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40: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教学,是以讲解X线、CT、MRI、超声、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及X线照片冲洗技术、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等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员专业操作技能为前提,其重点是提升学员专业思维及操作能力。当前,面对新形势下人们的法制意识、医疗保健知识的不断增强,更加要求医疗人员对患者的检查、诊断及治疗,在借助各种先进的检查、诊疗设备的条件下,具有高超、娴熟的操作技巧和准确的综合判断能力,以减少、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这不仅是全体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任,更是即将走出校门的准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为此,我们医学影像系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医疗及教学设备和采用多媒体教学及模拟训练的方式,侧重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前就掌握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参加本次教学模式改革的是张家口教育学院08级医学影像系三个班级,其中:0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44人、08分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49人、08级影像设备管理及维护专业39人。作为对照的是张家口教育学院07级医学影像三个班级,其中:07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一班40人、07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二班17人、07分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46人,采用旧的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重点突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相结合,分为两部分。
1.1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由教师制作PPT课件,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充分利用医院的各种影像临床病案资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直观式形象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方法,达到使用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临床见习示教,则组织学生到本院实训室、附属医院影像科参观、见习、模拟示教。如在讲完总论以后,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结合理论,建立直观印象,消除神秘感,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崇高责任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学好本专业的极积性和自觉性。
1.2适当增加实训教学时间模拟实训教学为学生实训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学生操作实训机,模拟各部位的扫描过程,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提高了操作技能[1]。临床实训教学,集中一段时间将学生安排到教学医院,开展技能实训,按照详细周密的安排,学生到医院影像科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训。一方面学生亲临实际的岗位环境,感受岗位气氛,增强学生的道德感、责任心,激发了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增加实际的操作机会,学得好、掌握得快[2]。表108级医学影像系各班的教学安排
2结果
对于08级和07级各专业班分别进行理论笔试考试及实践能力测试,同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整体评价,取各班平均分,进行比较。
2.1通过教学改革,08级各专业班实践及笔试平均成绩均高于07级各专业班,并且教师对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评价高于07级各专业班,学生对自己的技术能力信心十足,游刃有余,在医院实践中可以熟练操作,即使遇到不常见的病例,通过自己扎实的理论实践知识仍可以很快接受新的知识,融会贯通。
2.20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班的实践及笔试平均成绩高于08分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班和08级影像设备管理及维护专业班。
通过学生各门课程成绩综合分析,教学改革后学生成绩和能力明显提高,且成绩与实训情况有正比的关系,有实训安排的班级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无实训的班级,实训时间长的班级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实训时间短的班级。表308级各班学生平均成绩表 表407级各班学生平均成绩表
3讨论
从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大量的实践、技能锻炼、经验积累和专业思维的培养。影像技术专业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为实现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往的影像检查技术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方法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只管教,学生只是做笔记,这种填鸭式教学,学生是被动学习,目的也是应付考试,忽视了操作技能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事临床工作后感到力不从心。我们通过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力,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3]。
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既可使学生获得对于解剖结构的清晰直观的立体图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也极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在课后留下难忘的印象。我们把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选择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融合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病例,通过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易于掌握那些不易理解、不易用语言描述的知识。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4]。
另外我们提倡医学模拟教育[1],医学模拟教育是通过实践技能培训、医学模拟中心乃至模拟医院的方式将医学模拟设备应用于影像技术专业技术实践教学,倡导以贴近医院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实践和考核。我们有完整的影像设备,例如:影像检查技术及放射X线室,数字成像及PACS室,影像设备室,影像诊断阅片室,CT操作室,设备储藏室;超声诊断室,通过模拟教学,既解决了病员相对不足的问题,又给学生提供了系统完善的操作机会。
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更多的研究和探索适应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是推动医学教育发展的动力。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及责任心,把临床带教教学作为重点,组织教学大查房、各种教学研讨会,加强教学管理和推进新的教学方法,狠抓教学执行和质量监控,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和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严抓教学执行和质量监控措施的落实。临床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患者不让实习学生“碰”的尴尬处境,涉及到患者隐私的医疗活动时,情况更严重,带教教师通过做患者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尽量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同时监督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防止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通过增加模拟实践技能培训及临床见习实习,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技术操作技能,满足未来就业的需要,只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巧和能力,才能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为将来的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长远,秦俭,王晶,等.医学模拟教育的发展状况\[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70-171.
2郭劲松,张东华,薄红,等.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建立和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0(10):77-79.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a)-104-0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国内开办已30多年,开办高等职业教育也近10年。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学范畴不断扩大,已包括X线、CT、MRI、超声、核素扫描等多种成像技术。因此,如何根据各级医院及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的不同需要设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培养适用性专业技术人才,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根据近十年来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情况分析,对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设计现状
据调查,全国5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基本相同的,其中包括《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等,这种课程设计模式已经有约10年了,对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现有的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也逐步暴露出某些不适应之处。
1.1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与医院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适应
目前,一般地(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影像科的职业岗位包括普通放射科、CT室、MRI室、超声室和核医学科等多个部门;一般县级医院只有普通放射科、CT室和超声室;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则只有普通放射科和超声室。从毕业生就业定位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在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在地(市)级以上医院就业。目前,《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等三门专业主干课程都是由普通X线、CT、MRI、超声四大影像学内容的横向组合而成,显然,上述课程设计与毕业生就业单位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不适应。
1.2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与教学进程安排不适应
从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前后关联性看,各种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检查技术、诊断学三者之间是纵向联系的。因此,在教学进度安排上,应该先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再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最后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然而,三年制高职学生在校内学习时间仅为两年(毕业实习一年),上述三门课程只能同时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开课,这样就难免出现课程前后衔接有“错位”现象。于是,部分师生“责怪”教务处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认为“难教”,学生也觉得“难学”,教学效果无疑会受到一定影响。
1.3 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不适合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过分地强调了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各级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的相对独立性。譬如《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囊括了X线、CT、MRI、超声等各种影像诊断学内容,其希望让学生全面掌握各种影像诊断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合于在地(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职业岗位就业的部分学生。但这不能满足于不同层次医院、不同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尤其是不适合于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也不能使学生个性发展(选择职业岗位)得到充分实现,这与实用性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设计要紧密结合各级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以及毕业生择业的意向。当务之急是要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改革,构建满足医院影像科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主干课程体系,以达到培养适用性技术人才的目的。
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
2.1 实施模块化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依据职业岗位设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化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引用的国外职教课程模式主要有世界劳工组织的MES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加拿大CBE模式等,这三种模式统称为“能力本位模式”。它们各有所长,特点各异,其本质都体现了核心课程理念、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课程综合化,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取舍决定于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这些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其课程开发方法已成为改造传统职业教育弊端的有力武器[1]。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职业教育界追求的一个目标[2]。近十年来,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做了类似的课程模块化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来,部分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也进行了某些教学改革工作[3],但至今尚无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的研究报道。
2.2 依据不同的职业岗位设计模块化课程,有利于实现零距离上岗
综合性医院影像科内部主要有四个部门(普通放射科、CT室、MRI室、超声室),每个部门就是一个职业岗位,各职业岗位工作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假设将每一个职业岗位设计为一个总的课程模块(即为一门课程),然后,再根据这个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进一步分成许多更小的二级、三级课程模块(称为子模块),即是各个章、节的课程内容。这样,针对每一个职业岗位设计一门课程,那么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上就不会出现“错位”现象。学生在学习掌握好一门课程后既可胜任医院影像科的某一个职业岗位工作,学校也可根据各级医院影像科不同的职业岗位需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这样,既便于教务处安排各门课程的教学进程,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发展及就业岗位意向重点选择一个或几个课程模块,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
2.3 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目标
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的设想和职业岗位的要求,由(医)院、(学)校合作共同编写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改革教材及配套实验实训指导书,并共同承担专业课程(含理论课、实训课)教学工作,创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毕业生在各级医院就业做好更充分的岗位适应准备。
此外,模块化课程改革取得成功后,要逐步推广应用于全国相关高职高专院校,为新一轮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的改革提供依据。
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工作的初步成效
3.1 (医)院、(学)校合作,共同编写模块化课程改革教材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学》等三门课程为基础,以综合性医院影像科四个职业岗位工作要求为依据,重新编写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教材,分别确定为《X线检查与诊断技术》、《CT检查与诊断技术》、《MRI检查与诊断技术》和《超声检查与诊断技术》四门课程。新编教材每一门课程均包含成像原理、检查技术和诊断三方面内容,各门课程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参加教材编写人员都是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和医院临床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是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授课教师。此外,还为本套改革教材编写了配套的《实验实训指导》。
3.2 设计实验班与常规班对照,组织实施模块化教学
每年将同年级的三年制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分成两个班,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进行专业课教学。其中一班学生(简称常规班)使用现有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学》,二班学生(简称实验班)使用学校自编的模块化改革教材《X线检查与诊断技术》、《CT检查与诊断技术》、《MRI检查与诊断技术》和《超声检查与诊断技术》。两个班的授课总学时数是相同的,各课程均安排在第三、四学期上课。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案,分别对两个班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考核,比较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差异性。考核的结果反映:实验班的课程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各门课程之间不会出现前后衔接“错位”现象,模块化课程教学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常规班,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
3.3 通过对毕业生实习医院调查反馈,评价教学改革成效
自2008年6月以来,学校对三年制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所在的实习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听取了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对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评价,比较两个班级学生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岗位适应能力的差异性。总体评价是:模块化改革教材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实验班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比常规班学生要强一些。
4 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化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时间还不长,各门模块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整合;职业岗位能力的指标体系及考核测评方案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模块化课程教学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教学,教师问题是根本。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高职教育理念,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的课程观,加强模块化教学的培训,尽快适应模块化课程的教学方式;第二,要根据模块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配置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第三,要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教材。
[参考文献]
[1]搂一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7):43-44.
[2]周新源.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职教通讯,2007,6:37-38.
内容摘要:科技的进步不仅是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医学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用于影像医学中。现在医学上的各种检查仪器越来越精密,功能更加完善,图像信息的存储和传输为医学的研究和诊断提供了更好的依据。医学影像的融合就是影像信息的融合,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辅助诊断病情的。医学影像的融合是医学影像学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医学影像的融合进行分析,探讨影像融合对医学影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医学影像 影像融合 诊断
一、影像融合
医学影像融合其实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影像信息进行融合。其中包括将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再进行数据协同和匹配,得到一个新的影像信息来获得对病情更好的观测,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使诊断更加准确、具象。 影像融合的发展趋势 影像融合的趋势
医学影像学是近年来发展的比较快的临床学科之一,其中的超声、放射等早就被应用到医学的诊断上,但是,面对不同病人的各种症状,单一的影像检查已经不足以作为诊断的依据。因此,影像融合越来越成为医学中的焦点,人们更希望通过多重的影像检查、比较和分析,使检查结果更准确,更好的辅助临床疾病的治疗。影响融合的发展提高了医学诊断的综合水平,对于推动影像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医学影像的融合不仅可以对诊断锦上添花,还可以为治疗提供帮助。例如:X线、超声、聚焦和磁共振结合在一起进行治疗。影响融合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而且将推动医学影像学的更新与发展。 影像融合的必要性
1、医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需要影响融合
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这也包括医学影像学。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实施,图像后期处理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影像的融合技术就是后处理技术的新发展。前后技术的同步才能更好的将影像学的好处发挥出来。
2、影像融合使检查更全面准确
影像学的检查手段是很多的,从B超到射线再到CT等,每项检查都是有针对性的,但是正因为这样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每项检查都有单一局限性,只能准确的体现一方面的数据值,不利于诊断病情。影像的融合弥补了这一缺陷。
3、临床诊断需要影像融合
一切的检查手段都是为了最终的临床治疗,影像诊断一样是为临床治疗服务的。影响的融合,集中了多项单一检查的优势,呈现的图像更清晰,更便于医生的判断,使诊断更清晰准确,也就能根据诊断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辅助临床治疗。 影响融合的方法和技术应用
首先是信息技术的融合。无论是什么样的诊断技术,最后要得到的都是这项技术所能诊断出来的信息。影像的融合首先要实施对信息的融合,图像数据的转换是理解是关键。而图像的转换时将不同检查设备检测的图像信息进行格式的转换和调整,使其更逼真的呈现出检测部位的状态,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其次是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建立图像数据库是比较直观和易于提取信息的。
还有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这几项技术的融合,使影像融合后的检查更加具体详细。
影像融合的方法:界标配对、表面相合法、空间力矩配对、交叉相关法。
四、 医学影像融合的临床价值
现代医学已经把用计算机技术对获取的影像信息进行处理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医学的诊断,将各项检查结果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处理,将影像融合重新现出清晰度高、高质量的影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价值: 帮助临床诊断
影像融合后的图像将检查部位的结构和周边组织清楚地呈现出来,通过影像诊断,医生能够更加了解检测部位的组织形态是否发生病变以及病变的程度。很多疾病早期的病变都是不太明显了,一旦没被发现就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像融合后的图像可以通过区域放大将组织的差异标注出来,便于观察和诊断,能够及时的发现病变,减少漏诊的情况。 有助于手术的治疗
影像融合的中,结合了图像重建和三维立体定向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清晰的显示出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组织的状况和空间状态,医生可以根据融合后的图像制定手术方案,并在手术实施过程中提供实时显示,也为术后的观察提供了方便。 有助于医学研究
影像的融合结合了多项检查的优势,提供的影像信息更全面清晰,病理特征更明显,是医学研究中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为以后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好的依据。
结语:医学影像的融合就是将多项检查的优点,经过一系列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和处理重新形成新的图像。医学影像的融合是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一次伟大的更新,它将各种各种技术综合运用到医学的检查和诊断上,推动了影像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云,李绍林;医学影像图像融合技术的新进展[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0期
[2]李熙莹;黄镜荣;;图像融合技术研究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吴疆;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张孝飞,王强,韦春荣,王至诚,张福北;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研究综述[J];广西科学;2002年01期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医疗影像的区域共享得以实现。PACS从科室、医院逐渐向外延伸,走向区域。区域PACS的出现,以及在其基础上的医疗信息共享和医疗行为对平衡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 ”问题等均有积极意义。
目前,国内多地都在进行区域PACS的尝试,借鉴现有的区域PACS模式,探索适合自己的区域影像协同模式,是各地方医疗行政部门和大型医院都应考虑的问题。
医学影像的发展
1895年,德国一位叫伦琴的科学家发现了X射线,他当时一定没有想到这个发现日后对医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不久后,X射线即被用于人体疾病的检查,形成了传统的X线诊断学,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随着超声和核素显像技术的日益成熟,出现了超声成像和γ闪烁显像。20世纪70年代末,CT、MRI和ECT的出现,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检查技术和检查内容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医学影像图像由过去的单一方向、单一角度观察转变为多角度、多方位观察。
融合,是近年来医学影像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前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郭启勇说:“医学影像过去想融合,现在在融合,未来被融合”。融合,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戴建平也曾指出,影像融合需要更好地融合包括X 线、超声、核学、光学和成像在内的各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充分发挥不同影像技术的作用和优势,弥补了单项检查成像的不足。
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PACS本身的概念也在经历着变化。PACS是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简称,翻译过来是医学影像存储通信系统。这个词由心血管放射医师Andre Duerinckx博士在1981年使用,1983年发表。从字面上看,当时的PACS只是影像的存储和传输。
到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应用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技术的发展,专业医用显示器被发明出来,医生可以不用把影像打印出来,直接在电脑上进行影像诊断,PACS增加了诊断的功能。上世纪90年代末,PACS又实现了影像三维后处理的功能。至此,现代PACS系统事实上具有影像存储、影像传输、影像诊断和影像后处理等四种功能,已远远超过了当初简单的存储和传输功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在2009年《关于医学影像诊断系统等产品分类界定的通知》,其中对“医学影像诊断系统”的界定如此描述:对于符合DICOM标准的医疗设备的图像进行获取、显示、存储、图像分析和处理、三维图像提取和重建、打印及传输等功能的软件。作为Ⅲ类医疗器械管理。
从以上界定可以看出,“医学影像诊断系统”更接近现代意义上的PACS的定义。因PACS处于信息学和影像学的交叉地带,双方都试图从自己的角度对其进行概念阐释,但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未有一个彼此都认可的定义。
结合以上所述PACS的功能衍进,本刊认为可以对现代PACS系统进行如下定义:可以实现对符合DICOM标准的医学影像的分析、处理和诊断,并可以进行图像三维后处理的医学影像系统。
与区域PACS相关的几个定义
PACS行业已经在全球发展了数十年,期间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化,从最初的单机版PACS系统,到科室级PACS系统(Mini PACS),到全院PACS系统(Enterprise PACS),目前正朝着区域级、甚至国家级PACS系统(Regional PACS)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由医疗影像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推动,另一方面也符合我国卫生部“十二五”新医改政策中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加强跨医疗机构协同合作、影像检查结果互通互认的要求。
随着医学影像检查设备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在日常诊断过程中各类影像检查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随之而来的是医学影像数据量的急剧增长,据相关机构的统计,影像数据量已经占到整个医院业务数据量的80%以上,这就对医学影像数据的传输、存储、管理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几年间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都已经或计划建设本医院内的PACS/RIS系统,实现本医院内的医学影像及相关医疗数据的数字化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共享,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改善影像检查工作流程、提高影像诊断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影像业务的整体效率。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浪潮扑面而来,作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件之一的区域PACS系统的建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全院PACS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相似,区域PACS系统的建设也是整个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支柱之一。
区域PACS目前还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结合上文PACS的定义,本刊拟对区域PACS进行如此定义:覆盖多家医疗机构的,可同构也可异构的,能够实现区域内患者影像资料的统一管理,实现区域内规范的医学影像服务,包括存储、调阅和重现。支持远程医学影像业务,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与区域PACS相关的定义包括远程医学和远程放射学。勃兰斯敦(Prestom)对远程医学作了如下描述:“远程医学是利用远程通讯技术,以双向传送数据、语音、图像的方式开展的远程医学活动。”
近20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各种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和信息化技术的大量应用,医学影像在医疗实践中的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医学影像科正在发展壮大,包罗万象,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科室”。内涵是医学影像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学科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建设如果缺乏内涵,就会缺少外延,失去生命力,抓内涵建设最终能促进科室的良性发展,有效地提高医学影像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针对医学影像科目前存在的问题,仅就如何加强学科的内涵建设提出几点想法。
1 学科内涵建设,人才是根本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的最根本因素,也是学科内涵建设的重头戏[1]。人才的培养应该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是引进高层次人才,二是加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更新和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层次,培养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科室管理工作中,应正确处理专业工作中“专”与“广”的关系。本着“人本”思想,在安排工作人员掌握所有的检查手段及诊断知识的前提下,要根据专业有所侧重,这样才能融合各种技术和知识,成为具有横向知识结构的专门人才,成为一名真正的医学影像科医生[2]。同时鼓励在职人员通过自学考试等方式来提高学历,充分发挥老同志和中、高级职称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尽可能地缩短年轻同志的培训时间,促使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早日成才,不断地提升科室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从而有力支持和促进医院各临床专业的发展,充分体现医学影像为临床、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影像学科在医院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
2 学科内涵建设,素质是保证
科室专业技术人员文化和业务素质是搞好科室内涵建设的保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再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设备也无法发挥作用[1]。受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医学影像科也不例外。要使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作风,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爱岗敬业精神,推行“人本管理”是有效地办法。要通过各种具有人情味的措施和“以科为荣,爱科如家”的实践,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管理水平,让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已的长处,克服自身不足,以各种知识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找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最终使个人的目标和科室的目标达到和谐一致,使他们能在岗位上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的工作,从而使科室管理轻松自如。加强业务素质,首先要坚持以职责制度规章化、常规操作规范化、质量控制标准化为基础。要求年轻人全面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对中、高级职称的人员相对固定在他本人有较强能力的某一岗位上,发挥其核心骨干作用。坚持通过评片制度、诊断报告审签制度,通过加强横向联系,坚持随访制度等多种渠道,提高医学影像科的整体诊断水平。
3 学科内涵建设,质量是基础
医院从事的是一种高风险的事业,医疗过程中稍有偏差,就会对生命造成危害[3]。因此对于医疗工作来说,质量就是生命。医学影像科作为医技科室,处在临床二线,医学影像科的基本职责是得到清晰的医学图象、准确合理地提出诊断报告并有效地将报告交给患者本人、家属或指定的人员。医学影像科的服务对象既要面向临床科室又要面向病人,既要面向医院又要面向社会,工作质量影响范围大。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是提高工作质量最基本的措施,要使医学影像科每个工作人员都意识到:规章制度是我们行医的规矩,它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一个个血的教训换来的,只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才能保证医疗质量。医技人员应认清各自的职责,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防止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责任事故发生。工作中做到在登记编号预约时查,检查时查,发报告时查,要对姓名、对性别、对年龄、对临床症状体征与申请检查部位是否相符、对造影病人是否有造影剂过敏试验阴性记录,对申请部位与实际检查部位是否相符,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协调解决。坚持集体阅片制度,加强对影像资料及其它医疗文书的管理。同时要不断提高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减少漏诊、误诊,打牢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更要在业务建设中坚持以职责制度规章化、常规操作规范化、质量控制标准化为基础,才能全面提高诊疗质量。
4 学科内涵建设,服务是核心
在医学影像科进行的所有检查和治疗,直至检查报告送到患者手中,医技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少。有同志认为优质服务在医学影像科可有可无,只要把片子照好就行。服务是医疗行业固有的基本性质之一,科学内涵建设强调的质量,对于社会来讲主要是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是学科内涵建设不可忽视的业务职能要素,服务精心对于医疗服务整体质量的影响与医术精湛的影响同样巨大,直接影响患者对学科的形象以及对医院整体质量的感受和判断[4]。医学影像科的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服务理念:一是以优质技术服务于临床患者,二是以优质技术服务于临床科室。医学影像科集中了医院大部分高价值医疗设备,工作上虽然不象临床一线直接治疗病人,但我们是医院的一个窗口,任务就是为临床提供合格的影像资料和有价值的诊断报告,工作的目的就是让临床满意、患者放心。工作中要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突破口,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保障水平。在“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的服务宗旨指导下,想尽千方百计提高影像检查的及时性,准确性,尽力为患者、为临床提供方便。
总之,通过加强在医学影像科的内涵建设,促进科室全面建设工作的开展,就是要让医学影像科的不均衡的工作任务、众多的大型设备、相对较多的亚专业等诸多因素达到合理调配。紧跟国内外先进技术,重视内涵建设在科室建设中的作用,创建学习型科室,建立科室特色,促进医学影像科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惠毅,谈 笑.论检验学科的内涵建设与发展[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特刊):118-119.
[2] 徐 伟,冯代群,易继权.加强“人本管理”,促进放射科工作的全面进步[J].现代医药卫生,2008,23(4):610-611.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50-01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内容及其涉及的领域和深度不断扩大[1],医学影像学对临床诊治的帮助越来越大,尤其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医学影像学从简单阅片诊断,已经发展到利用学科知识独立对疾病进行诊治并取得良好医疗效果的阶段,但这也对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课程建设,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运用各种医学影像诊断学诊疗技术,是当前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学生为中心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授课只能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为此,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坚持在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性教学,以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实行“少而精”的授课原则,注重精选讲授内容,突出重点,主要是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进行病例分析,最后由老师针对不足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 重视影像解剖等基础学科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医学基础、临床实践与影像图像三者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以人体解剖知识为基础,通过不同方式的人体成像技术发现病变,并对疾病的临床过程、转归预后和治疗效果进行互相印证、互相补充及综合评价[3]。影像都是以人体不同部位各种器官的系统解剖和断面解剖的结构形态为依据,解剖基础知识贯穿在医学影像学的始终。只有熟悉人体组织结构的正常形态,才能真正读懂影像所表现出的信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典型的病例影像与正常的组织结构图像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授课,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讲授医学影像学时需以影像解剖学为基础,将二者有效结合来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过程中要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强调影像、病理、临床以及各种影像学技术的优势互补
医学影像征象既是组织病理变化的反映,也与患者的临床病程和表现有关,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单纯依靠一种或几种有限的影像知识在临床应用中很难提高疾病的正确诊断率[4]。因此,在指导学生分析诊断病例时应特别要强调联系病理学基础,结合临床表现对影像征象进行系统分析、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在教学中向学生强调临床与影像的联系,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利用放射诊断的检查手段有的放矢地解决临床问题,同时要提示同学们注重病理学与医学影像学的相互印证、对照,才能不断促进医学影像诊疗水平的提高。各种影像技术都有其优缺点,不能相互替代,应有机结合,则可优势互补,有效反映病变的特征,提高诊断的正确率,作为1名全面发展的放射科医生对它们都应掌握,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各种影像诊断方法的互相渗透和融合,让学生学会根据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必要的优化组合,从而有效解决各种临床问题。
四、双语教学是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
总的说来,各医学院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不够,没有制定长期、系统和全面的双语教学规划,各院校、各学科自行其事,各自为政,根本没有相应的课程建设计划,但是医学影像学作为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交叉科学,其理论基础、较多的的科研成果及大部分机器设备基本由西方国家最先掌握,为了深入掌握医学影像,必须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从更高的层面来讲,我国的医学影像学要发展、要充实,要提高我们的学术地位,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就要与国际接轨,就得培养大批掌握双语的专业人才。所以必须重视双语教学在医学影像专业中的重要作用,双语教学在今后的医学影像乃至很多相关教学中都会占据很重要的作用。
医学影像学课程建设一直都在不断发展总结中,上述教学方法在地方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中都发挥着很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势,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医学影像学的课程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在教学中还要面临诸多问题,因此还需要不断努力,进一步提高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小平,李坤成,许卫.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6,22(9):62-621.
[2]刘玉清.进一步提高影像学诊治水平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1.
【关键词】区域PACS;EMPI;XDS-I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诊疗工作越来越多地依赖现代化的检查结果。像X光检查、CT、MRI、超声、胃肠镜、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传统的医学影像系统中,影像的存储介质是胶片、磁带等,其耗材成本支出高,存放、查找、借阅难,且由于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难以避免病人重复检查等问题,使得病人检查费用居高不下。因此,传统的医学影像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采用数字化影像管理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目前,虽然有部分医院已经开始对医疗影像的数字化管理,在医院内部实现了这些资源的共享,但跨院间的信息共享尚不能实现。因此,区域PACS系统的应用是必然发展趋势。
1.简述区域PACS系统的架构组成
1.1 区域PACS系统发展历程
一般PACS系统用于医院的影像科室,最初主要用于放射科,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PACS已经从简单的几台放射影像设备之间的图像存储与通信,扩展至医院所有影像设备乃至不同医院影像之间的相互操作,因此出现诸多分类叫法,如几台放射设备的联网称为Mini PACS(微型PACS);放射科内所有影像设备的联网Radiology PACS(放射科PACS);全院整体化PACS,实现全院影像资源的共享,称为FULL PACS(全院级PACS)[1]。而PACS的未来将是区域PACS的形成,组建本地区、跨地区广域网的PACS网络,实现全社会医学影像的网络化。
1.2 区域PACS系统概述
区域PACS目前尚无公认的完整准确定义。一般来讲区域PACS是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大局出发,以区域内代表性医院为核心,通过构造区域内部的医学影像信息交换平台,以实现区域内医院的医学影像资源的共享与整合[2]。
区域PACS目标是在集团医院之间,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之间,通过公共网络进行影像同步和传输[3]。患者在社区医院就诊前往大型医院进行影像检查,社区卫生中心可以随时调阅位于影像中心的患者最新和历史影像进行诊断读片和治疗,同时如果患者在不同医院间转院治疗时,该病人的医学影像资料也会通过影像中心和电子病历资料一起发送到接诊医院。区域PACS的一般性应用架构如图1所示。
1.3 区域PACS系统主要应用
区域PACS与目前医院内部的PACS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目前来讲区域PACS所覆盖的应用主要包括:远程诊断咨询或者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和医学继续教育,区域内部医学影像资源共享或者医院内部PACS系统的互联互通,远程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等。
2.区域PACS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由于区域PACS的应用范围跨越了单一的医院实体,从而产生了很多医院内部PACS所没有的新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包括:
(1)患者的身份识别问题;
(2)影像资料的存储与共享问题。通过以下技术应用可以解决这些关键问题。
2.1 EMPI应用
区域PACS建设的一个最主要的出发点就是能够使患者在区域内医疗机构进行的所有影像检查结果能够在授权许可的情况下被整个区域内的医疗机构所共享访问[4]。例如患者曾经在甲医院进行过CT检查,过了一段时间,又在乙医院进行检查,乙医院的医生应该能够通过区域PACS调阅患者在甲医院的历史检查结果,以决定是否重新进行检查或者在进行诊断时参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解决患者的身份识别问题。
EMPI(病人主索引)的概念引出,将有效地解决病人信息在时间、空间上的连续性问题,为区域PACS系统提供一个独立、长久存在的患者信息库,保证患者信息一致性、准确性。通过病人主索引可以检索到所有关于该病患的信息所以在区域PACS系统应用软件开发与实施项目建设中推行唯一标识的机制,如图2所示。
如何保证数据来源的畅通、鲜活、准确、标准是系统中数据共享、传输的关键点。由业务操作在为新患者做业务处理时,需要在数据中根据EMPI的管理方式进行ID的识别与整合,创建主索引和映射信息,建立信息共享的基础连接的需求;数据中心通过安全管理、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为信息共享提供可靠的保障;当数据中心接收查询请求信息时,通过映射关系查询病人的主ID;根据病人的主ID及其规则权限,查找需要调阅系统的ID信息;根据此ID信息在数据中心获取需要的相关数据。
2.2 XDS-I应用
区域PACS建设目前有集中存储的解决方案,也有分布式存储的解决方案。影像资料的存储既要考虑成本问题,也要考虑访问效率的问题。目前来讲国内应用的PACS系统,因为大部分厂家的产品都很好的遵从了DICOM 3.0标准,不同厂家PACS系统产品的整合一般还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诊断报告的格式则千差万别。为了解决不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间信息共享的问题,IHE提出了“跨医疗企业文档共享(Cross-enterprise Document Sharing,即XDS)”集成方案。XDS(Cross-enterprise Document Sharing)是IHE IT基础技术框架(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 IT Infrast-ructure Technical Framework)中一个重要部分,它为IHE中的各医疗机构(医院)提供共享信息的注册,,以及跨医疗机构的文件共享服务[5]。
考虑到所有数据大集中可能造成的风险,在数据存储上一般建议采用集中/分布式模式。在实际的存储中,对于影像文件而言,把阳性率图像文件和报告文件集中存储在中心,而其他的则分布存储在各自的医院。也就是说与阳性检查、科研、教学相关的医学文件都集中存储在中心,其它医学影像报告文件存储在各医院。但是,所有的文件,不论是存储在医院还是存储在中心,都需要集中在中心进行注册管理,便于查询检索使用。
3.讨论
区域PACS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医学影像(例如常见的CT、MRI、B超等)的获取、存储、传送和管理的综合平台。对患者而言,它跟过去的传统医学影像存储模式相比,主要具备以下优势:医学影像信息的共享可以直接避免重复检查,从而降低就医成本;无论是在大医院或是在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由于实现了信息共享,可以将患者资料快速准确完整地传输,提高日常诊断的效率,对于疑难病症,可以及时获得区域乃至更广域的资深专家会诊;患者的医学影像信息和过往病史可以随时查询,为科学分析和综合诊断提供了有利保障。
区域PACS系统的建设,在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优化放射科检查流程、提高科室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及改善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意义,有利于全区医疗卫生资源的进一步整合,更有利于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伟.医院数字化先锋[J].软件世界,2004(03).
[2]吴静炯,罗晓晨,唐苏红.区域医疗与PACS网络系统建设的决策意义[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3(01).
[3]赵丹丹.上海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研究[J].复旦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