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40: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曾试图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获得正解,这种方法尽管对实现市场经济转型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却出现了总体小康中的不平衡和总体和谐中的不和谐实践结果。于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首次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进行了修正。这种修正如果不是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对社会公正这一难题的求证,而是要在实践上不必将社会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就可以实现社会和谐的话,那么就必须要在经济社会整体统筹意义上诉诸制度创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刚刚落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至于制度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实际上把社会公正难题纳入到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发展目标的制度创新求解过程。
在当下中国和谐社会导向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社会公正难题求解显然不能采取对社会不平衡和不和谐的单纯危机应对,这与过分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一样都是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肢解。发展仍是中国的第一要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事实上,社会公正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区域、城乡与个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就业就学就医的民生艰难等,都必须要在较高的发展门槛上来加以解决。因此问题不在于是否发展,也不在于以牺牲效率达到社会公正。市场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最现实的效率性公正。但因人们在劳动能力、拥有的资源、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必然在参与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造成一定分化,因此时下必须要注重考虑和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成了通过建构合理的制度,破除人为的行业垄断、市场壁垒、资源独享等不公平现象以不断提高科学的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从政策体系、法律制度、分配机制、社会体制等方面为社会成员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使效率与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机统一起来。
把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必然要求中国政府职能上的公共服务角色定位。我国曾长期关注经济改革,尽管为了消融快速发展经济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也曾进行相关制度调整(如承认民营企业的合法性和通过修宪保障正当私有财产等),但从总体上说,这种制度调整还是围绕着快速发展经济。各种经济制度改革远远快于公共管理制度改革,公共管理制度改革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的总体制度难以消除由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某些社会不公,如收入分配差距的急剧扩大和官员腐败及其引致的社会不公。现在没有人再怀疑中国已经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更没有人去试图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但人们对制度的期盼变成了政府如何面对今日社会高度分化和断裂局面,为更多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措施。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一切制度创新的本质要求,政府必须要走出方便自身管理的制度设计原则,从全能型或经济型行政管理者角色变成公共服务者角色,走到面对公众或公民的制度安排和行为方式轨道上来,把维护社会公正作为主要职能,为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的社会发展提供规则和维护秩序。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6-0020-03
作者简介:王少华(1950- ),男,江苏涟水人,南京市人事局干部,南京市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行政管理、公务员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新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这一新的目标追求和战略抉择,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诸多难题和挑战。面对错综复杂,千头万绪,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把科学发展和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认真抓实、打牢,在此基础之上才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首先,和谐社会应当是科学发展的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涵义有两点,一是要发展,二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发展的角度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物质财富的多寡,决定着社会利益分配空间的大小,也影响或决定着社会的文明水平和进步程度。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推进机制,离开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缺少基本条件。虽然富裕不一定意味着社会和谐,但贫困肯定不会促进社会和谐。事实上,在经济不发达、物质资源匮乏、贫穷落后的条件下,要实现真正而长久的社会和谐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才有可能、有条件得到切实解决,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并不是科学发展的全部,发展经济只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它并不等同于社会和谐,也不等于实现了和谐社会。历史与现实证明,和谐社会不仅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取决于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因此,仅有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资源较为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资源开发与利用、增长速度与方式、发展的结构与质量以及区域、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的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消极因素。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决不可掉以轻心。
就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的现实而言,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责任和作用。因此,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必须首先找准职能定位,转变发展观念和思路,克服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改变过度依赖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运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和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摒弃为了发展而不顾一切的甚至是盲目的或野蛮的发展方式。确立科学发展的理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相关制度,改革、完善发展政策。善于利用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利用和发挥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参与科学发展进程。着力解决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尤其是资源开发与利用、发展结构与质量、增长速度与方式、基本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只有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在履职活动中把科学发展真正落到实处,才能营造出社会和谐的环境,打牢社会和谐的基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其次,和谐社会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只有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伸张,社会才会有和谐可言。因为只有公平正义,才有认同和秩序,才有信誉和权威,才有感召力和向心力,才有公信力和凝聚力。而且,公平正义还能带来活力和效率。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追求公平正义是人们最基本的愿望,古今中外最受社会关注的莫过于公平正义。追求公平正义早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理念,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公平正义。可以说,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平衡机制,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意。
公平正义不仅是一种价值理念、理性原则和道义要求,更应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公平正义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规则层面,尤其体现在制度性的正式规则(法律、法规、政策等)中,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具有公平正义的规则可以发挥应有的导向功能,并起着调整社会价值取向的作用。二是执行(实施)层面,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因为只有规则层面的公平正义是远远不够的,规则的公平正义还要取决于其执行(实施)者是否具有公平正义的理念、立场和品质,取决于执行(实施)者能否正确行使公权力,取决于执行(实施)者是否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规则所指向的公平正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社会公平公正的体验。社会公平公正与利益分配紧密关联,而利益分配又与社会和谐密切相关。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最核心的要求,而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键是利益关系的协调。客观地说,任何社会成员都希望从社会中得到更多的利益,但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社会成员自身条件与客观环境以及贡献与机遇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得到满意。实际上,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也不存在着绝对的公平公正,只存在相对的或大体上的公平公正。相对的或大体上的公平公正主要体现在过程的公平公正之中,而过程是否公平公正又与规则有关。或者说,要妥善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就要以相关规则为基础,以相关规则去保障和实现。
公平公正的要义是“不偏颇”,其核心是机会均等和规则平等。在社会实践中,人们对规则的认同,更甚于对结果的认同,只要规则是良性的――公平、公正、合理,无论产生的结果如何,人们一般都是可以认可和接受的。所以,必须通过一定的规则,特别是程序规则,去建立、维护和实现公平公正。如果没有规则,预期就难以确定,评判就难以公平公正,也就很难实现公平公正。
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掌握与行使公共权力,管理与配置公共资源,代表公共利益,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承担公共责任。因此,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主要方面。为此,弘扬公平正义精神,践行公平公正原则,应该成为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开展公共管理与服务活动的基本理念和价值目标,应该成为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基本职能和应负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只有当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确立了公平公正的理念和价值目标,并将之渗透到管理与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中去,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才有基础和保障。
具体地讲,实现公平公正就是要承认公民具有平等权利,给公民提供同等机会,实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管理和服务对象一视同仁,提供的机会和利益要尽可能大地在社会成员间公平分享;努力减少和防止社会不公现象,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处理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发展和实现好社会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平公正机制,培育公平正义的社会信念,维护和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当前,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畅通民意表达和诉求渠道,处理好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就业、教育、“三农”等事关民生、民利的实际问题。只有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对社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
必须指出,在社会生活中,人的经济、社会地位可能会有不同,但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社会公平正义,削减一部分人应承担的义务,或者侵夺另一部分人应有的权利,更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漠视一些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和切身利益。事实上,如果忽视或消解应有的社会公平正义,离开社会成员权利与义务的整体均衡,那么无论经济多么发展,多么协调,也会导致社会失衡与不和谐。因此,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基本权利,扶持、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维护弱势群体与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既是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为此,在制定和施行某项公共政策时,向不发达区域适当倾斜,向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适当倾斜,或采取某些济困扶危的措施,不仅不违背协调发展精神和公平公正原则,恰恰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文化 和谐 社会 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是其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文化不能隔绝,文化是在传承中发展的。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既要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还要在融会、整合中不断革新创造和重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1. 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和谐理念贯穿于相关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该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1.1 和谐是中华民族文化哲学
中国哲学中在甲骨文就有“和”字;在《易经》“兑”卦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广泛的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领域中去,用以描述这些组织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有对和谐倍加崇尚,把“和”作为一个哲学的抽象范畴加以研究,并揭示了和谐的价值、本质和机制。
儒家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同”,是完全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没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不产生新的状态、新的东西。而“和”是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是一种有差异的统一,而不是简单的同一。换句话说,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这里孔子是把“不同”而又和谐相处相生看作事物的本质。所以,在中国传统“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老子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指出阴阳二气相互激荡、冲撞、对立,却始终和谐地处在“道”的统一体之中。在儒道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是和谐状态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一方面强调人的道德,一方面强调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更重要地强调人与天、与地、与大自然的万类万物要和谐。
中国先哲们对和谐的解释,不仅体现了祖先治国安民的基本法则与哲学理念,而且其精神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同时也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础。
1.2和谐文化的历史价值
儒家和谐思想意在调整人的社会关系。儒家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人与人的和谐关键在于“仁爱”。仁,就是仁爱;而仁爱,就是人们应该具有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仁厚待人,善待自己且善待别人,是人立于天地之间应有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最起码的伦理基础。儒家的仁爱思想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博爱之仁”,强调仁爱的对象是天下人和万物。孟子继承孔子的“仁爱”思想,认为人都应有“恻隐之心”,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推人及于万物,并认为仁是成人之道,不仁无以为人。从儒家的仁爱思想到后来的“博爱万物”,其所强调的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在当时是进步的。用“仁”这个基本范畴把其它的道德规范统帅起来,爱人的道德意识也就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体现在具体的道德规范和礼仪之中,这正是和谐社会所具有的。
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今天,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3和谐文化的时代价值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和机制。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2. 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文化
文化的创造和发展的源泉在社会生活,它的生命之根在社会生活,它与社会生活之间根本上依然是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也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
2.1 和谐文化对和谐社会的引导力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不同程度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体制、社会行为、社会生活之中。它们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在思想文化领域表现出来,成为和谐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冲突,会不断提出建设和扩展和谐因素的要求,进而成为和谐文化发展的动力,促进和谐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没有和谐的社会现实,就不会有和谐文化;没有现实对于和谐的追求,也不会有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就越发达。
2.2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
一种文化思想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和作用最为重要的一面就是,它必须引导、激励人们从不为恶,趋向于积极为善,促使人们的德行、品性得到提升和完善。和谐文化就是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国家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是每个人使自己的行为合于公认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并以规范性的准则和标准约束人们的行为活动,即禁人为恶。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2.3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的同时,道德规范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可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才能够平等相处,合作共事,从而保全个体的利益,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可以说,一个社会如果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制度规范构建起来的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充满色彩和活力。
3. 建设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大发展
和谐社会是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之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还有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和谐的社会要开放并充满活力,要利用人类现有的一切成果,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力争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3.1建设和谐文化,构筑人们的精神家园
建设和谐文化重在建立先进的精神文化内核。精神文化内核重要的是倡导和培育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和谐的价值取向、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和谐的理念包括: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公平正义;三是利益协调;四是共建共享。
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及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精神支撑。只有做好精神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境界,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造就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奉献精神的现代公民。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3.2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经济不发展,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就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样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蕴涵着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在现代社会,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当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没有和谐的文化,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智慧的结晶。
3.3建设和谐文化,实现文化的自身和谐
文化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织中,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对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并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和谐文化的建设,必将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文化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同时不断促使先进文化、健康文化的不断发展,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①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人民日报, 2006-10-24 第02版.
②李忠杰.论建设和谐文化.光明日报,2006-10-09.
③吴 光. 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10-11.
④杨 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哲学思考.光明日报, 2006-09-12.
⑤彭建国.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纵横, 2011-5-30.
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
近几十年,中国的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速发展。在我们取得巨大经济进步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严重危机。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分依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山体滑坡、湿地萎缩、河道断流……甚至不断涌现出癌症村、绝症村、儿童出生缺陷、食品安全危机等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以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盲目地进行GDP崇拜,“夭折”绿色GDP。要缓解现在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状况,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势在必行。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写进报告,并且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中国全面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1.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国际环境伦理学会主席、著名的美国学者罗尔斯顿代表了生态伦理学的主流观点。他承认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确认生态有机体独立于人的内在价值,认为人对生态系统有伦理责任和道德义务,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都具有平等性。这种观点把社会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不仅人与人之间,甚至是对生物界也要讲“道德”和“伦理”。
2.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导致的生态伦理危机
生态伦理学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处理人和自然关系上,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另一种是坚持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的恩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不用考虑对它的义务。可以说,人类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恣意的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最终导致了全球生态危机。
盲目的GDP崇拜、垃圾围城、生物多样性的消逝这些生态环境恶化现象,都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过度开采以及不负责任的开发引起的。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只关注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忽视了对自然应尽的“责任”,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危机。
3.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人类开始全面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相对应的是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可以分为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生物中心主义流派以及自然价值论生态伦理学三个学派。它们的共同点是将伦理学的视野由人类扩展到一切生命和自然,重新认定了生命和自然的价值,并且强调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作用。认为人类可以主动地适应、支配、改造和补偿自然界。
虽然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把自然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重新重视自然的地位,但是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和谐社会对生态伦理观的要求
1.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
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2和谐社会对自然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生态文明是一种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高度统一的文明,发展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建构和谐社会下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明
1.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不是指人类对自然或者自然对人类单方面的做贡献,它强调的是二者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人类对自然应该是在遵循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们实现新型的、科学的生态伦理观。
2.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全新途径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不仅是对长期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途径。
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消费观,即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人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注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明,必须要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实现由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第二,实现由“征服自然”的观念向“与自然协调相处”的方向发展;第三,转变对“发展”的衡量标准,即不应以简单的“增长”作为发展的标准,而是要实现人类的全面的、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平.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 J].哲学研究, 1995,(7):15.
[2] 程立显.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伦理学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3):34-42.
[3] 徐艳秋.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大学报,2007,(6):36.
[4] 李承宗.论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理论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101-104.
作者简介: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公平 效率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持续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从社会价值层面上来看,是以效益为代价而更多地强调公平,还是以公平为代价而更多地强调效益,抑或其他?合理地协调这一价值矛盾,乃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为了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变革进程的稳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更加重视效益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更加重视社会公平的实现问题。
一、效率与公平――人类社会发展中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
1、效率的含义。效率即效能、功效,从哲学的意义讲,效率是指人类价值活动过程中付出与成果之间的比较。现在学界讨论中,与公平相对而言的“效率优先”中的“效率”主要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学的效率概念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生产效率,即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的比率;二是指社会经济效率,关键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即在资源有效配置前提下经济效果的较高增长。因此,可以说效率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成效的概念。效率体现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表现为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效率有微观和宏观之分。经济活动的微观效率,反映和表现在各个市场主体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商品,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经济活动的宏观效率,反映和表现在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从这一意义而言,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2、公平的含义。公平就是公正、平等,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公平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具有相同的机会和地位,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和分配公平。从法学意义上讲,公平是指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社会学意义上讲,公平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比较接近而不过分悬殊,在这里,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和价值判断,人们往往从结果来评判公平。
公平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永恒不变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公平总是与特定的生产方式、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联系。“只要与生产方式相一致、相适应,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必须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效率相对应的公平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等经济公平,还包括涉及人的全面发展和基本权利的政治公平、教育公平、司法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等等;它所维护的除了经济价值之外,还包括政治价值、文化价值、道德价值等精神价值,其核心实质就是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理解社会公平时,应该从整体意义上把握其内涵,进行全面评判。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提高生产效率,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是我们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而社会发展归根到底又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保障人的权利、增进社会公平,是我们所追求的另一个目标。由此来看,效率和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
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效率和公平是两个不同的价值目标,但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是辩证的统一,是动态的平衡。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所谓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就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哲学上所讲的对立是多样性的统一,即矛盾双方对立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对立的具体表现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本质,即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绝不能把矛盾双方的对立归结为对立的某一种或几种具体形式。不承认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矛盾关系,在认识上往往就是犯了把矛盾双方的对立归结为你死我活、势不两立这一种形式。
(2)效率与公平之间相互联结。“互相联结”,用哲学语言表述就是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效率与公平互相联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基础。虽然效率的提高并不会自发地导致公平,但是它必定可以为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看,在经济的不发达阶段,社会的保障制度、福利水平越低,收入分配就越不公平。只有随着效率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比较丰富,各种福利、保障制度比较完善时,公平水平才会提高。“应当看到,生产决定分配,只有通过改革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才能使分配制度和政策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才能为根本解决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创造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对经济效率有重大影响。
2、和谐社会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平与效率不仅自身处在不同发展阶段,而且它们的关系也表现出不同情形。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公有制的建立为最终铲除剥削,在全体劳动者之间实现公平竞争、公平分配奠定了基础,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或结合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与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相适应,社会主义公平观发生了以往社会的公平观所不可比拟的深刻变化,具有较以往社会的公平观更为真实的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所主张的公平,是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人民当家做主,政治上处于平等地位,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有各尽所能的平等义务和按劳分配的平等权利。因此,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一方面,我们是在公平的前提下来发展经济,促进效率提高的;另一方面,我们是在坚持发展的基础上来建设社会公平正义的。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和谐社会的要求,既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又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需要发展,而社会公平正义又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效率和公平并不冲突:一方面社会希望经济效率得以快速提高,另一方面社会也需要公平正义以求长治久安,效率与公平都是社会的价值追求。从社会整体价值体系来看,公平与效率在不同领域并存发展,犹如跷跷板的两端,在重量接近时呈现有节奏的此升彼降的状态,从而在动态中保持平衡。一旦一端过分重于另一端,跷跷板就会静止不动,造成一端常高而另一端常低的不平衡发展状态,这样的社会长此以往就会是畸形的、不健康的。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公平与效率和谐发展的社会,应该在二者间寻求动态的平衡,
三、促进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既要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又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全体人民各得其所,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促进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1、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公平与效率既有对立的方面,更有统一的方面。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找到既保障效率又保证公平的最佳均衡点,从而使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保证公平,而公平的实现又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促进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从根本上讲,要促进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是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不断推进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增长,才能为消除社会不公平创造前提条件。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核心的公平观的要义就是着眼发展来推进社会公平,并通过社会公平的不断实现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更进一步地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把握和落实公平观,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推进发展中实现社会公平。总体上看,公平与效率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不懈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潜在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除人为的行业垄断、市场壁垒、资源独享等不公平现象,推进公平竞争,从政策体系、法律制度、分配机制等方面为社会成员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使公平与效率有机统一起来。
2、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公平,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根本保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体系,努力营造实现公平的社会条件。从我国目前发展实际来看,首先要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机会和就业公平;其次要完善分配政策和制度,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再次,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平等的政策和保障机制,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突破口;最后,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整体公平。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张素芳:建设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和谐社会[J].求是,2005(6).
一、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调查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和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患者的比例为20%。根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2002年采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内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心理测试的结果,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
在北京,上海,广东,杭州等地,一些教科所、科研机构和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通过对本地的教师进行心理测试发现,有近半数的教师患有各种心理障碍症,轻者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重者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出现许多教师体罚学生,致使学生受到严重心理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件。从这许多案例中,作为教师个体都表现出了共同的特点,即他们在出现了与教师正常的教育行为相异的表现时,在心理上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近年来,据专家研究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师已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甚至在全国各地已发生了很多教师因不堪心理压力而自杀的事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了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所以,如何为教师构建一片和谐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
二、教师心理失衡的归因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当前的社会变革、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压力、冲击有关,与社会、家庭、学校对考试升学率的片面重视以及有关教育体制的不合理有关,还与日益增加的教育教学负担有关,也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相关。另外,从教师主观方面有其人格特征、自我认识以及成长经历等因素;客观方面有家庭、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工作繁重回报相对较低,工作环境不理想,扮演的角色冲突等因素;综合方面有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贫富差距的增大和教师经济收入偏低而引发的不公平感,社会提供个人发展机遇的增多和教师对本职工作不安于现状的心理冲突,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和教师教育上的“有心无力”的无奈情绪等因素。
三、构建教师和谐精神家园,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1、构建教师和谐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他们的心理健康联系着众多的社会因素。首先,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心理和谐健康的公民。因为个人心理健康是社会和谐的软环境。其次,教师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不仅有利于自身的生理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再次,构建教师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也符合师德建设的要求。第四,构建和谐的教师精神家园,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在相互交流中最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2、构建教师健康和谐精神家园的方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心灵的开拓者。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怎样才能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其构建一片和谐的精神家园呢?
(1)端正认知,建立正确的健康概念和自我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要面对例如学生、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等以至整个社会的检查和监督。所有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这无形中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个体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健康概念和自我概念来应对外界因素对自己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泰然处之,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调节情绪,合理宣泄心理压力
激烈的社会竞争影响着教师的精神生活,心理压力的剧增与疏导渠道欠畅通,常常会导致许多与情绪有关的疾病,作为教师,在喧嚣的尘世与激烈的竞争中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运用诸如精神法、合理宣泄法、认识调适法等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另外,也可以用一些自然的调节手段,如大笑、散步、洗温水浴、运动和深呼吸等来调节紧张情绪。通过合理宣泄,释放心理压力,以达到心理解脱与平衡。
(3)善于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心理不健康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际关系失调。要保持健康和谐的心理,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教师是为人师表的,他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吸引学生,如果他不能以师爱来陶冶学生,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期待,缺乏强有力的内驱力,那么他对学生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流,善于与人交流,尤其是要善于与学生交流,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通过努力,在学生心里播撒一片爱的种子,去收获明天的希望。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hina meets people's pursuit for a better life and also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 Beautiful China has opened up new horiz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accounting, and harmonious accounting meets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beautiful China, so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beautiful China concepts and harmonious accounting is consistent and their nature is people-centered and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harmony aspects of current accounting and proposes advice to optimize harmony accounting.
关键词: 美丽中国;和谐会计;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Key words: beautiful China;harmonious accounting;people-oriented;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163-02
1 美丽中国与和谐会计
党的十报告提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和谐会计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社会越发展,越需要和谐会计。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幸福、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当下会计存在的不和谐,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受到严峻挑战,社会的发展呼吁和谐会计的建立。和谐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的会计,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有利于社会趋向总体和谐,有利于各类社会主体利益趋于和谐及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的各类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美丽中国为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天地,美丽中国的发展需要和谐会计的支持;和谐会计顺应美丽中国的发展要求,对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美丽中国概念与和谐会计的精神内涵一致,本质即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和谐会计相比环境会计、绿色会计有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和丰富的内涵,应大力推广和谐会计。
2 美丽中国下现行会计不和谐现状剖析
2.1 忽略“无所有权物品”的成本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当代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资源为代价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在传统会计中,只有存在财产所有权的东西用货币进行计量,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得以反映。而对自然环境等对人类至关重要但无所有权的事物却不能成为传统会计核算的内容,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不记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产品成本低廉,这种以牺牲当下环境换取眼前利益的行为其实是饮鸩止渴。成本应当是环境成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总和。环境成本应当包括自然资源的耗减费用、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费用、生态资源的保护费用以及处理废弃物费用等。因此,重视产品成本环境核算,实现企业生产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是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和谐会计则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对环境成本赋之以价值和价格,并对其耗费予以补偿,从而使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企业利润最大化损害消费者利益 当下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驱使企业购买低劣原材料,采用污染环境的低成本加工方式,却是以优质高价的原材料和高、精、尖的制作工艺来核算产品成本,使消费者购买的产品质次价高,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和身心健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基础,健康、节能、低碳、环保消费模式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越发促使企业考虑生态环保问题。企业生产和销售环保产品,是对社会环境和消费者健康的保护,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的美丽中国。
2.3 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重视人力资源的收益和核算 劳动者是企业经济利润的创造者,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当下物本会计忽视了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价值,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相背离,与社会的发展不和谐,不利于科技的创新,更不利于劳动者价值的充分体现。和谐会计是以人为本的会计,是新时期会计主动适应社会、与时俱进的正能量体现。以人为本,将劳动者的愿望和企业的目标、社会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共同和谐发展,尽快实现美丽中国。
3 美丽中国视角下和谐会计的优化
3.1 与时俱进,营造和谐的会计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会计建设 营造和谐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满足会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和谐首先要求企业充分尊重自然,平等地对待人与自然,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协调发展,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破坏自然环境。加强环境的治理核算,保证企业的生存不以污染环境为前提。
营造和谐的共同目标,关注企业价值,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不考虑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后患无穷。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利用新科技,生产绿色产品,降低对消费者的危害,履行对消费者的责任,牢固树立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取信于广大消费者,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和谐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因此,要想实现会计的和谐发展,必须将企业目标锁定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注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
3.2 拓宽会计假设,注重“绿色核算” 和谐会计反应和控制的内容远远超过货币计量涉及的范围,需要以非货币计量和货币计量相结合。绿色会计核算提供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用、损失浪费、污染破坏和补偿恢复等方面的信息,促使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核算”是和谐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企业参与环境治理与控制的重要环节。
3.3 增加会计要素,认可劳动力和社会环境价值 和谐会计在资产要素应纳入自然资源、知识、人力资源,在负债要素要纳入社会责任、社会福利等;在所有者权益要素纳入资源资本、人力资本;在费用要素纳入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环境治理研究开发费、环境治理费用、环境补偿费用等。和谐会计拓宽了会计人员的选择空间、创新空间,在此基础上核算出的利润才能满足构建美丽中国、和谐社会的要求。
3.4 健全会计准则与制度 我国正处于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接轨时期,基于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我国会计在顺应国际潮流的同时必然有中国特色。在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企业更应该加强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遵守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依法履行对社会的责任,更快、更好的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大环境,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以宽.会计和谐发展研究[J].会计之友(上),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