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7 09:40: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环境卫生管理体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1引言
随着国家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话题,并且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城市环境卫生的改善要从管理入手,这样才能够显示出环卫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希望本文能够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2我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现状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发展中已经呈现出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并且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重要参考内容,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以及公益道德的发展程度。由于我国城市发展比较晚,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都处于空白期。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急速扩张,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大前提下,人们的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推行卫生城建设标准来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化管理,促使环卫事业向专业化、科学化转变。自我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将很多国际先进的环保管理理念引入我国,国内有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机制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此期间我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已经有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模式转变成为综合管理、分级责任制的管理,这在我国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中以历史性的突破写入史册。
我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是根据目前我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来看,与国外先进环卫工作管理模式对比还存在很多缺陷,还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环卫工作管理体系中,由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很多需要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不到位,由于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环境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的矛盾,加之没有相应的立法机构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法律性的规定和指导,所以说我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如何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由于城市环境比较复杂,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而导致很多城市的规划工作存在缺陷,导致很多工业园区与城市居民交叉在一起,而且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超负荷导致城市环境卫生压力非常大,废气污染、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等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难题。为了有效提升我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水平,需要全民动员,帮助城市居民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从城市合理布局的角度出发进行城市规划,为尽早实现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基础,根据笔者从事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措施:
(1)制定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要切实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就必须从政策体系入手,严格的执行国家相关的质量体系标注,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对任何一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目标制定、环保要求的综合考量,并且通过环保体系综合性分析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工作,这种科学的量化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市环保卫生管理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2)提升城市环保部门的信息灵敏性。为了提升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水平,必须要提升环保部门的信息灵敏性,通过逐级治理、逐级检查的方式,及时的发现破坏城市环保事业的问题根源,通过明察暗访来加强城市环保部门的管理效率,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网络。对于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要实行问责制,将每项工作都落实到人,分片包干的工作形式来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效率。
(3)明确管理目标。城市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因此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要明确自身的管理目的,在财政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增设一些环卫设施,并且深入居民中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意识讲座,提升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并引进先进垃圾处理设施来做好污染物处理工作。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分通过设立三年目标、五年目标等形式推行城市的绿色计划,努力争取尽早实现国家级卫生城,通过长短期目标的结合来有效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水平。
(4)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市政环卫部门工作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对环卫工作进行督导,通过全民性卫生运动等活动的开展,对相关环卫部门的工作水平进行评比,将城市环保指标实行责任制,督促各个部门的卫生管理工作。
4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原则
创建良好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课题,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是国际环保行业的发展理念和宗旨。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式的前景之下,有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因此有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思路要不断的扩展,不但要满足城市环卫工作的职能作用,还要体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社会属性,因此笔者认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要遵从以下几点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因此一切有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都要以人民为基础,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明确工作内容,以维护公众利益作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
(2)严格依法管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的体现就是依法管理,在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中,要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依法处理,根据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措施的要求开展工作,并且组建高素质的执法队伍,通过普法宣传来提升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环境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城市环境管理工作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来实现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4)分级管理原则。分级管理原则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水平,能够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模式。根据城市层次的划分原则制定各级管理目标,例如可以通过市、区、街道逐级管理的模式来对城市环保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各项城市环保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5结束语
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是衡量一个城市管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大前提下,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家发展需求,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地居住生活环境,本文文中笔者从我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和现状入手分析,对我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有效的提升我国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水平给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有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必将在未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中占据更为主要的地位,有关此问题的研究也将不断的深入,希望本文能够为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能够有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双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卷宗 》.2013年10期
1 公共卫生管理发展现状
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改善, 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速度加快。在社会环境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政府与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管理,对现如今运行的公共卫生管理模式开始进行改革,以期能够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促使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公共卫生管理能够在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就当前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着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城镇与农村的公共卫生管理差距大,很难跟上城镇公共卫生发展的步调。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公共卫生医疗资金的投入。但从根本上并不能够改善农村卫生情况,农民看病难、医药贵等现象仍旧没有获得明显改善。因此,不断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项目的投入,才能够缩减城乡之间的差距,才能够促使人们均等地享有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以此促进公共卫生的长远发展。
2 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即便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飞快,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 但就公共卫生管理这一方面,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其在实际中取得的效果,同时也难以与当前社会发展保持协调。系统性的分析,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缺乏有效的危机公关
企业与组织机构专门成立的机构,为预防或减轻潜在性的威胁危机而带来损失,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策略和职能就是危机公关。危机公关应对危机事件采取的策略就是危机公关应对策略。遵循必要的公共原则,并在公关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突发性的事件,采取相应的公关策略和措施。就当前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来看,并没有形成与之匹配的危机公关,导致不能控制和改善危机事件产生的危机局面。一旦发生危机,就不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即便是危机应对策略在实际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如缺少危机公关,也就不能在实际中体现出来。
2.2 缺少危机管理管理机制
危机管理,必须是根据外部环境和组织情况,管理具体发生的危机事件,从而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害。通过预测和分析可能或者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结合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制定解决危机的具体措施也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现如今的危机管理体制非常落后,职能分布不明确,多头管理现象普遍。但一旦发生危机,并不能有效的化解,致使公共卫生管理难以发挥出实际的效用。在政府资金投入受限,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卫生医疗费用应用于城镇,城镇医疗卫生投入的资金集中于大医院,由此也造成农村缺乏卫生医疗费用的尴尬局面,难以满足村民医疗卫生的现实性需要。
2.3 尚未建立应急应激与预警系统
公共卫生管理本就是复杂而又庞杂的系统。现如今的城乡区域并没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预警系统。在社会公众危机意识欠缺的情况下,遇到突发性的情况并不能根据预警系统传递有效的信息,也就很难积极应对各种情况。资源储备不够,支援准备并不充足,限制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应急和预警系统本就是公共卫生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欠缺该部分系统内容,公共卫生管理的质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4 医疗资源配备不够
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医疗资源出现严重不足。在外部经济的驱动下,大城市医疗经费越来越充足,而其他区域的医疗经费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如村医疗卫生,就医难、看病贵的现象人不在少数。缺乏均衡发展的医疗卫生现状,这种不均衡的发展现状,产生了公共卫生资源过剩与缺乏的共存情况。分析现状可了解到,主要的发达区域资源存在闲置的情况,而欠发达地方公共卫生资源却严重的缺乏。此种医疗资源不充足的现象,必然也就影响公共卫生管理的实际效果。
2.5 公共卫生管理体系非常薄弱
经济改革不断推行,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趋势更加明显。现如今我国医疗卫生经费这一块,主要承担者仍旧是政府。事实上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管理体系薄弱,在出现突发性危机事件的时候,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就很难采取相应的策略。也就是说,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现危机事件难以采取危机应对措施。
2.6 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在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人们思维观念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公共卫生管理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供卫生管理人员断层现象比较明显。在对公共卫生管理人才缺乏全面认识的情况下,公共卫生管理很难适应当前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的情况下,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受到明显的影响。
3 应对公共卫生管理的措施
通过系统而又详细的分析,可了解到当前公共卫生管理的弊端, 也认识到公共卫生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公共卫生管理各方面的内容,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就需要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此来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
3.1 建立公共卫生危机公关体系
危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与随机性, 难以预测。要想将危机事故产生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那么就必须对危机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公共卫生管理系统中,危机公关本就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具备完善的公共危机体系,才能够在发生突发性危机事故的时候采取相应的策略。对于此,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应高度重视危机公关体系。遵循危机公关的原则处理危机事件,促使公共卫生管理能够在实际中发挥出良好的效果,促进公共卫生管理健康、长远的发展。
3.2 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与调控体系
保障社会和谐发展,保证社会大众健康安全。组织机构与相关企业有必要前移职能中心,将医疗放到预防性系统中,并明确各个部门在其中应当承担的职能。在管理公共卫生的过程中,应认识到完善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并将工作重点放在这一方面,以此才可有效改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混乱的现象。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其各项业务的开展应满足规范化与集中化的要求。
3.3 完善公共卫生信息渠道
现代化社会,可以说是信息时代。从公共卫生管理与突发性的危机角度来看,信息传递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公共卫生的过程中,有必要完善信息渠道,并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处理的能力。对社会大众来说,信息公开有利于获取公众信任,有效预防随意性行为的产生。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政府人员的意识,并配备硬件设施,才能够推动公共卫生信息通道的建立,并逐步朝向科学化与大众化发展。
3.4 完善农村医疗体制
农村医疗体制是我国医疗体制非常重要的部分。保障农村医疗卫生的发展,可有效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医疗卫生改革逐步推行的过程中,消灭农村卫生的盲区,促进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的规范化。在完善农村医疗体制的过程中,需与当前农村发展的现状紧密相连,建立保障农村医疗体系与医疗防疫系统。使村民看病的时候不再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并从政策与法律上来保障农民获得相应的医疗服务。
3.5 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国家是公共卫生管理的主体。国家管理公共卫生的时候,需社会各阶层参与到其中。全面参与,组织机构协调,对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促使广大民众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公众卫生管理的工作中。与其他国家相对比,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发展速度比较平缓。在建立卫生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改善现有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保证公共卫生管理科学化和合理化。
[关键词]环境卫生 发展水平 城市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218-01
环境卫生领域是我国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随着国力的强大,人们对于环境卫生的重视以及前期为谋求发展而牺牲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开始不断地显现,使得我国不得不对环境卫生领域加大关注度。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环境卫生领域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提升我国在环境卫生领域的发展水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1 我国环境卫生现状
1.1 我国城市环境卫生现状
城市环境卫生状况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牌和个性,更是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投资和融资环境,城市的投资通常与融资环境呈正相关。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也都有了关于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整改力度,但就目前的结果来看,收效甚微。暴露出来的脏、乱、差问题在一定区域内、一定程度上仍然大量存在。特别是卫生死角问题的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地下脏。城市居民乱抛的生活废弃物,乱倒的垃圾,有些城乡结合部、河道、市区公路沿线成了天然的垃圾倾倒场和藏污纳垢的场所,与现代化城市环境极不相称。
二是地上差。乱贴乱画、乱设广告、楼前楼后乱搭乱挂、门前乱停乱放、院内烟头遍地、公共场所乱吐乱扔等问题的存在破坏了城市景观,污染了环境,经过整治有了很大好转。
三是地面乱。马路市场、露天烧烤,以及占道经营、占道施工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城市道路破损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群众很有意见。
四是部分市民环境卫生公德意识差。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加之城市正处于大建设时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打工、经商、居住,环卫意识较差,不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现象较为突出。
五是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较薄弱。目前我国各个城市之间为了达到工作目标,往往采用行政手段进行城市的管理工作,但是忽略了我国的各个城市都是人口密集且构成复杂的有机整体。社区管理的好坏能够直接反映出环境卫生的好坏。而目前的状况是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环境卫生工作管理不力,导致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倾倒垃圾现象严重。每逢重大活动,环卫部门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清理。
六是环境卫生管理和执法沟通协调不够。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管理和执法分离后,管理单位期望通过加强环卫执法来保障环境卫生工作,但执法部门则期望管理部门通过管理减轻执法工作量,执法力度不够,以至于出现互相埋怨推诿、扯皮现象。
七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的渣土装运车也在不断地增多,客观造成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难度增大。[1]
1.2 我国城市环卫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市政环卫市场保守估计市场规模达到800亿元,我国环卫市场化率仅为10%-15%左右。市场化率有望提升至50%以上,未来市场上升空间大。但是就目前来说,作为城市市容市貌的“面子工程”,传统环卫行业正面临政府环卫部门压力增大、环卫工人工资福利水平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环卫部门承受财政投入、环境评价等多方压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面临较大的压力。环卫工人工资福利水平低,老龄化严重,人力成本快速上升,机械化水平亟待提高。过去几年,我国环卫机械化率提升较快,机械化清扫率从2006年23%提升到 2015年的50%。但是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机械化率,我国环卫机械化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
2 如何提高环境卫生领域的发展水平
2.1 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建立环境卫生区域管理责任制
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必须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要对管理的区域进行划分,以明确责任。另外也要严格遵守属地管理规则。对于街道组织社区居委会划定辖区的内街小巷、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卫生责任区,各部门、单位与街道应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监督作用。其次,对于清扫保洁人员来说,在单位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劳动效率,更快更好地进行清扫保洁工作,切实加强他们的劳动管理。[3]
2.2 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许多城市开始设立不同的区域,如:开发区、高新区等。这些区域的设立是为了吸引投资,加快城市的建设步伐。但是城市所设立的区域不同,各区域对环境卫生的管理标准也不统一,环境卫生管理状况、管理效果也参差不齐。另外,房管部门、小区物业、农贸市场、早晚市、广场、停车场、洗车场、绿地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环境卫生的现象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对此,可由政府出面,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监察网络,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按规定吸收相关单位的环卫保洁资金,统一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实行无缝隙保洁。做到责任清、任务明,努力减少漏洞、提高保洁管理水平、力促城市清洁卫生。
2.3 解决城市道路污染问题
对于城市道路污染来说,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是十分重要且棘手的问题。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超载、封闭不严或设备破旧造成撒漏,比如:砂土车所掉漏的砂土会影响城市的交通,而且还会造成道路污染;建筑工地出入口因车轮碾压形成粘带等等。针对此种现象,较好的解决之道应该是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在执法上一定要从严执法,对超载运输和封盖不严的现象也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冬季的煤炭运输、散装建筑垃圾等,要采用封闭的车辆运输,对污染的路面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清理,直至恢复原貌。[4]
2.4 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工作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部分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是被直接填埋,不仅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基至成为疫病传播的发源地。因此,要把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纳入循环经济的轨道,全力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改变传统的垃圾末端处理为从源头抓起的全过程整治,使之达到资源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目的。
3.结语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来说,环境卫生的好坏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用来控制污染和疾病传播,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环境卫生工作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要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的环境卫生质量,创建清洁、舒适、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污染源与疾病的传播,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提高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丽微.提升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016-01-15.
[2]牛.围绕工作中心服务发展大局,全力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J].江苏卫生保健,2012-08-15.
关键词:环境卫生质量 公共卫生 管理责任制
城市环境卫生是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控制污染和疾病传播,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环境卫生工作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必须提高城市的环境卫生质量。
一、目前市容环境卫生的现状
城市环境卫生状况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牌和个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投资和融资环境。近年来,我市各相关部门都加大对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力度,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但是,暴露出来的脏、乱、差问题在一定区域内、一定程度上仍然大量存在,尤其是卫生死角,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地下脏。乱抛的生活废弃物,乱倒的垃圾,有些城乡结合部、河道、市区公路沿线成了天然的垃圾倾倒场和藏污纳垢的场所,与现代化城市环境极不相称。二是地面乱。突出表面在乱占上,马路市场、露天烧烤、占道经营、占道施工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城市道路破损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群众很有意见。三是地上差。乱贴乱画、乱设广告、楼前楼后乱搭乱挂、门前乱停乱放、院内烟头遍地、公共场所乱吐乱扔等问题的存在,破坏了城市景观,污染了环境,经过整治有了很大好转。四是部分市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公德意识差。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加之城市正处于大建设时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打工、经商、居住,环卫意识仍然较差,不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现象较为突出。五是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较薄弱。长期以来,城市管理工作一直采用行政手段来达到工作目标,但由于城市是一个人口密集,构成复杂的有机整体,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就需要社区加强管理,而目前的状况是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环境卫生工作管理不力,导致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倾倒垃圾严重,每逢重大活动,环卫部门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清理。六是环境卫生管理和执法沟通协调不够。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管理和执法分离后,管理单位期望通过加强环卫执法来保障环境卫生工作,但执法部门则期望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来减轻执法工作量,环境卫生执法力度不够,以至于出现互相埋怨推诿扯皮的现象。七是建筑渣土装运车增多,客观造成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二、如何提高城市的环境卫生质量
(1)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建立环境卫生区域管理责任制。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必须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划清管辖区域,明确责任。街道办组织社区居委会划定辖区内街小巷、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卫生责任区,各部门、单位与街道办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提高内街小巷、社区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水平;环境公司负责主要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改革作业方法,切实控制道路扬尘,提高保洁质量,严格按照行业规范上岗作业,早晨7:30前完成清扫,根据季节变化,调节洒水次数,主要道路每月至少保证一次冲洗。建立相关机构齐抓共管的管理大格局。
(2)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设立开发区、高新区等相继出现,各区域对环境卫生的管理标准不统一,环境卫生管理状况、管理效果也参差不齐。另外房管部门、小区物业、农贸市场、夜市、广场、停车场、洗车场、绿地,河道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环境卫生现象,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设和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对此,可由政府出面,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监察网络,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按规定吸收相关单位的环卫保洁资金,统一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实行无缝隙保洁,责任清,任务明,减少漏洞,提高保洁管理水平,力促城市清洁卫生。
(3)做好城市繁华地段的卫生保洁问题。现在许多城市都是白天保洁,夜间卫生无人问津,每个城区都有商业区、繁华路段和人员密集区。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晚间超市、夜市的购物人流甚至比白天还大,购物者利用晚上闲暇选择自己的商品,相应产生的垃圾杂物也在增加,若没人保洁,势必造成垃圾堆积和塑料袋随风飘移,只好等到第二天才能清扫保洁,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面貌。解决办法:对于城市商业区、人流密集地段试行两班倒的保洁方法,白天有人管,晚上有人扫,这就需要增加保洁资金投入,增加保洁员数量。通过加大保洁时间和密度,最终达到清洁城市的目的。
(4)解决城市道路污染问题。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运输撒漏是城市道路污染的重要问题,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超载、封闭不严或设备破旧造成撒漏;建筑工地出入口因车轮碾压形成粘带等等。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从严执法,对超载运输和封盖不严加强管理,特别是冬季煤炭运输、散装建筑垃圾等要采用封闭的车辆运输,对污染的路面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清理,直至恢复原貌。加强对工地出入口监督管理,要求出入口硬化,并及时水洗车胎和冲刷带出的黄泥,确保出入口清洁,减少粘带的发生。加强对夏季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所有满载车辆就近排放污水后再行运输,把垃圾污水消灭在运输起步之前,最大限度地确保城市道路路面不受污水撒漏的污染。
(5)解决垃圾容器陈旧破损影响市容环境问题 。城市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环卫事业的资金投入也不同。有的区环卫设施新颖完好,有的区垃圾容器陈旧、破损严重,数量不足,甚至产生清运不及时、箱外垃圾长期堆积的现象,造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极易影响市容环境和百姓生活,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解决办法:垃圾容器属于单位内部并由单位、物业部门管理的,自行出资到环卫指定经销单位购买;属于环卫部门自身管理的,及时更换、更新或维修,对于使用的铁制容器及时油漆冲刷,使垃圾设施及收集点面貌一新,建立巡回保洁清洗队伍,使垃圾容器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6)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工作。目前我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部分生活垃圾被直接填埋和处置,不仅生活垃圾中可利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基至成为疫病传播的发源地。因此,要把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纳入循环经济轨道,全力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转变垃圾末端处理为从源头抓起的全过程整治的认识,使之达到资源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目的。
总之,要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的环境卫生质量,创建清洁、舒适、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有效控制污染源与疾病的传播,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切实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杨先国;城市社区环境卫生治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按照县乡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精神文明建设部分关于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的相关要求,现就我乡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村容整洁”的要求,以实施农村卫生整治为抓手,以解决柴草乱堆乱放、垃圾围村围路问题为重点,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标本兼治、长效管理”的原则,组织和发动各村党员群众,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大打一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确保在较短时间内使全乡农村容村貌有一个明显变化。同时,区别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和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实现由突击性整治向长期经常化管理的转变,营造清新、整洁、舒适的环境,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
二、整治内容
(一)村庄卫生整治
1、全面清理村社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和公共场所垃圾,彻底消灭村庄内以及沿街、沿路、沿渠柴草和垃圾乱倾、乱堆、乱放现象。尤其要重视小巷等卫生死角的垃圾治理,做到无柴堆、无煤堆、无粪堆、无杂草。因地制宜设立垃圾处理场。
2、要搞好村内排水沟治理,完善村庄排水设施、从源头解决村内积水问题,杜绝污水乱泼横流现象。
3、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家庭卫生,及时清理人畜粪便,冲刷畜禽圈舍,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搞好除“四害”工作。
(二)村容村貌整治
1、对残垣断壁、破旧房屋进行拆除、修复,对影响村容村貌的临街建筑进行清理、粉刷、装修。大力推广“文化墙”和村规民约上墙等等好的做法和形式,把村容村貌治理与弘扬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2、公路沿线商铺要规范门店招牌设置,对乱贴乱画的垃圾广告要坚决予以铲除。临街墙及经营门店要进行粉刷装修,保持墙面整洁。
3、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和马路市场、马路修理,对外来流动商贩摆摊设点的要指定地方,并要求其维护好摊点周围环境卫生,撤走时不留垃圾。
4、严禁违法建筑,加强对农村建筑管理,建筑材料堆放不得影响交通,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或农户负责拉运到指定地点倾倒,做到日产日清。
(三)交通沿线整治
1、公路两侧的村庄和进村路,要明确责任,各负其责,认真抓好道路和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2、公路路面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垃圾,公路两侧不得有的煤堆、柴草堆和垃圾堆,尤其是村与村之间道路和田间道路两侧不得有秸杆、粪堆和建筑垃圾等。
3、严禁在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私自摆摊设点、集市贸易、挖土取土、乱停乱放。公路沿线的树木要刷白,花草要修剪,做到无枯树、无残缺。
(四)农业污染防治
1、大力推进健康养殖,强化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通过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
2、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鼓励使用农家肥、新型有机肥、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
3、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推行秸秆生发沼气工程,禁止焚烧秸秆。
三、实施步骤
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要常抓不懈,今年的整治从5月份开始起到9月底结束,通过集中整治,使全乡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并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年5月10日—年5月15日)。各村要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发动,通过刷新标语,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营造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的重要意义,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全民踊跃参与的整治热潮。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年5月15日—年7月31日)。这次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要在全面部署、整体推进的同时,按照方案要求,首先在解决重点区域环境卫生脏乱差和柴草、垃圾乱堆乱放、围村围路等突出问题上取得突破。各村要认真组织落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任务。
第三阶段:完善提高(年8月1日—年9月10日)。本阶段工作重点是认真总结第二阶段工作,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整治措施,扩大整治成果,通过辐射带动,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农村环境治理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根治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顽疾。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年9月11日—年9月30日)。主要任务就是对整个环境整治活动进行全面总结,验收和考核。领导组制定考核办法,派出考核组逐村进行考核、评分、排队,召开总结表彰会进行表彰奖励。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乡党委、政府已成立了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全乡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的各项事宜。各村“两委”主干是第一责任人,又是具体责任人,负责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整治工作收到实效。
2、广泛宣传发动
各村要充分利用乡村板报、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标语等一切宣传工具,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农村环境卫生责任制。各村要确定专人负责农村卫生工作,加强组织指导和管理。要科学编制本村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建设管理。各村要成立环境卫生管理小组,因地制宜地划分卫生区域,落实区域负责人。采取“门前三包”把卫生管护的具体责任分解到商铺、农户、企业、学校。同时,根据需要设置垃圾坑,配套有关工具和设施。二是各村要深入调研,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和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体系,稳定农村卫生管护队伍,形成环境卫生管理的责任和监督机制,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整体提升我乡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农村 公共卫生管理 职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以来都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农村的公共卫生管理是指对农村的防疫、医疗、保健等方面工作管理的总和。我国有九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搞得如何,不仅关系到我们在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否有效地控制其在广大农村的蔓延,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而且还关系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但近些年来各种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凸显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不足。公共卫生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正外部性、投入――产出性价比高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其责任主体必须是各级政府。本文从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着手,对公共卫生部门的职能界定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优化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进行了探索。
一、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的界定
本文采用现场调研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选取支持率超过80%的项目,作为公共卫生基本管理职能。据此,明确了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疾病预控中心、人民医院四大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并就其管理职能进行了界定。
(一)县卫生局
就县卫生局而言,从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视角出发,其主要负责如下:对食品、学校、职业、放射、环境卫生,以及化妆品、饮用水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和全面贯彻;重大疾病的防治措施、规划方案的制定;卫生执法与监督工作;社会公共卫生审批、准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应急预案的组织、制定;五大卫生、传染病预防、治疗监督与管理;妇幼卫生工作规划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健康类产品认证、监督、抽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协调工作;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监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宣传、技能培训、演练组织;辖区卫生技术力量的组织及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协调、组织;大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工作的组织;综合政策的调研与组织;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的管理与防治;不明或新发疾病调研工作的组织、指导;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规划、制定、组织、实施;对县直单位、乡镇卫生院财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指导。
(二)卫生监督所
就卫生监督所而言,基本管理职能包括七大项,分别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化妆品卫生的监督与管理;饮用水、涉水产品的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与管理;打击非法行医;法定卫生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批与发证。此外,还有三项职能分别划转给了其他机构,其中,职业卫生监督与管理划转给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环境卫生监督与管理、放射卫生监督与管理两项职能军划转给了环保局。当然,卫生监督所还负责五项非基本管理职能:消毒产品卫生监督与管理;违法医疗广告的监督与管理;非法采供血、母婴保健机构的专项整治;医学美容、镶牙洁齿机构的专项检查;宾馆、娱乐场所、饭店等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与管理。这五项虽然属于非基本管理职能,但并非不重要,只是由于经费受限,因而不属于优先考虑的范畴。
(三)疾病防控中心
对于疾病预控中心而言,其基本管理职能包括11项:传染病的检测、报告;慢性非传染病检测与报告;寄生虫病检测与报告;地方病检测与报告;食品、职业、环境、放射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检测;计划免疫、非计划免疫的监测;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预防疫苗的管理;辖区疫情、公共卫生信息的管理;群众控制病媒生物的组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的调研、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疾病防控中心的非基本职能包括健康教育、促进,公共卫生从业者、职业人群健康体检等工作的组织。
(四)县人民医院
兼并县妇幼保健院后,县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共包括8项:孕产妇的死亡检测;出生缺陷检测;儿童保健监督指导;生殖保健监督指导;妇女保健监督指导;妇幼信息的统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检测。
二、优化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的建议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公共卫生管理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如今这个体制变革过渡时期,公共卫生管理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应注重优化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快建设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切实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服务工作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核心与重点,为了实现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目标,必须提供完善、全面的服务,切实履行公共卫生功能,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提供各项服务的基本载体,因此,必须加强县、乡、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切实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为了建设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应先构建防保网络,这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也是重点。应注意的是,防保网并非单层网状结构,而是由县、乡、村等多层体系构成,属于一个十分复杂的立体网络结构,为了确保系统运行的科学性、高效性,应确保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分工的合理性、明确性、科学性。公共卫生部门应结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地方卫生需要,承担相应的管理、服务功能,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应加快构建完善的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全面推行垂直管理、逐级负责制,由县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全面负责。增强疾病防控中心、县人民医院的地位,赋予其乡、村两级部分业务管理职能,防止三级防保网衔接不当等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效率。此外,应注重进一步加强乡镇预防保健组织的建设,可以将预防保健职能从卫生监督所剥离出来,根据不同区域成立相应的保健所,并定为全额拨款单位。
(二)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水平仅为美国的22.6%。当前人力资源所存在的问题,并非人员过多,而是素质过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一方面,对劳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吸引高素质优秀人才,逐步改善其工资待遇,提升公共卫生岗位的吸引力,通过竞争工资、福利制度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于乡镇卫生监督所,应确保防保人员与医务人员工资水平相当;对于村卫生室,财政应给予村医一定的补偿,提升其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应注重提高公共卫生从业者的准入门槛、考核机制,对不满足要求的人员应予以清退。此外,还应构建同收入、分配相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从业者的服务数量、质量等全面进行考核,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防止人浮于事的情况出现。加强公共卫生队伍的培训,为其提供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等机会,逐步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三)全面推行政府筹资责任制
对于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而言,筹资难的问题一直都是阻碍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投资不足,导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得不创收,因而存在着地区差异大、结构有欠合理、重硬件轻软件等情况。从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情况来看,投入水平较城市而言极低,投入资金多源自于农民,政府投入的增长十分缓慢,仅仅足够维持机构的运转。由于收入比重越来越低,导致业务收入成为公共卫生机构的主要收入途径,导致公共卫生机构缺乏内部动力。为此,应明确政府作为农村公共卫生筹资的主体角色,构建筹资制度保障机制,对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制定、完善,对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的职责、工作内容及范
围进行明确。同时,明确公共卫生的投入标准,结合农村公共卫生业务开展要求,对投入的预算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的拨款额足够、并及时到位,落实各级政府筹资责任制。此外,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以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而非部门利益,加快完善服务补偿制,提升资金的使用率、服务率。
(四)促进医疗、预防保健之间的有效衔接
一直以来,国内农村医疗机制体系、疾控体系之间各自发展,两大体系脱节严重,缺乏应有的联系、协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与临床的有机结合,推动医疗、预防保健的有效衔接,促进临床医疗、预防保健之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推动功能互补,达到协同作战的目的。此外,预防保健机构应同医疗机构之间构建起密切的协作机制,制定合作计划、运行机制、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继而提升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结束语
当前,关于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研究日趋深入,但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研究方面依然较少,虽然存在部分研究,但多数是关于个别地区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现状,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的并不多。因此,研究国内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与优化很有必要。当然,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操作性如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卫规则发[2006]340号)[DB/OL],2006:7.
[2] 雷海潮,葛延风,黄佳玮,等.对中国公共卫生体制建设和有关改革的反思与建议[J].中国发展评论,2011,17(01):247- 24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保护环境,满足功能,经济适用”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和社会推动,大力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垃圾收运设备和管理作业人员配备,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农村物业服务模式,形成与之配套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农村面源污染和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整治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规划原则
1、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以村镇体系规划、集镇总体规划依据,充分利用现有垃圾处理设施,编制区域垃圾处理专项规划,统筹城乡垃圾设施建设。
2、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3、因地制宜、查漏补缺。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在现有的农村环境整治、重点集镇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填平补齐。
4、典型带动,分步推进。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以川道地区为重点,实施整村推进,每年建成一批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典型,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和范围。
5、量力而行,经济适用。立足发展现状,根据地理位置和发展需求,兼顾长远,合理选择垃圾收集处理方式和技术,不贪大求全,建设经济、适用、环保的垃圾处理设施。
三、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逐步建立清洁的田园、家园、水源,实现农村生态良性循环,建立农村生活社会化物业管理体系,创造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具体目标:从2011年起,用三年时间,在全区30个镇和新城、江北、建民三个办事处(城市环卫体系覆盖区域除外),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卫基础设施及配套的环卫管理与服务体系。在川道乡镇形成“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区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在山区乡镇形成户分类回收利用递进填埋覆土回耕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使集镇建成区和示范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确保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镇村容貌得到显著改观。
四、建设内容和标准
1、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距羊皮沟垃圾处理场10公里以外的镇办每镇建设一处垃圾填埋场,其余镇办送区垃圾处理厂处理。各镇办垃圾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为10-20年。
2、完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配备:按照人口数量、分布情况合理配置,居住集中的农户每10-20户配备1-2个垃圾桶,人口集中的村庄根据规模大小建设1—2个垃圾池;集镇街道两边有人行道的每100米配备1个果皮箱;垃圾转运/收集站按照乡镇办规模、垃圾产量和运距按需建设,原则上5万人以上镇办考虑设置垃圾中转站;清洁工程示范村配备1辆垃圾清运车,人力垃圾收集车等清扫作业工具按实有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每60户居民配备一套。
3、加强环卫管理与服务人员配备:在30个镇和建民办事处分别设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整合市容与环卫管理职能,人员编制以服务人口数按有关规定标准核定,最少不低于3人。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卫生保洁员原则上按60户农户配备一名,集镇环卫作业人员按服务范围和实际需要配备。
五、建设计划及资金概算
详见《区2011-2013年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规划表》。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全区农村清洁工程由区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区爱卫办负责具体牵头组织实施。区爱卫办要按照项目进度安排,督促相关乡镇及时启动工程建设,强化督查考核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城市管理局要认真做好项目初审和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成立专门的技术队伍,派选派得力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蹲点,加强对示范村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区财政局要按进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区审计局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审计;各镇办事处要按照区上总体规划要求,及时完善本镇办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计划报区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明确专人包抓,夯实工作责任,确保项目推进、按期完成。
(二)加大资金投入。区政府把农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包装争取项目,加大对农村清洁工程的投入。把农村清洁工程与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示范项目等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制定完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清洁生产管理办法等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工作补偿机制。各镇办事处要积极探索筹措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资金的新方式、新方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多方争取资金,努力满足农村清洁工程所需。
(三)强化农村物业服务建设。各镇办事处要积极引进、消化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按照政府投入引导、资产集体所有、方式灵活多样和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以村为单元,探索建立物业管理站,实施乡村保洁制度,由专人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并负责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服务,形成以村为基本单元、农户为基本服务对象的乡村服务体系,带动村级服务产业,提升环卫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