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49: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道路安全规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巿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形势发展变化﹐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科学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经研究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事关群众切实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道路交通运量的持续增长,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薄弱、车辆整体安全性能偏低、交通参与者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乡镇路网结构不合理、功能设置不科学﹐行车难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一些行业和单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监督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致使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已经成为安全生产领域最大的“杀手”,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巨大人身财产损失。中队要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于改革发展稳定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始终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摆在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到到位。
二、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体系
要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党政领导、部门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体系。
(一)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建设,镇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相关职能部门为直接责任人。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建设﹐劝导站数量不少于行政村60%的要求,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
(二)建立源头管控的部门单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监管、行业管理和指导责任,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切实构建“权责一致、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协调联动机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源头管理取得实效。
三、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措施
(一)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1.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公路工程和交通安全设施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完善各类交通标志、标线﹐科学确定道路限速值﹐全路段设置限速及解除限速标志。2.加强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2014)55号),全面排查现有公路安全隐患﹐对未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的隐患路段﹐一律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保障运行安全。
(二)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建立各类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交通安全警示提示信息平台﹐落实交通违法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宣传投入﹐实现宣传全覆盖。
2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完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资料,建立交通安全宣传农村大喇叭﹐培养现代交通安全理念。
3.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各村设立交通安全协管员。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公室负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三、工作职责
镇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认真分析各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组织整改,建立交通事故预防的长效机制﹐尽力减少农村交通安全的“盲区“认真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各村设立交通安全协管员。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公室负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道路交通管理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认真分析农村交通安全形势﹐积极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各村交通安全协管员具体负责该村所辖路段的交通管理,各村要认真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加大对辖区内公路施工路段﹐危险路段及时养护﹐维修的隐患排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做好所辖路段的清障工作﹐坚决杜绝在路面堆放杂物、晾晒农作物等有障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各村的交通安全协管员要高度负责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因工作不负责造成交通安全事故或因不负责给我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造成不良后果﹐镇要逐级追究责任。
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要切实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交通安全知识﹐对道路交通安全实施监督﹐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特别是接送学生的车辆及驾驶员资质的监督。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
工作任务∶镇成立组织、分解任务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对各村进行摸底,了解当地的经济、道路、车辆、驾驶员等基础情况,要求各村报数据给交通安全协管员。
(二)宣传教育阶段。
采取悬挂条幅、张贴标语、召开会议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宣传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建设的重要性。
一、组织领导
成立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交管办,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同志为专职工作人员,各村(社区)、部门单位、学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交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为了便于联系和配合工作,全乡成立交通安全联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保障工作协调配合开展。
二、工作内容
1.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相关考核考评办法,落实责任制,与各村(社区)签订责任书。
2.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和指挥,有针对性的、分步骤开展各项专项治理整顿行动,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措施,并做好汇总报告。
3.新建1个交通安全示范村。
4.做好“五.一”、国庆节以及重大会议或重大活动期间的道路交通防护期的安全管理工作,每次活动有防护方案、有专人负责,事后讲评总结。
5.村、部门单位、学校做好经常性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三、工作安排和步骤
全年分四个季度分步骤实施:
一季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社会化管理、道路交通法规“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五进宣传教育等项工作;
二季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道路两侧违章建筑进行清理整顿;
三季度:重点开展入校新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平安摩托”专项行动、在重点路口设置交通警示牌、全乡人民交通安全大学法教育活动等工作;
四季度:情况汇总、总结、完善基础台账并考核考评。
四、工作目标
通过努力工作,实现如下目标:
1.公路治安秩序良好,通行良好,公路无安全隐患,标识标牌完善,无车匪路霸、无公路三乱、无堵塞道路交通等。
2.消除马路市场和利用公路堆物作业、摆摊设点、打谷晒场等违法占道现象。
3.村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增加,受教育率达100%,安全意识增强,杜绝学生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而发生伤亡的事件。
4.报废车、拼(组)装车、非客运车,三轮车载客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基本消除无牌无证车辆和未办理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车辆上道路行驶。
5.广大群众能积极配合和协助乡政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五、工作要求
1.思想统一,高度重视。建立乡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交通安全联席会制度,定期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安排和部署。
2.工作细心,认真扎实。建立各村机动车和驾驶人行车安全和办理证照情况登记制度,做到底数清楚,记录真实。
3.严格制度,履行职责。实行辖区内交通事故的上报制度,及时发现、掌握和上报情况;对辖区内所属车辆、驾驶人凡发生死亡1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要将基本情况、对责任人的处罚意见、倒查结果,自事故发生日起2个月内报县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关键词:交通规划 ,交通仿真技术 ,交通安全
引言: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飞速增长的关键时期,考虑到交通规划对城市交通系统塑造的关键作用和城市交通系统一经形成便难以改变的不可逆性,亟需倡导在交通规划阶段重视交通安全,利用先进的分析方法深入分析路网空间特征、区域交通特征与区域交通安全的机理,以指导构建一个安全的交通系统。国内外学者也把注意力放在了用交通仿真处理一些交通运输规划上的问题,从而达到满意的结果。
一.交通仿真技术概述
交通仿真是利用仿真技术在计算机平台上采用动画模拟形式,直观地再现现状及虚拟未来的交通运行状祝,以便对交通网络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交通仿真分析,可以模拟从高速公路到城市道路在内的各类道路交通网络、可以详细逼真地分析大范围多种出行方式的交通流,可以用动画的形式把交通流的状祝、信号灯的运作以及网络的综合性能直观地表现出来,一目了然地显不复杂交通系统的行为和因果关系。
交通仿真技术主要通过交通仿真软件来予以实现目前,国内尚无自主开发的成熟商业化交通仿真软件,国外主要有美国Caliper公司的交通仿真软件TransModeler该软件可模拟多种道路及交通控制设施的运行状态,包括城市街道和高速公路的混合网络,具备微观、中观、宏观和混合的仿真功能德国PT V公司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则侧重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仿真,是一种基于道路流量控制为主的仿真软件,此外还有英国的Synchro,等等。
二.国内关于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
2.1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研究的现状
王岩,杨晓光的文章《主动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体系》提出了"主动道路交通安全规划"这一概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全社会机动化程度迅速提高,交通运输业日益繁荣,但是随之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态势,既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不良的道路和交通环境对交通事故的发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那些通常被视为驾驶员的错误和失误导致的事故背后,隐含着相当比例的道路因素。因此,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对交通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的道路安全工程包括对现有道路、道路网及其设施的安全改善和交通安全管理,其侧重点在于对建成道路的管理和整治。这一做法基本可归结为"被动交通安全改善",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找到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或地点,进行分析,并通过工程和管理手段实施改善。国内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都很少考虑交通安全,现实中许多规划对规划区内的交通安全造成了直接或潜在影响。
"被动交通安全改善"方法操作简便,改善后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此类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①"被动交通安全改善"方法的致命缺陷是"事后补救",待到交通事故已经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后,再采取补救措施,社会和经济成本太高。
② 即使找到了道路系统的缺陷,常常因为进行彻底改造花费太大而无法开展。
③改善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事故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而我国现有的统计体制使得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严重失真。
④有时获得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时间跨度太短,无法满足分析的需要。
2.2主动交通安全规划研究的现状
国内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城市各类道路设施如城市交叉口安全性的分析。我国的交通安全水平近年来有显著提高,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改善方案等也纷纷出台以尽可能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提高车辆的设计水平,增加车辆安全性能,配备安全气囊,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员行驶时戴头盔,地方交通部门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改等等,再加上另外一些措施,如法律法规、提供信息、教育、培训等都对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在交通规划阶段就能考虑某些交通安全因素,可以避免许多事故的发生,或者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再综合考虑与前文论述的相关措施和手段相结合,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可以以最小的代价为公众的出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环境。
本文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文中仅考虑TAZ相邻空间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TAZ层面交通安全数据特点(例如TAZ距离远近等),开发更有效的宏观交通安全分析模型。
结束语:
系统的技术起点高,适用性强,有效性明显。系统的应用可以给交通管理者提供在实验室里交通系统的虚拟再现,通过实验室进行虚拟的实际系统交通规划、路口设计、控制策略的评估等工作。然而宏观交通安全建模作为交通安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方面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参考文献:
[1] 缪玉玲,陈小桐,李峰,等.引入交通安全对交通规划的新思考[C].中国公路学会.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北京,2004.
[2] 王岩,杨晓光.主动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体系[J].系统工程,2006,24(1):3O一35.
[3] 唐珏琳.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安全因素分析[J].公路与汽运,2007(4):47-48.
[4] 金昱.基于贝叶斯空间统计分析的宏观交通安全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0.
[5] 张春平,景天然.城市道路交叉VI交通安全评价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2(1):47~52.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以人为本;设计
1、引言
道路是行人跟汽车等行驶用地的一个统称。通常处于城市规划建设范围内的道路被称为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也是体现一个城市风貌和民俗文化的的重要部分跟寄托。城市道路有以下诸多特点:功能作用多样,组成灵活多样,结构复杂百变;车流人流量等都较大,道路之间的交接点多;沿路两侧的建筑物密集,对沿路的景观要求高。
由以上特点中不难看出,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是项内容复杂且繁锁的工作。评价一条城市道路的成功与否,不仅要看它在交通方面的作用和对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还应看它在规划设计中是否够人性化。所谓人性化的含义即:在一个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把人,车和环境三者有机的结合,从而使道路交通水平达到安全、快捷、舒适的标准的同时,也为城市生活营造一个优良的氛围。
2、道路规划性质与规划宽度
2.1道路规划性质
道路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在城市道路规划设汁规范中,把城市道路划分为如下四类不同的等级:快速路;主干道;次下道;支路。此外还有商业步行街,自行车专用道、公交车专用道等。有关城市道路性质的问题,最开始其实是对城市道路应被称之为街还是路的思考,以及如何将交通需求于城市环境协调好等问题。自盛唐以后,在商业和手工业逐步兴起的形式下,出现了店铺为主的商业街道,同时在沿街两旁还划出了绿色的种植带,这一重大改变使古时的城市道路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常将主干道建设的很宽,中间车行道上的行车量很大,将大型商店和公共建筑设置于主干道的两侧,不止吸引了大量的人流,而且对交通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此很多城市都在采用道栅纵向分隔这种办法,在阻止行人穿越道路的同时,也提高了车速,更重要的是能保证交通安全。其中应多加考虑的是,在城区商业性主干道按照加纵栅的办法对道路进行改造的同时,多关注行人过街公交换乘的需求。因此合理地设置人行过街地道(或天桥),把行人组织在另一个连续层面内,使市民的步行交通不再受快速行驶的车辆的干扰。还有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是,把吸引人流的商店,公共建筑等移至次干路上,使主干路能够发挥其通行车辆的交通功能。
2.2关于道路规划宽度
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建筑跨越性的进步,道路交通的流量远远的超出了早期规划的预测。道路设计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道路规划宽度不足以满足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规划规范的规定。主要表现在,车道宽度,分隔带宽度和道路绿化率都不能满足要求。现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对于大城市主、次干道不同设计车速所对应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宽度均有相应的严格规定。
3、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体现人性化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是道路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部分。在道路横断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确定行车安全的保障和行人通畅安全的保障,因此结合平、纵面实际的线形来确定横断面形式,才能更好的确保人(车)安全。
3.1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实例
在我国多数城市中有非常多的三、四块板形式的主、次车道,但一块板式的道路横断面在某些城市的主干道上仍用着,如:杭州市虎跑路至引渠路段仍然采用一块板式道路横断面,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实线分隔,宽阔的绿化带集中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上,看上去给人以舒适开阔的视觉感受。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第4.3.2条规定:主干路中间应设分隔带,困难时亦可采用分隔物进行隔离。从实践出发,当平面线形遇到造成车视距较小的小半径弯道路段时,应设中央分隔带,以确保行车的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小轿车作为便利的私家交通工具迅速增长,自行车占交通总量的比率逐年呈下降趋势。但是出于健康的的生活理念,自行车这种既节能又环保的交通工具,将大量地存在。因此道路的横断面设计中,应保留传统的自行车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规划的红线宽度不能满足现代需求的情况,因此有一些城市在市中心区的街道上则会采用设纵栅分隔的办法尽量加大通行的能力,同时也会压缩绿化、人行和自行车道来加宽机动车道。甚至更有些城市已经把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合并,使行人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不符合自行车族们的需要。
3.2 行人过街安全
1)人行过街通道的设置
行人过街的主要通道有:地面斑马线,人行天桥等。所以对通道的位置应充分考虑行人的需要,通常,会在易滞留大量人口的学校、商场、剧院等等的公用建筑的附近设置,也要考虑到公交地铁等快捷交通工具换乘的需要。行人过街通道的间距廊应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如布置不当,必然会给行人过街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发生翻栅栏过街的不文明和不安全的现象。因此,合理地设置行人过街通道是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2)行人过街通道的细节设计
车道数大于等于双向6车道时应在中央画出黄线待行区,使行人过街时不必急于一口气通过,尤其对老幼过街这样的设计会提供一种非常贴心的安全感。天桥与地道的坡道设计直接关系到行人行走的舒适性,若兼顾自行车过街时,一般会采用坡道与梯道结合的形式,设计两侧的坡道时,宽度取0.4m,即可让行动困难的行人很容易的抓握到扶手;若设置为中间设坡道形式,当自行车通过量大时,应在两侧设置坡道,据科学调查表明:斜度为25°的坡道较接近人行走习惯的步幅。
3.3 道路设计与城市环境相关因素
1)交通要顺畅
道路的功能首先是交通,所有的景观因素必须要在道路功能发挥正常的前提之下进行添加,试想在车流处于拥堵的状态之下,还有啥心思去欣赏景观,因此城市环境景观建设,乃至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过程中,交通顺畅是最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2)道路绿化率
当城市道路的绿化率达到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第3.1.2条的要求时,就能提供很好条件,这样一来,绿化后的道路就成为城市建设中亮丽的风景线。
3)道路上的构造物
构造物得分类主要有:立体交叉,高架道路,人行天桥等。立体交叉选型,在考虑交通需求的同时,也应考虑立交桥的占地规模对城市的影响,规模越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越大。试想,如果在小城市的中心区设置一座大型立交桥,肯定会令市民感到突兀,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高架道路应该建造于城市的中心区,在重视它对环境的影响的同时,也应该注意高架桥的宽度、高度等于地面道路上行人形成比较和谐的视觉感受。如杭州市德胜快速路西延段高架桥,桥下的净空达到30多m,高架桥下建着人行天桥,这样的合理利用对环境影响对行人的视觉都很小。
4)城市道路应注重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包括;道路绿化带设计、桥梁栏杆设计、道路构造物景观设计、人行道铺装设计等。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景观受到了前所未有重视,许多城市的中心城道路的绿化和景观设计均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道路景观专业化精细的设计,使现代城市道路变得更加美丽,再配上两侧现代化的建筑,道路不仅融入了人性化的元素,对美化城市环境也起到重要作用。
4、结语
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应充分展现人性化的设计,使整个道路网络与行人,车辆,周围环境恰当的融合到一起,使道路交通达到安全、快捷、便利和舒适的条件要求,并为整个城市营造一种优良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邵永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改进方法[J].建筑与装饰:下旬.2012.(10).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启示
一、引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的全球首份《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127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数百万人受伤或残疾。其中死者中46%都是行人、自行车或者摩托车驾驶者,而中国死于交通事故者最多。表1和表2是我国近几年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和死亡率情况。我国目前严峻的交通安全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借鉴国外交通安全管理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
表1我国近几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
二、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经验
(一)注重交通安全管理规划
1、英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提出了新的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方法,帮助地方政府在实行城市区域总体规划时实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管理方法建议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1)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对策,包括减少地方、地区、国家交通事故的目标水平;(2)保持与区域内的各项政策统一,(3)保持与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的交通安全目标统一。
2、美国:美国采用综合式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以系统的思想去定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作为道路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主张将安全融入交通规划的各个方面,于2003年提出《综合安全管理系统》,并在《国家合作公路研究计划报告501》中规定综合安全管理系统在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地位。、
(二)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德国和日本注重对人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教育。
1、德国培养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是德国整个交通安全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交通安全教育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抓起,在小学设置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课程,还经常组织他们参与宣传交通法规的活动。
2、日本:日本强调从“幼儿期一中小学生一成年人一老年人”的生命周期的安全教育,儿童可在语文和图画等科目中学到道路交通安全的知识,中学生在专门组织的教育中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成年人在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中再次受到教育,老龄人在更换驾驶执照时要再接受安全教育和驾驶技术的培训。
(三)严格执行驾照考试制度
在法国,驾照考试包括交规和道路驾驶考试两部分。交规学习通常需要半年,路考由驾校所在市区政府决定考试地点和考官,路考时间长达35分钟,考试者只要出现一个明显失误就会被判定位不及格。由于严格执行驾照考试制度,法国驾照考试通过率一直都不高,这是法国交通事故发生率比较低的原因之一。
(四)实施交通事故紧急救援
日本是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建立比较完善的国家,拥有一支庞大的紧急救助专业队伍。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日本全国设置有1467个紧急交通救助队全国共有救助队员23902人;共有4846个救急队,有救急队员59216人共有4565所救急医院和诊所。专业化的紧急救助机构和人员是日本2010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降至5500人以下的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三、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管路经验启示
(一)制定交通安全管理规划
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编制办法,从而更好地为指导我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提供依据。各省市依据规划编制方法制定系统有效、明确具体的规划,提高科学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的水平,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规范交通行为的教育上。在安全宣传教育过程中,安全教育的内容针对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等不同群体要有不同侧重,如针对机动车驾驶员,主要宣传“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保持安全车速”、“路口谨慎通行”、“遇行人让行”等针对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则主要宣传具体的行为和方法。在驾照考试中要严格把关,注重交通安全教育,加强对驾驶员从业适应性检查。
(三)科学设置交通安全设施
在道路的硬件设施建设上以人为本,充分考虑驾驶员、行人等的行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完善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的设计,减少无意识地道路交通违规行为,如在弯道、交叉道、学校、医院和贸易市场地段均设立减速地段,在路面设置让驾驶员和行人一目了然的安全指示图标等;将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到交通管理之中,建立交通综合管理系统。
(四)强化交通法律执行力度
努力提高交通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一支公正严明的交通执法队伍,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以适应不断变化和日益增加的交通安全管理任务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建设紧急救助专业队伍
建立健全由路边电话系统、信息接报中心、紧急医疗系统、紧急出警系统、路面清障系统、消防系统等子系统构成的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在全国范围划分多个紧急医疗服务区,使交通管理^、员和紧急救护人员能够在救援黄金时间内赶赴现场,从而能够更快地救治伤员、处理事故,减少道路拥堵时间。
四、结束语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保证道路交通安全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随着我国现在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交通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借鉴国外交通安全管理经验,采取适应我国国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法,变被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为主动安全管理,将有效减少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降低事故死亡率。
[参考又献]
[1]王仪山,宋传平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比较[J].北京:汽车与安全2002.3.
[2]韩艳,宋素娟,关宏志,赵凯,吴冀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体系研究,[J].北京:交通标准化2011.1.
[3]唐黎标,德国交通安全印象和启示,[J].北京:城市公共交通2007.4.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人性化设计
城市道路是城市构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分区主要是依靠道路来划分的。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供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行,同时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功能众多、结构组成形式复杂多样、交叉点繁多、人行量很大、景观要求高,因此,也就注定了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的复杂性、综合性、系统性。由于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城市的发展,所以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不仅仅要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更应该注重人性化。规划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阶段,规划设计一旦完成,城市道路建设的雏形基本确定。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与城市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完美协调是我们规划设计师们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1、城市道路横断面的人性化设计
横断面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人性化的横断面设计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应该根据道路的平纵线型来确定合理的横断面确保以行车通畅及行人安全,这是横断面人性化设计的首要条件。我国的很多城市的主干道大多采用四板块、两板块形式,通过设置中央分隔带来防止行人随意横穿道路,保证安全,其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中间绿化带有时候也会影响行车视距,而留下安全隐患。而且中央绿化带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而且其绿化还不能向市民开放。其实,若道路比较平顺、视距通常,设计车速较低时,可以将横断面设计为单幅式或者三幅式,若有必要可设置中央隔离栅。如此不仅增大了行车道的宽度,增大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还确保了行车视线的畅通。将绿化带设置于道路两侧,不但补充了城市绿化空间,还可以供人们休憩、观赏,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宽阔、怡人的交通环境。
合理设置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的宽度,是城市道路横断面人性化体现的又一关键点。很多城市由于规划设计时代久远,现代交通发展迅速,而造成交通拥挤。此时,通常会压缩绿化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以增加机动车道,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其实,这种以牺牲绿化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做法,不符合“人性化”的要求。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小汽车的普及,非机动车的比率越来越低,因此,可以根据城市交通的具体构成来确定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比如,若在某一区域基本上没有非机动车辆,那么就可以考虑取消非机动车道,或者将其与人行道合并。
2、人行过街通道的设置
行人过街通道在城市道路设计时应该予以重视,以便创造一个人车和谐、安全便利的通行条件。通常在交叉路口、人流量较大的地段(学校、意愿、商场等),或者路段长度超过400米时设置人行横道。另外,供行人通过的时间也必须科学合理,若街道过宽,无法满足人行一次通过时还应该在中间设置安全岛等待区,以供人行二次通行。若路段人流量特别大时,道路中间的的安全岛不足以满足人流集散的需要时,应该考虑在此处设置过街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确保行人过街安全及交通畅通。天桥及通道的设置必须与该地段的环境相协调。路段设置对向公交车站时,最好是采取尾对尾的形式,并将人行横道设置于车站尾部,以防止行人从车辆前面过街而发生意外。
3、道路上的构造物设置
城市道路的构造物主要有高架桥、互通立交、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这些构造物的设置不但要满足其使用功能的需要,还必须与周边的环境融洽、和谐。比如,若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一个大型的立交,尽管可以加快交通,但是势必会给市民造成不舒服的感觉,从而不利于整个城市的环境协调。因此,大城市的中心区可以结合地形、地貌、建筑等情况设置一些中小型的立交互通,并注意其跨度、高度、宽度的合理性,不但可以解决交通问题还可以改善周围的环境。此外,人行天桥的过多设置是会严重影响城市空间环境,因此,中心街道宜设置地下通道。而在偏远的区域,则尽量缩短通道长度,以策安全。
4、路面结构形式的选用
城市道路通常可采取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这两种形式。我们应该根据城道路的分类、交通量大小、经济效益、景观效益、养护维修等情况选用恰当的路面结构形式。在90年代以前,可能更多的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趋向于行车舒适性、环境协调性等方面的考虑。因此,现在城市道路路面大多采用的是行车更为舒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很多城市采用白加黑的办法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随着先进工业产品的不断出新, 各种改性剂和路用工程纤维对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性能的改善, 使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些都是提升城市道路品质,体现城市人性化设计的进步。
5、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时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景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道路的美观。因此,必须有专业的进行设计,景观设计的内容包括:绿化带、人行道铺装、天桥景观栏杆、小品等。优良的景观设计更能美化城市道路,美化城市环境。
6、结束语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性工作。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其服务功能,充分考虑城市环境协调,充分体现其人性化的一面。笔者认为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行人交通为核心,以城市环境为依托。
参考文献:
[1]杨晓光,等. 交通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张彦军,朱丽红.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 交通标准化. 2006(12).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规划设计
0引言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工作,对于道路整体建设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需要认真探究和分析。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本项目位于芜湖市无为县城区,幸福北路为新建道路,南起现状东门外大街顺接现状幸福路,北至无城路,全长709.968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为30km/h,红线宽度24m,道路两侧规划以商业用地、住宅和绿地为主。
1道路工程规划设计原则分析
1.1整体性
道路设计工作需要与所在区域的建设以及发展进行综合,以便设计工作更加合理,使得区域的整体性得到延续,充分应用每一寸土地,并对人们的日常出行给予保障。此外,对于设计和规划工作的开展,一定要迎合区域的发展需求、前景和未来趋势,才能非常有力地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整体经济得到进步和提升。
1.2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为了使道路的顺利性得到保障,提升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对于规划设计内容的开展,一定要与安全标准相结合,站在便捷的角度,开展细致的设计工作。
1.3耐久性
道路规划以及设计工作,还要结合四周的配套设施,以此当作基础,完成规划工作,以便使道路有更长的应用周期。
2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分析
2.1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要求
路床填料的应用,需要有较高的强度,并保障好密实性和均匀性。最大的颗粒不能低于100mm。此外,路床顶横坡一定要一致于路拱横坡。为了对路基的稳定性、抗变形能力给予保障,应用的重型振动压实机具要有很大功率,并对最佳含水量积极把控,这样填料的强度和路基压实度,才能与规范要求完全相符[1]。路基压实度标准及粒径要求如表1所示。
2.2稳定验算安全系数标准
模拟快速加载法施工的应用,稳定验算按成层地基土进行考虑,之后利用固结有效应力法,对稳定进行计算。稳定分析计算,需要利用原位测试开展,并综合室内试验土工试验资料。对于固结有效应力法的应用,并不需要考虑固结,计算出来的稳定安全系数不能低于1.1。经过稳定计算之后,本工程中计算出来的安全系数为1.914,与规范要求非常相符[2]。
2.3加载填土速率控制标准
路基极限填土高度为2.768m,路堤的填筑速率控制可根据极限填土高度,采用不同的速率,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其一,填土的高度与极限填土高度相比较,如小于80%,填筑速率要对压实度提出的要求给予满足。其二,填土的高度与极限填土高度相比较,范围在80%~100%时,填筑速率需要合理降低,对于每月填土高度的把控范围为0.5~0.6m[3]。其三,填土的高度与极限填土高度相比较,一般所采用的加荷控制方法包括:①边桩位移控制;②沉降速率控制等。
2.4预压高度及预压期
设计预压期指路堤填筑到规定的预压标高后放置的时间段,根据现场沉降观测,一般连续两个月的沉降量均小于8~10mm时,做路面底基层,连续两个月的沉降量均小于3~5mm时,做路面面层等。
2.5实施方案
2.5.1车行道
针对整个路段,开展清表工作,使其表层存在的杂填土层彻底清除。完成清表之后,如果填方有超过180cm的路段。其一,换填处理需要应用100cm厚石料,压实之后石料的厚度,不能低于100cm;其二,排水垫层,需要应用20cm厚级配碎石回填,并对双层钢塑土工格栅包裹进行使用;其三,60cm级配碎石进行分层回填作业,一直到路床顶面。如果挖方段及填高有不足180cm路段,需要对其实施反挖,直到路床顶面之下的180cm。之后,应用与填方大于或等于180cm路段同样的处理方式,实施路基的处理。车行道路床顶下20cm的区域位置,要将一层钢塑土工格栅铺满。
2.5.2人行道
完成清表之后,如果有路段填方超过60cm:其一,回填处理需要使用高质量的素土;其二,排水垫层,需要应用20cm厚级配碎石回填,并对双层钢塑土工格栅包裹进行使用;其三,40cm级配碎石进行分层回填作业,一直到路床顶面。如果挖方段及填高有不足60cm路段,需要对其实施反挖,直到路床顶面之下的60cm。之后,应用与填方大于或等于60cm路段同样的处理方式,实施路基的处理。
2.6路面工程
2.6.1路面结构设计
①设计工作要将具体的交通量作为基础;②与道路服务功能要求互相适应;③与当地主筑路材料供应状况相互适应;④与自然条件要求相互适应;⑤需应用成熟的技术;⑥性能有保障,造价合理;⑦充分结合新工艺以及新材料。在本工程项目中,通过综合考量,结合沥青路面的优点,面层使用沥青混凝土。
2.6.2车行道结构
①4cm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②洒布粘层油(改性乳化沥青PCR,0.3kg/m2);③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④洒布粘层油(改性乳化沥青PCR,0.3kg/m2);⑤1cm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⑥透层油(乳化沥青PC-2,1.0L/m2);⑦17cm5.0%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8%,7d龄期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⑧17cm4.5%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7%,7d龄期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⑨20cm3.0%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压实度≥95%;⑩路基分层碾压(压实度≥94%,设计抗压回弹模量≥35MPa);
2.6.3人行道结构:
①6cm纽西兰砖;②3cm厚M10水泥砂浆;③15cm厚C20水泥混凝土;④10cm厚级配碎石;⑤路基分层碾压(压实度≥92%,设计抗压回弹模量≥25MPa);
2.6.4沥青路面面层结构型式及设计参数
沥青路面面层结构型式及设计参数,如表3所示。
3结语
每个区域的发展与进步,都需要大量的道路工程建设,作用和意义非常突出,更是人们出行的基础条件。所以,对于道路工程开展的规划工作要细致且科学。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以及设计工作,需要一致于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发展,并保证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以及舒适性,此外,还要综合每个区域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做好相关设计。
参考文献:
[1]杨梅生.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4(01):224+228.
[2]何建显.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工业B,2015(02):143.