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工智能辩论

人工智能辩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7 16:08: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人工智能辩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人工智能辩论

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人工智能(AI)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兴起的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去求解问题的学科,与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一起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学技术成就,目前广泛应用于专家系统、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文字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电子游戏等方面,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以及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中的核心技术。

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广泛的需要,国内外高校普遍开设了“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特别是作为计算机方面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我校自从1993年开始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智能控制”选修课,1996年为自动化、计算机、机械等专业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导论”、“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目前,我校软件学院、信息学院、机电学院都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许多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面向包括人文社科等全校所有专业的公选课之一,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技术和前沿内容,拓宽知识面,启发思路,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有关问题的入门性知识,提高学生应用开发软件的能力和水平,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好“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和很广的受益面。

由于人工智能是交叉学科,涉及面广、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往往有望而生畏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生学都比较吃力。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协调好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使学生由望而生畏的感觉,变为有用有趣的感觉,根据已有人工智能课程在教学与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方法,结合“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近几年教学实践,对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

2 调整与优化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人工智能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许多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面向包括人文社科等全校所有专业的公选课之一,其研究领域及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基础面广。因此如何选好教学内容,既能使学生了解本领域的概貌,又能适合学生的基础,便于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是一件重要而又困难的事情。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学科又有了新的发展。为了及时反映人工智能研究和学科的最新进展,我们修订了“人工智能导论”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和更新,极大充实了各个系统的内容。我们确定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为概论,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主要研究领域及发展过程;第2部分是知识表示,推理和搜索技术,讨论几种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推理技术(包括确定性推理方法和不确定推理方法)和搜索求解策略;第3部分是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领域,包括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等。其中第2部分是基础理论,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应该循序学习。第3部分是人工智能的应用,由于每个研究内容都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且有其专门的学术著作研究、热点,因此针对高等院校的本专科生来说,不必循序学习,而且结合专业特点可以选择其中几个研究领域。例如对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同时可增加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包括专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进化控制等热点:而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可以选择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等,并辅以动物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系统、智能机器人等实例。总之就是要把握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调整本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以有限的时间学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另外,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必须兼顾基础知识和新兴技术,注意与相关课程(如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概率论、自动控制原理、Matlab系统仿真、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等)的链接,密切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外训练,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整体素质。

3 加强课程立体化建设和系列教材研究

在课程的立体化建设中,教材充当了地基的角色,所有的课程内容安排,无不体现出以教材为基本,以教材为模板。所以本着基础、实用的原则,我们先后编著出版了《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教材导论部分概括性强,引人入胜;基础部分系统全面,叙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应用部分密切理论与实际关系,典型形象。其中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证据理论、模糊推理、神经网络等理论的一些典型应用,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另一方面,又新增了自然语言理解及其应用内容,以适应目前计算机翻译、人机自然语言交互等技术日益广泛应用的需要。系列教材适应了人工智能导论新课程开设的需要,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为人工智能课程确立了基本框架,发挥了重要作用。系列教材的问世不仅解决了本校“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用书的问题,而且也被各兄弟院校普遍采用,促进了该课程的普遍开设,推动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为了配合教材第二版的教学和自学,在已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制作了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完整的教学视频录像,并刻录成光盘随书供读者使用;同时又研究与开发了网络课程(http://),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包括主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录像、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料库等在内的课程立体化建设符合二十一世纪高校教学的要求,支持教师提高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水平,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教学新路,经过数年辛勤试验,结合蔡自兴教授等对人工智能课程的建设经验,对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一些的改革与创新。

(1)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受到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的影响。由于这是一门导论性前沿课程,一般来说,学生开始学习兴趣很大。但是,当一些学生开始接触到抽象概念和算法时,往往感到不易接受。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 论、布置读书报告和课外实验、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专题讨论/辩论等形式。特别,我们精心组织和准备了模糊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智能交通、BCI(脑机交互接口)等专题,以及智能调度软件、语音识别系统、动物识别系统、足球机器人比赛、机器人轨迹跟踪、倒立摆的智能控制等课内演示,使学生扩大了眼界,增加了感性知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与效果。

(2)面向问题的启发式教学

人工智能中的许多问题,有的似是而非,有的引人入胜。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提出相关问题,提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然后逐步进入教材中的解决方案,启发学生求解这些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比较抽象的“遗传算法”时,提出“遗传算法如何用于优化计算?”这一问题。针对该问题,先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入手,讨论“遗传”、“变异”和“选择”作用;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从特殊到一般地启发学生思考“遗传”、“变异”和“选择”的实现,最终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导出遗传算法用于优化计算的基本步骤。这样,学生不但从中学习了遗传算法,而且得到一次逻辑思维的训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辩论与交互式教学

组织课堂辩论,讨论的议题包括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和其他比较等有争议的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激发了学习潜能,明确了学习目标。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智能机器人内涵的理解,我们组织了“机器智能能否超过人类智能”的辩论会。会前正反双方结合本课程内容及其相关知识,认真进行准备;辩论会上正反双方唇枪舌战,激烈争辩,气氛热烈。辩论后,学生余意未尽,讨论热情不减。无论是哪一方获胜,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学中我们还注意采用了多种交互式策略,如课堂上教师提问可鼓励或指定学生提问,也可由学生自由地就某个知识点进行主题发言后老师点评等。

(4)个性化学习与因材施教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的形式,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多提新颖思想,有意识地鼓励优秀学生探讨比较深层的内容,并辅导优秀学生将其成果以科技论文和发表文章的形式转化为成果。又如,在教学设计和实验设计中,注意要求学习有余力和兴趣的学生选作部分探索性、创新性的功课和实验(选学内容,如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进化控制等),从而引导学生发挥个性优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注意分析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具体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使用

本课程在PPT演示文稿和网络课程上,采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如视频、动画、声音和图像等。目的在于使得人工智能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例如,课内让学生在线观看涂晓媛博士的计算机动画“人工鱼”的录像片段、人工生命Floy中生命智能体在环境中不断的适应进化构成演示等,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此外,随教材附赠的教学光盘和开发的网络课程(http://)提供了学生课外自学用的高质量的电子课件、完整的教学视频录像、丰富的实验和案例资料等,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7)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适时布置一些人工智能实验给学生进行课外练习。设计的课外实验包括产生式系统实验,归结反演实验,主观Bayes推理网络实验,A搜索实验,以及基于Maltab工具箱的模糊控制位置跟踪系统、两车追赶模糊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模式识别仿真、遗传算法优化计算等实验。通过实践和参与,保持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和难点的理解,掌握基本方法和技术,为从事智能系统应用开发打下基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我们的研究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观看机器人臂取物、倒立摆控制、语音识别软件、指纹识别软件、智能调度软件等演示,密切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的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多方位培养学生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5.1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构筑“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现代教学模式,是本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丰富表现形式,利用网络课程的交互性、情景化等,进行教学。采用的方法包括:

(1)抽象知识内容的多媒体表示

通过动画和视频来演示抽象的概念、算法和过程,包括机器人轨迹跟踪、机器人臂取物、足球机器人比赛、倒立摆控制、“人工鱼”等录像片段,以及智能调度软件、语音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动物识别系统等软件演示。

(2)通过PPT撰写教案

精心编制PPT,组织好课件内容,做到图文并茂,提纲挈领,便于学生理解,便于教师讲授。

(3)开发与应用网络课程

“人工智能导论”网络课程较好的实现了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习过程的情景化。在交互性方面,通过网络课程的课堂练习和章节练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学生提出学习建议。在情景化方面,采用了在线答疑形式,使得学习过程丰富有趣。

(4)先进实验系统的观摩与演示

利用我们的研究成果等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成果演示(包括智能调度软件、语音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动物识别系统等软件),使学生知道学了有用,而且很有用,很有趣,很有意义,从而进一步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通过上述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也取得很好的实际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5.2 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1)改革作业方式与方法

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书面习题作业,发展成为必须交给教师评阅的书面家庭作业、不必交给教师的课外思考题目、口头布置的思考题或阅读材料以及大型作业等。其中上交作业通过网络进行,教师批阅后的作业也通过网络返回给学生,实现了作业呈交和返回的网络化。

(2)改革考试方式与方法

如何对本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我们综合考虑课堂出勤情况(10%)、平时正式作业成绩(20%)和期末课程考试(70%),进行综合评分。期末考试有时采用综合试题考试,出几个大题目让学生选择其中几个进行开卷笔试,当面交卷后评分;有时采用课外开卷论文结合或口试面试。最近,我们还对部分学生结合实验或实际问题提问等进行考核。我们正进一步改革、试验和探索,使考试成为衡量与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篇(2)

那么,当有一天VR技术被广泛应用,人们是否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人工智能一旦超越人类,人类又将何去何从?而无人驾驶汽车又到底需不需要方向盘呢?此时,回答这些问题似乎还是需要发挥我们无限的想象力,不过,如今的技术应用发展应该会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VR技术的时代脉络

现在,VR技术处于2.0时代。而2.0时代的设备形态主要有三种:分别是VR的手机壳、VR显示器、VR一体机。

2.0时代VR领域的核心必要技术大概有四点,比如说手势跟踪、VR的生产技术、焦点渲染等等。一款优秀的VR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优秀的可穿戴设计和人体工学设计。

另外,良好的VR设备还应该让用户获得良好的沉浸感。在VR2.0时代,沉浸感主要和光学系统相关,人脸的理论视场大概在200度左右,理论上好的沉浸感的VR光学系统应该有180度以上的视场,同时具备极度优异的成像质量。180度以上才能真正让用户感觉是一览无余的物理世界。同时,降低眩晕感是每一个VR设备的基本素养。

2.0时代之后,VR技术是不是还会发展到3.0时代或者4.0时代呢?当然,这是毋庸置疑的。

3.0时代可以称为VR光场的时代。明年年底到后年,人类或许就可以进入光场VR时代,为什么是这个时间呢?简单地说,光场就是记录真实物体向空间发射的光线,再利用光线可利用的方式在显示的时候还原出来。对用户来说是极度逼真、自然、清晰的一种视觉体验,而且可以动态调焦,就像看真实的物体一样。

而4.0时代就是黑客帝国VR时代,称为视觉神经编码技术的VR时代。这个方向将是人类在VR这个技术阶段,4.0阶段叫作人类在VR方向上的一个终极形态。

走向互联的人工智能

当前,在人工智能领域,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语音合成、机器学习、机器视觉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成为研发和应用的主流。

机器视觉从整个的流程可以分为三大块:第一是模拟人眼,它得到的影像和内容可能比人得到的更加清晰和完美。第二是感知,因为世界不是静态的,所以世界有运动,从而需要感知。第三是对视频输入的识别,这一层就对应到人的感知系统。

而人工智能的交互模式除了图像之外,还有像声音、体感,或者基于其他方面的交互方式。

如今,语音识别技术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的识别,深度学习已经逐渐应用到语音识别当中。而主要的表现是对日常口语对话的识别。同时,也注重了对对话场景的识别。比如,如果说有人说太冷了,这句话从文字本身识别出来可能是温度有点低,那你到底是在办公室,还是在车里面,还是在什么场景下?这个可能要做不同的操作。

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又如何为人类服务呢?也许智能互联会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

现在智能设备已经开始像人一样有了看和听的能力,甚至还有一些想像的能力。接下来,它还会学会交互。想像一下,如果一个智能设备具有了看、听和交互的能力,这是不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呢!

拥有了众多能力的智能设备所产生的庞大数据被存储在数据中心里。这些数据不光被存储,还被分析,并被云端服务所利用,然后再推送到智能设备里,同时这些智能设备根据新提供的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体验,感知这个世界。可以看到从数据中心、云,再到前端的智能设备之间,构造出了一个良性循环,它会生生不息地代入成千上万上亿的智能设备在里面为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很多帮助。

不过,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广度方面。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大部分还是通过一些预先采集好的数据,对几千类物体去做识别、做判断,到了实际的应用场景,超出这几千类物体怎么办?

二是深度问题。如果分析一个句子想表达什么含义,就需要具备相应知识,如果知识不够,或者跨领域,理解可能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带来不确定性。

三是自适应度的问题。人工智能飞跃发展的基础是大数据,千万级数据通过训练得到一些能够识别某些物体的方法。但如果以后人工智能是做自主机器,它进入了家庭,可能每个星期才收到几条数据,这个家庭的生活模式实际上是小数据,关联度、自适应度会有问题,怎么办?

对未来的争论

在一场无人驾驶汽车的方向盘由谁掌握或者方向盘该不该取消的辩论当中,有人说:“即使在高度无人驾驶的时代,甚至越是高度智能化的时代,产品本身和人的交互对人的个性化满足越来越强,而不是越来越弱。”

篇(3)

入选技术集中在可以改善人们生活、推动行业变革和维护地球生态等领域。在各项技术被广泛使用之前,论坛也提供了一个辩论平台,讨论技术可能会为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带来的风险和担忧。

韩国前沿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Sang Yup Lee在会上表示,今年选中的新兴技术与往年相比,生物科学类要更突出,且除了考量不同技术对人类的好处外,也更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另一个考量的标准,是该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市场的可行度。“我们希望这些变革性的技术能够加快速度成为现实,这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之一:跨越学术界与商业应用之间的障碍,让行业或普通人很快获得这些技术。”Sang Yup Lee说。

世界经济论坛的技术先锋成员,1QBit公司的CEO和联合创始人Andrew Fursman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则表示,在公布的十大新兴技术中,他最看好“开放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商业化应用:“由于人工智能具备的用户友好性,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自然、便捷,就像人与人交流一样,而无需专业的知识技能学习。”

他同时指出,虽然新兴技术越来越多元,但对于越来越开放的中国科技界和投资界来说,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将更加顺畅,“过往只有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的科技产业,如今反向的操作越来越多,中国资本非常活跃,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技术融合也更加容易”。

多元化的突破性技术不久便可以解决世界上最为紧迫的挑战。这些前沿科技包括可以为整个村庄提供电力的电池,具有“社会意识”的人工智能,和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板等。以下是十大上榜技术:

1.纳米传感器和纳米级别物联网

纳米传感器能够进入人体循环系统,或被植入到建筑材料中。2020年,物联网预计将拥有300亿个连接设备。一旦连接,纳米级别物联网将会对未来的医药,建筑、农业和药物制造产生巨大的影响。

2.下一代电池

匹配供求关系是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最大障碍之一,但近期在使用钠、铝和锌电池进行能源存储的新进步,使构建小型电网并为整个村庄的提供清洁又可靠的能源成为可能。

3.区块链技术

此前,记录比特币的分布式电子交易账本,已经使区块链技术广泛使用。仅2015年一年,风险投资企业对区块链行业投资金额就突破十亿美元,其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及政府工作方式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才逐渐显现。

4.二维材料

虽然不是仅有的一种,但石墨烯或许是最闻名的单原子层材料。大幅降低的生产成本,得益于2D材料的广泛应用,包括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新一代的可穿戴设备和电池等。

5.无人驾驶汽车

虽然无人驾驶车目前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尚未完全合法化,但其在挽救生命、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潜在优势,使得与其相关的重要技术先驱已经开始飞速发展。

6.器官芯片

只有一个记忆卡大小的人体器官微缩模型,可以使研究人员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见证生物机制和行为,为医学研究和药物制造带来彻底的变革。

7.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

这种新的光伏材料对目前的硅太阳能电池进行了三处改进,使其更容易生产、几乎能在任何地方使用,并且迄今为止不断提高发电效率。

8.开放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认知算法的共同提升,再加上前所未有的丰富数据,很快就会让智能数字助理服务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管理财务和健康状况,甚至帮他挑选要穿的衣服。

9.光遗传学

使用光和色去记录神经元在大脑中的活动并不陌生,但近期研究发现,光还可以深入大脑,用于更好的治疗脑部疾病。

篇(4)

1月23日,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年会在瑞士小镇达沃斯落下帷幕。为期4天的会议中,4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500多名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和学者们齐聚一堂,探讨“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全方位影响及挑战。此次会议还探讨了全球安全局势、经济增长、环境问题以及地区社会转型等热点话题。

在本次大会召开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对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大会的报告也显示,经济低迷使全球商业信心指数达到3年来新低。在此背景下,参加此次大会的全球政商学界精英普遍的关注焦点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如何转化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论坛,并在中国经济和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专场会上发表题为《为世界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的特别致辞。

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开幕式上就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发表了演讲:

我们即将迎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将彻底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社交的方式。无论从其规模、影响范围还是复杂性来看,这场转型都将和人类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革命截然不同。我们尚不清楚这场革命将如何展开,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公共部门到私营部门,到学术界和公民社会,全球各利益相关方必须协调一致,采取全方位的综合策略共同应对这场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采用水蒸气为动力,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电力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则使用电子和信息技术,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是一场发轫于上世纪中叶的数字革命。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特征是各项技术的融合,并将日益消除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生物世界之间的界限。

本次转型不仅仅是第三次革命的延续,而是象征着一场有着自身特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这是依据其速度、影响范围和对系统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当前各项突破性技术的发展速度可谓史无前例。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相比,第四次革命是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此外,第四次革命正在颠覆所有国家的几乎所有行业。这些变革将产生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彻底改变整个生产、管理和治理体系。

各种移动设备拥有前所未有的处理和储存能力,能够轻易获取相关知识,并将数十亿人连接了起来,从而释放出无穷的潜力,而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材料科学、能源储存和量子计算等科技领域的最新突破更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从无人驾驶汽车到无人机,再到虚拟助理和能够进行翻译和投资的软件等等。人工智能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计算能力的指数级提升和大量可用的数据。这既包括可用于研制新药物的软件,也包括预测文化倾向的算法。与此同时,各类数字制造技术正与生物世界进行日常互动。工程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正在综合运用运算化设计、增材制造、材料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等科技知识,率先实现微生物、人体、消费品、甚至住宅之间的和谐共生。

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论坛上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发展不再是以线性速度,而是呈几何级增长,它不仅将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还会改变人类本身。

风险同样不容低估

施瓦布还表示,未来,技术创新将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和生产力的大幅增长,交通和通信成本将下降,物流和全球供应链将更高效,贸易成本将降低,这些都将打开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然而,新技术革命也会带来相应的许多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将导致就业市场日渐分化,出现“低技能、低收入”和“高技能、高收入”两个极端,进而加剧社会关系的紧张。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报告预计,到2020年,科技发展将导致15个主要发达和新兴经济体净损失逾700万个工作岗位,女性受到的影响将会更大。其中受最大影响的可能是对那些原本自认为不会受到影响的中等技术人群,例如客户服务等,他们将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有专家估计,美国约45%的就业岗位将受到自动化技术的影响。

早在18世纪,经济学家已对工业化带给就业市场的影响进行过辩论。纺织业和农业中引进新技术导致大量人员被解雇。手工业者和农民不得不当起了雇佣工人,劳动条件较以前明显恶化。机器接替了简单工作,但却给专业技术行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这样的趋势在工业4.0引入后仍将继续。纽伦堡就业市场和职业研究所学者恩佐·韦伯说,没有专业技术的劳动力找工作会越来越难,需要中等技术的行业,就业机会也会减少,现代职场首先需要受过大学教育的人。

但他认为,这样的变革时期不会只带来负面的影响。“技术进步会激励创新,促进投资,创造新机遇。”韦伯认为,挑战在于对那些被排挤出就业市场的人员进行再培训。“工作永远不会没有”,他说,但在根本性变革后总是会出现短期的失业问题。纽伦堡就业市场与职业研究所2015年10月的一项研究显示,今后几年里德国将有大约6万个工作岗位流失。

与此同时,新技术革命也会创造210万个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更为专业的领域,例如计算机、数学、建筑以及工程等。报告指出,这些新工作岗位的产生可以部分抵消工作岗位减少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高水平的自动化和互联功能将在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制造新的财富差距。瑞银集团在此次论坛上的白皮书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可能削弱新兴市场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中经济体将面临更大挑战,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政策,这次工业革命将加剧不平等。

尼尔·弗格森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终不仅将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而且将改变我们人类自身。它将影响我们的身份认同、所有权概念、消费模式、投入工作和休闲的时间,以及如何发展职业、磨练技能、待人接物和改善人际关系等。可以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因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工业升级转型:人才是关键

本次冬季达沃斯的主题为“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与处于谋求转型升级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不谋而合。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与人工智能的完美应用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与所有经济体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人才展开了讨论。

通用电气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表示,工业的未来不但要有“硬件”,还要有很好的“软件”。“发展工业不仅需要很多优秀的材料工程师、物理工程师,还需要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段小缨说,“对于人才,需要更多真正的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还有模式创新。”

目前,钢铁、煤炭等传统工业产能过剩,是当下中国经济的痛点之一。那么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缩短阵痛期呢?来自德国西门子的凯飒就表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如何重新训练剩余劳动力,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十分关键。

“这方面我认为德国可以帮助(中国)。因为30年前,德国钢铁业受到过强烈冲击,矿业也受到冲击,我们不得不重新培养人才,以适应自动化生产需求。”凯飒说道。

分析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和运用,比如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与会嘉宾表示,中国已经在互联网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中国可以抓住这一契机,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

与此同时,中国仍然需要加快在部分核心技术领域的步伐,并着重解决能源、环境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持续的发展。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分析,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抓住机遇,促使经济结构升级。

那么如何抓住机遇呢?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建议就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中国制造”大有可为

施瓦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相信“中国制造”会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不断深入,会有更多企业生产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这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在本次论坛就“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召开的专题讨论上,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中国制造”将大有可为。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创业研究专家艾米·魏克森认为,中国在许多产业领域已经有了大量杰出的创新产品,例如在互联网领域,诸如微信、支付宝等产品提供的许多创新性应用功能甚至让美国企业也赞叹不已。

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董事长奥列格·杰里帕斯卡认为,“中国制造”在原材料制造、基础设施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很有竞争力,而在新的工业革命中,中国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重视环境保护,对中小企业给予更多支持。

篇(5)

精心管理

规范性。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从试验到定型,再到推广的过程。具体程序为:教师拟定课程计划—学校审核课程—编写校本讲义或校本教材—开展课程试验—总结、评价—修改完善。

选课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学生可以充分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我选择,我喜欢,我快乐”是课程实施的目标。

多样性。“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课程的内容应该注重丰富性和实用性,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满足学生多样的需求,增加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全校共开设科技类课程40多门,人文类30多门,艺术和体育类课程10多门,还有综合类课程10多门。

激励性。营造民主、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也是校本课程成功的关键。为了开设一定数量的年级课程,年级负责人逐个征求教师的意见,教师互相支持,互相激励,成绩显著。

精通教学

课程内容生活化。任何生物要生存必须接“地气”,课程同样如此,只有这样,才能积蓄持久的生存力。比如,中学桥牌、十字绣、毛线棒针编织、手工烘焙坊、中华茶文化、人与法、探索世界、模拟旅游、花卉栽培等课程均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多元化的课程中享受乐趣,领略生活中的文化。

扩展学科知识。人所拥有的知识本身就是三维的空间,要有宽度、高度和深度,深度的拓展能使学生的发展更有动力。为此,我们开设身边的生物及生物技术、趣味数学与数学素养的养成、Scratc故事、实用生物实验与技术、趣味化学实验、数字物理、英语课本剧、生物奥赛知识等课程。

在校本课堂的天地中,学生拓展了自己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从学科哲学史到文化底蕴,在课堂中认识古人,反省自我,体验一个个从未拥有的惊喜。

我们将大学教育有机融入中学实践,开设数学建模与解题研究、中学生物与中医、人工智能初步、魅力辩论等课程。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的愿景是实现从“优质学校”到“理想学校”的跨越,人人学会一项运动技能并因此拥有健康的体魄,人人学会一项技术项目并因此痴迷创新,人人学会一项艺术项目并因此而高雅。为此,我们开设舞蹈、篮球、管乐、合唱、涂鸦社—装饰画与设计、机械制图及CAXA软件三维实体设计、Dreamwaver网页设计、机器人、动画炫生活、制作短片、创意美术等课程。

精彩展示

篇(6)

课外活动教学相长自学能力创新精神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对立体,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最完美的境界就是教学相长,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较少,易于失去兴趣,产生惰性,同时有限的课堂所传递的信息量与大千世界相比如同沧海一粟,而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性课外活动能成为英语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为英语学习提供文化背景。在课外活动中,学生是主人翁,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个性获得张扬,获益匪浅。在课外活动中,教师的身份也得到转化,从教授者变成了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兴趣是个体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有兴趣的事物积极地探究,并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角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讲英语的舞台和机会。教师为了确保交流的顺畅进行,可以事先让学生知道话题并要求学生提前去准备一些资料。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话题,并尝试着用英语去阅读他们喜欢的英语文章,无形之中加大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在说之前先有了阅读的训练,读为说做了铺垫。学生根据兴趣进入各个话题小组之后进行对话和交流,学生的资源达到共享,形成了生机盎然的学习氛围,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自主求知的热情,这种积极的情感状态不断鼓励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

英语晚会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在组织和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在晚会筹备期间,学生搜集西方圣诞节的背景资料。在节目的组织过程之中,学生能够把从因特网搜集来的资料加以学习和整理,灵活运用到英语晚会的台词编写,道具准备,服装和晚会的布置中去,学生用英语读、听、说、唱、演、写。英语晚会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不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学生在准备、组织、彩排的过程中唤起潜在的创造智能,在意志和信念的推动下,支配自学探索活动,不断更新、深化和充实已获取的知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锻炼组织协调能力

学生的课外活动,经常是小组、班级甚至是班级之间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活动之中,导演与编剧、演员的合作,主持人和选手的沟通,台前和台后的配合,台上和台下的默契,所有这些,都是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的很好锻炼和提高。

四、创造更广泛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使用语言的机会

创办英语报纸,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机会。学生在搜集资料中感受英语语言所植根的文化沃土;在编辑和排版的具体工作中获得使用英语的锻炼和成就感。学生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能写出好文章,画出优美的插图。学生的报纸内容很丰富,以学生的习作为主,也有英语文章的摘抄和学生的阅读心得,英语小笑话、幽默、谜语、游戏、今日天气、校内新闻等。

五、促进教师身份的转化,增进师生感情

在英语课外活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平等。大家共同学唱一首英文歌,学生话剧中教师可以客串一个角色,学生办的英文报纸,教师是第一个读者,在各种比赛中教师可以担任评委和裁判。教师身份在课外活动中的多元化,使教师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实践证明,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开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六、促进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专业素质

要想给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英语课外活动,教师不仅要扩大知识面,而且要做许多细致的准备工作。教师在查阅资料中,会接触很多的新知识;在组织活动中,会尝试很多新技术;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了,应用英语的能力提高了,就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提出新问题;这些新知识,新技术,新问题,都激励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索。

七、英语课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促进英语教学纵深发展

目前,议论文的写作是各种考试的常见题。题目经常是优缺点或利弊的分析,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交上的初稿,往往观点不够鲜明,论据不充分,论证不太合理。教师可以在课下组织相关题目的学生英语辩论赛,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使用最典型的论据。在激烈的辩论中,正反方各持一词,语言得以简明。辩论结束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做进一步修改,使得文章论点得以明确,说理更加令人信服。

八、结语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不可能仅仅停留在课堂的45分中里,学生在课堂中学,在课外活动中学,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学;教师也在不断地学,不断地受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启发和鞭策。当看到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喜欢上英语,亲近英语时,是教师最快乐的时候。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平台。学生和教师都从中受益,教与学在课外活动中达到双赢,归根结底,学生是最大的和最终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实践

今天以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时代,伴随全球化经济、自由化贸易、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推进,电子商务让传统商业告别了传统的刀枪棍棒,甚至飞机大炮竞争格局,进入了激光核武乃至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无论你是生活在大都市,还是生活在乡村;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事业,电子商务无处不在。企业需要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作为电子商务教育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改变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开放的、共享的互联网为电子商务教师的在线模拟案例教学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在线模拟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实现在线模拟案例展示和动态互动教学,优化每个教学环节。

1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能力。电子商务专业是集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经济学、物流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同时具有高度的商业实践化。虽然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师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经验,所以讲授的内容多有纸上谈兵的感觉。(2)学生能力。由于招生扩大,尤其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升高,招收的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空间想象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在专业教学实验过程中出现与模糊的理论知识不一致的情形,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脱节。(3)教学资源。随着互联网普及,互联网上实时性、现实性的案例大量涌现,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资源的利用。(4)实习基地。电子商务专家、电子商务从业者和电子商务教育者都认识到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的重要性。电子商务学生只靠书本知识,不能从一线电子商务活动中学到东西,这样是不足的。有人提出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这样固然很好,但是实现起来,很不容易。

2传统案例教学与在线模拟案例教学

以往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书上教学案例为内容,这是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现在随着网络普及,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案例资源,可以实现在线模拟展示和动态互动教学,即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虽然传统的教学案例改变了“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有时候书面上的教学案例与实际不符,实效和现实性差,无法起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性较差,缺乏职业成就感。利用网络在线案例资源,实时、动态、互动的教学案例是传统案例教学的突破。与传统教学案例相比,在线模拟案例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1)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通过访问知名、特点鲜明的网站,结合网站实际情况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商务活动。(2)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更新快,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实时、动态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电子商务知识,为电子商务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可以利用网络公司提供的案例模拟平台,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进行仿真模拟学习。(4)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登录国内外网站,随时收集大量真实的案例素材,激发学生思考、引起争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教学结果。

3电子商务在线模拟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教学方法

(1)必要条件:连接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电子商务教师熟悉在线教学案例资源并熟练掌握这些在线教学案例资源。(2)教学方法:在线模拟电子商务职业每个工作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采用过程式和体验式的学习和考核。(3)具体措施:①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在线案例,进行分析配合理论知识讲解。②大量、集中、归类、分层、递进地进行案例教学,分批分次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③要求学生在每次课在线模拟下的信息化教学探讨——《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杨丽丽马玫(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软件分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时代已经到了。作为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工作者,需要为企业培养出商业化实践能力强的电子商务人才。该文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引入在线模拟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b)-0102-02程结束后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且作为平时成绩。(4)教学形式:互联网上教学资源丰富,都以虚拟的形式展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形式进行分析、教学、讨论和评价。①课堂对话式。老师讲授基本知识,留时间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老师解答,进行双方互动对话,会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②项目小组形式。把当堂课程的教学案例当作一项工作任务,模拟企业工作方式,把学生分小组,并把一个完整的项目分为若干小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或者把相同的项目作为工作任务让每个小组尽心分析策划实践,进行竞争,最后各小组把完成作业展示给大家,进行评比。③辩论活动式。老师主持答辩,把学生分组,找出案例分为正反两个论点,让每组抽签、准备资料、进行辩论比赛。通过辩论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以上的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可以模拟企业中电子商务岗位工作分配任务,老师把自己作为企业负责人,小组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把每次课堂的学习当作真实的职业工作,塑造良好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知识,也能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组织、交流、评价等职业素质。在线模拟案例教学虽然形式丰富多样、课堂气氛活泼,但是老师在实施操作中是存在很大难度的,要引导得当需要老师精心备课,老师无疑要熟练掌握将要进行的在线教学案例,对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并有较强的评价归纳能力。切忌讲解过度,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多想、多说、多探讨、多操作,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宽海,张靖.第三方支付的分析研究[J].中国信用卡,2006(14):58-62.

[2]孟洪兵.高校数字化电子商务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5-57.

[3]董仁涛.支付宝:从淘宝网看电子商务支付方式[J].商场现代化,2006(2):13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