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7 09:40: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篇(1)

1 引 言

对于企业而言,团队建设已经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1]。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不仅依赖于个人的奋斗,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团队精神,企业构建团队的目标是取得高绩效,即高效团队,只有达到和谐的状态,员工以及其构成的团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达到高效的目标。

2 和谐管理理论简介

“和谐管理”是某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以和谐为主线,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具体途径,为特定的主题提供解决方案的管理活动[2]。和谐管理理论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战略,战略的制定取决于环境、组织和领导特征,而和谐主题是组织在特定的发展时期和情境下,为实现组织长期目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或要完成的核心任务。和谐主题一旦被确定下来,总能够找到相应的和则与谐则解决方法的组合。“和则”的作用是应对组织中“人的永恒的不确定性”,从而调节人的相处甚至组织之间和组织与社会间的相处;“谐则”是用来指导在给定的资源约束条件和目标下去追求优化的基本原则。围绕和谐主题的和则与谐则的互动耦合,可以形成和谐的组织运行机制,从而保证组织健康运行和取得良好的绩效。

3 对和谐团队建设的理解

本文将和谐团队理解为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保持思想、认识以及步调的高度统一,营造一种和谐的团队文化,充分发挥团队的综合能力,带来团队整体效益最大化。其核心内容包括目标、沟通、信任、合作、氛围、领导以及以人为本。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需要领导者建立合理的规范,促使成员达到共识和遵从规范。团队成员之间有效沟通、合作,互帮互助互信,本文由收集整理都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这需要团队领导者创造环境与机会,让团队成员之间从生疏、防卫、动荡、排斥过渡到熟悉、开放、稳定、接纳的状态,以减少组织内耗,充分发挥团队效能。因此,和谐团队建设要素应包括目标、关系、规范和领导。

4 和谐团队建设的不和谐因素及对策

4.1 和谐团队建设的不和谐因素

4.1.1 团队成员暴露出的不和谐因素

(1)人际关系。信息化的时代,企业迎接的员工大多是新生代员工,热情、自信、思维敏捷、不服输、求知欲及表现欲强,有着相当的冲劲,但同时,表现出情绪易波动,不善控制,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工作之前,这些新生代员工独自处理问题的经验较少,也不太懂得与人相处的技巧与方式,因此面对压力和挫折,心理承受韧性较弱。

(2)工作方式。作为当前社会管理高层“60后”、“70后”前辈们,其工作严谨、讲求奉献和规则,但是管理理念落后,在旧观念的引导下,即使有好的人才、制度和方法也不能健全管理体系。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人生观,面对新的技术和知识,两代人难免会产生摩擦和碰撞。

(3)学习能力。不同学历背景下,员工的学习能力以及素质也参差不齐,对于学校好学历高的员工,很容易就能接受并转化新知识,但是对于那些学历不够高、学校不够好的人来说,需要一段时间接受知识,同时“硬件”上的缺失与“软件”上的不足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诸如自卑低落、茫然无措等不良情绪,并进而变得不敢表现自己,谨言慎行、畏首畏尾,成为团队中的“边缘人”[3]。

4.1.2 企业团队管理中的不和谐因素

(1)团队组织结构。好的团队组织结构应达到单位、部门和岗位职责、权力之间彼此有效的协调、配合、补充和替代。现有的组织结构应当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企业的发展要求。如果团队的建设得不到组织结构的支持,很容易出现人与事不匹配的现象,人员结构不合理,成员的地位和素质上存在很大差异,以至于团队成员的素质和能力达不到岗位的要求。

(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训体系。团队的成功需要塑造成员之间积极的协同效应,为了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程度,必须通过激励机制的构建,但是大多数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问题突出,激励手段单一,缺乏长效激励,加之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影响,造成员工流失率增加,严重影响了团队的稳定性。团队的成长需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不仅培训成员的素质能力、业务技能,还培养员工对团队的献身精神和团队价值观,团队成员培训后的能力提升和个人成长,对团队绩效和团队管理者来说皆是一种合作共赢的结局[4]。

(3)缺乏规范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个体成员之间的竞争和攀比会破坏团队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分配结构不合理,工资制度随意性大,收入增速会由于成员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进而影响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缺乏绩效考核,员工的努力得不到认可,工作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就会产生惰性,消极对待团队工作,逐渐脱离组织,阻碍了团队的发展。

4.2 和谐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团队建设

根据和谐管理理论解决团队建设问题,应当将各种措施放在一个体系化的框架下考察。以提高企业团队的和谐性为主题,构建和谐的企业团队,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4.2.1 和则基础上的团队建设措施

和则的主要目的是应对“人的永恒的不确定性”,并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等和谐相处,它的作用基础是建立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

篇(2)

关键词:项目团队 建设 管理

项目团队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其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决定项目的最终实施结果,高效优秀的团队能保证项目的圆满完成。因此,管理者必须要重视项目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团队是由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组成。项目经理因其角色重要性,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能,在管理工作中才能树立一定的威信,通过团结项目团队全体成员来创造有张有弛的和谐氛围,利用激励措施来激发团队成员潜能,注重团队文化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团队建设一般要经历初创期、磨合期、规范期、成熟期和解散期5个阶段。团队建设的每一阶段都有一定的特点,管理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初创期,团队成员甄选不严导致岗位与人员不匹配,而影响工程的顺利进展,磨合期的沟通不畅,以及激励措施不完善等方面都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完成。因此,管理者要熟悉团队建设过程,分析团队成员的性格及个人特长,并寻求适合项目团队的管理方式,才能建设一支核心竞争力强的项目团队。

下面我们来分析工程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一、合理组建团队成员

工程项目管理任务复杂,需要团队成员之间密切配合。项目团队组建时要慎重考虑,管理人员过多不但不利于工作,反而会增加沟通难度。团队成员数量要和工作量相匹配,同时也要因岗择人。例如,项目经理选择上要考虑指导型或社会活动型的人,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应选择理智型人员,在工程进展中,成员之间互助互补,充分发挥个人工作能力,促进团队建设。

二、营造和谐氛围

工程项目团队由于其临时性、目标性强的特点,在工作开展中必须要注重团队精神,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大大提高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团队成员因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而走到一起,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大家相互平等、信任、依赖,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有效的沟通机制是确保团队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团队组建之后,项目经理就必须思考绘制工作过程中的沟通网络图,尽早创造机会促进双向沟通来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加深队员之间的了解及友谊,也培养了队员之间相互协作的精神。项目部要定期召开例会让大家了解彼此的工作,加强沟通。此外,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休闲活动如聚餐等加深彼此了解。

四、巧妙利用冲突管理

随着工程的开展,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团队成员对问题的看法及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而引起冲突,项目经理能恰当地处理好冲突,能激发讨论澄清观念、发掘思路、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活跃气氛,促进了团队建设。如果处理不当,它将会影响成员沟通,阻碍成员配合,降低互相信任度,对项目开展有不利的影响。因此,项目经理应提前制订工程项目冲突管理流程,考虑问题冲突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引导团队成员注重集体荣誉感。

五、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项目人员的绩效管理是团队建设的关键。为了对项目团队绩效进行指导、管理、考核、奖励,必须要建立合理的项目团队绩效考核体系。考核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依据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的贡献大小,对其进行业绩考核及奖金分配,这大大提高了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激励措施实施的重要依据。

六、建立激励机制

在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能大大提高团队成员工作效率。人员激励是对项目成员工作成绩的认可,可以让项目成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从而激发项目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成员的激励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形式,精神激励通常可以采用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增加信任感、授权等加以实现。物质奖励的形式有给予奖金、提高福利、外出培训、旅游等方式。

篇(3)

【关键词】航务;团队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服务意识

党的十会议,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至此,文化建设得到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而这其中,团队的文化建设对于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就航务事业来说,航务团队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航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于是,文章就对如何强化航务团队文化建设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能以小见大,在推动航务事业发展进步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一、弘扬航务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

弘扬航务团队的核心价值观是航务团队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航务团队的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结合航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的职责要求,弘扬忠于航务事业、团结合作、追求卓越的航务精神。而其中,忠于航务事业是核心,作为一名航务人员,要保持对航务事业的敬业精神,努力践行服务航运、奉献社会的宗旨;团队之间的合作是基本保障,团结就是力量,通过航务人员之间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追求卓越的航务精神是航务发展的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和导向,树立追求卓越的意识,可以鼓舞航务人员不断的奋进,努力为航务事业做贡献。弘扬航务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结合航务发展的现状,深刻理解航务事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贯彻核心价值观,增强航务团队的凝聚力,通过团队之间的合作,不断的进取,拓展航务事业发展的新渠道,促进航务团队文化建设的同时,用团队文化来武装自己,增强航务团队的战斗力。

二、完善航务团队制度体系,创新团队文化建设内容

完善的航务团队制度体系,是团队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有利于规范航务团队的行为,提升航务团队的战斗力。航务团队制度体系的完善首先需要建立严格的纪律规范,明确航务团队的制度标准,进而把强制规范的标准变成航务团队的自觉行为,为航务团队的管理和服务提供保障。其次要建立相关的航务绩效考核机制,运用绩效考核来实现奖罚分明,一方面可以强化航务人员的团队服务意识,另一方面也对航务人员的违纪行为进行告诫,从而激发航务团队的工作热情,形成一种竞争意识,为航务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最后,要注意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内容,创新是航务事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为此在航务团队文化建设中,我们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路和方式,喜欢下团队文化建设的内容,发扬航务团队建设的民主作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进而集思广益,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航务团队文化建设的内容,促进航务团队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三、培养航务团队服务意识,促进航务团队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在航务团队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注重强化团队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服务航运、奉献社会”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推行航务事业服务的零距离、零缺陷、零投诉,加强“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以及限时结办制的建立与完善,在航务工作中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借鉴邵伯船闸推行的“船民之家”的服务品牌效应,进而统一规划航务相关的服务项目、流程以及服务的承诺和规范,完善服务的视觉识别系统。通过航务服务品牌的建设,强化团队的服务意识促进航务团队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航务工作中,团结协作,认真的落实相关的便民亲民服务措施,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为航务团队文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丰富航务工作的文化活动,提高航务团队整体文化素养

在航务团队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为载体,持续开展“知识航务、诚信航务、礼仪航务”等航务活动,创办“诚信建设看窗口”、“做有爱心的航务人”等道德实践活动,发挥优秀航务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而带动航务团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用时,要不断丰富航务团队干部职工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建立图书阅览室、荣誉室、健身房等加强团队文化建设,还可以适当的举办摄影、书画展和歌咏比赛,或者是定期举行职工运动会等,寓教于乐,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营造一种团队文化建设的和谐氛围,从小团体的协调合作到大团队的整体功能发挥,有效地凝聚航务团队正能量,提高航务工作的信誉度和美誉度,促进航务团队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五、结语

综上所述,航务团队文化的建设不仅关系到航务团队的业务素质,更关系到航务团队的现代化管理和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强化航务团队文化建设,弘扬航务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完善航务团队制度体系,创新团队文化建设内容,培养航务团队服务意识,促进航务团队文化建设和谐发展,丰富航务工作的文化活动,提高航务团队整体文化素养。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创造团队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提高航务团队的整体文化素养,进而建立一个航务业务水平高、服务态度好、凝聚力强的航务团队,增强航务团队整体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全面的促进航务团队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赵新义.浅析团队建设与团队文化[J].经营管理者,2015 (03):111.

[2] 任淑云.关于团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24-26.

[3] 冯兵,王春文.三举措加强团队文化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6):113.

篇(4)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柳州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贺州分公司,广西 贺州 542800)

【摘要】团队合作是当今提出的一种高效率作业方针,在各个行业都被快速推广。团队合作集合了整个企业的全部力量,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增强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加快了团队合作建设本身的创新和改革。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团队合作尽管缺乏一些认识,但却是企业的一大防线。

关键词 团队合作优势;人员素质培养;高效团队

0 引言

高效团队虽然听起来简单可行,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还是面临了很多问题。例如一些技术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知识结构问题、人尽其用问题,还有一些管理制度问题。发展和创新中出现问题是一件平常事,而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确是攻克的难题。抓住高效团队建设,全面完善团队合作,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1 高效团队的发展和必要性

高效团队是企业的一支高绩效团队,要求团队的成员分工明确、技术过硬、团结互补、忠诚奉献,同时还要求每个人具有共同信念和价值观,愿意共同完成企业业绩目标。团队合作已成为企业提高全球化经济竞争实力的必要手段,它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水平的提高,企业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除此以外,高效团队发展的必要性还体现在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完善,推进了人性化管理的普及,达到企业和人才双赢的效果。

2 高效团队建设的主要方法探讨

2.1 培养团队意识,构建团队合作

高效团队的目的就是业绩,在全球化竞争当中,日益细化的办公体质,不断长远的发展目标,不断在挑战中奋勇直前的精神,要求团队要有较高的团队意识,拥有较高的合作效率,要相互相信,相互帮助。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是由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共同建立的,管理者相当于团队意识建设的宏观,团队成员则是微观,通过宏观微观共同培养团队意识,内部与外部利益坚固的协作性团队建设,会有助于团队意识的提高;在构建团队合作上,首先要明白自己身处团队的特点和共同目标,要在努力奋斗中实现企业目的;同时明确角色定位,构建紧密的团队合作,通过各个职责和权力完善团队;还要清楚的意识到工作流程,通过互相尊重,有效沟通,开放学习等方面促进团队的信息共享;并且在构建过程中注重学习型团队建设,注重培养,帮助企业长期规划,稳定发展。

2.2 培养学习型、技术型团队

学习型和技术型是团队素质的体现,促进了团队发挥其最大效益,发挥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集体智慧,增强了团队战斗力。学习型的建设过程,就是在企业的目标基础下进行人才建设,明确知识结构,采用科学方法明确分工。学习的最好对象首先是西方国家的先进团队知识结构,然后在本国内实践并完善,学习型团队注重学习能力,对新知识、新观念、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注重培养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采取行动的能力,增强面对突发事故的采取措施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自身素质。在建设过程中要完善学习机制和知识共享机制,给团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时俱进,完善创新,让知识能力成为硬资本,最大化实现企业目标;技术型团队上主要强调分工明确,环环紧扣的团队合作模式,发挥个人的技术能力,在信息、知识、能力上形成互补互助,相互支持,统一起来突破尖端科技问题,解决企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难题,可以凝聚多种技术,多方实力全面进行技术探讨,让技术创新融合,相辅相成。两方面完备的建设团队可以更加灵活敏捷,形成统一战线,快速调整改进措施,促进相关管理系统完善,体现团队建设的优势。

2.3 团队合作的经典案例分析

工程建设提出的建管养一体化就是发挥团队成员优势,提高团队合作成效的经典案例之一。建管养是从建设部门,管理部门和养护部门三方面团队成员合作而形成的体系,建管养一体化使工程的建设、管理和养护更加高效、更具针对性。如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上,“建管养一体化” 就是以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和“使用者优先”理念为建设要求,从公路的规划、建设、运营、收费和养护等在各种职能范围内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工程建设方面,通过建设团队人员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建设信息统计,将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充分利用团队合作的互补性和技术高度化集中性,对工程建设进行建设控制,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克,使得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在道路管理方面,通过管理团队的合作,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转向智能化、网络化的现代高速公路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技术实施,数字化管理,对团队进行系统建设;在保养方面,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建设后期出现的质量问题,和意外损失问题进行解决和弱化,使得道路建设寿命增加,提高对高速公路路产进行养护、管理与决策的集成系统。着重管理高速公路有形资产:包括路基、边坡、中央隔离带、路面、路角,杜绝公路的先天不足。从根本上而言,实现了建设满足运营的需要,达到方便管理、方便使用、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3 高效团队的其他建设措施

3.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发展最大化,这样在人才的选拔上,技术的考核上,素质的评价上等方面做到全面评估,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高效团队。首先是人员年龄层次结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的选择老技术人员,不能只看重他们的成果和实力,还要有年轻有活力的血液注入到团队当中,为团队带来新的技术和思想,让一个问题从多年龄段考虑,通过各自的年代特征,从老带新,“导师带徒”等方面给予年轻人技术上和精神上的支持,并通过年轻人的创新意识,快速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完善团队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培养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使企业工程建设团队拥有高素质、高水平,促进现代化团队建设管理进程;其次,在人才选拔方面,要通过企业制定的制度和团队达到的目标合理选人,分配好成员角色,科学的角色配置可以使团队的各个环节具有高效性,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建立,达到人才配置的最优,而且企业还要定期培养人才,因材施教,确保工作目标、确保人才思考创新、确保队员实干凝聚,在不断实践中完善团队,形成高效的团队运作流程,使团队更加规范高效。

3.2 建设人性化管理机制

所谓人性化就是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最有效的也是最广泛的人性化管理机制之一就莫过于激励机制了,激励机制是让团队维持高效的关键,是对人才的一种肯定和犒劳,良好的激励机制一般与团队绩效挂钩,可以有效地提高团队人员的干劲,提高凝聚力,达成互助互补,扬长避短。而且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双奖励制度,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能促进集体成就感。在激励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福利制度提高的过程中,还能使企业对团队和个人做出绩效评价,了解团队哪方面不足,哪方面人才需要着重培养,同时还有助于责任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企业制度,是一箭多雕的明确之举。人性化管理除激励制度以外还包括冲突管制,凡事有利必有弊,团队合作往往最大的麻烦就是内部人员的冲突,若是不能达成一致,没有明确的企业目标,很容易使管理无效化,不能达到企业标准,及时发现人员冲突并进行管理,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理解,在团队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收到实效的最好方式。

4 结语

通过各个企业的高效团队建设,我们不难发现,拥有更多优秀高效团队的企业就越具有竞争实力,越能在变幻莫测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越能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越能在挑战中稳发展,实践中突破进展。利用个人的智慧,发挥集体的力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必定会在各个项目中化解难题,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1]高芳,对高效团队建设的理论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

[2][英]约翰·阿代尔,尼尔·托马斯.团队建设与激励[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篇(5)

建设工程项目依托一个项目管理团队来完成预期目标,项目成败都将是一个团队来集体承担。团队制度、团队文化、团队精神是工程项目的核心要素,做好团队建设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提高工程总承包项目团队的合作能力,打造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进行浅析。

关键词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愈加的激烈,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建设项目以施工企业组建具有一定技术知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工作团队,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对施工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管理。项目团队需要充分考虑资金、技术、设备、环境等因素,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因此如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水平,成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研究重点,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以设计为龙头的EPC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不仅体现在施工项目管理上,设计管理及采购管理同样需要一个高绩效的团队来提高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综合效益。本文从项目的概念出发,浅论几点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建设的意见。

1.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哲学内涵来看,工程项目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群体活动,既有技术性又有非技术性,因此它不仅是技术活动,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和管理活动。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工程项目活动为对象,通过一个有时限的柔性组织――项目管理团队,对工程项目进行高效率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活动,以实现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 因此团队建设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处于转型时期的EPC总承包商,尤为突出,工程总承包项目团队承担着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中间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影响到一个项目全盘布局的规划等重大战略。因此,对工程总承包企业而言,如何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搞好团队建设,是值得引起关注的重要课题。

2.项目团队的特性分析

2.1团队特征

项目团队是指为了有效的实施工程项目,而建立的一支相互联系的、同心协力地进行工作,以实现项目目标的团队。而企业的项目团队,更是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能够为企业展现出一股冲劲和活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团队具有不同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经验;团队成员具有极高的求知欲,乐意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对个人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意愿,把组织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青年项目团队成员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积极性,共享组织的价值观,对组织存在强烈的归属感;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与依赖,能够发挥出整体协调的效应,充分表现出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力量的总和。

2.2项目管理特征

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具有特定的管理对象,有时间约束,有资金限制和经济性要求,复杂性和系统性相统一。而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实质是设计、采购、施工的综合管理,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资金、质量、安全等需要更好协调、平衡和控制。传统工程项目的分别承包情况是设计、施工、采购单位不可避免地持有不全面的质量观,设计、施工、采购之间及项目管理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因素更多。而通过工程总承包的统筹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在EPC总承包商一个主体协调下实施项目的优越性,尽可能实行设计、采购、施工进度的深度交叉,在保证EPC各阶段合理周期的前提下,缩短总建设周期,为业主创造最大的效益。

2.3文化特征

项目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责任文化、学习文化、开放文化等团队文化不断地调整着每个人的目标及价值观,有助于创造团队的理想,使得团队成员在组织中感到愉快和自豪,使团队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并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3项目团队建设中的主要风险

EPC项目团队建设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对于EPC总承包商来说,主要的风险来自项目所依托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以及项目内部或自身的各个方面。对于EPC项目,只要是影响项目团队建设的风险就不可小视,因为它可能会对团队整体或个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可能波及整个项目。因而必须要对各风险源加强监控,进行识别和审查,通过状态审查进行预警,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EPC项目团队建设中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点:

(1)依托环境不利

(2)目标以及职责权限不明确

(3)团队管理体制和方法的自身缺陷

(4)团队建设自身规律缺陷

(5)项目团队内部沟通协调不足

(6)冲突管理不到位

(7)缺乏奖惩机制

4团队建设与管理完善措施

高效的项目团队是基于组织、人员、文化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组织一支高效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团队也离不开这三方面因素。如何组织工作,挑选人员,进行文化建设以及如何整合这几方面的因素,是团队建设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组织一个新的项目团队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4.1做好总体规划

项目管理团队建设首先应制定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及规划。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主要是针对设计图纸的管理、施工单位的成本、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管理、采购商的管理,因此,项目管理团队首先必须明确其管理目标,根据项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团队建设总目标,形成阶段目标并制定项目管理团队建设计划。组织规划工作包括确定项目组织的规定制度,确定项目组织图,定义主要的汇报和权力关系,划分责任矩阵,做好工作说明等。另外,还要在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方面作出明确的界限。这些一旦确定,项目团队就有了一个固定的组织关系和稳定的组织内环境,这是建立一个高效的项目团队的基础。

4.2建立好团队制度

4.2.1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团队的制度和工作流程是团队成员工作的准绳、方向,是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基础,制定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搞好团队建设的前提。项目团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系统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涉及设计、施工、采购管理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形成管理制度文件10多份。包括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会议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文件。项目部注重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落实,由项目经理主抓,其他各班子成员对所分管系统的管理制度执行负责,以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

4.2.2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团队的凝聚力,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完成项目管理目标,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对项目团队成员的激励可以采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综合激励、成就激励、挫折激励、激励强化等多种方式。人员激励是对项目成员工作成果的认可,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保持项目成员对项目的忠诚度、积极参和热情、激发其创新能力、增强团队协作力。荣誉激励主要是提高施工项目管理团队的优越感,激发动力或者树立典型模范,号召团队成员的共同学习,提高项目建设中工作的积极性:物质与精神奖励则是通过为优秀的团队成员颁发奖金以及荣誉证书等,形成群体效应,促进团队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4.2.3制定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沟通开展的意义是保证项目管理团队之间及各参建方之间在信息方面能够上下通畅,发挥出搞笑及时的效率。要达到这一点,及时领会,保持沟通很重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沟通不畅是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沟通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沟通管理过程中,既有与业主的沟通、项目管理公司的沟通,又有与职能部门的沟通,还有与各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与各部门、员工的沟通。这一系列的沟通,都需要疏导、规范、利用。良好的沟通可确保项目运行的效率和管理的有效性,为项目的成功保驾护航。也只有发挥出项目管理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高效的共同完成任务。

4.3团队成员培训

项目管理团队的成员除了期望通过项目成功经营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外,还想通过项目管理实践和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取得进步,有助于其个人职业成长。而培训就是为了提高项目团队的技能而设计的各种活动。培训的目的还包括提高团队成员的团队协作愿望,统一价值观,营造团队工作氛围,熟悉工作制度、程序、环境等。团队成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① 团队的价值观和愿景的培训。这类培训可以促使个人的价值观与团队的价值观一致,使团队成员在思想上与项目团队维持高度一致。②业务技能的培训。一方面,业务技培训可以提高其本身的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让团队队员对其他成员在知识、技术等方面有足够的理解,有利于合作。项目部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及人才培养。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与讲座;公司为项目部成员建立师带徒制度,对新分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技能辅导,分阶段进行总结及表彰;逐级进行人才培养,上级对下级除了做好工作协调与管理外,还要经常进行业务技能、工作方法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培养。③团队技能的培训。团队技能的培训包括人际关系技能的培训,解决冲突能力的培训,敏感性训练、维持团组行为规范的培训,团队会议技能培训。团队决策技能的培训,团队绩效评估方法的培训等等,这些培训将促进成员在项目团队中更好地协作,促进团队朝着高性能发展。

除了业务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外,还可开展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的活动,如出游或户外体验、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给团队中各成员提供沟通、整合的场所和机会,达到团队人际关系改善的目的,以促进项目顺利进行。

4.4团队成员职业引导

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团队中,项目经理应该关注每个项目团队成员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对于项目成员自我的职业发展,项目经理可以给出一些建议,但更多的是应该尊重项目成员的想法,并为项目成员制定一些合乎实际的学习和成长路线,以便加以引导。最好的情况是能够将项目成员的工作任务和自我的职业成长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了解项目成员的根本需求,阐明团队于个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其明白团队的重要性。并将项目的文化环境因素和价值准则统一起来,加以优化,来引导员工的价值观。项目部应向员工介绍项目的远景和目标,使员工进一步感受到工作的意义,把个人的付出和企业的贡献联系起来,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提高员工建设的积极性,使员工和项目部结成息息相关的共同体。

4.5团队活动

举办多样性的团队建设活动,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了解,成员与工作更加匹配等,其直接目的是为促进团队成员间的社会化创造条件,最终目的是建设一支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为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目标服务。团队建设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项目团队可以举办各种社交活动来庆祝项目工作中的事件;或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如扶贫、助学、赞助文化活动等,不仅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加深项目团队与公众之间的感情,在融洽了社会关系的同时,使项目团队感受到了集体荣誉感;或定期组织各种旨在减轻成员工作压力活动,如开展户外集体出游、体育竞技等活动,以培养忠诚友好的情感和开放、坦诚的沟通和交流的氛围;还可以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共同探讨团队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障碍,以改进团队的各项工作等等。

4.6团队核心

在传统的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团队通常以项目经理为团队核心,项目经理担任着监督指导,发号施令,统领全局的角色,使团队成员缺乏自主管理的意识,整个项目管理团队缺乏组织柔性和灵活性,更缺少了创新和冒险的精神。而在工程总承包企业里,项目管理团队不仅涉及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沟通,还需对分包商、承包商、供应商等进行管理,这就要求EPC总承包项目的项目领导发展“团队型”的领导风格。努力把项目团队导向一个自主管理的工作团队,使整个团队自由分享信息,为不断改善作业方法和程序而奋斗,使项目部成员之间高度融洽而又高度负责。当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冲突时,好的团队领导不是强制个人绝对服从团队和企业,而是能够有效地加以协调,确保团队成员的行为不会偏离团队目标。所以项目经理若能形成“团队型”的领导风格,必能将项目管理团队打造成为一支高效、优质的高性能团队。

4.7团队文化

一流的项目管理团队必须有很好的团队文化,寻找并确定好团队人员的共同价值观,并且得到大家认可。当团队成员拥有同样的价值观时,他们的行动就会反映出这些价值观,合作将会进行得较为顺利,关系将更为牢固,每个人将从中受益。对于EPC总承包商来说,既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又要在合理转移风险的过程中,与所属的承包商和分包商互利双赢和谐共处。在现在的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中,我们强调的团队文化主要有责任文化,学习文化,协作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①责任文化:责任感是团队文化建设最基本的要素,只有项目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了这种责任感,能够积极主动工作,才能够谈得上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协作,以实现团队所共同确定的预期目标。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强调最多的责任感就是项目成员要把自己角色下的工作做好,努力为项目部分担繁琐的工作任务。

②学习文化: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团队,其项目目标的实现与团队成员的努力及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项目团队中营造积极向上、敬业创新的文化氛围就显得非常重要。项目部的文化氛围有赖于项目经理在日常的言行和具体的管理中倡导。一个好的文化氛围,每个成员都能感觉到被尊重,在项目管理团队里大家公平竞争,大家一起学习,遇到困难大家勇于面对,努力克服,为形成良好的项目部团队文化奠定了基础。

③协作文化: 协作精神在项目管理中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承担起项目管理的任务,因此,就需要将项目部的角色和岗位进行分工。这就决定了即使完成一项简单的任务也需要项目部中许多成员来共同协作完成。一个再优秀的项目部成员如果没有团队观念,不愿意和他人协作那也是不适合呆在项目部中。项目部成员应该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充分信任和充分沟通来共同实现团队任务,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团队利益始终高于个人利益,只有团队进步和发展了,个人才能够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实践也证明,公司的文化氛围会影响企业绩效,同样,项目管理团队的文化氛围也会影响项目部的绩效。项目部的组织文化砼企业的伦理结合在一起,文化价值获得员工的认同,也会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和稳定性,最终会带来企业的高绩效。项目部领导不仅关心项目部成员的生活状态,尽量满足每位成员的各种需求,还为成员提供了较好的生活条件,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大家在工作能够做到互相认同、团结协作、互惠共赢。

篇(6)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学术团队;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4-0067-04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大多于2000年前后由几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本科层次的学校。升本后,学校办学要求、办学目标提高,学校从专科向本科转型,从单一学科的专门学校向多学科的本科院校转型,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快速发展,并于“十一五”期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然而,新建本科院校即使实现了向本科教育的实质性转型,但其发展与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师资队伍的素质偏低、学历层次偏低、职称偏低、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还难以适应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要求,师资的不足导致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改革困难、教学研究成果较少,办学质量令人担忧。究其根源还在于学术团队少、研究力量不强,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难以汇集高水平人才。所以,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 新建本科院校学术团队建设的价值

学术团队也就是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学术团队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主力,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保证。从近年高校获得国家或省级重大成果奖项目的完成人构成中可以看出,团队占了绝大多数,团队的教学科研优势正在逐步强化。实践证明,单靠传统的“单兵作战”的教学科研模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通过团队建设能够有效改变松散的教学科研管理模式,整合教学力量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术团队能激励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学术创造力和工作效率,增强组织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还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新兴学科领域的开拓和学术创新。因此,教育部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把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教学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和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这就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由于办学积淀和办学层次的限制,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较少,还不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1\]。所以,为更好地培养大量应用型创新人才,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通过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这是人事部门师资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和科研力量相对较弱,升本后既要适应本科教学和学科建设的要求,实现办学观念和学术组织的转型,又要保证在扩招情况下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其压力是相当大的。新建本科院校应较快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特别是提高占专任教师相当大比例的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大师”和教学名师,加强学科建设,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组建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这是其自身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捷径和有效方法,对新建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和提高办学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新建本科院校学术团队建设的特点

团队是人们为了共同的价值或目标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扶助的群体。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是指高校教师(或专业人员)为了追求和实现共同的学术价值或学术目标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扶助的学术群体,学术团队建设主要包括研究方向、研究项目、研究平台、教师(或专业人员)、信息资源和制度文化等结构要素。关于学术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不少学者认为是“组建”或“建设”而成,外在的条件支持、政策引导和行政指导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学术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发展往往取决于内在的力量。学者间的合作以及学术团体的自主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有自己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成长轨迹。科研人员自主抉择、自愿合作,才是组建团队的决定性力量\[2\]。

1 学术团队的主要特点。由于学术团队的自组织特性和自主性发展逻辑,高校学术团队和其他团队的构成和发展不同,他们是以教学和科研创新为主要任务,相对独立并追求自由发展。学术团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是达成共同的学术目标,追求学术和创造性,实现知识再生产;第二是灵活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三圈层”的结构模式,由核心层的团队带头人、中圈层的学术骨干、外圈层的研究人员构成(如图1所示);第三是杰出的领衔人才,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发挥着导向和凝聚作用,可以说,没有领衔人才就没有团队;第四是良好的沟通渠道,由人流、物流、信息流构成流畅的网络流通体系,确保学术团队获得优势资源和支持;第五是有效的分工合作,形成合理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共同解决重大问题,提高团队研究实力;第六是自愿承担责任,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执行力。[KH2D]

[JZ][XCB1tif;S2]

[JZ][HT5"H][STHZ]图1学术团队的“三圈层”结构模式[ST][KH2]

2 新建本科院校学术团队的主要特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团队多为单一学科团队,团队规模不大,同质化严重,研究力量分散,承担重大课题的能力不强,主要精力是放在争取外部资源上,缺乏共同愿景和强烈的学术追求。新建本科院校已经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开始整合、组建、发展学术团队,利用团队的力量增强教学和科研实力。在办学实践中,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建设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团队的形成以组织引导型为主。从团队的形成过程看,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的形成有组织引导型和自然生长型。组织引导型主要是由组织主导,以学科专业、课程或完成一定的任务为导向而成立的团队;自然生长型主要是由于教师们研究方向一致等原因而自然形成的团队。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团队主要是自然生长型。而新建本科院校缺乏学术团队的建设基础和学术积累,往往根据学科建设、教学工作的需要来组建,由学校主导发展,加上新建本科院校资源有限,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行政力量组建团队,组织引导型的建设模式能获得较快和较理想的效果。

第二,选好选准团队带头人,优化团队人员构成。团队带头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团队的整体水平,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团队带头人应该是一个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的设计师和领导者。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是非科层组织,团队运行更多的是依靠专家的学术权威和人格魅力,而不是组织赋予的法定权力。因此,团队带头人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选准选好。此外,团队的人员构成要力求结构合理、有发展潜力。团队不是其成员的职称、学位越高越好,要遵循教学、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合理组建并不断优化,充分发挥团队资源的最大集成效益。

第三,强化成本意识,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团队的建设要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意识,加强团队经营,降低成本消耗,提高综合效益。团队要力争实现“1+1大于2”的增强效应,以比较小的投入实现较大的收益和回报,特别是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实现人才培养和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的目标。由于新建本科院校资源有限,所以,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必然的选择。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团队的建设应重点发展有学科基础和研究实力的优势团队,支持有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的团队,鼓励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开发性团队,找准重点发展、优先发展的方向,着力打造有发展潜力的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实现事半功倍的建设目标。

3 新建本科院校学术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基础薄弱,没有团队建设的经验可循,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从基层看,缺乏自主发展能力。从二级学院的领导到教师、研究人员,其团队建设的意识都比较薄弱,合作机制不畅,有时为了申报课题的需要,临时拼凑几个学科方向相近的人员组合成形式上的团队,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和研究,更缺乏明确的分工。团队是建设出来的,也是在学术发展中自然成长起来的,需要有合适的土壤和发展机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团队结构和发展目标,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

第二,从学校层面看,政策引导有待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校升本的需要,加上规模扩大过快,在教师的配备、资源的整合上,首先考虑的是满足教学的需要,很少考虑团队建设的需要。人才队伍建设缺乏规划管理,没有发展目标,导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学科分散,随意性强,教师队伍缺乏核心和合理的结构,没有形成合力。另外,政策的指导性和引导不力,由于制度不健全,在学科建设、成果考核等方面对团队没有明确要求,客观上造成不重视团队建设的现实。

第三,从管理层面看,团队建设乏力,管理效益不高。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处于二线城市,所处地域不占优势,加上没有硕士、博士点,科研条件比较差,引进高层次人才比较困难。由于环境、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学术队伍不稳定,高层次人才的流失情况比较严重,给学术团队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另外,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引进缺乏长远规划,盲目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造成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学科背景重复,没有为学术团队建设着想,使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成为摆设,人才管理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 新建本科院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的建设有其特殊性,团队建设的机制和路径与老牌的重点大学应有所不同,不要盲目照搬照抄,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团队建设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学校、二级学院、团队三方联动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学术团队建设是一项强校工程,需要学校、学院和基层学术组织共同努力,合作发展。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制定团队建设的实施方案,组建同行专家评审委员会,遴选和推荐团队带头人等,定期研究团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根据各类学校的特点进行政策引领。二级学院要负责规划组建团队,使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团队运行制度并组织实施,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强对团队的支持、资源配套及服务。二级学院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团队建设上来,帮助指导和支持团队的发展,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组建新的团队,帮助团队明确发展目标,并建立团队绩效评价体系,指导团队发展。团队自身建设是基础,也是团队实现自主发展的动力。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责、权、利的约定,通过奖惩激励制度、专利和产权制度以及团队成员的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和工作分工等,对所有成员进行约束,保证团队工作的顺利开展。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形象,团队的影响力主要在于团队带头人的能力、学术水平和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等。三方多管齐下就能实现整合资源的目标,集中力量建设重点团队,以重点团队带动其他团队发展,不断增强学术团队的发展实力和影响力。

(二) 建立良好的机制予以保障

制度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同样为学术团队建设提供了条件。所以,新建本科院校要面对现实,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学术团队有较好的发展环境。重点要建立人才选拔、管理制度,建立团队发展、激励和保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团队带头人的条件及团队建设的方向,公开选拔团队带头人并实行聘任制管理。在政治及经费待遇等政策上对团队给予倾斜,使想干事业的教师有用武之地,并根据团队带头人的责任给予相应的岗位津贴,制定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学校考核团队、团队带头人考核成员的逐级考核机制,完善团队绩效考评、团队行为激励与约束、团队成员贡献考评的评价与考核体系。绩效评价机制起着政策导向作用,建立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保证学术团队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在培训经费、工作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充分体现资源共享、整合与汇聚,把有限的力量集中用于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上,提高资源和设备的使用效益。

(三) 自主地选择适宜的团队建设模式

加强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与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团队的开放度。积极争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国际国内的大型学术会议及赴国内外交流访学等,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在团队内进行学术讨论和讲座、指导团队的科研工作等等。有效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有利资源,遵循科研创新活动的运行规律,实现学术团队健康成长和发展。实行校内与校外结合,积极寻求与重点大学、兄弟院校、科研机构或科技创新企业等合作,鼓励教师以科研项目等为载体与校外合作,组建校内外联合型的科研创新团队\[3\]。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让教学活动成为激发科研的重要基础,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并举,在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中推进学术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四) 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的管理

高效的学术团队必须注重团队建设,对团队进行有效管理。多数学术团队之所以不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在机制不健全,从而加大了管理难度。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团队内外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学术团队管理制度,为团队创造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还应建立和健全科研团队内部的管理及运行机制,规范团队运行过程\[4\]。其次,重视对科研团队的评估,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提高团队对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三是建立有效的团队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团队工作氛围,使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得到提升。第四是强调团队文化建设,创造支持团队建设的开放性的团队文化,树立集体价值观。高度重视科研团队成员的学缘关系,多学科多学缘的成员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创新。还要正确处理好团队内部的冲突,积极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冲突中强化团队精神。

(五) 特色是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的生命力所在

新建本科院校不具有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发展实力,应该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先在某些重要学科专业和重点研究领域集中突破,以特色带动学校整体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升。首先要注重地方特色,以地方市场为导向,以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为目标,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5\]。在学术团队中构建团队文化,营造以团结和谐为主旨的创新环境,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团结,提升团队士气,增强凝聚力。其次,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学术团队的特色和贡献,宣传团队建设的典型和先进人物,增强团队成员的自豪感、归属感和发展的激情。加强大学文化建设,通过自身文化建设引领团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菊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创新团队的意义及措施\[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3):118-121

[2]万文涛,周丽华科研团队的生成条件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42-45

[3]余玉龙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困境、误区及其出路\[J\]科技管理研究,2011(6):105-107

篇(7)

一、教学团队的内涵

团队是指具有一定的技能、愿意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业绩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而教学团队则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它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主体则是一些技能上互补而又能够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主要途径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通过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教学团队是自我管理型团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目标”,组建教学团队就是为了提高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整合教学资源,进而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1];“定位”,是指组织或个人具体处于什么位置,应扮演什么角色,教学团队须明确本团队所承担的系列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成员”是构成团队的基础,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当基于特长、志趣以及相近的价值观经过整合形成;“计划”是指为达到团队目标,所要开展的具体工作的计划;“职权”是指团队负有的职责和相应的权力,团队的权限范围必须和它的定位与所赋予的资源相一致。

二、团队建设的内容

(一)团队内部结构

团队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选择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专家作为团队带头人;二是以教研室、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形成老中青搭配和知识结构合理的结构建设团队队伍[2];三是把提高所承担课程教学质量作为团队的核心目标;四是通过多种方式,形成沟通与合作机制,实现团队中知识、经验、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增殖;五是倡导和培育团队精神,为提高教学质量共同肩负责任。

(二)外部支持环境

外部支持环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资源支持,包括校院所提供的团队活动的地点、基本条件,教师的培训机会,以及适应的权力下放[3];二是评价机制与评价体系,即团队外部对整体进行评价的标准和方式;三是激励与约束,包括学校、院根据团队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团队个人在目标实现中所作出的不同贡献而作出的对团队整体或成员的奖励或约束。

(三)教学工作与教学建设

教学工作与教学建设主要包括5个方面:课程建设,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资源的开发、具体课程的建设;教材建设,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它能够为学生提供范例性的知识系统和教育信息,是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成果的凝结与体现,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建设,重点需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等各方面的学术研究,巩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善于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以及现代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各类内外实习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来提高本科教学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教学团队制度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健全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体系

通过结合学校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教研科研资助制度、教师队伍发展规划等,研究和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建设的宏观政策制度体系[4];完善教学团队自身建设的制度体系, 激励与约束机制,评估与反馈机制等,形成有利于团队建设的内部制度环境;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主要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不限形式,重点支持和鼓励那些为团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为团队成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和谐向上的成长环境。

(二)建立和完善教学团队制度环境建设的体制

理顺各级管理的职责和权力,构建校系两级协调管理体制,使一级教学单位真正成为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教学与管理实体,从而增强学校办学的整体活力[5]。教学团队作为一种以开展教学工作为中心任务的新型教学组织,应该体现其在教学管理体系中相对独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履行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特殊职能,团队建设应该纳入校、系两级管理、以系为主且相对独立的的管理体制。

(三)着力达成教学团队制度环境建设的联动

首先通过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明晰的发展定位作为指导,对教学团队建设予以科学定位。无论是高校明确办学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教学团队建设,都有一个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实现特色发展的过程;其次通过培育有利于团队成长的文化氛围,发挥团队带头人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创造良好氛围,保持合理的团队结构,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最后再培养团队成员坚定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团队成员的意志力,营造团结、融洽、民主的氛围来提高团队的文化维持力,着力打造有利于团队和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