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40: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技术帮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农业技术 主要形式 主要方法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
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说,农业技术的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推广经验,形成了多种有效的推广形式。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更加便利、快捷,新的推广形式也会层出不穷。
(一)农业体系的推广形式
农业体系的推广形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单位,建立全面的网络覆盖农业体系,它具有全方位功能的特点。而它的优势在于行政统一领导下的组织能力比较强,能够形成规模化发展的推广效果。在这个农业体系中,包括各种农业服务部门,比如农技站、土肥站、经营站等。但是,这个农业体系的推广形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推广的主动性不足、工作的任务不够细化、推广的目标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不一样等。
(二)商业性质的推广形式
商业性质的推广形式主要是通过农产品的销售与收购来达到推广的目的。在推广的过程中,各种投入供应与技术的引进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对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而言,该推广形式针对的是单项商品的发展,能够合理安排技术的开发、传播、销售等工作。而这种推广形式的缺点在于,它会过分地夸大产品的功效,从而误导农民的选择。所以,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应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发挥它的时效性。
(三)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
对于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来说,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推广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农民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与服务,以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在帮扶过程中,各地政府、机关、企业等都会参与进来。帮扶形式还包括技术的支持。虽然,这种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是比较短暂的,但相比而言还是很有效果的。该推广形式的缺点在于: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帮扶的单位来自不同的行业,不能对农业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甚至不能有效把握技术的实用性。
二、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及时掌握新的技术信息,并对技术加以使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广告的宣传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广告宣传是农业技术推广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包括多种的宣传媒介,比如电视、报纸、网络等。这种广告宣传的方法,在新品种、新农药等方面的推广上,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在广告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应该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周密地规划与设计。
(二)技术讲座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开展技术讲座是最常见的推广方法。讲座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来开展,也可以直接到田间去开展。同时,它不仅可以组织成百上千人的讲座活动,而且还可以组织几个人的技术讲座活动。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加强技术信息的传播是很重要的第一步,要想农民能够接受,还必须辅助以其他工作。
(三)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因为农业技术的使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农民欣然接受,就应该做好风险的控制工作,但是受自然生产特点的影响,这种风险不可能完全控制。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做好试验、示范工作才是对农业技术使用安全的有效阐释,同时,它们也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
关键词: 万州; 社会扶贫开发; 农业推广
中图分类号: C9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044-02
重庆市万州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之一,扶贫开发任务繁重,因此,以社会力量和单位帮扶万州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是扶贫开发工作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的重庆市科委扶贫集团是定点帮扶万州的社会扶贫的主要力量,近年来,市科委扶贫集团在社会扶贫开发中重点突出“科技特色”,即将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运用于扶贫开发,同时也让农业推广工作在扶贫开发上得到更显著的体现。
1 万州区贫困现状及近年社会扶贫状况
1.1万州区贫困现状
万州区现辖52个乡镇、街道,448个行政村,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总人口17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7.37万人,占总人口的68%。在全区现有117个市级贫困村、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6.1%;有140721个低收入人口,占农业人口的12%。同时,每年还会因自然、市场以及农户自身原因造成新的致贫和返贫人群,贫困发生率高达8%,返贫率达到7.3%。贫困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山高壑深、基础薄弱,扶贫工作更是任重道远。
1.2近年社会扶贫开发状况
社会扶贫工作是扶贫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重庆自直辖以来,开展集团式社会帮扶,帮扶效果明显著。重庆市科委扶贫集团是全市18个市级扶贫集团之一,定点帮扶万州。“十一五”期间,主要从科技支撑、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政策倾斜五个方面,助推万州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万州扶贫开发再上新台阶,其中科技支撑、产业扶持和人才培训中大部分工作涉及农业推广。
2 社会扶贫开发和农业推广的关系
社会扶贫开发和农业推广是不同部门实施两项目不同的社会活动,扶贫单位是农业推广的主体,贫困区域和贫困群众是农业推广的目标对象,扶贫开发是农业推广的传播途径。而农业推广是社会扶贫开发的一种方式,扶贫开发是农业技术推广载体。加强在社会扶贫开发上的农业技术推广,是最直接和持续有效的扶贫方式,而农业推广也需要针对贫困群众这个对象来改变其生产经营行为,提高决策能力,达到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目的,二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促进。如即将在九池乡实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扶贫部门需要帮扶该区域内的贫困群众科学规范的种植、销售蔬菜来脱贫;三峡农业科学研究院也正需要将优良的蔬菜品种、先进的种植管理模式及技术推广,因此,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既实施扶贫开发,又实现农业技术推广,达到双赢的目的。
3 社会扶贫开中农业推广情况
3.1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重庆市科委扶贫集团依托成员单位中市级科技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的农业科技力量和资源,将农业科技成果或引进成果进行转化,推广应用于扶贫开发项目,突显科技特色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益。如直接将万州区林业科学研究所的白夹竹种植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既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也加强了贫困区生态建设。
3.2科技支撑
重庆市科委扶贫集团利用强大的科技力量及资源支撑扶贫项目的建设。在社会扶贫开发的养殖业扶持上,建立养猪等领域的“专家大院”,通过专家的定期和按需为养殖大户和农户解决养殖技术和提供市场供求信息,通过科技支撑达到帮扶目的。
3.3产业扶持
重庆市科委扶贫集团针对贫困区域内原有部分农产业结构及其状况,从科技、农业推广等多方面给与扶持,从基地建设、生产经营、后续加工、市场推广等产业经济链上完善产业结构和让企事业做大做强,通过项目和农业推广服务组织形式,如“公司+事业单位+农户”、“服务组织+农户”等形式来进行农业推广,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并长期持续发展。市科委扶贫集团针对万州“药食兼用”的无花果种植加工产业项目情况,从无花果栽培种植、生产管理、无花果果脯及茶叶等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营销方式及回馈机制等方面的扶持,促进该产业的良性发展。
3.4人才培训
在扶贫开发上的人才培训在单个扶贫开发项目的培训形式较少,多以在培训中心或职业教育学校等机构集中培训,内容以实用农业技术为主,使受培训者在实用技能上受益较大。但该方式使受培训者对技能的接受较为被动,再加上受培训者农民基础较差和与培训老师交流、互动、实践不够等影响培训效果。
4农业推广在社会扶贫开发上的建议
4.1 农业推广途径及方式方法
社会扶贫开发中的农业推广同样要作好推广计划,并推广主体、推广对象、推广内容、推广目标、推广时间、推广方式等。重庆市科委扶贫集团拟定在万州区普子乡七曜村推广漆树林产业项目,是以帮扶部门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为推广主体,贫困村七曜村为推广的目标对象,经过多次调研基础上拟定的。具体按照充分与村社及农户勾通后,分析目标对象贫困村及农户要通过项目建设实现脱贫的问题,启发了和壮大了农户的变革意识,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该产业,采用“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建立产、供、销等信息交流网络,并且市科委扶贫集团分别下派科技推广人员驻村工作,实施该项目,且在此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加强信息交流,和巩固实施成果,避免目标对象农户因短暂利益而受损而影响推广成果,最终达到预期帮扶的目标。
4.2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拓宽成果转化领域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显著提高贫困群众利用科技致富的认识,带来直接效益。而拓宽其他领域科技成果在农村、农民中转化也十分迫切,在解决万州郭村镇安全村人畜的饮水问题上,就迫切需要对口帮扶单位重庆市环保局利用“屋面收水”和“水窖蓄水”的科技成果转化并在该区域推广应用,服务“三农”。
4.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效益
在传统扶贫成果指标计算上,均以直接经济效益为主要指标,侧重点不在生态效益,因此,生态扶贫建设项目计划较少。然而万州的部分贫困区正是三峡库区生态脆弱区或生态保护区,急需生态扶贫建设。如即将在渡镇沿江消落带生态治理项目,需要推广引进中山杉适生树种造林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同时建立苗木繁育基地,为进一步推广应用作好资源准备。
4.4 重视市场开发
社会扶贫开发和农业推广共同的目都是增加收入,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扶贫开发成果的市场开发,以确保扶贫开发和农业推广实现预期效益。在郭村镇及周边区域通过扶贫开发等其他形式形成了肉牛生产基地,因此,科委扶贫集团成员单位重庆市环保局确定帮扶建设、规范牛交易市场,确保扶贫开发和农业推广效益。
4.5人才培养、引进及运用
4.5.1培训对象及内容
培训的对象要有针对性,培训有迫切需求的群体或个人。培训内容要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对不同的项目和不同受培训群体可采用分类、分批次培训,提高受培训者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在重庆市中药材研究院拟定帮扶普子乡七曜村发展贝母项目上的培训,就先针对发展贝母积极性高的群众,就贝母的相关技术进行培训,并在实施过程中现场指导,交流互相,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使受培训者学一样,用一样,精一样。
4.5.2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可采用集中培训和培训后的“农民田间培训学校”相结合方式,即是在通过基础理论培训后,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在推广现场进行的指导培训。推广人员通过这种参与式培训方式,使用简易通俗的语言和现场示范等,使其与群众之间建立了更多技术、经验和信息等方面的互动,提高培训效能。
4.5.3充分发挥“三支”人员作用。
从2009年开始,重庆市选派10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支农支教支医,大大充实农业推广人才建设。因此,要充分发挥出到万州的支农人员在农业推广上优势,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和农业推广。
1.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基层多数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而且多数人员专业不对口,加上基层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认知程度不高,在日常工作中农技部分不能按照完全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人员被政府拉用、借用、包村现象十分突出,这些都影响和阻碍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开展。目前基层农技推广单位缺乏真正懂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在知识结构和年龄上存在着老化和断档现象,加之大众对农业行业的歧视,真正科班出身的不愿意到基层献身农业生产一线,多数都被留在县级机关,而被分配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的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相对较低,对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农业专业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了群众对农技推广队伍业务的不信任,严重挫伤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加上政府机构在技术推广过程中认识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导致了推广速度迟缓,取得效果不理想,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降低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制约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空间。1.2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范围在农村,主体是文化较低的农民,加上他们居住分散不集中,信息渠道不畅通,观念陈旧落后。对农业新技术和现代化种植模式很难接受,在推广过程产生抵触情绪,使得推广很难开展,除非政府强制命令,否则技术推广举步维艰。往往农业技术推广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对推广工作造成非常大的阻力。1.3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缺乏必要的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是关键,技术推广资金扶持是核心,足够的物质和资金上的保障是农业技术推广继续的动力,才能实现新技术转化最大化的目标。而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由于个别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认识不足,缺乏清晰的认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不能提供便利条件助推农技推广工作,影响了推广工作的积极性;而在政策上的一系列措施,又影响了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热情。综合这两方面的原因,其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阻力,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了不便。
2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
2.1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无论是领导还是农民都应该积极的配合,但是一些领导和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还很浅薄或是根本没有认识,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进一步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工作,让所有人都真正的意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让他们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就是第一生产力地位。努力实现农业技术帮扶群众脱贫的目标。2.2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顺利实现最终还是取决于推广人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给基层充实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招聘一些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引领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价值所在,加强对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他们都成为“专家”,更好的解决推广工作当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真正实现农业推广工作接地气,加快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尽快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经济贡献份额比例。2.3建立监督机制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为了确保农业技术推广能够长足健康发展,除了上面我们所谈到的几点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要对农业技术推广基层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资金、设备、人员的投入,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才能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不会深陷资金短缺、人员匮乏的泥潭。另外,为了确保资金的投入能够到位,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能够各尽其职,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资金的流入、人员的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保证物尽其用,人尽其职,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此,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持续性工作,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不但可以解决生存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民朋友的收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为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3解决措施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也逐渐迈向了新时代。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农业更快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地增长。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广农业技术的必要性
1.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
将农业发展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加快我国农业发展进程的主要途径。虽然目前看来,我国粮食产量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农民的收入水平也逐年上涨。但是,一直维持当前的农业发展模式,很难适应目前局势的要求,最终必然会阻碍农业发展进程,在“三农”问题上难以得到突破性进展。所以,我国经济要想保持快速发展,就必须将农业发展向深层次推进。
2.帮助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业技术,能够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有效提升我国粮食产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能够帮助加快农业的发展步伐,开创更多的精品品牌,打开市场,为农民创收。
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1.推广人员总体素质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数量较少,缺少具有专业水平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整体素质还有待加强。因为人手不足且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大大降低了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不仅如此,这些工作人员自身对技术推广工作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耽误了推广工作的进度,使许多本应该及时传达到的最新技术,不能在第一时间下达基层农村中为广大农民所用。
2.推广对象的素质偏低。
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对象主要是农民。在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多数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对信息的接收、理解能力较弱。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往往会放弃他们认为难以操作的新方法而沿用旧方法。这为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
1.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可以由当地政府出资,对这些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帮助他们扩展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充分了解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推广工作认识更充分,对工作更认真、更投入。
除了开设培训班,还可以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来为技术推广团队增加新鲜的血液。通过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帮扶,带动整个团队的素质水平提升。
2.从实际情况出发。
目前我国农业的技术推广工作没有充分考虑到推广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要求。农民需要的是便于操作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够为他们带来实际效益的科学技术。在今后的推广工作中,要注意随时结合客观实际,在推广工作开展前先对该地区的农民进行一个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以此为依据,改进自身的技术不足,研发出该地区广大农民所需要的农业技术。
在探索研发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参考农民的意见,结合他们的实际经验,不断改进技术中不成熟的部分,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既操作简便又能够创造实际效益的农业技术。
3.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制的投资力度。
国家政府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能够适当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每年统一发放技术推广经费,为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够实实在在为广大农民创收的农业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只有免除了科研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工作人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为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爱互助促和谐
3月6日,自治区妇联在银川市西夏区北京西路街道纺苑社区启动了“康乃馨”关爱单亲母亲行动,自治区妇联的10名巾帼志愿者和宁夏大学政法学院的10名青年志愿者与10位社区单亲母亲结对,成立了我区第一个“康乃馨”互助小组。志愿者们向单亲母亲送上了鲜花和祝福卡、结对卡、体检卡,互助小组开展了互动、联谊、入户活动。“康乃馨”行动将成为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的新载体,推动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结对帮扶促发展
3月8日,自治区妇联牵头在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举行了“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结对帮扶”启动仪式,为银河村10户妇女发放了共46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农业技术员入棚对贷款妇女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解答。今年,将在全区深入开展1 个机关干部(企业)、1个科技人员(农业技术员、科技特派员等)与1 个贷款妇女、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一个村开展“2+1”结对帮扶工作,帮助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妇女贷到款、用好款,增加收入、转变观念、提升素质,真正成为“三农”的主力军。
温暖帮教促回归
3月7日,自治区妇联在宁夏女子监狱举行了“庆三八·送关爱·促回归”温暖帮教活动,向每名女服刑人员赠送了一份日常生活用品,向宁夏女子监狱女干警赠送了鲜花和书籍。来自宁夏大学政法学院的教授、宁夏女法官协会、宁夏女检察官协会、宁夏医科大学的专家为女性服刑人员讲授法律、心理知识,现场进行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为她们送去了节日的关爱。
1.1在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中的作用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讲节能减排,具体到农业上的节能减排就是从科学施肥入手、就是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测土、配方,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实现节本增效,减少投入,节能减排的目的。实践充分证明,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技术成熟的农业增产增收的好措施。过去我们老百姓还是用传统的习惯,存在盲目施肥、过量施肥、不合理施肥的现状,造成肥料浪费,污染土壤。在农业部门的提倡下,我们大力推广测土配方肥,不同作物适宜施什么肥料,需要的营养成分是多少,通过农技推广,由农业专家进行测土分析,给出适宜的配方,从而在减少投入的情况下,改善农民群众的施肥习惯、提高冠县土壤肥力,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加快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节本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目标。
1.2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传统农业老百姓只靠传统的种植模式,费工费时,产量低而不稳,效益不高,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更谈不上小康和现代农业。近几年来,冠县通过推广实施良种补贴、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推广补助等涉农项目实施,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农业新技术、依靠良种良法配套措施,通过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技人员的具体讲解和指导,不但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种植效益,而且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例如:冠县冬暖式大棚内种油桃、蔬菜;地膜覆盖种花生;棉花、西瓜的兼作套种技术;小麦的半精量播种、宽幅播种新技术;玉米的精量播种;叶面肥的喷施;农药的合理喷施技术,农作物病虫害杂草的综合防治。
1.3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产业化生产必须依靠科技作支撑,农业科技的普及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在政府的带领下,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帮扶下,冠县店子乡的灵芝生产有了相当的规模,斜店乡的大棚黄瓜生产、东古城的大樱桃等都是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因此,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离不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归根到底,要依靠现代科技在农业、农村、农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更要依靠农业科技人员的传经送宝。
2加强农技推广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冠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到2012年全县耕地面积113万亩,人口81万,人均耕地1.6亩,农村实有劳动力30万人。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投入,农业生产连续增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还相对滞后,对照现代农业的需求,仍然存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推广手段落后,队伍结构不合理,业务知识缺乏等问题,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2.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冠县各乡镇虽然有农技推广站,但专业人员配置及农技推广能力方面与上级的要求相差很多,有的专业人员根本没有从事农技推广,而是被调到其他部门工作,下一步需建立、健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技推广体系。认真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建立“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快速通道。
2.2农技推广经费不足,对农技推广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投入资金,没有与现代建设现代农业相对等,缺乏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经费,制约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下一步要加大经费的投入,为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保障,确保推广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
2.3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
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新技术培训。积极引导鼓励骨干农技人员结合业务,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只有通过知识培训来提高基层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才能促进农业科技的转化。同时还要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科研、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方式创新,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科教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
2.4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小
1.1健全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抽调县乡两级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抓示范点建设、技术培训、物资配套和入户指导、跟踪服务等工作,为农民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县上实行了分片联系制度,每一个示范点至少派一名技术干部长期蹲点,从规划、建设、引种、育苗等各个环节开展全程技术指导,解决企业和农户在发展旱作农业,特别是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技术难题。技术人员、驻村干部驻村包点、苦干实干,形成了上下同心、协力共抓旱作高效农业的良好局面。
1.2规划、引进、示范相结合
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全县旱作农业十二五规划”和“蔬菜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今后几年要在山坪区重点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高效节水农业,在水资源相对富足的区域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根据全县不同自然区域、种植条件,农业技术部门开展玉米、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和各类试验示范98项,共选育出了27个适宜品种并进行大力推广。先后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了10多个优质蔬菜品种,及时更新了临洮县蔬菜品种退化等问题。示范推广了有机无土栽培、秸秆生物反应堆、沼液综合利用等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10项,有效提高了设施农业生产效益。2009年以来,在适宜区域和群众接受程度高的地方规划建设了一批规模化日光温室示范小区,在洮阳、辛店、峡口、玉井等乡(镇)建立旱作高效农业示范点或片带37个(千亩以上示范点25个),示范面积0.54万hm2,集中示范规范起垄、良种选用、配方施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顶凌覆膜、一膜两用、抗旱播种等配套技术。
1.3宣传引导
坚持把宣传引导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效益算账对比、能人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对旱作高效农业推广工作进行了广泛宣讲,并在县电视台开辟了“现代农业建设”宣传专栏。同时,由县上领导带队,组织乡镇及部门领导、技术人员和大户,先后多次赴宁夏、河西、靖远等地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各乡(镇)把技术指导作为发展旱作高效农业的基础,先后采取参观学习、观摩交流、发放技术“明白卡”等形式,分批、分层次的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乡村技术骨干和土专家。
1.4资金、农机扶持
为了有效缓解农户资金困难,从2008年开始,县上共列支557万元扶持发展旱作农业。县直单位积极向联系乡(镇)筹集资金、化肥、地膜、棚膜等开展帮扶,各项目乡(镇)也积极筹资对项目农户实行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补贴。采取招商引资、大户投资、政府补助、银行信贷等方式,努力破解设施农业建设资金筹措难题。全县累计共投入旱作农业农机具1914台,根据覆膜面积大小、示范点建设情况将旱作机械分解发放到了乡(镇),委托乡镇政府代管并调配使用。
2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临洮县旱作高效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全县水资源和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看,加速农业结构转型,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而且十分紧迫,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扶持力度有待加强。旱作高效农业发展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技术组装配套程度还不够高,农膜、农机具等物资配套还需再加强。二是技术指导不够到位。随着技术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旱作农业、设施农业面积逐年扩大,技术服务和推广任务繁重,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很难对每家每户进行直接跟踪指导,部分农户仍然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较低。三是生态保护工作有待加强。旱作高效农业在产生高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残地膜和棚膜,县内基本没有正规废残膜回收企业来专门的回收,造成农残膜的二次污染。由于秸秆转化利用率不高,仍有大量的作物秸秆不能及时青贮氨化而废弃于田间地埂,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生态环境。四是旱作高效农业适用区域尚需拓宽。
3几点建议
3.1进一步加大节水高效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一是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为主推核心技术,组装配套推广高效作物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深松深耕等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使全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保持在2.0万~3.0万hm2,进一步提高旱作农业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通过试验示范,将旱作节水高效农业技术推广面从玉米、马铃薯进一步扩大到瓜类、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上,实现旱作农业技术的综合利用;要结合全县草食畜扩群工作,积极发展千家万户舍饲养殖,进一步加大玉米秸秆青贮转化利用水平,到“十二五”末,使全县玉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建设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从根本上杜绝废旧农膜造成的面源污染,实现生态良性发展。三是以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围绕马铃薯、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在水川区主要做好设施农业和各类间、套,带、复的优质高效种植模式,使各类间套复种高效模式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5.3万hm2左右。
3.2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
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扬长避短,稳中求进,多渠道增加投入,不断加强和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大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生产效益,逐步实现设施农业生产种类丰富、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生产技术先进完善、生产过程标准规范和生产产品均衡供应的良好态势。力争每年新发展高效日光温室20.0hm2、塑料大棚66.7hm2,年新建蔬菜专业化生产基地(园区)5个,年发展蔬菜专业村10个。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50km、1.3万hm2无公害蔬菜产业长廊(基地),设施农业生产面积达到0.2万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