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物流行业市场

物流行业市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6 17:28: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物流行业市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物流行业市场

篇(1)

[关键词]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0-0029-02

1 有效解决现代物流管理中的难题,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策略

众所周知,物流行业从最初的单一化模式走向了现代社会当中的多元模式管理。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对无欲的追求更加强烈,而且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工厂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科技行业的迅速崛起,使得人类可以通过金钱购买到任何他所需要的东西。因此,购买力成为现代社会规定物质占有程度高低的标尺。此外,经济全球化也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更加拉近,经济全球化使得商品成为具有国际化的属性,产自某一地区的商品可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输送到任何一个国家,甚至是任何一个人的手中。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物流为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现代社会当中,物流管理在物流行业中占有的比重也就越来越大。

物流行业最讲求的就是信誉,客户的满意程度决定着物流行业本身的竞争实力和效益,信誉的好坏决定着自身发展的命运。因此,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只有加强自身的监管机制,在采货、送货的过程中做到人性化和令人放心的效果,才能使自身永远处于令人满意的地位。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多媒体互联网和电子商城的快速兴起,网上购物和网上采货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网络的便捷满足了人们更多的需求,人们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条件下满足自身的需求,而物流行业也正是在此时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春天。但是,互联网的便捷也使得物流行业自身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1.1 管理模式落后,配送速度慢,安全性差,缺乏竞争力

在很多物流公司中,物流管理的模式落后是物流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许多公司把物流行业看作低投入高回报的行业,因此,希望在运送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运送流程。这就造成很多的货品积压不能及时送出和运送人员少以及运送设备陈旧等问题。因此,客户对这些物流行业意见很大,不满意其运送服务。造成这类物流公司客户越来越少,客户少就更加无力更新设施加大监管力度,因而造成客户数量的进一步减少,从而造成物流行业的恶性循环。事实上,要想改变这一情况并非难事,主要是需要在物流管理当中更新落后的管理模式,更新物流运送设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以便在物流行业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物流管理观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运送安全性能,从而达到客户满意的效果。

1.2 物流管理手段落后,功能不全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追求效率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热议的话题之一。在现代社会,效率决定着该单位和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实力和地位。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只有在物流管理中不断的加强效率监管,在物流运送体系中不断地加强手段更新,才会使物流本身更加具有效率。很多物流公司为了节省开支,或是因为管理手段的落后,在电脑使用方面都并不流畅,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与大环境的脱轨,因而也很难实现效率的提升。

1.3 物流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

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在现代社会当中已经越来越成为需要不断提升和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种力量。但是在物流管理当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在很多物流公司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只有在物流管理当中不断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在监管当中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才会在根本上改善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会使物流管理更加具有现代性,才能不断提升物流管理的水平。

2 深化物流的管理与市场营销,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加大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行业也越来越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物流行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顾客群的关注。物流的运送可以包括城际间的运送,区域间的运送,甚至是包括国际间的运送,而运送方式也包括陆运、海运和空运等几种方式。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地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物流运送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很多物流公司迅速崛起,原因就在于这些物流公司看到了这个大环境和大背景,抓住了时展的机遇。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物流公司不断成立,物流行业一片兴盛。但是物流行业公司林立,虽然满足了客户运送货物的需求,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物流行业内部的竞争。因此,物流公司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当中获得生存,就需要物流公司在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当中不断健全机制,完善自身。

2.1 以“放心”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策略

物流行业的宗旨就是将货物放心地送达客户手中,使客户对物流公司的运送感到放心。因此,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市场营销的主旨与核心就是在运送过程中使客户感到放心。客户的满意程度和放心程度决定着物流行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与实力。在现代物流行业中,物流行业林立已经成为当下不改的事实。因此,对于行业来说,准确的管理和市场营销定位是极为关键的。现代消费者在进行购买货物时总是喜欢货比三家。在产品制造业当中,产品质量或许是最为重要的;在电子产品制造当中,性能是最为重要的。那么对于物流行业来说,什么最为重要?很显然,在同样收费标准下只有使顾客和消费者感到放心的物流才是最受欢迎的。因此,物流行业的管理和营销策略就必须将客户放心满意度放在首要位置,才能使物流行业本身处在良性发展当中。

2.2 以“送货快”为手段的市场营销策略

现代市场经济讲求企业运营的高效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效率体现在产品制造时间短和产品成本低方面。但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效率就体现为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令顾客放心的方式将货物满意的运送到顾客手中。因此,在物流行业当中,市场营销策略就应当定位在“送货快”当中。中国武术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唯快不破”。在笔者看来,这句话在物流行业中也同样适用。因此为了实现物流上运送货物快的效果,光靠宣传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在物流管理当中,充分抓住“稳”和“准”两个方面。所谓的“稳”就是指物流公司要将货物安全的配送到顾客手中。所谓“准”就是时间上的准,顾客在选择配送货物时都希望花最便宜的运费买到最快的物流,因此,物流公司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要将货物在客户要求的时间段内务必送达客户指定配送的地点,因此,在顾客指定的时间内准确配送货物对于一个物流公司的长久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3 以“配送业务多”为方式的市场营销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去的单一发展模式对于现代物流行业来说显然是不能够适应发展实际的。因此,物流行业要想在物流行业中获得长久发展,获得较强的竞争实力和强劲的竞争地位,就需要在物流管理中不断拓宽物流配送业务范围,从过去的单一配送模式发展到现代的多元发展模式,只有拓宽配送业务,才能受到更多客户的选择,从而为企业和公司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物流企业要想成功进入物流市场,首先就应当用实际来包装自身。先进的物流设备、适当的物流服务和优秀的物流人才,这些都是物流企业获得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物流企业的发展观念不能过于保守,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与社会实际和市场需要紧密相连。

3 建立物流管理与市场营销良好的“合作”机制,是企业物流获得长久发展的关键

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物流企业自身管理机制的完善,同时也有赖于物流企业自身通过宣传和价值推广,同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达到企业的良性发展。物流企业的良性发展建立在企业自身过硬的“硬件”条件上,同时还需要人性化和令人满意的“软件”做支持。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如何实现良性发展,最简单地说,就是物流企业以配送时间最短,配送结果最安全的方式为客户完成配送。在进行配送这一过程中,物流企业只有表现得比其他企业更加具有效率才能受到客户的满意,才能达成合作关系,否则合作就是空谈,良性发展也就无法成为现实。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实现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使物流管理与市场营销共同获得提升,从而有效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物流企业在硬件的改进上,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对运送设施进行及时的更新,拥有先进的设备是物流企业提高硬件条件的前提。此外,提升硬件条件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素质和员工工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使员工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才会在信息化的时代当中使企业自身永远赶在时代潮流前面,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就是建立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此外,在市场营销上,物流企业需要快速地识别市场需求,判断自身的优势,把营销和物流有效结合,以使企业的服务得到客户的认可,从而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由此可见,只有将物流企业的“硬标准”和“软实力”实现双向提高,才能使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实现双赢,才能使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参考文献:

[1]袁炎清,范爱理.物流市场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曲建科.物流市场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丹下博文,姜旭.关于现代物流与市场营销的意义[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12).

[4]王昕.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

[5]张玉祥.对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

篇(2)

关键词:职业院校 物流产业 人才培养

一、前言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之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但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存在一定问题,然而物流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当前情况看来,物流产业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张,发展前景十分良好,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就日益“升温”。在物流行业得到肯定以后,职业院校对于物流人才的教育也就纷纷开展了起来,开设了一系列相关的物流专业,这虽然让物流教育在短时期内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满足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对此,一些职业院校往往只是看到了物流人才稀缺的一方面,从而忽视了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层次与规格。本文就结合当下物流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多数职业院校对于物流专业的定位把握不精准,不了解市场用人规格;职业院校不具备鲜明的教育特色,不能满足物流市场需求;职业院校物流教育课程规划不具备前瞻性与灵活性,难以适应物流行业发展的脚步。

二、多数职业院校对于物流专业的定位把握不精准,不了解市场用人规格

职业院校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摆脱不了惯性,奉行“培养什么、使用什么”的理念,并就职业院校位于的地区以及行业用人的要求把握不精准。这就导致培训目标过于广泛,缺乏目的性与实用性,对于学生能够从事的物流岗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有部分职业院校就是自身所在行业以及区域的院校,其性质被定位服务行业,将服务本地作为院校的出发点以及立足点,但是很有多的职业学校并没有关注本地区行业发展情况、地区市场动态以及企业发展需求,这样就导致物流教育目标不够清晰,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物流教育措施。在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国内的经济发展格局开始出现地域化以及差异化等等特征,这就使得在大市场环境中存在相同行业都会存在一定差异。对此职业院校的必须要和当地区域以及物流企业进行互动,牢牢的掌握住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向,借此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教育目标,在地域化经济的前提下对物流人才的培养进行精确的定位,从而培养出符合物流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物流人才,这不仅仅满足了当地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并且还能够让职业教育院校的的体制更加完善,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三、职业院校不具备鲜明的教育特色,不能满足物流市场需求

职业院校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要注重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还要加强其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物流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是职业院校的教学的目标与特色,但是在当下我国的职业院校当中,没有和物流教育相匹配的教育模式,更加没有鲜明的特色。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比较本科教育其具有十分明显职业化特点,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相对中职而言,就较为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实用型人才。因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贯彻不够到位,这就导致了人才培养方式不能够满足当下物流市场的发展需要。

由于教育内容没有根据当地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制定,所以与物流行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实训教学这一方面,和物流行业岗位的要求不相符合,这就使得职业教育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够到位,职业院校较为注重“专才教育”。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要有快速反应,把握住物流市场的需要,做出有针对性措施,当下物流行业已经呈现出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大量的新科技被运用到产业当中,物流企业对于人才的素质又有了新的要求。对此就需要职业学院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四、职业院校物流教育课程规划不具备前瞻性与灵活性,难以适应物流行业发展的脚步

职业院校教学想要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改革,借此来提升职业教学的质量,同时课程改革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随着大量的新技术被运用到物流行业当中,物流行业对于才人的素质也有了新的标准,然而当下我国职业院校的物流教育缺乏前瞻性以及灵活性,这就使得以往的物流教育方式得不到突破,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当下职业院校的课程教育主要包括运输、配送、采购、库存等方面,但是没有重视教材的实用性以及前瞻性,内容还较为陈旧,这就导致物流企业还要对学生进行二次培训,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对此要让学生更多参加到物流企业实践工作当中来,借此来加深对物流产业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力和岗位要求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提升我国物流行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娄跃进.浅议职业院校物流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8):207,26.

[2] 何道新.职业院校物流专业仓储实训教学的思考[J].大众商务,2011,(12):147.

[3] 罗江笑,陈文均,孟利清等.基于实践性教学的职业院校物流实验室建设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4):40-42.

[4] 杨双幸.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探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4):185-186.

篇(3)

经历了连续七八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物流业在2008年第四季度首次遭遇寒冬。全球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与服务外包公司翰威特近日2009年度中国物流行业全面薪酬福利评估报告,揭示该行业的薪酬福利发展趋势。

多数公司全员冻薪

研究结果显示,六成以上的公司表示2009年实行了全员冻薪,其中航运及货代行业公司分别有超过61.9%及68.2%的公司全员冻薪,其余四成公司总体调薪比例为5.6%。部分调薪公司也表示并没有采取全员调薪模式,而只针对高绩效及部分关键岗位进行调薪。

对于2010年的调薪预算,物流行业呈现浓重的观望气氛。有12.5%的受访企业表示在2010年依然会采取冻薪操作;而有涨薪决策的企业,平均涨薪幅度为6.1%。

控制人力成本

除了调整薪资预算之外,各个物流公司对人力成本的各方面进行了控制。薪酬方面较为常用的控制手段包括:调整年底浮动奖金预算、削减现金津贴、削减加班工资等。福利方面较为常用的控制手段则包括:取消公司年度晚宴、旅游;削减培训预算;部分企业削减员工的教育补助预算等。

该报告表明76.1%的公司停止了招聘计划,只对个别岗位进行替代性补员,并且增加了招聘审批流程。部分企业已经采取裁员措施,平均人员增长比例从2008年的15.1%下降为9.9%。但随着物流市场的逐渐复苏,停止招聘的企业也开始减少。

报告指出,物流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必须关注企业在低迷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盲目削减人员或者缺乏依据的“一刀切”政策将不利于企业在市场复苏后的快速反应。

优化浮动奖金方案

人员流动方面,物流行业的平均主动离职率虽然持续增长,但始终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今年更是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跌落至近四年来最低水平,平均的主动离职率为10.9%,物流业被动离职率则达到历年来最高的4%。第三方物流、货代、空运、航运、码头的离职率分别为13.9%、10.2%、11.5%、8.1%和4.5%。

该报告表明,在市场普遍关注成本控制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从内部或者寻找咨询公司对其浮动奖金设置方案进行审视和调整,部分企业则开始设计相应的销售奖励计划。

物流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服务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供全套供应链服务,服务的技术含量也开始由低向高发展。物流企业对于高技术含量的物流工程师及经验丰富的实干操作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物流行业的销售部门员工的主动离职率和非主动离职率分别为13.8%和5.1%,说明尽管物流行业整体市场不景气,但对于优秀销售人员的需求仍然很大。更多公司也开始利用市场低迷这段特殊时期,吸收精兵强将,对自己的销售部门进行换血。

在外部市场关键人才紧缺的情况下,企业开始关注如何扩大有限的人力成本效用,改进和设计更好的浮动奖金方案来激励和留用核心人才。翰威特今年的最新报告中显示,物流行业提供浮动奖金的公司比例高达95.2%。物流行业企业原先采取的浮动奖金方案基本上与公司绩效挂钩,只要公司效益好,全员都可以得到相应比例的浮动奖金,高绩效与低绩效员工所得到的奖金差异很小。这样的奖金方案并不能起到激励高绩效员工的目的。

该报告建议,企业要针对自身的员工群体,甄别出核心人才,并优化企业已有的浮动奖金方案,使其更好地起到激励、留用作用。另外,还要适当设计销售激励计划,鼓励销售人员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报告表明,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借着业务暂时低迷的机会回归根本,从人力资源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对于工作流程、公司制度、人力资源系统等基础工作进行梳理。

篇(4)

关键词:现代物流;立法方向;现状

一、现代物流立法情况概述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物流行业的法律研究还较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制于物流本身的复杂性。但是如果不能对物流行业做出一个统一的规划,这样的状态会让物流行业最终因为缺乏法律的保障而走向停滞的道路。目前在我国,所有和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都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法律当中,并没有对物流行业专门的规范,这些法律法规能够适用于大部分行业并缺乏针对性,法律作为相对独立的法律规范的集合,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约束意义的集合体,与物流的相关法律规范都有总和关系,其中包含了与物流有关的国际惯例、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物流法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分明的部门法存在,而不是单单地存在于其他部门法之中。并且现代物流立法与传统的物流立法要有所区别,现代物流立法应增强新时代的特色,法律的内容应根据新事物的出现而做出及时的调整,例如物联网等因素的融合等。目前物流行业的公路通行难,同行的成本高,第三方物流能力薄弱,都有可能导致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滞后。根据我国的物流现状来看,2014年物流总费用占据国内生产总比重的20%,是发达国家的两倍。目前国内商品有超过90%的时间都停留在包装、配送、仓储和运输环节上,物流效率低和价格高是物流现状发展的根本特点,由此也增加了物流行业的运作成本。其中既有经济体制的制约因素,也有物流企业自身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法就是依托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通过立法、执法来实现物流行业的振兴。目前我国许多一线和二线城市都缺乏物流的规划用地,政府在对物流行业立法上也需要考虑建立物流的园区、基地,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板块。在区域、税收、资金方面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支持。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保障,现代物流行业同样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来促进其健康发展。在物流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中,政府都对法律十分重视,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也较为完善。例如在日本,上世纪末就颁布了《物流法》来规范日本的物流行业,这部法律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根据自身的物流需要也颁布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物流行业给予正确的指导,从而让物流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整个物流行业处在一个有条不紊的环境中。在我国的物流行业中目前设计到了采购、包装、储藏、流通、加工、信息综合等多个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与我国物流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民法、合同法等法律文件中,但并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来服务于物流行业。我国的物流合同也没有署名范畴,通常都是与运输、仓储、保管等合同共用一部法律。以明确的形式来对物流合同的义务权力双方提供责任形式,那么物流行业的纠纷就可以达到良好的解决。物流活动中都有不同行为的归置,但是由于我国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对物流行业的分散不均匀。对物流行业的管理更多的停留在运输部分,针对现行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进行整合。目前我过对于物流的相关法律制度还远远不完善,需要加快法制的建设,避免出现无法可依,出现问题无法解决的局面。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让法律来规范和维护。

二、我国物流立法的现状分析

(一)系统内部组织间的部门和区域上的差异

目前我国在物流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系统内部组织间的部门和区域上的差异,各个地区之间,各自制定自己的标准,造成各地区标准不一的问题。这就会导致物流与物流之间的连接缺乏了解,效率低下,物流活动难以顺利地进行。例如集装箱,在海运过程中集装箱主要是40ft*8ft*8ft和20ft*8ft*8ft两种类型,但是在铁路部门,有铁路运输自己的标准与海运集装类型不符,这就会导致海铁联运时必须经过拆箱装箱之后才能得以达到目的,这就会导致在物流成本上增加了许多包装和储蓄费用,使物流效率降低。这个问题没有国家相关部门来进行指导和解决是不行的,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管理物流方面出现的问题,用法律规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物流行业越来越和谐的发展下去。

(二)物流法律方面的缺失

在物流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我国的法律法规缺少强制性。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这其中,前三者表现的是强制性的标准和推荐性的标准,这些标准用来保障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人的身体健康,这些标准也代表着国家法律和行政部门强制规定的强制性标准。在这几种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必须按照规定来实施的;一些推荐性标准,是国家推荐企业做的,国家推荐企业去做的,企业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由于国家没有强制规定物流标准,所以物流经营者在包装货物上使用规定的材料还是使用便宜的草绳和钢丝绳进行包装货物就存在着巨大的随意性。因此,如果实施物流标准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规定当物流运输与国民生计有关的物流时应该建立强制性的标准,来保障运输的安全,确保涉及到的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例如:在冷链物流方面,深圳和上海的相关企业已经实施冷链物流的标准,并且在2015年在全市内实施。

(三)物流信息标准化的需求

在我国制定物流标准的方面,我国应该重视物流信息的标准化。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现代物流业不断也不断发生变化。现代物流的核心技术就是物流系统的信息化,这时候我们就应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信息技术,经原本分离的各个物流环节,和物流信息和物流资金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来保障物流供应链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就应该做好物流信息的标准化,不仅仅是因为物流信息的标准化是现代物流的关键,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物流业的发展和建设。在我国,目前许多单位都设有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是由于数据的类型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信息不能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能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这就会导致物流的运作状况下降。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标准,既可以降低系统之间信息链接的成本费用,又可以提高物流信息的传播和速度。

三、现代物流行业立法方向

(一)物流主体立法

物流主体立法从法律角度来说应当是对物流活动的主体进行相应的规则管控,对其主体资格和相关的问题进行法律的制定,从而让物流主体形成规范的物流行为。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主体的自律性组织规范;另一个则是物流经营主体的立法。其中对于自律性组织规范的内容包括各类物流运作商会和物流协会,主要对物流中的各种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保证物流活动能够有序开展,从而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对于物流经营主体的立法则主要是从“人”的角度进行考量,物流经营主体并非常规理解上的自然人,而是法人组织,对法人组织进行规范,对其主体资格的取得、变更、消灭进行规则性的制定,让经营主体的范围和形式更加具体,保证相关人员的合理、合法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物流经营环境。

(二)物流经济调控立法

物流经济的调控法律包括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调控,大多国民经济的法律法规对物流的宏观调控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价格法、对外贸易法、税收法以及外汇法,物流的宏观经济调控同样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法律制度,例如公路法、航空法、港口法与邮政法。物流微观的市场管理是指在国家对市场的调整下发生的物流经济法律规范综合。通常情况下这类法律包括产品质量法、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广告法等等,和物流市场具有密切联系的有标准化法和计量法。

(三)物流行为法律制度

物流行为并不仅仅指的物流过程中的行为,可以说,物流行为从货物发出之前便已经开始运行了,其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传递等各项服务行为,其在法律上的表现大多为民商事行为。物流行为法律制度更多的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调整的是物流经营主体之间的物流行为。目前,我国针对物流行为的民事特性方面的相关法律并不少见,但是对于物流行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则几乎没有,或者仅仅少量的散见于规章制度中。这对于物流行为的法律管理非常不利,并且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没有具体的法律规章对行为进行规范或者保护,造成物流行为中漏洞的出现,并且对于问题的解决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状况来看,我国关于物流方面的立法更多的是将其纳入到合同行为的管理中,但是,相关的法律并没有对物流过程中的合同到底是隶属于什么性质?和普通的民事合同可以化为一谈吗?其中的差别需要我们去分析。

四、如何强化我国现代物流的立法工作

(一)出台相关政策,放宽物流市场

各个相关部门对物流政策进行了行政方面的调整,取消了一部分企业在物流行政方面的审核,规定了企业在审批前应该登记注册,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也取消了国内铁路货运水路货运和联运的行政审批。我国商务部在2006年规定外商在投资物流企业方面不受资本和股权的限制,这就导致物流市场面积越来越大。健全监管机制,调整税收政策,奠定现代化物流基础。

(二)加强物流市场的监管,为物流服务提高保障

在部际联席会议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商务部门展开了市场清理的经济活动和地区封锁规定的活动,检查出与地方封锁相关联的文件有300多件。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在查处交通运输中的投诉案件有4000多件。这些案件的数量之庞大就要求我国相关法律机关和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物流的管理,严格规范大企业的经营行为,不能一味的贪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国家也要加强物流市场的监管,物流市场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就会制约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为了使物流企业健康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加强物流市场的监管。

(三)解决物流企业的税收制度的问题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税收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相关部门也十分重视,在2007年,发改委就进行了物流税收试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在2009年,国家物流税收政策征求建议的相关文件中,许多现实性的问题都被提出。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地方税收,出于对地方经济的保护,不支持物流企业的行为。同时地方的相关机构也提供了各种不支持的原因,要求相关物流企业必须在当地相关机构进行重新注册和登记,并且不允许非独立核算企业的存在。这就会导致政策建议中的缴纳所得税的想法不能够得以实施,不利于物流企业经营的一体化建设。此外,在物流政策建议中,对物流企业营业税进行过减半的政策也没有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迫切的希望政府能够在税收政策方面上进行积极的调整政策,也希望政务相关部门能够积极出来解决物流企业税收之间的问题。政府只有解决了企业期待结局的税收问题,企业才能够积极健康地发展下去。

五、结语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有法律的支持,需要有统一、公平、高效的法律环境做依托。市场经济依托法律建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法律体系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相关的依据,同时也为企业的微观调控提供了标准。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物流法律的改革,改善我国物流法制环境,认清现代物流立法的重要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立法工作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我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宋辰浩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市场壁垒;物流业;市场结构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2日

市场壁垒包括市场进入壁垒和市场退出壁垒。进入壁垒是相对于即将进入的企业或者刚踏入这个产业的企业来说,既存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所具有的优势;退出壁垒指的是在市场不景气或者没有良好业绩的时候,现有企业意欲退出该产业,但受困于相关因素的阻碍,企业资源无法成功转移出去。分析物流产业的市场壁垒,有助于更好地分析物流产业市场结构,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一、物流产业市场进入壁垒

结合我国物流业的具体状况,下面主要从资本要求壁垒、绝对成本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及服务差异化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物流产业进入壁垒。

(一)资本要求壁垒。在低端物流市场,主要的业务是运输和仓储,这也是国内绝大部分物流公司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运输业务的门槛不高,也不需要有较高的注册资金,所以国内存在着大量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并且主要通过压低价格来取得竞争胜利,企业利润比较低,但这不代表在低端物流中没有资金壁垒。在物流产业中,大量的低端物流企业处于物流产业的边缘地带,在激烈的竞争中,由于提供同质化的服务,只能一再压低价格,致使形成了非常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现有企业如果不加快资本积累,进一步打破资本积累壁垒的阻碍,在飞速发展的物流产业中,它们势必将被淘汰出局。对于高端物流市场来说,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效率比较高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物流信息处理系统等先进的设备,同时还需要一支素质比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这些都是建立在强大资金供给的基础上的,对高端物流市场提出了较高的资金要求。

(二)绝对成本壁垒。绝对成本壁垒指的是相对于即将进入或者是刚刚进入的企业来说,既存企业可以凭借比较低的单位成本进行生产。大多数情况之下,相对于既存企业,即将进入的企业在研发技术、推广服务以及利用资源等方面会面临更多的费用和更大的风险,由此它们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绝对成本壁垒。在企业的运输、管理、库存等方面,不管是低端物流还是高端物流都会存在一定的物流成本壁垒。既存物流企业可以通过组织调度来进一步降低运输的距离、加大客户的挖掘、减少返程的空载率等措施把运输成本降低下来;并且可以进一步加强库存的管理,或者与供应商联合起来,通过供应商持有库存等方式将库存成本降低下来;此外,合理的企业物流管理组织也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对于刚刚进入这个产业的企业,这些降低成本的措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三)规模经济壁垒。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投入的边际成本会递减,相应的每件产品的成本也会有所降低的一种状态。近几年来,国内的物流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也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从整个物流行业来看,国内物流企业的规模还是相对较小,服务水平也相对偏低。即使现在国内规模在十亿的物流企业已经突破了一百家,但是国内物流市场的主力军还是资产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很难达到规模经济。分开来看,在低端物流市场,新企业加入限制少,导致物流企业规模小且数量多,不存在规模经济壁垒;但在高端物流市场,对资本积累和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存在较高的规模经济壁垒。

(四)服务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指为了区分市场上现有的产品,企业通过开发出其他产品或者通过差异化的营销方式取得竞争份额的一种现象。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它本质上是一个服务行业,对应的产品就是物流服务,所以对于物流市场来说物流服务不同就是企业产品的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可以形成比较高的进入壁垒,如果一个物流企业在某一物流服务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很难被其他企业模仿。就像目前国内快递企业中的顺丰物流,它们拥有着同行业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服务速度和态度,这就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还没有涉及物流信息、供应链管理咨询等一些附加值比较高的服务,像物流地产和物流金融等业务更是刚刚开始起步。运输、仓储还是国内物流企业的主要的服务项目,那些附加值比较高的业务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上所占的比重还是非常低。

二、物流产业市场退出壁垒

在物流行业中,沉默成本壁垒和违约成本壁垒是退出壁垒的主要形式。物流产业的资产专用性比较强,这主要由物流行业所采用的设备所决定的,例如立体化仓库等仓储作业设备等。在企业退出市场时,这些设备由于专用性很强,往往难以合理价格出售。所以,物流企业在退出物流市场的时候要面临比较高的沉没成本壁垒。

在退出物流市场的时候,物流企业还要面临一定的违约成本,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经营被终止,企业无法再履行没有到期的合同,所以要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费用;二是企业退出市场还要面临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所产生的一定的违约费用,即员工解雇费用。我国劳动力相对比较便宜,所以在国内物流企业的运行中,常常会通过雇佣大量的工人来取代机械设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员工解雇方面的费用。此外,由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比较特殊,物流企业想要退出物流行业,不但要承担较高的员工解雇费用,而且还要承担巨大的政策上的压力,因此较高的违约成本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流业的退出壁垒。

三、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物流业“易进难出”的壁垒结构。较低的进入壁垒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而较高的退出壁垒迫使企业即便经营困难也不愿退出市场,最终结果是整个市场竞争既混乱又激烈,这也是我国物流产业市场结构不尽合理的表现。改变物流行业壁垒,从而改善物流业市场结构,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行业壁垒,优化市场结构。我国物流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较低。特别是低端市场,很多企业只拥有一辆货车、几个劳动力就可以成立一间物流公司。造成出现大量的物流公司,而这些物流公司只能在低端市场竞争,导致物流低端市场供过于求,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所以,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物流行业的进入标准,特别是资产和规模方面的要求,限制未达标企业的进入。标准的设立应该以最小最优规模为依据,同时考虑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要素供给情况和物流业市场需求等因素。建立规范的物流行业壁垒,改善企业分散小批生产的状况,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由于行业进入标准的建立,也有利于低端的物流企业向高端市场转变。

(二)调整物流产业发展结构,引导物流企业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发展。由于物流低端市场的门槛低,所以我国物流企业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导致低端市场过度拥挤,企业生存困难。而对于高端市场,却很少有企业涉足,市场上提供的专业物流服务较少,导致大量客户流失。所以,应该制定合理的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进入高端物流市场。大型企业由于资金雄厚、资源多,可以在转型环节起带头和模范作用。

(三)从“全面化”向“专业化”转变。物流行业的服务差异化小。大多数企业都提供少数的几种同质的服务,难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导致客户流失,难以长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借鉴国外成功的物流企业的做法,应该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企业,它们是依靠先进的管理技术、高效的运作模式的新型现代物流服务企业。通过专业技术使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相互独立的物流操作更高效,从而提高单个子系统的生产能力。同时,针对不同行业对物流要求的不同,适当地向一种或几种行业的物流要求发展,使自身在这一行业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熊维.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SCP分析[J].物流技术,2014.19.

篇(6)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问题;优化措施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蔬菜、生鲜等冷链物流的农产品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且需求种类增多,这就需要冷链物流给我们提供更好的保障。但我国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每年有25%~30%的农产品腐坏是由于不规范的冷链物流导致的,一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产品损耗,同时还降低了产品收益。与国外的各项冷链物流的对比表明,我国的冷链物流还需大幅度完善,农产品的全程冷链还达不到从根源到终端消费过程,且严重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准则,急需完善和指导。

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

我国靠前的冷链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5%,冷链断裂的现象严重。能保证从根源到企业的冷链,但不能够保证从企业到消费者的冷链过程,这是我国冷链行业的劣势。主要表现几点:

一是存在不规范的冷链物流行业。冷链物流的标准不统一,国家的惩治力度较低,大多数的冷链物流行业从一开始就违反了行业标准。不规范的运输方式,不卫生的储存场所,不符合标准的操作等,使其成本大大低于标准成本,严重破坏了冷链物流企业的市场,扰乱了冷链物流市场的秩序。

二是消费者对物流冷链知识淡薄。冷链过程是否断裂,食品日期与出厂日期是否一致,面对一样的产品,消费者大多数看重的是价格,而不是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不规范企业的发展,妨碍了正当规范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和扩大。

三是冷链物流投资成本门槛较高,需求具有不稳定性,资金回笼周期长。基础的设施设备的投资是一次性投资,数额较大,不是任何企业都承担得起的;标准的与不标准的冷链物流企业进行价格战,尽管市场需求很大,但由于消费者对正规的冷链物流企业的相关知识的不了解,需求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就造成标准企业业基础设施的不到充分利用,投资红利等待时间较长,很容易师德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消磨殆尽。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中存在的题?

1.农产品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目前,《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是我国关于食品行业的安全标准的总法,但农产品的相关法律只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从整个法律体系来说,我国食品安全准则不统一,法律本身内容杂乱,标准的划分不明确,各个标准间有重复、层次不分明。另外,我国的消费市场比较混乱,一些不合格的个人作坊生产出的食品缺乏任何机关检验,却在市场大受欢迎,这无疑给政府增添了难题,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威胁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2.基础设施设备分布不均衡

冷链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主要体现为地区间分布不均衡,产品种类间分布不均衡,产销地间分布不均衡。其次,销地的数量多于产地的数量,这与我国农业生产的模式和流通模式相关。

三、优化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措施?

1.提高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

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的发展,必须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建立相应的法律监管体系,使得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能够在法律的约束下稳步进行。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冷链物流行业法律体系的构建,让行业的各项活动行为都能够得到法律的约束,同时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2.加大宣传力度工作,端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

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市场的发展方向,市场的规范化也引领消费者向食品质量的安全化看齐,标准规范的冷链物流更能刺激消费,带动市场发展,很大程度对冷链物流企业起到了引领作用,促使正规化的冷链物流企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政府应充分利用公益广告、宣传演讲等方式宣传冷链物流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的益处,从而促使消费者从心理上自主要求正规的全程冷链的农产品。另外,还要对冷链物流行业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规范,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合法操作的宣传力度,详细介绍科学操作的具体流程,严格惩戒违法违规者,使从业人员在心理上抵制违规操作行为。

四、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运行模式、技术逐渐引入我国,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正在朝世界领先水平追赶。在部分特殊行业中,冷链物流行业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其在农产品方面的应用远远达不到业内平均水平。从宏观角度来讲,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在运营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合理、成熟的运营体系模式,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模式,成为了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通,李思聪.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8,(4):73-75.

篇(7)

关键词:中小型物流企业;核心竞争;策略

经济全球一体化势不可挡,随着这一格局的基本形成,物流行业也开启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中小型物流企业对于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技术创新和扩大出口等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自身资源有限、服务单一、规模较小等问题缺乏竞争力,一直徘徊在市场低端。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对它竞争力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课题。

一、目前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竞争环境

(一)国内经济增长带动物流企业发展

中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便开始质的飞跃,外资大量涌入,企业物流开始外包,这些都为物流行业提供了更为稳定的保障。随着地球村的不断缩小,中国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因此走国际化路线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将眼光放远来看,作为第三方的物流行业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和政府制定的关于物流行业发展的规定和措施以及企业自身的战略调整,这些都会使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迈向新台阶。

(二)国外物流行业的威胁

经济的增长带动了人们消费水平,现在海外代购已经越来越普遍,相应的一些国外物流也开始慢慢抢占国内市场。现在的跨国物流公司一般是在空运和海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像是UPS、TNT这些都是由空运演变而来;美集和马士基这些则是由海运发展而来。虽然现在跨国物流公司在国内的发展仍受到限制,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市场的不断打开,它们通过各种途径渗入,并且凭借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更加完善的服务将对国内的物流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国内同行业竞争

国内的物流行业竞争是一种粗放式的竞争格局。其实国内的物流业算是一个新型产I,大部分的物流公司都是半路出家,盲目跟风。企业之间由于相互模仿,缺乏特色,所以大多数的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近几年的“物流热’催生了大量的物流公司,但是低价恶性竞争打乱市场秩序,致使整个物流业的业绩难以提升,无法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型物流公司的发展问题

(一)员工职业素养不达标,人员流动大

许多中小型物流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缺乏先进的企业理念,不能攻克一些技术难关,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人才的创新驱动。目前我国的专业物流人才体系的建设并不完备,因此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学历较低,缺乏专业知,从而导致整个公司的运营缺乏内在动力。其次,物流行业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所以一些物流公司一般不会也没有能力去培养人才。除了上述原因,因为物流工作相对辛苦,所以对于一些毕业生来说这并不是理想行业,特别是进入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物流行业不能注入大量新鲜血液,也不能接受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念。

(二)缺乏资金

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最大的“瓶颈”就是缺乏资金。资金的获得一般是通过银行商业贷款,中小型物流公司经常因为发展能力不足,缺乏有效担保和信誉度所以不能及时获得银行融资。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带有一定的歧视性,一般来说,政府比较偏向大型物流公司,对它们有很多的扶持政策,但是无形中却忽视了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这也让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难上加难。

(三)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完善,缺乏专业服务

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规模小,极分散。各地经营网络分布不合理,全是散落的点,没有组成一张强有力的网,而且彼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造成货源不足、运输能力过剩、资源浪费等问题。另外,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对于一些最新技术的应用没有落实到位。比如:条形码、EDI等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物流信息相对来说并没有做到完全透明,客户与企业之间不能共享信息资源,对彼此缺乏信任。上述问题所造成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服务能力较低,一直徘徊在市场低端。

三、中小型物流公司的竞争重点

(一)找清位置、合理定位

作为第三方物流公司,首先要做的是要了解市场需求,分析客户需要,并且还要做到知己知彼,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并对自身的发展状况作出合理客观的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定位,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切忌盲目跟风,照搬模式。在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务外,还要做到审时度势根据市场动向调整节奏,不断开拓新领域,拓展业务范围,努力提高自身附加值。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在数量和核心竞争力上与大型企业相比都要逊色不少,所以为了避免被市场淘汰,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定位,找准发展目标。

(二)分析自身,明确模式

很多中小型企业在管理模式上“投机取巧”直接借鉴市场上的成功例子,照搬使用,但是却忘了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作为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的关键是要对市场的业务范围有精准的把握。一般来说,物流的核心服务包括运输、储存和仓库管理三方面,还有一些增值服务像是包装和流通加工。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中小物流企业公司只能发展核心服务中的两至三项,。要想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经营效率,管理者必须多动脑筋。比如说,简化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一些人性化服务,留住客户,做好客户的信息管理工作,争取实现客户的终身家价值。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而不是市场上所谓的最好的。

(三)专业经营,差别服务

客户的差异化存在是物流行业中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所谓的差异化服务,是指中小型物流企业对自己有一个充分了解并且对整个行业也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后,再结合自身特色,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推出一些相对来说较为新鲜具有创意型的服务,以此获得客户的产品存在感与偏好。即使再大的物流公司也不能将所有业务范围包揽,所以中小型物流企业在做好自己专业化的服务基础上,充分挖掘大物流公司的缝隙实行差异化战略管理,以此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提高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物流行业是一个先决条件,但是信息平台的建设费用过高,作为中小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运行初期加入一些公众平台,这样的话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慢慢开拓网上业务。如果已经建立了相关物流信息平台,那么就应该猿直曜蓟经营,通过信息整合为客户进行量身打造完美服务,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服务。

(二)与其他企业形成战略联盟

面对大型物流公司的绝对优势,中小型企业要想赢得发展,必须学会“抱团取暖。建立共享的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一体化资源优势,在相关组织和契约的监督下取长补短,通力合作,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政府扶持、提高融资能力

政府应该改变以往偏向大型物流企业的观念,转变态度,积极建立一些中小型企业的担保机构,解决融资困难问题,并对现行一些不利政策着重解决。与此同时,通过资本市场多元化,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从而加强中小型企业的现代化建设。

(四)改进机制、培养人才

物流企业是一个多行业交叉的复合型产业,技术性与劳动性人才都是必须要具备的。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经常组织员工学习,提升员工的整体服务意识,通过提高薪酬待遇的方式多吸引专业型技术人才。除此之外企业要积极为员工的成长提供前进的阶梯,培养企业文化,从而加强企业内部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