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16:08: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互联网行业技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回首2015年,全球领先的多媒体通讯核心设备和行业设备供应商东进技术继续高歌猛进,积极拥抱互联网,与行业结合战略深入推进,在金融领域创新突破,实现品牌和市场双丰收,书写东进发展新篇章。
关键词一:拥抱互联网
当下,互联网浪潮正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和领域,改变着消费者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作为与互联网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通信业受到最直接的影响。
对传统行业而言,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需要一个优质的通信网络来予以支撑并赋能业务创新,这对东进来说,恰恰是一个巨大机会,而这源于东进在通信行业的深厚积淀和强大的研发实力。
自2007年Keygoe系列多媒体交换机推出以来,东进旗下的Keygoe家族不断发展壮大,Keygoe1000系列多媒体交换机、Keygoe3000系列多媒体交换机、Keygoe200系列多媒体处理板,再到全新的Keygoe 9000系列多媒体交换机,产品推出速度之频繁、蕴含技术之高端、对业界影响力之大,使得东进每推出一款Keygoe系列多媒体交换机引发业界高度关注,不断推动CTI行业深入发展。
对于目前通信行业的互联网化,东进已在技术、产品以及应用等方面做足工夫,帮助运营商积极应对挑战、拥抱未来,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业务的互联网化以及服务模式的多样化和创新,这也正是东进“与行业结合是通信业未来发展重点”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
在此大背景下,东进Keygoe9000系列多媒体交换机在过去的一年大出风头。
据了解,东进Keygoe9000多媒体交换机以全IP化的系统架构和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与基础电信运营商的NGN/IMS实现对接,并通过互联网将NGN/IMS延伸到企业客户的内部网络,帮助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为企业客户提供融合多媒体业务,助力企业在新兴的IP网络环境中实现快速创新和业务增长,并保护已有投资。
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东进Keygoe9000多媒体交换机在内的产品在通信、制造、电子商务、公共事业、政府、航空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二:金融创新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推陈出新,金融支付、金融安全问题受到金融机构和广大用户的高度关注。对于金融设备供应商来说,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考验的是企业的技术实力。
得益于东进的研发实力以及对金融行业客户需求的敏锐把握,在过去的一年,东进的技术研发在金融领域有着诸多的创新突破。
2015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2015中国国际金融展上,东进携旗下针对金融行业的IT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在展会期间大放异彩。
据了解,除了主打的eNAC电子支付网控器和VPC语音支付安全设备登台亮相外,东进还隆重推出三款新设备――DT511即时制卡设备、金融声纹验证机和金融数据密码机。
一、传统金融的发展困境
传统金融行业经过百年来的发展,逐渐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被逐渐的被放大。金融行业的作用在于实现资金的需求者与资金的供给着的资金交易,传统金融行业例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在经营的上面存在征信难和信息的不对称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传统的金融行业在运营的过程中,缺少有信服力的数据去实现以信用为主的服务制度和金融产品,传统的金融行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逐渐的加大导致传统的金融行业无法长远的发展。传统金融行业在实际的运营中,忽视了中小型客户的服务,这些客户个体的资金量虽小,但是数量极大,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但是由于传统金融行业忽视了这部分客户,导致了在行业的运营中缺少了大批的资金,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逐渐的缓慢。
二、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相比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无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他们的投资意识的加强,他们渴望寻找多种投资途径,从而催生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时代的飞速进步,导致了现今计算机技术快速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形成的技术前提已经得到了满足。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行业有着许多的优点,下面列举几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的优点。
1.互联网金融操作便利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形成的,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操作是最为便利的。传统的金融行业多为实体行业,人们在进行金融活动的时候,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局限性,在空间和时间上有着很大的束缚。互联网金融的操作方式可以在计算机和手机上进行操作,操作的流程简单,在进行金融活动的时候显得更为便捷。
2.互联网金融支付便利
现代人的生活追求的是高效安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完全可以满足现今人们的生活追求。在现实的生活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软件已经屡见不鲜。这种支付方式?c传统的现金支付和信用卡支付相比优势明显,在操作的安全性和简洁性上更是传统的支付手段望其项背的,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不用随身携带钱包和信用卡只要利用手机进行支付从而避免了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互联网金融的金融产品多种多样
传统金融行业的金融产品,在投资理财的选择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信贷产品时间较长,流动性较差等等,这些信贷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今人们的多种多样的需求了。但是互联网金融完全的突破了这些限制,造成了大量的潜在客户选择互联网金融进行投资理财。现今的互联网金融的操作成本低,将大量的中小客户作为目标受众,积累了大量的零散资金,给互联网金融本身带来了经济效益,也给中小型客户带来了收益。另外互联网金融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交易的透明化,透明化的交易模式,使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信任程度逐渐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使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贷产品。
三、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相比的劣势
虽然现今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还不是现今中国的金融行业的主流,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下面列举几例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问题。
1.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网络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进行金融交易的时候交易的地点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这种交易模式使交易的双方对于交易过程的隐私性存在着质疑,与之相比传统的金融行业在交易的隐私保护上做的更为彻底,使交易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现今是一个互联网技术发展快速的时代,网络环境也存在着危险,各种病毒和黑客技术横行,一旦互联网金融产品遭到非法的攻击,导致信息被篡改和删除,就会造成难以预估的经济损失。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使客户在选择金融产品的时候,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安全性上存在着顾忌。
2.互联金融行业征信体系缺失
传统的金融行业在进行金融交易的时候,都会有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使传统金融行业在进行信贷业务的时候多了一份保险。互联网金融体系在进行信贷业务的时候,对于客户的了解程度不高,无法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这种办理信贷业务的方式无疑为业务的最终成功添了一份阴霾。现今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普遍的存在着这种缺少征信系统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使大批的投资人对于互联网金融望而却步。从而影响了互联网金融的长远发展。
3.互联网金融行业法律的缺失
现今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了大批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融入互联网金融市场,这些互联网公司鱼龙混杂,在开展金融业务的时候,难免有一些害群之马的出现。造成这种现状出现的原因,是现今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没有一个统一的准入准则,这种准则可以使互联网金融行业良性的发展。现今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过于的快速,造成了现今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纷纷涌现,各类金融业务不断的创新。这种现状给法律的颁布形成了麻烦,现今的法律并不能将互联网金融行业所有的现象都进行法律界定,一旦贸然的颁布法律,可能会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投资者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客户造成损失。
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
1.建立一个健全的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
一个健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的建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标准,使互联网金融行业畸形发展的现象不再发生。同时建立一个与网络环境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网络上各种窃取互联网信息,造成互联网金融企业损失的不法分子予以严惩,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客户们的经济安全。建立一个合理的监管?C构,这个监管机构可以对网络金融行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从而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
2.建立完善的互联网征信系统,保障行业利益
互联网征信系统的建立,同样也需要法律的支持。利用法律规定建立一个完善的互联网金融客户信用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将进行信贷业务的客户自动的分级,这种分级模式可以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贷业务的安全,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经济损失。一个完善的网络征信系统,可以使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投资人纷纷的投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市场,保障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长远的发展。
3.重点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训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因此对于互联网人才的培养要重点关注,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长远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方向上,要使进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们拥有最先进的互联网操作技术,使他们再进行互联网操作的时候保障企业的收益和客户的利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使互联网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于投资渠道的要求。关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人才的培训最终的目标是使传统的金融行业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相互的合作,共同的进步,只有这样我国的金融行业才能发展的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 大数据 “互联网+” 应用
引言: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自此“互联网+”成为了一项国家战略。而“互联网+”的发展,与大数据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互联网数据得以快速增长。如何进行含有商业价值的数据提取和应用挖掘,直接关系到传统行业能否与互联网进行充分融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为推进这一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密切联系
所谓的“互联网+”,其实就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连接到一起的新型经济形态,能够凭借各自优势推进新业态的发展。而“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推动。作为“互联网+”的核心驱动力,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帮助传统企业与信息技术平台较好的对接,从而使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较好的融合。随着大数据交易机制的建立和大数据的开放及共享,各个传统行业将得到最大限度的连接,并得到相互融合,进而形成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模式。因此,“互联网+”的进程,离不开大数据服务、大数据金融和大数据营销等大数据技术的推进。
二、大数据在“互联网+”进程中的应用
2.1大数据在“互联网+”形成阶段的应用
“互联网+”的形成,与大数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于传统行业,互联网产业具有低成本和信息对称的特点,是一个大规模的协同平台,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人、商品、信息和服务的连接。比如利用Facebook等平台,就能完成人与人的连接。利用赶集网等平台,就可以将人与信息连接到一起。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信息、人和商品被连接到一起。而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海量信息的挖掘,则能将服务和信息资源连接到一起,从而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所以,正是因为大数据技术得到了应用,传统行业才能通过连接互联网获得更多的发展商机。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客户与服务的距离得到了进一步缩短[1]。但是对于互联网来讲,想要将更多的信息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从而使信息的不对称得到打破,还要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利用该技术,消费者才能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商品的价值和质量,然后进行商品的快速选择。例如,电商平台上的“个性化推荐”,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群体行为的分析,需要对用户的浏览、评价、讨论和关注进行收集和分析,以便从无序的数据中完成人群特征数据的筛选。结合消费能力、收入和兴趣等有用的用户信息,则能将用户信息与商品信息较好的匹配,进而为消费者推荐其感兴趣的商品。因此,正是由于得到了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才能加快,“互联网+”也由此得以诞生。
2.2大数据在“互联网+”转型阶段的应用
在“互联网+”诞生之后,传统行业已经与互联网建立了连接。接下来,还要确保有效信息能够快速传递至商家和用户手上,从而使信息的鸿沟得到弥补。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为“互联网+”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动力。通过引入大数据方法,泛征信系统和预测系统等系统得到了建立,从而使各行各业的信息壁垒遭到了打破。在这一背景下,信息以更快的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并且呈现出更多形态,能够帮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与此同时,分散的小企业也开始向大规模社会生产转型,从而使行业的产业链得到延长,并使商品的生产周期得到缩短。P2P和众筹等平台的出现,则为传统金融行业与中小企业的联合提供了平台。而商业大数据征信系统的出现,则为企业建立密切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金属企业能够更好的完成用户行为数据、金融数据和公共机构数据等各种数据信息的分析,从而完成借贷人信用评分和放款金额的科学评估。所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行业的传统规则得到了打破,从而为各行各业的融合和发展提供了支撑[2]。应用大数据技术,销售人员也能通过互联网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有需要的人,进而实现无国界销售。应用大数据技术,企业也能更好的完成品牌建设,并提出精准营销策略。因此,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逐步进入到了转型升级阶段。
结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进程。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动力。在“互联网+”的转型升级阶段,应用大数据技术则能消除信息传递的鸿沟,从而使各行各业取得融合发展。因此,传统产业还应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便更好的完成“互联网+”转型。
参 考 文 献
互联网金融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依托于互联网电子平台,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网络众筹等为主要模式的新型金融模式。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较,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短时期内开拓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显示出超强的发展潜力。互联网金融业态包括网络支付结算、网络借贷、理财中介、网络信息服务、虚拟货币、传统金融机构的网络平台(网上银行、网上保险和网上证券)等。目前,在我国发展较快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代表的网络支付结算类、以P2P平台为代表的网络融资类以及网络投资理财中介类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所代表的网络支付结算业务是互联网金融业态中起步较早,发展比较成熟、完善的模式,是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对接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进行支付结算业务的第三方平台。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24308.8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29.8%。[1]P2P网络平台是指个人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将闲置资金出借给资金短缺者的网络融资模式。根据谢平的定义,P2P网络贷款平台需要依法注册,其特征是通过互联网来为投融资双方提供包括信息沟通、信用评价等在内的媒介服务。[2]P2P平台近年来发展异常迅猛。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截至2015年6月底,P2P网贷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028家,比2014年底新增了28.76%。2015年上半年P2P网贷平台的成交总额达到了3006.19亿元。[3]网络投资理财类指网络投资中介机构利用其互联网门户和移动终端,将对第三方支付的在途资金、支付工具吸存的资金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基金、股票,以达到保值增值目的。我国最有代表性的网络投资理财产品是余额宝,截至2015年2季度末,余额宝规模为6133.81亿元。[4]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可以归纳为:虚拟化、直接性、高效性、资源共享性、普惠性和风险性。[5]互联网金融主要利用网络交易平台作为虚拟的交易场所,通过平台进行的交易、支付、结算,使用的是电子货币或虚拟货币,即虚拟的运营方式。直接性表现为投融资双方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直接完成交易,不需通过银行等中介,既给投融资双方带来了便利,又降低了融资成本。高效性体现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提供服务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资源共享性反映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混业经营,同时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特征。普惠性则反映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所面临的客户以个人、小微企业为主的普惠金融的特征。传统商业银行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个人以及小微企业存在一定的金融排斥行为,而互联网金融平台所面对的客户不受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了金融资源的全社会共享。风险性表现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着包含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在内的业务风险、技术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形式、特征及来源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形式
互联网金融风险既具有与传统金融相同的共性风险,如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又具有互联网金融特性决定的特有风险,如法律风险、技术风险等。从概念上理解,互联网金融风险是指互联网金融机构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制度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形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5]1.运营风险互联网金融的运营风险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管理风险以及操作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网络交易主体由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出现问题未按要求履约而形成的履约风险。管理风险则是由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运营管理、流程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和失误导致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誉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其中信誉风险是由于互联网金融机构信誉不良而引发的经营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存在管理漏洞、制度缺陷或人员素质不高,导致的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操作或是消费者失误而引发的风险,比较常见的是由对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不熟练或违反内控制度操作而导致的金融损失。市场风险则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由于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给互联网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2.技术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某些缺陷不可避免地会给互联网金融带来系统性的安全风险。如网络的安全隐患、身份认证局限、交易信息泄露、程序设计漏洞,以及软件设计缺陷、黑客侵入、计算机病毒扩散等都可能导致互联网金融虚拟交易中信息丢失,从而给交易主体带来风险。3.法律和监管风险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业态,目前尚未有明确的金融立法和监管条例,也没有统一的行业自律组织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互联网金融行业交易主体和交易行为出现问题时,无法可依、无据可循,这导致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目前,除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之外,其他互联网金融领域准入门槛较低,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参与到金融领域中来,机构数量大幅增加,给互联网金融带来巨大风险。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例,根据网贷之家的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新增加的问题平台达到419家,是2014年同期的7.5倍。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具有强传染性、虚拟性、时效性和复杂性。[6]互联网金融机构是以开放的互联网作为运营平台,同时应用大数据技术与信用网络联动,一旦某个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网络节点发生风险都会传染到整个互联网金融系统。这种传染性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特性,能够突破业态的限制、突破时空的界限,可能带来极大的损失,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特征决定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发生和扩散也是在网上进行的,具有虚拟和隐蔽性,增加了防范和治理的困难。同时,虚拟化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交易对象、交易过程模糊,增加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业务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要求高,系统的任何漏洞、安全隐患和人为的操作不当都可能带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因素通常是不易觉察的,具有超复杂性的特征。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来源
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几乎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落,参与的消费者规模也迅速膨胀。一旦互联网金融的某个领域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经济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来源进行深入探究,有利于我们提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治理对策。第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瓶颈,滋生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环境。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初期阶段,已有的办法、文件只是局限于鼓励或扶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明确、具体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比如,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来规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导致互联网金融企业进入门槛低,企业鱼龙混杂,行业无序发展,对于破产或跑路的企业也没有合适的市场退出机制,影响了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由于没有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及相关法规,致使互联网金融主体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互联网金融领域信用风险时有发生,大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第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机构及监管法规的缺失诱发了金融风险的产生。我国目前存在的金融分业监管的形式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方式,因而,除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由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经营牌照外,其他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一直处于监管空白的状态,没有外部约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风险和收益的选择方面,更注重收益,而忽视风险,表现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忽视风险内控体系的建设,将经营的重点集中在拓展市场份额、增加企业盈利方面,从而诱发了金融风险。第三,互联网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其对于大数据的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而在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开展业务的同时,也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包括信息安全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安全隐患。此外,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的资本实力、技术实力、人员素质、经营战略和管理能力都将影响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驾驭风险的能力。第四,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健全也是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传统金融机构控制信用风险主要依赖的是抵押、质押和保证等担保措施,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很多融资行为是建立在小额、信用、分散基础上的,在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地了解融资者的信用情况,从而最终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治理对策
为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使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应针对上述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形式、特点和来源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采取以下的治理对策:[7]
(一)完善法律法规,构建行业监管体系
首先,要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明确规范互联网金融业务交易主体行为的立法、互联网金融安全性方面的立法、网络交易标准和规则的立法、制约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披露的立法。同时,要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机构,建立起行业自律组织,建立起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相互配合的监管体系。监管机构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准入管理,提高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准入门槛,同时行业自律组织要制定统一的行业自律准则,增强行业的自律意识,使行业自律的内部约束与监管的外部约束互相配合,达到防范和治理风险的目的。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十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监管的五大原则,即“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同时明确了监管主体,即人民银行监管互联网支付结算业务;证监会监管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业务;银监会监管网络借贷、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保监会监管互联网保险业务。但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体系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最终实现规范发展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发展意见》中明确规定,互联网金融监管采用的仍然是分业监管的方式,而互联网金融本身具有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分业监管是否能够有效地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建设
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的建设是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环境亟须改善,要加大对硬件的建设和维护、对安全设施的投入,强化对信息系统的保护,也包括提高软件的设计能力,如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的安全访问、身份认证以及分级授权登陆等技术,要通过完善密钥管理来防范信息技术系统。第二,我国要努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以防范由于技术引进带来的妨碍国家金融安全的风险。第三,在宏观层面上要建立起创新的金融安全评估机制,制定高规格的信息安全标准。
(三)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督管理
要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运营和管理进行监控,督促互联网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办法。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督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监管机构应对互联网金融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和大数据监控模式,监管机构应针对互联网金融机构业务动态数据建立风险分析模型和程序,主动分析被监管机构的运行状态,评估其可能存在的风险。二是建立消费者监督管理机制,以发挥互联网金融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是消费者最关心和重视的问题,通过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服务中心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互联网金融企业应通过消费者服务中心定期向用户披露相关业务与产品动态。消费者中心应设立投诉中心,来帮助消费者维权。三是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四)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
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来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应包括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用信息采集、信用信息的评价与查询、信用信息的动态跟踪与反馈。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主要采集对象是掌握互联网金融机构及用户信用信息状况的机构。采集后的信息可用于查询,信用体系管理机构还应建立起信用信息分析模型,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最后对信息对象的信用状况作出评价。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的建立将促进互联网金融有序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15Q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2.4万亿.艾瑞网[EB/OL].
[2]P2P网贷平台排名.网贷之家[EB/OL].
[3]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页.天弘基金[EB/OL].
[4]何文虎.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4,(10).
[5]熊欢彦,刘剑桥.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视线,2014,(12).
[6]何文虎,杨云龙.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基于制度和非制度因素的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14,(8):48-54.
一、“互联网+”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新动力
“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与诸多行业的融合,将有效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结构优化的新动力。
“互联网+”带来了新一轮互联网产业变革创新。互联网行业内部正在发生变革,互联网应用形态不断扩展,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使互联网应用范围空前提升,社会化网络和大规模交互式协同将不断扩大创新空间。互联网逐渐与日常生活相融合。随着“互联网+”理念的不断扩展和应用,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向社会大众提供日常生活的便民服务。网络餐饮、网络娱乐、网络家政、生活本地化O2O(线上线下电子商务)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互联网+”重构传统产业组织体系。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传统产业都在探索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道路。互联网已经从一个技术性工具逐步演变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融合的过程中,传统行业被注入互联网的基因,这是一个全新的产业组织体系的变革过程,迅速转型的企业将产生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的产业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新兴业态,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互联网+”优化组合区域资源。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区域经济的边界已超越了传统的地理空间范围,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延伸,呈现出动态化、开放性的特点。“互联网+”极大地延伸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具有渗透性强,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等特点,为区域产业结构扩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形成了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将打破地区性产业壁垒限制,让传统产业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
二、“互联网+”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发展观念落后。“互联网+”不仅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更是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发展观念的融合。一些政府部门、企业对“互联网+”了解不深,对“互联网+”引发的变革不主动跟进,这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不转变观念、不树立互联网思维,将会落后于整个时代的发展。
基础设施落后。“互联网+”的前提是互联网作为一种社会基础设施得到广泛普及,而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还有待提升。互联网流量资费高、速度慢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瓶颈,互联网基础设施普及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商品的流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监管方式落后。互联网企业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快速发展,使政府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监管制度滞后,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下新兴业态发展的新需求、新变化,容易出现监管盲区。二是监管手段落后,现行监管仍以人力监管为主,缺乏便捷有效的技术化手段,很大程度影响了监管范围、监管效率和监管效果,从而容易导致监管漏洞。
三、为“互联网+”发展营造环境
要转变观念适应“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要通过互联网思维完成对自身的改造。目前国内许多传统行业的“互联网+”还仅仅停留在开辟电商平台阶段。“互联网+”意味着融合、分享、改造和提升,传统行业应利用新的技术去改变传统行业,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对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而言,“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要以“互联网+”的思维不断改革创新,使各方面工作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
要建立与“互联网+”相适应的监管制度。“互联网+”环境下应制定与市场相适应的监管框架,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一种公平、合规的外部环境。一是修订完善现有监管法律和监管制度,使其与“互联网+”时代需求相适应。二是创新监管手段。由以人力监管为主的传统监管方法逐步向以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新型监管方式转型。三是打造多层次监管格局。不断拓展深化党政部门和互联网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以及网民的参与合作,共同形成多层次的监管格局。
要为“互联网+”环境搭建开放的平台。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的早期,平台化战略是一个重要选择。一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应搭建开放的平台,以便多方能够在此平台上深度协作、利益共享,给传统企业发展提供各种资源。二是互联网企业还要对行业需求进行定位分析,如过分依靠人力的行业、创造新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用户需求波动大的行业等,从而不断完善平台的功能。三是互联网企业要遵照共享经济模式,在核心价值和制度层面建立起极致诚信,为“互联网+”创建共赢的局面,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一些朋友把“互联网+”理解成就是互联网加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加汽车,互联网加餐饮,互联网加医疗,这就是“互联网+”。我非常同意,“互联网+”必须是要和传统行业结合,而不是互联网自己玩。
但是,如果理解“互联网+”就是简单的相加,任何一个传统行业,做了一个网站,开通了微信功用,就叫“互联网+”了,这样的“互联网+”是不会有未来的。
我相信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整合+智能感应能力形成的新的业务体系和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简单地把一些互联网的营销、互联网的业务和传统行业结合。如果还停留在只是把传统行业加上一点互联网就叫“互联网+”,技术和业务模式还是停留在过去,那么它不是引领行业发展,而是会被淘汰。
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简单相加,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
让传统的商业和互联网结合,把传统的实体店搬到互联网上,这件事情已经做十几年了,确实已经取得巨大成功,全面冲击了传统的零售业。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业,正在遭受电子商务全面的打击,比如曾经很火的中关村开始全面退出电子产品的销售,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场关门。这就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结合。
但是这种电子商务是不是“互联网+”呢?
我觉得不是。这还只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简单的结合,它的本质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而不是智能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是零售面向电子时代的第一步。消费者要买一个东西,还是要去商店,只是从去一个实体店,变成了网店。生产流通的环节,生产―批发―零售的基本格局并未真正改变,流通的社会成本很高,并未发生质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移动电子商务会是什么情况?
是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和智能感应能力加入进来,整个模式都可能面临变化,效率会大大提升。
比如一个产品出厂之时,就被内置了NFC的芯片,或者ID code码,当有人看到别人在使用这个产品,或是在街上看到这个产品,想购买,只要拿手机靠近这个产品,就马上读出销售地址,进行电子支付,完成购买行为。这种情况下,产品本身成为宣传渠道,产品本身变成了销售渠道。
用一件衣服举例,它的出厂价是100元,通过第一次批发,达到160元,再次批发,达到240元,在商店零售,这件衣服很可能价格是360元。流通环节成为社会成本大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用户读取商品本身的NFC标签,或是ID CODE码就可以购买,那就是原厂价格,用户可能只需要150元就可以购买这件产品。这样,生产商和用户都是获益者,而批发商和零售商慢慢被边缘化。
这才是“互联网+”。它是大数据和智能感应能力加入后,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同时也是对互联网的改造。如果仅仅抱着互联网三个字,永远是:自由、开放、共享,却不承认新的技术和新能力的作用,我相信一样会慢慢被淘汰的。
(33位互联网老兵倾力打造的成长励志大作,听我们讲述百分百真实的互联网上的奋斗故事。麒麟会CEO王铮铮iTech Club创始人吴华鹏作序推荐)
购买推荐
通过对“网络购物第一站”——比购宝(Boogle.cn)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当当网、苏宁易购、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京东商城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内容简介
互联网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推陈出新、不断进化的行业。
本书是北京大学首届互联网CIO-CTO班全体同学的33篇文章的精华合集。这个班堪称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黄埔军校”,其中的学员都是互联网技术和管理的精英,在互联网圈摸爬滚打过多年,当前是各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的中坚力量。
《进化:我们在互联网上奋斗的故事》详细记录了各位作者迈入互联网行业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是互联网产业在中国发展的一部时代缩影。全书包含33篇精心策划的文章,分为职场与团队、产品与技术、行业与创业三个部分,从不同的层次和视角,记录了互联网从业者的职业生涯中可能经历的各个阶段和面临的各种问题。作者的经历和经验,教训和感悟,对后来者极具启发性和实用性,也必将对产业的发展和进化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进化:我们在互联网上奋斗的故事》适合有志于投身互联网行业的人士、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对于互联网行业职场人士,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