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6 09:49: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篇(1)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的探讨

戴毓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100731  )

 

 

 

摘要: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要能够不断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并能够有效地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定的程度上看,区域经济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挑战。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是可以从直观上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性指导。而区域性经济并不是单一的经济类型区域,它可以是包括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同样的可以是研究经济领域或者是自然地域方面的。本文就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看当前的区域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学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从我国实际的国情出发,对区域经济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两种经济学理论,这种理论区分方法涵盖范围更广,间于运用性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两个学科之间,从这个角度和定位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以及时间上的阶级性和动力上的人地互动性的规律,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新区域经济学是由全球性的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所直接产生的结果,这也是传统区域经济学创新的成果,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创新实践。

一、区域经济学的具体内涵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根据考察的对象特征不同,我们可以将地域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地域类型有三种;一是自然地域。在我国众多的地理版图上,地表自然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空间上分布着不同的区域环境和地理气候,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地表自然环境状况分布上是有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理生态系统,并能够从所属的关系中规划处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对于区域自然环境而言,这是一个完整的、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这个完整的区域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都会引起区域内其他要素的变化。所以,任何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都是有每一个区域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二是行政因素。行政区位因素是一种人为性的划分方法,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行政管理上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与自然环境区域相比,这是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三是在经济区域方面,经济区域在能够依托大中小城市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经济特征的经济地域。经济上划分区域地理是客观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地域自然环境经济区是构成当代经济区域的重要因素,其中当然也包括是经济城市、经济网络和中心和网络的吸引力。经济区域内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制约的。经济区域的特征上是由区域之间各个要素所共同的形成的结果,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并不是单一指某一种区域类型。如果是从科学的角度上看,区域经济学应该是属于经济区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对我国区域经济学探讨规律。从实践上看,从行政区域上来深入探讨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经济学的各方面的社会功能。在我国实践的生活中,有许多的行政区域的研究成果,就是由于没有与行政管理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最后都失败了,削减了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经济区角度上来探讨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的各种规律,这已经是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行政管理方面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象的表述

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经济学的内涵外延存在着两种学说,一种是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区际经济学),另外一种是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内经济学)。它们两种之间的区分是以地域分工的理论为基础的,两者的主要特点就是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前者是通过深入分析区际要素的活动,进一步揭示区际经济分异的各种过程和动力上的机制创新,从而能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协调服务,而后者是通过侧重于研究区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各项运行规律。这样才能将区情分析看作是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从而可以把战略规划和计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对象和主体,从而可以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最终目的,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规划管理看作是建立在对区域自然环境的情况研究上的基础之上。

所以说,这种区分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健康发展和体系的尽快形成。在当代的很多经济学理论著作当中,对于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定义,而在区分之又在研究内容上却又是含糊不清,这就造成在观念上的认识不清,导致很多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学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能够将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空间逐渐拉大,这种区域经济运行的规律中可以说明这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学科。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规律性探究

在某种程度上说,区域经济学就是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时能够谋求区域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并能够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好区域经济的主导型产业群、协作配套产业群和基础性的产业群,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不一样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优势,其中也包括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从而能够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群,并取得最好地综合效益。所以说,区域经济能实现产业集群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益处。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区域资源的各种空间配置,就要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一样的发展要求,对于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一般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初期阶段,应该要采取“据点式”的工业布局模式,而对于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的区域,应该采取“点轴式”的工业布局模式,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就应该采取“网格式”的工业布局模式。从中可以发现,区域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规律

(一)、区域发展经济空间规律的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短暂的。不平衡也是一种绝对的状态。但是从全球的视角上看,这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区域资源的空间和区域经济的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是具有持久性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这三者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而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空间分布上同时也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不同的区位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的普遍性,这是一种不以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区域资源平衡发展的结果,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相关的预期目的,严重时还会导致宏观经济上的效益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时间规律上具有阶段性

在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上,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由于各个时期不同的区域经济条件不断变化,因此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规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可以超越现阶段的生产水平,深圳发展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所以,要能够不断突破常规的跳跃性发展阶段,实现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在动力机制上要求实现人地互动性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想要实现阶段性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就必须要在动力机制上的人地互动性得到有效实现,阶段性是区域资源分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实现人地的互动性,就必须要能够在充分发挥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人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也是反作用于人,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能够寻求人地关系之间的和谐和平衡,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四、新区位因素的研究

在对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研究过程中对于其他领域不太重视,例如,只是注重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和运费等一些因素,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各种状态。

而新区位经济学理论可以继承传统的经济学的基础上融入到新的内容,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市场、外资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的研究,并且这些新区位经济学理论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而得到发展,将区域经济学理论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全球化的区位因素研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一些跨国公司也改变了不少公司的经营战略,公司纷纷以全球为市场,开始注重发挥不同区域生产的优势因素,并将这些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因素不断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和包装,从而建立起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在不断调整投资布局,实现全球化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与在国外的子公司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差别,而且导致了公司在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上的巨大变革,从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区位因素正在影响着跨国公司对投资区位的选择需求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完全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而新的区位因素正好符合这一趋势的发展需要。

结语: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改变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根据。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全球资本的流动性,这就加大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空间上的平衡性也将会不断加剧。

参考文献:

[1] 白永秀,任保平.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 经济评论. 2007(01)

[2] 邵明.  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J]. 世界经济情况. 2007(04)

篇(2)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影响的一般表现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内部条件,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一个创造产值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交通运输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先行,是区域产业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先决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陆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与技术工艺,将这些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的潜在物产,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现实财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交通运输是区域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和动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它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支持、保证作用。在区域工业现代化方面,生产规模化、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多向化、网络化,与高技术和分工专业化及布局临空化相联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术经济特点。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农业现代化方面,商品性专业化的生产、外向型农业及农工贸经营公司的运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十分活跃的生产、商贸活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地域性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提升等等,靠传统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信息传输状况,绝然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交通运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应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发展形成的效益应在区域社会成员、部门及地区,按社会分配原则公平分享、把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容许与消解的最适程度。这些也正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联系网络的基础结构可以分为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设施网络等,在这些传输性基础结构中,实现人与货物流动的交通运输网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区际贸易为主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变化。公路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可以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易的空间成本两个方面来促进区际贸易。区域贸易不但受本地需求的影响,同时受伙伴区域进口需求的影响。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运输成本对贸易价格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影响伙伴区域的进口需求和区域间的贸易。运输成本随距离的扩大而增加,这会产生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近,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越大,贸易种类越广。这使得贸易首先发生在相邻区域之间。如果运输费用大到极点,任何距离的运输行为都变得不合理,那么区域贸易就不会发生,各个区域只能靠自给。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下降,区域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区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在现代交通的基础上,区域间的运输成本不仅取决于实际距离,更取决于覆盖它们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密度和结构,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不仅要满足当前阶段的贸易需要,更要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篇(3)

20世纪90年代,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逐渐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发展旅游产业被看作是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策略。旅游产业是综合性强大的新兴产业。对于旅游产业的测度,国际上用“Touristization”来描述,中文译为旅游化。2006年,朱?f等首次在研究城市旅游时将旅游化作为测度指标来描述旅游发展程度[1]。随着认识的深入,学术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旅游产业的具体领域进行了相关探索,其中包括对旅游产业复杂过程的测度。张广海等探讨了旅游产业的概念,并运用耦合度法进行了分析预测研究[2-3];钱磊等借助6大统计指标对我国的旅游产业差异程度进行了评估[4];王新越等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测度了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5]。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下的一种新兴的产业集群,2017年“全域旅游”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旅游产业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探究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揭示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作用模式,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物质资料的创造、生产、转移、传播以及消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旅游活动依存的重要基础,为旅游产业的兴盛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6]。而随着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旅游产业的体系结构、表现方式等也会产生深刻变化。

(一)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研究中,旅游产业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劳动驱动型产业[7],亦或是资本驱动型产业[8],旅游经济增长更多地是建立在资源消耗与发掘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快增长,高消费”,体现的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发展模式。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增大,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成为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旅游产业的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对旅游业生产能力的物化,促使旅游产品向高级化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旅游认识的改变,促使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消费者为导向,对富有资源的开发代替对稀缺资源的无限制开发。

(二)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一般意义上,产业结构的两个变迁维度是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9]。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一方面,区域既定国民收入结构的相关调整、区域供给能力或者物价水平的变化会对旅游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旅游产业营业收入增量的发展也会改变旅游产业自身的构成比例。

(三)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旅游产品功能的优化

旅游产品的价值通过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得以实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个性化的需求愈发重要,以“食、住、行、游、购、娱”为代表的传统旅游需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预期。在一定时间段,旅游产品只有通过灵活调整自身的形态以及内容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为旅游产品功能的优化奠定了基础,促进旅游产品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旅游认知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需求,旅游支出在家庭以及个人消费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10]。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变革,可以为旅游者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以及优质的服务。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旅游者可支配收入提高,为出游提供了经济基础。带薪休假制度的日益完善,为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一方面,旅游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较高水平的消费活动,而精神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的增加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为旅游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促进人们对旅游认知的改变。

二、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的指标选取及其数据处理

(一)区域经济的指标选取

1.经济总量维度。广义上的经济总量一般是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测度。基于数据可得性、全面性等的综合考量,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亿元)4个指标来反映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

2.经济结构维度。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合理的经济结构有助于发挥地方优势,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选取的主要指标为投资消费结构、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从业人员结构4个百分比指标。其中,投资消费结构(%)=各地资本形成总额(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经济开放度(%)=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产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从业人员结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万人)/总从业人员数量(万人)。

3.经济质量维度。经济质量本身涉及社会、公正与平等,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反映,对于组织而言,经济质量对组织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因而成为衡量组织中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选取的主要指标为人均GDP(元)、单位面积产出(亿元/平方千米)2个指标。

(二)旅游产业的指标选取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供给与需求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方面,若二者形成良好的协调互动机制将会有效推动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从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区域旅游产业水平。

1.旅游供给。旅游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区域中愿意而且有能力提供的旅游产品以及服务的数量[11]。选取的指标包括旅游企业接待能力(%)、旅游企?I人均资产固定原值(万元)、旅游劳动投入率(%)。旅游企业专指具有独立经营能力且进行核查计算的经济单位,即旅行社、星级饭店以及旅游景区。其中,旅游企业接待能力(%)= 旅游企业数量/区域总人口,旅游劳动投入率(%)=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区域总就业人口数量。

2.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旅游者为满足自身旅游欲望所产生并有能力获取的旅游产品数量。选取的指标包括人均旅游收入、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旅游产业集中度。其中,旅游产业集中度=(区域旅游总收入/区域GDP)/(全国旅游总收入/全国GDP)。

旅游产业是综合了社会文化、经济规律、地域景观以及人口流动等诸多要素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12]。因此,旅游产业测度指标的选择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修正的过程,需要建立在旅游发展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准确预测的基础上。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指标测算的数据选自2006―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5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其副本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相关数据,权重的确定运用熵值法。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1.为了消除计量单位不同对数据的相关影响,运用Mix-min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处理,将数据统一为无单位的数据集。运算相关公式如下:

2.在求熵值的过程中要对数值进行对数处理,为避免计算中的无意义,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平移处理:

3.指标的比重变换:

4.计算指标的熵值:

5.指标熵值逆向产业处理:

6.计算指标的权重:

其中,m表示指标的个数,n表示数据统计所涉及的地区个数。

运用加权平均法测算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与区域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指数,为便于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深层次关系,将指数进行扩大化处理,具体公式如下:

三、区域经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型构建及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促进作用,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OLS)的原理进行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的相关数量统计分析,从而探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显著因素。其数学模型为:

其中,,,…,分别为p个自变量的观测值,Y是因变量的观测值。

为避免在分析过程中受到变量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的干扰,影响模型的正确性,在分析之前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的检验。通过应用可以描述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统计量来探索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切程度以及相关的影响方向。在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时,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见表3)。

由表3可知,最终的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为0.000,即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不服从正态分布,由此选用Spearman和Kendall相关系数来分析其特性,考察二者的相关关系(见表4)。

经测算,区域经济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的关系系数分别为0.126和0.181,均大于0,反映了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指数与旅游发展指数的相关性是显著的。

在相关系数检验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采用SPSS 20对标准化后的数据展开描述(见表5)。

就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经济总量对旅游产业的影响系数呈现微小的负化作用,与日常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而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呈现正向作用,符合日常观念。其中经济结构对旅游产业的作用最明显,影响系数达到0.58,成为影响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旅游产业的发展植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区域经济的影响(见图1)。从线性回归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对于旅游产业的影响不在于经济发展的规模,而在于经济发展的结构与质量。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具有较大的作用力,而经济总量发生作用可能主要是在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四、区域经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地域范围内,经济生产要素组成的发展综合体,反映的是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12]。旅游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之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建设作用[13];同时区域经济作为旅游发展的基体,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结合前文的数据测算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篇(4)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在区域产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其中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构成区域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业群。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经济发展的规律证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扶植日益重要。而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表现为主导产业的更替和发展。区域经济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主导产业部门[]的成长过程。根据主导产业理论,区域的产业系统可以分解为主导产业、为主导产业顺利发展尽可能减少“瓶颈”的辅助产业以及存在于其余产业中的潜导产业。我们分析区域经济结构,目的就是提出适合该区域的产业政策。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和演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区域经济结构、市场取向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基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就是:选准并优化应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使之有效地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任务,并增强其带动 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配套发展关联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尽可能延长产品链条;提高支柱产业的产业素质,保持和巩固其已有的支柱地位,积极发展基础性产业,特别是其中的“瓶颈”产业,克服其对 区域经济的制约作用;扶持一般产业,在原有主导产业因条件的变化、主导产业的地位削弱以后,新的主导产业可以及时接替上来,保持区域经济系统正常的新陈代谢。因此,区域主导产业群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制定相应政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对主导产业的研究,比较明确、系统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他剖析了经济增长的阶段和主导部门的重要关系,并探索了一个产业部门之所以成为主导部门的决定因素。赫希曼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提出,在产业关联连中必然存在一个与前项产业和后项产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中关联度最高的产业。徐建中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转移份额分析模型最初由Creamer提出,后经Dunn等学者总结并逐步完善,该分析方法是将特定区域经济变量(如收入、产出或就业等)的增长分成不同部分,通常用于描述区域经济增长的特性或用于主导产业选择。从地理距离到区域环境的研究在不同的区域研究范式下,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也有明显的不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国外经济学界的罗斯托基准,赫希曼基准。地理学家从定性角度把区域主导产业看做增长极,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

上述定量分析采用的统计学中经典方法,都是以现行处理的思想为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间并非一定是线性关系;而且各因素相互影响,表现出“灰色”关系的特征,在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更为适宜。论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综合探索区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研究方法

(一)灰关联意义

传统的数理统计分析法需要选取大量的数据,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就没有规律性;而且要求数据具有某种典型的概率分布;还会导致系统分析结论的误差和扭曲。而灰色关联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在贫信息、少数据时显得尤为重要与凑效。灰色关联度反映序列曲线几何相似程度,而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灰色相对关联度、灰色绝对关联度与灰色综合关联度。

(二)灰色关联度

灰色关联度作为其关系密切程度及相互比较的相对指标,它是以分析系统中主行为序列和相关行为序列曲线的几何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为基本思想,以关联度计算为基本手段的一种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其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给出原始数据参数列

x0(k)=(x0(1),x0(2),···,x0(n))

M个比例为:

x1(k)=(x1(1),x1(2),···x1(n))

x2(k)=(x2(1),x2(2),···x2(n))

···

xm(k)=(xm(1),xm(2),···xm(n))

第二步:对原始数据进行均值法或初值法无量纲化计算

第三步:求参考数列y0(k)与比较数列ym(k)之间的差别Δt

Δ1=|y0(k)-y1(k)|=(Δ1(1),Δ1(2)···Δ1(n))

Δ2=|y0(k)-y2(k)|=(Δ2(1),Δ2(2)···Δ2(n))

······

Δm=|y0(k)-ym(k)|=(Δm(1),Δm(2)···Δm(n))

第四步:分别求两个层次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第五步:代入公式求关联系数

式中P[0,1]为分辩系数,取为0.5,i=1,2···,m,t=1,2···,n,

第六步:求关联度

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灰色相对关联度、灰色绝对关联度与灰色综合关联度。

(三)基于灰关联的驻马店市主导产业选择

驻马店三次产业内部分20行业,与GDP灰关联度考察见表1-2。

表 1 驻马店三次产业结构分行业产业群布局及潜导产业选择方案

表2 驻马店市产业群布局

四、结论分析

(一)依据驻马店20行业与GDP灰色关联度分析,R>0.7的产业为化学医药 、交通服务业、棉花 、水泥和纸业为主导产业;R>0.6的产业为玻璃 、芝麻 、小麦、蔬菜 、卷烟 、改装汽车 、旅游为支持产业;饲料、 花生、 化肥 、电工仪表产业为一般产业,驻马店市产业群布局见表2。

(二)取α=0.2时,灰色综合关联度能反映序列相对起点变化速率的相近程度。取R>0.85 的产业为布业、油菜籽、电业、啤酒业,为驻马店市幼小产业、需要政府大力扶植的行业,这些行业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育与发展,这些行业将通过新陈代谢的方式演进为驻马店市主导产业,故选择布业、油菜籽、电业、啤酒业为驻马店市潜导产业,见表2。

(三)通过表1-2看出,驻马店三次产业结构与GDP灰色关联度第一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关联度最小,也反映了驻马店市工业化水平不高。

(四)驻马店市在制定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要重点发展化学医药 、交通服务业、棉花 、水泥和纸业等主导产业,充分发挥这些产业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注重培育玻璃 、芝麻 、小麦、蔬菜 、卷烟 、改装汽车 、旅游等支撑产业,这些产业是确保驻马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大力扶植具有发展潜能的布业、油菜籽、电业、啤酒业,为产业间的更替与新陈代谢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

篇(5)

[关键词]政府投资环境区域经济竞争力

政府投资环境是政府为各种投资主体的投资回报提供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政府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就政府投资环境与其他投资环境相比较而言,任何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政府投资环境具有同质性。然而,就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相比较的角度而言,政府投资环境又存在着区别,有的甚至是巨大的区别,即政府投资环境又具有差异性。在了解政府投资环境同质性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一旦有适宜的气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

观念创新能力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少数人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快速演化为本行政区域的集体认同上。观念创新与一个行政区域的国民教育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地区,对创新观念认同与接受的就相对较快,观念更新的周期也相对较短。观念创新是政府投资环境创新的基础和认识来源。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现实要素。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对于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有着不同的定位和选择,由此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正确,政府投资环境就往往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反之则呈现恶性循环。这方面的实例无论在沿海地区,还是在内陆,都不鲜见。如东南沿海的某个市,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一直摇摆不定,且几任政府几经结构性的政策调整,使其不仅没有抓住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给予的优惠政策,形成先发优势,而且还丧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时机,至今也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3.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累积差异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累积性差异是客观差异性和主观差异性综合作用的体现,是政府投资环境存在差异性的历史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生成和改变,尽管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但并不由人的意志任意去改变。从实践上来看,改变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既不像变形金刚那样来得随便,也不像换一身衣服那样容易。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无论是良好的政府投资环境,还是不如人意的政府投资环境,其形成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由于历史积累形成的差异性,往往又带有很强的历史惯性,这种惯性同样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是和人的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形成,往往意味着一种现实的利益结构的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对利益结构的调整。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比如对于资源型行政区域,在资源远未接近枯竭期前,要调整经济结构就往往得不到广泛的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的历史积累,往往是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的重要成因。从主观上讲,主观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政府投资环境从外在上体现为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方面,但从内在上看则是一种具体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从根本上说,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结构,更多的并不来自于客观上的差异性,而是来自于主观上的差异性。由于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会形成特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进而形成维持既有政府投资环境的强大社会力量,而且政府投资环境的改变,又往往是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预期,因而在获得社会支持的力量上,常常又会处于相对的劣势。这就使特定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具有极强的历史惯性,进而形成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二、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它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差异性。相反,正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为缩小以至于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上的差异性创造了条件与可能。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地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体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一个行政区域无论占有怎样的竞争优势,都不可能将另一个行政区域挤出竞争的行列,也不可能彻底排除另一个行政区域与其存在的竞争关系,除非中央和上一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竞争,是“相同对手”之间永远存在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从理论上讲,不能定义一个行政区域永远保持对于另一个行政区域的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出现此强彼弱的不断转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体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这种综合性竞争,并不是指一个行政区域在所有的领域和产业,都要对其他行政区域形成比较优势,而是依托某一两个或几个优势产业,有效地吸引相关市场主体和集聚更多的资本,形成相比较的优势,进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效益和社会发展上形成优势。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如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为全球市场以至于本国市场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一样,任何一个行政区域也不可能为自身,以及国内外市场提供所有种类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相同对手”,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会因不同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资本总量、资源占有情况等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日益丰富,但从整体上来说都集中体现在相互提供市场和服务上。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

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地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主体,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一个资源匮乏或没有海上交通条件的行政区域,不可能去制定特定资源开发和保护或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也谈不上这方面的政策环境问题,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在提品和服务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政府投资环境每一个基本要素的具体构成,只要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就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同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二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任何一个行政区域,在上述资源的占有上,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资源占有的情况不同,决定了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具体构成也不同。如同任何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样,其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应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这就决定了某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在政府投资环境的建设上,必须突出与其他行政区域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加强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如在政策环境的建设上,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就不能随着经济发达地区跳舞,而要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相对降低门槛;在服务环境建设上,也不能一味效仿,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时、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3.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一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其发源与起步来看,都是来自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有的是因交通便利而繁荣的;有的是因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的;有的是因政治和历史原因拥有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而发达的等等。但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政府在培育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其他方面环境时,只能是依托本行政区域的资源条件,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培育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获得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有效吸引市场主体的基本途径。人们习惯上都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上,也是如此。不同的行政区域,往往集聚了不同的市场主体。所集聚的市场主体中,资本量最多的又往往是与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相关。从政府投资环境对于市场主体的关系而言,除了极少数特殊的资源性产业以外,对于不占有垄断性资源的行政区域而言,优势产业是可以跨区域流动的。政府只有基于本行政区域的实际,通过突出差异性,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吸引更多的与本行政区域优势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壮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三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的基本途径。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主要取决于其优势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平均成本。政府投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的合理利润空间。当然,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首先是降低其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的平均成本,以此来吸引市场主体和集聚民间资本,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这就要求政府在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把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成本作为首选政策目标,以此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贤卓:中国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2]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篇(6)

[关键词] 政府投资环境 区域经济 竞争力

政府投资环境是政府为各种投资主体的投资回报提供的条件和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政府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等。就政府投资环境与其他投资环境相比较而言,任何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政府投资环境具有同质性。然而,就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相比较的角度而言,政府投资环境又存在着区别,有的甚至是巨大的区别,即政府投资环境又具有差异性。在了解政府投资环境同质性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从哲学上讲,政府投资环境的同质性,就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本质或一般特性;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则是研究政府投资环境的特殊性。从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地理位置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构成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虽然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却不可能完全消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其气候条件和适宜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不同,往往会历史地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这种因地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促成了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上的差异性和政府其他方面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如沿海和内地在具体的政策供给上,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地就无法提供临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又如处于交通要道的行政区域,往往是商品的集散地,需要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等。这种具体政策环境的差异性,往往是难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形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又一个基本要素。从根本上来讲,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产品的过程。因此,自然资源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加工自然物质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和全覆盖的特点。但具体到某一种或某一类资源而言,其在自然地理上的分布却永远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往往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又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需求和供给的差异性,由此形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往往会使拥有资源和拥有不同的资源的区域,形成资源性经济区域,在具体的政策环境的形成上,往往会出现排斥其他产业的屏障。这种屏障实际上就是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成因。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有些是无法改变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呈现日趋缩小的趋势。特别是由于整个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上,某一区域相对过剩的资本总要找到新的增值空间。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

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根基。不同的行政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事实。这种差异性虽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旧的差异性消除的同时,还往往会产生新的差异性,反映到政府投资环境上,就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即使存在雷同的情况,但也不会是对其他行政区域的翻版和克隆。由于历史文化的作用,使得一个行政区域会产生集体的历史记忆和观念取舍,由此使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选择上形成不同的特点,营造了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如江浙等地,历史上就有商业文化的基因,一旦有适宜的气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并由此构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性,是政府投资环境主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一般都对计划经济观念和市场经济观念的差异有着比较清楚的认知。但就形成区域间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的理念又不仅仅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而是大量的经常的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好恶上。从理论上说,理念也是历史文化的现实表现。具体到政府投资环境来说,理念又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主观因素。由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和民间在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尽而形成了对市场主体产生不同影响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信誉环境和服务环境,使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发生着不同的投资成本和获取不同的投资收益。

篇(7)

[关键词] 公路运输 区域经济 影响 相关性

在这个新经济时代区域的范围内,竞争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速度、质量、灵活性、知识和网络。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之一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把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完整的连接在一起就是所谓的交通运输,而这四个要素正是经济生产生活所必须具有的。交通运输是企业速度与网络的基础和平台,企业服务的质量与灵活性还受运输状况改善的影响,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实现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区域交通一体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运输硬件基础设施形成统一的网络;二是软环境建设要素实现对接。

一、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首先,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企业经济活动离不开公路运输、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正是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的存在使得市场的运行效率得以提高。运输相对距离可以通过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运输状况的改善得以缩短,并且企业的运输成本也就会相应地有所降低,尤其是对于那些以公路运输作为主要成本发生点的企业,只要公路运输成本降低,那么企业的成本就会随之变化。当某地区交通状况良好时,就会流入大量的资本和人才,那么本地生产要素的成本就必然会降低。同样,交易费用也由于交通设施服务降低了,企业间的物资、人才、信息、商品等的交流由于便利的交通状况更为快捷、方便,企业的仓储费用也由于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从而使生产者在商品贸易中对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作出更快速的反应。可靠的基础设施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投资。

其次,对企业的物流规划和生产布局的影响。物流管理具有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它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组织方式,同时它也受到了企业的重视。区位的相对改变是造成交通对企业发展战略与物流体系影响的重要因素,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企业与原料市场的相对距离也发生了改变,因此企业战略布局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高速公路从建成那天开始,已经迅速成为了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

二、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相关性分析

1.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适应度分析

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度就是指通过相应的计算方法对相适合的现象进行描述。

适应度分析中的一种方法就是弹性分析,就是指通过弹性系数对公路运输增长速度和区域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映,从而对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适应度进行判断。弹性系数: ,其中弹性系数用来表示,区域经济的相关指标用y来表示,也就是GDP,公路运输的相应指标用x来表示。综合弹性E表示为:。

2.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对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预测的分析,本文主要采用回归分析来进行。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数量变化规律直接的研究,并且用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来对其进行描述,从而对一个或几个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行确定。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回归模型为Y=A+BX+,其中X与Y的关系系数是A和B,残差项或回归余项用表示。

未知参数估计。对的方差可以采用样本随机误差项e的方差来进行估计。。

拟合度评价。对样本回归曲线与样本观测值接近程度的反映就是通过拟合度来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常用来表示拟合度,越趋于1,说明样本回归方程对样本的拟合度就越高。

F检验。F≤Fn(1,n-2),表示总体回归方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F>Fn(1,n-2),总体线性关系明显。

t检验。t检验是用小样本检验总体参数,对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线性关系的检验可以通过t检验来进行。假设:H0:B=0,H1:B≠0。变换回归参数B的估计值b,得到服从于t分布的t统计量,并通过t检验来检验参数B。。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当 时,假设H1成立,因变量与自变量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当 时,假设H0成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三、结语

通过对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的分析,可以表明公路运输区域经济的关联性较强,其中公路里程和全社会客运总量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趋近于1。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在货运领域中竞争较激烈。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存在着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制定相关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1)当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时,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给予充分考虑,同时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给予高度支持,从而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公路运输在发展目标、生产力布局等方面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符,从而使区域经济能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巍,黄民生. 福建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2] 刘秉镰,赵金涛. 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