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供应商风险排查

供应商风险排查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6 17:28: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供应商风险排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供应商风险排查

篇(1)

【关键词】物资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物资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的热点和难点所在。加强物资管理风险控制,对完善企业机制,降低企业成本,推进企业廉政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划风险与控制措施

物资需求计划是企业制定采购计划和实施物资采购活动的主要依据,是物资采购的前提和基础,影响着涉及物资采购的全过程,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标是确保计划的合理与准确,避免需求不准确性和谎报、误报;集中采购招标计划制定所控制的目标就是为了形成规模效益,确保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1、物资计划风险

1)需求计划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在于计划不准确和谎报、误报计划。计划不准确,会直接导致采购的设备物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生产施工要求,造成资源和资金浪费、供应短缺、工期延误、成本失控等风险。以东台沼气项目为例,整个工程所用各种钢管采购量不足20吨,由于物资需求计划制定的不准确,在工程完工时剩余了7吨,所幸的是钢管,而不是其它不常用的物品,但还是造成了资金浪费和物资积压;谎报、误报计划,则可以给掌握着一定的资源支配权的人以借机采购挪做它用、中饱私囊的机会,造成企业资产损失。

2)集中招标采购计划中的主要风险在于,对已达集中采购招标额度应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的物资采购计划进行拆分,不按规定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导致物资采购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可能造成采购成本增加。

2、物资计划控制

1)需求计划控制。首先要严格依照工程图纸和生产施工实际情况,参考工程材料预算单价和数量编制需求计划,确保采购计划真实准确,做到数量精准、型号规格相符。采购计划制定部门对项目部上报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仔细审核,并及时与项目部物资需求计划编制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相关情况,避免多报或少报。在综合考虑生产需要、资金状况、材料价格行情和供应商供货期后,再确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和采购时机;其次是需求计划和采购必须经项目部生产技术、主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确认,以防止不按规定进行集中采购招标和谎报误报计划,借机采购挪做它用情况的发生。

2)集中招标采购计划的控制,首先必须明确采购权限,严格按照各级权限进行采购。采购计划必须向上一级物资主管部门提交,由上一级物资主管部门根据项目主合同对采购计划进行审核,形成互相监督制约机制。对除采购权限允许范围内的物资需求经批准后自行采购外,将其它已达集中采购招标额度采购计划纳入集中招标采购范畴,并按权限和程序开展采购策划,组织实施集中采购,或再向上一级主管部门上报集中招标采购申请。以避免对采购计划进行拆分,不按规定进行集中招标采购的现象。

二、物资集中招标采购风险与控制措施

物资集中采购所控制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杜绝所需物资未经审批擅自采购,确保招标文件中技术要求的符合性和商务要求的合理性,并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确保开标、评标、定标符合招标文件和评标细则的要求,实现技术与商务的分离、决策与执行分离;确保合同条款符合工程技术、商务和法律要求。

1、物资集中招标采购风险。未经审批擅自采购可能会产生重复采购或不必要采购,可能会造成资金、资源浪费;招标文件及评标细则不符合规定,可能导致采购的设备物资不符合工程需求、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开标、评标、定标不符合规定,技术与商务、决策与执行未分离,会导致招标的不公平、不公正;合同条款不符合要求,可能存在技术、安全、质量、商务和法律方面的风险。

2、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控制措施。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对设备物资集中采购进行分权审批,分权采购;由物资管理部门与专业技术部门按要求编制招标文件及评标细则并报审;开标、评标、定标过程实现技术与商务的分离、决策与执行分离,监察部门对设备物资集中采购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决策者只对采购权限、招标过程和具体采购过程进行整体符合性和有效性控制,不直接针对供应商实施具体采购活动,不对采购部门的具体采购活动进行干预;合同谈判时,由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会议记录,对定稿的合同草案分权限报送相关部门及主管领导评审会签,合同谈判与合同草案公开、透明。

三、供应商选择风险与控制措施

供应商选择的控制目标,是为了能够公开、公平和公正地选取供应商,优化供应商选择机制。确保所使用的设备物资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防止不符合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设备物资的非预期使用。

1、供应商选择风险。供应商无有效执业资质证明,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国家有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状况,可导致采购的设备物资不符合工程需求等风险。采购人员在充分了解市场状况以及各合格供方各自特点及经营优势的情况下,有意进行差别选择彼此共赢、利益互通的供应商或上级推荐供应商参与投标竞价,都可能形成不公正的中标结果。

2、供应商选择控制措施。对供应商的选择进行控制,首先是要加强供应商资质审查,对供应商执业资质证明等各项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提供的设备物资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其次是加强合格供方管理,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注重其综合绩效评价。第三是要加深对市场的了解,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尽可能的多选择实力强、优势突出的供应商参与投标,加大供应商之间的质量、价格竞争,对拟选供应商的实力与所能提供的产品性价比进行核查,以避免供应商的差别选取、不公平竞价和利益互通局势的形成,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的目标。

四、结束语

物资管理风险控制,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但关键点仍在人的廉洁自律与品德修养和严格的监管。只有规范有资源支配权人的用人机制,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实行融入式和全过程监督,推进权力运行的程序化和公开化,让设备物资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在阳光下操作,才能真正有效防范企业物资管理风险,促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篇(2)

是时候谈点风控的事情了,尽管汽车金融行业的第一要素是渠道和产品。

中国汽车市场的汽车金融渗透率正逐步缩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上越来越多汽车金融机构的出现,但当前鱼龙混杂的汽车金融机构以及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模式,正使得中国汽车金融的违约风险提升到了历史新高。

根据调查,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一车四吃”现象,如果所有贷款渠道用尽,杠杆率可达2倍(一部市价40万元的汽车,最终可以拿到80万元的贷款),部分商业金融公司的坏账率甚至达到了近40%的高度。

首先,欧美汽车市场是以融资租赁为主,而我们融资租赁的比例尚不足2%。他们最大风险是次贷,且金融机构能够掌握贷款人的还款能力,能够防范避免。而中国汽车金融的最大风险是一车多贷,且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风控手段。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环,中国汽车金融机构目前更强调渠道和产品,而没有形成完全的风控能力,特别是没有实现金融产吊销售与风控两个体系的独立。

随着市场的发展,经销商已经深刻体会到,合理的汽车金融产品能够有效降低购车门槛,增加销量。因此为增加销量,不论是一级的4S店,还是其他二级甚至“拼缝”经销商基本都会有多个汽车金融产品销售,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理财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满足那些信用打分偏低的消费者的买车需求。

而为这些经销商提供金融产品的,绝大部分是另一个中国特有的群体――SP(Se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金融机构的出现,中国的SP数量也越来越多。

在国内汽车零售金融服务的主体中,商业银行由于严格的风控监管,更多地借助担保类机构进入零售信贷市场。而受限于广设网点的资金和人员压力,汽车金融公司、尤其是异军突起的融资租赁公司拓展业务的重要渠道模式就是SP。

在中国,最先将这套引入的汽车金融公司是通用金融。这些SP机构凭借强大的地面推广能力和本土化优势,肩负着汽车金融业务渠道下沉最后一公里的重任,曾一度促进了中国汽车金融的快速发展。

中国汽车金融的快速发展过程中,SP行业也飞速发展。但低准入门槛和低创业成本让SP行业发展更快,鱼龙混杂,很多SP采用一级拖二级,二级拖三级的“黄牛”模式。甚至出现了一些短视的SP,为了挣快钱,虚报瞒报,乱收客户费用,甚至参与到‘零首付骗贷’中,造成严重的骗贷危机。”

在《出行+》数据财经新媒体看来,以“售车为目的,赚取金融服务费为导向”的金融产品销售模式,实际上是造成SP机构无序竞争,“核心业务拓展无法真正深入到市场基层,单源质量和风险很难把控”的根源

尽管某些金融机构正在倡导“去SP”化,但实际上SP这种模式本身并没错,问题在于汽车金融机构释放了太多权利给SP,而自身又没有足够的风险控制手段。

在当前的汽车金融发展环节中,SP又是整个风控的重要一环,不论是贷前判断车辆车型和人员交易的真实性;还是在贷中协助办理GPS安装;在贷后承担着大量的管理工作,如辅助催收、解除抵押、还款卡变更等。

尽管现在具有金融牌照的汽车金融公司正在加紧去SP的进程,利用与车企销售公司的直接对接发展渠道,将风险排查、贷款发放及风险硬件安装等全部权利下放到经销商。但这并不能真正解决当前金融机构坏账率持续上升的问题。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完善;管理制度

“猿职踩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是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的,所以,必须提升安全施工的管理思维,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全局出发,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施工管理的水平和技能,杜绝重特大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

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一套具有明确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此作为整个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目标、方针和职责分解、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管理、供应商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内容,通过执行整个管理体系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不断对体系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

2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及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施工企业要结合实际安全管理的需要编制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制度、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等在内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培养安全的行为习惯

有了各项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作为基本保障,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注重抓这些制度的落实。

3.1 领导带班巡查、签订年度安全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

(1)为落实企业安全责任,施工企业项目部要全面执行领导带班巡查,即项目经理、书记、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轮流巡查,明确巡查责任人、巡查日期、巡查频率、巡查内容,并上墙公示,做到“一巡二蹲三督查”。

一巡:对当日合同段内的作业现场进行巡视检查,掌握基本安全生产情况;

二蹲:选择当日事故多发易发的施工环节蹲点检查;

三督查:施工企业要把项目领导带班巡查落实情况作为对项目部督察检查的重要内容,并将督查结果与对项目部年度考核挂钩,确保领导带班巡查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开展领导带班巡查活动,发挥领导带头作用,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有效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

(2)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职责。施工企业要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并结合岗位设置,在原有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制定“部门及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并通过把这些安全职责制牌上墙等方式,让每个组织和个人认识到自身在业务工作职责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安全责任。

(3)施工企业每年要与各项目部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项目部还要与各部门、各劳务供应商签订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企业及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目标及指标,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做到安全生产人人参与。

3.2 自检和互检相结合,重心下移,狠抓落实

一直以来,施工过程中会伴有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而安全生产检查作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能有效实现安全隐患的治理。施工企业安监部每季度都应牵头组织覆盖施工企业所有在建项目的安全大检查。

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创新思路,采用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自检与互检相结合的方式,重心下移,加强对劳务供应商的管理。

自检即要求供应商定期进行自检,并将检查情况形成书面记录报给项目部,项目部结合收到的记录对其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告施工企业,再由施工企业结合项目部上报的资料进行检查,并形成反馈意见。项目部收到反馈意见后结合供应商定期检查的资料反馈给供应商法人代表,互检即组织有相同施工内容的项目部及供应商进行交叉检查,相互对比,取长补短。

对发现的隐患以整改单的形式进行记录,要求项目部管安全的领导签字确认,并按照“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时间、定跟踪验证人”的四定要求落实整改,在整改期限之前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认,确保安全隐患整改落到实处。

3.3 开展安全专项活动,为推动“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助力

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广泛深入传播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开展各类安全专项活动,推进“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的落实。

施工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并组织实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及参加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从更大频率、更具效果的宣传动员、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等多方面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通过各类专项活动的广泛开展,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从而更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让大家切身体会到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3.4 创建“零事故”班组,做到“两讲三查四不干”

安全生产要从基础做起,要想有效提升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就要从提高基层施工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及一线员工的安全素质入手。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施工企业要积极依照各上级单位相关文件精神及安排,全力组织部署“零事故班组”创建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努力做到“两讲三查四不干”:

两讲:一是讲清当天的工作内容,二是讲清存在的安全风险。

三查:一查个人安全用品是否齐全并正确使用,二查施工车辆、机械及工具安全性能是否良好,三查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是否设置到位。

四不干:一是安全风险不清楚不干,二是个人安全用品不配齐不干,三是工具、设备不安全不干,四是安全设施不到位不干。

篇(4)

背景:深圳某贸易公司招聘总经理。该公司为私营企业,有员工约400名。老板是企业法人,全资拥有该公司。

1.老板出国考察要4月10日回国,临走前安排你处理公司的一切事务。供应商李总和老板是好朋友,两家公司一直合作得很好。3月9日李总来找你,说他最近资金周转较困难,请求将我公司本应4月15日付他公司的货款十五万余元提前支付,李总3月11日前有急用。你询问了财务部,李总公司的对账单已核对无误,我公司账户资金充裕,近一个星期内没有计划外应付账款。你批示财务部,付给李总此项货款。财务部主管提出了异议,说不可以破坏规定,不同意提前支付。你是否会坚持并落实你的决定?

2.某种生产用原材料,用月结结算方式和用现款结算方式购买到的价格相差近2元钱;物控部向你请示要求用现款购买此原材料,以降低产品成本。公司制度规定常用原材料结算方式一律为月结,不得用现款采购。你不想改变公司规定,又想为公司省下2元钱,真是难坏了你,于是你打算立即……?

3.不知道什么原因,公司最近几个月生意很不好,资金非常紧张,吴总经理和公司的高级主管已有三个月没有领到薪水了;老板召集高级主管以上职员会议,请大家和老板一起渡过难关,说公司下个月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转。主管们议论猜测人心惶惶,有人已请假开始偷偷去找新工作了。这时有一家企业来请吴总去任职,吴总看不出老板会有什么起死回生之术,而现在向老板提出辞职似乎又于心不忍,于是吴总称病不再来公司上班。半个月后,老板委托其他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问市,新产品刚一在香港会展展出,新加坡一客户就下了490万美金的订单。吴总回来上班了。老板对吴总一如既往。你如何评价吴总经理?你如何评价这个老板?

4.你在这个公司的努力工作终于得到了老板的嘉奖,老板说公司要给你5%的股份或者是十几万的奖金,任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样?

5.郑先生已有两个女儿,他和他的太太是高中时的同学。郑先生七年前开了一间工厂,这几年生意很不错。郑太太从工厂步入正轨后就在家里做起了“家庭妇女”,郑太太多次提出要去工厂帮忙,郑先生都不同意,说:“你只要把家管好把孩子带好就可以了。”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郑太太说:“你老公在外面养了一个‘二奶’,那女人还给你老公生了一个儿子!”郑太太询问郑先生此事真假,郑先生承认不假。两人于是“大闹天宫”。郑先生已和“二奶”同居,决定要和郑太太离婚;郑太太不想和郑先生离婚,说只要郑先生不和她离婚,把那个孩子带回来她也可以接受。他们两个都是你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去帮助他们?

6.一家供应商在你的认可下终于攻进了我们公司。供应商为了答谢你,要给你一笔佣金,这件事除了供应商和你并无别人知晓,你会接受供应商的佣金吗?

题1.农夫答:

与财务部主管交换意见,看其反对原因除“不可以破坏规定”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 若无“破坏规定”之外的其他原因,尤其是一个月内(3.11-4.15)我司没有现金流问题的情况下,则坚持落实提前付款的决定。此外“提前付款与否”属行政权力,而非“国家财务准则”,老总完全有此职权。

- 具体做法:可回复李老板我公司也并无富余款,看是否也上别处试试,同时我司也一定会努力尝试推迟其他付款先救他这个急。但“钱”毕竟是别人的,得对方点头才行云云。如此可进可退,“进”可付,并让李老板欠我司一情;“退”可不付,并不至于过于损害双方友情。

- 付款理由:1.客情互利,而且还是老商户,于公于私均表明维护双方良好关系即维护了公司将来的生意。2.几乎没有成本(提前付款而已),更谈不上风险,因款原本就是李老板的。此事于我司无害却于朋友有大利,最终也必惠及我司。3.相反,李老板此难若不出手相帮,双方难免心生芥蒂;若是最终李老板度不过此劫,也至少会影响我司日后生意。

农夫之思考要点:

- 本题综合考核财务风险意识、企业政治、客情商情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 财务风险意识:因提前支付近一个月,必须确保这一个月中公司不会发生现金流问题。

- 企业政治与团队领导力:一般而言企业财务主管均是老板的“心腹”;而且就人性而言,没有人心甘情愿同时“伺候”两个老板。所以此处老总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衍生出日后财务主管背后诬告老总的材料。因此由财务主管确认“没有其他反对原因”既可确保公司现金流无风险,也可尽量避免财务主管的黑嘴。

- 在成功排查财务风险和企业政治风险的前题下,巩固客情关系(并小试谈判技能),并果断决策、雷厉风行便是企业老总应有的风范。

题2.农夫答:

- 立即考虑开会探讨解决方案。与会人员:物控部(采购),财务部主管和成本会计,生产部主管和生产计划人员,销售部主管。

- 通知开会前先与物控部(购)探讨:这2元的下浮意味着该供应商的月总让利多少?占我方购量的比重多少?若是维持月结不变,降1元是否有可能?

- 与财务主管交流意见:这2元的下浮意味着月总成本大约降低多少百分率?利润大约上升多少百分率?并布置财务部即刻测算“月结”与“降2元现结”之间的实际成本之差(包括原料成本降低和资金成本上升);要求会议上提交给与会人员参考。

- 通知相关人员开会:议题、时间、地点、大约多长时间和各部应重点准备的事宜。

- 这样,除与会人员可能带来的新建议之外,已有如下可选方案可供与会人员评估论证:

1.降2元但维持月结(增加定货量?);

2.降1元仍月结;

3.降3元现结(尽可能扩大因改变规则而产生的收益);

4.降2元现结(供应商的“报价”――题目中限定的方案);

5.寻求解决方案可能采用的手段、筹码:谈判技能、增加定货量、更换供应商……

农夫之思考要点:

- 本题在于考核综合成本评估能力(制造成本,财务成本);

- 考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思维的开阔性;

- 重在考核是否善用组织资源,人力资源(而非单打独斗),以及综合运筹和会议组织技能(高管人员通常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这样那样的大小会议上);

- 与会各部人员的选择考虑了他们的不同视角和侧重点:“物控部”重在一手采购信息和谈判筹码判断,“财务部”重在成本核算和付款方式,“生产部”重在库存风险和原料调度,“销售部”则重在销售量预测和回款预测。

- 备选方案3涉及到更改规则。虽然题目中暗示不可改变规则,但作为备选方案之一,而不是唯一方案,既追逐了更大的“改变规则”的收益,也会给考官留下思路不呆板的印象。

- 此外,备选方案3的排位(1、2方案之后)也反映了对企业规则的尊重。(没有规则的企业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只适合微型初创企业。一个拥有400员工的企业不应轻易改变规则,当然,也不应轻易制定规则。)

题3.农夫答:

- 患难之中方见真情。二位老总都可圈可点。

- 老板有容人之胸怀:公司生死攸关之际,吴总居然称病不上班(老板并不知吴总念旧情而婉拒新职),放在一般人身上,一定会“早晚收拾你”。但老板没有,而是难关渡过之后,“对吴总一如既往”。

- 吴总真君子:三个月不发工资,而且公司要务(新产品)老板也不相商,但仍然拒绝诱惑,“赋闲”在家,谁知道拒绝的是不是下半辈子的饭碗?(现公司完全可能倒闭)放在一般人身上,谁有此等仗义?但吴总这样做了!

农夫之思考要点:

- 本题重在考核看人识人的判断力,价值观和为人资质(品格、承受力、气度)。

- 一般看来,老板应辞了吴总,因其危难之际不上班;吴总应接受新职,因为已三个月不发工资,不能拿一家人今后的生活冒险。这些想法的出发点都是把“自己”二字看得过重。于是“老板”便辞了“吴总”,“吴总”便弃了“老板”。然而,这样宽宏的老板,这样仗义的吴总当下多吗?农夫自认为十个人之中不会有一个,那么为何不珍惜对方?人人都想干大事业,又有多少大事业由一人托起?农夫赠一句:气度决定高度。

题4.农夫答:

- 股份和奖金各取一半。

- 若提供更多信息,如公司在以下方面具有显著竞争优势:公司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及组成,竞争优势、经营战略、市场地位,企业文化和老板价值取向等等,则选择5%的股份,甚至额外投资入股。反之,若各方面或主要趋势显败象,则选择奖金。

农夫之思考要点:

- 本题考核的是“思路”而非“选项”本身。

- 本题考核你能否全面综合评价一间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考核基础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应用。

题5.农夫答:

- “不掺和”便是最好的“帮助”。

- 若某一方要求“帮忙”,回复:“家务事不便参与,以免越帮越乱。”

- 若双方均要求“帮忙”,则“约法三章”:

1.不判谁对谁错;

2.不出主意(主意你们自已“出”、自己“定”);

3.仅负责“听”,并主持“面对面对话”。

农夫之思考要点:

- 本题一看你是否“职业”,二看你是否“不惑”(头脑清醒)。重在考核你的成熟度,了解你处理敏感事务,情感事务的沉稳尺度。

- 职业感:“郑先生”似乎并非你“自己的”老板,他的私事与你的工作无关。职业人士应能够严格区分“职业”和“私人生话”。

- 头脑清醒:

1.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故“无为”便是帮。

2.仅一方要求时,也应能够毅然婉拒。

3.当双方均要求“帮”的情况下,事情已发生“质”变,再拒之,则只能说明头脑呆板,缺乏对事务本质变化的敏感性――这时你己有了解决问题的优势条件。况且,再不出手相帮,朋友情分也就丧失殆尽,他日何人还会帮你?(有几个中国老总不懂人情世故?)

题6.农夫答:

- (略)

农夫之思考要点:

- 这个话题十分敏感。此题农夫考虑应属“压力题”,要的并不是“答案”,而是看你的反应。

- 若答“不接受”则给人感觉虚假(那怕你真的“不缺钱”);若答“接受,但交公司”,仍让人感觉“不实在,耍滑头”;当然,农夫估计无人为表现自己“诚实”而答“接收”。

- 显然,若是私下接受,则违反了职业经理人操守。就算有人真会“笑纳”,又岂敢在应聘面试中真这么回答?

-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某种商业贿赂,因其源于“职权和金钱的交换”。有人说了,“我做事在前,他给钱在后,不是因‘钱’而‘做事’”。真如此?那么,反思一下,若是农夫在那位置上,这钱是给你还是会给农夫?显然,这钱是给职位的(不论谁坐这个职位)。

篇(5)

招标采购是设计文件确认后工程采购的第一阶段。通过适合的招标方式来选择适合的设备采购、工程、服务承包商,通过完整的采购合同来约束承包商,在招标采购阶段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排查、预防,是保障探月工程质量、贯彻航天质量文化的第一道屏障。如何在招标采购的全过程中贯彻航天质量文化?如何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我认为可以分为如下五个方面:

一、设计文件输入准确

首先应根据采购包的划分情况及立项情况核对设备的设计文件,确认随招标文件的设计文件是完整、适用、有效的;根据立项情况确认设计方是否已提供该项目的设备规格书及图册图样清单,根据图册图样情况确认图纸的完整性;检查设计文件的编审批情况及版本的适用性、有效性。

二、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客观全面选择潜在供应商

市场调研现己逐渐成为项目实施招标采购前的一项常规动作。在实施采购前期,采购人通过走访市场,了解产品行情,学习有关知识,可以在提出采购需求和审定编制招标文件时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更好完成招标采购任务,采购到价廉物美、符合实际需求的产品。

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通知具备竞争实力的潜在供应商参与投标。借助招标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咨询单位力量寻找合适的潜在供应商,特别是邀请招标,不局限于至少邀请3个投标单位的要求,广泛调研,并与调研的供应商进行前期的沟通,深入了解潜在供应商对项目的理解、供应商的实际财务情况、技术能力、以往项目经验等、并深入沟通潜在供应商对该项目的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等,确保邀请的潜在供应商是真正选择具备能力的供应商,在招标过程中,具备竞争性。

三、提高招标文件编制质量

采购招标文件对于整个招标投标过程是否合法、科学,具有关键性影响。投标人的资格、评标方法和标准、合同主要条款、技术要求等实质性要求都在文件中明确。并且采购招标文件的编制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各项强制性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评标标准要统一,要保证投标人的机会均等。

(1)招标文件编制。招标文件(或称标书)是整个招标过程所遵循的法律文件,是招标过程中的首要产品,编写的招标文件直接影响招标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招标文件的编写质量对整个招标工作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招标文件编写前要针对本招标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认真、详细的研究,对其他标书的套用要慎重,特别是对国外的一些格式条款的应用更是要注意,招标文件内容应尽量详细,考虑要周到,当时未能确定具体要求的,也应提出来,让投标商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议。否则,如有疏忽可能就造成被动,会给实际工作带来困难。招标文件用词的准备性非常重要,一是一,二是二,不允许使用“大概”、“大约”、“可能”等无法确定的语句,尽量不要用那些解释困难的条款,否则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差异。

(2)资格预审文件编制。需要时编制及发售资格预审文件对施工企业来说,通过招标项目的信息,了解工程项目情况,不够资质的企业不必浪费时间与精力,可以节约投票费用。对招标人来说,首先,可以了解投标人的财务能力、技术状况及类似本工程的施工经验,可选择在财务、技术、施工经验等方面优秀的投标人参加投标。其次,可以淘汰不合格或资质不符的投标人。减少评审阶段的工作时间,减少详审费用。第三,还能排除将合同授予没有经过资格预审的投票人的风险,为业主选择一个优秀的投标人中标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建设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各方面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情况下,招标机构组织有关专家人员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或者可委托设计单位、咨询公司编制资格预审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工程项目简介,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工程规模、工程量、工程分包情况。二是对投标人的要求,投标人的合格条件、获取资格预审文件的办法,递交资格预审文件的日期、时间和地点。三是各种附表,通常称为资格预审问题调查表。同时,资格预审文件须报招标人及招标管理机构审核。

(3)明确实质性要求和否决投标的情形。招标文件必须明确投标人实质性响应的内容和否决投标的情形。投标人应完全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写投标文件。如果投标人没有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或者响应不完全都将导致投标无效。招标文件中需要投标人做出实质性响应的所有内容。例如,招标内容范围、工期、投标有效期、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和要求等应当具体、清晰、无争议,且宜以醒目的方式提示,避免使用原则性的、模糊的或者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句。

(4)招标文件中应明确对供应商的外包过程质量控制要求。招标采购是分供方选择的第一阶段。在招标文件中要求制造厂提供关键原材料、部套件清单,并在评标过程中对制造厂提供的相应分供方进行审核,确认分供方的资质能力;同时通过招标文件来确认制造厂分供方的选择、控制方式,保证对分供方的选择、控制是有效的。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通过设计文件输入的确认、设备等级/质保体系及适用文件的确认及分供方的选择来加强质量管理,从而对可能出现的设备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排查、预防,是保障核电设备质量、贯彻核安全文化的第一道屏障。

四、严把评标、定标关

评标过程是否合法、规范、公平、公正,对整个招标结果具有决定性因素。监督是否存在废标而评标专家认定为中标的情形。例如,投标文件未经投标单位盖章和单位负责人签字;投标联合体没有提交共同投标协议;投标人不符合国家或者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同一投标人提交两个以上不同的投标文件或者投标报价,但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备选投标的除外;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或者高于招标文件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投标文件没有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等。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结合投标文件,查阅评标专家的评分比较一览表,进而确认评标合规性、公正性。

五、加强招投标过程资料管理

招投标过程资料是否齐全,影响到项目完成后能否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逐项核查招投标过程资料是否齐全。例如,是否具有书面委托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招标公告、标书购买登记表、评标专家抽取名单、投标文件递交登记表、评标委员会签到表、评标委员会承诺书、评标委员会意见、招标人确认文件、中标结果公示、中标通知书。

六、结论

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通过设计文件输入的确认、招标文件的编制、分供方的选择、评标定标及过程文件资料管理来加强质量管理,是保障探月工程采购项目质量、贯彻质量文化的具体有效的办法。

篇(6)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产品,小到柴米油盐,大到汽车楼盘,但同时也时常有各类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被曝光。

而产品质量不仅与消费者切身相关,也牵涉到一个企业的诚信度和社会责任。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的中国质量大会上强调,提升质量归根到底靠企业,企业要坚守商业道德,承担起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体责任。

中国要实现质量强国的梦想,除了政府部门,关键是企业要有强烈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一个以“质量”为生命线的企业,就是负责任的企业。以“爱生活,爱拉芳”而为人熟知的国产日化品牌拉芳,多年来在产品质量上一直秉持工匠精神。

构造严苛质控体系

产品质量是最难以控制和最容易发生问题的部分,如何有效的进行过程控制成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提升产品质量的核心。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同时也呼唤蕴藏在国人身上的“工匠精神”。

秉承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拉芳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简单重复的细节,都要求做到极致。

“一瓶洗发水出现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不合格率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100%,所以我们要求产品零缺陷。”拉芳家化技术总监周生说道。

他介绍到,拉芳家化的每一种新配方、新工艺在批量投产前必须通过小试、中试、大试,每一个环节要通过超常规实验,诸如加速老化、耐环境模拟实验等,使2―3年内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前被暴露,通过评审移交,使质量问题在批量生产之前得到改善,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即便其中出现星点瑕疵,质控管理团队也会重新优化,再度试验。

拉芳旗下各类产品的生产研发,都经过了严密的试验及试用反馈,无论研发人员还是工艺技术人员,都具备高效严谨的工作态度。

据了解,拉芳生产团队每个车间都配备了专业的工艺技术人员,对配制过程进行现场监控和指导,严密监视各个生产的环节,一旦发现偶发异常便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并增强预防措施,优化产品生产的工艺,为国人秀发把好每道关。

另外,在制造中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其关键是产品质量中的源头控制,质量控制应是源头治理,预防越早越好。

在这方面,拉芳家化副总裁吴景璇表示,原材料的安全是拉芳最为重视的一环,在原料入库、生产、半成品、出库等环节,拉芳坚持以“零缺陷”的标准进行品质检验。

在拉芳家化的126家供应商中,前三十家A级的采购总额占到全年的90%。在原料上,拉芳90%的功效性原材料源于国际领先的生产企业,具有完整的技术背书。

2013年至今,拉芳家化分别与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和领先的香精香料生产商德之馨签订了战略联盟。拉芳家化精益求精的生产态度,无比严苛的质量控制体系,也让国人看到了这个民族品牌的责任与担当。

“聚焦有助于资源整合,高品质是实现质量创新的基础,而与国际领先的企业合作则有效实现了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吴景璇说道,“将产品质量视作生命,将消费者客户视作根本,这是拉芳独有的质控系统。”

质量安全信息透明化

正如美国最高法院法官路易斯・D・布兰德斯写道,“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在公开透明的信息环境下,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形成高度信任,二者共同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提出建立中国企业产品质量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汤万金在2015年3・15期间也对媒体表示,质量信息公开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从去年开始就在推进这个制度的建设。

拉芳在企业品质月报、年报中进行质量信息分享,且建立起质量安全异常信息共享平台,搜集各类产品安全方面异常信息,针对社会热点安全话题进行自查,制订预防措施并跟踪实施,制订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并且第一时间跟踪国家法规和标准颁布,与第三方权威质检机构积极开展协作,把质量安全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篇(7)

关键词:新时期;地勘单位;纳税问题;措施

新时期下,营改增作为我国税收体制的重要改革,税收政策的改革,主要依据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实际发展情况,营改增的有效落实有利于降低企业赋税压力,推动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但是,营改增是一把双刃剑,在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类纳税问题[1]。因此,本文以地勘单位为例,探讨了新时期下的纳税问题展开探讨。

1营改增税收体系为地勘单位带来的影响

新时期下,地勘单位税收体系进入全面改革,营改增税收体系的应用,给地勘单位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营改增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地勘单位利润发生变化。新时期实施的新税收体系,地勘单位税收项目与税收内容发生转变,其中,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再包含在收入和支出的金额中,在同等业务量下,地勘单位经营收入因此降低,支出也相应下降,从而直接导致地勘单位利润发生改变[2]。其二,税前扣除项目发生变化。在地勘单位发展过程中,营改增政策的落实,可抵减销项税,即购买商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可以抵减销售收入的销项税额,有效降低了地勘单位的税收。为单位发展提供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其三,总体影响。新税收模式下,“营改增”之前,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营改增”之后,企业缴纳增值税采用税后扣除,在税后扣除过程中,可采用专用发票代替进行抵扣,应缴纳税额减少。“营改增”之前,企业支付的运费或其他劳务费用,可以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营改增”之后,企业支付的运费或其他劳务费用,由于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包含进项税额的那部分,就不能再作为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2新时期地勘单位的纳税问题

地勘单位发展中,纳税作为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可能降低税收负担,有利于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经营效益。然而,营改增的落实,导致地勘单位纳税问题,单位税收不降反增,现对纳税问题简单探讨。

2.1地勘单位对营改增了解不足,导致纳税问题。虽然,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已有三年时间,但是,增值税后续有好多改革,地勘单位对政策变化掌握不到位,导致营改增政策落实仍停留在表面程度,营改增的减负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为地勘单位的纳税带来负面影响。基于纳税政策改革带来的影响,地勘单位不仅要重视财务与税务工作的调整,还要重视业务系统间的调整。否则,极易为地勘单位的纳税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导致税务风险,为地勘单位带来经济损失。

2.2营改增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新时期下,地勘单位实际工作中带来的纳税问题几乎全部是由营改增政策改革引起,具体可包含以下方面:其一,地勘单位纳税政策改革已经经历三年时间,税收体系相对完善,但是,在一些项目上,地勘单位仍存在增值税发票获得困难的问题,使得增值税无法依照规定扣除,增大了地勘单位的税负。其二,在地勘单位运行中,因单位并非以盈利为目的,对税收管理的重视度明显不足,营改增政策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并未实现精细化管理,营改增的减税效果并未有效发挥。其三,因地勘单位相关人员对营改增税额研究并不透彻,在进行税额计算时,很难保障税赋计算的准确性,增大了税赋计算难度。

2.3纳税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引发纳税问题。地勘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完全依照相关会计制度要求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对营业收入分期确认。然而,营改增政策实行后,地勘单位对外提供服务时,所开出的发票需要全部计入当期的收入中。当前,在地勘单位中,营改增政策已经全面落实,税收计算所需的会计人员、相应设备等配备齐全。但是,地勘单位主要是为国家查找资源提供帮助,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所需要缴纳的税收并不多,因此,单位对纳税的重视度不足,纳税人员专业性稍显不足,在纳税过程中,因营改增内容较多,易出现计算错误现象。

3新时期地勘单位的纳税措施

地勘单位担负着为国家查找资源的重任,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纳税管理作为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地勘单位的发展。新形势下,营改增政策已经全面实行,在实际纳税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本文根据上述纳税问题,针对性提出措施,以期发挥营改增的作用,有效降低单位税负,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3.1优化税制结构。新时期下,营改增已经在地勘单位全面落实,但是,面对营改增的改革速度,单位的税制结构仍稍显落后。为优化税制结构,应首先优化税制结构的思想,以此降低增值税产生的业务量,做好税务抵扣的研究,提高单位工作过程的增值税抵扣金额。同时,提高直接税在税制结构内的比重;科学合理的设置税种,取消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税种;完善增值税、消费税等税制。同时,实现抵扣项目的多样化,尤其重视设备购进的税收抵扣,全面发挥营改增的作用。另外,在地勘单位实际运行中,材料构建工作较为重要,作为税收抵扣的主要来源,应做好供应商的排查工作,尽可能选择能够开具专用发票的供应商,以此降低增值税[3]。

3.2加快功能的转型。对于地勘单位来讲,新税收体系的建立单位产生税赋的项目发生大范围变更,因此,新时期下,地勘单位应加大功能的转型,推动地勘单位的发展,降低增值税。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做到以下内容:其一,更新设备。营改增纳税体系下,税负抵扣政策的推行,地勘单位应用大型设备,在营改增政策体系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抵扣。对此,地勘单位可在经济条件允许下改良或购进设备,提高地勘单位工作质量的同时,有效发挥营改增政策的作用。其二,对材料购进进行监管。在地勘单位运行中,依照工作需求,各类材料的购进非常必须,而材料购进作为增值税抵扣的重要项目,很多材料都能够实现进项税额抵扣抵扣,对此,地勘单位应寻找能够长期合作且具备开具专用发票资格的供应商,并对材料购进严加监管,有效降低单位税负。其三,推动业务与发展的转型。新时期下,新税收体系的影响,地勘单位开始对现有产业组完成交割。2017年3月,京东集团正式签署重组京东金融的最终协议。京东物流成立于2017年4月,也隶属于京东集团,旨在以科技创新打造智慧供应链的价值网络,提升社会供应链效率。截止2017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486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

3.2案例分析

投资风险是指:由于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在投资中不能为投资本体带来预期的利益甚至使企业遭受收益损失乃至本金损失的可能性。在新的子公司成立之初,企业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期望获得投资收益,增加企业的价值。但如果企业在进行投资后,非但没有获得投资收益,反而遭受了损失,久存在着投资风险。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衡量投资风险的重要指标,本文对京东互联网供应链的投资风险分析将从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销售净利率三个指标角度,来对京东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

总资产净利率反映的是企业单位资产创造收益的水平,集中体现了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和资金利用效果之间的关系。从2012年至2016年,京东的总资产收益率一直为负值。在2013年推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后,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的下降幅度增大,在2016年出现了一个大幅度的回升。这说明,自2013年以来,京东的投入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期望的收益,亏损规模还在持续扩大,但2016年已有了缓和的迹象,京东所面临的投资风险有所减小。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企业单位股东权益创造收益的水平。京东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2年到2016年期间,和总资产收益率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同样一直为负数,在2013年到达相较之下的峰值后,又出现大幅下降,2016年才出现了回升的迹象。这说明,2013年以来,京东的自有资本的投入,并没有为企业带来收益,但终于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反映的是企业单位销售收入的增加,净利润的增减程度。从2011年到2013年,京东的销售净利率一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而后再次回落,虽然在2016年有所回升,但是这些年间,京东的销售净利率一直为负数。这说明,在此期间,京东的单位销售收入的增加,净利润反而在不断减少,企业并没有取得收益,好在2016年的回升带来了一点回暖的希望。

这期间京东的利息支出持续稳定增加,并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而利息收入在2014达到峰值后,大幅回落,虽2016年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小于利息支出的增加幅度。总体上,2014年以前,利息收入远大于利息支出,并且利息创造的利润在不断扩大。而在推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后的2014年之后,虽然利息仍在创造利润,但创造利润的能力明显不如2014年之前。整体上,京东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但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呈现相对稳定的上升趋势。在利息收支方面,京东2014年后的利息收支数据值得数据,应当警惕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