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40: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生素质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教学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重视。研究表明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占据核心地位和起重大作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1999年8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成为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教育已经开始走进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轨道。
1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力度偏弱。长期以来,心理教育一直未被列入中学教育课程结构,也没有相应的目标体系、教材和人员编制。许多学校虽然也开设了与心理教育相关的课程,但大部分形同虚设,或是没有固定课时安排,临时调整;或是没有专任教师随意指派。这样既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加以引导和治疗。其次,“应试教育”带来的误区。在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下,教育行政部门以学校升学率的高低为准绳,评价学校优劣,造就了一批只会抓升学率的校长和教师。校长和教师也按传统思路进行“苦教”,要求学生按老方法“苦学”。这样成千上万的中学生身不由己地卷入“升学大战”,与接踵而至的各式试卷频频交手。程序化的应试现象,不仅淡化了素质教育,而且对许多学生造成严重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学生,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其次,家庭教育配合不够。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亲大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家长们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因此,他们不惜重金从小对孩子进行多方面培养,千方百计开发孩子的智力。到了中学阶段,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购置了大量的辅导材料和学习设备,而且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他们在高度重视孩子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家长与孩子之间连一点交流和沟通都没有,更不用说解答孩子心理发展中萌发的问题了。父母的这种重智力轻心理的教育结果,使孩子变得自卑、胆小、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心胸狭窄,知识单一。
2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构建
2.1 开设心理教育课。中学开设心理教育课,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解决在学习、生活、工作和休闲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开设心理教育课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心理教育课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俗、系统地介绍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协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容纳自己,调控自己。心理教育课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和自主活动。我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收集自编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师参考书、定教育人员、定课时(每周一课),其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知识讲座、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操作训练、作品交流、小组讨论等。心理教育课以中学生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1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代表着未来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家强”,所以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是中国未来持续发展和复兴的重要因素,而在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因而发展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发展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中的这部分内容说明了学生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关键影响,也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注。但一些调查表明,当前的中学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大约35%的中学生表现出了心理异常,其中的53%的中学生普遍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这些数据表明,在当前的环境中,中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也说明了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分析
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主要来自其青少年时期,而其心理素质的形成和与发展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学生是否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与他所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分析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要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应对这些问题。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弗洛姆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是由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也可以扭曲个体的发展。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种快速而深入的社会变化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独特的中学生价值观。社会学认为个体价值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在社会变迁中,个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重要的调整,这一点对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而言更加明显。目前很多关于新生代、80后、90后群体的探讨,恰恰反映了中学生群体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特点上的特殊性。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当前中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社会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能更多地包容和理解中学生。第二,社会风气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成形,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容易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而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外来文化的引入使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备受争议的观念,它们对原有的社会价值与道德意识形成了挑战。很多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大都处于叛逆期,加上部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的夸大与失实,常常会对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第三,社会生活方式的网络化转变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交往方式日益呈现出电子化和虚拟化,中学生在这一方面具有更快的技术接受能力,所以他们的沟通方式和社会联系也变得更加网络化。这种社会交流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这一变化改变了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方式、类型和深度,其所接触到的信息对其价值观念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2.2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心理素质教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干,以日常教学活动为载体,所以学校的整体教育环境与教育水平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学校在注重传统的德智体等教育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与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德智体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一个个体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是无法进行长期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校在对学生学习的正常监督之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使之能够在离开中学和进入社会之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从心理特点上讲,中学生常常处于逆反期,在过于强调分数和服从的教育环境中容易出现厌学、焦虑、对抗等消极心理,这会使很多具有良好潜力的学生没有有效发掘学习能力,反而影响其长远发展。
2.3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庭的环境与氛围一直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氛围会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第一,家庭的完整性与内部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家庭的完整性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情况,单亲家庭、婚变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等情况会使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中形成孤僻、自卑、冷漠、自私等负面的心理特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家庭类型的数量要多于过去,这实际上也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环境变迁所产生的一个派生现象。其次,家长行为不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家长的言行、理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并在其心理素质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在家庭中会更加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中的其他个体,尤其是负面言传身教的影响。所以家长的行为方式也具有重要作用。
2.4中学生自身因素
中学生的自身特点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学生一般在12到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的核心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缺乏良好的自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常常在心理情绪上变化很大,并且难以独立面对压力。因此,需要包容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该时期情绪上的敏感性。
3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社会环境的整体性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通过对家庭的作用来产生间接影响。这些情况使当前的中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复杂性与变化性,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点首先应该具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也需要认识到中学生素质教育并不是依靠学校和教师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家庭的配合,而后根据这些情况来采用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教育态度,采用更加丰富多样和全面有效的教育方式。具体建议如下:
3.1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心理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是相互促进和内在统一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与主要目标。所以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对知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整合的重要意义,提高其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来促进中学生的知识教育质量的提升。
3.2积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
教师自身的修养与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劣,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具有包容性的教育心态,这一点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教师需要具有两方面的素养:第一,对学生教育的敏感性。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学生时,需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耐心,既能够及时察觉学生心理倾向的细致变化,也能够为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给予细致有效的指导。第二,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在进行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时,教师需要的关键素质不是威严和使学生服从,而是开朗合群的性格特征和谆谆诱导的教学方式。具有这类特征的教师能够使学生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便于教育的有效深入。
3.3与家庭教育结合,促进家长的配合
现代家庭教育应该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放在中心地位。对青少年成长而言,家庭教育有着比其它教育形式,甚至是学校教育更为深远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理解和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也应是作为主要教育者之一的家长所需要具备的观念。在心理素质教育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和学校,更需要充分家庭教育的作用: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所以家长应注意主动构筑良好的家庭气氛,并根据子女们的身心特点,恰当选择教育方式,为孩子心理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第二,家长应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家长自身素养的水平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在开展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时,需要家长能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并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反复引导来推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作者:苗殿卿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市霍尔奇中学
参考文献:
[1]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李丽.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3]郑琰.广东省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
[4]宋志一.父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心理素质发展影响的测验研究[J].学术探索,2002(4).
[5]陈带有.澳门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2008.
[6]郝秀香.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7]邱莲.广东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导刊,2006(6).
[8]杨海珍.东莞市初中生心理素质调查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2).
[9]余万超,刘栋梁.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0).
1 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造成学生心理负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直接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老师和家长要求过高,导致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其二是教不得法,课内损失课外补,使学生疲于应付,产生了厌学情绪;其三是评价手段不当,学生往往对学习,特别是学习成绩好坏产生紧张心理。因此,要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学校、教师多和家长联系,减轻家庭对学生的压力
大凡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希望子女考上高一级重点学校,将来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而重点学校的招生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尽管教育部曾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各种宣传媒体也竞相报道了全国各地教育部门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但忧心忡忡的家长却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老师要帮助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走出重才轻德,“按分付爱”的家教误区。
1.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减轻学校教育给学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一些教师观念陈旧,业务素质偏低,对教材挖得不透,只能是课上“满堂灌”、“满堂问”;课下搞“题海战”,致使学生厌学情绪有增无减。由此可见,教师只靠旧有的知识很难雄踞讲台,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特别是在教学方面,要研究教材、教法,不能把学生当成“加工”的对象或“复印机”。更重要的是要潜心研究学生,赋予学生活的思想和思维空间,力求创造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要经常地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情绪、性格、兴趣、能力、意志等各方面的心理特征。只有了解得清,才能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从而达到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精神境界。
1.3 改革评价标准,减轻不良社会成才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升学竞争异常激烈,升学率几乎成为社会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将升学人数下达到学校,学校又与教师的奖金和职称挂钩,于是升学率、平均分就成了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那些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更是围着考试的指挥棒疲于奔命,考什么就教什么,怎样考就怎样教。只有学生考了高分才说明自己有能力,学校才承认有成绩,考试排名愈演愈烈,导致学生视分数为宝贝,视考场为战场。这样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却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认识测试的目的,克服惊慌、紧张、焦虑、厌烦等情绪;另一方面要注意检测的方式。测试只应成为老师掌握信息进行反馈的一种手段,而不应把测试或公开学生的分数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的工具。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评价时要富有激励和亲切感,让学生有一种愉快和谐的情感体验,以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2 实施挫折教育
在我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大部分中学生属独生子女,他们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生活一般也一帆风顺,无忧无虑。因而经受挫折,尤其是严重挫折的能力比较差,稍有挫折和不顺,便会一蹶不起,甚至滋生轻生念头。因此对中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进行承受挫折的心理教育
在挫折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事例引导,让学生懂得,人的一生是短暂但又是漫长的,每个人的生活历程都是不平坦的,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也有连遭挫折的境遇。虽然人人希冀时时幸运、事事顺利,可是难免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社会上的万事万物,无不在曲折中前进。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
2.2 不畏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就人们的愿望来说,自己的努力与事情的结果最好能“同步”。可是实际生活中有些时候却往往事与愿违。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情,不仅需要付出努力,而且还会遇到困难,经受挫折。所以,要注意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不畏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增强承受挫折的韧劲。让他们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迎接困难的勇气,遇到了困难挫折便会退缩,甚至一蹶不振,那么成功和胜利怎会跟他有缘呢?如果没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不能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顽强地学习,即使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外部条件再好,也不能保证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历经坎坷、战胜挫折方面,小平同志堪称青少年学生的楷模。他一生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且每次复出后肩负的担子更重,做出的贡献更大。除了雄才大略外,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坚定的生活态度和不畏挫折的非凡勇气,才使其成为了“打不倒的一代伟人”。
2.3 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1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与观点,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时代不同,背景不同,教师的认识角度和教育思想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待学生的看法和所采取的教育策略也不尽相同。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客体,进行统一化教学,而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成绩的优差。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尤其是针对初中学生,教师更应该有正确的学生观。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传统学生观的反思
1.静止的学生观
怀有这种学生观的教师,往往没有看到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学生亦如此。教师把现在的“优生”看做是永远的优生。而对于“差生” 则放任其流,认为他们无法改变。
2.主观臆断的学生观
有些教师由于自己所经历的独特背景或者受世俗社会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片面的“晕轮效应”,对某些学生的看法主观化而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比如,有些教师会认为学生的顽劣是一种必有的天性,而极端强制性的措施则是约束这一特性的最好手段,忽视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3.单一评价标准的学生观
所谓单一评价标准的学生观是建立在单纯的智力观,即智商理论的基础上。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一切基本技能中存在着共同成分,这一共同成分是形成所有个体能力差异的基础,心理学家称之为“一般智力”。所以大部分教师则把学习成绩看做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习好则是好学生,学习差就是所谓的后进生。
而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标准是极其不科学的。为了成为所谓的优生,学生们埋头题海,苦苦奋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自己的能力,也磨灭了自身的创造力,最后只换来了“高分低能”四个大字。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正确学生观的构建
1.改变观念,坚持发展的观点,做到正确认识学生
对待学生要坚持发展的观点,要看到学生的发展变化,切记主观的把学生固定化。对于优等生,也不一定各方面都优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仔细观察用心思考,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引导其改正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相信他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是能够转变的,更是能够进步的。
2.运用策略,做到正确引导学生
教学过程决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最终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因而教师要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做到正确引导学生同样是关键。
第一,要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所谓的学困生往往觉得自己学习差就是各个方面都技不如人。觉得无论是班级里评选团员还是评选学生干部,甚至是去参加有评选性的课外活动都与自己无缘。于是便会产生一种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的态度。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想不成熟,遇事爱钻牛角尖,情绪波动大,往往对老师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对待这样的学生,首先要帮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走出阴影。那么教师就要创设教育时机,调控学生的心态,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可以经常与学生谈心,而不是一味的批评与惩罚。要关心,理解,平等的对待他们,在教育中给予良好的期望与鼓励。
第二,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中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初中学生正处于向青春期的过渡时期,各方面并没有定性,因此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从而培养学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达到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第三,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利用学生的成就动力。任何学生都有上进心,都希望进步,而且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扬。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积极的上进心。教师应随时看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给予鼓励,让他们尝到取得成绩的快乐。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知道自己的成绩在提高,自然而然的就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实践证明,表扬和鼓励远比批评和训斥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的成就动力则能持续地推动学习动机带来的自我强化作用。
3.全面了解,做到正确评价学生
关键词: 音乐教学农村中学素质教育重要途径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可见,音乐这个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对人的精神世界具有巨大的作用。
当前,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又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艺术、审美、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也正朝着由重成绩向重德育迈进。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农村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农村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又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在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大型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活动上,总书记在天安门上高唱《中华人们共和国国歌》,晚上大型晚会上六万人高唱《歌唱祖国》,使得全场乃至全中国人民群情激奋,斗志昂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空前高涨。中学生高尚道德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农村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音乐教育活动极注重培养农村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其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说:“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农村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演奏、歌曲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一首《爱的奉献》唤起了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爱心与奉献,使灾区的人们得到了温暖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在纪念中国工农胜利70周年之际,人们重唱大型音乐组曲《组歌》,以优美壮阔的旋律讴歌可歌可泣的英雄和革命情操,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使人沉思,使人奋发。教师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培养农村中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同时,培养农村中学生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如演奏乐曲或表演节目时,如果能表演出色,就必须一丝不苟,热情积极,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与演出,从而培养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他们对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心,使学生会思维、会求知、会生存,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荷兰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除了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六岁开始学小提琴,小提琴伴着他走过孤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可以说,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不但能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越能使大脑神经系统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有利于农村中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四、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日本东京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戴上立体耳机,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送进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有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听众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身于大自然中,三十分钟左右达到大脑完全放松、消除疲劳的目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医院利用各种音乐医治好了许多病人。人们更是制成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融为一体。而农村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则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在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中国教育报》曾报导,大连市实验中学的预备铃不是铃声,而是《翠湖春晓》、《花儿与少年》、《步步高》等名曲,无论上课、下课、上学、放学、课间操,都播放一首名曲,每天5首名曲,不到两年,师生已熟知了几十首中外名曲,为广大师生营造了高雅的音乐氛围,对身心大有裨益。练习歌唱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促使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五、音乐教育与审美素质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但要善于发现美甚至创造美,那就需要学习和培养。当前的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其实就是音乐审美教育。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
人的审美能力是包括感知、联想与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一种综合判断能力。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即是指对人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音乐的想象能力、音乐情感的领悟与表达能力、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审美”一直被称为一种“审美观点”或“审美能力”。我认为,随着文化事业的日益繁荣,在艺术和美逐渐走入每个人内心的当代,“审美”应该是每个人具备的一种素质,称之为“审美素质”。
笔者是教育业外人士,在部队服役多年,较多接触了地方的中学生军训工作,有着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理解。我认为,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确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理应定位于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所谓素质教育,即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为宗旨,使得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素质教育应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即通过多种形式,将德、智、体、美、劳等诸种素质内化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使之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应该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军训是手段,实现素质教育是目的;军训是一种教育,理应从属和切合素质教育。开展军训应将实施素质教育摆在一个首要的突出的位置上,这是军训的教育功能,更是素质教育要求所决定的。
军训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体现在诸多方面。
军训承载政治教育功能
中学生要树立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军训的过程是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通过军训,能够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保卫国家、建设祖国的爱国热情。军训期间,通过对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中学生能深感祖国繁荣强盛的必要,民族自强的信心与决心将油然而生。参训官兵对工作满腔热忱,对同学严格训练,一丝不苟的直观示范,将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了我军威武之师、仁义之师的光辉形象。在参训官兵的榜样行为中,中学生大多会丢掉怕苦怕累、骄娇二气,学到教官的好思想、好品质,树立不畏艰苦、刻苦学习的信念和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自各方面的思想与现实冲击着在校中学生,军训的政治素质教育功能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早退率明显降低,教室晚自修的上座率、图书馆的利用率以及体育场的使用率明显上升。
军训承载身心训练功能
军训对于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毋庸质疑的作用。对于那些意志薄弱、行动迟缓的人,经历较之于平常相对严格的训练,经过高温考验、常规操练,甚至摸爬滚打、野营拉练、风吹雨淋,不仅会增强体质,锤炼意志,而且会形成不畏艰辛、反应迅速、吃苦耐劳、顽强勇敢、藐视困难的心理品质,他们会钦佩强者,为在意志、胆量和体魄上战胜自己形成强烈暗示,克服骄娇之气,走向朴实,走向坚强,走向成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改善不是通过阅读或说教所能实现的,必须在具体而严格甚至严酷的情境中,得以切实改变,臻于完美。
军训承载道德培养功能
在军训中,军人条令、条例的学习,以及在训练、休息、用餐乃至唱歌、打扫卫生、内务整理等方面,严格的管理和要求会使同学们切实体会到“纪律是胜利的保障”的真理。军训的日常生活和一切行动都听哨声行事,从起床到熄灯始终如此,一天的生活时时都在强化着学生的纪律观念。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军训期间的“军营生活”不啻是脱胎换骨的改造,许多自由散漫的作风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军容和绝对的服从。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才得到了增强。军训过程是集体主义教育过程,使同学切身体验到,没有集体观念,就没有集体力量,就没有集体力量,就没有事业的成功。军训的各项活动都是集体的活动,内务卫生、军容军姿,队伍训练都要进行评比,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同学都会为集体夺取先进而积极努力,并以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训练中的每一个工作,由此,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会逐渐养成。
军训承载文明熏陶功能
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主要体现在日常言行中。军训要求每位同学每天要进行内务整理,被子要叠成方块,洗漱用品、书籍文具要求摆放得整齐划一,队列训练中举手投足都要有章有法,事事要亲自动手。同时,部队官兵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将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从身边教官身上能切实感受到了新一代军人的风采。他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落后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在训练和生活中,同学们必须团结互助、互相鼓励,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形成团队精神,增强同学友谊,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性格。我们要相信学生能自觉地按照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求自己,接受军训与行为养成教育有机结合,会使学生迟到、
军训承载自我展示功能
军训大多在初、高中学生入学之初,本来相互陌生的同学嫩黄迅速建立新的团队,不日,这个团队便会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集体、这个家庭以及军训的全过程也是每个同学展示的舞台,是一个发挥特长和能力的空间。他们会在军训中养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只要能为集体争光,大家都愿意站出来参加各种活动。由于身体的强健、心理的调整,勇气的增强,很多同学就不再躲藏在人群之后,而会自告奋勇地走出来,让自己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形成的技能、才华或各种优势借机展示在众人面前,这是现代中学生不可或缺的“推销自己、增强自信、适应社会”的意识。其实,展现的机会也是获得进一步锻炼和完善的机会。同时,他们一方面会更加主动地承担责任,更加谨慎地完成使命,更加珍惜地保护自己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必将能体会到别人努力的艰辛,从而珍视他人的劳动成果。
军训并不是学校的常规工作,但每个学生毕竟只经历一、二次,可谓难得。从严格意义上说,仅仅十天左右的军训,不只是表面的“训”,更是内在的“育”,对三年的学校生活乃至未来人生影响深远,应当高度重视,科学筹划,追求军训效果的最大化。对于每一个参加军训的中学生来说,接受军训所面对的并不只是炎炎的烈日、整齐的队伍、嘹亮的军号和铁面无私的教官,更多的是对身心、意志、习惯、技能、品德、文化等综合素质的一种挑战、一种体验、一次锤炼、一次提升。军训生活可以让每一个中学生得到真正的磨练,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留下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这才是军训的宗旨和要义所在。
我认为乡镇中学应适时转变办学和教学思想,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应作好三项工作:
一、狠抓硬件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首先要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弄清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次,学校应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建立一套长远的教师培训机制,使每个教师在专业知识上更具有广阔性、趣味性、知识性,能够有丰富的不断更新的知识积累,真正让那“一桶水”满满的、鲜鲜的。其次,学校应加大对教育图书、光盘的购置,CAL课件购置或开发设计,不断将传统的、现代的、国内的、国际的新兴的各种教学方法、教育思想及时介绍和传授给教师,让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达到课堂和课外的最优化,而不是一味的片面地强调推行某一种教育,教学理论或方法,搞极端主义和绝对化,因为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有实施的具体条件,有优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
二、细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学规模化,高效化的必要保证。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素质教育,这都是无可争议的主要途径。抓好课堂教学,在每一节课渗透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具体说就是让教师在每节课中都要在进行知识和能力培养同时,融入非智力因素,如道德、情感、意志、品质、毅力等因素的培养和教育,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训练,变知识传授为方法指导。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和个性、品质、情感方面都健康发展,每个教师每学年每学期每课堂都要有素质培养的总目标和分目标。
如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智育、美育、情感、品质的教育,着重良好的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和写作的兴趣,阅读和写作的方法的培养,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当然包括表达)。
外语教学注重培养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重在运用。数学、物理、化学也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求知欲的培养,使学生有探究自然,了结自然的强烈愿望,敢于向传统理论,向教师挑战和质疑。在科学教育中不忘人文精神的教育,教师的教法应与之相适应。政治,要切实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哲学观的培养,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而不是死记多少教条。
三、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可分为校内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第二课堂是课堂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它弥补课堂教学上的同一性、片面性,强调个体的自由发展,由课堂的大规模培养变为小规模的发展,专项训练为发展特长,调动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每个个体都积极向上,充满自信,找到自我,对探求知识充满强烈愿望,带动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和主体化。
具体做法是:
1.调整课时结构,严格按新大纲、新课时设置,将多余设置的课时砍掉,把沉重的作业负担切实减下来。知识的教学应侧重在上午,下午以活动为主,但课时和活动的总量保持不变,严防过多的活动形成新的负担。
2.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小组。活动的原则是:兴趣性、自愿性、小规模化。应尽量减少举行全校性、年级性的有评比性的活动。
由有特长的教师辅导,辅导内容要有系统的规划和讲义,并由学校审定和调控,不得重复建设。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相对稳定,不能搞形式、搞敷衍、临时凑合。学生自愿报名,教师推荐,以专长为主。允许中途转至其他小组,允许非小组成员临时或短期听讲。形成一个开放式的专长或特色办学体制。每小组定期展示或表演学习成果,可用橱窗、陈列室或舞台形式,激励大家奋起直追。
建设必设:文学兴趣小组(读写)数学兴趣小组、物理兴趣小组、化学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生物兴趣小组、外语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电脑兴趣小组。
学校应向各个小组开放图书室,并向物理、生物、化学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具体要求他们写出试验计划,报实验室审批,然后试验。各校将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如书法兴趣小组,环保资自愿小组……等,这些小组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为课堂教学培养学习方法及学习兴趣。总之,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3.学校还可有针对性的开展意志、毅力、耐心等专项训练,比如在水泥地上拔草(作动作),培养耐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