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基本治疗方式

中医基本治疗方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6 17:28: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基本治疗方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医基本治疗方式

篇(1)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甘露醇;中风;中脏腑;中医辨证法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145

中风中脏腑是指由脏腑器官病变引起的中风, 临床表现为突发性昏迷, 中风中脏腑疾病患者在治疗后常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问题, 对其生活质量和生命治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安宫牛黄丸具有良好的醒脑开窍、镇静止痉的作用, 可以有效针对中风中脏腑的大部分病症[1, 2]。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6日~2016年2月26日于本院就诊的50例中风中脏腑患者, 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 各25例。中医组男13例, 女12例;年龄最大70岁, 最小48岁, 平均年龄(59.7±6.5)岁;病程50 min~8 d, 平均病程(2.5±2.0)d。西医组男15例, 女10例;年龄最大75岁, 最小56岁, 平均年龄(64.5±7.3)岁;病程1.5 h~6 d, 平均病程(1.8±1.5)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西医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病症急性期要保持治疗环境和患者的安静, 减少不必要的挪动, 保持吸氧和通气, 避免患者因难以自主呼吸而出现呼吸衰竭;需要保持患者呼吸通道通畅, 查看患者呼吸道内有无痰液堵塞, 对于咳痰不能自理的患者, 需要进行吸痰处理。病发48 h内不予进食, 一般采用鼻饲方式进行营养吸收;以冰帽亚低温方式进行治疗, 维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泌尿道感染问题、压疮等, 加强对急性溃疡以及中枢性高热情况的预防和监测, 针对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脑细胞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方式, 使用浓度为20%的甘露醇125 ml进行静脉滴注, 每间隔8 h进行1次, 持续滴注治疗3~7 d左右。

中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使用安宫牛黄丸保留灌肠治疗方式, 具体操作为:安宫牛黄丸(哈尔滨同一堂制药厂), 2~3粒/次, 使用38~40℃的无菌温开水调制成药水, 每2~3粒药丸调制50 ml, 将一次性插管插入患者, 采用右侧卧位姿势进行灌肠, 插入深度约为10 cm, 缓慢灌入, 药液保留时间需在1 h以上, 2次/h。

1. 3 疗效评定标准[3]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计分>24分;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计分增加>10分;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计分>4分者;无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计分增加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中医组基本痊愈2例(8%), 显效10例(40%), 有效9例(36%), 无效2例(8%), 恶化2例(8%), 总有效率为84%;西医组基本痊愈1例(4%), 显效7例(28%), 有效6例(24%), 无效6例(24%), 恶化5例(20%), 总有效率为56%;中医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长期高血压病史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中、老年人, 素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虚血癖等证候, 临床可见神志昏迷、肢体强痉、大小便闭, 兼有烦躁不宁、气粗口臭、脉弦滑数等, 或见神志昏蒙、腑胀痞满、喉间呢呢连声、舌苔黄厚、脉象弦滑[4]。对于中风中脏腑疾病的治疗, 在传统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增加安宫牛黄丸保留灌肠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并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患者未来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中医组基本痊愈2例(8%), 显效10例(40%), 有效9例(36%), 无效2例(8%), 恶化2例(8%), 总有效率为84%;西医组基本痊愈1例(4%), 显效7例(28%), 有效6例(24%), 无效6例(24%), 恶化5例(20%), 总有效率为56%;中医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于中风中脏腑疾病的治疗, 在传统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 增加安宫牛黄丸保留灌肠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并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患者未来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茆文莉.安宫牛黄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优先出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3):202-203.

[2] 厍宇, 郜峦.安宫牛黄丸在中风阳闭证中的应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323-324.

[3] 石景洋, 唐学敏.安宫牛黄丸治疗中枢性高热37例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 2012(4):485-486.

篇(2)

关键词:顽固性咳嗽;补气滋阴法;补气滋阴止咳方

咳嗽为常见肺系疾患证候,常见于临床慢性咽喉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慢性或急性支气管炎等,既是独立性疾病,又是肺系疾病症状。顽固性咳嗽指患者在无明显肺系疾病情况下,发生病程持续>3 w的咳嗽。中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体质虚弱,抵抗力差,是该病的好发人群。现搜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老年顽固性咳嗽66例,总结性分析补气滋阴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社区收治的顽固性咳嗽6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中女12例,男21例,共33例,平均年龄(68.59±6.43)岁,年龄23~50岁,平均病程(10.51±1.21)年,7~14年。对照组中女13例,男19例,共33例,平均年龄(68.40±6.55)岁,62~85岁,平均病程(10.47±1.06)年,6.5~15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治疗方式为中医补气滋阴法,对照组治疗方式为西医治疗。基础方:茯苓15 g,黄芪30 g,五味子10 g,沙参20 g,山药15 g,麦冬10 g,炙甘草10 g,生熟地12 g,杏仁10 g,百部10 g,桔梗10 g。若患者气短、胸闷,则在基础方中加入丹参30 g,并将黄芪用量调至60 g;若患者痰粘较难咳出,则在基础方中加入瓜蒌10 g,川贝母10 g;若患者口渴咽干,则在基础方中加入玉竹12 g,花粉12 g;若患者咳嗽严重,且痰中带血,则在基础方中加入山栀10 g,丹皮10 g。1次/d,1剂/次,水煎,分2次取汁,共400 ml,分早晚服用,治疗共10 d。治疗期间,叮嘱患者停服其他消炎、止咳、化痰药物,并忌食煎炸、辛辣、油腻食物。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比有效率。

1.3疗效标准 无效:治疗10 d后,频繁持续性咳嗽、气短、口干、胸闷、乏力和盗汗等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症状加重;好转:治疗10 d后,频繁持续性咳嗽、气短、口干、胸闷、乏力和盗汗等症状较治疗前基本改善;有效:治疗10 d后,频繁持续性咳嗽、气短、口干、胸闷、乏力和盗汗等症状消失。总有效率=(好转+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3.94%,2例无效,占6.06%;12例好转,占36.36%;19例有效,占57.5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84.85%,5例无效,占15.15%;13例好转,占39.39%;15例有效,占45.45%。两组相比,实验组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

3讨论

造成顽固性咳嗽的原因包括AGER、PNDs、慢性支气管炎、服用ACEI、支气管哮喘等。顽固性咳嗽具有反复发作、迁徙难愈等特点,积年月累可引起肾、肺、脾俱虚,对肺之宣发、气血运行及津液输布造成较大影响,可诱发肺胀或心并发症等,危害严重。中医研究中将该病列入咳嗽范畴,认为本病虽起外感,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可消失,但仍有咳嗽表现,气短,胸闷,痰少,质粘,日久不愈,应用止咳药及消炎药效果不甚理想,将气阴两虚作为该病主要病机[1]。由于中老年人体弱,气阴亏虚,病程较长,肺阴亏虚,造成虚热内灼,且肺失润降,而肺气上逆,引起咳嗽;由于虚火灼津,肺损络伤,故痰少,质粘;阴虚肺燥,津液无法濡润上承,而口干;因肺气虚导致气短、胸闷。

中医研究有"母病及子"理论,认为长期肺之虚火可耗伤肾精,而肾精亏损又能引起口干、咳嗽、盗汗、痰粘等,辩证属于肺肾气阴两虚,主张治疗时以补气滋阴为主,润肺止咳,补气滋阴,化痰[2]。补气滋阴止咳方为中医常用方剂,方中成分有茯苓、黄芪、五味子、沙参、山药、麦冬、炙甘草、生熟地、杏仁、百部、桔梗,其中黄芪具有益肺肾气功效;麦冬、沙参可益肺肾阴;山药、生熟地具有补益肾精功效,辅以茯苓可增强山药化痰浊作用;桔梗、杏仁具有止咳、利咽、化痰、清肺功效;百部可止咳润肺;炙甘草调和诸药,起到止咳、补气、润肺作用[3]。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经补气滋阴法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经西医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4.85%,实验组明显较高,表明补气滋阴法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对顽固性咳嗽患者采用补气滋阴法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淑萍,周凤银,田朝霞.补气滋阴法治疗老年顽固性咳嗽45例[J].陕西中医,2005,26(8):742-743.

[2]高国青.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06,28(7):557-558.

篇(3)

关键词: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FMA评分

Abstract:Objective Analyze traditional medicine on the FMA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cerebral apoplexy. Methods 68 patients were separat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 on averag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ere with rout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s. FMA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s were compared separately. Results FMA score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group showed higher scores than control group, all of the differences were of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routine method and Chinese medic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s, FMA scores were better, patient's daily life also improved.

Key words:Traditional therapy;Acute ischemic stroke;FMA scores

脑卒中是一种在脑部的血液循环中常见的障碍类疾病类型。该疾病的病情通常较急、且致残及致死率高。近年来,对于该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发现,该概率呈现出一定程度上升的趋势[1]。患有脑卒中疾病的患者通常在运动功能方面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障碍,如何选取治疗方案有效的治愈疾病,尽量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社会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负担,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2]。本文分析了中医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FMAu分可能产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于确诊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68例患者,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平均的划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52.4±6.4)岁,病程为(8.4±1.3)d,体质指数为(23.8±3.7)kg/m2。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52.6±6.2)岁,病程为(8.6±1.5)d,体质指数为(24.6±3.2)kg/m2。对于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进行的分析发现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进行常规的血压和血脂以及血糖的控制,并注意对患者进行抗血小板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防治。实验组中的患者采用以常规的内科治疗作为基础并结合中药以及中医康复等综合治疗的方式。中药治疗主要利用补阳还五汤进行加减治疗法(药物配方中包括18 g的绵芪,12 g的当归尾以及桃仁、草红花、地龙、赤芍、香果各10 g,此外,还需分别向配方中添加3~5条的水蛭以及蜈蚣。以上各种药物进行煎制,分装成若干袋,每袋150ml),患者每日早晚各服用药物1次。两组患者均需进行主动锻炼,对患者的步行功能进行适当的锻炼。保证患者2次/d,时间维持40 min左右。

1.3 FMA评定 患者治疗之前、治疗1 w、4 w、8 w以及12 w之后相应的情况进行FMA评分。FMA总评分设置为100分,其中上肢的总评分设定为66 分,下肢设定为34 分[3]。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9.0 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以x±s表示,行t检验。若P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FMA的得分情况均优于患者治疗前的状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P0.05,表明相应数据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此外,实验组患者经过12 w治疗之后的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见表1。

3 讨论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与提高,脑血管方面疾病的诊治效果得到了有效的增加,然而患者的疾病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根治[4]。患者的脑神经系统若由于某些因素出现损伤,可能会进一步造成患者神经代谢的系统功能发生紊乱,最终导致脑卒中患者脑部出现水肿和栓塞。对其生活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中医疗法中,有多种方式可对患者进行治疗,例如推拿和针灸等治疗法,也可结合中药进行治疗,研究表明相关方法均可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机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患者脑功能情况的改善有较好的作用[5]。

本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治疗期间FMA得分均优于治疗前,但治疗前后的差异却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实验组患者经12 w治疗的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基础治疗结合中医综合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且伴随治疗的进行,采用本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与中医综合的方式相结合,患病者的FMA 得分情况不仅有显著的改善,日常的生活能力也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邹银波.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0):2751-2754.

[2]李凌凌.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2):124-124.

[3]朱媛.中医综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2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85-85.

篇(4)

【关键词】中医内科;社区;不完全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指肠道内出现肠内容物阻塞现象,它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也是一种特殊的急腹症,受梗阻的原因很多,多是由于粪块、肿瘤、虫团阻塞、手术疤痕粘连、炎症等原因造成的。不完全性肠梗阻发病较快,且病情发展迅速,由于病情复杂,短时间内就能使病情恶化。不完全性肠梗阻刚发生时,会导致解剖学和功能失调,接着会发生肠壁循环障碍、体液和电解质丢失等,最后甚至使病人发生休克,该病具有突发性,且临床特征演变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极易造成患者死亡。所以,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关措施解除梗阻对肠梗阻病情的延缓和治愈都有重大作用。我社区医院在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治愈的26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显示我社区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48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26例患者被安排在观察组,采用复方大承气汤为主的中医内科治疗方式,并辅助于西药治疗,其中女患者12例,男患者14例;年龄分布在45-81岁之间,具有61.5岁的平均年龄。22例患者被安排在对照组,施以传统西医治疗方式,其中女患者10例,男患者12例,年龄分布在43-78岁之间,具有60.5岁的平均年龄。两组患者全部有持续性腹痛的临床表现,并伴有腹胀、呕吐及无排气等现象。仪器检查可知,肠鸣音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腹部有压痛现象。X线显示肠曲扩张影或气液平面,由临床特征可初步确定为机械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梗阻程度、年龄和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治疗方法

1.2.1分析观察组。观察组26例患者施用大承气汤灌肠为主的中医内科治疗方式,基本药方如下:芒硝10g,桃仁15g,赤芍12g,厚朴15g,枳实15g,生大黄50g。治疗时应对症下药,若患者出现热重临床症状,应加黄岑15g,金银花20g,煎汁内服;若患者痛甚,应加川楝子10g;若患者恶心呕吐严重,应加陈皮6g,竹茹10g。服药通常为2剂/日,如果患者大便不通,临床症状没有显著改善,晚上应用开水煽服60-80g生大黄。同时辅助以西医治疗,并针对有些患者的特殊病症,对其进行禁食、胃肠减压、抗菌素注射等治疗。

1.2.2分析对照组。对照组22例患者全部施以普通西医治疗方式,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维持电解质和水平衡,进行抗生素治疗,支持静脉营养等,并每天进行肥皂水灌肠一次。

1.3评判疗效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显著改善;好转:有轻度腹痛、腹胀现象,腹部有轻度或没有压痛现象,无反跳痛现象,肠管经X线显示正常或轻度胀气;痊愈:排便及饮食已无大碍,腹胀、腹痛现象消失,腹部无反跳痛压痛现象,肠鸣音恢复正常,气液平面经X显示消失。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t检验,认为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显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效果对比(例,%)

由上表可知,观察组最终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率可达100%,表明中医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具有很大优势,比较对照组效果,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根据中医学理论,肠梗阻常表现为肠腑闭阻、气血淤结,类属腹痛、肠结范畴。“闭、呕、胀、痛”为临床上四大症状,常以里证、实证、热证等为临床表现病机。中医上有六腑以通为用、辩证论治的原则,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时应以此原则为基础,施以复方大承气汤通里攻下、行气化瘀。药方以大黄为主要药物,大黄能直达下焦,荡涤胃肠积滞;如添适量芒硝,可使得大黄泄热通便、软坚润燥;枳化、厚朴能实温中下气、化痰消痞,且能治疗反胃呕吐痞满胀痛等;桃仁、赤芍活血化瘀、润肠;此方能调理人体气息平衡,帮助肠道恢复疏通,使人体重返泻而不藏的体征特点。

本文对社区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48例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从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来看,其中中医治疗为主辅助以西医治疗的方式临床效果明显,疗效显著。西医辅助治疗时,先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脱水及酸中毒等症状,进而对患者有效循环进行改善,西医的治疗可为中医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由资料显示,不完全性肠梗阻现象在社区病发率居高不下,应引起社区医院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研究了中医治疗为主的临床治疗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果显示,对患者实施以复方大承气汤为主的中医内科治疗方式,并辅助以西医治疗,可保证患者100%治愈率。但是,不完全性肠梗阻具有突发性,因此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应采用手术方式对病人进行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篇(5)

肢体肿胀与关节僵硬是较为常见的骨折后遗症,一般指的是骨折经治疗后或骨折愈合后遗留的并发症,致使关节活动部分受限,而强直则是完全受限[1]。肢体肿胀程度和关节僵硬程度与骨折损伤包括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临床常见治疗方式多为中药以麝香活络酊喷剂等方式为主,本次研究旨意使用中药熏蒸治疗方式,观察记录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与关节僵硬的改善临床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3例骨折后期肢体肿胀与关节僵硬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且所有患者均属骨折治疗后遗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关节僵硬,排除排除心、脑、血管等器质障碍者、患有精神类疾病者。其中观察组4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50.8±6.7)岁;对照组47例,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1.7±5.8)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常规中药麝香活络酊喷剂治疗,以麝香活络酊喷剂(本院制剂)外用、喷于患处,每日4~6次,轻柔按摩;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熏蒸治疗,采用中药熏蒸机(规格:176×91×135),使用10~25分钟,温度43°~46°之间,根据患者症状选择中药基本方:(1)上肢患肢方:红花12g,羌活20g,制乳香15g,透骨草20g,荆芥10g,羌黄15g,续断10g,威灵仙12g,细辛10g,苏木10g,五加皮15g,伸筋草20g;(2)下肢患肢方:三棱15g,获术10g,威灵仙10g,桑白皮10g,木瓜15g,细辛10g,海风藤12g,络石藤12g,透骨草20g,刘寄奴10g,海桐皮15g,川牛膝20g,伸筋草20g。两组患者疗程为15天。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经治疗后,显效:患者肢体肿胀与关节僵硬基本消除,无明显疼痛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有效:患者肢体肿胀与关节僵硬未完全消除,呈消除趋势,轻微疼痛感,日常生活轻微影响;无效:患者肢体肿胀与关节僵硬未消除或加重,明显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经回访统计,患者对于治疗满意度,,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60~90分,一般40~60分,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院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满意情况对比

3.讨论

中药熏蒸是中药外治疗法的一个分支,在临床又被称之为中药蒸煮疗法或中药气浴疗的名称。这种治疗方法在我国一些少数名族地区,又被称之为“洪雅”[2-3]。主要原理是以通过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物理与化学综合性治疗手段。且我国应用年代久远,自先秦便有相关记载,趋于成熟是在清朝时期[4]。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中药熏蒸渐渐普及化,比较常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临床治疗等诸多方面。

本次研究中使用中药熏蒸对于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与关节僵硬确有显著临床疗效,其治疗方式主要通过蒸汽熏蒸,改善体内气血循环,去除体内寒毒,对根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肢体肿胀、关节僵硬等病状尤其显效。当前使用较多的中药熏蒸机为全不锈钢智能中药煮蒸器,平均一包中草药剂可连续使用10次左右,且能根据患者病状与适应程度自行调整时间与温度,较为人性化,而随着机器的自行运作,坚持10天左右,症状明显减轻,以7天为一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便能达到理想效果。且从本次研究患者满意度中可以看出,患者对于中药熏蒸治疗方式满意度相当高,因其治疗方式的舒适度与在治愈病症的同时为全身做一次清毒使患者饱受益处。

综上所述,对于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与关节僵硬,利用中药熏蒸治疗方式,效果较为显著,在调理病状的同时,对身体内部病毒也进行清理,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治愈效果,具有R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任朝伟. 中药熏蒸治疗骨折后期肿胀与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评估及报道[J]. 中医临床研究,2015,33(13):122-123.

[2]吴兆沛. 用自拟的中药方剂配合推拿疗法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6,08(05):25-26.

篇(6)

关键词:中医外科血管病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97-01

在临床上,中医外科血管病是一种和现代医学上的静脉、动脉性血管病比较相似的疾病,比如脱症、无脉症等。这种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就是发病的速度较为缓慢,而且相关的病症比较的顽固,一旦严重就有可能导致肢体残缺。在治疗的方法上,采用中医的活血化瘀法,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机体的血瘀高凝情况,并相应的缩短治疗的时间。同时,还能够加快治愈的速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的效果,最终减少致残患者的人数。

1中医外科血管病证的主要临床特点

1.1患者的肤色出现异常。一般情况下,中医外科血管病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所患部位青筋暴露,或青紫的现象。这些皮肤上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患者发病时所会出现的颜色,在诊断病情时比较容易观察出来。同时,这些病症也是血瘀证的最基本的临床症状,可以直接有效的诊断出这种疾病的相关情况。

1.2患者的舌头、脉搏都出现异常。在临床症状上,患者患有中医外科血管病之后,就会相应的出现舌质绛色、暗红或带有瘀斑的症状,严重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舌下青筋显露的情况。这几种症状的出现,都极其的表明了中医外科血管病患者的几种比较明显的特征,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患者会出现肢体疼痛的感觉。这个特征是中医外科血管病患者最为明显和具体的特征,患者一般表现为四肢出现瘀血,肢体比较疼痛的现象。而且这种疼痛还表现出比较固定的特点,出现阵段性的疼痛感,并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较难以恢复。同时,这种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疼痛感,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所出现的疼痛感受也不一致。比如,因为寒冷所导致的疼痛,则是随着寒冷的增加逐渐的加重,一旦遇到更为暖和的地方这种疼痛感就会慢慢的减轻。而由于热所患的中医外科血管病,就会相应的出现灼热的感觉,并且随着热量的增加逐渐变得更加的严重,一旦遇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这种疼痛感就会减轻。

2活血化瘀法在治疗中医外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是我国中医学上比较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这种比较典型的血瘀证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病因的不同,其相应的治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中医外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内外治疗相结合。在进行对疾病的治疗中,活血化瘀除了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内在治疗的同时,还可以相应的进行外部治疗。在进行对患者的外部治疗上,主要是以中药外洗的方法为主。这种外洗的方法能够促使药力直接的到达患处,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保证患者血气的畅通,并最终疏通瘀血[2]。但是,在进行外治的时候,也要相应的进行正确的治疗,外治主要可以分成热洗和凉洗两种方式。对于静脉淤滞性疾病的外洗,一般先进行中药的煎煮,再趁热进行熏治和外洗;对于动脉淤血性疾病则应当先进行中药煎汤温洗,再逐渐的改成凉洗。对于患者疾病的不同发病原因,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也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最有效的效果。

2.2先急后缓的治疗。一般情况下,中医外科血管病患者出现肢体疼痛为最严重的情况,这也是治疗这种疾病最根本的地方。而当动脉瘀血性患者的病情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时,通常都会出现肢体疼痛的现象,表现出非常难以忍受的状况。因此,在进行这种状况下疾病的治疗时,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会先进行对这种疼痛的情况的治疗,采用一些急止痛的活血化瘀汤药进行治疗,这些中药主要有乳香、穿山甲和皂角刺等。

2.3寒热相分开的治疗。中医外科血管病患者的发病原因,是进行治疗的主要依据,而血瘀发生的原因主要存在由寒而致、由热而致和寒热相互交替作用而致。因而,在进行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时,就应当先进行对患者疾病寒热原因的分析。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就注重了这一点,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有效的寒热原因的分析,再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治疗[3]。比如,对于由于寒邪侵袭的动脉瘀血性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阳和汤或当归四逆汤加味,进行对患者的散寒。

3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学上的活血化瘀的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治疗中医外科血管病。其相应采用的是辩证施治的方法,科学的体现了我国传统中医的治疗理念。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方法,能够为中医外科血管病患者带去福音。在今后的治疗工作中,应当灵活的使用活血化瘀法,根据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顺金,曹恩泽,方琦.右旋糖酐-40合丹参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辅助治疗作用的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J].2009,(06)

篇(7)

西方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科学依据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来确定病情,用大量不同药物治疗的结果归纳成为药物治疗方式,这样的方式,治愈率会相对比较高,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医学受到普遍推崇和认可。

而中医是一种典型的经验科学,前人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授和积累形成自身经验的诊断和治疗秘方,这就是“一百个中医有一百种药方”的来由。中医虽然不像西医运用数据统计和分析,但是中医由来已久,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积累本身就是一种大数据的沉淀,是中医宝贵的财富。

由于西医采用的统一诊断和治疗模式,它的传播和复制已经形成了一种流程和体制,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但是生命与事物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有很多相同点之外,每个生命体都有其独特的细胞和经络。如果是细胞和经络的共同部分出现问题,采用西医治疗会得到很好的疗效。

而很多疾病虽然为同类,由于细胞和经络的不同,疾病的起因和治疗方式就不一定完全一样,这就导致很多西医的治疗方案并非是万能的,就连感冒都没有一个特效的西医药出现。还有那些普通症状比如说失眠等也无药可治,有些疑难杂症更是让西医束手无策。

而中医采用的中药阴阳调节,解决了部分西医无法解决的慢性病,比如说糖尿病等,并且得到良好的效果。中医采用的针灸和整骨等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颈椎病甚至帕金森等疑难杂症。

前不久,我在北京见到了一位老中医,他给我号脉后除了告诉我一些基本的身体状况外,还说出我很多年前经常早晨三四点醒来,然后再无法入睡。

我惊呆了,这个11年前的事情居然通过号脉就能看出来。

那时,我是微软中国区的总裁,工作压力巨大,每天凌晨3点就醒来。虽然我很不愿意去回想那个时候的煎熬,但它的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时因为我太想把事情做好,太在乎这份工作了。在无药可救之时,最后我问自己如果不做微软中国总裁我会怎样?结论是我还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我想通了,我放下了,问题也解决了。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甚至被韩国争抢注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面对更为规范化、流程化的西医,中医面临巨大挑战。中医理论与研究不成系统,因为中医的精髓更多的是通过一对一的传承,中医学校的学习也很难学到中医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