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旅游服务文化

旅游服务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7 09:40: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旅游服务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旅游服务文化

篇(1)

【关键词】旅游礼仪;礼仪形象;基本原则

在当今旅游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比拼旅游业服务者的职业素养、客户关系的处理、职业形象设计、行业礼貌语言运用等礼仪方面成为了主流,本文提出切实有效的旅游礼仪的基本原则,为我国礼仪不断融入到旅游服务中提供科学的参考。

一、礼仪在旅游中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近年来旅游企业的不断完善,旅游设施等硬件设备已经趋于完美。所以现阶段旅游国家基本都是在旅游服务与质量等方面进行激烈的竞争。而旅游礼仪是旅游服务的灵魂,好的礼仪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国家的精神风貌。著名的希尔顿饭店就是靠微笑服务的礼仪管理让客户感受到上帝式的待遇。由此可见旅游人员的礼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要素之一。

1.旅游服务者的礼仪形象可以反映旅游国家形象

旅游业的兴衰与旅游国家是分不开的,旅游业是国家的窗口行业。旅游者大部分来自五湖四海,都是短期的了解某一地区,所以对于此国家地区的印象基本上是从旅游服务者的礼仪形象进行评判。由此可见旅游服务这的礼仪形象可以反映旅游国家形象,不注意旅游服务者的礼仪修养的培训往往会对旅游国家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成功的礼仪形象会给旅游者带来美的享受

旅游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欣赏美的活动。所以旅游不能离开审美活动,旅游涉及到审美的所有领域,一切的形态。旅游者就是想通过旅游探寻各种事物的美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愉悦。而旅游者不但将自然景观作为审美客体,也将旅游礼仪作为审美的一部分。相对于旅游景观来说,旅游礼仪可以通过旅游工作者的行为举止当中动态的体现。旅游服务人员具有礼仪的微笑、风度、打扮、语言的运用不仅仅能够带动起游客对自然的赞叹,也可以唤醒游客内心深处的情感力量,进入更高层次的审美意境。由此可见,旅游礼仪能够达到强化旅游者的审美感受,是旅游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

3.旅游礼仪的好坏决定旅游服务纠纷是否能够有效解决

由于旅游涉及到了游客的衣食住行,让所有的游客都达到满意是不可能的,所以旅游服务的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处理好旅游服务的纠纷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论旅游纠纷的原因,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如果保持礼仪大国的形象,有理有据,不予任何旅游者争吵是必要的。如果旅游纠纷责任在于我方,必须要求旅游服务人员进行认真的道歉,做好处理问题的姿态。如果责任在于游客,应当保持应有的大方得体,做到耐心倾听游客的诉求,礼貌的作出必要的解释说明。和蔼与风度永远会打动游客。无谓的争吵只能是的旅游矛盾激化,违背了旅游服务之上的宗旨。礼仪修养可以有效的弥补。

二、基于礼仪的旅游服务特点研究

1.基于礼仪的旅游服务具有物质性

这里的物质性值得实在旅游服务过程中的各种硬件设备。物质是旅游礼仪的基础,是让客户满意的最基本的要素,有了良好的物质保证才能发挥出礼仪的优势。旅游的物质包括了在旅游安排中的产品质量与数量、规格与程序。所以基于礼仪的旅游服务也要有过硬的物质保障,业务知识与服务技巧等多方面的支持。

2.基于礼仪的旅游服务更具有精神性

礼仪是旅游服务的软实力,是旅游服务的灵魂所在。服务质量主要靠的是礼仪修养的体现。旅游中的礼仪包括了服务客户的意识、处理事务的态度、效率、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等多种方面。

3.基于礼仪的旅游服务具有直接性

旅游服务直接面对的就是旅客,在服务的过程中旅游工作人员的礼仪姿态、行动修养等都是直接的展现在服务对象面前的。旅游者能够凭借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多种渠道感受到,有时是决定游客对本次旅游的基本认识。如果没有适当的言行举止,礼仪不周、言行过失等就会为旅客带来不良的印象。

三、旅游礼仪在旅游服务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根据以上对礼仪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性分析,可以看到礼仪是旅游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旅游礼仪在旅游服务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1.真诚原则

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各有不一。而礼仪是最有效的情感表达方式。真诚待人的服务宗旨,会打动每一位游客。利用旅游服务者的微笑与得体的举止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任何虚情假意,矫揉造作都会影响游客的兴致,使得对旅游地区甚至国家产生厌恶。旅游公司在违背了礼仪美学的同时,也失去了稳定的客源。

2.一致性原则

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应当本着接待礼仪一致性的原则。对于所有的游客都能够一视同仁。礼宾的所有过程都能够保持同样的优质水准。无论是接待内宾或者外宾,游客的身份有何种差异,旅游服务这都要保持满腔的热情,带着平常心接待每一位客人。不能凭借游客的着装等因素分别的对待,本着游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真诚的有礼貌的对待每一位游客。保持较高的服务水准,不能够出现前松后紧的错误做法。应当以周到的礼节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走。

3.主动性原则

在旅游接待客户的过程中,礼仪行为应当积极主动面带微笑,接待过程中展现我国独特的利益风采。旅游服务人员要做到以下四点。即眼勤:要对游客的需求与困难及时的发觉,眼观六路。对客户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等准确的判断客户是否满意服务。对于合理的要求应当及时的满足;嘴勤:要对游客的各种问题进行回答,及时的询问游客的需求。在景点主动地介绍历史文明,对于游客的询问应当耐心的讲解;手勤、腿勤:指的是旅游工作人员应当利用实际行动帮助客人所遇到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旅游业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年接待国际旅客的数目将会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我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为我国旅游业创造了天然的财富,但是要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还要在旅游服务中重视旅游礼仪,从而提高我国旅游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蒋景萍.现代礼仪[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26 -03

旅游服务贸易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推动力量。在整个安徽省的旅游产业发展中,旅游服务贸易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绿色”引擎,也是安徽省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推动安徽省GDP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皖西大别山地区作为安徽的红色革命圣地,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加快其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而且对于促进皖西地区、合肥经济圈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一、皖西大别山地区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优势

旅游服务贸易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广大,对经济拉动性强的绿色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前景广阔。而皖西大别山地区作为革命的圣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分布均匀,易开发,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一)自然优势

大别山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革命的圣地,大别山又孕育了独特的红色旅游文化。目前,皖西大别山地区的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全国的红色旅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例如,在六安市的金寨县,目前就有革命旧址288处,国家级保护单位7处,收藏红色文物3000余件,作为六安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给六安的旅游服务和贸易带来不小的收入,是六安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除此之外,大别山地区的自然优势明显,六安市五大水库各具特色,天堂寨、天柱山、大裂谷等景点深受全国各地游客欢迎,历史文化名城寿县的楚文化底蕴深厚。总之,皖西大别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这无疑为大别山地区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政策优势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大别山列为全国12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打造大别山旅游区,加之国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大别山地区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得到跨越式的增长,这些都为皖西大别山地区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对于实现皖西大别山地区的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对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基础设施优势

“十二五”以来,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的六安市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累计投入300多亿元,新建高速公路300公里。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近18000公里,其中济广高速、沪陕高速、沪汉蓉高速六安段、合淮阜高速寿县段和京台高速舒城段近400公里,312、105、206三条国道和27条省道2200公里,农村公路15400公里;六武高铁、合宁铁路、阜六铁路纵横交错,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不足30分钟车程,交通通达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增强,综合立体的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铁路、水路、航空、公路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明显提升,加强了长三角、珠三角及全国其他城市的互通互利,也为六安市尽快融入合肥经济圈提供了强力支撑。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使皖西大别山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在客户群体,将成为促进其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皖西大别山地区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尽管皖西大别山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服务贸易的潜力仍然巨大,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仍然不强,旅游产品存在高度的趋同化;大别山地区的总体交通状况虽然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是地理位置仍然存在制约交通发展的现状;而且目前皖西大别山地区涉及的城市仍然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存在。

(一)旅游服务贸易中旅游产品的趋同化现象严重

在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景点的各种“农家乐”没有体现经营服务的特色,基本上都是简单的餐饮服务,没有形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高尚文明的氛围。而各种生态、观光、采摘等农业旅游也没有突出产品特色,以草莓采摘和葡萄采摘为主,已经出现同质化和雷同化的趋势。对于各种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更是出现了几乎雷同的情况,而各地的古老村镇、生态村庄等,旅游服务贸易没有挖掘出文化内涵,旅游产品档次不高。

(二)交通区位是制约皖西大别山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交通区位即交通位置,详细来说就是某地在交通位置方面的优劣以及地点的可达到程度,即空间距离。皖西大别山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服务贸易潜力巨大,但是处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主要景区包括天堂寨、铜锣寨,由于缺少便捷的干线交通,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受到制约;尽管近几年大别山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很多景点地处偏僻的山区,交通条件改善空间不大,高级公路仍然没有达到合适的程度,严重制约了当地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供开发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巨大。

(三)旅游服务贸易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从皖西大别山地区目前的旅游格局看,具有这样的特点:某些旅游景点偏热、某些旅游景点偏冷。目前每个区域都自己做自己的,力量很散,没有形成整体性优势。据统计,2014年安庆,主要包括天柱山、桐城等地的国内旅游收入达340.58亿元;而整个大别山区的核心旅游景区是以六安市霍山县境内的白马尖为主景点,但是, 2014年的整个六安市的旅游收入只达到163亿元。皖西大别山地区旅游景点众多,但旅游资源的分布较散,很多景点的交通不便,各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整个区域的旅游资源不能形成整体优势,从而严重影响大别山地区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

(四)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仍然不强

皖西大别山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仍然很低,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旅游服务中,“行、游、住、食、购、娱”发展不平衡,购物、餐饮等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严重低于旅游观光的收入,旅游服务贸易整体实力不够;另一方面,旅游服务贸易与其他产业,特别是零售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联动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合力,与国内其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相比,大别山地区的基础设施、加工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对旅游的支撑力度,相互促进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旅游业急需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形成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三、提高皖西大别山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改变经营方式,加速旅游贸易集团化、网络化进程

如今各地的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提升皖西大别山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对大别山地区旅游产业进行重新规划,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旅游相关企业的集团化、网络化、信息化经营,是现代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一种发展趋势。旅游产业链条中的下游企业如果还是“小打小闹”,缺乏集团化、网络化经营的意识,就不能形成强大竞争力。通过资产重组、资源共享,实现优质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形成旅游服务贸易企业的壮大,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强强联合,形成人才优势和产品优势,通过创造名优产品,从而打造皖西大别山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优质平台。

(二)提升产品竞争力,改善服务质量,加大营销宣传力度

皖西大别山地区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和1400余种中药材,粮、油、棉、麻、茶、茧、板栗、肉禽、羽绒、水产等产量多数居全省第一,小吊酒、六安瓜片、皖西白鹅、霍山石斛也已经形成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大多数产品竞争力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六安市场盛产的大别山石斛,不仅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而且市场上的石斛大都非真正的大别山石斛,而是在大别山种植销售的浙江等地的石斛。如何改善服务,创新宣传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把这些产品宣传推广出去,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利用旅游服务贸易宣传,也是首当其冲。可以借助各类旅游节庆活动、黄金周等载体,依托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推介。政府主流媒体也可适当向乡村旅游宣传倾斜。

(三)加强对旅游产品的整合,形成产品的整体优势

目前,地处皖西大别山地区的六安市依托“皋陶故里”“白鹅王国、羽绒之都”“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品牌优势,努力打造特色旅游服务贸易,做足旅游产业链,旅游服务贸易呈现了长足进步,但是旅游产品趋同,没有形成整体优势,需要加快旅游产品的整合和梯度建设,在红色旅游产品、农产品、原生态产品等方面做文章,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扶持力度,创品牌,争名优,真正把皖西大别山地区的旅游贸易和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实际上,六安市内的瓜片市场已经形成了品牌优势,蝙蝠洞、黄府等品牌已经受到了旅游市场的关注,六安的羽绒市场也受到了市场推崇,下一步如何把这些产品和旅游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品牌值得探讨。

(四)加强规划,打造完善的旅游服务的产业链

皖西大别山地区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旅游产业延伸和旅游产业的下游产业发展不平衡,住、食、游、购中,游的比重较大,购的比重过小,住和食的发展也没有达到国内其他同水平知名旅游景点的规模,游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住、食、购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而,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首先需要打造一条完善和完整的旅游服务的产业链,包括住宿业、餐饮业、零售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其他特色下游产业体系,这就需要建立和形成完整的以旅游服务为重点的服务贸易体系,发挥旅游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明义.加快对旅游服务贸易政策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02):36-37.

[2]刘华.GATS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J].国际经贸探索,2001,(03):31-32.

[3]何元贵.加拿大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中加旅游贸易发展[J].国际贸易,2007,(10).

[4]陆家洋.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山西省新的经济增长点[J].晋阳学刊,1998,(03):64.

[5]魏薇,黄清.大力发展黑龙江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1):56.

[6]冯姝姝.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研究[J].产业观察,2007,(01):47-48.

[7]赵春雨,金晔.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6,(04):37-38.

[8]于舒婷,花俊.安徽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措施建议[J].产业经济,2007,(22):65.

[9]张瑾.广西梧州骑楼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产业经济,2007,(22):35.

[10]蒋洲,赵勇.旅游服务贸易与旅游文化[J].旅游经济,2000,(9):21.

篇(3)

关键词:新常态;浙江;旅游;服务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5703

1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服务业也成为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势产业。作为传统服务业,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比重虽然近年有所下降,但仍旧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23%,在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占比达到36.7%。

浙江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沿。同时,由于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等原因,浙江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是,浙江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相匹配,与北京、上海、福建等旅游强省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在新常态下,寻找浙江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出路,提升浙江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浙江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以其特有的风景和文化神韵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也对这一神秘的土地充满了好奇,因此,浙江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1 浙江国际旅游服务市场规模

近年来,出入境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整体呈快速发展的势头。从2006年到2014年,浙江出入境旅游人数呈稳定增长态势,浙江省入境旅游者人数由426.8万人次增加到931.03万人次,出境旅游者人数由28.9万人次增加到202.7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远大于出境旅游人数,且从增速来看,入境旅游人数增速也要大于出境旅游人数。根据浙江省旅游局2014年公布的浙江省旅游业基本情况分析来看,浙江省全省接待入境游客931.03万人次,同比增长7.47%,其中接待外国人641.5万人次,同比增长6.9%。2014年,浙江省全省有组织出境游客达到202.7万人次,同比增长112%,其中出国游累计组团人数达到130.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3.3%。由此可见,浙江省出入境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不断发展。

2.1.1 浙江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创汇收入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呈现同步增长的态势,从2006-2014年,浙江省国际旅游外汇由21.3亿美元增至57.53亿美元,创汇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旅游服务总收入也呈同步发展状态,由2006年的1690.1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947.04亿元。由此说明,浙江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收入不断增加,创汇能力不断提高,为中国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1.2 浙江国际旅游服务贸易企业

随着浙江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旅行社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渗透的地区也越来越广。浙江省旅行社的数量由2006年的1258家发展到了2014年的2161家,虽然同比增长率降低,但是旅行社的数量也随着年份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旅行社在相关产业要素中发挥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是旅游消费的主要经营者和组织者,能带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而旅行社的不断增多也意味着浙江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

2.2 浙江国际旅游服务资源

浙江省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最吸引游客的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浙江的旅游禀赋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要素,例如水资源,千岛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这三江两湖;第二,历史文化资源要素,例如充满人文色彩的古镇,西塘,乌镇,南浔,双林,塘西,柯桥等;第三,影视文化资源要素,例如横店影视城;第四,宗教资源要素,例如具有“海天佛国”称号的普陀山,杭州的林隐寺,新昌的大佛寺,天台的国清寺等;第五,少数民族风情要素,畲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也吸引了不少国外游客;第六,购物资源要素,浙江拥有许多享誉海内外的具有不同特色的大小市场,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柯桥中国轻纺城,海宁皮革城,杭州灯具市场。

2.3 浙江国际旅游服务市场结构

浙江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从来源地看,包括许多外国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以及台湾同胞。其中,外国人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台湾同胞、香港同胞,而澳门同胞所占比重最小。2014年,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游客931.03万人次,其中接待外国游客614.5万人次,占了总入境游客的66.01%,香港同胞109.7万人次,占了总入境游客的11.78%,澳门同胞38.8万人次,占了总入境游客的4.17%,台湾同胞168.1万人次,占了总入境游客的18.06%。

2014年,浙江省入境外国游客按各大洲的分布情况是:亚洲游客290.2万人次,欧洲游客158.1万人次,美洲游客78.8万人次,大洋洲游客23.2万人次,非洲游客18.8万人次。其中,亚洲游客人数占总人数的4722%,欧洲游客人数占总人数的25.73%,美洲游客人数占总人数的12.82%,大洋洲游客人数占总人数的378%,非洲游客人数仅占总人数的3.06%。显而易见,来自亚洲的入境外国游客所占比重最大,而其中大部分入境游客来自于韩国与日本这两个邻里国家。

2014年,浙江省出境游客202.7万人次,其中出国人数130.1万人次,占了总人数的64.18%,而将出境目的地选为韩国的人数占了总出境人数的32.43%,将出境目的地选为泰国的人数占了总出境人数的1752%,将出境目的地选为日本的人数占了总出境人数的1330%。将出境目的地选为港澳的游客为41万人次,占了出境总人数的20.23%,将出境目的地选为台湾的人数为13.2万人次,占了总人数的10.15%。由此可见,大部分游客将出境目的地选为韩国,香港,泰国,澳门,日本等地。

从浙江出入境往来国家和地区看,浙江入境人数大部分是港澳台同胞以及韩国、日本、美国等亚太地区,而浙江出境的目的地多数也以韩国,港澳台地区,日本等亚太地区为主。这主要因为环亚太地区的国家气候较相似,东亚地区人文地理环境,如历史渊源,服饰文化,茶文化等相似。出于以上相似的需求说明,具有相似需求条件的国家或地区容易相互吸引,所以相互出入境存在重叠。

3 浙江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3.1 占全国旅游服务贸易比重不高

浙江省的国际旅游市场占有率从2009年的813%到2013年的10.43%,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而广东省的国际旅游市场占有率从2009年的25.27%到2013年的31.5%,其市场占有率依然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但是从走势看,浙江省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虽然在不断增长,市场占有率在不断增加,但是与广东,江苏等省份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虽然在2013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比重中,浙江省高于江苏省。2014年浙江省的国际旅游市场占有率为10.10%,市场占有率低。

3.2 各地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

浙江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依靠着杭州、宁波以及温州这三个城市,尤其是杭州,不管是从入境游客总人数而言或是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而言,都是列举榜首。就2014年而言,浙江省旅游外汇总收入为575348.3万美元,其中最多的杭州市占有231811.2万美元,占浙江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40.3%,而最少的台州市只有4909.1万美元,仅占浙江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0.9%。全省只有杭州、宁波、和丽水达到平均水平,但是排在第二的宁波市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比排在第一位的杭州少了153979.6万美元,相当于268个百分比,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由此可见,杭州市在浙江省内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独占鳌头,省内各市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不平衡。

3.3 引用的外资利用不足

浙江省每年都引进大量外资,但是绝大多数的外资都被投入发展工业,服务业接收到的外资投入比重较低,旅游服务方面接受到的外资也就更少了。浙江省在2013年共收到服务业合同外资金额150987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7708万美元,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收到合同外资金额2121万美元,仅占服务业合同外资金额的0.14%,实际利用外资11271万美元,仅占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1.43%,而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所占比重最大,共利用外资345374万美元,占了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43.85%。浙江省服务业外资分配不合理,用于旅游服务业的外资比重小,这将会制约浙江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行业内部结构调整,更加不利于“以引进促出口”战略的实施。因此,浙江省要发展国际旅游服务,就要对外资进行合理的运用,并提高外资的利用效率。

3.4 市场营销力度不够

浙江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在营销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浙江省主要通过旅行社的大力宣传、报纸登入广告、网络团购、电子门票赠送等方式进行营销。但是,关于营销力度,依然是不足的,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于旅游业的国际营销投入的经费不足,不太注重浙江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工作,使得浙江旅游产品在国际上没有吸引力。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国际上虽然对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有所了解,但是不清楚省内的旅游景点也非常值得一看。三是新型的营销手段运用太少,省内许多从事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行业的电商建立的网址并不专业,而且内容单一,没有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4 新常态下浙江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浙江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制约其发展,必须采取有效行动,为今后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铺平道路。

4.1 加强浙江省各区域的联合,缩小地区差异

浙江省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发展差距悬殊。加强省内区域合作。以杭州湾的文化休闲旅游经济带连同浙东沿海海洋经济带以及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经济带为载体,各地市应该互动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发展。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区域合作。利用周边城市上海市在国际中的影响力,加强对之的合作,提升浙江省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浙江旅游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

4.2 拓展引资融资渠道,完善引资机制

外资的引进并且合理分配运用将扩大浙江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规模,努力开拓融资渠道,加快国际旅游业各项基础设施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国际旅游业发展环境,增强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对旅行社的发展进行综合的整治和管理,扩大开档程度,可适当降低旅游外资企业的进入门槛,为外资企业的进入提供便利,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旅行社。

4.3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浙江省对景区周边的基础设施要修建完善,如在交通设施的管理方面,要建造四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努力加大国际航班的开发力度,将高铁、公路以及水路合理的结合起来,开发一条道路专门欣赏沿途的风景。

4.4 实施品牌化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一体化,国际间的贸易不断增加,各国文化差异越来越小,各国都开始了解中国的文化并开始关注中国特色的文化,因此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必将会吸引到更多的国际游客来浙游玩。打造浙江旅游品牌对提升浙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开拓海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4.5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打造浙江省特色旅游

浙江省有丰富的水资源,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打造不仅自然环境品位极高而且也充满人文气息的江南水乡;浙东可以利用海洋、宗教资源,打造宗教旅游;浙中南森林广袤,且居住着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由此就可以打造一条以山村野林,畲族风情为主的国际旅游名品;浙江商品市场繁多,购物与旅游二者的结合推动了浙江特有的市场旅游的形成。在开发特色旅游的同时,研发富有创新技术的国际旅游产品,吸引国外游客,推动省内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发展。

4.6 优化营销策略,加大海外市场营销力度

了解不同国籍游客对景点的不同需求,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方式,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改进,价格的优惠,拉动周边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知名度。同时,开拓新的营销策略,借鉴韩国的全媒体营销,浙江省也可以同浙江卫视合作,对热播电视剧,综艺节目选址地点进行规划,利用明星效应,吸引国外游客的注意。此外,也可在网上进行预订机票、车票、酒店房间、旅行路线以及景点介绍等服务,为游客的出行提供便利的服务,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对旅游景点的需求,提升知名度。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广西高职教育与东盟国家交流与合作经验及趋势研究》(2013C153)。

篇(4)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是一国能否取得旅游服务贸易优势地位的关键。2005年中国旅游外汇收入已达到292.9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4位。国内外权威人士都预言2020年以前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入境旅游目的地国。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7年12月11日前中国旅游业将全面开放,这意味着中国旅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在此形势下,深刻认识、客观评价中国旅游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课题。调整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思路、建立中国旅游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于全面深刻认识和发展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目前为止,关于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尚没有一致的定义。本文认为旅游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向世界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占领国际旅游市场并得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旅游服务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已经表现出来的能力,也包括潜在的、内存的、尚无表现出来的能力。保持和完善已表现出的竞争能力,对于增强旅游服务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认识和挖掘潜在的竞争力更为重要。

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基本思路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国评价和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方法,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贸易战略和规划的指定和实施。现国内外专门研究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较少,尚不有形成适合旅游服务贸易的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的评价指标太多是以一国旅游收入占该国GDP和对外贸易额的比例、或者占世界旅游收入的比例作为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但是,旅游收入占GDP和对外贸易额占比的评价方法,只反映了旅游业对该国国民经济和外贸的贡献率;难以反映出旅游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现有的竞争力评价指标只评价已经表现出来的,或只用现实表现出来的数据进行简单评价;在某一层面忽视了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在旅游服务贸易中的作用,把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挂钩,容易造成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的导向,掩盖了旅游服务贸易中旅游资源特殊性发挥主导作用的客观实际,容易造成人们对于旅游资源价值的深刻和系统的认知。

现实中旅游服务贸易的强弱往往不完全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同步,一国经济的强弱也不能全面反映一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实际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因而,在深层次上把握旅游资源和旅游其他因素的关系,建立起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这样才有助于认识中国旅游资源的巨大价值,有助于认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巨大潜力,有助于认识中国旅游服务出口蕴藏着极强的国际竞争力,有助于进一步缩短中国成为旅游服务贸易强国的进程,也有助于我们对世界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旅游资源、旅游目的地安全程度、旅游成本、旅行社竞争力、相关配套服务及设施和政策环境等六大指标。在每一指标下又包括若干小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市场调研分析、有关专家意见、相关统计分析报告,再借鉴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旅游资源。目前,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尚不明确,但基本可以认为,只要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都可以称作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中一国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国际旅游行为的产生根源上是旅游者对某种旅游资源的向往,国际旅游的本质就是旅游者去体会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的旅游资源。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旅游资源,从而具有不同的吸引力。

为了便于分析,将旅游资源分为四种类型.自然风光类、历史文化遗产类、民风民俗类、现代化休闲类。在此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分为三个层次:能够吸引国外游客的国际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本国外地游客的国内旅游资源和只能够吸引当地人们消闲的区域旅游资源。

国际旅游资源通常也是对国内和当地游客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例如故宫、迪斯尼乐园等;国内旅游资源可能对国外客源吸引力较弱,例如红色旅游等,但一定也是对地区客源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区域性旅游资源可能对国外客源和其他地区客源吸引力均较弱,例如龙庆峡等。对旅游服务出口有意义的一定是对国外客源来说具有独特性或差异性的国际旅游资源。这三类资源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因此,在对各国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时,我们通常选择各国的国际性旅游资源作为评价内容。当然国际性和国内性旅游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旅游目的地安全程度。旅游目的地安全程度在评价一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中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旅游行为本身是人们在生活安定富足状态下的一种精神需求,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条件,旅游目的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关系、旅游目的国的国内政治环境、社会稳定性、自然灾害可能性、疾病流行的可能性等都直接影响到该国旅游服务出口的竞争力。

旅游成本。旅游成本主要从价格、时间和旅游者精力三个方面考虑。对于游客来说,旅游所支付的价格、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在决定旅游行为时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不论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旅游者数量往往都随着旅游成本(包括时间、金钱和精力)的增加而递减。

单行社竞争能力。旅行社是国际旅游的桥梁,是旅游行为的直接组织者和执行者。旅行社的战略规划能力、营销推广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等直接影响到一国旅游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相关配套服务及设施。旅游就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是否享受到了愉悦感和满足感,即是否达到了旅游者预期的效果是一项重要的因素,这主要受到相关配套服务的影响。相关配套服务包括了交通服务、通讯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食宿、医疗救护、娱乐、旅游商品等各个方面。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无疑对一国旅游服务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旅游服务是一个依托旅游资源而产生的综合,仅靠单项或几项政策是难以

取得大的成效,必须制定综合性政策才能保证旅游服务贸易质量,保持和提高竞争力。

建立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

旅游活动涉及的许多因素虽然非常重要,在我们所设置的指标体系中,大多数指标没现成的数据可以直接引用。对此,我们采用专家评分等综合评价方法进行量化,将各个指标的专家打分值乘以该指标的权重后取和,得到综合评价分值。从而形成了对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旅游服务出口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使旅游服务贸易快速释放出了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说明旅游服务贸易依托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对国际游客的较强引力的巨大潜力。如表2所示:1978年中国旅游外汇收入只有2.63亿美元,排名世界第41位;2005年达到29296亿美元,排名世界第4位。

从下面的图2上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中国旅游外汇收入及世界排名的变化轨迹。

图2: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外汇收入及排名变化情况

仅从旅游外汇收入和世界排名上就可以看出,与自身比较,中国旅游服务出口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其中2003年旅游收入明显减少是由于当年“非典”流行的影响,是缘于不可抗的特殊原因。

将中国与世界上旅游服务出,口比较强的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得到更多的认识。

2003年和2004年,从入境人数上来说中国显然是绝对的第一,但是旅游外汇收入却位居第7和第4,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物价水平和人民币与外汇兑换比率都比较低所致。以上只是以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用此方法并不能全面反映中国旅游服务出口的实际国标竞争力。

对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中国的旅游资源位居世界第一

由于历史、地理、文化、自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各国和地区拥有的旅游资源不尽相同。有些国家具有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有些国家只具有某几类旅游资源;而有些国家可能只具有某一类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通过表3和表4可以得到清晰的认识。

这里的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了本文旅游资源分类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民风民俗和现代化休闲三部分。表四的自然旅游资源即本文分类中的自然风光类旅游资源。

由上述两张表中可以看出,中国旅游资源具有类型丰富、知名度高的特点,对国外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使得各种自然风光非常丰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具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累了大量已开发和未开发的历史文化遗产。民风民俗方面,中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甚至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间都有许多不同的风情和习俗,拥有较大的神秘性和情趣。

比较而言,美国的旅游资源比较有忧势的只有自然风光类和现代化休闲旅游类,但其旅游服务出口额仍位居世界第一。这主要呈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在美国的商务活动较多,对美国的入境旅游有很大的带动。

中国是世界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安全是旅游者非常重视的因素,世界上发生的战争、社会动乱、恐怖活动、飓风、地震、暴风雨、流行疾病等都使得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受到很大影响。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与世界各国间的关系发展良好,政局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友好,除个别地区偶尔出现自然灾害外,世界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越来越巩固,安全已经成为中国对国外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比较而言,美国的社会治安比较乱,比较大的问题是恐怖活动给游客带来的心理的担忧,是旅游欠安全的国家。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虽然有就业问题、种族问题等影响社会秩序,但对旅游业还不至于造成多大影响,因此是旅游比较安全的国家

中国的旅游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

旅游成本包括价格、时间和精力。我国人民币与美元、英镑、欧元等的兑换比率比较低,国内整体物价水平低,因而在中国旅游的价格很便宜。据统计,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者人均每天消费仅为156.84美元。旅游的时间和精力因素影响到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会较多考虑在一定的地域内。

分析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港澳台地区历来是中国最重要的客源地,日本和韩国则分别是中国第一和第二大外国客源国。全球旅游集中于欧美国家,而欧美国家在中国入境旅游客源中却不占有重要位置。发达国家的旅游成本比较高,但还是能吸引到很多游客,这说明价格只是国际旅游的一个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旅游本身是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享受型的消费,不是普及的或必需的。

中国旅行社的竞争能力偏弱

旅行社是旅游服务出品竞争力的微观体现主体,旅行社的竞争力直接影响到一国旅游服务出口的竞争力。2004年;中国共有旅行社1492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有1460家。中国旅行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战略规划能力较差,缺乏大规模的跨国经营实力,虽然有少数旅行社已经走出国门,但尚未形成较太的国际市扬影响力和知名度。

从旅游产品营销上来看,中国旅行社营销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营销观念还比较落后,营销手段还比较少

从技术设备上来看,发达国家旅行社大量应用信息技术,使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各种设备提高组织与应变能力。而中国大部分旅行社仍停留在办公自动化阶段,只有部分旅行社加入了国际互联网、秒量企业开始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是中国旅行社竞争力的一个大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旅行社战略规划能力、营销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各个方面。2004年,中国旅游高等院校及开设有旅游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院校有574所,在校学生27.47万人,中等职业学院有739所,在校学生30.39万人,但还是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并且由于旅游院校的专业设置不能与市场实际紧密结合,使得现实中国旅行社经营管理人才相当缺乏。

中国旅游相关配套服务及设施发展很快

近年来,中国通讯、金融、餐饮、住宿、娱乐等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快的发展,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达到了较高水平,覆盖到了中国绝大部分国际旅游资源,给入境旅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证。此外,中国航空运为不断提升,铁路客运提速提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加快建设,交通工具的质量不断提高,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大交通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

中国旅游信息服务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除航空售票和酒店业广泛采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外,其它领域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比较低。中国旅游景区的医疗救护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卫生条件比较差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对于游客的满足程度显然是一个不利的影响因素。

中国旅游政策环境逐步完善

旅游行业是中国开放比较早的行业通过20多年的改革,目前中国旅游业主要以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式,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入境旅游、扶持旅游企业的政策,并且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还在逐步的完善。

结合以上分机,采用本文所设置的评价方法,我们选择世界上旅游服务出口比较强的几个国家进行比较。相关指标的世值采用百分制,根据国内外各种资料的综合和相关领域专家的评价,结合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得到了主要国家旅游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如表5所示:

本文对于旅游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是综合了现实表观出现的能力和潜在的能力两个方面。据此,中国旅游服务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排名世界第一;法国和西班牙具有同样强的竞争力,并列排名世界第二;美国排名世界第三;德国和意大利不相上下,并列排名世界第四;英国排名世界第五;澳大利亚排名世界第六;印尼和泰国并列排名世界第七。不难理解,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中国对于旅游服务出口的不断努力,随着人民币汇率的逐步提高,中国旅游服务出口不仅是国际竞争力全球第一,不久的将来,也会实现旅游外汇收入等所有数据指标上的全球第一。

进一步提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中国发展入境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开发。对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应加强保护并实现旅游产品的升级,增加附加值。

据国家旅游局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的入境游客感兴趣的旅游资源,山水风光排在第一位;文物古迹排第三位,民俗风情第三位,文化艺术第四位,饮食烹调、医疗保健、旅游购物、节庆活动等依次排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现代化旅游项目还没有被入境游客了解,或者还没有对入境游客构成吸引力。

提高旅行社竞争能力能旅游相关配套服务水平

中国旅行社提高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还在于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在旅游院龋口设置有旅游专业的学校实行多专业、复合世人才的培养战略。提高中国旅游服务相关配套行业服务水平是增强中国旅游服务出口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已经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共识。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旅游服务体系的相互联联结,快捷、详细、全面、准确地获取和旅游相关信息,将旅游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各个方面及时、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加强宣传和营销工作,开发多元化旅游客源市场

在对中国各种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中,应加强树立全面客观的中国形象。总体来看,美国、日本、法国、西班牙、英画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相对比较停滞的,而中国的发展是迅速的。因此在强化原有优势资源选出推广的同时,也应对中国的现代化旅游资源进行强有力的宣传。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游客比较偏好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旅游资源,而发展中国家游容较偏好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化旅游资源。

加强区域合作,增强整体竞争实力

中国旅游业在提高竞争并时,可以考虑走区域合作的道路。在地域上相邻或者资源上互补的地方可以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形成聚集效应,在统一的布局和规划下形成有机结合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从而避免孤立分散的景点造成游客旅游成本加大,同时,应开发结构完善、品种齐全、选择性多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类型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旅游资源竞争力。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实践证明,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中政府主导与市场结合是有效的,在发展旅游服务出口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加强政府与企业各界的联动。

篇(5)

关键词:海南;旅游服务业;旅游产业

在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可见,旅游业无疑在海南省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很大的比例。以围绕旅游 “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核心,日益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旅游服务业。旅游服务业是指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旅游服务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是由相当多的服务部门构成的,从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交通服务、导游服务、购物服务以及目的地其他娱乐服务等。海南作为以旅游为生命的大省,发展旅游服务业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海南在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之一。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海南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采用市场退出机制,规范经营管理。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根据不同的景区,制定不同的服务业标准,同时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严格贯彻执行已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新兴旅游服务行业,鼓励龙头企业、地方和行业协会先行制订省级地方服务标准。对暂不能实行标准化的服务行业,支持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根据市场的规则办事,采取淘汰制,优胜劣汰,采用市场退出机制。

面对旅游服务业粗放型发展,政府首先要加大管理,采取“防大抓小”的原则,即对海南业已形成规模的餐馆和旅店以预防为主,做好长期的管理工作,一旦星级的餐饮业出现纰漏,采取市场退出的机制,责令整改,否则勒令停业。对一些小规模的个体户,要严抓不懈。

第二,推行旅游服务业模式泛化管理。所谓旅游产业模式泛化,是指超出传统度假、休闲、观光等旅游服务模式,整合多种资源,多元素参与旅游服务业的管理模式,使餐饮业、宾馆酒店业、运输业、管理服务业、商品零售业、文化娱乐业等成为滚动的运行机制,推动旅游服务业的联动开发。传统旅游业经过现代管理理念、运营方式以及高科技和信息化的洗礼,日益呈现出向现代服务业靠拢的趋势。其中一部分如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节事旅游等就是依托现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发展起来的。

互联网已成为旅游信息传播和进行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的重要手段,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推进网络化经营,把互联网等引入旅游经营当中,使各个公司网络连接,做到信息通畅、快捷、方便,促进旅游工作效率的提高。比如,互联网对旅行社的作用。互联网提供给旅行社战略和经营工具,以协调旅行社的各个部门的职能,并提高内部效率。与主体旅游供应商一样,旅行社也要管理自己的接待容量,尽可能多地销售已经预购的产品,以保证旅行社利润的利润最大化。

此外,旅游业与其上下游相关产业联动发展,是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另一新趋势。海南旅游服务业在今后的重点发展以度假、养生、休疗养、会展、宾馆酒店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扶持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相关服务业。例如特色旅游主题公园及旅游地产业,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亮点,带动包括餐饮、娱乐、居住、休疗养在内的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旅游及创意产业链的形成,能促进当地就业。当地居民经过培训后,将成为园艺工人、物业工人和相关服务行业工作者。这样可以增加就业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准。

第三,以人才为核心,提升旅游服务业的水准。未来旅游服务业竞争重点将从较低层的价格竞争逐步转移到以服务、核心技术、品牌为主题的非价格竞争。要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就必须具有人才,只有重视和运用好人才,旅游服务业才会有活力和持久性。所以把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作为激活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举措,全力加以推进。典型劳动密集型的旅游服务行业,关键是通过对个体的思想和技术渗透,提高员工的素质,为旅游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内在动力。

海南要根据旅游服务业发展需要,依托省内各大中专院校,定向委托培养、在岗脱产培训、短期学习集训等多管齐下,加快造就一大批服务业发展急需的实用型人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同时要加快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面向全市、全省, 甚至全国,广泛引进一批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特别要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此外,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业人才评估的科学体系,切实改善服务业人才待遇和工作环境。走劳动密集型旅游服务产业向知识密集型旅游服务产业方向发展,力争在5到10年时间,实现这一目标。

同时,在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素质,使员工之间建立充分信任、积极协作、共同分享知识创新的成果,则是其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所以学习型组织愈发重要,旅游服务业员工在工作中面对不同的客人都有各自积累的接待经验、教训与技能,通过团队学习可以实现知识共享,变隐性知识为显性知识,使一人的经验、教训转变为全体人员掌握的服务知识与技能,使优势由点到面到线,最终成为旅游服务业的操作规范和制度。

总之,海旅游服务业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好形势下,定会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海南经济的再次腾飞而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 唐晓宏.旅游产业在上海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研究[J].旅游科学,2005,(6).

篇(6)

【摘 要】 本文概述了金丝峡景区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金丝峡景区旅游服务项目的优势与存在问题,针对金丝峡景区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条件弱、特色产品销售管理混乱、旅游产业高级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了旅游服务项目创新开发思路:创新旅游产业链项目;注重旅游服务设施的创意设计;创新消费需求;积极开发周末休闲游项目;引进高级旅游专业人才。

【关键词】 金丝峡景区;创新;旅游服务项目;开发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旅游的大众化使节假日全国各景区人满为患,旅游景区各类服务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厕数量不足卫生差、卫生间标识不明显、景区周边商店缺乏统一化管理、销售混乱等问题困扰着各个景区,旅游业服务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景区发展的瓶颈。探索如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各种需求;[1]不断优化旅游服务产品附加值;创新“我有他无”的服务形式,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国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地域文化、饮食习惯等各具特色,对旅游服务项目进行创新研究,是时展的需要,同时也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做创新发展。如,风光秀丽的刘公岛的“五谷轮回之所”已成为一块展示景区形象的闪亮招牌。[2]探索提升旅游服务不仅要健全景区功能,更要迎合大众需求、创新未来景区服务发展趋势。[3]

一、金丝峡景区概况

金丝峡森林公园位于陕西商南县境内,地处秦岭南麓连接巴山北坡。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公园以自然生态的峡谷、瀑布和龙潭为主,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在景区内可进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考探险等多种活动。近年来金丝峡景区接待游客不断攀升,门票收入不断增加。2013年全年共接待游客60.8万人次,门票收入3441.99万元;2014年全年共接待游客66.8万人次,T票收入3850万元;2015年接待游客72万人次,门票收入4300万元。[4]目前金丝峡已成为陕西生态旅游的重点景区,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二、金丝峡景区旅游服务项目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1、优势

(1)交通服务便利。西南铁路、西合高速公路与312国道和金丝峡景区连接,对外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方便游客出行,也有利于自驾游市场发展。景区内开通环保车,从景区北门出发,分别到达景区峡门与栗园寨,全程33公里。金丝峡索道项目使游客可以方便快捷的到达石燕寨,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的综合服务能力。

(2)自然景观独具特色。金丝峡景区借助于自然的奇、险、幽、秀、狭等特点打造出四大景区,包括险峻的山体、浓郁的森林、幽深的峡谷、清澈的水景。景区内还有内涵殊深的道教文化资源,是消夏避暑、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森林旅游、探险寻幽的理想去处。

(3)农产品丰富。在金丝峡景区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品尝商洛有名的绿色农特产品,如丹凤葡萄酒、商南茶、核桃、板栗、木耳、包谷酒等。景区周边农家乐发展迅速,提供餐饮住宿服务,神仙叶子凉粉、家常豆腐、野香椿、土鸡蛋、腊肉、土鸡、丹江鱼等知名农家菜富有陕南特色,成为旅游服务项目的亮点。

(4)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随着商洛市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以及旅游等相关部门对金丝峡景区的开发工作高度重视,积极给予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进一步推动金丝峡景区快速发展。

2、存在问题

(1)配套产业发展滞后。金丝峡景区周边经济基础薄弱,科技、信息、金融等相关产业发展弱,餐饮、娱乐、购物、景区内外服务设施等配套产业发展滞后,礼品、纪念品、摄影等衍生产业还存在很多不足。

(2)基础设施条件弱。景区内度假、休闲酒店数量少,游客容纳量小,旅游旺季无法满足游客需求。休闲度假游服务产品不足,难以留住游客。景区公厕数量不足,男女坐位比例不协调,厕所环境差,旅游旺季上厕所难问题突出。各类人造景观设计简单,缺乏创意,吸引力不足,游客满意度低。

(3)特色产品销售管理混乱。特色农产品销售存在包装简单、优劣难辨、价格混乱等问题。旅游纪念品缺乏地域、文化特色,销售量少。景区是典型的自然景观旅游项目,以门票收入为主,旅游产品单一,开发力度不足,特色消费项目少,不足以吸引游客停留更长时间。

(4)旅游产业高级人才匮乏。景区管理及工作人员以地方户籍人员为主,大部分是景区周边的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景观维护、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较弱。

三、金丝峡景区旅游服务项目创新开发思路

“跟着资源走”是过去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而现在提倡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5]旅游服务能力提升最重要的是创新,通过创新旅游服务项目和策划高附加值旅游产业模式,激发潜在旅游需求,引领市场消费潮流。根据消费者需求,精心设计、打造景区旅游服务项目,不仅要体现地域特色、地域文化和自然景观特色,更需要提供富有创意的娱乐、休闲度假项目,能让游客留下来,从而进一步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增长。

1、创新旅游产业链项目

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在开发自然景观旅游项目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金融、信息化、网络平台服务消费者,通过创新娱乐、休闲、购物、度假项目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避免单一依靠门票、旅游人数发展壮大旅游业。

2、注重旅游服务设施的创意设计

设计富有创意的辅助景观,是景区服务项目开发的创新点。例如,设计具有自然、人文特色的休息座椅,外观奇特、功能齐全、干净的公厕,置身于奇幻境地的木桥、观光台,外观独特的垃圾桶,幽默风趣的提示语及路标,这些都能给旅游者带来视觉享受和心理享受。将人工景观融入优美迷人的自然景观之中,更能体现自然景观的活力、生气和韵味。

3、创新消费需求

生态旅游需求已从“大众观光”时代进入“大众休闲”时代。旅游产品开发应该超越消费者需求,通过不断开发高附加值的旅游模式,创造旅游需求,引领旅游发展潮流。

4、积极开发周末休闲游项目

金丝峡谷总长度20.5公里,大部分游客前一天到达景区外住宿一夜,第二天进入景区游玩,晚上离开景区。如何设计游客的夜间活动项目至关重要,尤其是周末想在景区休息的游客,夜间休闲应成为景区旅游集聚区的重要发展项目。

5、引进高级旅游专业人才

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景区将服务创新项目寄托于项目公司、顾问、专家等外部力量,而不建立内部人才机制,就很难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景区内部高级人才的充分利用,可减少项目创新的外部成本,提升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厉新建,张辉,历新权.旅游服务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5.

[2] 彭均胜.刘公岛旅游公厕何以成为景区闪亮招牌[N].中国旅游报,2005.12.

[3] 郑向敏.旅游服务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4] 商洛新闻网.http://.

[5] 王晓明.生态文明溢奇峡--陕西金丝大峡谷建设生态文明的特别报道[J].今传媒(学术版),2009(7)117-118.

篇(7)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带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区域中心的城市,他们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对相关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业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对城市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城市旅游发展的问题,在强化旅游中心城市地位的同时,为完善城市旅游业稳定发展进行分析。

一、旅游中心城市概述

旅游中心城市是在旅游业发展下产生的,但旅游中心城市的发展只是针对一些城市提出的模糊性的提法,没有进行严格性的规定。“旅游中心城市”一词是基于对旅游中心地的研究。也就是说,在“旅游中心城市”这一名词出现之前,旅游学术界一直用“旅游中心地”这一名词来认识这个区域旅游概念。旅游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即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又有辐射力的旅游节点,它是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城市。作为一个旅游中心城市,要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旅游资源条件和经济条件,同时也是区域旅游服务、交通集散、旅游管理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二、加强旅游中心城市构建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提升旅游服务中心城市的地位

旅游中心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要比周围一般城市好,但存在一些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服务发展地位优势不明显。为此,需要加强提升旅游服务中心城市的地位。第一,实现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实现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旅游联动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城市和城市发展之间的互相带动。将城市建设为旅游区域的集散、服务和组织中心,在带动地区旅游发展的同时,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第二,通过休闲娱乐带动旅游接待服务业发展。旅游中心城市作为旅游流的集散中心,旅游业的发展在于交通和住宿。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消费者的需要更加注重体验式消费,为此,旅游中心城市需要发展自设旅游接待也,使旅游业在观光旅游之后能够感受到休憩的娱乐体验。

(二)提升城市本身的旅游吸引力

第一,实现对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首先,加强建设地区旅游文化实体景观。现阶段旅游发展中,观光旅游占据重要地位,实体景观是观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加强建设地区旅游文化实体景观,通过实体景观的开发增强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其次,实现对文化节事活动的应用。通过节庆活动和当地旅游文化服务结合,加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宣传效果。最后,构建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线路端点。文化旅游地在旅游城市中心建设发展中较为分散,不具备对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很难吸引更多的游客。为此,需要旅游中心城市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园,将其作为地区文化旅游的起点。另外,要积极促进区域之间的联动发展,通过线上和线下产品的整合、补充,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路线。第二,加强对现代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大多是综合型的城市,其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出现新型的旅游产品,从而完善自身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第三,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旅游业发展能够提供重要的支持,为此,在进行具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要能够通过引进社会现象来增强自身旅游产品的特色化。

(三)实现城市旅游服务系统的优化

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系统是动态化的,各个旅游要素和周围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是持续、开放的。为此,需要有关人员优化旅游中心城市服务系统。第一,提升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形象。旅游中心城市形象的改善可以通过提升城市形象来实现,包括城市的社会秩序、城市的文化气氛、城市文明发展、城市居民素质等。另外,还需要通过宣传提升城市形象。第二,完善城市旅游的媒介功用。这种媒介作用主要是指城市旅游综合服务系统,通过对旅游信息的整合和相关设施配套发挥出中心城市旅游业的价值。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