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采购管理的目的

采购管理的目的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6 17:28: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采购管理的目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采购管理的目的

篇(1)

【关键词】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基本情况;注意事项;步骤;对策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项目采购管理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好坏和项目的成本支出有着直接的联系。所谓的采购管理并不是为了减少成本而降低工程的质量,而是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优化供货商的选择、提高自身的采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的发展。

1、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基本情况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进行完善,就需要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而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有着最为关键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项目采购主要包括如下管理模式:其一,承包商代购关键设备模式,这种模式的工程项目的关键设备由承包商按照业主要求进行采购,费用由业主进行支付,完成设备的采购之后,承包商收取采购服务费用。其二,项目管理承包商采购模式,业主聘请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商管理承包,使其成为自身的代表或是延伸,负责采购相关工作。其三,自主采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业主一身两任,不但是投资主体,而且是管理主体。业主自己进行相关采购管理工作。其四,项目总承包建设模式,总承包模式主要包括设计、采购、执行等工作,我们也将其简称其为EPC模式,业主只需要负责采购监督和监察工作即可。

2、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

要想完成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就需要遵循如下的注意事项:其一,科学划分采购包,采购包的划分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应该结合设备材料性质、供货商供应力等科学划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采购价格。其二,确定工程项目采办模式,为了更好地进行采办成本控制,应该根据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执行、设计等因素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采办模式。其三,依托项目内外环境。采购环境是进行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客观存在,只有充分利用好采购环境,才能更好地进行采购成本控制。其四,建立整体成本控制观念,采购管理成本控制应该着眼于采购全流程成本控制,不应只针对于单一的采购货物、服务价格。其五,施行采购预算制,为了更好地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应该采用预算制,这样才能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降低采购成本。其六,优选供应商,供应商的选择和调整是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旦在这个环节出错的话,将会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应该加强对供货商的考察、分析、比较,以确定最优的供货商。

3、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步骤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对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就需要明确工程项目控制的步骤,具体如下:

3.1成本控制对象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需要选择对项目成本影响最显著的目标对象,根据其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进行层次优化。成本控制人员需要详细了解采购成本的预算状况,对成本的构成进行透彻地分析,并分清这些费用中那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对费用的现实使用状况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项目工程采购成本的预算。

3.2成本计划的制定调整

要进行工程项目的执行,就需要消耗成本,在实际的工程中,成本控制存在较大可变性,执行状况对其有较大影响,为此,应该加强其根本计划的制定,并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市场材料价格等方面的数据,对计划进行科学地调整,这样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3.3采购方案的编制优化

采购方案对成本控制有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成本控制的合理,就需要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采购方案并非仅仅以成本控制为目标,还需要考虑到项目的质量、功能。真正优秀的采购方案不但能够保证项目的质量,还能减少成本的支出。

3.4成本监督的动态细化

成本动态监督是保证项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只有根据成本控制的原则对成本支出进行分析、评估,才能找出那些不必要的开支。管理人员需要对市场上原材料的动态信息进行搜集、对比,对自身的采购数据进行修改,时刻调整采购计划,确保项目工程的正常进行。实际上,成本监督伴随着工程执行展开,在项目工程的逐个采购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的状况进行细致了解,确保采购支出在合理的范围内,使采购效率得以提升。

4、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对策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情况有了必要了解,掌握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理清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步骤。笔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的对策,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水平,进一步推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4.1增强人员成本意识

控制人员在项目采购管理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采购成本控制水平,就需要对成本控制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对采购管理、成本控制、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深入地了解。只有提升了成本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才能根据市场的动态信息调整自身的采购成本计划与采购方案,对收集的市场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整理,在大量变化的市场信息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和管理。此外,为了紧跟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潮流,管理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质,使其掌握信息化的信息收集、处理、调控办法,制定科学的工程项目支出预算,加强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的质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2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采购管理成本和实际的执行材料、设备的使用状况有直接联系,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员工工作态度、成本意识等对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很大影响,为此执行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惩罚机制,奖励那些节约资源的人员,对那些造成浪费、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予以必要处罚,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能够调动执行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得以加强。其二,改善运输方法,运输是采购重要的环节,管理人员应该针对当前的运输环节进行优化,减少成本的支出。其三,减少项目所用材料的开支,一方面要确保材料的性价比,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边角料,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杜绝材料的浪费。其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使材料的使用效率得以提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五,降低机械设备损耗,管理人员采购或是租赁的时候,应该选择合理的设备或使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减少机械设备的损耗,降低维修与损坏造成的成本支出,提升工程的进度。其六,减少其他费用支出,除了如上几个方面的采购成本,还包括如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时了解库存变化、充分利用现有物资,提高货物周转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费用支出,只有优化这些方面的成本,才能更好地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4.3建立成本监督体系

为了更好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水平,制造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监督体系,施行动态全过程的监督,对涉及到采购管理的环节进行优化配置,这样才能使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在成本预算计划之内,确保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水平。一方面企业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信息采集联网系统,及时比对市场材料的价格,优化材料、设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管理流程和人员的管理,确保采购过程各个环节的科学、合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效度。

5、总结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项目采购管理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好坏和项目的成本支出有着直接的联系。所谓的采购管理并不是为了减少成本而降低工程的质量,而是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优化供货商的选择、提高自身的采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阐述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钢锋.工程项目采购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09(14).

[2]熊勤.工程项目采购管理要点浅析[J].钢铁技术,2007(05).

[3]陈进伟,王尔翟,陈其常.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2).

[4]包蜃.供应链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07).

篇(2)

关键词:采购;供应链;关系分析

著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在其经济学理论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市场经济活动中,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市场经济竞争的实质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基于供应链管理人才之间的竞争。在其经济理论中,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式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方法,其参与因素包括供应商、中间层企业和下游企业三个板块。这三个板块之间有以下四个模块进行连接:原辅料的供应、中间层企业的生产计划、多方向的物流协调、下游企业的需求目标。

一、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环节

在供应链管理中,采购板块是关系企业生产经营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性因素。在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中,其操作内容有两个方向组成:一是企业内部之间的供应链管理;一是不同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管理。因此,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模式中的基本环节,是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赖以执行的基础。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从单纯的意向性采购向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管理采购。传统意义中,采购管理体现的是一种职能,而供应链管理中,采购管理体现的是一种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需求是企业优化生产的战略性和战术调整

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组织行为中,采购管理不等同于传统意义的采购安排,而是企业有目的、有导向的供应链渠道协调。因而,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模块要从企业的经营战略出发,并进行战术性的管理方向调整。这样的组织化操作使得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本身就具有优化企业生产安排的目的。

从采购管理的战术性安排上来讲,供应链管理可以从企业经营全过程的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性内容协调。因此,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成为采购管理最实际的工作需求。在现实中,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采购管理大多采用招标平台的操作方式。这是典型的战术安排。

三、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体系建立的网链结构组成

供应链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并由相关的目标模块进行连接。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各项功能组织模块的网状式布局和健全的过程。对于中间层企业来说,采购管理是上游企业的产品终结,但却是中间层企业生产的基础。一旦中间层企业的生产进行有序的执行之后,其下游的需求企业才会得到最基本的采购管理。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网链结构组成,我们可以发现供应链管理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康采恩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供应链管理能够更好地协调生产经营企业各种资源的需求,并为下游企业提供必要的产品、服务支持。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网链结构采购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

四、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关联要素分析

在供应链管理中,其关联要素分为供应采购管理、企业计划、物流管理、需求管理和人力资源的运用五个方面。在这几种关联的要素中,人力资源的运用居于核心的主导地位。因为供应链管理效益的实现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持,需要必要的具有现代化管理操作理念的采购管理应用。也就是说,在经营企业中,采购管理既需要整体的规划协调,也需要局部的细节操作。

在供应链管理中,采购管理是理所应当的龙头部分。其他的供应链关联要素,从策略层次上讲是采购管理的后续协调管理。因此,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采用和构建双赢的市场目标是采购管理的进阶性操作。

五、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理念强调企业之间与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建立和谐的、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各项资源的有效协调与综合配置,达到提升目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而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采购管理则是协调多级供应链的流通渠道,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战术性目标安排。

参考文献:

[1]莫丽丽:T公司加强采购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曾美莲:关于战略采购对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思考[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3]党麦玲 王娟娟:供应链集成下的企业采购管理[J].物流科技,2005年第四期.

篇(3)

关键词:材料采购;管理;改革创新

Abstract: Th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aterial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s projec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mportant component, is also consumed fund up to a point, it is also currently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n general control link; materials procurement managem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t has becom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key areas of concern;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material procurement management, we need to face and solve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urement in the phenomen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Key words: material procurement; management; reform and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传统材料采购管理的方式与不足

1.1采购管理是整个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采购管理是项目采购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采购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管理重点关注的领域。在传统上,企业的材料采购方式基本是由各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经理部自行采购供应,即实行分散采购的方式。实践证明此种采购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例如:(1)会出现采购机构重复设置。(2)采购成本高。(3)易导致腐败现象发生。(4)材料质量不高,影响工程质量。

1.2传统模式上钢筋的采购方式为:由钢厂直发到工地和钢厂到各地材料市场再到工地两种方式,大部分采用后一种供应方式。这种传统采购供应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造成了物资供应流通中的浪费,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

二、材料采购管理的改革创新措施

2.1、实行材料的集中采购管理模式

所谓集中采购,就是指组建材料采购管理中心,将分散在各基层的采购职能一律纳入采购系统,统一采购,统一管理,按照“择优、择廉、择近”的原则采购。通过对项目的集中采购管理实践证明,这种采购方式具有分散采购方式不可比的优势。

(1)、机构精简,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建立材料采购管理中心实行集中采购,将原各基层单位的采购职能进行合并,多个各级采购部门合而为一,同时,组建一支专业水平高,整体素质好的采购队伍,将材料采购、供应与管理集于一体。

(2)、提高经济效益,发挥整体优势

A、建立材料采购管理中心可以集中全公司主要材料需求量和资金,依托公司的信誉和实力,通过大批量向建材生产厂家购买材料,获得低于出厂价的优惠,进而向公司内各单位提供低于市场价的材料。

B、建立材料采购中心在公司内部形成材料供应市场,从而可以站在全局角度,从整体利益出发,按轻重缓急合理的、有所侧重地组织供应,既能保证重点,又能兼顾一般,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C、建筑公司一般都有数千万元的周转材料,占用流动资金的数量很大。因此,必须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加速资金的周转实用,活化资金。集中采购是集材料采购、供应管理于一体,可使公司的周转材料得到统筹安排,平衡调度,充分利用,既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求,又有减少资金的占用。

(3)、有利于公司的廉政建设,避免腐败行为发生

建立材料采购管理中心实行集中采购,公司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措施,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使材料采购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规范的约束与监督使腐败行为难有可乘之机,促进了公司的廉政建设。

(4)、有利于确保材料质量和工程质量

在公司内部材料使用单位与材料采购管理中心的分离,使材料质量得到了“双控”,一是采购人员对自身采购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二是使用单位的控制,使用单位对材料采购管理中心采购的材料有权过问与询价。材料质量的高保证为创造高质量工程打下基础。

2.2、健全组织机构,实行专业化管理

材料采购管理中心应设置管理机构或安排专人负责材料采购工作,分级分类负责,并实行定编、定岗、定人、定职责,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任,使材料采购管理中心真正成为技术精良、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企业职能部门。

同时,在采购质量上,我们可以实行PDCA(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方式提高采购的质量。这就要求采购质量管理的每一个活动中都要事先对质量管理目标和实现目标采取的措施有所策划,策划制定后,定期对所开展的活动进行监测检查,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并进行处理,最终将经验和教训制定成标准和制度。

2.3、与项目配合,合理编制材料采购需用计划

材料的需用计划一般由项目的技术人员编制,其主要依据是图示量和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具体要求,编制好的材料需用计划是材料采购管理中心确定经济采购量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的主要依据,材料采购管理中心再依据采购计划确定订货点。

A.确定经济采购量。经济采购量的总额随材料数量、价格等属性的变化而增减,主要由订货成本、购买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四部分构成。确定经济采购量的目的,就是使与材料有关的上述四项成本总和达到最低;根据施工项目的一般情况,由于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相对较小,重点要考虑购买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的最小化,最终得出一定期间的经济采购量。

B.编制采购计划。根据材料的需用计划和采购经济采购量的分析结果以及将要选择的合同类型编制采购计划,说明如何对采购过程进行管理。根据项目需要,采购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详细的,也可以是非正式、概括的,关键强调其正确性、及时性和可执行性。

2.4、规范供应商管理

在建筑企业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下,由于每次采购量比较少,采购人员一般对供应商的选择和合作都比较随意。采购的重点放在如何与供应商进行商业交易的活动上,而不是供应商的开发和利用上,相互之间只有利益关系没有信任和合作,大部分是临时或短暂的合作关系,长期稳定合作者比较少,因此供应商众多,而真正有势力、质量稳定的供应商却没有给予突出体现。由于供应商管理不规范,各分子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对于所采购物资的价格变化趋势、质量稳定情况、供应商的履约能力等信息了解不足。这样经常会导致产生一下情况:一方面使得价格不易控制,材料质量不稳定;另一方面交货时间也不够准时,售后服务难以保证,供应商也不会根据公司的要求做出过多的改进来提高服务质量。

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材料采购管理中心应实行统一管理,做好“合格供应商名册”,以及“供应商考察评价表”,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的管理供应商,对一些不合格的供应商及时排除在外,从而保留并引入有实力、服务完善的大供应商,这样也能保证采购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保证了工程质量。

2.5、 创新招标工作

招标采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采购的一种科学方式,具有采购过程公开透明、程度规范的特点。但是由于材料需求具有品种规范多、技术质量要求复杂,可变性强、采购批量零散、要求采购周期短,部分品种的可比性差、影响采购的因素多等特点,所有品种实施规范的招标采购难以做到。因此,在企业备件、材料采购中还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备件、材料的特点,辅以其它采购方式,公开比质比价与公开谈判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较好选择。

在建筑工程市场运行中,传统上,工程评标办法主要是“综合评分法”。但其存在许多明显的弊端。在如今的采购招投标中,已经渐渐使用“最低投标价法”。所谓“最低投标价法”是指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和内涵相同的条件下,以报价最低确定中标方的评标方法。这种投标方式比较符合现在市场竞争的原则,有很多的优势,目前我们材料采购也采用这种招标方式,通过各家的报价,选择最低的几家进行确标。这种方式,在我们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市场,从而更好的控制成本。

2.6、 搞好业绩考核

建立采购考核机制是规范材料管理、降低成本的重要保障。采购渠道的多样化和价格的浮动性,要求企业有必要建立采购考核机制,这样既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又有利于采购工作的健康开展。建立采购考核机制,先要成立以单位主管领导、物资、财务、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采购考核小组,获取信息的渠道有招标公告、行业刊物、建筑网站等媒体,采购考核小组可以充分利用以上媒体,快速地浏览和查询材料信息,迅速地需求信息,随时掌握价格变动情况,并对确定的材料品种价格进行分析筛选,定期编制工程项目施工消耗的材料价格表。考核水平可以参照上一责任期末全企业指标综合完成情况上浮一定比例确定,以体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2.7、建立信息化采购管理

信息化采购使企业不再采用人工办法采购材料,在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下,随着买主和卖主通过电子网络而联结,商业交易开始变得具有无缝性,其自身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

(1)缩短了采购周期,节约了大量采购成本。企业通过信息化采购交易平台进行竞价采购,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自由设定交易时间和交易方式,大大地缩短了采购周期。同时企业通过电子采购交易平台进行竞价采购,可以使竞争更完全、更充分,从而使企业获得更为合理并且低廉的价格,从而大大节省了企业的采购开支。

(2)增加有效供应商。使用采购信息化系统,能够帮助提供企业采购状况的准确数据,对材料价格的变化随时监控,通过信息化采购交易平台的专业数据库的帮助,可以跳出地域、行业的限制,找到更多、更合适的供应商。可以根据供应商的资信,整和供应商资源。

(3)信息共享方便管理

篇(4)

供应链源自企业“扩大的生产”这一概念,是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内涵与外延的引申。实践中,人们将企业进行采购、加工、销售这一过程视为相互衔接的链条,并把这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与过程称作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具有系统性、战略性、竞争性、合作性的特点,能够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现降低库存、提高竞争力、创新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强化战略合作,因此该理论得到了现代企业的青睐。

2供应链理论背景下,现代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分析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指出,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与企业盈利之间存在重要关联。传统的采购管理正是建立在谈价基础上的,其立足于企业的采购需求,注重对供应商与资源市场的管理,以期实现以最优价格获得最好物资的采购目标。在供应链背景下的现代企业采购管理模式与之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实践证明,基于供应链理论进行采购管理的企业在同类企业中更具有竞争力,能够获得更多的盈利。供应链理论背景下,现代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企业的采购目的转变为订单采购,与传统的为补充库存而采购的目的不同,供应链管理背景下,采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订单并围绕订单展开的。“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其次,传统的采购管理中,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相互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现代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开始交换信息、沟通联动,构建了一种友好的、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供需模式。这些优势特征促使现代企业转变思路,尝试建立供应链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采购管理新策略。

3供应链理论背景下,现代企业采购管理策略的创新途径

3.1从物料采购管理角度

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现代企业在制定物料采购策略时,应充分衡量物料的重要性,准确评估物料供应市场的具体情况,并与诚实守信、质优价美的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以期节省开支,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现代企业还应通过物料分类的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物料的特点,寻求合适的供应商,实现物料库存的精细化管理,从而优化物料采购管理策略。

3.2从采购方式管理角度

首先,实行准时制采购模式,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从采购这一事后控制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外部资源管理式的事中控制,实施外部资源管理也是企业实行精细化、现代化生产的必然要求。其次,以客户的需求作为企业采购管理的“指挥棒”,严格挑选并审核现代企业的物料供应商,并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协定,双方在合作条款、采购流程、应急措施、物料质量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以此创新采购方式,简化采购流程,提高现代企业的竞争力。最后,成立现代企业的采购管理信息部门,强化企业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革新现有采购方式,在供应链理论背景下,统筹现代企业与供应商、批发商、经销商乃至物流单位、消费者之间的多方关系,将关键数据及时有效地反馈给企业的信息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以此降低物料库存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绩效管理。

3.3从供应商管理角度

在供应链理论背景下,选择恰当合适的供应商已成为现代企业采购管理的关键所在。为提高竞争力,现代企业往往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对物料等必需的生产资源则通过供应链,从供应商手中购买。传统的企业在物料采购方面更倾向于选择多个供应商,以应对物料供应不足等突发事件。而供应链下的现代企业采购管理倾向于减少供应商的数量,精简采购流程,完善运输管理,通过批量采购以期获取优惠的供货价格,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基于此,现代企业在采购管理中,应谨慎选择供应商,对其注重应从物料质量、价格、服务水平及供应商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量,选择其中的少数优质供货商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整体供应链的优势。具体而言,现代企业在采购管理中,应从供应链采购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优化供应商管理。例如,打造企业与供应商共享的物料信息系统,搭建双方能够顺利沟通协作的平台;关注供应商的未来发展,适当时候可以为其提供包括技术、资金以及管理在内的关键性的帮助;树立企业与供应商共同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形成具有一体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团队文化,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共同愿景激励供应商、企业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从而实现与供应商共享成功的最终目标。

3.4从采购人员管理角度

采购员是现代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实际操作者,再好的采购管理模式如果缺乏采购员的有效配合也只能变成摆设。在供应链管理背景下,现代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规范采购员的管理,强化其采购技能,确保其能圆满完成采购任务。具体来讲,首先,现代企业应结合采购员的素质要求,选择优秀采购员;其次,企业应对采购员进行定时定期的业务培训。培训是企业员工能够紧跟时展、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现代企业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工作,对采购员的培训应主要围绕采购岗位需求、沟通技巧、业务知识、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再次,企业应完善对采购员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构建合理的采购员绩效考核体系来激发其工作热情与工作动力,提高其薪资报酬与福利待遇,注重对其的思想引导与精神激励。另外,还需要加强对采购员的约束机制建设,使其明确采购员采购过程中的法律责任与权利义务,建立规范的采购管理规定,杜绝违法乱纪的情况发生。

3.5充分利用电商便利,构建现代企业的网上采购平台

篇(5)

关键词:政府采购 管理 财务监督

一、目前政府采购管理的现状

政府采购是指国家机构和各级企事业单位,为履行其职能和实现公共利益,采用共有资金购买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购买方式,将采购这一市场行为纳入到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中来,在政府的管理中增加了商业管理手段,使政府采购更适用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

最早的政府采购出现在1995年,到2000年政府采购模式正式在全国推行。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政府采购以来,政府采购市场越做越大。采购物也不仅仅局限于货物,而是包括了大型工程和配套服务等。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国务院制定并颁发了《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了有效约束,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但是因为政府采购涉及的资金量较大,采购环节多,涉及部门多,需要对政府采购进行有效管理和财务监督。目前政府采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企事业单位没有设立单独的采购监督机构,而是将采购部门和监督部门合并在一起,这样就导致了监督的缺失,不但违反了《政府采购法》,也不利于产生良好的监督效果。此外,政府采购是我们初次推行,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这也导致了采购管理中的一些制度亟待完善。所以,在政府采购管理中要加强监督和制度的完善。

二、财务监督在政府采购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财务监督能够在政府采购管理中起到制约作用。财务监督有权对政府采购中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管,并对经营活动予以监督。有义务揭发政府采购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对违反财务程序的政府采购,有权予以制止。财务监督在政府采购管理中,可以发现管理漏洞和账务错误,避免国有资产受到损失。能起到堵塞管理漏洞和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的目的。

其次,财务监督能够在政府采购管理中起到严肃财务制度的作用。政府采购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资金的安全和资金的有效利用。所以在政府采购管理中一定要财务监督措施,这不但是财务管理的需要,也是政府采购管理的需要。财务监督可以有效避免资金滥用和腐败现象。

再次,财务监督在政府采购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财务监督,可以保证国有资产处于国家的有效监管之下,可以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在政府采购管理中开展财务监督,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严肃财务纪律,使政府采购按财务程序操作。此外,财务监督还能有效促进政府采购管理的改革,提高政府采购管理的透明度。

三、如何有效做好政府采购管理和财务监督工作

由于政府采购推行时间短,从推行到现在仅仅十多个年头,所以在目前政府采购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

政府采购的组织机构不合理,未设立单独的监督部门,将监督部门和采购部门合并在一起,无法发挥监督的作用。政府采购管理未设立评估部门,采购时无法对采购行为进行风险评估。政府采购管理中的内部审查制度不完善,只审查表面存在的问题,未对问题原因进行深刻剖析。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

政府采购管理中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导致在采购过程中存在违规现象。政府采购管理中预算制度不明确,预算执行不透明,经常出现超预算和追加预算的情况。

(三)票据管理不严密

政府采购管理中财务票据管理不严密,存在票据不齐和后补票据现象,违反了采购财务程序。这六种问题是政府采购管理和财务监督中存在的比较突出问题。要做好政府采购的管理和财务监督工作,就要从这六种问题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采购组织机构的不合理,只能依靠机构改革来进行。设立正常组织机构即监督部门与采购部门分立的机构,保证监督部门的独立性,保证监督结果的公正性。裁撤临时的不符合规定的短期办事机构,对采购量小,采购品种单一的采购部门,采取裁撤或者合并方式,减少部门规模,保证组织机构的合法性;政府采购管理体系要设立评估部门和建立评估机制,设立采购风险评估部门,建立采购前的风险评估制度,对采购的整个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真正做到对国家负责;设立专门的审查机构,对采购过程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审查,增加审查频率,加大审查力度,主要审查采购程序是否合理,采购资金是否合理运用和是否按照财务制度执行。深刻剖析审查出的问题,发挥审查机构的职能作用。

针对管理制度不完善这一问题,可以补充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监督分立制度,将监督部门独立出来,行使监督权力。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对政府采购中财务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建立票据审查制度,对财务票据进行查验审查。通过制度的完善,使管理制度适应政府采购的实际运行,具有可操作性,让管理制度在实际运行不断丰富完善。坚决贯彻预算制度,履行财务监督程序,对违反预算程序的采购,坚决予以处罚。

在财务监督中,要重视财务票据的管理工作,做到账目清、票据齐。只有做好采购管理和财务监督工作,才能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有序进行。在政府采购中,资金处于核心地位,只有管住了钱,才能保证政府采购的有效性,才能实现政府的廉洁透明。所以在财务监督中,要把好财务关口。重点检查采购财务票据是否准确、财务账目是否清晰、固定资产是否入账和财务手续是否齐全等环节,发挥财务监督的长效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项目采购管理,成本降低

项目管理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1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被划分为9个知识领域,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本文所关注的是其中的项目采购管理领域,并从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角度出发,探讨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应该如何降低成本、减少现金流出,并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项目的执行除了需要必备的人力资源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原材料、零件、服务和其它物质资源,离开了这些物质资源,再高明的项目经理也不可能按要求完成项目的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产品和服务是通过采购活动来实现的。从执行组织以外通过采购取得项目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就是所谓的项目的采购管理。而这些资源的获取又是需要花费一定的项目资金的,如何合理而有效的使用这些项目资金?如何使一笔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是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所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梅瑞狄斯在《项目管理——管理新视角》中提到:“在采购设备、原材料和分包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的界定出特定的需要,并且还要找到最低的价格和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在现实的项目采购操作中,要实现这两个“最”字的目标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却能够通过对项目采购管理中部分环节的控制,来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从而使项目资金达到最优的配置,用有限的资金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源,这是我们在项目采购管理中所能够实现的成本目标。以下,就将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逐一论述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采购成本的一些措施。

1、制定采购预算与估计成本

制定预算的行为就是对组织内部各种工作进行稀缺资源的配置。预算不仅仅是计划活动的一个方面,同时也不仅仅是组织政策的一种延伸,它还是一种控制机制,起着一种比较标准的作用。

制定采购预算是在具体实施项目采购行为之前对项目采购成本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是对整个项目资金的一种理性的规划。它不单对项目采购资金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和分发,还同时建立了一个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对采购实施行为中的资金使用进行随时的检测与控制,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浮动。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查找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例外情况,有效的控制项目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项目采购成本的目的。

2、供应商的选择

供应商是项目采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购时应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给所有符合条件的承包商提供均等的机会,一方面体现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也能对采购成本有所控制,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就有如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选择供应商的数量。

供应商数量的选择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供应商份额的分担问题。从采购方来说,单一货源增加了项目资源供应的风险,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压价,缺乏采购成本控制的力度。而从供应商来说,批量供货由于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给采购方以商业折扣,减少货款的支付和采购附加费用,有利于减少现金流出,降低采购成本。因而,在进行供应商数量的选择时既要避免单一货源,寻求多家供应,同时又要保证所选供应商承担的供应份额充足,以获取供应商的优惠政策,降低物资的价格和采购成本。这样既能保证采购物资供应的质量,又能有力的控制采购支出。一般来说,供应商的数量以不超过3-4家为宜。

第二,选择供应商的方式。

选择供应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和直接签订合同采购,四种不同的采购方式按其特点来说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我们认为,在项目采购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压低物资价格,帮助采购方以最低价格取得符合要求的工程或货物;并且多种招标方式的合理组合使用,也将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3、采购环境的利用

项目的外部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能对项目组织怎样及如何采购产生影响的外部变化,包括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市场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的存在及战争罢工等各种因素。而微观环境则是指项目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项目组织在采购中可能采取的组织政策、方式和程序,即实施采购的过程和程序。在符合微观环境原则的前提下,一个好的项目采购策略应当充分利用外部市场环境为项目整体带来利益。

充分利用采购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熟悉市场情况、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有关项目所需要的货物及服务的多方面市场信息。比如,结合所采购货物或服务的种类、性能参数、质量、数量、价格的要求等,了解熟悉国内、国际市场的价格及供求信息,所购物品的供求来源、外汇市场情况、国际贸易支付办法、保险合同等有关国内、国际贸易知识和商务方面的情报和信息。这就要求项目组织建立有关的市场信息机制,以达到有效利用采购环境的目的,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包括:

建立重要货物供应商信息的数据库,以便在需要时候能随时找到相应的供应商,以及这些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的规格性能及其他方面的可靠信息。

建立同一类货物的价格目录,以便采购者能进行比较和选择,充分利用竞争的办法来获得价格上的利益。

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作出市场变化的预测,使采购者在制定采购计划、决定如何发包及采取何种采购方式时,能有可靠而有效的依据作为参考。

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才能在项目采购中做到“知己知彼”,并对采购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这使得采购者能处于供需双方的有力地位,获得价格上的优势,不仅取得高质量的货物或服务,也能取得成本上的利益。否则,如果缺乏了对相关信息的熟悉,会造成采购工作的延误,采购预算的超支,失去成本控制的优势。因此,在项目采购管理中充分利用采购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同样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之一。

4、供应商的管理

基于长期的降低采购成本的理念出发,我们认为,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应该贯穿一个“供应商管理”的思想,也即是把对供应商的管理纳入项目采购管理的一个部分。这样既可通过长期的合作来获得可靠的货源供应和质量保证,又可在时间长短和购买批量上获得采购价格的优势,对降低项目采购中的成本有很大的好处。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与供应商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采购方来说,一旦确定了可以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应该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使采购方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能给采购方带来长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利益。

第二,供应商行为的绩效管理。

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比如: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行为绩效指标等等,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增大或减少供应份额、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对供应商以激励和奖惩。这样能促使供应商持续改善供货行为,保证优质及时的供货,从而有效的降低项目采购总成本。

5、全流程成本概念,控制总成本

在探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的问题时,应该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是整个项目采购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获得了低价的采购物品固然是成本的降低,但获得优质的服务、及时快速的供货、可靠的货源保证等也无疑是获得了成本上的利益。同时,降低采购成本不仅指降低采购项目本身的成本,还要考虑相关方面的利益,成本就像在U形管中的水银,压缩这边的成本,那边的成本就增加。单独降低某项成本而不顾及其它方面的反应,这种成本降低是不会体现在项目采购管理的利润之中的。所以,需要建立这种全流程成本的概念,来达到对整个项目采购管理总成本的控制和降低。我们不应该仅仅只看到最直接的成本降低,还应该从项目采购的全过程来衡量成本上的收效,从项目采购的全过程来探求降低总成本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采购过程中发掘无处不在的降低成本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德海等,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篇(7)

近几年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国内的各大企业发展都提供良好的机遇,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采购管理模式。但是面对国际化趋势加快,使得采购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原料库存时间长、物流成本加大、产品质量问题和供应商缺少监管等。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或者隐形成本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因此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企业采购模式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供应链管理方面,根据各国内外学者研究显示延伸供应链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节约成本,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改善生产产品质量。本文根据目前一般企业采购管理的状况,分析采购管理过程的中的各个环节,例如物流、库存、供应商和原料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结合供应链体系分析采购的管理。

二、采购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采购现状

以A公司为例,其采购的原料主要包括化学材料、建材和生物材料等,其中生物材料占90%,对这部分材料成本控制成了企业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径。公司采购部门由5人,对不同的生产材料有专人负责。根据公司制定的采购管理办法,首先对生产消耗的材料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确定采购的物料的量;第二步,对制定的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第三步,对采购到的物料进行检验,对满足要求的物料进行入库处理,对不能满足的物料进行退回处理等。对于这个过程的成本控制方面,A公司采购管理方面主要通过与不同的供应商去洽谈,选择最低的供应商作为最终的供应对象。但是企业原料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A企业在物料成本控制方面同样面对巨大的压力。

(二)采购管理问题

1、在采购部门地位方面,就A公司整个结构方面,采购部门只是属于生产部门的一部分,只负责采购价格的敲定。对采购物料的质量和供应商的选择方面没有权利,即不具备对采购物料质量的监控和控制。另外,对采购物料的库存储和运输方面,不能够有效的管理。这些都限制了采购管理的一体化控制,对采购的效率和质量有较大的影响。2、采购流程不畅通,信息共享滞后。分析A公司的采购方法,虽然公司领导层意识到采购过程冗长会造成各种采购成本的增加,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减少采购程序的方法,达到了一定减少采购手续和成本的目的。但是,在突发采购或者应急采购方面,往往表显出比较慌乱的场面,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没有制定相关关于采购的相关政策,采购过程仅仅依据相关部门上报上来的采购清单做采购,缺少对总体采购的规划。A公司的采购系统和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相对较为独立和分散,未将供应链的思想融入到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方面。3、在供应商选择方面,目前的选择模式还是以价格低为先决条件,这样造成供应商一味的为降低物料的价格,牺牲产品的质量。此外,为了避免供应商采购一家独大的情况发生,A企业采取了对一家供应商采取供货比例的限定的措施,长期效果下来,也处于一种被动关系。总的来说,A公司与供应商的长远合作的前景不太乐观,主要是由于A公司目前还是以价格为主来选择供应商,不能激励供应商去升级产品质量,反而有可能造成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牺牲供应物料的质量。

三、相关改进策略

(一)采购部门管理方面

根据对A公司采购管理部门地位和职能分析,发现A公司的采购部门只是负责价格的制定和选择,无法对采购的物料的质量控制,也无法根据采购物料的功能不同和重要性不同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这需要对采购部门重新定位,突出采购部门的关键和负责范围,加强对物料的管理。例如采购部门能够根据物料对生产的产品的重要性程度,建立物料管理的等级制定,对物料实现不同级别的控制,并结合物料成本和保存条件,制定重点保存维护的物料。

(二)采购信息平台的建立

基于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强调采购信息的通畅,保障采购信息、采购单位和供应商之间的有效通讯。采购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保证采购信息的及时做到共享,使得供应商与采购单位互相了解对方信息,便于提高彼此之间的效率,避免由于信息不同造成的一些损失。就A公司而言,采购信息还未能做到有效的共享,造成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影响采购的效率和质量,故需要建立以信息共享为目的的采购信息平台。

(三)供应商管理方面

供应商管理方面改进,主要通过针对供应商的供货的质量、供货渠道和物料的价格方面,制定供应商分级管理的模式,实现基于供应链模式下的供应商分级管理,即对供应商进行分级处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供应商。对不同级的供应商管理,能够实现对物料的渠道和成本控制的掌控,为物料的采购价格提供必要的依据。通过对供应商的等级管理制度,制定一个公平的物料采购环境,帮助供应商去提升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