在网上进行投保,虽然在投保方面方便了客户,但实际理赔却无法在互联网上实现,一般还是需要到保险公司才能解决相关后续问题。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客户不能真正享受到精准化的专业服务。
D.保险行业营销模式不能与互联网融合,营销风险较多。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行业主要通过建立互联网销售平台和第三方平台的方式,虽然都可以获得有效的客户信息,但是缺乏控制权,而要保险企业自建互联网销售平台,投入费用及维护费用都较高,没有真正做到保险营销模式和互联网保险相匹配。而保险公司未能针对网络营销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网络营销风险较大,已经成为阻碍保险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4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的解决路径
A.实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的创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使得保险行业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才能跟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保险行业的创新分为两种:第一种,在保险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展进程不断开展创新营销活动。这些营销创新必须基于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标。第二种,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搭建营销平台,专人负责平台运转,为潜在客户解答问题,为老客户做好售后服务,为新客户介绍产品等相关服务。以上两种方法大大增强了客户与企业的互动,必将成为保险业营销创新实现的最主要渠道。
B.更新保险行业营销理念,增强创建品牌意识。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保险行业要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时刻更新营销理念,树立品牌观念,这样才能满足保险行业的营销要求。第一步,从事保险行业的营销人员必须对市场充分调研,并立足市场实际,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营销理念。第二步,对保险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加强保险产品质量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保险行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更有助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第三步,保险行业要树立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客户与保险企业的互动,从增强客户体验和利益保障入手,为保险行业赢得越来越多的客户资源。保险行业的品牌是行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巨大,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保险行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树立创建品牌的观念。保险行业树立品牌的过程,要坚持以客户为本的思想理念,加大对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投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3]。
C.实现产品定制性,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保险客户的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客户需求为保险行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大数据时代,可以对客户的行为特征等进行记录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定制符合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以此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的针对性定制。在实现针对的前提下,再加以人性化的服务,这样客户群体就能享受到最好的购买体验,进而吸引大量的客户群体。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水平的提高,使客户越来越重视享受服务的过程,因此服务水平的高低是保险公司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如此,需要保险行业完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移动终端、语音服务、社交网络等方式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互动,用完善的服务体系服务客户,打动客户。
D.营销模式与互联网实现对接,加强风险控制。针对网联网金融,保险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电商业务部门,将产品转移至互联网大环境中,实现产品差异化,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与互联网充分对接。保险行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规避风险,实现保险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5结语
互联网金融模式一方面给保险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对保险业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行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并积极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保险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更新行业营销理念,创建行业品牌,加强风险预估及多方面管理,确保保险行业稳定前行并获得长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剑锋.论混业经营与互联网金融趋势下保险营销员的管理创新[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02):54-57.
[2]唐勇.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面临的问题及机遇[J].经贸实践,2016,(04):16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营销;机遇和挑战
引言
互联网金融有支付、融资 和理财交易平台等功能,为金融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促进经济金融的深入发展,但也引发了局部系统性风险,带来诸多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所谓互联网金融,一般指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具有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等金融功能。几年来,互联网金融以其强大的自身优势向金融领域渗透,发展迅猛,为经济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前景广阔,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和问题。
(1)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发展机遇
我国存在着资金实力不足、组织制度较松散的金融体系,即民间金融,对于一些个人或以零星、小额贷款为主要特征的金融贷款时,民间融资在信息、担保和成本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弥补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微观领域的不足,但由于资金规模有限,阻碍其长期持续发展,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和系统化审批来有效控制风险,促进小微金融市场的发展。互联网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获得客户源的重要渠道,加快了利率化市场进程,给予了民间资本渗透的机会,有利于打破银行在金融业的垄断地位,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此外,网上购险、手机银行等互联网金融营销模式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单一的经营模式,促进了支付、交易、融资等金融手段的发展,为金融业发展创造了新的营销渠道,并利用网络的共享性、便捷性和海量的用户数据,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拉近金融业与普通群众的距离,让人们深入了解金融业的具体信息,同时,简化了繁琐复杂的传统金融手续,便捷了金融营销,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发展。
(2)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对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造成较大冲击,其“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对传统的金融理念、金融模式、金融业务和金融监管体制形成了颠覆性的冲击和挑战。首先是互联网金融营销的安全性问题,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和限制低,而与网络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营销可能涉及非法发行和集资的问题,而黑客与病毒也严重威胁着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影响金融经济的正常运行。其次是信用问题,由于网络交易中的交易双方不用见面也没有人,我国目前的信用制度存有很大弊端,曾经就出现过网上的投资诈骗事件,网络信用体系方面严重不足,使得本就不安全的网络交易平台雪上加霜。再次便是监管问题,也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最大挑战,互联网金融营销有着明显的跨行业特征,导致监管存在缺位,监管标注不一,监管界面不清,监管机制和手段严重滞后,法律制度建设滞后等,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和信用问题都是由监管不力造成的。最后是竞争问题,互联网金融营销对国家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日益显著,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竞争不可避免,促进金融竞争格局的大变化,如商业银行与阿里巴巴的余额宝问题,充分显示了传统银行金融业务与现代互联网金融的激烈竞争。
二、互联网金融的作用与意义
互联网金融营销的起步与发展乃至普及渗透,是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从长期效益来看,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要远远大于挑战,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以支付宝、余额宝、微信财付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改变了传统金融业,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成本。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普通民众进入投资领域的门槛,依托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实现了资金的快速循环投放,有利于促进扩大社会融资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金融业务的深入发展。正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问题,互联网金融很好地解决了信息的不对称问题,降低了在信息收集、信用评价等方面的交易费用,促进效率的提高,大幅度降低小微企业成本,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小微企业发展。互联网金融营销的发展刺激了金融创新,加快传统金融机构的变革,打通了交易参与各方的对接通道,带来了新的金融交易方式,扩展了相关金融业务,推动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大大丰富了现有的金融产品序列和种类,促进金融创新,同时冲击了银行在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促进传统金融机构的变革,加速传统金融机构价值理念的变化发展和业务模式的改革,促进了传统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便捷了交易手段,简化了流程,从而提高金融业务效率,推动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营销发展的对策
随着互联网金融营销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影响力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的关注越来越深,包括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变化和问题,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并深入探究互联网金融营销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这类新的金融发展模式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方针政策。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网络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营销的监管,采取科学有效地政策,使网络金融这一新兴业务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和管理
作为金融领域的一个新形式,互联网金融营销正处于初级阶段,其规模还会继续扩大,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专业人员素质必须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别是在职业操守和法律桂芳等方面的个人素质必须得到相应提高,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公司要不断加强员工的素质培养和专业技术培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诚信道德的培养,不断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实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投入,鼓励互联网金融业的丰富与发展,尽可能提高互联网金融的经营平台标准,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加强抗风险能力,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进而推动互联网金融营销的不断发展。
(2)加强互联网金融营销的监管
金融监管的最主要目标就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互联网金融的门槛较低,融资交易等金融行为的开展也是龙蛇混杂,而人们的风险识别能力参差不齐,致使投资者的利益容易受到侵害,所以对互联网金融营销进行适当的监督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运用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以管理,严厉打击网络上的非法集资行为,密切监督造假、网络高利贷、金融诈骗等网络犯罪行为,形成良好健康的互联网金融环境,大力鼓励民间资本的融合,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当然,建立健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才是网络金融业的制度依据和标准,有效地规范和管理互联网金融营销行为,制定统一的标准,加以法治化,让互联网金融自觉接受人民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接受意见和建议,及时改正错误,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目标,提高互联网金融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健康发展。
(3)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推广信用评级制度,建立严格的互联网金融交易、融资的信用认证体系,树立统一合理的行业标准,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加强金融部门的协调和合作,逐步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促进金融业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稳步推进我国金融业信用体系建设[1]。各部门要积极支持信贷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利用其信用信息资源,加强信用建设和管理。信贷征信机构要依法采集企业和个人信息,依法向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征信服务,真正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树立诚信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同时建立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互动体系,更好地与普通百姓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反馈,自觉接受群众的投诉与建议,更好地促进互联网金融营销的快速进步,促进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
结语
互联网金融有利于促进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并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带来了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孙柏.互联网金融:机遇与变局[J].金融博览(财富),2013,(07):26-27
把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更好融合起来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以创新的理念与融合的姿态迎接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准确定位经营模式,顺势转换经营机制,
在2014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指出,金融业态的重大发展倒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他提到,现代信息科技普遍应用,催生了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传统银行业对现代信息科技应用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网点资源的战略价值,削弱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传统优势,直接影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客户资源。
确实,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跨界经营,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为己任、成为实践普惠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过,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并不矛盾和排斥,二者可以相互融合、促进。互联网金融可以为普惠金融的实现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平台和渠道,而普惠金融理念的推广,也必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推进宽带乡村工程,推行“三网合一”,鼓励电商创新发展。政策上的支持,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融合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赢得独特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广阔空间。
坚持以融合的姿态迎接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相比其他金融机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天然具备分布区域性、设立长期性、关联紧密性、决策灵活性等特点,并在改革发展中确立了自身优势,尤其是长期处于农村金融市场最前沿,对“三农”情况非常熟悉,对农村经济特点和产业特色比较了解,对农户、企业的信用品质、资金实力、生产经营状况等信息掌握比较充分,这对融合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地域、客户、信息等资源优势。因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思想上要重视,积极融合互联网金融。应从顶层设计的层面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制定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思路、战略布局和资源配置策略,制定网络信息、客户营销、业务处理、小贷批发、移动支付等一系列标准化操作规范,提升信息科技服务能力,重点保障核心财务类、关键业务类、关键渠道类系统的资源需求,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统一集中的后台处理中心。同时,在思路上要突破,准确定位互联网时代的经营模式。
一是在互联网技术同金融业务的有机结合上下工夫。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切实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新型金融服务。二是在分区服务上下工夫。努力挖掘客户的现实与潜在需求,创造相应的商业模式,真正把差异化营销和服务策略落到实处。应完善网络客户的营销模式,拓宽为网络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渠道。把理财业务、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作为个人网络金融的主体业务,与其他业务一道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并通过自上而下组建营销团队等各种方式,提高一线人员发现市场、锁定目标、跟踪客户的眼光和技能。三是在培育网络客户市场上下工夫。加强对网络客户的持续宣传,建立目标客户档案,大力拓展潜力客户,抢挖优质客户,有效制定和落实专项营销方案。四是在满足客户便捷性需求上下工夫。强化满足客户便捷性需求的创新,最大限度提升客户体验。
坚持以创新的理念发挥小银行大平台优势
互联网金融给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注入了新思维、新技术、新渠道。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放眼未来、主动作为,用敏锐的战略眼光审时度势,坚持以创新的理念最大限度发挥小银行、大平台的优势。
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基础架构,加快数据深度挖掘步伐。以网络客户的需求为驱动,以运用大数据为目标,努力实现数据集中处理。以信息化带动经营管理现代化、提高服务和决策水平为目标,加快电子银行体系建设步伐,力争在这个关键领域取得领先优势。树立“数据优先”理念,加大对信息科技、大数据应用的投入,让数据成为盈利模式转变的“催化剂”。构建业务大运营平台,提升管理能力,并构建覆盖各个业务领域、所有风险类别的矩阵式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体系,防范互联网金融衍生新的风险。
进一步完善电子银行管理机制,强化电子银行业务营销。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转账终端等电子银行业务,加快提升电子银行对柜面业务的替代率。大力发展业务。加强与财政、工商、公安、电信、电力、水务、住建等部门的互动。加强与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的合作。拓展乡镇财政人员工资统发业务、交通违章罚款代收业务、银电联网、电子到账、话费批量代扣等业务。开展柜面互通、第三方存管、票据、理财、基金、贵金属等业务合作,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借助网络技术,形成前后台分离的基本格局,构建“前台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前店后厂”作业模式,形成业务条线的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全面优化机制和再造流程。建设流程银行制度体系,梳理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修订远程授权、集中作业等柜面业务制度。完善清算业务、现金管理等支付结算制度。优化银企对账、异常监测和反洗钱等风险管控制度。加快推进网点转型,形成“人工网点+电子银行机具+客户经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构建“产品、服务、渠道”三位一体的营销体系,拓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的应用,更好地开拓市场、维护客户。打破网点之间的业务分割,对客户的存款、贷款、结算、理财、债券、股票、贵金属等各类金融需求,形成快速响应,让客户感受到“一个银行、一站式”的服务体验。
进一步构建产品创新机制,提升金融服务竞争能力。以农村、城郊大市场及客户资源为依托,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客户、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将城区、县域、乡镇区别对待,从产品的额度、周期、投放方向等方面进行细分,使产品创新真正体现地方特色,更加有效服务“三农”。推动建立电子银行的全产品体系,推出移动式金融产品和统一收台,探索互联网金融业务,打造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和服务平台。大力整合内外部资源,深入开展同业授信合作,形成区域易平台。通过集中管理和服务,更好地对接和融合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先进技术,提升竞争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以“三农”的准确定位,努力推动普惠金融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农村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应该具有大局观念。应坚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摒弃抢占市场份额、片面追求速度和个体利益的僵化观念,着力提高自身金融服务能力,促进普惠金融服务方式的转变。
融合互联网金融,以服务“三农”客户为己任。针对农村金融的特性,顺应互联网金融快捷方便的特点,推进综合化的产品创新。学习借鉴一些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相关具有高流动性和较高收益特点的“三农”金融产品。积极探索微网点、直销银行等新型渠道模式,实现城乡化、区域化战略和网点布局的新突破。以“多元化电子渠道”推动网点由结算中心向交互渠道中心、数据信息中心、服务体验中心转变,夯实线下根基;以微信银行、手机钱包等新模式、新手段,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优化线上服务,力求将客户体验做到极致。树立新的特色服务理念,赋予金融服务新的内涵,构建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客户关系。
融合互联网金融,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在负债方面,可开办支票存款、基金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养老金存款等业务。同时,应大力发展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使客户资金能够在多个金融机构中流动。在非贷款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方面,可在开展代收代付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票据贴现、租赁业务、咨询评估业务,逐步实现资产多元化、经营多样化,不断拓展收入渠道,提高整体资产质量。在支付上,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农信银系统及自身清算平台,适当借助商业银行的汇路,扩展更大范围的异地通存通兑,使结算渠道更加畅通。
(一)丰富的数据信息
规模庞大客户群体,为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丰富的数据信息。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便捷的数据信息分享使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扩张受益颇多。互联网金融凭借客户的注册信息与业务记录,分析客户的消费倾向与风险偏好。并且过数据分析,为客户量身打造出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拓展更为便捷的业务功能,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务,迎合客户的喜好。
(二)强大的支付中介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速了金融非中介化,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主导地位被削弱,中间业务受到冲击。像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把业务扩展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网络购物、交通出行、消费结算、自助缴费、节日红包等。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转账、收款、理财、信用卡还款等金融服务功能也逐渐被人们所广泛应用。
(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相对于商业银行业务复杂的手续与流程,互联网金融具有极易操作的特性。无论是网络借贷,还是投资理财,亦或是支付中介,客户都可以在互联网金融移动终端上轻松完成,而无需填写复杂的单据或接受漫长的等待,客户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进行资金的自由管理与运用。此外,互联网金融节省掉了高昂的网点租金与人力成本,使其以低廉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服务,形成双赢的局面。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一)冲击中间业务
近年来,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支付结算业务,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冲击。得益于我国电子商务条件的逐渐成熟,支付平台的不断完善,金融创新的力度加大,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速发展,它们占领了各大电商与手机APP的支付环节,并且支付方式逐渐从线上发展到线下,其主要方式有扫码支付、声波支付、NFC支付等。2014年我国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支付交易规模突破8万亿元,同比增长50.3%,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接近6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391.3%,冲击了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领域的主导地位。
(二)改变借贷格局
互联网金融推进了金融非中介化,利用较低门槛和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收益率,将众多小额投资者的资金积聚起来,形成巨大的资金流,使银行业务分流,改变了商业银行主导理财产品市场的格局。此外,近年来央行降准降息的政策使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不良双升”的风险使银行更加谨慎,使更多难以从银行满足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转而投向互联网金融。2014年我国P2P网络借贷公司共有1544家,增长率为89.7%,用户规模达到3252.1万人,交易规模为2514.7亿元,P2P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却因为风控技术成本过高导致信贷服务缺失。
(三)蚕食收入来源
受制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快捷支付功能的发展,银行网点的优势被弱化,商业银行传统渠道作用被削弱,商业银行的资金流优势消失殆尽。此外,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客户,其人性化与多样化的功能设计也获得了中小客户们的青睐,众筹融资、网络理财等互联网金融行业蓬勃发展,这部分资金聚沙成塔,瓜分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与核心利润。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借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经验,借助自身优势,将互联网化发展推向更高的战略地位,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完成自我的突破与变革。
(一)加快O2O模式建设
目前,一些股份制银行受到线下网点布局的制约,削弱了服务效用,银行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转型。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在线下建立社区银行等便捷社区网点,扩大业务覆盖面,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其次,云技术发展的不断完善,使得商业银行有条件实现线下网点与线上平台的整合,甚至融合云平台线下合作商户、线上合作电商平台等渠道。此外,借助对大数据的挖掘,可实现用户的精准营销,从而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降低商业银行运营成本,做好风险控制。最后,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将扩展客户的渠道延伸到线上,丰富支付场景与支付入口,突破网点布局的现实。
(二)促进业务互联网化
在商业银行互联网化发展中,促进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是重要一环。首先,要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根据营销需求进行广告投放。其次,升级信用卡网上商城,打造自有电商平台,加强与第三方电商的合作。此外,加强对个人客户的重视,根据个人客户的不同需求,特别是互联网用户,量身打造产品与服务。最后,创新中间业务,并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推广营销,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收益。
(三)构建信息化银行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体制;金融垄断
1.引言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各大互联网企业也都纷纷效仿进军金融业。以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已经让社会感受到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近在咫尺。它的便捷性可以让你只需动动手指花点流量就可以完成理财,它的成本仅仅是一点电费,而它的收益则却动辄就6个百分点,比定期存款利率还要高出一倍多,种种的优势让民众们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到网络,接触到理财,民众理财的热情被点燃。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轻松理财,这是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卖点。它的受众面积远远超过银行柜台上的理财产品的受众面积,低门槛的特点让众多闲散资金迅速流入互联网系统中,转而又以整体的姿态进入了银行系统,从而获取较高的收益。这使得银行经营成本进一步提高,而且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从银行系统中流出,进入互联网金融平台,这使得银行不得不面临存款流失的问题。所以这样看来,互联网金融就像两只无形的手,死死地掐住了银行的命脉,使得银行喘不过气来。多年的坐地生财让银行已经失去了市场竞争的动力,只能学会自己走路,自己参与竞争,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最终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巨人,屹立不倒。
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2.1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从广义上讲,凡是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而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理论上,任何涉及到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
2.2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根源
其实互联网金融在欧美国家早有发展,P2P,众筹,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方式都出现过,但是规模普遍很小,也就几十亿,与庞大的传统金融行业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那么,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诞生之地美国没有这么火?倒是在金融体制不发达,互联网普及率并不太高的中国热闹非凡。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其实源于我国传统金融的落后,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金融市场管制过严。正是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很多人的金融服务得不到满足,才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留下了空间。比如说,支付宝的发展,就是因为传统的银行支付手续繁琐,很不方便,安全也没有保障,才促使了支付宝这种第三方支付的发生。在美国,绝大部分人都可以用信用卡做网上支付,因此第三方支付的市场很小,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根源在于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以及金融管制带来的套利机会。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3.互联网金融模式探讨
3.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非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担当收付款的中介,提供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拉卡拉等为典型代表的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它完全独立于电子商务网站,不负有担保功能,只负责提供支付产品和支付系统的解决方案。另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在这种支付模式下,支付货款暂由第三方平台托管并由平台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等到买方确认收到货物后,再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货款支付给卖方。
3.2P2P网络贷款平台
P2P,即个人对个人信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进行资金的收集和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找到有能力且有意愿进行出借资金的人群来进行商谈,帮助贷款人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同时也给借款人提供了充分选择的机会,这有利于风险控制和收益的提高。它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从借款人收取一次性费用以及向投资人收取的评估和管理费用。从目前来看,这种网络贷款模式还没有发展成熟,各方面体制亟需改善,除了几个先入为主的大型企业外,其他的网络平台公司知名度不高,风险不确定性大,需要谨慎对待。
4.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从上边所述内容来看,我认为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个趋势是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率超过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点或自助设备,越来越多的理财金融业务将不会通过传统渠道来进行,而将通过覆盖面积更广的互联网来进行,这种模式更便捷,成本更低廉,获得的收益相比较传统渠道来说一点都不会少。第二个趋势是人人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其发展背景是正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人人贷在商业上成为可行。第三个趋势是众筹融资替代传统证券业务。所谓众筹,就是集中大家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这种模式既实现了风险共担,又提高了整个资金融通的效率。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在推广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信用评级,有效地控制风险是关键。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控制风险呢?这就需要有大量的用户信用数据作支撑,所以,在中国,并不是随随便便一家公司就能把互联网金融给做出来。阿里巴巴无心插柳,意外地打开了中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大门。
5.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体系的优势
5.1费用成本低
互联网金融摆脱了传统金融方式需要靠网店来支撑的格局,转而通过互联网线上方式这种成本低廉的传播渠道进行金融业务,这与传统金融运作方式相比,减少了租赁网店,招聘职员,广告宣传等成本费用,只需要网络终端的宣传就可以实现金融业务的开展,这样无疑对减少互联网经营成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与传统银行对比所拥有的优势所在。
5.2覆盖率高,受众面积广
传统的金融体系通过网店辐射来确定固定的受众面积和群体,这样需要大量的网店来扩大业务量,抢夺市场。然而移动智能手机的出现则使互联网金融的触角伸到了家家户户,有移动智能手机的地方就可以有金融,这是互联网带来的质的改变。
5.3用户费率低,方便快捷
互联网优势之一就是极为方便和快捷,消费者足不出户,只需用手指点击几下手机就可以完成互联网金融的操作,极为简单易懂,就连老人都可以轻松地完成,在收费环节上,如果投资者能够通过互联网购买一些理财产品的话,可以获得很大的折扣。通过一名内部人员向我们透露,“如今市场上的销售渠道已经被商业银行通过他们特有的优势所垄断,由于垄断的存在他们可以控制价格,毫无忌惮,我们看下面的例子。同一款基金的销售,如果客户选择在银行购买,其申购费率为1.5%,同样的基金在互联网上购买只有0.6%的申购费率。另一优点是,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基金产品的起点更低,它的周期也会更短。银行申购门槛也比较的高,这对于小投资者而言仍是一个较高的门槛。而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便没有门槛,用低至一元钱的价格去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你只要有手机就可以简单操作支付宝中的余额到余额宝里。在投资收益率上,这些新产品同样有不俗的表现,费率对于消费者来说足够吸引力。并且同时支持购物转账分期等其他需求。
5.4传统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5.4.1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的变化,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过度是大势所趋。像余额宝这种互联网金融产品迅猛发展的缘由,归根结底是他满足了用户的需要。新的互联网模式凭借线上快捷的优势,面向于变化莫测的客户需求不断进行创新,使其能够一直把我客户消费动向,紧紧抓住顾客。因此传统银行应加快转变其陈旧的理念。学会细分客户,更加重视移动端的表现,使客户的消费更加多样化,不在仅仅局限于线下,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客户体验,推动品牌效应,再依托强大的背景和资金来巩固客户。
5.4.2经营方式的改变,对于传统的营销渠道不能放弃,这是商业银行的一大优势,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加上目前比较火热的互联网营销。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银行可以更好的利用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更广的促使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的有机结合。将定制产品、风险管控、财务处理客户营销等集中到互联网上统一进行规划。服务渠道必须创新开拓,从以往集约化管理,前后台分离模式的固定思维中跳出来,形成全新的运营模式,但同时应道看到,即使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现在,传统的仍有其存在的必要。相比于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在资金、品牌、诚信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网点遍布广泛以及其他等等方面仍存在巨大的优势。倘若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银行能够协同发展,必将产生1+1>2的巨大收益。
5.4.3要从业务体系上转变,实现汇聚式的新型服务模式。独居创新的互联网促使它能更快的融入到某一具体领域,但是由于在经验上的不足之处,短期内,互联网金融还不能做到像传统银行那样的品种齐全。这正是商业银行所积累的优势,所以为了完善服务方式,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创新,将现有业务条线与在线金融中心、移动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支付平台等新兴技术模式加以整合,进一步实现客户利益收益的多元化最大化,实现“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5.4.4公司战略上要有转变,实现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而不是互相扯皮。商业银行要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公司与其自身的关系,余额宝的独到之处在于特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并且能将他们粘合起来,在如今的信息科技时代,谁的客户资源多谁就有优势,商业银行应与互联网金融紧密结合,推动了银行业自己的新兴发展模式,同时促进了互联网金融对其安全性的重视,两者不可或缺,共同促进,才能推动银行体制的真正有效的变革。(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 柳源.试论民营银行在促进中国金融现代化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0(03)
[2] 刘燕,楼建波.企业重大金融衍生交易损失事件研究――以合约结构为基础[J].清华法学.2010(01)
[3] 容玲.第三方支付平台竞争策略与产业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