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7 09:40: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创新;责任

引言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在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城乡水资源得到优化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提高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是提高和完善城乡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不断进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陕西省水资源情况概述

1.1 水资源方面存在的缺陷

依据国家对水资源利用的标准划分陕西省属于极度缺水区域,同时陕西又是一个大省,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极低。而且在陕西省的水资源情况方面又存在缺陷:(1)可用水资源总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特别低;(2)在时间分布方面变化比较大,年内的降雨量并不均匀,大约有70%以上的降雨出现在夏季的7-9月份,春季和秋季降雨量不足50%,冬季最少降水量大约只在2%-3%。夏季若降雨量比较集中,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若没有降雨时则容易出现高温干旱的情况;秋季时若有持续的连绵大雨出现很容易出现溃涝灾害;冬季和春季很少出现降雨,干旱现象频频出现。整年的降水量参差不齐,悬殊过大。因此出现各个地域持续干旱、洪涝或者旱涝持续交替的现象的主要因素;(3)陕西省榆林市的水资源主要以黄河水系供应,水流域面积超过了100km2,水资源的总量大约为40.84亿平方米,其中自产的水资源为30%以上,占据总水量的80%左右。但在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写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4)地下水资源开采过于严重,关中地区对地下水的开采已达到了90%以上,有部分地区严重超采水资源,造成了当地地下水位迅速下降,严重的出现地沉的现象。

1.2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的作用

城镇中人口比较集中,用水量也相对比较多,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用水程度的提高等都是影响城镇居民用水量增加的因素。城镇居民的用水量多少以及用水的规律严重影响到供水方式的形成。建立有效的供水措施和方式有助于对水资源管理的加强,进行优化配置,进而达到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以及集中供水为农村使用自来水造就了有力的条件,结束了以前家家户户担水、挑水用的情况,村民不用再喝不卫生也不安全的水资源。自从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措施,使村与村、乡与乡有了连接,没有了界线,互相合作广泛的吸收资金,想方设法进行水资源的开采并进行有效管理,水量充足,供水得到了保障,方便了人们用水,水费的收取到位率明显有了提高。

2 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服务的路径

2.1 以合适的路径进行创新

在我国已经有很多省市在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方面开创了新路径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以引以为鉴。比如:位于浙江省宁绍平原东端的宁波市,为了使水资源得以合理的利用、使城乡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促进农村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推出了“五水共治”工程。其中“五水”包括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共水、抓节水,将这五水进行一手抓,可以说是一石多鸟的措施,不但使投资得到了扩大还使环境得到了保护和优化。榆林市在进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中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妨借鉴相关措施。

2.2 各区域进行供水系统联网管理与经营管理一体化的构建

联网管理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机:对供水管线和污水收集管线的辐射。供水管线主要指在经济技术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城市的公共供水工程逐步向周边的县、城乡、村进行辐射,县域的公共供水工程向周边的乡、村进行管线的辐射,乡镇的公共供水工程可以向周边村进行管线的辐射,以达到提高公共供水覆盖率的目的。同时,对污水进行收集的管线要随着供水管道的延伸而延伸。进而对经济技术进行比较,对污水进行集中的回收以及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一体化作用,进而使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物质基础的奠定得到实现。

从经营方面来说,为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组织保障,可以通过供水协会进行省、市、县以及乡的相应组织来完成。供水协会可以是省、市、县或者乡村供水协会,供水协会可以以股份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出现,但是大部分股份需要由地方政府掌握。协会的运行依靠收取的水费维持,保持协会的收支平衡,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小的供水协会慢慢加入到较大的供水协会中进行统一管理,不但可以保证水量和水质,还对乡村供水协会中不可预期的种种风险进行化解。为实现城乡的供水一体化进行了风险的化解和经济的运行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2.3 对水量和水质进行一体化管理

可以说,水资源的量和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出现人为的将水量和水质进行分割那必然会造成水资源体制性的缺水现象出现。目前,我国在对水资源的管理方面存在着体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水质的规划需要尽快统一。水污染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给我国的环保部门进行水污染防治规划工作赋予了职能,赋予了对各个流域和子区域的水质进行设定标准的权利,依据此法规对水环境的功能区进行划分。同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规范方面也赋予了国家水利部门相关的规划职能,比如,对水功能区域的划分、水资源保护区域的设置、对水质监测的加强以及对水域容纳污水总量控制的实施和就排污总量的限制向环保部门提出意见的权利等。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两套并行的对水质监管的功能区和两套规划。而目前我国的法律在这两者之间协调和衔接的方式和方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最终造成了水质规划的统一性无法实现。

(2)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需要得到落实。我国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对于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水行政部门或流域的管理机构就水域的容纳污水的能力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的要求以及水体自净的能力进行核定并向环保部门进行该水域排污总量限制意见的提出。但是法律法规中所提到的水域的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的法律地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导致《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的纳污能力以及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并不能得到切实的执行,最终导致水资源的保护措施无法得打落实。

对于上面所说的关于水资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在对水量与水质管理进行一体化方面问题的解决,我国采取措施对当下部门间的职能交叉或者授权冲突等问题进行切实的解决,比如:实行对普通法律的调整、流域特别法的创设、单项行政法规的制定、政府规章或者规范性的文件等措施。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水量水质依法进行法律地位的确立,以达到水量和水质管理的一体化早日得到实现的目的。值得高兴的是,近几年我国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不断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对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积极的推行,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日后,水行政主管部门还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断对水量与水质管理一体化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从而使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实现、体制的解决以及饮水安全的确保得到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亚华.对我国水管理改革进展的评价――水法及相关法规在黄河流域管理中的实施对话[R].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2006.

篇(2)

关键词:供水 城乡一体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292-02

浙江省乐清市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乐清市第一个乐咸水厂建成以后,乐清专门成立了农村改水项目办公室。专门从事乐清的农村改水工作。到1993年底。全市共建成自来水厂122座,受益村共632个行政村。78万余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3%。这一阶段主要是发动各镇、乡、村的干部群众,以政府为主导,利用基层农村的各种有利资源进行不同形式因地制宜的各个突破,逐个建设。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但为现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因此,可以将其当作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乐清市成立了供水集团,统一了乐清的供水系统,合并了二大供水企业(原自来水公司与农村供水公司),结束了乐清多龙治水的局面,保证了乐清的供水质量。保障了乐清人民的安全供水,乐清城,供水一体化建设从此真正拉开了帷幕.进行了大规模的城乡统一建设、统一供水、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无论是水厂兼并改造还是新的延伸接水,全部都是按照城乡供水规划和标准执行,尤其在管理上大面积进行“一户一表”改造。截止2010年底,“一户一表”收费户达到147000奈户,企业的年有效售水量达4800余万吨,全年水费金额达1.13亿元,企业的固定资产高迭10.86亿元。尽管如此,企业在迅速扩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因为是新问题所以既没有以往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其他兄弟单位有效办法可参照,全凭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处置和处理,这些处理从现在角度回头来看,大部分是成功的,虽然有些还不尽如人意乃至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影响,但不管是成功的还是不如人意的,应该说对以后的工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体制和管理模式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企业性质。两个不同性质的企业单位合二为一需要很多部门来协调解决。2005年供水集团成立之前,原市自来水公司为国有性质,市农村供水公司为集体事业性质,集团组建后定性为国有控股企业,员I的有些待遇,包括工费标准、养老保险金和医保金的缴纳标准都不一样。合并以后职工反映很大,屡屡在职代会上强烈提案。而且原农村供水公司内部体制也较复杂,有多种成分,有集体事业性质的。有企业合同制性质的,也有农聘工。为了解决平衡集团内部的员工待遇,集团采取了多种的解决办法:一是与社保部门协调.调整部分缴费标准,原标准馅低的适当往上调,束缴纳的追加统缴,使员工的养老垒和医保金缴蚋标准基本平衡,解除了所有职工养保和医保的后顾之忧。二是员工原档案工资标准偏低的,采取企业内部进行微调。然后进入档案,差距仍然较大的采用考核奖励的办法,按考核的点数形式给予奖励,这种奖励工资是浮动的,让员工感觉企业内部待遇分配基本合理,这样平息了职工的情绪,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三是对原农村供水公司编外的农村小水厂农聘工进行整编。多余人员采用一次性缴足养老保险金和医保金并实行按工龄补偿金的办法,使多余人员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平安过渡。

2.管理模式。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后。地散面广,管理难度相对增加,虽然统一执行集团用水审批,设计规范,水质要求,收费标准,但鉴于原农村小水厂设备管道老化陈旧,水耗偏离.居住人口稀稠悬殊,地域偏远的不同情况,我们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是实行紧密型和松散型相结合的办法。集团供水管理实行三级管理模式。集团――分(子)公司――水管所。以各水管所为基层管理服务单位,属于紧密型的管理范畴.集团下属的物资公司和安装公司为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属于宽松型管理范畴。二是实行线块相结合的办法管理。乐清市地彤地貌成带状。背山面海.腹地不深,蓄水能力较差,境内南北长66.22公里,东西宽仅32.35公里,全市面积为1174平方公里,全市按集雨面积和独自成溪可分为四个流域,即大荆溪流域,芙蓉黄金溪流清江流域。虹桥淡溪流域,钟前水库的白石溪流域,它们互不相关,独流入海,因此我们的管理也是按照自然流域成块状设置机构。设置虹桥水管所、南清芙分公司、荆雁水管所、柳市分公司。这样我们便把业务线状管理和块状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地域分散、流域独立自然条件不利的客观问题。

二、资产和资金问题及解决办法

1.溃产问题。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资产的性质,存在的形态都有所不同。原自来水公司的各类资产按国有企业的规定。规范入账,来源明确。性质单一,报表台账齐全,折旧按规定计算,资产的原值、净值都十分清楚。而农村供水公司则不同,资产性质相对复杂.大部分资产定性为集体性质,而这个集体性质又没有特定明确的对象,属于一种抽象的集体概念。大部分水厂的建成都是利用公办民助的方式。例如1987年柳市项目水厂的建设属于浙江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最大的农村水厂,工程总造价2806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一是向世界银行贷款40%;二是省、县配套资金分别为5%和1096;三是利用群众集资45%约1200余万元,按当时柳市区人均分摊人均出资17元。其实世界银行贷款仍是在水费中筹还,其性质还是柳市人民负担.所以总造价的85%仍然是群众集资性质。因此,在理论上分析,该工程属于民办公助,资产属性为集体性质,企业也是集体事业性质,在后来的集团组建中,对资产的认定曾有过一段激烈的争论,政府为了稳妥起见.最后采用托管的办法先将这一部分资产管理起来。具体托管办法以市政府名义发文,委托其时作为农村供水公司的主管部门农村改水办公室进行托管,资产的具体经营单位为乐清市供水集团,作为经营单位必须对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而改水办负责人直接进入集团公司董事会任副董事长,负对资产的监督责任,这样可以直接对资产进行监管。

2.资金问题。如此大规模的城,供水一体化建设。资金问题是一个非常现实无法回避的太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凭供水企业的自身财力是鲍对办不到的,供水集团的自身财力也非常有限,账面上的自有资金可用于扩大生产再投入的一年不足1000万元。而建设资金每年需要四五千万元。如此大的缺额资金只能采取多渠道的办法。一方面我

们向市政府施压和要求。以求得市政府和当地乡镇政府的支持,在市财政和当地乡镇财政中争取安排部分资金。另一方面集团出面向银行系统贷款.由于供水集团的历史原因,能够用于抵押贷款的房产证很少,而且还要用于几个大水厂的建设和改造贷款,要分出一部分房产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贷款已不可能,即使可能也是杯水车薪难解旱龙之渴,因此我们与多家银行谈判。哪家同意质押的就向哪家银行贷款,而且长期挂钩循环贷款,达到双赢的目的,我们用陆续收取水费确保还贷保证供水企业的信誉不受损害。再一方面要求接水用户自筹一小部分。并且可以用不同形式出资,比如政策处理费用及凿路挖地费用可以用劳动力投入的多种方式解决。

多方筹资的最后难题在于集团财务的账务处理,按国赍委和审计部门的规定,凡国家财政和群众集资部分不得计提折旧。若是这样的话供水企业虽然城乡一体化建设搞得轰轰烈烈.但在今后的运行中设备管道的维护雏修,以度更新改造的资金就没有来源,成无米之炊了,供水企业不但缺乏发展后劲.到了一定时期还危险。为此,我们努力说服国资委和审计部门,分析透彻,据理力争,最终相关部门同意部分资产计提折旧.这样能基本保证正常运行和今后维修和更新改造资金的来源。

三、管理问题殛解决的办法

城乡供水一体化后。管理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头痛问题。因为城市与农村实际存在着各种条件的差异,比如观念的差异。经济的差别,环境条件的不同,尤其是观念的差异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都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做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宣传工作。

1.服务问题。作为公用性的供水企业,因为资源的关系目前虽然是垄断企业,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实也是服务企业,如何搞好服务大有文章,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不可回避、不可小视的重要性。服务首先遇到的是观念问题。因为农村农民习惯于过去那种随便用水。无论在山边取水,还是在河塘里取水或地下取水,一般都不需要计量交费,因此用水缴费的意识非常薄弱,对于工作人员上门收费十分反感,不理不睬,他们不但惜水、节水,而且还偷水盗水,甚至毁坏水表无法计量。供水之初毒户每月用水不足一吨的户数不少,有的经检查发现在水缸上面装水表夜间滴水不计量。我们不但要向他们宣传自来水对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是要向他们说明供水企业的买水、制水、供水、售水整个过程的繁锁复杂。而且投资很大、成本很高、利润很低,决非单纯的盈利企业。“水也是商品”,把这一概念溉输到用户的头脑中,还常在农村人口集中的地方放电影借此进行法制宣传和科学用水的宣传,希望他们接章守法,遵照供水企业的章程合理用水。除了对他们的宣传外,我们还要对内部员工的教育,要搞好服务必须先提高我们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技能,教育员工认识到这个过程是必然的.村民们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必须耐心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为了稳定和谐发展,理顺供售关系,还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把关系确定下来。为此。我们采纳了律师的意见。以供售双方签订合同成为买卖关系而不是福利关系,使双方的权益都受法律保护。公正公平。

2.水价问题。供水价格对于供售双方都是十分敏感的问题。供水企业因资源的关系目前属于垄断企业。物价部门对于水价控制得非常严格,原则上只能是保本微利,各项成本审核程序要求很严。其实,供水企业肩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责任,单单追求经济效益是不现实的,有些投资不但超前,而且投入和产出也不成比例。好在城乡一体化后我们还可以进行大小平衡,东西兼顾,才使企业稳定下来。

水价问题还碰到一个水耗的分摊问题,按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定,供水企业的产销差率应控制在15%以下。而一般企业都很难达到,乐清供水集团产销差率平均迭30%。尤其是象我们城乡供水一体化走得比较早的企业更是难以控制,因乡村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管网长,陈旧老化严重,加上人为的破坏及偷盗水,产销差率高居不下,在水价测算时其水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标准以外的部分究竟怎样分摊,由谁负担?全部由用户负担显然不合理,而全部由供水企业负担也有失公平。所以也只能协调谈判.要求物价部门适当放宽点。一般测算放宽到23%左右。

篇(3)

一、以人为本走城乡发展一体化之路

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城市化不是城市的形态建设,建造高楼大厦,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建设。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是非农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将农民转化为市民,既要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又要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最根本的任务是农民市民化。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同步,土地城市化速度快,人口城市化速度慢,农民工进市而不进城,形成了“半城市化”格局。全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江苏城市化率已达到63%,但农民市民化进程还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全国2亿农民工包括其家属是有4亿农民尚未解决进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之路还很长,必须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经验来考察,各国城市化发展轨迹大致有两种演化指向:一种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统筹同发展,逐步走上现代化之路;一种是城乡分离发展,形成二元结构,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两种演化路径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实践证明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重大,这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互动发展,促进相互融合,其基本路径是“五个一体化”:即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就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1.发展规划一体化

统筹城乡规划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前提。要统一编制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同时将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有机衔接起来,从而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园区更像园区,形成城乡发展的新格局。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集中建设中心城镇,扩大中心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吸纳作用;二要有计划地将农村自然村落向中心村集中,逐步形成农民集中居住区。江苏原有21万个自然村,经规划集中建设4万个农民集中居住区,进而向新型农民社区发展。如此可节约3/4的建设用地和4/5的基础设施投资。

2.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体系,优先建设城乡共享型基础设施。当前要将基础设施投资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集中搞好农村的道路、桥梁、电力、通信、供水、供气、水利、生态、治污等项目建设,重点突出乡村的通达工程,切实解决农村对基础设施的基本需求,使城乡基础设施良性互动,保障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3.市场体系一体化

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要充分发挥城镇集聚辐射功能,促进城市市场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水平。鼓励城市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发展,组织工业品下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

在加快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同时,着力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组织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特别要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4.就业保障一体化

就业保障一体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要统筹协调解决城乡居民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和就业政策,使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平等,就业服务共享,促进农村劳动方向二、三产业转移。

加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保障面,在农村建立广覆盖、低水平的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应保尽保,使农民享有应有的福利保障。

5.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强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公共服务资源从人力到财力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使广大农民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对进城农民工要与城镇居民一样在子女就学、卫生医疗、文化培训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得以切实解决。

加快城乡社区建设步伐,使社区成为城乡社会管理的新型组织,积极建立居家养老,扶贫济困、综合治安、人口计生等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体系,将城乡新型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大大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三、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依靠制度创新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最关键的是体制机制改革,要全方位进行制度创新,主要包括身份制度、土地制度、农民职业化制度、“反哺”制度以及行政管理制度等的全面创新。

1.身份制度创新

改变农民身份必须改革户籍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户口登记,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和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进程。与此同时保障农民进城后,在就业服务、养老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和买房安家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具名同等的权利,真正成为新市民。

2.土地制度创新

农民进城首要问题是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此土地制度的改革已成为核心问题。一方面要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开发后的增值收益对农民的补偿水平,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农民以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等,集中换股、换保、换房后进城进镇,通过提高土地收益和土地置换,使农民获得进城后生产和生活的资本。

3.农民职业化制度创新

农民进城基业的关键是提高就业能力,要大规模加强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在农村要通过培训,培训新一代职业化农民。政府要引导农名职业化培训的投资并给予政策鼓励。

4.“反哺”制度创新

长期以来,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农业支援工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就要创新“反哺”制度,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要在“两个反哺”的机制体制上创新,使更多的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工农协调发展。

5.行政管理制度创新

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在引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协调管理。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将重心转向城乡社区,通过社区居民的民主管理,由社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建设新型的城乡社区制度。

篇(4)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一体化建设;规划布局;资源配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6-025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6.125

市场经济环境下,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认识上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提升。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可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是我党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其目标与任务,这也是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各级干部、领导应对此加以重视,进而为指导实践提供可靠依据。

1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意义

1.1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个老观念,还是一个新发展观

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为的重要论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多数学者都认为城乡对立的传统社会结构形态应逐步被取缔,应选取先进的城乡一体新社会结构形态。不能断然分离城、乡,应同等看待城和乡,有机结合城和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与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城市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且农村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我们所说的城乡一体化,就是充分结合、融合城市与农村,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快速发展,以农村促进城市发展,两者之间可互为市场、服务与资源,进而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内容。

1.2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个一般发展历程,还是城市化的发展新阶段

伴随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城乡一体化可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发展变化起到促进作用,是城乡之间先进、健康因素相互吸引、吸收的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重要过程,是新型城乡关系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核心内容。在统筹城乡规划一体化过程中,要求将工农业、城乡及其居民看作一个整体,利用改革体制与调整政策,深入研究,统筹谋划,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等一体化发展,在政策、产业发展与待遇等方面给予城市与农村公平、公正,将统一、相同的文明与实惠给予农民,为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1.3 城乡一体化具有全方位的内容,其中统筹发展为关键

不得绦新浜蟮姆⒄构勰睿如先城市后农村,要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发展新理念,重点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做好城乡差距减少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虽已转变传统发展战略模式,但本质上财政政策并没有倾向农业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没有达到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弱势产业中农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如国家财政支持度不足,则无法扭转城乡较大差距。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坚持科学发展观,将错误的、落后的发展观彻底摒弃,只有这样才能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1.4 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要重视农业,还需做好产业间的协调及配合

快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加以优化,这也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据相关案例分析,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非农产业及实现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城乡一体化为其主要发展途径。为此,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行能够将大量农民的就业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能够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是农业综合效益得以提升、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的前提,是实现农民转移、富裕的重要途径。

2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实践措施

城乡一体化的特点为面广、内容多,在推进过程中,应达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目的,要求严格遵循工业逐步集中于园区、农民逐步集中于城镇、土地逐步集中于规模经济的原则,进而达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及农业产业化的目的,统筹推进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一体化。

2.1 切实提高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在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过程中,要求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进行正确理解。也就是说应将城市与农村看作是一个整体,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逐步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四化”发展,即农业集约化、乡村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及服务社会化。作为一项与社会相关的复杂、系统性工程,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可对各个领域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如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要求在统筹规划中必须对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深入改革,只有实现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才能实现各方群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为稳定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对科学发展观本质含义进行深入领悟中,要求选取新思路、新措施加以保证,要求将科学发展观和城乡发展有机结合,在对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2.2 准确定位,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途径

2.2.1 统一规划布局。规划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条件,要利用城乡差距的缩小,达到区域内基础设施共享最大化。于农村发展而言,为克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实现发展突破,应对县域经济发展提高重视程度,将城乡看作一个整体,同时实施规划、整合与提升。在规划理念阶段,应合理规划设计,对城乡发展布局进行全面思考,进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统一设置,将公平、公正的发展机遇提供给农业、农民发展。在规划编制环节,应始终坚守扩大城市、提升城镇与控制农村的思想,以此对中心城镇规划标准进行全面提升。要求将中心确立为新老城区,优先进行部分中心镇的确定与发展,且对中心镇规划建设加以重视,随后对中心镇工业区规划规模进行全面扩大化,并将具有良好发展条件产业聚集、引导到中心镇,以此提高该镇的就业率。除此之外,通过农村所有要素的聚集,能够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而对城乡经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农民向居民逐步进行转化,随后将农村逐步向社区进行转化。

2.2.2 统一资源配置。首先,需统一建设标准。为对非城镇化区域设施建设标准进行有效提升,应以城市作为农村建设的标准,可进行适当超前化,防止由于现A段建设标准较低而出现今后浪费资源的现象;其次,统筹建设资金。在不断扩大城市建设面积的同时,集体所有制土地逐步向国有土地转换,政府可控制土地收益,且该项资金可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支撑;再次,建设基础设施。排污、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应逐步应用到农村建设中,利用快速便捷的交通网,能够实现城乡的有机结合,能够确保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生产、生活更为紧密,能够达到共享城乡资源的目的;最后,共享服务设施。公用服务设施主要包含城市公交、供水及燃气等,要求通过区域化建设,进行一体化建设标准等内容的实施,进而实现共享公用设施资源的

目的。

2.2.3 统一建设管理。针对农村建筑,应实施统一设计、有资质施工及法制化管理,在统一规范管理中合理纳入村镇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应确保村镇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许可制度应具有统一性,村镇建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应具有统一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必须对工程质量、材料质量等进行严格把控。有效治理村镇建筑环境,对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与健全规章制度,针对脏、乱、差的现象应制定科学措施进行有效治理,尽可能在建筑业管理方向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为其必然要求,是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全面小康社会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将重点设置为科学规划,将支撑看作是产业发展,将动力定位于创新机制,以此达到增加就业机会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打破,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袁雨田.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D].山东大学,2015.

[2] 晁玉方,郭吉涛,杜同爱.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3] 陈述.规划先行 统筹谋划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 革――关于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的调研和思考[J].农 村经济与科技,2011,(7).

篇(5)

城乡一体化早在19世纪中期就成为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后,我国历史上城乡隔离发展所造成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益表面化,城乡一体化逐步受到重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已于90年代中前期开展了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策略与方案,对领导决策和管理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内地,宝鸡等城市也进行了城乡一体化战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市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建国五十多年的投资建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形成了较为雄厚的重工业基础。在工业化的强大带动作用下,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城市化水平接近70%,已形成大都市雏形。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市已开始呈现出人口、产业向外扩张的离心城市化特征,这表明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在加强,城市发展进入极化与扩散并重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城乡关系日益密切,原有的城乡分离、甚至对立的状况将逐步得到转变,建立呈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共荣互动关系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任务。*年,*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来的3个城区和2个郊区调整为现在的6个“城乡一体化新区”,各辖区中既有城区又有郊区。其目的是从行政上加强城市与郊区的经济联系,充分发挥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作用。去年,*市政府又提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率先发展”的新战略,未来*市中心区的经济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扩散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些,为突破和改进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经济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课题在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重点对*市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对*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市城乡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提升*市作为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通过城乡关系的改善和密切,更好地发挥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一、城乡关系现状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二元结构问题提出的。简单讲,城乡关系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但在研究中考虑到城乡之间的联系,必须对二者做出界定。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关系取决于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如城乡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性、通达性等。在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体制因素对城乡关系的影响相当深刻,同一行政区划单元内由于行政上存在隶属关系联系,经济联系较为密切。不同行政单元之间,经济联系则相对较为松散。

城乡关系研究范围的确定既要考虑经济联系的强弱,又要考虑行政地区范围的影响。在本项课题研究中,城市是指*市市区,即建成区部分。乡村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指*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乡村部分,即近郊(现6个城市辖区的郊区部分)和远郊(市辖县、市);考虑到*市大都市区发展已形成雏形,另一个层面系指城市腹地,即北面忻州、南面晋中等受中心市区影响明显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部分地区,即*市都市圈。

*年,*市市区(6个辖区)年末常住人口达到233.2万人,占全市的75.6%,而各项经济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除外,见上表)在全市所占比重均超过了80%,其中,财政总收入(含地方和中央)、各项存贷款余额、邮电业务总量等均占到90%以上,表明市区经济的核心地位十分突出(见表1),同时也是全省半数以上的科研机构。*市是华北铁路交通枢纽之一,通过石太、太焦、同蒲、京原等铁路与省内外保持便捷联系,太古岚地方铁路加强了市区与古交的联系。公路以市区为中心,通过八条主干线辐射全省,同时也是山西省“大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的节点。*武宿机场是全省唯一的4D级干线机场,现已开通72条航线及至香港的定期包机航线,通航城市达到50个。近年来,*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东山过境高速公路、“一桥两路”、长风大街、机场路、城市出口、城市客运站及城市次干路、支路的建设和改造,大大改善城市交通网络条件,使城市路网结构和布局逐步走向合理化。*电网是联系山西省北部、南部、东南部电网的枢纽,也是省网的负荷中心。全市居民人均用电量204.8千瓦小时,居全国各城市第五位。城市煤气、热力生产与供应设施发展较快,城市气化普及率已达86%,城市集中供热也正在积极扩展。由此可见,*市在市域乃至省域范围内的核心地位十分明显,并且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建成区与近郊、远郊以至省内其它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更加便捷。

(一)城乡关系发展阶段的划分

*市城乡关系的演变与我国建国后实行的宏观发展政策密切相关。80年代以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后的城市与乡村二元工业化发展政策、90年代后的市场化发展战略等,都对*市的城乡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市因其自然资源赋存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劳动地域分工任务的约束性,城乡关系特征显得更具典型性和阶段性。

*市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城乡隔离发展阶段。与全国一样,超前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十分严格的城乡户籍政策,基本上阻塞了应有的城乡联系通道和方式,总体上隔绝了正常的城乡发展关系。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工矿基地”和“生产性城市”,而乡村以农补工,不但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的粮食、蔬菜和副食品。城市建设、工业发展难以顾及农村和农业的需求,甚至还有城市剥夺农村和工业剥夺农业的现象,城乡关系完全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

第二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初,城乡自主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农村实行,而后兴办了大量的以资源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及其初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极大地刺激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市郊区及辖县的经济面貌。可以说,这一时期农村的发展是依靠其自身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极少获得来自城市的支持。此间,*市作为能源基地的中心城市,得到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能源、重化工工业发展较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也形成了超重型和资源型经济体系。其他经济功能,特别是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组织和管理职能未能得到相应的发育和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局限性很强。因此,这一阶段*市城乡之间形成了自主发展、相对独立的关系,不仅城乡之间产业关联性薄弱,而且还存在对资源、土地、环境、市场和其他经济要素的不良竞争。这种城乡二元发展的状态,既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高效使用,更不利于市域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产业发展层次的提升,妨碍了中心市区和郊区乡村的共同、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城乡关系调整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步伐加快,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趋于弱化,我国逐步告别短缺经济,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时代基本结束。以增加供给为主导目标的传统开发模式被以区域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代替,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城市发展层次不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发展则面临着技术层次低、规模不经济、环境恶化、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重新认识和调整城乡关系,使两者由对立、分离逐步走向协调、融合成为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的城乡关系得到一定的改善,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城市发展开始呈现出扩散的特征,城市化地域扩展明显,以*市建成区为核心的都市圈雏形已基本形成,标志着城乡关系正由隔离向融合逐步过渡和转变。

(二)城乡现状的关系特征

1.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市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有水快流”原则指导下,以采掘和初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立起具有显著资源型经济特征的农村工业体系。资源型产业是一种依赖大规模动用资源的基础性产业,产业带动作用较弱且在区际贸易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投资格局不仅造成了城乡之间在资源利用、占有市场等方面对立,而且产业上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使得城乡优势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无法形成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说,目前*市城乡二元结构首先表现在经济的二元结构上,并支配着城乡其他关系的二元性特征。

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性必然导致城市化的二元结构。*市区,城市化主要地表现为外延式地域扩展,城市的职能、发展层次和极化效益未能得到合理的拓展。*的郊区和邻近的乡村地区,乡镇企业规模偏小、空间布局分散,农村工业化对乡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足,加之长期以来户籍管理的限制以及我国特有的“自下而上型”城市化道路的导向,小城镇发育进程不快,集聚功能较弱。上述两个方面,都影响和限制了*城市化的一体化发展,使城市化呈现出异质性、二元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郊区在产业选择、布局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法规等方面,均没有纳入城乡一体化统一管理的轨道。郊区自身也存在很多生态问题,诸如乡镇企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土地不合理利用、村落布局混乱等。特别是位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高度密集,生态环境治理上又属于城区和郊区均不便管理的地段,具有城市和郊区“双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城乡之间污染扩散与生态净化脱节。乡村地区由于采煤、炼焦、炼铁、造纸等污染型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发展,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乡村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近十几年,随着*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人口以及城市设施继续集中,城市的生产与消费功能日益增强,导致城市用水、用电量增大,废气、废水排放量增多,城市绿地和规划绿地不断被蚕食,城市生态功能日益衰退,生态问题十分严重(近一两年这一情况有所遏制和好转,但尚未形成根本好转的机制和态势)。在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过程中,实施“退二进三”战略,通过搬迁污染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工业环境,但由于环境管理和技术改造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污染转移的问题,郊区和邻近的乡村地区生产、生活废物排放量增多,郊区作为中心城市的“绿肺”及生态系统的“还原器”的功能持续退化。可见,城市、乡村以及城郊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模糊,生态分工不明,生态结构亟待进行重新整合和重大调整。

此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城乡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二元化现象,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极为不利。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缺乏广域交通体系的观念,受行政区划分割,大型区域通基础建设的协调性与一体化程度仍较低;大型动力供应设施,如输变电设施、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建设中区域联合、共建共享以及城乡一体化考虑不够,导致郊区城镇、乡村地区规划建设中追求自成系统的倾向严重。城乡各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造成相互影响和越界污染;分散建设水源和供水设施,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自成体系,小城镇、农村及“城中村”给排水设施与管网建设滞后,城乡之间反差极大。

2.中心城市发展层次不高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城乡关系中,城市与乡村具有相互依存的特点,乡村是城市的腹地,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和基础作用,城市则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这种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城市经济规模大、技术层次高,更重要的是城市的经济功能完善且对城乡关系的影响作用大,如城市具有带动作用强大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集中有大量的金融、保险、生产服务等经济核心部门。目前,*市中心市区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很大,新兴服务业规模偏小,空间集聚也很不足,经济枢纽功能亟待加强。同时,资源型经济特征以及城乡工业同构现象造成城乡经济分工不明确、产业联系偏少,城市无法通过密切的横向、纵向及旁侧产业联系,对城乡经济发展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3.城乡联系的渠道不畅通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通过各类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与高效配置,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的。经济要素流动的通达与顺畅,有赖于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以及城镇体系的完善。

就*而言,二元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了城乡之间的自主发展格局。资源型经济的固有特点,造成城乡之间依靠各自的“体外循环”完成从投资、生产、企业管理、技术开发到市场拓展、销售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再加上产业结构的趋同与刚性,使得经济要素在产业间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难于实现。

从道理上讲,各级城镇的正常发育以及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助于城镇发挥中心作用、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目前,*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城市、小辖区”。*市由于城市辖区较小,造成城市腹地狭小,这样既限制了城市产业拓展的空间,妨碍了高耗能重型产业(同时也是污染型产业)的转移,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城乡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城镇体系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大城区、小郊区”。城区特别是原有三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而郊县卫星城镇和各类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经济规模。

4.各类功能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大量“城中村”的存在和中心城区生态功能空间的缺失两个方面。“城中村”的最形象说法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它虽然与城市社区或广大农村社区有同一之处,但差别与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城中村”在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农村属性和在地域空间和经济功能上的城市属性,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二元、两难性和矛盾性,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在*市建成区范围内存在的75个“城中村”,与城市街道犬牙交错,致使市区用地边界不清,管理混乱,城市总体布局调整的难度较大,严重地妨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城市的生态空间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生态环境级的维护和改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排泄等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在*市的城市建设和扩展过程中,过于关注生产功能的加强,忽视城市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强化,表现在空间上就是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不断被蚕食,难以形成绿地系统和生态功能体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市中心区人口更加密集。城市建设用地一再突破控制指标,尤其是大量绿地和规划绿地被侵占,修建各种建筑、修建住宅。其恶果是现代化的城市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绿色空间,导致生态环境功能的严重失调。

二、城乡一体化的思路

(一)总体思路

针对*市城乡关系现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最终实现城乡关系的融合和整体协调发展则是长期的奋斗目标。*市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城乡发展统一规划为指导,努力改善城乡经济分工,积极调整城乡经济布局,着力协调城乡经济关系,统筹建设城乡综合生态系统、城乡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关系的转型和整合发展。

目前,*市城乡之间的联系有越来越密切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市场联系深化和中心市区污染企业以及其他工业企业的外迁。企业外迁实质上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和城市规模扩大的体现,也是城市空间分布格局和土地利用形式变动的结果,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城市化必将推动城乡一体化,但是仅仅依靠这一过程是远不足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还需要直接切入城乡分离的要害,从城市、乡村以及中间环节三方面着手。因此,解决*市城乡相关问题首先要进行城乡发展统一规划,将整合城乡关系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次,针对城乡工业发展中分工不够明确的问题,整合城乡各类资源,重新确立城乡经济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经济的转型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增强城乡经济实力。

鉴于长期以来城乡生态环境欠账较多且问题严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着手进行生态一体化的建设;城乡统一市场建设是城乡关系整合的核心工作,决定着各类经济要素流动的活跃程度以及使用效率,必须消除条块分割、地区封锁,使城乡市场由传统的二元化市场区向相互依赖且等级分明的一体化网络系统转变;建设完善通畅、高速便捷的基础设施网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城市化的地域推进、经济要素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的整治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加大建设力度并适度超前发展将深刻改变城乡关系格局;*市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的历程表明,体制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城乡关系的演化,建立有利于城乡关系改善和融合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和市场体制,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二)战略要点

根据城乡关系演变的阶段,*市目前正处在城乡关系由隔离走向融合的调整时期,城乡二元特征仍然十分突出,实现城乡一体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做出巨大的努力。针对经济发展现状,综合确定*市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点是:平等、协调、融合、发展。

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针对重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不平等现象提出的。就是要改变旧的城乡关系,将城市和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赋予城市和乡村同等的发展机会,有助于充分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比如*市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核心的优势,*市近郊、远郊及相邻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等,实现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快捷流动,进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协调是指在城乡平等的前提下,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分工协作,整合发展,并在空间上有序分布,城市和乡村走向互动发展。就*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协调应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本着发挥优势的原则,城乡在产业上应当各有侧重,明确分工,并通过增进产业联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城乡生态功能的分工,无论对城市还是对乡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城乡生态的一体化建设能够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并提高生态还原功能,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基础设施的城乡协调,将极大地提高经济要素流动的通达性和顺畅性,也可保证城乡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融合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未来*市城乡关系发展的方向。融合并不是消除城乡差别,是指在保留城市和乡村两种人类聚落形态的前提下,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组成关系密切、彼此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城市-乡村复合系统。这一系统是在保持城市和乡村特色的前提下,不同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空间因素的优化组合。融合是指以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的,城乡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密切、结构合理的发展关系。

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和最终目标。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在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乡村的发展也需要城市在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带动效应。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城市和乡村为了寻求自身发展而走过的曲折道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经济流通的各种障碍,实现各类经济要素在城乡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并以平等、高效的方式推动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综合对策

1.加强制度体系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针对现有制度的状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建立城乡一体化工业生产和行业管理体系,组建跨城乡、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形成利益集团共同体,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重新组合和利益再分配;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2.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

*市行政区划调整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正面影响初步显现,城市空间扩展步伐加快,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要真正实现城市与郊区以及地区城乡一体化,不可能仅仅依靠调整行政区划的办法。事实上,行政区划变动所带来的对城乡关系的改变,恰恰表明必须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型的规划建设做法,把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尤其要重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促使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

3.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必须加快*市改革开放的步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市场。在城乡统一市场建设中,要打破城乡、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建设包括商品市场、各类要素市场在内的综合市场体系,并规范市场行为,实现工农衔接、城乡衔接以及农户与市场衔接,实现经济要素向利益最大化的产业部门、空间区位的自由流动,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高效性。基于目前*市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现状,市场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统一管理城乡就业,加速劳动力的流动,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其他要素的流动提供人力保证。

4.强化城市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一定要防止“城乡地位对等化”的倾向。城乡关系的平等并不是城乡地位的同等,要始终明确城市在城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带动作用,并且应当强化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的这一作用。目前,*市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工业化扩散阶段,城市地域迅速扩展,亟待提升城市发展层次。一方面要切实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非生产性职能,扩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规模;对传统商贸业进行改造,提高发展档次,扩大发展规模;加强工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工业化的高度化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文教科研优势,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有力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转变观念,密切科研院所与乡村地区的联系,为乡镇工业和农业提供技术帮助,加快技术的扩散,并在实践中增强技术力量。

三、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既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它是一个明确分工、相互促进、双向发展过程,其目标就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形成各有侧重、有机组合的区域经济整体。城乡一体化不是空间的均衡化,而是一个有效聚集、有机疏散、高度协作的最优空间网络系统。

(一)城乡经济关系现状和问题

1.城乡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任何区域都是在不断立足自我优势、认识比较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市城乡关系中,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与充分的发挥。受能源基地建设影响,城乡产业结构都呈现出初级化、重型化、低级化的特点。*市市区是全省经济、文化中心,省内核心地位相当突出。但目前来看,城市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城市经济功能发育不全。从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熟练劳动力、人才资源、市场条件、技术水平、产业基础、投资环境等方面看,在省内乃至国内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或潜在优势,但目前还没有成为支持和带动市区以至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动力。

*市乡村地域较广,清徐、古交、阳曲和娄烦等市县的经济发展更多地受到“资源决定论”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设备陈旧、规模偏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城市化滞后非农化、工业生产单一化和产业竞争力弱的现象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邻近中心市区、面对城市消费市场是其突出的比较优势,而这些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发挥。

2.城乡之间相互支持不够

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城市系统是一个依靠一系列网络系统连接而成的综合体,包括交通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商品流通系统、金融系统、社会经济管理系统等。中心市区就位于各个系统和各条线路构成的市域系统的结点上。城市凭借自己的行政、经济、文化、交通地位,组织市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将它与周围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腹地。反过来,中心城市也依靠腹地的资源、市场、劳动力等要素支持自己的发展。如果中心城市与腹地的各种网络系统能够畅通和高效运转的话,中心城市便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并带动市域整体发展,同时形成城乡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市商贸业历史悠久,但规模与影响与省会城市的地位并不相称。中心城市综合职能体系建设滞后,生产过重,管理、组织、创新、服务功能发育不足,妨碍了城市对乡村和区域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制约了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功能联系,双方没有形成彼此依赖、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共建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城乡之间经济关系松散

从*的产业结构上看,近20年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壮大,打破了城市代表工业、农村代表农业的传统产业分工格局。但*市特定的资源赋存条件和特殊的经济发展道路,使得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同构现象。城乡工业都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只是在产业规模、技术层次、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资源型产业的特点又决定了这两类地区的工业经济联系都以区外为主,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微弱。而且,彼此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还出现了争抢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环境压力剧增。目前,*市城乡经济联系以乡村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心市区为乡村提供商贸及文教服务为主要形式,城市与乡村地区经济技术联系不够密切,尚未形成产业互补的合理分工格局。

(二)经济一体化的途径

目前,*市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还相当大,这种状况对城乡之间的分工协作与共同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当务之急是扩大乡村经济总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调整城乡分工,加强经济联系,密切城乡关系,塑造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互动发展关系机制。为此,需要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进程,继续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的城乡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1.完善和强化中心市区经济职能

长期以来,*市以生产功能为主的发展策略,导致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城市化质量不高。经济组织和管理职能不强,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业规模偏小,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与调控作用偏弱。商贸功能规模和等级有待升级,文化教育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还很不够,产学研分离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是乡村地区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技术层次较低的乡镇工业,另一方面却是研究成果束之高阁、科研技术人员无用武之地。完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构建城乡经济中枢、技术支撑点及文化创新高地,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决定性意义。

2.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问题仍然是摆在乡村地区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农业的现代化才能根本上完成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实力增强的任务。农业是乡村地区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能够有效地摆脱土地对农民的束缚,提升农村经济的质态和层次,彻底改变农村地区的发展面貌。同时,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郊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充分,区位、交通、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突出,具有在省内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重点,积极推进近郊地区农业现代化,可以实现与中心城市的高层对接,能够为城乡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3.提高乡村城市化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市周边乡村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乡村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发展的现象——产业集聚程度低,阻碍了农村工业化质量的提高;大量非农人口滞留农村,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城镇质量不高,吸纳资本、人才的能力弱;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乱占滥用耕地突出,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小城镇建设为核心,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将有助于城市化质量的改善和乡村工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乡镇工业的规模效益和技术层次,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4.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市场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分工产生交换,进而出现市场;反过来,市场又推进了分工。我国乡村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如果没有城乡职能的一体化和市场的一体化,就不可能实现乡村地区的发展。对于地处内陆的*而言,推进城乡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消除城乡经济壁垒、打破城乡分离状态、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使城乡市场由孤立的市场区向有机联系的一体化市场网络系统转变,最终实现城乡经济高效发展的经济一体化目标。

5.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城乡之间必须有完善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各类经济要素才能保持顺畅流动,人流、物流、信息流才能具有良好的通达性,才能保证城乡关联渠道的畅通。近年来*都市区外延扩展受交通指向作用显著,空间扩展由摊大饼式向轴线扩展模式转换,表明交通基础条件的改善对城市发展和城乡联系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市场建设一样,都是改善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

四、生态一体化

生态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包括城乡在内,生态良性循环的顶级人工复合生态群落,增强和激活乡村地区的生态还原功能,确保城市系统的开放性,建立生态循环的有效渠道和途径。

(一)总目标:建设“内陆生态城市"

根据*市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现状与特点,未来生态一体化应将建设“内陆生态城市”作为生态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建设生态城市既是城市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城市强调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系统各部分都得到协调共处和可持续地发展。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周围市郊及有关区域紧密相连的开放系统,它是城市内部、城市与区域之间生态共建的历史产物。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建设内陆生态城市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环境方面,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

第二,在经济方面,除了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要有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

第三,在社会方面,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市民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环保工作和活动,在全社会提倡一种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

第四,在管理方面,要有健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不仅要有关于环保和环卫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要有节约资源以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要有一个相关的切实有效的行政与执法制度。

(二)城乡生态一体化的空间格局

针对*市的生态问题和城乡生态现状,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可以分三个步骤:第一,*市生态建设规划,进行城乡生态分区,明确生态区的功能与目标,确定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第二,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点、线、面结合,建设城市生态系统网络;第三,调整城乡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与生态的互补与互动。

1.生态功能分区

依据*市城乡生态环境现状的不同,生态环境的空间结构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呈南北方向伸展的半环状内陆生态景观圈层:最为森林绿色屏障,由东西北部山地丘陵地带的森林、草地及耕地组成,分布于阳曲县的西山和古交市石千峰等地的东山次生林带,面积约1.91万公顷,是*市主要的森林分布区域;中间是汾河谷地农业景观区,主要指上兰村以南的汾河城区段和清徐段,这里经济活动与人文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建设要增加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比重,增强城市绿肺功能,实现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并重的目标;再向里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城市边缘地区,为城市绿地、绿肺,生态走廊建设的重点;建成区地处生态系统的核心,属于经济密度较高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景观,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旅游、科技等绿色产业比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尽快建设内陆园林城目标。

2.城乡生态空间格局

在建成区及近郊县范围内建设“南北两肺呼应、东西两翼保护、纵横两轴贯通"的总体绿色生态布局。具体而言:

南北两肺:指清徐生态农业区和万柏林及阳曲果林保护区;

东西两翼:指东西山原始林或人工次生林带。这两翼是*市区域生态系统最丰厚的资源,也是实现*市森林围城的基础。

纵横两轴:纵轴指汾河主干道绿色景观带,横轴指太旧高速公路沿线绿化风景带,两条绿色轴带在*市建成区交叉,是组成*市生态网络的主干。

在这个总格局内,扩建和改造中心市区范围内的大型公园、绿地、水面,将其作为有效的生态缓冲岛,同步建设星罗棋布的各类小花园、小游园和小景点;以城乡交通要道绿化为依托,形成点、线、片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格局。

3.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汾河生态走廊:以汾河公园草地、林带、水库为绿岛,以滨河东路、滨河西路道路绿化为绿轴,建成*市生态示范区。并以此为依托,沿汾河主干道向南北延伸,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绿色生态廊带。其作用在于:改善*市主河道——汾河的自然环境,保护汾河的生态环境;净化*市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与东西山森林带遥相呼应,形成“森林围城"和“森林入城"的双重生态效应;同时形成*市一道靓丽的生态景观风景线。

城市园林绿地:以*市森林公园为基础,建成一个以暖温带植物群落为中心,培育北方花卉、草地绿化优良品种,集四季园林与化石、标本为一体的北方生态博物馆。依托城市公园及社区绿化,增加建成区的绿地面积,形成点、片结合的城市绿肺,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水生植物观光、水产养殖、垂钓等旅游观光地,建设晋阳湖生态养殖度假区。重点对*大街、水西门街、府东、府西街、北大街及滨河东、西路、五一路、解放路、新建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进行绿化、美化,增加道路两旁植被的层次性、多样性和观赏性,建成具有园林景观功能的道路绿化林带。

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选择生态条件较好的清徐、晋源两地,改造城市周边农业生态景观,建成生态旅游、果园观光基地,设立田野学校;在近郊城乡过度带,以道路为依托,建设绿色生态保护圈层,依托居民小区和农家院落,建设庭院生态基地;阳曲、娄烦应进行立体生态农业建设,在原有林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山上水源林、山腰经济林、山麓水果林”的布局模式,建设生态型农林复合系统。

五、基础设施一体化

城乡基础设施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联系的基础,是城乡之间各类经济要素空间流动的纽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和保障。

(一)基础设施网络存在的问题

1.交通系统

*市是全省对外交通的汇集点,又是全省城市交通建设的重心。从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角度分析,目前*市交通运输系统建设面临着如下问题:

第一,交通体系建设缺乏广域交通体系的观念,受行政区划分割,大型区域通基础建设的协调性与一体化程度仍较低。*市大型区域通设施和交通节点主要位于市区南部以及*与清徐、晋中市榆次区、祁县的交界区域,*铁路枢纽实际上是*——榆次复合式枢纽,大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都需要跨越行政区协同解决。但受行政区的分割,*铁路枢纽发展、*机场净空范围的控制、*榆次间大型物流仓储中心的建设还存在许多矛盾与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制约着交通体系的长远发展。

第二,城市边缘区高速公路体系还不完善,对外交通与市内快速交通衔接性较差。*市域和*都市圈内部高速公路密度过小,覆盖面窄,无法满足城市间密切交往的需要。环城高速公路体系还未形成,城市内的高等级干道与城市周边的高等级干道的互通性较差。城市换乘系统建设不完善,对外交通与市内快速交通衔接性偏低。城市内部多纵多横的主干道路系统只是从本市出行的角度去规划的,缺乏与相邻地区的协调和连接。

第三,缺乏从都市圈域一体化的高度建设内部交通体系的观念。连接都市圈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还很不完善,维系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以公路为主,圈域内部城际快速干道还不成体系,*与榆次之间、*与清徐之间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未有系统考虑。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仅从本市的角度去规划,与城郊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尚未建立。

第四,城市内部“城中村”道路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无法满足人流、物流、停车及消防的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中村”道路交通系统往往不能与周边地区有效地进行协调和衔接。

第五,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城市及其边缘区区域的功能区协调程度差,城市形态呈“线状”畸型发展,受“要想富,快占路”的价值观念影响,相当部分边缘小城镇和乡村盲目地沿高等级干线公路建设工业小区和商铺,省道、国道迅速“市街化”,不仅严重影响交通干线的畅通与安全,制约城镇建设的长远发展,而且还将导致耗资巨大的二次改造。

第六,交通管理方面缺乏整体协调和规划。涉及交通管理的各部门分工太细,各管一段,各自为政,不仅条块分割严重,而且条条和块块内部也常难以协调。条条块块之间在交通用地、规划布局、管理实施等各环节都存在着利益冲突,造成道路交通零碎不衔接和建设、经营管理效率低等问题。

2.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电力生产及输变电设施,区域性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随着人民生活与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对动力供应系统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能源供应结构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从能源需求、结构变化角度分析,目前动力系统城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大型动力供应设施,在输变电设施、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建设过程中,对区域联合、共享以及城乡一体化等因素考虑不够,导致市郊城镇、城市规划建设中追求自成系统的倾向严重。

第二,城市内部“城中村”、城市郊区小城镇与中心村,动力供应网络建设不足或形成空白,能源利用结构转化滞缓,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第三,中心城与边缘区预留线路走廊、动力设施建设用地统筹规划不够,“马路拉链”现象时有发生。

3.给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

*市在城市给水系统建设方面发展较快,引黄济并工程竣工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有所缓解。从河道水体的流域性特征分析和筹划,城市供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需要从市域甚至更大区域的水体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实现水源流域的高度整体协调。但是,在目前的城市给排水体系建设中“就城市论城市”的倾向仍较严重,具体表现为:

第一,都市圈内各城市根据各自的需要,安排水源地和取水量,自成体系建设自己的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盲目分散建设,水源利用设施的合理配置没有整体区域协调,不利于资源的优化利用。

第二,城乡工农业用水和城镇乡村居民用水缺乏一体化规划和合理分配,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之间矛盾突出。

第三,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比较完善,但自成体系,小城镇和农村及“城中村”给排水设施与管网建设滞后,城乡之间反差极大。

第四,城市与村镇排水口缺乏统一协调规划,流域上下游相邻城镇间存在水污染矛盾。

第五,水资源管理体系仍较混乱,水务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4.其它系统

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与都市圈其它城市特别是晋中市的一体化问题,农村通信设施建设是薄弱环节。

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包括防洪和抗震两大部分。*市区汾河干流防洪标准已达到百年一遇设防标准,存在的问题是防洪体系建设本身也是整个流域河道与水库整体整治的一体化工程,城市独立的防洪工程建设对解决防洪的根本性问题仍比较脆弱。

(二)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思路

*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统一规划起步,协调整合为主,生产性设施先行,分区重点推进,管理创新保障。

*市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内容包括三个空间层次、五大支撑体系和五大系统(见图2)。其中,软支撑体系由规划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微观主体运营机制、土地管理机制和投资机制组成;物质支撑体系由交通系统、动力机制、通信系统、给排水系统、环境生态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等组成。

根据*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要求,城乡一体化建设分区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城市内部(城市建成区范围),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重点主要是75个“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问题,要重点解决市政公用设施与社会公共设施的一体化配置与完善。第二层次,即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地带),是城市型基础设施与乡村的过渡地区,也是城市主要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分布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是处理好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节点的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发展、城市形态与基础设施配置的协调关系、城市型设施的合理延伸与有序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设施的建设和保护。第三层次,即都市圈域。一般而言,是以1小时交通圈作为都市圈划分的范围。从*市经济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角度分析,都市圈域范围除*市域(2市3县)外,还应包括晋中市榆次区、交城、文水、祁县、太谷5个县区,相当于*二级经济区的范围。它是山西省经济社会最发达的核心区域,也是全省基础设施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都市圈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是圈域各级城镇之间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包括圈域交通体系一体化建设、能源供应、污水处理、生态环境设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设施、防洪设施等的整体协调与共建共享。

(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重点

1.交通运输系统

对于都市区域,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空间一体化首当其冲的是交通一体化建设。*市交通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方面是:第一,建立以大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镇交通发展模式。调整运输结构,切实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以发展常规公共汽车、电车、小型公共汽车为主体的城市交通结构。随着郊区的发展,从市内的“市区公交”扩展到都市圈范围内的全域公交,形成大公共交通体系。按照*发展实际,都市圈内应优先考虑中心市区与榆次、清徐之间、主要小城镇之间的大公交体系,建立起公共交通与城镇布局相互支持的良性发展链。第二,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立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共交通为辅助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大城市客运交通所倡导的模式。把都市圈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十字”形地铁、由同蒲铁路、河西铁路专用线、北郊铁路专用线、以及规划中的南郊铁路(义井工业站经姚村至榆次)组成的椭圆型环城快速市郊铁路等有机组织衔接,与各主要城镇环城快速干路建设相协调,形成与城市开发建设以及对外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以地铁、轻轨为主的轨道交通体系。第三,一体化建设城市之间、城镇之间的快速干道。首先在太榆之间、*至东观之间、*至徐沟之间构建快速干道;创造条件,通过延伸滨河快速干道、改造其他道路,形成都市圈南部城市以及主要城镇间联系的快速干道。第四,强化广域交通体系。高标准一体化建设*—榆次复合型综合枢纽,搞好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类交通设施、站场、线路的配套建设,形成便捷、顺畅、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省域交通枢纽,拓展六向对外交通通道,即与晋东、晋东南、晋中、晋西、晋西北、晋北相联系的、由省道和国道组成的六条辐射型快速干道,加快通往晋北、晋南、晋西、晋东南的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步伐。

2.动力系统建设

*市供电系统建设要摆脱本地电源自求平衡的思路,从全省大电网角度解决*市及其都市圈的电源问题,本地电厂逐步改造为调峰电厂和热力电厂;根据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要求进行电网改造,都市圈内主要城市间建设220千伏双环网,完善各城市110千伏运行网络,加大小城镇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形成区域、城乡一体化的供电网络;加强电力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的协调,综合考虑变电站、高压走廊与城镇发展方向、城镇功能分区、城镇道路系统的协调。

3.给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

第一,实施“省水高效”战略,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生产体系,建立节水型的生活服务体系。第二,建立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协调与整体配置体系。水资源开发应按都市圈汾河流域统一规划,对水体区域的功能分工及水资源可用量与可供量进行综合研究,合理调配区域水资源,统筹区域取水口与引黄调水的资源利用。第三,实现区域性综合用水。区域性综合用水可以在特大型、大型企业建立废水闭路循环系统,也可以在厂际之间进行区域性综合利用,还可以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居民用水与生产用水之间建立。第四,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水源的合理保护。彻底改革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革除多头领导、部门分割及部门之间互相牵制的局面,按照水体循环规律和区域内用水系统的特点,统一安排分区性的水资源规划、调度、分配、利用和保护,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区域性管理和水务一体化管理。第五,建设和完善供水管网等供水设施建设。应逐步建立城市分质供水系统,重点加强“城中村”与城乡结合部的供水管网建设。

排水系统一体化的重点是按照流域上下游的关系,合理划分污水分区,一体化布置排水口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大型化可以降低处理设施的基建投资,便于管理,而且可以降低处理能耗,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这一点已是共识。然而过于集中,污水收集和输送的成本迅速上升,会抵消前述优点,如果再考虑污水处理后的回用,分散处理,就近回用,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中,应根据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际,解决好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关系,合理选择污水厂厂址和回用设施布置方式。

(四)分区建设对策

1.城市内部(建成区)

城市内部(建成区)应以整体协调的观点,整合中心城市内部城乡之间的各种基础设施资源,减少各区域之间、各级行政单元之间、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建设矛盾,提高各种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形成高度一体化的空间网络系统。对“城市里的乡村”的一体化改造,可根据更新改造的不同起点或不同阶段,按低、中、高三种方案,分区域、有步骤地实施。

低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全部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基本按照区域现状以居住用地为主的功能,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部分改造,原则上不伤筋动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置达到三类居住用地标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参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标准上可有一定降低,但必须保证道路红线宽度至少达到3.5-5米,主要路段拓宽到7-9米,建筑红线再退后1-2米,并为今后的拓展提供相应的预留空间。

中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大部分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逐步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用地功能及性质更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基本按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标准上略有降低,但必须保证道路红线宽度由现在的3-5米拓宽至9米、12米或15米,建筑红线再退后2-3米,同时逐步完成其它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最终达到城市建设要求。

高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由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在条件成熟时进行用地功能及性质的统一更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完全按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给排水的标准上,对亟待更新改造的项目结合分区和控制性规划一次性改造到位。

2.城市边缘区

城市边缘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城市与村镇基础的衔接和城市性设施与区域性设施的合理布局与相互协调,一体化的着手点是引导与控制。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分区角度,本区域为引导控制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重点处理的矛盾和问题有:(1)城市道路系统与公路交通系统的协调与衔接;(2)*市环城高速公路与城郊铁路线路的合理安排与换乘点的布局;(3)城市道路与公路线路安排与村镇发展、工业小区用地布局的协调;(4)交通线路与交通节点布局用地的预留;(5)城市大型变电站的位置选择、高压走廊与城市用地扩展方向、村镇建设的关系;(6)城市给排水、煤气、供热管网合理延伸与村镇的共享;(7)城市边缘区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3.都市圈域

确立城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是促进大城市圈经济、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当务之急。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都市圈内各个城镇,特别是主要城镇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协调和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一体化的着手点是协调管理。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分区角度,本区域为协调管理区。

*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地域是*与榆次之间、*清徐之间的协调建设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城际快速干道的一体化建设和地面公共交通的一体化组织;(2)*榆次之间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规划与实施;(3)在太榆之间协调布局铁路、公路、航空设施、站场和大型仓储设施,高标准一体化建设*—榆次省域复合型对外交通综合枢纽;(4)一体化建设信息通讯设施,实现信息设施与资源的共建共享;(5)联合进行燃气网络建设和新兴气源的开发;(6)统一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引黄水资源的调配;(7)*清徐一体化规划与建设汾河生态廊道;(8)*与清徐、榆次之间统一规划建设大型永久性绿色生态空间。

六、空间一体化

城乡空间是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城乡空间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格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

(一)城乡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1.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土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与其它内陆城市一样,*市长期沿袭的城乡分割型土地管理体制和刚性化的土地流转机制,形成了城乡特点迥异的土地利用格局,妨碍了城乡间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制约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城市内部,一方面土地短缺问题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闲置、浪费、低效利用等诸多问题。目前,各类用地比例不合理,道路、绿化、科教用地偏低,工业用地规模大,利用效率低,一些与城市功能要求不适应的工业企业占据了城市土地的黄金地段,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育和发展。在郊区农村,农民住宅用地比例过大,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大量占用土地。特别是城市边缘地区,仍然采用“农业方式”利用“城市土地”,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2.城镇体系不健全

*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城市、小辖区”。*市城市辖区较小,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制约了中心市区的产业布局活动,不利于占地大企业的搬迁转移,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城镇体系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大城区、小郊区”。城区特别是原有三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问题,而郊县卫星城镇和各类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无法承担带动乡村发展的功能和任务。

3.“城中村”散布于建成区

“城中村”是指历史与现实形成的、紧紧地嵌接在城市社区内或处于该城市社区边缘地带的某些农村社区。“城中村”的最形象说法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它虽然与城市社区或广大农村社区有同一之处,但差别与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城中村”由于在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方面与城市形成二元体制,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在*市建成区范围内存在的75个“城中村”,与城市街道犬牙交错,致使市区用地边界不清,管理混乱,城市总体布局调整的难度较大,严重破坏了城市的总体规划。

4.城乡空间分工不明确

长期以来,*市走的是一条重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城市的许多经济职能严重缺失,而城乡二元化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状况。乡镇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工业经济结构严重趋同,难以形成经济分工和经济联系,并且彼此制约,地域内在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上内耗激烈,低水平重复,经济缺乏合力和活力。在空间上,表现为城乡之间缺乏功能分化,城乡空间经济联系很差,资金、技术、人口、产业等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合理,空间流动微弱,不利于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经济规模难以扩大,经济结构转换迟滞,发展层次无法提升,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5.城市绿色空间缺失

城市是一个人工系统,生态空间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维护和改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分解还原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的城市建设和扩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生产功能,忽视对城市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强化,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不断被蚕食,导致绿色空间功能体系建设的滞缓。在农村地区,农民建房用地大幅度增长,乡镇企业用地不断扩展,侵占了大量的农村绿色空间,弱化了农村应有的生态还原功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

6.城乡空间组织化程度低

在*近郊,在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的约束作用下,乡镇企业大都就地办厂,形成了一种乡土经济格局。这种分散型农村工业化,导致小城镇不发育或城镇服务半径和人口规模过小,难以为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提供应有的支撑作用。从中心市区看,具有都市特色的功能性产业,尤其是高层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不快,城乡之间以交通为主的空间网络建设滞后,导致*市城乡空间组织结构松散、组织化程度低,中心城市与各次级增长极点及腹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够。这严重影响了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不仅导致空间要素的重复配置和浪费,而且造成城市化规模经济的低效运行。

(二)城乡空间的分区划分

中心城区:包括*市建成区的大部分,东起建设路,西至新建路,南起南内环街,北至城北街。以城区内部经济功能的完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为主要任务,严格控制工业的发展,原则上不再增加工业用地,现有工业逐步向外迁出,向组团转移;要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发展金融、保险、生产业等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层次和地位,增强城市的服务能力、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使之成为*市和山西省的经济组织和管理中心;必须注重生态工程的建设,大力规划和建设园林、绿地,进一步减少污染源和严格控制污染强度,切实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增强其生态功能。

城市扩展区:包括*区、*区的非中心城区部分以及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小店区和晋源区四个城区的全部。以接纳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扩散为主。*市市区的新增工业、外迁工业及新增的城市建设项目均可考虑到这里来寻求空间;产业的发展应依托驻地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的发展上,空间上可以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加速产学研一体化;依托太钢、太化、太重、西山等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良好的市政工程设施、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组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发展生产技术协作和规模化生产;对现有产业要搞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有效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危害;小店区和晋源区将是未来*市市区向南扩展的主导方向,因此要搞好长远发展规划,集约化使用土地资源,各类建设用地的规划既要合理,又要具有前瞻性;此外,小店区和晋源区还应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和农业、旅游业发展基础的优势,面向市区消费市场,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并逐步提升旅游业层次和规模,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生态功能区:包括*市所辖娄烦县和阳曲县。根据这两个县的空间区位、产业基础、发展条件等多种因素,主要承担城市生态还原和绿色屏障功能。古交位于*市上风和上水位置,生态区位重要而敏感,其发展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要严格限制污染工业的发展;娄烦县和阳曲县属于*市的后进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其发展既要考虑生态区位,又要加强与中心城市的产业关联,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发展城郊农业、旅游业、副食品供应业等,同时结合当地农业开发,加速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发展。

卫星城镇:包括晋中市区、古交市区和清徐县城。由于*市自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城市的扩展以向南为主,因此位于*市南面的晋中市和清徐县与市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越来越密切,逐渐发展成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联系的都市型地域。清徐县经济实力较强,但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要从解决乡镇工业的分散式发展问题着手,积极加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分工,更加重视小城镇建设,推动乡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古交市的资源型产业要向高级化、深加工和清洁生产方向发展,减少废物排放量、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古交市作为*市的卫星城市,加强与中心市区的产业分工联系,搞好市政建设、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内涵,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随着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市区向南的扩展,晋中市与*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逐渐缩短,两个城市在产业联系、市场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互补发展的潜力巨大,晋中市区必将成为*大都市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重点

1.城市多中心、沿轴线发展

世界各城市空间布局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单中心环状扩展模式、二是多中心轴线延伸扩展模式。近年来,*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交通指向特征十分明显,正在由摊大饼式向沿轴线扩展模式转变。要进一步强化*大街、长风大街两条东西主轴的建设,使之成为*的都市化景观带,同时依托(东、西)滨河路以及东西向城市出口道路,加快城市南进(以及西移)步伐,不失时机地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城乡结合部发展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影响强烈的地域。*市充分重视城乡交接地带的开发建设,引导资金和经济要素流向,改造这一地带的产业特征和景观特征,调整区域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导区域。要从改善与外界的可通达性入手,致力于道路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乡交错地带成为城乡经济技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长风大街以南地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拓展空间,要尽快从体制上解决边缘区的“刚性化惯性发展”问题,缓解和消除向“城市化寻租”的不良现象,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3.彻底改造“城中村”

基于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为数众多的“城中村”始终游离与城市之外,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城中村”地处城市之中,与城市的各种联系相当密切,更易直接地受城市的带动和影响。城中村与城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极大地促进其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和经济效益的多元化,表现在农业基本消失,二、三产业及其土地收益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比一般农村社区富裕,与广大农村社区相比,城市化、现代化要容易一些。城中村的改造,是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首要任务。

七、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是从区域角度出发,在承认城乡差异的基础上,以城市为中心,明确城乡分工,实现城乡相互促进的双向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城市突出的中心地位、城乡之间密切的联系、城乡各类资源的统一和高效配置、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及农村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基础的优劣等。提升中心城市地位、稳固农业基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强化城乡经济联系等,都是推进*市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心城市发展与城市现代化

*市市区作为市域和省域中心城市,目前已进入极化和扩散相结合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一方面人口、技术和其它经济要素继续向城市集聚,另一方面产业、资金、科技信息等经济要素向外溢出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影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市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重工业基础雄厚;同时,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市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刺激乡村和周边地区的生产和开发。近年来,*市一些初级加工、零部件加工等产业的扩散,为周围乡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市是全省的科技文教和信息中心,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广泛交流和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基地,能够有效地对周边农村区域进行技术、人才和信息的输出,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科技文教水平的提高。

长期以来,*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只注意发挥其工业基地的作用,而不注重城市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等多种功能的开发,造成城市工业片面发展,而城市中心功能载体——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严重削弱了城市应有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城乡经济联系只局限于乡村向城市提供粮食、副食品和工业原料,城市向周围乡村提供工业制品和其他服务。城乡两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彼此封闭的状态,不仅使经济低效增长,而且强化了我市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乡村城市化滞后、城市现代化受阻和乡村孤立发展,城市与乡村的比较优势均未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市“退二进三”为标志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城市功能更新、向现代化迈进创造了条件。随着城市建设日益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加强,吸引、辐射能力以及服务范围的加大,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乡村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

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了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传统观念和空间格局,使乡村经济由第一产业领域向第二、第三产业领域扩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谱写了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篇章。*市周边地区乡镇工业较为发达,在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虽然乡镇工业在发展的水平、质态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但它深刻地改变着乡村经济社会的面貌,不断缩小着城乡差距,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承包经营的农户在巩固其生产主体的基础上,围绕自己的生产,进入“产前”和“产后”两个领域,与工业、商业以及其它经济组织和服务组织建立真正的商品交换关系,从而确立了农民作为交换主体的地位,最终使农民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农业产业化从经济上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所依赖的自然经济基础,打破了乡村地区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状态,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生产诸要素的结合,同时也成为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

乡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结合发展,能够在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使生产力诸要素具有充分的活力和最大限度的活动领域,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在产业间、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这无疑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条件,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村工业化、城市化

依托天然禀赋的矿产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闲散资金和其它资源,并吸收城市释放的能量,*市乡镇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乡村工业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目前,*市邻近地区乡镇工业发展结构层次较低、增长方式粗放、空间布局分散,应当借助紧邻中心市区的区位优势,利用城市的技术力量、产业扩散等有利条件,加强与城市的产业联系和经济联系,实施产业改造和优化升级,这对于实现城乡产业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乡村城市化是指乡村地域中传统型社区向城市现代型社区转变,从而使滞留在乡村地域上的居民逐渐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目前,在*近郊区以及乡镇工业较发达的远郊区,乡村城市化已较为明显。乡村地域的就业结构、人口居住地和居住方式、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封闭状态正在打破。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乡村地区的收入水平,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加速了乡村城市化进程,而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又使城乡差距日益缩小。因此,乡村城市化是乡村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

从城镇体系看,小城镇是属于城市范畴,是城市居民点中的最下一个层次,数量最多并与农民具有血缘的那一部分。从农村地域体系来看,小城镇又是农村地域体系的最上层次,起着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小城镇既是城乡生态经济要素的中转站,又是各种城乡矛盾的集中地和激发区。无论是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还是城乡一体化,都离不开小城镇的发展。从产业上,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载体。要通过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类经济要素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其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从地域上,小城镇作为城市和乡村地区联系的桥梁,凭借自己的优势,为城市产业、经济技术扩散提供场地和条件。通过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腹地等层层带动模式,传递和扩大大城市的增长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引导

城乡一体化动力系统的运作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无论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空间一体化,都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从市场需求出发,本着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原则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资金使用效率。要冲破城、乡二元结构思想的束缚,从城乡大系统总体发展的角度,进行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工,坚持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经济为先的原则,发展城乡经济。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市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政府的参与才能够实现,比如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市场运行提供一种宽松的、良好的环境,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上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例如,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作用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有利的制度将极大地促进中心城市溢出效益的发挥,并能有效地降低城乡之间经济合作的制度成本。如城乡之间经济协作、补偿贸易、经济联合等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创立,就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合作。反之,则不利于城市经济势能的溢出。政府还应当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政府掌握着土地批租权,从土地批租得到的资金一部分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篇(6)

在热烈的讨论中,与会人员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纲要》,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会议认为,《纲要》是新时期对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加快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不仅对广东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且是带动全国发展的强大引擎。这标志着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标志着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意义重大,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纲要》有多处涉及价格工作,如“实现珠三角区域内油、气、电同网同价”,“探索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价格政策”,“率先实行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推进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等等。会议认为,价格是综合性指标,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价格杠杆是调节、促进、发展经济的重要杠杆,《纲要》赋予价格工作光荣而繁重的任务,物价部门要把握机遇,统筹协调,在先行先试中坚持先行,充分运用价格杠杆推动珠三角地区加快改革发展。

会议认为,要继续发扬价格改革敢闯敢试的精神,按照促进发展、先行先试、整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立足珠三角的战略定位,研究制定《纲要》的配套措施,充分运用价格手段推动新时期、新阶段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施支持性的价格政策,促进珠三角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围绕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大力清理整顿涉及服务业的各类收费,制定实施收费减免政策,减轻服务业收费负担;加快实现服务业用电、用水与普通工业用电、用水基本同价,近期重点推进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生产业用电与普通工业用电基本同价。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制定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对可再生能源实行电力送出工程费用补偿,鼓励和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要积极运用差别价格政策,促进落后产业与产能淘汰,推动产业升级。

二是实施统筹协调的价格政策,促进珠三角城乡区域一体化。在促进交通一体化方面,要在已实现广佛车辆年票互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珠三角其他市的年票互通;根据国家实行的燃油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区域内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减少区域内高速公路收费站;理顺珠三角城际轨道、城市公交同城化及跨地区侯机等相关价格管理,完善地方铁路、民航、港口等重要交通运输价格政策,促进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促进信息一体化方面,要合理调整固定电话网营业区间,积极运用价格政策推动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同时,要逐步推进珠三角区域内供气、供电同网同价和城乡区域供水同网同价。

三是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价格政策,促进珠三角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研究排污权初始价格和交易制度,推进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加快推进居民生活阶梯式水价、电价政策,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大污水处理费政策实施力度,珠三角地区污水处理费标准要率先达到合理盈利水平。实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认真执行国家现行垃圾焚烧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科学确定垃圾处理费补贴标准,保证发电企业能够获取合理利润,推动垃圾发电工程建设;合理制定再生水价格,鼓励和引导工业、洗车、市政设施及城市绿化等行业使用再生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篇(7)

一、从城乡一体化看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的意义

(一)从价值目标来看,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最高追求

在新一届常委见面会就职演讲中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包括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民幸福指数的高低也是“三农问题”解决程度的试金石,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城乡一体化作为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和举措,必然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为最高目标。

(二)从发展路径来看,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必然选择

造成农民幸福指数偏低的经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诸多压力的根源是城乡二元结构,因此,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阻碍农民走向幸福生活的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成为提升中国农民幸福指数的必然选择。

(三)从人口构成来看,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0%多,如剔除其中2亿多农民工,中国的人口就有60%是农民。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成为提升中国人民整体幸福指数的关键和前提。但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享受幸福生活的体制。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二、从推进城乡一体化看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面临的挑战

农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既有如经济发展、家庭收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保障等宏观方面,也有健康状况、思想文化素质、道德观念等微观方面,但是这些因素受到城乡机构变化的制约和影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提升农民幸福指数面临的挑战。

(一)农村社区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社区是农民生存空间的核心单元,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状况是农民享受完善服务、过上幸福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总的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快速的完善,但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很多地方盲目追求城镇化率,“一刀切”的要求农民进城市、进社区,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导致社区住宅楼建成了,但是水电暖迟迟送不上,农民搬上楼了,没有工作,住不下来,幸福指数提升自然是空中楼阁。

(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不慌。人要幸福,经济来源是根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但是居民收入却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出现了2010年经济总量世界第2而人均居民收入排名第85位的巨大反差,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农民的收入总数和增长幅度更是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面对同工不同酬、贫富差距悬殊等现实,严重影响并困扰着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更是缺乏坚实的基础。

(三)农民素质提升速度滞后

城乡一体化本质上是人的一体化,人的城市化就是人的素质的市民化。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提升速度还是明显滞后。一是追求物质享受、追逐利益价值的观念迅速蔓延,很多农民对教育不够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侧重于金钱,疏忽于感情;二是农民工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缺乏继续接受教育的能力;三是国家的招生就业政策区域差别太大,招生就业中户口歧视、地域歧视等不公平现象突出。这都导致农民素质不能满足需要,缺乏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四)农民群体社会保障乏力

在2012年的人口普查中,虽然显示我国城镇人口总数占比首次超过50%,但是这更印证了中国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在城市打工的2亿人被算作城市人口,可是他们既没有城市户口,也没有城市待遇,其就业、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仍然在农村新农合体制内。另一方面大量的城中村“半截子”城镇化工程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可是新型社区却还没有建成,没法搬进去,户口由农业变为非农业户口了,但是非农业户口所具有的城市医保、子女就业机会却没有跟上来。这就导致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由原来的水平低下变为现在的功能性残缺,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强必然导致幸福感的弱化。

三、从城乡一体化看提升农民工幸福指数的路径

(一)着力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环境是前提和基础。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需要注重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包括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工居住条件。在新型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农民工在农村的居住环境而言,一要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资金支持,对供水条件不是很成熟的,政府可给予政策优惠或补助,或者直接出面负责建设,让农民尽快喝上放心水;二要推进农村电力能源供给结构。推进电气化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三要增加新能源的发展和使用。加大农村沼气投入,积极发展户用沼气。支持有条件的农牧区发展太阳能、风能。对于农民工在城镇的居住条件来说,要改善基层治理模式,有序推进村镇治理,加强新型社区和小城镇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着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社区建设是指由两委即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规划和组织实施,以一定的农村人口为单元,建立社区组织,提供社区公益事业服务,保持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娱乐活动,改善社区环境,化解社区各类矛盾纠纷,弘扬一定的价值观念,构筑“互助、互爱”精神,把农村建设成为管理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农村。社区建设更多的层面体现在内涵,是农村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实际,坚持城镇化建设与城镇化管理相结合,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和力度,以核心价值观为纽带,营造完善舒适、健康完善的人文社区环境。

(三)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幸福感指数的提高,最核心的是要有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素质是能力的源泉。一是要高度重视农民素质提升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二是要搞好调查研究,制定教育规划。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科技推广水平、产品营销水平、农民思想状况、农村精神文明程度、民主管理程度等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规划。三是要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进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发挥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繁荣农村文化等活动,拓展农民素质提升的渠道。在这过程中既要注意工作能力的提升,如技术、专业能力的提升,也要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如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的弘扬等。

(四)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