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40: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共安全技术防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为加强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建设部、公安部令第49号)、《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部令第12号)、《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和《关于印发<市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施行)>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就进一步加强全县公共安全技术规范管理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凡新建、扩建、改建的通用型公共建筑(含办公楼、宾馆、商业建筑、体育文化建筑等)和居民住宅楼,建筑单位在设计建筑图纸时,必须统一设计相应等级标准的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技防设施建设的设计经县公安局审核合格,出具审核合格书后,方可提交县规划委员会议研究。县规划局、房管局等有关部门,必须将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设计审核,纳入建筑图纸审核范围。
二、住宅小区的安全技术防范等级标准要按照《省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市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执行,凡进行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必须持有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专项设计、施工资质证书。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资质证书由省公安厅技防部门统一颁发。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开工前须到县公安局备案,施工期间应接受县公安局监督检查。
三、新建、扩建、改建的居民小区的安全防范建设应遵从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原则,建筑开发商必须在居民小区设置小区监控中心,视频监控、家庭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紧急求助等电子防护系统必须接入监控中心,由专职保卫机构负责管理维护,专职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保证技防系统全天候正常运行。技防系统运行情况要由公安机关负责检查监督、指导。同时,监控中心要配置高效的通讯工具,设置防护窗和防盗门。
四、居民住宅小区建设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防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确有修改必要的,应重新组织论证,出具变更设计意见书及相应的图纸,并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居民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所用的产品(包括设备、系统等),已纳入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范围的,应当持有省级以上公安技防管理部门颁发的生产登记批准书。未纳入管理范围的产品,每批需持有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或鉴定证明方可使用。
五、通用型公共建筑技防系统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使用单位承担。居民住宅小区技防系统建设经费由建筑开发商承担。技防系统维护费用纳入小区物业管理费中,由物业管理公司统一收取。
六、已建住宅小区、公共建筑要进行安全技术防范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方案由县公安局、县住建委及相关单位共同拟定。具体要求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关键词:智能建筑;监理体系;建设
Abstract: the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tegration of the building can be optimized to building structure, equipment, and service functions, to bring more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user and human life experience. Therefore this paper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level of ascension to discuss.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Supervision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智能建筑的特点
国家颁布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将智能建筑定义为“它是以建筑物为主要平台,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融合在一起,向用户提供安全、高校、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主要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以及通信自动化系统CAS(C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三大系统,可以说智能建筑是信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高质量生活的重要标志。以下就对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将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消防安全以及所有公用设备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联系在一起,然后对智能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采集、分析以及处理,从而实现在线监测和控制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经济、高效以及便捷的生活工作环境。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将办公用计算机、个人终端、文字处理机、传真机以及复印机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办公自动化处理的系统。对于商务活动而言,用户更加需要智能建筑提供一个高效、快捷、便利的办公空间,所以需要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提升工作效率。
(三)通信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是信息化时代智能化建筑所必须具有的一项功能,它主要是通过光缆、电缆等通信线路将智能建筑内部的终端机与数字交换机以及计算机连接起来,使智能建筑能够进行数据通信、信息采集以及处理,视线里高度的信息通信功能,而智能建筑通信自动化系统在未来发展的方向则是业务的多媒体化。
二、提升智能建筑设计以及施工的措施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居环境也有了明显提高,为了使智能建筑具有更加完善的功能并且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就需要在建筑的设计方面通入最先进的技术以及人性化理念,让智能建筑能够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以下就对提升智能建筑设计以及施工水平的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一)智能化集成系统的设计
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中的有关规定,智能建筑的集成系统应该以能够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根本目的,给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智能化集成系统在设计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实际规模、地理环境以及业务管理等因素,设计出一套可靠、实用以及高效的智能化集成系统,最大限度的满足智能建筑的综合管理功能。在智能化集成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配置方面,必须具备对各智能化系统进行数据通信、信息采集以及综合处理的能力,智能化集成系统的通信协议以及接口应该符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中的有关规定。此外,智能化集成系统在支撑建筑物业管理以及业务系统的同时还应该满足安全性、易操作性、可扩展性以及方便维护等多方面的需求。
(二)公共安全系统设计
智能建筑的公共安全系统设计是决定建筑使用质量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智能建筑大都采用的是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由于层数多、垂直距离长、人流量大,一旦发生火灾或者其他公共安全事件,则会迅速蔓延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智能建筑具备对火灾、非法入侵、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以及公共卫生事故等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各种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措施,建立起应急以及畅销的技术防范保障体系。公共安全系统包括有水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以及应急联动系统等。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中的有关规定,在建筑物当中人流量较大或者有大量用电设备的场所需要选择智能型火灾探测器,消防监控中心的机房应该单独设置,并且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进行互联,以实现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有效辅助手段;根据《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中的有关规定,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防护等级、建设投资以及安全防范管理为基础,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构建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智能建筑的应急联动系统应该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为基础,构建应急联动系统。
(三)智能建筑的施工
为了能够使智能建筑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需要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于智能建筑的各项专业工程都应该采取招标的方式,由具备一定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通过工程监理对智能建筑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针对智能建筑的高科技含量的复杂性,其监理体系的实施是十分艰巨和复杂的,要求在整个系统的设计、智能化设备的选型、建筑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系。只有建立起完整的智能建筑监理工作制度以及合理的工作程序才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要保证整个工程的工期,确保建筑质量的提高,以及减少投资、高效运营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实施全过程的技术咨询和工程监理以及可靠的技术测试。在监理工作具体实施上,必须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监理实施细则,按照细则严格执行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总之,智能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环节都需要采用过程控制的方法,由弱电总承办单位负责智能系统从用户需求调查、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设备选型分析到工程实施、智能化设备研究、项目验收全过程的技术管理、监督和协调、确保智能建筑的每一个设计与施工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智能建筑;物联网技术;应用
物联网是一个全球共享性的信息网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为新一代的技术革新,物联网拥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具有强大的使用功能,在建筑中进行应用,提高了建筑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1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技术下的产物,具有先进性、前沿性,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并提出了一定的应用战略,成为我国新兴的计算机产业。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传输、云计算三个方面的技术。传感器,在一般的计算机配置中,就有相应的装置,它主要进行感知层面的传感,可以进行通信等。网络传输技术进行的是信号传输的工作,通过接入、转化、定位实现网络的连接、信号的传输,例如我们常见的“3G、4G”网络连接、无线信号连接、网络热点连接,都是传输的方式。云计算基数的应用更加广泛,可以形成局域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可以构建行业内的信息平台,促进行业交流,为物联网技术发展提供各种功能支持。
2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事实上,智能建筑就是实现计算机技术和建筑的结合,是一个新型的概念,以技术的发展为依托,以人们的需要为根本,以多个领域的结合为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朝阳性的理念。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智能建筑的发展,提高了行业结合程度,推动着智能建筑往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
2.1在公共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居住环境的选择,首先考虑的就是公共安全问题,在建筑中是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压迫感。然而,在智能建筑中,公共安全系统的设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各个报警系统比较孤立,信息传递比较慢,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循环网络,无法对信息适时进行监控和管理,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造成了安全系统中的漏洞,影响建筑的功能质量。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公共安全系统的改造带来了新的发展。公共安全系统包括重要的三大块内容:火灾报警、安全技术防范、应急联动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系统应用水平更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监控管理方面,主要应用的是物联网传感器的作用,采用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这两个技术。首先可以将前一种传感器应用于工程建设的材料中,它具有很强的感知能力,能够对细微的参数和性能进行检测。在智能建筑中,电力系统都处在一个强度比较大的工作状态,可以安装光纤光栅传感器在电力系统关键的位置上,进行实时监测,避免烧坏线路,影响正常的供电。也可以利用该传感器进行工程结构的检测,分析内部的质量问题,提前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进行防范。对无线传感器,智能程度比较高,设置的节点较少,在火灾的报警防控中应用比较广泛。在火灾的监控中,马鑫就是利用该技术,实现了对楼层中人员位置的定位。在灾害中,受灾人员位置的确定,能够促进救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救灾效率。在公共安全系统方面的应用,除了监控管理方面的应用,在智能安防体系方面也发挥着相应的作用。传统的安防系统比较单一,采用的方法比较死板,结合物联网技术之后,缓解了相应的问题。智能安防中,内容更加多样化,有出入口控制、防入侵报警系统等,为安防提供了多重保障。首先是门禁卡的使用,门禁卡中采用CPU辐射技术,在大学的安防中也经常见到。当学生进入时,用门禁卡在感应区进行接触之后,身体开始走进红外线感应区,刷卡成功,电脑上会立即出现该学生的信息,判断是否有外人进入。这样的门禁系统,可以有效的防止外人的入侵。从以上案例可见,主要是通过门禁卡、红外线传感和数据库的联合进行身份识别,利用了物联网中的传感器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整个防入侵系统的构建,提高了居住区域的安全程度。
2.2在节约能源方面的应用
随着环境的恶化,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得到国家的重视,开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集约型经济,提倡绿色环保的行业发展模式。现代化的建筑,自然不能少了绿色生态环保的意识,提倡节约能源的发展形式。在智能建筑中,可以进行无线传感器的安装,对室内各种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根据数值的变化,进行调整,可以保证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可以在家里和楼梯间安装光控的照明灯,这也是传感器的应用,根据的天气的早晚变化自行能够开灯、关灯,可以便利人们的生活,也减少电力能源消耗。
2.3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应用
智能建筑领域,之所以不断提高建筑的功能和质量,主要是为人的生活而服务的。智能家居方面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慢慢进行探索。智能家居方面,是以安防系统和智能手机为基础,提高生活的舒适度为目的的家庭应用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智能手机,作为与人们几乎形影不离的自媒体终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手机,可以对家用电器进行调控,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可以直接接收到家里居住环境变化的信息,提高防控。智能家居方面的应用有很多,目前有比较常用的应用方式,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继续探索。
3结语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智能建筑的使用质量。但由于我国智能建筑发展较晚,技术应用不全面,系统相对不完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强度对物联网技术的探索,实现智能建筑功能最大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建华,胡振宇.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3(2):136-137.
[2]张红.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能源管理中应用的研究[J].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013(6):59-60.
【关键词】社会治安监控系 技防报警 视频监控 管理应用
1 当前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实施现状分析
1.1 社会监控资源分散,孤岛效应突出
随着城市化规模的快速膨胀,城市地理复杂性越发提高,再加上人口流动的加速,对于社会公共安全治安隐患来说,管理难度也与日俱增。以公安系统为主的公共安全指挥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在推动城市社会治安监控面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交通安全监控系统、企业单位监控系统、小区物业监控系统、金融、商场等重要公共安全防控系统的实施,在系统架构上缺乏有效的规划,建设体制相对单一,功能设置相对简单,特别是对各类监控资源与设备的共享来说,联网程度普遍不高。这些以监控感知设备为主要终端的离散网络系统,因对信息的采集、管理缺少有效的统一和规划,往往只能在单个部门系统内使用,在技术上缺乏互联互通的支撑和保障,反而制约了社会综合治安防控体系最大效用的发挥,带来了社会治安监控平台的感知、采集、分析和管理的孤岛效应。
1.2 对重点场所和突发治安事件的综合监测能力不足
对于当前社会治安综合监控平台的建设来说,由于不同时期、不同技术条件下的设备存在一定的互通障碍,特别是不同系统集成商在承建、设计、规划及管理上没有进行全面融合,在整体功能上协作力度不够,如对于传统有线电话拨号系统来说,数据传输速率较低,通信成本较高,而一旦出现监控设备的故障等问题,抢修和恢复上缺乏必要的时间空间,也给某些特定的社会治安事件的监控带来了影响。再加上个别重点区域或单位的监控系统建设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也给信息的交互使用带来了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使得综合预警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2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分析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的升降改造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结合城市行政区域规划管理实际,对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架设计上,通常分为七部分,即网络数据监控点、数据传输平台,视频数据管理平台,综合系统应用管理平台,以及各级监控中心和统一的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其网络拓扑结构表现为“三横两纵”结构模式,以市、区、街划分为三个层次,以公安视频系统和城市公共网络系统为两纵,从而覆盖整个城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平台的接入层,汇聚低层、汇聚高层、核心层。
2.1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功能分析
对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数据的采集要求,借助于先进的视频监控点设备,以有线、无线等方式来完成对前端图像的采集;二是权限管理功能,结合系统管理功能要求,根据授权用户的级别来实现对各远程监控点信息的查看和管理;三是信息的存储和备份功能,利用前端各级监控平台和监控中心,能够实现对各系统、各监控点信息的巡检、报警、系统日志等信息的有效存储和管理;四是系统控制管理功能,结合视频监控管理实际要求,能够实现对控制指令的有效传输和执行,以满足监控中心或授权用户对监控系统的调用和控制;五是自动巡检功能,结合系统工作现状实际,借助于定时或人工方式来实现巡检管理要求,以实现对各监控环节、各监控点系统工作状态的有效采集和管理。
2.2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片区化设计思路
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对于个行政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上,应该从该区域的管理实际,从设计思路上确保监控区域的高效性与经济性并重,主要从以下几点来选择:一是对监控系统的处理模式进行选型,通过对模拟信号系统和数字监控系统的发展来看,对于片区小范围的监控网络规模来说,模拟制式的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系统设备成熟,且性能稳定;二是对于系统数据传输模式的选择上,以光纤为介质的光信号传输方式,其传输距离、图像质量,以及抗干扰等能力尤其突出,因此在视频信号的传送上,以光纤配合模拟监控系统具有更好的普及率和实用性。
2.3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分析
从系统设计架构上来看,对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需要对现场进行查勘后,结合监控对象和监控范围要求来科学设置监控点,对于前端监控信号及监控设备的选型上,以街道区域模拟信号制式为例,利用视频光端机来对视频采集信号进行转换,并发送到矩阵系统和录像设备进行存储。为了实现对各个监控点与监控中心的有效交互,采用星型结构来实现。并采用专用监视墙来实现对监控视频的集中式管理,满足视频矩阵前端图像的有效切换和管理,并对相应的监视数据进行集中备份处理。
3 社会治安监控关键技术分析
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治安监控平台的覆盖范围,需要对接入到社会治安监控平台中的各分监控中心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如对各类智能报警主机的应用,对无线技术的应用,传感器网关设备的应用等,从而为及时有效的应对社会治安事件中的识别、分析和处置提供科学的依据。
4 结语
社会治安监控系统是预防威慑、强化事后调查取证的有效工具,也是未来提升城市智能化、科学化、系统化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综合化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平台建设进程中,不仅需要从技术角度上来突出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的便捷性,还要从资源的整合上,建立于其他多重监控平台的互联互通,集中建设、集中维护、集中管理,从而为提升整个城市社会治安预警能力和协同处置能力发挥其应有的综合效用。
参考文献
[1] 彭明喜,张文江.基于物联网的综合社会治安监控平台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09).
[2] 刘军,陈和.视频监控标准对安防系统图像质量的影响[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3] 冯建海.以城市视频监控联网平台为基础构建智慧城市系统[J]. 中国公共安全, 2013(12).
关键词:公共场所;公共安全;安全保障能力
本文是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城市公共场所安全保障能力调查研究――以河北省廊坊市火车站为例》(项目编号:201411832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城市公共场所安全保障能力调查研究――以河北省L市火车站为例
收录日期:2015年4月2日
一、公共场所与公共安全
(一)公共场所及其特点。公共场所是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所的总称,是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经济、文化、社交、娱乐、体育、参观、医疗、卫生、休息、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共建筑物、场所及其设施的总称。
公共场所因其所承担的功能不同,存在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此仅以火车站为例介绍其特点。
1、人流量大。中国人口众多,人们长途出行大多会选择乘坐火车。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乡城间的人口流动现象不断升温,对火车站的接待能力和安保能力构成了严重挑战。
2、具有时间或季节周期性。火车站的时间或季节周期性通常是和国家节假日相关联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火车站所承载的人流量较大,属火灾、踩踏等意外事故高发期。此外,季节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客流量。
3、建筑封闭,出口通道较多。售票室、候车室等候车站主要建筑虽然处于较封闭的室内,但通常设有多个安全通道,方便人们进出,除了可以有效缓解高峰时期的人流量外,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也可以保证群众的及时疏散。
(二)公共安全。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安全等。
除了上述内容外,广义的公共安全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即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和社会治安。公共场所安全保障能力的高低与公共场所对以上四类问题的防御程度息息相关。
二、L市火车站安全保障能力简述与评估
(一)L市火车站简述。L市火车站即高铁站于2011年6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位于京沪高速铁路,北距北京约40km,南距天津约60km,是重要的交通枢纽。L火车站处于市区常甫路东北一侧,与客运车站南北对应。L站为2台4线横列式站型,设正线2条,到发线2条,设450×9.0×1.25m侧式旅客站台2座,站台上设宽12m旅客地道2座。最高聚集人数1,000人。站房主体最高点距地面19.4m,无站台柱雨棚长422米,投影建筑面积19,630平方米。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调查结果与问题探究
1、问题分析。根据前面阐述的公共安全问题的覆盖范围,可以从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及社会治安四个方面对L市火车站的安全保障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1)自然灾害。对L站的安全运行能够产生主要影响的有地震这一地质灾害以及近几年兴起的雾霾这一“城市气象”灾害。
L地区位于华北平原,附近基本无高山、火山等,因此火山爆发或者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L地区出现的可能性很小,但L地区处于华北地震带上,再加上曾经发生过的196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事件以及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事件,可以判断该地震带比较活跃,因此需要对地震这一地质灾害加以防范。
另外,L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虽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火车的运行及火车站的日常营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火车站候车大厅的顶棚设计以及站台雨棚设计要不断完善。2014年8月份出现的石家庄站漏雨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除此以外,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之相伴的日益严重的雾霾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车的按时运行以及火车站的正常运营,并且由于雾霾天气会诱发呼吸道疾病,这使得每天都拥有大量人流的候车大厅必然会出现疾病传播的现象。从性质上看,这其实属于人为造成的归咎于公共卫生的次生的公共安全问题。需要对其表(疾病传播)里(雾霾)进行共同治理。
(2)服务(设施)事故。由于火车站不存在生产性问题,因此将第二类公共安全问题改为服务(设施)事故。这一类问题主要指的就是由于火车站内部服务人员的服务内容、处理问题的相关程序出现问题或者是因为站内的一些公共设施出现故障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比如说火车站内部电梯等设备出现故障而造成的对乘客的伤害。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方面是完全由火车站自身来控制的,一旦出现问题便于及时救治伤者和纠正问题,因此人民群众对这一方面发生安全性事故的担忧较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可能会发生由于相关服务或者设施存在不到位而出现的属于其他类型安全事故(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的事件。
(3)公共卫生。此类问题影响面最广且由于其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因而不易控制。火车站属于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旅客,在空气不是十分畅通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病毒传播的现象。L站由于刚刚开通,车次不是特别多并且其内部十分宽敞,通风状况良好,另外站内卫生也注意时刻保持。因而疾病传播几率较小。
(4)社会治安。这类问题是当前火车站也是所有公共场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并且由于最近相关事件频繁发生,公共场所相继加强了各自的安全保障能力。2014年,我国公共交通场所安全事故频发,如,“3.1”昆明火车站案、“4.30”乌鲁木齐火车站恐怖袭击事件、“5.7”广州火车站持刀砍人事件等,这一系列发生在公共交通场所的恶性治安案件严重扰乱了人们的出行安全及正常的社会秩序。
社会治安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社会治安包含的问题有很多,其中包括各种恐怖袭击事件、械斗、群体性的违法与抗法事件、交通拥堵现象、爆炸、纵火、投毒、抢劫、偷窃、踩踏等严重的扰乱社会秩序事件等。其中,踩踏事件算是一个特例,造成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为公共场所的服务不到位,安全设施不齐全,也有可能是人们自发拥挤造成该事件,因而难以从原因上对其分类,但踩踏事件的发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而在这里将其归为社会治安一类。根据笔者对火车站周围人群的调查,发现80%左右的民众更关注社会治安类的事件,如火灾、盗窃、踩踏等。
2、调查结论。通过对L市火车站相关工作人员的走访以及对100名群众进行的问卷调查,针对以上四项问题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首先,群众最为关注的是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相比较之下最不重视的是服务(设施)事故这一类;雾霾天气造成的公共卫生环境差也是火车站出行群众提及频率较高的问题。同样的,对于工作人员也是如此,问题表现大体上和群众基本一致,只是由于其工作主要负责服务群众和火车站内部的相关设施,因而在服务(设施)事故方面占的比重较大。
三、火车站公共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针对这一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火车站的服务人员和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基本保持一致。社会治安及其他公共安全问题的解决顺序存在一致性会使得政府或者火车站针对其问题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办法符合群众的内心想法,进而更便于实施运作工作。
针对以上调查反映出来的现象,根据“监控――信息传达――问题处理――反馈”的这一火车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可以认为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监控。火车站必须实行设备监控与人为监控相结合的监控模式,通过摄像头等仪器和工作人员以及警卫员的联合监督,准确判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由于火车站具有相当独立的各个功能空间,因而监控范围需要包括售票区域(注意购票队列),候车区域(注意候车大厅及站台的人口密集区),办公区域(注意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设备区域(注意安全设施状况)等几个方面。
(二)提高信息传达能力。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发生安全事故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信息传达不到位,不及时导致的。警力以及相应的安全应援队伍虽然不像影视作品中表现的那样“姗姗来迟”,但其效率问题仍然让人们十分担忧。居住在廊坊本地的王先生表示火车站有时会存在找不到工作人员的现象,有什么问题想要咨询却找不到人,总不能去人口密集的售票口去问。当然,这并不算公共场所的安全事件,但是从平常的小事反映出的信息传达的效率问题却更令人担忧。这需要火车站内部增加服务人员配备的数量并且对其进行规范性培训,从而保证他们时刻坚守岗位,及时为民众排忧解难。
(三)增强应急处理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直接环节,工作人员除了要提醒群众注意自身生命财产安全之外,还应做到对上述事件的预防和事件发生后的及时补救性工作。尤其是针对恐怖袭击事件,虽然大多数火车站并没有实际经历过,但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个人信息的审查、火车站警力布置、逃生通道的安全畅通等相关工作。交通拥堵问题则需要火车站工作人员和交警的紧密配合,尽量减少交通拥堵现象。
(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现在,国内大部分火车站都增加了警力布置,火车站不远的地方总是可以看到警车、警察甚至是一些武警官兵。这是在2014年频频发生的火车站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火车站所作出应急措施,这其实就算是反馈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样的恶性事件只发生在少数车站,并没有发生在其他大部分地区,但是绝大多数的公共场所都应以此为鉴。在笔者调查时,L市火车站前的广场上也能见到警车和警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可以应对一些临时的突发状况。同时这也能为群众和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提供心理上的安全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娟娟,方建炯.火车站安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
[2]郭怡.火车站典型公共场所安全评价研究.西安科技大学,2013.6.
[3]埃瑞卡,张媛.火车站面临的安全挑战[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3.1.
[4]孙海哲,魏毅,胡家豪.火车站潜在犯罪嫌疑人直觉预判的探索研究――以南京火车站为例[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4.4.
[5]杨叶.面对恐怖暴力,关于警察执法巡查的理性思考[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4.8.
[6]田鹏刚,陈平,赵冬,陈曦虎,刘永福.某市火车站候车大厅安全技术鉴定[J].建筑技术,2006.
[7]韩凤岩,徐志胜.深圳福田地下火车站火灾危险源分级管理及优化设计[J].铁道工程学报,2009.5.
关键词:建筑外墙;消防隐患;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高楼大厦、综合建筑办公楼等的修建增多,给消防安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我国就针对于建筑物消防安全隐患已经多次增加和修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相关标准,对于建筑物消防安全技术防范的措施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完善,能够更快更好的满足建筑物消防安全防范的相关要求。在众多关于建筑物火灾的相关实例中可以看出,建筑外墙方面尤其是公共建筑外墙上还存在很多的消防安全隐患。目前,在我国建筑物外墙在引发火灾、火灾的蔓延、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就探讨了建筑外墙上的消防隐患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
1.建筑外墙上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1.1导致火灾的隐患
导致火灾的隐患主要有:(1)建筑物外墙上的电气线路和灯具。建筑物外墙上的电气线路和灯具比较多,有的是城市电路的主线,还有的是本建筑户外的电气线路,也有其他的外墙灯具和广告用电线路等。这些电气线路设施穿过了外墙的保温材料等一些可燃、易燃物,一旦发生了电气故障,就会引起周围易燃、可燃物发生火灾导致了火灾的发生。尤其是在户外灯广告的招牌,在招牌中的电气线路特别多,使用的频率也比较复杂,大多数电气线路和灯具都是的状态,在安装的过程中不规范,容易因为短路而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2)是由于外来的一些火源,比如说烟花和烟头等易燃的物质导致外墙的可燃装饰和其他的容易着火装饰物、雨棚灯发生燃烧,蔓延到室内而引起火灾。(3)建筑物外墙装饰保温的材料、广告招牌、雨棚灯大多数都是可燃的物质,为后期火灾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易燃,可燃物质的优势。
1.2扩大火灾蔓延的隐患
目前在我国的外墙上的保温材料主要是聚苯乙烯、聚氨酯、苯板、挤塑板等可燃易燃材料,当建筑物发生火灾之后,火灾就会通过外墙的保温材料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部位,导致火灾的扩大和蔓延的范围,造成了更大的损失。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物外墙上的标牌和雨棚等饰品的增加,其大小和薄厚的程度都不一样,导致建筑物外墙的装饰物同火灾的蔓延形式增加。另外,建筑外墙上的广告招牌等大部分都占据了很大的面积,在广告招牌和建筑物的外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间,为火焰的上升和烟气流造成了有利的条件。然而一旦发生了火灾,当火焰和烟气流上升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广告招牌与建筑外墙之间的空隙及灯箱中空部位产生烟囱效应,迅速蔓延到其它楼层,使火势短时间内蔓延扩大。
1.3排烟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1)在2006年之前,我国的高层建筑物明显存在着建筑物外墙还存在无自然排烟窗或设置固定窗、玻璃幕墙等,致使火灾时无法自然排烟,大量烟气在室内聚集,造成室内燃烧蔓延迅速,人员疏散比较困难。(2)营业性建筑物封堵了一些自然排烟的窗口,甚至有的商场的外墙自然排烟窗内侧安放货柜等遮挡自然排烟窗。(3)多数外墙装饰、广告招牌、灯箱等的设置遮挡外墙自然排烟窗,使室内火灾烟气不能迅速有效地排到室外。
1.4在进行安全疏散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设置在建筑外墙内外两侧遮挡的自然排烟的广告招牌等,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导致被困在火场的人员不能迅速的打开外窗进行逃离和疏散,而且往往还会导致火场中的广告招牌等容易被引燃,导致被困在火场中的人员无法利用外窗进行逃生。另一个方面,在救援人员进行解决方法的时候,只能通过破拆的方法才能进入到室内展开灭火和救援的工作,从而延误了最佳灭火的时间,导致人员伤亡的更多,火灾蔓延的趋势也相对于较大。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场所中,为了防止偷盗的行为,在外窗上安置了铁架护栏,从而忽略了消防安全问题,给火场人员的疏散和救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工作。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对外墙的开窗,如果不能保证通道的畅通和安全性,同样会给火灾事故带来更大的损失。
2.造成外墙消防隐患的原因
2.1消防意识薄弱
一方面是建筑修建单位和个人没有认识到建筑外墙存在的消防隐患,对于外墙的装饰采取随意的易燃的材料,增加了外墙的火灾蔓延力度;随意的更改遮挡外墙排烟的窗口,没有认识到外墙开墙对火灾的逃生和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装修的过程中,也没有按照消防安全技术的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导致了一些条件。另一个方面是监督管理部门对外墙消防隐患的认识还不够充分,轻视了外墙装饰的监督工作。
2.2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
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外墙的装饰和修建的材料暂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对于外墙上设置广告牌等,国家更加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导致综合上对建筑外墙上的装饰和设置没有强硬的约束力。
2.3监督制约的机制和力度还不够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相关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导致对建筑外墙的监督管理还不够,出现了漏管的现象。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力的监督和管理,造成大多数外墙都存在着不同的装饰物,为消防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险。
2.4缺乏消防监督的力度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对外墙装饰不符合规定,未经允许就遮挡外墙自然排烟窗,造成了后续的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3.建筑外墙上的消防隐患的针对措施
3.1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各级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建筑外墙消防隐患火灾的危害性,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做好建筑外墙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好外墙消防安全,自觉遵守有关外墙的消防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
3.2加强消防技术规范的制订
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或修订消防技术标准,对建筑外墙装饰材料,外墙广告招牌、雨棚等附属物的材质等方面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制定合理的设计与施工规范。
3.3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
首先要明确各有关部门在建筑外墙装饰及设置附属物的设计、施工、验收、日常监督等各个阶段的职责,责任分工明确,各施其职。其次是要健全各职能部门联合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分工合作,互通信息,保证不脱节、不漏管,确保每个环节监督到位。
3.4加大监督执法的力度
有关的各个部门必须要加大对建筑外墙消防安全的监督执法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外墙装饰施工现场的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依法实施严处,提高执法威信,促使业主遵守法律法规。必要时各部门要组织联合执法组,从各个领域加强对建筑外墙的监管,坚决禁止建筑外墙消防隐患的生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外墙特别是公共建筑外墙上存在的消防隐患还有很多,必须要引起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关注和注意,必须要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和制约方法,采取强制性有效的措施,消除建筑外墙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全面保证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夏云飞,王永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设计与施工管理[J].科技向导,2011,(29):276.
智慧城市并非信息化技术在钢筋水泥上的简单叠加,它需要能与之匹配的智能建筑。近年来,智能建筑相关产业从无到有,如雨后春笋。国内企业中,上市公司广联达、赛为智能、延华智能等就是智能建筑新兴产业的杰出代表。
广联达与赛为智能在2010年挂牌上市,正值智慧城市兴起之际,前景看好,上市后又经过大幅炒作,是典型的智慧城市概念上市公司。广联达1998年在北京海淀区成立,致力于中国基本建设领域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产品与专业服务。它当初以DOS版计价软件、钢筋统计软件、图形计算工程量软件开发起家,并在全国10多个省市销售,目前致力于建设工程领域,围绕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为客户提供以工程造价为核心,3M(PM项目管理、 BIM 建筑信息中心、DM 数据化管理)为独特优势的软件产品和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广联达的计价软件GBQ4.0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基础,全面支持电子招投标应用,帮助工程造价单位和个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招投标业务一体化解决,让计价更高效、招标更快捷、投标更安全,产品覆盖全国30个省市地区,成功应用于奥运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典型工程。广联达的算量软件GCL2008基于广联达公司最先进的GSP平台进行开发,采用公司自主研发且国内领先的动态三维技术,软件设置了工程量表,回归算量的业务本质,帮助工程量计算人员理清算量思路并完整算量。软件内置各地计算规则,可按照规则自动计算工程量,不仅可以在三维模式下绘制构件、查看构件,还可以在三维中进行构件编辑,真正实现了所得即所见,所见即能改。面对复杂结构的工程算量,它通过调整构件标高逐一解决,还新增了区域处理方法,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将工程由立面划分成区域,在区域基础上单独建立楼层,从而轻松处理错层、跃层、夹层等复杂结构。
另外,赛为智能也是该领域的典范,它的主业之一为建筑提供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化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系统。它是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系统集成即建立一个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将需求、应用与系统相关的数据、知识、人员、设备、网络、环境模型等,包括各种已经建立的系统或系统服务,在媒体内容上进行综合与集成,将其无缝统一在应用框架平台上,并按需求连接、配置和共享,以达到系统智能化的总目标。信息化系统包括信息设备系统和软件应用系统,是以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为基础,由满足建筑物各类业务和管理功能的多种信息应用软件组成。该系统提供物业运营管理、公共服务管理、公众信息服务、智能卡应用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各种业务,更快捷有效的发挥支持与辅助功能。简单而言,就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变配电、照明、电梯、空调、供热、给排水、消防、保安、车库管理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管理,实行集中监视和分散控制,在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同时实现管理智能化。其中,照明系统包括室内照明、广告照明、泛光照明的监测和控制;给排水系统包括污水泵、污水池、给水泵、生活水箱的监测和控制;公共安全系统应对火灾、非法侵入、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或公共卫生事故等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它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等子系统构成;机房工程是为智能化系统的各类设备机房提供包括机房配电及照明、机房空调、机房电源、防静电地板、防雷接地、机房环境监控和机房气体灭火等功能的系统工程,以确保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并维护建筑环境。
此外,延华智能是一家智能建筑与数字社区的全面服务提供商,专业从事智能建筑工程总包业务,涵盖规划、咨询、设计、施工、集成及运维服务,是国内规模最大、资质最全的智能建筑服务商之一。公司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体系,并逐步走向海外已承接俄罗斯波罗的海明珠智能化工程,在中东地区亦与多国有合作,公司的尖端新技术与超低运作成本具有压倒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