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40: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域经济方向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28-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际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及相关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已经有103所高校设置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近30所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博士点,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南开、厦大等著名高校都发展了区域经济学博士点或硕士点,其中,区域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有南开大学、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区域经济学正成为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领域,区域经济研究正为国家的发展和区域协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学教学现状
若想全面认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必须搞清楚中国区域经济学的来龙去脉,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的设置不仅在经济学院(系),而且存在于公共管理学院(系),地理学院(系)。总的来说,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队伍主要有三大部分:
1.经济学院系统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主要存在于经济学院系,如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另外,在经济学院系统里面,有些专业的研究人员也在从事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如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这一方面说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科之间越来越交叉。
2.地理学院系统
这类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由经济地理学演化而来,与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类学校有南京大学的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南京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也是如此,也将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地理学系。我们发现,中科院地理所也在开设区域经济学的有关学位点。
3.公共管理学院系统
这类院校包括东北财经大学,其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设置在政府管理学院、人民大学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应该指出,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区域经济学多是新近迁入,如北大的区域经济学原来在城市与环境学系即地理系,而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也是从经济地理和生产力布局学转化而来,他们的课程设置多少留有原来的痕迹。
大量教科书的出版也显示了区域经济学的繁荣景象,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学教学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区域经济学类的教课书有数十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教学书有南开大学翻译出版的《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手册》3卷,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系列教材等。
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有两个学术机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二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两个委员会自新世纪成立以来每年均召开一次或多次学科建设的发展工作,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参与会议,相互交流切磋教学,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网络的作用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提升,有两个著名的网站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和人大经济评论网均作出了贡献。
三、存在问题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类:其一,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其二,学科的多重血统带来课程设置的参差不齐;其三,课程体系等没有和国际接轨;其四,学科教学落后于实践发展。
1.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尤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近年来发展迅速,学生数量激增,教师资源紧张,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加之部分高校研究生学制的缩短,研究生往往是第一年应付理论上学习,第二年忙于找工作,必要的研究性教学大量缺失。另外,由于部分高校盲目上马区域经济学硕士点,导致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有55%的被调查院校认为教材和教学大纲建设是目前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学科的多重血统带来课程设置的参差不齐
如上文所述,我国的区域经济学教学点分布于不同的单位,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是,区域经济学课程设置差异很大,如地理学系的区域经济学设置都是区域经济规划之类,经济学系的设置缺乏空间分析的基本课程,公共管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公管特点。这一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上,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人人都想自己建个区域经济学的大厦,这样的后果导致了众多大厦没有建成,反而影响全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3.课程体系等没有和国际接轨
我国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远没有和国际接轨,很多高校处于自我发展、自我欣赏阶段。国际上著名的区域经济学著作很少被国内采纳,如藤田昌久的《城市经济学》是研究生的极佳教材,但是,我们的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几乎对此漠视。这种课程体系的自我封闭性质很大原因是来源于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的偏差。国际上,往往将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并列,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JEL分类将此称为城市、农村与区域经济学,我国台湾地区则称之为都市与区域经济学,而我国学位评定时则将城市经济学去掉并变成了区域经济学下属二级学科。这种舍弃城市经济学的做法无疑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因为作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部分,城市经济学的作用没有被正确的认识。
4.学科教学落后于实践的发展
学科教学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很好的案例教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本专业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四、改革方向
区域经济学教学应该按照顶天立地的要求全面进行改革,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和适应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需求。顶天就是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立地就是发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区域问题的特有优势,研究中国的区域经济现实问题,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努力。
1.区域经济学教学要面向国际化与现代化
国际化和现代化就是要求全面与国际接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优秀教材。一是系统引进并翻译国外的区域经济学优秀教材,如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新经济地理、空间计量等;二是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外著名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大家来国内讲学,并且大规模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区域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到国外进修或攻读相应的博士学位;三是建议将二级学科区域经济学改成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并相对重视城市经济学的教学工作。
2.构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合适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
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但是,它的发展又和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现代空间分析技术与GIS大规模在空间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使得这些更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认为,一个合适的区域经济教学体系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经济学基础,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空间经济分析、城市经济学、地方政府经济、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第三部分内容则为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教学。
3.撰写丰富多彩的案例
区域经济学的特点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都为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案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撰写区域经济学的案例,利用案例教学应该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学教学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楠.区域学科建设发展迅速,仍亟待开拓创新[D].经济中国网,2007-10-13 省略.cn/xueshudongtai/
关键词:职教园区;区域经济;影响
职教园区建设不仅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规划下的产物。职教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需要研究者不断加强职教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研究,使职教园区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获得有效反哺。
一、职教园区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提升劳动资源效率
职教园区建设将进一步发散职业教育效应,提高区域劳动力资源的效率。职教园区将通过教育技能输送,大面积地对区域内劳动力资源进行知识与技能培训,改善劳动者的素质结构,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劳动技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提升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新事物,利用先进的技术提升劳动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人力资源结构制约。建设职教园区背景下,区域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发展将形成有机的对接,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职教园区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将大大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缓解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的矛盾。
3.提升吸纳外资的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应。职教园区建设由于改善了劳动力资源结构,将促进企业产业升级与转型,这些将大大提高区域经济的影响力与渗透力,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区域资本市场,为区域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注入资本活力。
4.节约区域发展资源
职教园区建设,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劳动培训,提升资源利用率,优化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将资源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大大节约区域发展资源,从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供给能力。
二、职教园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1.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明确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方向
职教园区建设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认清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明确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职教与企业的深层互动。职教园区建设要以校企共赢互利为基本互动方向,一方面,企业要为职教园区实践教学创造更多的机会,使高职园区较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高职园区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善于针对企业发展的瓶颈,开展专项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发挥职教园区对企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促进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职教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一方面,政府要通过职教园区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加速职业教育的发展转型。政府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升职教园区建设水平,使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与优化职教园区院校的教学改革与专业调整,避免职业教育与区域人才需求不一致,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建立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活动机制。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相关机制的推动。政府要基于两者关系与彼此需求,建立互动机制,包括互动标准、就业与培训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等,推动职教园区与区域经济的有效互动与发展。
关键词:要素流动;资源靶向性;区域经济发展;靶心效应
一、要素流动的内在规律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集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要素不断流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这些要素本身的属性,使得要素的流动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一)要素具有追求高回报率的趋利性规律
这是要素流动的首要的、基本的规律,是要素流动其它规律形成的基本原因。从生产要素本身来考察,作为资本,它在流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实现价值增殖,这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要求,也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载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得以生存的前提。从要素的拥有者来考察,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将生产要素投向何方,是以经济利益作为取向的,哪个地方给他的价格高、利润大,他就会将生产要素投向哪里。哪个地方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高,就可以消化较高价格的生产要素。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条件存在着差异,各地的投入―产出的总体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地区与地区之间要素的收益率是存在着差异的。这就导致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从收益率低的地区流向收益率高的地区。另外,在同一地区,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收益率也是不同的,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会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
(二)要素输入量的距离衰减规律
要素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的距离对要素的流动量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要素在输出过程中必须选择最佳的区位,这一选择过程是受以下因素影响的:一是要素转移的成本。人才、实物、货币等要素的转移成本分别体现在为实现转移所花费的交通费和安家费、运输费用和实物损失以及资本贬值和手续费上。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距离越大,转移的成本就越大,这种成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要素的最终收益。二是信息传递的影响。一般说来,两地的距离越远,信息就越难以在它们之间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也会存在缺陷。
(三)要素流动的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特征
美国著名的规划学家佛里德曼对要素转移的阶段性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成熟期阶段和空间经济一体化阶段,生产要素的流动会依次体现出分散―集中―回流扩散―分散的阶段性特征。虽然要素流动转移与经济发展阶段不是绝对表现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但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四)要素流动组合的结构合理化规律
生产要素必须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组合才能发挥它们的效能。首先,生产要素的组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必须匹配。在数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生产中去,不存在某一种要素短缺的“瓶颈”,才能形成最大的生产能力;在质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是相互配合的。其次,生产要素的流动过程也是一个要素结构不断变动的过程,这种流动如果是促进要素结构合理化的,它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
(一)“资源靶向性”概念的提出
根据要素流动的客观规律,各种要素在流动过程中总会体现出方向性的特征,这种方向性的特征即是资源靶向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个地区由于一种原因或多种原因会对要素流动产生特殊的吸引力,从而能够成为某个阶段要素流动的方向。资源的“靶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移动,即要素在流动中带有明显的增值倾向,追求经济和非经济收益的扩大;二是向需求引力最大的方向移动。当需求引力越大时,说明要素希缺性越大,要素的供求矛盾越尖锐,因而也越易于吸引其他区域的要素进入;三是向最近的区域移动。距离越近,信息传播越完备越迅速,要素流动越便利,成本也越低。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模型
要素流动的动力来自区域经济整体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当区域拥有的固定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及固定资产)积累依次增加时,对流动性要素(包括人才、技术等)的吸引力会逐步增大;当区域拥有相对完善的固定性要素时,要增加区域对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就必须提高区域的流动性要素的积累,以及提升区域产业结构、改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等。区域前一阶段吸引的流动性要素经过沉淀后,结合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文化,会提高区域经济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从而增强区域对更多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如图1所示。
该模型的意义在于说明,要素向某个地区流动的动力强度取决于该地区能够为要素带来的最大潜在收益,而这种潜在收益的大小则是由该地区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人才技术积累、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累积叠加后所形成的区域整体能量决定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模型中所列的区域发展要素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政府无疑会提高区域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同样如果区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才技术积累丰富、人才竞争适度等,会提高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区域的经济运行机制与社会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当一个城市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政策倾斜等方面的原因,吸引了周边地区要素的流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更多要素的流入,该地区在城市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积累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会取得更大的优势,但是同时也会出现投资规模过度造成的资源紧缺、人才过度竞争、生态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降低城市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而此时如果周边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政府效率提高等因素,提高了本地区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则会有要素向周边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超过向中心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从而流向周边城市。
三、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的靶向性,使得各种要素会向一个吸引力较大的地区或城市集聚,即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要素的集聚能推动集聚点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等,从而拥有资本和市场上的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区位;要素的集聚将各种经济活动集聚到较小范围并产生规模经济,它必然带来生产要素投入上的费用节约,从而提高利润率;某个地区一旦成为要素流动的靶心后,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流入,同时也会促使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做出有利于本地区的决策选择。要素集聚地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后,会对区域经济产生辐射影响,并通过要素的外溢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靶心效应”的表现形式
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集聚效应,另一种是扩散效应。在区域经济成长的初级阶段,“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的集聚和集聚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当区域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后,扩散效应则会变得越来越明显,积聚点地区的经济增长势能大规模地向周围地区扩散,地区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
(三)资源靶向性与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
区域经济靶心效应形成的内在原因在于资源的靶向性,区域经济发展由集聚到扩散、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也就是资源流动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
首先,资源的集中形成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在基础设施、政府政策、人才技术等各方面都要优于周围地区,能够为要素提供较高的潜在收益,因此在这个阶段区域的资源都流向了中心城市。资源的集中使得中心城市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周围地区形成一定的差距,区域经济呈不均衡状态发展。
其次,资源的分散形成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资源的扩散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不断流入,原有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利用逐步达到饱和,此时中心城市要谋取更大的发展,一般会扩大城市区域范围,将周边地区纳入城市的经济运行轨道,从而使的中心城市的资源扩散到周边地区。二是随着要素的不断流入,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会出现递减趋势,而此时周边地区由于政府、基础设施等因素的改善,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当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小于周边地区时,资源会从中心城市流向周边地区。三是在中心城市,激烈的竞争会使得一部分企业或人才遭到淘汰,这些资源会不得不从中心城市流出。同时,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中心城市对流入的要素也会进行限制,那些受到限制的要素就会流到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四是当中心城市由于资源流入形成新的积累,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而且周边地区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的增长不可能超过中心城市时,政府一般会采取某种强制性措施,要求部分资源流向周边地区,以避免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参考文献:
1、刘春成,韩伯棠,钟华.基于资源靶向性的区域优势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3(4).
2、孙军,王先柱.要素流动的层次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
3、义旭东.论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J].生产力研究,2004(9).
4、刘霆,谭晓萍.跨区域流动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9(4).
5、陈建军,葛宝琴.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基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6、蒋满元.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探讨[J].财经科学,2007(8).
[关键词]开放型区域经济 经济性 市场性 制度性 系统性
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以及所处的区际、国际经济环境均不同,但追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却是一致的。因此,对开放型区域经济运行原则的探讨,既要考虑到国际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又要考虑到在开放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既要对当前经济发展状态进行宏观概括,又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描述。
经济发展运行过程中,既需要经济主体遵守原则,又需要遵守规则。经济发展运行的原则是指经济在发展运行过程中所应该默守的准绳或坚持的标准,其内涵有四:其一,经济发展的原则要在宏观上引导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而间接引导着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使其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其二,经济发展必须要坚持“原则”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使其不发生性质和方向的改变;其三,经济发展原则具有“弹性”特征,即在经济发展原则的范围之内,采取何种手段、制定何种政策、实施何种行为均为原则所允许;其四,就某种经济形态或经济发展所处的某个阶段而言,经济发展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改变,即经济发展的原则具有稳定性的特征。
开放型区域经济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基础,遵循市场秩序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则。“利益和谐、收益共享、竞争适度、交易有序、结构稳定”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构建的基本要求。就整体而言,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框架”是在统一的、规范的市场秩序下,通过适当的利益界定、利益协调、利益分配和利益激励尽可能地创造并实现来自区际分工、区域协作、区际竞争等各方面的收益,使区域之间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在各种社会经济主体利益和谐之中达到一种最佳的配置状态。因此,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原则的确立需要严格按照开放型区域经济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内在本质和要求、发展方向和目标,来进行确立。
开放型区域经济运行的原则纷繁多样,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做不同的分类。根据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开放型区域经济运行的原则至少有以下四部分构成。
一、经济性原则
严格来说,绝大多数原则都和经济的发展有关,因此,广义上的经济性原则指的是凡是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关的原则,但这一内涵太过笼统,也不具体,在具体操作和执行过程中不易区分和把握。狭义上的经济性原则是指直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利益紧密相关的原则,如利益原则、创新原则、效率原则等等。区域经济以区域利益的获取为根本发展目标,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以及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的制定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需要经济主体墨守和执行的经济性原则必须为获取经济利益的目标服务。在开放条件下,区域经济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内外部关系,经济利益的来源由区内向区外扩展,内外的经济交往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形式复杂多样,经济利益获取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因此,为了维护区域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应坚定不移地坚持经济性发展原则。经济性原则包括利益原则、创新原则、效率原则、共赢原则等。
二、市场性原则
开放型区域经济是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所谓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为依托,有关资源配置和生产的决策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而市场价格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工人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自愿交换产生的”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刺激社会经济技术进步和保证按市场效率的成果分配等三大基本功能,市场性原则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原则,以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保护所有权,降低社会成本,保证公平的市场交易,促进有效竞争,实现社会利益。市场性原则主要包括有序原则、市场竞争原则等。
三、制度性原则
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控手段,从来不可能自动地、单独地实现全部国民经济运行目标。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有效的市场竞争制度要依靠国家对竞争制度的调节才能建立,从而保证和促进市场竞争;二是市场竞争的功能局限和各种形式存在的市场失灵,必须辅之以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总量、结构以及市场分配结果的调节,才能与以弥补、纠正。所以,现实中的任何一种市场经济总是在不同程度上,以某种方式与国家调节相结合。而国家参与调节经济的主要方式是形成制度性文件,通过构建整体制度框架,一方面为经济和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制度环境,确保其合法、正当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也通过制度的强制作用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还可以同市场相结合,调控经济运行。可见制度性原则在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
四、系统性原则
开放型区域经济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具备系统的特有结构、功能和属性。开放型区域经济从整体上看是单个系统,但却由若干个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构成,如企业、某一组织或生产体等,这些系统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不断进行互相开放、互有联系、相互协作,因此,开放型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的非平衡系统,极易形成耗散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由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系统性原则以系统的固有特征为基础,让人们在日常的经济行为中充分考虑并发挥区域经济的系统特性,并对开放型区域经济进行系统统筹和规划,使其达到合理的开放状态和发展状态。系统性原则主要包括整体原则、适应原则等。
开放型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原则的需求无时无刻不存在,而且无论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方向、目标怎样,都必须有相应的发展原则与之相适应。上述发展原则是最为基本的原则,并且它们相互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形成了具有广泛内在联系的原则体系。在这一原则体系中,经济性原则直接服务于区域的经济利益,居于较为核心的地位。经济利益的获取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的推动,又需要市场的拉动,还需要考虑到区域这一系统整体以及若干个区域系统整体。任何区域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必须首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遵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发展方向,选择有效的发展途径和模式。因此,为了不出现偏差,保证发展效果,开放型区域经济在运行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规范的原则框架下求得发展的稳定、持续,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发展风险,顺利地实现发展目标。
关键词: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策略与研究
在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策略。因此为了符合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要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要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全面的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区域产业经济资源等客观元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活动;同时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利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开展,要明确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障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部分人在外出打工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金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阶段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区域资源开展的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重视,要根据地方区域特色,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风险抗击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有针对的扶持相关经济产业。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粮食、工业等领域的重视;东北具有一重、一汽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其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而安徽等地盛产各种药材,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个别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域资源特色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综合区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区域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基础。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在现有资源上进行调研与整理,为区域资源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区域资源分析与调查过程中,要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调查,例如对矿产、养殖、畜牧业以及土特产等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高对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民族文化的重视,要对区域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查。
3.明确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策略,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发展策略明确支柱性产业,要对不同资源的发展状况,利用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长期、中期以及短期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支柱性产业飞发展,也要制定详尽的发展策略与计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方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方针。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长期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区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提高对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制定、执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区域资源作为基础内容,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利用价值,构建系统的产业链,通过支柱性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要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基础,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全面实现科学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运强,吴秋明.虚拟产业集群一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J].华东经济管理,2012,(12):42-45.
[2]夏亚民,翟运开.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高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2(4):106-109.
[3]张荣.我国虚拟动漫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动作[J].经济管理,2011(3):16-19.
论文摘 要: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试就如何更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1.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
1.1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区域经济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在政策、财政上纷纷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如淮海经济区内的徐州、微山、宿迁等政府纷纷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合作,组织推荐优秀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并在经济上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人员提供支持,学员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可以从财政上报销学费。应该说,如果没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很难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促进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既能掌握更新更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又使自己在事业上更有作为,有更好的社会和经济回报。2006年12月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硕士生的工资要比本科生高近1倍。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比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让自己在从事的工作领域中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区域内人们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为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优质生源的增加,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1.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新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不可缺少的条件,而研究生教育恰恰是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最显著的教育层次。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不仅使个人在未来有良好的收益,还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恰恰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急需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目前,淮海经济区内既有专门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又有培养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公共管理人员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既有为企业培养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还有为各类学校培养师资的高校教师硕士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些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输送到社会上后,逐渐成为了区域内各行业的管理或技术骨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2.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与现场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区域内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有待提高等。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的认同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针对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需要来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相比,虽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由于设立时间较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如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影响大,在社会上还不完全被认知,甚至被认为是“不正规的研究生教育”,误解为只要花钱就可以读的研究生,是混硕士学位证的研究生教育。因此,应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开展招生宣传等活动,走进政府管理部门和厂矿企事业单位,让社会加深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
2.2明确办学方向,发挥专业学位教育的区域优势。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属于非全日制教育,招收在职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就使得人们基本上就近选择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免影响工作。因此,高校应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方向,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特点,为所在的区域经济服务。同时,区域内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腾飞需要创新型人才。高校依托教育资源优势、立足地方,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输送作用。就淮海经济区来说,高校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实际,抓住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建立联合培养的生源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才能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高校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根据区域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方向,立足于“两个面向、两个服务”,即面向能源科技主战场、面向区域经济的主战场,服务煤炭行业,服务淮海经济区。相继在淮海经济区内的兖州、新汶、济宁、徐州、大屯、淮北、永城等矿区都建立了生源基地,招收工程技术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与商丘、连云港、徐州、宿州、宿迁、淮北等地方政府合作,招收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人员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与徐工集团、徐州电力、中联水泥等企业合作,招收企业管理人员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
2.3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为区域经济服务。
高校是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主力军,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经济内关键产业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要发挥区域内关键产业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产业群的技术含量,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让科研成果进入区域内企业进行孵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也应主动加强与区域的联系,积极承担区域科技攻关项目,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促进和辐射作用。中国矿业大学近年来围绕淮海经济区的发展,突出办学优势和特色,构筑以矿业工程和能源科技为核心的“大采矿”学科体系,既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同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了创新血液。
2.4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专业学位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与区域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形式。通过高校与区域社会的产学研合作,不仅将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尽快转化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产学研合作也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自管理或生产实践第一线,了解所在部门管理或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产学研合作,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去研究解决管理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出真正“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另外,建立大学科技园或工程技术中心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是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平台。2005年在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化基地)和中国矿业大学(研发基地)分别挂牌成立的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建设在煤炭企业的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了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又有利于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钱佩忠,潘海天.与区域经济互动,推进地方高校持续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投入;Granger因果检验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84
[中图分类号]G322.7;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高校作为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科研机构,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的科研活动不仅要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更要促进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更要服务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探索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选择黑龙江省R&D人员全时当量(人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政府投入资金(万元)、企业投入资金(万元)指标代表黑龙江省高校科研投入,并分别用x1、x2、x3、x4表示;选择黑龙江省生产总值指标代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用y表示。文中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省经济统计年鉴2001~2016》。为了减小数据存在的地方差性,对原始数据取自然对数。
2 计量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2.1 稳定性检验
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时,被检验的数据必须是平稳的。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有DF检验、ADF检验、PP检验、KPSS检验以及ERS检验,其中最常用的是ADF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预处理数据的平稳性。各变量的p值均大于0.05,所以Lnx1、Lnx2、Lnx3、Lnx4、lny序列均是非平稳的。
对预处理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解出波动项,H-P滤波法基本原理如下:H-P滤波问题就是使下面损失函数最小,即对H-P滤波法分解出波动项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均已达到平稳。
在5%显著性水平下,Lnx1c不是Lnyc的Granger因果关系,Lnyc也不是Lnx1c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黑龙江省高校R&D人员投入与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也不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Lnx2c不是Lnyc的Granger因果关系,Lnyc也不是Lnx2c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黑龙江省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不是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Granger因果关系,但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Granger因果关系,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Lnx3c不是Lnyc的Granger因果关系,Lnyc也不是Lnx3c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黑龙江省政府投入资金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也不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Lnx4c不是Lnyc的Granger因果关系,Lnyc也不是Lnx4c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黑龙江省企业资金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也不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显然,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增长对高校科研投入中R&D经费内部支出增加的基础作用已经表现出来,但高校科研投入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没有表现出来。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现阶段黑龙江省高校科研的R&D人员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政府投入资金与区域经济增长、企业投入资金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单向以及双向的因果关系;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仅是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对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存在显著的Granger影响。这说明黑龙江省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传导机制并不通畅,所以应尽快提升黑龙江省高校的基础科研,把应用研究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样才能促使黑龙江省的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现阶段黑龙江省不仅要提升高校科研人员积极性,还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同时还应做好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所需对接,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并且保持黑龙江省高校科研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一致。
3.2 建议
为了实现黑龙江省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台。首先,黑龙江省高校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高校自身研究优势,找准科研方向,实现黑龙江省高校科研方向与区域创新体系目标的对接,充分考虑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培养更多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科研、专业人才。其次,黑龙江省高校应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建立科学且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协作机制,将科研成果的质量及转化效果作为科研评价与考核指标。再次,黑龙江省高校应充分做好产学研的对接工作,发挥本地区高校科技优势,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强与黑龙江省地方产业的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更好的对接,积极推动高校专利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最后,政府要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加大黑龙江省企业和高校的双向交流力度,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加大产学研经费的投入比例,将更多科研经费投入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项目中,重点支持适合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特色项目。
注:张晓东,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