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40: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儿科护理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入发展,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保健护理发展为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和包括小儿生长发育在内的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护理。因此,作为儿科护士,除掌握儿科护理特点外,加强儿科护士的护理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我们来谈谈儿科护士的护理道德。
1 儿科护士的护理道德
1.1病情诊断依据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的角色有了更大范围的扩展,儿科护士作为一个有专门知识的独立实践者,被赋予多元化角色[1]。护士不但需要有护理专业知识,更需要提高道德水平。
1.2护士在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 无论我们护士在门诊或病房,都是该工作单位的“管家人”。无论是环境的管理,物品的管理,贯彻各项规章制度的都是护士。严格“三查七对一注意”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如果护士道德良好,这个单位的工作就严谨,抢救患儿就顺利。
1.3缺乏护理道德修养,是不能胜任护理工作的 儿科护士24小时不离开患儿,比医生接触患儿的时间要多得多,要长的多,对病情的观察也比医生发现得早,思想方面的情况护士得到的也比医生多,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而准确的向医生汇报,提供不准确信息易导致差错事故发生危及患儿的安全。
1.4自身修养 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言行一致,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遇事沉着慎重,冷静思考。性格要开朗,工作情绪饱满积极向上,精神愉快,并且善于创造适合儿童期特点的环境与气氛。
1.5需要有丰富的学识 儿科护士不但要有医疗、护理、营养、预防保健的知识,而且要掌握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以及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文化知识等,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艺术修养。
1.6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 护士在静脉穿刺中能“一针见血”减少患儿痛苦,对危重患儿,能稳、准、妥地完成吸痰、吸氧、穿刺及各种监测等,并在实践中加强学习。
2 儿科护士的道德素质
2.1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为 热爱护理工作,贡献自己所学到的一切知识,致力于护理事业的发展。
2.2对患儿的高度责任心 护士对患儿有重大的道德责任,需对他们高度负责。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是忠于护理事业和患儿利益的道德表现。护士工作必须要小心、仔细、详尽、周密、精确,对患儿的健康、安全、生命高度负责。努力培养自己的责任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3要忠于患儿的利益 要求一切从患儿出发,把患儿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护士应急患儿所急,痛患儿之痛,帮助患儿减轻病痛,满足他们的需要。
2.4对患儿和蔼体贴 护士要以庄重、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诚挚的语言对待患儿,使他们感到愉快,感到安慰和鼓励,以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 心理护理道德要求
3.1所谓的心理护理,就是指在护理实践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2]。因此,心理护理是护士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使患儿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3.2应满足患儿心理需要 住院患儿都希望能被重视,被注意。所以,护士应注意对患儿主动进行交流,多鼓励、多表扬,让患儿有信心减少畏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同时了解患儿情况,维护患儿的自尊心,礼貌相待,使患儿产生信任感,说话要言而有信。
3.3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包括病房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安静无噪音,美化环境等。使患儿产生良好心理效应,并达到卫生、安全的效果。
3.4要学会与小儿沟通思想,以此得到他们的信任,尤其是婴儿与较小幼儿不能或不能完全用口头语言与成人交往,他们的情绪、需要、痛苦基本都是通过表情、手势、哭闹或体征表现。儿科护士必须善于观察并了解小儿的反应,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解决他们的痛苦。同时,要不断地与家长多交流信息,获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4 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随着护士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的扩大及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已从治病到防病,从个人到群体,从疾病护理发展成为新的事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所以对护理学科在理论方面和知识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护士要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更好地贯彻护士伦理标准,具有高尚的护理道德情操以及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才能为人类健康的神圣事业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1性别因素
儿科护理人员常为女性,郭健[1]研究显示,女性自身具有高度焦虑倾向性,因此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发生率相对较高。心理学研究证明[2],普通人遭受挫折后常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若不善于排除干扰因素来减轻心理压力,可影响机体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另外,根据女性生理特点,在月经期易出现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减退、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3],故女性护理人员在经期容易失去自控能力而与患儿及其家属发生冲突。
1.2患者特殊性
儿科护理工作的对象为不能或不完全能表达自身疾苦患儿及过度疼爱患儿家属,故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极大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如儿童天性好动,配合度差,常造成液体渗漏,另外儿科用药有单次液体量少、输液频率高等特点,加大了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易产生厌倦、不满情绪。另外,很多期望值过高心态偏激的患儿家属,配合性较差,导致科护理人员心理负荷增高,长期处于这种工作状态下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易出现情感脆弱、焦虑等表现。
1.3缺乏适应职业压力的心理准备
对护理工作期待值较高,针对儿科患者特殊性工作内容琐碎、繁重,采用“倒班”的轮换工作制度,针对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儿科护理人员一时难以适应。
1.4缺乏专业心理卫生知识
由于大部分护理人员未接受过心理健康专项教育和训练,当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很难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长期焦虑紧张非常容易引起人际关系障碍。包括医患之间、医护之间、上下级之间和护理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也是影响儿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1.5社会心理支持不足
首先部分社会人士因为对疾病知识的缺乏,难以对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和效果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对正常的治疗护理措施往往产生误解,形成挑剔、否定,甚至拒绝的态度,对护理工作持有偏见,使护理人员付出的艰辛劳动得不到社会公平认可,导致护士对其职业产生厌倦感。其次社会商品经济的冲击均易使护理人员心理失衡,产生“落差感”。
2减轻儿科护理人员心理负荷较重的对策
2.1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使儿科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在护理工作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不断的在工作中积累应对困难、挫折的经验,利用“角色置换”方式针对患儿及其家属表现出的不配合甚至不礼貌行为,采取换位思考方式进行自我调节,避免冲突发生。
2.2提高业务素质,拓展知识领域
护士应树立不断学习的信念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可利用媒体、网络等媒介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培养和提高自身评价事物能力和增加知识贮备,通过学习培训、经验交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在面对挫折时保持清醒头脑并进行灵活应对,摆脱心理困扰。
2.3充分体现护理管理者的作用
采取弹性排班方式,合理安排工作量与休息时间,能够临时调整人员加班,以便减轻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促进心理压力的缓解。
2.4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
儿科护理人员应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心理素质提高,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培养理性待人处事的能力,加强针对困难时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有利于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客观的自我期望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
2.5保持积极健康心态
首先应建立客观的自我期望值,客观、合理进行自我评价,明确社会定位,使心理保持平和状态。培养职业角色意识,并以此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要而自觉积极努力工作,即使在受挫或“心理失落”时,也能够正确面对自身和周围事物,获得心理层面的自我平衡。其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纾解方式及技巧,来减轻心理压力,如和亲朋友倾诉、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树立正确的护理工作态度,掌握应对压力的技巧,避免焦虑情况恶化,进行自我压力调整。最后,儿科护理人员应力争做情绪的主人,保持健康向上的工作态度,用积极情绪感染患儿及其家属,提高护理质量。
2.6创造良好的环境
给予护理人员充分的关怀,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4]。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品质,如及时护理、舒适护理、安全护理、舒适治疗、温馨护理;及五心工作法,如热心接待、精心评估、细心计划、耐心治疗、暖心沟通等等。
3讨论
1儿科特点
1.1儿科疾病的特点小儿患病时起病急,变化快,病情转归有正反两面倾向,从正面而言,如诊治及时,有效,护理恰当,疾病往往迅速好转恢复,但从反面而言,小儿病情危重,可能在未见明显临床症状时即发生猝死。
1.2儿童自身特点小儿好动好奇心和模仿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不能主动或清楚的表达自己的不适。
1.3儿科工作的特点
1.3.1静脉穿刺困难:小儿稚嫩幼小,接受护理操作耐受力差,不合作,小儿血管细,深浅不一,大多数只能头皮静脉穿刺。且一些脱水水肿,皮疹,皮肤黑,毛发浓,发际低,穿刺时间较长,致使穿刺难度增打,不熟练的操作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增加他们的恐惧感和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
1.3.2工作环境的特点:儿科病房是为14岁以下的患儿提供的治疗,护理和恢复健康的场所,由于孩子自身特点,疾病影响,家长素质层次,教育程度不同致使有的孩子就地大小便,乱扔果皮碎屑,科室经常出现陪护多,嘈杂,凌乱的场面。
1.4陪护因素医疗机构竞争激烈,人们法律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独生子女的社会现状使许多家长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人员求全责备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由于患儿家属缺乏疾病知识,育儿经验,对孩子的病情产生焦虑担心的负性情绪,影响沟通交流。
1.5儿科护士儿科意外多,责任风险高,护士思想压力大,情绪易波动,相当一部分儿科护士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
2护士素质的要求
2.1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儿科对护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对小儿服务更应细致、周到,更能体现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因为护理服务不仅体现护理学科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医院赢得患者信赖的基础,所以提倡优质的服务意识、转变护理观念,以人为本、以德养护,树立优质服务形象,可充分体现护理服务的价值。儿科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境界,时刻把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忠于职守、充满爱心、坦诚、善良牢记心中,把护理对象提升到亲人一样的地位来对待。使患儿及家长感受到高的医疗质量与好的医疗服务的完关结合,感受到儿科护士温柔、体贴、慈母般的爱,患儿家民才会信赖的把孩子交给我们。
2.2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儿科护士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临床经验,了解小儿的心理、生理、临床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因年幼儿不能主动反映或准确倾诉病情,小儿的疾病种类与临床表现也与成人有很人的不同,如婴幼儿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较成人多见,且患感染性疾病是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能力,故易并发败血症,并常伴有呼吸循环衰竭和水电解质紊乱。新生儿及体弱儿患严重感染性疾病是往往表现为各种反应低下,如体温不升、拒食、表情呆滞、白细胞降低,平常无症状和体征,此外,儿童病情易反复,变化多端,在诊治过程中,除应详细向家长询问病情外,还要严密观察病情,才能有预见性的做出确切的诊断与治疗。因此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工作中的指航灯,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灵活运用于护理工作,才能使患者体会到护理的细微之处,科学之处。同时护士在为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要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特点,关注患儿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和服务需求,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指导、疾病护理和家庭支持的服务,儿科护理工作不仅不应仅限于小儿的生理需求或维持已有的发育情况,还应包括维持和促进小儿心理行为发展和精神心理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拓展知识来适应不同层次的患儿及家长的需求,以促进小儿各方面的健康。
2.3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儿科护士应该刻苦钻研技术,熟练掌握基本功,做到熟能生巧,一针见血,对各种技术精益求精,如头皮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吸痰、吸氧、鼻饲等,熟练掌握科内的急救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蓝光治疗仪等,抢救患者时要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准确完成。使患儿在住院期间不因我们的技术失误而增加痛苦,对于长期住院患者也保护了血管,使其不会失去抢救的有利机会,从而也避免了护患矛盾。因此儿科护士必须有过硬的操作技术才能更好的为患儿服务。
2.4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儿科护士要不断与患儿及家长交流信息,全面了解患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情况。现代的儿科护理不仅要挽救患儿的生命,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疾病的过程对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而发展的影响。要求儿科护士必须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促进儿童身心健全。
2.5做一名个格的健康教育者,儿科护士不仅要护理患儿为患儿治疗,而且要但当健康教育者的任务,因此儿科护士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更好的进行健康教育,由于患儿年龄不同,学习接受能力不同,对他们多想,多问,积极开动脑筋;儿科健康教育还包括家长的某些行为可以影响患儿干扰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分为:(1)个体指导;(2)集体讲解;(3)文字宣传,在方法上可通过观看录像,图片实物或模型,增强他们对健康知识的具体感性认识,可利用探视,分珍,候诊等各个环节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是他们对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护理和治疗有所了解,让家长理解他们的责任及应掌握的照顾技巧,并能够协助护理人员适时对患儿进行护理。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学现状;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0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04
一、二孩政策下儿科护理教学现状调整
(一)教学法改革
在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以往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手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这种非“满堂灌”的教学手段,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学生在临床中的实践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优化
伴随着当前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疾病预防和治理,而是要以患者为本,在护理中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重知识为一体的模式。今后全社会都会注重儿科疾病的预防,保证儿童的健康。所以,儿科的护理学的教学应该多加强在护理评估方面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对于疾病的防治方面。
由于护理教学目标的改变,因此,护理所用的教材以及教学内容也要进行改变。目前,儿科护理教学主要内容已经从之前的疾病护理,过渡到现在的儿童健康的各个角度,逐步完善儿童的保健指导方面,特别加强对于儿童心理问题发育方面的知识。此外,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当前复杂的社会,在教学内容中,开始增设关于儿科护理的法律内容。
如何将学校的实际教学和临床护理巧妙地链接起来,这是学校进行临床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所在,现在的新版教材,越来越和国内外的护理发展趋向于一致,目的一是为了适应国内的一些相关的政策,使得教学内容和护士的一些执业考试相连。二是为了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的临床技术,学习一些儿童护理的新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范围,而且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更多国际性的护理人才。
(三)教学技术改革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现在被运用到教学中,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图形、视频动画以及声音文件等,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用口述的方式难以讲清楚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可以形象地展示出来,更加得直观、贴切。可以逐步录制更多的护理精品课,供给其他教师进行参考,学生课下学习等。目前,已经建立了儿科护理学的精品课程、网上课程,教学方式单一的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弥补了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困境。运用这个庞大的网络资源库,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视野范围,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为丰富的儿科医学护理知识。与此同时,也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网络互动交流,促进教学相长。另外,还有一些课件、医学机理等,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制作,如制作一个小儿心脏发育的形成过程,血液循环系统的制作等,这些都能够作为非常好的护理素材保存下恚以备今后的使用。
(四)在见习和实习资格上的改变
儿科临床护理实习这是护理教学的实践部分,也是学生在学习完护理知识后进行临床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当中,让学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护理知识运用到临床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在护理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在儿科护理中,见习、实习方面的改革也在悄然进行着,针对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如见习课程设置有某些问题,见习、实习生的学时比较短,而实习人数较多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思考,并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了改革,解决实习的相关问题。
二、二孩政策下儿科护理教学的建议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儿科护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运用了各种教学手段,这有着极大的意义。
不过只是单纯依靠教学方法的改变,却没有改革课程的评价方法,这样收到的成效甚微。
在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作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知识内容,教学的主要目标,如何通过教学将这些知识内容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真正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这是很重要的。
首先,教师应该弄明白要通过何种评估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如通过何种考核的方式和内容,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也起着决定的作用。
其次,在教学技术的变化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得以往传统的教学变得更加得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缩小了理论护理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
最后,通过运用一些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优化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在网络中获取到课堂之外的护理知识,提升个人的素质。真正实现护理资源的共享。
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也有着一定的意义。由于学生的扩招,导致了临床教学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逼真的病房模拟环境、模拟社区等形式来实现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见习、实习的改革中,除了要增强教师带学生的质量,还要逐步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建立一些见习场所,让实习生多接触一些患儿,积累经验,加强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的评估。
宁夏青铜峡市人民医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 751600
【摘 要】目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发展,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护理发展为以小儿及其家属为中心的全面身心护理[1]。而因为儿科具有很多特殊之处,如患儿年龄普遍偏小、认知功能处于发育阶段、护理工作繁多而细致、风险大等特征,决定了护理工作同时兼具困难性和特殊性[2]。基于此,建议儿科护士应养成强烈的风险意识,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的防止出现护理纠纷。
关键词 儿科;护理;纠纷
1 影响因素
1.1 儿科护理工作自身因素
(1)当患儿留院观察后,一般均离不开家属,所以儿科病房具有较高的陪护率,由此产生的护患关系极为特殊. 除了患儿与护士这种直接的、传统的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类全新的“金三角”关系(即为患儿与护士、亲属、父母),并且当前的患儿以独身子女为主,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完成治疗措施的条件离不开“非常6+1”模式(老人、大人、小孩的数量分别为4、2、1),在这种背景下护士承担的心理压力也较大。
(2)引发护理纠纷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是护士不能“一针见血”的进行采血和输液,也可能是因为虽然成功的完成了头皮静脉穿刺,但由于固定措施不恰当、家属不科学的抱姿等原因而触及针头使得液体流出、针头发生脱落,最终引起患儿穿刺处出现红肿。家长会认为是护士的原因导致的。患儿亲属通常对治疗、转归和康复过程的认知不足,常常抱着挑剔、怀疑、甚至拒绝的心态去应对必要的操作。有些家属由于自身的情绪极其紧张,进而将心中的不满直接传递给护士。
(3)儿科护士的身心特征。通常来说,儿科护理具有以下特点:工作繁琐、要求高、任务重,护士的工作环境离不开零乱、哭闹及嘈杂,特别是当患儿处于治疗阶段时,护士不得不每天面对孩子的哭闹声、父母的哄逗声和训斥声,其身体和心理常处于一个高压状态。另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这项手术具有较大的难度,并且患儿好动、哭闹、情绪不稳定,手术过程中针头极易发生移位、液体流出,有些孩子由于不适感还会自己将针头拔出,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使儿科护士承担额外的工作。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的核心是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即使面临一些不该承受的训斥和责骂等,他们也必须保温和的态度,尽最大努力的完成本职工作,使儿科护士的身心受到伤害,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有调查显示:81.1% 的儿科护士认为: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患儿及家长的不理解及无端指责[3],使护理质量受到负面影响,成为护理纠纷发生的导火线。
1.2 社会因素
(1)缺乏有力的医疗保障制度:大部分的儿科患儿均属于自费医疗者,有些虽然说购买了医疗保险,但理赔额度也较低;另外,由于孩子的住院时间不长、病情多变、医疗花费较高,家属肯定期待当给予了较高的花费后应该获得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2)暂时无法解决的社会难题:医疗花费高、看病难和看病贵。医疗保障措施的不健全、花费的不断增长,使得大部分的家庭无法轻松的面临高额的医疗花费,所以当家属不能清晰的了解各项开支或疗效不满意时便将内心的愤怒转移至护士。
1.3 心理因素
当前,人们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但很多护士的法律意识仍较为淡薄,通常患者及其家属是护理纠纷事件中的主控方。而人们普遍的心理倾向均偏向弱者,患者便处于有利一方,有些人便鼓动纠纷的发生,以得到额外的经济和精神支持,获得心理慰藉。
2 护理纠纷的防范对策
(1)严格执行告知制度。每项操作和处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严格执行“四查十对一注意”规定,每天均应细心记录患儿输注液体(临时液体也包括其中)的名称、体积、配制人、输注时间、护士等。
(2)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内容,每天应及时、准确、客观、清晰的记录患儿情况,规范化的书写护理文书,最大程度的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真实、客观的呈现救治过程和治疗效果。
(3)完善传统的护理观念,提升服务意识,做好医患沟通,提倡优质的服务理念,落实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内容,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尊重其合法权益。
(4)为年轻护士提供业务素质培训内容。当前我科有较多的新护士,其处理问题的方式欠妥,有必要规范化、有计划为他们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培训讲座,传授理论知识、训练其操作技能,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4],最终提升新护士的技术水平。
3 体会
随着逐渐增多的护理纠纷,不断提升的医患法律意识,患者也提出了更多的护理要求,加上儿科患者具有的特殊性,均使得儿科护理工作面临更多的阻碍。要正确的认知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诱因,护士应改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其服务内容,为患儿提供全面的服务,重视沟通,善于发现问题、找出隐藏的法律事件,及时的排解隐患,避免发生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 崔炎. 儿科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7.
[2] 亢若青, 王红英. 浅谈儿科整体护理的特殊性[J]. 护理学杂志,2009,(3):74.
[3] 陈孆, 吴容, 刘慧姝. 护士的心理压力及要求现状调查[J]. 护理学杂志,2008,23(9):70-71.
[4] 叶天慧, 陈锦绣, 易小红. 儿科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68-69.
【关键词】 儿科;中医护理;思想方法;实践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32-02
中医护理的精髓是辩证护理,经常年临床时间,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医儿科护理学的特点,探索出了新的护理模式,即“病、证、症”三个层次护理。新的护理模式实施于中医护理,对临床指导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考虑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中医护理理论应具有儿科特点。本文将从多元化角度,对中医儿科辩证护理的特点和临床运用思路进行探讨,以完善中医儿科辩证护理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医儿科护理和儿童保育工作,使儿科护理质量得以提升。
1 儿科中医护理的思想理念
1.1 护理与治病相结合,标本并顾 中医护理实施的基本要求就是辨病、辨证与辨证护理。辨病施护主要是从患者疾病的病理发展考虑,侧重于对患者内在实质进行调理;其针对患病阶段患者的病情状态进行护理,找准病因,对疾病阶段性的病变实质进行调整。此理论中,辨病、辨证施护侧重于对疾病本质的调理,其中辨证护理则侧重于治疗急症,在“治标”和缓解病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三个方面的治疗思想相互结合,可以在临床中标本兼顾,起到相得益彰的良好成效。结合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更要做到病、证、症相结合。举例说明,小儿出现“脾常不足”,容易被六、乳食等侵犯而出现泄泻,泄泻的发生更会加重对脾胃的伤害,对小儿营养吸收产生影响。此时要充分考虑小儿的病变发生特点,从病论护,对患者的护理应以保护脾胃、固本为基本治疗原则,严格控制小儿日常饮食,减少食量,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流质半流质食物为宜,使脾胃负担得以减轻的同时保证患儿良好的营养供给,忌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及时给予补液处理,调摄寒暖,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从证论护,应把审症求因作为目的,针对不同病因进行辩证施护。因伤食而泄泻者,应以消食化积为主要护理手段,使患儿进食间隔时间进行适当延长,给予神曲、山楂等消导之品,可按摩患儿腹部以达到消胀化积的目的;湿热侵犯而致泄泻者,应当卧床休息,对患儿大便性状和全身症状进行严密观察,用药以清热利湿为宗旨,及时给予增液补津,切忌辛辣;脾虚所致泄泻者,应当加强饮食方面的护理,施行少量多餐,可长期服用健脾化湿药品,忌食用荤腥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可也对患者行艾灸、推拿等以达温脾胃助运化之效。如果患儿泻下急迫频繁或伴有呕吐不止的症状,应当先治标,及时给予止泻止吐治疗,防止患儿出现阴竭阳脱,良好的对症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病情,使患儿病痛减轻,提升治疗效果。对护理关系的处理要把握好辨病、辨证与辩症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顾,对患儿整体脏腑功能进行调整。
1.2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辨证施护 中医传统理论中的宏观辩证法,主要依靠医者的直观感受,有外揣内,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微观辩证法主要加入了现代医学检测方法的利用,这样便可对病患体内的病理变化进行客观了解,并运用中医知识对病变进行分析,归纳其证候,这样既可以弥补宏观的辩证法的不足,还能使内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更加客观直接;宏观和微观辨证法的结合,可以使疾病本质的反映更加全面和准确。就儿科护理来讲,小儿的抗病力一般较弱,容易发生疾病,病变较为迅速,在无病可辨,或证候复杂,或存在“隐性证”的情况下,宏观辩证法往往会使医者处于模糊状态,而微观辩证法则能够准确、客观指导临床护理的实施。举例说明,小儿咳喘患者在早期咳喘不甚兼有表证,但是听诊肺部可闻及增粗的呼吸音,X线下可见患儿肺纹理增多,此证多因外邪侵犯或邪阻肺气多引发,对此类患儿的护理以解表发汗,宣肺止咳,减除病邪对患儿肺部的侵害为主,给予患儿发汗宣肺的药物;如果咳喘日渐加重并伴有痰鸣音,听诊可闻及肺部湿音,X线可见有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存在,此类患者多为痰饮阻肺,对其的护理措施应以宣肺、清痰止咳、消除肺部炎症为原则,给予患者化痰止咳剂或去经穴进行穴位注射,忌食用油腻、甘甜食物,以防止助湿生痰。后期患者咳喘症状消失,一般临床认为痊愈,但是听诊肺部仍然有湿性音存在,X线下显示有浅淡、不规则的散在片状阴影存在,这说明患儿正气不足,病灶依然存在,这时要注意患儿护理以扶正补虚为主,增强其营养供给,帮助补养脾肺,肺部病灶的处理可采用拔罐法,加强病灶吸收。
1.3 随病施护 所有疾病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所表现出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特点是不一样的,根据疾病的发展阶段和病理变化施行不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就叫做辨期护理。鉴于小儿易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变证复杂等特点,其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把握具有较大差异性,所以要由浅入深地对疾病发展规律和动态变化进行把握,掌握好疾病的病机和临床特点,这时辨证护理得以实施的关键点。举例说明,如小儿麻疹,其病程可分为疹前期、见形期、疹没期,在疹前期一般疹点未发,护理主要针对表证,护理措施应采取发散解表,助汗等,以去除邪;见形期热毒内蕴,疹点出现外透,护理措施以清解邪毒、透疹外出为主,并观察疹点出现的顺序及形态,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及时补充水分;疹没期患儿肺胃阴伤,要注意养阴清肺,调理患儿饮食,加强营养,帮助恢复正气。辨期护理要与脏腑病机变化和证候轻重相结合,制定相关护理措施。
2 儿科中医护理方法辨析
病势主要是指疾病所表现出“证”的动态趋势和疾病的证型变化、发展的趋势,其中包含有邪气发展之势和正气抗邪之势,这时正邪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
2.1 顺势驱邪 结合儿科特点,小儿神气怯弱,抗病力较差容易感受外邪,“纯阳之体”在手写后容易从热从火而化,邪热充斥结聚导致实证、热证出现。临证应审察邪气在表在里之动态趋势,根据邪势主流,采取恰当护理措施顺势驱邪。举例说明,初感外邪,发热恶寒,病位在表,病势向外,护理措施的实施应当以解外为主,顺势可助汗驱邪外达,忌用凉水擦身,防止出现腠理闭塞,阻断病势外扬。病邪深入,或饮食郁滞,主要表现但热不寒,病为在里,病势向内,护理措施以清内为主,但是更要辨清邪势的上下趋势,或散或聚,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清上火泻下;高热烦渴,热势散漫在上向外,可以选择气薄味轻的清热药物,适当配合使用针刺法,可顺势透热降温,同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热盛腹满便秘,热势结聚在下在内,可选择气厚味重的泻下药物,同时配合灌肠法,可顺势通里泻热,饮食方面宜清淡。
2.2 辨势防变 中医临床实践可知,小儿“心肝常有余”,热邪容易枭张,常出现内陷心包,引动肝风。在临床实践中,要及时掌握小儿病变的转变规律,仔细观察先兆症状,准确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采取积极措施,使疾病得以及时控制。举例说明,小儿高热过程中,患儿会出现烦躁不安,鼻柱发青,手足可有一时性抽动,这时热盛发惊的先兆,应给予及时降温并止痉,阻止疾病向恶劣方向发展。
2.3 因“质”制宜,辨体施护 小儿处于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其阴阳平衡呈现动态变化趋势,且昼夜不停消长发育,加上有些患儿具有先天遗传和后天饮食、生活状态和地域差异,儿童中存在着较多的体质类型。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李燕将其分为三种体质,即阳盛体质、阴盛体质和阴阳平和体质;温振英从阴阳平衡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分为阴阳平和型、滞热性、阴虚型、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大多数医者认为小儿体质类型与疾病的病因、病机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体质类型不同,对疾病存在不同的易感性。举例说明,小儿体态肥胖容易患湿疹和喘息;燥热型体质的小儿容易患乙肝痱子,但不易患水肿;阴盛体质的小儿容易患水肿,但是不易得红臀、痱子;营养性贫血小儿多因脾气不足而导致生血功能薄弱。由此可知,要以疾病为系统、以体质为背景,辨明体质差异。“因质制宜”可以使儿童保育与治护措施得以确定,改善病理性体质,争取做到未病先防和治病求本。
3 小 结
中医护理具有自身特色,结合儿科患者的特殊性,要对中医儿科护理的思想方法进行全方位探讨,摒弃主观的、臆断的诊治护理疾病的思维方式,“病、证、症”的思维方式,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医儿科护理学的特点,探索出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在临床实践运用中拓展中医儿科护理层面。上述儿科中医护理的思想方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研究,取得良好成效,值得在中医护理行为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谭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虚证与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1(7):8-10.
[2] 李燕.225例夏季出生足月健康新生儿体质分型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20.
[3] 温振英,郑军.小儿体质类型与辨证论治[J].中医杂志,1998(6):362.
[4] 蒋运兰,杨惠,曹艺进.询证护理对中医护理工作的启示[J].中国护理杂志,2007,4(3):84-86.
关键词:护理美学;儿科门诊;预检;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护理美学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从护理角度出发,研究护理领域中的审美规律和护理过程中美学现象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护理美学是医疗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美学与护理学相互渗透的产物;是美学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和落实;是触美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于一体的交叉应用学科[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美学日益被护理界所重视,重视护理美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不仅反应现代护理发展必然趋势,也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及护理人员素质建设的重要手段。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把美与工作完美地结合起来,拓宽服务渠道,不断地应用美的心灵、美的形象、美的语言来满意病人对美的需求,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增进医患和谐,树立医院和医护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
1 护士美的心灵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儿科门诊预检护士站在医疗第一线,他们的举止言谈,行为规范、人格素质都会给患儿及家长留下第一印象。来院就诊的患儿及家长,我们不论经济、地位、年龄、职业、容貌等都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应一事同仁。用我们的爱心、热心、真心、细心、耐心,塑造好护士美的心灵,就必须做到:热爱护理事业,有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言行举止,有为小儿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以理解、友善、平等的心态,为小儿及其家庭提供帮助,与小儿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还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患儿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护士美的心灵是情感美、情操美、诚实美、宽容美的综合体现。
2 护士美的形象
儿科门诊预检护士是患儿及家长来到医院后接触的第一位医务人员,由于护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职业,并且多为女性,其仪表、态度、言行等对患儿及家长的情绪以及治疗效果存在着直接的影响[2]。如何维护好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必须做到:优美的体态,整洁合体的衣着,端庄文雅的举止,亲切和蔼的面容,持重的语调,轻盈而敏捷的动作,节奏适度的步履,表现出热情而冷静,急救处置镇定而不慌乱,在动中求得动态中的稳定,塑造美的形体仪表[3]。使患儿及家长感受到美,同时也感觉到在护士的处置下放心安全可靠,对病情也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反之,会使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失去信心,不但不起到美的效果,反而使患儿及家长心理或感观上产生厌恶,美的也被视为丑的。影响社会对护士这一职业的评价,甚至影响医院整体形象及信誉。
3 护士美的语言
语言是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长沟通、交流相互间思想和情感最基本、最普通的工具。儿科门诊预检护士美的语言常常可以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来院就诊的患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祖辈们的心肝宝贝,一旦生病,比他们自己生病更为焦虑、急躁、担心甚至激动,容易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因此,我们应充分理解患儿及家长心理特点,耐心其进行交流沟通,消除不良的情绪,但在语言上充分体现出感情的交换,对患儿要有同情感,才会懂得语言美的应用价值。例请您……您的孩子哪不舒服,对不起,请稍等一下,用优美、亲切的语言与富有同情心的态度,就是病人最好的安慰剂。反之使患儿及家长丧失对护士的信任、尊重,甚至给家长精神上带来痛苦和压力,产生憎恨、怀疑,影响治疗效果。总之,护士美的语言是一首歌、一首诗,给患儿及家长一种美的享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健康是追求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最佳状态,体现人们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所以,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灵活、恰当地运用美学知识,因势利导,因人施护,提高医院文化,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创造和谐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朱虹.护理美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