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内的公共艺术

国内的公共艺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7 16:08: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内的公共艺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内的公共艺术

篇(1)

关键词: 德累斯顿音乐学院 声乐专业 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

经过十余年的扩张性发展,声乐专业已经完成了院校布局。在此背景下,突出教学内涵,提高培养质量成为当务之急。而从传统中挖掘资源,从西方借镜,乃是通常的方式。本文以德累斯顿卡尔·玛利亚·冯·韦伯音乐学院声乐专业教学为例,着重探讨德国声乐专业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以及其背后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以期对当前国内的声乐教学提供参照。

德累斯顿卡尔·玛利亚·冯·韦伯音乐学院(以下简称德累斯顿音乐学院)是德国著名的音乐院校,以德国著名作曲家卡尔·玛利亚·冯·韦伯命名,成立于1856年,位于德国萨克森州德累斯顿市。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Olafbaer奥拉夫·拜尔就毕业于德累斯顿音乐学院,他在德国艺术歌曲演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现在还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德累斯顿音乐学院专业齐全,包括所有的管弦乐器、指挥、声乐、吉他、竖笛、钢琴、手风琴、爵士乐、音乐教育、音乐学和文化管理等专业。现有大约200名教职员工,约700名来自德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同时与德累斯顿森珀歌剧院、萨克森国家合唱团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是一所传承了古老传统,完整和专业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现代音乐学院。笔者于2004~2008年在德国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学习声乐专业,充分体会到了德国声乐教学体系的缜密与完善。

1.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学制年限。

德国是音乐之乡,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歌唱家,如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芙,费舍尔·迪斯考,他们都是经过德国严谨声乐教学体系培养出的优秀人才。简单地说,德国声乐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世界各大歌剧院培养专业歌剧人才。德国音乐学院和国内艺术类院校一样,需进行专业考试,也称天才的考试。所以声乐考生在高中期间已经进行了专业训练,有一部分男生从小在唱诗班长期训练,他们具备了很扎实的歌唱基础。考入学校后,学制一般为10个学期,毕业授予硕士文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本硕连读。在前1—6个学期为Grundstudium相当于我们的本科阶段,第6学期末通过Diplom-Vorpruefung的考试进入Hauptstudim相当于硕士阶段,10个学期结束后参加Diplompruefung的考试,所有考核通过即可获得硕士文凭。

2.课程类别及教学内容。

经过百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课程已经形成一个规范且严谨的体系。总计30余门课程,大致均衡地分布10个学期。

这些课程授课形式大致分为:专业小课,小组课,大课和研讨课。专业小课和国内专业课的授课形式相似,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如声乐课、艺术指导课。小组课是针对教学内容的限定而设置的授课形式,例如重唱课,根据作品为二重唱还是六重唱来组织学生小组上课。台词课、表演课也是如此。大课和国内大课的授课形式相似,如公共文科类的外语、历史。研讨课的授课方式是,老师和学生根据设定的主题共同探讨,课堂气氛轻松、互动性强,如声乐观摩课、音乐心理学课,等等。

声乐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公共文科课程、公共专业课程、个别专业课程和选修课。公共文科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包括哲学、历史、心理学、教育学、外语、体育等6门。公共专业课程面向声乐专业学生开设,包括音乐心理学、和声、德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意大利语、声乐观摩课、合唱、舞蹈形体课等10余门,个别专业课程面向声乐专业学生,是由专业老师单独安排合适的时间上课。包括声乐课、重唱课、清唱剧课程、艺术指导课(歌剧,艺术歌曲指导各一节)、音乐剧/轻歌剧/尚颂课、新音乐、台词课、表演课、嗓音保健等10余门课。还有100多门选修课,主要包括向相关专业进行拓展学习的课程,比如体态律动、瑜伽、弗拉门戈舞蹈,可供学生选择。

其中公共文科课程在Grundstudium阶段设置,课程设置总课时为2年,每周一个小时的课时,所有课程考试合格才能有Diplom-Vorpruefung考试的资格。公共专业课是分布在各个学期中,如:音乐心理学在本科阶段总课时为1年。和声在本科阶段总课时为2年。声乐观摩课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设置总课时2年。表演课上5年,每周一课时。个别专业课程除声乐课和嗓音保健课从一年级开始上以外,其余都是从硕士阶段开始设置的。

公共文科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十分有益,学生对文化、历史、美学有所了解之后,有利于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能够对不同地域、时期、作曲家的风格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篇(2)

【关键词】 地铁 公共艺术规划 文化 中西方

1 背景介绍

在早期,西方国家比较看重公共艺术对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对外价值。但是,近年来很多政府开始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潜力(如表1所示)。国外的地铁建设比我国要早一个多世纪,在这个特殊的公共空间中,各个地铁站内优秀的艺术作品诠释着各个国家对公共艺术前瞻性的规划。从国外的交通网上也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地铁站内公共艺术的图片和信息,为我们研究国内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国内和国外的公共艺术规划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国内的大部分公共艺术规划还停留在西方早期阶段的思想:重视对外价值,即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形象,推进文化旅游等等。由于地铁站内环境装饰的“对外价值”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注重对外价值的同时,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以便为制定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提供依据,启发人们如何去研究城市中的生活,了解空间的质量与城市生活的特色是如何关联的,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2 城市公共艺术的作用和价值

Selwood在《公共艺术的益处》一书中指出,公共艺术可以对应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强化当地的特色;推进文化旅游;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土地价值;减少破坏行为;增加城市空间的使用。

时向东曾经把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功能总结为四点:改善城市环境;缔造城市景观,体现城市文化;丰富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公共文明。与他不同的是,中央美院教授王中却将它归纳为七点:发现、拯救、沟通、提升经济活力、推动社会和谐、增强社区认同、促进文化繁荣。在美国西雅图的一份公共艺术规划中,公共艺术品的功能被具体化:提升或创造场所,提升步行环境的行人体验,提升或创造个性,提升或创造连接。

上面说的所有不同的说法说明公共艺术具有多层次的价值。公共艺术主题、形式与布局的选择取决于政府所看重的价值侧重点,这是因为公共艺术所需要的资金基本来源于公共资金。作者考察了国内外多份公共艺术规划和雕塑规划的文件,发现公共艺术品按照主要受众是城市访客还是本地居民来分类,可以将它的作用和价值分为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两类。在某种程度上,这样分类揭示了公共艺术发展的趋势。

3 地铁中的公共艺术

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广告、霓虹灯、雕塑等等人工造物的堆积,还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复杂效应,所以在现实的地铁空间中,具体环境艺术的建设和规划往往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从而失去在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比如,壁画被当作一般挂画来看待,被看做是环境中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品,甚至还会被广告灯箱等商业形式所取代;可是对于壁画与建筑如何相互借助对方来提高各自的艺术表现力却未能考虑到。

地铁中的公共艺术是地域性城市风貌的地下延伸。它虽然受制于地铁环境条件,但是好的艺术设计作品依然可以成为建筑的延伸,也因此成为构架人与空间的精神桥梁。我们应该全面准确看待地铁文化,更应注重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以便为制定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让空间的质量与城市生活的特色关联起来,让地铁中的公共艺术体现城市的特色,使之成为有代表性的建筑。

4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

公共艺术规划的制定应当可以优化艺术品的空间布局,能够有秩序地建设公共艺术,来避免盲目。宏观上来讲,在制定规划的前期,对现有的公共艺术品都应该做一次透彻的摸底工作,并记录艺术品的各项特性到档案中,有些甚至还会进行评估。这项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有利于管理部门对艺术品进行定期的维护,还有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确保公共艺术在整个城市布局的公平性提供基本的资料。

解决艺术品公共性问题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可以加强艺术品的公共性,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公共参与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在西方,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规划都采取各种方式,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让公共艺术品的受众得到全面的咨询和参与。而在国内,虽然城市雕塑规划中已经有不少加入到了提倡公共参与的条文中,但是很少有规划能够给出具体的保障方式。

有三种类型的能够促进公共参与深度的措施可以被归纳出。

1) 制定规划的阶段进行充分的公共调查,并把调查得到的意见整理到规划中去。

2) 在规划中设置保障机制,使社区居民能够在具体项目中,特别是与自己相关的项目中,都可以民主的选择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体现到规划中。

3) 强调艺术家在与当地居民的团体合作中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

美国的公共艺术项目被公共空间计划学术网站划分为三类:特定场地的项目,基于社区的项目,临时性的项目。其中,基于社区的项目特别重视艺术家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艺术家们被称作“合作者、诠释者、教授者、导师,以及社区和委托人之间联络者”。在这类项目中,社区居民被带入到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就使得居民的知识和体验能够被体现出来,被有机的融合到艺术品中,成为艺术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类公共艺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居民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因为在这类公共艺术项目中,居民可以改善他们自己居住的环境。能够想象的到,那些在设计阶段征求了居民建议的作品,能够最大程度的被当地居民所认可,所以很少发生乱涂乱画或者犯罪的现象。

5 总结

总结上面的所有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公共艺术理论和实践正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公共艺术品会越来越多的采用雕塑以外的表达形式。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被发掘出来――完善公共艺术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具体编制内容。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外价值”向“对内价值”的转变,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在公共艺术的规划中,应该考虑以人为本,将城市特色与城市公共艺术结合起来,更好的表现城市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董奇,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147-152.

[2] 赵斌.地铁公共艺术中陶瓷壁画的应用前景[J].文艺争鸣,2010,16:34-36.

[3] 赵成民.地铁公共艺术设计浅析[J].荣宝斋,2010,08:76-83.

篇(3)

环境如何影响当代艺术?当代中国艺术家陈秋林、刘小东和黄淮等在其绘画、摄影、电影作品中尝试提出自己的社会责任,如三峡大坝的社会。创造一个持续的全球艺术运动,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正在改变。我们不能只坐在这里艺术处理,没有深入思考艺术本身的性质。艺术家的作用,必须更多地转移到关注这些环境问题上,比如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这是我们的创作理念,创造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意图和真正的影响。以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各种生态危机为例,许多艺术家立即作出反应,并用多种审美战略作品展示他们的观念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理念。“可持续设计”(也被称为“绿色设计”“生态设计”或“环境设计”)是当代艺术家为迅速增长的建筑面积做出的反映,举一个例子,如绿色建筑革命EarthshipBiotecture,总部设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提供给人们以再生材料设计的建筑房屋,属于完全可持续的设计。概念并不只是简单地使用再生材料,或自己建立一个家,而是“改变”建筑观念的建设。它不仅是建筑方法的改变,也同时改变生活的方法,让人们从根本上改变思维对环境的理解认识。

“可持续设计”还扩展到了工业设计和室内设计领域。它能平衡经济、环境、产品设计和开发中的伦理等社会问题,比如使用天然材料作为自己独特的创作审美艺术灵感。约翰Dahlsen是环境艺术家和当代画家,他的作品被作为环境艺术、再生艺术、集合艺术、当代绘画、装置艺术和公共艺术的定义。无论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在商业领域,我认为他都是非常成功的。其他艺术家也是如此,珍妮克劳德•克里斯托、丹尼斯•奥本海姆和南希•霍尔特,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使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交。艺术家在设计时对融入“可持续设计”的观念越来越重视。

中国有着浓厚的文化历史,艺术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纵观国内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我不禁对国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担忧,“可持续设计”的观念也没有被国内的艺术家充分利用,再生材料、绿色品牌、可持续包装等设计的理念对社会影响还需要更多关注和研究。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影响了我们生活的环境,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篇(4)

尤伦斯一直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朋友”,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与中国当代艺术家有过不少接触。在艺术家生活普遍困难的时候,尤伦斯先后购买了艾轩、王广义、方力钧、刘炜等人的作品,给了这些艺术家创作和生活上的极大鼓励。由尤伦斯及其基金会所创办的UCCA如今也成为798艺术区地标性的建筑。但在去年春天,尤伦斯大量拍卖中国当代艺术藏品。引起众多猜测,甚至有传言说尤伦斯将会将重心从中国转向印度等其他亚洲国家。在田霏字眼中,这些围绕在尤伦斯周围的种种怀疑和猜测,现在应该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候了。

“我们去年的确有过大概半年比较不确定,不知道往下该怎么办。因此这个机构,包括尤伦斯本人,都用了一段时间去思考。”最后UCCA决定把方向转为本地化,因此找了他这样一个具备国际艺术背景和视野、又方便在国内工作的人来任馆长。经过一段思索之后,尤伦斯现在已经到了在中国重新出发的时候。

如今UCCA号称中国最好的独立美术馆。每年接待50万人次观众,做15个左右的展览、500多场教育活动,还经营着一家介绍新锐设计师作品的商店。田霏宇笑称:“现在提到UCCA已经有点‘老字号’的感觉了,很多人来798都会先从这里逛起。”有了名气做基础,UCCA艺术品商店目前的经营状况也非常好,未来还可能扩展到北京以外的地区。下一个五年计划,UCCA会尝试摆脱继续由尤伦斯基金会或尤伦斯本人赞助,走向一个自负盈亏的状态。

事实上,尤伦斯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并未失去兴趣。田霏宇认为这也是因为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证明它不是一阵短暂的泡沫:“在我2000年刚进入这个圈子的时候,很多人害怕中国当代艺术会跟90年代的俄罗斯当代艺术一样,过几年之后人们就对它彻底失去兴趣了。但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目前国内的当代艺术市场、话语体系、机构网络都已经发展起来,虽然也有很多炒作的嫌疑,但更多的是真实的进化。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度过了最糟糕的一段时期。”

但比起尤伦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堪称疯狂的收藏行为,现在尤伦斯把更多心思放在了UCCA的运营和管理上,对艺术品的购买收藏则谨慎了许多。田霏宇认为这也是顺应时代的变化,因为这几年市场涨得太过疯狂。另一方面,尤伦斯虽然了解历史变迁带来的不同机会,但现在艺术品的质量的确参差不齐,与价格难以成正比:“尤伦斯经常会提到在十年前,随便走进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那里摆放的都是了不起的作品,价格也都是够得着的。而现在鱼龙混杂,再加上市场系统的成长,使得艺术品收藏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在这种情况下,UCCA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推动上。田霏宇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发展现状,是国外与国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识存在差异。国外的市场导向太强,因此媒体的报道往往围绕着“天价拍卖纪录”这种现象,再加上对中国政治情况的误解,很难得出一个真实的反映。田霏宇说道:“UCCA要强调自己国际化的形象和作用,我们植根于北京这个艺术生态,有本事做出一个更像是我们所认识的这个艺术界的反映,然后再把它推出去。”UCCA目前的工作重心是将国外好的当代艺术介绍到中国来,把国内真实的当代艺术介绍到国外去。

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田霏宇认为现在不应该再去孤立地考虑中国当代艺术,而应该将其放入世界语境中。现在很多西方的画廊和机构都指望着在中国扩展,很多大牌画廊涉足香港,无非也是为了离内地更近些,但他们的企图往往不在中国当代艺术本身,而是希望能够经营一个中国的收藏家群体,让中国的厂家、企业家能够收方的艺术品。而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但国内的很多艺术家还处于希望西方关注的阶段。田霏宇担心两者的不同诉求会导致双方“擦肩而过”。

篇(5)

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与美国国家设计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家宅荣光――欧洲19世纪室内装饰画展”于2013年12月12日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隆重开幕。展览跨域水彩与室内装饰设计,是首次向国内公众概括性介绍欧洲19世纪的室内装饰画领域。展期将持续至2014年3月2日。

这项展览主要展出美国国家设计博物馆收藏的72幅欧洲19世纪室内装饰水彩画。这些画作是尤金.V和卡莱尔?E.绍捐赠给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的藏品,是美国公共机构关于此类型作品的最大收藏。

作为一家以展示世界文明和艺术为主的艺术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一直以来都在努力为中国观众在艺术史上横向梳理出一条时间上的完整脉络。而纵向来看,与油画、雕塑艺术比,业界对水彩画的关注度相对不足,“室内装饰画史”更是国内展览未曾涉足的一片领域。本展将弥补这部分空白,使世界艺术馆的美术史展览体系更加丰满。

展览力图通过解读19世纪欧洲室内装饰风格的衍变,揭示与家庭观念相关联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展览分10个单元,分别展示了欧洲上层家庭住宅的音乐室、起居室、书房、工作室、卧室和会客室的不同装饰风格。展品中不仅有专业艺术家的作品,更有19世纪业余画家、家庭主妇的作品,展示出19世纪室内装饰水彩画艺术的不同魅力。

篇(6)

    —— 张子康(民营美术馆第一人,前今日美术馆馆长,现新疆文化厅副厅长,着《美术馆》。)

    世界公认的现代博物馆的模型,是18世纪下半叶设立的卢浮宫博物馆。世界博物馆发展趋势从以物件为中心到以教育为中心,再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为“以观众为中心”、“竞争与市场模式”为主导。目前,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已来到第三次浪潮。作为博物馆的分支之一——美术馆,也在不断变革。

    而在中国,美术馆并没有经历这样完整的过程。中国最早采用“美术馆”名称的是于1929年建立的国立中国美术馆(现在的江苏美术馆)。到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才兴起一波公立美术馆建立热潮。“想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欧博物馆300年的路,我们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美术馆文化、美术馆系统的秩序化建设与行业标准还未完善。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许多民间资本涌入博物馆、美术馆领域。到1998年前后,中国出现了建立私人美术馆的第一次热潮,比如成都上河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第二次热潮在2002年前后,今日美术馆和红色经典美术馆等等。

篇(7)

公共信息符号是一种承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视觉符号系统,提示和引导人们行为的标志物,图文并茂的标识,超越了语言障碍,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水平。

在当今的校园中,公共信息符号作为校园的配套设施,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更为普遍的关注。它不仅仅是起到引导和方便广大师生,还起到传达高校人文精神面貌的重要作用,而且是学校形象的有力宣传者,它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外界在认知校园的过程当中,从宏观到微观,慢慢建立起校园的心理地图,形成对校园的整体印象。

2公共信息符号在校园中的分类

在大学校园中,根据师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公共信息符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我们每天学习的教学区,教学区当中又分为了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厅、报告厅、教室等等,这是我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规划未来的地方,是一个基础平台,如果在导视系统的设计上没有很重视,不关注其内在实用性,对我们的学习会造成极大的困扰。因为大学校园没有固定的教室和学习区域,流动性很大,由上一教室到下一实验室的途中没有很好的人性化的指示性符号很可能导致同学上课的迟到、错过重要知识点、厌学等等!实用性、人性化是导视系统至关重要的要素,对待导视系统就要像选择电灯开关或者门把手一样细心,它是建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所以导视系统在当中占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它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部分为我们师生生活和交流的生活区,在生活区当中又具体分为,宿舍、食堂、运动场、超市等等。其中也处处可见我们的公共信息符号,运动场指示牌、公共卫生间指引牌、宿舍楼层指示牌等等。密切联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共信息符号不仅仅是给建筑一个明确的定位,在设计师的精心打造下,更是校园环境的另一份美色,还充分展现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彰显校园文明。

3国内外大学校园公共信息符号设计现状分析

欧美国家的大学大多数都很注重校园公共信息符号的设计,其设计也十分完善、非常人性化,无论是设计感还是功能性都是处于世界的前列,并且在国内的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相应板块的教材中,都有相当多的案例取自国外的知名大学,从中也能看出我们国内的大学校园公共信息符号设计与其相比尚存较大差距,所以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我们自身的缺点以及不足!现目前国内大学在这一块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校园公共信息符号系统不够完善。由于校园环境是公共的场所,环境优美秀丽、书香意气,经常会有市民到其中散步、游玩,以及外校学生到来学习观摩等等,所以在我们身边经常会遇到问路的情况,这直接的原因就是公共信息符号系统设计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从一个外来者的角度思考,我到贵校不想感受到因为公共信息符号的缺失给我错误传达校园的“雄伟壮阔”感,更多的只会身心疲惫,虽然环境优美,但是会因为找不到或者走不出而对校园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

(2)校园公共信息符号英文标识缺乏或不够规范。大学是一个国际性、包容性很强的地方,因为学校在教育综合实力上的突出表现,在国际地位的提升,会有很多的国际友人到其中学习深造或教书育人,所以语言的桥梁作用被充分展现,英语作为国际性通用语言来说,在公共信息符号的设计中英文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男女宿舍楼指示牌、公共卫生间指示牌等等。这些公共信息符号是人每天所必须使用的地点,如果没有具体、贴切的英文标识就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造成尴尬局面。在英文的选取和使用中更不能犯一些低级的语法错误,导致释义的错误或者颠倒,不仅影响指示更加影响学校的庄严性。

(3)普遍缺乏人群的适用性和环境的适应性。每年大学的开学报到大一新生的到来,迎接新生都是学长、学姐极其兴奋和乐意所做的一件事情,整装待发这是充分展现自身风度和涵养的时候。这已经成为当代国内大学的一种文化。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校园公共信息符号系统设计的不完善所致。新生,大学的新入人群,在踏进校门的那一刻就有很多的问题迎面而来,例如报到处、宿舍、教学楼、超市的具体方位,当然当中有热心的学长、学姐发挥了具

的指示牌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溺爱恒生的国度处处都有所谓的前辈在指引你的前进,还乐此不疲、引以为傲地进行着,大学是大多数人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一直都在讲独立,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应该让其独立的向前,这也算是成年的一种标志。所以在当中公共信息符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让你更快适应大学很好的助手,让你很快地建立起校园的整体心理地图,把所谓展现校园文化的迎新取缔掉,让新生独立的感受这将面对四年的校园,让其主动的感受其中的魅力,也是自我独立的开始。所以,在当中为了更好地传达学校的人文精神,公共信息符号的设计就要非常的具有人群的适用性和环境的适应性。

(4)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等特征。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各地的大学都应带有各地的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充分展现出中国这个国家的悠久历史和多民族渊源文化。但是在现代的大学大多数都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的大学普遍存在,公共信息符号设计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的大学更加普遍。我们的大学不应该因现代化高速发展而丢掉自身的文化特色。在建校和校园文化定性的时候就应具有在地域性和文化性,同时校园公共信息符号系统设计也应跟上其脚步,这样才能延续我们的自身文化。

4大学校园公共信息符号设计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