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50: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东西方文化的认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文化的概念、层次及东西方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及层次
根据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包含知识、信念、艺术、法律、道德和作为社会一员的人这个个体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等人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性的成果。
文化对群体内人们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首先,文化具有群体共性和普遍性。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群体的各个层次之中。其次,文化是一种长久的历史积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而它对生活其中的人群的影响全面、深刻而且长久。第三,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它是群体中人们判断是非与优劣的标准。[1]
社会文化决定着人们的思维和言行。一个民族的行为,就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具体化和物质化。东西方的价值观、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极大差异。
同时,文化的内容是不能遗传的,是通过后天学习而来。人们习惯于在本民族文化熏陶下习得的交往准则、行为规范、价值观,总是把自身文化作为参照标准去理解、评价其他文化,这就形成了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从而妨碍了不同文化的人的沟通与交往。
研究者们对文化的层次划分有各种分析,比如有研究者提出了“文化的洋葱模型”:表层称为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建筑,语言等,人的肉眼易见,就像洋葱的皮;中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崇拜的英雄的性格,往往代表了该文化大多数人的性格;最里面一层是核心层,即价值观(Values),指人们所理解和相信的关于真、善、美的观念,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2]
(二)东西文化的差异性
1.价值观的差异
东西文化在价值观上存在着诸多区别,且有着本质的不同。例如,在人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则认为人性是善恶的结合体,强调人控制自然;对于时间观念,中国文化珍惜过去,西方则重视未来;在社会活动,中国文化重视身份,西方文化则重视所作所椋辉谏缁峁叵捣矫妫中国文化讲究上下等级观念,而西方注重个性和个体性。
2.思维模式的差异
上文提到东方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表现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方面就是倾向于整体性、综合性和垂直感,体现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就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先因后果、从前往后、由小及大,由整体再到具体和局部。
西方思维模式将人与自然分离开来,崇尚“人物分离”,征服和改造自然,比较讲究理性。西方思维主要表现为习惯于分析事物、抽象思维和重形式逻辑的思维以及求精确的语言观,在语言表达方面,先概括后分解,先总结后列举,从结果追溯到原因。
二、东西方文化对创新创业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创业的影响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世界不同文化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为世界其他文明学习和借鉴。兼容并蓄、和谐思想、人本精神、辩证思维等,这些都对建立创新型国家有积极作用。[1]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传统文化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引导大学生确立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创业态度;传统文化崇尚诚信经营,重视构建公平竞争商业准则,对今天创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丰富了其内涵。
当然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比如“重义轻利”、“重士轻商”等思想严重影响阻碍了创业者的创业意愿。同时,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挫伤创业动力意志。长期封建历史条件下,某些价值标准和核心追求带来的影响是泯灭个性和扼杀创造性,从而形成了诸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等封建专制意识浓厚的就业观念,对此我们应该坚决摒弃。
(二)西方文化对创新创业的影响
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立国之本,强调科学进取和民主法制,重视发展和个性化。西方文化下的管理以“法”为主,强调严格的制度、理性决策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等等。在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上,西方管理思想主要放在对物和组织的管理上,主要偏向于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以西方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美国的文化为例,主要内容有强调创新、创业和主张积极尝试的文化;容忍缺陷、宽容失败与多元化的价值观;以及诚信基础上的合作创新文化等等。同时它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奉行个人财产的保护和利益为上的宗旨,在创业时更加注重利益的获取而忽视了创业风险,往往因一味攫取利益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因素。
三、东西方文化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文化建设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欧美国家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两大主流文化,两者因起源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为立国之本,强调科学的进取和民主法制,重视发展和个性化;而东方文化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强调的是关系的协调,重视家庭和群体的利益。
表现在管理思想上,西方文化体系下的管理是一种制度化的管理,存在“管理有余,领导不足”的情况;而东方化体系下的管理,缺乏规则,失去了管理的科学性。[3]两种思维和管理体系各有优势,侧重的角度不同,他们是互补的、兼容的,只有相互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施行管理,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发展趋势是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全球化是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创新的前提,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为融合创造了条件。因为差异导致的互补性产生了融合创新的基础,而差异越大,在客观上存在着互补性和融合的倾向也越大。
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把西方的法制、法规融入到东方的文化中,使东方文化也加入定量的元素,走向规范;西方也把东方文化中的对群体利益的关注和关系的协调等元素融入西方的文化,使得西方文化在规范中更加人性化,这样文化的发展就更加能适应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
研究者指出人类社会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深深根植于社会的文化氛围之中的。在创新的各种要素中,文化是各种层次创新体系的灵魂,具有最终的影响力和决定力。长期看,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包含制度建设在内的优良创新文化的形成。文化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1]随着我国踏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征程,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显得尤其重要。
当代大学生们受到来自东方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双重熏陶,作为创新创业群体的中坚力量,如何顺应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加强思考,从而为自身创业意识、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这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的启示
(一)文化传承和融合中的一些存在问题
文化作为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创业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创业活动互不相同。[4]因此,忽略文化差异的创新创业注定是要失败的。
在文化融合的趋势中,研究者们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巴斯丁(2014)指出传统的中国文化依然深受儒家文化思想价值观中的诸如“尊重权威”、“顺从”等思想的影响,与典型的企业家思想价值观不相契合。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儒家思想的产物,与有效的企业创新教育所需的方法并不相吻合。[5]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做得很好。通过我们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过程中,现代化的思想和理念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知观念中有逐渐淡化的倾向;同时,课堂教育作为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使他们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但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没有将其内化为行动。
反过来,西方企业在东方文化环境下的生存,一定要考虑到文化差异性下的特定文化环境。巴斯丁(2014)指出,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必须紧紧围绕对特定民族和地方文化的联系和探讨。若无对中国消费者文化的深刻洞察,美国本土企业成功的模式在中国是无法被轻易复制的。[5]
张骁等(2006)研究者指出:正如知识的创新来源于不同知识的相互碰撞一样,如果不存在文化差异,文化的融合创新是不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是文化融合创新的根源及动力。文化冲突的发生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的机遇,因此为了实现文化创新就必须直面文化冲突现象,正确对待和处理文化中的冲突和矛盾。[4]
(二)东西方文化融合对创新思想的启示
1.“取长补短”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创新的途径
研究者指出一国的创新文化与传统和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发达国家在创新文化方面有很多可取之处。我们应在扬弃的基础上大胆采取“拿来主义”的策略,遵循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融和提炼,螺旋上升的原则来逐渐优化我们的创新文化。[1]
对于可取之处应积极借鉴,结合自己的特点加以整合,发展出适合自己的新的文化思想。比如在人的行为的研究上,西方文化体系下的管理主要放在对物和组织的管理上,主要偏向于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从理性思维出发。而东方文化影响下的管理则强调人的社会性,往往是由道德在约束人们的行为,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执行体系,缺乏契约精神。所以若将西方的理性思维与东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相结合,加强对人的研究,应该会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2.跨文化管理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创新的倾向和趋势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在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中表现尤为显著。西方文化下的管理以“法”为主,强调制度、理性决策,重程序、重法理。而东方文化中,管理则是以“情”为主,注重发掘人的内在的价值和积极性,对制度管理较松懈,重态度、重情理,理性精神不足。[3]
在今天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西方企业很注重社会效益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稳定,而东方文化下的企业也重视强化竞争机制,强调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跨文化管理会使得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在实践中得到加强和提升。
五、结语
Y合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应加强思考,把握好创新文化的关键环节,即对不同文化差异和冲突的认识,加强对文化差异和冲突的性质及类型的认识,判断其发生领域、涉及层面以及造成的影响,从而正确选择处理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对策,为自身创业意识、思维、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更好条件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吴金希.创新文化:国际比较与启示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51-152.
[2]孙洪义.民族文化对国家创新能力影响的元分析[J].创业创新管理国际期刊,2009(10).(3/4),353-360.
[3]张浩.东西方管理理念融合的理论与实践[J].南都论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2).
文化依靠语言来承载,语言依靠文化来孕育,世界上无论哪一种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独立存在。学生只有了解英语背后的西方文化,才能更好地学好英语,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文化教学。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首先论述了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英语课堂中加入文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初中英语 教学
语言与文化是一对密不可分的矛盾统一体,它们互相依存,不能独立存在,英语也是如此,背后也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所以学生如果想真正将英语学得准确、深入,必须充分了解英语背后的西方文化。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只有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学好英语。
一、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注重文化差异,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直接推动力,也是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向学生介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了解一定的西方文化,认识到英语的发展演变过程。举例来说,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作者的生活经历、生活的年代等,进而了解到作者所在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点等,从而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更准确的认识。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感觉肯定是非常新奇,他们会看到一个不同于东方文化的神奇世界,进而会对西方国家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学生自然能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文化差异,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人们在生活习惯以及交流方式等方面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学生如果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文化背景的差异,就会在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英国人见面打招呼用语总是谈论天气,因为英国天气变化总是很快;美国人热情、大方,见面总是习惯说:“Hello!”“Nice to meet you!”中国人一直将饮食文化放在很突出的位置,所以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也总是向对方询问:“你吃了吗?”可是如果将与中国人打招呼的用语用来对待外国人,他们会产生一种误解,可能会认为对方要请自己吃饭。很明显,语言差异的根源在于文化差异,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顺利进行交流。
二、基于文化差异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一)广泛阅读,增长见识
阅读能使人增长智慧,有助于开阔视野,所以学生应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这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他们学习英语知识。学生要尽力阅读,不但要阅读大量的英国文学作品,还要认真阅读英文版的杂志、报刊,多收听英语广播等。这些阅读材料以及广播节目中含有大量的关于西方国家的民俗文化、历史发展、、社会时事等众多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如东西方文化在节日方面以及礼节方面都与我国的文化存在很大的不同。学生了解这些文化知识之后,视野能够更加开阔,见识也同时增多,这样,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实现,而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同时会得到提高。
(二)多媒体辅助,加深理解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汇总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开始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来进行,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播放原声电影资料,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彩、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更便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来了解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中的许多地方都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大的不同,如建筑、节日、风俗等,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能够更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文化,了解西方国家的别样风情。当学习人教新目标版中的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这一单元时,教师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欣赏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电影片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比较中西方电影之间的差异。中国电影一般对生活中的美好予以歌颂,这主要是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西方电影则更为突出地展现了科学的重要性,这与西方国家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是分不开的。学生通过多媒体,不但了解了中西方电影之间的差异,还更好地认识到中西方在文化、历史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三)营造情境,亲身体验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英语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英语语境中感受西方文化,了解语言差异。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流利的口语,也可以使用夸张的织体语言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自己就是在英美国家的文化情境中;教师也可以将教材内容分解成简短的对话练习,使学生在对话中体会西方文化。教师还可以将西方文化内容蕴藏在灵活多样的英语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感受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如在学习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活灵活现的教学情境来感受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列举出各种各样的party,以更好地了解西方国家的假日、聚会等,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西方文化。如教师可以领导学生组织一个友好交流的活动,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不但要详细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还要描绘西方国家对文化的概念。这样的优势在于,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刻体验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结 语】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个过程中,初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够为日后的深层学习提供必要基础,教师不但要认识到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更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西方文化的渗透,不断提高初中生对文化知识的正确认知,使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能够准确辨别这些文化差异,使文化能够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内容摘要:以赛义德为代表的一批后殖民理论家因其具有独特的东西方文化双重身份,从而使他们的文化视角更为开阔。理论更有深度和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的梳理,提炼出其思想中有价值的成分,以期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后殖民理论可以看作是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角与研究策略。当今,后殖民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全球文化研究的一大热点。而在后殖民研究的诸多理论家中不得不提及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就是爱德华·赛义德。对其理论的分析和梳理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后殖民主义理论。
爱德华·赛义德,生于耶路撒冷,后去欧洲,1951年到美国。1964年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他的这种独特身份,使他能以东方人的眼光去审视西方文化,从边缘话语的角度去面对中心权力话语,切身处境地去看待后殖民文化,从而使赛义德的眼光超越了学院派的狭隘天地。具有了明显的文化政治批派性,具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尽管传统的殖民时代已经结束,但殖民文化与精神上的被殖民状态并未终结,传统的殖民主义通过文化、科技延续并再生且以新的形式出现,这正是后殖民主义批判的主要着眼点。后殖民主义者通过分析东西方在文学艺术乃至整个人文科学上的种种表现,对这种二元对立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进行分析和批判。赛义德借助权力、话语关系的理论,指明了西方学术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改写了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话语形态。
介入政治,参与社会,使赛义德将文学研究与政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特点在其著作《东方主义》中得到彻底体现。《东方主义》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范式。在《东方主义》中,赛义德将自己的学术观点、批评意识和理论阐释建立在广泛的文本解读基础上。他深刻批判了西方殖民主义在文化上的表现。他认为,东方和西方这样的地理区域都是人为建构起来,欧洲文化的核心正是那种认为欧洲民族和文化优越于其它的民族和文化。此外,欧洲的东方观念本身也存在着霸权。赛义德的批判性解读分析,让我们知道了在西方著作中呈现出来的东方,并不是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东方,而是西方人的一种文化构想和话语。如果有人将《东方主义》看作是反西方的,那么毫无疑问是有违赛义德初衷的。不仅如此,赛义德还反对二元对立的论调,他认为,像东西方这样的二元并没有一种稳定的、与之相对应的本质。而是被不断建构的。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建构性,其本身也注定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赛义德倡导一种多元的、多样的、杂生的文化策略,各种文化共生、和谐相处,平等交流对话,而不是相互对抗或相互压制,这是摆脱文化霸权的惟一途径。
欧美国家和其它国家文化间存在着二元对立。在这种对立的权力话语模式中,对于有第三世界血缘又生活在西方世界的“夹缝人”来说,他们在东西方冲突中颇感尴尬,面对西方经常处于一种失语或无根状态,却在面对东方人时又有西方人的优越感。赛义德则坚持超越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东西方文化冲突模式,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生模式。赛义德所要消除的是形而上的本质主义,并希望超越东西方对抗的立场,从而使东西方成为对话、共生的新型关系。在西方的东方学者又该怎样在全球现代化浪潮中同社会和周围环境相联系而又保持个体经验,并对政治社会制度和文化殖民主义采取批判立场呢?赛义德认识到个体的特殊性对学者的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因为特殊性使学者能以个体经验对抗整体性殖民文化。赛义德认为,在第一世界文化领域的第三世界学者只有通过个体经验才能有效地选择境遇并改变个体乃至群体的命运。他希望通过分析西方与东方对立的文化结构而消解这种中心。
风靡全球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但是,后殖民文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实践上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当前如何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就成为其关注的焦点。后殖民理论对东方和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的再认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东方文化怎样才能避免被殖民的危险呢?这就需要打破二元对立的东西方理论,以全球性的历史性的眼光看待人类文化的总体发展,从而在世界性中消解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成分,解除一方压倒或取代另一方的紧张关系,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面对东西方。任何文化压抑和意识权利的强加,任何全盘西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作为判断另一种文化的尺度。那种在文化转型问题时,认为只有转向西方才是惟一的道路,才是走向了现代文化的看法,应该得到质疑。西方文化先于东方进入现代社会,但这不意味着这种发展模式就是惟一正确的,更不意味着西方的今天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明天。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永远处于先进地位。在民族文化之间不存在着优劣,只存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是中国参与世界并破除文化霸权的基本前提。如今,我国许多的文化学者和文学理论家,以一种民族精神和对人类文化前景更为深远的思考加入了这场持久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的大讨论。当代中国学者所面临的任务是深入挖掘和研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以积极的姿态展开与西方文化的对话,对外大力宣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中找准中外文化的契合点,继而建立有本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为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2]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赛义德,东方主义[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
【关键词】 初中英语;跨文化;实践策略
近年来,英语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于英语教学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要将知识点的教学和国外文化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让学生对应于英语的学习不仅限于应试的模式,而是真正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学习。在教学中应该将西方的人文背景,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逐渐渗透进来,根据合适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够有效的运用英语,掌握地道的英语技能,同时还能够对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实现英语的跨文化教学。
一、跨文化教学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在英语教学中,要以学习文化知识作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介绍的文化背景要和学习的知识相结合,内容上密切联系,根据一些主流文化进行介绍,突出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在一些日常用品的表达方面还有日常用语方面,按照实用性的原则,介绍一些在生活实际应用有着重要作用的文化。
2.阶段性原则。跨文化教学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阶段性进行,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英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是相当广泛的,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便于学生的接受。由于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在知识的接受能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说跨文化教学要遵循阶段性的原则。
3.对比性的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找出汉语和英语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因为学生大多数习惯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汉语思维的方式,在英语的学习和表达中就会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两种语言的不同,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二者的不同之处清楚的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文化。
4.实践性原则。跨文化的英语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实践体验相结合,学生需要参与到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来。在教学中要结合听、说、读、写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或O体验,掌握英语知识,学会运用和表达,建立跨文化学习的意识。
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1.跨文化教训与词汇教学。词汇时语言组成的基础,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熟练正确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可能会在一些词汇的含义方面有所不同。学生如果根据自身的理解去学习可能会造成语言运用不当,语义理解不当,在交流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有些词汇学生知识理解表面上的意思,由于文化背景了解的少,所以对于词汇的隐身含义理解的不是很到位。比如:“dog”这个单词学生一般只了解它的表面意思是狗的意思,在汉语的理解当中都会赋予狗一些具有贬义的表达,例如“狗腿子”,“走狗”等不是很好的词汇,但是在英语表达中“a lucky dog”却是“幸运儿”的意思,这两个单词在理解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也会在英语表达中闹出笑话。所以说加强学生的词汇跨文化教学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表达能力的提升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跨文化教学与语法教学。由于东西方文化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在语法表达的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学生比较容易受到母语语法的影响,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将接收到指令转化为汉语思维模式,然后按照汉语再进行英语翻译,这样的方式导致在英语语法的表达上很容易出现错误。比如:“你先走”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就会翻译成“you go first”的形式,但是真正地道的英语表达其实是“after you”,二者在语法表达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要以文化背景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还有就是让学生在课下多阅读一些英语文章,感受一下正宗的英语语法表达的形式,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小说等阅读材料,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和思维的差异,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法。
关键词:多元文化论;东西方文化差异;心理咨询;跨文化咨询指导方针与技巧
引言:
20世纪80年代至今,多元文化论(multiculturalism)逐渐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这是基于各国——尤其是美国——的社会人口构成的重大改变:更多的移民、其他人种和少数民族逐渐占据着各国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重新认识各民族及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尊重其文化特性、摆脱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的单一依赖性是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新重点。
在心理健康领域中,文化多样性对心理咨询过程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不仅来访者的文化背景愈加复杂、其观念及认知行为方式受到更多文化信息的影响,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不同国别和民族的差异也直接影响到交流和影响的有效性。
因此,一名专业的咨询师不仅仅应掌握对来访者精神状态、人格、行为方式的分析与全面评估的能力,更应该关注咨询过程中呈现出的、在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微妙问题。这些问题对咨询关系的建立,来访者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以及咨询交流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最终咨询效果均有着很大影响。
为了解并研究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出跨文化咨询的应对策略,本文作者特地给出了以下几个典型案例。
一、案例分析
1.1案例一
童同学就读于中国一所重点大学,是一位性格大方、自小成绩优秀、由母亲单独抚养的女孩。进入大学之后与母亲多次严重争吵,最近一次争吵后吞服安眠药试图自杀。经抢救后呈现中度抑郁状态,持续半年之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总分26分,认知障碍、阻滞、绝望感等因子得分高。
童同学主动前来求助时,自我表露度很高。在她的个人陈述中,她上大学后一直努力学习为了继续读研,自己和母亲对此都有着很高的期望。这次自杀行为的导火索是由于她身体不适、没在家努力学习,但母亲却强迫她振作起来,双方争执很久,母亲最后对她说“这个家是我的家,你在家要么就听我的话好好学习,要么就从这个家滚出去。”她感到强烈悲痛,觉得从小到大母亲一直都在支配她,她自己的需要、梦想得不到尊重和理解。
在会谈中,咨询师敏感地注意到童同学的家庭观念并不单一,而是存在东西方文化上的冲突,这种内部冲突恰恰是她痛苦的重要原因和急需解决的矛盾。根据她对理想家庭、理想父母的描述,她在认知上是非常向往西方个人主义理念的:她认为人应该独立、对自己负责,家庭成员之间应是平等尊重的,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身心需要。另一方面,她的行为却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需求,一切以母亲和长辈的要求为主,为家庭随时牺牲自己的事情。这些行为表明她从小深受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是权威、孩子要顺从、个人的决定要服从家庭需要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每当她想按照自己的需要做事,这种冲突就让她产生强烈的罪恶感,使她感到仿佛在和自己的母亲、家庭的需要做对;加之母亲的行为模式是支配型的,总是拿自己的权威和家庭责任等道德观念来压制童同学,最后给童同学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
咨询师将治疗重点放在分析中西方文化观念差异——主要是家庭观念——在童同学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是如何产生冲突而引起她的情绪、压力问题的,帮助童同学理解自己的痛苦来源;咨询师还对童同学和母亲进行同时会谈,让两人打开心扉、化解了交流方式上的问题和误会;更进一步建议了童同学的家长尊重她的个人意愿。童同学和母亲在认知上都有所转变,正确面对了双方观念上的不同,双方之间的信任又重新建立了。
1.2案例二
李先生来自日本,已婚,目前在美国就读博士,妻子没有跟过来。他被他的美国室友带来咨询,据室友描述,他经常在梦中大喊大叫其妻子的名字,影响到他人睡觉;有多次发现他什么也不做,面无表情,只是死死地盯住妻子的照片。
在会谈中,李先生很合作,他的精神状态和情绪都很稳定,主动让咨询师了解到有关他婚姻的状况以及妻子为何不能跟他来。但是每次咨询师试图探索和引出他对妻子是怎样的情感时,他就努力转变话题。他在会谈中从头到尾一直表现出礼貌,但就是不表现他的情感。
相对于案例一中自我表露的良好,李先生显露出很强的阻抗。当他的会谈录像呈现在咨询实践课堂上,欧美裔学生们对他的行为表示很难理解。“你对此会有怎样的感觉?”“当你想起这件事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种基本询问在他身上发挥不了作用。他们认为李先生不可理解、没有情感。
这位有经验的咨询师了解到,在中国、日本和亚洲的很多地方,文化的传统就是社会伦理和秩序不需要过多考虑个人内部的情感,个人情感被认为是缺少社会意义的。东方国家一直强调在公共场合应怎样表现得体而不是内心的自然流露。在这类文化的隐私观中,婚姻、亲子等家庭方面的事情被认为是神圣但隐秘的,即使是面对心理治疗。因此,当咨询师对李先生的情感问题表示兴趣时,他产生了阻抗,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
面对这样不会轻易表达自己情绪、且对自己深层次情绪和需要不甚关切的来访者,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整理真正的情感和情绪。咨询师明智地决定耐下心来,不着急评论李先生的情感,而是花时间发展融洽的关系。李先生参加了多次会谈后,咨询师才对他的潜在情绪进行了简短的认同,获得了李先生的信任,促进了交流的有效性;同时,咨询师邀请李先生加入小组咨询服务,该小组中都是在异国留学有着类似情况的同伴,李先生在与这些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更容易感到共情与彼此宽慰;通过这些渠道他排解了对妻子强烈的思念和对新环境的适应障碍,症状也随之消失了。
1.3总结:以上两个案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分别影响了来访者自身的认知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这两个案例的有效性都归功于咨询师敏感地关注了来访者的文化背景特性。案例一中,咨询师发掘到了来访者本身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影响,在认知与行为上产生了不一致,准确地把握了来访者内心冲突的来源;案例二中,咨询师了解了东方文化的含蓄隐忍的交流方式,从而采取了恰当的沟通模式,获得了来访者的信任,化解了咨询过程中的阻力。
1.4案例三:
霍华德女士是一位聪明而有魅力的中年女子,她与丈夫有着长期的矛盾,因此主动前来咨询。会谈中霍华德女士表示她的丈夫是一个残忍傲慢、以自我为中心的男人;即使她以一个顺从的、放弃自我的家庭妇女形象出现,也很难从她的丈夫那里得到任何信任、赞美或者关爱。更重要的是,霍女士成长在强调女权主义的西方国家,她想成为有平等家庭关系的妻子,还希望有自己的事业。她是一个聪明有天分的人,想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个传媒广告业的导演。
然而霍华德女士每次谈起她和丈夫之间的问题,咨询师总是站在她丈夫的一边,他建议她成为一个如她丈夫所希望的完全顺从、放弃自我、支持丈夫的妻子,放弃自己追求的事业。“你最大的事业和责任应该是使你的丈夫幸福,使孩子快乐,照顾好家庭。”这位咨询师来自中亚,他在一个蓝领劳动阶层为主体的父权制的生活环境中长大,这种文化背景对两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义务的理解是传统的:男性应位于支配地位,而妇女只能是依赖者、顺从者。这种根深蒂固的男权价值系统使他对于理解、接纳霍女士的情绪和她的女权主义观念产生了逆向阻抗,他拒绝包容和接受她的文化价值观,不能以一种共感的方式去帮助他的女患者发现她真正的需要和愿望。因此他的建议让霍女士感到更加压抑和悲愤,几次会谈后她离开了咨询师,接受了另外一位支持她追求事业的朋友的帮助;她毅然和丈夫离婚,和一个温和、支持她、为她的独立自主而高兴的男子结了婚,在自己的领域创造了一番杰出的事业。
1.5案例四:
卡罗是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她怀孕了,而她的男友说不会和她结婚。但是无论如何她都非常想要这个孩子,因此她来寻求建议。
在和咨询师讨论留下这个孩子的利弊时,卡罗说,“我知道独自抚养孩子会非常辛苦,但是我真的不能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她来自新教徒家庭,严格遵循着圣经中的教义而长大,非常不赞同堕胎,认为堕胎就是剥夺一条人命。她明白做一个单身母亲意味着什么,但她并不以此为耻,只想努力成为一个尽责的好妈妈。
然而咨询在讨论是否堕胎的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咨询师一直暗示卡罗如果她留下孩子她的生活会一团糟,卡罗也敏锐地感觉到咨询师不希望她要这个孩子,想让她去堕胎。卡罗对咨询师在她的观念上的干涉非常不满,她说“我认为你不应该这样做,难道这就是你对我的治疗?“
这位咨询师来自中东,是一位有些犹太背景的女人。在她的文化里,早婚比例越来越低,年轻人的婚前性行为很多,堕胎只要有正当理由——尤其是为了保护女性——是可以接受的。当她和督导讨论这次会谈的僵局时,认识到自己真的对堕胎的做法很支持并企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来访者身上。这导致卡罗很悲伤,在她的超我还不能容忍堕胎这个决定时,咨询师影响她去接受这一点导致她产生巨大的精神痛苦,更不用说破坏咨询关系和效果了。督导之后,咨询师向卡罗承认她的错误,并保证自己会更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最后卡罗在咨询师的支持下生下这个孩子并成为一个相当好的母亲。
1.6总结:以上两个案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方式是由于咨询者的文化背景与观念与来访者不同,从而产生了文化性逆向阻抗。案例三、四分别在两性观念、宗教信仰等跨文化问题上,由于咨询者不能意识到自己没有排除有关文化的价值干预或价值影响,没有以尊重、理解的方式处理来访者的个人问题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导致咨询过程中产生了阻力和冲突。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来源和差异敏感点浅析
以上案例中呈现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及其对心理咨询的影响。众多跨文化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在研究、对比东西方文化后,积累了多方面的主要差异根源和敏感点。为了帮助咨询人员更好地把握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脉络,本文作者特此分析了以下有价值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来源和敏感点。
2.1 东西方国家社会结构和价值导向的不同是文化差异的起源。
亚洲国家自古发展而来,经济模式与信仰模式都强调集体价值。社会结构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织社会秩序的是靠伦理即道德。这种模式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价值导向是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的。而西方国家由于宗教的一脉传承,基督教思想强调人人平等和个人价值,社会根基在于个人力量,靠宗教和精神的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价值导向强调个人尊严与需求及个性自由发展。
2.2 家庭观念、性别观念和责任感的差异是这些基本价值导向的延伸,也最深刻地影响着心理咨询。
1)家庭观念:以中国、日本、印度、土耳其等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主干家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时,家永远是第一位的,个人利益从属家庭利益;子女幼时依赖父母,父母为家庭作出很多牺牲,同时要求子女更加服从,尊重父母的权威。而西方社会以核心家庭为主;个人的利益和愿望是主导因素,家庭是次要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强调平等、尊重、友爱,并有明确法律的约束。
2)性别观念:东方国家重视家庭,而家庭对两性制造了不同的角色分配。传统观念里,男性处于主导者的地位,而女性处于协助、服从的地位。这种观念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东方人的两性观,以日本、韩国、中东国家为甚。西方国家在女权运动之后明确强调两性之间的平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选择权。
3)责任观:东方文化的集体责任观着重在维持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实现集体目标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而西方文化的责任观则是以突出个人责任来实现集体目标。
2.3隐私观念、交往方式、运用语言的差异
1)隐私观:东方文化的群体价值取向使得人们主要维护群体、家庭及他人隐私,这种维护 也同时是对个人隐私的维护。而西方文化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有更高要求,在个人空间、个人自由方面的隐私人们能做到互相尊重。
2)交往方式:东方国家的文化和家庭教育强调社会适应性,修身养性、自我收敛、含蓄;
因此客气得体但不直接表达的特点是东方文化相对于重视培养个性、创造力、沟通能力的西方文化的主要不同。
3)语言运用的不同:东方人倾向以客气、婉转、取悦他人的语言形式,并伴有相对收敛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西方人多以自信、主动的沟通方式,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丰富,也是其表达的重要部分。
2.4东西方文化差异还影响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本身的态度。
据调查,中国、土耳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心理咨询业不如西方国家普及,大部分人群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存有耻辱感,也对咨询师专业水平和咨询效果产生怀疑。这种态度也间接影响着咨询过程,也是跨文化咨询应努力认识和克服的障碍。
三、跨文化咨询指导方针与技巧
越来越多的案例和调查表明,在心理咨询领域中,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愈加明显,这对心理咨询师们提出了跨文化咨询的专业要求。美国多元文化咨询和发展协会和美国心理学会的三大主要派别都已经发展了在实践、研究和培训中的多元文化能力指导方针。下面一些指导方针是对与会谈和咨询有关的一些总结。
3.1培养文化意识。
1)努力认识到自己是文化个体,注意发展意识到个人偏爱或偏见的能力。
2)要了解超出个人控制外的文化背景问题是怎么影响一个人的观念和认知模式的。例如,诸如压抑、歧视(性别的、种族的、个人能力的)等外在问题会在来访者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产生很深的影响。
3.2掌握文化知识。
1)了解尽可能多的文化群体以及他们的历史,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差异敏感点,以及他们现在常出现的问题。
2) 学习多样的助人方式,在适当的时候采纳他们。
3)要知道自己文化专门技能的不足,必要的时候寻求督导。
3.3 发展跨文化交流与咨询技巧。
1)发展能调和不同背景来访者的独特的世界观和文化技巧。
2)注意作为咨询师本身与来访者之间潜在的文化差异,防止发生文化性逆向阻抗。咨询师应秉持尊重文化平等性的理念,应尽可能小地对来访者原有的文化认知内容进行干预和改变。
3)要注意观察来访者的非言语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尤其重要的是非言语行为中的不一致,这些不一致在东方国家非常常见。
4)尊重来访者的第一语言,保证对其语言的仔细翻译。
5)要保证背景或差异性因素是整个咨询过程中的一部分,帮助来访者学会把他们的个人问题与这些背景问题联系起来。
四、小结
总之,心理咨询人员应走出传统心理咨询理论中过度强调科学客观性和文化普适性的误区,努力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及其对心理咨询领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影响,致力于发展跨文化咨询的技巧策略,更好地适应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要求。
参考文献
[1] 《西方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取向》 高媛媛 山东师范大学 2005年
[2] 美国心理学会 差异性17,35,45 2000年
[3] 《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会谈和咨询》 Allen E. Ivey & Mary Bradford Ivey 2007年
[4] 《111个失败的案例——常见的心理治疗错误》Gerald Schoenewolf 2009年
[5] 《东西方家庭观念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杨发青 百家论坛杂志
[6] 《跨文化心理健康浅探》方必基,梁世钟 科技信息杂志
【关键词】《少女小渔》;东方式精神;东西文化碰撞
电影《少女小渔》讲述了留美大学生江伟为帮同来的女友小渔获得绿卡,被迫安排小渔与年届六十的失意作家老头马里奥假结婚的故事。这部电影刻画出了中西文化撞击的特殊情景,紧紧围绕异域生活中最敏感、也是最具文化冲突尖锐性的身份及情感认同问题,揭示出处于弱势文化地位上的海外华人,在面对强大的西方文明时所感受到的错综复杂的情感,及在这种境遇中获得跨越文化障碍的内心沟通的艰难性与可能性。《少女小渔》以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小渔作为东方文化的载体,将其置于移民大潮带来的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背景中,立意是在探讨东方文明在西方强势文明压迫下的道路选择。电影以形象化的描写试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答案:东方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不在于模仿西方激进的文化态度而失去自身文化的精神支柱,最根本的应该是自身东方式的精神升华。
一、东方女性形象
少女小渔是电影中十分典型的一个东方女性形象,她隐忍、坚韧、忠心、善良而又无私,但将这个形象至于海外移民东西文化撞击的大背景中,小渔就不仅仅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代表,故事在不同种族、肤色、语言、文化的语境中演绎出来,少女小渔遂成为了“中国”的镜像。小渔的无奈、痛苦和挣扎,则更像是东方精神在西方强势文化环境下的艰难生存和抗争。
依赖性:小渔作为东方女性的代表,其具有对男性的本能的依赖性。在电影一开头,小渔以“躲避”的形式出场。一条大红裙子,刷刷刷跑上天台,然后很专业地躲起来;在厨房中,马里奥曾问小渔:“你来美国的目的是什么?”她笑了,腼腆地轻吐一个名字:“江伟。”这就是小渔,她为别人而活着,为了一个人,江伟,背井离乡,为她一厢情愿以为可以爱的男人顺理成章地牺牲掉尊严和自我。而江伟把她馈赠的爱情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依赖和欲望的需求。专横和霸道成为他对爱情的另一注解。另一个场景是小渔和江伟两个人兴致勃勃地烧了一只螃蟹,满怀欣喜地拌着酱油分在小碟子里吃地津津有味,江伟在吃蟹身,小渔吃蟹脚。而小渔正如一只又一只的蟹脚,以为只有依附着江伟才有生存的意义。对于影片中的另一个男人,马里奥,小渔其实也存在着依赖。小渔在张伟家见到那个上海来的酒吧服务员,从他们的交谈中听出了张伟背叛的端倪,在回去马里奥家的路上,小渔为马里奥买了一份报纸并主动地与马里奥交谈。小渔就如一个受伤的少女,企图在给予别人关怀的同时寻求心灵的慰藉。其实小渔不仅仅是给予马里奥关怀,小渔和马里奥之间是一种相互需要的关系。
善良与感化性:小渔无疑是善良的。她将自己置于别人之下,她以江伟为先,以马里奥为先,甚至马里奥的妻子丽塔的到与毫不掩饰的排斥,小渔也表现出忍耐与退让。小渔朴素、纯真,她为江伟做饭、等他整夜;毫不犹豫的借钱给马里奥的老友洗衣以及最后在马里奥中风弥留之际,小渔最后选择了守候这个孤单的老人。而小渔在与马里奥在这个不名誉的“同居”过程中,事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自暴自弃、邋遢无赖的意大利老头,在小渔美好心灵的感化下,逐渐恢复了人性的自尊与庄严,两人的情感得到沟通,相处趋于和谐。这正是小渔的善良与感化的作用。
女性的自主性:电影中的小渔具有一般东方女性的特性,自主性的缺乏。小渔偷渡到美国纯粹是为了江伟,来到美国之后她也是唯江伟是从。马里奥和江伟在谈假结婚时,问说他女朋友知道不知道假结婚的对象是他这么个糟老头子时,江伟说:“she has no choice . ”也许小渔真的没有选择,但另一方面也是小渔自己放弃了选择的权利。马里奥问她:“你为什么来美国?”小渔的回答是:“为了江伟”。这是的小渔脑中根本就没有自我的概念。但是,小渔在马里奥一次次的教诲“It’s your life”,以及江伟极端自我的表现中,她慢慢地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尤其是影片的最后,在江伟的威逼、恐吓之下,她还是留在了马里奥的身边,陪伴他走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早晨。同时小渔看待周遭的眼神同样发生了变化:她不再低头,不再怯懦,而是异样的坚定和自信。
当小渔这样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形象被放置于海外移民东西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中,小渔不仅仅是小渔,也不仅是一个东方女性的代表,而成为了“中国”的镜像。小渔在江伟、马里奥、丽塔中左右徘徊,艰难选择,也正是东方文化、精神在海外西方强势文明之下的挣扎与寻求出路的过程。影片最后小渔忠于自我,勇敢地做出决定的瞬间,是小渔自主性的发现同时也为处于弱势地位的海外华人面对西方强势文明压迫的超越之道,和打破种族文化隔阂的沟通之道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出路不在西方式的奋斗进取,而在于一种东方式的精神升华。可以说影片中女性自主性的发现是东方式精神升华的一种具象表现。
二、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我们可以说看似作为一个中国移民的江伟,实质上是西方强势文明的具象表现。江伟作为一个赴美求学的大学生穷困潦倒,不得不在鱼市里做连自己都觉得肮脏恶心的工作,但江伟却实实在在的是一个自尊心、占有欲极强的大男子主义者形象。影片中的是人物的隐形旁白,它将张伟隐藏的狂躁、暴力和占有欲表现得淋漓尽致。江伟搂紧小渔:“你要记住,你永远是我的人。”江伟代表了西方文明在至少是移民环境下的强势,而柔弱、隐忍、善良的小渔这是东方文化的具象表现,她好似被西方的强势文明绑架却也是一种自我捆绑。江伟与小鱼两个形象看似矛盾荒唐的安排,恰恰更好地突出了影片中的东西文化差异。
那在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与冲突中,东方人和东方文化又如何生存、发展与突破呢?影片中马里奥对小渔自主性的觉醒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马里奥同样是这个社会的底层人物,郁郁不得志,但他同样是西方文化的另一方面的表现。可以说,在当时移民的大环境中,西方文化对于东方文化既扮演了“绑架者”又扮演了“警察”的角色。当中国移民千里迢迢奔赴美国寻找他们的“美国梦”时,他们身上所承载的东方精神被西方强势文明压迫蚕食的同时,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引导来完成自身的精神觉醒。处于弱势地位的海外华人面对西方强势文明压迫的超越之道,和打破种族文化隔阂的沟通之道,无疑是一种东方式的精神升华,是我们这些东方精神的承载者,在面对洪流一般的西方文化冲击时的不失文化之根、保持自主性的一种清醒认识和觉悟。然而,我们不可否认西方文化对于东方精神升华的引导作用,东方式的精神升华虽根本在于自身,但西方式的积极进取也不失它的借鉴意义。原作者严歌苓说:“一个表面上体现文化冲突的故事,也许根底还在人性上”。人物是文化冲突的承载者,而文化冲突的缓和又有赖于人性觉醒。
[关键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跨文化;内隐;外显
一、研究背景
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由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入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配乐、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视觉特效、最佳艺术指导等十一项提名,并一举斩获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音乐、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摄影四项大奖,成为最大的赢家。在票房上,《少年派》在首先上映的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中,首周便拿下了6个周票房榜首,更有着全球58亿美元总票房的傲人业绩。影片之所以得到奥斯卡的如此青睐,赢得全世界如此多的影迷为之驻足,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东西方文化堪称完美的结合和展现,使得这次跨文化漂流之行直抵人心,唤起了世界各肤色的观众关于信仰、命运与人性的共同思考。而这些跨文化漂流的元素有些是外显的,有些是内隐的,二者共同作用直逼人们的内心深处,使得影片获得了始料不及的艺术效果。
二、外显的跨文化元素
文化学家通常把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器物文化即表层文化,包括一切有形可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等,如建筑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制度文化即中层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中各种体制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观念文化即深层文化,包括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1]通常情况下,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更能被人们通过眼耳来直接感观,其表现是外显的,而观念文化由于所表现的是内隐的东西,是不容易被直接察觉的。在《少年派》中,李安团队大量地运用了外显和内隐的跨文化元素来彰显其魅力,使得该部作品更具有深意,甚至被誉为“电影中的红楼梦”[2]。
在《少年派》中,外显的跨文化元素以单一的形式出现,通过对另一截然不同的跨文化元素的特写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另外一种文化获得认知甚至是产生好奇。李安曾经的力作,一举获得第73届奥斯卡十项提名四个奖项的影片《卧虎藏龙》就是成功运用单一型表层跨文化元素在西方大获全胜的影片典型。在视听方面,它给西方观众呈现了一场东方文化盛宴。在京鼓、笛、二胡、琵琶等汇成的东方天籁中,在竹林中飞来飞去的中国武侠们书写了东方文化奇观,并引发了对于中国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内在反思。在《少年派》中,李安团队更是娴熟地驾驭着该元素为观众带来的冲击。在影片的开头,伴随着充满印度风情的Pis Lullaby歌曲,延伸的镜头牵出了印度壁画、印度特色建筑和动物,让观众被深深地吸引。伴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深入,这些跨文化元素相互交织、相得益彰,更是通过营造情感的共鸣带领观众度过电影的每时每刻。比如说Ananda所跳的典型的印度舞蹈,派追随Ananda出来在集市所见到的传统的印度风情场景,和少年派有关的印度丝竹吹奏,有关老虎的波斯奈伊笛独特神秘的木管音色,等等。在维瑞安努尔庙放河灯的一幕通过无比震撼的视觉效果让人感受电影中激烈的宗教碰撞。而电影中派在海上漂流的初期飞鱼的场景更是让西方观众叹为观止,将许多西方观众只幻想或听说过的传说中的飞鱼具象化,通过充满美感的文化场景选择和艺术表演力将台湾9月的飞鱼季文化完美植入。[2]而在影片中的对白,直接提到西方文化元素的场景更是比比皆是,法国巴黎漂亮的游泳池;派所说的Pi Ark实际就是《圣经》中Noahs Ark的意指;在海上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夕,派在高声呼唤着上帝,就像《约伯记》当中约伯对上帝的质问与祈祷;在海上漂流227天正好是《圣经》故事中诺亚重返陆地的日子:2月27号,等等。可以说,这一层次的跨文化元素成功地搭建了影片的整体架构,并与之浑然一体。
同时,外显的跨文化元素也较多地以至少两种不同背景的文化之间的比较、对照和碰撞的形式出现,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听觉上的反思和共鸣,并为电影故事的发展做铺垫和埋下伏笔。《少年派》中李安团队大量地运用其在影片中突出效果,从而成功地为东西方跨文化搭建了桥梁。
影片中观众最先接触到的该种跨文化元素便是故事的始发地:印度。主人公派出生并成长在印度。印度地处东西交汇之地,从古代起就被雅利安人征服过,之后还遭遇了亚历山大东征等大小战争,直到后来19世纪的英国殖民。加上这期间的贸易往来,东西两种体系的文明在这里交织碰撞。可以说,影片为观众呈现的是东方人眼中熟悉而略带陌生的印度,比如说着英语的印度学生和老师,法国管辖下的印度城市等;而在西方观众看来,因为融合了西方元素,诸如教堂、法国人、英语、法语、饭前祈祷等,印度在神秘的外罩下面露出了他们所熟悉的气息。其次,观众接触最多、碰撞最多、反思最多的宗教既是东西方跨文化的表层显现,也是该部影片故事的主要推手。派的母亲对于派在宗教上的启蒙,父亲在上对于派的教化,西方神父在教堂和派的对话,几种来源不同的宗教相互交织在表象上影响着派的成长,派在东西方碰撞的世界观中疑惑着、思考着也成长着。 其他这种比较、对照和碰撞的表层文化在电影中时不时给予观众冲击,并产生让人耐人寻味的思索。比如说关于耶稣牺牲人子拯救世界的讨论,在船上关于素食、肉食的片段,东方船员的肉汁饭是素食的理论,等等。
在这一层次的跨文化元素中,影片凸显了东方文化投奔西方文化的沉没,而派一家人去往西方的行程就暗示着这种文化沉没,放弃东方所拥有的一切,去往西方开启一段崭新的历程。
三、内隐的跨文化元素
如果说外显的跨文化元素是在视听上引起东西方受众关注的话,那么内隐的观念元素就更能直抵人心,唤起观众们内心的感悟,让人反复揣摩。综观影片,我们可以明显辨认出这内隐的跨文化元素实际上是东方感性主义和西方理性主义的较量。
在影片的开头,派的名字Piscine在法语中本代表着游泳池,而这也代表着东方社会对于西方社会的膜拜。但是代表着天堂般美景游泳池的名字并没有让主人公的名字因此而变得高贵,相反因为这个名字“派西尼”和英文中的“小便”同音而备受同学的嘲笑。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将自己的名字改名为西方代表圆周率的字母“π”,并以默写圆周率小数点后面几百位来让同学折服。这个片段充分说明在代表着东方文化的印度,人们深深地受着西方文化的侵蚀,其行为方式也在发生着演变。其实影片也在试着探讨着一个话题,即文化融合的问题,如果东方社会对于西方社会的元素不加以研究来使其本土化,这样的强加文化是行不通的。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所预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应该是由东西方文化共融而致的文化和合――既坚持东西方文化的自主,又在平等、宽容、尊重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互鉴,取长补短,融合中西文化之优长,共创一个“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人类文化大家园。[3]同时,π在这里是意味深长的。圆周率,是一个无穷无尽、永无规律、永不重复的小数,即“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和之前所谓的“合理存在的数”产生了对立,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一次数学危机”。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集政治、学术、宗教为一体的组织,他们信仰宇宙万物像数学一样是绝对的理性和秩序的。可谓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以理性和秩序为主张的宗教。[4]而当这个学派的弟子希帕索斯发现无理数的时候,这个学派中的其他人恐慌地将他推入海中处死。罪名类似其他宗教中的“渎神”。
如果这个世界是绝对理性的,为什么又会有无理数的存在呢?派的母亲在餐桌上的一席话或许给出了我们一种答案,她首先承认了父亲所说的科学发展的成果;而后说,但那是让我们认识外在的世界,但没有办法穷尽我们的内在。就像无论圆的外在条件如何改变,我们可以确知圆的周长与直径,但圆的灵魂“π”,永远是一个无理数。这也是整部电影的主旨所在,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在不停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
在影片中,外显的跨文化元素最为突出的是宗教,而表层的宗教文化元素下面实际上揭示的是东西方文化社会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的观念文化。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发明了逻各斯(Logos)、抽象的概念,推理体系,理性主义,古典的希腊人认为世界是完全的秩序与理性,整个世界与奥秘都可以被理解与述说。 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则是非概念化的,神秘的。通过神话和象征主义来表达,将智慧隐藏在神话、仪式和歌舞中,而不是通过概念来表达。从影片的一开头,这种通过表象来揭示的观念文化就在不断地互相比较,并紧跟着影片的发展而发人深省。派的父亲由于小时候的经历而笃信科学,即西方的理性主义。童年的派在无数个宗教的影响下在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中徘徊,但最终被驯虎一事让理性主义占了上风。在海上漂流的整个过程与其说是派的求生记,不如说是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之间的相互抗衡。派在海上漂流,理性帮助他获得食物、水源,但当派被寂寞包笼绝望袭来时,是神性也就是信仰帮助他继续生存了下来。
在影片的结尾,两个版本的故事更是耐人寻味。第一个故事是东方体系感性主义,不可思议的事件和象征化地表达;第二个故事是西方体系理性主义的,经得起逻辑与经验的验证。不同的群体对这两个版本的故事有着不同的感悟,而影片的精妙之处也在于没有让两个故事在影片中开花结果,而是让它们继续在观众的心里发芽扎根,让人们自己去悟出那个属于自己的版本。仿佛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理查德・帕克”在和自己的认知世界对视,激发出无限地对于理性、兽性、信仰等的解读。
四、结语
《少年派》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将电影拍摄中最难拍摄的小孩、水、动物制作得天衣无缝,也不仅仅在于那优美动听的原创旋律,它的成功更在于对于东西方跨文化融合的大胆思索与尝试。通过或外显或内隐的跨文化元素的共同作用,这部电影造就了千千万万人心中猛虎的反思,它无关乎民族,无关乎肤色,它是人类共同的话题,那就是信仰、命运与人性。
[参考文献]
[1] 刘俊.从深层到表层的中美文化差异[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03).
[2] 赵莉.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多维度解读[J].中国电影市场,2013(01).
[3] 叶旭军.赛珍珠中西文化和合思想探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