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景观的生态价值

景观的生态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6 17:28: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景观的生态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景观的生态价值

篇(1)

1.1研究区概况吉林省大安市(45°05'09″—45°43'39″N,123°16'00″—124°15'16″E)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总面积1201.97km2.大安市土地整理项目是吉林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区地形平坦开阔,东南部低,西北部高;该区属北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12.4mm;土壤主要有冲积土、沼泽土、盐土和碱土等类型.在村域尺度、镇域尺度以及县域尺度分别选取3个区域,其中,村域尺度涉及长建村土地整理项目,总面积1965.26hm2;镇域尺度涉及长建村所在的新平安镇以及两家子镇、乐胜乡和海坨乡4个乡镇的土地整里项目,总面积49745.76hm2;县域尺度涉及包括新平安镇、两家子镇、乐胜乡和海坨乡在内的14个乡镇的土地整理项目,总面积120196.61hm2.整理区范围由村域尺度项目逐渐向县域尺度扩展,且均处于大安市域范围内.项目区地理位置及各研究区分布如图1所示.1.2研究方法1.2.1数据来源及处理本研究主要数据包括大安市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大安市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图(1∶10000)以及项目区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等统计资料.数据处理的主要过程如下:1)利用ArcGIS9.3进行整理前后土地利用图形数据的预处理,建立拓扑关系;2)依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项目区景观构成特点,将项目区景观类型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湿地、盐碱地和其他类型用地,共9类景观类型;3)在此基础上,分类统计整理前后村域、镇域和县域尺度下不同景观类型的图形矢量数据.1.2.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本文应用Cost-anza等[11]提出的估算方法来评估不同尺度下土地整理区各类型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及其变化,其计算公式为:ESV=∑Ai×VCi式中:ESV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Ai为不同尺度下土地整理区第i类景观类型的面积;VCi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即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项目区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景观类型以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盐碱地以及交通运输等地类为主.在谢高地等[15]、岳书平等[24]和欧阳志云等[25]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汤洁等[26]对耕地、林地、草地、沙漠及盐碱地等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订,得出了适用于松嫩平原腹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本文中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盐碱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直接引用汤洁等[26]的研究结果,而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等建设用地和其他类型用地的价值系数则利用替代成本法来计算(表1).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尺度下土地整理引起的景观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在村域尺度下,土地整理前项目区景观类型以盐碱地为主,占整个项目区面积的51.0%,耕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占整个项目区面积的26.9%和17.5%;土地整理后耕地面积增加了1233.58hm2,整理后的耕地面积占整个项目区面积的89.7%,盐碱地面积减少959.82hm2,草地和湿地面积也出现不同幅度的减少,其他景观类型面积基本无变化.在镇域尺度下,土地整理前项目区景观类型以草地和盐碱地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38.3%和37.6%,耕地面积约占整个项目区面积的9.2%;土地整理后耕地景观类型占整个项目区面积的67.8%,草地和湿地次之,分别为12.6%和11.3%(表2).随着土地整理的推进,耕地景观面积大幅增加,湿地、草地、盐碱地面积继续呈现不同幅度的减少,林地等景观类型面积基本无变化.在县域尺度下,土地整理前项目区景观类型以草地和盐碱地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39.0%和33.0%,耕地景观面积约占整个项目区面积的14.4%;土地整理后,耕地景观类型占整个项目区面积的71.4%,草地次之,约占11.4%,随着土地整理的开展,项目区耕地景观面积大幅增加,草地、盐碱地和湿地面积持续减少,园地、林地等景观类型面积变化较小或基本无变化.2.2不同尺度下土地整理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2.2.1村域尺度下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对比村域尺度下不同景观类型的生态价值差异可以发现,2008年土地整理项目区内盐碱地面积占总景观面积的51.0%,但是由于其生态价值系数相对较低,其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仅占14%左右,耕地、草地面积占总景观面积的44.4%,其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为51.0%,湿地面积仅占总景观面积的1.2%,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生态功能,其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达到1/3左右(表3).村域尺度下,土地整理后研究区总的生态服务价值为796.14万元,较整理前(889.26万元)减少10.5%,净减少值为93.12万元.其中,耕地面积增加1233.58hm2,但由于其生态价值系数较小,该景观类型所增加的生态服务价值仅为345.40万元;草地面积减少了266.73hm2,减少的生态服务价值为237.39万元;盐碱地面积较整理前减少959.82hm2,生态服务价值减少115.18万元;湿地面积虽然仅减少7.03hm2,但湿地的生态价值系数较高,因湿地面积减少而导致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量达85.96万元.可见,虽然耕地面积增加较多,但由于该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较低,不能弥补由于草地、盐碱地特别是湿地减少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整体下降.2.2.2镇域尺度下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由表3可以看出,镇域尺度下,2008年土地整理项目区内草地和盐碱地面积占总景观面积的75.9%,但其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仅约19.5%;耕地面积占总景观面积的9.2%,价值比例仅1.3%;尽管湿地面积占总景观面积的1.2%,但其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接近80%.镇域尺度下,整理后研究区总的生态服务价值为84301.26万元,较整理前(98256.72万元)减少14.2%,净减少值为13955.50万元.其中,耕地面积增加29144.95hm2,增加的生态服务价值仅为8160.59万元;草地面积较少12748.52hm2,减少的生态服务价值为11346.20万元;盐碱地面积较整理前减少15596.44hm2,生态服务价值减少1871.57万元;湿地面积尽管减少了729.59hm2,但因湿地面积减少而导致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量高达8908.30万元;其他景观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在整理前后的变化较小.虽然整理后耕地面积的增幅较大,但耕地的增加并不能弥补由于草地、盐碱地特别是湿地减少造成的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整体下降.2.2.3县域尺度下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在县域尺度下,2008年土地整理项目区内草地、盐碱地和耕地面积占总景观面积的76.5%,其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为28.5%左右.其中,耕地面积占总景观面积的14.4%,其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仅为2.7%;草地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39%,价值比例为23.2%;湿地面积虽然占总景观面积的8.6%,但其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接近70%(表3).县域尺度下,土地整理后研究区总的生态服务价值为120585.76万元,较整理前(98256.72万元)减少33.1%,净减少值为59599.91万元.其中,耕地面积增加68432.70hm2,但增加的生态服务价值仅为19161.16万元;草地面积减少了33203.79hm2,减少的生态服务价值为29551.38万元;盐碱地面积较整理前减少31332.35hm2,生态服务价值减少3759.88万元;湿地面积虽然只减少3718.10hm2,但生态服务价值损失量却高达45398.01万元;其他地类的生态服务价值在整理前后变化较小.土地整理在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也造成了具有较高生态服务价值的草地以及湿地资源的减少,导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下降.2.3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设计策略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总体上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其主要目标仍以增加耕地数量兼顾质量为主,尚未进入景观生态建设的高级阶段,亟需将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策略融合到土地整理的实践中[27-29],以维护和改善土地整理区的生态系统功能.无论是村域尺度、镇域尺度还是县域尺度,研究区土地整理后的生态服务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县域尺度减少最多,减少了1/3.因此,需要在项目的单个具体工程上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持与提升,以减少因为湿地和草地减少造成的生态服务价值骤然减少.土地整理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以及防护林工程等能在较短的周期内对整理区的土壤结构、水分供应、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等生态系统功能产生诸多有利或有害的影响,直接影响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此,土地平整工程的生态设计要根据不同地形坡度,因地制宜地将土地平整为不同规格、不同高程的耕作田块,避免大规模地开挖土方.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农田的耕作能力,要进行表土层剥离并回填,进行田面整理疏松.农田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应在满足洪、涝、旱、渍、盐、碱等综合治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对原有自然生态条件的扰动,支渠边坡培植当地的灌草,农渠减少用“三面光”的水泥衬砌,创造适宜于水生生物和土壤中生物生存的环境.防护林工程尽可能选取乡土树种,同时,保留当地的盐碱地河道原有的自然风貌,并在河道两侧设立植被缓冲带、并保留一定数量和面积的沟塘与低洼地,为野生植物留下合适的栖息场所和生存、繁衍的空间环境.道路工程的生态设计除了要满通运输和田间生产及管理的要求外,应尽量与项目区内原有道路衔接,避免穿越生态服务价值较高且面积较大的湿地等区域,减小对生态环境及其功能的干扰,道路的设计还应为动物迁移设置通道,保障其通行.在村域尺度上,土地整理后生态服务价值降低了10%,造成减少的主要因素是耕地景观的大幅增加和湿地的减少,所以,其景观生态设计策略应在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的同时,注重提高耕地的自然质量,提升其景观生态功能,改善林地和草地等自然与半自然生境质量,促进各单项景观生态功能的整体提升.在镇域尺度上,整理后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14%,主要原因是草地和湿地面积的减少所致,景观生态设计的策略应侧重于提高具有较高生态服务价值的湿地、草地等景观生境的连通性和景观多样性,通过设计和保留生态廊道,保持较大湿地和草地之间的联络.在县域尺度上,整理后生态服务价值减幅较大,景观生态设计策略除了要考虑提高景观多样性外,还应重点保留林带、草地和湿地等大型自然斑块,形成空间关联的绿色基础设施和关键区域的生态网络;同时,建立湿地等生物生境保护区和绿色开放空间.

3讨论

篇(2)

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在结构、功能和时间变化方面的多样性,反映的是景观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复杂性。景观多样性为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及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中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及生物控制、传花授粉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力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的数量、大小、类型、形状及其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它表现在不同的尺度上。景观格局指数为高度浓缩的景观格局信息。陈文波等研究强调以景观指数描述景观格局及变化并建立格局与景观过程之间的联系,并针对景观格局指数分类与其相关性进行研究,闵捷等研究分析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计算生态服务价值。王重玲等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于宁夏中部选取研究区,针对干旱区域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8]。由此,对农村地区景观格局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对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的改变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针对具有特殊地理气候特征并与具有国家级建设项目背景的地区的研究有深远意义。四川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是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拥有各不相同的资源优势。随着西部大开发及“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与“天然林资源保护”[10]工程的不断深入,各地正逐步形成以生态优势为特色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汉源九襄镇地处四川西南大渡河流域,位于横断山脉北段东缘,为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攀西河谷地带。由于过去人类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地区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区域原有生态环境及带有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受到影响。如今,在保护生态环境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及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本研究选取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花海果都”建园前(2009年)、建园初期(2012年)以及建设成熟后(2015年)3个重要时期基础资料进行重点研究。以期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之目的,同时又能解决“三农”问题,旨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具体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29°29′23.03″~29°29′28.55″,北纬102°38′15.89″~102°38′33.75″,东西长1004.61m,南北长2000.76m,总面积约200hm2。位于横断山脉北段东缘,为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攀西河谷地带,属岷江最大支流大渡河流域。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300d,日照时数为1500h,年平均降雨量为745mm,蒸发量为1300inln,蒸降比达1.7,降雨时间80%集中在6-8月,3个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65%,全年相对湿度为69%。气候干热特征明显,垂直变化显著,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干湿季分明,属于亚热带干旱河谷少雨气候。土壤pH值总体上呈酸性,介于5.5~7.8之间;土壤石砾含量介于4.3%~65.4%之间,田间持水量整体偏低;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和速效钾含量整体水平偏低,而全钾、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较为丰富。研究区内的植物物种及群落组成多为人工林、次生林和灌草混生林分布(见表3)。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区景观斑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参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以及Costanza[14]、谢高地等对于生态服务价值的相关研究,并综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制定出如下服务类项。

1.2.2研究区不同景观类型评定通过实地踏勘、标准样地的选择以及对树种各项指标(如:断面积、树高、形数等)的统计分析,可得出研究区的斑块数、斑块密度、面积以及林分蓄积量。其中林分蓄积量的计算参照白云庆、林昌庚、孔雷等。

1.2.3研究区景观格局指标划分针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特征,按需解译结果以及近年实地踏勘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景观类型划分依据[33-39],划分出如下景观格局指标(见表2)。

2结果与分析

2.1景观格局指数分析通过实地调查结合Googleearth卫片资料,对研究区建园前(2009年)、建园初期(2012年)以及建设成熟后(2015年)3个重要时期高清卫星影像图,分辨率为10M。在AutoCAD与PhotoShop软件支持下,通过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分类相结合,并结合截取的高清卫片相比对,再结合近年来研究区的实地调研情况,以及地形图、植被图等辅助资料。可得到2009、2012、2015年观光果园的构建过程及景观分布格局图。由此看出在各景观类型由不同的生物材料组成。耕地主要以蒜薹(Galicbolt)、花椒、水稻(Ory-zaglaberrima)、玉米(Zeamays)等作物为主;天然林以杉(Taxodiaceae)、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ptmxjjkmsc)以及栎(QuercusLinn)为主;人工林有黄果柑(CitrusreticulataBlanco)、苹果、樱桃、金花梨、李、枇杷、葡萄等为主的不同植物种群而构建的不同的植物群落并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亚生态系统和不同的景观斑块结构。同时由表3可得,2009-2012年,2012-2015年期间,研究区斑块总数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为91块和113块。其中,园地斑块面积增幅最大,由2009年的25.30hm2增至2015年的123.20hm2其次是道路、林地、水体。2009年,斑块密度最大的是建筑斑块,为0.40,其次是林地斑块>园地斑块>道路斑块;而2012年,斑块密度最大的是林地斑块,为0.32,其次是建筑斑块>园地斑块>道路斑块;到目前为止,随着九襄镇花海果都建设的逐渐完善,总林木蓄积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2009年的4990.4m3增至2015年的11667.20m3。从表4可知,2009-2012年期间,平均斑块面积和景观优势度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分别减少0.09和0.28m2。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景观破碎化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Piolou均匀度指数逐年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是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13,其次分别为Piolou均匀度指数,为0.08,和景观破碎化指数,为0.05。2012-2015年期间,园区建设导致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园区平均斑块面积、Shannnon多样性指数、Piolou均匀度指数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平均斑块面积,达0.28m2,其次为Piolou均匀度指数,达-0.07;Shannon多样性指数,达-0.11。但在这个过程中景观破碎化指数和景观优势度指数增幅较大,分别为0.11和0.12。总之,景区的景观异质性水平偏低。

2.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按表1中相关估算公式知2009-2012年,2012-2015年期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总值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了最大值,达2617.93万元,比2009年最小值高出了1515.4万元(见表5)。其中,固碳制氧价值是园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贡献最大的类型,占到全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74.8%以上。对生态服务类型进行比对可知,2009-2012年期间,固碳制氧价值最大、增长最快,其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依次为蒸腾降温价值>旅游发展价值>水土保持价值>防风固沙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减少泥沙淤积价值>吸收SO2价值。2012-2015年期间,变化值最大仍为固碳制氧,增长799.7万元,其次为蒸腾降温价值>旅游发展价值>防风固沙价值>涵养水源价值>水土保持价值>减少泥沙淤积价值>吸收SO2价值。另根据表6数据进行分析可知,2009-2012年,2012-2015年期间,研究区经济林分果树面积逐渐增大,至2015年达到最大,约8.21hm2,且单位面积产量相对稳定。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果品均价也呈逐年递增趋势,综合各项条件可得出研究区的果树经济产出值对比分析,研究区果树经济产出呈现大幅度增加状态,其中2009-2012年增长565.46万元,2012-2015年增长2434.24万元。由此可知,把果园作为观光休闲的场所使农业资源延伸为旅游资源,通过消费者的参与,不仅增加了产品的附加经济价值,而且还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化。由此可以而看出研究区正将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使之形成绿色产业———观光农业。

3讨论与结论

篇(3)

关键词:城乡绿道;生产性景观;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4.050

城乡绿道是指处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生态脆弱、基础设施匮乏的不连续区域,沿着水系、山体、道路等廊道建立,具有生态、游憩、文化、美学等多功能的绿色线性开敞过渡空间。

生产性景观从狭义角度讲,指以多样化的农业要素为景观基础材料,具备一定的物质产出功能,能满足人们对景观色彩、形式等视觉上的审美需求,是一种景观视觉效果较为突出、生产资料可持续,并伴随休闲、体验、教育,甚至有文化传承蕴味的景观类型。

1 生产性景观在城乡绿道中的设计原则

生产性景观在城乡绿道建设中的引入以“发掘、保护、创造区域生物良好的生活、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方向,把绿道由传统的模式转化为景观、农业和生物并存,且相互作用的生态环境体系。使设计场地发展为贴近大自然的并有物资产出的理想状态,最终实现生产性景观在城乡绿道中的生态经济价值。

在规划设计中要明确生产性景观在城乡绿道中的功能与性质,是要以娱乐休闲为主,还是以农业经济产出为主,不同的定位应符合场地现状的特点,满足场所发展需求。

2 生产性景观在城乡绿道中的应用价值

2.1生态价值

与传统绿道相比,在城乡绿道中使用生产性植物种类进行景观种植配置,由于农作物以及其他生产性要素处于生态循环系统中,在植物开花、成熟等一系列阶段中,必然会吸引部分动物、鸟类、昆虫及其他生物活动、栖息与繁殖,丰富了绿道中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使场地更加具有自然趣味性,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

2.2经济价值

生产性景观中植物选取的大多是农业经济作物,并不需要人为的频繁管理维护,场地的参与者、活动者在场地活动的同时能对场地经济作物带来一定维护,使经济物的生长体现自然之美,并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生产性景观中管理维护的成本。待作物成熟、收获后,不但增加了经济收入,也增强了城乡居民、学生等参与的积极性。

2.3文化价值

选取具有当地特有、特色的经济作物进行配置,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或较为常用的农业生产用具作为景观元素进行装饰。因此,相关的传统农业器具、当地遗留的生产设施或装置,都在场地中得到展现,当地使用者通过生产性景观的参与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并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2.4教育意义

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生产性植物种类及生产元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将生产性景观引入城乡绿道的建设中区,向人们展示并普及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植物原态、生产用具等要素,吸引群众参与其中,增加城市人口对场所植物、环境景观的认知度,从而形成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

3 结语

伴随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城乡绿道已经成为活动、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绿道建设和改造中,尝试将生产性景观介入到规划设计中,重新审视城乡绿道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本文对生产性景观在城乡绿道中的生态、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价值进行分析,为构建一条集生态、经济、文化、游憩于一体的城乡绿道,提供一定的理论方法与设计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吴敏.以绿道建构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构成、特性与价值[J].中国城市林业,2013(05):1-5+66.

[2]刘滨谊.城乡绿道的演进及其在城镇绿化中的关键作用[J].风景园林,2012(03):62-65.

[3]⒛.杭州市西湖区城乡结合部绿道规划建设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

[4]张振兴.生产性景观设计研究――以重庆地区为例[D].重庆大学,2015,(05).

篇(4)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城镇化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使得我国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人居环境质量整体不够好等的情况下,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 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我国农村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发现,有差不多60%的乡村景观有着很一般的景观风光,有将近80%的乡村道路没有足够的了变化面积,并且,居民点的绿化面积覆盖率也很低,沟路林渠已经遭到严重损坏,导致我国农村土地、河流的生态功能呈现严重退化状态,给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带来严重影响。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先后实施了多项帮扶政策,如农业基础建设、退耕还林和农村土地整治等,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水平、进一步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但是,在不断加强新农村建和推进土地整治的过程中,生态景观理论、技术方面没有比较专业的指导,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大大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并且,部分先富裕起来的村庄开始修建高档住宅房屋,出现与当地文化、特色等不相协调情况,最终给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带来严重阻碍。另外,没有对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低于文化保护、风土人情继承等给以高度重视,导致生态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地方文化特色严重缺失,最终成为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 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任务

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当前农村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农村土地的有效整治,可以解决社会、农村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二是,通过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农业初级生产力可以得到不断提高,对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三是,采用合理规划土地权、破碎化田地的方式,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可以得到不断扩大,从而使农户的耕地面积得到不断增多,对于提高土地生产力、农户生产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四是,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生态系统得到循环发展,对于保护生态多样性、提高农村土地的生态景观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四、 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对策

(一) 深入研究乡村景观特征,注重乡村景观价值的充分发挥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村庄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生态景观,因此,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必须深入研究乡村景观的各种特征,全面掌握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生长规律和水文分布规律等,才能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最终促进农村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生态景观价值不断提升。例如:在保护历史文物、修筑乡村道路的过程中,注重乡村景观价值的充分发挥,合理的配置各种植物、街景等,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

(二) 深入研究乡村土地多功能性,注重生态景观服务功能的有效提升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土地具有生产、财富储备、生物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可以有效储存各种物质、保障生物多样性,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循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必须深入研究乡村土地的多功能性,不断提高农村土地综合生产力、生态景观服务能力等,才能真正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从而保障农村土地生态安全、生态景观价值等。例如:在景观生态学中,有研究人员提出“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结构理论,充分展示出防护林、田埂、田块等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对于提高农村生态景观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三) 深入研究流域水文生态情况,注重全球气候变化的合理应对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大气、水、土地等几个方面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在我国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必须深入研究不同流域水文生态情况,才能及时找出控制土地遭到侵蚀、沙漠化等的原因,以有效防治各种土地方面的问题。目前,土地的有效利用、生态景观建设已经成为土地治理的重点,在对水体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注重生物多样性、土地资源等的保护,才能确保各种土地整治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与此同时,在全球气候不断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还需要针对性的制度各种应对措施,如暴雨、极端气温等,才能在不断完善预警体系的情况下,提高我国农村生态系统的弹性和防范能力,最终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深入研究生态化景观化技术,注重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的有效健全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乡村土地整治相关机制,全面提升土地整治实效性,是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农村土地整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国际往来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注重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吸收、学习和利用,才能更好的保障农村自然生态的完整性、连续性,从而降低人为破坏带来的永久性伤害,以在有效实施各种整治措施的情况下,促进农村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生态景观价值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深入研究生态化景观化的各种整治技术,注重农村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并有效健全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的建设标准,才能增强全体人民的参与积极性,以在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等的情况下,提高全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不断前进。

篇(5)

关键词:城市设计;生态景观;实践分析

1城市景观生态理念设计需求

1.1针对生态城市构建与设计

城市设计形式可以从生态建设内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表达出来。一个是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组织一些爱护环境方面的内容,城市道路运行,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将它们相互融合,完善城市功能;另一个是城市建设要加强自身综合性和可持续发展,其中融入城市功能,防止浪费生态需求,提高自我完善,将城市整体环境的规划布局进一步改良。

1.2减轻城市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在经济建设中要考虑碳量排放情况,尽量降到最低,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让人们在生活中能够有绿色节能生活的观念。

2打造高品质生态城市

2.1城市景观设计

对于城市生态景观的规划布局,为了进一步提升设计水平,详细研究景观设计内容,初步规划时要确定目标方向,完善城市生态景观中的生态系统,健全整个生态系统。在建筑景观方面要做好平面规划。规划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恰当地规划低层生态建筑。

2.2城市住宅区设计

设计居住区时,根据生态建筑原理,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打造城市健全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建筑生活区域。首先要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要求,根据其地形条件、水质、气候、等方面,规划城市的最佳发展地理位置与规模。其次要考虑环保型建筑材料,避免建筑材料污染环境。另外对建筑物间的间距、朝向,包括采光通风等问题要多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采用生态技术来处理生活中产生的排泄物与生活垃圾。

2.3城市产业化设计

(1)循环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能源、清洁材料。(2)综合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全面和谐统一的网络。(3)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维持良好的绿色生态系统。

3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3.1环境敏感区

环境敏感区作为一个生态脆弱的区域,对于人类来说,是具有一定不可预知的天然灾害发生区域,同时也有着非常特殊的价值。可分为生态敏感区、文化敏感区和天然灾害敏感区。生态敏感区的内容有江河湖泊、珍贵稀有的植物物种、或者是一些野生的动物居住地等等。文化敏感区内容是历史文化古迹、革命胜地等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地区。灾害敏感区的内容是一些环境污染严重地、干旱洪涝发生地、地震活动区域等。

3.2绿地规划

在城市环境中,绿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保护的内容。在维持生态平衡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果城市中绿地遭到破坏,其生态环境也因此而受到破坏。从景观生态布局上来说,要更多地规划生态绿地,且分布均匀。在空间布局方面要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在集中使用大面积的土地中,要规划出一部分自然植被区域与小路,可在人类休闲区周围设计一些小的人为斑块,且绿地廊道和道路廊道相融合,在两旁种植绿色植被。可以提高道路环境质量,有益人们身心健康;还可以扩大绿地范围;另外,绿色廊道连接景观中各斑块,方便斑块中小型动物迁移。

3.3建筑景观规划

要想有一个优美、最佳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整个城市生态景观布局中,还要考虑到建筑景观,以及整个城市的外貌。这是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要按照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规模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出城市生态景观艺术的框架,实现美学的目的。

4城市生态景观布局创新设计

首先,在创新城市景观生态布局上要保留原有景观,保留其历史价值或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在这种基础上发挥设计,合理应用。其次,在规划布局城市生态景观时,还要考虑到城市功能。在观赏的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最后要做好景观视觉效果。一个景观布局的好坏标准都是以视觉效果来衡量,通过群众对事物的美感评价景观。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突出景观的特色,不仅从整体景观中感觉舒适,在细节上也要做到位。

参考文献

1唐艳红.城市设计的生态观与文化观———兼谈可持续的景观设计原则[J].中国园林,2014(3)

篇(6)

一、旅游景观释义

“景观”一词,在自然科学中应用较广,有不同的诠释。

景观,“泛指可供观赏的景物”(《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商务印书馆,2001)。

景观,泛指一定区域及地段内的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岩石、地貌和动物界的总和,反映一定自然地理环境内的综合特征。“狭义的景观则是指自然区划工作中的最低级单位。”“广义的景观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和地域性,一种景观能够充分反映这一地区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组合特征与认为影响。”(《遥感大词典》,陈述彭主编,1990)。

20世纪70~80年代,“景观论”被引入旅游科学,出现“旅游景观”新概念。

旅游景观,是指旅游者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对特定的某一旅游时间和空间内具有旅游意义的自然(岩石、构造、大气、阳光、水分、土壤、生物)、人文(建筑、人类和诸文化形态)复合物象和现象的感知景象。换言之,旅游景观主要包括区域中具有一定景色、景象和形态结构,可供观赏的景致、建筑和可供享受的娱乐场所等客观实体,以及能让旅游者感受、体验的文化精神现象,甚至于该区域存在的优美的环境条件以及旅游接待服务等等内容。

旅游景观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旅游资源”,它具有以下特征:

(1)旅游景观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对象。旅游景观对旅游者来说,不仅具有吸引力,而且能使其产生愉悦,因而应该从吸引力和愉悦的角度看待旅游景观。旅游景观为旅游者愿望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而旅游资源则要从能被人们认识或利用这个角度出发,这是一个前提。如果无法被认识或利用,即使旅游资源本身很美很有吸引力,也不能成为旅游活动的对象。

(2)旅游景观是一个区域环境。根据地带规律,旅游景观系统的地域分异使得处于相同地带的旅游景观区域系统有着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旅游景观是特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自然与人文现象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美学意义和吸引力的区域总体环境。

(3)旅游景观具有整体性特征。旅游景观作为一个系统,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实体、一定的景象、具有一定的形体、具有一定的独立的单元;另一方面,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众多要素组成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受“系统整体性”规律的作用。

二、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

旅游景观规划,简言之,是指运用旅游景观学原理,对旅游区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使旅游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形态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态过程和人类观瞻协调及和谐统一的一种综合规划方法。旅游景观规划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旅游景观规划是旅游景观学重要的实践领域,是旅游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旅游景观学的应用价值。

旅游景观规划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景观单元及其组合方式,突出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和微观单元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的。

旅游景观规划围绕着人与景观的共生发展这一原理展开,旅游景观开发活动不能违背景观生态特点,二者的互利共生、和谐统一是旅游景观规划的最终目标。因此,优化整合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景观设计和旅游经营活动三大系统,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旅游景观规划的基本目标。通过旅游景观规划,使景观结构、景观格局与各种生态过程以及旅游活动互利共生,协调发展。

旅游景观规划始终将某些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从整体上来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旅游景观规划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把构成景观的所有要素都作为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变量来进行研究,在不断变化中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下维持旅游景观稳定性和持续发展。

空间尺度的考虑无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还是在旅游景观规划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旅游景观规划来说,它是基于地方尺度,并以旅游景观为对象的一种生产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对旅游景观内部旅游景观单元空间配置的规划。但一个完整的旅游景观规划不仅要涉足到更小尺度的实体单元研究,还包括基于区域尺度对不同旅游景观类型单元间的合理配置进行研究和规划。

三、旅游景观规划的特点

旅游景观规划与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一)关于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实施设计和具体实施。其中经济、技术是规划开展的先决条件,正确处理旅游业发展同环境,同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前提。

从1959年的夏威夷规划算起,现代旅游规划已有近50年的历史,旅游规划理论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但由于分析角度不一样等原因,不同专家、学者对旅游规划理论体系问题的认识也不一样。例如,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规划专家吴人韦先生认为,旅游规划的理论体系可分为经济、环境和人文三大板块,也可从哲学、科学和技术3个层次来考虑。另有学者提出,指导我国旅游规划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4个学派,即景观园林建筑学派、生态学派、地理学派和历史经济学派。影响最大的是以形体规划见长的景观园林建筑学派,其次是以综合规划见长的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地理学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观点都对旅游规划理论体系做出了很好的归纳,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国旅游规划的实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阶段。我国的旅游开发是从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加工后的观光产品开始的,因此早期的旅游规划大都是资源导向型的旅游规划,主要以旅游资源开发为研究内容。

第二阶段,侧重于旅游地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市场研究。随着旅游规划的不断发展,旅游规划者对旅游者行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的分析更加全面,旅游规划发展成为市场导向型,规划中多以市场学、技术学理论为指导,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和现代化趋势,传统技术方法得到更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普及。

第三阶段,侧重于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原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和提高,旅游规划研究的领域和内容逐步扩大和深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了高度重视,旅游规划逐步转变为生态导向型,因此生态学理论成为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指导,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旅游规划实践中。

由于各地各时期不同的具体情况以及编制旅游规划的机构性质和专业特长,旅游规划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和方式。一般而言,旅游规划可分为宏观层次的旅游规划(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概念性规划等);中观层次的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等);微观层次的旅游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景区景点规划等)。

(二)关于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

景观规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欧洲及北美景观建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综合性应用科学领域,它不仅一直作为景观建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而且由于其对自然特性和过程的综合性要求,它也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随着景观生态学向应用领域的发展,也逐渐将景观规划作为其主要应用方向,并已形成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体系。

我国景观规划起步与20世纪末,对其来源和背景的认识尚有分歧,有的学者将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视为同义,也常有学者将景观规划狭义地理解为风景园林规划。此外,由于目标和内容的相似,也常使得景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容易等同。

景观规划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以风景美为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景观最初被认为是风景的代名词,景观规划也就是对自然景色的修正和改造,人们对景观的规划设计单纯地以唯美主义为准则,设计的目的是使所处的环境适合形式、线条、立体、对比、变化、色彩、和谐等美学标准。这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是显而易见。

第二阶段,可以划为人与自然对立的工业化景观规划与设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了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工业化过程,出现了农业和工业景观。工业化景观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征服,而不是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其结果导致了工业城镇、高速交通系统等人文景观迅速取代、分隔和污染了自然景观,极大地改变了自然景观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阶段,即整体优化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把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共生整合而成的整体单元,着眼于景观的总体结构和格局(包括区域内所有景观类型单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实现总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最优规划与设计。同时还强调景观的资源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景观建设既美观又能保持生态的健康发展,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多个目标,因而景观规划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规划途径。

现代景观规划的类型主要有城市规划、新镇和社区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社会机构和企业园景、乡村庄园、花园、滨水区、墓地、休闲地、主题公园、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等。例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芝加哥的滨河绿地、波士顿的公园和芝加哥的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等是美国景观规划设计之父F.L.Olmsted在其长达30年的职业生涯中的杰作。

(三)关于旅游景观规划

如前所述,从旅游景观规划的基本内涵与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比较中,可以概括出旅游景观规划具有如下特点:

1、旅游景观规划可以用来表达更高层次上的旅游规划或景观规划。近年来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发展表明,一方面,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更加注重区域的生态功能,二者之间趋向于融合。另一方面,旅游景观规划吸收了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长处,加强其自身生态分析功能,使旅游景观规划更加科学、更加具体。

2、旅游景观规划是对不同类型旅游规划或景观规划的有效整合。旅游景观规划强调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突出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和微观单元设计三者之间的互利共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景观规划是对各层次的旅游规划或各单项的景观规划的汇总和综合。可见,整体性、综合性和联系性是旅游景观规划的重要特征。

3、旅游景观规划强调以大中尺度的景观单元利用和配置为主要目标。景观规划强调的是对中小尺度的人类栖居地景象居住空间的建筑规划;我国旅游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感性规划,缺乏尺度感,使旅游规划沦为出点子、编节目等。旅游景观规划建立在自身的空间设计能力基础上,其较强的空间定位和格局,使规划成果更能够体现出区域空间特色。

4、旅游景观规划注重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旅游景观规划不仅注重景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和旅游规划中的“旅游需求”,更为强调景观作为整体生态单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等,并将这种多重价值优化成果融合成统一的整体优化目标,使其景观功能和服务效益总体达到最大。

5、旅游景观规划是对旅游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最佳手段。在人类可以操作的景观水平上,通过旅游景观规划的实施、调整、修改,对景观采取一种时间延续的动态管理,以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景观功能稳定、美学价值提升、自然灾害降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旅游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自然第一原则

数十亿年不断演化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最为稳定,较人工生态系统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优越性。旅游景观规划应把自然第一原则放在首位,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显露自然。为使景观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得以发挥,旅游景观规划应以自然景观为本底,再现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过程,使隐藏的生态系统和过程得以显现,并能为人们所理解,还能够让人们充分地认识人与自然的联系以及对人类自己在景观上留下痕迹的关注。这种自然意识的加强,无疑会使人类的认识得以升华,自然景观中的水与火不再被当作灾害来看待,而是作为一种维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必须的生态过程。

二是顺应自然。旅游景观规划要针对具体的地区、具体的对象。不同地区的景观结构、格局和生态过程不同,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应该与之相适应。进而言之,旅游景观规划要顺天应时,必须以当地的自然生态过程为依据。此外,旅游景观规划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学习当地的乡土知识,因为对多数地方来说,当地人长期的生活实践已经表明,养育他们的景观总有某些方面符合生态规律。

三是模拟自然。人为旅游景观的建设,应借助于纯自然景观的管理方式,必须尽可能保护、保持和恢复自然景观资源(森林、湖泊、草地、沼泽等),维持自然景观过程和功能,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开发景观资源的前提。模拟自然状态,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人为生态系统,该系统最适合人类生存,最大限度地满足物种适应周围环境的要求。同时,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进行的旅游景观规划,可减少投入,形成优化的旅游景观,实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整体优化原则

旅游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旅游景观规划的重点应为整体景观,是对全部生态系统的组合、平衡和协调进行规划,改善景观结构和功能,优化各要素的布局和配置,实现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与景观发展之间的协调,保证整体生态功能得以保持和发展,达到降低灾害、增强生存能力、提高生产力的目的。进而建设成一个功能完善的、稳定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保证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要求旅游景观规划创造多样化的旅游空间,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景观要素形态的多样性,即廊道、斑块形式多样、大小斑块相伴、宽窄廊道相结合;二是生物种的多样性,斑块的生境、形状、大小、边缘条件等诸多因素是保护生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条件。为此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尽可能保持自然的斑块形态,例如旅游景观中自然残留的湿地、牛轭湖、高地、小片林地等均应得到保护。三是生境的多样性,不同生境的组合有利于整体景观的稳定,具有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例如单一的“玉米海”、“一望无际的稻田”、“万亩果园”等农业旅游景观规划不可取,因为这在抵御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方面有极大的脆弱性。

(四)异质性原则

异质性是景观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一个地区景观保持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例如旅游景观是一个高度人为化的景观,如果水泥建筑斑块及廊道占绝对优势,绿地斑块及廊道少,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衡现象,进而影响旅游景观的生态功能,造成空气污染、水质下降等诸多环境问题。为此扩大旅游景观的水平空间异质性,对维持旅游景观的生态平衡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旅游景观设计还须根据生态学原理兼顾美学特征,加强垂直空间异质性,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形成自稳协调的生态系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抵抗不良因素干扰的能力,创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五)综合效益原则

综合效益原则要求旅游景观规划突出区域特色,把人类文化、传统和习俗与景观叠加,将旅游服务设施、景观生产价值有效利用融于自然之中,使旅游景观美不被减弱又能产生最佳经济效益。进而使当今人类主动地、以科学的态度去美化景观、创新景观,通过规划达到旅游景观形态美、多样性丰富、结构复杂,增加可视性,达到与人类的美学要求相一致,从而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异、美、乐”的普遍心理需求。

(六)环境敏感区保护原则

环境敏感区是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有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极易因人类不适当的开发活动导致环境负效应。依据资源特性与功能差异,环境敏感区可分为:生态敏感区(河流水系、滨水地区、山峰海滩、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文化敏感区(文物古迹、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产地、革命遗址等)、资源生产敏感区(城市水源地、新鲜空气补充地、土壤维护区等)和自然灾害敏感区(可能发生洪患的滨水区、地质上的构造断裂破碎带、空气严重污染区等)。在敏感区内环境的恶化大多属于不可逆变化,一旦失去稳定将会给旅游景观的安全带来隐患。为此旅游景观规划应对环境敏感区予以特殊关注。

五、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

依据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规划后的旅游景观要具有:整合性(地理、水文、自然及人文系统的时空连续性、完整性);多样性(景观、建筑、文化、生态及物种多样性和异质性);进化性(随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地位变化的适应能力、自调能力);自然性(水、气的自净循环能力、环境安静度、土地和土壤自然度、生命活力);畅达性(水的流动、风的流通、物流的循环再生);标识性(自然生态与人文特性的显示度);和谐性(内与外、形与神、标与本、虚与实、近与远、人与自然);经济性(资源利用效率、成本、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文化性(保留当地的传统习俗、个性历史和宗教遗迹聚落形式栽培技术)。

为实现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需要对旅游景观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通常包括六个方面的问题:旅游景观该如何描述和评价、如何运作、运作是否良好、景观是否要做改变、如何改变、这些变化会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也就是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具体分为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的四部分:一是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以景观环境调查为基础,评价旅游景观利用状况的适宜性,以及旅游景观格局分析。二是区域的旅游景观设计系统,主要对结构、功能、动态等方面对旅游景观生态过程进行研究,探讨景观的最佳利用结构、格局,对旅游景观进行合理设计。三是区域的旅游经营活动系统,主要从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的旅游活动、旅游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人与景观和谐共生的旅游经营活动方式。四是区域的旅游景观保护系统,通过旅游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监测,实施有效的景观管理和景观保护,以实现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旅游景观规划内容框架如下图所示。

旅游景观规划内容框架图

六、结语

篇(7)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业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空间格局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6.014

我国耕地人均面积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整理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率。土地整理是兼容外延扩展和内涵挖潜的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对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人地矛盾有着积极意义,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指导项目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土地整理价值至关重要的一环。

1 国当前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

我国当前开展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以下称为传统规划设计)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标,并将新增耕地率作为刚性指标指导规划设计工作,缺乏对自然景观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考虑,产生大肆侵占或改造有利于物种生存、栖息的林、草地和坑塘用地的现象,在工程设计上注重实用主义观念,过分追求道路、沟渠等工程的高品位设计,从而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降低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多样性,使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影响系统中的物种迁移、物质和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稳定平衡,不利于耕地可持续发展。

2 观生态学与国外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C.Troll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的。景观生态学将土地景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能够对土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从国外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来看,规划设计的重点目标逐渐向保护自然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转变,运用景观生态学指导规划设计的理念在不断加强。

这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土地整理,进行土地整理项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3 观生态学在我国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应用

本研究以省级投资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消泗片)为例,研究土地整理项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3.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以农业为主导产业,采取油—瓜(花生)—豆(棉)高效种植模式,农田呈现四季不空茬,常年不断青的特征。现有主要耕地为青沟泥田和灰烂泥田,耕层熟化程度较高,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物含量高。项目区地处江汉平原,水源主要是位于项目区南面的东荆河,水源充足。气候属于北、中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

3.2 项目区传统规划设计

3.2.2 传统规划设计效益 由《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文本》得知,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整理后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为13.54 hm2,净增耕地率3.09%。通过土地平整、农田灌溉排水、农田道路、农田防护林等工程设计,提高了耕地质量,亦能实现灌溉、防洪排涝的目标。

3.3 项目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3.3.1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目标 (1)调整各类景观的比例,保护项目区生态功能型景观,合理规划耕地景观,优化项目区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2)提高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蔓延度指数,增加生态多样性和景观连接度,提高机械化耕作效率,提高系统的作物生产能力;(3)减少斑块数量,提高平均斑块面积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增加系统内物种丰度和物种在斑块间的扩散和迁移;(4)使景观廊道宽度均一化,提高廊道连接度,增加生态型廊道设计,保证系统内物种流、物流、能流的畅通;(5)营造优美的乡间农田景观,提升项目区的美学价值,提高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6)通过格局优化和功能完善,实现项目区综合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3.3.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项目区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分析提出项目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案。

(1)景观生态格局调整

项目区景观类型布局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改善农田景观的排灌和交通条件,使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灌排分设,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景观生态格局。

规划前后项目区土地景观总面积为448.51 hm2。包含10类景观,其中旱地景观282.68 hm2,占总面积的比例为85.32%,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性,为景观基质单元。项目区生态价值高的景观类型有林地景观、坑塘景观和河流景观。

在进行景观生态格局的调整时,首先保留集中连片的生态价值高的景观类型,再将导致景观破碎的零星分布于耕地景观内部其他类型景观调整为耕地景观。在充分利用现有景观廊道的基础上,在耕地景观内部适当增加各类景观廊道。

(2)景观生态斑块规划设计

项目区景观斑块单元主要包括水田、旱地、林地、坑塘、农村居民点和荒草地等面状景观类型。基于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的特征,在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时,对保留下来的生态型林地、坑塘、荒草地等景观斑块单元保持原状,不予破坏,对于完全人工化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斑块单元保持现状,不予改建,重点建设耕地景观斑块。

耕地景观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到景观廊道的布局,并且影响系统内物种数量。在进行项目区耕地景观斑块规划设计时,以现状已形成的棋盘式景观生态格局为基础,根据当地水旱轮作的特征,将耕地景观斑块设计为矩形的水平格田,斑块长度为350~600 m,宽度为200~300 m,平均斑块面积为7~10 hm2。考虑到项目区地势变化和水资源分布特征,耕地景观斑块的布置方向以西北—东南方向为主,以东北—西南方向为辅,以提高对水资源和太阳光辐射能的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机械化耕作,对项目区平面高程变化较大和形状不规整的耕地景观斑块以单元为平整单位,平整时尽量做到单元内挖填方平衡,并采取表土剥离回填的措施以避免平整时对土壤耕作层养分破坏。

(3)景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

项目区廊道类型包括灌排沟渠、农田道路、农田防护林和河流等线状或带状景观。基于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的特征,项目区内的河流廊道属于自然景观范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因作为项目区主要排水承泄区而被纳入整理范围,在规划设计时保持原状,不予破坏。

灌排沟渠廊道。项目区整理前沟渠廊道布局凌乱,宽度不均,连通性低,且淤积严重,导致水循环不畅通,进而导致项目区干旱和洪涝灾害严重。

结合耕地景观斑块单元,在项目区系统内合理规划布置起输水引水作用的沟渠廊道和起灌排田间水作用沟渠廊道,根据沟渠廊道在水循环中的功能不同划分为支、斗、农三个等级。以项目区现状景观生态格局为基础,为节约耕地,支沟(渠)利用现状已有沟渠廊道,对其进行清淤、清障、疏通,保证水资源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能够在灌溉水源区、农田景观、排水承泄区之间畅通流动。将现状支沟(渠)和新规划布置的斗、农沟(渠)廊道连通成网络,提高廊道连接度,保证水资源和溶解于其中的养分等物质在项目区土壤与植物间的交流和循环。

对沟渠进行生态型构造设计,在渠道底部放置一些小石子,形成凹凸状,为物种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渠道内每隔50 m铺设一块生态板,生态板设计成阶梯状,每个台阶高2 cm,宽2 cm,方便渠道两侧景观斑块内物种的通行。在排水沟边坡上种植草皮,既起到护坡固土的作用,又能为物种提供绿色的栖息环境。

农田道路廊道布局。项目区现状农田道路廊道布局凌乱,缺乏连通性,且路面标准低,坑洼不平,不利于农业机械通行,严重影响了区内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物质产品的运输。

为节省投资、节约耕地与方便取土,道路廊道布局与沟渠廊道相适应,统一协调规划,并尽量利用已形成网络的道路廊道系统。提高项目区物质运输能力和物种流、物流和能流的畅通。为保证道路廊道两侧物种通行的畅通,道路廊道都采用碎石铺面,在路基下面每隔100 m设计一个直径20 cm的生态孔,使道路两边的生物能拥有一个便利的交通要道,以避免机械长期碾压阻塞土壤自然呼吸。

农田防护林廊道。项目区现状仅东部水泥路两侧种有意杨防护林廊道,无法满足对整个项目区的有效防护。按照农田防护林的有效防护面积标准,项目区农田防护林廊道与农田道路廊道和沟渠廊道统一协调规划布局,采取单一乔木行道布置模式,在所有田间道和支沟渠两侧均布置农田防护林廊道,当田间道和支沟渠相邻时,防护林布置在路沟外侧,既能够起到护路、护沟、护渠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又能防止大风对农田景观斑块内作物的影响;树种选取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意杨,株间距设计为2 m。

廊道附属建筑物。为保证系统内物种流、物流和能流的畅通,提高景观廊道的连通性,在沟渠廊道与农田道路廊道交汇处,跨度较大时,布置路上式桥梁生物通道,跨度较小时,布置路下式涵管生物通道,在通过沟渠廊道和农田防护林廊道下田时,布置路上式下田通道。生物通道的设计,首先考虑生物通道在廊道连接中的作用,以及建筑物工程力学结构的要求,还要考虑其作为生物通道的生态学要求。

3.4 预期综合效益估算

4 结论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生态学重要的实践领域,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其运用到土地整理项目中,比传统规划设计更具优越性,更符合时展的需要。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时,应更多的融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田华文,张亚丽,孟庆香,等.基于梢数耦合技术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10(4):53-56.

[4] 鲍海君,吴宇哲,胡昱东.环境伦理型农地整理规划设计与运作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03,03:346-350.

[5] 于冰心,王向荣.浅析生态主义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J].天津农业科学,2008(3):61-63.

[6] 冰沁,王向荣.人类活动对于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7(6):31-33.

[7] 布仁仓,胡远满,常禹,等.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J].生态学报,2005(10):2764-2774.

[8] 王超,盖艾鸿,刘都雷,等.土地整理前后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山西省泽州县刘轩窑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0(2):49-52.

[9] 陈文波,肖笃宁,李秀珍.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J].生态学报,2002(7):1135-1142.

[10] 谢高地,甄霖,鲁春霞,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9):911-919.

[11] 杜娟,孙鹏华.土地整理研究概述[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3-87.

[12] 张正峰.国外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发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7(10):144-147.

[13] 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4):48-51.

[14] 张晓索,王语.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09(2):30-32.

[15] Costanza R, Arge R.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253-26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