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

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7 16:08: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

篇(1)

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标准体重小幅提升,但仅为30%左右。偏轻体重态势依然严峻,接近50%,特别是农村学生与城市差别不显著。城市超重、肥胖学生超过20%,农村肥胖学生稍低但出现明显增加的态势。循环机能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循环机能良好以上水平有提升,目前城市初中生超过45%达到优秀水平,农村相比落后15%。农村不及格率较大幅度回升。及格以下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呼吸机能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呼吸机能优秀率有提升,不及格率显著下降。但达到优良水平的尚不足40%。不及格率超过20%,超过60%的初中生呼吸机能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上肢力量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上肢力量优秀率有提升,良好以上水平超过60%,目前尚有超过30%的初中生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城市初中生不及格率又有回升态势。下肢力量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下肢力量优良以上水平有明显提升,超过50%达到优良水平,农村好于城市。目前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的初中生接近50%,城市不及格率超过10%。2.6柔韧素质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生柔韧素质优秀率有较大幅度提升,良好以上水平超过60%,农村达到70%。不及格率下降态势,总体上超过30%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有待提升。健康体能综合动态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健康体能总平均分有提升,平均仍为及格水平。城市男生平均分一直最低,农村女生接近良好水平,总体上农村初中生的平均分高于城市。(详见图7)综合评定达到优良以上水平的接近50%,优秀率有提升,不及格率处于下降态势,但城市学生的不及格率接近25%,现状不容乐观。整体上农村好于城市。各城市初中学生总平均分出现不均衡态势,提升的有8个城市,丹东地区最高,达到良好水平,接近良好水平的还有2个城市,抚顺地区最低相差10分。各城市农村地区也表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有8个城市的农村地区总平均分提升,3个地区达到良好水平,阜新地区最低与最高相差17分。(详见图9)各城市总体评价优秀率普遍提升,铁岭地区最高,接近20%;良好以上比例超过50%的有2个城市,接近50%的有4个城市。但仍有9个地区初中生不及格率超过20%,现状不容乐观。

2讨论与分析

初中阶段生理发育迅速,身高体重增加速度较快,各种机能逐渐增强,形态和功能趋近成人标准。身高标准体重反映人体的长、宽、围和厚度以及密度,是评价营养状况和形态发育及匀称程度的重要指标。近五年总体上辽宁省初中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现状令人堪忧!70%学生亟待改善和提高,同时说明初中学生的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严重欠佳,说明政府、学校及家庭的重视程度还不足。农村超过30%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城市为25%,说明城市初中生的循环机能好于农村。由此,农村学校体育体育工作必须加强,政府、学校甚至是家庭都应为此作出应有的努力。目前,初中学生呼吸机能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身体机能的良好发育才能为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此项如此重要的机能指标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是当务之急!整体上农村学生的上肢力量明显好于城市。城市学校和家庭应引起相应关注,这与每天锻炼一小时尚没有得到强有力的保证现状有关。初升高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一直是必测项目,相比之下当前状况不容乐观,说明学校、家庭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应详尽办法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此项身体素质。坐位体前屈反映的是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影响人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是身体健康素质的要素之一,目前状况与相关体育活动内容设置较少有关,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健康体能综合评价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男女生之间等都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非均衡发展的态势近五年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目前初中生整体体质健康综合水平虽出现提升趋势却仍没有突破及格线,学校、家长、政府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状的严峻,必须共同努力尽早突破此瓶颈。

3结论

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50%偏轻体重态势,超重、肥胖学生出现增加态势。循环机能良好以上水平有提升,超过60%的初中生呼吸机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超过30%的初中生上肢力量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下肢力量优良以上水平有明显提升,城市不及格率超过10%,柔韧素质超过30%处在及格及以下水平有待提升。健康体能总平均分有提升,仍为及格水平。总体上农村初中生的平均分高于城市。城市学生的不及格率接近25%,各城市初中学生总平均分出现不均衡态势,多数地区初中生不及格率超过20%。总之,近五年辽宁省初中学生健康体能状况总体上依然没有显著改善。

4建议

4.1家庭教育机制必须适时跟进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成功的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保障。特别是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可能脱离家庭的投入和支持。家长依赖学校,学校漠视的现象并不少见,中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近乎成为盲区。必须跟进家庭对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度和投入更多精力的责任意识,初中期间是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的初始阶段,也是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养成的启蒙阶段,家庭的责任重大。因此,必须加紧促成家庭教育立法,并逐步完善家庭教育机制,适时促进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为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和保障。

4.2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必须有效落实

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综合利用。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条件的改善,应重点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目前,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的情况还不理想,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只有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氛围才会形成。

4.3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必须尽快完善

篇(2)

*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主要有:一是中考招生优惠政策大幅度向一般初中学校倾斜。*年*市面向一般公办初中学校(除示范高中初中部和示范初中学校外)招生的优质高中(省市示范高中)招生指标比上年增加了150%,从*年的400名增加到*年的1000名,占到了当年全市优质高中招生指标的18.5%。最大优惠分数从*年的30分增加到*年的50分。二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初中毕业、高中招生挂钩。规定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合格的不能取得毕业资格,综合素质评价全部达到A等才有定向生的保送资格。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得到了初中学校的真正重视并落到了实处。为保证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公正,各初中学校都成立了由校长担任主任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根据《*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和市政府、教育局的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校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办法,并组织成立各班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组织、指导、监督各班级评价小组按照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小组无记名投票的规定程序完成每名学生的评定工作。对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全部达到A等并报考优质高中定向生的毕业生,规定必须在校内公示栏公示7个工作日,全校师生无异议才有效。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报市招考中心时学校的校长必须签字。三是促进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质量均衡。*年全市初中学业考试,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分布在全市城乡的162所学校,占到了全市参考学校总数的74%,600分以上高分学生分布的学校数比*年增加了47所,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加均衡。四是规范义务教育管理。*年*市对全市20所“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初中学校”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年11所学校停止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其余9所2009年全部清理规范到位;另有2所增加(恢复)公办学校招生计划。五是强化学校安全管理。成立了学校安全处,配备了车辆,安排了专项经费,实现了安全工作专人管理零的突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保持良好态势,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为普通高中学校领导布置课改实验培训作业

为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培训工作的实效,*市在利用教育城域网对全市所有高一任课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培训的有关要求,为参加培训的普通高中学校各级领导布置了培训作业。要求作业要依据新课改精神,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并将作业成绩作为市教育局干部年终考评的依据之一。作业题目为:在新课程理念下,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校长完成);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角色和作用(书记完成);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构想(教学副校长完成);后勤保障工作在新课程实验中的重要作用(后勤副校长完成);模块教学、学分认定的具体操作构想(教务主任完成);高中新课程实验中有效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教研室主任完成);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操作办法(政教主任完成)。

三、发挥示范高中示范引领,促进高中学校内涵发展

12月22日至26日,*市教育局在*市实验中学、成成中学、*四十八中举行了以“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为主题的“*市普通高中示范学校‘示范点’展示周”活动。本次“示范点”展示活动内容分为三个版块:动态展示、静态展示和电视展播及集印画册展示。其中动态展示和静态展示分别在三所学校同时进行,共组织了35节必修公开课(高一课程占到90%)、14节校本公开课,并有专家随堂点评,同时,三所学校还各自展示了本校学科集体教研、研究性学习汇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教学技能比赛、学生社团、教师论坛、社会名家讲坛等活动。特色版面展示则通过不同的形式,从各个角度较为全面的展示了*市示范高中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展现了这些学校的亮点和特色。全市各普通高中学校的2000余名领导、专家和教师进行了观摩学习。与集中展示活动同步,*教育电视台开设“素质教育的殿堂,成人成才的摇篮——*市示范高中掠影”专栏,进行专题展播。

目前,*市已有26所学校基本达到市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标准,其中有20所学校基本达到省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标准(含省属学校3所)。市级及市级以上示范高中学校达到29所,占到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30.2%。省级示范高中学校数量占到全省省级示范高中总数的18.5%。

篇(3)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错位 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还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及思想理念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学习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最佳场地,应通过多种路径引导学生构建健康、正确的心理,同时要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文重点剖析初中学生心理错位的原因,探讨针对性解决对策。

1健康的心理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一方面,健康心理是初中生保持积极追求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具备健康心理,才可保持主动接受教育、积极改进和完善自我心理状态,进而为接受学科教育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初中教师应不断深入学习心理学知识,认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遵循一定心理规律开展学科教育。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能更全面的认识学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并要给予学生信任;此外,健康的心理有助于激发学生日常学习的高层次需求,并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自我人格完善,让学生更好的健全人格,进而保持良好的神追求,建立正确、健康的价值理念。

另一方面,健康心理是初中学生保持良好求知欲的基础。初中学生年龄基本在15岁左右,正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在心理上热情而有抱负,理想主义鲜明,对客观现实了解不深;因内心的抱负、理想,往往会想入非非,而现实往往会给予他们截然相反的认识,以致于忧心忡忡、情绪反复,在行为上多变。而健康心理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让学生自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其学习知识的欲望,提升个人知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引起学生心理错位的主要因素

2.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而父母则是第一个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身心、人格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性格、文化素养、道德水平、行为准则等,都会基于言行或者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影响,重知识教育,而轻社会道德、心理培养是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通常学生常会受到这两个不当教育方式的影响,(1)溺爱性教育;(2)专制性教育。其中,前者都以孩子为中心,事事顺其,娇养放纵,以致于孩子出现自恋性、缺乏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意识;而后则对孩子实施“高压”教育,父母在工作、生活上如不顺心,就不顾孩子的兴趣喜好或学习能力,强制为其设计学习和发展轨道,期望能考出好成绩,满足家长的私愿,一旦不如意就会责骂、埋怨,甚至不闻不问。这些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而引发心理错位。此外,家庭破损、不和睦,子女难以得到父母关怀和教育,再加上家庭感情淡漠,给孩子心灵带来很大伤害而逐步出现心理问题。

2.2人为生活接触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诸多外来价值理念对中学生的思想理念和价值意识产生消极影响。在价值意识上,趋向功利化,使得学生难以建立正确理想,而单单追求实际利益不思进取,甚至有些学生为图享受而作出违法违规的行为。当前,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的发展,某些不良风气、文化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腐蚀、毒害。比如:网络暴力游戏、等。此外,社会不良人士的诱导和教唆,使一些青少年逐步形成恶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

2.3学校教育中引导的缺失

学校在学生健康心理构建上有着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但因有些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滞后,影响到学生建立心理的构建。当前,有些中学仍以中考升学率为教学的重点,对德育、心理教育未能给予重视,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在影响到学生正确品德形成。有些教师对师德修养不够重视,未能做到为人师表。此外,还有些教师未能及时转变教学挂念,仍以自我为教学主导,未能尊重学生个性,在对待学生心态上不正确,对于学习良好的学生存在偏袒,而对学习不佳或有错误的学生,则冷漠歧视,甚至体罚,这些都给学生心灵带来极大损害。还有的在处理实际问题上,感情用事,易挫伤学生自尊,不但不能让学生得到有效教育,反而使其出现逆反心理。

3如何构建W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针对当前初中学生心理错位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应从这几方面着手为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

(1)构建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应强化家校合作,多和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一同研究,在教育学生方式和对策要达成一致。可通过定期开展家长会议给予家长指导,在家访中班主任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及时和家长沟通,引导家长说理教育为主,让其建立健康教育环境观念,并学会一些中学生心理教育知识,渗透到家庭教育。

(2)强化教师的师德培养。中学领导应重视师德培养,通过培训、集体会议等方式开展师德教育,关键还是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师德水平,转变教学理念,主动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心灵,平等对待学生,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4总结

总之,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应充分重视初中学生心理错位的问题,了解学生心理产生错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心理,主要从家庭环境建设、教师师德培养及学科心理教育渗透等方面进行,进而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自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55-257.

[2] 刘辉.浅谈对初中生心理偏差的引导[J].现代阅读,2013(22):35.

篇(4)

关键词:中学生 厌学 家庭教育

城乡结合部的中学生,在每一个城区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习惯既有城市学生的特点,也有农村学生的特点。从学习角度来看,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厌学的。甚至有些学生存在严重厌学情绪,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或抄别人作业,打架、旷课、逃学,怕考试、恨老师、恨学校等等。造成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有学校教育的原因、社会的原因,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源自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

一、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终身的学堂。我国学者郑其龙等编著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培养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人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然而,城乡结合部的家长群由本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组成。这些家长大部分文化程度低下,有些甚至是文盲。他们的家庭教育手段和方法普遍原始甚至粗暴。而当地的“土豪”家长由于家庭经济非常宽裕,对孩子的教育大部分是放任自流,溺爱娇宠。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任务完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有些家长自身素质较差,在道德观念、文化修养及行为习惯方面都对孩子起不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有些家长认为知识并不重要,只要孩子将来能赚钱,就能立足社会。即使有些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只是一心指望孩子在学校各门功课都考高分,争第一,并不是注重孩子的德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家庭教育的不当和缺失是导致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厌学的最主要原因。

二、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厌学的对策

上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关系教育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二倍于社区和学校两项因素的综合。”家庭教育是整座教育大厦的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都认识到: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教育好教师。那么,要教育好孩子,也一样首先要教育好家长。

那么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引导家长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逐步改变孩子的厌学状况呢?

1.指导家庭教育要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讲家长是教师的伙伴和合作对象。但在我国,许多家长有过挨训的经历,许多教师有过训家长的体验。家长受到不分场合、不分轻重的训斥后,会把羞恼、怨恨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轻则受训斥,重则得到一顿“饱打”。孩子受到伤害后,又会把怨恨投向告状的老师,因而产生不良的厌学情绪。这样,造成了教育的恶性循环。教师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尊重家长,调动家长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建立家长联系制度,保证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配合。

2.告诉家长应注重言传身教

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戾儿女残忍。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孩子的表率,保证子女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子女的学习成长过程常常予以关心指导。如果家长随心所欲,对孩子的学业冷漠处置,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家长的言传身教将对孩子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在家庭经济条件有对富裕的现在,家长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创造“条件”让孩子经受磨炼,使孩子从中体验艰辛、体验快乐,也从中养成做人的优秀品格。

3.指导家庭教育要帮助家长读懂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需要我们认真去读。一把钥匙一把锁,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孩子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智能差异、行为差异、潜能差异、环境差异等,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潜能,智能是多元的。所以,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能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家长要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肯定孩子,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因为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出现问题。而且每个人的天赋和后天的条件毕竟存在差异,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是精英,也不可能期望每个孩子都成绩优异,出类拔萃。家长要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帮他们树立合理的目标,让孩子逐步消除不良的厌学情绪,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变得自信向上。

有人说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恶化在社会。因为家庭教育是整座教育大厦的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因此,若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厌学现状,学校老师就需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多渠道的沟通机制,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 范广玲.中学生心理常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

[2] 黄伟奇.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0)

[3] 路校彬.厌学问题研究现状分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篇(5)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化学教学; 培养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60-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20

一、问题的提出

全国各地近年来出现了诸如“瘦肉精”“三聚氰胺”“地沟油”等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这类事件充分暴露出目前我国有些民众社会责任感意识的淡薄。因而,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化学课程也特别强调初中化学的教学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全面素质。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的责任感,笔者开展了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并分析了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人们通常把社会责任感理解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从道德价值观的角度出发用道德理念去感知社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归根结底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体验中产生的心理上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而且道德情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整合体。通常可以用三个维度来表示。维度一:道德情感的内容或对象,包括对自我的认知感、对他人的同情感、对自然的敬畏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维度二: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维度,包括悟性超越道德感、社会理性道德感、幻化想象性道德感和自然感性道德感;维度三:道德情感的能力构成,包括道德情感的觉知感受能力、理解体验能力、移情共鸣能力和反应调控能力。据此,本文把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问卷的调查内容确定为如下三个维度:

维度一: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情况,在面对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以及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时的取舍问题;

维度二: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自觉性意识问题;监督社会责任意识中的薄弱问题以及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注问题;

维度三: 初中学生在涉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的社会责任意识问题。

三、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分析

笔者的调查的对象是如皋市白蒲镇两所初级中学初三年级6个班共318名初三学生,调查用测验试卷形式,问卷共8个问题。收到答卷318份,有效答卷318份。调查所得数据整理如下 (问题1-5见表1):

问题7:你会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吗?

问题8: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能做到下列哪些?

通过初中生问卷调查表可以发现目前初中生整体社会责任感还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客观对待和解决。

四、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如今,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淡薄,其中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基于化学教学的视角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造成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行如下细致分析。

1. 学生的自我认知不够全面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初中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极端是学生随着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激发自我意识的提高,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凡事只考虑自己,对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很少考虑。还有一种极端是初中学生不论在自身的知识水平还是阅读能力都还有欠缺,因而显得自信心不足,自我意识水平还比较低下,不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看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低估了自己做事的能力,最终导致了社会责任感缺失。

情感上,学生的情感状态不是很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情感、情绪易出现波动,对生活及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缺少应有的理解和辨析并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能力。

理想上,现在很多的初中学生理想目标单一,或是根本就没有什么追求。一代伟人总理就曾在小时候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生理想。而现在很多的初中学生身处在应试教育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平时只是埋头读书,学好文化知识,能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这就成为了他们的理想。这些埋头苦读的学生久而久之缺少他们应有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更缺乏对自己应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识。

2. 家庭教育的不全面和社会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

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始终处于同等地位,孩子从出生到开始上学乃至成家工作家庭教育贯穿始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接受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帮助孩子建立社会责任感,使孩子终身受益。一个孩子的家庭,父母拥有责任感,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同样富有爱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对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带来帮助。

目前,社会环境和风气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但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开始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网络化,很多社会负能量的东西正慢慢侵蚀着初中学生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例如,路边跌倒的老人没人敢扶起,害怕扶起老人后受到老人的讹诈,中国很多的游客在国外或是国内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乱扔、乱涂。同时社会中的一些非主流的思想、文化、价值观也在通过网络媒体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影响着他们的“三观”健康地形成,最终影响着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

3. 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方向和预期的收获。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精心准备一堂化学课时,应该首先思考的是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程目标的设计都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去开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学校、家长乃至社会的种种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学一味地只顾追求学生的成绩,教W目标的重点放在了知识与技能,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次要位置,甚至就给忽略掉了。其实,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正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可能无法更好地在化学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部分化学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淡薄

到了初三,学生的文化科目又多了3门,除了原有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又增加了化学、思想品德及历史3门学科。虽然化学是到初三才新开设的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但化学学科地位很低,在很多学生和家长们的心目中化学是一门小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化学就不够重视。正因为如此,化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也表现得不够积极,工作提不起劲头,备课不是很认真,上课也不是很认真,对学生关心不够,总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那是班主任的事情,或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职责。因而,由于少部分化学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的淡薄导致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很乏力。

五、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

1.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的教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独立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实验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要有规范的操作,因为不规范的操作有可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严格规范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严谨的学习态度。实验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要注意卫生习惯并且爱护环境。每次科学重大发现都是在科学家们谨慎实验、细致操作中取得的。科学家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不论从仪器的组装以及实验的操作,乃至药品的取用与添加,还是实验的步骤,现象的记录等。都必须要求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不严格按实验的操作完成实验,就有可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甚至还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酿成悲剧。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 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

化学史教育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化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化学史教育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双基”教育两部分。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等具体内容。“双基”教育内容可分为化学元素的发现;新化合物的研制及发现;化学概念、理论、假说、原理等的形成与发展;化学定律的发现;化学实验方法、实验技术的改进和革新等具体内容,此外还包括杰出化学家的奉献。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为此起着相应的作用,制约着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意志和态度。作为初三学生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辩证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比如说,在我们学习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化学第二单元《空气》内容时,首先介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实验方法测定出空气组成,并因此而做出很大的贡献。再介绍施塔尔提出燃素说来解释有关燃烧现象的问题。虽然今天我们知道燃素是不存在的,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燃素说解释了很多的化学现象,丰富了很多实验事实。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思想来看待化学家们提出的各种“理论”、“假说”。

科学态度教育也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质就是学生对社会的一种科学态度。因此在化学史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地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坚忍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望,以及他们为了科学献身的无畏精神,对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作风都是十分有益的。

3. 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就是保护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理应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养成爱护我们环境的好习惯,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小天使,并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初中化学课本中给我们的学生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破坏我们的环境,以及该如何防治环境的污染的一些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在推进社会文明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每年的6月和11月都是秸秆焚烧最严重的时节。秸秆焚烧带来很多危害,广大农民有的并不十分了解。秸秆焚烧会导致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引发火灾,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焚烧所形成的浓烟和焦土,会破坏城市的环境形象。

作为化学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承担起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告诉村民焚烧秸秆的危害,向他们宣传禁烧政策,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需要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充分重视和努力落实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目的-了解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SCL-90自测量表,对南充第十二中学校700名初中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回收了641份(占92%)。其中,参与测试的女生有效回收卷为317份,留守初中生的有效回收卷为338份。结果-不管是总分还是阳性项目数,留守女生都高于非留守女生;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每一项得分都明显高于留守男生,在“强迫”这一项因子中,所有留守初中生的均分都高于其他因子均分,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分数突出。与非留守女生和留守男生相比较,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如何通过中学教育实践活动促进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留守初中女生;SCL-90量表;心理健康

留守初中女生是指父母双方或有一方外出打工超过半年,而与父母双方中的一方留守原居住地,或单独留守或与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留守原居住地的在校初中女生。这个阶段的女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著的变化,身心发展迅速且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本文从中学这个立场,通过日常教学管理活动和心理测量,收集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如何通过学校教育促进留守初中女生健康成长。

一、调研数据分析

2016年10月-11月,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项目《留守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南充市第十二中学校在校初中学生进行了SCL-90心理测试,测量卷发出700份,回收了641份(占92%)。其中,参与测试的女生有效回收卷为317份,留守初中生的有效回收卷为338份,为了进行比较研究,用SPSSforwindows19.0统计软件上机处理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分组分析:留守女生与非留守女生,留守女生与留守男生,强调留守和性别因素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1.总分评分分析。90项症状清单(SCL-90)量表共有90个项目,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采取1~5级评分。评分规则之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病状”。总分大于160,或者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表示呈“阳性”,被测对象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1)留守女和非留守女(见图1)

图1显示,在参与测试的317名女生中,总分大于160的留守女生67人,占比21.1%,总分大于160的非留守女生38人,占比11.9%;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女生有70人,占比22.1%,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非留守女生有45人,占比14.2%。数据分析显示,不管是总分还是阳性项目数,留守女生都高于非留守女生,与非留守女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2)留守男和留守女

图2显示,在参与测试的336名留守学生当中,总分大于160的留守女生67人,占比19.9%,总分大于160的留守男生53人,占比16%;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女生70人,占比20.8%,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的留守男生46人,占比13.6%。数据分析显示,与留守男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2.因子分分布状况分析。SCL-90包括9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出个体某方面的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因子分等于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总分与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当个体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出正常均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就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本文为了研究需要,进行了下面的分析处理:将参与测试的每个学生的10个因子分进行计算,用因子分除以该因子项数得到每个因子的平均分:当因子均分=1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完全正常:1<因子均分<=2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轻微症状;2<因子均分<=3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中等症状;因子均分>3时,证明该学生在该因子项上有严重症状。将不同群体(例如,留守或非留守)的因子均分求和并除以该群体人数,得到群体因子均分不同群体之间,群体因子均分越高,该群体出现因子问题的比例越大。反之,出现因子问题的比例越小。

(1)留守女和非留守女(见图3)

图3对比图显示,留守女生因子均分在每一项的得分都明显高于非留守女生,在“强迫”这一项因子中,所有女生的因子均分都明显高于其他因子均分。这应该引起关注。

(2)留守女生和留守男生

图4对比图显示,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每一项得分都明显高于留守男生,在“强迫”这一项因子中,所有留守初中生的均分都高于其他因子均分,留守女生的因子均分分数突出。这一结果跟相关研究基本吻合。通过上面的数据和图表分析显示,与同龄的女生相比,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与留守的同龄男生相比,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如何帮助留守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成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与同龄人比较,留守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对比数据从留守和性别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因此,要找到为何留守女生这个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1.留守造成的影响。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留下的是祖辈或者留守女生自己在家,或者是留下父亲照顾女生,以上这些情况,让进入青春期阶段的留守女生无处了解青春期,有了困惑也不能及时解决。当身体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时,要么找不成熟的同龄人求助,要么自己独自承受,这些都加重了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2.留守女生特有的心理特点。从心理学上来说,女生的心理成熟状况比男生要早一到两年,留守女生特有的生活状况促使留守女生比同龄人更成熟,这些都会导致留守女生在青春期心理感受力比一般人要强烈,心理困惑更甚。另外,有学者认为,女生特有的心细、敏感、脆弱等特点也使其在学生生活中以及人际交往中出现相对高的焦虑感。

三、教育对策

(一)中学对留守初中女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中学对留守初中生,尤其是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常态化,实时跟踪留守初中女生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建立留守初中女生基本情况档案。每个学年入学季使用调研问卷对这些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收集,做到学校和班主任对每个留守初中生都有纸质档案资料。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测试,得到留守初中生,尤其是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分析,这个数据并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档案中。档案建立以后,由学校、班主任、学校心理老师分别保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由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实时更新这些留守初中生的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推动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常态化。很多中学根据发展需要设立了心理咨询工作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并没有正常开展,这一现象应由中学自身主动调整。不管是素质教育需要,还是学校教育活动正常开展,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迫在眉睫。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定期对初中生人群和特殊人群如留守初中生进行全校性的心理教育活动,更要对突出的个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3.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学年的4月和9月分别进行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月是中学中考的时间,6月是高考时间,在4月举办考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中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找到积极的方法应对考前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9月是中学生入学季,可以在这个月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学会如何处理新的人际关系。可聘请心理学专家入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通过学校展板、校报、学生手抄报、学生主题黑板报、学生主题班会等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活动。

(二)中学促进留守家庭教育发展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教育缺失严重,中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充分发挥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教育的作用。1.建立留守初中女生日常联系家长的工作机制。中学应每天通过班主任利用学校联系家长的通讯工具,如家校通,校翼通等方式,将留守初中女生的每天在校情况传播给家长,让家长每天都能掌握留守女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并敦促家长每天都关注留守女生的学习和情绪状态。2.定期指导留守初中女生的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比家庭掌握更丰富、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家庭。中学可通过与家长联系的通讯工具,将对留守女生教育的一些指导意见传递给家长,指导家长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还可以定期对留守初中女生身边的监护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留守初中女生更多信息,并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将对留守女生的教育注意事项传达给监护人,促使监护人能积极关注和定期教育留守初中女生。3.建议家长能留下父母一方陪伴留守女生。对于青春期的留守初中女生来说,这个阶段她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父母一方,尤其是母亲对于留守女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陪伴和教育作用。因此,中学应建议留守初中女生的家庭尽量留下母亲陪伴孩子。

参考文献:

[1]曾红,ZENGYu.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3):124-125.

篇(7)

【关键词】初中学生厌学 原因初探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85-02

一 前言

从目前初中教学现状来看,初中学生厌学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初中学生厌学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控制,将会对其他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厌学情绪一旦发生大面积蔓延,会使许多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会使初中教学质量大幅下降。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初中学生厌学问题,必须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基于初中教学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消除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提高初中教学质量。调查发现,初中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是多层面的,初中学生厌学问题已成为困扰初中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对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制订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二 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现状

学生厌学问题目前已成为困扰初中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患有厌学症的学生数量近年来呈增长趋势,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目前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厌学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片面地认为学习无用

厌学学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学习没有任何用处,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学习障碍,心理因素成为厌学的主要原因。

2.厌学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学习视为一种负担

由于初中厌学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非常消极,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根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厌学学生的另一个特征是不愿意参加学习活动:课余时间泡网吧,课堂上讲话、玩手机、看小说,作业马虎了事甚至不做,很少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将学习视为一种负担,不愿意在学习上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导致成绩下滑严重。

三 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

目前初中学生产生厌学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即: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

1.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所处的阶层不一样、需求不一样,由此导致了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也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此情况下,虽然积极的因素较多,但消极因素产生的危害也很大,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对初中学生的危害相当大。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人生规划比较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难免产生厌学情绪。若这种厌学情绪不加以控制和改善,将会严重影响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价值观的形成。

2.学校原因

虽然我国学校教育已逐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应试教育的转变还不够彻底,在许多学校仍存在用单一的分数来衡量学生优劣的现象,于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成绩的要求过于苛刻,缺乏应有的爱心和耐心,教学手段过于粗暴,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压力过大,心理处于紧张的状态,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因无法正确调适学习压力、调节紧张情绪,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3.家庭原因

初中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在家里的时间较长,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重要保证。但是许多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及其他原因,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没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回到家之后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同时家长也没有做好教育和引导的工作,没有将学生正确的引导到学习正轨上来。有些家长甚至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了反作用。相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对孩子在学习上施加压力,一旦孩子达不到相应成绩就要受罚,致使通过努力后达不到父母要求的学生厌学。因此,家庭原因成为了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我们不对家庭原因引起足够的重视,将无法有效解决初中学生厌学的问题。

四 解决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了初中学生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要想积极解决初中学生厌学问题,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制订具体的解决对策:

1.从社会角度入手,积极解决初中生厌学问题

从社会角度来说,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应对读书无用论进行严肃的批驳,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整治。不仅如此,教育部门还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学习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初中教育这一关键时期,社会产生的影响非常关键,我们要重视这一影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2.从学校角度入手,提高学校的实际作用

初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老师应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明确初中教学任务,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而不是单纯的应试教育、唯分数论。此外,初中教师还应经常告诉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改以往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好学、乐学。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领导应加强教学引导和教育监管工作,发挥学校的教学引导和监管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活动努力提高成绩,提升自身素质,保证初中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3.从家庭角度入手,发挥家庭的积极促进作用

首先,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无意之中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多会在子女身上有所体现。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其次,家长应正确估计子女的学习能力,降低期望值,只要孩子有所进步就要进行鼓励,努力让孩子体会学习的快乐。上述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结果南辕北辙。

五 结论

通过分析可知,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家庭原因这三个方面,由于厌学问题造成的危害较严重,我们必须对初中学生的厌学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从社会、学校和家庭角度出发,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解决初中学生的厌学问题,使初中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性,全面提高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