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50: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0世纪20年代,大众传播兴起,各个学派对整个社会与媒介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解读。其中率先兴起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对媒介社会关系的认识;紧随其后的是与之相对立的批判学派,其中包括以德国为主的法兰克福学派、以英国为代表的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以美国为代表覆盖欧洲和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学派。本文主要针对批判学派后期的两个主要分支即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进行分析,对其各自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探讨二者的差异。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差异
1830年,美国《太阳报》的出现标志着我们进入了大众报刊时代;1895年电影的问世,20世纪20年代广播的出现以及30年代电视的发明,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兴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大众传播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学派有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批判学派两个主要分支即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都达到了发展的时期,两个学派对于大众媒介的探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两个学派的区别进行阐述。
一、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概况
政治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这一时期诞生了政治经济学派的第一批代表人物席勒和斯迈思,两个代表人物主要的观点是“文化帝国主义”和“商品受众论”。七八十年代诞生了第二代代表人物,90年代诞生了第三代代表人物,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加纳姆、默多克、麦克切斯尼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包括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一些理论观点,传播政治经济学注重分析文化商品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从宏观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去看待传播与社会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要表达的一样,如果一个阶级占物质力量的统治地位,那么同时也占精神力量的统治地位。文化研究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在60年代和70年代尤为盛行。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文化研究尤其关注对文本与受众的研究,代表人物有霍尔、霍加特、格罗斯伯格,主要理论来源于葛兰西和马克思的理论观点,代表观点有编码-解码模式、意识形态、虚假意识、文化霸权等。通过民族志和跨学科的方式去研究文化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将语境代入其中去研究受众对文本的解读。
二、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的区别
(一)对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认识
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被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关注的,但二者关注的重点并不一样。政治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政治经济学认为如果没有一个起作用的生产方式,那么一个社会及其成员就不能生存,即经济基础是社会的基础。并且对经济的根源进行分析,得出两方面的决定性特征,一方面是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的人,另一方面是强调协作性社会关系的人。在强调协作性社会形式中指出了必须具有特定的文化实践,其中包括法律和政治的东西、维持社会关系的社会行动者以及生产方式资源分配不平等问题的解决方法。文化研究将重点放在了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关注大众媒体与亚文化的发展,强调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文化领域力量的自主性,特别是文化文本意识形态层面的作用。在格罗斯伯格看来,文化研究相信文化是重要的斗争领域,并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经济领域,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简化主义和经济决定论,文化研究批判政治经济学将经济看作是所有背景和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二)对文化生产与消费环节之间的重点强调的不同
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分析的侧重点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对于文化生产和消费之间重点的不同。在政治经济学看来,文化研究将重点放在文化消费的层面是休闲的文化实践而不是工作的文化实践,认为文化研究忽略了生产主体所具有的特性,即生产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和生产方式,同时认为文化研究忽略了经济因素,就没有办法去判断社会存在的主要权力是属于哪些人或者属于哪些阶级。文化研究学指出文化研究特别强调关注消费,而对于文化消费自由度和乐趣的关注是担心回归到政治经济学的决定论当中去,所以将受众看成是消极地接受物质,并且说明了对于大众文化带来的娱乐并不是没有批判,指出这种娱乐是会被压制的,因此大部分是针对受众对文本解读的研究和分析。政治经济学派所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生产上,从创作上来剖析文化背后的控制力量。
(三)关于阶级、种族、性别三者的研究范畴及其地位的不同界定
政治经济学认为所有的事物和关系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决定了社会地位,决定了阶级属性,而当时文化的传播巩固了现存的阶级属性,阶级自然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借助大众传播来传递可以维持现存社会制度的文化思想,而被统治阶级就接纳了这种“虚假意识”。政治经济学关于种族的论证是,北美和西欧的早期劳动力就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而造就的,种族的定性是没有办法对经济起作用的;而关于性别的论证是说女权运动的兴起也是由于工资劳动和资本形成而导致的,认为如果没有对经济资源的控制,任何强化女权的努力都不会有多大的成效,因此得出如果没有从构成性别和种族斗争的文化实践的经济基础去分析,就不能理解性别和种族的实践的起源、形式以及原则,也不能实现控制的目的。文化研究学认为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依旧属于“简化主义”,是将所有东西的决定因素都归结于阶级和经济。并指出政治经济学关于政治身份的问题的论证纰漏:政治身份是在劳工市场重建的基础上形成的,种族和性别又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那这种经济关系是什么呢?其指出对于政治身份的变化问题绝不仅仅是由劳工市场决定的,还包括种族和性别的文化实践。
作者:袁伟钤 胡雪莹 王选一 单位:铁岭县广播电视台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文化;融合
一、哲学关于经济与文化及其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分成三大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那么文化处于哪一层结构中呢?而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有不同答案。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是文化,即文化史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属物,而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晶,是人的外化、对象化和具体化,从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侧重于文化狭义的理解,由此可以获得两点启示。首先,经济决定文化的性质、状态及发展;不仅如此,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精动力和智力支持,还为其提供文化资源和整合量。因此,和谐文化的建设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次,经济的转型势必带动文化的转型。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文化的进步,而文化等滞后,势必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更何况文化作为社会的产物,作为人的精神生活,只有成为群众的行为才有生命力。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语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冷战的结束,两德的统一,苏联的解体,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东西方之间,不同体制的国家之间,都加速了融合。可以说,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时代以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为主要标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济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中的经济穿透力不断提高,文化与经济的内在关系逐步深化,越来越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达到部分重合,即经济文化、文化经济、经济与文化一体化。
何谓经济文化?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正如学者们对文化的界定因各自的学术背景等原因而无法统一一样,人们在什么是经济文化的问题上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药师寺泰藏认为,经济文化就是为使经济得到发展,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总和。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文化是指那些对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经济活动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然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统一的定义,而是关于经济文化的某种基本共识。首先,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去界定经济文化。这是符合经济文化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历史逻辑的。经济文化的这个特点表明,只有那些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文化,才属于经济文化范畴;其次,只有尽可能将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独立出来,才能确定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文化的这个特点表明,只有那些其影响能够相对独立地加以测量或考察的文化,才属于经济文化范畴;第三,构成经济文化的各个要素是一个整体,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以整体或系统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对各个经济文化要素实际影响的考察,必须以经济文化的整体为基础,重点是考察那些核心要素的影响。因此,应将经济文化主要限定在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核心方面;第四,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文化既可以作为一个直接因素,也可以作为一个渗透性因素:前者就是文化产业,它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后者则是通过与经济发展的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
根据经济文化的这几个特点,我们认为所谓经济文化就是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不同的经济文化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因为经济文化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阻碍经济发展。当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时,就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而当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时,就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正是基于对经济文化的认识,现存的经济实体表现出重视创建企业文化。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商品意识和营销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的营销文化,发展各种营销艺术、橱窗艺术、牌匾艺术、广告艺术、柜台艺术,促销艺术不断发展。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文化生产和管理中越来越多地渗透各种经济要素,文化进入市场,不断增加经济成分,运用市场手段,增强自身实力,将商品属性解放出来,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良性循环。这些发展现象就是理论界提出的文化经济。文化经济的涵义主要包括:一是文化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不仅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重要的消费内容,而且文化也成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要素,精神文化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二是文化和经济加快融合,呈现一体化趋势,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文化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迅速扩张,生产力在文化的支撑下获得质的提高;三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实现精神要素与技术要素,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四是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且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成为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加速了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五是文化在政治运行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形式来表达,一些范围更广,渗透力更强。文化经济的内容构成不仅包含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而且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有效地把弘扬科学理念和倡导人文精神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能动作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理念作用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与创新推动和引导着经济、政治的发展。经济发展领域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文化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形态与经济形态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兴的文化产业。文化经济化最直接的表现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教育产业、高新产业、传媒产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等,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加快融合,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一体化趋势。
三、新语境的时代要求
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形成具有广泛效应的发展模式。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推动的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世界各国都看到了经济与文化互动的新发展,并将文化竞争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采取相应政策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同步。
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要求人们,一方面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念从事经济活动,以文化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活动和市场方式自主选择适合的精神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在价值取向上,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功能和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促进物质、精神产品的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物质和文化对人们的极大满足又反过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而这一切充分体现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立足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全面、更科学、高质量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在强调物质增长的同时突出人的价值,在GDP的构成中突出文化因素。
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经济文化也不会是完全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文化的差异就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中国已经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受制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受制于全球性的游戏规则,在学习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模式过程中,必须使之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制度相融合,进而发展出一套新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模式,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先进的东西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消化,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亨廷顿、哈里森主编,2002年,《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
[2]药师寺泰藏,2004年,《要重视经济文化》。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4]郝立新主编,2002年,《哲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高朝明、高静文主编,2000年,《经典著作导读》,新疆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体育产业 文化产业 促进融合 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也相继发展起来,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也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文化产业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搭建了平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也为文化产业搭建了桥梁,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在我国,体育产业起步晚,但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本文着重介绍了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两个产业发展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
1 体育产业概况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包括体育产业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三产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前景最广阔的未来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进入了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列。美国体育产业对于美国经济的贡献占到11%。体育产业联动功能很强,对旅游业和商业、服务业、金融业、通讯业、信息业发展都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体育产业还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我国也在积极推进体育产业改革,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能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增长点之一,有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并逐步健全。
2 文化产业概况
文化产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它具有时代性、经济性和创造性,文化产业发展使与时俱进的体现,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产业是指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文化服务、文化产品等活动,是与文化相关的所有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包含了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两个要素。
3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3.1 文化产业可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中,例如媒体、影视、出版等产业都可以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从而形成体育媒体、体育影视、体育出版等新的产业形态,扩大体育产业的影响力,体现体育的价值和精神,并且能够为体育事业带来收入。体育媒体为体育提供了传播途径和传播技术,使其在新闻媒体中越来越占有优势,体育产业也有向第一媒体发展的趋向。近年来,媒体技术加大了对体育健身市场和体育竞赛市场的传播推广,从国内外引入了大量的体育竞赛节目,推动了体育市场的开放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电视媒体成为了体育产业传播体育赛事的主要收入途径,成为了体育向全世界传播其魅力的重要推动力。电视媒体已成为体育产业开发价值的主要部门,体育的新形态和核心产业都可用电视媒体来传播推广。这些产业都具有两种不同的特征,精神文化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体育是精神文化的外显功能,但历史传统的划分方法使他们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而在学科交叉、行业渗透的今天,它们就更加难以划分。例如;在实践过程中,体育娱乐健身可以让人们直接参与,推动了我国文化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使人们合理分配健身时间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质量。在2004年,文化产业将此类活动划分到了总统计当中。
3.2 体育产业可以丰富文化产业的内容
如今,体育节目已成为网络媒体最受关注的节目之一,体育栏目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媒体凭借着体育市场运作扩展群众基础,围绕赛事新闻和赛事转播而进行广告产业的发展,为媒体事业带来了巨大财富。此外,体育还直接影响着网络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对电视画面动作技巧方面还是电视的播放方面都有着推动作用,如画面定格、叠接、慢动作技术,拍摄转播车、飞艇、直升机和专用摄影车……这些技巧和性能都是体育赛事的推动力。电视在与网络媒体竞争体育赛事的播放技术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创新。
3.3 体育产业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素材
文学创作、影视行业、文艺演出都可以从体育中积累经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素材。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不但可以直接看到体育竞争的激烈,而且还可以看到体育赛事中人们背后的故事,关注运动员的爱情、生活、事业以及特闷拼搏向上的精神。以体育为素材的体育文学、体育电影、体育话剧也逐渐丰富起来,受到广大体育爱好者的认可和喜爱。
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是相辅相成、不容分割的。文化产业可以促进体产业的大战,文化传媒产业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体育产业没有文化内涵,那么它就不会如今一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也失去了体育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体育产业所搭建的桥梁,体育产业为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市场,体育产业也抓住了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从体育产业角度上看,文化产业是发展的平台,从文化产业角度上看,体育产业是巨大的市场。
总而言之,从当今时代来看,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必然发展的趋势。两者应取长补短,解决各自所存在的问题。要实现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必须构建合作平台和协调机制,从而使两个产业达到改革创新的目的。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最终都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刘金生.体育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7:7-10.
[2]强月新,张明新.中国传媒产业间的广告资源竞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实证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05:79-87+109-110.
[3]周莹.对提升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06:132-134.
[4]薛峰.电视传媒对体育产业的影响与发展建议[J].新闻与写作,2014,11:105-107.
把握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哲学理论依据
社会效益之所以必须放在首位,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关于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社会主义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范畴。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必须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头脑,创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只有这样做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首位,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的创造性运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首位的哲学理论依据,以保证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这既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主张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首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经济效益的合理追求。发展文化产业,追求较好的经济效益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看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更要看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有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还较小,经济效益也不十分理想。文化和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这一比重普遍高达10%。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就有l/4属于文化产业。2000年美国文化产业出口创汇高达72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创汇行业。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并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真正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关键词〕布尔迪厄;文化研究;场域;文化;惯习;结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B5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1-0115-04
从社会学的角度,布尔迪厄对文化转向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结构主义式的理解。他把文化研究中两种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文化主义范式)的差异和对立进行了一种社会学的综合,具体方法是以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结构方法,阐释了社会和个人二元对立及统一的关系,克服了结构主义的文化批判中把社会与个人简单对立的缺陷,回应了文化主义针对结构主义的批评。因此,布尔迪厄的“反对文化研究”理论及“场域”观念既是对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文化主义的批判,在布尔迪厄式的结构主义体系体系中,体现出他的理论与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的许多交合歧异之处,也是对结构主义作了社会学的修正。同时,布尔迪厄对中诸如阶级、革命、历史等范畴也有所发展。
一、“反对文化研究”
在西方发展的历史上,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范式与欧洲大陆的结构主义方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理论和实践范式。但实际上它们不仅是两种理论范式即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也是两种实践范式,前者脱胎于英国文化史上“甜美的文化”传统,与的阶级理论相结合,是一种所谓的“细绎”途径;而后者是布尔迪厄等人的结构主义方法,则是一种整体主义的总体性理论。
作为具有结构主义思想背景的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明确提出“反对文化研究”,甚至将之描述为“20世纪70年代生于英国的杂种”,一种“法国大学中并不存在”的“学科”。〔1〕表面上,布尔迪厄的文化研究的这种“反对”是因为“他更喜欢通过经验调查,而不只是通过纯粹抽象来提炼理论概念”。〔2〕应该说,布尔迪厄对伯明翰学派威廉斯等人的文化主义方法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误解,并没有意识到“情感结构”这一为威廉斯等人反复强调的观念实际上就是一种经验调查和抽象。布尔迪厄对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两种文化研究持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布尔迪厄亲自参与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新左派的内部论争,并在此后相当长时间的社会学建构实践中与新左派和文化研究中的代表人物保持联系,其中很有可能就包括威廉斯。〔3〕应当说,布尔迪厄在思考生活方式的文化实践方面是典型的结构式路径,包括他的《换句话说:走向反思性社会学文献》(1990年)、他和华康德的《反思社会学导论》都是这种结构式的作品。卡尔霍恩等人编撰的《布尔迪厄:批判视角》(Calhoun et al.〔eds〕1993)以及舒斯特曼主编的《布尔迪厄:批判读本》(Shusterman〔eds〕1999)都把布尔迪厄的社会学思想当做结构主义范式的理论明确予以介绍。从渊源上讲,布尔迪厄的著作属于哲学和社会学,受到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梅洛-庞蒂和涂尔干的影响,但同时,他与英国文化研究的直接和长期接触,也是触发他进行文化社会学思考的重要因素。他从英国文化研究的经验传统中深受启发,甚至曾经表示自己“更喜欢基于社会而不是基于文本关系的文化分析模式”〔4〕,明确地表达了他对结构主义范式的某种批判和反对,而倾向于威廉斯等人的文化主义范式。他对文化主义的不满是由于文化主义“太文化了”,以至于把一切等同于文化:阶级、日常生活、社会、权力领域、经济领域。尤其对于权力领域和经济领域,布尔迪厄不同意将其文化化的做法。相对于威廉斯的文化建构思想,布尔迪厄更关心文化形式和课题如何适应于更广泛的关系网络的问题。他认为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范式可以在社会学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范式的结合中找到弥合二者的根据和可能性,从而避免二元论,即那种将客观、决定性结构的放在一边,而将经验、实践和主体关系的领域放在另一边的做法。霍尔曾经设想过将结构主义范式和文化主义范式弥合的前景,做法是将二者做一种宏观的综合,在结构调查的同时结合经验和个案的研究。布尔迪厄的做法与霍尔有所不同,他更重视在突破马克思的社会政治理论的同时,在微观的层面上将结构主义所强调的整体分析与文化主义的个案研究结合起来,他的“场域”、“惯习”概念便是这种微观化理论的产物。
二、“场域”取代“阶级”
在布尔迪厄看来,社会是一个总体性的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宗教)是这个总体中的基本部分,这些部分有自己的“游戏规则”,然而又遵守社会这个更大的总体的游戏规则的约束。“场域”(Field)与社会总体是相互平行的。从历史批判的观点来看,阶级矛盾和冲突就表现为不同社会力量在场域的利益争夺,场域表征了社会整体阶级划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甚至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场域理论也揭示了文化在历史和社会的地位和意义,统治与被统治都充满了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力的争夺。简而言之,社会是围绕处于“经济的”和“文化的”权力之间的基本对立而建构的。因此,布尔迪厄认为,与“阶级”概念相比,“场域”更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社会的总体性质,更能反映的唯物史观。
同时,“场域”比阶级更加具有经验上的可操作性和可解释性。在布尔迪厄看来,马克思的阶级观念无疑是对社会总体性本质的科学认识,然而阶级过于笼统,在应用于实际的政治经济分析时缺乏可操作性。与阶级不同,场域一方面具备阶级的总体性质,另一方面它更精细,与经验的结合更紧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阶级矛盾和斗争的全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给予文化以社会其中一个场域的地位,这是马克思的阶级范畴所没有明确的。
场域的精细,表现为场域之下有子场域。子场域彼此相对自主,就社会力量区分而言,不同的场域以经济和政治场域的主张来加以区别。在一个上级场域之下,所有的子场域并不是完全自主的。从社会发展的整体结构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场域是完全自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阶级之间也相互牵制。只有当一个场域支配所有其他的场域,整个社会由此仅剩唯一一种可接受的“人类成就的定义”时,就存在着完全支配(Total Domination)。
初看上去,场域无疑是一个结构的结构,或者是系统的系统。布尔迪厄将场域与权力联系起来,场域这个概念使权力概念化,权力散布在、也是自动地定位在和运转于大批复杂的机构和现代社会的社会体中,构成韦伯所说的“科层制”体系。以场域为轴心,布尔迪厄重新划分了文化研究中和社会研究中的诸多范畴。第一个被重新划分的是“阶级”。“阶级”在威廉斯等早期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中占据关键概念,甚至成为文化主义范式的轴心。从马克思以降的者几乎都无一例外地认为阶级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是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革的必然产物,具有社会革命的功能和文化策源地的地位。在威廉斯那里,“阶级”与文化霸权是一种同构的关系――它们都出于两极分化的其中一级,文化是阶级争夺霸权的场域。与上述以阶级划分社会权力和文化布局,从而将文化的存在视为理所当然的实在不同,布尔迪厄以“社会域”(Social Space)的概念取代阶级的概念,阶级是社会域中的实在,阶级作为特定的社会群体,它的出现是权力场域规定的结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认为阶级的出现首先是一个经济学事件,是生产力推动的生产关系变化的结果与象征。而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中,阶级的产生被从经济领域中抽离出来。这大概应该归因于他对经验分析的偏好。
三、“场域”与“霸权”
场域是一个总体性结构,它的子项目和分结构则表征了社会总体的各个领域: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等等。
按照场域的划分功能,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域被用来作为涵盖文化的差合:文化是一个充满符号暴力的结构。这是一个各色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和科学家进行符号创作的场域。文化生产的场域是权力场域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处于包罗各社会阶级的“统治极”(Dominant Pole)之中。布尔迪厄将文化从经济中分割出来,这不仅是非韦伯化的空间模型,而且从根本上离开了传统的经济决定论。这是典型的结构范式,在阿尔都塞那里同样如是。反对经济决定论和去主体是结构主义范式的一致取向。
在布尔迪厄这里,文化域的生产和再生产虽然不由经济所决定,但是伴随当前经济资本支配文化资本的历史状态,文化生产场域也依次被那些与经济权力最为靠近的场域――经济场域和政治场域所主宰。在文化生产场域之内,这种权力的等级被复制,其中一些场域比另一些场域更靠近“经济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经济场域是支配性的,其基本构成就是资本和市场经济。文化场域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只是那些支配性场域的一部分,但与经济比起来,它们仍然是被支配性的,市场经济决定着它们的实际效应,而资本则决定它们的流向和优劣评判。政治场域,布尔迪厄以场域重新划分社会政治领域,他讲经济范围向外而不是向上扩展,使之包含资本的附加形式,特别是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的附加形式。
场域为布尔迪厄提供了理解社会结构的一个兼具开放和封闭两种特色的空间模型。在后现代语境中,场域涵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机构和实践的所有层面。这种对总体的划分,与马克思的社会划分几无差别,不同的地方在于布尔迪厄将文化研究中强调的霸权的观念注入了场域概念中。在场域这个总体构造中,任何一个场域都被不同的利益冲突打上深深的印记,不同的群体都试图控制所在场域的资本和权力。在场域中,威廉斯和伊格尔顿所提倡的“共同文化”只有在资本主义体系的积累中才能实现。场域是一个权力分布体系,场域内部的所有矛盾、冲突和斗争都带上了权力印记,在布尔迪厄看来,所有的社会运动都具有相同的意义。
应当说,布尔迪厄的场域内部冲突理论与威廉斯等人所理解的马克思的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威廉斯在谈到霸权的时候,是把霸权与经济斗争和武装革命区分开来,作为前两者不可或缺的革命元素提及的。在威廉斯看来,无产阶级只有在文化上取得霸权,才能获取真正的革命胜利。从这一点看,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结构主义式解读显然是有缺陷的,因为在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里,人是创造自己命运的主人,不存在限制、管理协调人的革命行动的结构和“场域”。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布尔迪厄确实是一个结构主义者。
场域理论是布尔迪厄结合经验调查和抽象思考于一体所得出的概念化实在,它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文化研究工作。
四、“惯习”与“情感结构”
场域是一个结构性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各个阶级、阶层的人为地位而奋斗,从而在权力关系中占据一个位置。这与马克思把人规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的总体性观点何其相似。不同的只是场域把决定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因素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间的辩证关系改造为人的另一层次的需求――权力。为了分析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总体性性质,威廉斯以情感结构为工具,在各个时代、来自各个阶级的人写成的文本中寻找总体性,情感结构在个人与水、文学与社会、文化与社会之间起到一种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威廉斯以这种方式为马克思的总体性寻找到了深入分析社会微观现象的工具。
相对来说,场域尽管也是一个总体性,但如上所述,这个总体性与马克思的总体性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因此,这个总体性的微观层面也相应地表现出根本的差异。布尔迪厄分析场域的工具是他另一个关键概念――“惯习”(Habitus)。惯习是一个心理学和民俗学名词,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习惯的语言行为和心理行为。布尔迪厄借用这个概念在社会学领域描述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惯习优于个体的人,是一种先在的东西,赋予个人一种关于历史的感受性以及特定环境的惰性记忆。惯习标志着人的主体性,布尔迪厄说:“谈论惯习就是断言个体甚至主体是社会的、集体的。惯习是社会化的主体。”〔5〕布尔迪厄对惯习概念的运用表明他从对文化研究(特别是其中的文化主义范式)的一概拒绝逐渐演变为认可和接受,惯习概念的推出也许就与他和英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们的交往有关。
与情感结构一样,惯习作为群体“习俗”和习惯化的行为的调和剂,包含着群体性的爱好、性格倾向、处事原则。惯习既是一种常规的心理和精神实在,也是一种无意识的东西,人们对它的感受是“不假思索”,它几乎是本能地在场域中扮演着社会轴心作用。对于个人而言,惯习包含着传承下来的技能、信息,是个体行为的基础。惯习是属于群体的产物,是社会权力所不能忽视的方面,因为社会权力为了获得和巩固它所需要的稳定性、常规性和预见性,就必须掌握社会群体的惯习。在一定程度上,惯习主导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参考文献〕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91-03
摘要: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行业,其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多部门,在具有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显著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充分发展旅游业灵魂的文化优势,能够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文化 地区经济 持续发展
旅游业既是能够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文化性事业,又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性产业,它的经济文化属性的确立,不仅是其内在特征体现,也是国内外旅游业实践发展的结果所在。无论是何重形式的旅游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游走在经济与文化的边缘,单纯从经济角度分析,或者从文化层面阐释,都将失之偏颇,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对此旅游也不例外。实践证明。旅游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在理论层面内含了协调互动的辩证关系及其必要性: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经常存在着冲突和矛盾。
一、旅游文化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地位
(一)旅游文化既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把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截然分开。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活动,而文化的特性又渗透于整个经济活动之中。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既是一种动力,又是一种强大的资本资源。文化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底蕴作用,便成了经济发展中所隐含的深层次的动力。正如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
以我国旅游发展比较成功的云南为例,十多年来,享有“动植物王国”和“民族文化走廊”美誉之称的云南,正是以秀丽雄奇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这里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迪庆香格里拉作为云南旅游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更是引人注目。“香格里拉”作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一张旅游和文化品牌,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精髓,“香格里拉”文化是云南生态和多样性保护、继承和开发的核心。
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是靠多元化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的开发。只有通过对旅游活动文化内涵的扩大,才能更好的实现旅游经济价值和效益。因此,“旅游经济要发展,不在于多修高级宾馆,而在于挖掘自成一家的民族、地域文化。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广招游客,门庭若市。”尤其是对于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的旅游活动的开展地,对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情趣旅游,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商机,更重要的则是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保护。
(二)正视旅游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
诚然。旅游文化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就文化本身而言,它是一个新旧杂存的复合体,面临着一个文化现代化的问题。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旅游文化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某些不良现象,由于缺乏对旅游文化内涵的理解,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鉴别。低格调猎奇使地区文化庸俗化。为迎合一些旅游者的低级趣味,使得一些落后的地区文化被某些景点用来展示和吸引游客。这种现象长期下去势必影响民族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民族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消极的,值得我们认真深思。
另一现象是重开发、轻保护,采取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手段。旅游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文化的同化。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本来就比较脆弱。但一些地区却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不注意对其进行保护,致使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长期以往,不仅发展不了经济,反而会起到消极阻碍作用。
二、旅游文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的表现形式
当今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推动的,其中旅游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是深层次的。它作为旅游的灵魂,以其独特的魅力,通过各个方面,旅游文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引领旅游业的发展,推动财政收入的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有特色的、高品位的旅游文化,必然造就旅游业的繁荣。以有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文化为支撑的旅游业,必然会形成持久的、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广大游客把到该地区旅游作为其首要选择,从而推动交通、餐饮、商业、金融、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以及旅游门票收入的大幅攀升。进而有效推动财政收入的增加和经济繁荣。
(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拉动内需,促进就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文化能够满足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渴求。繁忙的工作之余,人们需要更多的休闲娱乐等精神享受,于是旅游成了时尚,旅游文化成为人们的消费大餐。人们愿意把更多的钱花在旅游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旅游文化对拉动内需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文化直接影响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良好的旅游文化给旅游业带来了繁荣,而旅游业又能够带动多行业、多部门的共同繁荣发展。这些行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直接吸纳较多劳动力。根据国家计委和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未来10年发展旅游扩大就业的总体目标,中国旅游业将新增就业岗位4000万个。旅游业是为游客提供“行、游、住、食、购、娱”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根据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将间接带动相关行业5个人就业。这样中国整个旅游经济带动的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每年增加300万人。5年共新增就业岗位1500万个。
关键词:跨文化沟通;经济贸易;文化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频繁的贸易不可避免需要沟通。随着经济贸易往来的频繁,以及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跨文化沟通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和经济影响也逐渐受到经济研究学者的重视。跨文化沟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包含了许多方面,如文字语言、文化背景、历史内涵、地域差异等,这些也都是影响国际贸易之间的关键因素。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及成立亚投行,不仅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经贸之间的地位也使得中国在国际经贸中更加具有话语权,近年来,中国的经贸业务迅猛增加,对外经济总额也逐年上升,新的对外经贸结构格局逐步形成,已经逐步从过去的中国制造向现在的中国创造转变,对外贸易结构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这些新的国际贸易特点也使得跨文化沟通有了新的变化趋势。
一、跨文化沟通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文化差异给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以中国对外经济为例,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差异,使得在对外贸易初期,跨文化沟通一直是制约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一是中国文化与西方经济文化的文化冲突给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际贸易往来,如中国人在经商过程中讲究综合思维和中庸态度,往往是“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这和英美的务实文化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西方国家更加注重的是服务的质量和商品的细节,而对于原则性的东西,西方人往往没有太大的意愿。尤其是西方国家中的德国,一向是以细节著称,严谨的态度使得他们在经济谈判中更加注重对细节的处理,而中国文化的综合思维和中庸思维则可能成为妨碍其中经贸环节的障碍;辩证来看,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促使贸易不断发展,技术不断革新,如中国提出的创新观念就是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技术和经贸形式进行创新,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语言沟通是影响国际贸易的另一重要因素
国际贸易往来不可避免的是语言的沟通,由于中国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与西方语言有所不同,因此在语言沟通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语言沟通不畅,或者翻译过程中出现与交易国家语言文化偏差,就会导致在商业谈判中造成一定的误会或形成晕轮效应,从而使得经济贸易谈判谈判破裂,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跨文化沟通中的价值观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价值观念是人类主观评判的标准之一,也是决定善恶的标尺。价值观念和一个国家的道德文化、历史背景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容易受到宗教、利益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当今国际贸易中伊斯兰教国家与其他宗教的价值观念差异,决定着伊斯兰教国家和其他非伊斯兰教国家经济贸易的成败。因此,价值观念对于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取舍有着紧密的联系。再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念都是以利益为前提,经济贸易就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因此这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贸易形式、谈判风格和贸易种类;而中国一直讲究利益共存和平等协商,因此在商业谈判中一直讲究的是和平谈判和协议为主,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出发点,兼顾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决定了中美两国在经济贸易过程中,跨文化沟通时需要综合考虑两国的价值观念。
(四)法律法规对经济贸易的影响
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经济贸易的行为准则。任何经济贸易形式都必须考虑到经济交往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必须得到被交易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认可,才能实施下一步正常贸易,除此之外贸易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国家与国家法律法规不兼容的情况。相比较西方而言,中国的法律法规还处于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阶段,而西方国家已经基本构建起比较成熟的法律体系,这就使得在国际经济贸易过程中,在西方国家有法可依的贸易条款,可能在中国并不存在;或者在西方国家通用的经济贸易准则在中国并不适用等情况。跨文化沟通中的法律法规既可能给经济贸易造成一定的阻碍,同时也是保证贸易正常有序进行的保证,在法制化的今天,任何经贸形式都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强制约束,这样才能保证贸易的正常化,避免经济贸易矛盾、经济贸易冲突和不正当的竞争。因此对待跨文化沟通的法律法规,需要辩证看待,充分认识中国在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不足,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二、新形势下跨文化沟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跨文化沟通在经济贸易前期可能是阻碍经济贸易的主要障碍,但随着文化的融合、文化趋同、沟通的频繁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跨文化沟通在经济贸易后期会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一)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剂
文化的融合和文化趋同使得各国际贸易国家在谈判准则、价值观念等方面找到共同点,从而促进商业谈判的成功和提高国际贸易业务量,提高国际贸易的成功率。此外,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趋同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会促使经济贸易文化呈现多样性,更能从贸易双方中找到利益共同点。
(二)信息全球化为跨文化沟通和国际贸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各个贸易国家沟通也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形式也更加方便快捷;信息化也为各个贸易国家互信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使得各个贸易国家能够借助互联网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情报,从而更能通过了解一个国家的背景、历史、价值观念、法律法规等来降低交易的失败率,提高交易的可靠性和交易的效率。可以说信息全球化为跨文化沟通和国际贸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沟通对于国际贸易的副作用会逐步减小,取而代之的是业务量的增加和交易额的上升,但就目前趋势来看,跨文化沟通对国际贸易还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强化对跨文化沟通和国际经贸之间的动态研究,进一步探索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让跨文化沟通成为国际贸易的桥梁。
作者:张春玲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