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

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7 16:08: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

篇(1)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金融危机

【作者简介】黄锡富,广西师范学院学院教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3—0122—04

一向自认为经济制度优越无比的美国于2008年爆发次贷危机,并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等传导机制向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蔓延发展,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市场的激烈震荡及世界性经济衰退,至今仍未见到尽头。美国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开始认真探究其爆发原因,也促使人们认真思考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如何等,思考如何更有效地防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等问题。

一、实体经济及其在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以及直接为此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业、通信、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发展的基础。

1、实体经济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所需物质产品。而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都是实体经济生产出来。若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人们的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没有了基础和可能。若没有实体经济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人们也就无法提高生活水平。若没有实体经济提供人们精神生活所需的各种产品,增强人们综合素质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实体经济发展繁荣了,人们才可能日益缩小其为生存而奔波的时间,才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更好地发展。

2、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各种物质财富。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而要实现此目的就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坚实的物质基础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只有实体经济的发展繁荣,才能为人们提供就业,其才能得以发挥。只有实体经济繁荣发展,才能使民众收入不断提高,才能为稳定物价、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物质条件。没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人民生活的改善,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人类社会也就难以发展。

3、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体经济是支撑一国发展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及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具备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实体经济强盛,则国家强大;实体经济衰退,则国家没落。改革开放前,我国由于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实体经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各种物质产品匮乏,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到了崩溃的边沿。科技、教育及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不到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视发展生产力,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充分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丰富及其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的粮食、棉花、肉、蛋、鱼等大量农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工业经济实力也显著增强,水泥、钢铁、造船、煤炭、电解铝、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汽车、电脑、服装、制鞋等220多种工业品的产量世界第一。占我国国民经济40%份额的工业,已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前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也得到了快速繁荣发展。

4、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前提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看,强大的实体经济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法宝。英国曾因“食利”、忽略实体经济而丧失强国地位;拉美因过度城镇化、实业衰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日本经济大衰退,就与当时日本产业空心化、房地产泡沫化、日元大幅度升值、实体经济青黄不接,导致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同一时期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相关国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分脱节、实体经济虚弱所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充分揭示了过度金融创新、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所造成的“物极必反”的结果。而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中仍然“一枝独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德国一直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其工业制造业成为经济“脊梁”。正因德国长期以来没有离开过制造业和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也没有离开过革新创造,因而确保了经济增长始终具有活力,经济能长期保持一种健康稳定发展态势。由于我国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高端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在电工电器、高精密机床、工程机械、重型矿山等行业的出口产品中,成套设备、高附加值的产品占较大比重,也使得我国能较好的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发展一再证明,只有发展实体经济,壮大实体经济,社会的基础才会扎实,经济发展的动力才会强劲。

二、虚拟经济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虚拟经济是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与传统的物质生产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活动相区别的经济形态,是指金融证券及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实现增值的经济形态,是基于信用、未来收益索取权等符号经济。其表现形式就是以钱炒钱,以钱生钱。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是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发展。

1、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越是发展繁荣,资本所起的作用就越突出。虚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可以高效地集中社会大量闲置和零散资金投资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从而成就某一产业的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19世纪后半叶,美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并迅速超过欧洲各国钢铁产量的总和,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就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又如1913年,阿根廷人均GDP约4000美元,美国5000美元左右。但经过20世纪的发展,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阿根廷已元法同美国相提并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有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持,而阿根廷没有重视虚拟经济发展,缺乏高效的金融市场,社会大量闲散资金无法有效地为经济提供支持。从而丧失一次次工业化机会。虚拟经济通过资本价格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向,引导资本向生产效率更高、且经济效益更好的实体经济的相关行业与领域流动。使相关行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并借助产业链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从而提升社会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主要是为解决实体经济运行中的资本流动、资金筹措,减少交易成本,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与促进调整产业结构。

2、虚拟经济有利于提高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为经济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实体经济要健康运行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虚拟经济的发展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规模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如企业可以凭借股权置换、控股收购等方式,为企业实现低成本规模扩张。虚拟经济的发展带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技术、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流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使有限的经济资源优先流向更有发展前景的实体经济部门,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其后劲。

3、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充当实体经济的缓冲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适度发展可以分散市场风险,缓冲实体经济的过分波动。当市场货币供应超出实体经济实际生产能力时。必然出现过剩储蓄资本,进而导致社会物价上涨。而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引导大量的社会闲置资本进行投资或投机,从而降低资本集中投资到实体经济中的风险,缓冲实体经济运行波动。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两面,尽管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若其脱离实体经济盲目扩张,过度炒作,对实体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破坏作用。首先,虚拟经济的过度炒作会引发经济泡沫。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离开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虚拟经济过度炒作,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无法获得资金支持或资金成本过高,必然会催生经济泡沫,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破坏。其次,虚拟经济过度炒作会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资本过度炒作的结果都是各种物品价格的大起大落。资本炒作结果的受益者往往是大量资本持有者即炒作的最先发起者,而后跟进者往往是受害者,造成财富集中在少数群体的集中,加大社会贫富差距。再次,虚拟经济易于扭曲人们致富观。任何社会财富的创造都是实体经济创造,都是靠人们辛勤劳动。资本的过度炒作,社会极少数人的暴富,扭曲了人们的致富观,诱发了社会上捷径致富、追求暴富的致富观,使许多曾经靠艰苦创业、勤劳和实业致富的生产经营者不愿意从事实业。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要扭转需要很长时间,从而加大了社会发展的风险,阻碍社会发展。

三、重视和加快实体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近年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经济发展有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倾向,实体经济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就是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和成本高的严重生存困境,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垄断使得民间资本投资实业发展受阻,迫使大量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金融行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由于行业利润分配缺乏合理规制,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两极分化”:做实体经济面临高成本和高税费两头挤压,利润“比刀片还薄”,大量亏本运营;而金融行业利润赚得“不好意思说”,虚火好旺。因此,为了在竞争激烈且变化莫测的现实世界中掌握主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更须重视和加快实体经济发展。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加大财税对实体经济的扶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生产成本上升、税负重、利润薄、资金困难、压力大等。因此,要制定财税扶持政策,进行结构性减税,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通过贴息贷款、低利率贷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创新型的小型、微小型企业发展。二是加大政府资源的支持。为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府应把更多的政府资源投入到实体经济发展之中,并发挥“种子资源”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发展,以形成政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预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放宽市场准入。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让实体企业有利可图,有空间可以发展,让所有做实业的人感到有奔头、能致富、受肯定、得支持,增强民间资本专注于实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引导资金流回实体经济。四是要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政府要加大遏制投机炒作,改变个别领域一段时期以来非理性暴涨、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促进更多资本从虚拟经济转回归实体产业。同时,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改变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浮躁及快速暴富心理,让人们脚踏实地从事实体经济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是提升经济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面对金融危机冲击,世界主要国家都重新审视本国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美国提出要吸引在国外的美国制造业企业迁回本国发展,壮大美国实体经济。随着金融危机发展,发达国家消费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表现就是进口明显减少,消费方式上也提出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的需求。国内消费市场也在发生变化,消费水平提高,形成新的消费需求,致使一些传统产业出现萎缩。为适应这一变化,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新兴产业支撑创新型经济、引领危机后经济增长以致成为新的产业增长极。尤其是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性强的战略性产业,如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信息产业等,形成我国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长。经济全球化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贸易服务业也迅速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全球化竞争的需要,也才能更好地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和空间。三是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如钢铁、纺织、建材、石化、船舶、汽车、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工食品、医药等,仍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力量。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其转型升级,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增强市场的持续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创新与塑造品牌,提升产品质量与附加值,提高企业利润率,提高投资回报率,增强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

篇(2)

一、农行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深化“三农”服务

依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农行西藏分行持续加强组织领导,树立明确的思想信念,凝心聚力,切实做好分内工作,将服务“三农”与支持西藏经济发展作为工作基础。现阶段,农行西藏分行近百分之九十五的营业网点针对县域开展“三农”业务,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工作者奋战于“三农”一线,超过百分之八十五的财务资源为西藏“三农”金融保驾护航。目前,在西藏个别地区用作基层营业所网点建设的资金投入超过三亿元,而上述一系列举措使农行西藏分行成为西藏地区最大的上市商业银行,并深化了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遵循全行服务“三农”的工作原则。

(二)保障金融扶贫的全面推进

现阶段,农行西藏分行正处于治理、稳定以及振兴西藏的政治高度,全面贯彻上级系统有关扶贫攻坚的政策部署,遵循总分行的相关扶贫金融政策体系,持续深化实施细则,以“普惠制、广覆盖、商业化”的基本理念为导向。同时,“双联户”的“双基联动”贷款及领导挂点服务三农工作等多项政策,从根本保障了金融扶贫受益人群的广度。二零一七年初,西藏省部分农行分行投放涉农贷款超过十六亿元,余额五十七亿元,共发放1.09%扶贫贴息贷款近五亿元,余额超过三十一亿元,惠及多个乡镇。二零一六年开始发放精准扶贫小额到户贷款数十万户,超过二十亿元。

(三)扶持西藏贫困户致富

对于现阶段西藏的实情,农行西藏分行持续推陈出新,找到匹配于自身的普惠金融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政策与产品创新。对于农牧民缺少有效抵押物的情况,农行推行“钻金银铜”四卡农牧户小额贷款、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贷”等专属产品。在此基础上对个别县市的经济“融资难”问题,农行在和各级政府予以全面对接后,控制了准入标准,出台“贷款对象+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的扶贫产业贷款机制,现阶段发放精准扶贫产业贷款近百笔,金额超过十亿元。同时对于西藏信用环境普遍偏低的问题,农行出台三级信用机制,从根本深化了金融环境,构建了命中守信的还款观念。

(四)做实服务

西藏基础金融服务存在的内质弊病大多处于农牧区,而金融服务的基础也在农牧区。农行主动履行政治职责,通过非常高的成本深化西藏部分区域的金融服务供给,以期达到西藏地区偏远行政村的基础金融服务。根据“金穗惠农通工程”基础,构建有指向性的三农金融服务,进而达到西藏偏远行政村的金融需要,农牧民即使在村子中,也能够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经建设“自助银行+物理网点+流动金融服务+三农金融服务点+互联网金融”五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西藏个别农牧区金融服务的有效覆盖率。现阶段,在西藏地区总计发放超过三十万张惠农卡,三农金融服务超过三千个,行政村覆盖率超过百分之八十。对于高寒乏氧、地理与社会环境复杂的西藏地区,农行西藏分行全体工作者均发扬“走村串户,背包下乡”的奉献精神,在个别地区通过“背包银行”以及“马背银行”等形式深化流动金融服务,而近年来,农行在左贡县下林卡区域,波涛滚滚的怒江上方,藏东农行工作者冲破千难万阻构建了“索道银行”,而“索道银行”从根本促进了此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二、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农行未来工作的建议

农行西藏分行在全面贯彻西藏各级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基础上,从根本落实依附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方针,匹配于基层“三农”金融服务的实情,遵循对党与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持续深化和西藏扶贫工作的有机融合,阶段性和西藏各级政府予以协调,构建周期性的沟通模式,主动落实普惠金融工作,同时为政府的扶贫方针提供建议。

农行西藏分行在未来的发展中会侧重于基层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做好基层工作者人文关怀,紧抓“三农”队伍构建。经各种有效的途径,切实深化三农条线业务工作者的培训,侧重于对现阶段业务发展所需的三农信贷政策体系予以培训,让“三农”条线工作者全面了解“三农”金融服务方面的相关政策以及规章,进而从根本促进农行西藏分行“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匹配于实情,在完善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生活的基础上,构建三农客户名单管理体系与责任追究体系,做到奖优罚劣,进而构建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业务精湛、素质过硬、具有担当的高效“三农”队伍。

在未来的工作中,依附于西藏“带动两翼、强工重镇、构建基地、东西发展”的基本方针,根据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绿色食品以及林下资源优势全面发展特色产业,主动对接可复制、便于整体推广的项目。主动探索西藏农村产业金融新体系,同时了解相关政策,开发新市场,引导各级客户经理走进园区,了解企业,主动扶持市场前景广阔、具有一定经营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领军企业。在此基础上将市场予以全面且精准的定位,要体现其专业化、产业化以及品牌优势,要将信誉有保障的特色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作为主要的扶持对象,为推动西藏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农牧区创业就业服务铺平道路。

建议西藏省上级系统全面深化公共基础条件建构,进而为普惠金融发展夯实基础。建议西藏上级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条件价差县域的调研,特别是农牧区,要对此类区域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根本掌握民众之需,进而因地制宜设计改良措施。持续加强对交通、水电以及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科学调整西藏公共基础水平,在便捷民众的基础上,也利于普惠金融的纵深,进而为深化西藏金融体系奠定基础。同时建议西藏上级系统加强对基层“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调研,第一时间制定出有关“十三五”的相关扶贫攻坚策略与实施明细,同时农行西藏分行需要提高对“普惠金融”工作的监督力度,进而使西藏金融业有更为明确的政策导向。同时,西藏上级系统要提高对农行的扶持力度,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优质信贷以及存款等政策资源,因此确保普惠金融的全面进程。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结构 金融作用 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平稳的态势,但在产业结构变化上仍较为明显,而这些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受区域金融发展所影响。如区域经济结构可直接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角度进行划分,或者以投入结构着手,将区域经济结构内容界定在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要素等方面。无论哪种结构形式,金融对其带来的影响与作用都极为明显。因此,本文对区域经济结构中金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结构变化中金融的影响分析

在区域经济结构变化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多从区域经济增长模式方面着手,提出较多经济增长模式理论,如哈罗多―多马经济增长模式,其侧重于对投资变化下带来的收入变动问题进行研究,得出总需求与总供给二者的平衡需依托于投资刺激。再如新增长模式理论,其指出经济系统中的各方面因素将的决定经济增长率,其中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人员、技术以及资本方面。由这些理论可发现,区域经济增长都与金融问题如投资、资本存在极大关联。

关于区域经济增长,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区域中劳务增长情况与商品增长情况,且要求利用国民收入年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判断。而对这种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以往国内外研究理论中,多侧重于合并制度与金融两个因素,未能将金融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事实上金融深化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投入量增加、经济总量增加以及生产率的提高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以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带来的资本贡献为例,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资本,而资本的获取主要需依托于金融渠道。若金融渠道不完善,便很可能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或者由此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例如,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在发展中对以往以行政方式获取资金的形式完全利用经济方式进行替代,使社会储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在这些金融渠道中,东部地区率先进行改革,能够对市场中较多机遇进行充分利用,由此使资本形成能力得以提高。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在金融活动方面仍较为滞后,一旦因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而使金融体制受到影响,东部地区因资本形成能力较强,在抗冲击能力方面优势也较为明显,但中西部地区很可能面临更多的区域经济发展难题。

另外,从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所带来的劳动投入情况看。首先劳动力需求增加很大程度依托于投资的增长。事实上,劳动力本身作为生产要素,其需求量的大小往往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生产率、投资率等所决定。若资本生产率与投资率都较高,其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近年来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表明,由于沿海地区开放战略实施较早,包括资金、劳动力以及技术等生产要素都集聚于东部地区,尤其在劳动力方面,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要素逐步流入东部地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便在于东部地区整个金融市场较为完善,较多的金融资本被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然而西部地区因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滞后,相关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或劳动力等都较为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发展受阻。除此之外,金融深化也是产业技术结构完善的关键所在,如现代企业在发展中采取的融资方式,其作为金融深化的一种体现,可使融资后企业技术结构不断调整,这样当区域中企业整体技术优势较为明显时,便能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正确认识区域经济结构发展中金融深化的作用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金融体制也出现较多的变化,如经济运行货币化、收入分配结构变化以及银行商业化改革等,都要求金融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 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中便需正确认识金融深化的作用。但现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二元结构问题仍较为突出,其容易使金融资源的分配问题逐渐加剧,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注重不断改革金融体制,确保各区域合作发展中金融资源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相关金融政策的调整

金融政策调整的目标在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在政策制定中,首先应从国有金融系统方面着手,可在利率管制与信贷政策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中西部地区发展需要得以满足。其次,应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优势。无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其经济环境中中小金融机构都处于关键性地位,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较多新的增长点,所以在完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过程中,应充分做好中小金融机构的扶持工作,确保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最后,做好金融投入的控制工作。尽管近年来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较多突破性的成就,但为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还需考虑在第三产业方面给予更多的金融支持,其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金融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要求正确认识金融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立足于现行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正确认识金融深化的作用,并适时调整相关的金融政策,这样才可在经济发展中使金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石盛林.我国县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篇(4)

【关键词】经济数学;金融经济;分析;应用

一、前言

现代金融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在解决实际的金融类相关的经济问题时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方式,逐步由单纯的定性分析方法转变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因此,经济数学当中的众多理论以及方法等都被用于实际的经济领域中,解决了诸多经济难题,例如函数建模方式、极限理论、导数以及微积分方程等,因此对金融经济中应用经济数学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通过建立函数模型分析相关经济问题

函数是数学中的基础,因此在解决相关的经济问题时需要广泛的应用到函数,通过对相关关系建立起函数模型,能够更有效的解决经济问题。函数模型是基础,建立函数模型之后,能够更有效的应用相关数学理论,进而提高解决经济问题的效率。例如在研究市场环境中的供需问题时,就可以利用函数模型进行研究,市场的影响因素包括多个方面,有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消费者的消费观、商品替代度以及商品价格等,而其中商品价格是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基于这种影响关系建立需求函数模型。需求函数属于减函数,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需求量会不断下降,而供给函数属于典型的增函数,随着商品价格不断上升,供给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供需量的变化会受到商品价格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价格决定问题。在成本函数中具有类似的影响关系。

三、极限理论应用在经济分析中

极限理论是数学学科当中的灵魂和精髓,有很多的数学理论都是通过应用极限理论而导出的。经济数学当中的极限理论在金融领域、经济分析以及金融管理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经济领域当中相关事物所具有的衰减规律都应用了极限理论,例如在细胞繁殖、生物增长、人口数量增长研究以及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的研究都需要应用极限理论。同时在金融领域的储备连续复利问题中,也需要应用到极限理论,同时这也是极限理论在金融领域最经典的应用案例。例如存款本金为A0,其年利率设为r,如果立即进行生产并立即结算,因此在n年之后,该笔本经与利息的计算问题就需要应用极限理论,如果每年都对本息进行一次结算,那么在n年之后其本息合计为A0(1+r)n。

四、导数应用在经济分析中

经济领域中有诸多问题都与导数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经济数学当中,导数被赋予的新的概念,即边际概念。在边际概念当中融入了经济学,因此将经济学当中的相关研究对象,从常量转化为变量,这也是数学理论应用在经济学中的典型案例,对于经济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边际函数当中包含了边际成本函数、边际利润函数以及边际收益函数和边际需求函数。导数的本来作用是对函数中的变化率进行研究的理论方法,也就是函数当中当其自变量出现了比较微小的变化时,因变量发生的变化。通过导数能够对人口问题、种群变化问题等进行研究。在经济分析中应用边际分析理论,也就是通过应用导数理论对经济函数中出现的相关变化量进行科学的分析。在研究中根据具体的实际意义,进行近似计算。

五、微积分方程在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应用

六、结语

数学学科中是以计算为基础的,引出数学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学科中的诸多理论和方法等都能够应用在经济领域以及金融领域当中,特别是一些难以解决的经济问题,需要借助数学理论方法。同时,通过应用经济数学方法还能对金融领域中的相关变化等进行预测与分析。因此,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随着经济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将会逐步扩大,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桑丽楠. 探究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运用[J].商,2016,19:185.

[2]王晓X,张拥萍. 论新形势下经济数学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J]. 中国商贸,2011,03:215-216.

[3]杨海珍,张晓峰. 经济数学在物流经济批量中的应用[J]. 中国商贸,2011,23:141-142.

篇(5)

东亚金融危机后对于金融控制的东亚模式之利弊的讨论,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焦点。本文详细探讨了金融控制的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并将东亚国家“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与以英、美为代表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肯定了作为一种温和的金融约束的东亚金融控制模式在经济赶超时期积极的经济绩效。同时,本文也对金融控制的东亚模式的潜在弊端作了全面的分析,并探讨了金融约束与金融体系的脆化之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东亚模式金融约束金融抑制金融脆化东亚奇迹

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East-AsianFinancialControlRegime

Abstract

Thediscussionon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East-AsianFinancialControlRegimebecomescentralissueafterEast-AsianFinancialCrisis.Thispaperanalyzesthemaincharactersofthisregime,andmakesdeepcomparativestudybetweenthe“Bank-basedfinancialsystem”inEastAsiancountriesandthe“Market-basedfinancialsystem”inEuropeancountriesandAmerica.ThispapergivespositiveappraisalontheeconomicperformanceofEast-AsianRegimeasfinancialconstraintinthecatch-upperiod,butmeanwhilediscusstheinnerdisadvantagesofthisRegimeinfinancialfragilityinthefinancialsysteminEastAsia.

KeyWords

East-AsianRegimeFinancialConstraintFinancialRepressionFinancialFragilityEastAsia’sMiracle

试论金融控制的东亚模式之利弊

对于金融控制的东亚模式之利弊,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东亚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发展模式基本上以日本式体制(Japanesefinancialregime)为基础演变而来;尽管东亚国家在金融发展的阶段和特征上有所差异,但是就金融制度的基本要素而言,东亚国家的金融体制或者金融模式基本上都属于日本模式。日本的金融发展模式和金融体制则滥觞于1868年的明治维新(MeijiRestoration),在二战之后臻至成熟;其他东亚国家,尤其是韩国、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在经济起飞和经济赶超时期也基本上沿袭或者模仿日本式金融体制,所以在学术界将这种金融发展模式和金融体制统称为“东亚金融体制”,这当然是一个笼统的不甚严密的术语。

东亚金融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注重和强调政府在金融体制中的作用,政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保持着强大有力的介入和干预。在东亚金融体制中,政府将金融体系视为实施政府产业政策的工具,金融体系按照政府产业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利用金融中介(主要是银行)的作用,将资金从盈余部门转移到赤字部门。这些中介融资的主要接受者是那些资产负债比率低(高杠杆比率)的大企业。在东亚金融体制中,政府不但通过金融中介影响资金的流动方向,而且还存在着大量隐含的或者是明显的政府直接信贷配给,信贷配给的主要对象是能够执行政府产业政策的企业,或者是政府认为需要扶植的产业。同时,东亚金融体制中,政府的金融监管框架是比较模糊和不透明的,这为大量政策性优惠和妥协、政府与企业以及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融资行为提供了广阔的制度空间。在东亚金融体制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被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中央银行成为政府的人,成为执行政府产业政策的工具,不能根据宏观经济状况独立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不能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实施独立的严格的金融监管。东亚金融体制中广泛存在着存款担保制度,对投资组合多样化进行诸多限制,同时中央银行对那些陷入财务危机的银行部门负有最后贷款人和最后救助者之义务,因而在日本或者其他东亚国家,素有“银行不破产神话”的说法。东亚各国在经济起飞的早期阶段,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日本这种金融体制,东亚国家尽管在具体政策措施和实施深度上略有差异,但却基本上具备了日本式金融体制的本质要素:政府在金融体制中的主导作用,金融体系的产业工具性质,广泛的信贷配给现象,不透明不明确的金融监管框架,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核心地位等,这些特征,与我们所熟悉的金融抑制措施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与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market-basedfinancialsystem)不同,东亚传统的金融体制是一种“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bank-basedfinancialsystem)。在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中,证券市场在积聚社会资金和向企业融资方面与银行一样居于核心地位,在英国和美国这样的典型的市场化金融体系国家,证券市场在金融体制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银行部门,证券市场在融通资金、实施公司控制和进行风险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在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中,特别是在德国和日本式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银行在动员储蓄、配置资本、监督公司投资决策以及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有关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之优劣的争议由来已久,至今并没有明确的结论。Demirgüç-Kunt&Levine(1999)的研究囊括了150个国家的数据,得到以下结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中,银行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股票市场均比较活跃和有效率;在高收入国家,股票市场相对于银行而言更加活跃和有效率,而且随着一个国家经济不断增长,其金融体系也显示出更加以市场为导向的趋势;那些具有习惯法传统(CommonLawtradition)、对股东权益进行严格保护、会计监管良好、腐败行为较轻、不存在明显的存款保险的国家,一般有着更加市场导向型的金融体系;那些具有法国民法传统(FrenchCivilLawtradition)、对股东和贷款人权益保护不力、合约执行质量较差、腐败行为严重、会计标准不严格、银行管制较多的国家,其金融体系一般不发达,银行和股票市场均处于幼稚状态。这项研究虽然揭示了经济发展中金融结构的一般趋势,但是仍旧难以说明一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与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静态的比较研究无法说明两种体系在动态经济中的作用。在执行经济赶超的国家,由于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瓶颈约束和法律框架约束,在经济赶超和经济起飞的初期阶段就大力发展股票市场是不现实的,也往往是无效率的:资金的瓶颈制约使得股票市场的发展缺乏资本基础,而且股票市场在动员储蓄方面的作用远远逊于传统的银行部门;经济赶超国家由于金融体系发展滞后,相关的金融规则和法律框架尚未形成,同时不具备管理和监督股票市场的知识储备和人力资源,因此很难在短时期之内以发展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更为重要的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比较适合作为政府执行赶超战略和产业政策的工具,在资金配置的规模和资金流动的方向上也更容易控制。银行部门在东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动员储蓄、资本配置、监管企业运作、保持金融体系稳定、实现产业政策目标方面,银行承担着重要使命,世界银行(1993)对银行在东亚经济奇迹中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篇(6)

【摘要】基于经济数学与金融经济相互融合、整体应用等实况,提出在金融分析中科学应用经济数学的建议。具体是从函数建模、导数与微积分知识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在提升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应用效率,切实处理金融经济中现实问题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金融经济 经济数学 应用形式

目前国内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态势中,金融机制日趋完善化,但是也有新兴问题不断涌现出来。若依旧应用经济定性分析处理金融问题,其与金融经济体系发展需求不相符合。经济数学中的有关理论与运算方法,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产物,在合力作用下处理金融问题上体现巨大优越性。本文以此为论点,展开论述。

一、函数模型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函数不仅是数学的基础理论,也是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基础。借助函数建模的方式,可以将金融经济问题转型为数学关系,在函数关系的帮衬下使金融经济分析进程体现出简洁性。

例如在探求经济市场的供求关系时,可以用函数关系将金融经济问题取代,以此途径强化经济分析的透彻性。众所周知,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常见的有产品的单价与代偿性,用户的消费心理与购买能力等。其中单价为最关键因素,所以在解析供求关系之时,可以以单价为基石构建函数关系。常见的函数关系可以被细化为两种类型,即供给函数与需要函数。供给函数等同于增函数,供给量与单价之间为正相关关系;需要函数相当于减函数,即需要量与单价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需求关系在连续变动中形成的单价,在均衡需要与供应关系上起到平衡的作用,进而维护商品交易的有序性。在探讨产量与成本关系时,可以借用成本函数,假设商品制造进程中技术与单价恒定,那么产量与成本就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商品在制造进程中,解析造价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效益函数就会应用进效益分析中,在强化经济市场运行效率方面发挥导向性作用。

二、导数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数学中常见理论之一为导数理论,导数与经济学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借助边际概念呈现出来,此时常量就会被产量取而代之,为经济学研究奠定基础。导数为经济学中常规性理论,经济学分析中边际需求函数、边际成本函数与边际效益函数的应用频率均处于较高层次上。导数的应用在呈显自变量微妙变化环节上体现出巨大优越性,具体是借助自变量变化形式解析因变量变化规律,从而达到研究函数变化率的目标。在对成本函数研究之时,若产品产量恒定,那么边际成本的计算程序就体现出简易化特征,此时计算出的成本数值就是产品二次生产的造价。对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施以对照措施,就能明确某类产品产量的调方式,若前者大于后者,那么商品生产数量就应该减缩;若前者小于后者,就应该提升商品生产量。例如某一企业生产进程中的成本为C(d)=300 + 1/12d一5d=170d,其中d为产量,预设销售单价为134元,求企业如果想获取最大利润,价格应该定为多少?可以借用经济数学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由给出的产量与单价可以预算出总收入为R(d)=134d,那么利润L(d)=R(d)-C(d)=-1/12d+-31d-300,然后通过对函数进行二阶求导运算得出d=36,即当企业生产该产品36件时,获得的利润最大。

弹性研究是导数的另一种应用方式,弹性研究被应用于函数的变化率分析进程中,也就是说弹性可以解析产品供求量与单价之间的关系。若产品单价提升幅度大于供求量减少程度,那么单价的提升将会协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若产品单价提升幅度小于供求量减少幅度时,企业若依然采用提升单价的方式,那么产品为其带来的经济利润将会有所降低。经济最优化始终是金融经济分析进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其也可以以导数理论为依托达到解析的目标。导数的最值与求极值等理论知识,在处理最大利润、最优收入、资源分配的最佳方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

三、微积分方程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微积分作为一种关系方程,最大的特征体现在微分、自变量与未知数存在于函数中。金融经济分析范畴中的经济活动分析环节中经常会含有繁杂性的函数关系,分析者在辨识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环节上存在较大的难度。那么在这样的情景中,可以借助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微分方程。若干扰函数变量值的因素有数个,那么可以借助对他类变量施以转型对策,使其以常量形式呈现出来达到精确计算的目标。在对金融经济分析进程中,经济数学中的微积分、微分学等知识应用频率。比如说金融经济活动中应用近似值的计算方法中,对公式的推导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就有赖于微分中的微分原理。例如求(如图1)的近似值,可以借用微分知识推导出的公式如图2去计算。

四、极限理论在金融经济中的应用

极限理论为经济数学内众多概念的基础。在现代金融经济分析中极限理论中应用频率处于较高层次上。极限理论在金融经济分析中应用价值体现在将事物增长消减与发展规律显现出来。比如反映人口数额增减趋势、生物物种增长模式以及资源开采程度等。极限理论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复利、年金计算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在统计整合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复利与年金计算结果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例如,某人在银行存了一笔金额为B的定期存款,当时的年利率为r,现有两种结算形式,一种是参照马上产生利息并进行结算,那么若十年后的存款人应该拿到的本金和利息就可以应用极限知识来计算;另一种是依照每年一次结算,则为B(1+r),如果在利率一定的情况下,每年需要结算n期,每期的利率为r/m,一年后本利合计为B(1+r/m)n。.举例说明:如果有l0000元资金储存在银行里,储存期为3年,期间的银行年利率为15%,那么参照上述公式计算到期后本利,即可得到P=10000×(1+15%)3=15208.75元。

五、结束语

经经济数学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分析方法,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是对传统分析方法的弥济思想和金融经济活动整合的情况下,能够协助个体解析市场经济中经济金融成分、降低不必要因素干扰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是O为显著的。所以,科学的将经济数学有效的应用进金融经济分析进程中,能够简化复杂问题,彻底处理金融经济问题,强化经济数学与金融经济发展的匹配性与互动性。

篇(7)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导致了全球经济增长的衰退,再次引发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深层次研究。金融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方面,在风险管理、信息提供、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仅直接反应区域性的特点,而且区域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的发展水平。因此,探求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内在的作用机理,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结构,制定适合本地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实现一国经济金融跨越式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1955年、1965年托宾在其《动态总体模型》和《货币与经济增长》提出了著名的新古典货币增长模型,托宾在该模型中引入了货币金融因素,认为货币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的机制在于:货币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又影响其消费或储蓄行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20世纪七十年代约翰・G・格利、爱德华・S・肖、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等发展金融学论著问世,标志着发展金融理论的形成。1955年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1960年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以及1967年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标志着格利和肖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他们的主要观点有:①货币与各种非货币的金融资产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类同性与替代性;②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③金融发展的过程是从不发达社会的初始金融制度向发达社会的金融制度的演进;④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技术创新。麦金农和肖(1973)分别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这两本巨著的问世,才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提出了金融发展开创性的观点。Kapur(1976),Galbis(1977)等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论证提高利率和利率自由化的必要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模型,形成了麦金农-肖学派。Hellmann、Murdock、Stieglitz(1997)等主要从有效需求观点和信息不对称角度批评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自由化改革利率上升对经济的作用是不确定的,一方面可能带来投资和产出的增加,另一方面可能带来有效需求不足,抑制经济增长;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自由化会带来银行从事高风险行业,竞争和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场也会加剧金融时常的不稳定性。熊・彼特(1990)首先指出金融发展对经济长期增长具有重大影响。此后,第二代金融理论摒弃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基本假设,把不确定性、不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考虑在内,认为金融体系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内生形成的,因而也叫内生金融理论。

二、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这样,导致金融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金融的运行必然具有区域性不平衡的特点;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的总称,由于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独特区域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重的作用。

(一)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导致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1、区域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效率。经济规模的扩大一方面能够增加金融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另一方面还可带动金融产业的不断发展。经济运行效率决定金融效率,通过提高金融市场上融资者和投资者的需求来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同时,经济结构的突变可以导致金融结构需求与供给结构的变化而影响金融效率。

2、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导致资源要素的跨区流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在经济资源的分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直接会造成金融资源在空间的分布不均衡。

(二)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是通过资金优化配置机制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发展,除了要不断增加储蓄及投资总量之外,还必须保证储蓄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投资结构的协调。注重投资质量比注重投资数量更为重要,减少低效率的投资和增加新投资在本质上一样重要。金融体系将分散的资金市场融为一体,使资金在整个社会实现配置,同时金融体系通过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导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行业和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起到以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是通过资本积累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资本的积累来源于储蓄,形成于投资。资本积累的关键是能否动员足够的储蓄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首先,金融体系从本身的职能出发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使其能够动员吸收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并转化为储蓄,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其次,通过金融业务产品的不断创新提供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进而优化储蓄结构、提高边际储蓄倾向;再次,金融机构部门通过利用信用扩张功能,高效运用资金,不断强化风险管理水平,降低流动性资产的持有量,增加用于生产投资的比例,将储蓄资金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通过金融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影响和带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内涵增长。金融业是经营资金信用的行业,而资金的运用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金融业被称为高风险行业,但同时也是追求经营管理质量的行业,金融部门为规避自身风险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完整而严密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对于其他经济组织则会起到影响带动作用。因此,金融发展不仅从宏观方面促进资本的集中和转移,推动企业集团化、产业区域化发展,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能从微观层面为企业集团提供内部控制手段,推动企业管理机制、经营体制的转换和组织形式演化,推动企业由粗放式向集约化、内涵式方向发展,继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转型。

四是通过资金流导向机制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它不仅与科学研究状况有关,还与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企业提升质量和内部效益。而金融追求质量与效益是其最基本的原则。银行业将通过风险分散管理和对资产投向的正确引导,影响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行业和企业的供给,不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三、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一)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尽管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存在诸多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遵循马尔科・帕加洛(1993)的研究框架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以揭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假定人口规模是静态不变的,总产出是总资本存量的线性函数:

y=AK(1)

则经济增长率gt+1为:

gt+1=yt+1/yt-1=Kt+1/Kt-1(2)

为体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假定经济中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也可以用于投资。如果用于投资,每期将以δ比例折旧,因此t期总投资为:

It=Kt+1-(1-δ)Kt(3)

假设不存在跨期消费,在一个封闭的两部门经济中,总储蓄St等于总投资It。如果金融发展不完美,即总储蓄中有一部分在金融中介过程中损失掉,则总投资仅为总储蓄的一定比例,即:

It=?兹St(4)

将(3)式和(4)式代入(2)式得:

gt+1=It/Kt-δ=A?兹St/yt-δ(5)

去掉时间下标,均衡状态经济增长率为:

g=A?兹S-δ(6)

其中,s为储蓄率。从式(6)可以看出,金融发展通过影响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来影响经济增长率,即θ是金融发展水平的函数,并且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储蓄转化为投资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

(二)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

由(6)式,可以得到:

g+δ=A?兹S(7)

两边取对数有ln(g+δ)=lnA+ln?兹+lnS,考虑到本文主要考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因此假设技术水平和储蓄率在样本期对经济增长不存在影响,可以构建如下实证模型:

GRE=β0+β1FIR+β2FME+β3DSM+β4DIM+ut

(三)指标的说明

1、区域经济增长GDP。本文选择云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该指标的度量,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计量标准。在数据的处理上,对人均GDP取自然对数,以消除数据的非平稳性和异方差,即:GRE=Ln(人均GDP)。

2、金融相关率。在数据处理上,本研究选取云南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的均值与该地区当年的名义GDP的比值作为该指标的度量,即:FIR=[(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名义GDP。

3、金融中介效率。该指标衡量金融机构资金投放和运用的效率,基于数据可获性,本研究以云南省历年金融机构对商业企业的贷款作为该指标的度量,即:FME=金融机构对商业企业的贷款/名义GDP。

4、股票及证券市场发展程度。股票证券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金融衍生品,反应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在数据的处理上,本研究将其与名义GDP的比值作为衡量股票市场发展水平的度量,即:DSM=股票筹资额/名义GDP。

5、保险市场发展程度DIM。保险是金融重要组成部分,保费收入的多少已经逐渐成为金融发展程度考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认为,保费收入的高低,可以很容易、很直观地看出该地区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即:DIM=保费收入/名义GDP。

(四)数据来源。考虑到数据来源的可获性,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09),其中的缺失数据我们利用SPSS软件技术运用线性趋势方法来补足。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平稳性的检验。在对时间序列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运用Eviews软件,在ADF检验办法下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可知,第一个指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一阶、二阶差分都是平稳的;第二个指标在10%的显著水平,一阶差分是平稳的;第三个指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一阶差分是平稳的;第四个指标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一阶差分是平稳的;第五个指标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都是平稳的。

(二)协整检验。对时间序列平稳性分析表明,该时间序列组合中的各个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这符合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用ADF法对残差序列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该序列一阶差分平稳,即序列GRE、FIR、FE、DSM、DIM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方程有意义。(表1)

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的结果如下:

GRE=8.734300-2.007334×FIR+3.285805×FME-1.596637×DSM+38.30740×DIM+ut

t=(29.45565)(-2.438044)(2.975432)(-1.272835)(2.841637)

R2=0.981147adjR2=0.962293

F=52.04057DW=2.374559

从模型的拟合结果来看,R2值达到0.98,说明该模型能解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超过98%,而F值也达到52,其相应的P值也小于0.01,说明在1%的显著水平下,该模型是显著的。除DSM变量的统计不显著外,FME、DIM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FME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而DSM变量不显著是由于云南地处西南边陲,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融资难,近年来虽然不少企业(目前有27家上市公司)通过上市融资,但对经济的贡献还是较少。

(三)误差修正模型。为反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短期作用,我们还引入了误差修正模型(ECM):

其中,ecmt=ut=GRE-(β0+β1FIR+β2FE+β3DSM+β4DIM)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

GRE=0.260937+1.601170×FIR-2.848265×FME+1.538301×DSM-25.86136×DIM+0.330031×ecmt-1+?着t

t=(2.974781)(1.061053)(-1.232467)(1.392336)(-1.024402)(0.369877)

R2=0.767911adjR2=-0.392537

F=0.661737DW=1.650707

从该误差修正模型来看,拟合效果不好,F值很低,方程不显著,因此需要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利用OLS估计原模型得到残差序列ut,然后利用残差序列的绝对值四次方的倒数作为加权序列,最后利用OLS估计得到新的模型。

t=(6.589094)(-0.212610)(-0.542057)(7.213355)(1.912352)(-4.201929)

R2=0.999999adjR2=0.999996

F=76.34800DW=0.866411

通过修正后,模型的显著性提高,F值也提高了很多,可决系数R2达到0.99,说明方程的解释能力提高。但是DW值有所下降。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回归方程和误差修正方程的系数可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正负作用,这点可以从回归方程和误差修正方程的系数看出,长期和短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在长期,金融相关率和股票证券市场的发展对经济起重要作用;而短期却是保险市场发展和金融效率推动经济的发展,符合云南的实际情况。

(一)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着力鼓励有实力的地方企业上市融资,推动大中型企业发展,加大对商业企业的贷款力度,解决其融资难问题。适应当代政策取向,有目标、有步骤地建设昆明泛亚金融服务中心,服务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云南地方企业发展、进出口企业融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提供基础与准备。

(二)推动云南地方保险市场发展,扩宽保险渠道,不断增加保险收入。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云南地方现有金融机构体系,不断进行金融工具与产品创新,适时引入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机构落户昆明及周边国家的金融机构在昆明开展金融服务,使得整个云南金融体系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从而真正地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中介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江.金融发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